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车安全技术交底

2024-04-23

登高车安全技术交底(精选6篇)

篇1:登高车安全技术交底

渣土车安全技术交底

1、进入施工场地必须遵守项目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持证上岗,施工现场戴好安全帽,禁止吸烟,严禁酒后上岗!

2、服从项目部值班人员安排,不得忽视项目部指挥安排。

3、启动前应先检查:灯光、喇叭、指示仪表等应齐全完整;燃油、润滑油、冷却水等应添加充足;各连接件不得松动;轮胎气压应符合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启动。

4、启动后,应观察各仪表指示值、检查内燃机运转情况、测试转向机构及制动器等性能,确认正常并待水温达到40℃以上、制动气压达到安全压力以上时,方可抵挡起步。起步前,车旁及车下应无障碍物及人员。

5、在市区道路上行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严禁酒后驾车和疲劳驾驶,行驶速度不得超过交管部门规定。

6、装载重量不得超过该车核载质量,高度不得超过限制高度。

7、项目围挡内行驶速度不宜超过5km/小时,及时清理周边物资,防止车轮压损,倒车时必须设专人指挥。

8、驶出项目围挡进入市区道路前,必须看清过往车辆,鸣笛示意过往车辆注意或减速慢行。

9、暴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拐角处、视线不佳、道路泥泞等情况时,必须减速慢行。

10、行驶过程中,如有异味、异响、发热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行。

11、渣土装土完毕后,驶出项目部前必须对车轮冲洗干净,并对渣土进行覆盖,防止运输过程中撒漏

篇2:登高车安全技术交底

为了做好梁场运梁车作业的安全,以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顺利完成施工任务,特制订该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一、轮胎运梁车作业时的危险源

1、箱梁翼板(运梁车行走道路)抗弯、抗剪强度不够,导致翼板断裂产生翻车事故。

2、作为运梁车道路的相邻两片梁钢筋没有连接好,使运梁车行走时受偏心力产性转矩导致梁片失稳(翻转),发生车上梁片倾覆事故。

3、道路不平导致运梁车失稳。

4、道路上的钢筋或其它杂物刺穿轮胎导致平车失稳。

5、两跨之间端头连接板(负弯矩预留槽口垫板)抗弯、抗剪强度不够导致平车失稳。

6、运梁车驾驶不当导致机械事故。

7、平车刹车失灵、引擎飞车、传动轴断裂、冷却缺水等产生的机械事故。

8、支撑不好导致梁片倾覆。

9、主、副车驾驶员配合不好导致的机械事故。

二、安全措施

1、运梁车驾驶员必须有驾驶证,信号工、司索工必须持有相应有效的证件,杜绝无证上岗。

2、使用前,操作人员必须检查运梁车运动部件下列情况:轮胎气压是否足够、引擎水箱是否够水、方向机是否转动灵活、制动装置是否灵敏、方向调整装置是否完好。吊装小车或行车的制动装置必须可靠,设置制动失灵的保险设施,并有防止车辆脱钩的措施。

3、对运梁车运行经过的道路必须检查,有路障应及时清除。对路面所受的压强要掌握,对压强低于运梁车轮胎压强的路面应及时补强。对凹凸不平的路段必须填平,保持路面的平整度。运梁台车在龙门吊下方(上梁区)停放稳后,采用龙门吊将梁片吊至运梁台车上方。

4、应定期检查钢丝绳,钢丝绳任何一个断面内的断丝量不得超过此断面总根数的5%,钢丝绳应在滑槽内并排摆紧密整齐,不得有互压乱绕现象。

5、运梁车装梁时:

1)起吊梁板时,当梁体吊离支承面10—20cm时,应暂停起吊,对吊机各重要受力部位及关键处所进行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方能继续起吊。梁在起落过程中应保持平稳,两端高差不得大于30CM。

2)梁片重心应落在台车纵向中心线上(台车方向调整装置的中点上),偏差不得超过20mm,;在曲线上装梁时,可使梁片中心与台车纵向中心线略成斜交。装好梁后,在梁端两侧支撑牢固同时必须用钢丝绳或手拉葫芦捆缚好,以防梁的倾覆。

3)梁片落在台车上时,梁前端应超出台车支承横梁2~3m,如施工条件限制,可按照规范利用其最大悬出位置,梁片与台车支承间应垫放硬木板或纤维层胶皮,以保护梁片砼。

6、运行时启动时,必须使用慢挡起动。运行过程中,载梁须用低速挡(v≤15m/min),空载回程时可用高速挡(v≤30m/min)。

7、运梁车在运行过程中,必须有专人随车观察和监听,发现有异常情或有异常声音应立即通知驾驶员停车,等排除故障后才能继续运行。

8、运梁车所运的梁上不能放置杂物、工具等。

9、喂梁时,运梁车必须慢慢开进架桥机尾部,接近主机时,应降速到0.5km/h;驾驶员必须集中精神,听从信号工的指挥,车不能与架桥机碰撞。

10、喂梁时,运梁车的车速必须与架桥机上的起重车车速保持一致。在下坡方向上运梁,应备有止溜木楔和止轮器,并设专人负责,防止运梁车溜动。

11、等架桥机把梁全吊起且前移离开尾部后,经检查确认运梁车周围没有障碍物后才能退出架桥机尾部回程。

12、汽车运梁车轨道处理

a.梁端的中横梁用10号工字钢做成的框架连接板连接(如图),保证运梁车跨湿接缝时平稳可靠,梁车运行在预制梁面时保持直线行驶,并使两侧轮胎均匀压在两条预制梁的腹板处,梁面的垂直钢筋临时打弯以免刺穿轮胎,张拉坑用沙袋或枕木临时填平。

连接板必须与梁端头的钢筋焊接,以保证其不走位。

b.运梁车行走的道路由相邻两条箱梁组成。两相箱面铺垫10-15cm石粉,湿接缝用彩条布铺垫后再铺石粉,如下图所示。

c.运梁行驶在两箱梁两侧腹板上,以保证梁面不受破坏。

适应运梁车的梁面处理

13、桥面及湿接缝处理

a.道路纵坡不大于5%,横向坡度不大于2%。

b.运梁车在箱梁上行走,必须有两片箱梁连在一起(运梁车轮距为225cm/250cm),使运梁车行走在两箱梁的两外侧腹板上。箱梁面必须进行相应的处理,方法是先把两片箱梁翼板钢筋焊起来,然后在箱梁面铺上10-15cm的石粉并压实(铺石粉前最好在梁面放一张彩条布,以防止石粉在工艺孔或翼板边漏掉)。

14、移梁

1)移梁铺设的专用轨道应平顺,轨距正确。轨道接头不得有错台、错牙、道床无沉陷。

2)梁板的起顶、支垫应对称平衡,支垫牢固。3)移梁时两端行程应同步。

15、吊车吊梁

1)吊车在吊梁过程中,吊装前 2)

三、架梁前必须检查落实如下工作:

1、采用架桥机架梁时:

1)应对架桥机的走行、液压、提升、制动系统和电气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2)横向轨道应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轨距、水平良好,且安装限位器。

3)前支腿必须垂直安放。

4)架桥机必须做好接地保护,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5)架梁人员高空作业处所均应安装防护栏杆、系安全带、安装安全网。

2、采用汽车吊架梁时:

1)汽吊机操信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能上岗作业。严禁无证操作,操作人员应了解汽吊机的机械构造、使用性能。

2)工作人员在作业时精力集中,坚守工作岗位,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按规定使用安全带和安全帽等,严禁酒后作业、违章作业。

3)吊装前,检查操作系统是否可靠,制动器是否灵活可靠。应打好支撑,做好吊机稳固工作,如地面不密实时,必须经过辗压或在吊车支腿下面铺设枕木,以增加其稳固性。

4)吊装前,应统一指挥信号:吊装时,指挥人员发出的信号与操作人员意见不一致时操作人员应发讯问信号,在确认指挥信号意图一致时,才能开车。

5)汽吊机在吊运梁板过程中,如遇到起升机构制支突然失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发出信号,通知附近的人员离开,并迅速按动控制按钮反复起落梁板,并开动汽车选择安全地点,把梁板放下,不应任其自由下落,随后再进行检修,决不可在吊运过程中进行检修。

6)在吊梁板时,应使承载不均匀、平稳,不能忽起忽落;起升机构的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同时,起吊和降落做到同步,注意控制好前后端的高度差;在架桥机所受的负荷不能超过其最大起重量的情况下方可起吊梁板。

7)在操作过程中,应有专人分别位于前、后支架观察和监听,如果发现不正常现象或听到不正常的声音时,立即通知总指挥应采取相应措施,并停车检查,排除故障。未找出原因,不能开车。

8)操作人员要做到十不吊:(1)指挥信号有误或不明确;(2)超负荷;

(3)梁板上有人;

(4)安全装置不灵;

(5)下大雨;

(6)能见度低、视线不好;

(7)超重钢丝绳滑槽;

(8)梁板被挂牢;

(9)梁板紧固不牢;

(10)风力超过六级;

篇3:登高车安全技术交底

关键词:车载终端,车联网,校车,校车安全监管平台,安全监管

我国现有28.5万多辆校车,《校车安全条例》的出台,使校车的安全管理从法律法规的层面上得到了保障。基于车载终端[1]的车联网[2]技术适用于学校、校车管理部门,从制度、措施以及落实监管的层面上,对校车的安全隐患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管,为校车的安全预警、紧急救援、调度提供了可靠保障。

基于3G技术的智能车载终端的车联网,主要由安装在校车上的3G智能车载终端和位于服务器端的高速移动物体数据采集传感平台组成,在车联网技术和智能化应用的设计理念的支持下,校车安全监管系统可以在校车、校车运营实体、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家长之间建立起可靠、稳定、高速的信息采集和传递的数据链,从而实现对运营校车的载生数量、学生的上下车情况、车辆位置、车速车况等情况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基于3G技术的智能车载终端的车联网校车安全监管系统,可为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校车管理提供一整套可靠的系统解决方案。

1 校车安全隐患分析

随着国内汽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交通日益拥堵,校车的行车安全问题愈发突出。近年来校车事故不断,已经成为学生安全事故意外伤亡中的主要“杀手”之一。究其产生原因,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隐患:校车安全系数不达标;司机安全意识薄弱;超载、超速现象严重。其中大部分因素均涉及到管理部门对司机、随车管理员、车况、车辆运行线路、超载、超速等方面缺乏有效的实时监控和预警。同时,家长对校车安全监管不信任,也造成了现有校车的运营困难。

2 3G智能车载终端、车联网、高速移动物体数据采集传感平台

基于3G的智能车载终端技术构建的车联网,主要由安装在校车上的3G智能车载终端和以及位于服务器端的高速移动物体数据采集传感平台组成,现分别介绍如下:

2.1 3G智能车载终端

3G智能车载终端,是一个集成了CRM/Telematics/GIS/3G等最前沿IT技术的智能车载终端。终端和位于服务器端的高速移动物体数据采集传感平台结合,具有强大的业务调度功能和数据处理能力,可实现校车的实时定位、通信、校车行驶记录等多项功能。智能车载终端支持直接电话呼叫、文字信息语音播报;具有安防报警、剪线报警等功能,终端预留多个RS-232接口和RS485接口,可外接计价器、摄像头、麦克风、耳机、TTS语音合成盒子。提供各种条形码数据采集、IC卡、RFID标签和各类传感数据等构成的校车实时管理数据,包括车辆位置数据、视频信息、温度、湿度等各种传感器数据、实时语音系统构成的中小型敏捷式呼叫中心、快速的学生及家长管理系统(CRM)、校车管理和报告系统、调度管理、跟踪管理、KPI管控等功能。

2.2 车联网

车联网(IOV:Internet of Vehicle)是指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设备等交互,实现车辆与公众网络通信的动态移动通信系统。它可以通过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收集车辆、道路和环境的信息,并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多源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计算、共享和安全发布,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车辆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监管,以及提供专业的多媒体与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

2.3 高速移动物体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平台

服务器端的高速移动物体数据采集传感平台与校车上的3G智能车载终端共同构成了校车安全监管的车联网系统。其中,位于服务器端的高速移动物体数据采集传感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在3G智能车载终端和应用软件平台间实现语音数据、网络数据、图形数据、GPS定位数据以及其它必要数据的双向推送和数据综合处理。同时,还可根据需要提供程序的自动更新等服务。

3 校车安全监管系统设计

校车安全监管平台,是在3G智能车载终端与高速移动物体数据采集与传输平台基础上搭建的车联网应用平台。3G智能车载终端通过北斗星/GPS的定位信息获得校车位置;通过RFID系统获得学生的上、下车信息;通过定位信息与时间的绑定,实现对学生上下车时间、地点的确认;通过安装在车内的摄像机获得车内的视频图像信息;通过ODB数据接口[3]自动采集校车车况。所有数据通过3G无线网络[4]传输至管理后台的服务器端。服务器在获得运营中所有校车的实时数据后,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并将结果通过WEB服务分别展现在PC、智能手机上,供管理部门、运营公司、学校和家长有选择的查看。

平台逻辑架构如图所示:

4 校车安全监管主要内容

4.1 安全性

在安全性方面,包含了超载、超速等行车安全预警、限速、限载、车内安全防护措施、车辆安全隐患诊断、紧急报知等内容。

采用集3G和GPS于一体的智能车载终端,结合物联网的相关技术,可为校车管理者和家长提供车内视频、车载人数、乘车人的安全防护、车况诊断(通过ODB数据接口获得)、车速监管、限速、超载的监管、限载、紧急救援等内容。

4.2 运营效率

在运营效率方面,包含了校车运营公司的车辆管理、行车路线的最佳途径选择、路费的合理缴纳等方面的内容。

4.3 便捷性

在便捷性方面,包含了校车的北斗星/GPS位置信息、数据服务、智能终端展示等内容。

平台可将学生的上、下车情况,车辆位置等实时信息,通过PC机和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等,及时提供给管理者和学生家长。

5 校车数据的采集与安全监管

3G智能车载终端采集校车安全监管中所需的各类信息数据,通过3G无线网络传输至后台的服务器端,数据经平台内的智能分析中心处理,从而实现对区域内运行的校车所载学生的数量、上下车情况、位置、车速、周边路况、车况等进行实时预警和监管。在校车、校车公司、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生家长之间,建立可靠、稳定、高速的数据链。

5.1 车内实况视频的采集与监管

通过安装在车内的摄像机获取车内实况,管理后台具有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当车内的学生人数超载或发生异动状况时,系统将自动报警。

5.2 车辆ODB数据的采集与车速限制

ODB接口为国际标准汽车通讯接口,是汽车电脑与外部通讯的标准接口。通过车载终端与车辆内部数据总线的连接,可获取校车车况的实时数据,包括车速、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机油、水温等数据。

当车速达到预警值时,监管平台将会自动给司机提示或预警;当校车超速时,监控平台可根据需要设定,对该车辆发出断油断电指令(配装断油断电继电器)。当设备接到指令后,自动开启断油断电继电器切断车辆的油电供应,以避免超速驾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对某个区域内所有校车的OBD数据的获取,可对该区域内的校车车况做分析和预警,对车况不好的校车可提前排除其安全隐患,变被动监管为主动监控。

5.3 上下车学生数据的采集与超载限制

平台通过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和RFID技术的结合,可对车内学生的实时状况进行智能监控。通过学生配戴的RFID卡,自动采集学生数据。在学生上、下车时,由车载RFID读写设备,自动识别学生信息。每采集到一位学生数据,系统便将该生的上、下车情况立即经3G无线网络传输到监管平台,同时可根据需要推送给该生家长的智能手机。如该车出现超载现象,监管平台将自动给予司机警告,并可根据需要设置,制止校车继续行驶,杜绝超载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5.4 校车位置信息的采集

安装在车载终端上的GPS、GIS系统,可对校车进行位置信息的采集。系统通过GIS地图系统和GPS定位系统,实现对校车的精准位置和行车路径等信息的采集,为后台管理者和学生家长提供校车位置信息。

6 数据的传输

平台采用3G无线传输技术(传输速度可达7.2Mbps),保障了车辆现场的图片、语音、视频等数据的传输速度;

第三代的移动通信技术3G无线网络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通话)及数据信息(电子邮件、即时通信等)。校车内车载视频的监控图像、学生上下车数据、车辆位置、实时车速等监控数据,皆可经3G无线传输到达监控平台进行智能分析。

H.264压缩[5]编码可应用于语音、视频数据的传输。压缩后的传输速度可明显得到提升。为提高视频传输速度,校车内的车载视频现场数据,均采用H.264进行编码压缩,以提高传输速度。

7 智能分析

服务器端的智能分析中心,通过建立校车安全管理和预警分析模型,对车载终端采集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对校车的车速、超载等现象进行自动预警、限制;对校车的车况进行诊断、提醒,及时解决安全隐患;可根据需要,对学生的上下车信息自动推送至家长的智能手机上,以免家长牵挂;可协助校车公司和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校车的调度、紧急救援等问题的处理。

安全管理和预警分析模型可以多维度、多级别的展现车载终端获取的各类信息数据,为校车、校车公司、家长、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等提供实时数据和统计,并进行实时的智能监控和预警。

8 讨论

我们通过安装在校车上的智能车载终端和高速移动物体数据采集传感平台,可实现对高速移动环境下校车内的各类传感数据的采集和传输。包括车内监控视频图像、车辆状态、校车的行驶速度、上下车的学生人数、校车位置等数据。实现对运营校车的载生数量、上下车情况、车辆位置、车速车况等状况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为校车的智能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校车的安全预警、紧急救援、调度提供了可靠的系统保障。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车载终端[DB].http://baike.baidu.com/view/4544141.htm.

[2]物联产品网.汽车物联网车联网[DB].http://www.worldm2m.net/news/14879401.html.

[3]百度百科.ODB数据[DB].http://baike.baidu.com/view/2171808.htm#3.

[4]白礼.通信百科《3G无线网络》[DB].http://bbs.c114.net/baike/view.asp?3g%CE%DE%CF%DF%CD%F8%C2%E7.

篇4: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技术交底之我见

在社会经济的带动下,我国建筑产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逐渐增多的建筑施工企业以及如雨后春笋般林立的建筑产品,给我过建筑产业带来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增多以及建筑施工技术的提高,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我国建筑产业的迅速崛起,然而在迅速崛起的背后,一些不被重视的基础工作的缺失,使得我国建筑企业的实际发展状态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光鲜,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技术交底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工作之一,笔者在本文当中就针对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种类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种类主要有以下两种:

1.分部与分项工程的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这项交底工作需要在施工之前由施工现场的技术负责人向施工班组进行交底。通过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可以使生产操作者明确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顺利进行施工。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向施工工地进行交底,在交底中详细介绍施工设计中的具体要求和内容,使施工人员可以全面了解施工质量、措施、方法、概况等等,便于在施工中发挥各方面积极性。

2.施工工种安全技术交底

这项交底工作是在施工进行中完成的,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按照施工中安全措施细则,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工种和工序的安全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每个岗位的操作法和职责有详细的了解,这样安全技术交底也是施工中安全技术措施的补充和完善。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

根据建筑施工项目的特点,其安全技术交底工作也有一定的要求,笔者根据对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认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技术交底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整个施工单位的全体工作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理解和掌握安全技术交底制度,上到项目经理,下到施工作业人员;

2.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要具体、明确、有针对性,在保证能够将施工项目特点充分表现出来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操作要点与措施;

3. 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要明确、详细、全面,并将整个建筑项目当中包括分项工程当中会为施工人员带来安全工作隐患的环节进行充分说明;

4. 根据实际施工项目的要求,最大限度的引用最新、最优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5. 各分项工程的工长、班组长都必须要充分了解工程概况、施工程序、施工方法以及安全技术措施,项目经理必须做好交底;

6. 保证每一次安全技术交底,都具有书面安全技术交底资料记录,以及相关责任人的签字。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技术交底的具体实施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技术交底的具体实施环节,是整个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程度上决定了建筑施工项目安全技术交底的效果。笔者经过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将具体实施环节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全面落实安全技术交底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开始前,项目经理部门负责人必须要充分的了解整个建筑工程的工程概况、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安全技术措施等一切相关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全面和落实到各个施工环节当中,保证每一个承担施工环节的作业负责人、班组长等充分的了解该工程的全面信息,做好全面安全技术交底;

2.疑难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在建筑施工项目当中,必然会存在一些施工难度较大的疑难工程部分,这些部分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要格外重视,项目经理部的技术负责人员应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规划,保证每一个疑难工程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都具备全面、详细、透彻等特点,进而保证疑难工程部分安全技术交底的科学性;

3.做好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是安全技术当中的重要环节,其不仅能够保证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的科学性,还能够为建筑工程项目日后的管理与维护提供基础信息资料。项目经理部门应保存双方签字确认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作为查处现场违章行为的证据。

4.贯彻落实安全技术交底

在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当中,如何将其落实下去一直是一个重要问题。各技术管理人员常常是将该工作落实在口头上,这不仅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更严重违反了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的规定。在施工过程中要反复提醒基层技术人员或工长, 结合具体施工操作部位加强或提示技术交底中有关要求, 加强“ 三检制”, 强化施工过程中的检查力度, 严格过程中间验收,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以免发生质量事故或造成返工浪费。

总结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当中,安全技术交底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建筑施工企业不仅要给予其充分的重视,更需要将这份重视落实到实处,使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能够真正的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在整个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技术交底是需要在项目施工初期就进行策划的,在安全技术交底策划当中,不仅包括分项工程、交底时间、交底人,还包括距地的施工程序、施工形式内容等等。在建筑工程项目投入到实际施工阶段时,安全交底工作人员还要及时的进行跟进检查和指导,不断的总结和完善,进而实现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的进步,以及整个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篇5:登高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攀登高度超过2m时,必须使用完好的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注意防止摆动碰撞。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超过3m时,必须使用特种车举升装置。

2、登高或高空作业(超过基准面2米及其以上的作业)前,进行风险辨识,严格执行高空作业安全规程;对中等及以上的风险,应编制专门的安全措施,严格执行

3、攀登的用具结构构造上必须牢固可靠。

4、患有高血压、恐高症、心脏病、癫痫病、手脚残疾、深度近视者,不得从事高空作业,担任高处作业人员应身体健康,每年体检一次。

5、高空作业及进入高空作业区的一切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6、、高空作业必须穿软底鞋,不准穿拖鞋、硬底鞋和塑料鞋。安全带应当高挂低用,并拴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不得拴在尖锐棱角的构件上。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结实牢固的构件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钢丝绳上,并应采用高挂低用的方式。

7、高空作业均应先搭设脚手架、使用高空作业车、升降平台或采取其他防止坠落措施,方可进行;

8、高空作业时所有的材料和工具应用绳索或工具袋传递,不可向下投掷或向上抛送物件;较大的工具应用绳子拴在牢固的构件上,工件、边角余料应放置在牢固的地方或用铁丝扣牢并有防止坠落的措施,不得把工具、器材放在工作点边缘。

9、上下层同时进行高空作业时,中间应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板、罩棚或其他隔离措施。

10、在高处动火作业时,应使用防火毯接住火星和飞溅物不允许飞溅物落到气体软管或气瓶上;严禁气瓶放在动火作业点正下方。

11、使用梯子登高时,梯子中间不得缺层,并牢固地支靠在墙柱上。梯脚应当有防滑措施;梯子靠放斜度应当在30°~40°之间;使用人字梯,必须挂牢挂钩。

12、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立梯工作角度以75°±5°为宜,踏板上下间距以30cm为宜,不得有缺档。

13、梯子必须保证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不允许有歪斜、扭曲变形及其他影响强度的缺陷。

14、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向梯子,且不得手持器物。

15、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

16、登高或高空作业防护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定期检查、检验;在进行高空作业前,高空作业所用的防护绳、吊篮、安全帽、高空作业安全带等防护用品必须有专人检查,可靠、有效方可使用。

17、在用移动式爬梯、脚手架除使用前要检查外,至少每旬检查一次。

18、严防物体坠落,严禁上下抛掷工具和器材。

19、采用垂直的载人运输设备时应在工作前清除举升装置附近妨碍作业的器具及杂物,并检查操作手柄是否正常、操作机构灵敏有效,液压系统不允许有爬行现象,发现操作机构不灵或液压部分漏油,应及时停止作业并报修,不得带病操作。举升时,平台上作业人员必须蹲下,严禁头部露出平台护栏上沿。

篇6:吊篮安全技术交底

(二)吊篮的安装拆卸及使用

1、设备安装前必须彻底清除屋面、外墙立面安装部位的所有障碍物,以确保安装质量和作业安全。

2、吊篮安拆作业范围须进行安全警界,不得有任何其它交叉作业。

3、在移动钢丝绳和电缆时必须加强上下部作业人员的联系。

4、参与安装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在支架就位、钢丝绳收放、吊篮上墙及调试等安装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5、吊篮安装调试完成后,必须按《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检查验收表》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6、现场必须使用性能安全可靠的吊篮设备,进入工地的吊篮全部检修测试过,钢丝绳全部换用新钢丝绳。

7、吊篮急停装置、限速保护、上限位保护等安全装置齐全完好。

8、施工班组安全员加强对外墙施工安全防护系统、吊篮系统以及外墙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检查监督。

9、吊篮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

10、吊篮应有专人负责、专人保养,施工人员相对稳定,未理解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不准上岗工作,吊篮负责人要坚持每一天派人上屋面检查挑梁锚固和配重情景,要熟悉、掌握施工方案。

11、吊篮内至少应有2个人上岗工作,必须佩带安全帽及安全带,安全带应与吊篮生命绳连接,施工时限定吊篮载重量500KG以内,严禁超载。

12、要严格控制吊篮载重量,荷载要均匀分布,吊篮的每米长度内静荷载不得超过400KG(1KM)。

13、吊篮在使用过程中,当感觉吊篮两端倾斜时应及时予以调整,以坚持吊篮水平,吊篮两端相差不应超过5cm。

14、吊篮载外墙悬挂工作时,不允许拆卸篮体本身任何物品。

15、吊篮提升到工作高度时,必须将吊篮与建筑物水平拉固后方可开始工作。

16、吊篮提升或下降前,必须首先将吊篮与建筑的连接物松开后方能操作。吊篮载升降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吊篮的篮体、钢绳是否与建筑物碰撞、擦挂,排除后方能继续使用。

17、当必须在吊篮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严禁将钢丝绳作为地线使用,严禁将火焰对准(或接近)钢丝绳和电缆。电焊、气焊作业时,必须对钢丝绳、电缆和工作平台进行全面防护,不得用吊篮作为电焊接地线,严禁将电焊机、气焊瓶、乙炔瓶等设备放入工作平台,如发现此种现象,定将严惩。

18、严禁在雨天、雾天、夜晚(照明不充足时)或六级以上大风中使用吊篮。

19、吊篮使用结束后,应将点动提升机用塑料布包扎,防止雨水渗入,离开吊篮时,操作人员必须将吊篮与建筑物水平拉固,以防损坏墙面。

20、吊篮只能作为施工脚手架,而不能用作垂直运输工具。材料供应一律由楼层窗口进出。

21、钢丝绳上不得有砂浆、泥垢、杂物,如发现钢丝绳断股、断丝(超标)等必须更换,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立刻通知维修人员。

22、钢丝绳端超长部分必须悬空放置,要使其能自由旋转,不能拖地。

23、做好工作日记,当发生因工伤亡及未遂事故,要保护好现场,并立即上报有关领导。

24、人员上、下工作平台在指定停放位置(地面)进行,人员进出吊篮前应采取措施使吊篮固定,严禁作业人员从一台吊篮直接翻入另一台吊篮。

25、非吊篮作业人员不得进入吊篮平台,必须为吊篮操作人员供给安全带和安全绳。上吊篮的操作人员必须先背好、系好安全带,安全带上的自锁扣必须扣牢在独立的安全绳上,或配重其他安全装置。不背好安全带和不系牢安全带上吊篮操作,属于吊篮施工中的严重违章行为,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26、吊篮运行时应密切注意上下有无障碍物,避免碰撞或拉扯,将电缆线置于吊篮外侧,防止电缆线被挂断、撞断和压断。严禁两台吊篮连在一齐升降。

27、严禁在吊篮上架梯爬高作业,严禁擅自在吊篮上增长、增宽或增高作业。工作平台悬挂在空中时,严禁拆卸平台上的任何部件,发生提升机卡绳或其它不明故障时绝对禁止强行开动,不允许在空中检修吊篮,异常情景要有可行的安全保护措施,将悬吊平台固定,保证不出任何事故。

28、在现场使用中,距离吊篮100cm范围内不得有高压电线,应在吊篮施工范围下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线)并配备安全监督员。

29、电动吊篮应配独立的电源开关箱,必须可靠接零(接地)保护,如需设置照明,必须使用36V的安全电压。电气控制箱内禁止摆放杂物。

30、吊篮不使用时应停放在地面,防止吊篮篮体压断压破电缆线和造成钢丝绳变形。承租单位必须在施工时和加班后对吊篮采取防风措施,固定好工作平台,异常是夏季施工,承租方作业人员必须随时检查防风措施是否到位并立即整改。作业人员下班前应清扫吊篮并切断电源,锁好电器箱门,不得有杂物盒水进入电器箱。

31、吊篮上的操作人员有权拒绝执行违章指挥与强令冒险作业。

上一篇:于朋友生日祝福短信下一篇:进修汇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