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备案社会组织章程

2024-05-06

社区备案社会组织章程(精选8篇)

篇1:社区备案社会组织章程

社区社会组织章程

第一条 本社区社会组织名称为东宝区。

第二条

本社区社会组织性质:由社区居民自愿组成以及由社区居委会举办,主要在社区地域内活动,以服务社区居民、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要为出发点,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娱乐为目的的公益性或互益性群众自发组织。

第三条

本组织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维护社会稳定;

第四条

本组织接受

社区居委会和

街道民政办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

本组织办公地址或活动场所为

。第六条

业务范围: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七条

申请加入本组织的会员须拥护本组织的章程,1

填写会员申请表,并积极参加本组织的各项活动。会员入会自愿,退会自由。(民办非企业不需要此项)

第七条

本组织实行负责人会议制度。负责人会议主要是商议财务收支及召集会员对组织重大事项或活动进行决策。负责人会议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

第八条

本组织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和相关规章制度。第九条

负责人人选由社区提名,热心公益,本人自愿产生,报所在社区居委会批准。负责人须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

第十条

本组织在本社区区域外开展活动,须事先报社区居委会同意。

第十一条

本组织终止动议须经会员讨论通过后报社区居委会审查,经街办同意后方可终止,并报区民政局备案。

第十二条

本章程自

街道核准之日起生效。

篇2:社区备案社会组织章程

4社区社会团体备案章程示范文本

××××章程

第一条 本团体的名称(社团的名称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社会道德风尚。社团的名称应当与其业务范围、成员分布、活动地域相一致,准确反映其特征。社区社会团体的名称应冠以本行政区域名称,不得使用已由社团登记管理部门明令撤销或取缔的社会团体的名称。)

第二条 本团体的性质(其中必须载明:组成的人员或单位;自愿结成;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 本团体的宗旨(其中必须载明: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第四条本单位的备案管理部门是×××××××××××;业务指导单位是×××××××××××。

第五条本团体的活动场所(载明×区×街道或×社区)

第六条 本团体的业务范围(必须具体、明确):

(一)××××××××××××;

(二)××××××××××××;

()××××××××××××。

第七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本团体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团体的活动;

(三)获得本团体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团体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

第八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拥护本团体的章程;

(二)执行本团体的决议;

(三)维护本团体的合法权益;

(四)完成本团体交办的工作;

(五)向本团体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

第九条 本团体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会员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推选负责人;

(三)审议负责人的工作报告和经费使用情况;

(四)决定会员入会;

(五)决定终止事宜;

()××××××××××××;

()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条 本团体负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政治素质好;

(二)热心为会员服务;

(三)××××××××××××。

第十一条 会员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二条 对本团体章程的修改,须会员大会审议通过。第十三条 本团体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申请撤回的,须经会员大会表决通过,会员大会通过申请撤回决议后30日,向备案管理部门办理撤回备案手续。

第十四条 本团体经备案管理部门办理撤回备案手续后即为终止。

篇3:社区备案社会组织章程

一、网络模型与W社区网络

(一)社区网络结构的模型表示。

关于社会网络的量化研究可以分为个体中心网络和整体网络的研究方法。运用个体中心网,可以分析社会连带,但是要对社区系统的内部结构进行刻画,则需要运用整体网[2]的方法。为了分析的简化,忽略网络中节点之间关系的强弱和关系的方向,则社区网络可以用无向且无权的图G(V,E)来表示,其中,V={V1,V2,L,Vn}表示节点的集合;E表示边的集合;邻接矩阵是社区网络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对于有个节点的网络,定义X=(xij),i,j=1,2,Ln,如果节点i与j相连,则x=1,否则xij=0。另外,一般认为节点自身之间不存在连接,因此xii=0,1=1,2,Ln。

(二)社区网络演化过程。

社区网络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本文选定了四个时间截面(2003年、2006年、2010年以及目前),对W社区网络结构的变化进行比较,目的是分析W社区网络结构演化的过程,并对网络的发展阶段进行判断,继而发现网络演化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在调查过程中,主要采取了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访谈、线人法[2]和观察法来收集资料。

根据实地调研收集到社区整体网资料之后,把它登陆成邻接矩阵,也称为社会矩阵(social matrix)或关系矩阵(relational matrix)。矩阵X包含了行和列,其行列的定义如下:

具体到本文所研究的W社区,节点代表居民,Xij代表居民之间是否存在社会联系,据此构建W社区网络的关系矩阵。矩阵和图形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利用网络可视化软件(UCINET)可以将关系矩阵转化为网络图,见图1~图4。

比较这四个阶段的网络图,直观上即可以看出社区网络在演化的不同阶段有着明显不同的拓扑结构。

二、社区网络的演化阶段及网络结构特征

(一)社区网络演化阶段分析。

2003年、2006年、2010年以及目前这四个时间节点的网络图分别代表了W社区网络演化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1. 社区网络演化的初始阶段。

2003年的社区网络图代表了W社区网络演化开始的起点。此时,W社区居民通过买房入住该小区,居委会尚未形成,居民之间相互不认识,因此除了每户家庭成员之间存在关系之外,社区居民之间基本没有其他的关系和往来。

2. 社区网络的形成阶段。

2006年的网络图代表了W社区网络的形成阶段。此时,W社区网络已经不是高度不连通的状态,而是呈现出典型的类似星状网络的拓扑结构,这是星型网络结构的一种变形。这个结构的形成,是政府自上而下开展的社区建设运动的结果,也可以称为是一种“被组织”的结果。居委会是社区管理的核心机构,为了便于开展工作,居委会发动居民成立居民小组,并选举居民小组长,在W社区,居民小组长也就是每个楼的楼长。这些居民小组长(楼长)都是本社区的积极分子,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居委会的工作,负责信息的上传下达,因此与每家每户都有一定的联系,但这种联系是相当微弱的,更多是为了完成居委会的任务。而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仍然非常少。

3. 社区网络的发展和逐渐成熟阶段。

最后两张网络图代表了W社区网络的发展和成熟阶段。2006年至2010年是W社区中社会组织快速发展的时期,社区中一些具有一技之长或共同兴趣爱好的居民自发成立了很多兴趣类和文化娱乐类的社团组织,这些组织要么依托社区居委会的室内活动用房开展活动,要么利用社区小花园等社区公共空间开展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生活,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交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2010年开始,在社区居民刘老师夫妇的牵头之下,W社区成立了爱心社,以“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区将变成温馨的家园”为目标,爱心社的成员开展了一系列以关爱老人和儿童等为主题的“好邻居”活动,大大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往,增进了居民之间的联系,社区网络逐渐呈现出密集的融合型的有机的网络结构形态。区别于2006年社区网络的被组织状态,此阶段的社区网络的演化是“自组织”的,即网络不是依靠某种外力强制形成的而是自生自发形成的[3]。

图5展示了目前W社区内社会组织及居民参加社区社会组织的具体情况,蓝色的方框代表组织,红色的圆点代表居民。

利用UCINET软件,将二模网络转化为一模网络,如图6所示。

可见,各种类型的社区社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使原本陌生的社区居民及居民家庭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增进了友谊、参与、信任和互助,从而增加了社区的凝聚性,使松散的社区网络逐渐向紧密的社区网络演进。

(二)社区网络演化过程的基本统计特性。

利用UCINET软件,可以计算出W社区网络演化过程中的基本统计特性(平均度、平均最短路径、聚类系数)[4],如表1所示。

通过对W社区网络演化过程中的基本统计特性进行计算,可以发现,2003年的网络图是高度不连通的,故而这个网络的聚类系数非常小,而网络直径和平均路径长度又无穷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区网络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变化的趋势是向着平均度不断增大、平均最短路径逐渐缩小、聚类系数不断提高的方向发展,这也说明了社区内人与人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在逐渐地增多,社区内的社会资本也在逐渐积聚。

三、我国城市社区网络动态演化机制探究

基于前述分析,正是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推动了W社区社会网络的演化,而各类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与我国社区建设、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治理)的大背景又是密不可分的。结合W社区的情况,对我国城市社区网络的演化机制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20世纪90年代之后,伴随着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和大量商品房小区的开发,许多城市居民发生迁居行为,从曾经熟悉的单位社区、大院社区等搬入新型的商品房社区,原来的熟人社会变成了所谓的“陌生人社会”,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断裂,社区社会资本相当薄弱,这使得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难度大大增加。

第二,2000年之后,城市社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进,这种自上而下的社区建设将重心放在了社区管辖范围的重新划定,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服务站等管理机构的建设和社区办公用房、活动用房等硬件设施建设,同时将政府各条线的职能广泛下沉到了各个社区之中,使得法律意义上作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居委会在事实上成为了上级政府组织在基层社区的延伸,行政化色彩愈来愈强烈。为了完成上级政府布置的任务,居委会动员社区中的少数积极分子担任楼长(居民小组长)协助进行信息的上传下达,但是广大的社区居民之间仍然彼此陌生,社区参与度仍然相当不足,居民对社区也缺乏认同感与归属感,对社区事务漠不关心。这是一种以“社区居委会———积极分子———普通居民”为路径的动员式的社区参与机制,动员之下的社区参与也带有很大的表演性和仪式性[5]。可以说,此时的社区处在一种事实上以居委会为中心的“被组织”状态,而社区网络则呈现机械化组织结构的特点。虽然如此,但也应该看到,这种结构较之于无组织的状态而言有序化程度有了提高,而且政府在社区建设中所提供的各种硬件设施的建设也为后续居民开展活动增进交往提供了重要的公共空间。

第三,伴随着政府的社区建设进程,其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也逐渐被认识,大量的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很多有益的政策建议,政府也在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由此,社区建设逐渐开始出现路径转向,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主体的发育及其自组织行为,开始有意识地为其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治理理念以及“政社互动”、“三社联动”等战略的提出,激发了社区居民自组织的热情,促进了社区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由此,社区社会网络逐渐从被组织的状态跃升到自组织发育过程。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认为,W社区社会网络的发展路径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与我国特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是相联系的。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借助网络分析方法,利用蹲点调查的资料,绘制W社区不同时期的社区网络拓扑结构图,并分析其随时间变化的演化阶段和结构特征。通过分析发现,W社区网络经历了从无组织到被组织再到自组织的演化路径。这样的演化路径体现了政府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社区建设运动与自下而上的社区自组织行为之间的相互衔接,对其背后的演化机制的分析可以为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涌现出的大量陌生人组成的城市社区提供具体可行的借鉴,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逐步转变为社会资本丰富的真正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据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行政意义上的城市社区(居委会)94,620个,那么对一个W社区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又具有多大的代表性呢?根据在全国多个地区的城市社区所进行的调研,可以得出如下推论:如果把W社区网络纵向演化的几个阶段静止(或横向)来看,则可大致代表我国城市社区网络目前存在的几种状态,例如有的刚刚交付使用的商品房社区可能正类似于W社区2003年时的网络结构;有的社区虽然建立了居委会,但由于公共空间的缺乏,或者即使存在不错的空间和设施,但由于缺乏一定的核心人物及必要的工作方法,使得内部自下而上的各类社区组织尚未发育,因而大致类似于W社区网络2006年的结构。

篇4: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研究

关键词:社区社会组织;社区;社区服务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079-03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和完善,政府作为社区服务的主体已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层次,社区社会组织便应运而生,并不断的发展完善,与此同时,社区居民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社区服务。

一、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中所发挥的作用

作为社区服务的参与主体,社区社会组织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社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形式。因此,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服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整合社区资源,转变传统的社区服务形式

在“强政府,弱社会”的形势下,如果政府一味的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参与社区服务,不仅会产生严重的越位行为,还会阻碍社区资源的开发并影响到社区参与主体多样性的形成。因此,这种以政府为主体的普适性社区服务形式,已不能满足多层次的社会公众需求,而应变能力更强,组织形态更灵活的社区社会组织更能够满足不同领域公众的各项需求。此外,与政府机构的社区服务相比较,社区社会组织拥有的公益使命感,使其更易于融入社区居民,为其提供多元化的社区服务。最重要的是,社区社会组织能够专注于政府机构无暇顾及的方面,如能够更加人性化的,对社区中的弱势群体及边缘性群体居民提供各类公益性服务。

当前,社区社会组织缺少有效的社会对接机制,使社区资源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因此,这类特殊社区居民的一些服务需求,在企业不愿承担而政府又难以承担的情况下,仅靠社区社会组织自身的力量仍然无法得到满足。而作为最适合承接无偿或低偿服务项目的载体,社区社会组织亟需整合社区资源,与政府机构协作,利用其发展社区服务的规划,争取驻社区单位的支持,增强公众的参与主动性,共同为社区居民的各种需求服务[1]。

(二)化解社区矛盾,增强社区的集体凝聚力

首先在社区中,业主、非公经济组织人员、弱势群体、边缘群体等各类群体均有其不同的利益,当不同群体面对利益冲突时,很容易产生社会矛盾,甚至引起社会的动荡。社区社会组织的工作性质,使之深入社区居民生活的各个角落,能较早的发现社区居民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并利用社区居民对社区社会组织的信任和说服力,解决这些矛盾与冲突,从而加强社区居民对组织的社区认同感[2]。

此外,社区社会组织能够在进行社区服务时,把社区中分散和疏离的社区居民集中起来,促进他们的交往,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服务与建设中,相互团结、共同服务,不仅能培养他们的公共精神,在社区服务的平台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还有利于社区社会组织进行社区服务工作。

(三)加强社区参与,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的主动性

作为一个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社区居民成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志愿主体,应该更多的参与社区服务,但目前仍有大量的社区社会组织,它们的一些社区公益服务活动,主要还是由行政力量来支撑的,这并不符合真正的志愿精神,因此,这些社会组织的自治性和志愿性比较低,并不能为社区居民提供真正的公益性服务。由此,可以看出,在社区服务中社区居民必须要起到关键的主体性作用,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团结互助更是社区社会组织成功开展社会服务的关键。社区居民是社区服务的享受者,更是主要的参与者,只有提升他们的参与主动性与积极性,才能使之拥有社区建设的主人翁精神,也只有使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才能够保障社区社会组织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困境

(一)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服务供给与社区居民需求结构不平衡

随着社会公众需求的多元化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群体化,补救、保障性服务已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而目前的社区社会组织所提供的社区服务,也多是以传统低层次的服务为主,为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社区社会组织必须转变陈旧的社区服务发展方式。与此同时,社区社会组织的服务领域大多集中于教育培训、家政服务、卫生服务、文体娱乐等领域,这些领域已形成了过度饱和的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社区居民急需的心理咨询服务、劳动者权益保护、老年人社会保障等领域却很少涉及,尤其是弱势群体和社区内边缘化群体的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为改变现状,社区社会组织必须开展个性化、预防性、普及型的高层次现代型服务形式,从而改变其服务供给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需求的不平衡现象。

(二)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服务动力不足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资源是它成功的关键。没有充足的资源,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服务时就得不到足够的动力支持,其服务活动也无法顺利开展。社区社会组织需要财力资源、人力资源、信息网络以及道德情感的支持性资源等。其中,作为社会组织运行基础的财力资源和专业人才资源是保证社区社会组织不断发展的最核心部分,必须充分重视并不断引进。从资金筹措的来源看,社区社会组织的资金来源渠道少,数量小,资源动员能力明显不足。而且在政府推行自上而下的强硬性社区服务的状况下,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服务时,难以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此外,由于多数社区社会组织缺少专门的资金来源,只能以吸引企业赞助,在社会中募捐以及收取组织从业人员的会费来维持活动的展开,但目前的社区志愿者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不高,且社会组织本身也缺乏规范化的管理体制,从业人员及志愿者缺少专业化的培训并得不到相应的服务保障,因此,社区社会组织对社区志愿者凝聚力不断降低,难以提供常规、持续性的社区服务。

(三)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不仅表现出对社区服务的多样化需求,也对其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社区服务高质量的基础是社区社会组织中必须拥有大批专业的从业人员。而目前,大多数的社区社会组织,专业人员缺乏,组织内的成员不具有专业背景,接受过系统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专职工作者更少,因此,在不具备专业素养的情况下,社区社会组织只能在社区开展专业性不强的社区服务,并不能对如空巢老人的社会保障、失独家庭的心理治疗、妇女儿童权利维护等项目提供专业性的帮助。由此可以看出,社区社会组织在缺乏专业工作者,且只能参与普及型的低水平社区服务的情况下,难以提高其参与社区服务的质量[3]。

(四)社会公信力不足

由于种种原因,现阶段,社区社会组织的作用尚未得到明确,社会公众仍然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性质属性、活动范围和宗旨等缺少正确的认识。同时,由于其宣传工作的欠缺,导致很大一部分的社区社会组织尚处于匿名状态,并不为社会公众所了解。此外,目前还有大量社区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混乱,缺乏规范管理,并缺乏自己的能力建设;缺乏专业人才而服务质量低下;因资源短缺而寻求企业帮助,却沦为企业谋取私利的工具;违背组织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宗旨,转而经营其他业务;侵占募捐、会费、政府的资金支持等活动资源,导致公益腐败。[4]以上情况均严重影响了社区社会组织的公信力,阻碍了社区社会组织服务活动的开展。

三、改善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困境的有效策略

(一)政府让渡社区社会组织,弱化社区服务运行的行政色彩

目前,本应由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的社区服务依然为政府部门所主导,但政府机构的普适性社区服务已不再能满足社区居民不断变化的服务需求,导致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组织体系中的发展空间狭小,还造成了社区服务的资源紧张,以至于降低了社区居民对社会组织的信任度。为此,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拓展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空间与能力。首先必须要做到“政社分离”,即明确政府机构与社区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在参与社区服务时,一些本该由社区社会组织承接的社区服务职能应当从政府相关部门剥离,并做到政府部门协调引导,社区组织主体参与,依据社会需求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从“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战略高度,从政府政策、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组织发展理念、居民社会参与等不同层面创造条件,实现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良性互动。[5]其次,社区社会组织要增强自身的独立性。不过分依赖政府机构的行政力量,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满足社区居民的各种服务性需求,切实地把社区居民至于首要地位,在社区服务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并整合社区中的各种社会服务资源,以实现自身独立性的长足发展。

(二)加强人才队伍素质建设,提升社区服务质量

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服务时,组织成员的专业化会影响其提供的服务质量,因此,首先必须要重视社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素质建设,引进专家和学者;培养志愿者们的专业素质,并建立考核评估体系,制定激励机制,提升社会组织人员的专业化;启用专业人才,打造一支专门化的队伍,如能够为社区居民中的弱势群体、边缘化群体等的服务需求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帮助,从而提高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效率与品质。此外还可以引入专业的管理人才,以保证组织内部从业人员专业性的提升,实行专业严谨、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如完善组织内部的财务管理、志愿者管理,明确人员岗位职责等,不仅能够提升社区社会组织的诚信度,还能够加强其与社区居民的联系,协调利益关系,从而化解社会矛盾并有利于社区的建设。

(三)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营造适合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

只有不断完善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强化组织内部的民主决策,加强并明确社区社会组织的法律责任,社区社会组织才能顺利的开展社区服务,才能成为参与社区服务的责任主体。同时,要加大对社区服务相关政策规定的执行力度,进一步落实有利于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的法律规定,此外,针对社会组织登记、注册困难的现象,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简化并完善其登记、注册程序,还应该加大对社区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为其的良性发展创造严谨的制度环境。

(四)完善组织内部治理机制,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首先,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增强社会公信力。随着社区社会组织的日益成熟,公信力早已成为其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的关键,社区社会组织必须要极力避免因组织内部的治理问题,而使社会大众对社会组织产生严重的不信任感,影响到社区服务工作的开展。因此,社区社会组织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治理机制建设,提高参与公益服务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够拥有社会公众的高公信力以及对其的凝聚力;只有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合理的运作程序,才能使社会组织真正的实现对社区资源的有效整合;只有对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拥有迅速的反映,才能够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变化的多重性需求,并给予社区居民以正确的引导。

其次,强化自身能力建设。当前许多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并不高,远达不到它所期望实现的理想状态,而社区社会组织自身的能力是其为社区居民实现服务需求的基础,因此,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至关重要[6]。而社区社会组织的能力是指整合利用各种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社会组织唯有不断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行动能力、决策能力、资源整合管理能力、敏锐的外部环境反应能力等,才能够在参与社区服务的活动中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康之国,等.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区治理与NGO[J].深圳大学学报,2006(3).

〔2〕陈雅丽.非营利组织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及发展战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3.

〔3〕康之国.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机制研究—以天津市H区为例[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1.

〔4〕周玉萍.培育社区民间组织提高社区服务水平[J].新部,2007(10).

〔5〕李有发,辛广楠.欠发达地区参与城市社区服务的特点、问题与对策建议—基于甘肃省的调研[J].社团管理研究,2010.

〔6〕刘春湘,邱松伟,陈业勤.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现实困境与策略选择[J].中州学刊,2011.

篇5:社区社会组织章程

第二条本社会组织的性质:xx社区范围内成员自愿结成,热心公益事业,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本社会组织的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第四条本社会组织接受业务主管部门,社会登记管理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本社会组织的办公地址:xx社区居委会办公室

第六条本社会组织的业务范围:

(一)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

(二)调解邻里纠纷,防止矛盾激化;

(三)及时向xx社区“二委”反映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四)了解社情民意,维护社会稳定;

(五)努力帮助本社区弱势群众维护合法权益;

(六)其他民间事务。

第七条申请加入本社会组织的成员,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本社会组织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社会组织的意愿;

(三)在本社会组织的业务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熟悉法律知识、热心公益事业的。

第八条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本社会组织的活动;

(二)获得本社会组织服务的优先权;

(三)对本社会组织工作的批评建议和监督权;

(四)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五)在国家政策、法律组织的原则下,享受会员权利。

第九条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维护本社会组织的决议;

(二)完成本社会组织交办的工作;

(三)向本社会组织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四)宣传法律、法规、政策及社会公德义务。

第十条本社会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大会,会员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推选负责人;

(三)审议负责人的工作报告和经费使用情况;

(四)决定会员入会;

(五)决定终止事宜;

第十一条本社会组织负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

(一)政治素质好;

(二)热心为会员服务

(三)执行党的政策、法律、法规、遵守协会章程。

第十二条会员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三条对本社会组织章程的修改,须会员大会审议通过。

第十四条对社会组织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须经会员大会表决通过,会员大会通过注销决议后15日内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报备案机关办理注销备案手续。

篇6: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章程

二〇一四年六月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任务……………………………….2 会员……………………………….3 组织……………………………….4 经费……………………………….8 附则……………………………….9

第一章

第一条 本会名称为**市**区**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第二条 本会的性质是****社区社会组织及从事社会组织管理和研究的单位、个人自愿参加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第三条

本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服务、规范、发展”的原则,动员和依靠社会各界力量,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引导和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密切社区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和信息交流,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的自律与互律,扩大社区社会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同时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在政府和社区社会组织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并整合组织资源推进社区服务和民主自治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第四条 本会接受**市民政局等业务主管部门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局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按时接受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的检查。第五条 本会的活动地域为**市。

第六条 本会设在**区**大道8号****中心。

本会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换届,举办大型培训、联谊交流会,开展业内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在活动前主动向社团登记管理机关、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报告并 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章 任 务

第七条 本会的任务是:

(一)积极向会员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加强会员自律和互律,引导和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健康规范发展。

(二)加强会员之间的联系和信息交流,组织开展对外交流和宣传,扩大社区社会组织的社会影响。

(三)整合会员资源,发挥组织优势,开展各种社区公益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有效的社区服务。

(四)加强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积极承接政府公共服务项目,在政府和社区社会组织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五)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及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六)培育和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及社区建设需要的各类公益性、服务性社区社会组织,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七)建立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发挥其服务会员、服务社会的职能,构建社区居民生活服务体系。

(八)通过项目运作的方式,采取补贴、奖励的方法,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评选表彰管理规范、作用发挥好的社区社会组织。

(九)承担和完成与本会宗旨相关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

第八条

本会会员分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第九条 申请加入本会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本会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会的意愿;

(三)团体会员为在民政部门登记备案的与社区建设相关的**中心辖区内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人会员为从事、关心和支持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者,或从事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理论研究的个人。

(四)是本行业(业务、学科)及与本行业相关的单位和个人;

第十条 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

(三)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授权的机构发给会员证。第十一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会的各项活动;

(三)享受本会提供的信息咨询、维权等服务;

(四)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和退会的自由;

(六)新增会员的推荐权。第十二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的决议;

(二)维护本会合法权益和信誉;

(三)积极参加本会活动,完成本会交办的工作任务;

(四)会员单位及个人必须定期举办或参加相关活动;

(五)关心本会工作,及时向本会反映情况,及时向本会提交人事变更、业务变动和即期变动的资料;

第十三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会员如无故不参加本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四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第十五条 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本会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讨论和决定本会 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四)决定终止事宜;

(五)决定其它重大事宜。

第十六条

会员代表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可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的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七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三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十八条

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会长(理事长、主席)、副会长(副理事长、副主席)、秘书长;

(三)审议通过聘请名誉会长人选;

(四)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五)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六)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七)决定设立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机构;

(八)决定分会机构、服务中心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九)领导本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十)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一)决定其它重大事项。

第十九条 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一条

本会根据工作需要,可聘请有关领导和社会知名人士担任名誉会长。

第二十二条

本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是本会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强;

(二)在本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三条 本会主要负责人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经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第二十四条 本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每届三年,可连选连任,但最长不得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会员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会员代表表决通过,报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五条 本会会长为本会法定代表人。第二十六条 本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

(二)检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四)审批本会经费开支;

(五)处理本会其他重要事项。

第二十七条 本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本会开展日常工作,向会长负责,受主管副会长的领导;

(二)组织、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协调分会机构、服务中心机构开展工作;

(三)提名分会机构、服务中心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决定;

(四)决定分会机构、服务中心机构工作人员的聘用;

(五)处理其它日常事务。

第二十八条 本会监事行使下列职权:

(一)向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二)监督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的选举和罢免;

(三)监督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执行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四)每年对本会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五)列席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有权向理事会提出质询和建议;

(六)监督理事会(常务理事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会章程。当本会负责人的行为损害本会利益时,应要求其予以纠正,必要时向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或政府相关部门报告。

第五章

第二十九条

本会经费来源:

(一)政府资助;

(二)在核准的任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三)捐赠;

(四)其它合法收入。

第三十条 本会接受捐赠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摊派或变相摊派。

第三十一条 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任务范围和事业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二条

本会经费收支严格执行国家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大会、财务部门和审计机关的监督。第三十三条 本会换届和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六章

第三十四条 本会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会员代表大会审议,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三十五条 本会终止动议由理事会提出,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在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本会终止时,债权债务由本会及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处理。

第三十六条 本章程经**市**区**中心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三十七条 本章程解释权属本会理事会。

篇7:社区备案社会组织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会名称为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第二条 本会是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及从事社会组织管理和研究的单位、个人自愿参加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

第三条 本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服务、规范、发展”的原则,动员和依靠社会各界力量,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引导和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密切社区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和信息交流,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的自律与互律,扩大社区社会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同时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在政府和社区社会组织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并整合组织资源推进社区服务和民主自治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第四条 本会接受业务主管部门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镇海区民政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 本会设在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胜利路200号。

第二章 任 务

第六条 本会的任务是:

(一)积极向会员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加强会员自律和互律,引导和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健康规范发展。

(二)加强会员之间的联系和信息交流,组织开展对外交流和宣传,扩大社区社会组织的社会影响。

(三)整合会员资源,发挥组织优势,开展各种社区公益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有效的社区服务。

(四)加强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积极承接政府公共服务项目,在政府和社区社会组织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五)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及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六)培育和发展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及社区建设需要的各类公益性、服务性社区社会组织,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七)建立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发挥其服务会员、服务社会的职能,构建社区居民生活服务体系。

(八)通过项目运作的方式,采取补贴、奖励的方法,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评选表彰管理规范、作用发挥好的社区社会组织。

(九)承担和完成与本会宗旨相关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 会 员

第七条 本会会员分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团体会员为在民政部门登记备案的与社区建设相关的招宝山街道范围内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人会员为从事、关心和支持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者,或从事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理论研究的个人。凡拥护本会章程,履行会员义务,均可提出申请,经理事会讨论通过后,成为本会会员。

第八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会的各项活动;

(三)享受本会提供的信息咨询、维权等服务;

(四)对本会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和退会的自由;

(六)新增会员的推荐权。第九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本会章程,执行本会的决议;

(二)维护本会合法权益和信誉;

(三)积极参加本会活动,完成本会交办的工作任务;

(四)关心本会工作,及时向本会反映情况,及时向本会提交人事变更、业务变动和即期变动的资料;

(五)自愿交纳会费。

第十条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会。会员如无故不参加本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一条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 织

第十二条 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本会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讨论和决定本会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四)决定终止事宜;

(五)决定其它重大事宜。

第十三条 会员代表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可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的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四条 会员代表大会每届三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一年。

第十五条 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

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本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三)审议通过聘请名誉会长人选;

(四)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五)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六)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七)决定设立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机构;

(八)决定分会机构、服务中心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九)领导本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十)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十一)决定其它重大事项。

第十六条 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七条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十八条 本会根据工作需要,可聘请有关领导和社会知名人士担任名誉会长。

第十九条 本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是本会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强;

(二)在本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不超过70周岁;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条 本会主要负责人如超过最高任职年龄的,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经业务主管部门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 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一条 本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任期每届三年,可连选连任,但最长不得超过两届。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会员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会员代表表决通过,报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二十二条 本会会长为本会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三条 本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

(二)检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四)审批本会经费开支;

(五)处理本会其他重要事项。

第二十四条 本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本会开展日常工作,向会长负责,受主管副会长的领导;

(二)组织、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协调分会机构、服务中心机构开展工作;

(三)提名分会机构、服务中心机构主要负责人,交理事会决定;

(四)决定分会机构、服务中心机构工作人员的聘用;

(五)处理其它日常事务。

第五章 经 费

第二十五条 本会经费来源:

(一)会费收入;

(二)政府资助;

(三)在核准的任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四)银行存款利息;

(五)捐赠;

(六)其它合法收入。

第二十六条 本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自愿交纳的会费。

第二十七条 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任务范围和事业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二十八条 本会经费收支严格执行国家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大会、财务部门和审计机关的监督。

第二十九条 本会换届和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社团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会章程的修改,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后报会员代表大会审议,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报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三十一条 本会终止动议由理事会提出,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在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本会终止时,债权债务由本会及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处理。

第三十二条 本章程经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第三十三条 本章程解释权属本会理事会。

篇8:社区社会组织功能的AGIL分析

AGIL模型是帕森斯系统功能分析的著名理论。帕森斯把行动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和行为有机体系统。这四类系统对应着四种功能:有机体系统具有适应环境生存 (Adaptation) 功能, 人格系统具有目标确定达成 (Goal Attainment) 功能, 社会系统具有整合部分 (Integration) 功能, 文化系统具有潜在模式维持 (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 功能, 简称AGIL功能模式。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又可进一步分为四个层次更低的子子系统, 如社会系统可分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区四个子子系统等等。这些子子系统也必须具备和满足AGIL四项功能。按照帕森斯的观点, 系统不论大小, 层次高低, 要想生存和发展, 都必须满足这四项基本功能要求;系统四个功能子系统之间相互依存, 相互影响, 各自执行着不同的功能, 共同维持着整个系统的存在和运行。有系统论观点认为, 帕森斯的AGIL功能分析模式, 大到可以解释整个人类社会, 小到可以解释社会的基本细胞单位组织甚至个人。

按照帕森斯系统论观点, 社区社会组织要想在社会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组织系统存在和发展, 必须满足AGIL四项功能要求。具体来说, 社会组织的人员组成、机构设施、业务范畴、经费来源、活动能力及收益等构成社区社会组织的有机体部分, 满足社区社会组织的A (即适应生存) 功能;组织的章程和领导人物往往决定了社区社会组织的目标定位及实现, 即G (即目标达成) 功能;同时, 组织价值追求 (往往体现在其章程中) 和灵魂人物是整合组织内部各成员的主要约束力量, 实现组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I (即整合部分) 功能;社区社会组织有特色的组织文化和成员一致认可的价值规范是其组织模式存续的关键, 满足其L (即模式维持) 功能要求。

从宏观社会结构来看, 社区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 而社区社会组织又是社区系统的子系统。作为社区的子系统, 社区社会组织对社区母系统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哪些功能呢?

社区作为一个系统, 首要的任务是要适应生存。满足系统适应生存功能的主要是社会有机体系统。现实生活中的社区通常由以下要素构成: (1) 一定数量的人口。 (2) 特定地理区域。 (3) 相对完备的生活设施。 (4) 完善的社区组织。 (5) 有特色的社区文化。 (6) 居民对社区感情上的认同。一定数量的人口、特定地理区域、相对完备的生活设施和社区组织是社区有机体的基本要素。其中社区社会组织特别是些社区民间非营利服务机构可以通过对社区生活设施的完善利用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来增强社区系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生存功能, 即社区社会组织的A (Adaptation) 功能。如现在很多城市社区里都有的社区居民服务发展中心就是由社区社会组织管理经营社区公建资产, 所得收入用于发展社区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社区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要想在现代社会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导向, 并努力实现和达成。现代社区治理的目标是善治, 即把社区建设成人民和谐美好的家园。一般来说, 社会系统的目标确定达成功能主要由其政治系统来执行。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现代社区治理主体的重要一元, 对于社区善治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治理理论认为, 现代社会治理, 政府并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和权力中心, 各种机构 (包括社会和私人的机构) 只要得到公众的认可, 也可以成为社会权力的中心, 参与公共治理。治理理论就强调现代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所谓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指的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实施和参与主体不只是政府部门, 还包括国家层面和地方性的各种社会组织、政府间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甚至私人部门在内的多元主体。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现代社区重要的组织形式和组成部分, 是社区治理主体重要一元, 对于社区系统善治目标的达成和实现可以起到一定的G (Goal Attainment) 功能。

社区要达到和谐, 首先要看社区居民的生活是否方便, 公共需求和服务能否得到满足。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分化, 居民的生活和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公众对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 种类越来越多, 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在西方国家, 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包括文化、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环保、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方方面面, 公共物品的范围几乎囊括了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 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么庞大、几乎无所不包的公共物品和需求, 再“全能”的政府也不可能包揽包办, 因为“全能”只是相对的。而且大量公共服务如果完全由政府来承担, 就必然会造成机构臃肿、人员庞大、财政不堪重负等弊病, 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也不会好和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实行公共服务社会化、市场化。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 在为社会提供丰富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满足公众多样化公共需求的活动中, 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各自优势, 构建三者合作互动、充满竞争和活力的公共服务体系, 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 满足社会需求。社区社会组织因为具有社区性、公益性、非营利性、志愿性等特点, 可以参与社区公共服务提供, 弥补现有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不足, 拓宽社区公共服务领域, 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务选择, 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重要一元参与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是公共服务社会化、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有效途径, 对和谐社区目标的实现可起到积极作用, 是其对社区系统G功能的又一重要体现。

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区系统的子系统, 还承担着整合社区个体及资源的功能, 使社区能作为一个共同体存在和发展, 即社区民间组织的I功能。社会组织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和社会生活日益个性化的时代, 政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趋于减弱, 人们将更多地依赖社区, 组成生活共同体。社区社会组织作为社区居民志愿组成的, 以满足社区居民需要为目的, 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形式, 具有扎实广泛的群众性, 是把一个个独立的社区居民整合组织起来形成社区生活共同体的主要方式。社区居民往往来自五湖四海, 各行各业, 社区积累着大量的人才资源和爱心志愿资源, 通过各种社区慈善志愿及公益服务组织, 可以有效整合各种社区资源, 发挥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作用。

受经济条件、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及社区居民职业、教育风俗习惯等因素不同的影响, 不同社区的生活环境、居民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及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等往往不同, 各有特点, 从而形成各有特色的社区文化。不同的社区文化维系着不同的社区模式的存在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在塑造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方面, 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当前中国社区社会组织主要包括社区社团和社区民办非营利服务单位两种类型, 其中社区民间群众社团占很大比例。其按功能又可分为利益维护类、情趣文体类和公益类等不同的形式。在中国当前, 在社区民间社团数量上众多的是各种群众性情趣文体类社区社团, 如社区各种书画协会、摄影协会、社区票友队、健身武术队、老年文艺表演队等。这些数量众多、大小规模不等的群众组织通过开展多彩的文体生活, 丰富居民生活, 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来营造社区文明氛围, 塑造有特色的社区文化, 发挥着社区文化系统的L (即模式维持功能) 功能。

社区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结构, 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随着中国城市社区的快速发展, 社区社会组织也迅速发展壮大, 整体数量快速增加, 成为中国居民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和谐社区建设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近年来, 中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在社区发展和建设中发挥社会组织的功能, 强调在社会治理中要积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强调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 应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在此背景下, 社区社会组织应当强化自身建设, 积极参与社区公共服务和治理, 充分发挥社区子系统的各项功能, 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摘要:运用帕森斯的AGIL系统功能分析模式分析社区社会组织作为一个独立系统存在和发展需要满足的功能, 以及其作为社区的子系统对社区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各项功能, 特别是在和谐社区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区社会组织,AGIL模型,和谐社区,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唐兴霖, 刘国臻.论民间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领域及权利保障[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 (6) .

[2]燕继荣.服务型政府的研究路向[J].学海, 2009, (1) .

[3]叶响裙.基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实践的思考[J].新视野, 2013, (2) .

上一篇:美丽的音乐喷泉3年级作文下一篇:企业年终奖发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