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军人道德思想

2022-06-30

第一篇:革命军人道德思想

电影《辛亥革命》观后感:我想大声呐喊……

作者:高一(1)班 刘沙

我是怀着沉重的心情看完《辛亥革命》这部电影的。观后我百感交集,热血沸腾,我想大声呐喊……

我要大声呐喊:呐喊一个朝代的无能,呐喊一个沉睡的巨人!

一个落没的王朝总是平覆一个辉煌的王朝。在清朝历史的足迹中,我找到了属于康乾盛世的那一个,盛世滋丁,安居乐业。但毕竟康乾盛世毕竟只是昙花一现!更何况其经济水平、军事实力远远比西方的欧美国家落后呢。到了晚清,一时的盛世瞬间便成空中楼阁——1840年,英国的罂粟第一次向古老封建的中国开炮,外国商人摄尽所能,大量鸦片浩浩荡荡破门而进。鸦片泛滥,泛滥了中国人们的心;鸦片蛊惑,蛊惑着麻木不仁的沉默者。它的一声炮响打破了沉醉于“天国”的美梦。这只是一个王朝沦陷的开始罢,翻翻沉重的历史吧——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八国联军……血写的事实刺痛了双眼。今天的我们不能仅仅为外来的侵略者的无理而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而感到愤慨,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们透过历史看清了所谓的文明人的嘴脸,当他们擦亮自己的鞋趾高气扬时,还不知道脚底下踩碎了多少他们的“文明道理”。他们一次又一次在古弱国土上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野蛮的分赃。回观历史,那些岁月已过去,我们更应该拨开一切来看清自身的问题:闭关锁国,思想落后,这都是一个民族致命的弱点。当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军捕获枪毙时,看看呐,围观的竟是一群中国人啊!麻木的心有谁能唤?麻木的人有谁能唤!

这时,辛亥革命就在民族存亡那一刻,爆发了……

我要大声呐喊,为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你们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观看历史,我们看到:在檀香山上,在兴中会中,烈火待燃,炮火待发。各国志士,华人华侨决心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建立共和国。当武昌起义的炮火打响,黄花岗烈士林觉民正在给他的妻子写《与妻书》……他的眼泪潜然而下,滴落化成了墨,写不尽的缠绵悱恻,舍不得搁笔,一阁,就是永别。他没有悲悲切切,而是大义凛然表现出一个男子汉爱国气节。再看秋瑾被捕后,英勇不屈。1907年7月15日(农历六月初六)凌晨,秋瑾被押到绍兴轩亭口刑场,她目别祖国蓝天,慷慨就义,年仅31岁。她以一腔热血,终于唤醒了中华民族;还有许多许多这样的仁人志士,他们不怕流血牺牲,为了探索新中国,挥洒自己的满腔热忱……

辛亥革命的炮火,响遍武昌城头。连绵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终成历史。悲哉!秋之为气;壮矣!瑾其可怀。寂寞黄花,碧血永悲:风云变色,埋恨千古。青山有幸埋忠骨,有多少为革命而付出了鲜活的生命,而他们的功绩是永远也不会被历史的风沙所冲刷,永远不会……我要大声呐喊,呐喊今天这个用无数生命会换来的世界!

我要大声呐喊,醒醒吧,那些民族分裂分子!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看看吧,为什么破坏分子恶意、极端地想闹分裂?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根本没有将祖国、社会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心中,他们在实施着背叛行动,他们没有铭记历史带给我们血的教训。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就是这些人的共同利益、最高利益、长远利益;也就是所有中国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龙的传人共同的生存、发展、繁荣、受人尊重的权利!无论是我们大陆、还是台湾、甚至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都不应当违背这个最高的共同利益!

最后。我在此大声呐喊,同学们,祖国的命运由我们主宰,我们责无旁贷!

第二篇:商道即人道

篇一:商道即人道

商道即人道,人道即商道

导读 商道即人道,人道即商道。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运到盛时需警省,境到逆处要从容。经商就是方与圆、屈与伸的掌握与运用,且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

商道

一、人气决定财气,会做人才会做商

1、吃亏是福,先舍后得

2、善举带来人气,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3、胸怀有多广,人气就有多旺

4、无德必无财,尔虞我诈难长久

5、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气者得财气

6、先赚人心后赚钱

7、坦诚相见,才能心心相印

商道

二、和气生财,买卖不成人情在

1、万事以和为贵,不轻易与人翻脸

2、心平气和,做生意要有好心态

3、让一步换来和气,争一步惹来晦气

4、留条生路给别人,留条财路给自己

5、气度就是风度,不骄不躁才和谐

6、有钱一起赚,才是硬道理

7、和气才能生财,竞争不是恶斗

商道

三、少抖机灵,多讲信誉

1、做人要诚实,厚道不吃亏

2、最好的担保人就是自己

3、诚信是立业之本

4、骗人一时,不能骗人一世

5、不拿自己的信誉开玩笑

6、诚实做人,诚信经商

7、诚实是产品最好的广告

8、骗子最终会被欺骗

商道

四、真情付出,才有回报

1、有付出才有回报

2、尊重自己的员工

3、将心比心,多付出一点关爱

4、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5、对弱小者给予关怀和爱护

6、最直接的投资是情感投资

商道

五、做生意离不开人脉关系

1、人脉决定财脉,左右逢源好赚钱

2、累积自己的“人脉存折”

3、良好的人际关系带来意外的财富

4、朋友多了好办事,以义养利

5、用别人的“水”,浇自己的“树”

6、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财路

7、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8、放低身段,结交挚友

9、借助贵人成大事

10、做生意必须先学会与人打交道

11、有人脉就有机遇

商道

六、眼光放远,善于合作

1、单干干不长,独行行不远

2、做人要大气,合作不忘双赢

3、有钱大家赚,不能太贪心

4、强强联手则更强

5、注重人品,选择好伙伴

6、真诚是最好的合作 篇二:商道即人道

商道即人道,记载着做人修心的道理,更记载着经营成功的玄机! 商道是平衡、俊逸,更是信任、宽容、坚定、激情„„

欣赏商道,欣赏一种品味、一种性情、一种气度或者一种心境。 商道释义:

平衡之道 把握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

俊逸之道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处事风范

守拙之道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内敛之道 厚积薄发,气蕴内敛 篇三:商道即人道

仁道网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2011-01-15 07:39:21 来源:甘肃日报 浏览:314次

——访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崇琛

人物简介:张崇琛,中国古代文学及古代文化研究专家。山东诸城人。现任兰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古代文学学科点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撰稿人之一,同时兼任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诗经学会理事、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高校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文学组副组长。擅长大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主要著作有《楚辞文化探微》、《中华家教宝库》、《简明中国古代文化史》、《名赋百篇评注》等。

兰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崇琛,是这次全省青少年国学道德经典诵读大赛的评委之一。作为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甘肃省古代文学会副会长,张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他非常支持青少年国学经典诵读,并认为“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青少年学习国学经典,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对于什么是国学,张崇琛说学术界会有各种不同的理解。他认为,国学就是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的核心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而所谓经学,最早是指《诗》《书》《易》《礼》《春秋》五部经书,到宋代又扩大为《十三经》,即《诗经》《尚书》《周易》《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宋代时由朱熹单独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这些就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除此而外,还有老子、庄子、荀子、管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以及古典诗词、书法、中医、京剧等等,也可以纳入到“大国学”的范畴。

“其实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学’或‘国学代表人物’,比如英国的莎士比亚、德国的康德,伊斯兰国家的《古兰经》,也都是一种民族之魂。”张崇琛说,正是这种民族之魂,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基本特质,从而使整个民族得以维系和发展。中国的国学实际上已存

在几千年了,在孔子以前就有经学,到孔子时把经学变成儒学,经师变为儒师,从此经儒不分家。再到西汉董仲舒,又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此后儒学便长期影响中国思想界,成为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在多年的教学和研究中,张崇琛将国学的核心精神概括为天人合

一、人际和谐,将国学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孝悌、仁义、诚信、礼仪。纵为孝,横为悌,孝悌做到了,家庭上下左右关系也就处理好了,家庭就和谐了。把孝悌推广到社会上去,就叫“仁”。“仁者爱人”,大家都做到仁了,社会也就和谐了。与仁相联系的是义,即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讲人与物的关系,也是做人的根本。第三是诚信,这是法乎自然,如日、月、星是坦诚的,日食、月食也是人皆可见的,因此人只有像天体一样坦诚,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万物。否则诚信缺失,谁的话都不信,这个社会就乱套了。第四是礼仪,这是外在的形式,是社会行为的规范,是前三者的外现。假如一个人做不到仁义,便用礼来规范他;礼还做不到,便只好用法、刑来强制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我们学国学,就是学做人。只有人做好了,社会才能和谐。

张崇琛同时强调说,国学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提倡青少年学习国学经典,就是学习国学中关于哲学的、思想的、文化的精华部分,能对人的教育和人类进步有意义的部分。近年来,国学为什么会在全世界范围“热”起来?张崇琛认为,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很浓,积淀很深,虽在有些时候低迷,但在适当的时候会高扬起来,实际上从未间断过。二是在现实的社会状况下,一方面由于过分追求物质的东西,很多人出现了精神真空,人们渴望在传统文化中重新找回精神的寄托;另一方面是在全球化浪潮下,西方文化逐渐渗透中国,不少有识之士担心中国传统文化会削弱,从而提倡振兴国学,弘扬国学。三是国学可以抑制和解决世界范围内的一些“通病”,比如人际关系、国家关系的紧张以及生态失衡等。四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还是维护中华民族的基本品格和民族精神之所需。中华民族(包括世界华人)就是靠中华文化来维系的,如果我们“全盘西化”,下一代就会变成外黄、内白的所谓“香蕉人”。“这是关乎千秋万代的大事,应引起高度重视”,张教授如是说。

那么,如何搞好青少年的国学教育?张教授认为,要把国学贯穿到从幼儿、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使国学精神得以完整地传承、吸收和应用。学习内容可以由浅入深、由低到高、从诵读到理解。学习国学,还应联系孩子的品德教育,像小学生的行为守则一样,让他们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学会团结、学会谦让、学会彬彬有礼,从而塑造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这方面做好了,就会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完全可以促进学习。张崇琛告诉记者,这次全省青少年国学道德经典诵读大赛基础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赛总体办得很成功,是个良好的开端,为今后举办此类大赛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他希望全省青少年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今后能继续办下去,让国学的种子在陇原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杨华:走进古人的生态智慧

2012-04-07 08:42:57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16次

中国古人向来尊重自然,形成了“敬天畏天”、“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承认人类与自然合为一体,承认人类社会是自然这个大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与西方将人与自然对立的“天人二分法”截然不同。

其实,除了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古人还进行了大量实践:循环利用、轮耕休作、禁食奇禽异兽、维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古代中国是如此亲近而健康。

这些宝贵“遗产”已经触及了生态伦理的根本实质,如果能够深入挖掘、诠释转化,不失为改善当今人地关系、缓解生态危机的智慧源泉,也是我们在思想上克服“人类中心主义”,重回“敬畏自然”之境的一条通路。

顺应天时,尊自然节律而行

在《吕氏春秋》里,记载了上古葛天氏部族提着牛尾踏足而跳的八支歌舞名称:“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可见,敬畏天地的思想很早就已形成。

既然要“以人合天”,人类就不能违反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而是要“顺应天时”。

什么是“天时”?即四季变化、昼夜长短、作物生长快慢、日月星辰移位等种种规律。人们根据“天时”来安排农业生产、生活节律、社会事务,这叫作“奉天时”。

中国古代有专门记载天时规律的文献,叫作“月令”,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例如《礼记·月令》篇的第一部分,详述了正月的日月星辰变化、动植物物候特征,由之引申出人们在这个月应当做什么事、禁忌做什么事,等等。在今天看来,其中不乏迷信的内容,但合理的成分也极明显,例如,为了不影响动植物的繁殖,春天禁止猎杀幼小动物、雌性动物,禁止采伐林木,禁止大兴土木,要掩埋露野的腐尸以防瘟疫传染??这些规定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必要的。

《汉书·货殖列传》谓:草木未落,斧斤不入于山林;豺獭未祭,罝网不布于野泽;鹰隼未击,矰弋不施于徯隧。这也是要求人们“顺时而取物”,按照四季的循环规律和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加以采获。

种种记载告诉我们:儒家强调“使民以时”,即不因征发民力而耽误农时,影响耕作;道家提倡“有法无法,因时为业”,老子强调“动善时”,庄子强调“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墨家“顺四时而行”;阴阳家“顺时而发”??总体而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都十分重视时令变化,并将根据时令变化而形成的生产生活节律纳入其统治方略之中,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国运长久的重要手段。

“中和有度”的礼制规定

礼制是儒家最重要的文化主张和政治主张,它规定饮食、舆服、宫室、车旗、畜聚均有度有制,不得逾越。其负面作用是阻碍个人平等、个人自由的发展,但对资源保护却有很大的正面价值。

一方面,它根据等级分配资源,限制了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无限浪费,用一定的社会规范限制了人们的私欲膨胀;另一方面,“礼尚质”,以少为尊、以素为贵的原则,客观上引导人们崇俭去奢。一般而言,礼制规定以高大华美、丰厚多文为尊,但是礼也常常以少小简素为尊,即地位愈高,其物质配给愈是质朴简略。例如,《礼记·礼器》里写道:礼“有以素为贵者??大圭不琢,大羹不和,大路素而越席,牺尊疏布鼏,椫杓,此以素为贵也。”

追求奢侈、铺张浪费被认为是违礼的行为,受到舆论谴责和礼法惩处。齐相管仲虽然有“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伟业,但是他生活奢侈,“镂簋朱纮,山节藻棁”,仍然受到谴责。唐中宗之女安乐公主生活奢糜,她命人用百种鸟羽织成毛裙,又集百兽之毛做成鞯面(马鞍的垫子)。韦皇后为了与之攀比,又集百鸟之羽织成鞯面。自此之后,“百官之家多效之。江岭奇禽异兽毛羽,采之殆尽”,动物饱受其害。开元初年,名相姚崇、宋璟屡次进谏,批评其奢靡之风,“玄宗悉命宫中出奇服,焚之于殿廷,不许士庶服锦绣珠翠之服”,渐渐平息了这股采捕珍禽异兽的恶习。

这种崇俭去奢的观念,在中国历代得到了继承和发扬。《朱子治家格言》中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成为中国民间最妇孺皆知的生活信条。这样的生活习惯,客观上减少了物质资源的浪费性消耗,保护了生态平衡。 蓄养地力的“绿色”耕种法

不仅学者们强调“取之有度”、“用而不匮”,农民们更是深知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在生产中进行了很多与今天可持续发展观点相契合的“绿色”实践。

中国农业以精耕细作闻名世界。可过度开垦很容易耗尽地力,为此,古人发明了一些既能蓄养地力又能增产增收的“绿色”耕种方法。

上古时期,人们把耕地分成三部分,以一部分休耕,其他两部分耕种,这样三块土地每年轮流耕作、轮流休耕,十分有利于地力的恢复。

另外还有一种轮作制度,即在同一土地上每年按次序轮流种植一定的作物,以此调剂恢复地力。《吕氏春秋》说“今兹美禾,来兹美麦”,《管子·治国篇》有“四种而五获”,《荀子·富国篇》有“一岁而再获之”等,指的就是这种换茬或倒茬的办法。

汉武帝时期,主管农业的赵过发明了“代田法”,即在每亩地上挖三条沟,每条沟旁各有一条垄。作物种在沟中,垄和沟每年互换位置,今年的垄变为明年的沟,今年的沟变为明年的垄,这样能够保持地力不致衰竭,而又每年都可利用,不必整块土地休耕。

到南北朝时期,农民开始将粮、豆、瓜、菜等作物进行套种、间种、连作和轮作,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时人还发明了把豆科作物当作绿肥进行轮作,以翻压肥田的方法,《齐民要术》称之为“美田之法”。此后历代农民都广泛采用绿肥种植技术,明清时期将绿肥与粮棉进行间作或套种,绿肥的种类已达10多种。

“荫不折枝”,护林造林

古人很了解保护森林、植树造林的重要性,有“食不毁器,荫不折枝”的说法。

早在先秦时期,各国统治者兴修水利的同时,就在河堤两岸种植树木以防水土流失。管子曾号召在堤防边的坡地上植树种草,《吕氏春秋》也记载了类似的护堤经验。宋明以来,江淮大兴圩田,农民在圩区广植树木聚沙固堤,形成了“湖岸人家榆柳行,风毡低昂似迎客”的动人景观。

历代皇家苑囿和皇家陵寝也是护林造林的重要场所。这些禁苑面积极大,里面的一草一木都严禁砍伐采获,无疑成了中国古代的生态保护区。

宋明以来,宗族观念加强,各地设立祠堂、宗庙、族墓,与之相关的公共水源、一草一木,也都受到各家族的保护。如福建南靖县和溪乐土村客家人黄氏家族,将村周2000多亩山林定为风水林,现还有300多亩保存完好,成为罕见的原始森林景观,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随着人口压力不断增加,明清时期,森林面积逐渐减少,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加剧,主政者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出台了很多强化植树造林的措施。雍正四年,官员朱轼呈《请定考核以专责成疏》,请求颁布法令,将农民植树作为官吏考核的指标,其他如杨永斌的《劝民种殖讲学疏》、杨景仁的《备杂粮》、彭世昌的《备荒全策》等等,十分常见。乾隆三十

第三篇: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定稿)

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

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会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重要成员。中国红十字会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中国红十字会于1904年在上海创立,起初叫“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建会后一直从事救护伤兵、救助难民和赈济灾民活动,并积极参加人道主义救援活动。1906年,清政府签署承认了《日内瓦公约》。1907年,“万国红十字会上海支会”改名为“大清红十字会”。1912年,“大清红十字会”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于1912年1月15日通报各国,正式承认中国红十字会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之一。1919年,红十字会国际协会成立后,中国红十字会于当年7月8日加入该会。1952年7月,第18届国际红十字大会承认中国红十字会是中国惟一合法的全国性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因而成为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第一个恢复合法席位的团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红十字事业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时期。各级各地红十字会迅速恢复和建立。目前,中国红十字会有31个省级分会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分会,7万多个基层组织,近2000万会员。在人道领域里的工作不断开展,并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备灾救灾网络已初具规模,中国红十字会在开展自然灾害的救助工作中,募集了价值20多亿元人民币的救灾款物,为保障受灾群众的健康、保护受灾群众的生命作出了贡献。1982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协助政府倡导和推进公民无偿献血事业。中国红十字会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和许多国家红十字会有着良好关系与合作,也积极援助姊妹国家红十字会。1985年以来,中国红十字会曾三次担任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领导委员会成员,并担任副主席。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使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有了法律保障。

2004年中国红十字会召开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是中国红十字会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聘请国家主席胡锦涛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选举彭佩云继续担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通过了《中国红十字事业2005—2009年发展规划》。

在新的世纪里,中国红十字会将继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突出抓好备灾救灾、卫生救护知识培训、社会服务、传播国际人道法及红十字运动基础知识、推动无偿献血和红十字青少年道德教育、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预防艾滋病等主要工作;加强人才培养、向社会宣传和多渠道筹集资金等工作,配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的红十字事业。

中国红十字会将遵循红十字运动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

一、普遍的七项基本原则,继续努力,为中国人民的幸福,为全人类的和平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第四篇:携手人道助民生 志愿服务促和谐

——镇海区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工作纪实

2013年5月8日,“阳光心灵志愿服务队、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等五支队伍正式宣告成立,全区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有了专业的队伍。同时,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重视下,首次将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列入区政府对各镇(街道)的目标考核体系,全区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步入规范化良性发展轨道。

志愿服务是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运动章程确定的七项基本原则之,是各级红十字组织的重要工作。镇海区红十字会借助每年3月5日“学雷锋日”、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等重要日子,采取组织发动和社会招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网络征召等形式,广泛招募爱心人士加入红十字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红十字志愿者队伍的力量。经过近年来的努力,已经初步建立了一批以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社区为依托,以注册志愿者为骨干的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

以志愿服务助推民生工程,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开展群众性的救护培训是今年省政府的实事工程,全省今年计划培训救护员10000名,普及救护知识90000人次。镇海区作为化工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高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显得更为迫切。但是区红十字会的专职工作人员只有3名,要高质量完成省政府实事工程下达的目标任务,显得十分困难。为此,区红十字会注重发挥志愿者的作用,从2012年底就开始在全区各级医疗机构招募从事应急救护培训的志愿者,邀请宁波市红十字会对新招募的52名志愿者进行培训,并策划成立了镇海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

2005年,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龙赛医院ICU护士戴远波申请成为一名区红十字志愿者,此后,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经常抽出时间坚持他的志愿服务工作。2013年初,区红十字会成立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首批志愿者共42名,经推选,戴远波成为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的秘书长。从单个的志愿者到主持一支志愿服务队的日常工作,戴远波比以前更加忙碌了,他几乎每周都抽出时间进企业、入社区、下农村,普及红十字会知识和应急救护技能,手把手地将最实用、最浅显易学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传授给普通群众。截止7月底,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共派出志愿者142人次,协助区红十字会培训救护员1309名,普及救护知识5784人次,超额完成上级红十字会下达的救护培训任务。在7月份召开的全省红十字会干部培训班上,我区的救护培训工作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省红十字会领导对我区的救护培训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以志愿服务传播博爱精神,在活动中阐述厚德文化

“关爱生命,热爱生活”是博爱文化的应有之义,也是厚德之城建设的重要内容。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服务队所做的工作就是发动更多的人为他人带去重生的希望。这个志愿服务队有骨干队员9名,他们的工作是发动适龄健康人士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目前,全区已经进行造血干细胞采样登记有464名,这些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信息已经录入中华骨髓库,只要配对成功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今年,在造血干细胞捐献现场出现了一幕感人的场景,5月8日上午,雨下的很大, 92899部队的官兵们以昂扬的军姿站立在雨中,耐心的等待造血干细胞采样,雨点拍打在他的脸上,却浇不灭他们传递博爱精神的热情。一些红十字工作者、志愿者和热心市民看到了雨中的人民子弟兵,悄悄的在身后为他们撑起伞,雨中一副“军民一家亲”的图景感到了很多人。

为了更好地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他们组建了“爱心宣讲团”,由我区已经捐献过造血干细胞的傅海波、林台两人现场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过程及自己的切身感受,打消群众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顾虑。今年以来,他们多次深入学校、企业普及造血干细胞知识,以现身说教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内容丰富的造血干细胞宣传教育活动。在队长傅海波看来,虽然个人力量有限,但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一些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就意味着为白血病人增添了一份生存的希望,这是支撑他坚持志愿服务的信念,他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加入。

整合社会资源,壮大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伍是发展红十字事业的重要途径。今年3月,区红十字会走进宁波大学,在宁大科技学院团委的支持下,发展了70名大学生志愿者,成立了 “繁星”红十字志愿队。大学生志愿者以激昂的青春热情投入到博爱系列志愿服务项目中,先后组织开展了“阳春三月放飞梦想”、“ 走进聋哑学校”、“捐献孪生书”等活动,他们以红十字志愿者的名义为四川省沐川县底堡乡的白鹭干剑小学捐书300余册,带着200余名聋哑学生走出孤独亲近社会,在他们的带动和感召下,红十字精神在大学校园生根发芽,随着毕业季的来临,他们已经将志愿者的接力棒传到了学弟学妹中。“繁星”志愿服务队一位队员表示:参加志愿服务感触最大的是自己得到了锻炼,学到了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做人做事更加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觉得自己豁达一点了。”

以志愿服务汇聚人道力量,在抗震救灾中体现大爱无疆

在四川芦山地震灾害抗灾工作中,镇海区红十字志愿者成为抗震募捐工作的一支生力军 ,他们任劳任怨、不计报酬,以饱满的热情和实际行动,践行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宁波大学的红十字志愿者,每天早早地来到区红十字会,协助工作人员开展募捐工作。60多岁的志愿者范佩霞本来已经打算4月底去台湾旅游,当芦山地震的消息传来,她推迟了旅游的行程,主动请缨,她说“我来帮你们跑跑腿吧,让你们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救灾工作中。”镇海职教中心的学生们主动联系区红十字会希望能组织上街募捐活动,为灾区献爱心,他们放弃假日,顶着炎炎烈日,抱着红十字募捐箱奔走在大街小巷,在他们的感召下,许多市民慷慨解囊,为灾区人们献爱心。

为了芦山地震灾区的救援和重建,区煤炭协会来了,骆驼创二代联谊会来了,更多的爱心企业来了„„。在红十字会的呼吁下,爱心群众迅速集结,他们有90多岁的老人、有刚上小学的学生、有区级老领导、有离退休干部、有种地的农民„„。从4月21日区红十字会发出抗震救灾的呼吁到5月20日短短一个月时间,我区共收到23家企业单位,58位个人捐献的253873.3元救灾款,区红十字会分两次将这些爱心款物全部足额汇往灾区。

以志愿服务感动身边的人,在关爱他人中促进社会和谐。

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社会风尚是社会文明程度最直接的反映。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红十字会志愿者开展的学习雷锋活动、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如:澥浦镇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开展的敬老服务行动,为空巢老人提供应急救助、心理抚慰、健康保健等方面的志愿服务;招宝山街道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开展的关爱服务行动,为留守儿童提供生活照料、亲情陪护、学业辅导等志愿服务;宁波大学组织开展助残志愿服务行动,为聋哑孩子提供生活救助、爱心互动、心理沟通等志愿服务。区红十字会开展的“情暖玉树爱心圆梦活动”,得到了志愿者的积极响应,他们为300名玉树灾区的贫困学生、留守孩子送去一份关爱。红十字志愿者开展了“阳春三月放飞梦想”、“用双手创造美丽校园”等系列志愿者行动,彰显“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人文情怀,营造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多年来,镇海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遵循“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的宗旨,从“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的生活境况”入手,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红十字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志愿者已经成了红十字工作的重要力量。对此,红十字会副会长深有感触,她说:“如果没有志愿者的帮助,仅凭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我们根本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

第五篇:无锡市红十字会人道救助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 致力于改善最易损害群体的境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办法》、《中国红十字会灾害救助规则》、《中国红十字会募捐和接受捐赠工作条例》等法律和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红十字会救助行动应迅速有效,应与传播人道主义相结合。

第三条 无锡市红十字会根据自身的资源情况和救助需求,对因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重大疾病等原因而陷入困境的人群实施无偿人道救助。

第四条 各级红十字会在同级政府和上级红十字会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人道救助工作,负责管理处分所接收的捐赠款物,通过红十字会的组织系统开展人道救助活动。

第五条 人道救助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国际红十字运动的七项基本原则;

2、坚持第一时间救助的原则;

3、坚持属地为主、分级救助的原则;

4、坚持救助标准和筹资规模相适应的原则。

第六条 人道救助有应急救助、专项救助、定向救助和对外援助等方式。

第七条 各级红十字会应建立并完善灾害信息网络和报告制

1 度。发生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应及时上报上级红十字会,灾害信息必须及时精确、真实可靠。数字统计应随灾情发展累计上报,为上级红十字会制定救助计划提供依据。

第八条 红十字会在开展救助活动时,原则上同一对象只适用一种救助方式。情况特殊的按审批程序,在合理范围内施救。

第九条 人道救助的资金来源:

1、红十字备灾救助金;

2、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资助;

3、上级红十字会下拨的救助款物;

4、其他合法收入和捐赠。

第十条 市和各市(县)、区红十字会分别建立红十字备灾救助金账户。根据上年度资金募集情况,制定本年度人道救助预算,量入为出,计划发放。

第二章 应急人道救助

第十一条 应急人道救助指受助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红十字会为改善其境况而进行紧急援助的一种方式。

第十二条 常住在本市的居民(有户籍或居住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应急人道救助:

1、因重病、大病(本会指定病种见附件1)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

2、因突发事件或意外伤害(车祸、火灾等)造成暂时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

3、市、区红十字会认定的其他应予救助的对象。

2 第十三条 申请应急人道救助对象的家庭基本生活水平核定,参照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

第十四条 应急人道救助标准,应当根据救助对象困难原因、程度、种类等因素,结合应急救助资金状况,合理划定救助档次和标准。市级救助标准为3000—5000元,区级救助标准为1000—3000元。

第十五条 应急人道救助以市(县)、区红十字会为主,特殊困难的需两级救助的报市红十字会,按照逐级救助的程序进行。应急人道救助金原则上只享受一次(含两级救助)。

第三章 专项人道救助

第十六条 专项人道救助指由红十字会根据社会需求和筹资情况,为特定对象设立的一种固定的救助方式。一般设定有助医、助学、助困等项目。

第十七条 各地红十字会应依据市级专项人道救助项目(已开展并继续开展的项目见附件2),负责本地区城乡居民专项人道救助项目的实施。市(县)、区红十字会根据需求设立的专项人道救助项目,应报送市红十字会备案。

第十八条 专项人道救助立项前应有可行性调查,执行中严格按要求进行,项目结束时应总结评估。

第十九条 专项人道救助项目可以冠名,捐赠者应与红十字会签订协议或意向,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

第二十条 专项人道救助遇不可抗拒的原因而需中止,应事先公告,已接受的案例尽可能执行完毕。

3

第四章 定向人道救助

第二十一条 定向人道救助指由捐赠者根据自己的意愿,通过红十字会向指定对象进行援助的一种救助方式。

第二十二条 捐赠者的定向救助行为应符合红十字人道主义的宗旨,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定向人道救助项目资金额较大的,捐赠者经与市红十字会协商,可设立专项基金或给于指定项目(活动)的冠名权。

第二十三条 红十字会应尊重捐赠者的意愿,迅速有效开展救助活动。双方签订协议的,按协议内容执行。

第二十四条 定向人道救助工作结束后剩余的款物,在征得捐赠者同意后,可用于其他救助活动或转入红十字备灾救助金。

第五章 对外援助

第二十五条 各级红十字会根据自身筹资情况可对辖区外困难地区进行援助。

第二十六条 对外援助应在同级政府要求下进行,事前需经会长同意,事后向常务理事会报告。

第二十七条 市红十字会统一组织的对外援助,各市(县)、区红十字会应积极配合,按要求执行。

第六章 人道救助申办程序

第二十八条 申请:求助人向居住地的社居委、街道(镇)红十字会提出申请,说明生活困难情况,提供户籍(居住证)、身份证、社保医疗卡等相关材料。

第二十九条 受理:求助人的申请材料一般先由社居委,街

4 道(镇)红十字会或单位红十字会受理。情况特殊的市(县)、区红十字会和市红十字会可直接受理。

第三十条 审核:

1、社居委,街道(镇)红十字会或单位红十字会初审,确认求助申请材料是否真实;

2、各市(县)、区红十字会审核,符合条件的给予救助;

3、情况特殊需两级救助或属于市级专项人道救助的,上报市红十字会;

4、各市(县)、区上报市红十字会和市属单位红十字会、理事单位、冠名单位上报市红十字会的求助申请由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受理后初审,并提出救助建议,提交市红十字会执委会审核。

第三十一条 款物的发放:

1、应急人道救助款物直接发放给求助者;

2、专项人道救助款物的发放按项目规定执行;

3、定向人道救助款物的发放按捐赠意愿书或协议书要求实施;

4、上级红十字会下拨和社会捐赠的人道救助物资由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护部根据上级红十字会要求和社会需求制订物资分配计划,经市红十字会执委会审核后发放。

第七章 人道救助款物的管理

第三十二条 各级红十字会负责本地区城乡居民人道救助款物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十三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和挪用红十字人道救

5 助款物。

第三十四条 各级红十字会的人道救助款物的发放必须接受上级红十字会、捐赠者和当地政府指定的审计机构的审计,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方便和条件。救助物资的使用情况和审计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五条 各级红十字会在接受、分配、使用救助款物时应有文字记录,包括银行汇票、报价单、付款发票、分配通知、接受收据、救助群众签收册等,要妥善保存以供自查和分级检查,并随时接受审计。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无锡市红十字会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于200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

6 附件1

应急人道救助特种疾病的范围

1、急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综合症等重症血液病。

2、恶性肿瘤,重要脏器占位性病变。

3、慢性肾炎尿毒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艾滋病等难治性免疫性疾病。

4、各种开颅手术及心脏手术。

5、器官移植(含造血干细胞移植)排异期。

6、重度烧伤。

7

上一篇:国培情教师梦正文下一篇:公司生产计划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