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主义-人道主义的故事-人道主义的寓意-人道主义的意思

2024-04-14

人道主义-人道主义的故事-人道主义的寓意-人道主义的意思(共14篇)

篇1:人道主义-人道主义的故事-人道主义的寓意-人道主义的意思

【成语】个人主义

【拼音】gè rén zhǔ yì

【简拼】grzy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解释】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道德的自私自利

【成语出处】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自顾自我

【例子】丁玲《1930年春上海》:“一些感伤主义,个人主义,没有出路的牢骚和悲哀!”

【英文翻译】individualism

【产生年代】现代

【常用程度】常用

篇2:人道主义-人道主义的故事-人道主义的寓意-人道主义的意思

【拼音】jiào tiáo zhǔ yì

【简拼】jtzy

【近义词】本本主义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解释】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成语出处】毛泽东《矛盾论》:“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就是,一方面,不懂得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各别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例子】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两片落叶,偶尔吹在一起》:“那样的话,我们的盟就要变成教条主义者。”

【英文翻译】dogmatism

【产生年代】现代

篇3:人道主义-人道主义的故事-人道主义的寓意-人道主义的意思

一、歌颂赞美中显现的人文主义思想

《坎特伯雷故事》的歌颂之辞“漫山遍野”, 乔叟正是透过歌颂与赞美来绽放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歌颂爱情

歌颂爱情, 体现了《坎特伯雷故事》人文主义思想的第一道光芒。不难发现, 爱情的题材或“爱情战胜一切”的主题几乎占据作品的一半, 如《骑士的故事》中表兄弟帕拉蒙和和阿赛特都爱上了像天使般美丽的艾米莉, 为此他们不惜反目成仇, 进行生死决斗, 表弟阿赛特曾说:“情场上一切做法都天经地义”“凭脑袋我敢说, 爱情执法高于世人之间所存在的一切法律”, 由此可见, 爱情能战胜手足之情;又如《律师的故事》讲述叙利亚国王苏丹爱上信奉基督教的康斯坦斯公主, 为了她背叛伊斯兰教的信仰, 带领大臣改信仰基督教, 这是爱情战胜宗教信仰的表现。上述皆证明诗人肯定人性的爱, 这无疑是对神性的一种否定。

乔叟还借《巴思妇人的故事》展现其新的爱情婚姻观。这个故事讲述一位武士因破一女子的贞操而被判处死刑, 唯一免死的希望是在一年零一天之后回答出王后问的“女人最要的是什么?”这一问题, 后来一个很丑的老妇告诉他答案 (答案便是妇女能控制其情人或丈夫) , 而老妇唯一的要求就是让武士娶她。出于信守诺言, 武士无奈要娶她为妻。成亲当日, 老妇人旁征博引地给痛苦的武士讲了许多道理, 听完后, 武士钦佩其明智, 并对她说:“我就交出我自己, 由你来判断哪条路最为适宜”, 那位妇人摇身一变, 变成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 从此两人彼此忠诚, 幸福美满地生活。显而易见, 乔叟借老妪之口批判了过去以门第、相貌、财富等作为评判标准的婚姻观, 提出好的婚姻应是以夫妻彼此忠诚和理解为基础的。

(二) 肯定性欲

肯定性欲, 展示出《坎特伯雷故事》人文主义思想的第二道光辉。在这部作品中, 到处都充斥着关于“性爱”的描写, 如《磨坊主的故事》讲述木匠吃了一个读书人的亏, 读书人和木匠的妻子发生肉欲关系;《管家的故事》两个穷学生为了报复偷他们麦粉的贪婪的磨坊主, 而在夜里分别寻磨坊主的老婆和女儿开心, 磨坊主的老婆和女儿并没有觉得被耻辱, 反而觉得肉欲上得到满足。这样的故事, 流露出作者对主人公通过种种手段得到生理满足的肯定, 甚至纵容其笔下的人物追求性的快感, 认为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理需要, 是合理自然的, 而非羞耻之事。此外, 乔叟还借巴思妇人的开场白——“如果没种子播下去, 哪里会生出守住童真的处女”“上天早繁殖的器官为了什么?……就是为了生育的义务和开心”, 讽刺了圣人要女性保持处女之身的这一无理要求。巴斯夫人的话虽粗俗, 然而却一语惊人, 不仅指出性爱是天经地义的, 它是人类得以繁衍的基础, 并且驳斥了中世纪鼓吹的禁欲主义, 歌颂幸 (性) 福在人间。

(三) 赞美女性

赞美女性, 投射出这部作品的第三道人文主义之光。自古希腊以来, 女性的地位一直卑微, 无尊严可言, 甚至被视为罪恶的化身。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每一类人中都有自己的好人妇女中有, 奴隶中也有, 虽然前者可能较为低劣, 后者更是十足的下贱”“让女人表现男子般的勇敢或机敏却是不合适的。”从中可见, 亚里士多德继承了希腊人传统的“男尊女卑”的顽固思想, 而乔叟却能冲破传统思想的藩篱, 赞美女性, 主张男女平等, 这是其进步之处。

以故事中的巴斯夫人为例, 她已有五个丈夫, 而且还不介意下一个的来临, 丝毫不怕神灵的惩罚。因为在她看来, 爱情是自由的, 任何男人只要能使她快活, 都值得她爱。概要而言, 作品告知人们:不仅女的要顺从男的, 男的也有义务使女的开心;不仅男人可以花天酒地, 女人也可以去外面快活;不仅男人有智慧, 女人也有, 有时甚至超越男性。在《学士的故事》中, 乔叟还赞美出身贫寒的格里泽尔达, 指出她不仅温柔谦逊, 还富有高贵的德性。此外, 作者还塑造了很多女性人物, 赞美她们的外貌美、心灵美、品德美和才智美等。

(四) 欣赏大自然

欣赏大自然, 追求现实人生的幸福, 是这部诗体小说集的最后一道人文主义之光。现世生活的幸福很大一部分源自美好的自然。朝圣进香本来是中世纪宗教严肃的活动, 然而这里的香客与其说去朝圣, 倒不如说是去游山玩水, 在山水之间陶醉不已。《坎特伯雷故事》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春季, 作者对春天的景色作了细致地描写, 其笔下的春色诱人, 且朝气蓬勃, 如总引中的“当四月带来它那甘美的骤雨……而小鸟消缺唱着各自的曲调……这时候人们也就渴望去朝圣”。《骑士的故事》也有这样的描写——“忙碌的云雀为白天来临送信, 它唱着歌儿迎接晴朗的黎明”, 这样生气明朗之景衬托出香客们的愉快心情, 表现新兴市民阶级的自信和乐观, 流露出他们欣赏大自然和享受生活的思想。

二、讽刺揭露中显现的人文主义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 人们开始反对神的权威, 力求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中解放出来, 乔叟也不例外。他借《坎特伯雷故事》来对抗冰冷沉寂的神权世界, 抨击司法制度, 并嘲讽奸淫狡诈、虚伪自私之人。值得一提的是, 乔叟是14世纪较早将幽默和讽刺结合起来运用的英国作家。虽然不像薄伽丘笔下讽刺的那样尖锐锋利, 但其讽刺“像阳光, 并不立刻就把人晒晕或烫伤, 却有防腐杀菌的效果”。

这种含蓄讽刺在《坎特伯雷故事》中俯拾皆是。譬如, 作者在总引中描写地主“这人的胡须白得就像雏菊花”“他家的的酒菜多得像雪片一样”“他的腰带白的像早晨的牛奶, 要带上挂着匕首和钱袋”, 写出地主把胡须养得像菊花一样精致, 不愁酒菜, 钱袋像早晨新挤出来牛奶一样白, 所有这些“雏菊”“雪片”“牛奶”看似赞美, 但却让人觉得“白”得恶心, 讽刺了一个不劳而获的地主形象。

从抨击讽刺中, 人们可以看到乔叟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提倡自由平等, 认为道德才是评判人的优劣的唯一标准, 如《巴思妇人的故事》曾说:“看看谁在公共场合和私下里一向最有道德……应该把这人看作最高贵的人。”

首先, 这部诗体小说集揭露司法制度的腐败。《医生的故事》讲述法官滥用职权和法律企图占有一位武士的女儿。乔叟通过这类故事向人们展示当时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阶级的帮凶——法官和律师, 蔑视他们打着法律的幌子欺骗甚至强占弱小的女性或农民的土地。

其次, 它还抨击嘲讽了商人的唯利是图、贪婪的本性, 如总引中介绍磨坊主“在他的鼻尖上长了一个痣, 上面长了一撮红毛, 像母猪上耳朵上的鬃毛”, 把磨坊主比作野兽, 比喻形象生动, 语言虽有点粗俗, 但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

最后, 被作者讽刺得最多的是教会及其僧侣。教会在乔叟笔下是腐败的, 教会人士更是贪婪、伪善、荒淫。作者通过描写僧侣的外貌, 借他人之口讲述僧侣的故事, 或由僧侣自己讲述自己等方式来撕开僧侣的肮脏面目。总引中的修女院院长娇柔做作、伪善, 她的金胸针上有句谚语:爱战胜一切, 这与她是清心寡欲的修女身份格格不入, 讽刺了其内心的虚伪。而在《差役的故事》中, 乔叟借差役之口塑造了一个虚伪贪婪的托钵修士的形象, 他表面是一个不贪财的苦行僧, 实则是假借唱弥撒之名来欺诈钱财, 劝人们捐钱去修建他所在的那个修道院, 而且吃了别人家里的大量饭菜, 还勒索病人, 实质上托钵修士什么也没帮助到病人一家, 反而病人的儿子死了, 病人也奄奄一息, 最后托钵修士什么钱财都没捞到, 只得一个偌大的屁, 恶有恶报, 这恰是对托钵修士的黑色嘲讽。这些讽刺进一步说明中世纪倡导的禁欲主义是虚假的:让人们禁欲和苦修, 实质是为了让人们把更多的钱财捐给教会, 供僧侣吃喝玩乐, 并且好让僧侣们霸占玩弄别人的妻子和女儿。总而言之, 乔叟这些腐化丑陋的人进行冷嘲热讽。

三、乔叟人文主义思想的局限

(一) 纵欲畅行, 道德约束力弱

《坎特伯雷故事》歌颂爱情、肯定性欲, 这无疑是主张个性解放的表现, 然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人们过度纵欲。显然, 性爱的描写在作品中比比皆是, 而且故事人物之间的云雨欢爱大多出于生理之需, 即是为了寻得一时之快活, 甚至这些男女根本不明何为爱情, 抑或把爱情和性爱混淆, 抑或为了肉欲的满足, 而不择手段, 完全无视和践踏人间的律法和道德, 故事中的主人公往往会为达到性欲的满足, 不惜勾引别人的妻子或女儿, 破坏别人原本幸福的家庭, 甚至在破坏之后一走了之, 极其不负责任, 这与原始的动物无异。追根溯源, 这部作品创作于文艺复兴初期, 具有早期人文主义文学的特点:“强调个性解放和享受世俗生活就成了当时人文主义文学家对神学体系否定的主要方式, ”但作品对人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因为单纯讴歌人的本能欲望, 却没意识到过度纵欲是人性的弱点, 而且没意识到这一弱点可能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二) 残留基督教的神学色彩

回顾文艺复兴运动, 它在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过程中, 并没有否定基督教及其信仰本身, 这从现在仍存在基督教及其大批虔诚的教徒便可得知。而乔叟亦是如此, 他在《坎特伯雷故事》中反对的只是教会世俗化的统治方式, 反对腐败丑陋的僧侣, 却没有明确反对和质疑宗教信仰, 故作品仍存有对上帝的迷信, 仍残留基督教的封建神学色彩。加之, 这部作品多次引用《圣经》的内容, 而《圣经》却是中世纪教会用来统治人民, 宣扬其基督教教义的法典。因此, 该作品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并不彻底, 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 乔叟生活的时代正是从崇尚基督教神权的中世纪到思想解放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过渡阶段, 因而无可避免会受到那个复杂的过渡时代的影响, 从而导致其人文主义思想存有一些瑕疵与局限。

(三) 讽刺含蓄, 不够尖锐犀利

《坎特伯雷故事》流露出乔叟先进的反封建反教会的人文主义思想, 促使人们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解放个性, 肯定人性, 追求自由平等, 追求现世幸福。为此, 他在其作品中从反面抨击腐败的司法制度, 揭露和嘲讽教会及其僧侣的肮脏本性, 但其讽刺比较含蓄柔和, 语言委婉, 不仅讽刺之语不够辛辣尖锐, 而且没有从本质上质疑上帝和基督教, 亦没从根本上讽刺或破坏宗教的信仰, 即反封建反教会的“武器”不够“强壮”, 不能一针见血。究其原因, 在前面已经提及, 不复赘述。简言之, 当时文艺复兴运动的浪潮刚刚掀起, 新思想、新纲领才处于属于稚嫩的阶段, 故乔叟的讽刺不够尖锐彻底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结语

在《坎特伯雷故事》中, 杰弗里·乔叟为世人展现了14世纪英国人民的生活画卷, 并从歌颂和讽刺正反两面中巧妙地道出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 体现他对人性的关怀, 虽然存在一些不足, 但正所谓瑕不掩瑜, 他的这一思想在当时来说颇具先锋和前沿意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人文主义文学的创作打响了第一枪。可以说, 为了将人文主义的曙光绽放在世界的上空, 并渗入到人们的心灵里, 乔叟确实花了不少心血, 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篇4:人道主义-人道主义的故事-人道主义的寓意-人道主义的意思

关键词:《女仆的故事》;唯物主义女性主义;女性;社会生产;意识形态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当代颇具影响力的女作家,她在小说、诗歌、文学评论等领域都取得不俗的成绩。上世纪80年代,阿特伍德在美国哈佛大学求学的时候,创作了《女仆的故事》,以美国当时社会作为创作背景和基础,探讨不同历史际遇下各类人物的叙事,关注女性的身份社会地位、遭遇和全人类的发展。1985年该小说出版后获得一系列国际大奖,如“加拿大总督奖”等,同时,阿特伍德本人也被美国人文主义协会评为当年“年度最佳人文主义者”。《女仆的故事》不仅是一本女性反乌托邦小说,更是一本對“女性问题”进行思辨的小说。

一、从马克思女性主义到唯物主义女性主义

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曾探讨过女性受压迫和女性解放等问题。例如恩格斯整理马克思手稿后,创作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该著作涉及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发展,对女性、家庭和工人阶级再生产进行全面分析,得出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结论;提出私有制的出现导致母权制的结束,社会向父系氏族制度转变,出现父权制家庭和专偶制家庭,也提出了劳动分工这一概念,对两性关系的分析和女性解放思想奠定基础。 马克思所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分析了意识形态对现存的社会权利关系进行加固和强化,因意识形态以离散的、隐秘的、非暴力的方式实际运行着。人们既意识到它的存在,但也无意识地默认和接受了它。

马克思主义对女性主义的发展起借鉴作用,能在物质基础和精神生产等方面分析“女性问题”,并为女性解放指明方向。然后,马克思主义在性别分析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将关注点过于集中于经济和生产,导致它的目标和女性主义的目标难以调和,某些女性问题马克思主义无法解决 。因此,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转向后马克思主义,融合多种后现代语境,如历史唯物主义,激进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和精神分析等,完善资本主义和父权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弥补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相结合的盲点,而形成唯物主义女性主义。唯物主义女性主义围绕阶级、劳动分工、国家权力、经济权力、性别身份、种族身份、性身份和国家身份等方面探讨女性问题,关注全世界不同阶级、不同国别、不同政治信仰的女性受压迫的物质基础,放在历史的角度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女性问题。 而唯物主义女性主义的基本研究问题在于:女性与社会生产和女性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下文将从以上两个角度,分析《女仆的故事》中所体现的女性思想。

二、《女仆的故事》中体现出的女性与社会生产的关系

唯物主义女性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莉丝·沃格尔曾在其著作《马克思主义与女性受压迫:趋向统一的理论》中,通过社会再生产的角度分析女性受压迫的经济或物质原因。她认为,资本主义统治阶级为了持续生产过程必须进行社会再生产,而社会再生产便包括生产条件再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两种再生产对于统治阶级都至关重要,前者确保剩余价值的获得,而后者确保被剥削阶级劳动力的不断供应。男性多参与到生产条件再生产中,而劳动力再生产与劳动力的代际更替相关,特别是从属阶级的孩子的生育和抚养,只有女性才能担当起生育劳动。但女性在生育过程中工作能力下降,这个时期只能通过男性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料,这成为了性别分工和女性在阶级社会中受压迫的基础。

同时,沃格尔还提出了“必要劳动”这个概念,指的是每天工作中直接生产者维持自身再生产所需的部分,同时还需保证被剥削阶级中其他成员的再生产,用于再次解释性别分工和女性受压迫的物质性。必要劳动分为社会部分和家庭部分,男性主要从事社会部分的必要劳动,这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剩余劳动相关,男性创造了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得到了生产的报酬,而统治阶级夺走了剩余价值。而女性从事家庭部分的劳动力再生产—即家务劳动,虽然在资本主义领域外实现,但也是商品在消费前必须进行的额外劳动并与劳动力代际更替相关。统治阶级为了减少必要劳动的报酬,增加剩余价值的获取,将同样创造使用价值的家务劳动在空间、时间和制度上和生产劳动区分开,强化父权制和性别分工,加剧女性受压迫的程度。

《女仆的故事》中,女仆奥弗雷德原在图书馆从事信息输入的工作,有自己的收入,经济独立。但是在政变时,她和所有的女同事一样,都被解雇了,并且规定终生不能参加社会劳动,银行的所有存款都被清零,归男性亲属所有。从此,女性参与社会劳动的权利被剥夺,无法获得劳动报酬,只能从事零报酬的家务劳动和生育活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被全部剥夺,无法达到经济独立;女性无收入后,只能依赖家庭中的男性以获得必需生活资料,任由男性摆布,女性将永远处于奴隶的地位,失去抗争的能力,失去反抗的声音,失去女性意识,失去自我。

像奥弗雷德这样的女仆对劳动力再生产有所贡献的生育能力被看做是她们唯一的价值,她们如同奴隶社会的奴隶一样,被看做是一种商品,她们是一部“有两条腿的生育工具”。像珍妮一样,作为一种商品在某个家庭被消费后,即为弗雷德将军家生下一名女婴后,便会送到另外一家实现她的生育价值。如果女仆多次受孕都未能怀孕,她的唯一价值便受到质疑甚至否定,那将会被无情地抛弃,贬为“非女人(Unwoman)”发配到处理核废料的殖民地(colony)。女仆同时也要从事简单的家务劳动,如外出购物等,或者帮助女主人完成简单的家务,这些所创造的使用价值也会无情被剥夺。吉里德共和国的上层男性社会剥夺了女仆家务劳动以及生育所创造的价值,且没有给与对应的报酬,迫使女性必须依赖父权家庭才能得到存活的生活资料甚至资格,这就是女性处于奴隶地位的物质基础。

三、《女仆的故事》中所體现的女性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基于后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论可知,每个人出生、成长、生活、思考和行动的环境中都充斥着意识形态,它常常存在于人们依赖的社会结构中,以话语、形象和意念的形式融入人们的寻常生活,绝不会直接干涉人们的生活,但会无意识地成为人们的经验和世界观。

吉里德共和国变革成为一个反女性的国家,需要语言的控制,重新塑造所谓的新“真理”。在奥弗雷德和弗雷德将军违法的私下约会中,将军曾称吉里德所有女性包括女仆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必须放弃“美国式”的动态自由。据奥弗雷德回忆,在前美国社会看,虽然暴力袭击女性违反法律,但是也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常态,人们抱怨女人们衣着过于暴露从而诱发暴力事件。如今,吉里德共和国为了确保女性不再如以往一般受到暴力侵犯,必须限制女性的衣着和行为。每一个阶层的女性衣着统一并且特征鲜明,而像奥弗雷德这样的女仆,一年四季长年穿着厚厚的红袍子,不允许露出身体任何一寸肌肤,而头顶着白色帽子,遮掩所有的头发甚至眼睛,不允许男性看到眼睛,这样便可以免受男性侵害了。而且城市的每条街道都设有哨卡,由岗哨兵严格看守,限制出入,各个阶层的女性必须使用通关牌才能通过哨卡,通过限制行动也可以保证女性免受侵扰。制度所形成的意识形态影响着女性的思考,让她们无意识地接受,以失去最起码的衣着和行动自由来换取这样的保护和“自由”,才是女性真正需要和追求的自由。

将军还自豪地称道,现在女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前美国社会女性总是顾着工作和金钱无暇生育,导致生育率下降。而如今能够生育的女仆被全社会所尊重,不用参加任何的社会劳动,只进行少量的家务劳动,主要的工作就是维持生育能力,这既对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为女性利益考虑。话语形成的意识形态让女性相信,即使剥夺女仆的阅读、获取信息、交流、衣着和行动的权利,也是对女性的尊重。

针对女性意识的磨灭以及女性身份的重构,女性本身也被利用。例如,弗雷德将军夫人乔尔在前美国社会本来是演员,后来参与到公共政治中,成为了父权制意识形态的帮凶,总是呼吁女性,退出公共领域劳动和政治,回归到家庭当中。而吉里德时期,家家户户都有训导阿姨,她们的工作就是不断地强化父权制意识形态,强调拒绝生育的女性是可耻的等。

四、结论

唯物主义女性主义是后现代背景下,传统马克思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新结合,因借鉴其他学科的内容,使得该理论能够更加深入地在后资本主义制度下分析女性身份、身体、意义、国家的物质性。从这个新的角度分析阿特伍德的女性小说《女仆的故事》,从女性与社会生产以及女性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两个方面,深入地剖析如何通过剥夺女性进行社会劳动的权利以及女性进行家务劳动和生育所产生的使用价值,从而使女性处于受压迫的地位;以及国家如何通过制度、语言话语、媒体工具以及女性本身形成对统治阶级有利的意识形态,强化对女性的统治。

参考文献:

[1]莉丝·沃格尔.马克思主义与女性受压迫:趋向统一的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Moradi M. & F. AzizMohammaidi. The Study of Ideology in The Handmaids Tale Based on Althussers view[J].International Letters of Social and Humanistic Sciences,2015(49):75-82.

[3]秦美珠,易显飞.女性主义的后马克思主义转向[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3(1):104-110.

篇5:人道主义-人道主义的故事-人道主义的寓意-人道主义的意思

【拼音】xiàn shí zhǔ yì

【简拼】xszy

【反义词】理想主义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解释】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成语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虽可能有张伯伦一类的迁就所谓‘既成事实’的‘现实主义’的调头出现,但主要的国际势力将变到进一步地援助中国。”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例子】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1章:“金俊山抱着现实主义态度说。”

【英文翻译】realism

【产生年代】现代

篇6:人道主义-人道主义的故事-人道主义的寓意-人道主义的意思

【词语】 艾森豪威尔主义

【全拼】: 【ài sēn háo wēi ěr zhǔ yì】

篇7:古典主义的意思

古典主义形成和繁荣于法国,随后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

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是新兴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在政治上的妥协产物。

在法国,从17世纪初年至1660年左右,是古典主义逐步形成的阶段,主要表现为古典主义文学语言的定型和各种文学作品体裁的确立。诗人马莱伯和语法家沃日拉等在这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篇8:《西区故事》的现实主义解读

1 现实主义主题

三条线索、四对矛盾贯穿于《西》中, 使剧情更加跌宕起伏:托尼与玛丽亚的纯真爱情, “火箭”帮与“鲨鱼”帮势力的争夺, 加之一条如影随形的伏线——以道克为代表的成人世界。在这三条线索之下也体现了多重矛盾:托尼、玛丽亚的爱情与帮派对抗之间的矛盾, “火箭”与“鲨鱼”的争斗, 警察与“火箭”间的矛盾, 警察与移民帮派间的矛盾。

《西》是《罗》现实版掠影, 只是用美国帮派间的恩怨取代了封建家族间的世仇, 玛丽亚并没有随托尼而去, 她在思念中依然顽强地生存着。它别出心裁地将剧情移植到20世纪50年代的曼哈顿西区, 讲述了在帮派斗争下美国的罗密欧与波多黎各的朱丽叶之间的凄美爱情故事。在这里的贫民窟有两个少年流氓集团。一个是以里弗为首的“火箭帮”;另一个是以伯纳度为首的“鲨鱼帮”。这两个帮派的肤色和民族是完全对立的, 前者是地道的美国白人, 后者是波多黎各人。里弗的好友托尼和贝尔纳尔多的妹妹玛丽亚在西区举行的一场大型舞会上偶遇, 两人一见钟情。这两个帮派素来不和, 隔阂颇多。因而她的恋情遭到了哥哥的强烈反对, 他们的感情路曲折坎坷, 命运多舛的托尼最后被玛丽亚的爱慕者奇诺用枪结束了生命。两帮派齐心协力将托尼抬走, 这种景象恰是玛丽亚初来美国时所期待的, 但却是以牺牲自己的爱人换来的悲惨结局。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 美国文化是各民族、种族碰撞而成的大熔炉。任何文化和群体一旦形成利益团体, 就会自然排斥外来人群和文化。波多黎各人和美国人可以通婚, 但影片却以悲剧落幕, 美国内部的种族、宗教矛盾在影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西》所选择的题材更加大众化、平民化, 见证了美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冲突, 赋予纯真的悲剧爱情现实意义。

2 平民化的主人翁

现实版的朱丽叶天真、纯洁、而又热情, 她被美国的一切所吸引。她要成为真正的美国少女的梦想近在咫尺。但伯纳度对妹妹的管教极其严格, 并一意孤行地安排她的婚嫁。尽管如此, 玛丽亚还是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为即将参加的舞会, 她兴奋不已, 舞会上热烈的气氛瞬间将她吸引。在这里, 她和东尼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她的梦想自此插上了翅膀。然而, 失去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将她对美国生活的梦想彻底击碎了, 美好的爱情就此凋零, 但她却毅然在艰难的环境中挣扎着。

罗密欧在《西》中作为有思想的贫民区青年出现, 一改之前的公子哥形象。曾任“火箭帮”首领的他果断地放弃了这种浑浑噩噩的生活, 回到父亲的酒馆里帮忙。他辛勤地工作, 渴望得到真正的爱情, 对新生活满怀希望。但是, 他与玛丽亚的爱情因帮派斗争而被镶上了复杂的框架。最后, 他对和平生活、美好爱情的追求成为泡沫。托尼的死印证了种族斗争下的爱情在现实面前是多么的软弱无力。

贵族恋人被身份平民化, 罗密欧被化身为端可口可乐饮料的工人, 朱丽叶被化身为缝纫厂的女工, 消除了等级观念, 让大众觉得更具有亲和力;他们的表演跳出了舞台表演的俗套, 用轻快的舞台剧展现给观众, 使表演更加生活化。《西》中托尼和玛丽亚的“爱情形象”, 跳出了“爱得死去活来”的套路, 给观众与众不同的视听效果。

3 魅力十足的音乐和舞蹈

《西》是美国“街头音乐歌舞片”的经典之作, 在此之前, 没有一部音乐剧能够通过舞蹈和音乐来讲述如此扣人心弦的故事。[2]音乐是贯穿这部剧作的线索, 伯恩斯坦在《西》的音乐创作中结合了严肃与流行、传统与现代等多种音乐元素, 彰显出非凡的音乐魅力。“火箭帮”的爵士乐和“鲨鱼帮”的拉美音乐, 通过戏剧舞台呈现出两种文化撞击出的火花。“Prologue”“Jetsong”“Tonight”“Something’coming”“One Hand, One Heart”“Fi-nale”等曲目将整个剧情衔接在一起, 营造出浓重的悲剧色彩, 彰显了真挚的爱与盲目的复仇、美好的梦想与愚昧的宿仇间的对比。“Prologue”拉开了音乐剧的帷幕, “火箭帮”和“鲨鱼帮”在警察克拉基的劝阻下结束了他们之间的厮杀、争斗;此剧以“Fi-nale”结尾, 将玛丽亚怀抱死去的托尼失声痛哭的场景渲染的淋漓尽致, 使观众更真切地品味了丰富的悲剧情感。尽管这部剧已经拉下帷幕, 但观众的内心却无法恢复平静, 他们开始思索即将面临的现实生活。

整部剧共有十二段舞蹈。众多舞蹈在杰罗姆·罗宾斯的巧妙安排下, 突破了舞台空间的限制。从激情四射的古巴黑人的曼博舞 (Mambos) 到庄严高贵的芭蕾舞, 再到那些街头少年搓着手指的踢踏舞, 每一个舞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但又不显得生硬。通过舞蹈的连接, 刻画了人物, 推动了剧情发展, 使此部音乐剧尾迂回荡漾、浑然一体。杰瑞德·马斯特在《情不自禁的歌唱》一书里把《西》称为一部“舞蹈的演出” (“dance show”) 。[4]这十二段舞蹈与音乐、歌唱交融在一起不仅具有视觉美, 而且不断推动情节发展, 深化了《西》的现实内涵。

本剧的音乐和舞蹈对悲剧内容放的表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 悲剧题材也一反音乐剧的喜剧风格, 赋予它深刻的内涵和崇高的艺术性。音乐剧史学家斯坦利·格林 (StanleyGreen ) 说到:“在那里, 年轻的城市青年暴徒用舞蹈化的动作在城市里不安地穿梭着, 音乐既喷吐出他们心中郁结的怨恨, 同时尽可能地揭示出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 神经质的、激动不安的情绪同纯洁宁静的情感在交替进行。”[5]

4 结束语

银幕艺术把静态的文字变成动态的电影画面, 通过影像化视听语言展现了现实社会中感人至深、扣人心弦的悲剧爱情故事。《西》开创了悲剧题材与音乐剧形式完美结合的先河, 具有深刻的时代和社会意义, 它将美国社会生活的阴暗面真实的展现在舞台上, 反映了美国种族歧视、贫民窟混乱、青少年犯罪等问题, 为美国民众敲响了警钟, 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对社会的危害。《西》的题材趋于大众化, 使高雅艺术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此, 大众与媒体间产生了一种平等、互动的新型关系。

参考文献

[1]刘绪贻, 杨生茂.战后美国史1945—1986[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

[2]鲁狄杰·伯林.音乐剧[M].高放, 译.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1.

[3]张冲, 张琼.视觉时代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电影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4]Gerald Mast.Can’t Help Singin’[M].The Overlook Press, 1978.

篇9:实验室特辑神秘主义的故事

为何欲望永无止境,请赐予我更多更多,如果我有心我就会爱你,如若我有声我就会高歌,从黑夜一路搏杀至黎明,明天又留给了你什么?可惜我只是你的一个怪房客,囚禁在这被诱惑封印的小黑屋。精准设计的空间里涅槃日日上演,隔岸观火的你们是否心有所属?

事先张扬的谋杀(白雪公主)

伊甸园里的智慧果转眼变成皇后手中的毒苹果,正如奥斯卡·王尔德曾说过:“我能抵抗一切,除了诱惑。”早已准备好的凶器在熊熊妒火的掩饰下璀璨动人,白雪公主与生母的内心纠葛连魔镜也无法洞穿,吃下心肝的她会穿着一双烧红的铁鞋跳舞至死,选择苹果的她也会遇到冷血王子与其狼狈为奸。案发现场庄严肃穆,这场谋杀众所周知,只是一袭白衣的公主,早就看到结局的色彩。

篇10:惨无人道的意思和造句

【拼音】:cǎn wú rén dào

【解释】:惨,狠毒,残暴。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近义词】:灭绝人性、惨绝人寰

篇11:关于现实主义的意思和精选造句

二、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恩格斯

三、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

四、神话的创造在自己的基础上乃是现实主义的。高尔基

五、成功的经理人员在确定组织和个人的目标时,一般是现实主义的。他们不是害怕提出高目标,而是不让目标超出他们的能力。

六、我是个现实主义者,我喜欢目前自己所从事的一切,并对此始终深信不疑。作为一个彻底的实用现实主义者,我只对现实感兴趣,从不抱任何幻想,尤其是对自己。

七、我是个现实主义者,我喜欢目前自己所从事的一切,并对此始终深信不疑。作为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我只对现实感兴趣,从不抱任何幻想,尤其是对自己。

八、浪漫主义者买有关爱情的书;现实主义者买有关婚姻的书;乌托邦主义者则买爱情与婚姻的合订书。

九、我是个现实主义者,我喜欢自己目前所从事的一切,并对此始终深信不疑。做为一个彻底的实用现实主义者,我只对现实感兴趣,从不抱任何幻想,尤其是对自己。

十、缺乏理想的现实主义是毫无意义的,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是没有生命的。罗曼·罗兰

十一、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并不排斥艺术上的夸张。

十二、白居易的“新乐府”诗与《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篇12:深奥的人生哲理故事:淬火主义

他的理论是,一般的人力气再大,也大不过打铁的,可是抡铁锤的铁匠,光有力气是不够的,要打出好铁具来,淬火才是关键。

父亲说:“做人做事,就要像淬火那样,三两拨千斤。要做到这做境界,就是心里要有数。”

我看过淬火,有点变魔术的意味。

老家村口有间铁匠铺,小时候,没事总会溜到那儿去看热闹。炉火烧得旺旺,三根粗大木支架撑起一块硕大的铁砧,二个师傅,一个左手执铁箝夹住烧红的熟铁,右手用小锤煅打,另一个双手紧握大铁锤,应着小锤节奏,重重地捶打。两人一前一后,一重一轻,配合得极为默契。然后,握小锤的师傅,停下,把经过煅打的铁具放进水桶里,吱啦一声,升腾起来的烟雾将人罩在里面。只见他在水里伸伸缩缩,像是在逗手上的铁具玩,玩腻了,倏地从水桶里抽出来,吹口气,瞄上一眼,便扔到地上。

每每看到这儿,我便想起父亲那番话来:光有力气是没用的,还要心里有数。

老师傅淬火,无他,心中有数而已。

后来,查资料才知道,淬火是一门精深的学问。淬火的时间,要依钢铁的材质而定,有些材质得长时间浸在水里,有的材要在水里伸伸缩缩。另外,用来淬火的水温也有不同的要求,有的水要用低温井水,有的要用温水或者滚沸水。淬火没掌握好,铁具就可能因太硬而崩断,或太软够不着力度,后患无穷。获知这些繁杂琐碎的知识后,才真正地明白那句看似浅浅,实则深奥的道理:做事,光用力气是不够的。

几十年过去了,淬火的场景总会不经间闪现,而父亲的话总是很灵验地说到我的软处。很多时候,我只是在用力气做事,而不经过大脑,心里没数,乱耍一气。

十年前,帮一家广告公司写一商业街销售(招商)广告文案,洋洋洒洒数千言,几经修改,最后勉强通过,但是广告主还需要一句经典的话来压轴。我怎么也想不出,签约泡汤了。后来,别家公司接手,先给出八个字“财聚英雄,富泽天下”,人家立马签合同。只懂得像老黄牛那样闷着头写呀写,关键时刻,迷失方向。

低头做事,而不经心,也许会成一时之勇,但终究难成英雄。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莫不如是。中国的电视机产量和销量均排名世界第一,但是核心技术被国外企业垄断,每卖一台都得为进口机心付出高昂费用。只是近二年,“中国芯”渐渐浮出水面,终于不只是用“蛮力”搞生产,关注到了“淬火”。

商务部长在解释中欧贸易问题的时候,有一句话说得很沉重,中国卖出几十亿双鞋子,不如欧洲空客公司卖一架飞机。电脑卖得火,芯片是国外的;汽车卖得好,发动机是别人的;空调、冰箱产量高,压缩机是进口的……

曾看过一则故事,一家工厂设计图纸出来后,迟迟开不了工,请来高手把脉,但人家要求1000万元酬金。而赚取这1000万元,高手只是在原有的图纸上画了一条线。这是典型的“淬火主义”,核心自有核心的价值。

打蛇打七寸,说话到点子上,淬火主义无处不在。

之所以,我们忽视它的存在,只因我们图省事,干些力气活,算了。而省下思考的时间,必将付出双倍的应对麻烦的代价。就像淬火不成,另起炉灶,难度更大。

凭蛮力做事,多少是粗了一些,难成气候,也难成才。

信奉淬火主义的人,精细地思想,仔细地打造,做到心里有数,自然会取得人生的核心价值。

篇13:人道主义-人道主义的故事-人道主义的寓意-人道主义的意思

一、存在主义的误读

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本著作的出现就是针对人们对于存在主义的不当理解。存在主义的误读有几种:第一, 在历史上, 曾经有人把存在主义看作是宣扬人应该无所作为的绝望的生活态度。这种观点认为人的生存环境充满了无望, 因为解决的路径被全部窒息, 人们的所有行动都变得毫无价值, 存在主义只能是倡导人应该无所作为的悲观理论。第二, 认为存在主义只突出人类处境的阴暗面而忽略人性同时也具有美好的一方面的观点。在这种观点看来, 存在主义抹杀了人性的统一性, 把人类看成是孤独的个体, 不与任何外界取得联系。存在主义过分强调人性恶的一面, 认为恶就是存在主义, 人类都倾向于作恶。第三, 否认人类事业的真实性和严肃性的存在主义。基督教认为存在主义否认了上帝为人们立下的清规戒律和价值学说, 那么存在主义就只能依靠自己的意愿行动, 任何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 最后任何人的观点和行动都无法得到申诉。萨特针对这些对存在主义的错误理解, 试图阐明存在主义的真正含义, 为人们提供选择的可能性。萨特认为人们并不明白真正的存在主义是什么, 而只是随便地使用这个名词。因此, 萨特试图阐释存在主义的本质内涵。萨特认为, 存在主义实质上是强调人生何以可能的学说, “这种学说还肯定任何真理和任何行动既包含客观环境, 又包含人的主观性在内。”[1]在萨特看来, 实际上就存在两种存在主义:一种是以雅斯贝斯和加布里埃尔·马塞尔为代表的基督教的存在主义;另一种是以海德格尔和萨特本人为主要代表的存在主义的无神论者。萨特强调存在主义的无神论者主张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

二、萨特关于存在主义本质的理解

在萨特看来, 存在主义是一种使人生成为可能的学说, 它的中心观点是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认为上帝既然不存在, 那么就至少有一样东西是先于本质而存在的;只有首先存在这个东西, 我们才能对它进行说明。萨特指出存在先于本质是指必须先存在人, 只有人才能给人自己下定义。因此, 存在先于本质的第一原则是人就是人, 人除了是自己设定的那个样子外, 什么也不是。换句话说, 就是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给自己设定样子, 他认为自己就是那个样子同时也愿意成为那个样子, 人是成为自己愿意的那样。人首先是存在, 自己给自己的生命进行规划, 人只有在试图成为什么时才取得存在。人只有把自己推向未来的东西, 而且明确地知道自己在这么行动时, 才能谈论其他的一切东西。“人只是他企图成为的那样, 他只是在实现自己的意图上方才存在, 所以他除掉自己的行动总和外, 什么都不是;除掉他的生命外, 什么都不是。”[2]

由于存在先于本质, 因而存在主义就会促进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真实面目, 并且每个人都勇于承担自己存在的责任。因此, 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因为一方面存在先于本质, 人是自由的, 人为自己规定愿意成为的那样, 不存在任何的决定论。另一方面, 否定上帝存在的存在主义也没有上帝为人们提供使我们的行为具有合理性的命令或价值。人具有完全的主观性, 我们甚至可能完全看不到任何个体身上存在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人性的普遍性的东西。每个人都是一种人类类型。萨特强调人是无依靠的、自由的, 所以个体必须自己作出选择, 而只要你作出了选择, 你就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人生充满了选择, 每个个体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是绝对的、不可避免的, 同时也是无法逃避的, 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因此, 在萨特看来, 每个人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是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

萨特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是指:一方面人类自始至终都存在自身以外, 人要想使自己存在就必须把自己投出并消失在自身之外。另一方面, 人只有不断地寻求进步、追寻超越才能生存下来。人只有以自己为中心, 在超越的过程中才能够掌握客体。这个超越是指人不断地突破自己, 完善自己。萨特认为存在主义之所以是人道主义有三个原因。首先, 是因为人就是人, 人为自己立法, 人除了是自己设定的那个样子外, 什么也不是。其次, 人是自由的, 人自己决定自己而且必须为自己作出决定。最后, 萨特强调人必须不断地超越自己, 追求发展, 人只有在自身之外找到一个更高的自己或者反映人的理想的独特追求, 才能体现出自身人的本质。因此, 萨特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在萨特看来, 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是由人的主观性和超越性共同构成的。总之, 萨特认为, 以存在先于本质为第一原则, 以人的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为核心的存在主义, 才是真正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

三、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的意义

萨特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是反对有神论, 以个体的人为出发点, 以存在先于本质为第一原则, 以人的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为核心的存在主义。萨特真正的关注人的生存问题, 它揭示了人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 在最大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存在价值, 给个体以最大的尊重和包容。人要在自我创造中展现自己的价值, 选择可以完善自己的生活方式。萨特的这种思想激励了个人不断地发展进步, 努力创造出自己最大的价值。对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来说, 是一剂强心剂, 使得他们重拾信心, 投入新的生活。不仅如此, 萨特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也给那些处在困境和磨难中的人以希望, 让他们对未来怀有希望, 尽可能地去创造美好的人生。这种思想告诉人们, 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 怎样使自己的生活更幸福需要自己的选择, 也需要自己承担责任的勇气, 它鼓励人们勇于面对一切现实状况, 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是一种乐观的存在主义, 是一个行动的学说, 它有助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它强调个体的自由, 认为“人是靠追求超越的目的才得以存在”[3], “必须始终在自身之外寻求一个解放的或者体现某种特殊的目标。”[4]对于人类个体来说, 它提出了人的生存意义和人如何成为可能的途径。对于社会整体来说, 萨特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鼓励人类个体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每个人的自我超越反过来也会推动社会的不断自我超越, 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在当代社会中, 萨特的这种思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它强调每个个体都应该把超越性和主观性结合起来, 实现个体的最大进步, 从而带动整个人类社会的飞跃。因此, 萨特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是一种行动的哲学, 是入世哲学。

摘要:萨特通过人们对存在主义概念的几种错误理解, 探求存在主义的真正内涵, 指出以存在先于本质为第一原则, 以人的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为核心的存在主义, 才是真正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是由人的主观性和超越性共同构成的。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合理性。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人道主义,本质,意义

参考文献

[1]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2.

[2]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18.

[3]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31.

篇14:人道主义-人道主义的故事-人道主义的寓意-人道主义的意思

关键词:凯特·肖邦;《一个小时的故事》; 女性主义

一、引言

(一)《一个小时的故事》

《一个小时的故事》是一部短篇小说,是美国作家凯特·肖邦的作品。作品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由于误传,患有心脏病的玛拉德太太路易斯从姐姐乔瑟芬那里听说丈夫布兰特利·玛拉德在火车事故中死去,玛拉德太太经历了一系列情绪上的变化,相信自己就要自由了,因此,当一个小时后丈夫平安回到家时,玛拉德太太“由于太过兴奋”死了。这部小说结构紧凑,情节紧致,被认为是肖邦短篇小说的精品。

(二)凯特·肖邦

凯特·肖邦(Kate Chopin, 1850-1904)是美国女作家,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的她,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1892到1895年,她撰写成人和孩童阅读的短篇小说,并刊载于《大西洋月刊》、《时尚》、《世纪》等杂志上。主要作品为《牛轭湖的人们》(1894)和《在阿卡迪的一夜》(1897)这两部短篇小说集。重要的短篇小说包含《戴泽蕾的婴孩》,其内容为南北战争前路易斯安那州境内异族通婚的故事,另外还有作品《一个小时的故事》和《暴风》。同时,肖邦也创作了两部长篇小说:《咎》和《觉醒》,两者舞台分别设于新奥尔良和大岛。她的小说中人物通常为路易斯安那州居民,当时的文学评论家认为肖邦在作品 中处处表达她对女性的关怀。

在肖邦死后的几十年里,她被广泛认可为“她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15年,弗雷德·刘易斯·帕蒂(Fred Lewis Pattee)在他的书中写到,“肖邦的一些作品已经可以与法国甚至是美国最优秀的作品相媲美了,她在文学创作上所表现的才华可以称之为天赋甚至是天才。(some of [Chopins] work is equal to the best that has been produced in France or even in America. [She displayed] what may be described as a native aptitude for narration amounting almost to genius.”(Fred Lewis Pattee, 1915: 364) 佩尔(Per Seyersted)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版的《凯特·肖邦全集》里也曾说过,“尽管肖邦不能和德莱塞等作家相比,她也算是二流作家里出类拔萃的代表。但现在肖邦已经当之无愧地跻身于一流作家的行列了。”(Per Seyersted,.1969: 33) 由此可见,凯特·肖邦在美国文学中是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

(三)女性主义

十九世纪是西方女性解放运动自觉兴起的世纪,也是女权主义真正开始的时候,二十世纪初,随着女性权益的逐渐落实,女权运动也基本完成了使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欧美出现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它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因而具有比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它以妇女为中心,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和女性阅读等,它要求以一种女性的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全新的解读,探讨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在美国,19世纪,法律、宗教和传统习俗对妇女权利特别是已婚妇女严格限制。种族矛盾,南北战争,和之后对黑奴的解放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美国社会生活和美国人的思想观念带来极大的冲击。19世纪后半叶,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职业作家,她们的故事大多反映社会巨变年代里女性的自立和自我发展,她们致力于发现女性的声音,寻找女性的自我意识。而19世纪下半叶,美国女性作家中表现得最突出、文学成就最大的就是凯特·肖邦了。

(四)文献综述

从凯特·肖邦开始她的写作生涯,到她著名的长篇小说《觉醒》,再到肖邦去世后,世人对其作品的再评价,肖邦作品的批评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之前,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以及70年代至今。

20世纪40年代前,肖邦因为她作品中的地域特色而被赞誉,因为她的作品通常描述的是路易斯安那州的居民。1984年6月,苏·穆尔(Sue V. Moore)在《圣路易斯生活》(St. Louis Life)上发表文章“凯特·肖邦女士(Mrs. Kate Chopin)”,这篇文章被视为是对肖邦的第一篇评论文章。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对肖邦的评论主要集中于她的长篇小说《觉醒》。在这一阶段,对肖邦的研究大幅增加。1966年,玛丽·弗莱彻(Marie Fletcher)写了文章“凯特·肖邦小说里的南方女人(The Southern Woman in the Fiction of Kate Chopin)”。20世纪70年代之后,对肖邦的研究热度继续呈上升趋势。因为大家对肖邦越来越感兴趣,因此对肖邦的研究视角也越来越多。

在国内,对肖邦的研究大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对肖邦作品的研究大多是从性别政治、艺术手法、生态学、浪漫主义、女性主义、地方主义等角度进行研究。

二、女性主义在叙事情节中的体现

在《一个小时的故事》里,玛拉德太太从姐姐那里得知丈夫布兰特利·玛拉德在火车事故中去世的消息后,情感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悲痛,觉醒,最后到绝望。

(一)悲痛

故事一开始便直入主题,玛拉德太太听到丈夫去世的噩耗是,极其悲痛。“听到这个凶讯,她的反应和许多听到同样噩耗的女人不同;……她则当即大哭起来,一下子猛然栽倒在姐姐的怀抱里。”(凯特·肖邦, 2001: 6)无论什么时代,只要是有一丝感情的夫妻,当一方有难甚至不幸去世时,另一方一定是会感到伤心难过甚至悲痛欲绝的,这是人类面对悲伤时的正常感情宣泄。另外,当时的社会,妇女没有什么权利和地位,因此也没有什么收入,一切仰仗丈夫,因此,玛拉德太太得知丈夫去世时,想到今后自己无所依靠,难过也是很正常的。

(二)觉醒

路易斯·玛拉德独自走回房间后,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生气勃勃的景象:新生的树梢,叫卖的小贩,叽叽喳喳的小麻雀等等,她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她渐渐从悲痛中走出来,发现丈夫去世后,自己自由了。“她一遍又一遍反反复复低声说着:‘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在未来的岁月里,没有人管束她了,她将独自管理自己。她的意志不在屈从于别人强有力的意志了……‘自由了!身心都自由了!她不断地小声说着。”(凯特·肖邦, 2001: 7)

路易斯·玛拉德是爱她的丈夫的,相信有看见丈夫尸骸的时候也是会悲痛的,但是那种悲痛和拥有自主权一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毕竟,在当时那样一个男权社会里,女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常常受到丈夫的压迫,这种不一定是指身体上的暴力行为,也是指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女人的人格受到压迫和禁锢,没有自我,一切以丈夫为主,以丈夫为仰仗。正如文学评论家芭芭拉·韦尔特所说,当时(19世纪)的社会认为“真正的女性具备四种主要品质——虔诚、贞洁、服从、温顺。这四大美德放在一起,就意味者母亲、女儿、姐妹和妻子——这就是女人。缺了这些美德,什么样的声名、成就或财富都会化为灰烬。有了这些美德,女人就有望获得幸福和权力。”(Barbara Welter, 1966: 152)玛拉德太太家也不例外,以丈夫为天,一切围绕丈夫而转。所以一开始得知噩耗是十分悲痛。但是悲痛过去之后,就明白从今以后自己可以为自己做主了,不用再仰仗丈夫的鼻息过活,生活一下变得多彩美好起来,之前受到的丈夫的压制禁锢也消失了,她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从而内心欢愉。

(三)绝望

就在路易斯·玛拉德展望未来的时候,她的丈夫布兰特利·玛拉德回来了,原来布兰特利根本就没有在事故现场,一切都是误传。朋友理查兹想要遮住玛拉德太太的视线,可是迟了一步,她看到了她的丈夫,然后由于“太高兴了”,导致心脏病发而亡。大家都误以为玛拉德太太是因为看到丈夫平安回家而过于激动,从而心脏病发而亡,实际上玛拉德太太是过于绝望而死的,自我意识刚刚觉醒,发现今后自己的人生可以自己做主了,不用再受到丈夫的压制和禁锢了,这种快乐才刚刚开始,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丈夫回来了,发现之前所想要的自由和自主都是一场梦,一切又回到从前,又要过上受丈夫压迫的日子,玛拉德太太太绝望了,心脏负荷不住,导致病发而亡。

三、女性主义在修辞手法中的体现

《一个小时的故事》虽然简短精致,但是其中不乏运用了多种修辞技巧,例如比喻,拟人,讽刺,象征等,本文着重分析讽刺和象征的手法。

(一)讽刺

《一个小时的故事》一开始就说明了玛拉德太太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为后文埋下伏笔。当玛拉德太太从姐姐十分小心翼翼的措辞中得知丈夫去世,她只是悲伤了那么一下,之后自主意识觉醒了,认为丈夫的去世,让她开始拥有人生的自主权了,拥有了自由,但是故事的结尾结局出人意料,丈夫回来了,一切都是误传。玛拉德太太“太高兴了”,从而心脏病发而亡。结尾处玛拉德太太过于高兴而亡是整个故事最大的讽刺,明明玛拉德太太去世是由于看到丈夫平安归家,想到自己才刚刚享受到自己真正自由的人生,现在又要马上回到过去那种受丈夫压迫的日子了,心生绝望,倒地而亡,她最终还是没有得到向往的自由。

《一个小时的故事》通过讽刺的手法反映了19世纪女性面临的问题,批判了传统婚姻中漠视女性的情感和个性的现象。

(二)象征

1.门的象征

《一个小时的故事》中共出现了两道门。第一道门出现在女主人公路易斯·玛拉德初闻丈夫死亡的“噩耗”之时。当从姐姐那里听到“凶讯”时,她“一下子猛然栽倒在姐姐的怀抱里。悲痛的风暴过去之后,她独自走进自己的房间,不让任何人跟着她。”(凯特·肖邦, 2001: 6)在这道门之外,玛拉德太太在姐姐怀里悲伤痛苦,但她走进这道门,进了房间之后,真实的自我开始渐渐展露,在房间里,她的自我意识,女性独立意识开始觉醒,她感受到了自由,对未来的生活十分憧憬。在房间里——门的这一边,玛拉德太太心情愉悦,畅想未来,在门的另一边,房间外面,亲友们想象着玛拉德太太在房间里对丈夫的逝世十分忧伤不能自已。这道门在此处象征着世俗的伦理纲常,误导人们的思维。

第二道门出现在故事的结尾,故事最后,“有人正在用钥匙开前门。进来的是布兰特利·玛拉德”。(凯特·肖邦, 2001: 8)原来布兰特利·玛拉德根本没有出现在事故现场,也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事故。可是,故事最后,玛拉德太太看见丈夫归来,心脏病发死了。医生诊断玛拉德太太是看见丈夫回来太高兴了,心脏受不了刺激致死,然而通过全文,不难知道,玛拉德太太其实是因为绝望而亡,眼看着自由的新生活就要开始,丈夫突然回来了,自己又要回到以前那种受男权束缚的生活了,过上那种外界社会认可的“幸福生活”了,心生绝望,倒地而亡。因此,我们可以知道,导致玛拉德太太去世的第二道门是一道连接着家庭和社会的大门,当时社会,夫权男权占统治地位,妇女在社会在家庭中地位普遍不高,受到压迫和伤害。

从《一个小时的故事》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男权统治地位,以及对妇女不平等的社会和家庭对她们造成很大的伤害,虽然意识到了女权,知道女性需要独立需要自由,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成功的,体现了十九世纪末,美国妇女渴望自由,渴望平等,和追求独立的想法。

2.窗的象征

故事中,玛拉德太太听闻噩耗后,走进自己的房间,“房间的窗户敞开着,一把舒适宽敞的扶手椅正对着窗口”,(凯特·肖邦, 2001: 6)玛拉德太太在房间里就是坐在窗前的扶手椅里完成了思想的转变和女性意识的觉醒,通过窗户,玛拉德太太看到广场上新生摇曳的树梢,叫卖的小贩,唱歌的人们,叽叽喳喳的麻雀,以及天边的白云蓝天……这些充满生气的景象都是通过房间里的窗户看到的,因此,“窗”是觉醒之光,照亮了玛拉德太太新生之路,正是通过这个窗户,玛拉德太太的女性思想觉醒了,个体意识觉醒了,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天空。

3.姓名的象征

理查兹(Richards),是女主人公玛拉德太太丈夫的朋友,在故事中可视为男方的社会关系或是男性的代表。理查兹,意思是“理查德(Richard)之子”。而理查德,意为“掌理大权的统治者”,所以,理查兹,可以被认为是下一代的统治者或者是王子之类的人物。在文中,理查兹象征着当时社会人们习惯并认同其正确性的社会舆论和伦理道德体系。在他看到事故名单时,一等第二份电报证实消息的可靠性后,就在报丧人之前匆匆赶来,向玛拉德太太报告消息。故事最后,玛拉德先生回到家里,理查兹急忙把他从妻子眼皮底下遮挡起来,理查兹在任何情况下,都冷静迅速采取行动。

约瑟芬(Josephine),路易斯的姐姐,是女方的社会关系或者是当时社会女性的代表。约瑟芬,意为“多产的女子”。从该名字的含义,可以看出,当时女性只是作为一种生育工具,她们被摘除了思考的能力,习惯了依附式的生活方式。她们认为女性最大的价值在于“多产”,因此这类人也是当时男性社会的支持者,钳制了女性的自由。当玛拉德太太独自一人在房间里时,姐姐约瑟芬在门口恳求路易斯开门,认为她独自一人会把自己弄出病的。在约瑟芬看来,女性遇到问题自己是解决不了的,需要男性的帮助,所以她不断恳求路易斯出来,不要一个人呆着。

玛拉德太太的名字是路易斯(Louise),意思是“著名的战士”。因此,在以理查兹和约瑟芬为代表的男权统治社会里,路易斯是一名战士,勇于为女性的自由独立而奋斗争取。路易斯在自己房间里独处的那一段时间,正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时期,正是为自我而战的时期,她是一名勇敢的战士。

四、结语

在《一个小时的故事》中,女主人公热切渴望拥有真正的自由,可是在当时的以男权为主宰的统治社会中,这样的妇女力量是弱小的,最终导致了悲剧。小说中女性主义思想浓厚,它鼓励女性拥有独立的个人意识,鼓励女性要团结起来,积极反对那些不平等的社会家庭行为及思想,从而获得身心的真正自由。

参考文献:

[1]凯特·肖邦.一个小时的故事[A].载杜丽霞(主编), 英语短篇小说选读 美国篇[M].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

[2]Pattee, Fred Lewis, A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Since 1870 [M], New York: The Century Company. 1915.

[3]Seyersted, Per, The Complete Works of Kate Chopin. Vol. 1 [M], Baton Rogue: Louisiana UP. 1969.

上一篇:**县春荒期间灾民救助方案下一篇:煤安监调查字〔2005〕66号文:关于明确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范围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