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心得体会的

2022-09-15

时间的流逝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各种事物,这些事物会带给我们一定的启发,对于这些心得体会,我们应当记录下来。如何让自己的心得体会更具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教学心得体会的》,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作文教学心得体会的

小学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大坪镇岩屋小学张先茂

小学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掌握的语文知识运词造句,布段成章来表达他们对学习,生活的感受和理解。通过作文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组织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搞好作文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将会发生重大作用。那么如何进行作文教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根据自己的教学时间,谈一点肤浅的体会。

一、注重平时积累,为作文做好铺垫。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积累的方法:一是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新编教材中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了“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优美的词语”。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在读背是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摘抄中积累材料。摘抄可分类抄写,如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景色;人的喜怒哀乐的不同心理活动;风云雨雪的不同特点;人物品质的褒贬,以及常用成语、名言、警句等等。如果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了铺垫,能是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如我在教《九寨沟》一课时,让学生积累描写自然景观和动物特点的词语,为以后学生写熟悉的景物打基础。二是让学生练习用词造句,用几个意思相关的词语写一段话,让学生在练习中理解并正确运用词语,这样就可达到积累与运用双重目的。三是通过写日记好和周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法,也是小练笔的最好途径,因为日

记的内容广泛,不拘一格,这样就让学生有自由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只要持之以恒,必有效果。

二、结合生活实际,寻找作文素材。

走进生活,就地取材。农村天地广阔,生活丰富多彩,山川田野,自然风光,农家生活,山村变化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在指导中,就要牢牢抓住让学生有话可写的材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今年指导四年级的作文时,我先设计“介绍我自己”,让学生写出自己的性格特点,组织看电影时,有目的地告诉学生要留意影片情节,观后又一“有一本字典想到的”写看了《风雨上海滩》后的感想,由于学生有话可说,虽不尽完美,但能写出真情实感。同时还可结合春种秋收等农忙季节,让学生一方面参加劳动,一方面结合亲身金利来写相应的作文。这样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好习惯的养成,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学生观察领悟写作方法。

三、学生的生活环境本身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要让学生评是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摄取写作材料。如景和物、人和事等,指导学生现场观察、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例如让学生练写“帮妈妈做家务”,“我学会了XX””,“班里的调皮鬼”,“冬天的早晨”,“XX,我想对你说。。。。。写这类作文,由于学生的参与和有意识的观察,记忆,思考,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避免了说空话、假话。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水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

了兴趣就可以激发灵感。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应针对这一特点,启发在他们周围发生的事作为素材进行练笔。一是小学生生活中的趣事。如:学炒菜误把碱面当盐,喝水中误把盐当糖,游戏中检点猫的胡须等,让人笑破肚皮的趣事。二是鼓励他们参加征文写作,为班上作文展示平台投稿,这样也可以让学生轻松走进习作之门,是他们想写,爱写,逐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注重对学生作文的评价,让学生乐于写作。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价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发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的情趣。评价时,我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给予不同的评价。在批改作文中,把写的较好的文章让学生走上讲台,全班交流,树立典型。基础差的同学,也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如好的开头、结尾,哪怕只是通顺、生动的一句话,一个比较恰当的词,都及时予以表扬,这样就让一些畏难写作的同学得到鼓励,增强信心。

虽说万事开头难,小学生学写作文更难,但我认为只要教师引导得当,指导有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是他们爱写、乐写、勤写,作文教学质量就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第二篇: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心得

怎样使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更加有效

板桥镇花红完小

吴斌芳

从教十余年,一直扎根山区,扎根农村小学,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困惑语文教师的一个痛,习作也成了学生们望而生畏的难题。为了写出一篇好作文,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往往事与愿违,收效甚微效。近来,通过认真对《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并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树立学生作文自信,培养浓郁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班级有少数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语文作文能力低下。他们往往“谈文色变”。对于这些学生我尽可能多的给他们创造一些实践活动的机会。课堂上启发他们的思维,鼓励他们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见解,并及时给予肯定与补充。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尝试写出自己对一些事情的认识和看法,不追求有华丽的辞藻,生动的语言,只要做到写自己的所思所想。久而久之,他们觉得写作并不可怕。随着实践内容的扩展,他们想说、想写的自然就更多了,作文的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作文是生活实践、思维与语言的统一。为提高这些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安排在每周星期

二、星期四第三节课进行课外读书活动,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让他们阐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能力。如读完一篇文章之后,让他们谈谈对文章的理解,包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文章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等;还不定期的拿出他们的读书笔记交流,笔记可以是摘抄的,也可以是自己写的读后感。给他们更多表现的机会,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平时的作文困难户有了成功的体验,找回了作文的信心,他们不再遮遮掩掩,开始畅所欲言,并积极参与到班级其他各项活动中。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生活经验丰富了,表达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再也不把作文当做是负担了,真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通过写作来表达真情实感,通过写作来与他人交流。

二、注重知识与生活的积累,做到随手采集

1、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如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会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习作做好了准备,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学完《草虫的村落》这篇课文后,我就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和丰富的想象力,仿写一篇作文。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积流成河,积沙成丘”我认为,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是一种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广泛,题材自由。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比如:每组织学生参加一次集体活动,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三、注重学以致用,结合教学实际及时辅导。

小学儿童的知识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再见了,亲人》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学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我思念的××”为主题口语交际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都积极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是这样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打工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发现妈妈提着包已跑出了家门,我连头也没梳,散着发就在后面追,我边追边喊,妈妈也边跑边抹泪。到了夜晚,我觉得房子里空荡荡的,怎么也睡不着,只好抱着妈妈睡过的枕头闻闻她留下的味道)这样的描写很感人,学生也能说真话、实话,思绪的闸门随机打开。

四、不要吝啬对学生作文积极的评价 在小学生心目中,老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评价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当然,更不能一棒子打死。我们语文教师应根据不同作文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霎时”,于是我在对他的评语中这样写道:希望你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采集本,老师相信你的作文水平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这样做,能让一些作文困难户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在作文教学中尽量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选择更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更加关注现实,尽情描述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同时,教师只有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让自己的学生有感而发,有文可写,能写好文。

第三篇:作文教学中的心得

茨榆山中学---张莉莉

语文新课程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还特别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文风。那么,如何上好作文课呢?下面谈一谈自己的所感:

首先,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充分说明了做事时兴趣的作用很关键。兴趣是事件成败的主导因素,那么写作兴趣也是写作动力。在现实中学生对作文感到头疼的原因就是没有兴趣,而无兴趣的根源在于写作不入门。正如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的“儿童学习任何事物的最合适的时机是当他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投入到有趣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并抓住写作材料,产生写作欲望。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兴味作文。引导学生紧扣写作话题,大胆地走进生活,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找到写作的素材。自由命题,喜欢说什么就写什么,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写作天地。

其次,重视作文的生成过程。以前,常见到学生作文时,一动笔就落在了作文本上,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碰到天黑就住店。作文写成后,连读第二遍的习惯都没有,更不用说用心修改了。导致的结果是,老师爬弯了腰,学生放下了心,作文下发后,学生只看等级与评语,再无别感。更有学生为了应付上交,常常剽窃.转抄他人作文。为此,老师应对学生的作文跟踪,让学生写成腹稿后,反复阅读,认真推敲,达到自我满意的程度再定稿。

第三,重视作文写法的指导。 写作就是努力写自己想写的话,每次写作应鼓励学生富有创意的表达。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亲自去感受体验生活。正如叔本华说:“读书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而写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作文须有章法,而不是材料的拼凑。教师批阅学生的作文,应发现学生作文中的败笔和成功之处。做好评语中的指导交流,同时让写作优秀的学生谈谈自己写作时的想法,这样有助于全体学生分享成功的经验。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写好作文必须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多阅读,多积累,作文就不再苦,不再难了。

第四篇:《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读书心得

今天开始读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浏览一遍后,我对管老师提出的这两个观点很感兴趣,一是“语文书”不等于“语文课程”,一是“课堂主阵地”不等于“课本主阵地。有一种说法,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到底“三分”和“七分”,哪个重要?

管老师认为,没有课外的七分,是永远学不好语文的。一个只知道读课文的人,语文学习上永远不会有出息。一个把语文书放一边,把小说藏在桌肚里读得忘乎所以的人,或许能成为作家、文豪。一本语文书不过三万字,教得再透,读得再熟,煮得再烂,不过三万字,不会变成30万字。

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天到晚抱着薄薄的语文书,视语文书为宝典,红宝书,一篇通俗易懂、明白如话的白话文,折腾了两三节课,还不够,还有一页又一页的关于课文的练习题、“课课通”。把“三分”折腾得死去活来,把“七分”忘得所剩无几;把学生折腾得死去活来,把活泼泼的自主阅读、写作忘得所剩无几。

绝大多数的语文老师,错把“语文书”当成“语文课程”,以为把语文书教好了,就是把语文课程教好了,学生就能学好语文了。把语文书等同于语文课程的悲剧,正在认真而严肃地上演。我们的教育经常在严肃而认真地做着滑稽而错误的事。我们的老师经常在严肃而认真地做着滑稽而错误的事。

将“语文书”的教学等于“语文”的教学,直接孪生了一个可怕的现象:“课堂主阵地”等于“课本主阵地”。语文学习重在课外的“七分”。一本薄薄的语文书对于语文课程来说,杯水车薪,缺得太多了。一个语文教师认识不到这一点,把课堂教学窄化为“课本教学”。拿着薄薄的语文书折腾来折腾去,折腾了一个学期又一个学期,也折磨了学生一个学期又一个学期,折腾到最后,老师筋疲力尽 ,学生枯燥无味。

一个语文老师,应该用百分之七十的精力处理“七分”的“课外”,即开发语文课程和使用开发出来的语文课程。

语文书太薄了,开发语文课程太迫切了。开发语文课程,开发好课外的“七分”课程,应该是语文老师的核心教学能力、第一教学能力。开发语文课程,是发展语文老师、成就语文老师、幸福语文老师的重要途径。只有自我开发,教师才有作品感,才能走向“教自己的东西”,教学才会充满老师自己的思想、见解和情感,教学才能烙上“我的”色彩。教师的核心能力不是课堂教学能力,那毕竟只占“三分”。一个语文老师用自己开发的“课程”来教,如《第56号教室的奇迹》里的雷夫,用“他的”莎士比亚来教学生,教师的教学才能对学生有个人的、个性的影响。

语文学习要“课堂小阵地”,更要“课外大舞台”。课堂,语文老师的研究重点,不是教材解读,而是“两个”开发,一是课程开发,二是组织、引导、激励学生方法和手段的开发,使学生主动用起、用好“课外大舞台”,将“读”和“写”融入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这就是最好的语文教学。

读了管老师的以上论述,让人感到豁然开朗。一直以来,我也很多一线老师一样,犯了同样的错误,一是认为“语文书”就是“语文课程”,把语文书当做“圣经”,抱着语文书死死不放,不把它读通读透决不罢休。一是认为“课堂主阵地”等于“课本主阵地。“课堂是个大舞台,谁都可以进来”。窦桂梅老师不是提出三个超越吗?其中就有超越课堂,超越教材。还有课内海量阅读的推广人韩兴娥、常丽华和薛瑞萍,不是已经把课外书搬进了课堂吗?韩兴娥,《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的作者,她仅用四个星期就教完课本,节省下来的时间全部带领学生读课外书,畅游书的海洋,读了一本又一本,她所教班级语文成绩与其他班级相比,遥遥领先。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素养的提高,不是靠一本语文书,不是靠大量的做题,让学生大量阅读,才是当务之急,老师不能禁锢于“一亩三分地”,学生,不能禁锢于“课堂小天地”,要到书的海洋中畅游。只有这样,才能解放学生、解放老师、解放课堂,学生才真正做到“营养均衡”。

第五篇: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陕西省紫阳县双桥镇中心小学 李 勤

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有十一年了。2009年的下年,我带的三年级一班,开始接触作文。虽然从

一、二年级就开始训练学生用词造句,引导学生看图说话,但是当学生把一篇篇作文递交上来时,我懵了:作文课上,别人怎么说,他也怎么说,没有自己的见解;别人怎么写,他也怎么写,缺乏自己的创意。写人一个模、写事一个过程、写景一个风景、状物一个样„„完全一个模式,一个套路。文章中口语特别多,找不到特别精彩的句、段,有的甚至是病句一大篇,文章从头到尾只有个句号。如果长此下去,学生的作文水平可想而知。从这时起,我就经常翻阅有关作文教学的书籍,平时反复思考总结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得与失。近两年来我班的作文水平在不断提高,尤其是进入四年级后的效果特别明显。现在,我来谈谈自己平常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 我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和素材

从书中获取语言是积累的最好方式。现在好多学生不喜欢读书,替代书的是电视、光碟、电脑。为了提高学生看书的兴趣,我搜集了《喜羊羊与灰太狼》、《铠甲勇士》、《成龙历险记》等动画版书籍;《脑筋急转弯》、《谜语》、《绕口令》等益智类书籍;再慢慢引导学生看其他类书籍,学生逐渐养成了看书的习惯。看书的目的是为了积累,我要求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一些名言名句、古诗词、儿童诗歌等,并要求学生熟读成诵,定期检查。

平时学校、班队开展“读书交流会”,“诗歌朗诵比赛”,“美好生活、感受春天”作文比赛,“争做文明学生”黑板报,“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手抄报,“文化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活动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再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资料,谁找的谁完成制作。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又加深了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

另外,我经常督促学生养成好的自觉学习习惯,教他们从生活中领悟,在生活中积累。引导他们在互联网上查资料,做一些小制作,学会咨询别人。在平时玩耍或外出留心观察并记录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

二、 我平时注重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并教给他们作文的方法

作文是写出来的。因此我坚持天天让学生写一篇日记。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在日记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从“小”入手,如写“小制作、小见闻、小秘密、小发现、小体会、小事情、小植物、小动物”等等。这样学生的作文对象就集中了,不会存在作文内容盲目,无边无际,与主题毫无关联的情况了。我班有一名学生写了一篇日记《一个梨子》,文中写到“黄澄澄的梨被同桌拿在手中,梨香吸引了我,我看着同桌张开小嘴咬了一口,那又香又甜的梨汁,流了他一嘴,我抿抿嘴,咽了咽口水,一直看着同桌把那个梨吃完。我真想吃一口,你们看到也想吃吧!”这篇日记所描写的对象很“小”并不是那种有着大起大落情节的素材,也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把小孩子看到别人吃东西时那种垂涎三尺的情景写的十分逼真。这就是来源于生活的小素材,因为她仔细观察了,有了亲身体会,所以写的时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另外,我坚持每天把班中写的好的日记读给学生听,让他们从中受到启发,拓展自己的思维,这样写出来的日记内容就不再是千篇一律了。所以,我现在每天早晨期待的就是看学生的日记。

三、 我注重作文的修改与点评

作文的修改与点评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和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在作文修改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学生自己先修改、小组讨论修改、我再批改、最后点评的方法。

在学生自己进行修改作文前我先进行指导,交给学生方法。首先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结构、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真实有价值。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的准确与否。学生就按照方法自己先修改。

学生自己修改后,我特别注重小组评改,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发表看法和见解,展开讨论。别人在评价时,让写作者发现自己的不足,受到启发,然后再多角度的去思考对作文做进一步的修改。同时相互借鉴,吸取别人的优点。小组评议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改作文的习惯,又让学生在改作文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辨别能力。

在我批改的基础上特别注重点评。我班一名学生写了一篇作文《我班的“色狼”》,内容是这样的:“我班有一位“色狼”叫罗志友,今天临上课前,罗志友趁金绪伟没注意啵的一下亲在他脸上,唾沫也留在了金绪伟的脸上,金绪伟火了,一脚踹在了罗志友

的身上,罗志友没还手”。当我看到这篇作文时我的第一感觉是真实,但又有一些担心,担心的是这些词语会不会与他们的思想意识有关?一些亲昵的动作会不会给四年级的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怎样才能做到既点评了作文又能对全班同学进行思想教育?这时,我把这篇作文拿到班内读了,学生的反应是好笑。然后针对这篇作文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个学生说:“老师她这篇作文很真实。”一个学生说:“她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强。”因为这篇作文搞笑所以好多同学并没有去发现作文的不足,我说:“同学们,刚才你们说了这篇作文的很多优点,老师也认为很好,可是有没有同学认为有不好的地方呢?”一个同学说:“他没有把金绪伟受到同学取笑后的心情写出来。”另一个同学反驳道:“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写罗志友。”说完后教室里鸦雀无声了,我又启发道:“有没有同学发现这篇作文有用词不当之处,这时一个同学举手说:“我认为‘色狼 ’这个词用词不当,因为‘色狼’一般指的是行为很坏的人,罗志友和金绪伟只是逗着好玩,我认为用‘恶作剧’‘调皮鬼 ’更恰当,这样更能突出罗志友活泼、调皮、好动的性格。”学生在我的启发下说的非常好,这也是我要点评这篇作文的重点,但让学生自己说出来,更有利于接受。最后在全班同学的一致同意下,把这篇作文改为《爱搞恶作剧的男孩》,内容也进行了修改,这篇作文就显得更加生动、有趣、文明健康了。我还顺势对学生进行了文明行为、文明语言、安全方面的教育,教会他们如何礼貌待人。

我深知自己以后面临的作文教学之路会更艰难,但我坚信只要自己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积累,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走下去,学生会喜欢作文,会把作文写好的。

上一篇:作为教师代表发言稿下一篇:镇乡村振兴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