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2024-04-27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通用8篇)

篇1: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之一。存在主义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最有影响的人本主义流派之一,把存在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演化的重要趋势之一,萨特正是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最有影响、最典型的代表人物。

一、萨特的生平

萨特于1905年6月21日生于法国巴黎的富裕阶层家庭,从小就喜欢阅读文学作品,据说他读的第一本书的书名是《一个中国人在中国的苦难》,而中学时通过接触尼采、柏格森等著名哲学家的思想让他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4年,萨特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1929年,萨特萨特在一个气象台里服兵役,为期1年半。1931年4月,萨特去了法国北部港口城市勒阿弗尔,在高中教哲学,同时写作小说和哲学论文,后来又到德国柏林的法兰西学院专门研究现象学,深入的研读了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的哲学思想以及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在二战期间,萨特加入了法国共产党的地下抵抗组织,并被关进德国集中营,这段监狱生活对萨特产生了很大影响,并与1943年发表代表作《存在与虚无》。萨特希望把自己多年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写进这本哲学专著中。写作是在艰苦的环境下完成的,书问世后在知识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职业哲学家都关注着这本书。但《存在与虚无》从一开始就难以被学术界正统权威所接受。他们觉得这本书过于离经叛道,不能入哲学的殿堂。这本书在1945年战争结束后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使得存在主义成为五十年代最具影响的思潮。而这本书也被视为法国存在主义运动的奠基之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萨特主编了评论杂志《现代》,编辑部成员有波伏娃、雷蒙·阿隆、米歇尔·莱里斯、梅洛·庞蒂、阿尔贝·奥利维埃和让·波朗等。1946年,萨特发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指出存在先于本质。

1948年2月萨特接受邀请担任革命民主同盟执行委员,开始“介入”政治活动。但不久就和其领导人胡赛之间产生分歧并且日趋严重。第二年四月,萨特自己召开了一个革命民主同盟大会,在会上宣布同胡赛对着干。而此时,萨特的政治立场介于左翼与右翼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因此倍受两方面的攻击。

50年代初期,萨特在政治上逐渐倾向共产党。成为共产党同路人,开始信奉马克思主义,主要集中力量把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与和平》、《辩证理性批判》等著作。《辩证理性批判》这本书实际上只完成了第一部分《实用整体理论》,萨特认为这本书讨论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自己产生后又抛弃了的地方。有人认为这是萨特试图使用存在主义和心理分析法来分析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并阐述其可行性。因此萨特被视为了马克思主义一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但在萨特晚年时,他又否认他这本书属于马克思主义,认为它只是在某些领域接近马克思主义。

60年代后期,萨特成为西方激进主义新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积极支持席卷西方的学生造反运动,并成为其理论上的代言人与精神领袖。

萨特不仅是著名哲学家,也是著名文学家,荒诞派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196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拒绝领奖。

二、萨特的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是20世纪影响最为广泛的哲学思潮之一,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二战以后对许多阶级产生了深刻影响的哲学运动。从海德格尔到雅斯贝尔斯开始确立存在主义的哲学形式开始到萨特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这枝人类哲学史上的无名之花终于在人们的心目中生根发芽,并含苞待放的向人们展示它最好的一面。

1、存在主义哲学的自由理论

萨特的存在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强调人的自由的绝对性,强调人必须自己选择自己的本质规定性。

萨特提出这一理论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上帝”之不存在。

“上帝”这一文化形象在西方文化中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它构成了作为西方文化重要来源之一的希伯来精神的核心,是我们透视西方文化内涵及其历史变迁的重要视角。“上帝”的重要性在于,他是西方文化中基本道德、价值、规范的标准和尺度。

萨特在这里提出“上帝”这个概念无疑是想证明,其实所有的这些标准都不是上帝提前在人类还没有产生之前就实现确立的,而是人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萨特认为,上帝并不是万能的,上帝的形象又何尝不是我们依照人的形象确立的呢?虽然,阿奎那曾经用古希腊的理性主义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也离不开上帝,但19世纪末,尼采震撼人心的宣布“上帝死了”,他以震撼人心的方式向那些迷信上帝的人们发起了抨击,这样导致了文化价值坍塌与重建,这就是萨特主张的,存在先于本质。

2、萨特的自由观

萨特首先区分了自在与自为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自在的存在应该是自然而然的存在,没有预设和假定就应该存在,而自为的存在应该是独立于自在的存在之外的一种存在,它以自在存在的存在为前提和依据。

在论述玩个体自由的绝对性之后,萨特进一步说明了个体选择的自由性,目的是用来论争个体责任的绝对性。因为个体自由是绝对的,因为每个个体自由选择也是绝对的,不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选择。他强调人的选择不能是不计后果、肆无忌惮的,而应该是有绝对责任加以限定的。

萨特认为,存在主义哲学是一种人道主义。萨特主张的人道主义应该是一种直面人的生活困境的人道主义。由于上帝是不存在的,因此个体在进行自由选择的同时,无法避免的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一定的责任,因此人总是处于一种匮乏和有限的状态。因此,个人如果想自由的选择必须先负担起绝对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下次的自由选择顺利进行。

3、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萨特开始向马克思主义靠拢。1945年,当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又一次逃过人类毁灭性的劫难,开始认为生活充满希望的时候,一些细心、敏感的哲学家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的普遍形态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那样乐观。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人们发现了科学技术的可怕的破坏力量。第一颗原子弹在广岛坠落,在人的心灵上激起的冲击波远远大于它实际造成的危害,它把技术自律发展可能带来的可怕的非人道后果直接呈现在世人面前。人们开始对技术和理性文化产生怀疑,科学技术不是一切,它在带来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世界末日”。

存在是对人的空虚、孤独、畏惧、烦恼、无意义、异化等生存状态的强烈控

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渴望和平自由的心愿。同时,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观点和文化精神也在西方有了深刻的影响。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上面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精神也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因此马克思主义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另外,在当时社会的实践层面上来讲,萨特也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阶级的结合程度是如此的紧密,存在主义哲学的自由理论面向的对象正是工人阶级,所以,萨特开始向马克思主义过渡,可是有意识的把二者结合起来。

4、历史人学理论

萨特这样说过,“在十七世纪后和二十世纪之间,我看有三个时代可以称为著名的时代:笛卡尔和洛克的时代,康德和黑格尔的时代以及马克思的时代。这三种哲学依次成为任何特定思想的土壤和任何文化的前景,只要它们表达的历史时代未被超越,他们就不会被超越。我常常看到,一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论据只是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种观念的表面更新。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所谓的超越,在最坏的情况下是回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时代,在最好的情况下则是重新发现一种已包含在人们自以为超越的哲学中的思想。”

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中存在的缺陷即存在“人学空场”。萨特想用他的存在主义来弥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空场”。这样他就找到了二者的结合点,并为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突出问题就是对个体存在价值的忽视,从而导致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僵化。他承认马克思本人并不忽视人,马克思在探讨人的时候都都是通过社会实践加以总结出来的,但是当马克思在强调历史进程的必然性和社会运行的总体性的时候,就越来越忽视人的存在,使辩证法成为脱离人类实践活动和主体性统一的空谈,而这一客观化的辩证法就导致了“人学空场”。

因此,萨特想到利用存在主义关于个体自由和价值的理论来填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空场”,其核心是要恢复人的地位,从而建立起一种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历史人学。

萨特所理解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个体实践为基础的历史人学。他认为人只有参与历史活动才叫人,也因此只有在历史领域中创建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才能说明人的重要性。总体性或整体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征,然而正是因为普遍性和整体性的使用,使得马克思主义过分的普遍化,导致了人的主体性的缺失,因此他认为当马克思的具体总体化方法在当代马克思主义这里变成了抽象的总体化方法时,个体自由和价值、历史的多元差异的丰富内涵都无法保留了。要解决这一问题,首要一点就是用中介的方法来补充和完善总体化方法,避免模式主义的再现。

在讨论完方法论问题之后,萨特又赋予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以真正的内涵,即形成关于人的具体实践活动的认识,也就是历史人学对人的事件的把握。他说,“人类学的基础是人本身,人并不是作为时间认识的客体,而是作为将认识产生为它的实践的一个契机的实践机构。”这说明,萨特已经开始变化了,他对自己早期的一般地、脱离历史条件的强调个体自由和主体选择的做法进行了修正,在他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体系里面体现了主体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并且通过人的实践达到了主客体统一的目的,实现了他的最终的理论构想和思想初衷。

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失误

由于存在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人”为出发点的,所以存在主义是一种现实主义,它讨论的是社会生活和人的处境而不是自然哲学问题,所以,在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问题上,存在主义哲学家一直在走中间路线,但事实上,一种哲学思潮,不是唯心就是唯物,本质上不会有第三种“现实主义”。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是尼采的唯意志论和克尔恺郭尔的神秘主义,所以,存在主义实际上还是一种唯心主义,而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则说明存在主义是一种独特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这是和马克思主义根本矛盾的,所以,和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一样,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虽然可以相互借鉴,但完全的“改铸”是不可能的。事实也证明,在思想斗争了数十年后,萨特终于和法共决裂。最后,萨特总结自己的一生,依然把自己称作无政府主义者。

篇2: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摘要:存在主义人学以人为本体,从人的内部来分析和解释这个世界,是哲学史上,也是文学史上的进步。存在主义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及自由选择这两个层面,是以主观选择为出发点的一个流派。《墙》的主人公伊比塔在狱中摒弃了一切情感,选择用麻木的方式去面对荒诞的人生,然而难以预料的故事结局却令其不禁失声大笑。

关键词:选择 存在主义 地狱 自由

萨特是西方存在主义大师,他的影响不仅涉及哲学领域,也蔓延至文学地带,他用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表现了自己对哲学思辨的探索。

存在主义透露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世界观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危机,许多知识分子开始感受到了忧闷,焦急不安的情绪,他们四处找寻真理,探索出路,存在主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土壤中诞生并成长的。让—保尔·萨特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萨特于青年时期就特别专注于求知,创作,为其日后的创作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早期的他所推崇的是“绝对自由论”,随着时间的流逝,萨特渐渐地改变了自己过去的观点,这正是对真理追求的执著表现,这时的他所推崇的是“相对自由论”。《存在与虚无》是此时他的最佳作品,他认为存在主义人学并非随心所欲,任意而为的,人在自由选择的同时,就担负着一些相关的责任。自由选择并非没有局限,也会受许多因素的约束。存在主义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及自由选择这两个层面,是以主观选择为出发点的一个流派。《墙》是萨特在其“绝对自由论”时期(1928-1939)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作品的故事很简单,叙述的是西班牙革命战士伊比塔在临死前的境遇以及其心理状况。最引人注目的是故事的结局,伊比塔本着以假供来戏弄敌人的目的,反而害了队长,令其蒙害,故事的结局伴随着的是无止境的冷笑声,回荡在灰暗的监狱中。故事以荒诞色彩为基调,然而却相当有力地反映了荒凉的现实,令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伊比塔在死亡即将来临之前抛开了众多世俗的烦恼,显得镇定从容。故事中主角在预知会死的前夕将友情、亲情抛至九霄云外,并与这些奢侈品划清界线,也就是将自己和以前的情感生活割断,他的内心因不幸的命运而变得麻木,万念俱灰,似乎也悟透了一切,觉得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一切已经都不再重要。主人公的感悟,其心理活动都为这部作品的悲剧性戏剧结尾埋下了伏笔,为故事营造了灰色的氛围。相对于外面的世界来说,监狱是一个小世界,伊比塔及其两位难友在死亡威胁之下展示了不同的选择,相异的人生观,他们面对死亡的态度是有区别的,但总而言之都有畏惧的心理,这是人之常情,只是陷入那样处境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处世态度就因人而异了。故事的结局安排得比较诱人,有着深奥的哲理,这或许就是艺术魅力之所在。伊比塔在死亡的威胁之下有着选择余地,也

是对其将来的一次重要选择,出卖战友明哲保身还是以死来保护战友。他选择了后者,但并非出自于为了保护战友的目的。友情已经在他的心头消失地无影无踪,他也并不觉得战友“格里”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有价值,他不出卖“格里”完全是出于固执,或许这就是伊比塔的初衷。他选择了以戏弄敌人的方式来对付敌人的审问,瞎乱说了一个地方——坟场,然而后果不堪设想,弄假成真,格里因事态变故恰巧来到了坟场,格里的命运抹上了可怜的悲剧色彩,然而这个却是伊比塔不经意的选择所造成的悲剧,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命中注定吧,难以预料的事却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主人公的世界里头。萨特在故事的开始便给故事的主人公创造了“极限境遇”,这种环境是萨特用来表达存在主义人学基本观点切入点,他正是利用“极限境遇”来表现世界的荒谬,生存的孤独的。作者认为人在这个荒诞的世界里是无助的,人的力量微薄而有限,但是人是有着“自由选择”权利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主观意志,并以此来支配人生道路中的种种选择。伊比塔正是这样的一个人物,他身处“极限境遇”,然而却有着一定程度上的选择能力,这种终极环境正是生存选择取向的最佳表现氛围,其出发点便是能更好地表现作者存在主义观点,显然萨特如愿以偿。伊比塔被困在到处充满黑暗的监狱里,生存对他已失去了往日的色彩,生命顿然也变得毫无意义,他已不再怀念“墙”外的生活。存在主义是强调自我的,主观意识对生存状况的决定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但是并非唯心主义,因为存在主义的自我是有一定局限的,受着特定外围因素的影响。伊比塔的生存选择虽然对其未来的生活起着重要的决定因素,然而也会受到当时他所处环境的影响。不仅如此,伊比塔的任何选择都透露出一定的“绝对性”,也就是无论他如何选择其生存状态都会是荒诞,孤独的。死亡的威胁令伊比塔更趋于自我,其性格,以及内在心理状态也显得更具鲜明性,昭示着人在极限境遇中任何心理状态都会变得极端的道理。“他人即是地狱”,“他人”对作品中的主人公伊比塔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伊比塔的意识是自身的存在,并非和他人的存在有什么密切的联系,人都是独立存在的,并由自身的意识所支配。人的自由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的命运,决定着他的人生路。存在主义中人才是本体,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具有此思想的人的生活——品味。存在主义比较注重人本身的意义,在意的是人的本质。存在主义的这些观点,从存在主义者将哲学说成“人学”这一事件便可知晓人在这一流派思想中所占的比重是多么的大。这一流派从人的内部去观察,并发掘人的本性及以对人本身的探索来揭示人存在的真谛。伊比塔认为人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在狱中他感悟许多,自己便是自己,生存并非为了他人。这一简短的故事结构完整,前呼后应,以时间向前推移的方式平淡地叙述了一件荒诞的故事。并非只有伊比塔的生活是荒谬的,他身边人的存在也是荒谬的。两个狱中的难友,一个叫汤姆,一个叫胡安,胡安是个年轻人,可以说只是个小家伙,然而却因为哥哥是个战士便被抓到狱中,这是多么的荒谬!两个难友都预知到了将来的命运,也都非常害怕去面对死的那一霎那,特别是可怜的胡安,无辜地被处以死刑。当然他心里头是不甘心和害怕 的,荒诞的生活对他的迫害实在是太大了,想想他只是个未经事的小家伙,却要面临死的考验,死的威胁。青春时光尚未过足瘾便要提前告退,实在是悲哀之事。作者利用荒诞生活对一个年轻人所带来的影响来昭示这个世界会给人带来无止境的空虚,痛苦和寂寞。伊比塔对这个可怜的小青年一直都持怜悯的态度,但是也不会太在意他的存在,因为他觉得他人也只是为他们自己存在罢了,既然生命对伊比塔而言已经没有丝毫的意义,那么他人对他而言当然也是无意义的存在。监狱里头是肮脏的,最令人心寒的是监狱内饥寒交迫,而犯人只有单薄的衣服用以遮体。对待寒冷,他们三人所采用的方式是迥异的,汤姆选择做体操的方式来温暖自己,其实是在做无谓的挣扎。胡安因太担心自己的生死而陷入苦恼和畏惧中,将精神集中于此,而稍微地忽略了周遭的寒冷。伊比塔则不同,他的肉体和心灵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有些麻木,麻木令其忘却了寒冷,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他选择了淡忘,将身边的一切都看得平淡。面对寒冷,三人所选择的对抗方式是不同的,可见他们在生存选择方面有自己的独立意志支配着。生存对他们各自来说有着不同的定义,汤姆是竭力挣扎抵抗命运,胡安是怀着畏惧的心理对待即将发生的一切,伊比塔则心灰意冷,没有继续生存下去的愿望。比利时医生的出现显然加重了故事环境的灰暗色彩,这是一个奉命行事的医生。他的职责是来安慰三人的心灵创伤,来陪盼他们度过这个漫长而又寒冷的夜晚。三人当中只有胡安会觉得他的到来是有必要的,因为这个可怜的年轻小伙子若是没有安慰的话很可能会在天亮之前疯掉。人在临死前找一个人去安慰那人受伤的心灵,让他不必因为承受不住煎熬而疯掉,其实就好比在砍杀一个人之前先给他一些安慰的词句,好温暖一下他,然后把他砍杀。在犯人受刑之前找一个医生去安慰他们似乎也是平常无奇之事,然而细细品来会发现这是多么地滑稽,多么地荒诞。比利时医生对这种场景是习以为常的,当然也就决定了他在狱中所说的话,所办的事皆是出于义务。这三个即将被处以死刑的犯人的存在对比利时医生而言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比利时医生和胡安的对话比较有韵味,胡安显得慌张畏惧,而且有些幼稚,比利时医生却是以慈父般的形象,路人般的冷漠回答他的提问。作品中的主人公伊比塔是非常讨厌这个角色的,厌恶他的言行举止。在这里一共有四个人,其中三个是死了的,姑且存活着的是奄奄一息的躯体,而比利时医生不同,他是活着的,而且活得并不差。在死亡的前夕,他们所关注,所幻想的是将来怎么个死法,死时的状况是怎样的,这是他们考虑的最多的事。人死之后,主观意志便消失,也就不复存在于这个宇宙之中,便成虚无之态。死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即将而且必然会发生的事,只是迟早的问题罢了,在伊比塔看来迟早也并非一个问题,在他的意识中,人就是会死,就如此简单。死是人所面临的最严峻问题,这是极限境遇,是人生所到达的终极地带。面临这种处境的人当然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会是怎么死法,作者利用极限境遇来表达其存在主义观点是他重大的艺术特色之一。汤姆是个健谈的人,他在狱中以不停地讲话来掩饰和抚慰心惊胆战的内心,好让自己的思想不至于进入太糊涂的状态。汤姆是伊比塔的难友,然而

也只是患难之中相遇的有些许友谊的朋友。“他人即是地狱”的信仰告诉他,自身和他人是不相容的,就如同水和火的相对立关系。汤姆和伊比塔的关系是紧张,而且不具任何意义,两人的交谈简单而又具有自观性,对方的感受是怎样的并不重要。伊比塔的走动都会使汤姆“猛惊”一场,并对伊比塔的举动回敬以仇恨的眼神,由此可见两人的内心距离是足有十万八千里的,他们都是独自存在的个体,只是命运的驱使,有缘相聚,除此之外,丝毫没有其它的东西存在。两人在多次的谈话中都体现出了厌恶之情,自身和他人的关系便是敌人的关系。选择决定命运,人活着都必然地在做不断的选择活动,对一些事物的取舍,对遭遇一些境遇时是避开还是迎难而上,都是一种至关重要的选择。其实选择无大小之分,“蝴蝶效应”是最好的证明,当然不可直接译过来。一些看似不重要的选择往往便是事情发展方向的关键之所在。路该怎么走由个人的主观意志所支配,任何人都得对他自身的选择负上一定程度上的责任。选择就如同站在一个能通往四面八方的交错点,究竟该往何处前往由本人决定,而这不同的决定将导向不同的风景。绮丽的佳境,抑或肮脏的地狱都是人的不同选择所引导并通向的目的地。选择并无后路可退,但是当一个人在一个地方落定之后依然会有许多选择的机会等待着他继续选择。伊比塔选择了地狱。他是在遭遇了被扔进监狱之后的种种煎熬后,做出了如此这般的选择。伊比塔选择了死亡,选择了冷漠,这些都是由他自由支配的,然而,伊比塔的选择是在他人所做出选择的包围之中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的选择都关乎着其他人,也相反地会受其他人影响。在死亡威胁下选择生或死,是对一个人的终极考验,严肃而冷漠的氛围或许会压得一个人喘不过气来。在感情方面,伊比塔面对着荒诞的世界,选择了遗忘,并将感情抛至九霄云外,这是在临死前所做的选择。故事着重从人的内部来分析人,阐明道理,这是对一种艺术的执著探索的良好表现,然而作品中有些思想消极颓废,冷漠无情却流露出太多的消极之状,读来未免有些压抑。作品的艺术成就无可厚非,存在主义的理论观点以及故事的安排和布局在作品中都表达得相当完美,其艺术效果是能表现出来的。学术具有着相通性,哲学和文学是一脉相承的文化表现形式,将两者相融相汇,令其开出绚烂的花朵是文化史上的灿烂印记。萨特将存在主义深深地融入至文学中对文学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贡献。荒诞的艺术表现形式令存在主义文学具有了相当强的表现力,能非常完美地表现以人为核心的存在主义观点。哲学是人的哲学,这个世界也是以人为主体的,所以将人放在第一位来去探索和领悟这个世界的璀璨及荒凉是一种比较好的探讨方式。人是本体,有着独立的意识支配着生活,其选择的取向是自由的,也是以独立的形式存在的。伊比塔在荒诞的世界中选择了地狱,是绝对的,也是相对的,他的选择决定了他的命运,他的个人意识及观念决定了他的荒诞遭遇。

荒诞、自由选择和他人既是地狱

这是一个有着很强烈的真实感的故事,以至于很多人都把它看作一部写实的作品。但其实这又远远不止一部写实作品那么简单。其实很明摆着的,萨特又再一次向我们玩弄了他的存在主义,“荒诞”、“自我选择”和“他人既是地狱”如同隐身的幽灵自始至终地贯穿着整部作品。? 荒诞阴暗潮湿的监狱,三个衣着单薄的死囚,两个无政府主义抵抗分子和一个完全无辜的青年。在死亡前夜的思考让他们经历了从理智到迷失再到小便失禁的混乱,极刑威慑下意识的土崩瓦解在营造了灰暗阴郁的氛围的同时,也推动了故事一步步地走向了荒诞,或者说荒诞本身就是一步不离地伴随着故事的发展。荒诞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内核,又在最后一刻面包师的话语中得到了彻底的爆发。但荒诞绝不仅仅局限于此,在整部作品中,荒诞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贯穿始终。从胡安无端被捕的荒谬理由到比利时医生的出现,三个“死亡的人”和一个冷漠的安慰者之间不痛不痒的对话,间断的理智和一次次相互之间矛盾的无果而终,这些都向我们揭示了俘虏面对死亡时的思维混乱和局外人的漫不经心之间的悖论。而当伊比埃塔艰涩而牵强的洞穿死亡的意义(?)之后意外获得了一个生存机会的时候,他似乎仅凭固执的本性坦然地选择死亡,于是当他抱着死前愚弄施暴者的心理编造了一个喻意深远的地址之后却又反被荒诞的变数所愚弄。到此荒诞理性的爆发了。我们可以尝试把作品之中的荒诞分成两种:一种是外部世界的,比如胡安的被捕,比如长枪党向他们宣布死刑的时候甚至没有完全弄清楚他们的身份。这样的荒诞在作品中的出现在让人感叹世界本身便充满了不计其数的荒诞的同时,也是和人们内心的荒诞相适应的。而一种荒诞就是内心的,自发的荒诞。当伊比埃塔意外获得了一个生存的机会的时候他却因为选择了死亡。伊比埃塔作出这样的选择,并没有受到某种主义的激励和鼓舞,也不为任何道德律令所约束。从大的角度看开来,他并不是为了西班牙抵抗运动的胜利;从小的角度说开去,他也不是从出于对友情的忠诚或对某个人的崇拜。甚至他已经在一夜的自我思考中放弃了历史、回忆和爱。他说,这仅仅就是因为“固执”。固执即非主义,又非目标,而只是一种状态。我们可以理解说,他的选择完全不是出自一种理性,而纯粹是一种莫名其妙的非理性行为。对自己的生死都可以以这样一种非理性的方式置之,放弃生存而选择死亡,这个决定难道本身不充满了荒谬性么?这样我们推开出去,似乎萨特认为一个人作出选择并不需要根据确定的标准与明确的理由,也就是说不需要绝对依靠理智行事(?)。而和伊比埃塔相反,他的战友格里出于求生的愿望而藏身于公墓,恰恰使伊比埃塔胡编乱造的恶作剧成为事实。两个人行为的结果都与自己原先设定的行为动机大相径庭、背道而驰,这使得两种选择和整个故事的结局都呈现出一种荒诞。而我们讨论的这两种荒诞,即外部世界的荒诞和内心世界荒诞的相契合的点就在于,任何人的选择都因无据可依而呈现出偶然性,于是这个世界就因人的随心所欲而充斥着俯首皆是的偶然性,并进而因此呈现出一种荒诞。在萨特的理论中,或者进而推开出去的泛泛而论,善与恶不是绝对的。? 自我选择的悖论(?)在面对死亡,生命还剩下不到十二个小时的时候,伊比埃塔的不断的自我思考和心理活动在不断向死亡逼近的过程中也在缓慢地契合着

自我选择的步调。从情绪上来说,他同时也经历了一个从空白到故作镇定到恐惧到万念俱灰、选择死亡的过程。而从心理上来看,在极刑前对社会他摒弃了他者甚至爱人,对世界和历史他选择了完全的遗忘,进而对死亡自觉而又坦然地接受,但当某种意义上的超脱撕碎了欲望和生念的时候(?),荒诞在隐匿多时后浮出水面。作品发生的情景设置颇有意味的。墙内封闭的世界,临行刑前的最后一晚。这些极为严酷的周遭环境,也能更加贴切地表现出世界的荒谬性和生存的孤独性——存在主义永恒的命题。毋庸置疑,在这个荒诞、无助的世界里,即便人的力量在微不足道,仍然是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的,我们仍然能够用我们的主观意志去作出人生道路上的种种选择。人的自由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人生路。正如同伊比埃塔在一晚的内心煎熬之后选择了地狱,选择了死亡,选择了对待世事的冷漠和无动于衷,这些都是他能够掌握的。然而,伊比塔的选择是在他人所做出选择的包围之中的,譬如长枪队法西斯或者是那个胖子队长。其实,任何一个人的选择都关乎着其他人,也相反地会受其他人影响。这就牵涉到另外一方面了,自由选择的过程会受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自由选择的结果又常常是没有人可以掌控的。我们可以分析这样一个事情。三个人在监狱里时,他们对于饥寒的态度不尽相同,汤姆选择毫无意义的反抗和牵强的、掩饰的喋喋不休。胡安的恐惧彻底击垮了自我并妄图得到医生的救赎。伊比埃塔由对自己内心恐惧有意识的压制导致了麻木,进而摒弃他者而主动选择死亡。三者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自己的命运(?),但意志上的自由选择还是受控于外部世界的不确定因素,不难发现其实这种因素正是造成荒诞的真凶。我们在意识上和行为上拥有着自由选择的权力和自由,而放在一个更广泛的角度来看,我们所作的自由选择又是在他人的自由选择围绕之中的。同时自由选择的结果却又是受到许多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变得难以掌握,这就是这个世界如此荒诞的真正原因。简而言之,我们可以说,我们可以选择自由选择的方式,却不能选择自由选择的结果。初衷、动机和最终结果的相背离,这就是自由选择的悖论。? 他人既是地狱在这部作品中,“荒诞”是风格,“自由选择”是隐藏其中的一个哲学命题,而“他人既是地狱”则是作品所阐述的一个重点。文中,伊比埃塔自始至终没有对两位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抱有任何好感,哪怕只是单纯意义上的怜悯和亲切感。比如文中刻画汤姆和伊比埃塔的关系。虽然只是一些细微的细节描写,却同样能够感受到两人之间的心理上的距离。他们之间的语言交流都带有过于强烈的自观性,对方的感受如何并不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在和自己交流甚于和对方交流。无疑,这样的交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再如作品中伊比埃塔的走动都会使汤姆“猛惊”一下,并对伊比埃塔的举动投以仇恨的眼神。或许对于他们而言,只是命运的驱使才使他们相聚,除此之外,丝毫没有其它的东西存在。而对于胡安,伊比埃塔也不会太在意他的存在。他人也只是为他们自己存在罢了,既然生命对伊比埃塔而言已经没有丝毫的意义,那么他人对他而言当然也是无意义的存在。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另两人所表现出的态度同样是自我而排他的。譬如胡安甩开汤姆善意的手臂,汤姆向伊比埃塔投来仇恨的目光,诸如此类。或许是死亡的恐惧瓦解了理智而催生了失常的愤怒,但这至少证明了三个人都是孤独的,对彼此都是有意或者无意地心怀芥蒂。另外在囚室中另一个人物——比利时医生的存在则

让“他人既是地狱”这个命题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他的出现显然是加深了故事的灰暗色调,让人感叹世态的炎凉。对比利时医生而言,这三个即将被处以死刑的犯人的存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他只是把他们当成是观察人临死前生理症状的试验品而已。又譬如比利时医生和胡安的对话,胡安显得慌张、畏惧而又幼稚,而比利时医生却是以一幅居高临下慈父般的形象,以路人般的冷漠回答他的问题。正如伊比埃塔所说的那样,囚室中三个是死了的,姑且存活着的是奄奄一息的躯体,而医生则是活着的,而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活着的人对死亡的人的居高临下。“他人既是地狱”是萨特存在主义的重要命题之一。人和人之间是始终存在着隔阂的,就算身处绝望之地,这份隔阂也不会消失半分。自身和他人就如同水和火一样,是不相容的。这就完美地契合了《墙》这个题目,人与人之间始终隔着一堵墙,“人对人是狼”。《墙》可以看成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在文学史上的又一份宣言(?)。而“荒诞”、“自由选择”、“他人既是地狱”这三个存在主义名词则是贯

篇3:简析萨特存在主义哲学

一、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萨特的存在主义在当时西方的兴起可谓是大势所趋, 人心所向。20世纪的西方人面临着的是一个动荡不安、风云变幻的世界。一方面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也大大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 现代工业社会中的种种矛盾, 连续不断的灾难与不幸使人民急于寻求解决自身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答案。存在主义是为求得这些问题的答案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是随着宗教、传统信仰的死亡和科学主义的死亡而来的。

20世纪西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曾经使许多人寄希望于科学主义, 希望从科学中找到解决哲学问题与获得人类幸福的方法。诚然, 科学的规律与理论是严格的、精确的, 但是他们并没有涉及认识的根源本身:感觉和观念。它们所达到的只是一般的和抽象的事物, 只是一些事物共同的面貌。

二、萨特生平及其代表作

让·保罗·萨特1905年6月21日生于巴黎, 1980年4月15日逝世。二岁丧父, 从此他就随母亲和外祖父、外祖母生活在一起 (萨特的外祖父为德文教授, 家里有藏书) 。1924年, 也就是萨特20岁时, 他以第七名的优异成绩迈进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大门, 专门从事哲学研究。1964年拒绝接受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的诺贝尔文学奖。他曾积极支持1968年5月的法国学生造反运动。

萨特一生写了大量著作, 它们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属于文学著作, 主要有《恶心》 (1938) , 《墙》 (1939) , 《自由之路》三部曲:《懂事的年龄》 (1945) 、《弥留期》 (1945) 、《心灵之死》 (1949) , 《禁闭》 (1944) , 《恭顺的妓女》 (1946) , 等等。一类属于哲学著作, 主要有《想象力》 (1936) , 《存在与虚无》 (1943年) , 《唯物主义与革命》 (1946年)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1946年) , 《辩证理性批判》 (1960年) , 等等。

三、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

1、现象学的本体论

(1) 现象学一元论。萨特主张用现象一元论来代替使哲学感到困惑的二元论。现象的一元论指的是胡塞尔以来用现象学方法来超越主客、心物、思有二元对立的基本观点。同胡塞尔一样, 萨特把现象学一元论所说的现象当做存在、本质的直接显现。

(2) 反思前的我思。萨特的现象一元论又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克服被他称之为二元论的呢?萨特的答案是, 通过“反思前的我思”来消除二元论。萨特认为, 现实的存在总是被一种情绪和主观气氛 (主观性) 所包围和渗透, 这种情绪和气氛便是“反思前的我思”。它之所以为“反思前”, 不言而喻, 因为它先于与反思, 处于没有察觉到自我, 没有断定自我, 没有区别主客体的分立状态, 因而它是无思者之思, 这样反思前的, 无思者的思的意识, 是一个虚无, 它是人实存的绝对源泉, 同时, 反思前的我思也是也就是超出自我之外的自主意识, 是作为排除了意识内容的, 根本分辨不出主客体的“纯粹意识” , 它不依赖于自我, 又存在于自我之中。

(3) 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萨特根据“现象一元”的现象学原理, 从纯粹的主观意识出发, 提出了两种不同领域, 不同类型的“存在”:“自在存在”和“自为存在”。萨特曾把他称为一位无神论的存在主义者。他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存在”问题。那么什么是“存在”呢?他认为, “存在”既不是唯物主义所认为的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也不是传统唯心主义所认为的“绝对精神”的存在, 而是“人的实在”, 即“自我”、“自我精神”或“主观性”。

所谓自在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外部的客观世界。他有三个特征:一是它“不是被创造出来的, 也不是自己创造自己”, 既不是被动的, 也不是主动的, 既不是肯定, 也不是否定。他没有内在性, 没有对自身的关系。“它就是它自身”, 因此是无意义的, 不可名状的。二是它“由自身而充实, 完全是不透明的”, 是封闭的。它“处在变化之外”, 没有发展, 既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它就是它所是的东西”, 因此是无法认识的。三是它独立于上帝又独立于精神, 它没有来源, 没有秩序, 也没有必然性, 他不可能从其它事物中推衍出来。“它是偶然发生的——没有存在的理由”, 因此是荒诞的。

所谓自在存在就是指人的主观意识。他是真正的存在。他最大的特点是非实在性, 也就是一种“虚无”。因此它不受任何东西, 包括其自身的束缚。他完全是主动的、自由的, 不断否定、创造着自身, 不断展示、维系着他物。

萨特认为“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并不是各自独立, 相互无关的。“自为存在和自在存在靠着一种综合的联系而联合在一起, 这种联系不是别的, 而正是自为存在本身, 自为存在就是自在存在的纯粹虚无化”。这就是说, 客观世界 (自在存在) 若脱离了人的主观意识 (自为存在) 就是一种荒谬的无意义的存在;他只有依赖人的意识才能得以说明, 才能成为有意义的和真实的存在。因此, 人的主观意识、自为存在是不依赖任何东西的, 相反, 它是一切及其自身可能性的前提和根据。

其实, 萨特运用思辨的语言来规定“自在”与“自为”的关系, 但是他仍然掩饰不了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本质:即把人的意识规定为具有一种超验性的结构——意向性, 然后根据这种超验性的结构, 即意向性去发现外部世界的存在, 认为人可以外加给外部世界以因果性、规律性。

2、萨特的自由理论

针对决定论, 萨特提出了自由观。萨特认为, 上帝是不存在的, 人生而自由, 人无法不自由, 人宿命自由。萨特把自由定义为一种选择与否定选择的自由权。

(1) 存在先于本质

要阐明人的自由、人的本质, 萨特认为必先强调存在主义有共同的命题:“存在先于本质”。萨特对“存在先于本质”这句口号解释如下:“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 然后表明其自身。如果说, 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是不可能给予定义的话, 这是因为人之处是空无所有的。只是在后来, 人自己要成为某种东西, 于是他就照自己的意愿造成他自身。所以说:世界并无人类本性, 因为世界并无设定的人类本性的上帝。”他又说:“人首先是存在着。”这意思是说, 人先是一种把自己推向未来的存在物, 并且觉察到自己把自己想象成未来的存在。总之, “人不外是自己造成的东西, 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这个原理, 也就是所谓主观性。”

(2) 人是绝对自由的

萨特反对“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这种唯物主义的自由观, 而认为自由是一种选择与否定选择的自由权。他的基础就是自我。因为他认为“自我”是一种偶然的、自主的、能自己规定自己命运的实体, 它的根本特征就在于“自主性”, 即它的“意识的绝对自由”。萨特认为, 人对自己的行为的自由选择的可能性是它的最重要的本性。“因为上帝是不存在的, 所以从客观理念或天国中去寻求人的价值的一切可能性也是不存在的”。他否认道德的客观标准, 认为各人有自行选择自己的道德标准的自由。他说:“人世间没有什么先天的‘善’, 人世间也没有一个地方写道‘善存在着’, ‘必须诚实’, ‘勿说谎’。因为事实上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只有人, 没有上帝的世界中。”

(3) 萨特的“责任感”理论

与上述自由观相连的是萨特的“责任感”的理论。他认为既然人是绝对自由的, 他的一切行为都出自自我主观意识的自由选择, 而不存在任何决定论, 那么人对自己的行为就应该绝对负责。总之, 人应当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完全责任, 这就是人的意义和人的价值。他说:“人在出生之前是一无所有的, 生活才给予人一种意义, 这就是人的责任。所谓价值, 也只是你挑选的意义。”

其实, 萨特的“自由选择论”是不符合实际的。真正的自由选择是建立在预见性的基础上的。而预见是对必然性和规律的认识, 他是自由选择的基础。

3、萨特的人学辩证法理论

为了“恢复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为了使“马克思主义再现活力”萨特提出他的人学辩证法理论, 用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1) 否定自然辩证法

萨特十分明确地表示, 他否定辩证唯物主义。他把辩证唯物主义排除在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之外。萨特说:“事实上, 我们在自然界只发现由人们导入其中的自然辩证法……若把辩证法搬到自然界中, 那就是生拉硬扯……关于这种辩证法, 人们只能说……理性又变成了一副枯骨。”萨特反对自然辩证法所进行的论证, 基本上是在“不可能存在有自然辨证”的假定基础上进行正反面的推论。概括起来, 他是从下方几方面否定自然辩证法的:首先, 萨特认为, 人对自然的认识与对社会世界是不一样的。其次, 萨特认为, 人虽然在自然之中, 自然发展过程是人类生活的前提条件, 但不应该把人的知识归结为物质的模型。再次, 萨特认为, 自然辩证法的倡导者把人的思想强加于自然, 然后又回过头来把似乎在自然中得到的那些知识强加在人的现实上面, 这就把自然放在高于人的地位上, 因而这就是一种唯心主义。最后, 萨特认为, 自然辩证法是排除了人的自然, 那就不需要再得到证明和检验, 照这种说法, 认识就成为无用的了。

(2) 人学辩证法

为了与唯物辩证法相对立, 萨特提出了他的人学辩证法。萨特所理解的辩证法仅仅是体现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的理性。人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自然, 从而把辩证法导入自然之中, 使自然界表现出辩证法的特征。但从本质上讲, 辩证法只能是人的知识形态。既使自然科学的某些范例是辩证的, 那也只能证明人的理性是辩证的, 而不能证明自然本身是辩证的。萨特说:“在辩证法家那里, 辩证法是建立在既与的现实结构, 又与我们的实践的结构相关的基本主张上的。我们断言认识过程是辩证的, 同时又断言对象 (不论它是什么东西) 运动本身也是辩证的, 而且这种辩证法是同一个东西。把这两种命题拉到一起, 它们本身就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形式, 或者换句话说, 它们规定着世界的合理性。”

(3) 推衍“历史辩证法”

萨特反对强调历史的客观性, 认为历史中的人是独一无二的“原子”, 历史的必然性恰恰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的。人是历史的主体、创造者。因为, 人的实践不仅是对象性的活动, 而且是创造对象的活动。在实践活动中, 人依据一定的社会条件实现自己个人的计划, 创造性地参与劳动过程, 使自己存在和创造自己的生活。人的物化所表明的也正是人把对象世界创造性地纳入人的生活, 使之成为人的生活的一部分。人在创造自己的生活的同时创造了历史辩证法。历史是作为人的创造活动的辩证结果而出现的, 是作为个人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生联系的个人之间的结构的演进。所以说, 历史的客观性、必然性, 即历史的辩证法只不过是个体总体化的规律, 它尽管表现出了与个体总体化的矛盾, 但却是从属于个体总体化的, 或者说是个体总体化的副产品。

十分明显, 萨特的“人学辩证法”也好, “历史辩证法法”也好, 不管是以哪一种形态出现, 都是个人主观意识的产物, 都是历史唯心主义的。

摘要:本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介绍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二是简介萨特的生平及主要著作;三是介绍萨特主要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1]杜小真, 著.一个绝望者的希望——萨特引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

[2]全增嘏, 主编.西方哲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3]刘放桐, 主编.现代西方哲学[M].人民出版社, 1981.

篇4: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基本流派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流派,即是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萨特一直称自己是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同存在主义结合起来,用存在主义去“补充”马克思主义,发展一种“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本文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评述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因为正确地评述它,有其现实性意义。

一、对萨特基本观点的评议

1、对萨特关于“人学”思想的评议

萨特从“存在先于本质”中得到人具有自由选择这一观点,实际上是片面的。萨特的完全的绝对自由一说过于夸大现实,人们的确可以自由的支配自己的行动、举止,可这些所谓的自由却是有其相对性跟约束性的。恩格斯曾说过:“自由不在于摆脱客观必然规律而独立存在,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①。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作为人生存在这个社会里,每个人的行为举止必定需要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和限制。虽然如此,但人同时也有其主观意识,人有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在条件允许之下、不违反客观规律的情况之下认识和改造世界来行使自己的权利,实现人应该享有的这份自由。萨特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激起了人们对于原有的“宿命论”的反抗热情。可惜,他否定了必然性,实则仅仅是一种个人的主观意识、主观意愿而已。绝对的自由到头来只能带来不自由。虽然萨特的存在主义“人学”本身有其片面不合理之处,但是“存在先于本质”这个命题却是深刻的、正确的。萨特始终坚定相信人的本质应该是后天获取而非传统说法的,“本质先于存在”。就因为他批判那种与生俱来的、现成固有的人性去解释何为人的行为的哲学,才突显萨特对于人的自由、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渴求与探究。这在一定意义上,有其积极的影响。

2、对萨特自由观的认识

萨特提出了一种本体化自由理论。他批判传统的西方自由理论并且对西方宗教神学持否定的态度。这在反对教条主义、反信仰主义上,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虽然如此,萨特的理论还是带有一定的独断气质,过于绝对化。按照萨特所说,人生而自由,人的自由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后天的追求。换言之,人活着、人存在就等于是人是自由的,可现实却与之相对。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到处存在着限制、约束,完全的自由似乎与之相背离。那我们就不难判断,萨特的绝对自由理论实际上已经被现实所彻底的否决。人,其实并不是完全自由的。萨特没能够用科学解释出自由跟决定的内在联系,更遗憾的是,他自己陷入了自相矛盾当中。

萨特认为每个人都有着绝对的自由,因而人都是从自我主观意识去对待别人,将自己作为主体,视他人为客体也可以说是对象。既然人是作为一个自由的个体存在,那也只有在彼此的斗争中去战胜他人、反对他人才可以捍卫自己的主体地位,当然,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实现所谓的绝对自由。记得萨特有一句经典的名言“他人即地狱”。这话似乎叫听到的人非常不舒服、甚至心生畏惧,可如果放在萨特的理论当中,却又是如此的协调、顺理成章。他所谓的自由应该是不受任何约束限制的,假若出现了限制,这就意味着原来的自由消失殆尽。可我们都知道,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在社会关系网当中存在,那么人就不可能脱离其他人而独立生存,也就是说,他人对我而言的限制必然存在。由此观之,萨特的自由观宣称摆脱他人、集体、社会的限制,带有鲜明的个人利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色彩②。

二、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

首先,萨特“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他结合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与此同时借助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理论上的尝试。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脱离时代,而是与时俱进的并仍然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有其强大的理论依据为依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继续坚定不移的运用它发展它而不是一味的人云亦云的去否定它的现实意义,甚至去抛弃它、否定它、抨击它。

其次,萨特一直注重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人的存在问题。在现阶段的社会历史背景条件下确实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这有助于调动人们的社会生产实践积极性,有利于唤起专业人士、理论界对于主体问题的注意,有益于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追求。

再次,萨特所提出的诸如反教条主义、反信仰主义、反官僚主义等等问题揭露出他当时所在时期对于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的不当事实。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

最后,通过以上诸问题的论述,我们可以得知,对于当代西方那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想不能一律视之为资产阶级思想,而是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该客观公正如实的评价它们。对于当下我们国家有积极导向功能、正向启发的理论就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跟研究,切实联系中国的國情需要来进一步认识理解,从而帮助我们自身的发展。同时对于研究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中国的新哲学可以注入新的能量。而对于具有批判性理论的思想,可以时刻提醒我们去重视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趋利避害,更好的实现我们的目标。

“时势造英雄”,事物总有它在当时当日存在的理由与必然。存在即价值,存在即合理。人们在质疑、郁闷、消极、烦躁的那个当下,偶然的发现萨特的“存在主义”,可这看似不经意的发现却必然的成就了萨特、成就了“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当人们感到现实痛苦不堪、郁闷难掩的时候,萨特的理论可以抚平那些人的创伤,可以调节人们的内心,抚慰人们的心灵。其实无论怎样,萨特对于人性、人生的拷问都是有其可取之处的。因而,我们对于萨特所要采取的态度与做法应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参考文献

[1]反杜林论[H].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篇5: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2010200057材料学院 许熙婷

“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命题,并认为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所谓“存在先于本质”是说一个人出生仅仅是个存在,这个存在什么内容也没有,没有好坏之分,还不是一个具体的什么人,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后来逐渐形成的,故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存在先与本质”: 其一,上帝是不存在的。中世纪唯实论认为人有普遍的本质,这种本质是上帝赋予的,上帝按照自己的概念创造了人,所以人的本质先于人的存在。现在上帝被推翻了,先天的本质就不应存在。其二,18世纪无神论所讲的普遍的人性是有神论的残余,它也是不存在的。萨特反对这种普遍的人性论,认为普遍的人性是不存在的,人的存在都是个别的,不能用普遍的人性来规定个别性的存在。其三,人以自己的行动创造自己的本质。人不同于动物,具体的物是先有本质而后有存在的。萨特认为人不是由什么来规定自己的本质的,而是由自己的行动来创造自己的未来,决定自己的本质,决定自己是一个爱国的勇士还是一个卖国的懦夫,等等。他声称只有强调了“存在先与本质”才能把人真正同物区分开,才是真正的人道主义。

萨特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所谓存在,首先是“自我”存在,是“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我不存在,则一切都不存在。所谓“存在先于本质”,即是“自我”先于本质,也就是说,人的“自我”决定自己的本质。

萨特从悲观的深层本质中引出了乐观的行动,让个体拥有前所未有的自由,让这种自由变成主动,去创造,去负责,去营造全人类的人道。在这里个体的存在和自由与全人类的人道属于两种不同的范畴,前者属于主观的内心体验,后者属于客观的需要,前者是达成后者的一种手段。通过思考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个体树立了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全人类的人道观念,存在主义哲学不过是一个通往“秘密高地”的梯子,当我们通过它到达了目的地,梯子便被我们抛在了身后,停止了对于领悟者的指导意义。萨特并没有用自己的存在主义反对人类理性和客观真理,而只是把他的存在主义视为一种思想服务。

存在主义是认为,包括人的存在之内的存在都是偶然的,这不可否认。人首先存在着,然后才开始得到限定,才把自己创造成他所要成为的东西。在得到限定以前,人什么都不是。由于人是自己决定自己本质的,所以人就要对他自己负责。

或许有人会对萨特感到不理解:一个建立在虚无基础上的人生,怎么可能会有如此巨大的热情,为公众利益,为社会正义奋斗呢?存在主义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不承认人具有什么固有本质,否定了任何先验的普遍价值准则,看穿了人生的空虚无聊,那萨特还在积极追求什么呢?

篇6:萨特的名言精选

3、在年老的人看来,青春美妙,我们可以做许多白日梦,可以失败,可以哭泣,光芒万丈。但是,年轻如我们却不知其中的美好,总是在无病强说愁,或者颓废消极地殒磨青春……只有待到青春不再,方知其中的可贵。

4、忠诚,即使是深深的忠诚,也从不会是洁白无瑕的。

5、要做冷酷的石头,要做狂暴的激流,要做愤怒的闪电,总之,什么都要做,就是不要做人!

6、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

7、大梦已醒,我还能说什么?大梦已醒。

8、而这一感情究竟能持续多久,不应受到感情以外的因素,诸如法律的干扰。

9、他比我大两岁—他从这两年中已赚到不少好处。

10、在我们之间存在着必要的爱情;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需要偶然的爱情。

11、人像一粒种子偶然地飘落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本质可言,只有存在着,要想确立自己的本质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人不是别的东西,而仅仅是他自己行动的结果。

12、内心贫乏和感到自己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

13、当我活着的时候,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隶。

14、报纸和太阳一样,它们共同的使命就是给人带来光明

15、我是在书堆中开始我的生活的,就象毫无疑问地也要在书堆中结束我的生命一样。

16、行动吧,在行动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自身,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此外什么都不是

17、人首先是个把自我向着一个未来推进而且知道自已正是这样做的生物。

18、我自称是受百姓拥护的救星,其实私下里为了我自己得救。

19、把艺术作品看作超验的成果,以为每件作品的产生都有益于世人。

篇7: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拼音】jī huì zhǔ yì

【简拼】jhzy

【近义词】投机取巧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解释】利用机会或情况的技巧、策略或实践,特别是很少顾及原则或最后结果

【成语出处】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这种空洞的唯心的政治估量和工作指导,是不是要产生机会主义错误,或者盲动主义错误呢?”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利用机会

【例子】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7章:“双水村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终于采取了机会主义态度,开始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英文翻译】opportunism

【产生年代】现代

篇8:浅析萨特存在主义中的人本思想

关键词:萨特,存在主义,人本思想

一、萨特与存在主义

(一)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 在上个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广为流行。“存在主义一词的拉丁文Existentia意为存在、生存、实存。存在主义哲学论述的不是抽象的意识、概念、本质的传统哲学, 而是注重存在, 注重人生。”

“但他也并不指人的现实存在, 而是指‘精神的存在, 把那种人的心理意识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对立起来’, 把它当作唯一的真实的存在。”

存在主义得到了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及知识分子的拥护, 并“受到了唯意志主义、生命哲学和现象学的重大影响”。存在主义中所说的存在, 是人的存在, 而不是物的存在。存在主义把人的存在作为哲学研究的核心概念, 基本命题是“存在先于本质”。它在论证过程中强调方法论的具体性, 反对抽象性;强调主观性, 反对决定论。

(二) 萨特的存在主义

萨特在存在主义中的提出了几个观点:

1. 现象学的本体论

萨特的本体论思想来自于胡塞尔的现象学, 胡塞尔的现象学还原法和意向性学说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的建立起着重大的作用。胡塞尔的现象学是关于纯粹意识的科学, 他把所有呈现在意识中的东西称作“现象”, 并以为这些现象就是哲学研究的领域, 所以, 他的面向“事物本身”, 就是从感觉经验回到现象, 回到意识领域。从呈现在意识中的现象中去把握事物的本质。

2. 现象学的一元论与“反思前的我思”

萨特吸收了胡塞尔的现象学, 并加以自我的改造, 建立了一种新的本体论———“现象学的一元论”, 他不承认过去哲学家的那种主观与客观对立的二元论。他要求把人的存在当作最具体的本体, 使人本身的存在成为一切存在的基础和本质。

同时, 萨特论证现象学一元论的出发点是“反思前的我思”。这种观念中的“我思”是来自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但是他认为笛卡尔的“我思”是反省前的, 是“使反省可能的, 正是非反省的意识”。这种反省前的“我思”并不是一种东西, 而是一个起作用的意识、意向。萨特就是从意识出发, 根据意识来证明外部世界的存在。

二、人本思想在萨特存在主义中的显现

这里所说的“人本”, 是萨特在存在主义中所把“人”当作是最基本的单位来作为研究对象, 来探求哲学基础, 解决哲学问题。

(一) “自为”与“自在”

萨特在进行存在主义的论述时, 避免不了的要触及外部世界与人的存在的关系, 为了不致使这两类存在“堕入一个无法克服的二元论中”, 他提出并论证了“自在”与“自为”两种类型的存在。

“自在”是指外部存在。这种存在仅仅是存在着, 本身毫无意义。

“自为”是指人的存在, 即纯粹的意识。萨特将“自为”描述为“是其所不是, 不是其所是”。“自为”的最根本是人。

为了顺应其一元化的本体论, 萨特提出世界的存在是以“自为”为基础联系的“自在”与“自为”结合在一起的总体存在。人被看作是这种存在中最基本的本体, 这里的人是“纯意识”的, 指人的非理性的心理本能。基于这种观念, 萨特凭意向性把意识和外部世界综合为一总体存在。

(二) “存在先于本质”

在萨特的思想中, 人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因此他称自己的哲学为人学。核心是关于人的自由的理论, 为阐明这一核心就必须从“存在先于本质”入手。

萨特认为历史上的哲学家都是从本质先于存在来讨论人的问题的, 萨特认为这种理论贬低了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 他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书中举例写到的裁纸刀一样, 裁纸刀在它被制造出来之前就已经被定义为了裁纸刀, 他的本质已经显现, 而后是它被制造, 这才是他的存在, 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本质先于存在”。

而这些在对于人来说根本不适应, 在无神论的萨特存在主义中, 上帝是不存在的, 也就没有什么来为人类设定他的先决思维, 意识。人从产生、露面、出现开始, 可以说是空无一物的, 他在不断地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确定自己的路线, 向着自己要成为的一种人而努力。这就是人为自己设定的本质, 是后于认得存在, 由人自己为自己设定的。认为自己设定本质的基础是基于人是先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因此, 这就是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理论。以人的存在为先决条件来讨论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作为无神论者的萨特在进行存在主义的论述时, 为了避免陷入他所谓不正确, 已经老套的“本质先于存在”的理论。他强调人是哲学研究的中心, 在存在主义中强调人本的思想。他把自己的哲学称作人学同时也就是在向世界宣告在存在主义中应该把人当作研究中心来研究问题, 应该强调人本身的重要性。

三、对存在主义的评述

存在主义的“人的存在”既不是作为社会的人的存在, 也不是作为自然的人的存在, 而是指作为非理性心里本能的人的存在, 既“纯粹意识”的人的存在。这种存在的典型存在方式被视为是人的内心感受、情绪, 而这些又成为了存在主义哲学的非理性主义、神秘色彩、悲观主义的基调。

存在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流派, 是资本主义世界危机的产物, 它反映了处于社会危机特别是思想危机中失去生活目标和前进方向的人们的思想状态。萨特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的唯物存在主义中, 人作为一切问题的中心来进行探讨, 强调了人的重要性。但是它也有着一些缺陷, 其脱离社会来讨论人的本质, 歪曲唯物史观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还是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

参考文献

[1]刘赋:《存在主义及存在主义之批判》, 《学术论坛》2006年第5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相关文章: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02-28

萨特存在主义名言07-16

对萨特存在主义范文06-08

存在主义萨特阅读答案10-27

浅谈萨特存在主义哲学02-03

萨特的名言范文05-21

萨特的作品范文05-21

萨特名言04-24

萨特名言范文05-17

浅谈萨特范文05-17

上一篇:抵押调查报告下一篇:收礼物发朋友圈配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