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

2024-04-24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共6篇)

篇1: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

中原油田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下属企业,驻地在河南省濮阳市,主要勘探开发区域包括东濮凹陷、普光气田和内蒙古探区。近年来,针对低油价寒冬期生产保障能力过剩、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油少人多矛盾凸显的问题,油田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十九大和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抓党建强党建,着力把政治优势转化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全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油田呈现出改革转型深入推进、生产经营逆势上扬、职工队伍和谐稳定的可喜局面,先后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先进党委等多项荣誉,连续第五次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好改革发展方向

在寒冬里破解困境,在危机中抢抓机遇,首要的就是选准方向、领对路子。油田党委按照“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职能定位,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企业治理全过程,确保发展方向正确、发展策略科学、发展措施有效。

在理论学习中提高站位。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化,以党委中心组学习和职工政治学习为基本途径,以专题学习、集中培训、名家讲堂为拓展延伸,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有关论述,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行动上的自觉。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学习宣传贯彻工作,采取中心组学习研讨、邀请专家教授来油田授课、举办集中宣讲会、干部轮训班、在油田报纸、电视刊发领导干部体会文章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大力度宣传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着力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职工群众、指导发展实践。

在研讨交流中明确思路。建立领导班子务虚制度,利用常委会、班子会、务虚会等途径和渠道,加强对企业发展的战略研究,集中集体智慧制定油田中长期发展规划。去年,在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和党组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基础上,组织召开第四次党代会,确立了今后五年油田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的“路线图”。今年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结束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党组作出的战略部署为坐标,研究确定了用“两个三年”的时间推动油田迈上全面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再用“两个十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油田核心竞争力、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路径,开启了千万吨级油气田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在全程参与中推动落实。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落实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将企业战略规划、体制机制调整、关停并转、薪酬调整等事关改革发展稳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纳入党委常委会前置审议清单,并安排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工会团委、信访稳定、法律审计、经营管理等职能部门调研论证,广泛听取、正确集中各方面意见,力求把好方向关、政治关、政策关。紧扣油田重大决策、重要事项、重点工作,充分运用督查督办、巡察监督、专项治理等资源和手段,加强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有效打通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的“最后一公里”。

二、聚焦中心任务,汇聚改革发展合力

凝心聚力促发展是政治优势最鲜明的体现,是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核心标准。油田党委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主战场,紧紧围绕打好防范风险、扭亏脱困、分离移交三个攻坚战,从多角度多层面汇集智慧、调动力量,凝聚起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正能量。

着力鼓士气、增效益。持续推进形势任务教育常态化,每年安排油田领导、副总师、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成立宣讲团,深入基层单位、生产一线、居民小区开展集中宣讲,让掌握形势的人讲形势,让制定政策的人讲政策,提振了干部职工战寒冬、求生存、谋发展的精气神。以“当好主力军、奉献在岗位、建功十三五”为主题,深入开展“五项劳动竞赛”“提质增效杯”“服务效益杯”竞赛,激励干部职工在高效勘探、效益开发、降本减费、安全环保等工作中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大力实施青年人才培养“千人计划”,开办专家论坛、“新时代·新青年”成长论坛,促进了科技创新与人才成长的良性互动。如今,油气核心业务持续向好、增产提效,油气开发、油气服务、公共服务三支队伍构建成型、互为支撑,油田生存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实力明显增强。

着力保改革、促优化。针对改革调整带来的思想变化,每季度召开职工思想动态分析会,征集意见建议,提出改进措施,做到以发现思想问题找准管理短板、以补齐管理短板促进改革转型。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组织各级党组织参与改革顶层设计、监督改革措施落实,切实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职工群众利益。坚持把政策宣传解释贯穿于改革调整全过程,组织班子成员和业务部门深入基层一线,与职工群众面对面交流、实打实交底,既讲改革初心,又讲托底政策,赢得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在油田专业化改造、“四供一业”分离移交、部分采油厂和社区重组整合等重大改革中,涉及直属单位和机关部门57个、干部职工2.08万人,队伍整体保持稳定,改革实现平稳推进,油田转型升级、扭亏脱困取得突破性进展。

着力创品牌、拓市场。牢牢把握市场这个“生命工程”,聚焦油田四次党代会确定的打造中原普光、中原气服、中原服务、中原文化、中原党建“五个品牌”,推进“品牌创优”“我为品牌代言”,促进了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大力倡树“工资奖金自己挣”“每个单位都是利润中心,每个班组都是创效单元,每个员工都能创造价值”的理念,引导干部职工破除固守宅田、看摊守业的保守观念,以诚信拓展市场,以质量打造品牌,全业务链开拓市场,积极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油田专业化队伍分布在新疆、四川、内蒙古、山东、天津等19个省市、自治区和伊朗、沙特、土耳其等10个海外国家,外部市场项目增至274个、人员8627人,年创收14.7亿元。在集团公司品牌创优活动中,中原普光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被评为“技术类优秀品牌”。

三、着力强根固魂,筑牢改革发展支撑

打铁必须自身硬。推进事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油田党委牢牢把握国企党建“根”“魂”论断,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严的标准、实的作风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切实筑牢保障改革发展的硬支撑。

在责任落实上从严从实。紧紧抓住党建工作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抓党建“一岗双责”,区分共性责任和个性责任,明确工作标准和保障措施,进一步巩固了一体两面做工作、党政协力谋发展的工作格局。坚持以党建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建立常态化、信息化、全覆盖的党建工作考核体系,每季度开展一次日常考核,年底开展集中考核,考核结果与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年度绩效、干部使用、评先选优等挂钩,做到了压力层层传递、动力级级提升。20xx年,对年度考核的18个A档、1个D档单位,按照党政正职10%、班子成员5%的基本薪酬进行奖罚,对履责不到位的党员领导干部作出了相应处理。

在干部管理上从严从实。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严格按照“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加强领导干部责任目标管理,制定容错纠错实施办法,树立了出力才能出彩、有为才能有位的导向。针对干部年龄结构老化的突出问题,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行储备培养,择优任用年轻干部见习直属单位副职,为年轻干部成长进步创造了条件。加强退出现职领导岗位人员管理,细化安置渠道、待遇标准、监督考核等措施,促其发挥作用、树好形象。严格落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回复组织函询等制度,切实做到严在日常、抓在经常。坚持内培与外培、专题研讨与名家讲座相结合,分层分类加强干部培训,增强了各级干部任事担当、攻坚克难的能力。

在组织建设上从严从实。认真贯彻落实“四同步”“四对接”要求,围绕油公司建设、专业化改造、市场拓展,及时调整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对外部项目党建工作实行区域化管理,确保生产经营拓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覆盖到哪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推行主题党日活动,着力增强“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实效,党内组织生活的“熔炉”作用不断彰显。成立党建研究室,建设基层党建教育基地,建立以形势任务、党章党史、党员标准3次专题党课、1次自选主题党课为主要内容的“3+X”党课教育模式,推动了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对1937个基层党支部进行分类定级,发挥先进支部带动作用,推动后进支部晋档升级,形成了创先进、争优秀的工作局面。

在正风肃纪上从严从实。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持续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突出重要时间节点,坚持直属单位自查、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协查、纪检监察机构专项巡查、新闻媒体督查的“纠风四查”工作机制,持之以恒地反“四风”、正作风。深入开展处级领导人员“建夹”“画像”工作,建立全覆盖的廉洁情况数据库,动态掌握领导干部的活情况。扎实开展党规党纪教育和“算账式”警示教育,收到了以案明纪、以案说法的良好效果。加强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践运用,科学界定每一种形态的适用范围和处置措施,用足第一种形态,用好第二种形态,用准第三种形态,尽量避免使用第四种形态,着力消除监管盲区。

四、维护和谐稳定,优化改革发展环境

和谐稳定是企业改革发展的基石。面对挑战多、困难大、任务重的形势,油田党委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结合起来,为改革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和条件。

倡树向上向善的新风尚。注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员工践行价值观量化考核,使宏观抽象的价值准则变为明确具体的行为规范。坚持价值引领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广泛开展敬业典型选树、感动人物评选、志愿服务、道德讲堂等主题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油田先后两次在中宣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培训班上介绍经验,第八社区盟城小区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宋丽萍爱心服务队被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她本人荣获首届央企楷模称号。

释放共建共享的正效应。扎实推进棚户区安置、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工程,设置便民服务厅33个,让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发挥职工帮扶服务中心的主渠道作用,开展金秋助学、困难家庭入户调查等系列帮扶活动,建立以互联网、手机APP为载体的职工网络服务新模式,促进各类群体生活质量共同提升。加强“员工健康快乐双提升”建设,打造企业文化、公共文化、群众文化品牌,举办“心阳光·新幸福”巡讲、“与爱同行”员工心理关爱活动,提高了职工群众幸福快乐指数。

凝聚同心同向的正能量。坚持以文励志、以文化人,深入开展“十大健身广场聚和谐、百名石油作家颂中原、千幅艺术作品展辉煌”文化艺术“十百千”主题活动,用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文明、引领风尚。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强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质量体系运行,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为目标,加强和改进对群团组织的领导,深入开展“走基层、访万家”“走基层、访青年、寻找最美青工”活动,更加紧密地把职工群众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

巩固和睦和谐的好局面。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稳定工作,在油田官微开通公开信箱,搭建职工群众反映情况的“快速通道”。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阅批群众来信和机关政工部门承包基层制度,推动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树立“大稳定、大安全、大信访”理念,建立油地区域协作机制,强化治安联防、反恐联动、维稳联控、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增强了职工群众的安全感。在特殊群体数量庞大、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稳定形势十分复杂的情况下,油田连年保持政治稳定、生产稳定和队伍稳定。

浩荡东风又起,奋进正当其时。油田党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加快政治优势转化为主线,主动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着力补短板、强优化、促提升,努力开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局面,更好地推动油田全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石化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篇2: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

一、安全专业工作开展情况

1、结合公司“中秋”、“ 十一”节前检查工作通知隐患排查工作要求,事业部组织6个作业区、26个班组进行危险源辨识。事业部20xx年共辨识危害事件428个,同比20xx年增加61项。其中新增81项,合并、删除20项,修改1项,

2、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检查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熟知情况,抽查作业区域领导18人/次、正副班组长27人/次、职工31人/次,均达到熟知。抽查岗位职工安全规程人手一册24人,抽考岗位安全规程熟知情况52人/次,均已熟知、落实。

3、为了认真吸取迁钢“9.2”安全事故教训,全面贯彻落实首自信公司和事业部“安全生产实施方案”工作要求,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现场安全管理,事业部于9月23日、24日,组织两期班组长安全管理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事业部安全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有效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职责。

4、结合首钢总公司“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和首自信公司关于开展制作、安装“安全生产警示牌”的工作要求,组织各单位开展“安全生产警示牌”统计和安装工作。目前已到达各作业区整理汇总、上报阶段。

5、事业部结合京唐公司各生产作业部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危险因素等特点,组织各部门、单位编制检修安全措施指南。已进入各班组岗位整理统计阶段。

6、事业部结合迁钢9.2事故通报和总公司靳总在安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我单位维护工作特点,组织开展联系确认制度教育培训以及完善岗位操作规范工作。已进入各班组岗位整理统计阶段。

7、按照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要求,组织事业部40名特种作业资格证到期的职工进行复审再教育培训,考试中全部合格通过。抽查事业部职工以及外协单位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25人/次,均随身携带。

8、安全检查情况

(1)检查班组安全生产日志、周一安全活动记录、班组安全教育台帐、班组手持电动工具使用检查记录共计104本,班组落实事业部“节前”安全工作布置,教育学习落实,有讨论发言记录,但个别班组还存在问题;

(2)事业部机构调整,新增热轧、酸轧维护区域。检查协力单位(诚诺公司)新入厂职工、公司内部转岗维护人员共计97人三级安全教育落实,职工休假复工教育落实;

(3)检查班组手持电动工具使用检查记录26本,检查登记落实;

(4)抽考职工岗位安全规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京唐公司维检人员通则、京唐公司“八大禁令”共计101人;

(5)抽查煤气、氧气等各类报警器50台,更换电池35台,均达到状态完好,确保班组正常使用;

(6)抽检职工验电笔11人/次,未发现损坏现象;

(7)检查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穿戴以及班组长、安全员安全员管理臂章佩戴情况46人/次,均符合穿戴规定;

(8)检查班组20xx年危险辨识工作,做到危险部位告知明确,控制措施落实;

(9)检查班组职业危害岗位防护用品使用28人,防护耳塞齐全,班组防噪声耳罩完好;

(10)检查防火安全活动记录26本,活动内容记录落实;

(11)检查班组交通安全活动记录26本,有活动记录;

二、查出的问题

(1)个别班组安全生产日志记录,抽考内容过于重复,专业会布置工作落实存在差距,专业已帮助辅导整改;

(2)个别班组周一安全、防火、交通活动职工发言人数未达到最低限50%;

(3)个别班组安全生产日志台帐有修改痕迹。

篇3: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

社区居家养老是立足于我国养老服务的现实需求, 结合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现代的社会养老模式, 创造出的一种新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既满足了老年人对家庭的依赖, 又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 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养老服务方式。这种养老服务方式以家庭为核心, 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 以义务服务和便民利民网点为服务资源, 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 并引入专业化的服务机构, 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多项服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这种养老服务模式本身蕴涵了其供给方式的多样性和供给主体的多元性, 其核心在于培育多元的参与主体, 多层次、广范围、高水平地提供公共服务, 其根本目的是满足社区老年人的物质精神需求, 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内容, 关系到基层社会的和谐发展。

多元供给强调在公共服务供给中根据不同公共产品的性质和特点,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兴办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各种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公共产品供给格局, 实现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和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多元供给主体不同于单一供给主体或是双供给主体, 体现公共产品供给中多元主体参与。社会组织作为多元主体之一, 研究其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过程中的作用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

2 研究意义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 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 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性别间的死亡差异使女性老年人成为老年人口中的绝大多数。预计到2040年,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同时, 老年人口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 到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积极发展老龄事业, 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发展老龄事业的工作格局。国家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 确定了老龄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政策;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把老龄事业明确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城市初步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和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医疗保险制度, 以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许多地方还对救助贫困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采取了特殊的措施。

3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是一种运用历史数据、档案材料、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 并运用可靠技术对一个事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带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案例研究属于归纳法的一种, 对案例的研究可以得出新的假说以及分析性的普遍结论, 指出案例研究适用于三种情况:一是需要回答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时;二是无法控制研究对象时;三是关注的中心是当前现实生活背景下的实际问题时 (Yin, 2010) 。本研究的设计思想是归纳式的研究思路, 即在没有预先假设的情形下、通过对大量的第一手经验资料进行总结、归纳, 分析合作供给形成的动因, 发现合作供给存在的问题, 而非演绎式思路。因此, 本文采用了定性研究的方式, 通过实地研究的方法, 从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出发, 运用公共服务分工理论对多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 并进行总结归纳。

4 研究过程

4.1 社区概况

SJC社区总面积6.02平方公里, 包括世纪城、景怡苑、金谷苑、龙潭春天、睿力上城、观湖小区、金海域七个楼盘, 规划入住5万户17万人, 含流动人口将突破20万人。目前已入住3.3万户12万人, 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已入住4000余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为16540人。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社区, 也是观山湖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2010年初, 贵阳市开展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 SJC社区作为首批试点社区之一, 于2010年3月挂牌成立。作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的新型社区, SJC社区不再承担经济职能, 专注于“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工作职责, 直接面对群众提供公共管理服务。

4.2 案例研究:“爱心银行”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研究

“爱心银行”, 指社区志愿从事义务服务的居民或团体可到社区登记为志愿者, 领取智能“爱心储值卡”。该卡把会员每次参加志愿活动的内容、捐助物资及现金量化后, 据此进行一星至五星级别的判定, 并以积分形式存入。会员可凭借“消费”储蓄积分来“支取”别人的帮助, 获取公益反哺服务。“爱心银行”2012年成立, 建立之初的宗旨就是希望为社区提供长效的志愿活动。

“爱心银行”七步曲:定期举行志愿者招募活动 (第一步) ;通过填写志愿者登记表 (第二步) ;“爱心银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来进行分类, 分类之后会给志愿者建档 (第三步) ;供需对接 (第四步) ———比如, 有些老年人或者家庭贫困的人, 他们会在“爱心银行”的心愿墙上填写需要什么帮助, 志愿者会定期来看心愿墙上的内容, 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对需要帮助的人进行帮助;志愿者提供服务之后会得到一定的积分 (第五步) , 如果积分达到十分以上, 就会得到一张爱心储蓄卡 (其中一般志愿者一个小时就1-2分, 专业志愿者一个小时30分, 每次参加志愿活动, 都会得到一定的积分) ;积分积到一定分数, 可以兑换一定的服务 (志愿者反哺服务) 或实物, 即“志愿服务反哺”激励机制的互助互补效应 (第六步) , 这个积分卡也可以到合作的商家去买东西, 并享受到八点八折的优惠;积分达到一定程度, “爱心银行”会对志愿者进行星级评定 (第七步) 。 (根据资料整理而成, 2015-12-12)

在社区内, “爱心银行”起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居家养老方面。然而, 其在居家养老方面的作用不可忽视。“爱心银行”是在社区服务中心的提议和扶持下建立起来的, 社区服务中心本身依靠自身资源, 为提供老年人的活动场所, 如舞蹈室、器乐室、乒乓球室、图书室、书法室、棋牌室、远教会议室以及各种文化广场等。对于其他生活照料性的服务, “爱心银行”的整合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爱心银行”的志愿者队伍中有老人、学生、公益律师团、超市、医院、家政服务公司、社会组织等。比如, 金康医院有时候会来社区做一些义诊活动, 例如量血压、量血糖 (对于家庭贫困的老人, 尤其是低保, 社区中心会联系体检中心免费为他们进行检查) ;家政服务公司也是一个志愿者团队, 免费为社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打扫卫生, 例如兴隆家政每半个月都会去残疾人、空巢老人去帮助擦窗、打扫卫生;有一个公益律师团也加入到“爱心银行”, 会帮助解决维权问题;老年文化志愿者, 他们通常会免费做一些文艺汇演;学校的学生志愿者到老人 (空巢老人、残疾老人) 家里去陪聊, 打扫卫生等;社区中也和友邻之家合作, 不仅提供活动场所, 还提供午餐, 友邻之家想要搞活动需要志愿者的话, “爱心银行”也会帮忙联系志愿者参加;理发店会来联系“爱心银行”, 希望加入志愿者队伍, 为老年人提供免费理发的服务;老年大学通常开展的活动包括以讲座的形式为社区老人普及养生知识、开展文体活动 (教跳舞等) ;此外, “爱心银行”与社区辖区内眼镜店也有合作, 眼镜店的工作人员会给社区老人讲解眼睛保护的知识, 并为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配备了1000多幅老花镜;与365超市也有合作, 通过扫描商店的二维码, 联系好之后可以送货上门, 通常一些老年人在他们超市买米买油, 拎不动的时候, 工作人员会当天把货送上门。这一系列的举措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了诸多方便, 爱心银行作为联系老年人和社会养老资源之间的纽带, 其作用不言自明。

“爱心银行”就是一个资源整合平台, 把社区内外的服务资源都进行整合, 尽量满足社区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爱心储蓄银行”设立并运营以来, 居民们以爱心换爱心, 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的同时, 整个社区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温馨和谐的邻里亲情和安宁祥和的居住生活, 更是被居民称赞为“绿色社区、温馨家园”。我们在调研中也进一步了解到, “爱心银行”日前“爱心银行”已完成在民政局正式登记和注册事宜, “爱心银行”的发展也正在向正规划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5 结论

社区管理体制的完善令社区从繁杂的经济事务中脱离出来, 使其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不断加强, 社区利用其直接接触群众的独特优势, 整合辖区内的各种服务资源, 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开放服务设施, 提高服务资源的社会化程度, 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组织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化和志愿者服务队伍, 鼓励社区居民、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活动, 通过设立志愿者办公室等类似机构专门协调处理志愿者的服务工作, 社区职能的转变和管理体制的完善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合作供给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

摘要: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强调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从当今养老现实状况出发, 以社会组织这一新兴供给主体为切入点, 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问题展开研究。根据对文献和以往研究的梳理, 决定运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对选定的城市社区开展案例研究, 分析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过程, 研究其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并提出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

参考文献

[1]穆光宗.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5) .

[2]赵子建.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研究述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9.

[3]汪大海, 张建伟.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问题——“鹤童模式”的经验与瓶颈[J].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 .

篇4: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

一、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法和路径

上海市委“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1+6文件”明确,要重点扶持发展社区生活服务类、社区公益慈善类、社区文体活动类和社区专业调处类社会组织。日前,市社会工作党委与市民政局(市社团局)、市财政局等多部门联合发文,助力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建设、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目前,市级层面有18家社区社会组织,这些组织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新航社区服务总站、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等,通过区县工作站、街镇社工点(自强147个、新航152个、阳光148个)在社区开展服务;区县层面登记管理的四类社区社会组织有3051家,占28.35%,其中,生活服务类20.85%、公益慈善类57.33%、文体活动类13.20%、专业调处类8.62%。此外,还有备案管理的群众团队约2.3万家。社区社会组织已成为本市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重要主体之一。

1.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购买服务,拓展服务领域。一是建立购买服务体系。部分街镇成立了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把具体工作职能设置在社区自治办公室,公布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项目清单、设立专项资金,采用公开招投标、单一来源或竞争性谈判、社区培育等形式购买服务。二是建立统一规范机制。制定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办法、招投标工作流程等一套科学透明的管理制度,规范购买服务流程,强化绩效评价,做到统一申报、统一管理、统一评估、统一拨付。三是拓展购买服务的领域。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开展老年人综合服务、残障人群服务、青少年教育、就业援助、社会救助、文体活动等社区服务;通过引进社会组织,在家庭危机干预、社区公共事务协商、拆迁安置、业委会建设等专业调处领域,发挥相关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通过将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睦邻中心等公共设施委托社会组织运作,提供一站式、多样化、个性化的社区服务。

2.探索多元主体参与为导向的共治自治,拓宽参与渠道。一是搭建社区共治平台。打造社区共治平台,吸纳社会组织及其负责人进入社区委员会、区域化党建联席会、社区代表大会等社区共治平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协商与多元利益表达,开展协商互动。二是承担社区共治责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区域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与其他驻区单位进行合作,为社区提供各类志愿服务、社区宣传和社会责任服务等,不断拓宽各类群体参与治理的途径。三是培育社区自治。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涌现出一批社区骨干,使众多的社区积极分子和群众团队,促进了社区自治的参与广泛性和互动性,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参与度。

3.探索以服务功能建设为导向的区域化党建,引领社区发展。一是参与区域化党建。基层通过创新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有3名及以上正式党员的社会组织,建立独立党支部;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按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便于活动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对部分协会和群众活动团队,建立活动党支部,实行“党员一方隶属、双向管理、双边活动”;对目前没有党员的社会组织,选派党建联络员,并建立健全工青妇组织,通过党建引领和党群、党社互动,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治理。二是开展互动融合。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优势,整合社区各类资源,使驻区单位、社会组织及党员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三是联系凝聚服务。社区社会组织通过开展公益项目“双向认领”活动,向社区单位、居民征集需求菜单,由社会组织承接开展公益服务。

4.探索以促进政社合作为导向的枢纽式服务管理,加强政社沟通。一是由政府扶持运作。枢纽型社会组织作为政社沟通合作的桥梁和平台,在参与治理中实现“三个对接”:需求对接、项目对接、资源对接,即通过社区代表会议、社会组织联络员、居委会和居民意见等多种渠道发现社区需求;根据需求设计购买服务项目,筛选和引入优秀的社会组织来承接;建立政社沟通和互动机制,为社会组织链接各类社区资源。二是独立运作或委托专业机构运营。鼓励支持社区枢纽型社会组织独立运作,或委托专业机构托管,健全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机制;协助基层政府完善购买服务管理,提出扶持社会组织发展和购买服务的政策建议;指导帮助其他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开展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培训,提供第三方评估和督导。

5.探索以社区营造为导向的社会组织孵化,激发基层活力。一是建立社区治理参与机制。社会组织协助社区建立健全楼组自治规范、居民区治理架构、居民议事平台、多元主体共治机制等,设计相关活动,推动各类群体、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二是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积极引导自发组建社会组织和群众团队,为初创期的社区社会组织提供运营管理指导和培训,建立相适应的孵化过程和愿景设计。三是提升社区社会资本。社会组织从直接承接政府的服务性工作,转向以社会化方式提供专业性辅助工作,提升了社区的社会资本。同时,也积极挖掘社区资源,促进社区公益基金的建立,使驻区单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益慈善。

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社区社会组织主要通过以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购买服务、以多元主体参与为导向的共治自治、以服务功能建设为导向的区域化党建、以促进政社合作为导向的枢纽管理模式、以社区营造为导向的社会组织孵化等路径,在民生服务、公益慈善、文体活动、扶贫救助、化解矛盾、共治自治、表达民意、反映诉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主体作用。

二、几点启示

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坚持“一手抓思考,一手抓实践”,聚焦抓典型、抓人才、抓枢纽、抓公开、抓党建,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在参与治理中的作用,将社会组织参与拓展到基层社会治理的多个领域。

1.抓典型,探索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法路径。一是开展试点提炼经验。注重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效应,选取一些基础较好、实践较多的基层街镇开展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试点,提炼积累经验,为全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二是探索枢纽式服务管理。以区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合会或社会组织孵化园等为载体,赋予其指导、动员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台功能。结合本市群团工作新举措,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枢纽功能,团结凝聚本领域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三是加强重点扶持。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化解信访、动拆迁等社会突出矛盾的工作机制,加强这方面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拓展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事务的途径。

nlc202309021124

2.抓人才,营造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良好环境。一是加大政策定向扶持力度。研究制定扶持培育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领域社会组织的指导性政策,通过开办扶持、场地支持、税收优惠、人才激励等方式,大力培育并重点扶持社区生活服务类、公益慈善类、文体活动类和专业调处类等社会组织。二是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统一平台,推动政府职能部门购买服务项目、符合政府转移职能承接资质的社会组织等目录的出台,推动购买服务的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三是培养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开展对社会组织领域人才队伍的宏观规划和政策研究,加强对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培养扶持和激励,建立完善的社会组织从业者职业薪酬体系和指导标准。

3.抓枢纽,建立社会组织枢纽式服务管理工作体系。一是完善枢纽式服务管理。加强政策支持保障,推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强化枢纽型社会组织功能,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开展服务推介、信息发布、政策咨询、培训交流提供支持。二是探索建立枢纽型社会组织。采取主动培育和社会化自主形成相结合的方式,把社区党委发展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党建枢纽,把区域社会组织联合会、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孵化园等发展成为枢纽。三是加强社会组织党建。明确枢纽型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本领域、本区域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规划协调和指导联系,实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全覆盖。

4.抓公开,探索社会组织规范化和信息化公开机制。一是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现代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持续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和评估工作,以健全组织结构为重点,以完善规章制度为手段,以增强服务功能为目标,促进社会组织提升服务能力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二是探索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探索建立社会组织信息公开的统一平台,健全信息发布机制,推动社会组织“章程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资金筹集渠道公开和人员薪酬公开”。三是推动社会组织协商协同。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具有的行业、专业、职业、第三方、扎根基层等獨特优势,围绕所代表的行业和群体利益,逐步探索社会组织参与协商的渠道和机制。

5.抓党建,服务凝聚社会组织融入区域化党建格局。一是以党建引领区域化治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指导协调和资源整合的作用,以社区党委为平台,推动社会组织、驻区单位和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共治。二是完善社会组织党建覆盖。采用“独立党组织、联合党组织、活动型党组织、党的工作小组”等方式,对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组织,全部建立党的组织;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组织,由街镇社区党委,派遣党建指导员或明确党建联络员。三是制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文件。起草出台加强和改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文件,明确要从健全党建工作管理体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主体,健全党建工作协调机制等方面,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业务指导、资源对接、凝聚人才等功能,按照“行业归口、分级管理、区域托底、规范有序”的要求,加强对社会组织的联系、服务和管理。

篇5: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路径

作者:张静波文章来源:光明日报点击数:611更新时间:2012-01-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而健全和引领社区社会组织建设正是这一社会管理格局的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呈现蓬勃发展趋势。据统计,我国65%以上的社区都拥有社会组织,其总数量将近100万个,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依靠力量。如何动员这支庞大的力量参与基层社会建设?笔者认为,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良性互动关系,搭建协调互动平台,拓展多元化互动领域和互动模式,既是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上下互动、合作共治的基础,也是推进基层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

政府与社会组织协调互动的特殊意义

社区社会组织是指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在社区(镇、街道)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的民间自发组织,是我国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区党委、居委会及政府派出机构合作共存,是参与基层社会建设、促进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力量,它与基层政府的互动关系也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课题。西方理论界多以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为切入点,形成不同流派和视角。

社会治理理论认为,治理是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共同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实现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好合作。公民参与理论认为,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社会力量参与决策的社会过程与政府决策者的政府过程,是相互衔接与互动、相互依存的重要环节。社会资本理论认为,国家与社会的协作是互补与嵌入的结合,互补创造了国家与社会进行富有成效的互动基础,而嵌入则使两者通过合作实现双赢的潜能得以实现。

国内学者根据我国社会实践提出多元主体参与、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生态治理模式;建立政府主导、与社会组织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新型关系模式;在政府部门主导下,为实现特殊目标,政府与社会联合组成社会性组织的混合型社会组织模式等,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理论。从上述理论可以看出,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协调互动、相互依存关系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与社会基础,同时,在我国社会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具有特殊意义。

首先,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总体目标的实现。和谐社会是指社会协调发展、良性运行、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发展状态。要达到这种状态,离不开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因此,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的互动可视为检验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准。其次,有利于基层社会建设和社区建设。社区与社会建设的共同目标是改善民生,构筑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在社区与社会建设中,基层政府处于引领、指导地位,社区社会组织则是社区与社会建设的抓手和依靠力量,是自下而上参与社会建设的主体。只有建立两者相互信任、相互依赖、上下结合的互动关系,才能完成社区与社会建设的各项任务,达到改善民生、维系社会和谐的目标。

第三,有利于各项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将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社区社会组织承载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相结合,在社区服务、公共卫生、养老、助残、康复及利民便民服务等领域相互协作,将有利于统筹配置社区资源、建立公共服务的长效机制、促进社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兴旺发展。

最后,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社区社会组织是舆情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矛盾、冲突和利益诉求通过这一渠道得以有效表达。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便于政府及时把握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动态,有效化解社会冲突和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

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的互动模式与特点

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与社会建设是在党和政府相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社会建设等一系列理论与政策的背景下展开的,各种类型的社区社会组织与政府协调互动,形成不同的互动模式与特点。

1、参与公共事务,弘扬志愿精神。近年来,志愿者组织活跃于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综合治理、社会慈善、社会救助等领域,在重大公共事件中与政府紧密合作,弘扬志愿者精神。在与政府和社会的协作互动中,各地志愿者组织创造出如上海文明影响模式、广东社会合作模式、四川内外互动模式等,丰富和拓展了政府与社会组织互动的领域和内容。

2、扎根社区,共建共享。以社区群众为主体,根据文化普及、兴趣爱好、强身健体等需求而自发组织起来的社区社会组织日益发展并活跃于基层政府、社会单位和居民之间,在和谐社区建设、学习型社区建设、生态文明普及中与基层政府共建共享,成为联系政府、居委会和社区居民的桥梁与纽带。

3、参与公共决策,推进基层民主。社区社会组织是公众参与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在基层民主建设,特别是在参与公共政策决策、基层民主自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公民维权等领域,社区社会组织成为政府与公众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在参与方式上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

4、化解社会矛盾,舒缓社会压力。在当前社会转型加速,一些基层社会矛盾增多、社会问题凸显的情况下,社区社会组织与基层政府密切配合,在调解社会矛盾、化解利益冲突过程中充当了社会融合的“粘合剂”和社会矛盾的“稀释剂”。基层社会及困难群体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多发区,也是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社区社会组织扎根社区,了解民情民意,在反映公众利益诉求、处理社会矛盾、预防突发事件及维护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优势。

实现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互动的途径

当前我国社区社会组织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仍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既有社区社会组织自身发展不平衡、个体实力弱小以及管理和资金方面的问题,也存在政府法律

法规不健全和管理机制滞后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在如下方面破解发展难题。

1、转变思想观念。实现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良性互动是涉及政府政策、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组织发展理念、居民社会参与等不同问题的复杂过程,需要转变固有的思想观念。首先是政府社会管理观念和模式的创新,实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垂直式管理与网络化管理相结合、重点扶持“枢纽型”社会组织与广泛培育“草根”社会组织相结合,为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互动奠定制度基础。其次是转变社区居民,特别是社会精英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模糊认识,为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互动创造舆论空间。

2、搭建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良性互动的平台。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载体,也是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互动的平台,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实现互动是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首先,社区社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同样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是营造人际关系和谐、互助合作的社会共同体的关键。其次,社区社会组织既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依靠力量,也是衡量社区建设成效的标准,各种娱乐健身、文化活动、志愿者组织在增强居民凝聚力和归属感的同时,也伴随着社会资本储量的增长,是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建设。

3、拓展多元化互动模式和互动领域。随着社区社会组织活动领域的扩展和多元利益主体需求的增长,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互动模式和广覆盖的互动领域。一是开辟多种沟通渠道,了解民情民意,满足不同类型社区社会组织的需求。二是寓管理于服务,给社区社会组织“松绑”,释放出社区社会组织的活力。三是针对新型网络化组织和“新生代”类型的社会组织,需要探索新的互动领域和模式。

篇6:社会组织化与社区治理研究

在行政改革日益向社会治理模式迈进的.过程中,社会组织化是一个必然的社会内部结构变革的基本特征.而在社会整体的组织化格局中,社区组织化对于社区治理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文章以治理理论和社会组织化理论作为基本分析工具,阐述社区治理的本质和社区组织多元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介绍我国现阶段社区组织的现状,发现社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培育社区组织和实现社区治理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作 者:胡仙芝 罗林 Hu xianzhi Luolin  作者单位:胡仙芝,Hu xianzhi(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北京,100017)

罗林,Luolin(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0)

刊 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年,卷(期):2007 “”(11) 分类号:C4 关键词:社区治理   社区组织   现状   对策  

★ 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办法

★ 环境监测与治理简历

★ 环境污染与治理社会实践报告

★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工作总结

★ 农村环境治理工作简报

★ 大气污染治理倡议书

★ 农村环境治理倡议书

★ 扬尘治理承诺书

★ 河道治理标语

上一篇:中国梦科技梦等下一篇:音乐教案-作者 李?t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