江南水乡教案

2024-04-20

江南水乡教案(共8篇)

篇1:江南水乡教案

《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自主学习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词析句,读懂课文,能背诵课文第2段,并能运用“„„是因为„„是因为„„”的句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主去感受周庄的独特秀美,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教学难点

感受周庄独特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课前准备:搜集周庄相关图片、资料、古筝音乐,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平时积累,激趣揭题

1、(伴随音乐出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让学生齐读。

“苏杭”指的是江南名城苏州和杭州。天堂是非常神秘,令人向往的,像仙境一样美好的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就是说苏州、杭州像天堂一样美。在这样美丽的城市之间,有一个令人神往的水乡古镇,这就是周庄。(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2、师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印象及感受。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主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刚才我们通过欣赏图片,对周庄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让我们一起来游览这个江南古镇,透过字里行间,看看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下面请你以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下作上记号。

1、结合课前的了解,想想课文里的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3、同桌讨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同学们没读懂的,理解得不够的词语随着课文的学习一起再理解。

4、交流通过讨论学习理解的生词。

三、细品课文,感受水乡之美(一)第1段的学习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独特风光?(老师相机指导画出概括的句子:“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2、请同学们说说你对“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这句话的理解。

3、请同学们齐读第1段。(二)第2段的学习

1、先请同学们轻声读第2段,边读边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然后美美地读给其他同学听,一起来分享,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我们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呢?

2、老师伴着古筝音乐范读,让孩子闭着眼睛边听边想,体会古朴典雅,崭新华美,静谧之美。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引出:“人们为什么那么热爱周庄?是因为‘蓝天下„„的房屋。’是因为‘周庄到处„„的轻松和愉快。”

3、播放有关周庄的音像资料,让学生有感情地读第2段,再次感受一下周庄的房屋和宁静与大都市的建筑和喧闹的对比,体会周庄带给人们的轻松和畅快。

(三)第3段的学习

周庄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有水的地方,一定会有桥,现在周庄保存有14座古桥,几百年的历史让美丽的周庄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最有名的要数富安桥。

(1)让学生勾读描写富安桥的句子。(出示富安桥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理解:“桥楼合璧”、“飞檐朱栏”、“雕梁画栋”等词语。使学生感受到建桥人的智慧及中国的古桥文化特色。

(2)比赛读写富安桥的句子。

(3)可再播出双桥、贞丰桥、福满桥„„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猜猜另外的桥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根据富安桥的特点或联系对前面重点词的理解进行)

(4)有感情地齐读第3段。(联系上下文感受“气势非凡”、“温馨”等词语)

(四)教师小结

《江南水乡——周庄》以清新的语言,生动的描写,把我们带入秀美古朴的千年古镇。

1、教师引读“我们喜欢周庄,是因为(它那独特的水乡风光)”。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综合全文,以“我喜欢周庄,是因为„„”的句式说话。

四、拓展延伸,探究性学习

老师指导学生制作“旅游记录”,让学生记录下自己旅游过的地方的景物及感受并与同学一起分享。

附:板书设计

江南水乡——周庄

得苏杭之灵秀

(房屋、流水、桥楼)

风光独特

集水乡之瑰丽

篇2:江南水乡教案

《江南水乡—水上人家》

教学设计

高密市至诚学校

吴 天 娥

《江南水乡—水上人家》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江南水乡人们生活日益提高的了解,使学生体会到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2、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江南水乡是我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3、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入意识。

(二)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江南水乡所处的位置及其在我国的经济地位,能在地图上找出长江三角洲的主要河湖及重要城市。

2、初步了解太湖人家生活的环境,欣赏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3、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并找出江南经济发展的优势。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特点。难点:让学生了解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江南

1、老师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欣赏一段音乐,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播放古筝乐曲)轻轻地睁开眼睛,看看画面中的景象和你想象的一样吗?(展示江南美景)告诉老师,我们来到了哪儿?你看到了什么? 生交流(河、村镇房屋、农田、山丘、桥、船等)

如果让你给这美景起一个名字,该是什么呢?(揭示课题:水上人家)

2、同学们,看到这满眼清澈的湖水,欣赏这古色古香的江南美景,真是让人心情舒畅。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出门坐上小船,辗转于城市、乡村和田野之间。风格多样的小桥映衬在水面上,小桥、流水、人家,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风景画啊!看到这些美丽的江南美景你想说些什么?你知道诗人是怎样描绘这江南水乡的吗?

3、说到江南美丽的景色,不得不使人想起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忆江南》,有同学会背吗?大屏幕提示,集体朗诵。

3、江南的美丽景色能激起诗人如此强烈的情感,那你知道江南的具体位置吗?这地区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吗?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江南吧!

(二)讨论交流,了解江南

出示课件:长江三角洲地区图

1、请同学们看“长江三角洲地区图”,了解一下“江南水乡”的位置。教师简单介绍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江南水乡的地理位置。

2、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主要河湖: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运河;(课件出示答案)并找出主要城市:苏州、无锡、上海、杭州。(课件出示答案)学生讨论交流。

3、看看第59页两幅图和第60页上面两幅图,结合有关文字,你能绘声绘色的朗读这两段文字;或者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水上人家”的景色。

4、师:了解了江南的地理位置,我们知道江南水乡有许多完整保持古色古乡的江南名镇,你能说出几个古镇?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印象中的“太湖人家”生活情况说一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知识的视野。

(三)感知江南变化,赞美江南

1、如今,生活在水乡的人们,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把我们锦绣江南建设的更加美好了。就拿上海来说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示江南水乡新貌图片,学生边看边交流。)

2、的确,江南更美了!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江南的城市更具现代化了,江南的人们更富裕了,生活更甜蜜了。江南的人家,临溪傍水;江南的河流,纵横交错。泡上一壶绿茶欣赏着那一段段的“皮影”传说,是何等的悠闲、自在。

篇3:江南水乡文化与江南舞蹈

一、江南水乡文化

(一) 关于江南定义

江南, 字面上的含义为江的南面, 但作为一个典型的历史地理概念, 江南本意指长江以南的地区。在古代, 江南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 江南代表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希望。

广义的江南, 指宜昌以东, 长江中下游以南, 南岭以北的广大地区。狭义的江南, 是指被文人美化了的江东地区。文化意义上特指的“江南”, 即狭义的江南, 地域相当于江东地区, 包括苏南 (及扬州) 、上海地区、浙江北部、皖南、江西东北部地区

(二) 江南水乡的特色

江南水乡所处长江三角洲和太湖水网地区, 气候温和, 季节分明, 雨量允沛, 因此形成了以水运为主的交通体系。居民的生产生活依赖着水, 这种自然的环境和功能的需要, 塑造了极富韵味的江南水乡民居的风貌与特色。江南水乡民居总的面貌是:平房楼房相掺, 山墙各式各样, 形成小巷和水巷驳岸上那种高低起伏, 错落有致的景观, 建筑造型轻巧简洁, 虚实有致, 色彩淡雅, 因地制宜, 临河贴水, 空间轮廓柔和而富有美感。因此, 常被人称之为“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

二、江南水乡文化与江南舞蹈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民, 在江南水乡的滋润之下养育了一方温婉善良的江南人, 而江南舞蹈正是对这方水土的外化表现。在江南舞蹈的创作中, 我们的编导大量汲取了江南水乡的灵气, 一代代的编导创作了大量反映江南水乡的舞蹈作品。其中, 有表现江南风土人情、民居风貌的、有反映江南水乡的生产生活的, 也有表现江南水乡人文性格的舞蹈。

(一) 江南舞蹈中对江南水乡生产生活的表现

从黄素嘉老师的《丰收歌》开始, 反映江南人民辛勤劳作的佳作就渐渐被全国观众所熟知, 再到之后的《水乡送粮》, 苏州市组织创作的舞蹈《担鲜藕》、无锡市创作的舞蹈诗《太湖鱼米乡》都是该类型舞蹈的代表之作。舞蹈《担鲜藕》在80年代曾一度掀起全国对于江南舞蹈的关注, 舞蹈通过描绘农家妹子肩挑鲜藕走在赶集路上的欢喜场景, 表现了江南人民快乐幸福的生活和他们靠勤劳致富的精神风貌。在选材上, 编导选取了最贴近生活的题材, 用最普通的农家姑娘形象, 最熟悉的劳动生活场面, 把这些放置在江南如画的水乡, 这样的选材透射出强烈的生活气息, 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在动作编排上, 编导以大量的跳颤步为基础, 并配合扭拧勾脚转、掖腿跳、挑担渔篮花鼓等颇具江苏民间特色的动作。使此舞蹈格调爽朗明快而带诙谐。舞蹈诗《太湖鱼米乡》在舞台上艺术地展现了新江南鱼米之乡美的湖山、美的生活和美的心灵, 展示了太湖鱼米乡人民的劳动与生活。黄素嘉老师创作的舞蹈《丰收歌》更是经典中的经典。该作品诞生于六十年代初, 六月, 正是江南收割的季节, 编导深入江南农村, 看到许多劳动妇女从早到晚在稻田辛勤劳作的情景, 使编导产生了创作的激情, 他们以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劳动妇女收割稻谷为背景, 通过割、挑、打、扬等细节, 表现农村妇女勤劳奋发的美德与热情豪爽的性格, 反映出一派喜获丰收的愉悦之情。

(二) 江南舞蹈中对江南水乡风貌的表现

《太湖美》和《春风又绿》是两部典型描写江南水乡风貌的舞蹈, 两个舞蹈的共同之处是运用了杨柳枝作为道具, 编导把柳枝婆娑轻扬和江南女人依袅之姿联系起来, 把江南女人袅袅身姿也化作柳枝, 在江南微微春风中轻柔的摇摆, 给我们描绘出江南水乡绿意盎然的春天模样。特别是《春风又绿》, 编导在创意中不仅用柔美的肢体动作表现了万物复苏, 柳枝在春风吹拂下发芽成长, 还在此基础上赋予更深寓意。“春风又绿江南岸”, 这里不仅是表现江南自然环境的一片大好, 更是表现出江南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80年代南京市歌舞团创作了独舞《茉莉花》, 向我们呈现出一个江南少女漫步于水乡的美妙画面, 舞蹈通过撑船、过桥、采花、闻花等动作, 使观众在欣赏舞蹈时仿佛随少女的脚步踏上了水乡的小路。

(三) 江南舞蹈中对江南水乡人文性格的描绘

独舞《水乡童谣》90年代由扬州市歌舞团创作演出, 舞蹈表现的是江南水乡一个调皮的女孩在河里玩耍的情境, 小女孩把竹篙时而当成横吹的笛子, 时而当成可以钓鱼的鱼竿, 一根长长的竹竿在女孩手上变成了各种道具, 把一个水乡女孩的天真浪漫之情表现的淋漓至尽, 同时又让观众感到仿佛随着这个小女孩置身于美丽的江南水乡之中。该舞蹈中没有大跳跃、大翻身、大腿大腰的表现, 却在细节中感动着观众, 把江南水乡的小女孩的天真、可爱、俏皮展现给了观众。

说到此, 《小城雨巷》更为全国观众所熟知。舞蹈中, 身着传统旗袍、柔美如水的江南姑娘手持油纸伞, 在簌簌迷蒙雨丝中穿行嬉戏, 勾勒出了一幅清新的江南雨中美景。值得一提的是, 舞蹈名为《小城雨巷》, 却不是诗歌《雨巷》的简单再现, 它没有了诗里的那种徘徊忧郁的小我情调, 却放大和强化了诗歌意境的韵味和氛围。在最后的环节中, 编导设计了一个雨中奔跑的女孩到屋檐下躲雨的情节。当女孩伫立在屋檐下时, 屋里伸出一把雨伞为女孩挡雨。这时, 观众被感动了, 因为这把伞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还撑起了人与人之间一片温馨的天空。整个舞蹈演到这里, 使主题得到了升华, 让观众看到了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的江南。在强调技巧和视觉震憾的当今舞蹈界, 这样一个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和优美诗性的节目, 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三、结语

江南水乡文化独特的地理背景决定了江南舞蹈不可能有蒙族舞蹈粗犷豪放、不可能有藏族舞蹈的热烈奔放、也不可能有东北秧歌的夸张利落, 可以说, 在地理基础上形成的江南舞蹈的原初本态构成了其核心内容, 从而也体现出江南舞蹈的特殊韵味, 含蓄、内敛、轻柔、灵巧。但这并不意味着江南舞蹈仅仅只代表着小情小调, 随着时代的发展, 江南舞蹈也应顺应潮流, 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求自我突破, 《小城雨巷》为江南舞蹈的创作新思路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不仅有小情也要有大爱。因此我认为在江南舞蹈未来的创作中, 编导们在考虑除了外化的江南基本动作同时, 也应更加关注更深层次, 江南人民情感上的追求。

篇4:走进江南水乡同里

当大巴从风景如画的杭州到达仰慕已久的古城姑苏时,我们寻觅了许久,也未见水乡的影子,觉得与其他城市没有多大差别,只是城市整洁一些罢了。

经向人询问,方知真正意义上的苏州水乡是在周庄、同里。有人说最具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的地方是同里镇。在夕阳将欲西下的时候,我们再次乘车向同里进发。同里镇在吴江市的东北部。一下车,一种清丽古朴的水乡泽园的气息立刻向我们围来,街市两旁的古色古香的铺面,有特色仿古物品和当地特产,给人一种置身于古时的美幻。徒步向北走去不远,便满目是水了,过了两道弯弯的小桥,到了一处停船的地方,也许这就叫船坞吧。这时,阳光忙碌地沉入地下歇夜去了。我们趁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急急地登上了一条蓬船,撑船的是一位中年汉子,人很和蔼。欺乃一声,船在不太宽的水中穿行,只见水的两边是古老的房舍和店铺,各家商店已掌起了灯,从住宅的后窗不时飘出美丽少妇忙碌的身影,店铺里的商品,仿佛可以信手拈来,啊!我依然明白了,我们走的水路原来就是我们北方城市或村庄的街道。、

船慢慢地游着,宅舍或门店闪出的灯光映在水里,波光潋滟,如撒满了碎玻璃,当船靠近时,“碎玻璃”便跳动起来。每过一座桥,船工都要向我介绍一句,这是建于南宋的思本桥,这是建于元代的富观桥……我们也记不清走过了多少桥,走了多少水路,船又驶回原处,船便稳稳地停下,我们付了船钱,便登上岸,不顾欣赏景致,就急急找宿处,我们沿着河岸窄窄的石砌小路,寻觅旅店,我们走了好远,找到崇本堂附近一家客店,可房已住满了游客,好心的店主,便向河对岸喊,问对岸那家旅店有没有房间,直到对方回话,说有,我们才放下心来,我们在店主的指引下,又走了好远,过了一道小桥,又踅回来,才到了这家客店,这家客店与其他客店不同,是两层新式小楼,这幢小楼,虽与古色凝重的小镇不相协调,但也算标新立异了。旅店小楼倒很干净。在我们要求下,店家为我们准备了晚餐,晚餐是家常便饭似的,稀饭烙饼,几样小菜,很是可口。吃过饭,简单洗漱一下,我们便下了楼,店主早已收拾完,一张小桌,几把竹椅,放在门口的河岸,一壶清茶,与几位邻居朋友喝茶聊天,我们也凑过去,主人见我们,非常客气地让坐让茶。

聊了一会儿,话题自然就转到了同里故事里去了,这既是我们旅游好奇的需求,也是同里人炫耀、宣传自己的机会。主人介绍说:因小镇田肥水美,物阜民安,同里旧称“富土”。宋代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中间横断,拆字为“同里”,这是小镇名字的由来。同里四面环水,附近有九里、南里、庞山、叶泽等湖泊,西北是吴淞江,东北是阳澄湖。镇区内数十条小河分隔成7个小岛,而小岛又被几十座小桥联结在一起。因这里自然条件优越,自古以来,一些富豪争相到这里定居建筑,以明清建筑特点为最多。现有园林式的深宅大院,又有精心雕琢的华丽民宅,建筑多依水而建,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就是指的这里,是不是这里,也难考证。由于同里处于水乡泽园,交通不便而少兵祸,所以这里古建筑保存是江苏省最好的。不仅是同里人的骄傲,也是国家难得的文物亮点。

在同里枕河住了一夜,第二天,太阳刚从阳澄湖里濯出来,我们就已经走在了古宅稠密、道路逶迤的古朴幽深的街巷里了,卵石路面,青砖院墙,翅檐轩窗,古朴玲珑,不管在哪儿拍照,都不会受到阻止,而且能很客气地为你介绍。

在同里随便溜达,隔不远,就能看到与众不同,很气派的建筑,上前一看,门口处有牌子,刻着耕乐堂、崇本堂……除了堂名外,还有些文字介绍,是原来就有,还是后人为旅游而安排,不得而知。这里对造访者很宽松,到别的景区,我这位随记者出游的人,想借记者光,享受免费,是很受一番周折的,而这里,简单说一下情况,就可顺利放行。出门在外,受到这样的礼遇,心里很是一番感动!崇本堂和嘉荫堂面积都不是很大,但却建得布局合理,紧凑舒适,砖刻门楼,梁棹窗棂无不十分精巧。相比之下,耕乐堂年代较远,有宅有园,结构精巧宜人,匠心独运,庭院中的燕翼楼,轻盈飘逸,不同凡响。

同里最具诗情画意的当数退思园了,整个园子亭阁楼榭,曲径回廊,清清的荷池里,虾戏鱼跃,假山古树,整体建筑设计别具一格,据导游介绍,园主叫任兰生,在朝廷做大官,有权有势,因什么过失落职回家乡同里,用做官时搜刮来的银子请人造了这座退思园。有“退思补过”之意。还有说他贪污军饷建了这座园林。不论他是搜刮的也好,贪污的也罢,他只能享用半生,还是合盘留给了后人,为本来就美丽的水乡,增添了一道更亮的风景,为国家留下了一份很厚实的文化遗产。

篇5:五年级下册社会《江南水乡》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江南水乡人们生活日益提高的了解,使学生体会到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2.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江南水乡是我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江南水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2.通过了解江南水乡的资料认识这里的环境特点,明确“水乡”得名的原因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分析:

“水上人家”主要通过主题人物对江南小镇生动的介绍以及几幅极具典型性的“小桥流水”“水上集市”“临街茶馆”等特色鲜明的图片补充,让学生对江南的水乡环境形成感性认识,从而进一步探究在这种独特环境中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另外,教科书关于“水乡新面貌”的图片及主题人物的语言引导又帮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这里人们生活的影响,城乡差异在明显缩小。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江南水乡的资料,使学生认识到这里的环境特点,明确“水乡”得名的原因。

教学准备: 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走进江南

1.教师先请同学们一边听江南的古筝曲,一边欣赏江南水乡小镇的图片,感受江南水乡古香古色的美。2.学生交流看后的感受。

3.学生欣赏古诗或美文进一步体会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4.学生结合自己对江南水乡的了解以及收集的相关资料,介绍江南水乡的著名古镇。二.了解江南

1.引导学生结合“长江三角洲图”,了解一下“江南水乡”的范围和地理环境。2.教师简单介绍三角洲形成的原因。

3.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主要河湖:长江、钱塘江、太湖、京杭运河等,分析长江三角洲河湖众多的环境特点。

4.学生根据对江南水乡的初步认识说说这里经济发展的优势。

5.教师结合教科书展示江南水乡现代化生活的图片,和学生共同探讨今日江南水乡人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交流感受。三.赞美江南

1.制作“水上人家”宣传词,介绍中国十大著名江南水乡,如下: 西塘——梦里水乡(浙江嘉兴)

安昌——感受绍兴民俗(浙江绍兴)光福——香雪海的故乡(江苏苏州)朱家角——现代都市中的古镇(上海)

木渎——吴文化的聚宝盆(江苏苏州)南浔——曾经最富庶的古镇(浙江湖州)角直——亭亭玉立的少女(江苏苏州)乌镇——最具文化气息的小镇(浙江嘉兴)同里——东方威尼斯(江苏苏州)周庄——神州第一水乡(江苏苏州)

2.结合探究结果和感受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写、画、剪贴、朗诵等)赞美江南水乡。四.习题设计

1.水乡诗歌会:江南水乡的美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留下了很多关于水乡的诗歌佳作。请搜集这样的诗歌,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2.梦里水乡:如果你还没有去过,就请展开你的想象,画一画你在江南水乡游览的情景吧!五.板书设计

水上人家

走进江南

了解江南

篇6:中班水墨画《江南水乡》活动教案

2、尝试运用中锋与侧锋表现房、桥等具有江南水乡特点的景物。

3、体验水墨画带来的快乐与成功,萌发热爱家乡之情。

【活动准备】

1、课件、作品图片、音乐。

2、水墨画用具:毛笔、宣纸、涮笔筒、毛毡、抹布、水桶、国画颜料、墨汁。

【活动过程】

一、赏一赏,了解江南水乡的特点。

1、通过对比,感知江南美。

图片上有什么?(高楼、马路)另一幅图有什么?(水、桥、白墙黑瓦)

小结:有弯弯的小桥,有青青的河水,有古老的乌篷船,还有白墙黑瓦的房子紧紧的靠在一起,景色非常优美,这就是我们的江南水乡。

2、欣赏图片,大胆表达对江南水乡的感想。

二、画一画,掌握水墨画中锋与侧锋的绘画技巧。

1、通过对比、欣赏,了解水墨画作画的特点。

(1)对比名人名画与幼儿作画,发现房子的画法不同。

(2)课件欣赏、教师解说:房子与桥的结构与方位。

2、通过范画,感知中锋侧锋的运用。

(1)巩固握笔知识、学习中锋侧锋。

绘画小儿歌:笔尖立起来,线条细又细,这就是中锋,笔肚倒下来,线条粗又粗,这就是侧锋。

(2)运用中锋侧锋示范桥、房子等江南景物。

3、通过儿歌掌握作画要求。

(1)规则小儿歌:竖起小毛笔,轻轻沾墨汁,和盘子亲一亲,毛发缕缕尖,开始动手画。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卫生,画面整洁。

小结:把这些桥、房子合起来画一画,把它变成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一幢幢古老的房子紧挨在一起,高高低低、前前后后、那儿有水,有桥,有鸟,有树,这真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呢?

三、评一评,体验水墨画作画的快乐。

挑选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评价(中锋侧锋的掌握情况,房子与桥的布局)

四、看一看,萌发热爱之情。

篇7:江南水乡乌镇

小桥流水的景色,在乌镇景区内随处可见。汩汩溪流,波光粼粼,犹如千万个活泼的孩子,潜在水下,举着一面面闪亮的明镜。阳光的照耀下,整条河流中像无数颗星星在闪闪发光,令我看得出了神。

抬头眺望远方,只见一位老人弓着腰,俯身凝视着水面——那是一座古石桥,它满脸的皱纹足以证明它的古老。我迈步上了桥,顿时感到一种厚重感。轻轻抚摸那一块块青石,我感受到了石头特有的一丝丝纹理,感受到了它的朴素。

岸边,是一幢幢别致的小房子,黑色瓦片,如同一只只乌黑发亮的眼睛;白色墙壁,好似一块雪白的丝绸。每一所房子,都像是一位黑色头发,皮肤雪白的素颜少女坐在水边梳洗。

这水,这桥,这屋,共同组成了一幅和谐,优美的画面。宛如一幅会动的水墨画。时而,一叶小舟驶过,穿过桥洞。船头,船工轻轻摇着浆,似乎也沉醉在这一片美景之中。

乌镇的美,是一种朴素的美,是一种和谐的美。在乌镇,你可以品尝到当地的美食,感受到热闹的街市,也可以漫步于江南水乡间,感受小桥流水人家中静谧的美。

置身其中,我被那纯朴的美打动了,乌镇,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地方。

篇8:江南水乡教案

传统水乡是指在传统社会的河网密集地区的特色聚落类型。江南水乡由越海民系创造,其分布地域范围位于长江三角洲内,集中在以太湖为核心的苏南浙北地区,主要对应于明清时期的苏州、松江、常州、嘉兴、湖州、杭州、镇江、江宁、绍兴、太仓九府一州。岭南水乡由广府民系创造,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内部,集中于西、北、东各江下游的复合三角洲和冲缺三角洲,主要对应于明清时期广州府下辖的南海、番禺、顺德、香山、东莞、新会诸县和肇庆府下辖的小部分县区(图1a、1b)。基于相似的地理环境条件,两地水乡形态具有一些相近特征,如均以水道为聚落内外联系的重要交通渠道,以舟船为聚落内外联系的重要交通工具;但同时由于外部自然人文环境的差异,两地水乡在聚落形态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又展现出不同的个性。对于江南水乡和岭南水乡传统聚落形态的比较研究,不仅有利于厘清民系居住文化的分异,也能深层次的揭示外部综合环境对于聚落形态和住居模式的深层作用机制。

2 外部环境系统的差异

2.1 地形地貌

就地理特征而言,长江入海口集中,水乡区域面积大,地形相对平坦,尤其在太湖周边是一片水乡泽国、平原坦荡,也是全国水网密度最高的地区(杭嘉湖地区河网密度高达12.7km/km2)。江南水乡的聚落选址环境比较统一,特别是环绕太湖的苏、松、常、嘉、湖五府水乡环境更加趋同,水乡内部的水面率很高,组团街区的布局发展均受到水网河道分布切割的影响,网状水乡和线形水乡的比例较大,块形水乡的比例较少。

与长三角相比,珠江八门入海,三角洲附近水系散乱,地形也十分复杂。根据朱光文等学者的研究,按照地形差异,珠江三角洲的聚落大致有三类立基环境[1]:

(1)形成于史前时代的各自独立的各江下游三角洲,地势比较高敞,水患较少,开发于唐以前。到明清时期,广府民系的大量采用规整梳式布局的聚落都分布于这一区,如三水大旗头村、花都朗头村、南海黎边村等。这些村落虽然邻近河溪,但聚落内部地块完整,未受水系分割,内部交通也主要依靠陆路交通,它们不属于典型的水乡聚落。

(2)形成于历史时期初期至唐宋时期的各河下游复合三角洲,地势相对低下,主要被两宋以降的南迁汉民和在经济文化交流中逐步被汉化的地方土著居民联合开发,北方汉民族较为先进的治水技术的南传,对这一地区沧海桑田的巨变起到过关键作用。明清时期,“以连片的桑基鱼塘或果林、花卉商品性农业区为开敞外部空间的,具有浓郁广府民系地域建筑风格和岭南亚热带气候植被自然景观特征的围田区水乡”[2]聚落分布在这一地区。代表性聚落有顺德逢简村、古朗村、高赞村、龙潭村,番禺小洲村等。

(3)形成于唐宋以后的冲缺三角洲,地势最为低下,主要被明清时期逐渐上岸落户的疍民群体(隶属于广府民系)开发。以稻作农业为主,基塘农业为辅的沙田区水乡聚落绝大部分分布在这一地区。代表性聚落有中山民众水乡、浪网水乡,番禺横沥水乡、万顷沙水乡等(图2)。岭南水乡的水网密度整体低于江南水乡,聚落形态虽受制于河网形态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除了线形水乡和网状水乡外,块形水乡和依托于强烈地势变化的放射形水乡也很常见。

2.2 开发时序

江南水乡与岭南水乡的形成发展时段不同,这不仅指地质变化过程,也包括经济文化的开发建设过程。江南水乡是古老的水乡,陆地形态早已基本稳定,在春秋时期就有相对先进的生产力和一定规模的聚居人口,有过可与中原文明匹敌的辉煌的吴越文明。因此在江南水乡中,唐宋以前就开基立村的古老聚落占有相当比例。

岭南水乡相对而言是年轻的水乡,大面积的冲决三角洲形成于唐宋之后,尤其是沙田区的建设与开发时段更晚。明清以前,包括岭南水乡在内的整个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相对中原和江南地区而言比较落后,一直处于对后两者的追赶和学习状态中。所以受制于土地有限、人口稀少、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低下等条件,岭南水乡地区的古老村落的数量比江南水乡少得多。根据刘志伟的研究,由于明初的屯田戍疆政策和地方防卫需要,大量沿海渔民和疍民被收编为“军户”,而后不少“军户”又转为“民户”,这一历史进程大大推动了岭南水乡的人口聚集和聚落发展,佛山、九江、龙江、小榄等岭南水乡著名市镇都是明代以后才形成的,水乡聚落集中的顺德县也是在明初才得以立县[3]。明清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岭南水乡地区新建了大量聚落,已存在的小型聚落规模也获得提升。

由于江南水乡的古老聚落比重大,很多聚落的发展历经了很漫长的发生、成长、成熟、衰弱甚至死亡的时间过程,聚落中的建筑不断被加建、改建、拆建,宅基地所有权也在不同聚落成员间买卖变更,原有邻里关系不断被打破,为获得更大自用空间而侵占巷道的以个人利益为先的建造活动频繁发生,再加上宗族权力的转移、前后世长老对规划的不同期望和实施、监控差异,都造成对统一规划思想的破坏和僭越,使古老聚落的形态更易趋向无序。而岭南水乡聚落普遍年轻,相当数量的聚落兴建于明清两代这样一个相对集中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围田区的水乡从勘地立基伊始,就渗透着强烈的宗族运作,即从宗族层面来规划聚落物质环境,建立有序空间领域的思想:包括先立祠后建宅,以宗祠居于前排并占据聚落最佳风水穴位统帅民宅的建筑等级格局;按房支系统确立纵巷数量,按核心家庭户数(成年男丁数)确定“三间两廊”民宅单元的数量的聚落规模控制。这些内容通过聚落长老的授意落实到最初的聚落建设当中,促使始建聚落就具备相当的规模且凸现严谨的秩序,其典型的棋盘状的地基网格容易保障后续建筑行为不脱离规划轨道;同时由于聚落的发展周期短,初期的规划意图容易延续而不被歪曲。[4]在用地规整的情况下,岭南的围田区水乡大都严格的遵循着梳式布局的原则,即便在聚落建设用地被水道划分得支离破碎的情况下,仍能从不同组团中看到梳式布局的规律,如梳齿般并列的纵巷贯通聚落或组团的纵深,数量多且平直,承担着主要的交通功能,并在导风、排水、蔽日、防火等方面有综合功效。

2.3 城乡体系

明清时期,江南水乡和岭南水乡的经济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镇也都表现出膨胀拓展的态势。但相较而言,江南水乡在全国经济格局和城镇贸易网络中占据更为突出的地位,它通过“输出棉花、生丝、丝棉纺织品等农业、手工业品,输入粮食、果品、肥料、颜料、木材等农林产品,与岭南、长江中上游、西北和华北、东北建立了紧密的经济联系”,是沟通全国贸易的核心环节。[5]由于自唐代经济重心南移,江南水乡就成为全国最富庶的地区,由唐至清,其城镇体系经过长期发育,层级丰富,大小城镇的位序——规模结构比较完善,趋向类金字塔状的稳定结构。在《江南市镇》一书中,指出江南水乡的市镇级差结构分为四级:最低层次为基层市场,即村市,仅向周边乡村农户提供一般生产、生活资料。上一级为中间市场,它介于基层市场与县邑市场之间,多以乡脚30里为服务半径,保证农户半天可往返的时间。今天仍保留有鲜明水乡文化特色的同里、周庄等著名聚落均属于中间市场。再高一级为中心市场,多为府县城邑市场。更高一级为区域市场,如苏、杭、江宁府,对整个区域内的多个府县有经济辐射。[6]而江南水乡的经济勃兴,强烈体现在作为中间市场的较大规模集镇的密集分布,其数量之多非岭南等其它区域能及。尤其在太湖周边地区,中间市场平均服务半径在10km以内。在这些中间市场中,又因人口规模、经济实力不同可分为巨镇规模的中间市场(人口逾万,店铺逾百,镇区建成面积多大于1km2,如盛泽、南浔等镇)、中等规模的中间市场(人口在1500以上,镇区建成面积1km2左右,如吴兴菱湖镇、嘉兴王店镇等),其中的巨镇实际上已经成为“越过府县城市直接通向全国性市场的超级市镇”。[7]

而在岭南水乡,城镇体系仍处于典型的“倾斜发展阶段”[8]。其特点是基层市场数量多而活跃,中间市场和中心市场发育不充分、规模偏小,区域市场两城独大,大小城镇的位序——规模结构不够合理,塔状结构的中上部存在薄弱环节。具体分析,岭南水乡可称为区域市场的仅有广州、佛山两城,其中广州的首位度过高,人口规模超出佛山数十倍之遥,而广佛两城的规模又比排名其后的城镇要大得多。岭南水乡地区,作为中心市场的府县城市本来就少,规模也与江南的中心市场拉开距离,比如珠三角最大的中心市场江门,同时也是仅次于广州和佛山的第三大城镇,其规模仅与长三角排位第11的城镇湖州相当。[9]可见岭南水乡的城镇体系中,缺乏像江南那样集中分布的大中型城镇。在中间市场等级,岭南水乡中巨镇规模的中间市场数量也很少,中等规模的中间市场数量虽然较多,但其中大量市场不像江南水乡的市镇具有独立经济职能并超越乡村管辖,其本质仍是经济活动受制于附近乡村内地主把头势力的一些街区(位于乡村聚落中部或边缘),被称作“墟”,这类“墟”所依附的乡村内仍有大量从事非商业性生产的农民。[10]岭南水乡的中间市场和中心市场分布以广州为中心,越靠近广州密度越大,且全部集中于围田区内,沙田区则无一分布,体现了突出的不均衡性。[11]

2.4 土地制度

明清以降,与华北、关中的以自耕农为主导的经济形态不同,江南、岭南水乡社区的土地集中程度很高,并且是全国租佃率最高的两个地区。[12]在江南水乡,市镇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聚落的距离又近,因而有钱有势的乡村士绅从清中叶开始大批移居市镇。到上个世纪30年代,长江三角洲的出租土地占到总耕地面积的42%[13],而掌握这些土地的地主中有90%已经远离他们的田产住在城镇里,在村地主的数量很少,江南成为全国城居地主率最高的地区。[14]由于纳税地主普遍居于城镇,而大多数乡村居民是佃农身份,致使粮食、财富源源不断的流向市镇,有限的人力、物力也都集中用于市镇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周边农业村落则衰退为无庙、无祠的紧密依赖于邻近市镇进行宗族公共活动的附属性聚落,市镇的繁华兴旺和周边农村的简朴贫乏形成鲜明的对比。“经济能力的有限使得村落中没有供人们集中起来进行公共活动的专用场所,大部分经常性的集会活动都是由村级的农民社团组织依托居住空间附带进行,重大的宗教和娱乐活动只能由士绅组织在村落所属的市镇内举行,村落并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宗教活动单位。”[15]因此江南水乡的二元化体现为分布于各水陆交通要冲的商业聚落和其周边的农业聚落既分化独立又密切依赖的关系。

岭南水乡的租佃关系虽然也很发达,到上世纪30年代甚至高于长江三角洲,租佃率达60%以上,但一半以上的出租土地是族田和各种形式的公田[16]。岭南水乡在长期远离封建统治中心的地域环境中发展出独特的强调宗族整体实力、以宗族地主为统治阶级的重要构成、以乡族集团为主要土地占有者的社会形态。依赖宗族血缘关系聚居的一村之内,贫富分化不大,阶级界限模糊;残酷的阶级压迫则常常体现为一村一族对外村外族的剥削,尤其是围田区宗族聚落对沙田区非宗族聚落的控制和剥削。围田和沙田均是依靠江河泥沙冲积而成,两者的差别主要源于土地开发时序。围田区成陆早、治理早见功效,先一步成为具有稳定产量的农业区,也先一步被纳入正常的国家税收体系,与之相应的围田区也就早一步被珠三角广府民系各姓宗族占据,成为他们繁衍生息的温床。沙田区是比围田区形成较晚(常指明代以后)的沿海滨江淤泥积成的田地,在明清时期仍处于不断生长扩张的过程中,是一种新生的尚不稳定的土地资源。国家对沙田的管理相对松散,一方面用相对优惠的税收制度鼓励开垦,同时把开发治理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直接委于民间,这就使得地方豪族能够凭借充足的资金、密集的族众和政权统治上的隐形资源,控制了绝大部分已经开发成熟的沙田和正在形成当中的浅海滩涂。原本依赖浅海资源谋生的疍民在这一进程中失去了生产资源,沦落为受围田豪族遥控为其耕作沙田的佃户。至民国,“在沙田区这个最肥沃的农业区里,八万五千余户没有一家自有土地。”[17]围田区内的宗族聚落社区,和沙田区内的非宗族社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呈现鲜明的控制与依附关系,具有典型的二元分立特征。这一特征影响到围田和沙田区的水乡传统聚落形态也具有本质差异。在较早开发的围田区内,市镇、农村宗族同构,区别不大,很多市镇是结合村落发展起来的商、农混合体。加上市镇数量本身不多,公共生活分布于各农业聚落内进行,各村有相应数量和等级的宗族、文化设施,农业村落具备较高的独立性,对市镇的依赖不像江南水乡那样强。而在主要由无产流民、上岸疍民聚居的沙田区缺失宗族组织,常形成以水神崇拜为核心的简单结构的祭祀圈。

由上所述,江南水乡聚落的二元分化主要发生在市镇和农业聚落之间,岭南水乡聚落的二元分化主要发生在围田区和沙田区之间,分化的直接诱因都是土地制度和生产关系问题。

2.5 农业结构

明清时期,江南水乡迫于巨大的人口压力,在农业结构上由单一的稻作经济向大比重的种植经济作物谋求高额利润转变,在区域类型上主要可分为产桑区和产棉区。太湖附近的杭嘉湖地区是江南地势最低的地方,其种植方式是筑圩防涝,圩内种稻,堤上植桑以供养蚕,因此“村边处处围桑叶,水上家家养鸭儿”是江南水乡的典型的聚落景观;离太湖较远的高敞地域(松江、太仓)尤其是沿海滨河的沙地则主要用来种棉,种棉区的水乡数量很少;前两者的中间地带地势适中,“灌溉便利且无需植桑固圩”[18],则仍大面积种植水稻,稻香千里、一片平畴是这个区域水乡的生长背景。

岭南水乡的围田区在不断抵御水患的过程中,形成了将低洼地挖浚造塘,排涝防旱,挖出的泥土堆填成四周的塘基,塘内养鱼,基上种树的立体化农业经济。由于基上所栽植物的不同,分为果基鱼塘、桑基鱼塘、蔗基鱼塘。这种模式最初产生时是为适应地势极低、易涝易倒灌的地块,后来在果、鱼、桑、丝之利十倍禾稼的情况下,弃田筑塘、废稻树桑成为围田区的产业潮流,自康乾至鸦片战争前,西北江三角洲内“南海与顺德交界的九江、龙江、龙山、坡山以及西樵、大同、沙头等地连成一片,形成以九江为中心的养鱼种桑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图3)[19]。在江南产桑区,桑地约占耕地面积的30~40%,而在岭南基塘区,“基六塘四”的土地份额关系显示了与江南水乡聚落不同的以基为重、基塘相依的外部景观。除了基塘农业区,岭南围田区还有大面积种植花卉、果木,以成片花海果林为聚落外围景观的专业农业区,这个区域“以广州为中心,南至番禺的大石、龙湾、古坝,东至黄埔、茭塘,西南至顺德的陈村、南海的平洲、番禺的韦涌”[20]。

岭南水乡的沙田区以水稻生产为主,这里出产的稻米用以反哺围田区,围田区和沙田区在农产品类型上相互弥补。沙田区以狭窄堤围分隔的广袤稻田提供了聚落生长的外围背景。

3 聚落形态的差异

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作用下,越海民系创造的江南水乡和广府民系创造的岭南水乡在聚落形态的不同层次均反映出一定的差异。

3.1 总体布局

聚落的总体布局是聚落研究的宏观层次,水乡聚落的总体布局要描述的关键内容为:

(1)耕作区域与居住区域的布局关系。

传统水乡聚落中,耕作区域与居住区域若是分别集中布局,两者间存在明晰的界线,则称为集村,集村有利于居民相互之间产生密切的合作联系,守望相助能够提高聚落的防御性。耕作区域与居住区域相互混杂称为散村,散村有利于村民就近照看田地等生产资源,就近参加劳动,但居民间的联系相对疏远。

(2)耕作区域和居住区域的具体形态以及与水系间的联系。

耕作区域的形态主要取决于自然地形和土地开发方式。同样在地势低洼地区,浙北的横塘纵埔圩田、绍兴的湖溇圩田和顺德的桑基鱼塘因水系形态和围垦方法的不同而形态有别。居住区域的形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散村的居住区域和耕作区域相互交杂,互为图底,单独提炼出来多呈枝网状、格网状、散点状;集村的居住区域比耕作区域更加体现人为规划的制约,多呈线形、块形和放射形。线形居住区域通常因受到主要河道的牵引而沿河发展生成,其垂直于主要河道方向的尺度远小于平行于主要河道方向的尺度,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更多居民的交通、取水等方面的便利,最大特点是轴向生长性。块形居住区域通常基于拥有充裕的用地,在长宽两向的尺度接近,内部可能被水道划分成多个板块,其最大特征是块面扩展性。网状和散点状居住区域可视为若干个被农田、鱼塘分割的线形组团或块形组团的组合体,最大特征是居住区域中包含有近均质分布的耕作块面。放射形居住区域依托于水中的丘陵,聚落的生长一般由高处向外环低地坪逐渐扩散,最大特点是沿垂直于等高线方向放射性生长。通常我们以居住区域形态对水乡类型进行命名,称其线形水乡、块形水乡、放射形水乡、网状水乡、散点状(荷叶状)水乡。

江南水乡的市镇聚落以商业、手工业为经济基础,对于农耕的依赖性减弱,聚落成员拥有的农田离聚落居住区域较远,是典型的集村。市镇占据着水运交通的要冲,根据河流走向形成镇区形态。沿一条河流单侧发展或夹河发展形成“一字形”市镇,如嘉兴王江泾镇(图4);在两河交汇处形成“十字形”市镇,如乌青镇(图5),或“丁字形”市镇,如嘉兴王店镇(图6);沿圩田外沿的环状河道形成的环形市镇,如吴江同里(图7)。[21]由于市河是市镇的经济命脉和生长骨架,所以市镇的基型是“一字形”线形聚落,“十字形”、“丁字形”等具体形状不过是以基型为基础产生的种种变体。环形市镇由于市河的闭合,聚落偏向于块形水乡,可视为线形基型发展的极端特例。

再分析江南水乡的农村聚落。横塘纵埔圩田区,村内水系为纵横交错的线形体系,线形网格内是被圩堤包围的圩田。聚落的典型形态正如费孝通分析过的江村(图8、9),在整体地势极低的情况下,为了避水患只能利用圩堤建房。圩堤是圩田四周高起的边缘,通常宽10~30m,其上用来种植桑树,被选做建房的圩堤宽度要更大一些。[22]沿圩堤排布的民居呈线形,一个聚落的居住区域由若干个散落在邻近圩田圩堤上的线形组团组合而成,呈枝网状。组团间被河流或其它灌溉水渠分隔开,滨水的建筑界面很可能不连续,居住区域没有绝对闭合的界线,聚落是介于集村和散村之间的过渡类型。所有的民居一面朝河、一面朝田,能方便出行也能就近劳作。湖溇圩田区,村内水体以块面状的湖塘为主,民居分布在湖岸,环水形成极具特色的“环溇居”,为环形聚落,属于集村散村间的过渡类型。在西溪湿地,水体被堤坝分隔成一个个池塘,池塘间以水渠相连,民居则分布在堤坝上,随堤坝形成格网状的聚落,属于散村。[23]可见,由于水网高度密集和地势普遍低下,江南水乡的农村聚落多依附于高起的堤围建筑民居,堤围的进深有限,民居的分散程度大,民间的宗族力量未能对形成大规模集村发挥有力影响。

岭南水乡的围田区相对沙田区而言淤积更早,距海更远,地势更高。因此围田区的水乡聚落一般都有相对富余的建设用地,再加上宗族聚居的要求,不论市镇还是乡村,都以居住空间和耕作空间截然分立的集村居多,具体形态有线形、块形和放射形为多。线形水乡有伴溪村落(如番禺大岭村)(图10)夹溪村落(如番禺三善村)(图11)两大类。块形水乡中顺德古粉村(图12)、龙潭村(图13)等水乡基本保证了居住区域不被水系分隔,河渠湖塘分布在居住区域外围;而顺德逢简村(图14)、高赞村(图15)等水乡居住区域内部被河涌分隔成不同的板块组团。放射形水乡如高要蚬岗村、番禺小洲村(图16)等,均是环绕小丘而建。这三类水乡聚落在垂直水道方向均有一定长度的延伸,以临水的宗祠建筑开始接续建立的一个个前后相连的三间两廊单元,成为纵巷拓展的动力,反映了宗族对家庭的统摄关系。围田区内也有少数聚落采用散村的布局方式,如鹤山的古劳水乡(图17),又称围墩水乡,属于桑基鱼塘农业区。“围墩”是指与基围相连深入基塘中的一个个屋宇集中地,宛若塘中浮起的一大片荷叶,墩上少则一两户,多则十几户人家,有的还设祠堂。每个墩就是一个聚落组团,墩与墩之间被水塘间隔开来。这种聚落属于散点状水乡,在围田区水乡中并不多见。

岭南水乡的沙田区水乡整体开发时序较晚,以堤围稻业生产为主。相比于围田区水乡,沙田区的聚落数量少而规模小,商品经济不发达,几乎没有成规模的市镇。村落形态为线形,属于集村和散村之间的过渡类型。在封建社会,作为沙田区生活主体的疍民受到围田区宗族地主的残酷压榨和剥削,基本处于赤贫状态,没有土地所有权,人口也经常流动,最初采用船居,迁居陆上后也只是搭起船一样的简寮栖身,“无瓦无砖”,居住条件很差。沙田区紧邻海河、地势低洼,没有丘陵高地可以依托,而田埂的面积和高程都不适于作为宅基地,所以为解决防洪问题疍民把住屋就建在濒临河涌的堤围上。因河堤或涌堤的宽度有限,一般只能容纳单户进深,民宅大多一面临水、一面邻田,耕作和交通都依赖舟船。这样形成的村落,多呈现随堤围延伸长度达数公里之遥的线形形态,一字形是这类聚落的基型。而根据水道的交错纵横,聚落沿堤岸生长也会形成“L”形、“U”形等变体(图18,19)。

3.2 组团街巷

聚落的组团街巷是聚落形态研究的中观层次,用来描述它的主要指标有:(1)河、街、巷、弄组成的交通网络的结构和形态。(2)由单体建筑发展到聚落过程中,各类空间的组织结构和形态。

江南水乡的市镇虽然规模比乡村聚落宏大,但绝大多数都为单一街区模式,即在沿市河的河岸一侧只形成一条商业街道,“不存在由与临河街道平行的第二层商业街分隔的第二层建筑群”[6],其主要原因是商业发展和居民生活对船运、河水的依赖,同时也是最节约土地和建设成本的初步城镇化模式。所以江南水乡市镇的街巷体系多为树形,主干是市河两侧的主街,其贯通性最强、宽度最大、承担交通量最多;其它次巷、支巷和小弄均由主街逐级生发。支巷和小弄多为掘头巷,导向住户的私有领域,贯通性和环通性弱,宽度比主街、次巷小得多,属于生活性的巷道。按照段进等学者的研究,江南水乡的市镇空间结构同时具备等级子群、并列子群和链接子群三种构成方式。“等级子群包括单项等级子群和双向等级子群”。单项等级子群通常由“间——合院——院落群——地块——街坊——古镇”逐级构成,结构清晰(图20)。“双向等级子群,在单项等级子群的基础上,加上了并置组合关系”,例如由于住宅规模的差异,单进合院直接作为一种民居类型组合形成地块,越过了院落群的层级(图21)。“绝大多数江南水乡市镇是以双向等级子群来组织空间,并且民居入口多采用直入式”,造成了次巷以下等级的巷道弯曲转折多、规整性差。等级子群是江南市镇空间最主要的空间构成方式,反映了“生活性”的一面。“并列子群主要是在沿河地带由河、街、房三种空间要素平行并置形成的组合方式”,偏向“商业性”的功能,有“屋——街——河——街——屋”和“屋——街——屋——河——屋——街——屋”两种基本剖面模式(图22)。“链接子群是指宅、街、巷、河等空间要素之间的连接点,如水埠、桥、街巷结点、广场、转船湾等”。导向块面状街坊的等级子群、导向沿河地带线形空间的并列子群和点状的链接子群共同组合生成市镇的整体空间(图23)。[24]

江南水乡的乡村聚落,以圩田区聚落为代表。受制于圩堤的进深,聚落的街巷组成以平行于河道的街巷为主巷,垂直于河道的街巷为次巷。由于民宅入口多为正入式,主巷是横巷(平行于民居正屋面宽方向的巷道),次巷是纵巷(垂直于民居正屋面宽方向的巷道)。主次巷的密度均低于市镇,交通体系层级简单,有时甚至为单一层级。陆路交通不一定能形成环路,村域交通非常倚重水上联系。民宅规模较小,街坊进深有限,聚落空间结构的等级子群层级少,更多的反映并列子群的构成方式。链接子群数量也少于市镇。

岭南水乡的围田区聚落仍然在整体上或组团内保持了梳式布局的特点。街巷体系以大量的纵巷和少数横巷组成。横巷宽度大、为主巷(主街),纵巷宽度小、为次巷,横巷纵巷的贯通性好,规整度强,交通体系形成等级分明的两个层级。居住区不受水系分割的完整块形聚落的空间结构体现出鲜明的单向等级子群特点,由“间——三间两廊单元(户)——纵向串接的院落群(里)——聚落”的逐级构成格局一目了然。按纵巷划分的“里”建有专用的巷门、水埠头,并在水埠头旁和巷门内供奉着这一“里”所专属的社神。而在聚落的最前端,通常是祠堂、横巷、水塘(河涌)三种空间要素平行并置形成的并列子群。祠堂建筑排在串接的三间两廊单元的最前面,直接向横巷开门,与其后受里门管制的只能朝纵巷开门的侧入式民宅有本质区别(图24)。被水系分割而形成若干板块的聚落,每一板块内有类似完整块形聚落的空间组织模式,整体上的等级子群构成为“间——三间两廊单元(户)——纵向串接的院落群(里)——板块(社)——聚落”。由于围田区水乡是典型的宗族社会,单向等级子群巧妙的反应了宗族结构在空间结构上的投影,“三间两廊”与小家庭,“里”、“板块”与大小房族,聚落与宗族基本上一一对应。链接子群的类型,除了江南水乡也有的埠、桥、街巷结点等,结合洪圣庙等地方水神崇拜设置的村落水口,和以种植巨榕、垒堆社坛为标志的榕荫广场是岭南围田区水乡独有的点状空间。

沙田区水乡中的疍民原本从事捕捞业、居住于舟船。因为有限的舟艇空间只适应小家庭为主的生活,儿子婚后即分居别艇是普遍的现象,因此在水上居住的疍民宗族观念薄弱,“对几代以上祖先的情况已记不清楚,没有世系群”。[25]疍民成为陆上地主的雇农后,由于社会地位低下,没有土地所有权,没资格参加科举考试,也不能与陆上人通婚。这些限制致使疍民的居住范围始终固定于沙田区而没能向高地拓展,也使得疍民的文化保留了更多本族群的原始特点。他们的聚落不强调血缘而看重地缘:一村之内多姓共居,没有宗祠也不设书院,祖先只在各家厅堂内祭拜;村落的精神中心是在村口结合巨榕建设的水神庙,庙内多供奉天后或洪圣,居民共同的水神信仰是村落祭祀圈形成的基础。聚落空间结构简单,单项等级子群由“村——基”两个层级组成,每一组团“基”(行政管理上多称为坊)常建立自己的社稷坛。由于“基”(河涌的堤)的进深限制,民居大多单户并联,巷道体系只有横巷而无纵巷,也只具有单一层级。基内空间结构则为河、横巷、住宅、稻田并置发展而成的并列子群。沙田区水乡的链接子群类型较少。

3.3 聚落建筑

聚落的建筑是聚落形态研究的微观层次,用来描述它的主要指标有:(1)建筑的类型。(2)民宅的形制、规模、材料、结构、造型装饰等。在这方面已有很多学术成果,不作为本文论述的重点。

江南水乡的市镇公共建筑类型繁多,祠堂、庙宇、茶馆、商铺林林种种,民宅形制也配合商业功能形成前店后居、上宅下店等商住混合功能的居住模式。沿街土地的珍贵,致使民居通常是小面阔大进深纵向拓展,即便是富豪乡绅的住宅也只能通过多进院落串联达到一定规模。乡村中公共建筑很少,民居除了居住用房外,多加建了一些储藏空间和牲畜棚,基地不甚规整。

岭南水乡的围田聚落多为宗族聚居,华丽的祠堂和其它一些小型庙宇是聚落中常见的公共建筑。民居形制极为统一,基本上一户拥有一个三间两廊单元,贫富差距在民居规模上无从体现。沙田区公共建筑匮乏,少数聚落建有简单的庙宇。民居在解放前以质量很差的茅寮为主,滨水伸出干栏式平台。

4 小结

传统聚落形态是长期适应外部自然人文环境的产物。越海民系创造的江南水乡和广府民系创造的岭南水乡,虽然都处于水网密集地区,但其外部环境系统仍存在多方面的差异(表1),从而造成两类传统水乡在聚落形态上也有差别(表2)。对照表格一和表格二,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外部环境系统是包含多种要素的复杂系统,每一要素都会对聚落形态的演进发生作用,不过作用的方式、强度并不一样,而最终的聚落形态的演化方向取决于所有要素的综合作用机制。

(2)外部环境系统的组成结构上,主要分为两个层次,自然地理要素是最为本质的底层要素,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是长期的、稳定的、根本性的。社会人文要素是表层要素,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是直接的、多变的、高效的。两类要素的矛盾反映了聚落从原始自然转变为人化自然过程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基本立场。

(3)从外部环境系统的作用效果来看,导致两地水乡传统聚落形态差异的主要有两种力量。一种是秩序化的、集中化的力量,依赖的环境要素包括集中的时段、适宜的人口数量、发达的经济技术、统一的文化信仰和单极化的社会组织形式,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有利于形成大规模的彰显人工规划性的集村。另一种是混沌化的、分散化的力量,依赖的环境要素包括时间的推演、人口的膨胀、落后的经济技术、多元或缺失的文化信仰和多极或无极化的社会组织形式,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有利于形成小规模的体现聚落的自组织属性的散村。江南水乡和岭南水乡处于多要素形成的复杂力场作用下,形成了“岭南围田区水乡——江南水乡市镇——江南水乡乡村——岭南沙田区水乡”,秩序性逐渐减弱混沌性逐渐增强的位序关系。

摘要:本文以江南水乡和岭南水乡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地的聚落外部自然人文环境系统的比较和聚落形态系统的比较,反映了广府民系和越海民系居住文化的差异,也能深层次的揭示外部综合环境对于聚落形态和住居模式的作用机制。

上一篇:材料作文素材 中考复习(九年级)下一篇:大学论文写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