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技能学习笔记

2024-05-13

教师专业技能学习笔记(精选6篇)

篇1:教师专业技能学习笔记

2017年12月27日、28日,经过前期问卷调研、制定方案等一系列精心准备,滑县初中数学教研组长专业技能研修活动如期在滑县教师进修学校开展。

本次活动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育、专家讲座形式,采用讲练、交流结合形式,培养教研组长运用几何画板和数学公式编辑器Mathtype处理数学图形和符号的能力。用一位参训教师的话说: 由教师进修学校申治国主任、王世杰老师、白道口二中李国锋老师负责为我们培训。李国锋老师通过《几何画板入门》,首先教会了我们各种工具的使用,各种常见图形的作法以及数学教材中要求的对几何画板应用的知识点的练习。例如对顶角、邻补角的关系,垂线段最短,三角形高线、中线、角平分线交于一点等。王世杰老师通过《几何画板欣赏与制作》,给我们展示了数学的美,让我们学会了制作旋转图象,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直观、生动、有趣。教会了我们函数图象的绘制,参数的设置,解决了我们老师多年来画函数图象的烦恼。申治国主任通过《数学图形与符号的处理》,几何画板解决了数学图形的制作问题,公式编辑器Mathtype解决了多年来数学学案教案及试卷编制的符号问题。以前我们学校使用学案,老师总是喜欢手写或者下载拼凑,尤其是数学老师,因为他们在制作电子文稿的时候,好多特殊的数学符号不会使用。本次研修是一次真正实在且实用的学习。我们所有参加研修的老师,不管年轻的还是年长的都很热心的学习、用心的练习、认真地做笔记,做总结。三位指导老师耐心讲解、不厌其烦地为我们解决各种问题。

研修结束后,我们又制定了返岗实践活动方案,让我们的研修不流于形式,而是真正的落实到位。赵营一中的陈霞老师说:“作为我们学校的数学教研组长,虽然我还很年轻,但我相信我会用心的去做返岗研修,让我们学校的更多的老师学会这些实用技能。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我相信在领导的重视下、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信息化教学很快就会实现。”城关的郭晓丽老师说:“几何画板真是好,学习起来真苦恼,幸亏老师来相助,这样学习才舒服。”

老师们忘我学习的精神被互相感染着,下课了,让出去休息一下,几乎没有人动;回家了,晚上睡觉前还在练习,微信群里还在交流。什么叫废寝忘食,什么是如饥似渴,虽然大家还没有熟练掌握这两个软件,但是我们相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之日一定会来到。王世杰老师激动之余赋诗一首:

几时见过这情景,

何时下课总是早,

画里画外都在练,

板板图画总是情。

学学学学成高手,

习习习习成专家。

有喜有乐有问题,

感动上苍终成才。

篇2:教师专业技能学习笔记

主讲 陈羽新

教师的语言具有多种功能,如信息功能、表达指示功能、情感功能、美感功能、交际功能等。正如夸美纽斯所言:一个动听、清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素养时也提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幼儿正处在语言发展的敏感期,教师在一日活动中使用的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乃至其他心理发展有更大的影响。优秀教师的语言魅力就在于,它能够在活动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望。优秀的教师之所以深受幼儿的喜欢,其组织的活动之所以能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除了他们有丰富的知识之外,纯熟、优美的语言是一个重要因素,他们的语言可以使幼儿的一日生活更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

幼儿语言教育的过程不是一种从教师向幼儿单向的传递有关语言知识的过程,而是通过交流和对话让幼儿主动进行“社会的、认知的知识建构和与他人进行意义协商的动态过程”。因此,作为对话一方的教师,其语言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可以帮助幼儿学会交际,让幼儿学习语言,帮助幼儿社会化。

一、教师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幼儿的语言发展,大部分是通过没有外界压力的自然观察和模仿而来的,如果没有语言范型,幼儿的语言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展。在幼儿园,教师的语言无疑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学习的范型,幼儿对老师的一词一句、一腔一调甚至某种口头禅都非常敏感。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与幼儿的交往中,还是在正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的语言客观上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按照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他人的语言输入和语言反馈是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重要环节,语言输入是幼儿分析、比较、内化语言规则的源泉,语言反馈在幼儿对语言规则提出假设并检验假设的过程中起到验证、调节的作用。因此,教师语言使用得当,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学会正确运用词汇、语调、语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内心感受。

幼儿人园以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活动的场景、交际的对象都与在家不同。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除了午睡两个小时之外,幼儿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人进行着互动,其中尤以与老师之间的言语和非言语的交流最为频繁。教师的语言因此成为幼儿接触最多的语言输入。幼儿从老师的语言中学习和理解了幼儿园的活动规则,从有意识地听到听懂老师的指令性的话,再到学会按照老师的指令参与活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从只会用简短的语言回答老师的问题、回应老师发起的谈话,到自己学会提问题、主动发起与老师或同伴之间的对话、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只会模仿老师的言行、按照老师制定的规则被动参加游戏,到创造性地使用语言、通过协商主动改变规则玩游戏„„在这些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起到了示范、指导和鼓励的作用。

教师语言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有时是有意识、有计划的,有时是无意识、无计划的。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包括帮助幼儿理解学习和行为要求,学习一些规范性的语言表达方法、语言交往规则,纠正语言错误教师语言的影响很多时候教师没有明确的意识。教师说话的语气、风格等都可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为幼儿所习得。例如:幼儿经常会在家里和爸爸、妈妈等人玩“上课”的游戏,学着老师的样子说:“小朋友们,现在是我们学本领的时间了„„我看哪个小朋友

坐得好„„妈妈小朋友坐得正,我喜欢她,我要给她一朵小红花„„”从幼儿的这段话中,我们能够看到教师的影子,很明显这不是教师有意识教的,而是幼儿无意间自然获得的,也就是说,这时教师语言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从教师的语言中,幼儿可以直接获得新的词汇、句式,学会理解生活指导性语言,学会与人交流的方法和技能。但是,教师的语言范型对幼儿的语言发展并不总是产生促进作用,只有良好的言语表现才能对幼儿语言发展、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良的言语表现则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教师坚持说普通话有利于幼儿学习普通话、养成用普通话回答教师的问题,但教师在活动中无意识地使用方言或者在与家长交流时经常使用方言,则有可能降低幼儿学习普通话的热情。缺少变化的、内容贫乏的语言也缺乏对幼儿注意倾听的吸引力,不利于幼儿从中获得新的信息。因此,每一位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可能对幼儿产生重大的榜样作用,从而更加主动地发挥语言的榜样作用,而避免和消除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

二、教师语言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

幼儿与环境中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刺激因素之一,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言语交流在其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因为教师不仅仅通过语言向幼儿传递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能有目的地影响幼儿认知学习和思维过程,影响幼儿思考问题、表达思想、判断和想象等能力的发展,并能促进和提高幼儿与环境中的人和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质量。

教师的语言能直接引起幼儿对观察对象的注意,使他们有选择地感知观察对象。在幼儿园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一些话:“今天啊,我要给小朋友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她是谁吗?”“听一听,这是什么动物在叫啊?”“请小朋友看这幅画。”教师的这些语言都能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教师的语言可以使幼儿关注观察对象的某些部分或某些特征。例如:“请你仔细看一看,这两幅图哪些地方不一样?”使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在“不一样的地方”,而对“一样的地方”不会关注;听到“看看这个小房子是用哪些几何图形的积木拼起来的”要求之后,幼儿会去找房子中有什么“几何图形”、有几个,而不会顾及这些几何图形的“颜色”或“大小”。

在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提示,还可以帮助和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与现时的活动情景结合起来,解决面临的学习问题,获得新的学习经验。教师的语言启发实际上在传递这样一种信息此外,教师的语言对幼儿认知发展的影响,还表现在,教师语言本身可能包含对幼儿的认知要求。教师在与幼儿进行语言交往时,教师的语言有时是直接针对当前存在的事物的,如指着苹果问“这是什么?这是什么颜色的?”而有时与当时存在的事物没有关系,如在没有任何实物的情况下,教师问幼儿“苹果和橘子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或者“石头可以用来干什么?”等。在前一种情况下,幼儿只需通过视觉感知就能回答,而后一种情况则需要幼儿通过回忆和思考,将自己已有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工和概括,找出合适的语言进行回答。研究认为,对年龄较大的儿童,教师语言中的高认知要求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

三、教师语言对幼儿情感态度形成的影响 稳定的情绪、积极的情感体验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是有利的,教师的恰当语言能够起到稳定幼儿情绪、激发幼儿积极情感的作用,为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通常,教师不经意的一句“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可能让一位小女孩向同伴炫耀一个上午,幼儿表现好时一句“你表现真棒”可能使这位幼

儿以后表现更棒。教师经常恰当的赞扬、鼓励、肯定、安慰的语言,会使幼儿感受到被尊重、关爱,被理解和接纳产生被重视感和安全感。如果在获得语言支持的同时还得到了教师的微笑、点头、注视以及抚摸、拍头等亲密的身体接触,幼儿更会感到极大的温暖、关爱和信任。

教师消极性的言语则会影响幼儿的自尊、自信,容易使幼儿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幼儿情绪、情感的正常发展,也影响幼儿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幼儿园教师常见的消极性的话有以下几种:对幼儿人格进行攻击的话,如“你怎么一点都不懂道理呢”“像你这样的孩子我真是第一次见到”等;轻视和嘲弄的话,如“这个都干不了,你还会干什么”“你真是个小少爷”等;刺激幼儿自尊心的话,如“你能不能老实一点,怎么像个猴子”“你的耳朵长到哪儿去了,连我说的话都没听见”等。

教师的语言还会影响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好奇、好问是幼儿的天性,而兴趣又是学习动机产生的源泉.,也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保证,所以,保持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学习和探索兴趣是教师的职责之一。除了学习材料、学习环境等客观因素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外,教师的语言引导无疑是学习兴趣产生和保持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教师富有感情的语言,幼儿爱听、乐意听,这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减轻幼儿的认知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够使幼儿对幼儿园、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学习动机,也能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自我预期,激发自我成长的动机。

教师的活动指导语可以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兴趣。教师对幼儿问题的回答、对幼儿想法的适当反馈,是对幼儿探索行为的最大支持和保护。活动结束时,教师还表扬了凡凡爱动脑筋。许老师对凡凡主动思考的发现和鼓励,对凡凡后来的探索过程起到了直接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幼儿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教师语言的影响。幼儿尚不能在思维和语言水平上直接理解道德,而只是在感觉和行动上理解道德,因此,教师语言对幼儿的行为规范的养成不是通过说教产生影响的,而是教师的暗示潜移默化发生作用的。例如:李老师在教师节收到了许多包装精美的鲜花和色彩鲜艳的贺卡,多数是家长买来的,李老师只拿起了一张看上去简简单单的贺卡,上面还歪歪扭扭地写了几个字,对大家说:“呀,这张贺卡真漂亮!是王小丫自己动手做的吧,真好!老师最喜欢这样的礼物了。”于是,孩子们一齐用羡慕的眼光看着王小丫。此时,李老师没有直接批评其他幼儿的错误(赠送礼品),但却以表扬王小丫的话暗示大家,“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是送给自己喜欢的人的最好的礼物”。

幼儿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波动性,难以保持,业已产生的某种道德行为还需要经过多次和不同形式的正向强化才能逐渐成为幼儿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师及时的言语表扬、鼓励、奖励,对幼儿良好的行为表现会起到加强和促进的作用,及时、恰当的批评、否定等对幼儿不良的行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弱、消除幼儿的不良行为。言语的强化如果配合以表情、动作、实物的强化对幼儿效果会更好,特别是对小班、中班的幼儿。

尤其是对语言能力较弱的幼儿,情急中的表达更是语无伦次,半天听不懂意思来,老师更是无从回应。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产生“我说了老师也不爱听,说了也没用。”等消极的自我意识,使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阴影,渐渐地对语言表达失去兴趣,变得不想说、不爱说,运用的频率也因此渐渐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语言能力的发展。故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热爱幼儿,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以自身积极的语言态度影响幼儿,并对幼儿的语言表达给予积极的肯定与支持,不断激发幼儿积极的语言情感,强化积极的语言行为,从而加速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提高语言素养是教师保持良好语言态度的基础。良好的语言素养在表达上起到了准确传递信息表意和传情(声情并茂)的作用,这种作用产生的效应是能够准确理解和领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感受着语言的魅力之所在。因此,良好的语言素养是教师保持良好语言态度的基础。我们的教师有为幼教事业而奋斗的奉献之心,也有热爱本民族语言的赤子之心和教育幼儿的爱心,这种情怀很难得、很高尚、也很珍贵,但它只能与能力并存而不能替代能力,“要给幼儿一杯水,教师自身必须是一条涓涓流淌的小溪”。由此看来,教师的语言素养对幼语言能力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重视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素养。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生活中不可或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语言教育中,文学作品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如何“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和优美(选自新《纲要》)”上述内容不仅说明语言教育的重要性,感受幼儿教师肩负语言教育的重托,也让我们深深意识到教师还应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因此,提高教师自身语言素养,发挥语言魅力的教育影响功能,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三多:多阅读,多阅读一些散文,如《圆圆的春天》、《秋天的色彩》等等,欣赏与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丰富自身的语言养料;多朗读,在阅读时若能读出声则效果更佳;多看,多看一些语法、修辞等方面的书籍,了解并掌握汉语语法、修辞、逻辑等正确用法,努力使自已的语言更规范、更具魅力,精益求精,富有吸引力。发挥教师语言魅力的教育功能。

语言的使用赋予语言生命,使用在语言生活圈里具有重要作用。语言可以通过语气、表情、语调等方式来达到表达的意向。相同的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说出来,配上不同的表情、动作即可表达两个截然相反的意思。实践中发现幼儿不能有效地理解并掌握各种语言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需要,而更多的是根据教师说话时的表情、动作来理解其含义。因而,教师要注意发挥自身的语言魅力,使用语言时不断提醒自己注意:注意自身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语言的逻辑性);注意自身的语言面貌(包括语言的清晰度、适宜的音量和适度的表情等);注意适度的语言修饰(恰当的语词),让语言更富美感。如幼儿参观春天的花园时说:“我看到红的花”、“我看到黄色的花,好漂亮”“我看到很多不同颜色的花” 教师不妨也向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五颜六色,真美丽。俗话说:“教师无小节,事事皆楷模”。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都应当时时注意以积极的语言态度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得到感染、熏陶,陶冶情操,诱发热爱语言的情感,感受语言交流的乐趣,大胆尝试运语言和提高运用频率,发展语言能力,让语言更好地为生活服务,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尤其是对语言能力较弱的幼儿,情急中的表达更是语无伦次,半天听不懂意思来,老师更是无从回应。久而久之,幼儿就会产生“我说了老师也不爱听,说了也没用。”等消极的自我意识,使幼小的心灵从此蒙上阴影,渐渐地对语言表达失去兴趣,变得不想说、不爱说,运用的频率也因此渐渐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语言能力的发展。故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热爱幼儿,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以自身积极的语言态度影响幼儿,并对幼儿的语言表达给予积极的肯定与支持,不断激发幼儿积极的语言情感,强化积极的语言行为,从而加速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提高语言素养是教师保持良好语言态度的基础。良好的语言素养在表达上起到了准确传递信息表意和传情(声情并茂)的作用,这种作用产生的效应是能够准确理解和领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感受着语言的魅力之所在。因此,良好的语言素养是教师保持良好语言态度的基础。我们的教师有为幼教事业而奋斗的奉献之心,也有热爱本民族语言的赤子之心和教育幼儿的爱心,这种情怀很难得、很高尚、也很珍贵,但它只能与能力并存而不能替代能力,“要给幼儿一杯水,教师自身必须是一条涓涓流淌的小溪”。由此看来,教师的语言素养对幼语言能力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重视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素养。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生活中不可或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语言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语言教育中,文学作品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如何“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性和优美(选自新《纲要》)”上述内容不仅说明语言教育的重要性,感受幼儿教师肩负语言教育的重托,也让我们深深意识到教师还应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因此,提高教师自身语言素养,发挥语言魅力的教育影响功能,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实践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三多:多阅读,多阅读一些散文,如《圆圆的春天》、《秋天的色彩》等等,欣赏与感受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美,丰富自身的语言养料;多朗读,在阅读时若能读出声则效果更佳;多看,多看一些语法、修辞等方面的书籍,了解并掌握汉语语法、修辞、逻辑等正确用法,努力使自已的语言更规范、更具魅力,精益求精,富有吸引力。发挥教师语言魅力的教育功能。

篇3:论专业技能抽考对教师的挑战

我国的高职院校, 长期专注于基本理论学习, 忽视现实技能的培训, 技能抽考的实施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目前的高职院校大多底子薄, 很多都是由原来的中专甚至高中在社会转型中, 由于无法适应社会需要转变办学而来,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许多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不高, 更是缺乏专业技术能力;二是专业设备老化严重, 实验实训基本上是陈旧落后的被淘汰设备;三是教材都更新速度慢, 很多专业仍然采用十年前的教材, 少数教材甚至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 完全不符合现代市场的需要;四是缺乏实践和培训基地;五是国家投入严重不足, 虽然国家最近几年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 但是缺口大, 人均支出比例不足, 影响力在社会上不大, 教师的专业技能能力提升主动性也不强。专业技能抽考的出现, 不仅是对广大学生技能的全新考察, 也是对传统专业教师职业技能素质的挑战。

1 专业技能抽考对教师的挑战

1.1 深入企业行业, 了解行业内部对人才技能的需求

在抽考制度下, 无论你的办学条件怎么样, 学生的底子有多么薄, 为了不亮红牌, 每所学校将尽一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千方百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市场主导下,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需要他们具备什么样的技能, 只有深入企业行业才知道, 而抽考制度中, 技能环节的设置都充分考虑到企业行业的需求。教师们要想使教学与市场不至于脱节, 在压力下必然深入企业一线, 学习实践技能, 了解行业动态, 这种机制能促进教师加强他们的专业能力, 这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目前的职业院校, 大多都与企业都有合作, 但是大部分都是关于办学与就业方面的合作, 教师与企业并没有很好的联系起来。学校与企业应该建立一种联系机制, 使教师能轻易深入企业一线, 了解市场行情和学习实践技能;同时企业也可以派员工深入课堂, 作为教师给学生带来最前沿的资讯和实践技能。学校与企业的互动, 使教师与企业员工角色互换, 界限模糊, 更有利于学生实践技能的学习。

1.2 更加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理论知识的灌输

专业技能抽卡的主要评价标准是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综合, 以技能任务的完成作为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标准, 让学生的知识水平, 专业能力, 社会能力都体现在技能考试中。这种转变要求教师从根本上改变观念,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实施任务导向教学模式, 使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把教学地点从原来的教室搬到实训室, 教学工厂, 使教室和工厂结合, 理论和实践结合。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来看, 实践技能比理论知识更重要, 重视实践, 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 也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院校的根本特点。因此, 在技能抽考的驱使下, 广大职业院校将会改善实验实训条件, 转变教师观念, 加强实践教学的实施。当然,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 院校实验实训环境各有差异, 很多标准和规范还不完善, 这都是教师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1.3 不放弃每个学生, 重视团队合作

传统的教学模式, 除了重理论轻技能外,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 就是不注重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不管是从以前的教学大纲来看, 还是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 很少提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教学环节中也是如此。从宏观角度来讲, 单打独斗是从古至今中国人的民族特性, 有句话说的“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就能鲜明的反映这个特点, 中国人缺乏团队精神, 这在短期内饰很难转变的。以前的教学模式, 并不是不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 只是在考试中很难有效的进行考核。如今有了抽考制度后, 在某些实践技能考试环节, 需要两人或多人的分工合作才能, 这就对广大的专业教师提出新的挑战, 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 除了注重技能培养外, 还应该把团队精神寓于教学之中, 让学生们意识到, 通过团队合作才能把任务高质高量的完成, 这样的话, 学习好的必须要帮助学习差的同学, 反过来学习差的在督促引导下也能取得进步, 不至于掉队。

2 技能抽考实践现状

当然, 改革并不会顺风顺水, 现实总不能跟上理论的节奏。目前许多省份推行抽考制度已有多年, 已经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 制度缺陷也在慢慢完善。抽考制度在教师层面上给教师提出的挑战, 广大的教师如何应对的呢?笔者了解到, 目前大部分学习在抽考制度下, 不管是从管理层面还是教师层面, 实际的改革力度并不大。据调查, 部分教师在面临技能抽考时, 并没有真正在平时的教学中过多的重视团体精神的培养, 而是在考前进行突击培训, 就像准备笔试考试一样, 这是教师们最擅长也是广大学生最熟悉的方式, 而效果似乎也还明显。

究其原因, 问题的根源在于:

2.1 应试为主流的中国教育制度下, 广大教育者的习惯思维是应试突击

中国的教育制度的一大弊病就是应试教育, 虽然为大多数人诟病, 但一直很难得到有效改善, 这跟中国几千年的科举制度是分不开的, 这种思维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中, 很难根除。抽考制度的初衷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学习到真实的技能, 具备扎实的职业素质, 让老师改变教育教学方式。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在抽考制度下, 仍然通过对学生进行突击培训来应对考试, 并能取得好的成绩。

2.2 抽考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的

抽考制度的实施已经有多年了, 得到广大教育者的认可, 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也在慢慢改善。但是抽考制度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并没有考虑到各学校各专业的实际, 如技能抽考项目所要求的实验实训设备有的学校并不具备, 抽考中技能项目的设计者也是抽考的实施者, 抽考项目并没有体现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的要求。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很普遍, 要得以解决, 需要抽考制度的各方, 包括设计者、学校、教师共同努力, 逐步完善。

总之, 专业技能抽考的实施对广大教师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一举措的实施, 实现了车间教室合一, 教师师傅合一, 学生学徒合一, 作业产品合一, 理论实践合一, 教学比赛合一的教学改革, 学校上下拧成一股劲, 围绕学生探索新思想新方法, 推动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抽考各个环节中的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 对每位专业教师都是很大的挑战。抽考制度的实施, 其目的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挑战, 同时也会促使教师得到锻炼和提高, 使专业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上一个台阶, 这将是各个学校非常宝贵的财富。当然, “动一发而牵全身”, 抽考制度的出现, 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总体业务水平, 而且会影响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使各环节形成良性循环, 从而让职业教育向前迈一大步。

摘要:目前, 专业技能抽考制度在各个职业院校中得到应用, 是除传统考试之外对技能要求高的学生的有效考查方式。这种新的考查方式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也是对新形势下教师授课能力的考查, 广大教师应根据抽考制度相应调整授课方式。

关键词:专业技能,抽考,挑战

参考文献

[1]章仙踪.湖南抽查高职学生专业技能[N].中国教育报, 2010-12-02.

[2]肖伟.高职专业课程技能抽考评价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6) .

[3]何玉龙.高职院校职业技能课程设置优化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 2007 (4) .

篇4:机电专业教师如何提高学生技能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14-01

机电工程专业是大专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立足于学校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为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内容,为本专业的学生开展了机械制造技术、电机拖动与控制、工厂供电、单片机原理、机床数控技术、机电设备故障分析与维修等相关课程,以此希望学生在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能力切实培养自己的技能,为走入社会奠定良好的技能基础。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是职业技术学院主要的培养目标。因此,机电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实践能力操作水平的提高,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能力和技能,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机电专业的教师应该如何有效的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呢?

一、增强教学内容的有趣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机电专业相关课程内容都非常的枯燥,如果教师教学方式和方法不恰当,那么会使本来已经枯燥的内容变得更加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厌学心理的产生。事实上,应用型学科毕业的学生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就必须依靠自身的理论知识开展工作,因此,理论知识的牢固掌握是学生技能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机电专业的教师在开展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应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教师在针对某一理论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将实践实例告知学生,让学生在实例中切实感受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生活中,不乏某些安全事故是因为机械操作者的错误操作由此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因此,生活实例的列举能够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理论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此外,教师的举例也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为学生知识的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说,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在授课中应该积极备课,丰富教学形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二、重视并关注学校实训室的建设

机电工程专业一般都需要学校为其配备实训室以方便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事实上,部分学校为节省开支,缩减实训室建设的经费,导致实训室成为了摆设,从而使得学生在接受完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后毫无机会进行实践探究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得教学理论与实践脱离。面对这种情况,机电专业的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主人翁的精神,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积极向学校相关负责人进行反馈,督促其进一步落实实训室的建设和完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缺少责任感,不能积极的为学生奔走呼号,即使意识到教学条件的落后和教学设施的欠缺,教师仍无动于衷,消极对待。可以说,这样的教学现状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每一位机电专业的教师都应该认真担负自己的责任,积极向学校领导反映教学情况,为学生的学习谋福利,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学习和实践环境,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三、完善评价体系

在职业技术学院的测评体系中仍然以考试测验作为主要的测评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形式,机电工程专业亦是如此。前文已经说过,机电专业毕业的学生一旦走入工作岗位就需要依靠自己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而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可能再去翻阅资料。因此,虽然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特别重要,教师在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测评中采取考试测验的方式是正确的。但是,机电专业毕竟属于应用型专业,学生学习能力不能紧紧围绕在理论知识的测评上,还需要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综合测评。所以,机电专业教师必须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将社会实践作为主要的测评依据并对学生的实践给予严格的测评标准,这样的话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原因何在?一方面,实践测评比重的增加无形中会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保障学生基本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严格的测评标准能够避免学生敷衍应付。事实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让学生和教师都越来越重视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也增加了教学实习这一环节。但是,部分学生的教学实习仍然属于应付了事的状态,比如说,教师在教学实习中不给于学生实习指导,学生在教学实习期间不去真正的实习,等到实习报告上交的时候随便网上复制一份作业应付了事,因此,这样的教学实习没有任何意义可言。所以,教师应该加强测评标准,增加测评难度,这样的话能够从反面激发学生的实践动力,从而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技能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校企联系,为学生技能的发展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学校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应用型专业学生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在经验的累积中提高技能水平。技能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学生在常年累月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因此,学校在立足于学生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中应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说服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从而使得学生在求学期间能够积累大量丰富的操作经验,为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职业技术学院在不断的发展,伴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机器化大生产以及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因此,机电专业教师必须立足于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所以,机电专业教师应该增强教学内容的有趣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和掌握水平,为学生技能的培养奠定基础。此外,教师还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重视并关注学校实训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完善评价体系,丰富教学评价模式,以教学测验为手段促进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技能的提高奠定基础;最后,在学生真正踏上社会之前学校应该加强校企联系,为学生技能的发展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从而全方面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实现教学目标和要求,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篇5:教师专业技能学习笔记

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心得体会

我们幼儿园这次学习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 ,给我的感触很深,让我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中“以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对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这次学习,给我感触最深的有以下两点:

第一, 关于师幼沟通方面的技巧。

我们作为幼儿老师,一天到晚都在和孩子打交道,首先要积极的与幼儿沟通,在生活中做幼儿的亲人,在游戏中做幼儿的伙伴,在精神中做幼儿的朋友,在困难中做幼儿的导师。比如,我们刚接触一个新的班级,首先要先熟悉每个孩子的.名字,并尽快的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名字。这样,让孩子明白了老师对他的尊重。我们还应该学会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不要轻易的打断孩子的谈话,让孩子把话说完,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的心理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

第二,要用真心去爱孩子,要用快乐去感动孩子。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时刻装着一颗爱幼儿的心,一颗对每个幼儿负责的心,对待每个幼儿都要有耐心,照顾幼儿要细心,给与精心的呵护和教育,把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不讽刺挖苦幼儿,更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真正的把幼儿当成我们的好朋友。在一日活动中我们要时时关注他们,哪怕一个鼓励的眼神,拉拉手、摸摸他的头,都传递着我们对孩子的爱。我们要多鼓励、多表扬,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在教育活动中及时给予孩子评价,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同时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肯定。只要我们营造出了快乐的环境和气氛,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眼神,都能让孩子体会出其中的快乐。

通过学习《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我明白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摆正心态,多和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和讨论,取长补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做得更好!

曾晓珊

篇6:教师专业技能学习笔记

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学相长,要变“一桶水”为“长流水”,教师必须在慷慨“给予”的同时努力“汲取”,变“教”为“学”,变阶段性“充电”为全程学习、终身学习。要抓住机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加强学习,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探索,与时俱进,打破学科界限,增强教育智慧,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

促进教师教育理论更新。信息时代师生地位的变化。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资源的社会分布形态,造成信息的多源性、易得性、可选性。这导致了教育活动的背景由信息不对称变为信息对称,因此改变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引起教育者权威性的削弱,逼迫教育模式走向民主,也迫使教育者更多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自我强化。

重视国际教育资源的参与。为了更好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国在进行教师专业化的进程中,必须重视国际教育的力量的作用。具体表现是: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与中国本土化的实践相结合,有利于中国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机制具有重要借鉴、培养、促进的作用;国际化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和网站等,这些教育资源的开放,有利于促进我们教师教育的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发展。

因此,为了促进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我们应该关注国外公司培训项目的先进性和独创性,吸收其有益的信息和经验,特别是在应用技术转变观念方面。

明确规定教师行业的准入条件。为了更好实现教师专业化,必须明确规定教师行业的准入条件。在这方面,教师专业化可以借鉴其他行业专业化的例子。学生读完大学法学本科后并未成为法官、律师,必须经过考试,得到社会必要的认可。

提高教师行业的待遇。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一个有效的手段。提高教师行业待遇,能够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健康顺利发展,真正实现教师专业化,使教师行业成为吸引人的一种高尚的专业。

聆听顾明远老师讲课已经不止一次了,每次听来,都觉得那么朴实,那么亲切,那么感人,回味他所讲的内容,能让人感受到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拳拳的热爱之情。

对于农村教育,顾老师这几年多次在不同场合阐述其现状、问题及重要意义。顾老师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我是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每次收到的教育学会工作简报中都能看到顾老师的文章,而这些文章中,大多都是谈农村教育的。

说句实话,目前的.农村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设施简陋。在农村,许多小学使用的还是砖瓦房,这种砖瓦房在雨天很容易露雨,而且还容易落泥块甚至瓦片。在有的地方,村子里最破最差的不是农民的住宅,而是学校。

2、教学设备落后。在农村,许多小学仍然用的是螺丝灯泡,一个教室四个或六个,很少用日光灯的,教室灯光昏暗。在有的教室里,学生用的桌椅很低矮,很像幼儿园小朋友用的那种,这对他们的成长多不利呀。许多学校电脑少得可怜,只有一两台,甚至有的学校一台也没有。真不知他们的信息课是怎么上的。

3、优秀的教师缺乏。现在许多大学毕业生宁愿在城市漂着,也不愿去农村任教,而过去民办转为公办的老师大多到了退休年龄,农村教师青黄不接。近两年来,国家实行特岗特聘政策,缓解了这种局面,但谁又知道这些特岗特聘的老师会在农村呆多久呢? …

这些问题,似乎并没有引起许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所以我们很少听到人们为农村教育呼喊的声音。正因为如此,才让我觉得顾老师的呼吁更为嘹亮,更为感人。

是的,我们国家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我们的教育重点依然是在农村,只有农村教育水平提高了,我们国家整体教育水平才能提高,而农村,随着改革和城镇化步伐加快,教育方面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所以农村教育现状和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上一篇:大学生认识自我小组下一篇:文科生个人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