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师专业成长讲座的心得体会

2024-05-04

学习教师专业成长讲座的心得体会(共15篇)

篇1:学习教师专业成长讲座的心得体会

11月14日,我参加了区教研室组织的听讲座活动,地点在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主讲教授为杨启亮教授。主要体会如下:

1、教师在学科专业发展方面:要做到少教,让学生多学,要有学科智慧。体现在教的技巧上,要教学轻松,不要把自己弄得太大压力,太辛苦。比如有一个例子叫减题法,说到一个教研员去听一个老师的课,该教师准备的一份题,有23道题,在堂上评讲,一节课下来,学生还有很多题弄不懂。下课后,这教师请教研员指点一下,教研员说,只要你用减题法,自然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容易掌握知识了。于是该教师在下一个班尝试,果然效果很好,掌握知识的学生增加了很多!教学要象农民一样,不断改进才能高产,我们上课要灵活运用探究法,要有创新观念,观念改变了才能主动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教师要摆脱经验的约束。不能一个方法教到老,要不断充电学习,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防止越教越产生更多厌学生的现象,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有喜欢学习的习惯;还要教师自身要认真看书学习;坚持技巧性教学,不断改进教的方法;最后就是要对学生进行行为科学的训练,让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以上是本人听讲座比较深刻的体会,建议我们的教师一定要不忘初心,以用心教学为主旋律,坚持以改变教法作为努力方向,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出色!

篇2:学习教师专业成长讲座的心得体会

听《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从课题研究开始》讲座心得体会

2015年11月17日,听李斩棘老师讲了《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从课题研究开始》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李老师从“为什么做课题研究?”“做课题研究需要什么?”“做课题研究基本程序是什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这四个方面展开了这次讲座。

我认为做课题研究是一线教师理解孩子、深入掌握教育教学方法的有效途径。但是,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对于课题研究一直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如何去有效的进行课题研究是十分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而李斩棘老师就像一场及时雨来到了我们身边,给了我们最需要的课题研究方法指导,让我们对以后的课题研究不再迷茫,不再为研究什么而苦恼。

确实,以前选择课题研究总觉得新的就是好的,没有联系实际的研究都是泛泛的空谈,只有立足于教学工作,平时课堂,结合自己课堂上的活动风格,孩子们养成的游戏习惯,从小处着手,注意对日常教育现象进行反思,那么研究的素材自然而然就多了,而且从实际出发,对于研究的各种现象都能仔细观察、记录,然后整理变成有用的理论依据。

李老师的讲座既广泛又细致,广泛之处引领我们寻找到了课题研究的方向,细致处让我们规范了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包括研究程序中的各个环节,如如何表述题目等都一一举例为我们做了详细的解说。

篇3:学习教师专业成长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图书馆的育人功能是教师继续学习专业成长的根本保障

在实际工作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查找和获取高价值、高信赖度知识仍然困难”这个不争的事实, “我们淹没在信息中, 却渴望知识” (4) 这是因为查找信息的方法不对, 搜索引擎的功能无法代替图书馆的缘故, 这不得不让我们了解一下图书馆的概念, 图书馆是什么?图书馆是合作伙伴, 与人们协同合作来解决其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图书馆是一种门户, 把用户与可靠和有效的信息世界联系起来;图书馆是一种体验, 通过对知识的关联和重组来支持用户的学习、研究与生活;图书馆是一个网络, 把丰富的信息、社群和服务链接起来, 支持用户的体验和“生活”。 (5) 图书馆具有丰富、系统、全面的图书信息资料, 这些收藏的图书资料, 是人类长期积累的一种智力资源, 图书馆对这些资源的加工、处理, 是对这种智力资源的开发。同时, 图书馆将这些图书资料提供利用, 是开发图书馆用户的脑力资源。换言之, 图书馆承担着人才培养的职能。

著名的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图书馆能为读者提供终身学习的场所与设备, 促使读者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中小学图书馆还具有其特殊的教育职能: (1) 配合教材, 辅助教师教学; (2) 扩大知识, 开发智力; (3) 独立思考, 培养能力; (4) 修身养性, 陶冶情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已实现“以培训为主”到“实践中的学习”的转型, 构建科学完备的继续教育体系, 建立无校界、跨区域的优质学习资源的整合汇聚机制和共享服务平台的良好集散地就是图书馆。未来的信息社会, 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 不断学习, 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现实;现代化教育大量采用新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 这都要求教师利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中小学图书馆的存在形式已发生很大变化, 出现了没有围墙的图书馆, 读者可不必到图书馆就能享受图书馆的服务, 老师们在家中或办公室, 都可以利用网络终端进入图书馆, 不仅可以使用隶属本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 而且还可以使用网络上其他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及其他网站上的信息。

二图书馆的专业服务为教师阅读学习专业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图书馆的公益性和专业性决定了图书馆是唯一无偿为人们系统地提供阅读保障的专业机构, 从知识管理的专业程度而言, 没有机构能出图书馆之右, 没有谁能比图书馆更了解公众的阅读需求, 更善于优化信息, 更能提供专业的阅读服务。长期以来, 图书馆的价值被大众忽略了, 图书馆的价值不可能被搜素引擎所代替, 如要解决“爱因斯坦直到三岁才会讲话, 请问他讲的第一句话是什么?”这个问题, 通过搜索引擎未必会查到最准确的答案。

当代图书馆信息服务具有以下特点: (1) 数字化。图书馆为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自然转向新型文献载体。 (2) 网络化。借助计算机通信网络, 依托大型数据库和搜索引擎等检索技术, 使用户方便、快捷地在网络终端随时获取所需的文献资源。网络汇集了全球上网图书馆的数字化文献, 向读者展现了最宏大、最丰富的文献信息, 每个图书馆都可以提供接入和获取信息的服务。 (3) 个性化。图书馆可以把网上与某一或某些主题相关的节点进行集中, 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专题信息导航等服务。图书馆可以提供并指导读者获取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帮助读者快速地查找与准确地获取撰写论文所需的参考资料, 提供正确的检索方法指导, 提升读者信息获取的基础能力。

众所周知, 自主学习模式是一种有利于培养学习者高级认知能力、探索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新兴模式。它是指学习者利用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自主性地选择认知工具、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通过可选择的交互方式主动探究学习过程, 实现有意义知识建构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需要支持, 尤其需要个性化支持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果, 而学习支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图书馆是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远程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书馆能为教师的自主学习提供完善的支持服务。

三图书馆学习也是教师教科研活动的理想平台

学校图书馆利用校园网可以为教育教学教科研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为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提供文献资源支持。如课题研究中需要查阅各种文献资料, 讨论课题的可行性与设计方案, 很大一部分工作必须要在图书馆里完成, 活动课程的大量学习资料和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研究也都要在图书馆进行。图书馆除了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外, 还成为课程资源建设的文献集散地, 教师可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 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 真正实现“用教材教”的目标。图书馆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 是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大课堂, 是教师获得新的教学方法的地方。

“简单、快捷和易用越来越成为所有用户的期望和行为特征, 数字和网络越来越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首选。” (6) 数字图书馆是中小学图书馆公认的发展方向, 所谓数字图书馆, 就是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库,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有价值的数字图书、期刊、图片、文本、音频、视频、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多媒体信息资源, 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共享和服务。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是专门收集的信息, 不像一般网络上的信息有商业运作问题, 新闻、娱乐信息较多, 只能满足人们一些消遣、娱乐和生活的需要, 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都经过了严格的知识组织, 有一定的知识体系, 信息资源类型、内容较为全面, 读者可以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一个高品质的兼容平台,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发挥出知识和技能的整体优势,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除了可以利用数字图书馆来读书、发表文章、交流心得以外, 还可以将数字图书馆与课堂教学整合, 上课时, 教师可直接调用数字图书馆中的信息, 避免了自己制作课件或网页并上传服务器的复杂性, 这样做的结果又间接地提升了教师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网络版的“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既有限又无限的空间, 搭建了民主、科学、开放的课堂。以前的公开课就是一个老师的舞台, 少数学生表演的场所。现在, 在网络环境下运用数字图书馆上公开课, 所有听课老师都可参与教的活动, 所有上课的学生都可参与学的活动, 甚至出现了师生角色意识易位的现象, 听课教师扮演了“资深学生”的角色, 成了学习群体中的榜样。这种新的交往模式, 既保留了网络的优势, 又因为是实名制登录, 有教师监控, 有方向性和规范性进行约束, 从而避免了角色失控、失范、信任危机等互联网的负面进行效应。体现课改精神的示范课能使多数教师对于课程改革有更直观、积极的认识。

四图书馆的学习氛围能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自我, 教师总是处于一定的生态情境之中的, 个人环境、组织环境都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影响, 同伴互助, 合作分享, 创设专业发展的专业环境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非常重要, 此外,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 需要长期的、持续的支持, 这些对于图书馆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图书馆阅读环境优美, 是师生共读、共同成长的乐园。进入图书馆, 老师和学生们坐在一起, 屏声静气、孜孜不倦的那种专注、那种思索, 都会在一种无声中彼此影响。图书馆良好的文化氛围给师生以精神鼓舞, 使师生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学生的阅读需求也成了教师阅读和学习的动力。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置身于图书馆, 每个人都变成一叶扁舟, 在知识的海洋遨游;置身于图书馆, 每个人都变成一块海绵, 贪婪地吸收着知识。图书馆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是内涵丰富、知识多样的第二课堂。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专业发展牵引着学生的发展, 反之, 学生是教师成长的参照系, 参照系的向前驱动, 也推动着教师的发展。

总之,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在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 教师自主探索、不断反思、渐进提高的过程, 在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中, 学校已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场所, 更逐步成为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场所。无论是教师的自我学习, 还是在教学实践中学会和学生共同成长, 无论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践, 在实践中构建学习共同体, 还是同伴互学互动中的叙事研究, 都离不开学校图书馆的支持和帮助, 相信图书馆学习, 可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保驾护航, 可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不二选择。

参考文献

[1]杨圣洁.论少儿图书馆的成人信息服务[J].图书馆杂志, 2012 (12)

[2]张宇东.数字图书馆与教师的专业成长[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6 (12)

篇4:学习教师专业成长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思维狂欢盛宴的举办者

教师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引导者,且在学生思维发展中实现自我的思维发展。用思维架构课堂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首要能力,通过对教学内容和学生之间的深层的认知结构的洞察,实现二者之间恰当的融合,课堂设计要实现引导学生的思维与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对话。

《兰亭集序》一文作者叙兰亭聚会之事,抒人生感慨之情。文章结构由乐而痛,进而思索人生。课堂“学习场域”中师生共赴了一场思维狂欢的盛宴,请看课堂的体悟过程:“信可乐也”“乐”之理解:乐:美事之乐也;景美之乐也;心怡之乐也;“岂不痛哉”之“痛”体悟:痛,不知老之将至之痛也;事物俯仰之间已成陈迹之痛也;修短变化,终期于尽之痛也。

课堂在整体观照之下按结构、顺序、时间,逻辑等思维特征必然地可以确立理解的内容指向,确定体悟的涵盖范围,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重点,这样就激发了学习兴趣,激活了学习过程,教学时间节约,教学效果高效,既使教学简约化,又让教学深入化。在课堂学习场域的思维狂欢中,课堂不再是冷冰冰、硬生生、静悄悄、死沉沉了,而是学生争先恐后积极发言的“学习场域”思维狂欢盛宴。

二、教师要作为知识教示力量的建构者

课堂是知识的传播阵地,是文化薪火相传的载体。知识教学要融合于学生实践体验的教与学的互动场域,教师是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和服务者,为课堂知识学习提供支持和引导,发挥教示作用,学生走进学习现场,借助并置身于现场主动自我学习,相互协作深度学习。课堂学习场域中教师是知识教示的建构者,是指课堂呈现出在教师知识学习策略指导下,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体验和实践,知识学习活动是师生双边互动的生命学习活动。

读是诗词教学的必修课,教学李煜《浪淘沙令》,朗读诗歌要扣住一些具体关键词语进行,我做了上面的陈说,学生开始讨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的具体读法。

他说,“雨潺潺应该慢读,那潺潺春雨缠绕作者心头,如那亡国亡家之愁一样深重啊”;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说,“还应该读得低沉些,那春雨潺潺声声,敲打作者的心房,点点行叮咚响,身处囚室人独彷徨”;那个说,“应该读得较为忧伤,春雨浸入我心间,点点泪凄凉”。优美的表述,同学之间的情感倾向具有向同一方向前进的趋势。只有情感的启发才会引起情感的共鸣,知识的教示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和方法。我进一步总结,“潺潺雨之形,绘我心愁苦状,潺潺雨之声,衬我心孤独情,潺潺雨之感,通我心凄凉景”。

教师进行任务驱动、知识教授,学生理解和感悟,培养了学生对语言的独立品味意识,师生交流、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对文本内容要素的前后勾连意识和景、事、情、理等各要素的整合意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师生互动,教与学关联融洽的学生真实学习,高效促进学习;学生学习发展,深度进行学习;为了一切学习,学生学会学习的“学习场域”。

三、教师是学生生命春路花雨的撒播者

千人一面的“工业化标准式”的课堂确实到了应该摒弃的时候了,那种一切都在预设之中,学生像提线木偶一样,随着教师的上下提动,木然地上下跳动“授受”式的课堂必须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过程的情境、场域式课堂。这种课堂体现了教师课堂教学和实施观的转变:建构生命活动“过程”和呈现生命之间“关系”。

我们设计过基于自由谈话的阅读课堂,它追求的就是一种基于“学习场域”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观:建构生命活动“过程”和呈现生命之间“关系”。

《送魏万之京》这首唐诗写于李颀送魏万上京,是在魏还未著大名前。李作为一个忠厚长者,他对晚辈友人会如何诉说呢?

韩琪说:小弟啊,天气越来越冷了,你的衣服带得够不够啊!

于金昊说:你唱着那首“该上路了,该分手了,难舍难分的离歌”,歌声何其凄凉,声声入我心啊!

作为教师的我说,那《离歌》的内容是,“骊驹在门,仆夫具存;骊驹在路,仆夫整驾。”是在渲染离别情形啊!

吴卿说:那种难舍难分,依依惜别之情是如在眼前的。

殷云燕说:年少友人的劝勉好似父母的叮嘱啊。

姜叶康说:路上的重重云山,天气的严寒也有对朋友的牵挂和担忧啊!

……

作为教师,我“乱弹”琵琶,作为学生,他们“乱谈”感受,各言其感,各叙其悟。“乱弹和乱谈”无意实现有意,无为而无所不为。课堂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但绝不能去控制,课堂需要老师的指引而绝不能去牵制。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真,由他自由说开去,大家交谈其乐融。

这样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习场域”对于学习的意义,高度关注了学习过程中的生命之间的交互性及其价值,尤其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真正把课堂变成学习的场所,课堂成为人与人人、人人与人的关系下的鲜活场域世界。

四、教师成为民主思想意识的引领者

不久前,聆听了两位教师的《雷雨》公开课,颇有感触。

【片段一】一位女教师讲到周朴园签支票的行为,引导学生分析说这支票撕开了他层层伪善的面纱,使其冷酷、自私、虚伪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有一男生突然站起说了一句:“老师,我觉得他没有你说得那样坏!”立即引起部分学生的附和。此时,教师用眼睛狠狠地白了男生一眼,数落了学生一顿:“你们还有没有是非观念?周朴园这样的人还算好人?你们的书真是白读了。”说完继续上课。学生都低下了头,有几位男生干脆趴在了桌上。

【片段二】一男教师上课出现了类似一幕。这位男教师就此与学生展开了对话与交流。

师:哦,你为什么认为周朴园不那么坏呢?

顿时,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学生认为周朴园是冷酷无情的资本家,是心狠手辣的吸血鬼。有学生认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也确实是真的。也有学生说周朴园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不是简单“好与坏”所能评价的……教师趁热打铁,讲读了一段曹禺谈《雷雨》的资料,最后总结:“大家谈得很好。在周朴园心中,三十年来他确实怀念着鲁侍萍,但正如当年驱赶她离开一样,他最看重的还是金钱、地位、权益。这体现了人性的多层面、复杂性。周朴园,感情只存在于记忆中,不存在现实中,这恰体现了他的自私、虚伪!”

课堂上的民主、自由,基于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是生命价值的赋权。教师对学生民主思想意识的引领,不仅体现了教师的人性温度,也展现出课堂基于生命本质的精神气象。聚焦于课堂学习场域,教师要反对以“纪律至上”为借口,对课堂的“外在、强加、简单、人为”的控制做法,而应该开展以“提问与讨论、分享与交流、表态与辩论、主持与讨论”等方式,实现课程对自由民主价值追求的活动过程。只有在某种有效的场域中,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发展中民主思想意识的引领者,课堂才能真正实现积极的精神追求。

篇5:听教师专业成长讲座有感

8月26日,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由教育局教科所王文涛主任作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讲座。主题是翻转课堂、教育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为社会的发展服务;教育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医生比较,医生的专业性很强,而我们老师目前相对而言专业性就要差得多了。中国教育名家窦桂梅曾说过这样让人深醒的话:一个好教师不全是靠培训成长起来的,更不是靠检查、评比造就的。与其忙忙碌碌,不如围绕自己的特色钻研下去,深化,细化,创造属于自己的心灵财富,在浮躁的现实中寻求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心境,并置身其中朝着理想的目标默默地努力,静静地成长,静心钻研。

好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当由三块组成,即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古典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的不足,决定了我们要以为学生生命奠基为追求,必须靠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的弥补和进修,要像永不干硬的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庄子》上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说明了知识之于教师的重要性。而教师在工作岗位上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要读书。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我们需要阅读很多书,就让书籍成为我们的精神伴侣。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无论是科技的还是人文的……一切凝聚着人类文化精神的读物都应该进入我们的视野,这样教师才能底气十足地走向学生,走向课堂。读书已经改变了我们人生的起点,也定能改变我们人生的终点。让书之香韵像春天里鲜花之芬芳一样萦绕在身边,这不是我们老师应该追求的人生最爱吗?读书、思考、借鉴、成长必将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基于教师个人成长的反思,是教学论文撰写的重要途径之一。这种崭新的研究方式,能推动教师自我唤醒、自我反思,自传的写作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我思考的过程。一句话,教育反思,从今天做起。

篇6:《教师学习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龙湖实验小学

刘欢欢《教师学习专业成长》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修心、修情、修性、修行。这里面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比如: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美妙动听;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传情丰富;修炼自己的表情,让它神采飞扬;修炼自己的动作,让它规范专业;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知思泉涌;修炼自己的脾气,让它逗人喜爱;修炼自己的个性,让它鲜明唯美;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俗;修炼自己的灵魂,让它崇高圣洁;修炼自己的人生,让它阳光幸福。

作为教师,要能再新的历史条件下胜任自己的工作,就需要不断成长和发展,所以广大教师,就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下面就将自己的读书过程中感受最深几点与大家共享:

学会等待: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学生毕竟处在成长期,还没有最后定型,教师学会等待,就意味着教师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一个人的优良品质的形成和一个恶习的矫正,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他需要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每个人都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学会等待的教师不会苛责学生,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不会对学生持有冷漠的态度,他是充满希望地充满信心的等待着美好。

学会分享:意味着学会倾听,分享是共同的,是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和拥有。分享,意味着教师有着更多的展示而不是灌输;更多的引领,而不是强制;更多的平等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分享的前提是学会倾听,教师要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学会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要听到学生真情的呼唤。

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境界,需要教师有博大的胸怀。宽容意味着教师会欣赏学生的闪光之处,教师会挖掘、会发现学生的优点。教育就是引领人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教师宽容,就是让自己的心智不那么闭锁,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学会宽容,就是拥有一个美好愉悦的心理。

学会选择:丰富的社会会影响人的头脑和思维,社会的进步总是伴随着人们拥有愈来愈多选择。教师学会选择,就是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形态中,找到自己生存、发展和享受的方式,就是在工作中抓住教育时机、选择教育内容、途径和方法对学生施教,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学会合作:新的时代要求我们要会合作,我们要想跻身于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就要学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处方式,要学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合作就意味着教师要教会学生与人相处的方法,教会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待人真诚友善,不虚伪,做正人君子。

学会创新: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不会创新就不会生存。创新就意味着教师能够不断探索研究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不断试图从不同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作出新的解释,能够对那些天经地义、无可非议的事情予以重新审视,能够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予以警示。

篇7:学习教师专业成长讲座的心得体会

古人说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的历程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选择就要有所取舍,选择与放弃是同时并存的。人生有太多让我们心动的东西,让我们想去追逐。但实际上我们不能全部拥有它。假如我们偏偏不愿正视这个现实,就必然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烦恼,作教师,要懂得轻、重、缓、急。该放弃的就不要执着。这样你就会获得内心的一分宁静与平和,你会顿觉安详和自在,你的生活也就充满了几分诗意。我就认真阅读了《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一书,读完全书,掩卷深思,感悟颇多。

生活在这样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里,不管是谁,要想不被淘汰出局,唯有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尤其是身为教师的我们,因为职业的特殊性,更不能忽视了自身的学习和提升。而阅读确是一种学习提升的好方法。歌德就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

诗意是一个教师来自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是教师内在修养的自然流露,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拥有一种“化繁为简,见素抱朴”的心态。教师的诗意在于关注和热爱教育。教师要学会从平凡的教育生活中看到人与人的交流,看到人性中的美好与丑恶,看到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受和需要,看到教师在促进人的成长中所起到的作用。当教师以欣赏者的心态看着学生的生命之树神奇成长的时候,当教师把批改作业认真备课当成一项事业的时候,教师这一职业也便赐予我们诗意。

在书中,作为教师,应该感受工作的幸福,师的幸福来自于教育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是教师施之以爱的过程。爱生,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教师观察学生的优点,扑捉教育契机,这是爱;教师信任学生,给学生一份支持,这也是爱;学生有一点点进步,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这还是爱……作为教师,要关注细节,抓住各种机会关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光明。教师付出了爱,学生回报给你的也是爱。在与学生深入交往与互动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在师生情意中体味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更能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体会到一种他人无法感受到的快乐。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成长,让学生的心灵可以自由舒展。在学生的进步与对社会的贡献中,体会到一种他人无法达至的快乐。

作为教师,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有人说,现在学校之间的竞争,是师资力量的竞争,是学校文化的竞争,是团队凝聚力、执行力的竞争,这些个说法都不无道理,但这些因素的提升,归根结底,最终都将回归到原点——学习上,可以说,没有教师的学习,就不会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业务水平的提高,而终究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抛弃。

篇8:创新学习模式,促进专业教师成长

一、组织观摩教学, 实现隐性知识的分享

教师拥有的很多关于教学的知识来源于自身经验, 就是难以清楚地用语言加以表述,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针对这部分不能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的隐性知识, 以学校教育或大众媒体等正规的形式难以传递, 只有通过面对面的观察、模仿和练习, 在观摩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缄默的隐性知识。观摩教学是从教师每日真实的教学活动中抽取出一个基本的单元———一次教学活动为例, 以别人的教学作为研究对象, 教师集体观摩、共同研讨, 从实践中改善教学技能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我国传统教学研究中的“校本教研活动”、“公开课”、“备课—听课—评课”制度、师徒制、青蓝工程活动, 日本广泛实施的在职教师教育实践模式“授业研究”都是与此类似的模式。

观摩听课, 就是以他人的授课作为自己反思、比照的对象, 教师以审视、对比、鉴别的视角看待自己熟悉的教学实践, 教师可以思考如果我在平行班上, 那么这节课应该如何改进, 这节课对我以后的教学有什么启示和帮助。授课教师可以在准备观摩课的过程中反思和授课。因此, 学院应定期组织全院性的教学性比赛, 例如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说课比赛、讲课比赛等活动给全院教师提供交流探讨、观摩反馈的平台。观摩教学实现的是从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传达, 这种言传身教虽能学习教学技能, 但技能背后的教学原理却没有明确体现, 这是其不足。

二、开展行动研究, 实现隐性知识外部化

隐性知识是非公共、非言语、非意识的。波兰尼指出:“隐性知识是一种内在的行动, 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控制它或甚至都感觉不到它。”将其转化为公共的、符号化的、可意识的显性知识才能进行反思、修正和利用。开展行动研究就是由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是知识的外部化过程。在学校开展行动研究, 就是教师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 将问题转化成研究主题, 并进行系统研究, 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是教师为提高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进行的反思研究。在开展行动研究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对教学进行研究和解释, 通过深入的理性思考,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可实施的步骤, 在实践中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反思。行动研究的主体就是教师自己, 开展行动研究是教师挖掘自身隐性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教师既是研究者又是实践者, 这种研究学习活动使教师提高教学和研究的能力, 在深思和计划行动中将原有的隐性知识外显化, 外显化的隐性知识才能传递和共享。与此类似的促进隐性知识外显化的形式还有撰写教学案例、教学日志、网络教育叙事、教育博客、质的研究、行动研究等。这些学习反思活动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实现自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共生,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进行科学研究, 更新显性知识

高校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进行科研, 这是高校教师保持专业地位的重要标志。科学研究就是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传递, 是显性知识组合、创新过程。高职院校的教师不能放松对科研的要求, 既要进行科研, 了解科研领域国际、国内的新动态, 又要视野开阔, 高瞻远瞩。教师可以时刻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与最新成果,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从而不断完善教材, 充实教学内容, 并进行教学改革。这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 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只有掌握了完整、系统、精深、前沿的学科领域知识才能在学科教授中游刃有余。

高校教师的科研除了要服务社会, 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之外, 还要服务于教学, 提高教学水平。高校教师有了科研之源, 在教学中就会得心应手, 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就会更加生动、翔实, 更加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基础, 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因此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科研先导、质量立校”的方针, 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在各级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任职条件中明确提出科研要求, 在论文、著作、作品或科研项目或科研获奖情况都有相应的要求。除科学研究外, 高校或培训部门举办的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认识、扩大知识面、利用前沿科研成果的方法等都采用这种模式。

四、开展反思性实践, 实现显性知识的内部化

知识的掌握最终落实在行动中, 教育实践是教师学习的最终目的。由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过程是显性知识分享和内化的过程。当教师接受并且自觉地运用新获取知识时, 这种显性知识就开始内部化和隐性化。与其他三种模式不同, 这是教师个体层面的学习, 是教师通过反思性实践在工作中践行学到的显性知识, 将其转换、拓宽、重构自己的隐性知识系统的过程。通俗地讲, 反思性实践就是在工作中将“知道”转化为“会用”。教师职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 教师教学效能的提高要在真实的课堂情境或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只有将宏观、抽象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原则应用于教学工作中, 才能实现教育行为的更新。教学是创造性的劳动, 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 必须在实践中反思, 在总结中提高。立足于职业实践的反思、学习、提高才能提高自身修养, 完善职业形象, 体验和创造教师职业的真正意义。

摘要:21世纪, 社会面临新的变革, 高职院校面临更多的要求和更大的压力。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学习, 教学组织必须创新才能生存。高职院校教学组织创新的流程分为分析内外环境、明确发展目标, 规划整体发展、确立组织结构, 激发成长动机、营造学习环境, 创新学习模式、促进教师成长, 监督学习成效、持续循环建设五个环节。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组织,学习型组织

参考文献

[1]M.Po lanyi.The Study of Man[M]:12..London:Rout2 ledge&Kegan Paul, 1957.

篇9: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体会

关键词:规划愿景;团队协作;专题学习;课堂研究;多元化活动

幼儿园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因此,幼儿园的管理者应该把“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作为使命和责任。如何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具体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规划愿景,让教师专业成长贯穿于职业生涯全过程

首先,对幼儿园的发展规划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讨论,并结合幼儿园的现状与教师的现状,着手规划幼儿园未来发展的愿景。我们希望幼儿园的每一个班级都能成为一个学习小区。在这些小区中充满了发展的希望,也充满了成长的喜悦;在这些小区里,有健康、自信、快乐、乐于想象、创造的幼儿,有博学热忱的教师,有充分支持的行政人员,也有充满感激而且愿意协助园务的家长,这是我们的愿景。根据幼儿园未来发展的愿景,我们请每一位专业教师设计自己的发展蓝图,明确个人的发展目标。

二、团队协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基础

我们充分认识到教师的成长需要集体的扶助与分享。通过组织教师进行民族美术技能分享活动,向实习生传授做好家长工作经验的活动,这些活动尽量展现每位教师的闪光点,久而久之,使每一位教师更自信、更愿意立足于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所长去教学学生,从而形成了团队合作、互补共生,群策群力、互动成长的融洽氛围。

三、专题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

专题学习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师的现有专业水平已经跟不上改革的要求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作为管理者,我们应该把握教师学习的方向。在这方面,我园一直保持良好的工作方法,利用业务学习活动,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的学习活动,通过专题学习,让教师把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在质疑中不断从困惑与经验中学习,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课堂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课堂研究就是解决由理论到实践的一条有效途径。以前,我们对课堂的研究只是停留在“观摩”的层面上。评课时还会经常出现以下情况:重听轻评(听课时积极性很高,评课时都低下了头),敷衍了事(碍于面子,只说好话),只诊断不开方(只讲问题而不分析问题,更没有解决对策)等。

在课堂研究中,我们还注重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参与研究的机会。例如,借助国培组织的“远程培训”这个最先进、最便捷的学习平台,组织教师观看平台中提供的优秀教学案例。对于有争议的问题,组织教师反复通过录像的重复放映开展研讨并达成共识。这种课堂教学研究的方式,能够帮助教师疏理、提炼与正确教育观念相符合的教育行为,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行动策略。

五、多元化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幼儿园组织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平台。在教研活动时,以力求为教师提供一个自由的、充分抒发想法、交流经验的平台为宗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这里只给大家举几个典型的例子,供大家参考。

1.开展案例分析与表演活动

首先,引导教师对来自于社会、网络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目前网络和新闻频道中不断报道幼儿教师“虐童事件”,每报一个事件我们都会向教师通报事件的过程,从而激发教师自觉的树立师德、主动钻研业务,对教师日常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警示与促进作用。

其次,组织教师开展日常工作情景再现与分析活动。案例分析活动推动了教师将观念自觉地转化为自己的教育实践,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开展教师日常评价行为解析活动

教师的日常评价行为是指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幼儿教师对幼儿行为所做的即时性的言语和非言语的评价行为。幼儿园会针对一些收集的评价行为,让教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评价行为的解析。本活动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教师能够在日常评价中帮助幼儿面对自己的感受。

3.开展辨析会活动

在辨析会活动中,我们主要围绕“让教师了解专业幼儿教师的行为与标准是什么,与非专业人员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等,为教师提供一些日常工作中的真实片段,对观点进行“专业行为与不专业行为的分类”,对照大家的分类,我们在相关理论支撑下总结处理这类问题时,专业教师的正确反应应该是什么,并归纳出非专业人员的反应及行为有哪些,激起教师在认知上的冲突,从而让教师明确幼师应具备的专业行为,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篇10:学习教师专业成长讲座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段时间的网上培训,聆听了专家和名师的讲座,看到了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明确了自己在教学上的奋斗目标,同时,进一步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专家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

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不断充实自己,扫除自己在物理知识方面的盲区,尤其要扎实专业语言的准确性。教师除了要熟悉书本上知识外,还应结合生活实际,把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只有教师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进一步去谈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结合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培训中,专家和老师们的讲座提出了许多非常好的做法,有很多是经验之谈,但经过我在实际中的实践反思,我发现有些方法不一定就实用于我所教学的班级,因而,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摸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借鉴并变通使用别人成功的做法,要常反思,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三、营造学习物理的氛围,使物理学习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爱好。平时我们教学中存在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部分学生不喜欢学

物理,是因为没有学习氛围。我就在思考,没有氛围,那我们就应该去营造氛围,就应该从自身做起。

篇11:学习教师专业成长讲座的心得体会

第二项:我不能左右天气,但却可以改变心情。选择一种全新的心情吧,你会发现不良的环境,同样会让我们得到生命的享受。

第三项:我不能改变容貌,但却可以展现笑容。

第四项:我不能控制别人,但却可以掌握自己。任何人你都控制不了,唯一能控制的只有你自己的态度或心情。

第五项:我不能预知明天,但我可以好好利用今天。明天就像昨天一样,昨天是一张过期而失效的支票;明天是一张未到期的期票,充满着变数。我们只有握住今天,活在当下,人生才是最充实的!

第六项:我不能样样胜利,但却可以事事尽力。一个常常沉浸于胜利喜悦中的人,会降低挫折耐受力,小小的风浪就会将其淹没。

汤老师说: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者,面对职业压力要学会自我调适,有效自助,学会选择,提升人生标准。

为此,教师要学会与他人合作:一是与学校领导的密切合作;二是教师之间的亲切合作;三是师生之间的融洽合作。积极展开各种合作学习交流的实践活动:研讨学习;听评课学习;展示学习。

篇12:学习教师专业成长讲座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汤丰林教授的关于《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的专题讲座,我对长期困扰自己的一些困惑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如何摆脱困惑,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专业修养,争取在教师职业生涯中一步步成长。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思想上,应该积极向上、诚实守信、表里如一;

生活习惯上,应该讲究卫生、穿着大方、仪表端庄,只有用合乎规范的言行、仪表、健康的习惯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才能使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形成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治学上,应该一丝不苟、孜孜不倦、勇于探索;

工作上,应该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精益求精,应该不断地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育是具有科学性,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的指导,特别是素质教育更需要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心理学理论的指导。

21世纪的初中政治教师,必须掌握中学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遵循教育规律,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如学生的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习惯和兴趣爱好、意志品质、性格特征等心理现象。

教师要敢于创新,不能一味的用老一套办法。不能有“宁愿墨守成规,也不敢于创新”的思想。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师的职业是光辉的职业,教书育人,责任重大。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感情,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而且,现在的教师面临的压力很大,困惑很多。

各种检查、评比、考核,对学生的安全责任,以及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教师工作超负荷,工作时间长,备课、批改、辅导„„无休无止,长此以往导致教师身心疲惫,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通过专题讲座,我明白了:

1.工作中我们越认真,得到的资源越多,机会越多,越容易成功。

2.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生命中美好的进取的目标上,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不管以前有多少成就或多少挫折,都要放下,否则就会成为一种包袱。

3.把每天做的事分一分,把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4.要有合作意识与团队意识。

5.不断了解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6.通过不断学习,超越自己。

7.保持简单生活,学会热爱工作。

8.培养良好爱好,适时亲近自然。

9.懂得知足感恩。

10.改变你的生理状态,就能改变你的心情。

因此,我认为只有改变自身的心态,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不断地学习并在专业上不断成长,用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学生,面对工作,面对社会,才能感受到工作和生活的无穷乐趣。

总之,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想到很多也学得很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一定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去尝试和运用,快乐生活每一天,不让幸福溜走,争取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充实自己,一步步健康成长。

篇13:学习教师专业成长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新教师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盲”。新教师上课, 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教学无目标, 课堂教学比较随便, 教学时间把握不准, 教学方法缺乏, 教学无重点、难点等, 从而无法落实基础知识。

2.“慌”。新教师由于缺乏经验, 课堂上容易丢三落四, 如忘写课题, 忘记评价学生, 教学环节过渡生硬甚至脱节, 板书错漏百出, 用词语无伦次, 遇到突发事件不知所措等。

3.“快”。新教师上课往往按照设计好的教案上课, 不顾学情, 一讲到底, 并且语速较快, 有时甚至连学生都还没有听清楚, 教学就已进入下一环节。

4.“灌”。“灌”即“灌输”, 不少新教师总是就教材讲教材, 不知灵活运用教材。有时甚至让学生在教材中一划了之。这种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效果很差。

5.“乱”。新教师上课, 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及相应的知识积累, 上课仅关注课堂的“热闹”, 形式的新颖, 而忽视教学环节的有序组织及教材结构的科学严谨, 从而使得课堂看似热闹实际上是“杂乱无章”。

6.“多”。新教师上课, 往往贪多求全, 不知取舍, 课堂仿佛成了堆积知识内容的“战场”。表面上教师讲得很多, 实际上学生学到的却很少。

以上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新教师的成长, 因此提高新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 就成了青年教师个人和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新教师要有追求业务能力成长的内在要求

1.拟定切合实际的专业发展计划, 让规划成为前进的动力。目标驱动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有了目标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教师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阶段目标与总目标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并建立自我评价体系以保障规划的实现。

2.虚心求教, 纳己之长, 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新教师刚从师范学校中走出来, 有思想, 有个性, 有特长, 但缺乏的是经验。这就需要新教师善于向老教师学习, 虚心学习他们的教学艺术, 多听课, 多请教, 博采众长, 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3.要加强业务理论学习, 在实践中探索成功的经验。许多教育教学经典是我们专业成长的“导航仪”, 是我们前进发展的“推进剂”, 青年教师要多接触教育经典, 广泛涉猎教育教学理论,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因此, 青年教师要想在专业上有所成功, 就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 不断积累, 不断反思, 这样才能在反思中吸取教益, 正确前行。

三、学校要为新教师搭建成长的平台

新教师是学校师资队伍的新鲜血液, 是学校教育的后备力量, 其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为学校的发展增强后劲, 就必须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如:

(一) 学校要加强新教师的培训工作, 搭建学习平台

1. 实施“青蓝工程”, 即师徒结对工程。

如我校新毕业教师与县四星级示范高中的教学带头人或教学能手结成帮扶对象, 定期展开听评课和教研活动, 在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起了关键作用。

2. 实施“走出去, 请进来”的培养方式, 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学校要多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听讲座, 学习外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组织有关领导、专家来校讲学, 给青年教师提供各种有用的教学信息。

(二) 学校要积极为新教师搭建展现自我的舞台

学校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竞赛, 让优秀者脱颖而出, 并给他们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让他们的成长、成熟获得大家的认可。如我校每年都要举行“新秀杯”课堂竞赛活动, 这既是对新教师课堂过关的一种检验, 也是促进他们课堂教学尽快成熟的一种鞭策。

(三) 学校要积极为新教师搭建实现抱负的平台

篇14:学习教师专业成长讲座的心得体会

对基于“学习场域”的教师专业成长方式进行检视与反思,我认为可以从三个角度切入,进行较为全面的思考和认识。

一、这是一个理性的成长框架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个宏观结构,就像国家发展或教育发展的顶层设计。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我们都能够发现它存在着一些关键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教师不同的成长过程,这是一个个值得理性分析进而总结规律的框架。

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说道:“我年轻时光的每一个关键阶段,也就是我的身份认同需要成长的每个关键点上,都得到了优秀的导师的指引和帮助……但是在我完全是成年人的时候,可笑的事情发生了:再也没有好的导师来帮助我。我徒劳地等了好几年,在那段时期,我的专业成长停滞了。”这不是个体经验,这是很多教师在成长中遇到的问题。这段话具体形象地阐述了“学习场域”对专业发展的关键意义。

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专业引领和榜样寻找是两大关键因素。太多的教师需要一个场域,来引领他们积极、正确地发展,需要一个榜样,一个与教师个体个性契合的方向,进而发现一系列的成长“地标”和“目标”。这就是教师成长的“关键场域”。理想的效果是每一次专业成长的“场域”活动,都是一个小小的转折点,一系列场域活动构建成一个序列,并以参与“场域”活动的教师个体的显性成长作为标志。任何人的成长都需要场域。我曾见过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教师,一入职场就被安排做班主任,早起晚睡,兢兢业业,但是没有人告诉他什么叫作“一年入格”和什么叫作“三年骨干”,没有人告诉他应该同时加强教学、教科研等不同方面的发展。于是,四五年过去了,这位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升反降,课堂多了不少的油滑,班主任荣誉是拿了不少,但从没写过一篇教学论文。这就是缺乏“场域”影响的显性表现。

二、基于“学习场域”的教师专业成长有两种主要方式

帕尔默说:“不好的教师把自己置身于他正在教的科目之外——在此过程中,也远离了学生。”

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课堂实践中,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主要发生在课堂上。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讲,基于“学习场域”的教师专业成长,首先需要立足师生以及文本构成的课堂,深化“以学定教”,实现常规教学的科学化,即有效设置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活动,精当设计课堂评价;其次需要教师能够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结合“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注重过程”等原则,把课堂教学目标、教学流程、课堂主要教学内容等,落实到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把自己、学科和学生结合起来。可以说,通过具体的教学技术层面的进步,构建“学习场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就是要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改变学生的心态与心智模式,推动教学相长的有效实现。因此,那些最优秀的教师,总是自带“场域”——他们每天的教学,都是一次师生、文本的联合促进。

专业成长的第二种方式,就是教师之间的合作。无论是教研组、备课组的合作,还是工作室、教学研究共同体的合作,都是积极的方式,是最基础的“场域”条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个体之间拥有松散的组织结构,能够给予教师个体更多的思考空间;同时,教师之间存在的竞争关系,则容易形成交流互通的壁垒,不利于建立共同目标,协同活动——大多数学校的这种细胞性结构,意味着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能够独立完成教学工作:在教育实施的每一个阶段,教师的自我都是关键。很多学校的教研组建设之所以无效,正是由于这种源自竞争而来的壁垒,它几乎隔绝了有效的合作。然而,一件非常简单却又万分重要的事情就是:教师个体必然会遭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无数次挫败;如果教师期待成长,那就必须彼此帮助,就必须要能够做到公开而真诚地讨论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目前非常流行的名教师工作室之所以能够成功,正是立足于这一点(他们往往来自不同学校,竞争关系更为薄弱)。

三、对“场域”意义的反思和共识

“学习场域”的提法较为新颖,并且相比之于其他提法具有更激动人心的鼓舞力量。我们期待能够处在一个一个“场域”中,然后就可以获得不断的成长。但这也是存在着各种危机的。

教师的教研生活是高度个性化的。每一个进入“场域”的教师,其成长的程度和速度,都是主要依赖于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师的专业基础,在“学习场域”中难以得到全面的培养——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提升基本素质。如果教师不能坚持个体的多方面学习,也很容易在“场域”中被“控制”,更多地成为一个旧观念的贩卖者,无法得到足够的身份认同和内在激励。所以,“场域”的成长意义是有限的。

对于教师个体来说,建立一个以共同目标和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共同体,形成一种有效的“学习场域”是理想目标。教师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和家庭成员、邻里之间的关系等更为相近,是一种可以通过情感维系并且积极提升关系的共同体;教师的合作,往往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归宿感和团体感。但是,反过来说,这也是一种随时解体的关系,只要我在合作过程中开始缄默,这种关系就立即结束了。每一位教师个体,在整个“场域”合作过程中的付出程度,怎样实现均衡,是一个很微妙的问题。

迅速发展的科技,不断成熟的教师个体,都让作为专业成长方式的“学习场域”,不断地打开空间,而不是去占据空间。这就告诉我们:“学习场域”将不会是一种越来越紧密的关系,而是恰恰相反,它是教师个体不断分离的过程。如,我们的一位教师获得了很好的发展,他已经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风格,不再需要积极参与“学习场域”的活动。譬如,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通过高科技手段更好地促进教学,可以借助高度发达的多媒体技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或者活动课程,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不断提升教师个体的竞争力。

当然,对“学习场域”的研究成果新颖而独特,困惑不少,亮点更多,需要更多深思。期待我们能够不断探索发现“学习场域”对专业发展的更好效度。

篇15:教师专业成长学习体会

1、学习,教师成长的源泉

叶秋景

雨水的洗涤,花儿才能开放,泥土的栽培,小苗才能成长,阳光的滋润,万物方能生机盎然。我们教师要想成为一股潺潺的流水,也需要被栽培,被滋润,被呵护,让我们走出狭小的自我,笑对人生,让我们打破狭隘的思维界定,细心关照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这个平台,松阳县实验小学为我们全体老师搭建着,学校请来本县、本市、本省甚至全国知名专家为我们传经送宝,每每听一堂精彩的讲座,我就激动不已,如获至宝的捡到只言片语,细细品尝,改善自己,在倾听中吸收,在对照中提高,与实践中深化。

一、“工作冷处理,生活冷处理,用智慧来处理问题”——朱永春

2009年10月份,学校请来桐乡三中的物理老师朱永春老师为我们讲课。精彩的诉说博得了阵阵掌声。最让人着迷的是他特有的班级管理方式,至今难以忘记那照片上整齐的队伍,让台下的我感叹他们班风之纯正。他说:“做好广播操,班级就有了一种凝聚力,这是一种自律,只要将其稍加转移,便可成器。” 是啊,当老师的哪个不希望自己的班级多一份表扬少一份批评?都渴望优良班风的形成。找到这把开锁的钥匙,需要我们用心培养。

最让我佩服的还是朱老师对到学生的态度。

“工作冷处理,生活冷处理”这是多么精辟的经验呀!生活中,我们为师者总会出现“恨铁不成钢”的局面,上课时,发现学生稍一分神,立刻虎视眈眈,厉声批评。学生之间发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更是让人气不打一处来。很多时候,我们这些急性子的教师们都应该后退几步,想一想,我们自己小的时候不也一不小心犯下无数小错误吗?怎么可能用成人完美的模式去要求这些孩子呢?

因此,听了朱永春老师对待学生的严与宽的分寸,很是赞同。作为老师,自己首先有一颗包容学生一切优缺点的心,成全孩子,让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允许学生生气,允许学生犯错,教师要学会倾听。经过冷却后,师生间再去反思几分钟前的事情,处理起来往往更加的理性。

二、见识要广,教育是一种境界。——许海英

本县松阳一中许海英老师于2009年12月24日应邀为我们开设了讲座。讲座中,我深深的感动于她太阳般的生活热情与教育激情中。更让我佩服的还有他的身体力行,跋山涉水于祖国各地的那份乐趣。所见之物,所说之事,说行之处,都是我们这些井底之蛙所感受不到的。

我也爱旅游,第一次来到大海,看望不到边际的海水盈满眼球,暮然发现,自己无需自卑,天下无不流入江河湖海的小溪,只要自己奋力奔跑,最终都会跃入他们的怀抱中;第一次乘坐飞机,飞机跃入云层,云下黑云压城,风雨满楼,云上却是一片湛蓝,别有洞天。我明白了,人忽悲忽喜,只是因为自己身处云下,刮风下雨,那都是弱者的表现,站得高些,我们可以欣赏他人的喜怒无常,这就是另一种境界。

所以,从大自然身上学到的东西,我们往往不能从书本中直接得到,即使早有描述,对我们读书者而言,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往石壁上泼水罢了。哪比得上亲身体验后的感悟那般真实?

所以,在心底里,我更加佩服松阳一中的朱老师。高中的老师,一定更加忙碌,他们尚且可以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自我修身,自我养性,我们更应多走多看,增长见识。

遥看繁星点点,近听鸟叫虫鸣,手捧山之清泉,呼吸天地之灵气,这样才能笑对人生,人生也会对着我们微笑。

三、将成功传给下一代——杜小元

2010年4月8日,学校请来了深圳的育儿专家杜小元,为这些即是家长又是老师的我们传授养儿育儿的经验。

讲得真好,有些理念很实在。对于现在的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隔代教育让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娇气,凡事怪他人,摔倒了怪地面不平整,吃饭不香怪饭菜不佳,一有争吵打架,第一句话就是“他不对,都是他。”

孩子身上处处都充满了霸气,主讲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怪别人路越走越窄,怪自己越走越宽。”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无论是从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好好思量。

此外,杜小元老师提出了其他一些观点:“要教会孩子分清主次。”“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取决于其思维习惯。”“重视孩子的作业与考试的时间”等等,直面

现在的家庭教育弊端,很让人深思。

为师者,一个“忙”字概括了一生。其实,我们更因懂得思考,懂得取他人之长,补自己的短处,懂得自觉对待他们,互相帮助,懂得共赢,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的这样的平台。

(叶秋景个人简历:女,99年参加工作,现于松阳县实验集团学校任教语文。小学一级教师,热爱教育,崇尚学习。)

2、做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

——聆听朱永春老师讲座有感

叶建寿

一直以来,认为班主任必须事无巨细地管理班级,也因此常常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动肝火,难得有几天拥有一份好心情。聆听了桐乡三中朱永春老师的讲座,顿时茅塞顿开,原来班主任也可以这样做。

朱老师的报告从他的“三不”条例(不布置和批改作业,不监考学生,不在办公室里批评学生)说起。他倡导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走出自卑”。朱老师很爱看书,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涵养,对许多教育家的思想和事迹了如指掌,这为他的工作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灵感和智慧。我觉得朱老师是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来做的,有着很强的事业心。他对德育工作很有心得,把学生看成彼此信任的朋友,不把学生的缺点看成错误,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学生相处得十分和谐。尤其在转化学习困难生方面,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育人奇迹。

在我看来,朱老师是一个孜孜不倦地学习着的教师,因而在他眼前展开的是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教育之于今天的他来说,犹如当年少年鲁迅溜进了百草园,充满探究的趣味。他一直忙并快乐着,他在享受工作,也在享受生活。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因为学习,他以“同学”的姿态走在学生中间,而不必故作高深地刻意去维护为师者的尊严;因为学习,让他清楚地了解到当今教育发展的一些基本走向,可以扬百家之长;因为学习,他的视野超越了教育的范畴,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无痕地作用于教育之中。

朱老师认为:“教是为了更好地教”。在我看来,这是“文化型”教师的一种涵养与姿态。我喜欢朱老师,正是缘于他的这种厚道、脱俗、大气的禀性。朱老师荣获省春蚕奖后,自己在获奖感言中说:“我一直认为教师要有超越评价体系以上的追求,才能不为功利所羁绊,才能触摸到教育的本质,才能使我们的原本养家糊口的职业升华为事业,让灵魂进入自由的境界,幸福就离你不再遥远。所以,我经常把自己的人生信条与大家分享:对孩子的爱是爱孩子的母亲,对自己最大的爱是爱自己的职业。只有快乐的教师才能提供一流的教育。”

聆听了朱老师的讲座,我尝试着和孩子们一起在塑胶操场上摸爬滚打,也曾经带着孩子们去校园周边捡“素质”,经常和孩子们去野外欣赏田园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我把他们成长的点点滴滴用镜头记录下来,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变化,欣喜地享受成长的快乐。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一篇美文、讲一个故事、背一句格言、赏一段事迹,努力实践“学会学习要先学会做人”的真理。一段时间后,惊喜地发现大部分孩子都已经把自己当成班级的主人,“班荣我荣,班耻我耻”,学生间互相管理的网络体系初见成效。

我想:每天给孩子一缕阳光,我们就会收获一片阳光,这何乐而不为呢?带着朱老师的真知灼见,我努力做一个有智慧的班主任,在班主任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轻松、越走越宽广!

(作者简介:叶建寿,男,松阳县实验小学集团学校绿洲校区四(5)班班主任,从教以来,担任了12年班主任工作,致力于班主任工作探索、研究、总结,多篇班主任工作手记、教育随笔在《德育报》、《教育信息报》、《未来作家》、《丽水日报》、《处州晚报》上发表。)

3、唯进步而不止步

——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陈慧君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深感能在松阳县实验小学集团学校这个大集体里工作是多么幸运。因为学校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很多学习、提高的机会。回顾四年来本人所参加的校本培训历程,我受益匪浅。

一、通过培训使我更加充分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通过培训,我更加明确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正如桐乡三中优秀班主任朱永春老师所说的,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各项工作的管理者、协调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激励者,是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因此,教师要及时获得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捕捉最新的教育动态,呼吸教育前沿的气息,让自己的工作方法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以真挚的爱心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成长进步。

二、通过校本培训使我经受了一次思想的磨砺与升华

培训的许多内容,我们在工作中经历过,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的思想经受了一次痛苦的历练,因为我真的思考了!联想起自己以前经历的一些小事,平静的培训学习竟让我的内心泛起波澜。我们口口声声称我们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真正做到,因为我们缺少服务的意识,因为只有有了服务学生的观念,服务学生的意识,你才会真心实意地看待每一个孩子。在参加的多次培训中,我边学习、边思考。由原来的逃避,到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再到后来积极思考,自我超越的办法,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三、通过校本培训使我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教育观念决定了教育行为”,先进的理念指引着方向,参加校本培训的我学到了一系列的、科学的、优秀的管理方法,领会了一系列的先进的管理理念,使自己更有信心去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在这个平台上,我与同事们一起思考、一起探索、一起进步。

四、通过校本培训使我硕果累累

其实,在物质之外,老师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工作价值能否得到学校的承认,是否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无论是参加比赛还是外出听课,领导都会密切关注,同事时刻给你加油鼓励,思想上的收获使我的内心变得富饶而充盈,也让我的事业硕果累累。近4年,我开设市、县级语文、品德、班队活动公开课十几节,先后被评为松阳县教坛新苗、教坛新秀,市教坛新苗,国家级万名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优秀学员。获县市优质课评比、说课评比一等奖。虽然进步不少,但不能自满,更不能止步,让我们唯进步而不止步吧!(陈慧君个人简介:1984年3月出生,小学一级教师。2002年到新处乡中心小

上一篇:题方干诗,题方干诗罗隐,题方干诗的意思,题方干诗赏析下一篇:18岁成人仪式学生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