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人道主义精神

2024-04-16

什么叫人道主义精神(精选6篇)

篇1:什么叫人道主义精神

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那么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下面来看看吧!

爱国主义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只有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但在现实中,却一直有人大力鼓吹“爱国不等于爱社会主义”“爱国不等于爱共产党”“爱国主义是极权主义的宣传”“在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已经过时”“爱国主义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如此等等。面对这些奇谈怪论,我们必须明确,爱国主义不仅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当代中国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既要传承历史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要体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任务。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以下“五个相统一”。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相统一

“我爱国,但是不等于我爱社会主义、我爱共产党”,“不管什么主义、什么政党,只有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我都会爱”。类似的观点,长期以来在一些人中间颇为流行。实际上,这是打着爱国的旗号,人为地制造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矛盾和对立。殊不知,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爱上,这是每一个公民都必须坚持的基本立场和态度。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但进入近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反抗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曾经不辞辛劳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旧的制度推翻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人苦苦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最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还是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领导人民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全面开启改革开放,在新的伟大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树立起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必须弘扬其时代主题,这就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这是中国人民从长期奋斗历程中得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结论。”(《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66页)在当代中国,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代替中国共产党。虽然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也曾犯过错误,但那毕竟是前进中的错误,而且都能依靠党自身的力量得到纠正;虽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也存在消极腐败现象,但党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意志是坚定不移的,取得的成效更是有目共睹的。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反思和纠正错误、勇于正视和清除腐败,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为国家、为民族谋利益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过。实践一再证明:“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党的领导”,“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2、358页)所以说,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二、爱国主义与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相统一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一个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传统。现实中有人却说,“爱国主义是极权主义的宣传”,“爱国主义的畸变代替了民族自决和保护人权”。受这种思想影响,“一国两制”的方针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权威在一些人那里遭到严重挑战,“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对台海和平构成现实威胁,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破坏。面对如此形势,大力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国内外条件新的变化,赋予爱国主义传统新的内容和要求。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大业,上世纪90年代末已经以“一国两制”的方式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但由于各种原因,台湾问题至今仍未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港澳、台湾和海外的中华儿女来说,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最基本的要求是不能损害社会主义祖国的利益,不能反对祖国统一。邓小平指出:“港人治港有个界限和标准,就是必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来治理香港。……爱国者的标准是,尊重自己民族,诚心诚意拥护祖国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不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就万事大吉了。

有些事情,比如1997年后香港有人骂中国共产党,骂中国,我们还是允许他骂,但是如果变成行动,要把香港变成一个在‘民主’的幌子下反对大陆的基地,怎么办?那就非干预不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1、221页)在台湾问题上也是如此,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无论属于哪个党派、哪个团体,只要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认同虽然两岸尚未统一但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认同国家的领土和主权从未分裂也不容分裂的道理,都可以纳入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联盟,在拥护祖国统一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必须坚决反对。这是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对两岸同胞的共同要求。

民族团结是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历史反复证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靠的就是各民族团结友爱。只有56个民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中华民族才能焕发出无比磅礴的伟大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会展现出宽广灿烂的实现前景。我们并不回避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不同地域、族群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但在现实条件下,我们更应该着眼于国家的稳定和各民族的团结进步,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维护者、推动者,这也是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对中华各民族群众的共同要求。在当前“三股势力”活动猖獗、暴力恐怖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各族人民都应该更加坚定地意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不是哪一个民族的国家,而是全体中国公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国家,要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不信谣、不传谣,不受坏人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旗帜鲜明地反对破坏民族团结、制造国家分裂的言行,矢志不移地捍卫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稳定发展、伟大复兴。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统一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5000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历史上,一代代中华儿女大力传承弘扬民族精神,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联,不断激发创造活力,使滴水之微汇聚成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维护着祖国各民族的团结统一,推动着祖国向着独立自由、繁荣富强的方向不断前进。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在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中,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多样多变。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引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能够很好地发挥这种作用。如果缺失了民族精神的引领,任凭多样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自由发展下去,国家和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就会松动,团结统一的思想意志就会丧失。唯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有效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有效避免社会分化可能带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集中每个人的梦想成就伟大的中国梦。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表达,体现着社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以改革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任何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面对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我们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不能有丝毫的自满和懈怠。面向未来,只有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才能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科学发展的制度安排和利益导向,使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雄厚的基础;只有继续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才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使中华民族获得撬动中国梦的精神杠杆。

四、爱国主义与立足民族、面向世界相统一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伴随着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程度不断提高,各国公民经常性地跨国界流动,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愈加突出。这种情况使一部分人对自己的归属感产生了困惑,甚至认为在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已经过时了,“人类利益大于国家利益”,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将构成“历史的终结”。

这是糊涂的认识。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我们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实施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战略,大胆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加快自己的发展进步,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这无疑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始终是把自己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他们在享尽经济全球化“红利”的同时,总想利用自己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优势,搞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输出和渗透,把其他国家纳入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使其沦为自己的附庸,服务于自己的国家利益。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虽然可以享有资金、技术利用之便利,但也必然增加对发达国家的依赖性,使自己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中面临更大风险。为了趋利避害,当代中国必须立足本国国情,在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最大限度地享用经济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发展本国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这同样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

坚持爱国主义与立足民族、面向世界相统一,既要注意防止妄自尊大、故步自封的狭隘民族主义,也要注意防止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前者对本国、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盲目排外,闭关锁国;后者完全否定本国、本民族的传统和现实,倡导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殊不知,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既是面向世界的,也是立足民族的。今天的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因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90页)所以,“我们继续坚持同我们友好的西方国家交往,继续坚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但同时,“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9页)

五、爱国主义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爱国。革命战争年代,爱国并不空洞,每个人随时都可以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比如“舍小家,为大家”的赴汤蹈火、“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舍生忘死。和平建设时期,有人认为,爱国是虚的、无法测评的,“看看满大街的人,哪个不爱国?哪个像卖国的?”其实,这是对爱国主义的误解,爱国既可以表现在轰轰烈烈的伟业中,也可以表现在日常细微的言谈举止中。

作为当代中国普通的公民,确实没有了抛头颅、洒热血的血雨腥风,但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依旧可以转化为具体、实在的行动,体现在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细节之中。于学习,只有确立了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崇高之志,才能获取奋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于工作,只有把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同国家、民族的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找准人生的支点,更加敬重本职工作,在辛勤劳动中为国家、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在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生活,只有把爱国主义的伟大情怀融入到点点滴滴的小事之中,才能更好地体现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当国歌响起、国旗升起时,保持庄严和肃穆;打开书本,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走出家门,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历史,缅怀英烈;在日常交往中,与人为善,言必信、行必果;在公共生活中,捡拾一片垃圾,节约一粒粮食。这些细节如同涓涓细流,一点一滴都是爱国的具体体现,汇聚一处即可排山倒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凝神聚气、增砖添瓦。

坚持爱国主义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不只是体现在个人层面上的恪守公民基本道德准则,还体现在国家层面上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层面上的打造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其中,富强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体现为人民真正地当家作主;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和谐是中华民族追求的优秀传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自由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是改革开放的内在精神要素;平等是人类向往的理想价值,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状态;公正即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准则;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对当代中国的每一个公民来说,无论追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还是追求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都应该树立起为国家、为社会尽责守职的使命感、责任感,在对国家、社会各项事业的积极参与中,齐心打造既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社会。

爱国主义精神解读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灾难频仍、艰苦备尝,正是因为有爱国主义这一强大精神支柱,才能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英勇的抗争、艰辛的探索、不懈的努力,谱写了爱国主义的壮丽诗篇。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经验,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始终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7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在奋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赋予爱国主义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未来前进的征途上,我们仍然需要正确把握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内涵,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始终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统一,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肩负着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1949年,我们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民族蒙受屈辱、人民灾难深重的局面,中华民族开始走上独立、民主、统一、富强的光明道路,中国人民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事业。这期间虽然经历过失误和曲折,但我们党为祖国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念和目标始终没有改变。1978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大大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我们党成立99年来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就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机统一起来,坚定不移地维护党的领导地位。

始终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鸦片战争之后的100多年里,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凌辱,中华民族几度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无数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各种救国图强运动风起云涌、潮起潮落,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特别是辛亥革命都对实现这一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又都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命运。在不懈探索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终于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救国救民道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带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这是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的一个真理。新中国第一个经济总量数据是1952年的719亿元;而到了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42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社会建设全面展开,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今天,13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在新中国,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是高度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增强了我国广大人民的主人翁意识,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极大地激发了人们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事实充分证明:社会主义制度能够给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来光明的前途,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重要保障;爱国主义能够给社会主义中国带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的强大支撑。今天,我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坚持爱国主义与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统一起来,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主义制度。

始终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统一,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的42年,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42年,是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42年,也是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42年。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带领人民顽强拼搏、奋力开拓,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起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42年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的高度统一,体现了当代爱国主义要求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高度统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目标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高度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最近,胡锦涛同志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强调指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最鲜明的主题就是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中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今天,我们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坚持爱国主义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机统一起来,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始终坚持爱国之情与报国之行的统一,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中国成立71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2多年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顽强奋斗,奋力推进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奉献精神,奏响了爱国主义的时代强音,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崭新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的整体形象。然而,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求全体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始终坚持爱国之情和报国之行的统一,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共同致力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爱国报国才能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理论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求广大青年不断深化对我国历史和基本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化对新中国成立71年、改革开放42多年伟大成就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把爱国和成才有机统一起来。政以人兴、国以才治。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人才。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努力成才,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报效祖国的重要基础。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一个人能有多大发展,能为社会作出多大贡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学习抓得紧不紧、知识基础打得牢不牢。”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求广大青年把爱国和成才有机统一起来,刻苦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法律、历史和其他方面的知识,努力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掌握过硬本领。

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一个人要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只有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爱国之情才有深厚基础;只有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增长才干,报国之行才有坚实支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求广大青年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自觉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接受锻炼、经受考验、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篇2:什么叫人道主义精神

一、精神分析与人本产生的背景比较

(一)精神分析的产生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山祖师,其理论中对人性的解释,不仅影响心理学而成为三大理论体系之一,而且影响医学、文学、艺术以至宗教与史学的研究。他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年与精神病学家布洛伊尔合作,用催眠术医治并研究癔病。1885——1886年间,先去巴黎就学于当时著名精神病专家沙可,后赴南锡参观催眠疗法。回维也纳后认识到催眠法的局限性,1895年后改用自己独创的精神分析或自由联想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他不断修订和发展自己的理论,提出了自恋、生和死的本能及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三分结构论等重要理论。经典网()

弗洛伊德的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性学三论》、《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精神分析引论》、《精神分析引论新编》、《文明及其缺憾》等。弗洛伊德1900年发表的《梦的解析》,被誉为是改变人类历史的书。该书是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成因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从其他主要学派的主流中发展出来的,与两种哲学体系:“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二十世纪50年代仍占美国心理科学主导地位的

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心理学中分立出来。自本世纪60年代初《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协会创办、成立以来,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在美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并走向世界。1970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了首届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大会,使其发展走向高潮。人本主义为什么能引起广泛的兴趣?那就是美国青年要求一种真正的、真诚的、人道的、人性的人类生活方式为之努力奋斗。人本主义心理学恰恰支持这一追求,并由于它强调内在自由、自我表述和发展而受到重视。

任何有关生活的理论,如果不考虑它赖以产生的那种环境和历史背景,是不可理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成因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从学科产生的时代特征分析。麦迪森认为,无论当时的哲学,或是心理学,都处于“科学化”阶段。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产生于欧洲的哲学流派一样,都是科学哲学“革命”的一部分。

第二、人本主义之所以产生于美国,也正是当代美国文化之复杂症结的一产物。正是这种复杂、冲突甚至是扭曲的文化,使美国人的心态普遍地由积极转向消极。这主要表现为:战争、贫穷、种族歧视、性自由。

第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潮渊源可追朔到前代的人道主义及当代的存在主义思潮。

二、、精神分析的理论与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的比较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

1、内驱力

弗洛伊德提出心理生活的本能存在两种内驱力,即性驱力和攻击驱力。这个驱力二分法理论中最重要的假设是,在我们所能观察到的所有本能现象中,不论是正常的还是病理的,性和攻击两种内驱力都参与其中。用弗洛伊德的话来说,这两种内驱力是有规则地融和在一起的,尽管两者的数量不一定相等。但在人类行为中不可能以单独或非混合的形式出现。我们不可能在临床例中找到一个完全孤立于攻击驱力而只存在性驱力的例子。攻击驱力并不等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攻击行为,而性驱力也不同于对性交的渴望。

2、快乐原则

如果没有弗洛伊德所阐述的快乐原则作基础就很难理解精神分析理论。所谓快乐原则,简言之既人们都具有获取快乐和避免痛苦的心理倾向。他认为,人在初时阶段,其获得快乐的倾向极端迫切且直截了当。由于年龄的增长,人们不再那么露骨地追求个人快乐了。

3、潜意识

远在弗洛伊德以前,心理学家就很熟悉并研究过意识过程。因而,弗洛伊德所做的主要的、新的贡献与发现是关于潜意识系统。

4、心理结构

弗洛伊德划分了三个功能上相关的“组”或“结构”,分别称为本我、自我、超我。粗略地说,本我包括内驱力的心理代理物,自我由必须处理的个人与其环境关系的那些功能组成,超我包括对我们心灵的道德知觉及我们的理想抱负。

(二)人本主义理论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旗帜下,许多来自不同背景的心理学家集合在一起,来证明人类生活与人类行为是一种综合的系统。其中价值、目标、意义占据中心的位置。他们希望做到:以科学的坚实方法和概念证明这些因素的意义。这种研究途径使心理学回到与哲学有较密切关系的地步——即,它强调对于宇宙间世界和人类存在的系统的反省思考。

人本主义的理论有布勒、埃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戈尔德斯坦的《机体论》;马斯洛的《存在心理学探索》及《人性能达的境界》;罗杰斯的《成为一个人》;罗洛。梅的《存在心理学》及爱与意志;弗兰克的《人对意义的寻求》;莱蒽的《分裂的自我》等。

下面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布勒、埃伦的心理学导论的基本观点为例来探讨。

1、整体人模式

研究和理解整体的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普遍同意的一个原则。冯特所开创的科学心理学,是以意识的元素为研究对象,在其影响下的符茨堡学派,虽初步开始向自主或整体的方向迈进,但他们都是试图从对特殊机能和行为的观察与实验收集来的琐碎材料中建造出整体的人,而完整的个体研究没有被看作是一种恰当的科学目标。对此最早尝试探索的是德国的狄尔泰和施普兰格尔,他们想构建一种理解而非解释的方法,作为了解完整个体的唯一手段。米查尔.波兰尼也通过一台机器和一个人之间的区别对比,形象地说明了适用于两者的不同研究方法,表明在个人参与的基础上,理解既不会是主观武断的活动,也不是被动的体验,而是有一种要求普遍得到证实的负责行动。研究方法的改革还有待于科学的证明。库特.哥尔德斯坦发现的全新动力原理-------健康人增长著对自我实现的需要,真正开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整体理论倾向,使马斯洛抛弃了他曾信仰的弗洛伊德的动机原理。已经途径主要有:

(1)关于个案研究

强调个案研究法有两个主要优点:第一,有机会系统地在所有适当水平上变动所研究的自变量;第二,有机会把实验者作为研究中的一部分,并对同一被试系统地变换不同实验者和实验行为。

(2)关于开放系统的思考

贝塔朗菲开创的系统论,对人的整体研究又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开放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交换,同时又保持著自身的稳态,或在随时产生的变化中接近这种稳态。

(3)作为整体的人类生活过程

从整体上理解一个人还意味著需要了解他的整个生活史。这里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方法,以反映生活史中的客观材料,同时也反映该人的内在态度和他对生活事件的反应。

(4)心理的社会性发展

哈曼顿——特纳把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的特征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个阶段统一起来,得出关于反判者的重要结论。他认为反叛行为可以产生在后习俗道德和前习俗道德的任何一个阶段,这就造成了区分革命运动中两类人的困难,一类由于责任和远见而反叛,另一种则只是破坏性的行为。

2、人类存在与意向性

罗洛.梅曾讨论了存在主义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及人本心理治疗之间的关系,认为人本心理治疗者的核心目标是帮助体验到他的真实存在。而意向一词把认知与意动联合起来。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人的心理活动集中在对他有意义的事物上,二是指人使自己的注意指向这个客体。

3、动机、目标、创造性

关于健康的个人生活的“终极目标”的研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新贡献。他们认为,健康的人将主动向外在的实现成就的目标前进,如广为流传的自我实现、罗杰斯所说的“潜能在其中得到完全发挥的成长过程”或弗兰克所说的“超越自我”。所有这些概念的共同点就是,都认为生活的目标就是一个人实现他自己信仰的某种价值。而目标的确立在理论上还面临著一个动机问题。健康个体的目标实现是一个自主过程,但当受挫时,自我实现的目标也许会泯灭,安于现状的欲望就突出了,即马斯洛所说的成长性动机和缺乏性之间的斗争。

4、人的四种基本倾向

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完满这些目标的过程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发现了人类生活的四种基本倾向:(1)追求个人在性、爱情、自我认识上的满足。(2)为了适应、归属和获得安全感的目的,自我控制适应过程的趋向。(4)整合或保持次序的趋向。个人指导自我趋向目标时所表现出的冲突都可以在生活中这些基本趋向中找到。

三、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在当事人确定目标上的区别

不同流派在处理咨询目标时的确有不同的方法。精神分析的治疗者有时根本不与当事人讨论目标,目标完全存于治疗者心中;精神分析治疗者往往是认为当事人不易理解,理解了也没有什么助益的专业概念,这些目标并不需要当事人知道。以人为中心的认为心理咨询应该有确定的终极目标,由于明确目标有缩短治疗期限、激发当事人积极性的作用,所以,在心理咨询中,正式地讨论目标并吸收当事人的意见更可取一些。

四、在看待当事人问题的视角上的比较

在医生及医患关系方面的不同,由于弗洛伊德的医学背景,诊断模式侧重从“问题”、“疾病”著眼来看待病人,间接地促使治疗者往消极的方面“建构”他的当事人,修通是它的最高境界了。而人本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反应定势是以“心理疾病”的建构系统来看这个世界,那他将会建构出一个充满问题与心理异常的世界。他会对当事人身上积极的、趋向成长的力量视而不见。人本是从如何让当事人健康成长,关注当事人的积极因素和价值体现的角度,自我实现是它的最高境界。

精神分析是以依赖性的寻找移情的患者与治疗者建立的高度情绪性关系。情绪迁移关系有时会发生。

但对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家来说,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个人对个人的关系。罗杰斯发现.这种个人与个人的相互关系对于建立人际信任和互相接受的态度,是很具有指导意义的。,布根塔尔人本主义伦理中的一个原则就是在人际关系中建立感情共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把发现价值与信念的问题看作是我们时代最复杂最急迫的问题之一。布勒指出:帮助患者澄清他的个人价值系统是现代心理治疗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因此,它们看待当事人的视角不同,是由于所它们所建立的理念的不同所致。

精神分析在对人的整体性与人本是一致的,精神分析从整体角度看当事人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当事人的病和治疗他的病。

自我,在心理学中是一个认识分歧极大的概念。一些心理学家完全否认有自我这种东西。许多正统的行为主义者都持这样的观点。他们讨厌在一个活动著的、可观察的人的内部还有一个看不见摸不著的“小人”这样的想法。而另外许多心理学家又极其看重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例如弗洛伊德和罗杰斯等。在他们的体系中,自我具有核心地位。

五、在咨询过程中的区别

1、咨询方式的不同

从精神分析学的观点,治疗者—患者的关系只能被描述为“情绪迁移‟。这就是说,这种关系只能是患者与其双亲之一(或两位)在童年时建立的情绪性关系的重复式发展。由这种移情,才能产生最终的‟治愈”。例如,通过把治疗者当做父母的象征,重新体验过去造成的那种深藏的,没有解决的冲突,就自然产生解决这些冲突的方法,达到随后面来的冲突的减弱。

人本主义伦理观提出了一种存在的或„此时此地“的观点.它强调“人总是生活在当前时刻”。这种概念的有力证据表现在:“当一个人寻求尽可能了解他每时每刻的体验是什么,他在其中发现自己的那种情境的真正本质是什么时,他所见到的都是……此情此景的浮现。”

在咨询过程中,治疗者的人格有重要的作用。精神分析学者认为,治疗者作为权威人物的出现,会引起患者的防卫.但人本主义治疗者却认识到自己的弱点与存在,并利用了这些特点。他承认自己与常人一样受到两难选择的困扰,他也敢冒险丢掉治疗家那种庄重、神圣的光照。在精神分析中,技巧是主要因素,而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治疗者个人发现一些特定的与患者沟通信息的方法,把他和患者共同感到的困扰和体验同患者交流。这是很值得推崇的。

2、咨询对当事人的影响

精神分析与人本对当事人的整体性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比较强调“治病”。精神分析的治疗者会把当事人的“人格重组”作为治疗的主要目标。而人格重组显然是一种全局性的改变。精神分析的治疗通常是旷日持久的,往往一个治疗个案会花上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在治疗过程中,有一些主题,一些分析和解释,会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应用情境下重复,此即所谓“修通”工作,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说,这往往是为了克服“阻抗”,而实质上这很可能也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地改造当事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看待和评价事物的方式的过程。这才是所谓“人格重组”的真正意思。

以人为中心治疗几乎不能算是一种“治疗”,而是一种人际生活的哲学。治疗者在面对一位当事人的时候,首先不会去想他是什么人,有什么病,而是怀著一种如说的“同类相亲之感”一种自然而然的尊重,去跟他“相处”(而不是“治疗”);再由于以人为中心治疗把人看成一通体相关的整体,相信只有在一个人现象场的“格局”发生改变后,其不适当的行为或情绪才会发生改变,所以在治疗上,当事人中心的治疗很少专注于特定的病症,甚至也不做诊断,而把全力放在当事人的自我观念、自我态度这样一些全局性的事项上面。人本心理学家因而强调人在体验他的存在时,其意象是主动的积极的。这种观点明显不同于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学者那种更被动的人的模式。

六、在术语、名词方面的异同

比如:精神分析与人本有一些可以对应的如:共情——同感;修通——自我实现;

有不同的:精神分析是病理性的,从防御著手;而人本是关注、理解当事人,从尊重、接纳、宽容等方面著手。

七、在实践中两相结合和发展

由精神分析发展而来的现代心理分析学派已经吸收了人本学派的许多人性化的咨询方式方法。我们不得不承认卡尔·罗杰斯是第—位在治疗者—当事人关系中引入一种新的人本主义概念的人。他还提出一种心理治疗的新程序和对待心理治疗的新态度。这些都与先前流行的精神分析技术,以及晚近发展起来则行为治疗原理和方法极不相同,罗杰斯在心理治疗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人本主义心理学新方向的主要观点之一是关于健康的个人生活的“终极目标”概念。“哥尔德斯坦”和布勒批评精神分析把“趋向平衡”作为终极目标。哥尔德斯坦令人信服地证明只有在病态下“趋向平衡”才成为目标。布勒认为追求体内平衡只是过渡状态,由此,健康的人类将主动向外在的实现成就的目标前进,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中,最为人知的理论是终极目标的自我实现论。

篇3:有一种精神叫感动

有一种精神叫感动!

感动, 铭刻在我们心中, 时刻激励着我们, 鞭策着我们, 带给我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人生应如流星, 虽转瞬即逝, 也要划破黑暗, 光照人间。”张丽莉就像一颗熠熠夺目的流星, 在瞬间绽放了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牺牲了自己, 却照亮了中华大地。

大美无形, 大爱无声!

此时此刻, 我们所有人都被张丽莉的大美大爱精神深深地感动着。在感动的同时也在心中追问, 是什么样的信念能让她在生死考验面前铸就高尚。而我想, 张丽莉这位平凡的中学教师之所以能做出如此不平凡的壮举, 是因为她很好地坚守了自己的职责。这种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正是当今社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积极践行自己的神圣职责, 平凡人同样也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属于自己的那份贡献。

档案工作本身的性质和任务, 决定了档案工作是一项平凡而默默无闻的工作。它的发展, 同样需要无数档案工作者为了档案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无怨无悔地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不求名、不图利, 默默地耕耘, 无私地奉献。在这方面, 张丽莉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篇4:什么叫人道主义精神

“十年动乱”结束以后,中国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毛泽东提倡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路,基本上没有人主张走了;但回到“文革”以前的路,确切地说,回到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的路,可以说是大多数人所希望的。至于能否开辟一条新路,还没有人这么提出过。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由传统社会主义转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间大体上闯过了三个难关:第一,社会主义只有一种模式,还是可以有多元模式?第二,社会主义是否允许有雇工剥削?第三,社会主义能不能搞市场¾¬济?历史地看,中国能顺利地闯过这三关,邓小平功不可没。

【关于社会主义模式】

什么是社会主义?据史料记载——

毛泽东在1930年代中期读苏联学者著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曾写过一段批语:

苏联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这个矛盾不断发生的基础是富农的存在。其他一切矛盾,都是这个主要矛盾所规定。只有由于工业化及农业社会化,才能将此主要矛盾解决,但有用内部力量解决此矛盾的可能。(转引自《共和国重大决策的来龙去脉》,½¬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这意味着社会主义就是通过实行工业化和农业社会化,消灭私有制。

1953年6月1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作过渡时期总路线报告时说:“我们现在的革命斗争,甚至比过去的武装革命斗争还要深刻,要在10到15年使资本主义绝种。”(《党的文献》,2003年第4期)同年10月15日,毛泽东在同中央农村工作部负责人谈话中说:“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11月4日的谈话又说:“总路线就是逐步改变生产关系。斯大林说,生产关系的基础就是所有制。”(《毛泽东文集》第六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9年版)

正面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是周恩来,他在1953年9月向全国政Ь常委报告过渡时期总路线时说:

什么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就是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就是取消了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归国家所有了,就是农业、手工业集体化了。(《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私有制,以及相应地由国家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¾¬济体制。这个基本概念,¾¬过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和学习,全党和全国人民是接受了的。随着上世纪60年代批判“现代修正主义”的不断升级,更在人们头脑中加深了这种意识。

但是,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76年整整20个年头,中国¾¬济的发展从绝对数来说虽有增长,然而总体上处于停滞状态,人民的生活水准不是上升,而是下降。对这种贫穷的社会主义,人们是不能满意的。1977年的国务院务虚会,开始提出改革开放的问题。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更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然而,可以说,讨论等都还停留在政策层面,没有涉及“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质疑,最早提出来的是邓小平。他在1980年4月12日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说道:

任何革命都是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社会主义总要比资本主义优越,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使¾¬济发展得比较快,人民生活逐渐好起来,国家也就相应地更加强盛一些。在这一方面我们¾¬过了几次曲折¡¬¡¬现在我们在摸索比较快的发展道路,我们相信这方面是有希望的。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¾¬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这就明确地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质疑。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模式的问题,指出:

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¾¬验。但是,照³¬照搬别国¾¬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这就否定了社会主义只能是一个模式,而肯定应该根据不同国情可以有多元模式。由此,也就冲破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教条,开启了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大门。

后来,邓小平多次谈到这一点,并说明过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完全搞清楚。1984年6月23日、24日,他在同香港知名人士谈话中说:“过去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误解,认为越穷越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卷)〕 6月30日在同外宾的谈话中又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¾¬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鉴于历史的教训,邓小平告诫全党:“我们的¾¬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上发展民主,¾¬济上实行改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如果在思想理论上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很难迈开步子的。Ô¬保加利亚共产党第一书记日夫科夫,在上世纪90年代写的回忆录中有如下一段话:

在很大程度上马克思仍旧像斯大林著作中已定型的那样。而这种情形,总的来说,在斯大林死后也一直保留下来。问题越来越紧迫,却没有找出那种决定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这里指的是社会主义的Ô¬则。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就是按照那些为它后来的垮台奠定了基础的“Ô¬则”建立起来的。(吴锡俊、王金柏等译:《日夫科夫回忆录》,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把斯大林阐释的社会主义教条化,把它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而难越雷池,这就是苏联和东欧各国领导人,从1950年代中期以后进行的改革未能取得突破的重要Ô¬因。中国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改革开放,能走出一条新路,首先就是否定了社会主义只能有一个模式,闯过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关。

【关于雇佣劳动】

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起步,包产到户曾引起很大风波,从1978年到1983年,才最终得到承认是姓“社”而非姓“资”。但这终究是在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¾¬营方式的一种变更。而是否允许雇工,则涉及是否重新出现资本主义的问题,这可以说是当时的一个大忌。

篇5:什么叫负数,什么叫正数举例说明

正数

定义:比0大的数叫正数。

大于0的数。若一个数大于零(>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来表示.正数有无数个,其中分正整数,正分数和正无理数。

正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负数

任何正数前加上负号都等于负数。负数比零,正数小 在数轴线上,负数都在0的左侧,没

有最大与最小的负数,所有的负数都比自然数小,比零小(<0)的数.用负号(即相当于减号)“-”标记. 如-2, -5.33, -45, -0.6等。

正数负数表示什么意义

比0小的数叫做负数,比0大的数叫做正数。

它们表示的意义是数值和零的大小关系,大于零就为正数,小于零就为负数。

正数即正实数,它包括正整数、正分数(含正小数)、正无理数。而正整数只是正数中的一小部分。

篇6:什么叫人道主义精神

北京与上海是我国最重要的两座城市,前者是我国的首都,后者是我国的第一大经济中心。很多人用帝都代指北京,用魔都代指上海。从辽代开始,北京就开始成为了我国的政治中心。称北京为帝都,是对北京政治地位的认可。上海的历史比北京晚的多,在清朝中期之后开始崛起。上海进入民国以后,成为整个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也是与外部交流最多的城市,被称为摩登都市。摩登就是来自于英文modern,意味新潮、引领潮流等等。现如今,上海被称为魔都,其实渊源是来自于摩登之都。直到今天,上海依旧是我国最繁华的城市。

上一篇:读梁启超的《呵旁观者文》有感下一篇: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