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古诗

2024-04-21

登高古诗(精选8篇)

篇1:登高古诗

登高古诗教学教案

有人说唐朝时李白用歌声无限放大之后,又被杜甫还原的请大家说一下所学杜甫的诗句——

1、诵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怀

2、赏析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下面我们积累《诗经》的相关知识

Ppt出示:读

1.一生读,他生评价,纠错

2.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句读

1.师:打击对这首诗歌的感受怎样?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就是——生答“悲”,师板书“悲”

2.师:悲从何来?请大家自由朗读,找出悲的原因,从诗中找答案

生1:

3、4两句,看到秋景,想到了身世,心中所想的只有悲哀了

师:什么样的身世?现在怎样?为何看到落叶就悲?

生回答:命运多舛的身世,现在已经老了,此时可能重病在身

师:再读一下!为何见到长江而悲?

生:因为时光飞逝,生命流逝

师结:他看到了秋之悲,身世之悲,时光流逝之悲

生2:

1、2两句,由景及情,悲凉的景情,全是冷色调

师:带着这种感觉读一下

3.师:其他同学也选了这句吗?那大家再读一下1、2句,思考一下,这两句写了什么秋景?

生3:“万里”让我想到了他萧瑟的身影,久久不能忘怀

师:什么身影?你抓住了哪个词?

生:孤独的身影多病

生4:天才的孤独的心声

4.师:还有哪里体现了悲?从原诗中找

生5:“艰难”句

师:重音是突出感情,拖音也是突出感情,再读一下

生6:“艰难”指生活上的苦,成为老年人的悲;也是身体上的病,无法借酒浇愁的悲饱经沧桑

师:只有一己之沧桑吗?

生:还有国家

师板书:家国之悲

5.师小结

Ppt出示:品

6.师:再齐读,思考“悲”借助什么手法表现的 师提示:看看目标

生答:借景抒情

配乐师朗诵,要求生再次体会诗歌悲情

2生读,生齐读

7.师补充杜甫晚年境遇“你的命运即使像墨汁一样黑,你也坚持用„„我多想遇见你,在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时候,为您拭去那苦涩的泪水,安慰您那颗悲痛忧伤的心”

Ppt出示:写

多想遇见您,在“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时候,为您拭去那苦涩的泪水,安慰您那颗悲痛忧伤的心

多想遇见您,在“ ”的时候,要求生仿照句式写出诗歌下节

2生上黑板展示

3生诵读展示

Ppt出示:背

师放较为悲哀的音乐,要求生站立背诵

这节课同样注重了诵读,诵读方式也较为多样化在诵读中老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感受,注意挖掘了学生在诵读中的感受体会

同时老师特别重视了学生“听说读写”几个能力的训练,课堂最后有仿写环节,设计不错不过展示部分让两个同学上黑板书写比较浪费时间,个人不如投影再让其他学生读一读更实际一些

老师从“景”“情”两个大的方面串起整个课堂,思路比较清晰但是诵读一开始老师就抛出一个问题:用一个字概括读诗的感受而且这个字跟老师的板书设计关系很大,所有的问题都是由这个字引申出的,没有这个字就不能形成“泪”形状的板书个人认为,这个设计比较刻意是这堂课美中不足之处

还有,教师对文本的挖掘还不够老师在课堂最后环节播放一首比较哀伤的配乐,要求学生齐背课文个人背景的渲染太过于哀伤了我觉得唐诗悲,但仅是悲壮,却不悲伤即使如杜甫的诗,也绝不会悲伤所以这个背景的处理不太合适

篇2:登高古诗

自读全诗

根据注脚,解读诗歌的内容与结构

思考情景间的联系

感悟沉郁顿挫的美学风格。

——师生讨论:前四句所绘的秋景图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溶铸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师生讨论:后四句的所思所感,是如何内化为整个民族的苦难与艰辛的?

鉴赏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请同学以诗中的某一联为例,研讨对仗工整的形式美。

——比较阅读感悟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比较,感悟两位诗人不同的风格特征。

风猛天高猿叫声悲哀,岛清沙白鸟飞翔徘徊。

无边的秋叶刷刷落下,没头的长江滚滚奔来。

万里漂泊悲伤居他乡,年老多病一人登高台。

国衰国破可恨白发增。穷困潦倒浊酒也停买。

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表现了作者大气盘旋,悲凉沉郁之感。全诗语言精炼,词约义丰。萧瑟的秋天,诗人的笔下写得有声有色。

首联落笔阔大,在猎猎的秋风中,诗人登上高处,随风传入耳畔的是长啸的猿声,日中所见的是清水白沙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这两句包容了六种物象风、天、猿、渚、沙、鸟。猿鸟哀鸣,飞鸟徘徊,描绘出一幅凄清的画面。此联中“风急”二字绝妙精炼,猿哀、鸟鸣及下联的落木萧萧,长江滚滚都是由此产生。

颔联诗人具体描写秋景,“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状景逼真,意境雄浑绵邈。此联已成煤后人传诵的名言侍句。以上四句写景,为下文悲秋抒情作了铺垫,实际上作者已经融情入景,景中已自有情。在写景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感慨更是动人心弦,这不仅由于写了自然的萧瑟凄凉的秋,更由于诗人对人生之秋的描绘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

颈联两句,十四个字包含了多层含义,详述了人生凄苦的境况,“悲秋”二字,使人深感凄怆之情。“常作客”则表明作者飘泊沦徙的生活。“丰年”指暮年,面对苍凉寥廓的秋景,诗人想到自己客居他乡、老迈多病的处境,悲凉之情顿生。“独登台”将凄清的景物和悲凉的心情结合起来,令人顿生同情。

尾联含义深刻,概括了当时整个社会的现实,发现了诗人的衰叹。“艰难苦恨”导致了诗人“多病”和“繁霜鬓”的境遇。特别是因多病而断酒,诗人的悲情更难以排遣,这些都道出对时世“艰难”的不满,对自己人生之秋的悲叹。

律诗一般都是中间两联对仗,而且对得自然妥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胡应麟《诗薮》内篇五卷中赞誉它“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气呵成。”还称它是唐人七律中,甚至是古今七律中第好诗。此诗虽是一首悲歌,但它给予我们的感受不是悲凉和消沉,诗人雄俊奔放的笔势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悲壮豪迈、心胸阔大的感觉。

篇3:登高古诗

诵读教学法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历时最久、影响最大、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以读为核心,强调的是先读后教,只读不教,甚至读就是教;而且,诵读的意义不仅为了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更在于通过反复诵读,不断进行视听强化,从而调动直觉思维,借助丰富的想象,达到能够理解语篇意义、感悟文章思想、品味作品精华的目的。

但可惜的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批判读经复古思潮的影响之下,诵读教学也成为众矢之的,在有失偏颇的责难声中,诵读教学逐渐式微。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全国上下对苏联教学模式进行全面模仿之后,语文课堂被大量的讲解、分析所占据,诵读教学几乎被彻底抛弃。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教育界对语文“少慢差费”的高耗、低效教学的反思,诵读教学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200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02年版)分别出现了诵读的要求。尽管此时大家对诵读的解读各不相同,但诵读已实实在在地被重视起来了。

之所以在讲诵读教学时以古诗词为契机,是因为中国是诗词的王国,灿若星河的古诗词已然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母亲河,这条河流源远流长、经久不息,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延续了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子曰:“不读诗,无以言。”诗歌这种文体以其凝练的语言、和谐的韵律、丰富的意象、充沛的情感形象生动而又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人生,当然也就成为诵读教学的首选。《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2010年版)“阅读与欣赏”模块也明确要求:“诵读教材中的古代诗文,大体理解内容,背诵或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激发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中职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诵读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现在又焕发生机,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完全契合了汉语自身的特点、心理学的认知原理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下面分别展开论述。

1. 诵读教学符合汉语自身特点

一个个的汉字是汉语学习的最小单位,一个汉字包括了形、音、义三部分。

从字形上来说,中国汉字造字法有“六书”之说,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造字方法,转注和假借为用字方法。这样的造字方法就使得汉字形成表意文字,其显著的特点是字形和字义的联系非常密切,根据字形即可看到或推断出字的意义。“日、月”就是太阳和月亮的形状;“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为“刃”;一人跟着一人即为“从”;三人为“众”;有“水”“羊”声即为“洋”。这样看字如看图,反复诵读就是反复读图,就是通过视觉反复强化汉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这样就能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当然也就能够明了整篇文章。

从字音上来说,汉字是音义同构。宋代的王圣美早就明确提出汉语词音具有表意作用,他说:“古之字皆从右文,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如木类其左皆从木。所谓右文者,如戋,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着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如此之类皆以戋为义也。”这样汉字声中有义、声义一体,所以汉字可以因声求义。那么,反复诵读就是通过听觉的反复刺激来达到理解声音背后所蕴藏的意义。

从声调上来说,汉语每个汉字本身都有对应的声调,所谓声调即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古汉语声调有“平、上、去、入”,现代普通话“阴、阳、上、去”四声是由其演变而来的。而无论是古声调还是现代声调,其实都能表达不同的情感。明朝释真空的《玉钥匙歌诀》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这一对四声发音的描述也是对声调情感的解读,即平声能表达平和的情感,上声能表达强烈的情感,入声能表达悲远的情感,入声能表达急促的情感。因为声调本身包含不同的感情,那就能通过诵读直接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直至把握全篇思想。

2. 诵读教学符合心理学的认知原理

中国古代的诵读教学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特别讲究“口诵心惟”。“口诵心惟”就是一面用眼睛看、用嘴巴读、用耳朵听,一面用心思考它的意义和道理,所以它是一个由语言文字引起的有眼、口、耳、脑等感觉器官共同参与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过程。它体现着诵读的声音技巧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相互融合,是一种高层次的创造性活动。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的观点,所有的知识都组成为一定的单元,这种单元就是图式。而在以语言学习为主的活动中,听觉系统的图式在语言整体图式生成的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激活其他的相关图式,实现几个系统的图式的自动组合。通过听觉系统的图式可以激活听觉中的声韵旋律图式,可以复现语境图式和意境图式,可以激活语言发出者的情态及情感图式;可以激活相关的视觉图式,可以激活语言形式图式:听出言语材料中的表现方式、风格、特点等,可以激活相应的概念图式,达到对言语内容的理解,可以多种图式的组合产生一个新的语言整体图式。所以诵读起作用的实质就是通过反复多次地重复、认知和感受,激活各种和语言相关的图式,生成新的语言图式,最终完成语言内化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从外在信息转化为内在语言正是语言学习的基本原理,诵读教学正是对这一原理的具体运用。正因为如此,在传统的诵读教学中早就有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经验之谈。

3. 诵读教学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实际

中职学生一般年龄在15~18岁之间,这一时期的青少年精力充沛,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能力基本处于平衡的状态,记忆力比较强,正是知识积累的黄金时代。但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弱,古诗词的积累较少,口语表达不够流畅,写作能力更是欠缺,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所以在诵读教学时若能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形式,提高他们的诵读兴趣,就可以帮助他们积累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中职语文诵读教学实施程序

根据以上对诵读教学理论依据的分析,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实际,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实施“以读为核心,在读中学”的学习策略,即在诗词教学中以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之中达到掌握诗词内容的目的。具体步骤如下:

1. 范读

所谓范读就是示范朗读。既然是示范性质,那么朗读者的朗读一般来说要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恰到好处。所以这个示范一般来说是名家或老师,从朗读质量上来看,当然名家更加专业。但从学生学的兴趣来看,还是教师的亲自示范更具魅力,因为老师的范读不仅有声音,还有老师的态势和表情,这样面对面的声情并茂的范读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对调动学生诵读的热情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

当然,这一示范除了提起学生的诵读兴趣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对诗词进行认字、正音和释义。因为汉字具有表意明显、音义同构、以声传情的特点,所以只要掌握了字形、字音,就基本上理解了字义,就可以消除字词理解的障碍。

2. 初读

所谓初读,就是在范读之后,让学生进行初步朗读,反复练习。

首先,初读环节要明确诵读的基本要求:准确、自然、清晰。准确包括发音准确,内容准确,即做到“六不”:不读错字,不添字,不减字,不换字,不重复,不颠倒。

其次,这一环节还要是让学生在自然状态的练习之下凭借直觉找准诗词的节奏。诗歌的节奏,是音节组合的长短、高低、强弱有规律地出现所造成的节拍。我国古典诗歌的节奏形式主要有四言两顿(2-2)、五言三顿(2-2-1或2-1-2)、七言四顿(2-2-2-1或2-2-1-2)等。《登高》就是七言四顿,并且除颔联为2-2-2-1节奏外,另外三联同为2-2-1-2节奏(具体见下图)。读诗时准确把握住节奏了,实际上也就相当于了解了诗歌的大致轮廓。正如郭沫若在《文艺论集·论节奏》中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第三,通过寻找诗歌的节奏进而读出音节背后的意象。以杜甫《登高》为例,全诗8句56字根据节奏再现了12个意象:风、天、猿、渚、鸟、落朩、长江、秋、病、登台、霜鬓、酒杯。这些意象共同组成了一幅感人的画面: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离家万里,悲叹自己经常漂泊他乡,衰老多病,寒秋中独自登临高台。世事艰难,可恨秋霜凝染了我的双鬓,穷困潦倒,于是不得不放下这浇愁的酒杯。

从诵读的方法上来说,可以采用个人读、小组读的方式,也可以男女生擂台赛的方式,更可以根据班里面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言来诵读,以提高诵读的兴趣。

3. 细读

对学生而言,如果说初读环节主要是用眼来读,读出了节奏;主要是用口来读,读出了画面;那么细读就是主要用心来读,读出了情感。即在运用诵读技巧的同时,展开想象、体味情感,以探求诗歌的意蕴,领悟诗句背后的情感。

这一环节的诵读质量是上一环节的一次提高,所以诵读诗歌要注意技巧的运用,常用的表达技巧有:停顿、重音、语速、句调等。

停顿指语句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间歇。停顿一方面是由于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再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停顿包括生理停顿、语法停顿、强调停顿。节奏也就是由停顿的长短不同所造成的。

重音是指朗诵、说话时句子里某些词语念得比较重的现象。一般用增加声音的强度来体现。重音有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以“登高”为例,“急、高、哀、清、白、回、无边、萧萧、不尽、下、滚滚、来、万里、常、百年、独、繁、艰难、潦倒、浊”都是属于要重读的音节。

语速是指说话或朗诵时每个音节的长短及音节之间连接的紧松。说话的速度是由说话人的感情决定的,朗诵的速度则与文章的思想内容相联系。一般说来,热烈、欢快、兴奋、紧张的内容速度快一些;平静、庄重、悲伤、沉重、追忆的内容速度慢一些。如《登高》一诗的首联再现一派萧杀秋景,故语速较慢;而颔联、颈联,要表现雄浑、悲壮之气,故语速稍快;而最后尾联以沉郁结束,故语速又变得缓慢低沉。

句调,是指语句的高低升降。句调是贯穿整个句干的,只是在句未音节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句调根据表示的语气和感情态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升调一般用来表示疑问、反问、惊异等语气,降调一般表示肯定、坚决、赞美、祝福等感情,平调用于不带特殊感情的陈述和说明,还可表示庄严、悲痛、冷淡等感情。曲调常用来表示讽刺、厌恶、反语、意在言外等语气。《登高》一诗首联两句可用平调;颔联两句前句可用平调,后句可用升调;颈联两句前句可用升调,后句可用降调;尾联两句前句可用升调,后句可用降调。

此环节诵读技巧的指导采用一句一读的形式,让学生一字一句地来读,更让学生从停顿、重音、语速、句调等方面一字一句地来评,并要求在评议时能够根据杜甫的生平经历和本诗的背景资料说出采用“抑扬顿挫”的简单的原因,师生边交流诵读技巧,边挖掘技巧背后的情感,让学生在掌握诵读技巧的基础之上来领悟诗歌的内涵。

4. 熟读

熟读就是熟练地来读,即把前文准确地读、理解地读、有感情地读融会贯通,以至把诗歌内容烂熟于心,达到化为我用。

这一环节可采用齐读和自由读相结合的方式,在反复的诵读中进一步强化记忆,对于篇幅短小的诗歌要求当堂背诵,对于篇幅较长的诗歌可以指导学生适当按照记忆规律,运用一些背诵方法,比如“化整为零法”、“循思路法”、“设置情景法”等方法来进行背诵。多读、多背是诵读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我们进行诵读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读记”扩大学生的文字积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训练语感。

这样以“读”为核心,以“读”为主线,通过范读、初读、细读和熟读四个环节,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之中达到掌握诗词内容的目的。

当然,在进行诵读教学时,除了以“读”贯穿之外,更应该把诵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比如朗诵会、演诵会、背诵会等,以读带读,扩大诗词的阅读量,提高语文素养。同时,更可以把诗词教学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比如烹饪专业的学生运用古诗词中的意境进行菜品的设计,动漫专业的学生根据古诗词进行动漫创作等等,从而达到学以致用,以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摘要:诵读教学法是我国传统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分析诵读教学的理论依据,以具体的诗歌教学为例,探讨中职语文古诗词诵读的教学程序,并设计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环节,以期对中职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诵读教学,教学程序,古诗词

参考文献

[1]赵维森.传统语文教学重视诵读法的深层理据[J].教学与管理,2008,(27).

[2]周庆元.诵读法的历史演化与现时解读[J].中国教育学刊,2004,(10).

篇4:登高古诗

将登高与文学联系起来,始于孔子。“孔子游于景山之上,子路子贡颜渊从。孔子曰:‘君子登高必赋,小子愿者何?’” (《韩诗外传》卷七)

到汉代,登高赋诗成为文人士子的风习。登高写诗的人,易被外物感动,心灵敏锐,可以与之商量国家大事,所以能做大夫。“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端,材知深美,可与图(政)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汉书·艺文志·诗赋略》)

为什么登高望远能引发诗人的诗请呢?所谓“观山则情满于山,临海则意溢于海”,古人是这样解释的:“登高临深,远见之乐,台榭不如丘山所见高也;平原广望,博观之乐,沼池不如川泽所见博也。”(《韩诗外传》卷五)

渐渐地,登高诗成为诗歌一个很大的门类。江山胜迹,才人怀抱,寄托于此。方回《瀛奎律髓》首次列出“登览类”,曰:“登高能赋,于传识之。名山大川,绝景极目,能言者众矣。”“登高”大约可以分为登山、登楼、登台、登阁等几类,从而形成了一组形式不同而意义相似的登临意象。

登高之作,到了汉魏六朝很盛行。在汉代,描写宫殿、苑囿、羽猎的大赋之作众多,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可以说是登临之作的极盛。到汉代末年及至六朝,登临诗因为其体制短小,便于即兴而发,不须“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吸引了众多诗人,诗坛涌现了大批优秀作品。曹操的《观沧海》、谢灵运的《登池上楼》、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诸作至今脍炙人口。“魏武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萧绎《金楼子·兴王》)王粲滞留荆州登当阳城楼所写的《登楼赋》是他赋中的名篇。他看见异乡风物之美而引起的思乡怀土之情,深切感人。“登楼”也因此有了身处乱世、壮志不伸的意味。

至唐一代,登临之作更是大放异彩:有山水诗人对自然的赞颂,有边塞作家的慷慨悲歌,还有失意者的怀古伤今的凭吊。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崔颢的《黄鹤楼》、孟浩然的《过洞庭湖》、王维的《使至塞上》、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等,彪炳诗坛,卓绝千古。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写他在庐山顶望大江的景色:“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这首诗突出山川的壮丽,展示了诗人的壮阔胸怀。杜甫也是不时登高怀古、饮酒赋诗,其登临之作更是荦荦大端。

宋代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冈三面,做出争雄势。”批评南朝王谢诸人只争门户私计,不能长驱北上收复中原,一种爱国激情喷薄而出。

千载以来,登高意象迤逦而来,登高传统亦于今未绝。

类型分析

1. 抒怀言志:(1)登高以抒发慷慨激昂的博大胸怀。如曹操《观沧海》,表现的是诗人经时济世、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王之涣《登鹳雀楼》则表现积极进取的阔大意境。(2)寄寓离乱之悲和忧国之思。以忧患意识为核心,登高必赋,临水必歌,通过叹老嗟病、望远思归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落日楼头,断鸿声里,多少江南游子靠遍了栏杆。如杜甫、辛弃疾等诗人的许多登临之作多属于这一类。“登高远望,使人心瘁。”(《易传》)“登高望下,使人心悲。”(《孔子家语·致思》)登高望远正好可以抒发作者胸中郁气。如沈约《临高台》中云:“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何逊《拟古》中云:“青山不可上,一上一愁怅。”范仲淹《苏幕遮》中云:“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 思乡怀人:(1)朋友酬唱。古代交通信息不发达,登高正好送别和怀念亲友。远离故土飘泊在外,自然思念家乡。“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2)表现男女相思。有的是对远去情人的思恋;有的是对一段销魂往事的追忆;还有的是借男女相思来抒发所思不得的失意,即理想受挫、功名无就的苦衷。

阅读链接

【古人谈 “登高”意象】

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成,两不相背。凡登高致思,则神交古人,穷乎遐迩,击乎忧乐,此相因偶然,着形于绝迹,振响于无声也。夫情景有异同,模写有难易,诗有二要,莫切于斯者。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当自用其力,使内外如一,出入此心而无间也。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

同而不流于俗,异而不失其正,岂徒丽藻炫人而已。然才亦有异同,同者得其貌,异者得其骨。人但能同其同,而莫能异其异。吾见异其同者,代不数人尔。

(选自《四溟诗话》卷三)

或日因春阳,其物韶丽,树花发,莺鸣和,春泉生,暄风至,陶嘉月而嬉游,藉芳草而眺瞩;……金风时扇,悟秋山之心,登高而远托;……

(选自昭明《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

至如春庭落景,转蕙承风;秋雨且晴,檐梧初下;浮云生野,明月入楼;时命亲宾,乍动严驾;……是以沉吟短翰,补缀庸音,寓目写心,因事而作。

(选自简文帝《答张缵谢示集书》)

若乃登高目极,临水送归,风动春朝,月明秋夜,早雁初渊,开花落叶,有来斯应,每不能已也。

(选自萧子显《自序》)

每清风朗月,美景良辰,对群山之参差,望巨波之滉漾,或玩新花,时观落叶,既听春鸟,又聆秋雁,未尝不促膝举觞,连情发藻。

(选自陈后主《与詹事江总书》)

1.为文一第二节文字加上标点。

2.翻译画线句。

①诗有二要,莫切于斯者。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当自用其力,使内外如一,出入此心而无间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清风朗月,美景良辰,对群山之参差,望巨波之滉漾,或玩新花,时观落叶,既听春鸟,又聆秋雁,未尝不促膝举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二的四段文字说明了一个共同主题,这个主题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中的“登高”意象】

赋中的“登高”

阅读王粲《登楼赋》片段及译文,回答问题。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译文]登上这座楼来眺望四周,暂且在闲暇的时光消解忧愁。(我)看这座楼宇所处的地方,实在是明亮宽敞少有匹敌。携带着清澈漳水的浦口,倚临着弯曲沮水长长的水中陆地。背靠着高而平的广大陆地,俯临水边高高低低地面上可以灌溉的河流,北边是陶朱公放牧的原野,西边连接着楚昭王的陵墓。花果遮蔽原野,谷物布满田地。即使(这里)的确很美,却不是我的乡土,又怎能值得我在此逗留!

4.王粲登楼的原因是什么?登楼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的“登高”

5.下面是对王勃《蜀中九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A.本诗抒发的是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

B.鸿雁从北飞来,诗人脱口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形成强烈对比。

C.问得无理,却烘托了感情的真挚,使诗人思念故乡亲人之情显得更真切动人。

D.全诗不事雕琢,借登高直抒胸臆,情感直白,这样写易引起客居他乡者的共鸣。

阅读杜甫的《登高》和《登楼》及相关材料,完成文后问题。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名家评价]杜“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诗薮》)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译文]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朝廷如同北极星一样最终都不会改换,西山的寇盗吐蕃不要来侵扰。可叹蜀后主刘禅那样的昏君,仍然在祠庙中享受祭祀,黄昏的时候我也姑且吟诵那《梁甫吟》。

6.自主选择两首诗各一个名句,从主旨或表达角度写80字的赏析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中的“登高”

阅读欧阳修《踏莎行》,回答问题。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熏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7.本词在抒发游子思家的同时,还写到了对方对自己的思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全词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曲中的“登高”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到秋来玄武湖碧水澄,青龙山翠色苍,携壶策杖登高赏。崇因寺内芙蓉绽,普照庵中桂子香,家家庭院秋砧响。水波涛江横白露,雁初飞菊吐新黄。

(明·胡用和《南吕·一枝花》)

8.本曲写登高,所见何物?感情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欣赏

1.思念故里的“登高”: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依依惜别的“登高”: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王之涣《九日送别》)

3.自伤身世的“登高”:

已是人间寂寞花,解怜寂寞傍贫家。老来不得登高看,更甚残春惜岁华。

(司空图《九月八日》)

4.远望悠思的“登高”: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寇准《春日登楼怀归》)

5.失意苦闷的“登高”: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柳永《八声甘州》)

6.羁旅愁思的“登高”: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柳永《曲玉管》)

7.快意自足的“登高”: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黄庭坚《登快阁》)

8.别情凄婉的“登高”: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轣辘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执手霜风吹鬓影。去意徊徨,别语愁难听。楼上栏干横斗柄,露寒人远鸡相应。

(周邦彦《蝶恋花·早行》)

9.伤怀往事的“登高”: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10.表现故国之悲的“登高”:

如此江山残照下,奈何心事菊花边。不须更觅登高地,只恐登高便泫然。

(黄宗羲《出北门,沿惜字庵至范文清东篱》)

探究发现

到了今天,登高作赋的风气渐次式微,但登高的风俗却未断绝,特别是在重阳节这一天。重阳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古人为什么要登高呢?可以从地域特点、文化心理等方面分析。古代登临诗的繁荣又是什么原因呢?请你选择一位作家或一个时代进行考察。

参考答案

1.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

2.①作诗有两个要点最为关键。所观外景相同,内心所感各异,应当运用才思,使内外协调,内心与外物统一。②每当清风朗月之夜,良辰美景之时,面对起伏的群山,遥望荡漾的水波,有时赏玩新开之花,有时细观初落之叶,既听春鸟的鸣叫,又聆秋雁的悲啼,这时好友之间往往促膝聊天举杯畅谈。

3.四家之言都说的是:不同季节之中,诗人缘景生情,发为诗歌。

4.开端即表明为消忧而登楼,登楼所见原野的富美,反衬刘表的昏庸;次写思乡怀归,说明此处非久居之地。作者希望借眼前所见景物抒发自己真挚深沉的怀归之情和对国事艰难的危惧之感。

5.D(“直抒胸臆,情感直白”不对)

6.示例:“无边落木萧萧下”,使人类深感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但“不尽长江滚滚来”,又往往激起人生命的激情。正因如此,这首充满悲凉感的诗使人品味到一种壮心不已的意境。

7.本词在抒发游子思家的同时联想到闺中人的登高怀远,并致其劝慰之意,流露了词人对思妇心情的体贴。又通过离愁不断如春水的妙喻和行人更在春山外的设想,构成了清丽而芊绵的意境。

篇5:古诗文试讲——《登高》

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的课文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各位考生需要对诗歌这种体裁重视和关注起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小学语文常考的课型——诗歌。

首先我们要了解诗歌教学的设计思路。一般情况,诗歌的学习可以分为五步走:

一、解诗题;

二、知诗人;

三、明诗意;

四、悟诗情;

五、熟读诗

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可以尝试先走这样的教学模式,待到熟练之后,就可以脱离框架,自由操作了。下面就以《登高》为例,来看看如何进行诗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把握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2.通过合作探究品析“即景伤怀”的手法,养成合作探究意识,进而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沉郁顿挫的诗风,并逐步树立爱国情怀和审美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合作探究品析景、情的关系,体会“即景伤怀”的手法。【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三、教学方法

吟诵法、点拨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导入语

学生观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人们往往喜欢在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春天去野外踏春,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勃勃。而在秋高气爽的秋天,人们登高望远,饮酒作赋。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就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同样是登高,“诗圣”杜甫又是怎样的处境与心情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二)品读诗歌

①教师范读,学生默读。

(学生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节拍、韵脚,体味本诗音韵低沉,回环的原因。)②选取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注意四点要求:一是读准字音,二是把握节奏,三是注意轻重,最后要求读出感情。)③学生自由朗读。

(结合注释默读,领悟诗歌的大意。)再次朗读,思考问题:可否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概括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明确】悲凉。(三)精读诗歌

1.先看诗的头两句,也就是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主要是写景。景物有: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个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这些景物给我们的感觉是显得十分悲凉、凄清。“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自然之悲象,人生之艰难。也是全诗的诗眼。作者巧妙的运用了一系列描绘哀景的词,既是自然环境的客观描绘,也是作者心情的折射与投影。正像清代诗人王夫之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种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请大家注意。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提问: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来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落木萧萧: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飘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怅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提问:什么是“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作客”和现在的“做客”不同,这里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杜甫这里是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且,杜甫此时是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是长久的,不断的。“常”作客。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58岁去世为止,11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第八个年头了。

4.尾联:“艰难苦困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提问:这是一种什么心情?忧愁还是忧愤? 【明确】是一种忧愤的心情,心急如焚。正是心急如焚,才两鬓染霜。提问: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他怎能不悲愁万端?古人认为有酒方能浇愁,无奈多病不能喝酒,这种愁闷,这种伤忧,怎么了却、怎么疏解?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因此,我们读这首诗,解这首诗,既要把握诗境对表现人物情感的妙用,又要揭示人物情感抒发的内涵——诗人杜甫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刚烈情怀!(四)拓展延伸

朗诵比赛,分小组诵读这首诗,看哪一组读地更有感情。(五)布置作业

课外收集并赏读杜甫的诗歌“三吏三别”。

五、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及解析

《登高》答辩

问题:你这样设计板书的原因,以及此板书的优点和缺点。【参考答案】 谢谢考官的提问!本着重点突出、简洁明了的原则我设计了本课的板书。

首先由风、天、猿、渚、沙、鸟、木等景物引出作者苍凉、雄浑、沉郁、悲壮的心境,最后感悟出常年漂泊、老病孤独、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这个板书的优点是可以一目了然,清晰地把本课主要思路呈现给学生。当然,由于备课时间限制,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可能稍显单薄,并不能把本课的更多内容一一呈现。

篇6:关于重阳登高的古诗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

菊篱今作孟嘉杯。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唐)李郢《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

望中难见白衣来。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

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唐)刘兼《重阳感怀》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

两行乡泪血和流。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

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蜀国江山存不得,

刘家豚犬取何难。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唐)刘商《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

邮童不解献茱萸。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唐)卢顺之《重阳东观席上赠侍郎张固》

渡江旌旆动鱼龙,令节开筵上碧峰。翡翠巢低岩桂小,

茱萸房湿露香浓。白云郊外无尘事,黄菊筵中尽醉容。

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

(唐)武元衡《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

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

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

(唐)权德舆《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六韵》

嘉节在阳数,至欢朝野同。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时菊洗露华,秋池涵霁空。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天道光下济,睿词敷大中。多惭击壤曲,何以答尧聪。

(唐)司空图《丁巳重阳》

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客舍喜逢连日雨,

家山似响隔河砧。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

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

(唐)司空图《旅中重阳》

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至在,

旧交坟向北邙新。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

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

(唐)司空图《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樽前且拨伤心事,

溪上还随觅句行。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

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

(唐)司空图《浙上重阳》

登高唯北望,菊助可□明。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

好文时可见,学稼老无成。莫叹关山阻,何当不阻兵。

(唐)司空图《重阳》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唐)司空图《重阳山居》

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

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

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

(唐)司空图《重阳山居》

诗人自古恨难穷,暮节登临且喜同。四望交亲兵乱后,

一川风物笛声中。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

篇7:古诗《登高》的主编导读

不然。这是因为,杜甫的悲哀有他的特殊性,那就是他的悲哀虽然是个人的命运,却博大深厚。客居、多病、白发、潦倒、借酒消愁,这都可能是俗套,但是,不写个人的悲哀,于杜甫可能太轻巧,至少是不能充分表现其个性。沉醉在自己的悲哀之中,也不能绝对说就写不出高远的精神境界来。杜甫的悲哀有什么特点呢?杜甫不习惯把自己的情怀局限在狭小的自然空间中,这里就显示出他的悲哀相当深厚博大。

这种博大,首先就表现在空间视野上。诗题是“登高”,开头两句就充分显示出登高望远的境界。风急天高,回荡猿啸之声,渚清沙白,空间壮阔,本已有俯视之感;再加上“鸟飞回”,更觉人与鸟之间,如果不是俯视,至少也是平视了,正是身在高处的效果。到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种俯视的空间感不但广阔,而且有时间的深度。和前两句比,这两句境界大开,有一种豁然提升的感觉。如果说前两句给读者的感觉还可能是写实的话,这两句则明显有更强的想象性、虚拟性。落木居然满眼都是,无边无际,充满上下天地之间;长江滚滚而来的传统意象,不仅仅是空间的纵深透视度,而且是时间的无限长度。空间和时间的交织,当然不是局限于空间的画面可比的,再加上意象是如此密集,前两句每句三个意象,后两句虽然只各有一个意象,但是其属性却有“无边”和“萧萧”,“不尽”和“滚滚”,有形有色,有声有状,有对仗构成的时空的转换,还有叠词造成的滔滔滚滚的声势。从空间的广阔到时间的深邃,不仅仅是自然界的,而且是诗人的精神气度:悲秋而不孱弱,有厚度,有浑厚之感。

如果就这样深沉浑厚地写下去,未尝不可,但是,诗人似乎并未一味浑厚深沉下去,到了第三、第四联,有了些许变化: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应该说,这里的境界不像前面的诗句那样开阔,一下子回到自己个人的命运上来,而且把个人的“潦倒”都直截了当地写了出来。浑厚的深沉的宏大境界一下子缩小了,格调也不单纯是深沉浑厚,而是有一点低沉了,给人一种顿挫之感。境界由大到小,由开到合,情绪也从高亢到悲抑,情绪有微妙的跌宕。杜甫追求情感节奏的`曲折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默默的,有时却有突然的转折。古代诗话上说,杜甫的诗“沉郁顿挫”,沉郁是许多人都做得到的,而顿挫则殊为难能。

这是杜甫的拿手好戏。他善于在登高的场景中,把自己的痛苦放在尽可能宏大的空间中,使得他的悲凉显得并不渺小。但是,总又不完全停留在高亢的音调上,常常是由高而低,由历史到个人,由空阔到逼仄,形成一种起伏跌宕的气息。我们来看他写于差不多同一时期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明明是个人的痛苦,健康恶化、亲朋离异,但杜甫却把它放在宇宙(“乾坤”)和时间的运动(“日夜浮”动)之中,这个气魄就宏大了。这并不完全是技巧问题,诗人是把自己个人的命运(亲朋离散、老病异乡)和远在视线之外的战乱(“戎马关山”),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种境界是够宏大的了,但他随即又转向了个人的小命运,而且为亲朋信息杳然和自己的老病而涕泗横流起来。这不但不显得小家子气,而且以深沉的情绪起伏来调节诗的情感节奏。这就难怪诗话的作者们反复称道他的感情“沉郁顿挫”。

在《登楼》中,则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动变古今。”他个人的“伤心”总和“万方多难”的战乱结合在一起,这就使得他的悲痛有了社会的广度。为了强化这社会性的悲痛,他又从“天地”的宏大空间和“古今”的悠远时间两个方面加以充实。杜甫的气魄,杜甫的深度,就是由这种社会历史感、宏大空间感和悠远的时间感三维一体构成的。哪怕他并不是写登高,他也不由自主地以宏大的空间来展开他的感情,例如秋兴八首之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借助“兼天”“接地”的境界,杜甫表现了他个性宏大深沉的艺术格调。换一个人,即使有了登高的机遇,也不一定能表现出宏大深沉的精神力量来。

当然,杜甫的风格是多样的,有时,他的风格并不以浑厚深沉见长,而是以明快细腻动人。例如《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里最大的特点,不是浑厚深沉,而是相当细腻。不是外在感官的宏大视野,而是一种内在感觉和情致的微妙审视。诗题是“喜雨”,没有一个字提到“喜”。这不像悲秋,公开地堂而皇之的渲染悲痛。但是,这种喜是默默的,无声的,是伴随着细致的内在审视的。这种感觉不是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直接感受的,而是在无声无形之中的。所写的雨是细雨,细到感觉不到,“随风潜入”,“潜”是看不见的,又加上是夜里,可是还使诗人感觉到了一种独享的喜悦。接着下来“润物细无声”,声音本来是看不见的,“无声”更是突出了听不见,外在感官不可感,但是,“润物细无声”,“润”,却流露了内心感受的喜悦的特点,说的是物之被润,表现的却是心的滋润。无声的微妙胜过有声。只有细致的心灵才能感受到这种微妙的喜悦。只有具有精致的内在感受力的诗人,才能为生命看不出来的生长而体验到默默的欣慰。

下面两联,又转换到外部感官上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妙在黑白对比,明暗反差。野外的路有云,说明是平原。连云都是黑的,天空地上,一片漆黑;用一个“独”字,表现江船上一点灯火的鲜明,这是色彩的反衬。光是孤独的,但是,在黑夜中却分外生动。

最后一联,则是和全诗在视觉效果上的对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如果说,第三联的色彩还是相当含蓄的,只是因对比而显得鲜明,那么,到了最后一联就是浓笔大墨,有如泼墨写意花卉,感觉不但浓烈,而且丰富。花“红”已经是浓烈了,还要加上“湿”。已经是有质感了,可是杜甫还不满足,还要让红湿的花有量感,重量感。所有这一切都说明,杜甫刻意要用花把自己对雨的感觉写足,多方面都写透,也就把自己的喜悦写够。诗中的喜悦有两种,一是默默的、内在的、不形诸于色的喜悦。一是外在的、视觉的,突然发现雨后的花的鲜艳和分量,情不自禁的、形诸于色的惊喜。

篇8:登高古诗

中国古诗词历经了千百年的发展, 其中蕴含的意象极为丰富, 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每一个意象都有各自独特的代表意义, 同时也都具有审美性质。各个意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这个统一体兼具情感传达与审美功能。古诗词的意象特点丰富多彩, 如形象性、文化性、象征性等。对意象特点的理解与掌握, 是译者从事汉诗英译实践活动时应着重考虑的一个方面。汉诗英译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对意象、意象空间极其所蕴含的情感的把握是否到位。

意象图式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意象图式建构于人们与客观的外部世界所进行的互动性体验之中, 与古诗词所含有的丰富意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分析意象图式和对意象图式进行识解运作有助于更好地学习认知语言学的系统理论。

一、意象图式的概念及其识解运作

意象图式最早是由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 用来分析概念隐喻。意象图式与转喻、隐喻和命题模式共同构成人类的四个认知模式, 而意象图式是最基本的认知模式。意象图式来源于人们与周围环境、外部世界的联系和互动, 具有体验性, 有助于人们理解抽象性的概念, 进而对外部世界有更好的体验。

“意象”作为心理学术语时, 多指一种心理表征;而“图式”则是人们把经验和信息加工组织成某种常规性的认知结构, 可以长期地储存于记忆之中, 是相对固定的、已建立的模型 (王寅2011) 。图式是对人们经验的抽象化和概括化 (董广才、陈吉荣、王筱2014) 。意象图式 (image schema) 的概念是Johnson (1987) 和Lakoff (1987) 在Talmy (1983) 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引入认知语言学的, 并成为该学科的经典理论之一。关于意象图式的定义有很多, 虽然表达不一, 但其本质是相同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处于各种各样的活动中, 并始终保持着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而意象图式就来源于这些交互活动, 并给予其具体的轮廓与结构。

意象图式是形成其他概念或者概念体系的基础, 从这一点来说, 意象图式具有前概念性质。意象图式与人类的感官体验紧密相连, 最初是以图解式的形式存在于人类的大脑中的。这样一个特点使得意象图式可以引发或激发出更详细缜密的概念。具体来说, 意象图式不但能够呈现空间中每个分子之间的联系, 而且可以把非具体的关系投影到其他相应的认知域内。因此, 意象图式有助于译者更好地解析、阐释古诗词中所描绘的空间联系;同时通过对原作中各种意象形成原因的深入解析, 译者将对原作有更好的理解。

二、意象图式的类型和特征

Lakoff (1987) 把意象图式分为容器图式 (Container Schema) 、部分—整体图式 (Part—Whole Schema) 、连接图式 (Link Schema) 、中心—边缘图式 (Center—Periphery Schema) 、始源—路径—目的地图式 (Source—Path—Goal Schema) 以及其他图式 (前后、上下、线性等) (Other Image Schemas:F—B, U—D, Linear Order) 。人们就是根据这些意象图式建构了概念和概念结构。李福印 (2007) 认为, 意象图式可以用简图表示, 它是语域的一种, 有正负特征 (即在表达隐喻意义时呈现出肯定或否定的意义, 称为“plus-minus parameter”) , 具有静态和动态两种性质。

(1) 容器图式。容器图式的基本要素包括边界、里和外。对于容器而言, 物体不是在容器内, 就是在容器外。此外, 该“物体”不仅指某个具体的东西, 而且可以指抽象的事物。生活中具有容器特征的事物有很多, 如杯子、书包、房屋、卡车等。

(2) “部分—整体”图式。基本要素包括若干个部分和一个整体。该图式表现在人体上就是人体的各个关节是部分, 整个人体则是一个整体。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般情况下, 整体的特征比部分的特征更加明显。

(3) 连接图式。连接图式的构成要素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实体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关联关系, 且这两个实体之间的关系是制约与受制约。生活中, 明显的具有连接图式特征的连接关系就是因人际交往而建立起来的关系。例如, 老板与员工间因工作而建立起来的连接关系。

(4) “中心—边缘”图式。基本要素包含中心、边缘以及实体。中心体现了事物的本质, 决定了事物的特征;而边缘则是次要的, 依赖于中心。就人体的构造来看, 躯体和器官是处于中心位置的, 而毛发和指甲则是处于边缘位置的。从房屋的构造来看, 其地基、梁、柱和墙是中心, 窗户和门是边缘。

(5) 路径图式。基本要素有起点、路径、终点以及方向。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由起点出发, 经由某段路径而到达最后的终点, 起点到终点也包含着方向的指向。现实生活中的具有路径图式特征的事物或者活动有很多, 如跑步、游泳、运行中的火车等。路径图式不仅指具体的事物和活动, 还包括抽象的事物和活动。例如: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制订相应的计划, 实施计划, 直至达到最终目标。

(6) 其他图式。其他图式包括平衡图式、匹配图式、集合图式和对抗图式等。

西方的语言学家已经将意象图式运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与赏析, 这也肯定了意象图式理论对于文学作品的阐释力。下面笔者以杜甫的《登高》以及杨宪益和戴乃迭 (1999) 的英译译本为例, 从意象图式理论的角度出发, 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意象图式, 以此来验证意象图式理论对于英译作品赏析的阐释力。

三、基于意象图式视角的《登高》英译译本分析

意象可以说是古诗词的基本成分, 而抒情则是古诗词主要的特征。抒情是通过意象来体现的, 因而意象与抒情之间是相辅相成、共同依存的关系。中国古诗词中包含很多的意象, 构成意象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作者自身的主观情感或者情绪, 二是被赋予了情感的物象。所以, 翻译意象实际上是翻译物象本身及其所带有的情感。

古诗词擅长借物抒情, 诗词中存在大量的意象 (毛华奋2007) 。“意象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结合体, 它渗透着主体情意, 传达着诗人生命的勃动与性情的激荡。” (朱晓慧2005) 诗词中含有丰富的意象和大量的隐喻手法, 通过分析意象图式, 能够揣摩出诗词中所蕴含的隐喻表达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从而对诗词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古诗词中所包含的意象并不是孤立的、分离的, 各意象之间互相联系, 共同建构出一个意象空间, 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情感意义的意象群。译者在对原作进行翻译时, 不但要把单个的意象极其所含的情感呈现出来, 而且需要将原作所蕴含的意象空间重新构造出来。

杜甫的诗歌在语言上普遍被认为具有“沉郁”的特点, 其诗歌语言的特点来源于对意象的个性化处理。杜甫的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有古塞、残烛、落花、落日等, 这些意象无一例外地都展现出悲怆与凝重的情绪, 赋予了诗歌沉重抑郁的基调。《登高》这首诗通过呈现诗人登高所见的秋景, 表达了诗人常年离家、漂泊在外、孤苦无依的悲凉之情。此诗的最后一句与意象图式理论关联不大, 笔者主要运用意象图式理论分析诗的前三句。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Climbing A Terrace

Wind blusters high in the sky and monkeys wail;

Clear the islet with white sand where birds are wheeling;

Everywhere the leaves fall rustling from the trees,

While on for ever rolls the turbulent Yangtse.

All around is autumnal gloom and I, long from home,

A prey all my life to ill health, climb terrace alone;

Hating the hardships which have frosted my hair,

Sad that illness has made me give up the solace of wine.

这首诗共分为四个部分, 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组成。“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等属于静态意象, “急”“高”“啸”“清”“飞回”“萧萧下”“滚滚来”等具有动态特点, 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 一幅登高望远, 却惹恨添悲的凄凉惆怅景象跃然纸上。

这首诗主要采用了路径图式和容器图式。该诗的标题呈现出了一个路径图式, 虽然出发地不是十分明确, 但还是可以从“登高”二字推断出诗人的行径轨迹, 即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译者将“登高”译为“Climbing A Terrace”还是比较贴近诗人的意图的, 简单明了, 且遵循了路径图式。

该诗的第一句运用的是容器模式, 令读者很容易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由疾风、高空、猿猴、孤岛、白沙和飞鸟组成的空间, 在意象图式理论中, 我们将空间称作容器图式。而译者对于这些单个意象采取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 即分别译作“wind”“sky”“monkey”“islet”“sand”和“birds”, 同时对于动态意象和形容词性意象的翻译也比较到位, 较好地再现了诗人所呈现的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清清河州、白白低岸、鸥鹭回翔等登高所见之景, 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

第二句采用的路径图式, “落木”“长江”“下”“来”表现出了出发点和终点, 展示出了一幅动态图。“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 “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不尽”写出了长江的浩瀚, “滚滚来”展现出水流的湍急与磅礴的气势。译者用everywhere和rustling将落木的数量和飘落的速度表现了出来, 用turbulent和roll on将长江涌流之气势呈现出来。较好地传达了诗人在写景之时所抒发的情怀, 即一种青春易逝、怀才不遇之情, 与此同时, 又让人联想到生命的短暂与逝去, 宇宙的宽广和无限。

第三句是从横向的空间和纵向的时间着笔, 写“常作客”的追忆, 运用的是存在图式和路径图式。译本中, 诗人所处之地尽是autumnal gloom, 而从long from一词又可看出作者离家已久, 思乡之情满满, 其中的无奈与凄凉之感尽显无遗。这一远一近, 也是Near—Far Schema的体现。“万里”和“百年”与第二句的“无边”“不尽”互相呼应, 诗人的羁旅与孤独感, 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 推排不尽、驱赶不绝, 情景交融。

从意象图式的角度看, 诗人主要采用了容器图式和路径图式来抒发自己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 情感沉郁而悲壮。通过分析该诗的译文, 可以发现, 虽然译者采用的词汇与句式与原文有些许出入, 但整体上还是将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一一传达。原因就在于译者与作者分享着类似的体验,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意象图式。而读者之所以能感受和领悟到译者的表达, 是因为读者能动用自身的感知经验, 透过意象, 运用想象将各种意象图式结合起来去体会诗人的心情。

结束语

作为古诗词的一个重要成分, 意象以其丰富多彩的内涵和特点体现出古诗词传情的特质。古诗词的翻译某种意义上就是意象的翻译 (卢卫中2007) 。译者对于意象的准确把握是诗词翻译的关键。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为古诗词的赏析与阐释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译者在移植意象时要合理运用意象图式识解运作的具体理论与方法来分析古诗词, 要将古诗词所蕴藏的情感一并展现出来。此外, 译者对于原作中整个意象空间的重建也须仔细斟酌。

参考文献

董广才, 陈吉荣, 王筱.2014.中国传统文化英译意象图式传递与再造研究——以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为视角[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福印.2007.意象图式理论[J].四川外国语学报, (1) .

卢卫中.2007.象似性与“形神皆似”的翻译[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

毛华奋.2007.汉语古诗英译比读与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王寅.2011.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杜甫.1999.玲珑诗画:杜甫诗选[M].杨宪益、戴乃迭, 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一篇:在家长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下一篇:外交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