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语文课程教学反思

2024-04-16

“登高”语文课程教学反思(精选8篇)

篇1:“登高”语文课程教学反思

“登高”语文课程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教学重视诵读、探讨、自主与合作。

四读诗歌:听朗读录音。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对《登高》一诗的情感基调有个感性的整体认知,有助于学生品味诗歌的音韵美,此为情读。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此教学设计目的.在于进行诵读指导,让学生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节拍、韵脚,体味本诗音韵低沉,回环的原因,此为音读。学生自由朗读后结合注释默读。此教学设计本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宗旨,目的是让学生思考,领悟诗歌的大意,此为意读。四读诗歌,有利于实现大纲目的中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诵读能力,体味诗歌的音韵。

探讨景、境、情的关系:此教学设计的依据是新大纲中学习目标应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新课标分层推进的原则进行教学,具体到诗歌教学,就是本着学生应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和情感的原则,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

在完成探讨景、境、情关系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全诗。此设计有利于实现教学大纲中要加强学生的积累,养成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一教学目的。

本堂课师生对话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调动了自己的知识积累,想象与直觉,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析,解释诗句的含义与思想蕴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的探究型语文审美教学课使学生认真地阅读作品,师生之间平等尊重,相互交流,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受力,而且也能从理性的角度更好地把握作品所传递的诸多信息。

篇2:“登高”语文课程教学反思

先说第一个问题。我对《登高》的教材教学价值的认识和这堂课所表现出来的对教材教学价值的处理。

在粤教版必修教材中,杜甫的诗歌只选了一首,不像原来人教版的教材选了五首。但是学生在初中曾经学了不少杜甫诗歌。不过在初中的教学,多是就诗而读诗,难通过诗歌对杜甫进行深层次的把握。而到了高中,学生应该有能力透过某首诗歌对诗人进行深入的理解。那么,《登高》作为粤教版必修教材唯一的一首杜甫诗歌,它应该承担三重教学任务,或者说,它有三方面的教学价值。

其第一重教学价值,就是读懂这首诗歌,理解这首诗,这只是其最浅层价值,或者是诗歌的原生价值。因为如果教材不选这首诗,而是选的另一首诗,就不存在一定要读懂这首诗了,而要读懂的是另一首诗了。

其第二重教学价值,是任何选入教材的古典诗歌都可能要承担的教学价值,就是通过本诗的阅读,把握读诗的某种或某些方法,培养阅读古典诗歌的能力。也就是所谓举一反三,由一篇的教学而带动一类的阅读。这是属于本诗教学价值中的一般价值,是属于所有古典诗歌的共同的教学价值。

其第三重教学价值,就是通过本诗的学习,进一步理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进入杜甫的心灵世界。这应该是本诗作为教材的教学价值的特殊价值。而这一教学价值由于粤教版必修教材没有提供其他杜甫诗歌,那么《登高》就成了这一教学价值的唯一承担着。

我的这堂课,自我感觉是基本达成了我对本诗的`教学价值的理解,或者说《登高》的教学基本实现了本诗作为粤教版必修教材唯一的杜甫诗歌的三重教学价值。

首先,较好地实现了本诗的原生价值。这节课对本诗进行了三轮解读,第一轮,通过学生研究的汇报,基本读懂了本诗;第二轮,通过与其他六首诗的比较,对《登高》做了比较立体的解读,学生应该是比较深入地理解并鉴赏了《登高》这首诗;第三轮,对本诗的艺术层面的把握,也表明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应该是很到位了。这样,也就较好地实现了本诗的第一重教学价值:读懂这首诗歌。而且不仅读懂了这首诗,还基本读懂了其他六首诗。

第二,第二重教学价值是把握读诗的方法。通过本诗的教学,学生应该是基本把握了两种读诗的方法,一是由形象入手,透过诗歌的物象和诗人形象,把握诗歌的情感。二是比较的方法。通过对七首诗的比较,学生对于“登高”这一类的诗歌有了初步的类型的把握,从学生对其余六首诗的理解情况看,说明他们透过形象把握情感的方法是基本掌握了,本堂课的教学达到了举一反三、由一篇带动一类的目的;而且通过比较来读诗,也给学生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第三,以《登高》为入口,进入杜甫的心灵世界,也基本做到了。通过与其他五位诗人的诗歌的比较,学生发现其他诗人的诗歌大多侧重于自我,而杜甫的诗歌在抒写自我的同时,更能看到那个时代,这个结论是教学中学生自然而然得出的,是学生自己通过比较而得出的。同时,通过同学对诗人形象的选择,也让他们真正看到了杜甫人格的崇高,基本领略到了“诗圣”的品格。最后一个环节对《登高》艺术特色的把握,也让学生基本把握了“诗圣”的艺术性含义。

从这三个方面看,我自我感觉,这堂课,采用“以一拖六,以六促一”的教学策略,较大限度地实现了本诗的教学价值。

第二个问题。教学行为怎样最大限度的实现教材的教学价值 问题。

当然,教学行为的价值包括对教材价值的把握,但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力价值,开发学生的语文心智潜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心智潜力的生发平台;二是适当发挥教师的价值,让教师成为学生心智结构的助力器,而不是挤占学生心智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只有这两点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教材的教学价值。基于这样的思考,我的教学行为主要设定两个点:

一是让课堂建筑在学生的自学的基础上。我目前的阅读教学,基本上采用的是“自学铺路、课堂提高、训练筑基,活动构建”的语文教学方式,是一种基于学生自学的教学,课堂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为教学的逻辑起点,引导学生向更深的层次挺进。我这堂课的一个环节,“基本解读环节”,就是结合学生自学情况的汇报展示,相机点拨。这样的教学,我觉得能比较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价值,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课文成为了学生进行语文心智建构的实践的空间和平台,给了学生自我充分发展的机会。在我看来,语文教师的最大价值,主要不是体现在自己的“教”上,而是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做”上,关键看学生在做什么和怎么做。但同时,教师又不能无所作为,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但当学生有“愤”有“悱”时,则当适时以启以发。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台阶,让学生自我跃升。在教学中,我主要设计的是将杜甫的《登高》与其他诗人的六首登高诗作比较。但比较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自我探究。补充的六首诗,基本上由学生自我探究而把握。我在另一个班上课的时候,听课的老师曾为我捏一把汗,认为人家一节课仅仅学《登高》一首诗都有些紧张,我还要比较六首诗,而且全由学生自学,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学生不仅完全依靠自学基本读懂了这六首诗,而且还将其与《登高》做了比较深入的比较。其实,我在设计的时候,也曾担心,但是,作为老师,其价值就在于为学生搭起一个一个的台阶。我搭建的台阶,就是在第一个环节,紧紧扣住“从形象入手把握诗人情感”这个基本方法,由于这一步的学习到位,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个方法,后面学习其他六首诗的时候,就比较顺畅了。而且我在要求学生将这六首诗与《登高》作比较的时候,反复强调三个方面的比较,一是物象,二是诗人形象,三是诗人情感,实际上是在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台阶。由于搭建了这些台阶,所以他们比较的时候就比较自如。而且六个组,是各领一首的任务,相对并不很重,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学习,果然越到后面,比较就越精彩。当然,教师在教学工程中的除了为学生适当搭建跃升的平台之外,还必须在他们自我跃升的过程中,适时地扶一把。所以,在他们比较的时候,他们能说清,我绝不说,他们不能说清,我则适当地问一问,稍作提示。

我个人对这堂课的效果相对比较满意。它能基本体现我的“教学价值最大化”的教学追求。

篇3:《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

《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秋天,是诗人流寓夔州深秋登高时的有感而作。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全诗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全诗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流转,对仗工整,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诗薮·内编》)。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我校高二(1)学生。这个班是文科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感悟能力强,积累了一定的诗歌鉴赏知识,阅读的兴趣和表达的愿望比较强烈,课堂气氛活跃。

设计理念

诗歌教学的关键是感受诗景,体味诗情,领悟诗意,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杜甫的诗歌素以炼字精深、涵盖深远著称,往往淡淡一字,平平一语,便笼大千于方寸,缩古今于一瞬。故诵读文本、咀嚼字句是赏景、悟情、会意的基本路径。根据诱思探究教学“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读”、“议”、“思”、“说”等活动,使其读而有其情,议而晓其义,思而明其理,说而动其心,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长年漂泊、老病孤苦、心系天下、壮志未酬的情怀,深刻感悟情与景的结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有关背景,学会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

2.分析文中的意象,学会意象分析的赏析方法;

3.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诗歌,疏通大意,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整体把握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复杂的人生情感;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诱思探究学习;

3.情境教学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入情朗诵,整体感知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九九重阳节前后。在夔州,长江边上,秋风凛冽地吹着,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孤鸟在天空中久久地盘旋,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有一位老人,衣衫褴褛,步履蹒跚地朝山上走来……

重阳节,本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怀才不遇,晚年穷愁潦倒,孤独漂泊,已然走到了他生命的秋天。但他时刻不忘国家此时战乱频繁的现状。重阳佳节独自登上高楼,面对万里江天,面对一片衰败,更是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大家该猜到,这位老人是谁吧?他在哪里?这是历史上的哪天?

课件投影:回顾并展示已学过的杜甫诗句。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的知识积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情境。

(二)知人论世,走近诗人

课件投影: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7岁学诗,15岁扬名,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的诗现存1400多首,其中著名的是“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登高》一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藩镇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杜甫时年55岁,但只能继续漂泊,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晚年多病,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自己又壮志难酬,种种悲苦郁积心头,为了排遣郁闷,于大历二年(767)秋天重阳节独自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写下了《登高》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三年之后,杜甫即病死在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即通过深入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使学生更好地走近作者,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深刻体悟诗歌的丰富意蕴,达到了说教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悟

课件投影:

指导学生七言诗的读法,以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节拍吟诵,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音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情读———要求学生饱含感情朗读。告知学生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必须把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是你自己写的。如读杜甫的这首诗时,把自己化身为那个老病孤苦的杜甫———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鼓励一、二名学生主动范读,给予肯定表扬。

学生大声齐读,要求把握诗脉,体会情感。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重在朗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置身于课堂音读、情读所创设的情境之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体验”的平台;学生在朗读中自觉地整体把握诗意,感悟诗作意境,为下面的分析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朗读吟诵以及通过朗读吟诵感悟诗歌情感的能力。

二、鉴赏品味,体悟感情

(一)把握意象,体会感情

课件投影:提出问题,激发思考

1《.登高》这首诗哪联写景,哪联抒情?

(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

2. 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分别用什么词描写?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首联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颌联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萧萧”、“滚滚”来描写。抒发了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分析,整体把握全诗,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由简单的问题导入,由浅入深,循序渐渐,化解了学生在鉴赏诗歌时的畏难情绪,不由自主地进入了诗歌所创设的情境之中。

(二)入情入境,体悟情感

课件投影:“三秋图,杜甫心”

有评者把杜甫的这首诗概括为“三秋图,杜甫心”。

1. 寄意遥深“三秋图”

“秋”不仅是季节,也是心境。不仅是自身遭遇,也是国家前途。

季节之秋———秋风正劲,长天高远,猿猴哀鸣,飞鸟盘旋,天地间阔大苍茫、凄凉清冷的景象,皆传达出秋之凄冷;

生命之秋———落叶是衰老的象征,“萧萧下”隐含着诗人心情的下坠,他感叹自己的生命也到了晚秋,面对滚滚长江,不由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永恒的江水更令人感叹时光飞逝,生命短暂,壮志难酬;

国运之秋———战乱虽已平定,但盛唐景象不再,国事颓败,触动了诗人忧时伤世之感。

此诗明写季节之秋,其中也渗透着生命之秋与国运之秋,三者交汇浑融,诗意也由此深沉博大。

2. 忧思沉郁“杜甫心”

(1)本诗诗眼为哪一字?(悲)

(2)本诗都体现了哪些悲意

宋人罗大经评颈联十四字之间含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这就是:远离家乡、感伤时令、羁旅漂泊、久旅难归、苍颜暮齿、衰疾缠身、登临伤怀、孤独伶俜之悲。

仅十四字,传达出八层悲凉之意,真可谓千愁万绪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层层叠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叹,情感更趋沉郁,诗意更见悲慨。

(3)如果说“登高之意悲九重”的话,还有一重悲指什么?

能包容以上八重悲的“感伤时世”之悲:想为国事尽力而不能,想借酒浇愁而不得———这让杜甫悲愁郁结,不得排遣,更是悲上加悲。

(4)如此多悲,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的感伤。

小而言之的自我:功业无成———壮志难酬

次而言之的家运:羁旅之愁———漂泊之苦

大而言之的国家:国运衰微———国难当头

作为当代中学生的我们,更要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学习“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层层递进的启发提问,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情绪当中,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层层深入进入情境,培养了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鉴赏诗歌的能力,也贯穿着语文教学中始终坚持的“文道统一”原则。

(三)合作探究,感悟人生

课件投影:杜甫,不仅给我们以诗歌之美的享受,他的人格精神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从《登高》及以前学过的诗中可以获得杜甫的哪些精神财富?要求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分享。

设计意图: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自主探究、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能力,养成互相切磋、互相协作的习惯。

三、迁移拓展,观照人生

课件投影:阅读以下几段杜甫诗歌中的名句,进一步体会杜甫的人格魅力,以“杜甫和我”为题,写一段话表达感悟,力求精彩,先小组再全班交流。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示例:杜甫被尊为“诗圣”,不仅在于“杜律最工”,更在于诗中跳动着一颗赤诚的“杜甫心”。即便贫病漂泊仍身忧国运,极度痛恨自己年老力衰,不能再为国事尽力。困顿中还想挽狂澜于既倒,始终充满着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才是杜甫!仍是老迈不减忠诚,落魄不改忧国,潦倒不忘苍生。透过此诗,我触摸到了一个诗人震颤的心灵、高洁的灵魂,看到了杜甫的全部痛苦与高贵,这才是千秋诗圣!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发散点,也是杜甫精神世界的“眺望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从而观照自己的人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板书设计

遵循应尽量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之要求,将板书设计如下:

五、教学反思

篇4:《登高》教学设计与反思

《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作品,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的秋天,是诗人流寓夔州深秋登高时的有感而作。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全诗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全诗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流转,对仗工整,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胡应麟《诗薮·内编》)。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我校高二(1)学生。这个班是文科班,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感悟能力强,积累了一定的诗歌鉴赏知识,阅读的兴趣和表达的愿望比较强烈,课堂气氛活跃。

设计理念

诗歌教学的关键是感受诗景,体味诗情,领悟诗意,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杜甫的诗歌素以炼字精深、涵盖深远著称,往往淡淡一字,平平一语,便笼大千于方寸,缩古今于一瞬。故诵读文本、咀嚼字句是赏景、悟情、会意的基本路径。根据诱思探究教学“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读”、“议”、“思”、“说”等活动,使其读而有其情,议而晓其义,思而明其理,说而动其心,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长年漂泊、老病孤苦、心系天下、壮志未酬的情怀,深刻感悟情与景的结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有关背景,学会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

2.分析文中的意象,学会意象分析的赏析方法;

3.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味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熟读诗歌,疏通大意,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整体把握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复杂的人生情感;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诱思探究学习;

3.情境教学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2.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恢宏的艺术特点。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入情朗诵,整体感知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九九重阳节前后。在夔州,长江边上,秋风凛冽地吹着,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孤鸟在天空中久久地盘旋,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有一位老人,衣衫褴褛,步履蹒跚地朝山上走来……

重阳节,本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怀才不遇,晚年穷愁潦倒,孤独漂泊,已然走到了他生命的秋天。但他时刻不忘国家此时战乱频繁的现状。重阳佳节独自登上高楼,面对万里江天,面对一片衰败,更是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大家该猜到,这位老人是谁吧?他在哪里?这是历史上的哪天?

课件投影:回顾并展示已学过的杜甫诗句。

设计意图:唤醒学生的知识积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情境。

(二)知人论世,走近诗人

课件投影: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7岁学诗,15岁扬名,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的诗现存1400多首,其中著名的是“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登高》一诗写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藩镇势力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杜甫时年55岁,但只能继续漂泊,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晚年多病,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自己又壮志难酬,种种悲苦郁积心头,为了排遣郁闷,于大历二年(767)秋天重阳节独自登上了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写下了《登高》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的旷世之作。三年之后,杜甫即病死在长沙到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即通过深入了解作者生平、思想及创作背景,使学生更好地走近作者,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深刻体悟诗歌的丰富意蕴,达到了说教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悟

课件投影:

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指导学生七言诗的读法,以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节拍吟诵,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音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情读——要求学生饱含感情朗读。告知学生读好一首诗或一篇文章,必须把自己当成作者,化身为其人,就当这首诗或这篇文章是你自己写的。如读杜甫的这首诗时,把自己化身为那个老病孤苦的杜甫——站在长江边上,衣衫褴褛,登高望远,怀想家乡,思念亲人,牵挂祖国,凄凉地想自我人生,想自己这一辈子。鼓励一、二名学生主动范读,给予肯定表扬。

学生大声齐读,要求把握诗脉,体会情感。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重在朗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置身于课堂音读、情读所创设的情境之中,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体验”的平台;学生在朗读中自觉地整体把握诗意,感悟诗作意境,为下面的分析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朗读吟诵以及通过朗读吟诵感悟诗歌情感的能力。

二、鉴赏品味,体悟感情

(一)把握意象,体会感情

课件投影:提出问题,激发思考

1.《登高》这首诗哪联写景,哪联抒情?

(首联、颔联写景,颈联、尾联抒情。)

2.写了哪些景物?诗人分别用什么词描写?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首联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颌联写了两种景物:落木、长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萧萧”、“滚滚”来描写。抒发了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分析,整体把握全诗,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由简单的问题导入,由浅入深,循序渐渐,化解了学生在鉴赏诗歌时的畏难情绪,不由自主地进入了诗歌所创设的情境之中。

(二)入情入境,体悟情感

课件投影:“三秋图,杜甫心”

有评者把杜甫的这首诗概括为“三秋图,杜甫心”。

1.寄意遥深“三秋图”

“秋”不仅是季节,也是心境。不仅是自身遭遇,也是国家前途。

季节之秋——秋风正劲,长天高远,猿猴哀鸣,飞鸟盘旋,天地间阔大苍茫、凄凉清冷的景象,皆传达出秋之凄冷;

生命之秋——落叶是衰老的象征,“萧萧下”隐含着诗人心情的下坠,他感叹自己的生命也到了晚秋,面对滚滚长江,不由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永恒的江水更令人感叹时光飞逝,生命短暂,壮志难酬;

国运之秋——战乱虽已平定,但盛唐景象不再,国事颓败,触动了诗人忧时伤世之感。

此诗明写季节之秋,其中也渗透着生命之秋与国运之秋,三者交汇浑融,诗意也由此深沉博大。

2.忧思沉郁“杜甫心”

(1)本诗诗眼为哪一字?(悲)

(2)本诗都体现了哪些悲意

宋人罗大经评颈联十四字之间含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这就是:远离家乡、感伤时令、羁旅漂泊、久旅难归、苍颜暮齿、衰疾缠身、登临伤怀、孤独伶俜之悲。

仅十四字,传达出八层悲凉之意,真可谓千愁万绪集于一端,八重悲意层层叠加,一字一悲,一句三叹,情感更趋沉郁,诗意更见悲慨。

(3)如果说“登高之意悲九重”的话,还有一重悲指什么?

能包容以上八重悲的“感伤时世”之悲:想为国事尽力而不能,想借酒浇愁而不得——这让杜甫悲愁郁结,不得排遣,更是悲上加悲。

(4)如此多悲,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请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诗人的感伤。

小而言之的自我:功业无成——壮志难酬

次而言之的家运:羁旅之愁——漂泊之苦

大而言之的国家:国运衰微——国难当头

作为当代中学生的我们,更要汲取古代智慧,加强自身修养,学习“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内涵,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层层递进的启发提问,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情绪当中,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充分体现;通过层层深入进入情境,培养了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鉴赏诗歌的能力,也贯穿着语文教学中始终坚持的“文道统一”原则。

(三)合作探究,感悟人生

课件投影:杜甫,不仅给我们以诗歌之美的享受,他的人格精神也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从《登高》及以前学过的诗中可以获得杜甫的哪些精神财富?要求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分享。

设计意图: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自主探究、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能力,养成互相切磋、互相协作的习惯。

三、迁移拓展,观照人生

课件投影:阅读以下几段杜甫诗歌中的名句,进一步体会杜甫的人格魅力,以“杜甫和我”为题,写一段话表达感悟,力求精彩,先小组再全班交流。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示例:杜甫被尊为“诗圣”,不仅在于“杜律最工”,更在于诗中跳动着一颗赤诚的“杜甫心”。即便贫病漂泊仍身忧国运,极度痛恨自己年老力衰,不能再为国事尽力。困顿中还想挽狂澜于既倒,始终充满着使命感和责任感,这才是杜甫!仍是老迈不减忠诚,落魄不改忧国,潦倒不忘苍生。透过此诗,我触摸到了一个诗人震颤的心灵、高洁的灵魂,看到了杜甫的全部痛苦与高贵,这才是千秋诗圣!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发散点,也是杜甫精神世界的“眺望点”。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从而观照自己的人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板书设计

遵循应尽量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之要求,将板书设计如下:

五、教学反思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得好:“对于一节课,我们所看重的,不是老师的精彩表演,而是学生的表现。”一方面,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更加凸显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诗歌教学的关键是感受诗景,体味诗情,领悟诗意,在此基础上孕育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感。尤其是杜甫的诗歌素以炼字精深、涵盖深远著称,往往淡淡一字,平平一语,便笼大千于方寸,缩古今于一瞬。故需要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咀嚼字句,真正进入情境,才能赏景、悟情、会意。为此,本教学设计遵循诱思探究教学“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的理念,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主线,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手段,以信息技术为辅助,致力于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真实、平等、和谐的交流环境, 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议”、“思”、“说”等活动,深刻体会作者长年漂泊、老病孤苦、心系天下、壮志未酬的情怀,深刻感悟情与景的结合,并从中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按照本教学设计,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沉浸于诗歌所创设的情境中,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篇5:《登高》教学反思

杜甫的《登高》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节课,学生大多都已经会背诵这篇文章。上课似乎也因此没有什么充分的思考和准备,导致课堂上学生有没有动起来,课堂热不热闹。有多少东西次之。说得有理,课堂的精简和学生的活跃确实很重要。前半节学生思维活跃,互动较好,后半节就明显感到学生讲得太少,气氛不够热烈。这跟教师安排的内容太多,学生思考时间不够有必然的联系。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懂得取舍,把重点拿过来,理解深透就行了。千万不要面面俱到,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还有就是,课堂要紧凑,不能散,要用几个层层递进的大问题串起来,问题不要多,要整体。其中的内容,让学生去体会发言,教师适当做一点引导。

篇6:登高语文教学设计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4、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请同学们诵读,再请两位同学来诵读,点评同学们诵读时对感情的把握

播放诵读flash,请同学们评价读得如何?没有什么感情。

三、杜甫生平介绍(以《二泉映月》为背景音乐)

四、写作背景: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五、了解了作者的生平,请同学们诵读全文,把握感情。配以音乐《二泉映月》

播放配乐朗诵的录音,请同学们评论其感情。

其实,“言为心声”,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已经把感情融于笔端,从他的诗就可以体会他的内心。现在我们就通过杜甫的诗来进一步了解他的内心。

六、分析诗歌

通过题目《登高》可知这是一首写景诗,请同学们自读全文,并把本诗的意象找出来,思考一下这些意象有什么特色?诗人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生:六种。风、天、猿、渚、沙、鸟。十四字写六种景,语言有什么特点?很凝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急风、高天、哀猿、清清、白砂、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设身处地想想。使人感到非常冷,哀猿,使人听到它的叫声非常悲凉。

李白《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全是欢歌笑语,不见半点伤心,是因为李白的好运与老杜的潦倒天差地别之故。

秋天有人觉得秋高气爽,秋风让人清爽,杜甫的冷一是因为他是个多病的老人,所以身体冷,而主要是内心的冷。心寒。猿的哀声也主要是他的心哀。

(3)毛主席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鸟鸣山更幽”。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毛主席笔下的鸟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鸟。王维笔下的鸟是悠闲自在的鸟。因为毛主席当时正处在立志改造中国的青年时期。王维特别向往幽静的大自然。

杜甫笔下是“鸟飞回”,有几只鸟?一只,把‘回’变成了‘来’,这有什么不同?” “回”说明鸟在盘旋。曹操的《短歌行》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这里写出了鸟的孤单无依,鸟的孤单无依背后是什么?是作者的孤单无依。

总结:首联所表现的意境是很凄清的。可见诗人心中之寒,心中之哀,心中之孤。

我们读的时候,就让我们化身为杜甫,站在高天下、急风中,面对清渚、白沙、孤鸟,诵读一下这两句。“风急”——要读得很凄寒,似乎在牙齿间颤抖着读出这两个字;“天高”——调子要很高并带拖腔,冲上去,描绘得很辽远,但内心很孤单渺小;“猿啸哀”——要有欲哭的调子;……读“鸟飞回”——要想,我杜甫孤独漂泊,远离家乡,我多么想回家呀,我已是晚年了,我还有回到家的那一天吗?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把“落木”改成“落叶”,哪一个更好一些?为什么?

“落木”更好,落叶有很多种,给人的感觉也不同,“落木”给人感觉比较沉重,“落叶”比较轻飘。“落木”给人感觉光秃秃的样子,而“落叶”让人感觉到树上还有许多叶子。从颜色上看“落木”往往让人联想到树干的颜色,枯黄。

那这里为什么要用“萧萧”不能用“飘飘”?实际上与杜甫的感情有关。“萧萧”让我们想到萧瑟,作者的感情到底是沉重还是轻飘?沉重!所以用:“落木”“萧萧”比较好。

(2)“滚滚”换成“滔滔”可以吗?表达效果不好。

古人用江水往往比喻什么?时间!举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江水的流逝往往让我们想到年华的流逝,青春的流逝,岁月的流逝。‘滔滔’只强调水势很大,而滚滚强调翻滚向前,一年春夏秋冬四季一滚,“滚滚”似乎是年复一年,有一种圆润绵长不绝的味道在里面,更能够表现出时间的流逝。本诗是他暮年的作品,他看到江水的时候就想到,唉,老了,岁月不待人呀!因此这个地方要用‘滚滚’,不能用‘滔滔’。这里我们就可以想到杜甫的心情,什么样的心情?悲凉。

总结:我们重新读这两联,就感觉满世界的黄叶往下掉,而江水永不停息地滚滚向前,那种一浪接一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滚滚而来的长江的雄浑壮阔,永无尽头,似乎整个空间都溶进了这萧萧落叶滚滚长江之中,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读的时候,大家应该把这种豁达、坦荡,那种气魄读出来。应该读得昂扬一些。站在长江岸边面对汹涌的波涛,目光远望,音调略高。尤其“滚滚”二字应该读出磅虑的气势。待到这里,已经是第三句了,前三句一直低沉,此时应该高昂一些。

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里能体现诗人感情的关键字是“悲”,其实这里何止秋季让他觉得可悲呢?请同学说说这里有多少让他觉得可悲的事情?

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析此联云:“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八意”,即八可悲:他乡作客,一可悲;常作客,二可悲;万里作客,三可悲;又当萧瑟的秋天,四可悲;年已暮齿,一事无成,五可悲;“百年”是虚写,是说他已经步入了老年。杜甫生于7,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亲朋亡散,六可悲;孤零零的独自去登,七可悲;身患疾病,八可悲。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有糖尿病,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总结:九月九日重阳节,双九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人们普遍把重阳节当作“老人节”,登高是为了祈求长寿,可是杜甫到了人生的秋天,得到的不是天伦之乐,功成之勋,不是荣华富贵而是穷愁老病,百业无成,而是颠沛流离,形影相吊,此刻登高有何乐可言,人生还有什么希望?人生的希望又在哪里呢?满纸悲凉,满腹悲凉。

我们读的时候,要努力传达出杜甫老人那种沉郁顿挫的深层次的内心感情。首先心中要有具体实在的体验。如读“万里悲秋常做客”,要心中眷念着家乡,“万”“悲”“常”都要重读,如“万”,开口要大,腔调要拖长,以描绘迢遥万里之状;读“常做客”,要倍感身世凄凉。“百年多病独登台”,要深感自己老病孤独,孤苦伶什,形单影只,无所依傍。“百”“多”“独”都要重读,其中“独”字要读得特别痛苦。

4、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从哪一联的哪句诗知道?

从“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可知。还有个人艰难。因为杜甫此时已经是 “百年”,也就是晚年了,而且浑身是病,他估计自己恐怕也活不多久了,所以此时的杜甫老人想的更多的应该是自己艰难的不容易的一生。颠沛流离,坎坎坷坷——几乎一直伴随着杜甫老人的一生。

(2)苦,是什么意思?是极度的意思。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痛恨我已经老了,以致两鬓斑白了。

(3)老是不可避免的,诗人为何极度痛恨自己已经老了?

因为杜甫想为国家出力,平定战乱,但是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恨自己无法救济天下苍生。

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忧愤,心急如焚。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表现出杜甫的忧国忧民。

读到上一联,诗人的苦难令我们动容,可读到这里,诗人的精神令我们震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古代许多知识分子常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处世准则,而杜甫的伟大之处在于:无论穷达,都是兼济天下。诗写到最后,笔锋一转,总会转到国事维艰,民生疾苦,忧国忧民上去,他以自己病弱的双肩担起了天下这沉重的悲。唐民间云:唐朝诗圣是杜甫,能知百姓苦中苦。杜甫之所以被人们尊为“诗中圣哲”,杜诗之所以被人誉为“博大精深”,毛主席称其诗为“政治诗”,“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语),其主要原因便在于杜诗中回荡着强烈而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这是杜甫为人景仰的根本原因。

(4)潦倒新停浊酒杯

重阳节习俗:登高,赏菊,喝菊花酒。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中国文人(其实不光是文人啊)好喝,乐忧皆然。乐饮助兴,忧饮消愁(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浊酒”是不好的酒。酒味很薄。但是连这样的酒也不能够喝了,什么原因?有两条,一是潦倒,喝不起了,一是多病,不能喝了。

杜甫这个人特别爱喝酒,“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平定安史之乱,他竟激动得悲喜交加,喜极而哭。如今他有满腹的愁苦,借酒才能浇愁呀,至少能消散一些愁闷的情绪。但是老人却不能喝酒了。因为他有肺病等多种疾病,他因病戒了酒。而且因为穷困,他也不一定能够有酒喝。愁苦无法排解,只能抑郁在心头!情感---愁苦

我们读的时候,也应该把这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艰难”要读得稍慢、稍低,“苦很”要快、要高、要特别重,从牙缝间吐出这两个字,“繁霜鬓”又要稍缓,但声音不能低。当读 “新停浊酒杯”时,要把欲罢不能的情绪表达出来。

总结:全诗在沉重的感叹中收结,结得如此悲愤深沉。

七、请同学们诵读,并点评感情的把握。配以音乐《二泉映月》。请两位同学配乐朗诵。

八、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本诗的艺术特点:

1、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全诗八句皆对。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对得自然、工整,尾联两句的对偶一般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苦”做甚,极讲,诗副词,与对句的“新”正好相对,“繁”和“霜”是使动用法;一种认为尾联属宽对,只“苦恨”与“新停“不对。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仅符合于美学上的所谓均齐,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同时诗中又多用双声迭字,旋律优美,音节和谐,大大加强了诗的音乐美。如尾联“艰难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并列结构,在声调上却具有抑扬顿挫四声的特色,读时应一字一顿;“潦倒”“新停”为双声迭韵,在声调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节显得特别铿锵嘹亮,读时应两字一顿。“繁霜鬓”对“浊酒杯”,其声调的妙用,也在所谓“抑扬抗坠之间”。读者密咏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2、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啼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颔联)。而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

在抒情上,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又与颔联的“无边”与“不尽”相互应,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一气直下,造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3、语言凝炼

首联两句写六种景物,对每一种景物都只用一个字加以形容,而且都非常恰切,可以说是凝炼准确。“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诗14个字却包含有八层悲哀的意思,可谓含蕴丰富。

九、请同学们带着感情诵读全诗。(播放音乐《二泉映月》)

十、语文活动

篇7:语文校本课程教学反思

选择校本课程,着实让我头疼了一番。既要考虑自己的所长,还要考虑材料问题以及学生的兴趣。因为自己始终不知如何是好,领导便安排我和小武搭伴,开设《课本剧编演》这一课程。谁知不久,原创小武被分去了另一课程,我只好独挑大梁。所幸小武将自己收集的资料悉数给了我,让迷茫的我有了教学的思路。

第一堂课,我就想办法让孩子们喜欢上这门课,了解这门课。于是,我从孩子们熟悉的演员开始入手,让孩子们了解演员的演出离不开编剧、导演。好的演员往往会选择自己做导演,比如《泰濉氛獠康缬埃徐铮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而课本剧编演就是让孩子们自己做编剧、导演和演员。这样,孩子们对这门课既有了初步的.了解,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下来,我结合例子讲解了课本剧的两种编法――读中学法和故事新编。而所谓的故事新编就是“玩穿越”,让古代的人来到现代,想象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孩子们被故事的趣味性吸引着。我从报纸上看到北京台叫停《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便给孩子们分析原因及此事对电视台、影视公司、广告商的利弊,扩大了孩子们的视野。孩子们明白了好的演员离不开好的剧本,懂得了写好剧本的重要性。在讲解课本剧编演的基础知识时,为了使讲解不枯燥,我结合春晚小品《今天的幸福2》,讲人物的出场、场景布置、道具的安排,孩子们听得饶有兴致。

本周,我结合《丑小鸭》这一课本剧,让孩子们分角色朗读、熟悉剧本。然后给没参与的孩子们一个表现的机会,指导他们上台,对台词。孩子们投入的表演让我很感动。

接下来,我打算让孩子们再欣赏课本剧《小木偶的故事》,然后让他们选择《中彩那天》、《尊严》等先进行独自创作,再分小组合作修改、演出。

篇8: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反思

第一, 关于课程定位方面。现在, 有观点认为:语言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 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 语文活动就是一种生命活动。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 大都积淀在语言文字之中, 人们通过语文活动, 吸取了前人创造的文明结晶, 使自己成为“有文化教养的人”。因此, 将大学语文课完全定位于人文素质教育课, 所以, 在教材的编写, 教学的设计上将人文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笔者认为, 大学语文教育, 固然是一种特殊的语文活动, 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 固然可以提高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但完全将其定位于人文素质教育课, 却有失偏颇。笔者虽然在这个领域工作的时间不长, 但关于其学科定位却有过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我认为, 大学语文课既不能讲成纯粹的工具课, 也不能为了所谓“人文素质”, 讲成文化课。大学语文从根本上说也属于语文这个大范畴, 所以在讲课的时候要突出语文的基础特点, 对于一些重要的语文基础知识一定要讲清楚;二要有文学性, 使学生对这门课发生兴趣, 进而喜欢上这门课, 受到美的熏陶;三是要渗透进一些人文色彩。在这三条之中, 第一点是基础, 起决定性作用, 没有第一点其他都谈不上。第二点是保障, 如果一门课味同嚼蜡, 学生不喜欢听, 那也是白搭。第三点是执教者高屋建瓴的把握, 要求老师本人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然后渗透进教学中。从我的了解来看, 现在大学语文多由一些刚从大学毕业的老师讲授, 他们缺乏教学经验, 基础相对也不是十分扎实, 控制课堂的能力也有限, 所以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我认为, 像大学语文这样的课程, 应该由富有经验的教师带掌舵, 给年轻教师一些示范, 大家一起讨论,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北京大学的温儒敏教授从教材着手解决问题固然也是一种途径, 但无论什么教材, 最重要的还是教师, 教师的素质, 教法等起作用, 希望担任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 以及对这一问题有兴趣的人士, 继续关注这个话题, 参与讨论, 进一步深化这个讨论, 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非讨论不可的地步了, 不讨论的话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还要继续在黑暗中摸索。大学语文不能继续高中语文的教学, 它不是一门高四语文, 它是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的强化汉语及提升人文素质的通识教育课。

第二, 关于教法方面。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大致是按照教学要求按部就班地教学, 要求学生要掌握甚至背诵一些名篇。其实, 据我个人了解, 大部分学生还是不愿意这样学的。现在的学生其实语文基础都比较一般, 甚至是重点本科大学的学生, 所以让他们到大学后继续学习那些所谓的优秀的文言文作品, 实在是达不到任何教学目的。所以作为大学语文的任课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 慢慢培养他们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比如大学语文里有《再别康桥》这样一首诗, 我曾听过一位老师的讲解, 先简单介绍了作家的生平及写作背景, 然后就开始分析这首诗, 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等等, 这样的讲课应该是比较严谨了, 但是却没有任何感染力, 学生们在还没有爱上这首诗, 还没有被这首诗感染时, 却被迫学着如何欣赏这首诗, 多么可笑。其实一开始就应该从感性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诗, 而不是首先去分析诗歌有哪“三美”。

如果我是个学生, 我更多的希望老师介绍一下徐志摩本人的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当我被深深吸引后, 我就迫且想学这首诗歌, 甚至不用老师的讲解我就已经能理解这首诗了。我想这样做的话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第三, 关于教学形式方面。教学形式的丰富是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方法。

因为有高考的存在所以中学语文更加侧重学生的应试能力, 教学形式就显得单一化。大学语文教学由于没有升学压力, 所以教师的教学可以采用多种的教学手段。如影视赏析、情景训练能够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我们还可以开现场辩论会, 举行演讲比赛。这些都能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是有实际用途的科目。我们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语文环境, 对大学语文教学亦十分重要。学生受中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影响, 对大学语文课也往往少有兴趣, 因此,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是当务之急。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课堂环境是使学生乐于学习语文、学好语文的重要保证。为此在教学中应注重用新知识去启发学生思考, 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口头讨论、书面讨论, 把练习论辩口语和练习概括、品评、抒发感情的书面作业变成学生表达的需要, 彻底改变中学既定框架的拘囿, 让学生不吐不快, 喜欢写, 习惯写。

第四, 设置语文等级考试。在学校和社会上试行汉语能力等级考试, 如同英语四、六级考试一样, 把“大学语文”的教学也纳入考级制度, 从而有助于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语文素质的提高。

试行汉语能力等级考试, 这是从外在形式上督促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实施这种形式的好处一是有利于确定一种语文学习的统一标准, 便于人们参照执行, 一是从硬性条件上约束人们的母语学习行为, 防止母语水平再度下滑局面的出现。当然, 如何操作这项措施, 也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 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出几点教学反思, 并从课程定位、教法、教学形式等方面对当今各高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提出改革意见。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反思,改革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06日第11版)

[2]、程华平《如何理解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华东师范大学

上一篇:写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作文下一篇:云房子(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