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专业的幼儿教师学习心得

2024-04-20

做专业的幼儿教师学习心得(通用12篇)

篇1:做专业的幼儿教师学习心得

学习《做一名具有专业感的教师》的心得体会

最近有幸学习了《做一名具有专业感的教师》,深有感触。文中坚持“以人为本”和以创新为生命的教学理念,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震撼了我的灵魂。“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化为智慧,将文化积淀为人格。”“一个教师能走多远,他的学生就能走多远。”要想做到此,我们当教师的就应当“做一名具有专业感的教师”。为此,我有一些比较浅薄的感悟,叙述如下:

一、感悟之一:专业自信

教师的自信来自于教师的专业,我们必须跟上信息时代知识迅速更新的步伐,构建可供升级的基本知识结构,这样才成了奠定教师尊严的起码前提。那么,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在漫长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坚持学习,坚持阅读,坚持教学,坚持科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文化知识水平和扩大人文视野范围。坚持自我剖析、自我澄明,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积累和反思,随时随地捕捉有利于数学教学的现象,并转化为自己的教学经验,建立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建构积极的专业自信。这才形成数学教师个人教育智慧的良好途径。

二 感悟之二:专业技能

教师既然作为专门职业,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技能体系。我们每位数学老师,都有自己的“一份自留地”——一个或两个班集体。这些活泼可爱,求知欲和模仿力很强的孩子,他们各有长短,各有个性。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育。如何将这些孩子培养成为可用之才,为他们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打下坚实而牢固的基础,这就需要我们数学老师要树立教师课堂的专业技能。

教师的专业技能就是研究教学,除此别无他路。我们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研究,不断学习,如梁实秋所说的:“读书永远不恨其晚,即使晚了,也比不读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理念。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过长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了解和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学习风格,从而独领风骚。

三 感悟之三:专业自我“专业自我”指数学教师来自于不同地方,不同的学历,更有不同的教育经历和教学风格。因而,对孩子的影响和感染也有所不同。那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该如何用最佳的方法,最好的思想和人格去影响和感染我们所教育的孩子呢?这才是我们当数学老师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本人认为:当今我们的教学受到了太多的外来干预,教研部门“让我们怎么教,我就怎么教”上级领导让我们“干么就干什么”——这些以影响了我们数学教师专业自我决断的能力。我们当数学老师的,不能做“墙上的芦苇”两边倒,或跟着一边倒。我们应当具备有非常坚定的主观意识,坚持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文学修养,深入钻研教育教学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让自己在教育教学以及校验这条历史长河的激流中站稳脚跟,站立起来。

作为一位年轻教师,我读后深受震撼,受益匪浅。一个老师,一个数学老师,自身的修养提高是必须和非常重要的。中华大地五千年的传承、沉淀,留给我们的除了古迹,还有方块字。只有我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修养,才能给学生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课堂,才能在授课的时候展现给学生们自信的微笑,才能引领他们感受中华民族千古流传的文化力量。

做有专业感的教师,我离理想的差距还有多远?还有多少路程需要我去走?回想自己参加工作这几年,我恪守职业操守也算是没有违背职业的尊严,但要做到一个拥有专业感的教师,我真的是逊色得很!

从离开学校到工作至今,我确实一直在追求做一个专业感的教师,但一堂好的课,不仅仅是一堂课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一名教师要具备真正的教育的内涵和素养,做到厚积而薄发,才能使课堂精彩纷呈,这的确非一日之功!当我真正做到了理想的时候,我相信我会自信的站在孩子中间,将我的才华,智慧、理想,集中彰显在讲台之上。要让孩子们在体会文字乐趣的时候,认识、欣赏他们的老师,毫不怀疑地接受他们的老师。

我想,今后要坚持努力练就专业素质,真正成为一名具有专业精神的中专数学教师。

篇2:做专业的幼儿教师学习心得

书中谈到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评价等诸方面的问题都是通过不断的实践研究,摸索出来的,以往的一日活动中存在着六多现象,即集体活动多于自由活动,教学活动多于游戏活动,室内活动多于户外活动,等待时间多,控制时间多,班级人数多。联系自己的教学,虽然仅是不同往日,幼儿教育更多体现的是以幼儿为本,更具科学性,但不可否认有些时候在教育活动中,因急于求成,过多的干预了孩子的自由学习。老师讲的过多,限制了孩子思维的发展。让孩子失去了自由探索的空间。生活教育中有时缺乏耐心,不是去教孩子做,而是过多的帮孩子做,导致孩子们的自理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一个教师不管他唱的有多好,弹得有多棒,也不管他的课上的有多创新,如果没有很好的师幼关系作基础,课堂上没有师幼良好融洽的情感交融,那么,他的教育也是失败的,只不过是一个人的表演罢了。什么才是好的课程,好的教育?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一切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时刻把孩子放在心中,蹲下身子,用一颗童心与孩子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顺应孩子的年龄特点,说他们听的懂得话,把教育融进游戏盒生活之中,还给他们自由的天空,让他们在快乐中健康的成长。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得个体,同时也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教师不能做控制者,一定要在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教育,灵活的教育个体,促使我们教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不多的学习,不断的向专业方向发展。

篇3:读《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有感

一、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的构建

首先,庄老师认为主题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既要符合现实性,又要对儿童经验有一定的挑战性。她强调无论做什么主题,都要有一个总目标,总目标里要体现整合观念。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制订的教学目标只是单纯体现本节课的目标,没有真正从主题的核心概念构建一个总体的发展目标,从而不能促进儿童的多元化发展。其次,在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很多教师往往都是以自身的喜好来确定,没有考虑儿童所熟悉的、所喜欢的事物,这样不利于幼儿构建新的知识经验。在幼儿园,每个班级里都有主题墙,感觉只是表面存在,相对应的调查表不见踪影,更没有区域活动的呼应和主体性活动的游戏,这些都是我们多数教师存在的共病。庄老师提倡的理念是:主题统领、领域渗透、教学和游戏相互融合。我们不能单存走教学的唯一路线,一定要把教学和游戏相互结合起来,以课程为依托,在选择、整合、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的生活环境资源,构建园本化的主题课程实施体系。庄老师举了一个实例:以交通工具为主题课程,在讲解船这种交通工具时所给出的船的主题活动网络时让人一目了然,让儿童通过想象用语言来表达未来船的样子,展开幼儿想象的空间,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庄老师能想到的有关船的民间故事,通过讲故事来进行对幼儿语言方面能力的培养等。

二、《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给了我们正确的导向

细细回味,品味到了教育的真谛。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达到真正有效?庄老师的几种有效教学方法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一)要实现有效教学首先要实现目标的有效性

作为老师大家都知道目标确定的原则是围绕教学内容来确定的三维目标:第一个层次是认知领域、知识技能的目标;第二个层次是智力、能力的培养目标;第三个是关注情感、态度、社会性发展目标。许多老师都是按照以上来设定目标的,有些时候目标设定得过多、太过宽泛,或者太笼统又缺乏实用性和操作性,目标就失去了它的有效性。针对这些问题庄老师给出了几点建议:(1)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无论是什么教材,首先要进行重组和分析,识别教材的课程潜能。(2)教师要高度关注幼儿。备课时要考虑幼儿的先前经验、背景、个性特征和已经掌握的技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更要有孩子。(3)教师要经常积累经验和课后反思教学。优秀的教师有一种风格就是教师的日常积累和反思:积累失败与成功,反思自己的经历,与心灵对话,认真学习他人经验,接受各类培训。

(二)有效教学必须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只想让幼儿去死记硬背知识,每次上完课后,不做提升,不做总结,有些时候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孩子说的话一样东一句、西一句,没有逻辑,没有让孩子领悟到实质性的东西。庄老师认为幼儿学习要倡导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发现学习、游戏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无论哪一种学习重要的是发展孩子的各种思维和创作能力、提升素质,这才是孩子终身受用的。幼儿教育是启发性的、基础性的教育,不是让孩子去记忆知识,而是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要让他们用动作、用语言、用图画,用多元的方式去学习、去表达。

(三)有效课堂应该做到简单、真实、自然、有效

老师经常听课、上示范课,我们经常是“看课件课”,把连环画、图画书,扫描了一幅又一副,放给小朋友看,大篇幅地讲,这是很多老师的通病。庄老师提倡的是,“简单、真实、自然、有效”的课堂。每一节课要找出关键的和重要的,对儿童各项能力发展有价值的,让孩子来讲、来想、来学、来表演、来迁移。组织教学就是调动孩子原有的经验,帮助幼儿建构新的经验,课后拓展、迁移经验。老师不要过多地关注形势和操作,例如,我们在设计“动物找家”“九宫格”等情景游戏时创意很多,设计很多花样,可是数序概念,从左到右还是从下往上,教师都没有做铺垫,花架再多却没有预想的效果。又如,在学门牌号码时,教师说他家住502,然后就问孩子,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孩子根本不清楚。在学习门牌号之前,我们可以做一些调查,小涵家住什么地方,小朋家住哪里,幼儿就会回答我家住山水花城84号楼1单元302,等等,然后再问302是什么意思,孩子很容易就能回答出3代表什么,2代表什么。再来学习门牌号就很容易了。我们要分析教材,分析幼儿的年龄特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真实、自然、有效。

作为在一线教学的教师,要把读书作为一种提高自身修养和专业素质的有效手段。这本书开启了我一扇门,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既然选择了教师,我们就应多读书,读好书,发挥自身学习的正能量,让读书丰盈自己的生活,让读书提升自己的品味,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勤奋的读书人,专业的教书人!

篇4:做专业的幼儿教师学习心得

关键词:幼儿教师;爱心;教研;学习;专业标准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要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良好的教育,首先要有优秀的教师。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提出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六十二条基本要求。它是国家层面出台的秉承教师专业价值、塑造教师专业形象、促进教师深度专业发展的重要指南。对照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做优秀幼儿教师呢?

一、倾情幼教“爱”当头

冰心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热爱幼教事业,关爱每一个儿童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专业素养。我们每天面对的是天真无邪的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幼儿。为爱哭的幼儿擦擦眼泪并给一个拥抱,帮鞋带松了的幼儿系上鞋带,为尿床的幼儿单独换一下衣服……这些细小的动作彰显着教师对幼儿的爱,而是否爱幼儿可以看出教师是否爱这份事业。爱幼教事业,才能用心工作,从做好一日常规工作入手,把爱倾注于一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早上来园热情接待幼儿及家长,认真组织每一个活动,关注每一个幼儿的需求,及时安抚受到伤害的幼儿,帮助幼儿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及时和家长交流沟通幼儿的情况……用心工作就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对待工作精益求精,而非应付了事;用心工作就能感受到来自家长、同事、幼儿的认同与尊重;用心工作就能持续发展专业能力;用心工作就能感受到教育工作带来的成功与幸福。

二、提升水平“研”为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只有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而基于工作实践、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的园本研究,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工作中,我们要用心观察,发现问题,研究方法。如把自己的教育故事完整地记录下来,事件中自己是怎么处理的,有哪些收获,采取了哪些有效方法;或者是自己的一些失败经历,条分缕析地写下收获与感想。如我们幼儿园编写的《我的教育故事》和《成长的脚步》就是教师在记录教育故事过程中的收获和反思。我们根据教师兴趣成立了研究小组,研究小组组长负责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惑问题进行归纳整理,每周进行教研活动,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实现教师智慧的碰撞与共享。期间,我收获很大,撰写的论文《反思性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在《幼教园地》上发表,论文《幼儿园园本研究探索》在《黄河口继续教育》上发表,主持的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立项课题“幼儿安全教育问题的研究”顺利结题。自主研发的玩教具“妙妙圈”获省自制玩教具展评三等奖,创编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幼小衔接数学乐园”在全市优秀课程资源评比中荣获二等奖等等。在研究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我真切感受到了教研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三、幼教路上“学”无境

幼儿教师要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終身学习的典范。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古灵精怪的小天使,他们的问题千奇百怪,他们的行为表现蕴含着无数的教育契机与价值,他们的身心发展需要专业的呵护……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具备多元的专业素养、高超的教育智慧,才能受到幼儿喜爱与尊重。这就需要幼儿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向书本学习、向幼儿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同事学习,在研修中学习、在网络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学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因为爱,所以爱。我要加强对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深入学习,立足工作实际,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做优秀幼儿教师,在幼教路上幸福前行。

参考文献:

[1]刘慧.理想的幼儿教师[J].江苏教育研究,2006(12).

[2]冯晓霞,蔡迎旗.我国幼儿园教师队伍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人民教育,2007(11).

篇5: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学习心得

刚学完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的第一章班主任的角色要求,我不自觉地有一种投入,是太多的事例,太多的技术性的东西,太多的可操作性的东西,这些无不吸引着我。遇到问题,从怎样的角度去分析,简直是一部理性的充满科学精神的班主任宝典。正如王老师的写作宗旨中提到的,做到了尽量减少空话、大话、套话、废话。

边读边做了很多重点笔记,联系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感触颇多。这一章节中我们学习了班主任的角色意识是教育型的管理者、学习指导者、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学习者、心里工作者、家庭教育的指导者。班主任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在学生的眼中就是一个“官”,作为自己则认为班主任就是上传下达的桥梁,让学生能在学习的同时,做好各方面的事,但读了这本书后,使我有了更深的理解,做为一个班主任,不仅仅充当一个管家的作用,还有多重身份。

作为教师时教给学生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学习指导者。作为班主任不仅仅是一般的管理者,而是“教育型的管理者”,在管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育。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对学生要做到关心,发现问题要敏锐,工作做到及时,态度诚恳。但班主任要真正进入"平等对话者”的角色,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有平等的意识,学习和探究的心态。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班主任又成了心理工作者,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处理事件,而不是简单的批评教育。先进行诊断,然后对症下药,心理治疗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效果会更好一些。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单是学校老师的任务,家庭教育变得尤为重要。因为不同的家庭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学习注意力、个性等各方面会有所不同,低水平的家庭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实在太难教了,而水平高的家庭的孩子往往容易腐蚀,畸形的消费欲和幸福观,使他们见多识广因而胆大,注意力分散,学习不认真,也正因为这个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提高家长的素质,早就合格的父母,已成为我们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班主任理所当然的成了家庭教育的指导者。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中,所以班主任必须想办法成为家庭教育的内行,做到心中有数,脚下有根,使家庭教育对学生起到实质的作用。

下面就举我们班的几个案例吧。

案例一:我们班有位女生,小学开始就有一种嗜睡病,这种病会周期性地发作,一发作就只能睡觉,不能爬起来上学。刚开始只以为是一种身体疾病,可后来慢慢发现她也有些心理方面的疾病。比如她自己会经常烦其他同学,上课对着他们傻笑或眨眼睛,还会幻想说其他同学骂她、打她,但我调查下来她说的都不是事实。对于她的这种心理特点,我有针对性的处理事件,而不是简单的批评教育,先进性诊断,然后对症下药。现在我一直比较关注她,让班长坐她旁边,帮助她也带她一起和其她同学融洽相处,我也时不时跟她沟通,问她在学校的一些感受。现在对于特殊的她,我们会给予更多的关心,让她能和其她同学一样融入我们这个大环境中来,让她感觉到老师和同学对她的关爱。经过这段时间观察她比以前开朗多了,经常和班长几位女生一起相处得很开心,也不去和其他同学烦。我相信心理治疗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效果会更好一些。

案例二:关于家庭教育的指导者方面,我们班一位体育特长生,他们家还有个双胞胎哥哥,在花园中学读书,他是体育特长召到我们学校。由于他从小比较调皮,现在自己只看重体育,对于学习态度很差,所以父母批评得比较多;而他的哥哥一直是学习比较好又比较听话的。这次期中考试结束,我们学校和花园中学同一时间开家长会,由于他们爸爸是晚上开出租车,只有妈妈有空参加。在开家长会之前我们班的弟弟就对我说他没家长来开家长会,说他妈妈要去哥哥那开,而爸爸要开车没时间,再说他考班级倒数第二,他爸来的话肯定很没面子。后来我还打电话和他妈妈联系过,他妈妈刚开始说没人去,后来被我说自己的孩子

总得关心一下,就说和他爸爸再商量商量。等开家长会那天他们家没有家长来,在家长会快结束时我们班的弟弟打电话过来问有没有家长来。从他那个电话中我感觉到孩子还是希望有家长来的。对于这样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家庭,父母处理事情也要顾及两个孩子的感受,尽管弟弟成绩差,如果两父母都放弃他,对他不管不问,那孩子自己肯定也没多少动力。后来我又联系他妈妈,对于这次家长会的事,我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尽管平时表现再不好,他们也不应该放弃,因为孩子自己也是希望得到关爱的。可能多点关爱反而会使孩子有所改变,而不是置之不理。因为孩子心中是感到父母对待哥哥和自己是不一样的。最近我也一直期待他的父母的教育方式能有所改变。

篇6:做专业的幼儿教师学习心得

教育有三种方式:管孩子,哄孩子,帮孩子。历来的教育者(包括我自己),只会用前两种方式。王老师竭力向我们推荐的是第三种方式——帮孩子,主张班主任实现思路和工作方式的转轨,从只会交替使用“管”和“哄”的方式转变到逐渐更多采用“帮”的办法上来。作为新教师的我,第一要务是做好“管”和“哄”,在此基础上努力做好“帮”。

王老师书中谈到有关班主任影响孩子的手段——定规矩、评比、批评、惩罚、说服、表扬、榜样、集体舆论、师爱、威信,让我感触颇多。结合具体的事例,我看到了智慧的老师做出的智慧的选择。同时王老师很理性地分析了这些工具的用处,也指出“万能钥匙是没有的”,每一种工具只有用得恰当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怎样才能算有效果呢?学生在你这种方法的影响下确实有进步。我结合自己在这学期的工作,发现自己确实做得不好,遇到问题,只是单纯地选择了批评,很少运用表扬,效果非常不理想。另外,自己定的规矩,说过的话,有时疏忽了,让学生逐渐有了坏的意识——老师没惩罚我,下次还可以再犯。在以后的工作中,面对班级及学生存在的情况,我要学会使用多种手段,并理智地分析和思考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力争把这些工具用娴熟。当然,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要盲目硬搬。

书中结语处引用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美国商人去亚洲某部落订购草垫,订得多反而提价,因为单一的重复动作将使人很厌烦;第二个故事是一个工作了十五年的人从没被提升,而刚进公司一年的小伙子被提升了,他得到上司的回答是“您并没有十六年的经验,您只有一年的经验,只不过您把它用了十五次而已。”这段话发人深省,如果我们年复一年地走老路,总是一遍又一遍地复制自我,那收获的多半就只是疲惫和焦虑,永远做不成快乐明哲的班主任。快乐的前提是明哲,是智慧。

篇7:做专业的幼儿教师学习心得

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就要有专业自信。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提升自己的专业自信?窦老师说除了读书还是读书。

“只有读书,才能一头抓着语文,一头抓着学养,然后从中间串联起学生。真正的教育家无一不是嗜书如命的人。拥有实践经验的教育者,倘若不通过读书,获得洞察人性的智慧,观点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

“爱读书的人,不管怎样,都愿意在忙碌中,找到书这位朋友,并与之对话的。对话中,慢慢地,回到自己,关照自我,关乎内心。这样,你就不仅仅停留在理解人家的文字上,而是进一步,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方式,并且,和作者,甚至文字中的人及现象一起产生共鸣。”

这是书中窦老师谈读书的一段话。读书是一件极其需要坚韧的意志力的事情,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的方式,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能做到的人着实不多。我们常说学生不愿意读书,不愿意看书,学习不刻苦,成绩上不去。反思我自己,虽然也常读书,但并没有做到每日必读,经常是一忙起来就把书本抛之脑后,弃之枕边。有时候还停留在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笔记而读书的浅层次,没有对书本进行细细地品味和咀嚼,没有跟着大师、名师们去进行深度思考,这种缺乏思考的阅读是不足以催生思想火花的。在今后的阅读旅途中,我当像玫瑰一样边读边想,且思且行,在反思和批判中荡涤心灵蒙上的尘埃,让自己少一些书匠气,多一些书卷味。

狄金森说:“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行走在语文的教学与研究之路上,阅读是源头活水。

做一名有专业尊严的教师,还要有专业自我。这就需要思考。窦老师说:“作为一个教师,就要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具有高超的素养,对自己的课堂,能够作明智的判断与抉择。”

我思考起了自己的平日工作,由于我对自己的既有知识很少进行独立思考,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往往采取与大家一样的共同立场,主旋律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流行什么我就紧跟什么。为什么我会跟着风跑?为什么我会不知所措?为什么我会为他人独尊?为什么我会找不着北?其实这些都需要我从自己身上反观,改变自己就要有独特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为此我们才会变得平和、平静,欣然一笑,坦然面对。

回想自己将近5年来的语文教学生涯,不知上了多少堂语文课,也不知听了多少节语文课,也曾无数次想过要把自己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感悟记录下来,但每每都因为所谓的忙碌说到底其实是懒惰而未能变成文字。即使写了一点自己的教育成长轨迹,也是寥寥无几,而那些在上课、听课、阅读过程中闪现的诸多思想火花,也早已成为过眼云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梁实秋说:“读书永远不恨其晚,即使晚了,也比不读强。”

窦老师说:“读书、实践、思考,永远不恨其晚,即使晚了,也比不做强。”

篇8:做专业的幼儿教师学习心得

2012年9月13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记者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专家访谈。接受访问的刘晓明教授坦言,据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普遍现象,有60%多的教师明显感受到职业倦怠的影响,有16.1%的教师表现出中等程度的低成就感,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目前我国中小学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存在着离职的倾向。

喜欢不喜欢,热爱不热爱,满意不满意自己的工作,这个基本问题决定着一个人的工作幸福指数。教师个体职业幸福指数不高,直接带来了教师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工作效率多方面损失,也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并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质量。

做成长者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提高教师幸福指数,克服职业倦怠,就必须从多方面做出努力。对个体而言,最重要的是努力成为专业上的成长者。

有学者说,“幸福应该属于一种成长的过程”。成长是人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感受到自我成长无疑是一种快乐的过程。这种成长的过程便是一种幸福。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断获得价值感、成就感、创造感和审美感所带来的幸福感。有了幸福感,教师才能真正克服职业倦怠,才能享受事业,享受生命。

研究:拥抱课堂幸福

教师的幸福感首先体现在课堂之中。

在语文课堂里,教师与学生成了好朋友,一起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彩,体味字里行间的喜怒哀乐,一起领悟作者的弦外之音。学生对教师敞开封闭的心扉,说出自己的疑问,表现出自己的快乐,天真无邪,驰骋想象,无拘无束,畅所欲言。那种聆听、感悟、诵读和叙述都是投入的、真情的。师生双方融合在同悲共欢的诗意般的境界中,学生是幸福的,教师也是幸福的。

然而在现实中,相当多的语文课堂枯燥、乏味、沉闷,了无生机,是学生“最累”“最怕”“最厌恶”且“最无收获”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感到自己的付出未能得到应有的、期待的结果和回应,因而强化了对自己消极评价的倾向,感受到低成就甚至感受失败的教师当然不可能收获教育幸福。

显然,客观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亟须解决,而这些“问题”往往不能简单地在书本里找到现成的答案。要提高教师的教育幸福感,首先就应着眼于帮助教师通过研究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在课堂中感受成长。

对此,教研人员、教科研人员责无旁贷!

我们策划、组织的各种区域性研究活动,首先应以此为鹄。

从研究活动的“选题”说,选题应源于教师和基层学校自身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是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种种“真问题”“真困惑”。当然,也可以从一些具体的情境问题中引发深层思考,提炼上升为内容更为丰富的,具有一般意义的“选题”。唯有这些源于“真问题”的研究“选题”才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最适合教师的胃口,顺应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研究、解决教学中的这些“真问题”,对改善课堂教学现状,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实践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则是获得成长、感受幸福的过程。

这些年来,我们主要利用网络、短信、电话等工具,通过问卷调查、小型座谈,了解搜集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差错”“困惑”和“问题”,征求他们对全区研究活动内容及形式的需要和建议。然后,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将种种“问题”“建议”筛选、整合、分类,形成全区研究活动的“选题菜单”。从研究活动的“方式”而言,“教研”与“科研”结合,“研究”与“培训”统一,采取“主动参与”的方式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在实践中,我们将研究活动的“选题菜单”公布在本区教师进修学校网页上,让广大教师从自身实际出发自由选择。然后,根据反馈的信息制定研训活动计划,组织不同对象,开展不同专题、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研训活动。

譬如,小学习作教学历来令人头痛,有很多问题、难题需要研究解决。2012年4月,我们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习作教学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为主题,开展了“菜单式”研训活动。这一主题是应广大教师要求,在学年初列入“选题菜单”,并于制定学期研训计划时确定下来的。在活动开展的一周之前,我们把活动通知发布在学校网页上。同时,挂出了这一主题内的八项具体研讨内容和三种研讨方式,供广大教师进一步选择。各校教师纷纷报名参加,回复、表达自己的意愿。我们及时汇总有关信息,同应邀参加活动的专家———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江苏省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袁浩理事长交换意见,确定了以“让习作成为学生童年的乐事”为研究内容,以教学观摩(习作课例展示、执教者说课、同行评课)、专家点评、讲座以及对话互动为研讨方式。这次活动让广大教师为之振奋,受到启发。研究的主题“如何让自己的学生爱上习作课,学会习作,享受习作”也成了许多教师进行后续思考、探索的自觉要求和研究专题。

建设“学习型研究团队”

在学校内部,学科备课组、教研组、教科研课题组等常规的教研、教科研组织,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一些现象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教研组、备课组的研究过分追求“统一”,小组合作研究就是为了形成统一的教学预案;过于偏重“名师”引领,教研成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独角戏”,其他教师很少有机会真正参与;“合作”成了“演讲者”与“听众”的关系,“共享”异化成了大家被动接受名师的灌输。凡此种种,显然是不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

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教研组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新的要求,加强学校常规性教研组织的建设,是放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和建设应运而生,成了热门话题。

最早倡导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美国教育家博雅尔提出,“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的使命并朝着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人,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目标相互作用、共同参与。教师学习共同体应体现和坚持“自主”和“分享”的特点。

实践表明,建设学习共同体式的研究团队,首先要着力于建设团队学习文化。要以“研究”为纽带,努力把备课与学习、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这里所说的“研究”应是同组教师之间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主动进行的对话、沟通、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和教学资源,通过互动、相互支持解决问题。惟有这样的“研究”才能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一种研究的学习文化,也惟有这样的“研究”,才能对教师个体思考研究能力的提高和反思习惯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这样的团队文化氛围中,有的学校教研团队开展了课堂观察、思考、合作研究活动;有的教研团队开展“同课异构”“一课多教”的“反复实践、多次反思”的合作研究活动;有的用录像记下实践研究课教学实况,课后组织全组或全校语文教师合作研究反思时,让执教者能从“听课者”的角度与同组教师一同重温课堂教学,全面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而发现问题,作深度反思。……

这样的团队教研活动,追求“共享”,强调“合作”,使常规的教学研究组织具备了“学习共同体”的特质,有利于教师个体确定“合作、分享”的理念,增强在教学实践中思考、研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作为语文教科研活动的组织者、服务者,要努力发现典型经验,组织推广,充分放大其效能。譬如,我区凤游寺小学,使年级语文备课组合作研究与校级语文教研组研究相结合,加强两级教研团队的建设。他们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听取一个年级组备课研究活动的介绍,参与年级组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认真听课,并深入学生的学习小组,明确分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课堂观察,并采用他们设计的课堂观察表真实地记录下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表现以及小组合作、教师个别指导的情况。课后进行整理、汇总、合作反思、讨论分析,从中得到结论,指导、推进全校语文教学改革。2012年10月,我们在凤游寺小学组织现场会。本次活动由两个板块组成:其一,观察凤小两位教师执教研究课。课前,给每一位与会教师发了一张凤小设计采用的“课堂观察分析表”,要求大家与凤小的老师一起参与课堂观察。课后,参与分析讨论。其二,由凤小语文教研组重点介绍两级教研团队相结合的实践研究模式。凤小的经验让老师们眼前一亮,一个个如凤小这样的成功经验,就从现场会走向了全区,成了各校学习型研究团队建设的共同资源。

研训人员还应当是教学研究活动的研究者和指导者,自觉置身于教学研究活动中,积极投入研究,充分发挥自身示范、指导引领作用。

“善读”

促进教师成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帮助教师养成阅读习惯。

要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不仅应通过研究活动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必须通过阅读,使自己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教师本应是读书人,小学语文教师尤应“善读”。

读理论著述。反思与研究需要武器,语文教师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必须重点阅读语文教育的专业著述、教育教学及儿童发展的理论著作,不断丰富自身的理论素养,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于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没有理论引领的反思与研究,只能意味着低水平的重复。

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们在全区积极推进“振兴阅读行动计划”,引导教师开展与学生共读、读书会、读书沙龙等读书活动。同时,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设计、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课堂为何总是低效拖沓”“好课究竟如何评判”“教材究竟该如何把握”等,开展网络研训活动,组织教师自主参加,在线阅读专家论著、在线聆听专题学术讲座,在线交流读书体会、发帖研讨。

读文化经典。教育需要智慧,教育的智慧大多是经过岁月的淘洗和社会历史检验的古老智慧,存在于经典之中。读文化经典,可以使我们多一份智慧的薪传,对教育的理解会更真切,更深入。

我区夫子庙小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孔子命名的小学。在这所小学任教的特级教师刘红,近十年来以“追寻孔子,让语文返魅”为语文教学目标,致力于研读《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经典,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坚持研读探索,要把学生们都带到“乐学境界”里,让他们都成为乐之者。作为区研训人员,我们积极参与“刘红特级教师工作室”的组建、学习和研究工作,在刘红老师的引领下,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工作室”在全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于是,我区越来越多的教师捧起儒家经典,狠下“虚心涵咏,切己体察”的功夫,同时又博览洛克、卢梭、斯宾塞等外国教育大师的论述,学习研究、采撷整合。经典中,重视“儿童”,强调“激励”和“快乐”的基本理念,“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学实行结合”等教学方法,“切问”“近思”“明辨”“践行”的学习路径,无不闪耀着孔子等先贤大师们教育思想的灿烂灵光。这睿智的光辉,观照着我区广大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追寻“乐学乐教”的美好境界,书写幸福的教育人生。

走近名师

田本娜教授说,小学教师的素养最主要的是“人格修养”。“人格修养”要体现在心灵上,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具有一颗“爱心”,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专业课。几十年来,以斯霞、霍懋征、袁2) 等老一辈小学语文教育家为代表的优秀语文教师群体探索创造,开拓前行的历程表明,他们的卓越成就源于他们对母语教育的深情和对学生的挚爱。因为有爱,所以奉献,因为奉献,所以收获,因为收获,所以幸福。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说,“幸福即是某种德性。”

人格高尚的名师是一本厚重的书。从根本上说,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幸福指数,必须引导广大教师阅读“这本书”,学习他们的高尚人格,和教师一同走近名师,以他们为楷模,设计自己的成长规划,寻找自己发展的路径。

篇9:读《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有感

一、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的构建

首先,庄老师认为主题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既要符合现实性,又要对儿童经验有一定的挑战性。她强调无论做什么主题,都要有一个总目标,总目标里要体现整合观念。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制订的教学目标只是单纯体现本节课的目标,没有真正从主题的核心概念构建一个总体的发展目标,从而不能促进儿童的多元化发展。其次,在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很多教师往往都是以自身的喜好来确定,没有考虑儿童所熟悉的、所喜欢的事物,这样不利于幼儿构建新的知识经验。在幼儿园,每个班级里都有主题墙,感觉只是表面存在,相对应的调查表不见踪影,更没有区域活动的呼应和主体性活动的游戏,这些都是我们多数教师存在的共病。庄老师提倡的理念是:主题统领、领域渗透、教学和游戏相互融合。我们不能单存走教学的唯一路线,一定要把教学和游戏相互结合起来,以课程为依托,在选择、整合、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的生活环境资源,构建园本化的主题课程实施體系。庄老师举了一个实例:以交通工具为主题课程,在讲解船这种交通工具时所给出的船的主题活动网络时让人一目了然,让儿童通过想象用语言来表达未来船的样子,展开幼儿想象的空间,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庄老师能想到的有关船的民间故事,通过讲故事来进行对幼儿语言方面能力的培养等。

二、《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给了我们正确的导向

细细回味,品味到了教育的真谛。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达到真正有效?庄老师的几种有效教学方法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一)要实现有效教学首先要实现目标的有效性

作为老师大家都知道目标确定的原则是围绕教学内容来确定的三维目标:第一个层次是认知领域、知识技能的目标;第二个层次是智力、能力的培养目标;第三个是关注情感、态度、社会性发展目标。许多老师都是按照以上来设定目标的,有些时候目标设定得过多、太过宽泛,或者太笼统又缺乏实用性和操作性,目标就失去了它的有效性。针对这些问题庄老师给出了几点建议:(1)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无论是什么教材,首先要进行重组和分析,识别教材的课程潜能。(2)教师要高度关注幼儿。备课时要考虑幼儿的先前经验、背景、个性特征和已经掌握的技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更要有孩子。(3)教师要经常积累经验和课后反思教学。优秀的教师有一种风格就是教师的日常积累和反思:积累失败与成功,反思自己的经历,与心灵对话,认真学习他人经验,接受各类

培训。

(二)有效教学必须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只想让幼儿去死记硬背知识,每次上完课后,不做提升,不做总结,有些时候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孩子说的话一样东一句、西一句,没有逻辑,没有让孩子领悟到实质性的东西。庄老师认为幼儿学习要倡导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发现学习、游戏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无论哪一种学习重要的是发展孩子的各种思维和创作能力、提升素质,这才是孩子终身受用的。幼儿教育是启发性的、基础性的教育,不是让孩子去记忆知识,而是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要让他们用动作、用语言、用图画,用多元的方式去学习、去表达。

(三)有效课堂应该做到简单、真实、自然、有效

老师经常听课、上示范课,我们经常是“看课件课”,把连环画、图画书,扫描了一幅又一副,放给小朋友看,大篇幅地讲,这是很多老师的通病。庄老师提倡的是,“简单、真实、自然、有效”的课堂。每一节课要找出关键的和重要的,对儿童各项能力发展有价值的,让孩子来讲、来想、来学、来表演、来迁移。组织教学就是调动孩子原有的经验,帮助幼儿建构新的经验,课后拓展、迁移经验。老师不要过多地关注形势和操作,例如,我们在设计“动物找家”“九宫格”等情景游戏时创意很多,设计很多花样,可是数序概念,从左到右还是从下往上,教师都没有做铺垫,花架再多却没有预想的效果。又如,在学门牌号码时,教师说他家住502,然后就问孩子,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孩子根本不清楚。在学习门牌号之前,我们可以做一些调查,小涵家住什么地方,小朋家住哪里,幼儿就会回答我家住山水花城84号楼1单元302,等等,然后再问302是什么意思,孩子很容易就能回答出3代表什么,2代表什么。再来学习门牌号就很容易了。我们要分析教材,分析幼儿的年龄特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真实、自然、有效。

作为在一线教学的教师,要把读书作为一种提高自身修养和专业素质的有效手段。这本书开启了我一扇门,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既然选择了教师,我们就应多读书,读好书,发挥自身学习的正能量,让读书丰盈自己的生活,让读书提升自己的品味,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勤奋的读书人,专业的教书人!

篇10:做一个爱学习的教师 读书心得

教育是智慧的事业,是激情的事业,当我们带着激情,带着智慧走上三尺讲台时,我们就会欣喜地感受到,原来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工作每一天都是幸福的。而要想做一个有激情,有智慧,有幸福感的教师,我们就应该做一个爱学习的人。

在中国的教育改革之路上,有两位著名的人物,即“北魏南冯”北魏指的是北方的魏书生,南冯指的是南方的冯恩洪。

魏书生曾是辽宁盘锦中学的校长,在外担任着38项职务,尽管工作繁忙,他依然担任两个班语文教学和两个班的班主任。魏书生一年在外讲学4月之久,他不用别人代理班主任,不用别人代课,他不在班级管理依旧井井有条,语文课按部就班,魏书生为什么这么牛?原来他的班级管理全部运用了心理学原理并演绎到了极致。他的班级管理有一整套的管理细则,从上课学习状态到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从日常学习到考试成绩积分管理,从道德品质到一些行为习惯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案。我记得很清楚的一点是如果学生不写家庭作业就写1000字的说明,这是多么有创意的惩罚。1000字的说明绝对比家庭作业要难得多,有这样的制度学生敢不写作业吗?反观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就缺乏心理学知识的指导,也没有一套规范的管理指导。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课间教室乱成一团,间操课学生的队伍不像样的原因。我的班里也存在很多问题学生,对学习没兴趣,不能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讲文明,没有集体责任感,如果我们都能像魏书生老师一样制定出有创意的管理制度,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所有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学习儿童心理学,学习管理的艺术。

冯恩洪是上海浦东新区建平中学校长兼上海建平学校总校长,1980年6月份,上海知名《文汇报》曾整版篇幅报导了他对德育改革的探索。文章发表后,竟有19万字的文章反对他的观点,这是他感觉到改革光凭热情,光凭感觉是不行的,感觉只能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能解决本质问题。从1980年7月1日起,他给自己定计划,每天自学一小时,先学习后休息。就是这一习惯使他透过教育的现象看到了本质,提出了很多新理念,他的思想被列入教育部的工作部署和中国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中来。1985年7月6日,中国教育部在北京香山举行教育工作会议,冯恩洪作为教育部特邀基层代表出席了会议,并要求做一篇最多四十分钟的讲话,但当他讲到第8分钟的时候,国家教委副主任彭佩云说:“各位老师,我建议对这位来自上海的青年教师的发言取消发言时间的限制,鼓励他自由发言好不好?”就这样预计40分钟的讲话延长到了一小时四十分钟。当天晚上,冯恩洪住的小楼非常热闹,教委副主任彭佩云、教育部七位司局长、中宣部的曾德林都去看望他,可以说冯恩洪一下子声名大噪。冯老师能有这么独到的见解与思考,这源于他的一个好习惯----每天自学一小时。正是这一好习惯,使他在2003年秋季以学生入学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同济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班,两年后顺利完成了15门课程的研修。

篇11:做专业的幼儿教师学习心得

由于运用原生态的管理方式,我的班主任工作每天都在“类体力劳动”中进行,终日忙忙碌碌,充满疲倦。校领导说镇里要来检查,就立马带着学生大扫除,从教室到厕所;校领导说学校上级正进行现代化验收,就立刻带着学生到操场上刨草;好不容易课间休息一会儿,班长又汇报某某的钱丢了,或者某某肚子疼,立刻又要去解决……琐碎的事情一点点磨损我的激情,我从班主任工作中几乎找不到什么成就感。

读《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我深深地被王老师的睿智所折服,原来班主任工作需要智慧和知识护航,才能轻松远航!

王老师在书中,从班主任的角色要求、班主任影响学生的手段、班主任的`类型、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边界、班风建设、班级日常管理、问题学生诊疗七个方面比较全面的阐述了如何做一位专业的班主任,给我很大的启迪,其中以下几点我的感受最大。

一、走进学生的心理,用理解征服学生

班主任扮演着多种角色,王老师说班主任的角色有教育型的管理者、学习指导者、学生的平等对话者、学习者、心理工作者、家庭教育者,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心理工作者。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和学生思想愈发早熟,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重,会出现许多消极的情绪,甚至是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时传统的说服教育和训斥是没有多大的成效的,因为学生有时对他出现的问题具有判断能力。

王老师例举了一个案例:一次做练习,一个学生干坐着,王老师问其故,学生说:“心里乱。”于是他说:“那你就休息一会儿,我和你一样,也有情绪不好,干不下去事的时候,你自己调整一下。”我很佩服王老师这种心理治疗法,说实在的,这个案例如果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可能会滔滔不绝训斥学生,然而他用一句将心比心的话让学生自己进行自我调节,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很理解自己,减少了师生的对峙,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是有生命的个体,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一句理解要比训斥效果好得多。

传统的“管”也许也能解决问题,但有时会给学生造成伤害,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我们要运用心理治疗这一新的武器。但运用心理治疗,需要智慧,“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智慧又需要不断的读书和学习,积累实践经验。

二、民主制定班规

作为班主任,我们许多人习惯用班规约束学生,而班规多是根据我们自己的意愿制定的,但王老师说:“效果最好的班规应该是班主任意见和各类学生意见相互妥协的产物。”去年有段时间,学生的卫生习惯和纪律意识较差,我一气之下,搜肠刮肚拟定了十条班规,口述给学生听写,学生听写完,我要求学生将班规贴在课桌的右上角,开始一段时间,学生能较好遵循,但两个星期过后,学生又回归原点。今年开学初,我改变了班规的制定,让每个学生自拟十条班规,然后从学生自拟的班规中整合十条班规,由于是学生意志的体现,学生能努力地去执行。

三、莫让评比伤害学生

评比是各行各业使用率最高的手段,教育也不例外。从幼儿园起,学生就在各种评比中增加自信或走向自卑。在“学讲计划”的推动下,我的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围坐,每组四人,分别是素质优、良、差、问题生四种类型的学生,每组的平均实力几乎均衡。为了方便管理,我从红领巾佩戴、眼操、纪律、家庭作业、读书笔记、卫生等几个方面对各个小组每周进行一次评比,评比出一个优秀小组,对优秀组长和组员进行奖励,周末作业减半;同时评出一个落后小组,作业增加一篇读书笔记。这种评比方式大大促进学生学习的提高和习惯的养成,同时也为我的班级管理减轻了许多负担,正在我沾沾自喜时,一件事引起我对评比方式的反思。

一次,班上许柱逃学,我去家访,通过交流,才知道原来是他的组长因为他没做作业就用扫枝敲了他的手,他的组员也因为他没做家庭作业而让小组扣掉一分就排斥他。我原本打算让差的学生和问题学生在小组成员的压力下有所改变,没想到却造成他们和小组成员的对立,甚至伤害了他们本身。此外,我罚落后小组多写作业,也侵害了优生的利益,正如王老师所说:“评比是绝大多数人为极少数犯错误的人“陪绑”,这是对多数学生的侵犯。”“一个学生犯错,全小组学生甚至全班学生挨罚,这是封建社会“保甲连坐”制度的残余,实际上是班主任缺乏个案诊疗能力的表现。”

评比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不能滥用,既可能伤害问题生,也会侵害优生的权益。

篇12:教师如何做研究学习心得

孙疃中心校韩友谊

读了《教师如何做研究》这本书后,学习了很多新的知识,将收获简单汇总如下: 1、求新求异。选择课题后发现有人研究,便搁置一边,重新选题。盲目引入新的名词术语,并没提供新的意义,对教育实践没有新的解释和指向。学校面临的许多问题是有共性的,但学校之间的情景、传统各异,办学思想不同,别人的研究并不能解决你的问题。所以,对同样的课题作深入研究,有时也是必要的。

2、贪大求全。选题宽泛,涉及因素众多,关联着一系列问题,且研究课题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清晰的解决线索。这样的选题不可能深入,甚至难以为继。

3、跟风追潮。一旦出现新的动向或潮流,闻风而动,做相应的各式各样的研究。它说明学校缺乏主体意识和对自身面临问题的捕捉能力、应对勇气。独立确定研究问题,自主开展研究,是学校教育科研的内在要求和规定。

4、课题至上。“校校有课题、人人搞科研”被当作“科研兴校”的重要标志。以课题形式搞科研,可以使研究在相当长时间内集中较多的人力物力,解决一个突出的问题,且使研究方向明确、成果较为突出。但是,课题不是科研的代名词,随机的、情境的、个别的问题亦可作为研究对象。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一系列具体、特殊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反思,虽然不在预定的课题范围内,但同样是重要的、有深刻价值的研究。

5、论文情结。很多人以为科研就是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论文只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一种表达方式,甚至不是主要的方式。案例、叙事、日志、反思记录等,都是教师教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它们既是研究过程的记录,也是研究结果的体现方式。教师始终生活在教育教学的现实场景中,其所思、所感、所悟常常不是论文可承载的。论文方式是教师不熟的,且不是教师表达研究成果所必需。

6、穿凿附会。向专业研究者看齐,想方设法引用大量理论文献,分析介绍国内外学者的认识、观点;似乎只有和精深的理论携手,才能彰显研究的力度和分量。教师研究的存在价值或魅力不在于验证理论或诠释专家的论断,而在于对教育现场的把握和判断,在于对教育事件作出的意义分析。

教育面临大量新问题,需要通过研究找到解决它们的新途径或新方法。在研究中,要直面学校实际,以改进学校实践活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为目的,以能否解决学校问题、多大程度上解决问题作为衡量和评判的主要依据和标准。这样的研究,才能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改革的发动机。改进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指向

庞大的课题数量与解决学校问题的效果是不成比例的。科研并没有真正带来学校的变化:教师的行为依然,学生的状态故我,学校发展与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各样问题仍然存在。原因可能有:选题不当,方法不合理,组织流于形式等,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指导思想不正确,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

倡导中小学从事教育科研,要求教师投身研究活动,正确的认识是:首先,伴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学校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出现了各种新问题、遇到了各种新矛盾;原有的经验不能奏效,已有的办法不能破解;这些东西制约着学校发展,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变革,如不及时处理解决,就难以使教育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教育科研成为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的前提或基础。其次,学校在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逐渐建立和完善后,发展将处于新的“高原期”。要凸显学校特色,破解发展“瓶颈”,将学校的潜在资源提升到显在层面,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就需要倚重自身的科研。

一、解决学校实际问题

中小学教育科研要有清晰的问题意识,明确地认识到借助于研究要解决学校的哪些问题,什么样的研究活动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教育科研不能指向学校自身问题的解决,原因是所确定的问题并不见得是自身的问题,不是发展中难以逾越的障碍,而是来自专家、理论著作或其他学校。不是与自身日常工作紧密结合的问题,教师就不会有研究的冲动,也就难以产生持续的研究行动。有必要把解决学校实际问题作为一切科研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作为检验研究行为的最终依据。

二、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即通过科研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教学经验,积聚教育教学智慧,将教师从繁重的机械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这就有必要密切关注教师的生活状态和职业生存方式,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来展开。要逐渐做到:衡量一所学校的教育科研成效时,看它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带动了队伍建设、促进了一批教师脱颖而出。

三、促进学校持续发展

教育科研要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后劲,在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提出后续努力的方向,并进一步明确后续科研要探索的路径。学校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更难的问题又出来了。因此,科研不能一蹴而就,而是经常性的行为。通过持续不断的科研,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动力,使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以改进实践为指向的中小学教育科研,需要学校方方面面将科研作为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改变科研可有可无、是教师“身外之物”的看法,改变只是围绕一个固定课题做单一周期研究的做法,改变科研为学校局外人所垄断的局面,将科研与学校发展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学校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创建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学校教育科研才大有可为,“向科研要质量、要成效、要品牌”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行动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的定位

什么样的研究才是中小学教师所需要的或适宜的?这直接涉及到教师研究的指向、功能和定位。回答不同,采用的研究方式及研究所能达到的效果就不同。

一、教师从事研究的四种取向

1、基础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新知识、发现新规律、说明新关系。虽然教师也可介入这种研究,但它更多地适合专业人员。这是因为,第一,教师常常会因占有资料、研究时间、思维能力等方面的限制而事倍功半。第二,这种研究外在于教师,与其日常教学未必有联系,故作这种研究需要“另起炉灶”。

2、应用研究。旨在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这里隐藏着一个假设:基础研究的成果都是有效的、可以付诸实施的。这无疑对它赋予了绝对权威。同时,这种研究中,专业人员与教师是分离的,分属不同领域,有各自的分工:前者专事研究,后者付诸实行。前者无意识地凌驾于后者之上。

3、抽象总结。这种研究没有就理论而理论的玄妙说理,也不是遵循既定理论对其做实践注脚,但是,还没有形成对自身实践的独到透视,停留在一般的、抽象的层面上分析问题,缺乏对具体问题的关照、具体情境的审察、具体实践的反思,从总体上仍旧是“用自己的嘴说别人的话”。

4、行动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持续不断地对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汇总自己的教育智慧,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这种研究对教师更可取。

二、教师从事研究的基本特征

1、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

行动研究关注的不是学科中纯理论研究者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中小学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它囿于某一学科的主张或某一理论知识,而主动容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行动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特别重视实际工作者对实践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

行动研究的目的在于透过科学方法的应用,以解决课堂内的问题。它关注的是特定情境中特定的问题,不重视研究结果是否可以类推到其他不同情境;也不强调研究变量的控制及操作问题。行动研究主要在于解决特定问题,不论研究场所是在一个教室还是多个教室,教师始终是行动研究的主要研究者。行动研究的价值虽然对推动科学进步助益不大,但是其解决问题的以及应用的即时性,对于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而科学的方法。

行动研究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并不等于它无助于或不关心“一般知识”和“理论”发现、产生。它只是更强调从具体、特殊到一般和普遍;更强调将已有的理论和知识体现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中;更强调渗透在行动中的经验和理论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修正、补充甚至证伪;更强调知识和理论说到底还是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体现其有效性和真理性。

2、以研究过程和行动过程的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

行动研究要求实际工作者系统地反思或与他人共同研究自己工作的过程、环境和问题,要求专业研究者深入现场,直接参与从计划到评价的过程,与教师一起研究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使实际工作过程变成研究过程,也使研究过程变成理智的工作过程。这样,行动研究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参与研究和工作,提供了结合点或共同活动的场地。这种结合和合作,一方面可使教师从专业研究者那里获得研究技能,改变职业感情;另一方面使专业研究者从真实的教育情景中获得第一手的教改信息,通过合作而使自己的理论成果更容易被教师接受。

从实际中来:研究问题的确定

任何研究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但教师往往找不到研究的问题或找到的是“伪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在寻找问题时离开了自己的实践土壤,忘却了教师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改进实践。问题的来源主要有:

一、从教育教学的疑难中寻找问题 教师时常会感受到各种疑难或困境,如: 1、设想、计划与效果之间有差距。

2、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间、生生间的目标或价值取向有冲突,甚至对立。3、教育教学中的“两难”情境。

4、不同的人或群体对待同一教育教学行为有不同看法。

这些疑难或困境,教师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并且很可能没有现成的答案,只有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逐渐找到削弱其阻碍、转化其限制力量的对策。

二、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

教师处于教育教学的实际场景,是在现场中感受教育事实、生发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智慧的。教师研究的问题大多不是来源于理论材料上的占有和分析,而是教育现实场景。教育现场是教育问题的原发地,是问题产生的真实土壤,教师对教育现场作的任何真切而深入的分析,都有可能发现大量待研究的问题。

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在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捕捉问题,在貌似没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通过撰写教学日志等积累经验,形成独立见解;对问题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不放过任何可以提出问题的细节。

三、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

占有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研读相关的理论著作,对教师是很有必要的,与行动研究不矛盾。在阅读时,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把理论论述转化为对自己工作中相关问题的解读与说明,将已有的经验与著作中的分析相联系。

四、从学校或学科发展中确定问题

教师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个人专业提升与学校整体变革有密切关系。把个人成长与学校或学科发展规划相结合,就会发现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就不会坐等现成答案。

从计划到反思: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计划

研究活动的计划主要表现为自己对活动的有意识的设计、设想或打算。与日常工作不同的是,此时教师有意识地将行为纳入了研究的框架,将持续不断的反思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即行动计划与研究计划的高度统一。

二、行动

按照研究计划采取行动,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本保证。但是,合理的行动不是预先设定的或不容变更的。行动和行动的情境结合,随情境的变化和教师认识的加深而不断调整。教师在对行动作出不断反思与积累后,形成了新的认识,在研究中也难免有新的因素介入,从而影响原有计划的达成。此时,计划有调整,行为有变动,乃情理中事。

合理的行动是: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以恰当的方式做恰当的事。

三、观察

按照研究计划采取了行动后,就要收集行动过程的相关资料,以备后续的反思、改进之用,这一过程也就是对教师及其行动的实际状态(包括背景、过程、结果、特征)的全面观察。

观察的类型视教师的观察能力和具体教育情境而定,可以有自我观察(反观、回忆、反思、摄像)、仪器观察、合作者观察等。

四、反思

反思的目的在于寻求教师行动或实践的合理性,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对整个研究过程的系统描述,勾勒出从确定问题到制订计划、从采取行动到实施观察的整体图景。二是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评价,并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的不一致性,进而思考原来的研究问题、研究计划和下一步的研究计划是否需要作修正,以及作哪些修正。在教师的教育研究活动中,制定计划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是教师提出研究问题后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前奏,同时又是进行行动前对自身行为所做的系统审视和反思。这些计划并不见得像专业研究者制定的计划那样,内容详尽,面面俱到,可能体现为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可能体现为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某些设想和打算;也不像专业研究者制定的计划那样,一成不变,亦步亦趋,可能随活动场景而动,依研究状态而移,体现出较强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在很多情况下,教师研究活动的计划主要表现为自己对活动的有意识的设计、设想或打算。它与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不同的是教师有意识地将行为纳入了研究的框架,将持续不断的反思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

行动的这种情境性特征,可以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德性”概念来类比,即合理的行动是这样一种行动:恰当的人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以恰当的方式做恰当的事。要想达到这样一种合理性,教师首先需要对当下的教育情境作出理智的判断,对行动适当地进行调整。

教师教育研究活动中的行动是开放的,常常需要利用行动中随机出现的各种资源,对行动过程做出调整。

自我观察指的是教师自己对自身行动过程和结果的反观,通常表现为教师在行动结束之后,对自身所展开的行动过程的回忆与描述。这类观察或多或少带有反思的性质。

反思是在行动和观察之后做出的,它既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的结束,也意味着新的行动研究循环的开始。反思的目的就在于寻求教师行动或实践的合理性。这种反思大体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整个行动研究过程的系统描述,即勾勒出从确定问题到制定计划、从采取行动到实施观察的整体图景;二是对行动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评价,并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找出计划与结果的不一致性,进而确定原有的研究问题、研究计划和下一步的计划是否需要作出修正,需要作出哪些修正。

反思,既是行动研究一个过程的结束,同时又是一个新的过程的开始。正是在这种从反思到问题、到计划制定、到采取行动、到观察、再到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在提升着,实践质量在提高着。

上一篇:话别母校作文下一篇: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