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述作文的体会

2024-04-22

复述作文的体会(精选9篇)

篇1:复述作文的体会

复述作文的体会

平南县安怀镇得寨小学 吴伟燕

我县开展的复述作文课题研究适合农村小学生见识少,阅读面狭窄等得点,能大面积地提高学生写作文兴趣,降低写作难度。每到作文课,总有一部分学生愁眉苦脸,一节课也憋不出一段话。复述作文确能解决学生“无米之炊”这一难题,让学生从怕写到要写,最后到会写。有了“米”如何让学生把“饭”炊得更香,这是我们复述作文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即如何与复述作文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多项语文能力素养,应放在研究的首位。

复述作文训练的步骤是:听文选----听后复述----互评点播----写作文这四个环节。可见听是复述作文基础,复述是关键、是重点,最后的写才能水到渠成。在教学中,我有几点体会:

一、复述作文的题材要选好

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教学中,我结合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金田作文》中的优秀习作、故事、寓言、童话为复述作文的题材。所有的小学生对听故事,讲故事如痴如醉,用复述故事文引学生作文入门,可促进学生写作的积极性。首先是组织学生召开故事会,然后把讲故事,所听到的故事写形 象。实践证明,以故事入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丰富作文内容的机会,因而是学生常能满怀信心写出活泼生动、句子流畅的文章。

我曾在作文书上选了《发生在上学路上的一件事》为复述题材:三三两两的学生在上学,不巧一个小同学摔跤,有的学生一走而过,有的却在那里围着看,这时一位学生拨开众人,毫不犹豫地背起他到医院。通过将复述题材巧妙地易于富有兴趣生活中去,学生才会兴趣盎然,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二、复述训练要适当引导

复述作文应以口头为主定能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如果教师在复述作文中没有加以引导,任学生“自由发挥”学生很可能抓不准重点,甚至偏离主题,复述能力难得到真正的提高。在训练中,教师首先要拟定步骤,对复述的文本了如指掌,该在什么时候添枝加叶,该把什么事件说形象具体要心中有数。对重点内容,教师在读文本时,要加重语调,放慢速度,给学生提示必要时,把复述作文的提纲、重点词语板书出来。指导学生把自己某些生活见闻与感受融入到复述作文中去。如在教学复述《我学会了…..》时可先让学生按事情发展顺序找出关键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再进行复述。又如《小英雄雨来》一课,复述时可先让学生把重点词语找出再进行复述。1.晋察冀…芦围….芦花村….2.雨来最喜欢…..本领最高….3..妈妈不让…..有一天…..有了这些词语帮助,学生才不会在复述时丢三落四。

三、复述作文的难度要由浅入深

复述作文训练要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逐渐提高难度。1.机械性复述。训练初期可选篇幅短小,情节简单的文本让学生听后进行背诵式复述练习,要求语句通顺,说得完整便可。2.提示性复述。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和内容复杂的故事,在复述的过程中教师可提示每段的开头或重点词语,不必学生死记硬背,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把内容讲清楚就行了。3.创造性复述。创造性复述包括扩写,续写。这是在复述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对原文加以合理的想象,进行适当的补充、续说等的一种复述。许多的课文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内容,沿着作者思路写下去,既巩固了课文所学知识,有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如《月光曲》一文结尾写道:“贝多芬飞奔回客店,把刚才弹得曲子记录下来。”可启发学生想象贝多芬在记录曲子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在记录的过程中,他的神情是怎样的有那些动作等。

复述作文训练由扶到放,正是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这个理念,经过三年多的训练,学生的语言的表达能力明显提高,有话可说胸有成竹,写作起来得心应手多了。

总之在复述作文的训练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不断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再加上扎扎实实、持之以恒的练习,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会上一个新台阶。

篇2:复述作文的体会

(贵阳六中 窦迎建)

为了使高中英语教学达到新大纲的要求,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些尝试,把课堂教学由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 课转变成注重语言能力的训练课,把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语言习惯当作英语教学的中心任务。我在教学中 利用现行高中精读课文,采用整体性教学复述法,努力把传授新知识和训练运用语言能力结合起来,使课文教 学成为教师、教材、学生相互作用的积极过程,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此谨从实践的 角度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复述是口头表达课文内容的言语过程,是给学生提供施展运用语言能力的机会。这一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 的听力、语感、改进语音语调,还能促进学生的记忆、思维和自学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它已成为语言知识转化 为言语能力,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获得有效的复述效果,我始终遵循记忆规律,重视各 教学环节的密切配合,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个有纲可循,有词可用,有话可说的四步教 学活动中来。

第一步:(不要求预习课文)由教师将课文复述一遍,在复述过程中出现部分生词短语,并用简明英语释 义。(可用板书、幻灯、投影等伴随教师复述。)

第二步:根据教师复述的内容要求学生回答问题,目的在于检查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大概内容。在提问题时 要简略、清楚、易懂,注意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可多用些“yes”、“No”questions。

第三步: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回答一些比第二步复杂些的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自然地使用第 一步中所出现的生词短语。)然后再引导他们将这些问题的答案串成复述内容。

下面是高中英语第二册《体育运动》一课复述法三步的具体设计。

Step1.Teacher Presentation

Retell the text with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onthe blackboard:

joyful and relaxing;have a game of;be of great value;popularform of relaxation;amusement;goall about;build our bodies.

Step2.Learner Presentation

According to what the teacher says answer the following:

(1)Is it joyful and relaxing to have sports and games?

(2)Do many people take part in different kinds of sports?

(3)Some people seem t

篇3:复述作文的体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复述,教学方法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课文”是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练习中经常出现的。其中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老师们都比较重视, 能够在课堂以及课后指导中引导学生达成这一学习目标, 而“复述课文”往往被老师们忽视掉。我对于课文复述教学也曾迷茫过, 但经历了《郑和远航》这篇课文的复述教学, 笔者对课文的复述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充分体会到了复述教学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高的所起的作用, 也尝试了几点关于指导学生进行课文复述的做法, 效果不错。

首先, 复述课文内容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复述过程是认知、理解、记忆、推理、归纳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记忆是复述的准备阶段, 要复述课文, 就需要记住文章的主要情节及重要的细节, 甚至一些重要的词语、过渡性的句段等, 这就迫使学生逐句地用心细读, 并会在细读中不由自主的研究文中的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 思考如何才能把人物的形象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例如, 指导学生复述《郑和远航》一文中“战胜凶险”这部分时, 学生要想把海上的“凶险”和郑和面对凶险到来时的镇定复述出来, 就必须积累这样一些词语:“撕裂”“波峰浪谷”“镇定自若”“化险为夷”“严阵以待”等词语;为了能够将风浪的凶险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 还要记住这些重要的语句:“狂风呼啸着, 海水像脱缰的野马, 奔腾咆哮”“巨浪疯狂的扑向船队, 仿佛要把船只撕裂”。另外, 对课文内容的复述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学生在掌握了海上凶险的相关词句之后, 要想把当时的真实情景再现, 就必须在理解语句的基础之上, 展开合理的想象, 如复述到“狂风呼啸着, 海水像脱缰的野马, 奔腾咆哮”和“巨浪疯狂的扑向船队, 仿佛要把船只撕裂”。这两句话时, 学生在脑海中要出现海上滔天巨浪的情形, 甚至将自己置身于郑和的船上, 切身体会出海上风浪的凶险。在引导学生复述郑和镇定自若指挥士兵战胜海盗时, 要让学生在脑海中浮现郑和的形象:他站在船上有条不紊地指挥船队包围海盗、点燃海盗船、擒拿俘虏等。学生在想象中复述, 在复述中想象, 不仅很容易将自己置身其中, 还会不知不觉的将文中的不要求背诵的语句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语言知识的积累。

其次, 在复述课文中潜移默化文章结构, 掌握文章的表达方法, 提高习作水平。平时的习作教学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是学生苦。学生一提要写作文就愁眉苦脸, 其实多数学生的肚子里是有“货”的, 但“货”是杂乱无章的, 如果学生能够根据作文题目系统的整理这些“货”, 选择方法恰当的将“货”跃然纸上, 我想学生面对每一作文就不会那么头疼了。二是教师苦。课前教师们为了能够更有效的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好, 也是一次次的煞费苦心, 但到最后却收获了一篇篇空洞无物、言而无序的作文。实际上, 我们手中的课本就是最好的写作教学蓝本, 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一些典范之作, 写作方法都是比较巧妙的。可是我们的许多教师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没有充分发挥课本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课文复述教学中, 笔者常常引导学生去感悟课文的习作方法, 让学生在复述中咀嚼、品味、感悟、欣赏, 以“述”导悟, 以“悟”促写, 让学生在复述课文的过程中感悟写法, 提高写作能力。在指导学生复述课文《郑和远航》一文时, 笔者让学生先熟读课文, 引导学生把握住课文的结构框架:扬帆起航———友好往来———战胜凶险, 明白了作者是围绕这三个方面来组织材料的, 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每一个环节中, 深刻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在引导学生复述“扬帆远航”时, 笔者让学生通过对文中的“两万七千八百多人”“六十二艘”“148米”“60米”“一千二百多人”“二三百人”等数字的理解, 让学生明白:作者采用了列数字的写作方法体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规模宏大, 装备精良。在引导学生复述“战胜凶险”时, 笔者让学生体会出作者对于海上凶险的描写, 是为了衬托出战胜凶险的人———郑和的镇定、英勇和智慧, 让学生学会用环境描写来衬托出人物的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另外, 《郑和远航》这篇课文还采用了详略结合的写作方法, 即详细了郑和第一次远航的过程, 略写了后六次远航, 但是并不影响郑和七下西洋的历史影响, 让学生体会出详略结合写作的好处。学生在精彩的复述过程中体会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 以及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 长期的潜移默化, 将会给学生习作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最后, 在复述课文中提高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复述课文重在“述”, 述就是讲话、陈述。所以复述的最大特点是用口说, 只要平时注重复述训练, 学生就一定能够在众人面前大胆的说话, 平时的害羞、语无伦次或者不知所云等都会避免。《郑和远航》这篇课文是历史故事, 叙事性比较强, 文中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 并且在文章末尾点明了郑和七次下下西洋的重大意义。这篇课文的故事性很强, 情节生动, 课文的框架结构 (扬帆起航———友好往来———战胜凶险) 容易把握, 但是学生要想把课文生动的情节讲给别人听, 背诵出来那是有难度的, 也是没有必要的。所以, 复述课文是巩固加深理解课文内容的最好的做法。复述课文的内容只要求学生能够说出课文的大体内容即可, 这样学生在组织语言方面的难度也不是很大, 因此, 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再加上自己的动作、神态等, 有声有色的复述出课文的内容是很容易做到的。学生经历了课文的复述训练, 不仅可以从更深层次的感受课文内容的精彩, 而且也帮助了学生提高了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

篇4:复述教学的常用方法

1.提纲式

抓住主题句或分析段落大意,列出提纲,形成脉络,使学生迅速抓住篇章结构,通过回忆主要内容,联想学过的词和句,组织复述,如教SEFC BI时,通过师生归纳段落大意,教板书,指导组织学生复述:

Part1:The Russsan Czar Peter the Greatbuilt a new capital-StPetersburg.

Part2:St Petersburg has also been the centre of many important eventsin history.

Part 3:When the Nazis had gone,the people of St Petersburg beganrebuilding the city.

2.图画式

教授新课时,教师边简述课文内容边勾画出几幅与文章相关的简笔画,或教完课文后挂出事先准备好的若干幅图画,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看图说话。 简笔画简洁明了,直观形象,有利于促进学生大脑皮层兴奋中心的形成,激发学生的主观性和积极性。学生复述时兴趣盎然,能持久记住经过再认与回忆的课文内容,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3.提问式

教师就课文内容延伸出一、二个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展开讨论。如教完了SEFC BI unit9时,我提出如下几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再组织学生复述。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cellphone?What do you think of it?Why do you think it?What’s the result of using the cellphone? 对这类问题的讨论和口述,可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联想能力和自由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有一定的作用。有时这类问题可事先公布,让学生有所准备。还可以让学生当堂提问,或让学生事先准备提问,教师回答问题,为学生自行复述作铺垫。

4.录音复述

篇5:复述作文《父母之爱》教案

教学目标

1.敞开心扉,通过回忆、表达,感受父母的爱,及我对父母的爱。2.能说出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能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来表现父母之爱,从而懂得感恩父母。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表达真情实感。课前热身:

传话游戏,要传得比较完整。让学生明白听话要认真,复述要准确。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观看图片,读《游子吟》,让学生谈感受,感受父母之爱。

二、听范文,复述文中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部分。1.师生合作复述《父亲的爱》。

2.重点让学生复述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部分。

3.总结范文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突出父母之爱的。

三、回顾课文中的爱是怎样表达出来的。1.教师展示图片和句子,学生相应回答。

2.再次强调:《父亲的爱》是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突出父母之爱的。

四、阅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要求。

1.投影场景,开阔学生思路。

2.说一说: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很多父母的爱,小组交流,说一件最令自己感动的事,或你最想说的一些心里话。

五、语言、动作描写的片段练习。

写一个反映父母之爱的片段,外貌、语言、动作三种描写方法至少用上两种。

1.生动笔写,师巡视。2.展示优秀作品,互相学习。

六、研读例文,学习写法。

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突出父母之爱;首尾呼应、开篇点题、文尾扣题的构篇写法;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

七、动手写作。

写一写:请你以“父母的爱”为内容写一篇作文,要敞开心扉,写出你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运用人物描写 的方法(语言、动作、外貌、心理 等描写),表达人物的爱。板书设计:

父母的爱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表达真情实感 外貌描写 心理描写

范文: 父亲的爱

父亲的爱像一杯咖啡,第一口是苦的,但是越品越甜;父亲的爱像一块夹心糖,外表是硬的,心却是软的;父亲的爱像一本书,表面平淡无奇,书里却充满知识。我的父亲是严厉的,但深爱着我。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广场练习滑滑板,我先把一只脚放到滑板上,另一只脚在地上使劲地蹬,可是怎么也站不稳,越不会滑,心就越焦急,越焦急就越滑不好,我不想学了,就对爸爸妈妈说:“我们回家吧。”爸爸大声地说:“不行,还没有学会呢?怎么就能回家,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我心想:何不让我妈妈扶着我来学呢?我正要实行我的计划时,爸爸好象看出我的心事,就对我说:“学什么都要靠自己,这样才能学得更好、更快,依赖性太强了学不好。要不这样,我俩比比,看谁先学会,行吗?”我敢怒不敢言,不高兴地说:“行,比就比。”心想:不信,你能学会,年龄一大把了。

看着爸爸笨拙的身躯,不停滑着那不听话的滑板,可笑极了,“咚”的一声,不好,爸爸摔跤了,这时,只见爸爸不慌不忙的从地上爬起来,蹲在地上看着滑板,好象在思索、又好象在研究,不一会儿,爸爸踩上了滑板,一只脚掌握着方向,左右摇摆着,另一只脚用力的滑着,慢慢的身躯变得那么轻巧、那么优美了。“我会滑了,你来看。”爸爸高兴地喊着。我惭愧地下了头,觉得爸爸都能学会,我还有什么不能学会的呢,在爸爸榜样的影响下,我终于也学会了。

篇6:鸡 公 主复述故事作文450字

鸡 公 主(复述故事)作文450字

从前,有一只美丽的鸡公主,它有着一身五颜六色的羽毛,可漂亮了。但是它非常骄傲,一见到同伴就想和它比美。今天,鸡公主正在寻找比美的对象。它看见一群蚂蚁正在辛勤地搬运食物,鸡公主说:“蚂蚁,蚂蚁,搬什么东西呀,不如我们来比美吧!”蚂蚁说:“我们正在搬运冬天的`食物呢,你请回吧!”鸡公主哼了一声,扭头走开了,它有点失望,不过并没有影响它的心情。没过一会儿,它又看到了一只水牛,鸡公主兴奋地走上前去说:“水牛,水牛,我们来比美吧!”可水牛忙着耕地,对它置之不理。鸡公主失望地走开了。这时候,它看到一只正在帮主人看家的大黄狗,鸡公主赶紧走上去,把刚才大家不理它,不跟它比美的经过跟大黄狗讲了一遍,希望大黄狗来评评理。大黄狗说:“你可不要每天只顾着比美,也帮主人做点事儿吧,不然你的主人会觉得你整天不做事儿,没什么用,会把你吃了的”。鸡公主生气地走开了,它认为大家都不理它,大家都做得不对,一定是大家都不敢跟它比美,鸡公主又回到它的窝里梳理它的羽毛起来。过了几天,鸡公主果然变成了主人餐桌上的菜肴。直到主人杀它的最后一刻,鸡公主才后悔,原来大黄狗说得是对的。

篇7: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述作文教案

广西贵港市平南镇中心小学

欧志强

一、训练目标:

1、通过复述作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记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让学生能回忆获取的信息,并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复述作文。

二、训练的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听、说、记的能力。让学生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口头复述并写下来。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主题:“复述”。

同学们你们想有清洁、舒适的环境学习吗? 学生:“想”。

“保护环境,干干净净,舒舒服服,开开心心的学习”。请同学们把我刚才说的重复一遍。“保护环境,干干净净,舒舒服服,开开心心的学习”。这样老师先讲你们复讲叫做什么?“复述”。那老师先讲一个故事,同学们再重复讲出来,并写出来叫做什么呢?“复述作文”

(二)讲故事,让学生听故事,获取信息。要求:

1、学生听故事过程中,不能写、问、不插话,要认真听,用心记。

2、教师讲故事《一棵树》

一棵树

从前,山坡前,有一个动物小村,村里住着许多动物。一天,狮子嫌家门前的一棵树让自己走路绕弯,于是,它拿来斧头,把树砍了。几天后,河马晒在门口的衣服被风吹到了一旁的大树上,河马够不着树上的衣服,它拿来锯子锯倒了一棵。

又过了几天,黑熊要搭一个木架,它砍倒了一棵树。„„

六月,太阳火辣辣地晒着。

“热死了,热死了„„”,动物们热得受不了,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为什么会这么热呀,这是怎么回事?”这时狮子猛然发现,村子里一棵树也没有了,“难怪这么热,整个村子一棵树都没有了!”它十分生气地说:“谁把树都砍了?” “我只砍了一棵树。”河马说。“我也只砍了一棵树。”黑熊说。“我也只砍了一棵树。”狐狸说。„„

“我也只砍了一棵树。”狮子说。“可是,大家都只砍了一棵树,怎么会发生这么严重的后果呢?” 村子没法居住了,动物们只好迁移。

一天,动物们来到了另一个动物村子,只见这个村子到处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凉爽得很。狮子问这个村的大象:“你们这个村的环境怎么这么好呀,树木这么多,有什么秘诀吗?”

“秘诀?”大象摇摇头,“没有呀。只是,我们从来不乱砍木,另外,每人又种了一棵树。” “就这么简单?”狮子将信将疑,“好吧,谢谢你,我们也试试。” 狮子领着动物们来到一个空旷的地方,盖好房子,让大家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都种上树,“并且说,今后大家不能砍树了!” „„

几年后,这个村子也绿树成荫了,气候宜人。狮子感叹说:“一棵树,太重要了。”

(三)师生共同回忆,理清故事脉络。

1、回忆故事的主要内容,边引导边板书(1)文章出现的人物。(抽生)(2)他们都做了些什么。(抽生)

2、学生评价。

四、学生把整个故事口头复述出来。

1、分小组复述。

(1)能把故事的大意出来,要语句通顺,结构完整。(2)小组内同学可以相互补充。

2、整体复述,教师随机指导。

要求:故事完整,语句通顺,结构完整。(1)小组代表复述(座位)(2)小组代表讲台复述。

五、课堂总结,布置习作。

篇8:复述的类型及其教学

一、复述的类型

1改变人称复述。如果课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那么就让学生用第三人称复述;如果课文是用第三人称写的,就让学生用第一人称复述。这种复述,不仅要求表达上有变化,而且要求在内容上有较大的改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如在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可让学生从邱少云的角度对整个事件进行描述,让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补充当时邱少云内在的思想和感受。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性,更能让学生走进英雄的心里——其实英雄也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他的身躯并不是钢铁铸成的,他也会犹豫,也有疼痛。正是他的平凡和真切会让学生与他走得更近。只有这样走近了英雄,才会真正体会到英雄的为了大局而牺牲自己的伟大之处。文章所要教给学生的情感的体会、内心的感动、中心的领会等一系列教学目的便在这样的复述中水到渠成地完成了。

2补充内容复述。可以为课文补充开头,可以为课文补充结局,也可以让学生为他们所喜欢的主人公补充未来的生活。当然,他们要想象这些主人公未来的命运不是轻而易举的。学生的想象反映了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例如学习《凡卡》后,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对凡卡的未来进行复述补充。有的学生让凡卡回到乡下爷爷那儿,虽然有爷爷的关心与爱护,但也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最终爷爷连关心的能力也要没有了,凡卡命运依旧悲惨;有的学生设想凡卡依旧留在城里,过得依旧是猪狗不如的生活;也有学生想得更远,设想凡卡后来成长为一名革命者,投入了反对地主和资本家的斗争,并且担任了红军的指挥员。是的,凡卡命运的悲惨并不是他不聪明、不勤劳,而是他生活的社会环境、社会制度让他的童年没有阳光,连最起码的温饱都没有。这一点在对凡卡的未来生活进行复述中,学生也深刻体会到了。

3改变主人公复述。例如屠格涅夫写的《麻雀》,它记叙了一只老麻雀不顾猎犬的威胁而全力保护自己幼雏的经过。原文中的主人公“我”是一个猎人。可以要求学生在复述时把“我”换成猎狗或换成老麻雀,甚至换成从巢里跌落下来的雏雀。要完成这一类或改变主人公的复述,学生必须“进入角色”,即能按照不同人物的年龄、性格和特点来重新编拟课文。

4描写性复述。如果课文是诗歌、散文之类的文艺作品,可以要求学生对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思想的两三个重点部分,进行具体描写:可以是自然环境的描写,也可以是人物的外貌或动作的描写。这样,学生在自己头脑中将课文概括成两三幅生动形象的图画,不仅有利于理解课文,而且有利于增强审美感,发展创造性想象能力。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的《太阳是大家的》一课时,在学到第二部分“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让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中的内容描述出来。这样,既理解了诗歌的意思,又让内容在学生的脑海中重现,语言进行重组。当然,有一些篇幅较长的课文,也可以让学生多描写几个部分。

5详细复述。这是一种接近课文原文的复述,要求学生对所复述的课文有一定的理解,在理解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抓住主要情节。详细复述时,既要注意自己组织语言,又要注意较多地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这就能促使学生去掌握课文中典范的语言。这样的复述一般比较适合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课文,例如《神笔马良》、《一夜的工作》、《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这样的课文。

6演剧性复述。如果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很多,并且情节又比较简单,那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改变成剧本,然后用演剧的方式进行复述,对此,学生:是很感兴趣的。为了使这类复述获得成功,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仔细分析课文中各种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然后进行扮演角色的朗读。在复述时,学生表达的只是对话,而教师可以用旁白的形式简单地介绍故事的背景和发展线索。比如,在教学《武松打虎》这一课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这样的复述:前半部分在景阳冈喝酒时与店小二的那番精彩的对白可以分角色表演,而后半部分打虎的片断可以让学生边表演边进行复述。这样对武松这个人的性格特点等就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复述的教学

1复述教学:意识领先。复述课文的要求较难作为一个项目列入考试范围,在长期的教学中:大家都不太重视复述课文的训练。教师这样,学生更是如此。在教师引起足够重视的基础上,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复述课文对自己语言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白:一些名家名篇,语言非常精炼,非常准确,需要花一定的工夫记诵;有些课文不是名家名篇,不需要一字不差地记背它,但这些课文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这时复述就是一个非常适用的好办法。明白了这些道理,学生进行复述训练的积极性就高了。

2复述对象:面向全体学生。复述课文的训练,不能仅仅限于几个优等生,更不应该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点缀品。要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复述课:丈的训练中提高语言水平。进行复述训练时,应该在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当指名让学生复述时,这样的学生应具有中上水平,有一定的代表性,帮助他们提高复述的水平,便是帮助绝大多数学生。在复述结束,进行评议时,又要注意给整个集体练习提高的机会。这样就可以让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复述训练中取得进步。为了提高学生复述的参与率,还可以先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练习复述,在通过小组协作学习,交流复述、互相帮助后选出代表全班交流,师生评议,逐步达到复述的要求。

3复述的依据:课文。复述课文,首先要以课文为依据,要正确地表达课文思想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收到理解课文和熟记课文的效果;其次要有选择地表达课文的思想内容,从而突出重点,这些都要以仔细阅读课文为基础。学生在复述课文时,不管是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还是出现原文照搬的情况,都是因为没有认真阅读课文、没有很好地理解课文造成的,所以在进行复述训练的时候,必须把仔细阅读课文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4复述训练的基础:朗读。朗读能够使学生将书面语言的形式和它所表达的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流露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因此,复述训练和朗读训练必须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朗读,把握课文的内容和感情,产生共鸣;尤其是课文的重点,必须反复朗读,反复体会,为复述打下的基础。

朗读是眼、口、耳、脑并用的阅读活动,它通过视觉在大脑皮层的同一个区域加深这一痕迹,有助于对课文的记忆。朗读能使学生在口头上逐渐习惯于使用课文中的用语用词,自然地吸收书面语言。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进行复述训练的时候,也应该重视朗读的训练,来帮助学生记忆课文,提高用规范的语言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

5复述的评价:激励。在复述训练中要重视信息反馈,让学生在复述课文以后,得到及时、恰当的评价,让学生通过这种评价,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做出调整。信息反馈越是恰当,学生的学习成果的正确度就越高,学习效果就越好。这样的信息反馈,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也可以让学生相互学习,在学生之间建立交往,甚至教师也可以作为集体的一员参与这种交往。这样,被评价的学生得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参与评价的学生也可以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众多的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主动地学习。在讨论中得到互补,学习气氛变得热烈起来,学习内容变得深刻起来,教学过程就能保持最优的动态,收到最佳效果。

6复述的程序:循序渐进。复述要从自然段开始,然后过渡到意义段,最后才是全篇,逐步提高难度。为了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确定复述内容的长短,让他们通过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篇9:复述作文的体会

复述,在语文教学上指学生把读物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是构成小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复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记忆能力,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句,提高阅读和写话能力。《新课标》明确指出:中年级学生要能复述叙事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中年级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老师,不要总是埋怨学生“不会说话”,也不要为找不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支点而愁眉不展,我们应该切实地把复述训练落到实处。

苏教版第五册教材中第三单元重点安排了复述这个训练,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又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了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但是,由于应试观念的影响,忽视复述教学成了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比较普遍的现象。或复述的形式过于单一的一带而过,留给学生的训练时间不足;有的甚至形式化地作为课后作业,只有布置没有反馈。学生的复述能力得不到提高,直接影响了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口头表达等多方面的语文素养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展开复述教学,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呢?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 激发复述的激情

一般来说,小学生是爱听爱说的,在他们和同伴玩耍时,与家人交谈时,往往能无拘无束地高谈阔论;而一到课堂上,就出现说话结结巴巴,辞不达意。因此教师要善于模拟创设生活化的互动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复述训练由“单纯练习”变为“真实交流”。如教完《蒲公英》后,我让学生想象第二年秋天,小蒲公英又要离开妈妈啦,为了让它们都能茁壮成长,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哪个小朋友愿意做一做蒲公英的妈妈讲一讲文中的故事。话音刚落,教室里举起了如林般的小手。教完《三袋麦子》让学生动手制作连环画。第三节课一上课我便说“第一个上来讲故事的同学,肯定既是班上最棒的的画家又是我们班最出色的故事家。”哪个学生不愿意做最棒的与最出色的学生。引导学生分段讲完《哪吒闹海》后,我说“下面为这三段没有声音的录像配音,可以加上动作,请大家擦亮眼睛看一看,竖起耳朵听一听,评出我们班的故事大王。”不经意间,激发了学生复述的积极性。

二、根据课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形式

复述课文的训练方法很多,我们在教学时应根据不同课文、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不同水平来定,采用灵活机动的训练方法,使复述训练落到实处。

(一)关键词引领,课件引导学生直观复述

关键词,即与课文的描写线索或写作特色等要素有密切关联的重点词语。关键词引领,为学生复述提供了一根拐杖。借助这根拐杖,既帮助学生把握了文章的精髓,降低了复述的难度,同时又为学生留下了表达的空间,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学《蒲公英》一课第二课时,一上课在听写了“沙漠|、干死、湖泊、淹死、泥土、茁壮成长”等词后。我让学生利用课题及听写的六个词语简要的讲一讲这个故事。这样的简要复述训练既回顾了课文内容又促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会运用词语,积累了词汇。当学生在读悟中理解课文内容后,我利用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回顾全文。然后让学生借助课题、板书、课件来讲故事,尽量用上书上的好句,如能加上自己对课文内容独特的理解更好。这样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复述不仅有提示作用,而且还能在复述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

(二)插图或自画连环画配字引导学生复述

苏教版教材中许多课文紧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配上的插图,合理、巧妙地用 运用这些插图,有利于学生流畅地复述课文内容。有的学生的绘画能力比较强,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课文情节化连环画,在每幅图下配上简单的介绍情节的文字。这样可以一方面帮助学生语像同构,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内化课文语言。如教完课文《三袋麦子》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画几幅连环画,实在不会画的同学就模仿书上的插图画三幅画,在每幅图下配上简单的介绍情节的文字,对照插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第二天,让学生把自己画的连环画放在投影仪下,对照自己画的连环画讲故事。有的学生甚至画了七、八幅图,配上了课文中没有的语言。这充分说明学生已完全理解了课文内容。听着学生生动的复述,我想对于指导学生复述童话故事,画连环画并配上文字是再确当不过的方法啦!

(三)、看动画片——读课文——讲故事

苏教版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根据神话故事改编的,学生在学课文以前已看过含有课文内容的动画片。如《哪吒闹海》、《沉香救母》等课文。在指导复述这类课文时,我采取看动画片——读课文——讲故事的形式。课前,我在网上下载了“龙王兴风作浪”、“哪吒闹海”、“天下太平”三个片段。教学时,我依次播放三个片段,让学生在课文中分别找出相关的内容多读几遍,然后丢开书本加上动作把这段故事讲给同桌听。当学生准备充足后,以比赛的形式讲一讲每段故事内容,当场评选“讲片段故事能手”。当学生能生动的讲述三个片段后,我再一次播放三段录像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说这个故事,如能加上动作更好。最后,全班开展讲故事比赛,评选故事大王。这样逐步地提高复述要求,让学生感觉复述课文是件多么愉快的事。

三、重视课堂评价 伺机点拨学生创造性复述的方法

课堂评价运用得好,对于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困难的决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学生在复述《蒲公英》一文中太阳公公嘱咐的话时,加上了在《十万个为什么》上看到的种子为什么不能落在沙漠、湖泊,只能落在土地上的原因。我及时竖起大拇指夸赞道“你真了不起,把在课外书上看到的内容也加进去了。”在复述《三袋麦子》一课时,加上了自己对三个小动物不同做法的自我看法,而且比较全面。我评点道“你看他复述时多投入呀!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主人翁,真实地说出自己这样做的想法。大家要向他学习。”。。。总之,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认真、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复述,寻找挈机教给学生创造性复述的方法。

以上是我教第三单元时,指导学生复述课文的体会。我相信学生在掌握以上方法后,平时在复述课文时迁移运用并注意持之以恒,复述课文一定会越来越精彩。

加强读、述、背训练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一、什么是读、述、背

读,即读课文,分朗读和默读。这里主要指朗读。小学阶段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和有感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方式方法很多,如教师的范读、引读、指名读,还有学生的听读、齐读、分组读、个人读、轮读、接读、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配乐朗读等。

述,即复述课文,分口头复述和书面复述。口头和书面复述又可分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详细复述,即接近原课文的复述。简要复述,即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复述。创造性复述,即或改变课文人称、或改变课文结构、或改变课文叙述顺序、或改变课文体裁(如读歌改散文等)、或扩充课文情节、或边叙述边评论人物等的复述。复述时,可针对课文实际复述全课文,或复述重点段,或复述重点句。

背,即背诵课文,有全文背诵、段落背诵和精彩片段背诵。

二、为什么要加强读、述、背训练 1.读、述、背有助于识好字。识好字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通过读、述、背,特别是通过认真反复地朗读课文,不仅可以读准、记住字音,认清字形,还可以正确地理解字义,学习字的用法。实践证明,寓识字于阅读之中,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可把字的音形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字的理解与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识字质量。

2.读、述、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即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学习任何语言,都必须重视语言的吸收和储存。如果说理解语言是运用语言的前提,那么积累语言就是运用语言的基础。要发展语言,首先要打好语言的基础,即首先储存、积累语言,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读、述、背就是要把课文语言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学生不规范的口头语言。可以说,读、述、背时吸收、记忆、储存、积累规范化语言最有效的方法。此外,读、述、背的过程,就是理解和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因此,读、述、背不仅可以积累语言,还可以深刻理解和学习运用语言,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语言。3.读、述、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技巧。有人说,理想的阅读(指默读)技巧,是声音不在口边出现,只在脑际盘旋,脑子里仍是一片有声有色的境界。读、述、背,特别是朗读,是学习这种阅读技巧的一种方法。读、述、背对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技巧更有着直接的关系。课文文质兼美,有中心,有内容,有条理,句子通顺,语言生动。通过大量地朗读、复述、背诵课文,胸中积累许多范本,就能潜移默化地学会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学生常听常读常复述好的课文,还可以增加语感,“耳治”、“口治”自己作文中的语病,把作文写通顺。4.读、述、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读、述、背课文,需要记忆、思考、想象,这无疑对学生的记忆、思维、想象能力是很好的锻炼。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和创造性复述,对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有很大作用。

5.读、述、背时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读、述、背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读、述、背在学习和工作中常常用得到,是学生今后学习、工作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要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必须加强读、述、背训练。

综上所述,读、述、背有助于识好字,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智力,又是学生必备的语文能力,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语文、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的、有效的方法。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发展学生语言的任务,语文教学要以读为本,加强读、述、背训练。

三、怎样加强读、述、背训练

1.要把读、述、背作为课文教学的第一要求。张天若先生指出:“一课书教完后,成败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学生是否熟读了课文。”有些课文,其教学成败标准当然也应该包括复述和背诵。一课书教完后,当熟读者不能熟读,当复述者不会复述,当背诵者不会背诵,就不能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要求。为了重视读、述、背,确保教学成功,应当把读、述、背作为课文教学的首要任务、第一要求,并视课文实际明确读、述、背训练的具体要求。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每篇课文要求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熟读成诵,琅琅上口。感情浓厚的课文要达到有感情地朗读。故事性强的课文或段落要达到会复述。诗歌、散文等语句优美的课文或语段要达到会背。读、述、背的教学要求要高,训练要严,务必达到。其它要求,如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等写作知识、方法,要求要降低,强调感性积累,不强调理性认识。易学易掌握的语法、修辞、篇章知识,可评评点点,实际练练,不搞讲深讲透。有些课文可不提这方面的要求,不搞这方面的讲解分析。我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读、述、背训练。2.要以读、述、背训练为中心组织阅读教学过程。读、述、背时阅读教学中重要的和经常的训练。阅读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指导学生读、述、背的过程,即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从不会读、述、背到会读、述、背,从会读、述、背到能读、述、背。为了突出、保证读、述、背训练,教学内容要精练,教学手段要单纯,教学风格要朴实,教学过程要简化,不搞形式主义,不搞繁琐哲学。要根据课文实际,以读、述、背为中心来组织安排教学。

以朗读训练为中心,可安排以下教学步骤:

(1)启发朗读课文兴趣;(2)提高朗读课文要求;(3)提示、指导背诵课文方法;(4)学生练习背诵课文;(5)检查背诵课文效果。如口头背诵或默写课文,或按原文填空;根据课文实际进行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练习等。3.要把指导读、述、背作为阅读教学的主要方法。读、述、背是我国传统的、有效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对学生来讲,读、述、背是阅读课上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对教师来讲,读、述、背指导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上语文课是否就是讲书?我说不应等这样„„要尽量避免讲书,认为学生不懂,要我讲了你才懂,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吕叔湘先生、吴伯萧先生也有类似的论述。吕叔湘先生说:“白话文学生完全看得懂,或者基本上看得懂,教师完全可以少讲或不讲,个别地方学生不理解的就讲一点。”吴伯萧先生说:“我不赞成讲读课中‘分析课’占太多的时间,讲读范文或经典,最好把功夫下在读原文上。”可是当前在语文教学中问风盛行,讲风不息,分析课相当普遍。这样做就挤掉了读、述、背训练的时间,对发展学生的语言非常不利。为了切实把语文课上成读、述、背训练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必须改变串问、串讲的教法,把功夫真正放在引导学生朗读、复述、背诵课文上,特别是要以读代问代讲,通过指导读帮助学生学好语文。如,指导学生读出轻重缓急的语势,读出课文的结构,从中学习布局谋篇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出生动真实的语气,突出作者的修辞手段,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指导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诵,理解词句的含义,深刻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等等。即使需要讲一点,也要言简意赅,一语破的,不要花很多时间。讲解要有了利于更好地读、述、背。至于指导读、述、背的具体的方法是很多的,这里不再详述。

4.要把读、述、背列为考查项目和内容。语文考查要改进,不仅有书面考查,还要有口头考查;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要考查语文能力和技能。读、述、背是重要的语文能力和技能,必须列为考查项目和考查内容。以考查引起对读、述、背的重视,并促进训练,保证落实。

上一篇:没心思工作的个性签名下一篇:节水灌溉资金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