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主义救援的意义

2024-04-28

人道主义救援的意义(通用9篇)

篇1:人道主义救援的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影响公共安全的致灾因素不断增多,特殊火灾、地震灾害、交通事故、建筑倒塌、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灾害事故与日俱增,恐怖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给人们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危害,防灾救灾任务日益繁重。为进一步提高处臵特殊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2010年9月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托内蒙古公安消防总队正式挂牌成立了综合应急救援总队,初步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救援队伍网络,全区应急救援水平显著提升,特别是在扑救鄂尔多斯“4·8”伊泰煤制油火灾、呼伦贝尔“4.19”满归镇火灾、处臵集通铁路“1·4”冰雪灾害、“5.12”赴川抗震救灾、“5.11”、“5.15”社会维稳等灭火救援和维稳处突行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赢得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因此,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消防法》中明确指出“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拓展了我国消防工作的职能。那么加强我区应急救援工作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加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我区应急救援工作是处臵重大灾害事故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迫切需要,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

(一)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是处置自然灾害和特殊灾害事故的需要。近年来,内蒙古依托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火力发电、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盐碱化工为主的能源化工产业,许多项目快速开工建设,存在安全隐患较多,特殊火灾、交通事故、建筑倒塌、危险化学品泄漏和工业生产事故等各类灾害事故与日俱增。高层建筑、地下工程、石油化工等特殊火灾进入高发期,此类灾害事故在全区灾害事故中已占相当比重。2009年至2011年,我区发生高层建筑火灾356起,地下工程火灾158起,石油化工火灾265起。另外,我区地形地貌复杂,随着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地震、暴雪、沙尘暴、洪灾等极端气候频繁出现将进一步加剧救援难度。为更好的处臵此类特殊灾害事故,我区急需组建一支专业性应急救援队伍,并在政府领导、相关部门和单位联合,全民参与的情况下,加强和改进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全社会应急救援能力。

(二)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需要。近年来,因征地拆迁、司法不公、分配不均和社会腐败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涉爆、纵火案件频繁发生。另外,由于恐怖主义势力向我国境内渗透与扩散,“疆独”、“藏独”、甚至“蒙独”分子兴风作浪、蠢蠢欲动,我区安全受到了恐怖主义威胁。2007年6月8日呼和浩特赛马场铁路小区因征地拆迁引发群体性事件。2011年5月,锡林郭勒盟“5.11”、“5.15”两起案件发生后,境内外敌对势力借机煽动组织非法聚集活动,渲染民族矛盾,制造民族群众和政府的对立,妄图引发连锁反应。只有加强应急救援工作,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应急救援制度,才能采取有效措施,有效快速的处臵类似突发事件,预防事态扩大、借机炒作。

目前,消防工作的主要目的有所延伸,增加了应急救援工作职能,那么,就要求大家在今后的消防工作中也要参与应急救援,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拓展本身职能,共同提高我区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

篇2:人道主义救援的意义

鼓励开展个人人道主义活动

红十字运动根植于人文主义,起源于战地救护,奉行的是人道主义,体现的是扶弱济困,爱心关怀。

“红十字”已经成为全球信赖与安全的标志,成为人类和平进步的希望。

红十字精神:人道、博爱、奉献

红十字宗旨: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

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人道、公正、中立、独立、志愿服务、统一和普遍。

国际红十字运动三大主体:

1、在战争或武装冲突中,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起主导作用;

2、在自然灾害中,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起主导作用;

3、在其他情况中,国家红会起主导作用;

4、在既有战争或武装冲突,又有自然灾害的情况中,由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导协调。

• 一个人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亨利¡¤杜南(1828-1910)• 一场战役索尔弗利诺战役(1859)

• 一本书《索尔弗利诺回忆录》(1862)

• 一个国际组织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63)

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 一部国际公约《关于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境遇之

日内瓦公约》(1864)

志愿服务是红十字运动基本原则之一,是红十字精神的具体体现,是红十字会实践人道主义的重要途径和方式。红十字志愿者是各国红十字组织的重要人力资源,是红十字事业的群众基础。

• 定义:

“本运动是志愿救济运动,绝不期望以任何形式得到好处。”

志愿服务最早是亨利·杜南目睹索尔弗利诺战场缺乏医疗服务时产生的想法,这个想法就是:“建立救济团体,以便由热心忠诚的和完全胜任的志愿者们来照料战争中的伤

兵。”1863年日内瓦国际大会第6号决议实现了杜南的想法,决定将志愿医务人员“臵于军队指挥部管辖之下”,并享有同军队医务人员一样的待遇。

随着时间的推移,志愿服务也在发展,如今不仅在战场上,就是在自然灾害现场和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志愿工作者的身影。这是由于我们运动历史的发展以及人道领域工作的不断开拓创新。

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作用

一是人道的行为和象征。

志愿服务是一种无私的表现,它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出于自愿的休戚与共精神。志愿服务是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无私天赋。在许多情况中,它的成员们都隐姓埋名,以人类博爱的精神为他人服务。志愿服务的精髓是对他人服务而不索取报酬,这就是对人道原则的直接表达。虽然红十字工作人员都有报酬,然而红十字工作人员的动机决非金钱,而是个人对人道观念的信仰和奉献。

二是国家红会独立性的体现

国家红会为了抵御来自外界的众多压力,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按照基本原则办事,必须有众多的志愿工作者,特别是在国家内战中以及内部**中,当国家分裂成敌对各方时,如果国家红会得不到来自各个不同的政治、宗教和社会群体的志愿工作者的支持,它就不能获取冲突各方的信任,就无法接近所有的受害者。三是对本运动的一种经济支撑。

这是由于众多的志愿工作者都不索取报酬,国家红会可以用更多的钱为社会提供服务。

志愿服务面临的挑战

一是在一些饱受战乱灾害的国家,政权和法制均遭严重破坏,红十字志愿工作者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二是在若干国家,人道的、体育的、文化的和政治的组织为吸收志愿工作者而相互竞争,并且程度越来越剧烈。三是在一些国家志愿工作者的动机在发生变化,国家红会必须向他们提供满意的工作条件,甚至包括人身保险。

中国红十字志愿者表彰奖励办法

• 注册红十字志愿者是指经过培训并且承诺每年至少参加志愿服务20小时的人。

• 非注册红十字志愿者一般指报名参加红十字会临时性活动或以组织名义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的人。

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发展计划实施方案

一、目标

• 围绕中国红十字会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宗旨,以最易受损群体为服务对象,充分发挥红十字会自身优势,开展富有红十字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

• 通过扶持和培育各地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和服务项目,提高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运作志愿服务项目的能力和水平,提升红十字会的社会服务能力,为改善易受损群体的境况做出更多的贡献。

项目理念

•本计划借助公益组织孵化器的理念,对运作初期的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红十字志愿服务组织和社会上其他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行能力培养、经费补贴等关键性支持,培育和发展红十字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本计划为长期性计划。计划初期由总会制定发展计划方案和项目评测制度,并选择试点地区和试点项目进行试点,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对试点工作进行跟踪和评估,由地方红十字会负责组织红十字志愿服务队进行试点项目的申报、实施和宣传。当试点项目运作成熟后,总会将对项目进行全国推广。

• 首期服务对象

空巢老人、残疾人、农民工及其子女

红十字志愿服务项目发展计划实施方案

慈善事业:私人或社会团体基于慈悲、同情、救助等观念,为灾民、贫民及其他生活困难者举办的施舍、救助活动的统称。其活动对象、范围、标准和项目,由施善者确定。慈善事业常常采用一定的组织机构来进行,这类从事慈善事业的社会团体和工作机构统称为慈善团体,社会福利院、国际SOS儿童村、各种志愿者服务队等。

大致来说,“公益”是一个大的概念,泛指为社会大众谋利益的所有活动,其中也涵盖了“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而广义的“慈善”概念中既包括对受助对象的物质、经济帮助,也包括义工的义务劳动。

志愿者的基本操守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红十字会章程及规定,自愿提供人道主义服务,不计报酬;秉持红十字运动的志愿服务宗旨,遵循红十字会的基本原则,积极传播国际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履行志愿服务承诺,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妥善保管志愿者证件,自觉维护红十字会社会公益形象;尊重个人隐私,自觉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红十字志愿者誓词

(Volunteers’ Oath)

• 我宣誓,我志愿成为一名中国红十字志愿者,自觉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坚持红十字运动七项基本原则,尽己所能,不计报酬,为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而工作。

•宣誓人:

篇3:矿山救援装备科学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矿山救援装备的管理现状分析

1、缺乏相关装备的专业维护技术人员

由于当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得矿山救援装备对高科技含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高科技含量的救援装备在抢险救援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 由于基层缺乏专业的维护技术人员, 对高科技装备使用技能普遍掌握较差, 甚至存在管理人员不会操作设备的现象, 从而不同程度地造成这些高新装备器材长期使用不当, 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2、缺乏爱护装备器材和维护保养意识

救援装备与其他装备不同, 它需要时刻保持着正常的工作状态, 以便对于突发事件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 这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其管理, 必须具备良好的维护意识。然而, 目前尚有许多设备管理工作者对矿山救援装备的认识不足, 导致其对装备器材维护保养缺乏必要的意识, 使用时不按照装备器材的正常操作规程进行, 最终造成装备器材易损易坏并且缩短其使用寿命。

3、没有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

调查显示, 我国各地矿山都存在新的救援装备购买回来时, 还有没详细阅读说明书和弄懂其使用方法, 就开始投入使用。尽管有些救援装备不一定按照其正常操作方法也能进行工作, 但是从长期来看不当操作将会影响救援装备的使用性能, 进而降低其救援效率和降低设备的使用年限。

二、矿山救援装备科学管理的策略与意义

1、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

对于矿山救援装备的科学管理, 关乎到各类突发事件实施救援、社会公共危机以及国家的形象, 还可以从另一方面上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因此, 提高人员对装备掌握程度及其专业水平, 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更是体现一个应急救援机构整体效能的指标。所以,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对矿山装备管理人员不断加强知识教育、协调培训。例如, 在不同的地点和时间段, 进行相关模拟救援, 强化整体的协作配合, 进而提高矿山救援装备的整体效能。

2、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有关矿山部门务必根据矿山救援装备的具体实际情况, 制定出一套使之有效的装备物资进出管理制度, 包括严格的装备物资的存放区域、入库登记统计以及目录管理, 并严格按要求补充、淘汰、更新有关装备物资, 以保证矿山救援装备能够形成一个有效的体系, 以应对矿山突发事件的发生储。其中, 涉及到应急救援人员的在位率、维护保养制度的完善性等。

3、加强各储备仓库、区域之间的联系

矿难事故的救援工作不仅需要单方面的矿山单位进行营救工作, 更需要的是不同矿山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工作。这就要求个矿山装备管理部门之间通讯畅通并保持联系, 确保既要有横向联系, 也要有纵向联系, 加强合作以便于应对矿山突发事件的发生。此外, 还应鼓励不同矿区的救援装备管理人员进行相互交流学习, 相互借鉴协作, 便于在紧急任务中救援人员装备物资的增援和调动, 并有效地提高矿山救援效率, 从而保证矿山救援装备使用的高效性。

4、储备和配置计划中应明确规定储备库的等级

在矿山出现突发事故时, 为了能够充分调动相关救援装备, 确保救援装备在待命时等级分明, 矿山救援装备管理人员务必在设备管理中要明确不同储备库的等级。通过设置储备库的等级来储备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的型号、规格、种类以及数量参数, 并确立其应急救援的方向和范围, 明确职责和任务, 细化管理任务与运作机制, 指导实施计划的制定, 以适应当地应急救援任务的需要, 最终提高救援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 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各类突发事件、社会公共危机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矿山企业应切实地做好救援装备的科学管理工作, 这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是当今矿山企业日常运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它事关着国家的名誉并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也是每名救护指战员努力达到的目标。同时, 在装备管理过程中, 还要求管理人员坚持维护保养与检修并重, 做到正确使用, 精心维护, 用良好的技术装备做好各种抢险救灾工作, 确保矿工的人身安全, 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企业的损失。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矿难事故的频繁出现, 矿山救援装备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而, 只配备精良先进的矿山救援装备还是不够的, 还必须切实地提高矿山救援装备的管理水平, 并使其发挥最大效能。本文主要对我国矿山救援装备的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分析, 从中找出问题所在,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大限度地发挥救援装备的整体效能, 进而将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关键词:矿山,救援装备,科学管理

参考文献

[1]胡卫建, 尚红, 司洪波, 宁宝坤, 曲国胜, 王建平, 李磊, 张天罡, 孙刚, 赵兰迎.我国应对大震巨灾应急救援装备的技术需求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05) .

[2]徐克生, 杜鹏东, 杨艳秋, 马玲, 贾莉华.应急救援装备保障体系浅析[J].林业劳动安全, 2009 (02) .

[3]王建成.军工企业参与应急救援装备制造的SWOT分析[J].中国军转民, 2010 (04) .

[4]陆金华.危化品事故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应急救援, 2009 (02) .

篇4:朝鲜人道主义救援“蒸发”

今年9月,联合国粮食计划署(WFP)驻平壤办公室发出了“求援信号”,称如果到10月底仍筹不到足够资金,可能在明年年初关闭。WFP在朝鲜的食品援助项目在国际社会非议不断。有人指责朝鲜政府投入大量资源发展核武器导致人民挨饿,有人怀疑WFP的援助无法保证会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韩国开发研究院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的数据称,2014年的前11个月,朝鲜获得援助总价值2830万美元;而在2000年前后,朝鲜获得的国际援助超过3亿美元。

韩国首尔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黄姬焕表示,最近的数据显示,朝鲜不仅获得的援助总数在减少,为其提供援助的国家也在减少。

学术期刊《朝鲜经济回顾》11月发表《国际社会对朝援助动向和韩国》一文称,提供援助的国家减少是因为朝鲜一直“不透明”,政府不配合粮食分配监督和居民营养状态检查工作等,使得国际社会难以提升援助规模。

文章称,朝鲜威胁继续开发和使用核武器,是导致援助减少的另一个原因。韩美日等主要援助国家加强了对朝制裁,也导致国际援助大幅缩减。

据韩联社报道,2014年上半年,朝鲜获得的国际援助比前一年减少了50%。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的数据,朝鲜1~6月间收到了1960万美元的援助,有6个国家向其提供帮助——比去年少了4个。(张慧)

篇5:爱国主义的意义

(一)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前进的巨大力量,是我们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爱国主义更具有独特的时代特征。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对人民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没有爱国主义这一面伟大的精神旗帜,就不可能有现在蒸蒸日上的新中国。

(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青少年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思想意识形态逐渐趋于成熟的时期,因此广大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对象。对他们进行广泛的爱国主义教育,对造就一代新人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正是在于在教学中,将爱国主义教育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相互渗透,使学生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并将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想,从而会更加努力学习,奋力拼搏,立志成才,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倡导爱国主义教育,还能陶冶学生的精神,铸造思想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约束学生行为和习惯,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治学风格的兴盛具有深刻影响。

(三)爱国主义教育是培育优良校风和提高师生的全面素质的需要。

优良校风,就是一所学校的风格,由学风、教风和人员作风所构成,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之一,能对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学风方面,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陶冶学生的精神,铸造思想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约束学生行为和习惯,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治学风格的兴盛具有深刻影响。

篇6:爱国主义对教师的意义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思想品德,是对社会主义的一种深厚感情和为社会主义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所以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他还谆谆告诫我们:“如果中国不尊重自己,中国就站不住,国格没有了,关系太大了,中国任何一个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犯了错误都会垮台的,中国人民不会原谅的!”爱国主义不是空洞的口号,正确的废话,而是我们努力工作的源泉。如果没有满腔的爱国之情,又怎会有这么多志士仁人将个人得失,甚至是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有人说过: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就等于没有灵魂,而没有灵魂,一切都将成为没有结局的开始,成为权宜之计,成为得过且过,苟且偷生。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理想和追求到话,那他的喜怒哀乐就完全跟物质的东西相关。假如他所追求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其它东西就会放在次要,那么他的韧性就很大,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问题,都会朝前走。伟大的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对祖国深厚的爱,一个人对祖国爱的越深,社会责任感越强烈,人生目标就越明确,人生信念越坚定。信念是人们对于某种人生观、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正确性和正义性深刻而理性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它是深刻的道德认识和炽热的道德情感的有机统一,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和一贯性的特点。

篇7:人道主义救援的意义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摘要:善待地球,科学发展,就是要正确对待地球自然系统。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的教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建设生态文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趋势。所以说,人与自然和谐对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全符合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潮流。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当前,我国资源环境的总态势是:资源总量大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源供给难以满足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需要,资源降耗困难重重,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污染已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威胁,生态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扭转,各类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在下降,生态恶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危害程度加剧,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减弱。显然,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在新世纪的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主要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 1

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创新,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

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延续人类的生存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这就是生态文明。

二、各阶段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一)1978年以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尽管“大跃进”和“文革”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但总起来看,环境问题还是局部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还不突出。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也还处于起步阶段。

五六十年代,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问题”。就自然环境而言,七十年代初,我国大部分海域环境质量较好。五六十年代进行的大面积农业垦荒并没有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就社会生产而言,我国的生产能力总体水平较低,对自然资源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比如,五六十年代,森林工业发展缓慢,各种木材和竹材的产量分别为八十年代初期的13%和7%,对当时的森林资源还不会构成很大的影响。用于农业生产的每亩耕地施用化肥量,1957年为0.2公斤,1965年为1.2公斤,仅为 1978年5.9公斤的3%和20%,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从资源消费上来看,我国人均消费能源总量(千克标准煤)1965年为264.3,远低于1994年的1029.8,对环境的影响要小于八九十年代。

改革开放后的二十余年中,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资源战略,我国经济建设获得较快发展。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开始突出。这一时期,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以此为标志,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的论域,得以全面展开,为下一阶段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奠定了理论和实践 2

基础。

(二)1978年到2003年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这一时期,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很严峻。在环境污染上,工业污染排放总绝对排放量还在增加,环境污染的恶化由点向面、由轻到重。人口的过快增长造成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加剧生态破坏。在生态自然资源方面,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质量退化;森林、草原和海洋水产品资源退化减少的现象继续发展;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有15%至20%的动植物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的平均水平。

(三)2003年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仍然很突出。因此,中共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这标志着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即将迎来一个质的飞跃。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急剧势头得到控制,局部生态环境改善明显,但问题依然存在,“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生态系统呈现出由结构性破坏向功能紊乱演变的态势。生态问题呈现有进、有退、更为复杂的局面。自然灾害频发,各项损失巨大,仅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

三、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生态文明的观念,批判反思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认识,是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通过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着力克服长期制约环境保护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综合决策机制,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建立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纳入各级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计划,增强政府在产业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决策和协调能力。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完善和强化环境保护规划和实施体系,探索开展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和流域开发计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使综合决策作到规范化、制度化。要引入以公众参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机制,通过体制创新与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建立法律、经济手段配合使用的利益导向机制,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确保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把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逐步开展重大环境政策、规划和法规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提高环境政策的社会经济效率。健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损失及环境保护投资效益的统计与分析,进行环境资源与经济综合核算试点,深入研究和试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通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环境问题。

(二)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

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与法律体系,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理轨道,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治理生态环境。贯彻十七大提出的“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的基本方略,积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环境法规体系,充分发挥环境和资源立法在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约束作用,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保障。在法律制度上,应当逐步建立起由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等构成的较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抓紧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制定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健全、完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监管制度,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 4

生态环境的犯罪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效果,实行重大环境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改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克服并纠正环境执法中的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遏制行政干预执法的现象,打击权法交易、钱法交易行为,维护环境法治的统一和尊严。

(三)改革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提高环境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改革理顺环境管理体制,强化环保工作的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管。在政府调控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基层政府的环境管理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危害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的各种有效监控体系。在市场引导方面,应当逐步建立有关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培育和规范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研究探索由资源税费、环境税费构成的“绿色税收”体系和资源、环境使用权的交易制度,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运行机制。健全评价指标体系和部门协调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资源开发和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机构,加快环境保护队伍建设,提高环境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保证环保工作实现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督管理。强化中央政府对跨地区综合性环境事务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对环境保护的投资,加快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尽快扭转环境管理手段落后的局面。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全面衡量干部政绩,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指标体系和绿色GDP指标体系。科学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标准更多地突出以人为本为这一核心,更多地强调统筹发展,更多地关注社会效益、长期效益和环境效益,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注重从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政绩,树立 “生态环境既是资源也是资本”的价值观和“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理念,树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5

推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从“软约束”向“硬约束”转变。要建立长效机制,制定有关约束和激励政策,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做法。通过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评判政绩,正确引导领导干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讲成本、重质量、求效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与效益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尽可能降低行政成本、减少施政代价、提高施政绩效。通过正确发挥政绩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保护青山绿水,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五)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着力解决好生态建设中的公平性问题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中,要加快制定相关政策,加强立法,加大补偿的力度和广度,形成一套利用经济杠杆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和重建的制度。政府应正视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补偿”原则,积极探索与加快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增加生态补偿项目;探索“资金横向转移”补偿模式,富裕地区直接向贫困地区转移支付,通过横向转移改变地区间既得利益格局,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均衡,以体现区域之间生态环境服务的公平性。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还需处理好东、中、西部或者是上、中、下游的关系,近期与长期或者是当代与后代的关系,市场作用与政府作为的关系。国家有必要抓紧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税,大力促进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大力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更新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资源有偿、生态有价这样一种全新的观念,以新的文明理念建立一套科学的核算体系和制度,让保护者得到补偿,让破坏者得到惩罚,让占有者付出代价,让受益者分担成本,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六)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教育,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又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向前发展,生态文明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文明形态。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塑,即必须认识到:人既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既利用自然,又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最重要的是转变环境教育观念。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高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环境价值观。而生态道德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生态环境的渐趋恶化,需要把生态道德教育提上议事日程。通过这种教育,增强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使之认识到,生态道德是人类道德的重要方面,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所应履行的道德义务与责任。

参考文献:

[1] 雷毅:《生态伦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 [2]傅华:《生态论理学探究》,华夏出版社,2002.6 [3]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张琳:《论生态文明观》,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5]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6]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科学发展呼唤“生态文明”.[7]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海洋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07页。

[8]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农垦事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125—131页。[9] 邓力群:《当代中国的林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8—69页。

[10] 国家统计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年,第14页。

[11]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社会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第202页。

[12] 宋健:《创建现代工业新文明》(1993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07页。

[13]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1986年11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7

2001年,第90—92页。

[14] 温家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1999年6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66页。

[15]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8年),《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13-514页。

[27] 温家宝:《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1999年6月),《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70页。[16] 胡锦涛:《做好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2004年9月),《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第312—313页。

篇8:人道主义救援的意义

1 我国灾害救援护理发展状况

我国灾害医学发展较为缓慢, 在灾害医学教育方面无系统的教育课程与规划, 医务人员的教育相对落后, 救助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灾害医学教育和全民教育存在严重不足。在灾害医学学科建设方面, 政府的社会化、网络化、系统化、普及化协调机制差[1]。

2 灾害救援护理专业体系培训途径

2.1 医护人员对灾害救援的认知

虽然灾害事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及环境的变化发生频率增多, 但对医务工作者来说灾害事件并不是经常发生。因此绝大多数医护人员只注重日常医务水平的提高, 忽略了灾害救援专业技能的学习, 以致医护人员的灾害救援专业技能水平低下。因此应把灾害救援专业技能的学习与平时的医务培训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使医护人员掌握有关灾害救援的专业技能, 关键时刻才能有效应对灾害事件[2]。

2.2 护理专业体系培训途径

灾害救援中的护理工作较于战时、平时护理工作而言, 既有共同之处, 又有明显不同, 灾害救援对护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护理人员应具备更高的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全科素质, 因此提高护理人员应对灾害救援的救护能力势在必行[3], 而培训的途径对于在职人员可定期培训、模拟演练、知识竞赛、开展讲座等。在黄丽虹等[2]调查报告中显示“65.37%的人认为提高灾害救援水平最有效的途径为继续教育”, 因此, 大力开展灾害救援医学继续教育, 对广大医护人员进行灾害救援专业技能教育, 对提高我国灾害救援整体水平[2]有重要意义。

3 灾害救援护理专业体系培训内容

3.1 专业知识储备情况

我国护理人员灾害救护知识总体掌握水平不高, 临床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能力与认知处于中等水平[4]。目前我国护理人员在灾害知识的认知和储备方面, 整体水平均较薄弱。因此, 应对灾害护理教育和培训进行整体规划, 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防灾意识和整体应对能力[5]。

3.2 专科技能胜任能力

每当灾害发生灾区便需要大批的医护人员投入到抢救复苏、维护和重建灾区的救护工作当中去[6], 因此岗位胜任能力的培训和选拔至关重要。而专科岗位胜任能力主要从专业素质和从业技能、工作态度几个方面进行筛选, 因此对在职人员的继续培训和选拔工作提出了质的要求。

3.2.1 身体及心理素质

良好的身体及心理素质是灾害救援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 面对灾害护理人员应沉着冷静、不怕困难、积极应对救治伤员, 避免负面情绪影响救援工作。

3.2.2 专科护士培养内容

护理人员工作内容包括现场救护、伤员转运、健康教育、控制疫情、心理干预等, 在灾害救援中护理人员掌握验伤技巧至关重要, 验伤时间越短其抢救成功率越高。由于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 护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全科素质和身心素质, 以应对突发的各类伤情, 圆满完成救援任务[5]。

3.2.3 专业实践能力

岗位专业胜任的实践能力包括应急冲突中的协助医生积极救治配合, 有效建立外周静脉通路给予补液技术, 正确评估有效分析病人的急症病情并给予有效处置。在综合性整体护理方面进行针对性较强的专科护理, 提出护理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 在专业体系护理模式下有效减少灾害救援中的损伤, 提高生命质量。

4 小结

灾害救援护理人员需要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熟练的实践技能和稳定的心理素质, 还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优化护理人员培训方案以及大力开展灾害救援医学继续教育, 注重专业能力建设才能适应灾害救援护理需要。另外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病人心理干预护理的重要护理方式, 因此, 专业性训练的护理人员在灾害救援中能够做到有效地应急冲突, 同时提高护理人员专科岗位胜任能力, 对促进护理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袁志芳, 刘筑.灾害医学应急救援专业救护分析[J].重庆医学, 2014, 43 (12) :4838-4839.

[2]黄丽虹, 刘轶博.医护人员灾害救援专业技能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 2011, 15 (4) :24-26.

[3]何鑫.灾害救援中医院全科护理管理模式的探讨[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4, 2 (9) :513-515.

[4]朱爱群, 张静平, 李乐之, 等.临床护士灾害护理能力认知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 2014, 29 (17) :47-50.

[5]陈心容, 王舒峤, 何剑, 等.灾害救援护理专科护士在我国发展的意义[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 26 (12) :1535.

篇9:人道主义救援的意义

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又不断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进程,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祖国统一大业取得新进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新世纪新阶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朝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迈进。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实践就会陷入盲目性,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在当代中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意志和愿望,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伟大智慧的结晶,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一定历史条件下中华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特别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极大的挑战,更需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上一篇:大学里应该做的事—如果我的大学可以重来下一篇:宝宝在幼儿园妈妈给老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