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抒情散文

2024-04-19

老井抒情散文(精选9篇)

篇1:老井抒情散文

老井抒情散文

那年的风,吹着屋顶上的茅草在飞,晃动着的屋檐里那一串串的红玉米,一粒粒洒下。童心;记住了一九六八年,是那年的风,吹着的风,让整个北方的.黑土地发抖,一张张皱眉忧耶的脸!

那年的风,吹着我竹竿上的铃铛,冰冷的黄土,尘沙飞扬,我母亲光着脚丫一步一步的喊,天,地!一路的唢呐,亲人们抬着大骄子,妈妈披着雪白最亮的衣裳?背着我穿着红兜儿的娃娃,黑压压的云,呜咽的风......!

那年的风, 劲着吹,看见了一茬茬快要倒下的红高粱,看见了我家没有收割的荞麦地(自留地),哥哥捧着爸爸最帅的画像,姐姐撒着有扣的白纸,我抖着妈妈的泪花,有人哄着,还要我笑,笑!

那年的风,掀翻了冬日里那微弱、彩色的弧线,只是还有一丝残阳,竟然天空中夹杂这一朵朵飘落的雪花,呜咽的风,吹响了我的铃铛,有人逼着我还要唱,神之歌!不,不,哥哥姐姐捂着我的小嘴......!

我只知道,山坡上又多了一个大大的土馒头,母亲抱着我躺下,让我们跪着,久久不忍离开!

童年;犹记得,空中有一只巨鹰——盘旋,村里的一口老井......!

注;故事发生在我的好友幼年,父亲被逼跳井自杀的情景,当时只有两岁。

篇2:老井抒情散文

吾村有一老井,背竹蹊,临方塘。径约三尺,深逾半丈。壁垒坚石,苔布其上。凿不知其何人,成不明其何代。而今人逐便利,汲者渐稀。洌洌其泉,日失青睐。

是岁季夏,既望之夕。灯火初歇,人声谧。吾独徜徉以轻吟,悠悠然憩于井畔。螽斯鸣桐,流萤扑扇。风泠泠兮,凉入池荷之幽影;月皎皎兮,霜浸井水之漪涟。清芬暗渡,落叶为舟。高枝拂轻云之态,疏辰作遥岭之眸。偷遗人间之一镜,缥渺天上之仙洲。却闻山鸟独啼,辗转南枝,余声袅袅,如怨如痴。动须臾之清感,发经久之幽思。芳之既去,恨之佳客来迟。

乍闻有行步之响,隐约一人,挑担而来。及近而细视,乃棋中之友,吾村之耆老也。

见吾而讶曰:“噫嘻呀嘞!惊魂欲坠。夜迫三更,何独于此?”

吾笑而答曰:“月白风清,虫鸟幽鸣。天澄若水,云抹疏星。初消溽暑,内气畅舒,辰良景好,岂堪寐乎?”

耆老亦笑曰:“天之所赐,何其善哉!吾来取水,得之惠矣。”

吾愀然而视井曰:“斯井之水,亦常来饮。细而品之,则清味渐出,骤然吞之,则甘滋如沁。故惜之而常观其状,赋之而欲知其隐。渡须臾之春影,映一霎之秋阴。露溅以为吟,波漾而当歌。曾风云之厉色,经日月之几何?我乃后生,不明其藏,其故事,愿闻其详。”

耆老默以少顷曰:“尚不知其岁,唯知久矣。有养吾三代之泽,沐浴子孙之宜。其泉如醴,其味极甘,冬则溢暖,夏则流寒。逢天大旱,骄阳如火,池溪竭尽,其水犹多。自吾父以来,未闻其涸也。吾甚爱之,常汲而还。他方之水,毋及其甘。视以如佳酿,瓢饮而弗酣。至若昏暝之际,饮而神爽;怫郁之时,沐而气扬。得养颜净肤之功,有去秽延年之益。盖父老所言,岁久而生灵矣。”

吾闻其所述,遂生思焉。老井虽敝,其甘犹涌。清泉寥寞,恰得其幽。历天然之风雨,映草木之春秋。遥临尘寰之烟火,一任碧落之云流。得举世之所好而无争,处江湖之偏鄙而不废。涓涓以润泽,澹澹而养晦。虽时之多弊,犹不弃出己之薄利。其德如斯,甘于寂寂。今吾能尚在众人之中,憬然以自参所学之用。行古道而踽踽,觅高义以循循,处崎岖以豁豁,得其志而逡逡。立若岩崖之苍柏,思接云上之飞鹏;动若乾坤之一羽,意凭山水之清风。修道于中,何妨进退,任心皓然,虑甚欢悲?

遂长吁曰:“天苍苍兮日月移,地茫茫兮何为极。寂兮寥兮泉自涌,一瓢如醴且相惜。前人之功,不可废矣,养生之德,不可忘矣。”

篇3:抒情散文阅读教学谈

先者有言, 美的音乐要有音乐的耳朵。欣赏美的作品难道不要美的眼睛、美的心灵?眼睛用来对欣赏物的第一步照射, 深入的将是心领神会, 达到这个要求,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的广阔。

《石榴》在其他树木都不想争妍斗艳的五月却开起了花。

《牵牛花》的藤蔓无时不回旋向上, 有着惊人的“生之力”。

浙江名山“雁荡”接受建国后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奉献于人的“风姿”, 给人们带来长久的思索。人们熟悉的物, 熟悉的景, 经过作家深邃的思考, 发掘出一个个耐人咀嚼的意念。抒情散文往往借助景和物, 或含蓄、或清晰地表现文章的主旨, 而作者传递闪光的信息又恰是透过一个个由文字组成的画面。因此学习这类文章, 应努力把握作者的情感脉胳, 捕捉蕴含于画面的真正含义, 达到与作者共鸣的良好效果。

当然, 文学欣赏存有差异。同一作品, 不同经历、阅历会有令人惊奇的争辩。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优秀作品, 最终为众多读者喜爱。教师的任务, 是使学生经有音乐的耳朵, 对事物的美, 力求知其然, 又知其所以然。

所谓想象, 稍作抽绎, 应要求学生有相对的心灵感应, 以合拍于作品。抒情散文教学可以此为立足点之一, 把作品提供的内容化成一个画面, 使之映显在脑屏幕上, 然后从不同角度揣摩, 获得初步感知, 继而鸟瞰画面全景, 从整体构成的声色并俱的画景中扩大自己的思维, 联系已有的知识展开丰富的想象。

《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 让学生体味文中的艺术魅力是教学的主旨。教师循循善诱, 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然后产生画面。思维闸门打开后, 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文中, 画中之景, 有静有动, 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这样教学, 收效良好。

自古以来, 人们对竹的吟诵不乏佳作。正如用“出污泥而不染”来咏莲那样, 颂竹常常离不开对它高风亮节的赞叹。如今, 我们看到的是莫干山的竹海, 摇撼于风雨中, 沐浴在金色里。这里我们先让学生以文字的表达为特写镜头, 看到那老竹, 那新竹, 那砍剩下的粗壮的竹桩, 那伸向蓝天的细柔的竹梢。

农家竹园伴随学生度过十几个春秋。挖笋、松土、砍竹、编竹、儿时的乐趣唤起了他们的想象。追思处在不同背景下的竹子, 品尝深藏画面的意味。教师摒弃按部就班的分析, 加以适当点拨, 学生便领会文章所揭示的自然界新陈代谢这一不可抗拒的规律。借景抒情, 晴雨竹图, 联系一定的社会内容, 对作者表现的新老两代交替的独特感受也完全领悟。可以说《竹》反映的思想前无古入, 因为历史赋予它崭新的内容, 作者又以严谨的思索产生出使人耳目一新的主题。普通的竹, 通过想象, 经过思考, 其竹情竹趣表现得别有风味。学习《竹》, 学生如呼吸了清新的空气, 对文章新颖的立意恍然大悟。‘赏析作品时, 大家深感作者想象的丰富。

打开思维的匣盖, 追索画面的立意, 学生一旦领悟到独辟蹊径的主题时, 不能不佩服作者的手法。学好这样的作品, 不仅增加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 更可贵的是导到思想上的启迪。长此以往, 人的精神世界必然更丰富, 情感也更趋高雅。学生通过学习, 提高了鉴赏与习作能力。一位学生在课外习作中, 以家乡的石板桥为对象, 提炼它的内在品格。普通的石桥, 每天迎送人们往返, 忍受一定负荷而默无声息。学生展开了想象。人们都把教师比作蜡烛、春蚕、园丁, 把教师比作沟通学生与知识的桥梁不是更有新意?这一比喻, 除想象细腻, 再一次说明想象的重要。成功的想象能孕育出清新的主题, 在抒情散文的阅读和写作中已十分明了。

篇4:抒情散文中直接和间接抒情的使用

关键词:抒情散文;写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67-01

抒情散文是通过对景物或事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文章。抒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抒情的目的是倾吐情感,引人共鸣。文章重点在于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写人、写景、叙事、观物都是为抒情服务的。那如何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抒发情感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使用“直接抒情”

作者在文中直接表达自己被现实生活所激发起来的感情,叫直接抒情,一般称之为“直抒胸臆”。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它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别人不容易捉摸,自己也不是那容易表现的。一般而言,直接抒情要同具体的描述结合起来,还可以同想象和联想结合起来。直接抒情的语言,往往蕴含着生活哲理,或是借助一定的修辞方法,或是语言的色彩、间节、节奏、句型上富有特色。

例如朱自清《背影》中,朱自清先生的四次“流泪”,均情动于衷,做到了寓情于理;使人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层层铺垫,泪洒全篇,从正面有力地衬托了父亲的感人之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看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后,直述家庭的变故:祖母去世,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这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回到徐州,看到“满院狼藉的东西”;回到家中,又看到“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今不胜昔之感油然而生,因而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这是伤感的泪,伤丧亲之凄楚,感人世之多艰。面对此景,“我”热泪潸然是人之常情。如果不这样写.而是表现出一副铁石心肠,那反倒有悖情理。

再看文章的主体部分。写父亲到车站为“我”送行,作者两次写到流泪。第一次是写父亲越过铁道为“我”买桔子而流泪。作为父亲,对已成年的儿子外出就学,尽管事忙,但仍挤出时间亲自送到车站,再三叮嘱,细心关照。为了给儿子买桔子,拖着肥胖的身躯,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在爬月台时,看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把全部感情都倾注在儿子身上了。此时此刻,怎能不使儿子感动呢?所以,“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这是激动的泪,是“我”对父亲一片爱子之情无限感激的自然流露。

车站送行第二次写到流泪,是与父子分别时。父亲把送儿子的各个环节都安排好以后,又嘱咐儿子一番,才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再也找不着了。此次分别后,父子何时才能再相见?父亲的差使已经交卸,以后他赋闲的日子怎样度过?“我”思前想后,是“我”为父亲晚年生活境遇的不测而担心流出的泪。流泪自然,亲切感人。

最后一次写“我”流泪,是在文章结尾部分的补叙中。回想父亲奔波一生,晚年仍不得舒心,从来信中得知,他已年老多病,恐不久将别于人世。于是,“我”的眼中又闪出“晶莹的泪光”。这是思念的泪,思父亲之近况,念父亲之不幸,以泪代言,由情而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且与前几次流泪相互照应,起到了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作用。

总之,文章写“我”的四次流泪,均属情之所至。

二、使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文中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来抒发感情。它包括通过叙事抒情。这种抒情性叙述,侧重于以情叙事、融情于事。它可以写完整的事件,如朱自清的《背影》,也可以写事情的片断,如孙犁的《亡人逸事》。但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充溢于叙事的文字之中。通过写景抒情,作者的情感间接地附丽于山川名胜、自然景象之中,或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或借助自然景象的烘托来体现内心的感受,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对地坛景物的描绘,以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通过状物抒情,作者往往把外物当作感情的激发物和寄托物。感情是内因,外物是诱因,如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综上所述,间接抒情包括以事件为媒介的缘事抒情,以景象为媒介的借景抒情和以物体为媒介的托物抒情。下面举详细例子说明。

例如胡适的《追悼志摩》一开头不是抒写作者的巨大悲痛,而是精妙不凡地引用了徐志摩最富盛名的诗《再别康桥》的最后一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大家知道,志摩是死在“那淋漓的大雨里”,死在“那迷的大雾里”,死在飞机失事的“烈焰里”。

然而,当人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打开这篇悼文,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风度潇洒、满怀柔情的青年,正用他那神奇的彩笔勾画出一个情意缠绵、凄婉低回的境界,以柔和轻盈的旋律吟唱着对康橋对生活如痴如梦般的依恋,为了不破坏这和谐统一,他“悄悄地”“轻轻地”离开,竟连一片云彩也舍不得带走!这是徐志摩生前为我们创造的意境,一个飘逸幽邃的境界。作者还没有抒写一个字,但作者内心的那种惨痛欲绝之情已跃然诗间,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篇5:村头的那口老井抒情散文

都说吃水不忘打井人,这道理谁都懂,吃了那么多年井里的水,井,俺是记下了,这可不是丧良心,实在是那口井的年龄比俺的岁数还大着呢。

那口老井就座在村东的十字路口交叉的一侧,井深六丈有余,从黑洞洞的井口望下去,只能看见脸盆大的地儿。老井供养着村里上百口人的吃水浇园,牢固厚重的灰白条石井架,似乎只有根脚上长满的的厚厚苔藓还记得它的年岁,还有那伴陪着井架唱了一世情歌的老辘轳。

说起那口老井,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井头”老胡头儿。从俺记事起,似乎老胡头就没离开过那口老井。听村里人讲,老胡头年轻的时候曾经参加过这口老井的挖掘工程,也是给村里出过力做过贡献的人,自然对这口老井情有独钟。每天天没放亮,老胡头就会佝偻着后背丫么悄动的第一个从家里溜出来,直到走到井边放下水桶,才会发出有节奏的“咚,咚”两声,接下来是水扁担的铁钩子搭到井架上发出稀里哗啦的脆响,这就算是老胡头向水缸见底的人家打过了招呼。待到老胡头挑回了第一担水浇到自家绿油油的菜地返回来时,人们才陆续的打开自家的大门,挑着水桶晃晃荡荡的来到井台,此时,老胡头那双小眼睛就会发出精光,灿烂的脸上挂满了笑意,心里暗自庆幸着这清凌凌的第一桶能倒进自己的缸里,流进自己的园子里,嘲笑那些只知搂着婆娘睡觉的懒汉们。老胡头儿对“井头”的称谓也不计较,倒也尽职尽责,每遇淘气的娃崽们靠近井口,一声响亮的吆喝,娃崽们就四处逃散开来。反正“井头”是他这辈子当过最大的官儿,仍然一如既往的吃他每天清晨打出的第一桶水。

山里人没多少文化,可讲究个规矩,到了井沿儿,会自己按照先后的顺序自觉地排好队,一会儿功夫,水桶就会像列队的士兵齐刷刷的排上一长溜儿。闲下来的人们会坐在井边的石头上,掏出旱烟口袋,捻上一袋旱烟,掐去捻头和屁股叼在嘴里。身旁的人也会烟口袋拽过来,自顾自地卷上一袋老旱烟。

山里人实在,就连盛水的水桶都和人一样实在,厚厚的铁皮,盛满水挑在肩上一担足有上百斤,没有把子力气是很难胜任的,挑水自然也成了男爷们儿的活儿,扁担成年累月压在肩上,成就了男人的担当。

有那毛躁的后生打水之前会先在掌心上啐上一口唾沫,双手合在一起搓一搓,然后麻利的提起空桶,系上井绳扣扔到井里,趁着水桶下坠的惯力另只手松开紧攥的辘轳把,任凭水桶自由下落,辘轳围绕轴心打着欢快的转转,发出“啪啦,啪啦”的声响,油滑的井绳像飞蛇一样扭动跳跃,强大的惯力带动笨重井架,井架也跟着一起抖动,盯着剩下井绳的圈数,掌控着距离水面的距离,弯腰伸手抚摸下压控制住辘轳,跳动嘎然而止,那手劲拿捏得恰到好处。这场面也只有毛毛愣愣的的后生娃打水时才能见得,上了年岁的才不会去干那些没有把握的.事,倒也不是怜惜那双糙手,还想让自家的水桶多用几年,心疼着水桶哩。

老井里的水,清冽甘甜,喝到嘴里柔润绵软,渴了,舀上一瓢咕嘟咕嘟一阵猛喝,绝不会伤脾呛肺。一样的豆子做出来的豆腐,用老井里的水,出的豆腐要比别处的多得多,豆香纯正浓郁。

夏日的夜晚,井台就成了人们纳凉的好去处,饭后的人们围在井台南山打狼北山套虎的闲聊着,恣意地享受着从井底冒出的丝丝凉气,驱赶着难耐的暑气;进入严冬,井口结上一层厚厚的冰坨,井壁周围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水柱,忙碌一年的人们开始了“猫冬”,也不再急着赶着打水,井台上也肃静了而许多。

篇6:老井经典散文

小时候,村里村外分布着一些老井,说它们老,一是因为没有谁记的这些井产生于什么年代;二是它们大都年久失修,破败不堪。这些老井几乎都是用笨重的青砖砌成,口径大,井底比较宽敞。

我对于这些老井的记忆,都与发生在它们身上的故事有关。

一个炎热的夏日,我和几个小伙伴到西南洼大人们劳作的田地里玩耍。突然,从不远处的玉米地里传出“救命啊!救命啊!”的呼救声。大人们寻着声音望去,惊恐地说:“糟了!有人落井了!”于是,大家急忙放下手里的活计,直奔玉米地里的那口老井。赶到井旁,大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两个嘎小子围在这口老井旁一边手舞足蹈,一边高喊“救命啊”。由于二人跳得太投入,喊得也太投入,大人们到了跟前,他们也没有发现。生产队长和一名社员一个健步冲上去拧住了他俩的胳膊,两个嘎小子疼得杀猪般嗷嗷直叫。然后,他们受到了更严厉的惩罚。二人被揪住双腿,头朝下,送到老井里。俩小子反倒没有了声息,肯定是吓坏了。事情发展到这里,还没有完,生产队长叫人找来绳子,把俩小子的双手反绑起来,押送到大队部,交给村干部处理。

当时,上演“狼来了”的俩小子不过十一二岁,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过,从此村里类似的闹剧再也没有上演过。

可能是出于天性,小孩子贪玩爱冒险的性格不是可以用惩罚能扼杀掉的。记得七岁那年,我和几个伙伴到大北洼生产队的菜园里玩耍。平时,我们到这里玩耍,菜园里的那口老井是必去的地方,因为我们常常以找水喝的名义趁看菜园的老头不注意顺便摘个瓜吃。这次,我们依旧来到老井旁,凑巧,老井上正安着那套打水工具——辘辘。往常看到浇菜园的老头用辘辘打水,我很羡慕。今天趁他不在,我要亲自试一试。于是,我把水斗松到老井里, 左手抚在缠绕着井绳的木制滚筒上。随着空水斗迅速下落,滚筒哗啦哗啦飞速转动,受到滚筒的摩擦,我的左手痒痒的,感觉非常惬意。水斗灌满了水,有好几十斤重,我握紧辘辘把用力地摇,水斗摇到半截,我坚持不住了,双手不由自主地松开,水斗拽着滚筒飞转,我躲闪不及,右胳膊被辘辘把打中,疼得当时就不能动弹了。

回到家里,母亲看到我伤得严重,就领着我到邻村,让一个七八十岁的白发老太婆治疗。老太婆一只手攥住我受伤的胳膊,一只手狠命地拿捏,我疼得嗷嗷直叫。母亲数落我说这就是发皮的后果。记得母亲带我去了三四次,每次带去一盒烟,或称上一斤果子,也就是几毛钱的价钱,这些算是对老太婆的回报。后来,我说啥也不去看老太婆了,因为我的胳膊一直肿得老粗,根本不见好转。再后来,养了两三个月,胳膊才渐渐能动弹,听大人说,当时我的这只胳膊被辘辘把打折了。

村里的这些老井,由于年代久远,长期淤积,多半已是干涸状态。赶上干旱年头,地里的庄稼还需要用老井的水来浇灌。所以,清淤淘井就成了必须做的活。记得当时干这活都是在春冬两闲季节。淘井需要井下作业,很危险,所以就生出许多讲究来。我印象最深的是,女人、寡妇及守丧期间穿白鞋的人一律不准到淘井现场。有一次,社员们正在淘南洼那口老井,一个寡妇来给儿子送感冒药。虽然她把药交到儿子手里就走了,但是还是出事了。下井的人头晕恶心,难以支持,只好停工。这事自然就怪到那个给儿子送药的寡妇头上,有人说她把晦气带到这里,才出了这事。现在想想,那是封建迷信,不懂科学,很可能是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缘故,根本怪不得那个寡妇。

在我的记忆里,老井制造的最大悲剧是它曾夺去过人的生命。有一年刚开春的时候,有人在东南洼的那口老井里发现了一具女尸。经大家仔细辨认,原来是去年来村上讨饭的那个乞丐。当时她四十来岁的年纪,虽然穿得破烂,但是面容整洁,头发梳理得也比较齐整。可能是受过什么精神刺激和人生磨难,女人神智不大清醒,但能说得上自己大概是哪里人。她平时不主动和人们交流,有人问起来也能简单回答几句。白天她在村里的`大街上走动,却不向人们讨吃的,好心人给口吃的她也拿着,夜里就睡在村东头的破房框里。

就这样大约过了半年的时间,有一天村里有人提起有段时间没有见到那个女乞丐了,这时大家才想起那个女人确实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了。今天,在这口老井里发现了她,没有谁会感到奇怪。她是因口渴找水喝失足落井,还是想结束命运的折磨而寻了短见,都在情理之中。试想在那个严冬季节,寒风刺骨,饥寒交迫,这个面黄肌瘦、衣不遮体的女人,如何能挨得过去?再说一个宁愿死在他乡也不肯回家的人,无疑是家乡或家庭曾经给她造成过莫大伤害。这样说来,处于那种年代,那口老井成为她最终的归宿也属必然。

说起村里的老井,不得不说说村前大坑里的那口井,因为那口井曾流传着一段无比悲壮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村里有一位姑娘,聪明伶俐,心地善良,她还有一颗侠肝义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所以村里的人对姑娘都十分敬重。后来,村里发生的一个严重事件,改变了姑娘一生的命运。这个事件就是这个地方闹起了天灾,大旱三年滴雨未下,地里没有收成,甚至连水井都干枯了,不少人被活活饿死渴死 。无奈之下,大家组织起来烧香拜佛祈神求雨。可是,上天并没有因为老百姓的虔诚与善良而使他们免遭不幸。 那位善良的姑娘心想,要想拯救乡亲们,就必须先找到水源。可是头上太阳火辣辣照着,地上连树木都快烤焦了,地下深挖三丈不见一滴水,到哪里能找得到水源呢?

正在姑娘整天心急如焚、寝食难安的时候,一天夜里,她从睡梦中得到神仙的指点,说是村前的大坑里有一条通往东海的泉水线,挖到泉水线,村里人的用水问题就有希望解决了。姑娘听了神仙的话,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神仙看透了姑娘的心思,便说道:“姑娘不要高兴得太早,有一点你要听清楚,挖到泉水线后并不会有泉水,它只是伸向东海的一个通道,你要顺着这个通道到东海龙王那里,请求他把海底最大的淡水库——玉带泉打开才行。不过你这一去,恐怕难以回还了,请姑娘仔细定夺!”姑娘听到这里,激动得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落下来。她想,用自己一人的命换回众多乡亲的命也算值了!

虽然是一场梦,但是姑娘醒来后对梦中发生的一切深信不疑。她和乡亲们诉说了梦中的情景,并带领他们来到大坑里,按照梦中神仙的指点,果然挖到了那条能容的下人身的泉水线。姑娘要求下去看一看,乡亲们不明就里,就把她送到井底,之后再也不见了她的踪影。

不久后的一天清晨,当乡亲们从睡梦中醒来推开家门的时候,眼前的一幕令他们惊呆了:街道上、大坑里、村边的田野里,到处都是水。有了水,庄稼可以种活了,乡亲们也不再忍受干渴了,村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后来,水渐渐消退了,大坑里的那口井显露出来。大家给这口井砌上了砖,井台做了简单修整。打那时起,直到现在,不知过去了多少年,可是不论天气多么干旱,这口井从来没有干涸过。但是,每当想起这口老井,我的内心就充满莫名的感慨。这口老井见证着侠义与悲壮,但也充满着无情与忧伤。

随着改革开放,责任田承包到户,村里村外的那些老井相继消失了(大坑里的那口井除外),取而代之的是水泥管井和真空井,几年后,深机井又普及了。回忆这些老井,它们并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好印象。一口口老井,就像一张张吃人的大口,更像一条条伸向地狱的通道。

篇7:老井的经典散文

远离故乡多年,熟稔的亲朋热邻、好友同庚不时地闯入脑际,久违的人情风土、轶事趣闻也清晰如昨,但更让我梦英魂绕着的却是那口老井。

老井有些传奇色彩,其确切年岁已不可考。只记得我刚刚懂事,爷爷就不止一次地炫耀老井,并娓娓动听地讲述它那凄美而动听的故事。

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徙至此的先人们,为了躲避洪水之灾,把家园建在了山丘之巅。洪水的威胁解除了,人畜用水却成了问题。我们的祖祖辈辈就不得不黎明即起,到很远的山下去弄水,肩挑人抬或驴驮。清中下叶,一李姓中年人忽然发现,自家地瓜窖底的泥土有些松散,便突发奇想,若在此挖口水井该有多好啊!遂把该想法告知了妻子。妻子听了连连摇头,乡邻闻之窃笑不已。因为无数打井先驱所遭受的惨败巨伤,已使大家不再抱任何幻想!

这汉子生性倔犟,索性独自挖起井来。为清理土石,他把土石和成团状,一块块扔出井外,其执着程度感人泪下。妻终为所动,遂鼎力向前相助。自此,夫妻挖井不辍,日日月月年年。当挖至二十多米左右,豁地一声响亮,井底清水突涌,四壁诸泉齐流,瞬间水盈数尺。这壮举不啻一声惊雷,震动了方圆数十里!

更难能可贵的是,饱尝了千辛万苦的夫妻,没有独享其利,而将水井慷慨献出。为方便众人,竟把自家的庭院生生割出一块,砌成院中之院,犹如国中之国的`意大利和梵蒂冈。从此,人们再不用为饮水而劳思伤神!

水井辟出不久,井上石壁的罅隙里,竟神奇地长出一株松苗。这对于只长桑榆槐枣的贫瘠之地,实为罕见。我记事时,这松已有五六把粗细。它古朴凝重,屈曲苍劲,那繁茂的枝叶,美如华盖的树冠为老井覆出了浓浓的绿荫。井旁松奇,松下井险,成了闻名遐迩的风景线。远方客人到此,莫不驻足凝视,惊叹不已:嗬,好俊一棵松!嗬吆,好深一口井!到后来外出,与人邂逅,当有意无意报出北子顺的村名时,对方往往会直了眼,随后,便生出几分亲热信任和敬重!

老井之水清冽甘甜,煮沸后无半点锈垢,用来烹茶,色香味俱佳,常引得不少茶客远道而来汲水泡饮。盛夏之际,上下工的人们,看到新汲出的井水,每每向前,按住桶沿美美地灌上一气。清水下肚,顿有通体舒泰荡气回肠之感。此水好就好在,无论冷饮还是热喝,绝无腹泻伤身之虞。

老井水源旺甚,从不干涸,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大旱之年,诸多水塘都水落石出巉岩毕现,唯老井不然,仅略显浑浊而已。人们便聚集资力,挖去沉淤,老井便一如既往,碧水盈盈!

老井似有灵性,自辟出二百余载,人畜从未出现过凶险之事,许多将要发生的弥灾横祸,无不转危为安化险为夷。故每当除夕之夜,人们便扶老将雏,去井上燃烛摆供叩首祈祷,以谢神灵佑护!

观此井之妙,不少人也邯郸学步,与附近找水探源,然终究不果。风水先生曾经来目测,江南蛮子亲至点过穴,省里专家亦来细测量巧设计,但具无功而返。有人看那古松枝繁叶茂造型不俗,也想入非非,从泰安徐州孔林等地挪来松苗,虽细心管理呵护,但不逾数日,便枝枯叶败,无一成活。难怪方圆数十里,只此一松,绝无其二!

村里没有娱乐场游艺宫,老井自然成了政治文化和娱乐中心。有人来是为汲水,有人纯为寻找乐趣。人们或蹲于石凳,或倚于古松,或立于荫下,有人挑个题目,大家便附合应发。或说古论今,或家长里短,或邻里纠纷,或粮价跌涨,或喂猪养羊……有时一人主讲余着倾听,有时七嘴八舌各述胸臆,这情形,比之城里文化沙龙,毫不逊色!

农闲之时,一些大姑娘小媳妇便呼朋引伴,携了衣料脸盆矮凳到井上濯洗。她们绾起臂膊,赤着两足,说着笑着打着闹着,一会儿咯咯罗罗,一会儿嘁嘁喳喳。一个若揭了另一个隐私,一个便羞红了脸,吃吃笑着:小娘们,看我不撕烂了你那嘴。死妮子,我看你敢!于是,一场水战随之而起。顷刻,半空里便亮丽起串串的珍珠。混战多时,胜负难分,双方边笑骂着休战。接下来是双手抖动,紧揉慢搓,半晌不到,小院里便闪耀出五彩的辉煌!

我家离老井不远,我自小目睹了人们栓桶打水,谈天说地,濯衣嬉戏。有时出于好奇,也想拧拧辘轳过把瘾。到十三岁时,因生活所迫真的拧起了辘轳。我天生胆小恐高,每每看到那黑幽幽的井底,如见鬼魅;望着井壁那张牙舞爪的怪石,不寒而栗!老怕万一……叔伯婶嫂看我拧水吃力,常常地帮我栓桶打水。后我年长气力增大,也学起了那青壮汉子,单手将辘轳拧得纺车儿一般。遇有老人孩子,我也不吝出手相助。这传统犹之长途接力,承前启后,代代相传。

少时,我好奇心强,看到那松针四射葱郁蓬展松果累累,便禁不住心跳手痒。爬到辘轳的支架上去折松摘果。更有蛮于我者,折下松枝乱投乱掷。这样,古松常被蹂躏得枝断叶残,体无完肤。现在想来,仍伤感不已!好在古松生命力极强,虽遭践踏,峥嵘依旧。古松生长着,繁茂着,饱览着世事的沧桑。她像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妇,热切盼望着久而未归的夫君;又像一个和蔼慈祥的老人,探腰引臂,坦诚招呼着八方来客:来吧,我亲爱的孩子们!

每天大早,老井上都热闹非凡。夜色尚自朦胧,井台上已是人影憧憧,语音嘈嘈,铁桶叮咚,辘轳吱嘎。这些和着雄鸡的引吭高歌,百鸟的清音鸣啭,合成了迷人的乡村晨曲。每当晨曲响起,人们便抖起精神,着衣起床,按计划各奔西东!

随着人口的繁衍,数百人畜用水全赖老井,洗衣濯菜植苗种圃也仰仗于它,老井便有些不堪重负,一天到晚,汲水之众络绎不绝。那吱吱呀呀的辘轳声响,极像苟延残喘的老人在无力呻吟,我常为老井如此劳顿又爱莫能助而深深叹息!

老井仿佛照相机,不少的奇景异绘在这里定格,俨然社会的缩影。自然,这里也演绎着不少缠绵悱恻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青年男女来打水,免不了要搞些眉目传情!小伙子往往主动地为姑娘帮忙,姑娘们则娇喜着欣然接受。久之,便滋生出些爱慕之心。心有灵犀的姑娘小伙们,收工后,麻利地挑起水桶向外走。老人们看到儿女们如此勤快而心存欢喜,殊不知小的们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上演着那井台相会的千古绝唱!有几对青年男女就是通过井台相约,达成共识,合力冲破了多年封建桎梏的束缚!

党的富民政策终于为农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不久,村里安置了自来水,人们足不出户而水从天降,这样,老井便逐渐被闲置。那次回家,我看到老井依旧,水清依旧,深为欣喜。当看到那古松枝枯叶焦寿终正寝时,禁不住悲从中来。问之,有人答曰:许是老了罢。我说,不,古松志存高远,义无反顾,一定是它殚精竭虑,把关爱全部献出,以致耗尽了它最后的精血!

篇8: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

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 语文教师将选文的内容处理为教学内容, 始终是一个难题。因此, 我们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常常观察到语文教师对一篇课文的教学出现偏差。与此同时, 学术界对于这一难题的研究意识还很薄弱, 近几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文献资料更显单薄, 多为单篇课文内容的研究探讨, 没有形成系统的类的研究。综合以上三点缘由, 本文避开抒情散文教材处理的基本路径, 主要就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做点探讨。

抒情散文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下面分别做讨论:

一.借景抒情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借景抒情类散文往往借助对景物的描写, 升华出作者本我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一种体悟与感慨。这类散文一般让学生主体反复诵读, 潜心体会文本, 以文为桥梁, 达到与作者心灵相通的阅读境界。

以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为例, 这篇文章中, 作者与读者亲密的交流, 描述济南奇异的景色, 诉说自己真切的感受。全篇都弥漫着亲切感和亲和力, 仿佛是将读者视为老朋友来同他们介绍“济南的冬天”这一新朋友。首先, 教师自己要反复的读, 部分重点片段最好反复吟诵、回味, 执教者自己读出了心得、读出了体会, 才有可能引导学生读的心驰神往, 于无形之中实现了高质量的语言积淀。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以何种路径来处理一篇教材对教师而言更是一个严格的考验与测试。

其次, 不动笔墨不读书, 精读的过程中也要用笔勾勾划划出引起自身共鸣或者是比较深得人心的句子, 为进一步的鉴赏做准备。以《济南的冬天》为例, 阅读过程中注意到“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 有的地方雪厚点, 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那些小山太秀气!”这一段无论从修辞上还是从语言上或者是从作者所蕴含的感情上都是会引起大多数学生重视的, 因而就可以勾勾划划并在旁写下自己的阅读感言或是批注。

第三, 进入鉴赏阶段,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 提取并标示出相关语句, 这里教师一定不能急于给出示范, 应当由学生自己去阅读领会, 理清文脉。接着便是整体探究作者行文特色也就是文章的语言特点。就《济南的冬天》而言, 其一就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老舍先生在介绍济南冬天的景色时大量采用拟人手法, 亲切而自然。描写城外那一圈小山, 说“小山仿佛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还低声告诉城里人“你们放心吧, 这儿准保暖和”等等, 这里把小山说的仿佛就像是一个慈祥老祖母。其二就是在描写之中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富于变化, 使人产生美的联想, 第三段写山间雪景, 把景色想象成穿着花衣服的小姑娘, 仿佛展开了一幅色泽明艳的水彩画, 接着第四段文字转而显得简约清淡, 透露出水墨画的淡雅韵致。只有精读才能发现并体会这种妙处。

第四, 精读之余要进行一些适当的拓展迁移演练。一方面学生要结合文中经典语句, 采用旁批的方式写下自己的阅读感言;另一方面, 迁移到写作, 教师在处理这类教材后期要求学生每人至少写一段文字, 可以侧重于评析, 谈一谈鉴赏心得, 论说个人的阅读体验, 也可以侧重于变换角度对课文的一些内容进行仿写或者改写, 比如, 采用拟人手法, 假设自己是济南的小山、斜照着山雪的夕阳、河中倒影着的长长柳影等, 借鉴课文的笔法, 结合阅读的感受, 描写景物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感情。

二.因物抒情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这类散文往往以对某一物体的细致的刻画描写来抒发作者因为这一物件而引发或是产生的独特的本我的感情, 这种感情一定是与这一物件息息相关的, 以它为点, 因它而发。这类散文并不普遍, 由于必修一中没有涉及, 这里就列举较典型的一篇:苏教版语文九年级教材中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对这类教材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是钻研文本的方法, 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细致体会作者如何借助这一物来抒情的。

第一, 紧扣教材, 让学生多读。这里的读有两层含义, 一是朗读, 一是阅读。状物类文章大都以散文的语言呈现在学生面前, 这些语言如诗一般, 给人以美的享受, 若能沉浸于其中美美地读一读, 读出文字的美来, 相信也是一件美事。然而一节课的时间有限, 而文章又很长, 不可能面面俱到, 注重引导学生美文美读, 就需要在教材处理时注意取舍, 在重点段落的朗读上加强指导, 以便朗读落到实处。体现在《白杨礼赞》这一篇目上就是对文中重点段落第5自然段的反复吟读,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笔直的杆, 笔直的枝……”经过阅读就能领略到作者对白杨树不平凡的感情。

第二, 挖掘教材, 让学生能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老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处, 精心设计, 让每个学生都愿意在课堂上把握说话的机会。《白杨礼赞》文中开头就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 那么就要给学生机会通过阅读课文说出白杨树为什么不平凡, 它的不平凡又表现在那些方面, 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

第三, 利用教材, 让学生会写。学生语文能力培养之一就是习作能力的培养。而教材是极好的范文, 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让学生学会一些写作的方法, 也是很有必要的。因而老师应充分利用教材, 让学生在学习教材中领悟写作方法, 以教促写再以写促教, 形成一个教学写作的良性循环。如《白杨礼赞》一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文中用到了象征, 教师简要介绍什么是象征, 象征与比喻的区别。再提问:文章第5节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与象征意义有无联系?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明确, 那是象征的基础。从而让学生在写作中练习学会运用象征的手法写作。

三.以事抒情类散文的教学策略

这类散文常常是在记叙一件事情的基础上阐发作者对于这一件事的独到的感受, 不同于记叙文单一的叙事性, 以事抒情类散文是借助记叙下这件事而重在抒发自己的看法。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一中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中韩少功的《我心归去》即是一篇以事抒情的散文, 作者借助移民头一个月的无聊经历, 回忆在故乡时的种种, 重在抒发作者“很想念家里”“惦念亲人”的感情。对于这一类散文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是:知人论“事”的处理方法。这里以《我心归去》为例。

第一, 以记叙文的方式细致阅读课文, 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文中体现就是, 结果是“我心归去”, 阅读过程中就是要找出这个起因和经过, 为什么要“归去”, 归哪里去。经过阅读我们知道, 因为作者移民法国, 在那儿的一个月让他觉得百般无聊, 思及故乡的种种好以及亲人的挂牵, 让他产生了“我心归去”这样的感叹。

第二, 对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有助于理解这一事件从而体会作者的感情甚至与他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导入新课之后教师要对作者有个大致的介绍:韩少功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他的作品在国内外受到一致好评, 2002年2月, 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勋章”。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作者在浪漫的法国是受到礼遇的, 那么为什么待了仅仅一个月就“我心归去”了。由此让学生找到文中直接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 比如“移民的日子是能让人发疯的”、“很想念家里”等等, 这样教师就自然的将学生由事件的叙述带到了重点的作者感情的抒发上。

第三, 教材本身的说明的运用, 在必修一的这一专题中主要体现在对话栏的充分利用上。文章第一小节在作者对他在法国居住地的描述结束后, 对话栏即说明“描写物质环境的优裕, 为下文作铺垫”, 教师通过提醒学生重视对话栏的内容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去参与理解作者感情的变化, 真正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同时更好的理解散文教材所表现的另类的情感。

因此, 在了解抒情散文教材处理的基本路径的前提下分别探索这三类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 有利于更系统细致的进行教学, 有利于实现教学环节的优化,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抒情散文大致可分为借景抒情、因物抒情和以事抒情三类, 针对散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本文避开抒情散文教材处理的基本路径, 主要就抒情散文教材的教学策略做探讨。

篇9:在抒情中散文着

它不是掷地有声的交响乐,也不是断人魂肠的二胡曲,你不能否认的是,在这样一部轻松愉悦的五分钟短片里,氤氲着亲切而又温软的挚情,悠扬而又清澈的回响在我们的耳边……

虽然与Michael Dudok De Wit的《父与女》——这部数年前就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大奖相比,《透明回忆》没有那份凝重和深远。作者完全是在一个欢快的基调中完成的作品。但是二者的确同有着那一份浓郁的抒情,这种气息并不足以使你大喜大悲,却是情至深时最远最美的流露。

回忆是什么颜色的?我想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答案。

周晶丝的透明回忆,似乎是一个童话般的梦境,也许,她是那个带你穿越梦境的爱丽丝,在这段步履轻松的穿越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妈妈。super女一号

我们习惯叫她丝儿,她有一张可爱的脸和圆圆的鼻头。丝儿的成长里,有妈妈很大一部分的影响。画画,是妈妈常常用来与她沟通的方式。这些画为丝儿讲了很多的故事,也把普通家长可能会出现的唠叨变成有趣的画面使她牢记在心。比如看到丝儿小时吮手指头的习惯,妈妈会画一个爱吃手的小孩,然后手上有很多的虫子,虫子在小孩吃手的时候就被吃到肚子里去了(这当然是很可怕的事情)。在妈妈画的《做生意》里,猪先生和猪太太是卖冰糖葫芦的,但很不讲卫生,后来改正过来了,大家一起到河里洗了个干净的澡,皆大欢喜。非常生动有趣,从故事到形象设计都是妈妈自己完成,这种连环画、小人书的形式不能不说成为日后丝儿学动画的一个或多或少的影响。

super妈妈从小就有做画画日记的习惯。《一个快乐的暑假》是妈妈年幼时去北戴河玩的时候画的,当时妈妈甚至把它做成了一本小人书,连出版社的名字都有:小人书出版社,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很难去自己全部包揽(想来颇有些导演的潜力呢)。也许妈妈并不会教丝儿诸如素描、色彩等造型方面的严格训练,但是却给丝儿留下了特别美好欢乐的绘画记忆。“有乐趣、有意思,不用想什么技法啊、规则啊什么的。”这些看似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儿童画、连环画,为丝儿的长大(不仅仅是在专业上的)营造了一个最佳的空间。在她的作品里一直出现的,就是“与母亲一起画画,并且在这样的行为中进行着我们之间的交流”。

透明的四个颜色

全片的(和妈妈之间的关系)主线定下后,接下来是一些结构的划分。刚开始的时候有好几个段落,最后反复的修改,又进行了很多的忍痛大删节,精简为四个部分,也就是片中四个主要的颜色:黄、蓝、红、绿。这也是为了画面的颜色更加鲜明,充满动感。虽然人物是透明的,但这些美丽的底色烘托了整个的氛围,也成为回忆和真实中的纽带,而这也铺下了人物年龄的变化、时间的更迭这条辅线。

从小时候的嫩黄,懵懂的看着妈妈在画画;到充满了想象和膨胀的年龄——红色部分,与妈妈一起画画;进入到安静的蓝色,又暗含着成长中妈妈对女儿的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的影响。时间缓缓的移动,女儿长大了,离开母亲,开始独立的生活,而“再回到母亲身边时……没有变的是,她仍像对待幼儿时的我那样上前抱住我,亲吻我。”这醉人的吻是片中不断出现的情绪号码,仿佛一段音乐中轻快而又不时出现的某一个音符。绿色和黄色有些首尾呼应,都是那种比较温馨的味道,第一部分那暖暖的黄色是妈妈照顾着女儿,到了绿色的时候妈妈已经不再年轻。似乎是角色的悄然互换,这个时候长大了的女儿在妈妈熟睡的时候留下了一个甜蜜芬芳的吻(妈妈此时一定睡得很香甜)。“这些穿过时间的透明的回忆,已不再是过去的真实,而它留给我的感觉是真实的。”

形散而神不散

2003年底到2004年底,是一个从最初的创意到技术制作、再到整体调整完成整个片子的过程。

这部片子很大一部分也是丝儿的丈夫李卓与她共同完成的,他们都有着相似的自然、纯真的天性,也是很好的工作伙伴。在同样自然、纯真的作品里,他们并没有玩什么特殊的眩技,用过的软件也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东:背景着色在电脑上完成,简单朴素,通过photoshop与painter两个绘图软件的结合运用,丰富了画面的质感。后期合成上也不过是通过premiere与AE结合运用来完成的。手绘却功不可没,片中人物形象的原画与动画全部运用这个方式。在这个基础上,两边的妈妈们也都非常积极地参与了一些画稿的描绘,那些线条因为有妈妈们的加入,也有了一份浓浓的深情。

本来有很多的镜头是实拍组成的,其中有一段是和妈妈在树林里坐着,阳光暖烘烘的,叶子哗哗啦啦的响着,树影在轻轻地晃动,一幅很美的画面,可是,为了与整个结构很好的结合,还是cut掉了,最后精选了两个符合大结构的精彩部分:开头的一个树林的景和最后一个和妈妈一起远去的背影。首尾实拍树林背景的呼应,使作品完满和清晰。

声音的制作上没有太多的条件,除了片尾出字幕的那段音乐是一个朋友帮助创作的,其他都是根据结构和情绪,选择了一些现成的音乐来进行组合,虽然是一个小小的遗憾,不过没有影响到整个片子的气氛。人物没有什么语言,其中的“咿咿呀呀”声音是丝儿发出来的,很有趣,不禁又想起她可爱的脸和圆圆的鼻头。

上一篇:工区技术员岗位职责下一篇:荷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