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高师学术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竞赛

2024-04-09

2023年全国高师学术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竞赛(共9篇)

篇1:2023年全国高师学术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竞赛

2013年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

重庆赛区参赛通知

各参赛学校负责人:

根据《关于2013年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的通知》精神,现对重庆赛区相关参赛事宜通知如下:

一、报名及缴费。2013年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重庆赛区决赛由四川外国语大学承办,请各参赛学校于2013年9月25日前将报名表及报名费交至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务处。

联系人:徐陶,联系电话:65323929,***。

四川外国语大学负责于2013年9月30日前将本赛区的报名总表及报名费上交至全国大赛组委会指定的邮箱及汇款地址。

二、缴费标准。根据重庆赛区的实际,每位参赛选手缴费标准为50元/人。

三、初赛及决赛时间。

全国统一初赛时间:2013年11月17日(星期天)上午9:00-11:30,各参赛单位统一组织考试、阅卷工作。初赛评卷后评出初赛合格(成绩在70分以上者)、优胜奖(12%)、三等奖(8%)和决赛参赛选手(前10%),并将名单及相关情况填表送交重庆赛区组委会(四川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徐陶老师)。

决赛时间、地点:2013年12月 7日(星期六)。四川外国语大学将另行通知相关事宜。

四、获奖比例:根据今年全国大赛组委会的规定,获奖比例为一 1

等奖4%,二等奖6%,三等奖8%,优胜奖12%,且为成绩合格(70分)的所有参赛学生颁发合格证书。本赛区的一等奖评定方式、标准等,按去年的相关规定执行,即一等奖中的2%在各参赛单位决赛选手中评出(按决赛成绩由高到低评出),另2%在其余的参赛选手中(即除去各单位前2%的一等奖获得者之后),按决赛成绩由高到低评出。

请各参赛单位负责人密切配合,做好本次大赛的宣传、组织等各项工作。

特此通知

重庆赛区协作小组

四川外国语大学代章

2013年9月5日

篇2:2023年全国高师学术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竞赛

2012年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二级)初赛试题

参考答案

第一卷 英语语言技能部分(计 70分,共六部分)

I.1—5 CBCAB 6—10 BCCBC 11.effort and money 12.knowledge of language

13.the fundamental components 14.impossible circumstances 15.the inappropriate methodologyII.16—20 DCAAC 21—25 ABCCB

III.26.acquiring 27.need 28.qualified 29.implicit 30.internalization

31.competence 32.experience 33.process 34.target 35.whether

IV.36.good 37.childish 38.subjects 39.thoughts 40.writing

41.EAP is a branch of ESP.42.Classificat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43.Mechanical exercises to practice language forms is the main focus of the structural phase, while meaningful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cognitive phase.44.Materials which have an explicit teaching role.45.Through the computers which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V.46.研究一些典型的语言教学途径,检测它们是否符合这个原则很有意义。

47.任何可能使语言学习变得简单、省时一些或者更容易成功的过程都应该小心对待。

48.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same problem, therefore solutions are different.49.Schools should set the students full development as their own objectives.VI.50.Ommited.写作评分原则:

本题总分为12分。按三个档次给分。评分时,先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语言初步确定其所属档次,然后以该档次的要求来衡量,确定或调整本档次,最后给分。作文词数少于或多于规定词数20词的,从总分中减去 1分。如书写较差,以致影响阅卷,将分数降低一个档次。附:各档次的分数范围和要求:

第一档(好): 9—12分

完全完成了试题规定的要求,覆盖所有内容要点,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应用了较多的语法结构和词汇,没有语法和词汇运用错误,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完全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第二档(中): 5—8分

基本完成了试题规定的要求,应用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能满足题目的要求,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稍有语法和词汇运用错误,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写作目的。

第三档(差): 1—4分

未恰当完成试题规定的要求,漏掉内容要点,未描述清楚主要内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有语法和词汇运用错误,影响了对写作内容的理解,信息未能清楚地传达给读者。

第二卷英语教学技能部分(计80分,共五部分)

一、51—55 CACAC 56—60 BCACB 61—65 BCBAB 66—70 BBCBA

二、71—75 TFFTT 76—80 FFTTF 81—85 FTFFT

三、86.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87.二;五;七88.成绩测试;水平测试;诊断测试

89.自下而上的模式;自上而下的模式;互动模式

90.自变量/刺激变量;因变量/反应变量;控制变量

四、(省略)

篇3:2023年全国高师学术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竞赛

一、竞赛的学科及人数

本次竞赛涉及中小学、幼儿园四个学段35门学科。据统计,须参加竞赛的青年教师共计1950人,实际共有2203位青年教师参加了校级初赛,超出应有人数的15.6%。通过校级初赛,并按校级初赛人数的20%遴选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区级决赛,全区共有484位青年教师参加了区级决赛。参加区级决赛的幼儿园青年教师146人,小学语文学科青年教师68人,小学数学学科青年教师46人,小学英语学科青年教师48人,初中语文学科青年教师25人,初中数学学科青年教师17人,初中英语学科青年教师19人,其他学段学科青年教师人数均在15人以内。

二、竞赛的内容及要求

每门学科的竞赛内容由基础项目(教学设计)、规定项目(板书设计或学习活动设计)和自选项目(教学技能展示)三部分组成。这些竞赛内容聚焦青年教师“应知应会”的学科教学技能,与日常教学相对接,使竞赛更“接地气”。这些竞赛内容重点考查青年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以及学科教学专项技能,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位青年教师在学科教学技能方面的能力和水平。

三、竞赛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各学科竞赛的决赛总分均为100分。其中基础项目(教学设计)满分为30分,规定项目(板书设计或学习活动设计)满分为50分,自选项目(教学技能展示)满分为20分。总体来看,青年教师在最基本的教学设计方面做得较好,板书设计、学习活动设计等教学技能也能做到基本掌握,具备胜任教学工作的能力。但我们同样发现,部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掌握还不扎实,学科教学特色技能比较欠缺。

第一方面,教学设计要素齐全,质量普遍较高,但在“课程标准一教学一评价”的一致性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绝大多数青年教师提交的教学设计,各要素比较齐全,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体现了较为规范的教学设计行为。从学科专家对教学设计的评价来看,484位参赛选手的整体平均得分为23.8分。其中,A档(成绩≥26分)有138人,占比为28.5%;B档(26分>成绩≥22分)有230人,占比为47.5%;C档(22分>成绩≥18分)有101人,占比为21%;D档(18分>成绩)有15人,仅占3.1%。

从总体上看,参赛选手做了充分的准备,所提交的教学设计质量普遍较高,但A档(成绩≥26分)占比还不高,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学科专家评审反馈来看,部分参赛选手对“基于某一单元或主题,提交连贯的3~5个课时教学设计”命题要求解读不够深入;部分参赛选手对教学目标的设计还不够具体、明确,难以检测;部分参赛选手对教学内容的处理不够得当,没有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不少参赛选手教学过程设计未能做到兼顾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逻辑;相当部分教师教学设计缺乏“从课程标准到教学再到评价”的一致性。

第二方面,对“板书设计”的关键要素基本掌握,同一学科差异更多地表现在学科内在逻辑主干的把握上。从表面上看,这项比赛是比板书设计,其实是在比备课、比学科逻辑主干梳理,包括教材内涵的把握、教学重点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从学科专家对“板书设计”的评价来看,参赛选手的板书设计能力尚可,对教材的解读普遍比较到位,对板书设计的关键要素能基本掌握,298位参赛选手的整体平均得分为38.6分。其中,A档(成绩≥42分)有72人,占比为23.9%;B档(42分>成绩≥36分)有124人,占比为41.2%;C档(36分>成绩≥30分)有80人,占比为26.6%;D档(30分>成绩)有22人,占8.3%。但是,同一学科的不同选手间的差距比较大,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最高分为48分,最低分仅为29分。从板书设计的评审情况看,参赛选手在“借助讲解、强化板书传递信息”“运用辅助手段,突出重点”“布局合理”“用词准确、书写规范”等方面的得分差异不大,但在“重点突出,逻辑性强”“展现知识结构的形成过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第三方面,对“学习活动设计”的关键要素能基本把握,同一学科差异更多地表现在“过程设计”与“评价设计”上。基于学科特点,本次竞赛我们在学前教育、中小学体育、中小学音乐等多门学科以学习活动设计替代板书设计,以体现对学的关注。从学科专家对“学习活动设计”的评价来看,大部分参赛选手能够正确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基本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实际,但在“过程设计的层次性、递进性”“评价融入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体现评价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和目标达成”“学习方式的策划”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以学前教育为例,146位参赛选手的整体平均得分为34.2分。A档(成绩≥42分)有29人,占比为19.8%;B档(42分>成绩≥36分)有51人,占比为35.0%;C档(36分>成绩≥30分)有51人,占比为34.9%;D档(30分>成绩)有15人,占10.5%。与“板书设计”的整体平均得分、A档人数占比及B档人数占比相比较,都有不同程度的差距。

第四方面,教学技能展示以艺术特长居多,真正智慧地将自身个性特长和学科教学有机融合的特色技能展现出来并不多。教学技能展示项目旨在展示具有学科特点、彰显参赛选手个性特长的学科特色技能。从教学技能展示现场来看,参赛选手们所展示的内容与形式各不相同。如学前教育参赛选手大多数是自身艺术特长的表演,如唱歌、画画、剪纸、跳舞等;小学英语教师则较多是唱英文歌曲、朗诵诗歌、一人多角色表演等;也有一些学科参赛选手展示了新课导入、问题设计、教具制作、自制实验等。这些展示内容紧扣自选项目主题,但不少参赛选手并没有真正智慧地将自身个性特长和学科教学特色融合起来,让评委眼前一亮的教学技能展示并不多。从学科专家对“教学技能展示”的评价来看,484位参赛选手的整体平均得分为13.6分。A档(成绩≥16分)有82人,占比为16.9%;B档(16分>成绩≥14分)有135人,占比为27.9%;C档(14分>成绩≥12分)有180人,占比为37.2%;D档(12分>成绩)有87人,仅占17.9%。

四、对策及建议

学科教学技能是指教师运用已有的教学理论知识,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它既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按照一定方式进行反复练习或由于模仿而形成的初级教学技能,也包括在教学理论基础上因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达到自动化水平的高级教学技能。本次竞赛的目的是以赛促学、以赛促培、以赛促研。基于本次竞赛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以下建议。

开展以学科教学技能为重点的校本研修活动。建议学校将提升教师学科教学技能纳入校本研修计划中,持续、深入地开展主题化、系列化“学科教学技能”研修活动。通过教师主体的模仿训练、实践体验和行动反思,逐步掌握学科教学技能。

开展学科教学技能系列展示活动。建议学校搭建学科教学技能系列展示活动平台,每年举行一次各层次教师参加的“学科教学技能”展示活动,引导青年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夯实专业知识、切磋教学技能、专心教研,促进更多的青年教师成长为教学骨干。

开展以学科教学技能为重点的区级研修活动。建议学科教研员具体分析本学科青年教师在学科教学技能方面存在的短板,以学科研修基地为平台,通过理论学习、现场观摩、实践体验、反思改进、总结提炼,促进青年教师学科教学技能的不断提升。

篇4:2023年全国高师学术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竞赛

[关键词]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 教师专业化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一门教育专业课程,但这门课程在许多高师院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另一方面,随着教师专业化的深入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理念在我国师范教育界的逐步深化,在师范院校“终结性”教育理念下所实施的《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教师教育专业化与一体化的推进相去甚远。我们认为,改革《英语教师基本技能训练》课程,使其成为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与英语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在必行。对于这一改革后的课程,我们暂且称之为《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本文拟对《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课程目标来源进行分析。

根据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对学习者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以及对学科发展的研究是课程目标的三个基本来源。虽然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对这三个来源的关系存在不同认识,但这三个方面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下面我们从这三个基本维度来分析《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课程目标确立的来源。

一、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师的新挑战与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现状之间的差距

我们认为,在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传统培养过程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一方面,虽然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要突出师范性,重视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使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但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中,我们历来存在重英语语言知识、轻英语教学技能的倾向。另一方面,我们在英语教学技能的教学实践中,把重点放在采用微格教学对学生进行语音、歌曲、简笔画、板书以及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习辅导、测试等方面的微技能进行控制取向的“训练”。我们在肯定这些微技能是英语教学技能培养的重要元素的同时,还要意识到,我们在以下方面做得太少:培养学生综合的英语教学能力和素养,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成为研究型教师,成为学习者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组织者,侧重学生的课堂表现与表演;打破教师讲解学生听记的传统模式,给学生提供机会以便展示所学所想,表达观点看法,表现个人风采;加强与中学英语教学的紧密联系,重视对学生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指导,等等。在一项对2000年“首届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成绩分析的研究中,罗晓杰也认为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包括:英语教学基础理论掌握不够,具体表现在对汉、英两种语言所属语系概念模糊、英语教学术语掌握不多、对英语教学评价形式和错误分析理论理解不够;运用所学英语教学理论分析、处理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具体表现在面对教育、教学现象分析和选择对策的能力不强,对教学观点的表述能力欠缺;在微型教学决赛中,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教材处理能力尚可,但应变能力欠缺,具体表现为现场教学表演不够自然。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常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情景、教师工作方式以及对教师的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课程标准要求采用互动的课堂模式,提倡开放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在“互动”、“开放”、“创造”的课堂环境中,让学生拥有很大的主动权。新标准所营造出来的课堂模式,会使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处于一种时时受到碰撞、挑战和激励的状态,要求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深化思想、调整行为。在课堂教学情景方面,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以探究式学习为主,要求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任务驱动型学习;课堂教学要求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要求涉及文化、情感态度和跨学科内容……教师从课程计划的执行者变成了创造者,需要多方面的能力完成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给教师很大的创造空间,需要教师很强的创造能力,同时要有广泛的合作和沟通能力;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的,因此,对教师的评价不再是平面的了,而是对教师在对待教学对象、使用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行为的综合性评价。

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何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怎样在大班里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什么是探究式学习?怎样开展任务型活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如何保证?形成性评价如何实施?怎样使学生既具有能力又能通过考试获得好成绩?在高考制度不变的情况下能否实现多元化教学目标?新课程改变了过去教材控制教学的状况,把教师、学生、内容、环境等因素整合起来,构成一种动态的、发展性的"生态环境",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课程环境。在教与学中,学生为主体,而能否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关键在于教师。在课程标准、教材、环境与教师等因素中,则应以教师为主体。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力,新的课程标准需要教师具备怎样的技能?所有这些变化使英语教师面临巨大的挑战。《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作为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开设的培养准英语教师的一门课程,我们需要根据对英语教师提出的新的专业需求,培养出既基于教育现实,又要根据教育先行的原则超越教育现实的中学英语准教师。

二、教师专业化时代对英语教育师范学生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提出的要求

改进教师职前教育课程结构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体系与教师专业化要求相比,明显滞后,

所以,教育研究者以及有关教育管理部门主张,要根据专业化的要求改革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拓展学术视野,增强综合能力,提高学术性、研究性,营造教师培养的宽厚学术氛围;调整培养目标,改进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培养的有效性。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条件。教师专业素质是教师作为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整体要求,国内外有关教师素质的研究有很多。台湾学者林本在1975年出版的《现代的理想教师》一书中,描述了国内外有关教师素质研究的个案三十多个;香港学者郑燕祥于1986年出版的《教育的功能与效能》一书中涉及的相关研究有二十多个。各种研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关注的焦点也不一样。近年来,许多学者关注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例如,饶见雄认为教师素质结构由教师通用知能、学科知能、教育专业知能、教育专业精神构成;叶澜将教师素质结构分为专业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姚念章认为教师素质结构包括认知系统、情意系统和操作系统; 唐松林、徐厚道将教师素质结构分为认知结构、专业精神和教育能力。综观这些教师素质结构的构成要素,包括了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其中教师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要素之一,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师专业技能研究方面,研究者使用了诸多的概念表述,如教学技能、教学能力、教学技巧、教师基本功,等等。美国托莱多大学初等和学前教育教授吉比尼、教育研究与测量教授威尔玛以个人能力测验图来分析评定实习教师的能力。评定内容分为五个方面:计划教学材料、设备和评估;教学策略、技巧方法;和学习者的交流;使学习者专注于学习、对学习者施行强化;职业准则。

澳大利亚的特尼等研究者将教学技巧分为七大类。①动力技巧:包括加强学生的行为,多样化刺激、入门、鼓励学生参与、接受并支持学生感受,表达温暖热情以及认识并满足学生的需求。②讲授以及交流技巧:包括解释、戏剧化、阅读,使用视听教学辅助器具,终止、使用沉默,鼓励学生反馈,澄清、表情、速度以及有计划的重复。③提问技巧:包括反复集中与指导、引导,高难度问题、歧义性与多样性问题以及激发学生主动性。④小组个人辅导技巧:如组织小型小组开展活动,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咨询、鼓励合作活动以及学生间的相互作用。⑤培养学生思考技能:如鼓励探索性学习,指导发明,制定概念,使用刺激手法,使用角色和游戏刺激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评价与判断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⑥评估技巧:包括认识与评价学生进步,确定学习困难,提出补救办法,鼓励自我评估及组织评估讨论。⑦课堂管理与纪律:包括认识专心与不专心行为,监督课堂小组工作,鼓励以任务为目标的行为,给予指导并解决多重问题。

教育界普遍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就目前的师范院校状况来说,教师职前培养的功效是有限的,只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步。在“教师教育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需要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职业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总体设计。作为培养准英语教师的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来说,如何从英语教师专业终身发展的整体需要规划培育目标,协调机构功能,设置课程系统,改进教学方法,确定评价方法,是一个很需要研究的问题。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如果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再不重视对准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就会使高师英语专业毕业生失去与非师范英语专业毕业生竞争的优势。

三、我们应该为教师专业化时代的准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提供的课程

师范院校最初的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是以英语教学法为核心的,即只重视教学法的理论阐述,使理论与实践隔离,其重“法”轻“技”的倾向曾是英语教师教育经常受批评的一个方面。既然英语教学法只是对英语教学理论抽象的讲解,无助于解决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那么不妨把学习的重点转移到教学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上。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了以微格教学为代表的强调教学技能训练的英语教师教育训练方法。这种微格技能培训方法将英语教学技能切分成诸如英文书写教学技能、英语歌曲教唱技能、简笔画辅助教学技能、课堂教学微技能、测试技能等单项的微技能进行逐项训练,以期形成学生全面的、扎实的教师专业技能。这种训练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通过对各项微技能的反复训练,各个击破,然后综合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可以自信地走上讲台。迄今为止,微格教学仍然是我国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教师技能培训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教师教育的教学理念由“训练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这种观念认为,每一个教师应该接受教育并自我建构,设计个人的发展计划,走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教师教育应该是生物体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机械的做功运动。在教师教育的教学中应该强调的,一是发展师范学生恰当的信念系统,以促进他们心理上的更快成熟;二是增强师范学生的职业感,发展他们的首创能力,而不只是拘泥于训练他们如何去做,帮助他们学会洞察、学会思考,鼓励他们进行意义学习而非纯粹的行为模仿学习。在这种理念下,各国的教师教育越来越重视促进教师的反思活动。通过反思,加强教师对其自身实践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教育实践。

我们认为,在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培养过程中,“训练模式”和“发展模式”都是必不可少的。利用以微格教学为代表的训练模式,培养英语师范生从事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教学反思能力。对于准英语教师的培养来说,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和反思能力都很重要。掌握英语教学的基本技能是从事英语教学和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前提,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教学能力,才能够对教学进行反思;但反思能力并不是随着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提高而自然而然增长的,是需要指导教师和师范生共同努力去培养的。

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建议,将《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这门教育专业课程与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这一教育实践课程进行整合,按照这样的基本思路来设置:大学课堂上培养基本英语教学技能和英语教学理论与英语科研方法——走向教育实习基地进行英语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指导师范生将教学技能和教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引导师范学生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培养他们沿着“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所需的反思能力,即“教学-反思然后知不足”,在教与学的碰撞中,在大学教室和中学课堂的多次转换中促进准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

在师范院校的教学中,一方面通过微格教学侧重培养英语教育师范生的基本专业技能:英语课堂教学技能(英文书写及教学、板书设计、规范教案编写、说课讲稿撰写、新课呈现艺术、英语课堂教学交际用语、课堂提问艺术、英语歌曲教唱、英语游戏组织等);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教学技能(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听力训练组织、口语训练组织、阅读训练组织、写作训练组织等);英语情景教学能力(简笔画辅助教学、教学挂图、幻灯片的绘制、直观教具制作与使用等);英语电化教学能力(录音机、投影仪和多媒体课件制作与使用等);英语测试技能(命题、测试阅卷、试卷分析、测试结果分析等)。另一方面重视对师范生英语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如何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阅收集文献资料,如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物收集等方法获得一手研究资料,如何整理分析资料,如何撰写英语教研论文,如何做教育调查研究并撰写出教育调查报告,如何进行教育行动研究,等等。这是对学生英语科研能力的培养,一方面着重于英语教学理论的阐释,另一方面侧重于解决“如何做”这一方法问题。同时,我们要及时把最新、最先进的英语教学研究成果反映到《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的教学内容中,内化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通过准教师这一载体转化为英语教育实践的活动,这也是使先进的英语教学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在教学中所需的知识并非大多从大学里获得,对于教学的认识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师的学习需要以问题为基础,为实践提供问题解决的方向,教学和学习是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的,教学就是学习。”这已经成为教师教育研究者的共识。对教师教育的这一认识使英语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在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愈加突出。被英语教学技能和英语教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师范生走向教育实习基地进行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实习基地的英语教师和大学的指导教师合作,共同负责英语师范生的培养。一方面实习基地的英语教师可以按照师徒制的模式带着师范生走向英语课堂教学,并参与到班级管理等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做中学;另一方面,大学的实习指导教师观察实习生的工作,组织实习生进行讨论,指导实习生进行教学实验,同时,启发引导学生界定教育研究现象,聚焦研究问题,当然,研究主题选择实习学校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与学校中的教学实践紧密相关,是从学校中来,又服务于教学的。以教育行动研究为例:大学指导教师指导师范生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尝试做一个教育行动研究者。教育行动研究是人们为弥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鸿沟,寻找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点而提出的一种研究思想,它强调:(1)行动研究的目的指向实践;(2)教师即研究者;(3)行动研究的过程即是自我反思的过程。师范生作为一个研究者,从自己所观察到和所从事的教育实践出发,以所学的理论为指导,对实际的问题进行反复的观察、审慎的反思,边实践,边研究,以实践促进研究,以研究指导实践,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自觉的实践者,并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得以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2] 罗晓杰.强化技能训练,提高高师学生的英语教师职业素质——对“首届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成绩的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7).

[3] 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4]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 叶澜. 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初探[J].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8(1)

[6] 姚念章. 教师专业素质结构与高师课程改革[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0(3).

[7] 唐松林, 徐厚道. 教师素质的实然分析与应然探讨[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0(6).

[8] 唐玉光.试论教师教育的专业性[J].教育研究.2002(7).

[9] 朱旭东.国外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型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1(10).

[10] 郭宝仙.英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M].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4.

[11] 黄远振主编. 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12] 肖惜主编.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外语系)

篇5:2023年全国高师学术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竞赛

一级

第一卷 英语语言技能部分(70分)

一、Listening Section(20分)Part I Conversation(5 points)Part II Fill in the blanks(5 points)Part III Matching(5 points)Part IV Survey report(5 points)

二、Written Section(50分)Part V Multiple choice(15points)1)Vocabulary and grammar(10 points)2)General knowledge(3 points)3)Finding errors(2 points)Part VI Cloze(10 points)Part VII Reading comprehension(15 points)Part VIII Writing(10 points)

第二卷 教学技能部分(以中文形式考核,80分)A. 隐性素质制约的技能(24分)B. C. 显性素质制约的技能(40分)综合性技能(16分)二级

第一卷 英语语言技能部分(70分)

一、Listening Section(20分)Part I Conversations(5 points)Part II Conversation(T or F)(5 points)Part III Interview(5 points)Part IV Passage(5 points)

二、Written Section(50分)Part V Multiple choice(15 points)1)Vocabulary and grammar(10 points)2)General knowledge(3 points)3)Finding errors(2 points)Part VI Cloze(10 points)Part VII Reading comprehension(15 points)Part VIII Writing(10 points)

第二卷 教学技能部分(以中文形式考核,是选做范围不同。)

D. 隐性素质制约的技能(24分)E. 显性素质制约的技能(40分)F. 综合性技能(16分)

篇6:2023年全国高师学术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竞赛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技能是指,就读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为了今后从事和胜任幼儿教师这个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教育教学的技巧和能力”[1]。这些教育教学的技巧和能力主要包括口语表达、书写、组织教学、班级管理四部分能力。加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技能的培养,对于学生个人和学校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技能培养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

为了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技能,高师要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音乐、美术、舞蹈、写字、教师礼仪与口语训练、学前卫生等课程,还为学生提供走进幼儿园的见习、实习的机会。这些课程一方面可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全方位的课程体系培养下,学生可以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熏陶和训练,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

(二)有助于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解决就业问题

近几年,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各个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同样也面临着就业压力的问题。我们常说就业难,难就业,这个“难”,多数情况不是指就业机会少,而是指学生自身素质和就业岗位之间有差距。如幼儿园愿意招收有班级管理能力的学生作为幼儿园老师,可是我们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将学习的重心放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上,忽视了教师技能的训练。因此,通过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技能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找到满意的就业岗位。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技能培养的建议

(一)改革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高师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的情况。学生在校期间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完成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很多类似英语四、六级这样的等级考试上面,而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接受教师技能训练。因此,培养学前专业学生的教师技能,首先要改革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在体现教育整体性原则的情况下,高师院校要合理安排专业理论教学与教师技能训练的学时。在设置专业理论课程时,一方面要拓宽专业理论课程的门类,不能总是经典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三门基础学科。另一方面,将内容有重复的专业理论课程合并为一门课程开设,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课程学时浪费。比如,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和教育政策与法规两门课程,可以合并为一门课程开设。在设置教师技能训练课程时,在学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延长实践学时,比如三笔字训练、普通话演讲这样需要学生多加练习的实践课程。

(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都是有着很强的学术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但是这些教师都缺乏在幼儿园教学的实践经验。这样的教学团队对于培养应用型的准幼儿园教师,就难免出现手高眼低、教师教学技能差的情况。因此,提高学前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培养高素质的准学前教师的先决条件。

高师院校可以将一些优秀的一线教师吸收到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队伍中来,弥补专业教师缺乏幼儿园实际教学经验的缺陷。如高师院校聘请幼儿园的园长或优秀教师,为学生讲授幼儿园班级管理这样的教师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这样,就可以保证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队伍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同时还具有实际的教学经验。

(三)加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教育见习和实习的认识

教育见习和实习是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近几年,这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越来越不被学生所重视。其原因由于见习和实习的时间与准备考研、找工作、写论文的时间相冲突,所以学生们以一种应付的心理对待见习和实习。

因此,高师院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见习和实习的时间安排,可以把一次见习和实习变成多次见习和实习。更为重要的是要改变学生的思想,让他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教育见习和实习对于他们未来所从事的幼儿园教师这个岗位的重要作用。考研也好、写论文也罢,学生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工作而服务,所以,不要把教育见习、实习当做是可有可无甚至是浪费时间的事情,而应该把到教育机构见习和实习看做是自己学习如何当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的最好的机会。

参考文献

篇7:2023年全国高师学术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竞赛

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和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承办,内蒙古教育学会地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协办。开幕式上,内蒙古师范大学校长杨一江教授致欢迎辞,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院袁书琪教授,全国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李家清教授先后讲话,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海春兴教授在开幕式上发言。

为了加深与会代表对内蒙古自治区的了解,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总支书记呼格吉勒图教授做了“内蒙古草原与牧民”的专题报告。会议围绕“新时期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发展”进行了研讨。北京师范大学王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夏志芳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李家清教授、福建师范大学袁书琪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段玉山副教授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徐宝芳教授分别做了专题报告。

王民教授从卢塞恩可持续发展地理教育宣言和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两个角度介绍了国际地理教育动态;夏志芳教授“地理考试的研究与思考”的报告,介绍了高考中地理考试的几种模式和命题趋势,分析了地理新课程与新考试的关系,并对地理复习提出了几点建议;李家清教授做了“转型时期:高师地理教学论发展路向的思考”的报告,审视了新课程改革以来高师地理教学论的发展,认为我国高师地理教育正步入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揭示了当下高师地理教学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指明高师地理教学论的发展路向;袁书琪教授针对地理科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在办学、生源、定位上的矛盾,提出须在目标、地理学科、课程等方面进行重新定位,倡导开发与创新相关课程;段玉山副教授分析了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育见习、实习、研习工作的现状,基于PDCA循环的方法,对强化教育见习、实习、研习质量管理进行了有益探讨;徐宝芳教授做了“地理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与探索”的报告,介绍了地理教育人才培养与教育学(地理教育方向)两学位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情况,以“中学地理实验教学研究”课程开设和地理教学论实验室的创建为例,指出了地理教学类课程建设是+系统工程,应与人才培养和教学研究相结合。

在大会发言中,有12位教师交流畅谈,内容涉及高师地理教育的课程建设、地理教育实习、师资培养、前辈学者对高师地理教育的贡献等方面。

闭幕式上,全国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夏志芳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指出本次会议的特点:①专业性强。由于交流内容集中,针对性强,研讨主要围绕高师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主题展开。因此大家感到亲切,听得认真。②研究性强。大多数论文与发言都和研究课题有关,因此所揭示的问题比较实在,阐述的观点比较深刻,具有较大的含金量。③前瞻性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创新、地理教学论的发展转型、地理实验的设计与地理教学论实验室的建设、地理教育新指导模式的探索等,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启发到会者深入研究。并在会议举行、网站建设、新人培养、前辈宣传、资源共享、合作交流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会议还安排了参观蒙牛工业园区、内蒙古师大盛乐校区和博物馆,考察希拉穆仁草原、库布其沙漠一响沙湾和成吉思汗陵等活动,与会人员感受了内蒙古人们的热情,体验了内蒙古草原的文化特色。

篇8:2023年全国高师学术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竞赛

教学技能是专业教师必备的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 是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具备一定水平的教学技能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我国1994年颁布《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训练大纲 (试行) 》, 要求师范生在教育学、心理学和学校教育理论指导下, 以专业知识为基础, 掌握从事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 形成从事学科教学工作的技能[1]。所以, 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是师范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类学科知识和各学科教学法知识过程中的知识、能力、技能及心理素质等的综合体现。具体来讲, 这些技能包括五个方面:教学设计技能;应用教学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组织、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的技能;教学研究技能。教学技能的形成可以通过模仿、学习、练习等多种方式来完成, 并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选修课、教育见习、实习等多种途径来实现。体现技能的具体教学环节包括备课、组织教学、引入新内容、呈现新内容、课堂操练、布置课堂作业、布置课外作业、指导课外活动、学习评价、教学评价、学习咨询、学习诊断和学生指导等。

近年来,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在培养小学教师教学技能的目标、内容、方式、手段等方面都面临改革与重建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不仅影响到小学教育专业的立足与发展, 而且会直接影响到未来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解决好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问题, 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当务之急。

小学是英语启蒙教育阶段, 影响学生今后一生的英语学习, 因此, 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综合素质。高师小学教育专业 (英语方向) 学生是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后备军, 他们能否具备牢固的专业思想、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成为制约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

一、高师小学教育专业 (英语方向) 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

(一)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 (英语方向) 教学技能培养的特色与优势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进入高等教育体系, 其定“性”在教育 (学生毕业后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 , 定“向”在小学 (面向小学培养高学历师资) , 定“格”在本科 (小学教育专业是在高等教育框架内来建设的, 是按培养本科学历的人才标准来培养小学师资) , 它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是一个独立的专业。这种专业定位的独特性使得它既不同于中等师范教育和大专程度的师范教育, 也不同于培养中学教师的高等师范本科教育[2]。

众所周知, 合格的英语教师在业务上必须得到两方面的培养: (1) 英语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 (2) 英语教学素养与教学技能。英语语言技能从内部结构上看, 则分为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 如语音、词汇和句法教学技能以及听、说、读、写、译训练技能。英语教学技能则分为以英语应用语言学为背景的单词处理、句型处理、课文处理、知识与能力处理、练习处理、新教材常见课型处理等技能。但是由于高师小学教育专业 (英语方向) 专业定位的独特性使得其在英语语言及教学技能培养方面的课程设置明显不同于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及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其在英语方面的课程设置为以语言技能课程为基础 (综合英语、语音、听力、语法、口语、英文写作等) , 适当安排文化知识课程作为补充 (英美概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旅游英语、报刊选读等) , 大力删减语言理论课程 (语言学、句法学、词汇学、文体学、语言测试理论等) , 加大、扩充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 (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师范专业技能训练、微型教学、教育见习和实习等) 。

由此可见, 根据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按照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当前小学教育专业 (英语方向) 在课程结构方面的突出特色是:在加强语言技能基础课程的同时, 高度重视卓有实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把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师范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育见习、实习上, 并注重实践课程中各学科的全面综合学习运用和学有专长。在与高师英语教育专业和其他综合性大学英语专业划分界线的同时, 又不偏离外语师范生的培养轨道。

具体来讲, 小学教育专业 (英语方向) 尤其注重加强师范专业技能训练及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 并使之规范化、序列化。师范专业技能训练是以多种形式开展技能实训活动, 并进行规范化的考核, 即从第一学年开始到第三学年结束, 结合有关学科的学习, 形成一个技能训练序列, 且分基本技能和专业方向技能两方面来进行小教师范技能培训和考核, 其中基本技能包括钢笔毛笔钢楷字、粉笔钢楷字、简笔画、计算机操作 (微机打字)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六项;专业方向技能包括英语口语 (语音、英语会话) 、英文意大利斜体书写 (钢楷字、粉楷字) 。通过每学期定期的教育见习和四年级教育实习, 使学生有机会研习新课标、小学教材, 研习课堂教学技能和教育技能, 研习教育科研方法和儿童游戏, 获得对小学教育教学的全面的体验并从中检验自身素质, 尽快适应角色的要求。这种序列性安排, 头尾相连, 各有阶段侧重, 从而使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各门课程得到连贯的、系统的实施。

(二)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 (英语方向) 教学技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需要与培养方向

小学教育专业 (英语方向) 教学技能作用于小学生的英语心理发展过程。因此, 小教专业 (英语方向) 学生的英语教学能力发展需要构成了英语教学技能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依据, 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则构成了选择教学技能内容的依据。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英语课程要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 从培养小学生兴趣入手, 做到:侧重把听、说作为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英语理解与表达的形式;采用听、说、读、写、玩、演、做、唱、视听等形式, 表现语言习得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效果;遵循综合语言能力形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过程 (如采用做动作等体态语言和唱、玩、做手工、演等多种外显形式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 [3]。

因此, 对小学教育专业 (英语方向) 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一定要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情。学生不但要具备英语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更应该掌握适合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课程的内容应更有针对性, 更注意结合小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特点, 使学生理解、掌握、深知从事教学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单词、语音、语法、句型、课文教学, 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听、说、读、写、画、唱、表演的综合性教学, 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艺术活动。

具体来说, 小学英语教学技能的培养主要侧重课堂教学设计、多媒体英语课件制作、英语教具制作、英语教学资源开发利用、英文歌谣演唱和短剧表演等能力的培养。而实际上, 宏观的教学技能就是控班、应变和活跃气氛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在于教师的综合素质、综合修养。作为小学英语教师, 爱心、耐心、机敏、风趣、幽默等都是控制教学和推进教学技能的基础。也可以说教学技能的真功夫原本是在技能之外的。加强全面修养, 提高教学技能, 这是小学教师应该走的必经之路。

二、高师小学教育专业 (英语方向) 教学技能培养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知识及全面修养的培养

技能的形成要具有一定与技能相关的知识, 教育心理学称之为“先决知识”。掌握一定的知识是进行某种技能训练的前提条件。所以, 教学技能的形成必须以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为前提条件, 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来进行。小学教育专业 (英语方向) 学生在掌握所学专业理论知识、教育类学科知识和各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同时, 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英语综合能力及综合知识修养等, 才能使英语课堂教学技能的学习和施展成为可能。同时, 知识也可以推动技能的进一步发展。学生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知识和综合修养, 有利于掌握某一单项的教学技能,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

(一) 小学教育专业 (英语方向) 学生必须具备扎实、宽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小学英语教育是英语启蒙教育, 要求教师具有较扎实和宽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 有较强的英汉互译能力。

1.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 尤其是要有较好的英语听说能力

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要特别着重英语听说能力及语音、语调、语流、语感、口语的完善和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单词、句子都很简单, 然而, 由于面对的是处于打基础阶段的小学生, 教师所讲的每一句英语都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而且, 英语教师的口语技能对于组织教学、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着重要作用。

所以,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 (英语方向) 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对英语语言基础的强化训练之上, 特别是要加强听说及语音、语调、口语等基本功训练。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必须准确、规范。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要求:发音准确规范, 表达得当流畅, 英语语感较好, 语言表达丰富, 能够创设条件使小学生“浸入”在纯英语教学环境中, 全方位接受外语的刺激, 同时, 也使外语的学习渗透到学生的生活、运动、娱乐等活动中, 大大增加了学习、运用英语的时间及范围[4]。小学生只有获得纯正、标准、丰富的语言信息输入, 才能为良好的语言输出做准备。

但是, 由于目前大多数小学教育专业 (英语方向) 学生入学时没有语音面试, 来自于全国各地的部分学生乡音十足, 存在英语语音面貌不好, 基本语音音素发音不标准、语调不自然地道、语言表达不流畅等诸多问题。而且很多学生的不良发音习惯是从小养成, 根深蒂固, 其语音面貌的彻底改善绝不是上完语音课后一两天、一两学期就能明显见效的, 所以教师要长期将对其语音面貌的改善贯穿在四年的英语课程学习中, 常抓不懈;对其专业方向的师范技能考核英语口语 (语音、英语会话) 也要认真对待, 绝不能流于形式。因此, 帮助纠正学生不良发音, 加强其语音面貌的改善, 培养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师资是小学教育专业 (英语方向) 的一场持久战。

2.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综合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

有人认为, 小学英语课程讲授内容简单, 涉及的语法内容和单词量都很少。故此, 小英教师只需要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能力, 不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综合素质, 不但会使他们轻松高效地驾驭小学课堂, 引领小学生打好扎实牢固的语言基础, 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而且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应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 在实施新课标中具备良好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在说课、赛课等活动中都能大展手脚, 游刃有余。

所以, 小教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综合能力及运用能力。但是, 由于一些小教学生入学时英语成绩没有底线限制, 语法基础不扎实牢固, 而专业特色又使得本专业英语基础课程压缩到极致, 所以, 如何在有限的课程内, 巩固其语法基础, 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囿于课时的短缺,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加大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技能的培养, 在练习、作业和考试中大量增加体现思考过程的主观题型, 减少客观题型;并同时鼓励学生树立充足的信心, 加大课外自主性补充学习, 迎接各种考试的挑战。总之,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必须置于各英语课程之中, 并且常抓不懈。这需要学生及各门课程的教师的共同努力。

(二) 小学教育专业 (英语方向) 学生必须加强综合知识和全面修养的培养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无论在什么领域, 单一的知识已难以应对飞速的发展, 只有具备全方位知识与综合能力的人才, 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1.学生必须加强综合知识修养, 并注重相关文化知识的结合与应用

改革开放对外语人才的大量需求, 导致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快节奏, 但同时使英语学习趋于浅显实用。小学教育专业 (英语方向) 学生的短期强记能力很好, 简单口语表述也较自如, 但在深入理解和需要个人思考再表述时, 则不太理想;学生对英语表层结构掌握较好, 但知识面却普遍地狭窄, 对相关的语言文化背景也知之甚少。可见学生基本常识具备, 综合知识欠缺。

造成这一现象的几种原因, 概括如下[5]:其一, 由于国内传统的外语教学偏重语法、词汇, 而淡化了目标语言的社会文化成分, 在教学中往往侧重翻译单词、短语的词义, 理解段落大意, 分析语篇结构。这样无形中强调了语言的表层结构, 而影响语言深层次内涵的相关文化没能得到足够重视。其二是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现在的学生, 从小学起就必须参加各种考试, 考试成绩是检验教师能力大小、学生学习优劣的重要手段。综合性考试题量大、时间紧, 学生只好紧扣书本, 背单词和大量做题, 不求掌握全面的综合知识。所以, 教师在授课中要及时补充大量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的文化背景知识, 使学生熟悉、掌握、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具备良好的综合知识和素养, 以适应未来对他们的挑战。

2.学生必须注重全面发展, 并学有专长

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全面发展, 学有专长, 具备小学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胜任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能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学复合型”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在人才规格培养上具有“综合性”、“特殊性”特点, 这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区别于高师其他专业的特征。“综合性”是该专业培养的小学教师在文化知识上讲求“宽”, 在教育理论上讲求“通”, 在实践技能上讲求“精”, 在人格发展上讲求“全”, 通过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基础厚、口径宽、素质高、能力强, 具有成为小学骨干教师、小学学科教学的专家的潜质。“特殊性”是指“综合培养、学有专长”的专业培养模式。

具体来讲, 小学教育专业 (英语方向) 学生必须具有较为系统的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小学多学科教学和课程开发;并具有指导多种课外活动的能力;同时在英语学科方面有所专长:具有扎实、宽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通晓中外文化差异, 具备良好的英语语音、语调, 掌握正确的发音规则;能书写规范的板书、能唱、会演、能做、会画;有较强的开展英语课堂教学和英语活动课的能力等。

结语

我们已知, 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和全面修养已成为师范生教学技能发展或训练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知识及综合知识使得教学技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顺利开展成为可能。但是, 教学技能培养是一个复杂工程, 用系统论观点来解决教学技能培养问题, 研究更多的影响教学技能培养的因素, 探索教学技能培养的规律, 逐步构建本科水平教学技能培养体系是教学技能培养问题解决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训练大纲 (试行) [S].1994.

[2]哈尔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文件.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Z].2006.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胡春洞.小学英语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及教材教法[J].课程教材改革, 2004, (7) .

[5]谢明.英语综合技能与综合知识:深层次英语学习的决定因素—英语专业专升本学生的听力教学思考[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9) .

[6]朱晓燕.高师生英语教学技能训练体系设计[J].广州师院学报, 1997, (2) .

[7]孙晨红.“小学教育学”教学改革初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2, (2) .

篇9:2023年全国高师学术英语教师专业技能竞赛

关键词:英语师范生 英语教学技能 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师范教育的任务逐渐从实现数量满足型转变为质量提高型,改革教师教育制度,推动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一名经过专业化训练的教师除了具备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有熟练的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师范类院校应该着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有效地保证提高师范教育专业化水平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

目前,师范毕业生仍然是小学教师的重要来源,因此,师范院校应在加强师范生学科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加强对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研究。本文将针对英语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的掌握情况展开广泛调研,在调研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培养课堂教学技能的方案,应用于自己的课堂,并结合学生实习后的反馈情况,力求将课堂教学技能方面的理论研究与英语师范生的实际相结合,为今后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技能课程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现状分析

现在,师范院校的“师范性”在逐渐淡化,教学技能的培养主要靠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的英语教法或教材教法课程的单一培养模式,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尤其是课堂教学技能被忽视。师范生教学技能欠缺,不能适应教师工作岗位的要求,更有甚者,有些师范实习生或师范毕业生上不了讲台,这应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目前,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淡化“师范性”

由于就业压力比较大,就业时很多单位都会要求毕业生出具各种证书,所以学校都会给学生安排大量的专业课,让学生学有所得。英语专业学生也会参加各种等级考试,获取证书,以方便证明自己的英语水平。所有这些都导致英语师范生过于关注专业学习而无暇顾及师范技能的学习。

(二)培养模式单一

目前师范院校的培养模式主要是开设英语教法课程,注重讲解理论,临近毕业集中进行为期2个月的教育实习。这样的培养模式导致师范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欠缺解决真实教育问题的能力,很多时候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很难立刻胜任,不能站在讲台上应对学生。

(三)学生重视度不够

很多学生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专业课成绩,关注一些资格证书的获取,而和师范性关系密切的教学技能被他们忽视了,国家也没有类似的教学技能证书,这更让学生不重视。学生宁可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类似英语四六级或其他类似的有证书的考试上,他们认为毕业时可以凭这些东西找工作,而且证书多了,也显得自己优秀。

二、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培养模式的尝试

为了培养实践型的英语教学人才,身为一线的师范院校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教学技能的应用水平,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加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常规教学技能考核模式

培养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和加强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是不矛盾的,它们应该相辅相成。但考虑到时间等客观原因,在教学技能培养方面我们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技能的培养和专业课程的学习结合起来,从入校起就分项目分学期的逐项考核过关。学校也应该重视发挥各位专任教师的特长,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教学技能进行辅导,这样的方式很有利用长期的培养学生语音语调、英语课堂教学用语、朗读等教学技能。还有一些常态的东西每年甚至每学期都要过关,例如粉笔字、钢笔字、简笔画、普通话、英语语音等,以此督促学生练得更好,能够在求职面试时脱颖而出,顺利地找到工作。

(二)案例分析教学模式

师范生天天在校园里,很难接触到小学,也很难了解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更不知道小学的课堂是什么样的。但让学生天天泡在小学里去了解小学生,了解小学的课堂,是不切实际。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在校园里营造出小学的氛围,让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小学课堂。我们应该在中低年级的学生课程中增加课例分析类课程,每个学期学生都能观摩10节左右的小学英语优秀课视频,仔细分析教学的优点,使用了哪些教学技能等。这样学生在实习前可以观摩很多优秀的小学课例,让他们不走出校园就知道如何教课。

(三)组织多种教学技能比赛

学校要定期组织中高年级的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教学技能比赛。如小讲课比赛、钢笔字毛笔字比赛、板书设计比赛等,以比赛促进学生加强技能训练。实践证明:学生参与比赛,在准备的过程中所学到的实践知识远远超出课堂学到的知识,而且能自主地把课堂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

(四)加强微格教学训练

高年级学生开设英语教法课的同时,应开设微格教学训练课程。学生自主备课,进行教学录像,分析教学过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课堂,同时学生间也利于彼此交流,互相促进。

以上是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谈的一些培养方法。希望我们师范生能在学校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教学基础,以优异的成绩走上教师的岗位。

参考文献:

[1]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左菊.新课标环境下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立体化培养实践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10).

[3]高艳.现代教学基本技能[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下一篇:静安区中考政治模拟(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