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处风景抒情散文

2024-04-17

低处风景抒情散文(通用9篇)

篇1:低处风景抒情散文

低处风景抒情散文

这些日子,我屋前那幢楼的平台上很热闹,每天天微亮,我总会被它们的晨曲唤醒。

这是一群麻雀,我很难数清它们的只数,它们不起眼,可我的生活似乎被它们搅了。那天,难得捧起书,想读上几页,它们却像似识破我的心思,如一个个调皮的孩童,从对面的平台飞到我家阳台,在我身边毫无顾虑地跳来蹦去,“唧唧”地闹个不停,让我心神不定,硬是被“逼”得放下书本,看它们嬉耍。

当我真的将注意力移到它们身上时,它们却又顽皮地无视我的存在,不再多看我一眼。小小的身体,三三两两紧挨着,并排地站在栏杆上,“唧唧”直叫,翘起小尾巴朝我直晃。我猜它们在商量什么,果不然,没一会功夫,它们就飞到对面的那棵白玉兰树上,躲了起来。被它们吵着,又看它们弃我而走,我没觉得自己被冷落,反倒喜欢上它们单纯的可爱。我开始盯着那棵树,对它们进行“跟踪监视”。

一只麻雀飞出来了,停在对面平台上,低头,像找寻什么,用纤细的爪子刨着地面,用尖嘴啄着,再抬头“唧—唧———”地叫唤。树上又飞来两只麻雀,在它身边停下。它们显得很兴奋,嚷嚷着,蹦跳着,低头啄着地面。很快,原先的那只麻雀嘴里啄到食物,却见它转身送到身边麻雀嘴边,直到对方接住。三个来回?四个来回?如此重复着,一次次地低头啄地,一次次轮流地为身边的两只麻雀喂送……这样的过程持续几分钟后,一只麻雀从平台这端飞到那端,没听到任何响动,便见另两只随后也从这端飞到那端,我甚至留意到,它们低飞的线路几乎一致,只是其中一只比另两只飞的弧度高些而已。

我一直盯着那只飞得高些的麻雀,见它在平台上,时而低声鸣叫,时而飞跑,使得另外两只也随它飞来飞去。于是,凭着本能,我猜测着,它们的关系该是母子或父子?那只最先从树下飞下来,给另外两只喂食,又带它们练飞的该是母亲或父亲?

它们又飞到树上去了。从平台到树有些距离,那两只我理解是孩子的麻雀,飞得显然有些吃力,翅膀一扇一扇的,飞的.弧度也起伏不定,但最终,它们都隐蔽到了树冠中。那里或许便是它们的家,那里或许还有它们更多的家人。

还是有麻雀不断地飞来,落在我的窗前,我的阳台上,有时很多,有时三五只,它们叫嚷着,嬉闹着,我认不出它们中有没有我先前见过的三只,看它们相似的模样,还有时而低语时而追逐,不即不离亲昵的举止,总觉得那三只在它们中间,甚至认为它们,包括那三只原本就是和睦一家。

一直没见过它们高飞,也没见过它们那个叫“巢”的家有多大,想起那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总觉得有对它们鄙视的成分,其实,如人一般,各有所求,各得其所,鸿鹄又安知燕雀之乐?

篇2:低处风景抒情散文

湖间有一条小河,经过人工雕凿和修葺,与湖相接相连。湖面长满了各种树木,错落的石岩中伸展出一丛丛倔强的小草,间或分散着一簇簇明艳的野花,有金黄的,也有淡紫色的,各自招摇着一种野鄙的情调。坐在湖岸上小憩,风从湖中吹来,可以清晰地听到一种幽幽的声音。一只白鹤停留在石阶上观望,而后又轻轻地飞翔在湖面中央,与其他鸟类形成了一个快乐的世界。湖中有几块较大的岩石,一条条小鱼邻近环绕,黑压压一大片就像一支整齐待发的军队。

随着一阵雷雨的降临,河中鱼儿开始骚动,河水带动湖面微波,在风声怯怯地抖动中,鱼儿们开始爆发出了旺盛生命力,整条小河形成了一片梦幻般的河流,风雨交加中,河面波涌涟起,鱼儿们个个跃至空中,陡生灵气,像是一幅大手笔的浓彩国画。

每年初夏,湖边的枝条四下飘拂,花朵繁密,远远望去,像是一堆毕毕剥剥正在燃烧的火焰,带给人莫名的振颤与喜悦。清爽的晚上,我常会到湖边走走,有座亭阁,亭子中间有一张石桌、几个石凳,头顶有月光斜斜的流泻下来,整座湖拢于这一帘柔软的薄纱当中,清静的耳廓渐次盈满草虫空灵的鸣唱,那音质纯净得如同一股甘冽的溪流,起得柔和,吟得婉转,好似一幅世外桃园图景,疾徐作歇合乎韵致,各具灵趣,自如行腔。

不远处,便可见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因为邻湖相隔,它温柔敦厚的胸脯把纷繁与喧嚣隔绝于世外,让心灵有一处幽静的憩所,让心海中不经意间泛起的浮华沉淀下来。

篇3:抒情散文阅读教学谈

先者有言, 美的音乐要有音乐的耳朵。欣赏美的作品难道不要美的眼睛、美的心灵?眼睛用来对欣赏物的第一步照射, 深入的将是心领神会, 达到这个要求,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的广阔。

《石榴》在其他树木都不想争妍斗艳的五月却开起了花。

《牵牛花》的藤蔓无时不回旋向上, 有着惊人的“生之力”。

浙江名山“雁荡”接受建国后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奉献于人的“风姿”, 给人们带来长久的思索。人们熟悉的物, 熟悉的景, 经过作家深邃的思考, 发掘出一个个耐人咀嚼的意念。抒情散文往往借助景和物, 或含蓄、或清晰地表现文章的主旨, 而作者传递闪光的信息又恰是透过一个个由文字组成的画面。因此学习这类文章, 应努力把握作者的情感脉胳, 捕捉蕴含于画面的真正含义, 达到与作者共鸣的良好效果。

当然, 文学欣赏存有差异。同一作品, 不同经历、阅历会有令人惊奇的争辩。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 最终为众多读者喜爱。教师的任务, 是使学生经有音乐的耳朵, 对事物的美, 力求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

所谓想象, 稍作抽绎, 应要求学生有相对的心灵感应, 以合拍于作品。抒情散文教学可以此为立足点之一, 把作品提供的内容化成一个画面, 使之映显在脑屏幕上, 然后从不同角度揣摩, 获得初步感知, 继而鸟瞰画面全景, 从整体构成的声色并俱的画景中扩大自己的思维, 联系已有的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

《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 让学生体味文中的艺术魅力是教学的主旨。教师循循善诱, 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然后产生画面。思维闸门打开后, 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文中, 画中之景, 有静有动, 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这样教学, 收效良好。

自古以来, 人们对竹的吟诵不乏佳作。正如用“出污泥而不染”来咏莲那样, 颂竹常常离不开对它高风亮节的赞叹。如今, 我们看到的是莫干山的竹海, 摇撼于风雨中, 沐浴在金色里。这里我们先让学生以文字的表达为特写镜头, 看到那老竹, 那新竹, 那砍剩下的粗壮的竹桩, 那伸向蓝天的细柔的竹梢。

农家竹园伴随学生度过十几个春秋。挖笋、松土、砍竹、编竹、儿时的乐趣唤起了他们的想象。追思处在不同背景下的竹子, 品尝深藏画面的意味。教师摒弃按部就班的分析, 加以适当点拨, 学生便领会文章所揭示的自然界新陈代谢这一不可抗拒的规律。借景抒情, 晴雨竹图, 联系一定的社会内容, 对作者表现的新老两代交替的独特感受也完全领悟。可以说《竹》反映的思想前无古入, 因为历史赋予它崭新的内容, 作者又以严谨的思索产生出使人耳目一新的主题。普通的竹, 通过想象, 经过思考, 其竹情竹趣表现得别有风味。学习《竹》, 学生如呼吸了清新的空气, 对文章新颖的立意恍然大悟。‘赏析作品时, 大家深感作者想象的丰富。

打开思维的匣盖, 追索画面的立意, 学生一旦领悟到独辟蹊径的主题时, 不能不佩服作者的手法。学好这样的作品, 不仅增加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 更可贵的是导到思想上的启迪。长此以往, 人的精神世界必然更丰富, 情感也更趋高雅。学生通过学习, 提高了鉴赏与习作能力。一位学生在课外习作中, 以家乡的石板桥为对象, 提炼它的内在品格。普通的石桥, 每天迎送人们往返, 忍受一定负荷而默无声息。学生展开了想象。人们都把教师比作蜡烛、春蚕、园丁, 把教师比作沟通学生与知识的桥梁不是更有新意?这一比喻, 除想象细腻, 再一次说明想象的重要。成功的想象能孕育出清新的主题, 在抒情散文的阅读和写作中已十分明了。

篇4:低处也有风景

【素材一】

陈福辉:向火车鞠躬的人

在猴年农历除夕的晚上,福州车辆段检修车间内依旧灯火通明,“当当当当”的敲击声不绝于耳。在检修道内,只见陈福辉一手握着检点锤,顺着车钩、转向架、弹簧、轮对等部位逐次敲击,辨声听音;一手提着手电筒,目随光移,扫视车底设备,像鹰眼般不放过车辆行走部的任何隐患。检查中,他每走几步,就要弯腰弓背,像给火车“鞠躬”。

今年44岁的陈福辉,是福州车辆段质检科运用质检组组长,工作已有24个年头。质检组的工作,是在客车开车前,把牢最后一道安全关。一把检点锤在陈福辉手里,就像一个听诊器。敲击螺栓,梆梆响说明紧固,沉闷音意味松动;敲击弹簧,清脆表示良好,刺耳则有裂纹;敲击轮子,通透代表无磨损,杂音反映有剥离。每一种声音都是陈福辉检车的“密码”。“客车隐患,芝麻小的事都是天大的事,来不得半点马虎。”每个班下来,陈福辉要完成200多节车辆的检查和验收,行走近10公里,躬身弯腰数千次,检修锤敲击上万次。他说:“工作基本在‘暴走,但安全也全靠勤走勤看。每个位置检查到位,心里才有数。”为此,他一个月至少废掉一双鞋。在福州车辆段,陈福辉保持着一项纪录:他检修过的车辆没有发生过一起故障。他说:“给火车‘鞠躬代表着一种敬畏,只要客车安全行驶,旅客平安出行,鞠再多的躬也值。”

[多维解读]

1.感恩他人。春运路上,坐在温暖舒适的车厢内的旅客,也许并不清楚有这么一群人没日没夜地投入客车检修中,在旅客看不见的地方守望远方。当我们的亲友安全到家的时候,请感恩这些默默无私的奉献者。

2.心存敬畏。一个人无论是在家庭里还是在社会上,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学习时,都得有点敬畏之心。只有这样,你对待亲友与他人才会多一份关爱,对待学习与生活才会多一份用心。

[适应话题]

感恩、尊重、感激、敬畏、鞠躬、敬业、认真

【素材二】

韦思浩:温暖杭州的“拾荒老人”

两年前,间有媒体将一位77岁的“拾荒老人”推至我们面前,因为他经常会出现在杭州图书馆里。最让工作人员记忆在心的,是老人那双干净的手。“千万不能弄花书啊!”每次看书前,他都会将手洗净。新闻一出,不少读者为之动容。遗憾的是,去年12月的一场车祸,无情地夺去了拾荒老人的生命。随着他生命的谢幕,真相如冰山露出水面。老人真名叫韦思浩,是上世纪60年代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他退休前是一所中学的一级教师。上世纪80年代,老人还参与过《汉语大词典》的编写工作。

老人每月有5000多元退休金,还有3个关心他生活的女儿,但多年来却一直省吃俭用,靠拾荒过生活,这是为什么?原来,他“补贴”的是那些寒门学子。在整理老人遗物时,女儿们第一次发现了一叠签署化名“魏丁兆”的捐资助学凭证、希望工程救助报名卡和一批受助学生的感谢信。几十张从几百元到几千元的捐助证明,静静地展示着老人这些年的生活。女儿们终于明白,父亲不是冥顽不灵的老固执;社会也终于知道,老人并非生活窘迫的拾荒者。不久前,钱江晚报发起众筹,为韦思浩立一座雕像。杭州图书馆馆长说,如果将老人的雕像放置在杭州图书馆,那是消弭社会鸿沟的一种象征,是杭州温暖的城市记忆。

[多维解读]

1.知识之美。半辈子教书育人,一辈子爱书成痴。从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对书本、对知识的尊敬以及孜孜不倦的乐学精神。他走了,却把求知、善良、坚忍的人性光辉永远地留给了杭州,温暖了杭州的整个冬天。

2.助人之美。韦老师宁可自己粗茶淡饭,酷暑寒冬拾荒,也要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让他们能平等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本着对教育的尊重和崇敬,用尽毕生,诠释了一名教育工作者高贵灵魂的分量。

[适应话题]

书籍、知识、奉献、关爱、温暖、分量、尊敬

【素材三】

马亚璇:“土鳖”女生的逆袭

三年前,马亚璇以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顺利考入南开大学。她带着暑假打工赚到的3000元,从河北邯郸只身来到天津。入学至今,她从事过近十种兼职,用来支付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从来没有找家里要过一分钱。据介绍,目前她还存下了一笔钱,一毕业就能够偿还自己2.4万元的国家助学贷款。目前她的成绩名列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第二,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马亚璇这位来自贫困家庭的女生,用双手完美地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从小就只知道玩泥巴,到高中时我依然是一个大土鳖。”升入大学后,她第一份兼职是做“校园乒乓球器材助理”,每个星期做两个半天,每月能有200元的收入。后来又当过服务员,开过淘宝店,卖过毛绒玩具,也做过家教,还参加一些社团。大二时,马亚璇进入了商学院实验室,希望在学术上能有进一步提高;同时她选择留在学生会,与几位同学一起创办了绿色通道社团,帮助那些和自己具有相同境遇的学弟学妹。现在的马亚璇,平时会听听歌,会追美剧,会看娱乐节目。她最骄傲的事情不是拿奖学金,而是没找家里要过一分钱,并用自己赚的钱给家里装上了电脑。马亚璇说,“比起老校长张伯苓筚路蓝缕的建校过程,我们遇到一点小挫折小困难又算什么呢?其实,生活给予我的更多。”

[多维解读]

1.学会自强。人生之路,终究得依靠自己来行走。比起同龄人,马亚璇经历了更多的历练,她没有埋怨,有的只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成功实现人生逆袭的她,无疑是当代学生的楷模。

2.依靠自己。人生的道路,从来就不会一帆风顺。早一点让自己感受生活的挫折,或许你会早一点收获人生的成功。依靠自己,生命会更有光彩。

[适应话题]

自强、自立、挫折、追求、乐观、态度、改变

【素材四】

张山虎:小人物的大舞台

猴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宁夏永宁县胜利乡园林村的村民张山虎,无疑成了一个大众关注的焦点。这位甘肃煤炭学院的毕业生,五年前怀揣着创业梦想回到家乡,做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经过不断地摸索,他将牛羊养殖产生的粪便和饲草残留去喂养蚯蚓,再把蚯蚓粪当有机肥用于果树和农作物的种植,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产业链条,如今他的年收入已达200多万元。

“我对农业非常感兴趣,我想当个新型农民。”张山虎说,第一年就遇到了困难,由于技术方面不了解,从南方引进的蚯蚓到北方不适应,还没到秋天就越养越少。他重新调整发展方案,经过不懈努力,第二年便获得成功,并产生了良好的效益。张山虎一边摸索经验,一边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他说:“自己富不算什么,我想让乡亲们跟我一起富起来。”为了抱团发展,让周边农户跟他一起干,他先做了一个30亩的基地,一边示范,一边教农户学习。慢慢地,张山虎将生态养殖做成了一条产业链,并将其制成一个模板,成立了农业合作社。现在他已经带动周边60多名农户一起发展,每年还可提供20多个农民就业岗位。谈到未来的发展,他说想把产品挂到网上,走一条网络销售的新路子。在广袤的农村土地上,张山虎找到了发展的大舞台。

[多维解读]

1.从零开始。他虽然是大学毕业生,但愿意从普通的农民做起,这需要勇气,需要智慧,更需要勤奋。他成功了!因为他拥有知识,拥有国家的支持。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心有梦想,哪里都有实现梦想的舞台。

2.回报家乡。学习知识的目的,不仅是要改变自身的命运,还要不忘扶持周边群众,带动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张山虎的事业虽然才刚刚起步,但他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美好情怀与发展后劲。

[适应话题]

土地、回报、感恩、知识、命运、发展、舞台

【素材五】

任士荣:老兵的盲人音乐梦

2016年2月11日《新京报》报道,在北京榜样的颁奖典礼上,一群盲人带来了《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手风琴表演,他们用音乐向他们的老师任士荣表达谢意。这位抗美援朝老兵义务教盲人拉琴十余年的故事,由此引起世人的关注。

任士荣作为空政文工团手风琴演奏家,被誉为中国手风琴泰斗。退休后,他自告奋勇成为一名志愿者,免费教居民和盲人朋友拉琴。故事得从二十年前说起,那天盲人陈国月在街头卖艺,这时他耳边传来一位老者的声音:“你这样拉不行。”陈国月有些尴尬,因为演奏水平不高,收入也微薄,他一着急,生气地回了句:“要不您来拉一个!”任士荣二话不说,拉了段《西班牙斗牛士》。一曲终了,陈国月佩服得五体投地。任士荣询问他想不想学琴,陈国月摆手拒绝,他说,“拉琴纯粹为了混口饭吃。”10年后,在东城文化馆举办的比赛现场,任士荣再次认出了盲人选手陈国月,他再次说,“你把所有盲人朋友集中起来吧,我来给你们教琴。”从此,任老师开始为十几位盲人教琴。从广安门残疾人活动中心到万寿路街道,再到中国盲人图书馆,任士荣义务为盲人教授手风琴,走过了近10年路程。他的盲人学生陈国月和黎小妹,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任士荣说:“盲人学员的幸福就是我的中国梦。”

[多维解读]

1.关爱他人。他一身戎装,却沉浸抚琴人生。他扬名四海,却甘愿助人为乐。他的生命如同一架美妙的手风琴,在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两个世界里,时刻奏响真爱旋律、大美乐章。是啊,关爱他人,自己也会收获幸福与快乐!

2.奉献爱心。任老说过:“我做的事情很平常,没什么特别。盲人是弱势群体,对他们不光要有耐心,更要有爱心。看他们拉琴之后很快乐,生活也更精彩,我真的特别高兴。”一份执着,让我们看到了奉献的美丽。

[适应话题]

关爱、奉献、感动、风景、快乐、付出、执着

篇5:河的风景抒情散文

这是一条小河,不知它始于何处。或许只是某处冰川消融的一滴水,它的生命便有了源头。

最初,它缓缓地在地下潜行,在漫长的岁月中流浸过许多的根——白色的铃兰花,粉色的矢车菊,紫色的风信子……就这样走了很久很久,终于有一天,它的头探出地面,成为了一股很小的细流,在两旁笔直青翠的树木间浅浅地前行。它的出现与存在开始不仅仅只有地下的根知道。但那时的它,是那样纤弱,你的小指就能阻断它——就是这样一条小河,开始了生命的历程。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树缝间洒下,亲吻着它柔滑的身体,清晨的第一缕微风从山林中穿过,轻抚着它闪光的肌肤。偶尔有树叶上晶亮的水珠跌落,溅起七彩的光。它凭借着这些慷慨的赠与每天长大一点点。它在森林中游走,倾听鸟兽之语,虫草之音;它从最年轻的白桦身旁绕过,躲在树下和白云嬉戏;它在高高低低的石头上跳跃,动人柔和地欢唱。如果是夏夜,它还会流淌斑斓璀璨的一河星辉。就这样,这条晶莹清亮的小河,一路向前。

它涓涓地流过山间,曾有过两只大而且漂亮的蝴蝶在它身旁谈恋爱,还有过一只蚂蚁在草的密林中孤独地跋涉,它以为这将是它一生不变的风景。但一个雷鸣电闪的暴风雨之夜,一切发生了改变:倾泻的暴雨让它第一次真正地壮大,它感到浑身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一股连自己也无法抑制的激动推着它向前,它第一次跑了起来。轰鸣的雷电不再令它心悸,闪过的霹雳不再令它害怕,撕裂黑暗的闪电照亮了前面的路,它呐喊着,渴望着,奔腾着,有力地裹挟起一路上遇到的枯枝树叶和泥沙在山间疾走着……

第二天,当熟悉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时,它已在原野上慢慢地游弋。它舒缓地伸展着自己的身躯,那么轻松,那么惬意,像大地上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它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宽广和自由,就像拥有了全世界。在这里,它还碰到了其他几条象它一样的小河,它们兴奋地汇聚在一起,合成一股大的水流,哗哗相互诉说着一路走来的故事,满怀希望地谈论着未来将遇见的风景还有大海……然后,它们又分开来,依依不舍但雄心万丈地走上自己的征途。

日出又日落,日落又日出,它一刻不停地前进。可是,走了很久很久,也没有任何大海的消息。眼前的这条小河,似乎已有了一些疲惫,而且,它开始变得有一些浑浊。它漫无目的地行走,遇到大山就默默地绕道,有了巨石就顺从地低头,它似乎已经没有了奔涌的冲动,也没有了锐利和激情。它几乎忘记了最初的梦想。

它只是在沉默和顺从的流动中一遍一遍地回想着那个暴风雨之夜,和那一夜浩大的奔流。那时它是那样的年轻,那样的有力,那样的无所畏惧,那样的势不可挡!它还想起了原野上那舒展的自由惬意和对未来的渴盼。可是现在,水底的水草错杂地缠绕,羁绊着它原本就不快的步伐,还有硬而尖锐的石头割着它的身体,让它感到一阵一阵撕心裂肺的痛。那些飘散了的梦想,已恍若隔世。它以为自己从此老去。

它不知道前面有个改变它一生的悬崖。它带着满身的伤痛和满心的疲惫艰难地向前。路越来越窄,一堆石头还有几段枯木挡住了它的路。它想,从缝隙中向下挤过去就好——可它没能过去。它只好在这里回旋着,回旋着,不断抬高身体,等待着从那几段最高的`横着的枯木上滑过去。它的身体越抬越高,随之也越来越宽,就在它的头探出那些枯木的瞬间,它看到了先前被挡住的风景——远山,还有远山后传说中的海洋。是的,海洋,它还在地底潜行时就听到的召唤。它的血液重新沸腾起来,它躁动地低吼,卷起一个又一个浪花。它要过去,从这里过去直到远山后的海洋!直到这时它才发现,它已站在高高的山巅,枯木的后面并没有路,除非它纵身跳下去!

它真的就奋力一纵,从悬崖边跃下,成了壮观的瀑布!它飞漱着冲刷着,溅起千万颗碎圆的水珠,它撞击着轰鸣着,直冲下来砸出一个深潭。以直立的姿态,它向全世界宣告它找到了希望的出口!它满怀着胜利的喜悦和顽强的斗志,踏上了新的征程。

它不要梦想再被任何东西阻挡!一路上它高歌猛进,一往无前!一路上它波涛滚滚,奔流不息!既然生而为一条河,那么流动才是生命的本质,奔腾才是生命的意义,大海才是生命的归宿!

虽然我们现在还看不到,但我们相信,这条最初的小河终将来到海边,一刻也不停留,它会欢笑着投入大海的怀抱。

篇6:写景抒情散文--一路风景

车子行驶之中,最喜欢的就是看一路车窗外的好风好景。好风如水,柔和、清丽,让人感到爽心自怡。好景如画,诗情画意,让人觉得赏心悦目。

平素,习惯行走于树下。听树间蝉虫嘶鸣,看树下蚂蚁寻食。树冠如华盖般遮住蓝天。阳光像被拨乱的金子在叶间跳下来,投射出一片影影绰绰、斑驳陆离的影子。树的高大与威严,翁郁与苍翠。在我与蓝天白云之间形成另一种令人神驰心醉的景色。

今日,得以借助列车之高度,使自己攀升于飘飘之半空。那些平日里须仰头才看到的树的青颜俊貌,此刻毫无遮掩地在我面前呈现。杨柳依依,相拥相惜。片片硕大的杨树叶子在剪剪轻风中翻转出哗哗的乐章,和着阳光金色的音符,倾泻而下。依依的柳含情脉脉,沉醉在自然的交响乐中侧身聆听。细细的垂的长长的如大姑娘的辫子似的柳条顺势地来回飘荡着。不时有燕子的翼偶尔擦过柳的梢……

古人说:登高望远。站得高了,心界自然的也不一样。心在高处,看到的视界也宽阔多了。远处的树,于一片广袤的草坪上孤植,以蓝天白云为背景,意境悠远。或古朴苍劲、或婆娑伸展、或优雅大方、或仪态万千。那美,奔放、舒展、豪气、自由,尽显自然之本色。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宛如盘踞于林间的白蟒盘旋回转,蠕蠕而动。

速速前进中,它们却匆匆而退。不待我的心情为之而感动。车窗口,不时飘散进阵阵枣花的香气。抬眼望处,清幽的枣树跳跃着嫩黄色的光,蜜蜂在其间嘤嘤嗡嗡地酿着最香甜的枣花蜜。树间忽隐忽现的小茅屋煞是惹人向往。厚重的木板门前摆放着下地用的锄头、镂子。茅屋不远处的小树上,挂着一件废弃的旧衣服,想必是吓唬那些麻雀野鸦的。在此处居住,虽为看园,却很使人清心寡欲、怡情养神。

粉色,总是让人异常的迷恋、回味。当前面那一大片开着粉色花的罗布麻如花海般走进我的视线的时候,我兴奋的几乎跳起来。自从它们在我的童年里消失,至今我便再也没见过它们的身影。罗布麻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药材,属被子植物门夹竹桃科,其味微苦、性凉、具有降解血压血脂、消炎、延缓衰老等功效。可近年来,由于环境的不断改善,这种植物却在人类的进步中慢慢遁去,在我的记忆中逐渐消失。今日一见,颇有“两眼泪汪汪”之感。

景随车异,车向北走,大片大片的水稻田如一片汪洋的水域。水路交错,阡陌蜿蜒,天高水阔。下地的农民挽起裤腿,撅着屁股在地里插秧。唧唧喳喳的水鸟忽起忽落地在田间相嬉……

进入河北地带,天气变得阴暗起来。由于几日的连绵细雨使得水位上涨,淹没了低洼处的草坪。河面变得宽了,天也好像远了许多。两条相隔不远的河流已经漫作一片。其间半淹半露的水草如同一个个小小的岛屿,更增加了水的灵动感。雨后弥漫的雾气让河面变得神秘而飘渺。墨绿色的树在雨雾中浓成一团黑影,伫立在河的两畔。有渔民驾一叶扁舟,于烟雨缭绕处,轻轻地撒着鱼网。不知名的大鸟扑腾开白色的羽翅,优雅地划过天际,掠水而去……

河畔新翻的泥土散发着幽香的原始气息。茏葱的水沟蓄满长势旺盛的杂草,依附着曲径通幽的羊肠小路伸向远方。有路,沟亦变得灵动。有沟,路亦变得明朗。小路旁,牧羊人悠然地衔着烟斗,看羊群自由的穿梭于草丛之间。青黄相连的麦田、辛苦劳作的农民牵着牛犊在地头或坐或倚地休息着……好一幅完美的夏日田耕图。此情此景,让我怎么也无法让自己的精神与这飞速奔驰的客车相联系在一起。

随着车子的不断前进,对面的村庄徐徐而来。在一片绿树红花的掩映之中,村庄多了几分的诗意。村中道路宽阔,房屋整齐。鸡犬相闻,水鸭争鸣,如在画中。想必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是异常的幸福无忧吧。鸡啼于晓而出,鸟至落巢而归。他们依旧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的生活方式。远离都市的喧器,静享生活的平淡。辛苦着、劳动着、享受着、幸福着。熙熙攘攘又为哪般?人生不过如此而已!

坐在车中,忽然想起一句话,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不管生活怎样的现实,至少我们还应该有一颗感受诗意的心。想以往曾经天南海北地发过誓,要游览西湖,漫游苏州。踏遍祖国的山水之地,览尽江山的如画之风。却终因如一只被牵线的风筝,为日常的琐事所羁绊,以至于走不出自己的领地,也未曾走出自己的心界。此次,时逢闷热的夏日,难得“偷得浮生半日闲”地在车中赏一路的风景,精神异常的好。

中午抵京,万物已于一片朦胧的雨丝中模糊成一团绿雾飘然远去,而我的心却依然在那风景的陶醉中精骛八极,不能牵回。

篇7:风景依旧她如故抒情散文

遇见,即便相爱,爱的来去都让人猝不及防,无法防备亦无可挽留。当相爱不能相守,爱到最后终必成空,心碎难免呀!

小楼一夜听风雨。听着,这盛夏的风声;听着,这盛夏的雨声;听着,这盛夏风雨声里的花开和叶落;甚至听着,盛夏里一个轻微的呼吸声,这声音是那样细,那样远,远到只有这样的雨夜里随着风,带着花开叶落的伴奏声,悄然而至。

慢慢地,她开始越来越沉溺于沉默,沉默时获取正面现实的力量和勇气,小心翼翼的固守着心事,让自己趋于平淡,归于宁静。最终,情到深处,她选择把孤单当作生命里的一种消遣。

她又在想起什么?

不,什么都没!只不过是在哪个春天,哪个百花深处的月光,以及虫儿温柔的低鸣声罢了。褪去了相遇的惊喜,也褪去了相爱的缠绵,接下来的日子,该走的走了,该散的散了。都不属于自己的。希望自己只是——她,一个貌似自己的女子,看她甜甜的喜欢,淡淡的哀伤;听她安静的诉说,不是说别人,只是说自己;不是说给别人,而是说给自己听。她表面是个风平浪静的女子,用宽大淡雅的衣服包起了内心澎湃的自己,用温柔软绵的文字抒写与他天长地久的胸怀。

有时,她想应该远远的离去,离开这浮华,喧闹的都市;寻一个清静没有回忆的地方来容下身心。让无声无色来代替花天酒绿,让不悲不喜来代替患得患失。以一朵花开的世界来尽度人生,她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这么一个地方来等她寻?

一个无可归宿的女子,带着她久经漂泊的心,轻如浮云。

这个七月初,流光飞舞烟波转瞬,一场酣畅淋漓的暴风雨后,再入征途。

篇8: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

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 语文教师将选文的内容处理为教学内容, 始终是一个难题。因此, 我们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常常观察到语文教师对一篇课文的教学出现偏差。与此同时, 学术界对于这一难题的研究意识还很薄弱, 近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文献资料更显单薄, 多为单篇课文内容的研究探讨, 没有形成系统的类的研究。综合以上三点缘由, 本文避开抒情散文教材处理的基本路径, 主要就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做点探讨。

抒情散文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下面分别做讨论:

一.借景抒情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借景抒情类散文往往借助对景物的描写, 升华出作者本我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一种体悟与感慨。这类散文一般让学生主体反复诵读, 潜心体会文本, 以文为桥梁, 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阅读境界。

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为例, 这篇文章中, 作者与读者亲密的交流, 描述济南奇异的景色, 诉说自己真切的感受。全篇都弥漫着亲切感和亲和力, 仿佛是将读者视为老朋友来同他们介绍“济南的冬天”这一新朋友。首先, 教师自己要反复的读, 部分重点片段最好反复吟诵、回味, 执教者自己读出了心得、读出了体会, 才有可能引导学生读的心驰神往, 于无形之中实现了高质量的语言积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以何种路径来处理一篇教材对教师而言更是一个严格的考验与测试。

其次, 不动笔墨不读书, 精读的过程中也要用笔勾勾划划出引起自身共鸣或者是比较深得人心的句子, 为进一步的鉴赏做准备。以《济南的冬天》为例, 阅读过程中注意到“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 有的地方雪厚点, 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那些小山太秀气!”这一段无论从修辞上还是从语言上或者是从作者所蕴含的感情上都是会引起大多数学生重视的, 因而就可以勾勾划划并在旁写下自己的阅读感言或是批注。

第三, 进入鉴赏阶段,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 提取并标示出相关语句, 这里教师一定不能急于给出示范, 应当由学生自己去阅读领会, 理清文脉。接着便是整体探究作者行文特色也就是文章的语言特点。就《济南的冬天》而言, 其一就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老舍先生在介绍济南冬天的景色时大量采用拟人手法, 亲切而自然。描写城外那一圈小山, 说“小山仿佛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还低声告诉城里人“你们放心吧, 这儿准保暖和”等等, 这里把小山说的仿佛就像是一个慈祥老祖母。其二就是在描写之中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富于变化, 使人产生美的联想, 第三段写山间雪景, 把景色想象成穿着花衣服的小姑娘, 仿佛展开了一幅色泽明艳的水彩画, 接着第四段文字转而显得简约清淡, 透露出水墨画的淡雅韵致。只有精读才能发现并体会这种妙处。

第四, 精读之余要进行一些适当的拓展迁移演练。一方面学生要结合文中经典语句, 采用旁批的方式写下自己的阅读感言;另一方面, 迁移到写作, 教师在处理这类教材后期要求学生每人至少写一段文字, 可以侧重于评析, 谈一谈鉴赏心得, 论说个人的阅读体验, 也可以侧重于变换角度对课文的一些内容进行仿写或者改写, 比如, 采用拟人手法, 假设自己是济南的小山、斜照着山雪的夕阳、河中倒影着的长长柳影等, 借鉴课文的笔法, 结合阅读的感受, 描写景物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感情。

二.因物抒情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这类散文往往以对某一物体的细致的刻画描写来抒发作者因为这一物件而引发或是产生的独特的本我的感情, 这种感情一定是与这一物件息息相关的, 以它为点, 因它而发。这类散文并不普遍, 由于必修一中没有涉及, 这里就列举较典型的一篇:苏教版语文九年级教材中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对这类教材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是钻研文本的方法, 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细致体会作者如何借助这一物来抒情的。

第一, 紧扣教材, 让学生多读。这里的读有两层含义, 一是朗读, 一是阅读。状物类文章大都以散文的语言呈现在学生面前, 这些语言如诗一般, 给人以美的享受, 若能沉浸于其中美美地读一读, 读出文字的美来, 相信也是一件美事。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 而文章又很长, 不可能面面俱到, 注重引导学生美文美读, 就需要在教材处理时注意取舍, 在重点段落的朗读上加强指导, 以便朗读落到实处。体现在《白杨礼赞》这一篇目上就是对文中重点段落第5自然段的反复吟读,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笔直的杆, 笔直的枝……”经过阅读就能领略到作者对白杨树不平凡的感情。

第二, 挖掘教材, 让学生能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处, 精心设计, 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在课堂上把握说话的机会。《白杨礼赞》文中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 那么就要给学生机会通过阅读课文说出白杨树为什么不平凡, 它的不平凡又表现在那些方面, 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

第三, 利用教材, 让学生会写。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之一就是习作能力的培养。而教材是极好的范文,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让学生学会一些写作的方法, 也是很有必要的。因而老师应充分利用教材, 让学生在学习教材中领悟写作方法, 以教促写再以写促教, 形成一个教学写作的良性循环。如《白杨礼赞》一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文中用到了象征, 教师简要介绍什么是象征, 象征与比喻的区别。再提问:文章第5节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与象征意义有无联系?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明确, 那是象征的基础。从而让学生在写作中练习学会运用象征的手法写作。

三.以事抒情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这类散文常常是在记叙一件事情的基础上阐发作者对于这一件事的独到的感受, 不同于记叙文单一的叙事性, 以事抒情类散文是借助记叙下这件事而重在抒发自己的看法。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中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韩少功的《我心归去》即是一篇以事抒情的散文, 作者借助移民头一个月的无聊经历, 回忆在故乡时的种种, 重在抒发作者“很想念家里”“惦念亲人”的感情。对于这一类散文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是:知人论“事”的处理方法。这里以《我心归去》为例。

第一, 以记叙文的方式细致阅读课文, 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文中体现就是, 结果是“我心归去”, 阅读过程中就是要找出这个起因和经过, 为什么要“归去”, 归哪里去。经过阅读我们知道, 因为作者移民法国, 在那儿的一个月让他觉得百般无聊, 思及故乡的种种好以及亲人的挂牵, 让他产生了“我心归去”这样的感叹。

第二, 对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有助于理解这一事件从而体会作者的感情甚至与他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导入新课之后教师要对作者有个大致的介绍:韩少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受到一致好评, 2002年2月, 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作者在浪漫的法国是受到礼遇的, 那么为什么待了仅仅一个月就“我心归去”了。由此让学生找到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 比如“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很想念家里”等等, 这样教师就自然的将学生由事件的叙述带到了重点的作者感情的抒发上。

第三, 教材本身的说明的运用, 在必修一的这一专题中主要体现在对话栏的充分利用上。文章第一小节在作者对他在法国居住地的描述结束后, 对话栏即说明“描写物质环境的优裕, 为下文作铺垫”, 教师通过提醒学生重视对话栏的内容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参与理解作者感情的变化, 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同时更好的理解散文教材所表现的另类的情感。

因此, 在了解抒情散文教材处理的基本路径的前提下分别探索这三类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 有利于更系统细致的进行教学, 有利于实现教学环节的优化,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抒情散文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 针对散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本文避开抒情散文教材处理的基本路径, 主要就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做探讨。

篇9:夹缝与低处的自由抒情

王立世詩歌继承了“诗言志”的古典旨趣内核,和从《诗经》到“五四”新诗“诗缘情”的艺术壳体,并且吸纳了中外与时俱生的美学元素。他的诗歌多半震颤着当代人的焦虑不安,又被一种绝不虚妄的乐观与热爱所稀释;有力的艺术承载足能担负起对生活评判的重量;简单而执着的抒情或叙事,卓有成效地表达了一代人对生命与死亡的痛惜。每个诗人都可在他的诗中找到自己刻骨铭心的情感而会心一笑,他的诗歌也在尽力表现对人类的理解和友善。《上帝书》这样写道:“往日/你让我发疯/今朝/我让你头疼/你和我/为什么不能越过偏见/来到一个屋檐下/握一下手”。诗人和上帝和好了,就能和世界和好,就能和人类和好,就能和自己所处的时代环境和好。

一、主体唯我即诗人

王立世把自我作为唯一的抒情主体不肯弃权,极强的自我表现欲望与能力,使诗中的“我”真实无伪又无怪癖。读者可以把诗中所有的“我”当成王立世本人去亲近,解读诗歌的内涵时进而扩展到社会和时代。《身体词》确也是身体写作,但不露下半身,是用身体写灵魂,是为灵魂而高蹈。眼耳手足各有二用,身体躺做路立做碑,一颗心分给爱人与仇人。由于“头颅始终无法低下来,一些词语在里面斗殴”,词语的斗殴其实是思想观念、情感纠葛的斗殴,表现的是世俗与理想,美善与邪恶的对抗与搏斗。“诗人是无形世界的传道者”(英国诗人史蒂文森),王立世却并不宣传圣贤之道,他宣传的是一个凡人的失败和胜利,坚强和软弱,光荣和耻辱,痛苦和欢乐,平庸和峥嵘,人性和兽性,在《另一个我》《命运》《与时光书》《墓志铭》等等作品中可以领略一二。在《我想还原成一只远古的猴子》中,诗人想异化为猴,为的是“恢复一些遗失的天性/修补一些人性的漏洞”,这是对人性退化衰落的无声批驳。《天真》写自己被天真害得好苦,但在世风日下、道德滑坡的时代“更怕丢掉仅剩的一点天真”,充满着矛盾和纠结的心灵在碰撞出诗的火花。诗人用《2013年》《这些年》两首诗总结了不肯沉沦塌方的生活,把结论写成《一个殉道者的自白》,此首诗成为新世纪以来最悲情的身体写作。诗人假想失去舌手脚头颅心脏这些生命赖以存在并借以思考和表达的器官,但仍不认输,仍不苟且,仍不迎合,因为他种植在大地上的诗歌“春风一吹,遍地葱绿”,有雄心和个性的诗人理应如此。诗人“在真正的失败面前/我从不害怕,更不退缩/我最怕的是失败之前/就以莫名其妙地失败”(《失败》),表面上是写诗人对成败的态度和认识,实际上是写社会的复杂和险恶。

二、夹缝——宽阔的母题

和牛汉囚虎的咆哮

王立世的夹缝是诗场,不是官场和商场。优秀诗人才有夹缝感。王立世热爱的诗人里尔克的夹缝是基督的诺言与上帝给予的鸿沟。王立世在精神上自我设计的夹缝,是现实与理想的距离。诗人相信“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也相信距离永在,夹缝永在,诗歌永在。王立世不想摆脱夹缝,也不想把夹缝当作得过且过的卧榻。夹缝变成他诗歌的产道、产床与摇篮,诗都是被挤压出来又被哺育成长的。诗人写夹缝的诗有三首,《夹缝》写尽生态恶劣,生存凶险,但诗人不离不弃,“夹缝,夹缝/你是我今生唯一的安身之地”。《夹缝里的风》“把夹缝洗劫一空”,比雪上加霜还严重,更显残酷和荒凉。《夹缝里的阳光》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出现了草木向荣,鸟鸣翠柳的景象。夹缝是诗人创造的一个经典意象,他没有回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对抗,也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客观环境,因而在痛苦失望中总是孕育着幸福希望。我们可以把他的所有诗歌视为“夹缝诗歌”,都折射出阳光的颜色。他的诗歌中不断出现夹缝,延续着他情感的脉络。人像草一样被石头压迫,仍顽强求生:“从缝隙里/探出扁平的头”(《日子》),谁又不想“透过树叶的缝隙/好好欣赏一下太阳的真容”(《想买一张今日的船票》)。有感于夹缝的逼仄和挤压,诗人告诫人们要学会“像庖丁解牛那样/在夹缝里穿行”(《再次打量生活》)。夹缝拓展了诗人的思维和意识,激励着他抗争的信心和勇气,激发了他对阳光和自由的渴求和期盼。假设现实改观,理想陡现,夹缝消失,将会有什么样的诗呢?王立世写下了《伤口》,伤口是肉体被侵略后留下的夹缝,夹缝是现实最斑斓的伤口,“流过血”,“洒过盐”,“目睹了刀光”,“体验过生命的至疼”。“懂得隐忍的力量”,最可宝贵的是“记载着光荣、耻辱和梦想”。王立世的夹缝诗歌虽然没有像牛汉先生笔下的华南虎留下血淋淋的趾印,但我们仿佛能听到诗人内心被囚禁的那只精神之虎震天动地的咆哮。

三、低处——诗歌在此栖居

和鲁藜的泥土成路

高处的庙堂宫殿,犬儒很多,好诗却不多。好诗都是在低处生存的诗人在低处写出来的。杜甫一生在低处流离,便写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布罗茨基四海无家,在前苏联劳改营低处挖土豆,在纽约时代广场还带着低头挖土豆的样子漫步,为着永不离低处,在瑞典诺贝尔奖颁奖活动中,众人起立向国王致敬,唯诺奖得主布罗茨基与夫人端坐不动。唯低处的生活有诗歌。诗人王立世热爱、钟情、向往、寻找、驻足低处,“我喜欢在低处散步”(《毛毛虫》),“经常怀念低处的沙土”(《一粒尘埃》),“我就这么低头活着”(《尴尬》),“我把自己放得很低”(《身临其境》),“在别人的屋檐下一样低头”(《由鸟和蚂蚁想到的》),“我像低洼的盆地”(《自己的歌》),最终诗人熟悉了社会的“最低洼的部分”,并坚信“时光会抹平一切”(《这些年》),才汹涌着“在生活的低处自由抒情”(《向于坚和韩东致敬》)的理想与激情,才有鲁藜笔下的“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的朴实无华和低调行事。低处看到的更真实,更复杂,从而呈现了国土最低处的真实面貌和生存境遇。有一条极其张狂的狗是不应忘记的(《我不知该怎样描述一条狗》),有一条不幸的狗让我们怜惜(《狗和刀》),有一只老蚂蚱的悲惨结局让我们反思(《秋后的蚂蚱》)。《狼笑了》和《小人》让我们看到了低处的阴险和凶残。诗人在低处高起来,高过了高处。低处有大面积的智慧,逼退黑色与灰色的谬误。思悟在扩展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留下的是无限大的审美空间。饱满的真善美中再容不了一丁點儿虚饰矫情,更遑论阿谀逢迎。

nlc202309090200

四、比兴赋在现代汉诗

摇晃蒹葭又鸣响了雎鸠关关

《诗经》时代的弓箭,已被现代武人用自动步枪代替。《诗经》的诗艺却在脱开现实的徐志摩、紧扣现实的臧克家、在生活低处的时代夹缝里挣扎的王立世等等现当代诗人手中熠熠生辉。“比喻”这套愈練愈精的中国功夫,能暗示象征不便言说者,把庞然大物符号化。王立世的诗性思维是超出“形象思维”的“意象思维”。前者只有形之象而无意,后者意与形合一成象。很难找出美国诗人庞德与中国诗人王立世在意象妙用上的差异,根都在李白的诗里。王立世的狗、马、鱼、猴、狼等动物意象,得到了牛汉的鹰、虎、麂子、猞猁、汗血马等动物意象的真传。王立世诗歌的长处在于情景相生,托物立意,寓思于境,把外在的景物与内在的情思水乳交融弥合成体,前所未有的好诗妙句自会涌现。如:儿子“直到有一天/他心事重重/和我要走一瓶酒”(《儿子》),谁没有过青春的迷惘?妈妈背了一辈子生活重负,什么都背过,“唯一没背过的/就是渐渐苍老的自己”(《妈妈的背》),人怎能背自己?话之绝显爱之深。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有一个重要观点:好诗“整首诗是为了最后一行而写”。最后一行是全诗最精彩最核心的一行,是诗眼,在最后观照全诗。王立世对这种技法运用得极为精道娴熟,在最后一行或最后一句出诗眼的诗多达几十首。《一想到》中诗人一连串想到人生苦状与不可避免的死亡,最后一句写开悟:“一想到这些/我就不再为那些身外之物咬牙切齿”,想通了,就放下了,放下了,身心就轻松了。《抚摸爱情》是生活道路越来越坎坷时获得的慰藉和回报,最后一句“手背上长出了老年斑/我的爱情已长成一片丰美的草原”,此种困苦中坚持到老的忠贞爱情,这首诗以独一无二的方式作了特殊的表达。王立世还自创格律,以格式化写诗,此类型的诗也很多。如《绊脚石》,全詩六行都用让字开头。《我不能再》全诗六行三句,每句都用“我不能再”开头。有格式而无束缚,只是把节奏一再加强,把诗意一再加深。王立世用格式化手法,写出了很多可读可诵可传的好诗。写《妈妈的眼睛》:“看天时/天就蓝/看草时/草就绿/看花时/花就开/看我时/我就流泪//什么也不看时/就是一汪秋水”,通过五看一不看,写出了母爱的圣洁与忧伤。《视角》:“老婆说/从前看/我像娘/从后看/我像儿子/从侧面看/我像一堵长耳朵的墙”,惟妙惟肖,最后一句极为传神,视角选得妙,说法也不寻常。这类诗大都呈现出传统诗歌的韵律美和建筑美。有句有篇的诗也很多,比如《桑干河》,人性化描摹了一条河,写出了现代乡愁。在加速城镇化的当下,《黄昏》给大自然唱了一曲悲怆的挽歌。诗歌本有教化与娱乐的功能,当娱乐成为主义,读字沦为读图时,王立世稀有地把普世的人文伦理带进了审美愉悦,在艺术表现的能指和道德评判的所指两个可能背反的方向上,他走的是犹如佛教的八不中道,既不做诗歌的危险分子,也不做诗歌的积极分子,由于中道而生正观,以无为心看世,以有为人写诗。

五、阅读的建议

当今诗坛每天都在大批量地生产伪诗、劣诗,相比之下,王立世的诗是在夹缝和低处写成,更见出真诚和可贵。为了准确把握、深入探讨他的诗歌文本,我提三点阅读建议,出发点是美国新批评学派威廉·维姆萨特的主张:“诗歌既非批评家所有,亦非作者所有(诞生伊始,作品便脱离作者,进入超乎作者意愿和控制能力范围的世界),诗歌属于公众”。建议之一,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读诗人的诗。王立世诗的题材主要是亲情、爱情、友情、故土情和人生感悟、哲理哲思。他的抒情或是直接面对面倾诉,或是拈花微笑般的窃窃耳语。他的哲理表达或是如禅宗的幽深玄妙,或是如庄子、伊索的寓言洞彻人生。我们设身处地地想想,诗人和我们都在同样的时空中活着和思想,就能明白诗人何以要用这样掩蔽性极强的语言和意象表达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看法。建议之二,在语言后面读诗人的诗。王立世的很多诗,潜伏着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绝不可浅尝辄止,在语言的背后,要联系社会现象,自由发挥想象力,复活语言边缘的暗示、象征与图符。他动物园里的动物在怎样蜕变着?他注目的植物们能否掩埋大地的伤口?想到这些,应该能够听出夹缝和低处的弦外之音,真正做到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建议之三,在语言中间读诗人的诗,用一瞥之下产生的直觉,感受诗人歌吟的阳光下大地上的风景和人事。英国批评家路易斯断言,一个读者不研究文学理论倒离文学更近。直觉中的潜意识会把诗中的美好感情拉出来拥抱,产生共震共鸣的效应。

王立世自1986年发表第一首诗,到2016年,已经整整三十年,他写出了《夹缝》《雨》《想开了》等很多优秀诗歌,得到了官方和民间、评论家和诗人的多方认可,诗歌风格处于稳定状态。社会在转型中,诗歌遭逢的环境更趋复杂,甚至有点混乱。他的“最浅的语言、最浓的感情、最深的哲理”的诗歌自律,还能否从容应对?我以为在此稳定状态下,诗人后继的诗要达到新境界,必须绕过美学家朱光潜发现的“文学套板效应”,不重复拓印以往的陈规旧套,开辟新诗路。王立世最新作品《这倒霉的梯子》:“上天堂时/有人把它撤走/下地狱时/有人又把它搬回”,四行短诗透露了诗人的心态。对思想和语言冒险犯难吧,天堂地狱互变之际,轰然作响的时代给大诗人的出现正在创造有利条件。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低处风景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河的风景抒情散文04-13

下山的风景抒情散文04-14

俯仰之间皆风景抒情散文04-14

风景走过十六岁的花季抒情散文05-11

嫂子抒情散文04-07

抒情散文范文05-17

写景抒情散文07-20

风抒情散文04-08

春抒情散文04-10

抒怀抒情散文04-10

上一篇:m开头e结尾的单词有几个下一篇:园林景观工程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