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文学家成长故事_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2024-04-26

(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文学家成长故事_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通用8篇)

篇1:(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文学家成长故事_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屈原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伟大的爱国者。屈原还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是文学史上第一个成功用楚辞(楚地民歌)进行写作的作家。

屈原名平,字原,出身于楚国贵族。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屈原从小就非常聪明,读书很多又十分勤奋,以至他有着惊人的记忆力,能过目不忘,口才也很好。更重要的是,他十分关心天下大事,有理想,有远见。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中称赞他年轻时“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姻于辞令”。

屈原年轻时,家道已萧条冷落,和楚王的亲属关系也已经比较疏远。但他毕竟跟楚王同姓,加上才华横溢,又有良好的口才,因而有条件在楚王左右侍奉。22岁时,屈原由文学传臣擢升为左徒,从而跻身于楚国高级领导集团之中。

屈原的老师是个很讨厌民歌的人,他认为民歌是粗俗的文学,《民歌集子》是野书,因此不准诵读,更不准大家在课堂上看。一次,屈原在做完老师布置的功课后就偷偷拿出喜爱的书,悄悄看了起来。由于看得太认真,竟然没有发觉老师已经站在自己的身后。老师一看屈原手里的书后十分生气,命令屈原把书带回家去不准再拿来。但有一天放学后,老师又在一棵柳树下发现屈原看这些书,就向屈原的父亲告状说屈原不专心学习,看闲书。父亲虽然只是叮嘱了屈原几句,但屈原也不敢在家里读了。

屈原的姐姐发现屈原近来行动变得有点神秘,他放学复习完功课不和家里人打招呼后就悄悄走掉了,直到很晚才回来,天天如此。姐姐觉得很奇怪,于是一天悄悄跟着屈原准备看他做什么。只见屈原急匆匆来到附近的山上,然后拐进一个小山洞里。姐姐跟着他进了小山洞,里面黑乎乎,看不见东西。再拐了几下后眼前突然一亮,一束光从洞顶的小洞射入,而屈原就坐在那束光底下静静地看书。屈原看见姐姐进来也很吃惊,似乎想把手中的书藏起来,但已经来不及了。姐姐猜也不用猜就知道屈原手中的肯定是楚国民歌。屈原不好意思地对姐姐说:“我喜欢读这些楚国的民歌,但老师和父亲都不准,我只好来这个洞里读。”想了想又坚定地对姐姐说:“姐姐你放心,我这样做,只是为了多读书,以后我会作个正直的人。”姐姐很感动,回家在父亲面前给屈原说情,父亲终于也同意屈原看楚辞了。

屈原从民歌中汲取了很多有益的东西,对他以后的创作很有帮助,他用楚辞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人生抱负,终于成为一代大家。

屈原所处的时代是战国后期,正是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最激烈的时候。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实力最强,而楚国也是一个大国。出身贵族的屈原怀抱着一腔改革内政、振兴楚国的热忱,渴望实现自己的“美政”主张,由强盛的祖国来统一六国。

在屈原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就成为了楚怀王的左徒(左徒是仅次于地位最高的令尹的官职)。据《史记》记载,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非常善于外交辞令,掌管着楚国的内政外交,在当时楚国的政治舞台上是一个非常杰出的人才。他的主张是制定宪令,并联齐抗秦,在秦国特别强大的情势下,这是一个明智的策略。

但当时楚国内部小人横行。《史记》上说,有一次,怀王命他草拟法令,稿子还未写好,一个素来嫉妒他的同僚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夺过去看。这是一个尚未决定好的国家机密,屈原如何肯给?上官大夫因此怀恨在心,就在楚怀王面前搬弄是非,说每次法令颁布出来,屈原

总是夸口说,要是没有他,谁也办不了。怀王听信此言后,就疏远了屈原。

后来秦派张仪出使楚国,张仪勾结和贿赂了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宠妃郑袖,破坏了齐楚联盟。后来屈原被派往齐国联盟,但无功而返。怀王恨张仪入骨,但当张仪再到楚国来时,怀王却再次听信郑袖的话,竟然放了张仪。刚从齐国回来的屈原问怀王为什么不杀了张仪,反而听信谗言?怀王追悔莫及。怀王二十四年(前305年),昏庸的怀王后来竟与秦国联姻。屈原联齐抗秦的政治主张失败了。大概就在这个时候,屈原被第一次放逐,地点是汉北,即汉水上游,在今湖北一带。

怀王二十八年(前301年),秦伐楚,占领八城,诱骗怀王到秦国会盟。以子兰为代表的贵族集团怕失去秦国的欢心,力劝怀王赴约。屈原等认为秦是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可前去。但怀王在子兰的怂恿下,还是去了。结果一去就因不肯割地,被扣留不放,三年后,竟死在了秦国。

襄王即位后,子兰继续当权,使上官大夫再次在襄王前进谗,襄王“怒而迁之”,屈原遭到了第二次流放,被放逐于江南。路途艰险,环境恶劣,诗人的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在放逐途中,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要返回故都郢,写下了“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诗句。

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次年,秦兵大至,攻陷楚国巫郡,情势危急。漂泊了多年也不愿离开故土的屈原,在农历五月初来到了长沙东北的汩罗江边,自沉于江中。

每年的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相传就是为了祭奠和纪念屈原。

屈原不但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还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有史以来至战国时代南方文化的优良传统,创立了新诗体——楚辞。或诗体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用绮丽的文辞,蕴涵复杂的思想,表达丰富的思想情感,洋溢着浓厚的神话色彩和浪漫主义色彩。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是《离骚》。全诗370多句,2400余字,是楚国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创建的一种新诗体。它是屈原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也是作者自己这个崇高而痛苦的灵魂的自传。

屈原开创楚辞,与《诗经》共同构成了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无穷的影响。

篇2:(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文学家成长故事_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他的祖籍原是湖北襄樊,后迁居到河南巩县。杜甫的父亲杜闲是个县令,而祖父杜审言却是当时文坛上有名的诗人。因为杜甫生长在书香门第,自幼饱受文化的熏陶,所以知书达理,惹人喜爱。

六岁那年,杜甫观看了公孙大娘舞剑。公孙大娘那威武雄壮的英气;那刚健优美的舞姿;那机警灵活而又富有情感的眼神,深深地印在小杜甫的脑海里。他成名后曾写了一首诗,对公孙大娘表演的舞蹈和情景作了精彩的描写,写得十分生动。

杜甫七岁那年,一天,在后花园里看见一只色彩斑斓的鸟儿。他看见那可爱的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煞是可爱。晚上,他还思念那只“神鸟”,爱慕它的自由和飞翔,为此做了一首《凤凰吟》来抒发情怀。

杜甫在祖父的教育和影响下,喜欢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知识日益丰富起来。到了十多岁的时候,就可以下笔写文章了。而且他从博览群书中总结出了精辟的心得,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的身体不是很强壮。因此他常常精神疲倦,大大影响他的学习和记忆,于是他痛下决心锻炼身体。怎么锻炼呢?小杜甫灵机一动,想到在后院里有很多棵果树,于是每天坚持练习爬树。日子久了,那些果树的树干都被磨得十分光滑。他爬树的本领大了,身体也就壮实多了。到了秋天,苹果呀、梨子啊、枣儿熟了,杜甫自告奋勇地爬到树上摘果子给小伙伴们吃。他从小就喜欢和左邻右舍的孩子们玩儿,尤其喜欢和那些生活贫困人家的孩子们在一起。他觉得这些贫寒人家的孩子生活的本领大,认识很多东西,和他们在一起可以学到一些知识。

杜甫的身体结实强壮了,精神好了,每天都看很多书。他认真学习儒家经典,还特别精读一些文选。到了他十五岁的时候,写的诗就已经在洛阳的文坛上崭露头角了。

公元735年,杜甫24岁,到长安考进士,不幸落榜,便暂时放弃了科举考试,再次出门游历。这次是漂流于齐州、兖州、洛阳、长安之间。认识了李白、高适、李邕等人;每天吟诗作赋十分的清狂快意。这样的游历生活过了有十年之久。

公元746年,杜甫再次来到长安,想求个官职,以便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参加了科举考试,但好相李林甫和杨国忠把持朝政,排斥异己,嫉贤妒能,结果无一人及第。杜甫当然不能以科举出名。他又走拜谒权贵的道路,也不通。就这样他在长安住了十年,经济逐渐困窘,不得不在街上卖药,还低声下气地充当过高门贵族的门客,整日为生活糊口奔波。但他的初衷并没有动摇,随时寻找机会,报效国家。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6月,叛军进攻潼关,陕中吃紧。杜甫带着妻子儿女在陕北的奉先、白水、鹿州一带逃难,最后把家安置在羌村。7月,他听说唐肃宗已在灵武即位,就只身一人,冒着生命危险北上延安,想出芦子关,投奔朝廷,以期效力。哪知在路上被叛军捉住,送到已经沦陷的长安。幸好他没有官职,又注意隐蔽,才没有被杀或被迫投降,也没有被监管,行动比较自由。但毕竟是俘虏,生活是非常不幸的。第二年4月,趁着夏天的到来,草木茂盛,他终于从城里逃出,仓皇逃到肃宗已经进驻的凤翔。肃宗对他的忠诚表示赞

赏,授给他左拾遗的官职。这是一个级别低却地位高的职务,这是杜甫一生中政治生活的最高点。

当时是天下多事之秋,他很想在拾遗的位置上有所作为。5月,宰相房涫因为门客贪赃枉法的牵连,加上以前兵败咸阳,被罢官。杜甫与房涫是布衣之交,房涫为人也比较正直,杜甫履行谏官职责,向肃宗上书为房涫辩护。肃宗大怒,立刻设立专案对他进行审问,意欲置之死地。幸好得到宰相张镐、尚书颜真卿等人援救,肃宗才放过杜甫,但从此疏远了他,不久叫他回家探亲去,以后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流落四方。这是杜甫一生中最大的转折。

公元759年,杜甫弃官带全家来到成都,在城外建了一座草堂定居了下来。不久,他的故交严武来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杜甫十分关照,经常从经济上给予支援,使杜甫一家能够安心生活。还邀请杜甫协助他工作,经奏请朝廷批准,任杜甫为节度使府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又称杜甫为社工部。严武待杜甫很好,有时亲自到家中看望,杜甫也很随便,连头巾也不戴。一次,杜甫喝醉了酒,上了严武的床,瞪着严武说:“严挺之(严武之父)怎么会有你这样的儿子?”严武虽然性情暴猛,便并不计较这件事。以后,严武突然病故,杜甫无所依靠,也就离开成都乘舟东下了。

杜甫经过了戎州、渝州、忠州等地,到达夔州,买了些田地,靠耕种生话,但时时也没忘了写诗。公元768年,四川大乱,杜甫一家人又离开夔州,出了三峡,在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徘徊,生活非常穷困。最后漂流到了湖南,因于洞庭湖上。从夏到秋,从秋到冬,他的小舟一直在洞庭湖上漂荡。公元770年冬天,他的风痹病又加剧了,最后终于病倒在船上,完成《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后就默默地去世了,终年59岁。

篇3:(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文学家成长故事_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巴尔扎克出生于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致富的资产阶级家庭,法科学校毕业后,拒绝家庭为他选择的受人尊敬的法律职业,而立志当文学家。为了获得独立生活和从事创作的物质保障,他曾试笔并插足商业,从事出版印刷业,但都以破产告终。这一切都为他认识社会、描写社会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他不断追求和探索,对哲学、经济学、历史、自然科学、神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积累了极为广博的知识。1829年,巴尔扎克完成长篇小说《朱安党人》。

《朱安党人》是巴尔扎克用真名发表的第一部作品,描述1800年法国布列塔尼在保皇党煽动下发生的反对共和国政府的暴动。作者赋予英勇的共和国军人以应有的光彩,但也大大美化了朱安党首领孟多兰侯爵,表现出他当时对贵族的同情。为了写这部小说,他曾细心研究有关暴动的历史文献,亲自去布列塔尼调查山川形势和农民生活,访问暴动的目击者和参加者,还从友人柏尔里公爵夫人那里收集许多关于朱安党人的掌故。从写神怪小说过渡到写历史小说,是巴尔扎克走向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个重要步骤。他在《朱安党人》中描写的不是古代历史,而是属于当代社会生活范畴的重要事件。着重反映当代社会生活,正是巴尔扎克日后所写的《人间喜剧》的一个特点。

1831年,巴尔扎克加入保皇党。但是他的政治态度和极端保皇党人也不完全一致。他是党内的自由派,在党员中间不大受欢迎,他甚至公开批评保皇党,说“这个政党令人厌恶”,“这是一个失败的政党。”

从1829年写《朱安党人》起,巴尔扎克的创作开始进入成熟时期,即《人间喜剧》时期(1829~1848)。在三、四十年代,他除致力于文艺创作以外,还出入巴黎上流社会的沙龙,为几种报刊撰稿,他接触的生活面非常广泛。

巴尔扎克从这时期起,就在现实主义理论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他认为小说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使自己成为当代社会的风俗史家;又认为小说家的任务不仅在于摹写社会现象,还须阐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指出人物、欲念和事件背后的意义。在塑造人物的问题上,他强调特性,也强调共性;他说诗人的使命在创造典型,使典型个性化,个性典型化;又说典型人物应该把那些多少和他类似的人的性格特点集于一身。他还强调艺术必须为社会服务;认为艺术家不仅描写罪恶和德行,而且要指出其中的教育意义;艺术家必须同时是道德家和政治家。

作为巴尔扎克的代表作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六种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风俗研究”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在这里又分“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人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六个方面。作品最初定名为《社会研究》,后来受了但丁《神曲》的启示,才改用《人间喜剧》这个名字。

从当代风俗史家的角度出发,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封建主

义和资本主义交替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特征,是金钱逐渐代替了贵族头衔。1830年革命以后,金钱统治的威力尤为强大。资产阶级以捞钱为生活目标,他们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达到目的,而更多的是用欺诈和暴力进行掠夺。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绘了从拿破仑帝国、复辟王朝到七月王朝这一历史时期法国社会的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的活动场所,使作品成为一个由两千多个人物构成的广阔的社会画面,从中可以看出封建主义必然为资本主义所代替的规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弊病。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形形色色具有时代特点的资产者,从他们身上反映出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在这里,有原始的、低级的贮藏商品的高利贷者高布赛克(《高利贷者》,1830),有懂得钱币作用的葛朗台老头(《欧也妮·葛朗台》,1833),以及高级的金融巨头纽沁根(《纽沁根银行》,1838)等。他们是资产阶级世界的真正主人;他们在国家法律的庇护和社会舆论的支持下,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公开进行掠夺,而在掠夺方式上又各有特点。高布赛克是旧式的剥削者,还没有学会“最新”的发财致富之道,他宁愿把商品贮藏在家里,而不敢把它当作资本来增殖;他是以囤积商品的方式来贮藏货币的守财驻。葛朗台老头的活动范围则比较广泛。他是由旧式剥削者向资本主义企业经营过渡的一个精明能干、狡猾诡诈的投机商人。他知道把金钱放到有利可图的企业中去,从而积累更多的资金。在他心目中,金钱是人们生活的目的。他非常吝啬,利用周围所有的人为他掠夺金钱的目的服务。银行家纽沁根男爵是交易所中用暴发户手段兴起的新型资产阶级。他的策略是使所有的资本经常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他利用法律的庇护搞假倒闭,逼得几千家小存户陷于破产,自己却捞到百万黄金。他不像高布赛克和葛朗台老头那样装穷、吝啬,使自己的财富深藏不露,而是穷奢极欲,用各种方法炫耀自己的财富。他身上表现了享乐、黄金和鲜血混在一起的特点。他是七月王朝时期法国金融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刻画了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家的形象,如拉法埃尔·德·瓦仑丹(《驴皮记》,1831)、拉斯蒂涅(《高老头》,1834;《纽沁根银行》;《不自知的喜剧演员》,1846)、吕西安·吕庞泼莱(《幻灭》,1837~1843;《娼妓荣辱记》1838~1847)和伏脱冷(《高老头》、《幻灭》、《娼妓荣辱记》)等。除了伏脱冷以外,他们当初走进社会时,都想通过“正当的”途径寻找个人出路,后来由于沾染了上层社会的恶习,一个个弄得道德堕落。瓦仑丹从外省来到巴黎,幻想得到学者的光荣,刻苦自励,自从认识贵妇人馥多拉以后,他便使用一切手段去追求金钱。拉斯蒂涅是一个获得成功的野心家。他从对巴黎社会的接触和观察中找到成功的秘诀,苦役逃犯伏脱冷是他的引路人。拉斯蒂涅虽说有时不免怀疑和懊悔,但最后还是走上邪路,成为寡廉鲜耻的流氓政客,金融资产阶级的代理人。吕西安·吕宠泼莱是一个有才能的青年诗人,他从外省来到巴黎,渴望找到出人头地的捷径。新闻记者罗斯多告诉了他当前文坛的内幕,他便出卖自己的才能,做一个不择手段的文艺评论家。但是为了获得成功,他必须干更多的罪恶勾当。曾经作过拉斯蒂涅的引路人的伏脱冷,在这里又为吕庞泼莱策划阴谋,用逼死吕庞泼莱的情妇的办法,企图使吕庞泼莱获得百万家财。伏脱冷还犯了其他谋杀罪行,而吕庞泼莱则以同谋犯的嫌疑被捕,死在狱中。伏脱冷是资产阶级个人野心最突出的典型人物,在他身上集中了个人野心的一切罪恶;他以愤世嫉俗的面貌出现,猛烈攻击资产阶级的道德和法律,实际上却在传播这种道德和法律。拉斯蒂涅和吕庞泼莱便是在他指引下的两个利欲熏心的青年,一个爬进了统治集团,一个死于牢狱。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在金钱原则的统治下,家庭成为人们互相欺骗掠夺的场所。做女儿的耗尽父亲的财产,然后把父亲像一只挤干了的柠檬似的丢掉(《高老头》)。做父亲的为了金钱,逼死自己的妻子,又葬送了女儿的一生(《欧也妮·葛

朗台》)。做母亲的企图霸占自己丈夫的遗嘱,以便剥夺儿女的财产(《高利贷者》)。做妻子的宣布丈夫为白痴,要求执管他的产业(《禁治产》,1836),或者干脆翻脸不认自己的丈夫(《夏倍上校》,1832)。为了私心,不惜用卑劣的手段,损害亲人的幸福(《贝姨》,1847),或对穷亲戚任意侮辱,一旦穷亲戚变富,就狠心把他杀害,夺取他的财产(《邦斯舅舅》,1846)。

作为历史残余势力的封建贵族,在《人间喜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刻画这些形象时,巴尔扎克常常表现出对贵族阶级的深切同情。例如在《高老头》中,他用感叹的笔调描写鲍赛昂子爵夫人的爱情悲剧,百般美化她的贵族气节,用希腊女神和罗马斗士来形容她被迫告别巴黎时的神态;又如在《禁治产》中称德·埃斯巴尔侯爵为超凡入圣的贵族,因为他保持了清廉正直的家风;又如在《幽谷百合》(1835)中,对于莫尔梭夫夫人用祈祷来驱除邪念、克制情欲,也是赞扬备至,认为在莫尔梭夫夫人和她对青年贵族菲里克斯的爱情之间那场不为人知的搏斗,几乎和史册上著名的战役同样伟大。但是在不少场合,巴尔扎克对封建贵族的讽刺和嘲弄却也极其尖刻辛辣。德·法罗阿骑士(《老处女》,1836)是一个狡猾的贵族,他自视甚高,目空一切,但他在婚姻竞争中,却被强悍的自由党人杜·布斯吉耶弄得狼狈不堪。德·爱斯格里雍侯爵(《古物陈列室》,1836~1838)是宗法社会“忠诚”、“坚强”和“高贵”等的化身,然而他这些“品德”解决不了实际生活中的任何问题,甚至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家庭中不出败坏家风的子弟。他的儿子维克多里延因伪造支票而受到银行家杜·克罗阿兹的控告,后来只是由于按杜·克罗阿兹的意志行事,放下贵族架子去做银行家的侄女婿,才免于破产,保全了名誉。在巴尔扎克笔下,爱斯格里雍侯爵是一个失去时代意义、只配进“古物陈列室”的玩艺儿,而他的儿子则是在资产阶级金钱关系中腐化堕落的花花公子。

巴尔扎克也是拿破仑的热烈崇拜者。拿破仑的形象在《人间喜剧》中得到多次反映,如在《乡村医生》(1833)、《一桩神秘案件》(1841)、《三十岁的女人》(1831~1842)、《夏倍上校》等作品里。同时,作者也着力描写了和拿破仑相联系的帝国时代军官的形象。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以赞赏的心情描述共和主义的英雄人物。例如在作者笔下,《幻灭》中的米希尔·克雷斯蒂安是一个具有丹东和圣鞠斯特气魄的政治家。他提倡欧洲联邦制,对欧洲贵族阶级威胁很大。1831年巴黎共和党人起义时,他和一个普通士兵一样,在战斗中英勇地死去。他的牺牲引起所有认识他的人们的深切哀悼,人们经常怀念他。又如《农民》(1844)中的尼兹龙,是一个农民出身的共和主义老战士,“坚强得像钢铁,纯洁得像黄金。”他放弃他在大革命中应得的财产,甘愿过贫苦的生活,曾把独子送到前方去参加保卫祖国的战争。因为他憎恨有钱的人,他特别受到农民的爱戴。

日益得势的资本主义侵入农村后所产生的变化,在《农民》中得到深刻的反映。《农民》描写的是贵族大庄园土地所有制和资产阶级小土地所有制的冲突,而农民处在这两种社会力量中间,就像“虫子夹在锤子和铁砧之间一样”。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高利贷商人高贝丹和里谷战胜了代表贵族大地主利益的蒙戈奈将军,但是被高利贷商人和富农吸引到这场残酷斗争中来的农民却毫无所得,他们只不过陷入一种新的奴役,遇到了更狠毒的主人。巴尔扎克在这里描写了资产阶级革命后农村在地主和资产阶级双重剥削下的贫困状况、农民对剥削者的强烈憎恨,以及农民由当时的经济地位所决定的对高利贷商人的依赖关系。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以同情的态度描写了劳动群众的贫苦生活。在叙述里昂纺织工人起义时,他指出这次起义的正义性和社会原因:“定货停止的时候,工人因饥饿而死亡;即便是在有工可做的时候,他几乎是半死半活地度日。任何一个苦役犯也比他们幸福。”(《纽

沁根银行》)

巴尔扎克力图在《人间喜剧》中概括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全貌,把小说写成一部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风俗史,但是其中没有包括“工人生活场景”;

三、四十年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在《人间喜剧》中只是得到零星的、间接的反映。巴尔扎克写了农民的贫困生活和悲惨命运,但他对农民暴动始终采取否定态度,把农民反抗贵族的斗争说成是残忍的、野蛮的报复行为(《农民》)。他赞扬共和主义英雄,歌颂拿破仑的功绩,但他对封建贵族的同情也是显而易见的。他这种复杂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正是他那自由化的贵族保皇党立场的反映,这里既有封建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

1834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高老头》,在《人间喜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间喜剧》的许多重要角色,在《高老头》里已经出现,从人物体系来看,《高老头》可以说是《人间喜剧》的序幕。

这部小说叙述复辟王朝时期一个青年大学生在巴黎资产阶级社会影响下,逐步走向腐化堕落的故事,作者抨击资产阶级的极端利己主义和建筑在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上面的人与人的关系,同时又在超阶级的“父爱”的名义下,转而肯定资产阶级的腐朽寄生的生活原则。

故事发生在颓败、粗俗和寒碜的伏盖公寓。公寓中有三个房客特别惹人注目:怀着寻找个人出路的目的的大学生拉斯蒂涅,形迹可疑的议论家伏脱冷以及年迈力衰、神情沮丧的高老头。高老头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当了伯爵夫人,二女儿嫁给银行家纽沁根。由于表姐鲍赛昂子爵夫人的介绍,拉斯蒂涅认识了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并且特别属意于二女儿纽沁根夫人,企图利用她来作为个人飞黄腾达的跳板。但是拉斯蒂涅没有钱,无法博得巴黎贵族妇女的青睐。伏脱冷猜透了他的心事,便向他宣扬要成功就不能怕弄脏手的谬论,并为他策划谋财害命的阴谋。伏脱冷原来是一个著名的苦役逃犯,他终于案破被捕;不久,鲍赛昂夫人又因为情场失意而遁世。但这两个引路人的遭遇,对拉斯蒂涅来说,都是新的人生一课,他决心接受资产阶级利己主义和金钱至上的法则。同时,高老头的命运也对拉斯蒂涅发生了重要的作用。高老头一生疼爱他的两个女儿。为了满足她们的虚荣心和金钱欲,他牺牲了全部家私,结果却被她们遗弃,在贫困和疾病中死去。高老头这种悲惨的结局,使拉斯蒂涅再一次受到了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生活教育,促使他最终地决定他的道路:决心用一切卑鄙手段向上爬,在资产阶级世界里当一名“英雄好汉”。

拉斯蒂涅伶俐狡猾,头脑冷静;在邪恶的诱惑面前,他并不是毫无顾虑的,有时甚至也为自己的荒唐行为感到羞愧,可是他每次内心斗争的结果,总是邪恶占上风。为了添制一套漂亮衣服,他写信给母亲和妹妹告急;回信来了,他感动得流泪,责备自己不该这样狠心利用至亲骨肉的感情,他很想不拿这笔钱,但是转眼之间,想到能够穿上新衣出入交际场中,他又得意非凡,觉得整个世界已经是他的了。伏脱冷向他建议谋害维多利小姐的哥哥,使她成为唯一继承人,如果他和她结婚,他就可以弄到一百万陪嫁。他虽说拒绝了这个罪恶的计划,但并没有停止对维多利小姐谈情说爱的勾当:只要罪恶的行为不是出于自己之手,也未始不可以享受罪恶的果实。他在觉察到高老头的悲剧以后,便成为伏盖公寓中唯一同情高老头的人,他护理高老头的疾病,央求高老头的两个女儿来给父亲送终,他典当自己的表来给高老头办理后事,他差不多是唯一参加高老头的葬仪的人。但是,向上爬的野心还是在他身上占了上风,他在安葬高老头以后,就上纽沁根夫人家里吃晚饭去了。拉斯蒂涅从外省到巴黎,不是非走邪路不可,但他在巴黎社会环境的影响下,逐步腐化堕落。后来当他在《纽沁根银

行》中重新出现时,他是个搞银行假倒闭的帮手;在《不自知的喜剧演员》中,他已经获得爵位,当上部长了。

伏脱冷是资产阶级世界一名凶残的掠夺者,因为遭到追捕,他对社会进行猛烈的反抗。从巴尔扎克后来的小说中,我们知道他当时在巴黎给一批犯人管理一笔暂时不能公开的财产。在伏盖公寓的房客中,他看准了初出茅庐的拉斯蒂涅,千方百计地对他加以诱惑,私下和他畅谈为人处世的秘诀。他骂尽了巴黎上流社会的卑鄙龌龊,但他自己所追求的却是要捞一笔资本到美洲去贩卖黑奴。他把自己置于道德之外、法律之上,用不道德来反对不道德,用无法纪来反对无法纪。他和其他掠夺者作斗争,采用了毒蛇猛兽互相咬啮对方咽喉的方法,谁是强者,谁就获得胜利。伏脱冷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抨击是由于掠夺失败的个人仇恨而产生的,只要个人野心得到满足,他就可以不再抨击。后来,在《娼妓荣辱记》中,伏脱冷已摇身一变而为巴黎秘密警察厅长。

高老头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靠投机倒把大发横财的面条商人,他原想爬得更高,但是在金融势力统治日益强大的情况下,他的幻想不能实现,因而他在妻子死后,就把全部希望和感情转移到两个女儿身上。两个女儿十五岁时便有自备马车,生活非常奢华,像一个有钱的老爵爷所养的情妇,只要一开口,最荒唐的欲望也会得到满足。后来高老头为了给这两个嫁给名门贵族的女儿挣面子,结束了他的面条生意。当他知道两个女婿不愿意公开接待他,他竟像乞丐一样,从旁门偷偷地去探望女儿,或者守候在马路旁,窥伺女儿乘坐华丽的马车走过去。他是伏盖公寓里大家取笑的对象,能够从拉斯蒂涅那里打听到两个女儿寻欢作乐的情况,是他的无上的快乐,而拉斯蒂涅也就因此成为他推心置腹的朋友。至于他的两个女儿,她们只有在被债主逼得无路可走的时候才跑来找他,而他总是千方百计地满足她们的需要,为的是有机会看她们一眼。他病重垂危时渴望看看自己的女儿,可是她们都不肯为了给父亲送终而牺牲一次参加舞会的机会。高老头临终时,在他的嚎叫和诅咒中,夹杂着对两个女儿的凄惨的呼号。他甚至曾经发狠要再去做面食生意,赚它几百万回来,因为钱可以买到一切,也可以买到女儿。当他看出自己已经完全被女儿抛弃时,他不由得叫喊起来,他要去抗议:如果做父亲的给踩在脚底下,国家不就要亡了吗·高老头的殡葬,仅仅由于拉斯蒂涅及其朋友青年医科学生皮安训四处奔走,才得以草草了事。两个女儿和女婿都没有参加送葬,却派了他们有爵徽的空车,跟着灵车一直送到公墓。

《高老头》还成功地描写了许多次要人物,如伏盖太太、纽沁根男爵和皮安训等。伏盖太太是一个城市小市民的代表人物,她可以从舞女那样的笑容满面,一变而为债主的冷酷无情。她想尽办法在房客的膳食上节省开支,把房客喝剩的酒用瓶子收集起来,年年望着自己园子里的苹果树发愁,惟恐苹果收成不好。高老头的悲惨的死亡,只有当她害怕由此而给她带来一些额外的开销时,才引起她的不安。纽沁根田爵是金融资产阶级的代表,他在《人间喜剧》中多次登场,是《人间喜剧》的主要主人公之一。他在《高老头》中虽说只是初露头面,但我们已能看出这个资产阶级强盗的实质。皮安训是作者笔下的正面人物,他刻苦勤学,和拉斯蒂涅所走的道路恰恰相反。他同样在巴尔扎克的另一些小说中出现,却没有成为任何一部小说的中心人物,其典型性远不如《人间喜剧》中的反面形象那么突出。

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巴尔扎克的创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作了广阔的反映。他以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为中心图画,以金钱统治原则为这幅图画的线索,描绘了十九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的历史,并以批判态度指出产生这些现象的多种原因或一种原因,阐明隐蔽在这一大堆人物、激情和事件中的意义,暴露了贵族和资产阶级的罪恶,为我们认识当时法国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人间喜剧》的许多重要人物(如拉斯蒂涅、伏脱冷、纽沁根伯爵、皮安训等)在不同的小说中重复出现,这些小说明确地反映出他们的各个不同的生活阶段及其相互联系,从而加深了《人间喜剧》这幅广阔的社会画面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人间喜剧》中的人物性格是典型化的。尽管巴尔扎克唯心地认为“欲念”是人的基本要素,强调“欲念就是整个世界;没有欲念,宗教、历史、小说、艺术都是无用的”,但他总是把体现某一“欲念”的人物性格放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来研究它的具体发展过程,从不孤立起来描写它。而他要求通过生活环境来塑造人物性格这一现实主义基本原则的确立,又是和他深信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个观点相联系的。巴尔扎克作品里的中心人物乃至一些次要人物,都极为鲜明突出。葛朗台老头不同于十七世纪莫里哀笔下的守财奴阿尔巴贡,也不同于《人间喜剧》所描写的十九世纪任何其他守财奴和资本家的形象。

篇4:(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文学家成长故事_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他于1037年出生在今四川眉山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苏洵是北宋颇有成就的、著名的文学家,家中藏书很多;母亲也是一位有文化修养的妇女。他家有“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之美誉。

四川是文人荟萃之地,曾有“天下诗人皆入蜀”的美称。苏轼的家乡眉山既有奔流不息的岷江,又有峥嵘的群山,是江山灵秀汇聚之地。环山抱水,风景秀美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文化气氛,对苏轼的影响都是很大的。这不仅孕育了苏轼的聪慧和灵秀,而且也养成了他既洒脱、豪放,又稳重、热情的个性。

父母的引导使苏轼自幼喜爱读书学习。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开始亲自教他认字读书,还常给他讲故事。稍懂事的时候,父亲就是他最好的老师,给他讲经论道。因此苏轼七岁时就精读“四书五经”;八岁开始学诗,对欧阳修、范仲淹的文章十分崇拜;十岁能文,并且出口成章,一再得到亲朋好友们的夸奖。

有一次,在花园里,父亲吟了两句诗:“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苏轼听了说:“父亲,这真是好诗呀!”父亲说:“轼儿,这算不得好诗,要是在每句中加上一个很妙的字,那才会变成好诗呢!你想想,加上什么样的字好呢?”苏轼想了一下,就说:“前句加上一个‘摇’字,后一句加上一个‘映’字。就成了: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父亲摇摇头,说:“太一般了,不好。”

苏轼又想了想,很快说:“有了,改成‘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父亲听了说:“意思是出来了,不过用字太熟,也不好。”苏轼又说:“父亲,那你说用什么字好呢?”父亲沉思了片刻,说:“这样吧,你晚上睡觉时好好想想,再想不出来,明天要打你屁股啦!”

这天晚上,苏轼翻来覆去思索着,睡不着。天亮了,苏轼老早就爬起来,跑到父亲的房间里对父亲说:“父亲,那两个字我想出来了。一个是‘扶’字,一个是‘失’字。成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父亲说:“妙!这‘扶’字不只写了杨柳柔弱的形态,还写出了轻风绵绵的情意;这‘失’字更妙,写出梅花、月色溶在一起,没法分辨的情景。”

得到了父亲的夸奖,苏轼心里美滋滋的。不久,父亲要外出游学,苏轼和弟弟苏辙就拜张易简为师,继续学习。

听多了众人的夸奖,再加上自家书房中已经找不到没读过的书了,苏轼渐渐骄傲起来,他觉得自己从先秦诸子百家到汉代大赋、唐代诗歌都很精通,可以说到了“学富五车”的程度了。在这种自满情绪的支配下,他得意洋详地在自己书房挂了一幅自己写的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就在小苏轼自满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一本书上门求教。他对小苏轼说:“我问了好多文人,但他们都不认识这本书上的字。听说你博学多识,大家都把你叫神童,你肯定认识,所以我走了好多路专门来找你,希望能得到你的帮助。苏轼一听很自信地接过老人手里的书,心想:“不就是字吗?我肯定行!”

但他翻开书看了一会儿就呆了,这本书他不但没看过,连名字都没听过,而且书中有很多字他根本就不认识。这一刻,他明白了人外有人的话的意思了。对着老人满含希望的眼睛,他只好惭愧地摇了摇头。

通过这件事,苏轼觉醒了,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以前那么骄傲实在是不应该。他又想起自己作的那令人脸红的对联,于是苏轼连忙回到书房,准备扯下来。但就在动手的一瞬间,他忽然停住了,只见他略一思索,拿来笔墨,在上下联的前面各加两字,然后端详一番,满意地摊开书本又发愤用功去了。这一切都被站在窗外的母亲看得很清楚。于是她来到书房,只见对联变成: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母亲看见了,微笑着点点头。

苏轼不仅勤奋好学,而且兴趣广泛。一天,刚下过一场细雨,窗外翠竹郁郁葱葱,令人赏心悦目。他想画下来,可是几次提笔,都无从下手。

偏巧,这时表哥文与可来了,他是个画竹的高手。表哥说:“这样奇妙的竹景,你怎么不把它画下来呢?”苏轼说:“表哥,你是画竹的专家,我正想画竹子,但是不知从何处下手。现在请你来教我画墨竹吧!”

表哥文与可也不推辞,对着窗外绿竹一阵凝思,随即挥笔飞舞。不一会儿,一幅千姿百态的墨竹画成了。

苏轼说:“表哥,你画得这样好,有什么奥妙呀?”表哥文与可说:“有什么奥妙呢?不过多看多想多练罢了。下笔之前,必须多看,在胸中酝酿出竹子的形态和形象来,当这个形象出现时,你就马上动笔„„画竹子要画出神韵来。”苏轼听了表哥的话就说:“这叫成竹在胸啊!”“对!对!是胸有成竹!”

从此,苏轼在看书研读和写作之外,又加紧练习书画。按表哥所说的,他时刻注意观察周围景观,勤学苦练,功夫不负苦心人,终于成了著名的书画家。

1061年,苏轼再次参加了“制科”考试,直言当时存在的弊政,并不有所隐瞒。宋仁宗很赏识他,升他做了礼部员外郎。

1066年,父亲苏洵去世。苏轼又回家守孝三年。期满后,与堂妹成婚。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离开四川。

1069年,王安石任宰相,开始大刀阔斧进行变法。苏轼起而与王安石抗争。苏轼和王安

石的分歧主要是不同政见的分歧。如在解决宋朝财政拮据的问题上,王安石主张“理财”,苏轼主张“节流”。这是一个根本的分歧,这种分歧是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实践的根源。

1071年,苏轼到杭州做官。在杭州,他公务余暇时间访问寺庙,在湖边喝酒,题诗做词,留下了许多歌颂西湖的千古绝唱,最脍炙人口的恐怕要数“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的句子了。

他同僧侣歌妓交往,留下了很多趣话,活尽文人的洒脱。他体贴民间疾苦,因而也很有政绩。他和太守一道治理钱塘六井,开沟易管引西湖水,使六井水常满,为杭州百姓解决了吃水问题。苏轼在杭州任满后,又先后在密州、徐州、湖州任职。

元丰二年(1079年)7月28日,太常博士皇甫遵从汴京赶到湖州,把时任湖州太守的苏轼当场拘捕,押解回京,送交御史台审讯,因御史台又名“乌台”,于是这场北宋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就叫“乌台诗案”。

既名“诗案”,当然是写诗惹的祸。苏轼也主张变革,但反对王安石的激进,政见不合自然要形诸笔端。王安石倒是个正直的大臣,只把苏轼赶出京城不影响他的变法就行。但到后来,变法之争演变为新旧党争,苏轼便成了新权贵们打击陷害的主要对象。这些人摘出苏轼的一些诗文,说他不尊重朝廷,居然敢骂皇帝。苏轼有两句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副宰相王珪向神宗挑拨说:“陛下飞龙在天,而轼求地下之蛰龙,其不臣如此!”指责苏轼欺君,欲置苏轼于死地,其实神宗还不昏庸,说:“他写桧树,关朕何事?”

苏轼入狱时曾与儿子苏迈相约:如果案情不重,平时送饭只送肉菜,如果情况严重就以送鱼通知。一次,苏迈因事托人代送,这人正好弄到一条鱼,就送了进去。苏轼大惊,料自己必死,就写了两首绝命诗托狱卒转交给弟弟苏辙。其中一首写道:“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义结来生未了因。”

因众人的营救,在被关押一百三十天后,苏轼出狱,被贬往黄州。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下手中的笔,照样吟咏人生,指斥时弊。真个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过不是为美人,而是为国家,为文学。

离开政治漩涡的中心,苏轼做过八处16年地方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总要尽力为当地百姓办一些好事,如徐州抗洪、杭州修湖、密州赈灾,令当地百姓十分感念爱戴。即使是在流放海南期间,仍能不遗余力地推行文化教育,终于使这块蛮荒之地书声朗朗,文人辈出。

仕途虽然坎坷,但在文学艺术的领域里,苏轼却是古今第一奇才。他诗、词、书法、绘画无一不精,每门艺术都走在北宋时代的前列。苏轼的文风也极大地影响了北宋和后代的文风。

篇5:(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文学家成长故事_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当时,皮埃罗受一位农民的委托,要画一幅盾面画。他听说儿子会画画,想试试儿子的画艺,便将这任务交给了小芬奇。小芬奇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画成了一个骇人的妖怪。这妖怪长着火球般的眼睛,张着血盆大口,鼻孔中喷出火焰和毒气,样子十分的恐怖。作品完成后,小芬奇请父亲来到他的房间。他把窗遮去一半,将画架竖在光线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皮埃罗刚走进房间时,一眼就看到了这个面目狰狞的怪物,吓得大叫起来。小芬奇则笑着对父亲说:“请您拿去吧,这就是它该产生的效果。”皮埃罗从此确信儿子有绘画天赋,便将小芬奇送往佛罗伦萨,师从著名的艺术家委罗基奥,开始系统地学习造型艺术。此时的达·芬奇只有14岁。

委罗基奥的画舫是当时佛罗伦萨著名的艺术中心,经常有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在这里聚会,讨论学术问题。达·芬奇在这里结实了一大批知名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科学家,开始接受人文主义的熏陶。达·芬奇在20岁时已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他用画笔和雕刻刀去表现大自然和现实生活的真、善、美,热情歌颂人生的幸福和大自然的美妙。

达·芬奇并不满足他的这些才干,他要掌握人类思想的各个领域。他眼光独到,做事干练,具有艺术的灵魂。有一次,他在山里迷了路,走到了一个漆黑的山洞前。他在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我突然产生了两种情绪——害怕和渴望:对漆黑的洞穴感到害怕,又想看看其中是否会有什么怪异的东西。”他一生都被这两种情绪所羁束——对生活之不可知或无力探知的神秘感到害怕,而又想把这个神秘之不可知性加以揭露,加以研究,解释其含义,描绘其壮观。他很早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研究者、一个教师、尤其是一个艺术家。

当他在韦罗基奥的作坊学艺时,就表现出非凡的绘画天才。约1470年他在协助韦罗基奥绘制《基督受洗》时,虽然只画了一位站在基督身旁的天使,但其神态、表情和柔和的色调,已明显地超过了韦罗基奥。据传,韦罗基奥为此不再作画。现存他最早的作品《受胎告知》,构图虽没有创新,而背景山水的描绘却已注意到了空气氛围的表现。这表明他一开始就致力于解决写实与典型加工的辩证关系。稍后创作的《吉内夫拉·德本奇像》,一反15世纪艺术追求线条分明的传统,以逆光夕照的色调渲染他所倡导的透视效果。1481年创作的《博士来拜》(又译《三王来拜》),是标志其艺术风格达到成熟期的作品。该画虽由于他动身去米兰而没有完成,但从原稿上可以看出其构图和形象塑造所显示的艺术创新,大大超越了他的老师和同辈:由圣母婴孩和三位博士所形成的三角形稳定构图,按精确的透视法画的建筑遗迹和奔腾飞跃的马群等背景,说明他已不再从叙事的角度简单地罗列有关人物,而是对传统的题材进行彻底的改造。他所采用的色调幽暗的画法,使人物形象从影中突出,突破了传统绘画明晰透露的特点,预示着文艺复兴的到来。

1482年达·芬奇来到米兰,应圣弗朗切斯科教堂的邀请绘制祭坛画《岩间圣母》。这幅现藏于巴黎的作品,虽仍然是传统题材,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岩窟幽深的刻画及山岩间花草认真的描绘,证明他使用的烟雾状笔法已使其在传真写实和艺术加工方面达到了新的水平。尤其,这幅画,达芬奇在很久以后,又创作了一幅,虽布局并无多大变换,但人物的动作等

方面,有了一定的变化,应该算是对第一幅《岩间圣母》的更正,现藏于英国。《最后的晚餐》是他在这一时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这幅表现基督被捕前和门徒最后会餐诀别场面的湿壁画,绘制在米兰圣玛丽亚·德拉格拉齐耶修道院饭厅。巧妙的构图和独具匠心的经营布局,使画面上的厅堂与生活中的饭厅建筑结构紧密联结在一起,使观者感觉画中的情景似乎就发生在眼前。在人物布局上,一反平列于饭桌的形式,将基督独立于画面中央,其他门徒通过各自不同的手势、表情,分别表现出惊恐、愤怒、怀疑、剖白和慌张的情绪。这种典型性格的描绘,突出了绘画的主题,它与构图的统一效果互为补充,堪称美术史上最完美的典范之作。1500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随着共和制度的恢复,文化气氛一度活跃,画坛上也先后出现了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杰出人物。他向市民展出的一幅经过精心构思的《圣母子与圣安娜》素描草图,立即引起轰动,其构图原理和画法对艺术界有极大影响,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人也从中得到启发。1503年他一面着手为市政厅大会议厅绘制壁画(因再次去米兰而始终未完成),一面创作《蒙娜丽莎》和《圣母子与圣安娜》。这是两幅他极为珍爱的作品,始终带在身边,晚年移居法国也不离左右,最后遗存巴黎。

在达·芬奇的艺术遗产中,大量的素描习作也颇值得重视,这些素描和他的正式作品一样,同样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被誉为素描艺术的典范。其特点是:观察入微,线条刚柔相济,尤善于利用疏密程度不同的斜线,表现光影的微妙变化,他的每一件作品都以素描作基础。其艺术理论散见于他的5000多件笔记和未完稿的《画论》中,也是文艺复兴时代理论研究的重大成果。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美术家、雕塑家、建筑家、工程师和科学家、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代最完美的代表”,是“第一流的学者”,是一位“旷世奇才”。所有的,以及更多的赞誉他都当之无愧。

达·芬奇是人类智慧的象征,他怀有神灵般的无限理想,试图重新创造世界的美,量度世界的广大无垠,解释世界的奥秘。可是他只有常人的生命和力量。他的抱负是发现一切、研究一切、创造一切。他的生命是一条没有走完的道路,路上是撒满了崇高的未完成作品的零章碎片,他在临终前心酸地说过:“我一生从未完成一项工作。”列奥纳多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小镇,因此取名叫芬奇,5岁时能凭记忆在沙滩上画出母亲的肖像,同时还能即席作词谱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场的人赞叹不已。父亲安东尼奥律师认识到儿子的绘画才能,决定送他进佛罗伦萨艺术家委罗基奥工作室学习。在那里,他不仅接受绘画、雕刻、建筑艺术的教育,还受到其他科学的影响。芬奇在委罗基奥工作室曾经研究过鸡蛋的明暗变化关系,发现了明暗渐进画法。他在委罗基奥工作室度过了6个年头,成长为具有现代科学思想和勇于探索的人类智慧的典范。芬奇在佛罗伦萨是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的,他一心想要把他的艺术和智慧带进现实世界,光彩照人。他在31岁那年写信给米兰大公鲁多维柯·斯弗查,在信中列举了自己的各种才能,最后他还表示可为大公的父亲塑造一座骑马像,成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型雕像。大师41岁时完成这一巨作的土制塑像,因没有足够的铜铸造而使巨作终未完成,1499年法军入侵时被毁,否则将成为世界一大奇迹。大公对他的天才和辛勤劳动酬谢不是金币,而是金言玉语,这使芬奇十分不安,大公为了安慰他,请他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幅画,这就是《最后的晚餐》。如果说《最后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那么芬奇在51岁时自米兰重返佛罗伦萨而作的《蒙娜丽莎》则无愧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肖像画。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达·芬奇独特的艺术语言是运用明暗法创造平面形象的立体感。他曾说过:“绘画的最大奇迹,就是使平的画面呈现出凹凸感。”他使用圆球体受光变化的原理,首创明暗转移法(亦称明暗渐进法),即在形象上

由明到暗的过渡是连续的,像烟雾一般,没有截然的分界,《蒙娜丽莎》是这种画法的典范之作。瓦萨利认为这种明暗画法是绘画艺术的一个转折点。芬奇的一生始终在探索艺术的高贵气质,只有在美的创造中他才能感到心满意足。15世纪意大利的科学与理智、美的追求与创造,由于达·芬奇而登峰造极。可是大师的才能到了晚年并没有受到重视和赏识,教皇的冷漠使他十分伤心。1515年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重新占领米兰时,邀请大师赴法国定居克鲁堡,应聘为宫廷画家。大师1519年客死异国,终年67岁。他的学生佛朗西斯柯·穆埃基说:“芬奇的死,对每一个人都是损失,造物主无力再造一个像他这样的人了。”

篇6:(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文学家成长故事_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他于公元346年出生在江苏省。他生得虎头虎脑,很结实。父亲给他起了个名字叫“虎头”。小虎头聪明好学,不但爱写诗作文,画儿也画得很好。

有一天,顾恺之的父亲在家里宴请几位客人。一位客人带来一把华美的乐器——筝,借着酒兴弹奏起来。曲子奏完后,有位客人提议说:“这把筝真是太妙了!要是写一篇文章来赞颂它,那才好呢!”

在一旁陪客的顾恺之听了客人的话,略微思索了一下,就提笔写了起来,不一会儿,一篇题为《筝赋》的文章就写完了。然后,他大声地读了起来:

这筝多么的端正修直啊!

弧形的筝面就像天穹一样深远,下面的筝底就像大地一样平坦。

虽然它的身上绘着华丽的花纹,可它的本质却是那样朴实自然。

这是多么和谐统一啊!

许多人喜欢你文雅漂亮的躯体,可懂得音乐的人却更赞美你那清亮的声音„„

客人们听了连声称赞起来:“好!太好了!这篇赋真可以和嵇康写的《琴赋》媲美呀!”

顾恺之听了大家的夸赞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爽快地说:“为什么要拿我的文章和嵇康相比呢?不知道我的人,会因为我生得比他晚而看不起我;如果是赏识我文章的人,是会认真评价我的文章的,用不着和前人相比。”

听了顾恺之的这番话,大家连连点头,都觉得这个小孩子的确文思敏捷,气概不凡,是个很有抱负的少年才子。

顾恺之拜名画家卫协为师,苦学苦练。到了十几岁时,他的画就十分出色了,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青年画家。

据《京师寺记》中记载,东晋兴宁年中,江宁(今南京)有一座瓦棺寺刚刚修好,寺里的僧众请当时的社会各界布施。士大夫们纷纷慷慨解囊,最多的一笔布施没有超过十万钱。

顾恺之也出来布施,他准备捐赠一百万钱。大家知道顾恺之一向清贫,根本不可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就都以为他在说大话,寺院里的僧众也请他收回自己的承诺。顾恺之对寺僧说:“给我准备一面墙壁。”他从此就住到寺里,在那间屋子里闭门不出,在墙壁上作画,一直画了一个月零几天,才完成了一幅维摩诘的画像。但是这幅画唯独没有画上眼睛。顾恺之对寺僧们说:“第一天到这里来参观此画的人,请他们布施十万钱,第二天来的人请他们布施五万钱,第三天来的,就按照惯例收取吧。”

第一天,顾恺之打开了门,为维摩诘像点上了眼睛,顿时,整幅画如龙点睛,光照一寺。前来观看、布施的人如潮水般涌来,整个寺院水泄不通。很快就得了一百万钱。

顾恺之的三绝当中有一个是“痴绝”。

据《晋书·顾恺之传》记载,他曾经这样评价过自己:“恺之体内痴黠各半,合而论之,正得平耳。”其实这正是他乐观单纯、诙谐幽默的个性,很有魏晋名士的风度。下面就据《晋书》所载,举几个事例供大家欣赏。

顾恺之每次吃甘蔗,总是从尾部吃到头,有人就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吃,他回答说:“渐入佳境。”

有一次,他把自己的一些画装在一个柜子里,在柜子的前面贴了一道封条,然后把柜子寄存在将军桓温之子桓玄那儿。这些画都是他的精妙之作,也是他最珍惜的。桓玄悄悄地打开了柜子的背面,偷取了这些画,然后又把柜子装好,恢复原样,说自己从来没有打开过。顾恺之见柜子的封题如旧,而画已不在,一点都没有怀疑是有人窃取了,而是不停地说:“真是妙画通灵啊,变化而去,就像是人的羽化登仙。”一点都没有怪谁的意思。

他为散骑常侍时,和谢瞻同在一起当差。他常在夜下长声歌咏,谢瞻每次在远处赞美他,他听到赞美,就更加努力地歌咏,不知疲惫。后来,谢瞻困了,要去睡觉了,就叫了另外一个人代替自己继续站在那儿看着他。而顾恺之毫无察觉,一直吟诵到快天亮。

篇7:(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文学家成长故事_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约公元前145年,司马迁出生于夏阳(今陕西韩城县)的一个史官世家,他的祖先曾做过几代史官。司马迁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谈没有做官,生活在龙门附近的农村。

父亲司马谈对儿子抱有极大的期望,所以对他的教育格外用心,他亲自对儿子进行了启蒙教育。幼年的司马迁聪明懂事。他每次出门放牛的时候,父亲一定要他带一册竹简。父亲总会叮咛他:“不要贪玩,昨天晚上教你的字,一定要记牢!”司马迁一手牵过牛绳,把竹简轻轻地往牛背上一搭,竹简便“嗒啦”一声,平稳地垂挂在牛背两边,他朝父亲笑笑,走向田野。司马迁一个人的时候,就一边看着牛吃草,一边在地上反复地写他的字。如果碰到有伴儿凑在一块时,他就跟小朋友们一起玩。有时候,他教小朋友认字,像日、月、牛、羊、水草、小鱼等等,这也是他们游戏的一种。所以小朋友们不管比他大或小,都跟司马迁相处得很愉快,也不觉得这个牛背上挂了竹简的同伴,有什么奇怪,倒是佩服他能认得、也写得出这么多好看而有趣的字来。司马迁看着披在牛背上的竹简,在阳光照射下,闪着金光,他不由得想起父亲在农耕之暇,不计日夜地烧刻这些竹简,是多么的辛苦。玩的时候,他跟小朋友尽情地玩,打滚追逐、玩泥爬树;练字的时候,便认真、专心致志地练。

约公元前135年,司马迁十岁时,他父亲司马谈来到西汉首都长安做“太史令”,司马迁也随父亲来到这里。司马谈不是一个庸俗的官僚,他对自己卑微的史官职守抱有崇高的理想,他对历史论著抱有宏愿,并将这论著历史的理想和计划遗留给他的儿子司马迁,希望儿子能成为继承并光大祖业的接班人。司马迁“十岁则诵古文”,他父亲又请当时赫赫有名的儒学大师孔安国和董仲舒两位老师指教爱子。于是,年纪轻轻的司马迁,便已成为通晓历史学问的青年学者了。据说,司马迁极富钻研精神,一次他在研究一段历史时,发现几本韦的记载都不一样,他便收集起许多材料研究,最后肯定《尚书》的记载是正确的。

司马迁从《尚书》中了解到他的故乡龙门山有一个“鲤鱼跃龙门”的神话:只要坚持勇敢地不断向上冲,一跃过黄河那道数十丈高的龙门急湍,就能化身为龙,悠然邀游在彩霞之间。可是没跃过呢?还是黄河里的一尾鲤鱼罢了,迟早不是落入渔人的巨网,便是误食金钩,成为钩客的美食„„司马迁从那时起便盼望着自己有一天能跃过龙门,做一番事业。

公元前126年,20岁的司马迁开始漫游大江南北。他从京师长安出发,南下至江陵,渡江辗转到汩罗江凭吊屈原;沿湘江溯流而上,探访嶷山,瞻仰帝舜陵墓,观看有关的文物和书册;到过现在的浙江会稽山,考察有关大禹的传说;北上到淮阴,深入街巷,探访韩信的事迹;又到齐鲁之地,搜集孔子、孟子的轶事。为了进一步研究儒家的学说,司马迁虚心地向当地的儒老们请教;又到秦汉之际风云人物的故里访问,对楚汉相争的战场进行实地考察,挽救了大量史料。

司马迁通过实地考察和民间访问,印证了许多历史文献和传闻。如传说中孟尝君“好客自喜”,很喜欢招募天下各种人才,包括鸡鸣狗盗之徒。司马迁到薛地时,发现当地有很多顽劣子弟,与邹、鲁等地很不相同。当地居民告诉司马迁,孟尝君到薛时,带了六万余家任侠好人来,于是他才相信孟尝君确实“好客自喜”。为弄清“夷门”是什么,司马迁过大梁的废墟时,实地勘察,细心求证,终于弄清夷门就是城的东门,正是由于司马迁这种求实精神,《史记》才成为“实录”之作。

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得宠的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率军攻打匈奴右贤王,李陵为后方辎重官。不料李陵所率的5000步兵,被匈奴3万骑兵包围,又得不到支援。不得已,李陵投降了敌人。李广利本无将才,虽未遇到匈奴主力,也被打得落花流水。好大喜功的汉武帝非常生气,一些阿谀苟合之徒不敢得罪李广利,怕其妹李夫人给汉武帝参一本,讳言李广利的败绩,将责任都推到李陵身上。正直的司马迁为李陵鸣不平,直言辩护了几句。汉武帝却认为他在为李陵开脱而贬损李广利。于是公元前98年,司马迁以诬罔主上的罪名,被判处死刑。汉代法律规定,犯罪的人可以交50万钱赎死,或腐刑免死。腐刑是一种阉割生殖器的残酷刑罚。司马迁家境并不宽裕,他只有两种选择:死或受腐刑。生死之间,他千思万虑为免除污辱,最好选择死去,但不写完《史记》,他是死不瞑目的。于是他决定忍受这奇耻大辱。这次灾难给他的打击是致命的,司马迁痛不欲生。但每当轻生之念萌生,司马迁耳边就回响起父亲临终时的遗教。为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司马迁以血和泪日复一日地默默工作。

公元前96年,司马迁出狱,汉武帝任他为中书今。中书令是一个离皇帝很近的官,掌管政府的诏书、表章等机要事务,这引起很多人的不满。面对这些,司马迁毫不在意,他除了发愤写作外,对其他事情一概不闻不问。

公元前93年,司马迁终于完成了《史记》。这是一部不朽的历史巨著。全书130篇,50多万字,它系统地叙述了汉武帝以前3000年间各色各样人物活动的历史,包容了政治、经济、军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科学、宗教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故事情节生动,展示了一长卷光彩夺目的历史人物形象。《史记》成为我国文学和史学上的极为重要的著作。

篇8:(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文学家成长故事_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邓肯认为,舞蹈艺术来源于自然人体动作的原动力来自大自然的波浪运动:海、风、地球的运动永远处在同一的持久的和谐之中。她认为在自然中寻找最美的形体并发现能表现这些形体内在精神的动作,就是舞蹈的任务。她的美学思想可以归结为一句话:美即自然。邓肯认为芭蕾规范违反万有引力定律和个人的自然意志,它的每一种姿势都是一种终止,没有一种动作、姿态或节奏是连续的或可以发展的。

邓肯认为一切艺术的使命在于表现人类最崇高、最美好的理想。舞蹈家的天职就是表现艺术中最有道德、最健全、最美的事物。邓肯早期的舞蹈大多表现生之欢乐,抒情题材的作品较多。1913年以后,她的创作转向悲壮的、英雄的题材——L.van贝多芬、R.瓦格纳、Π。И。柴科夫斯基的音乐。这其中有她创作和表演的最著名的作品《马赛曲》、《斯拉夫进行曲》、《国际歌》、《第六交响曲》(柴科夫斯基作曲)等。

1921年,邓肯应邀去苏联办学,同时在德国、法国设有舞蹈学校。她曾讴歌过苏联十月革命。1922年,她与苏联诗人C.A.叶赛宁结婚,后又与之分手,到欧洲旅行,1927年12月14日因车祸逝世。

上一篇:成本会计单选题下一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