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理实一体化教案

2024-04-10

烹饪理实一体化教案(精选8篇)

篇1:烹饪理实一体化教案

课改培训感想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这种教学方法很易被学生接受,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习融于一体进行组合教学,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学生不再像以往坐在固定座位上听老师讲课,学生记笔记,学生要在课堂上“动”起来。以学习性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实现在“做中学”,为学生完成实际性的工作任务奠定基础。

使学生能够完成机械加工制图、根据图纸进行零件的支座、设备的维机械原理与维护保养等课程的实训任务。任务完成后进行评价。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为职业教育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在教学改革中也存在着许多困难。例如教师对教学改革的认识不到位;学生数量多,设备配置不能完全满足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课程改革还不尽完善,课程设置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校本教材的开发水平行限,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步伐,评价体系还不够全面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克服、不断完善。“教学有法,教无常法”,理实—体化教学法和其它教学法没有绝对的对错、优劣之分,都有——定的适用性。职业教育应不断地分析市场,研究学生,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篇2:烹饪理实一体化教案

一、理实一体教案设计的一般要求

教案设计的一般要求是为有效制定并实施教学设计方案服务的,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自觉遵循这些基本原则并养成习惯, 有助于提高教学设计能力, 编写出高质量的教案。

(一) 以最小项目任务为单位设计教案

以项目任务为单位设计教案便于教师统筹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 保证教学设计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同时, 从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和保证教学效果出发, 教学任务的设计应合理, 不宜过大, 对于比较大的项目, 可按照并列、递进或包含的关系分解为几个小的学习任务, 针对每个小的学习任务设计教案。

(二) 任务目标与课程目标密切结合

项目任务是构成课程的单元, 每个任务的教学目标应与课程目标密切结合, 为课程的整体目标服务, 这一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认真把握。

(三) 教学内容科学、合理

教学内容的设计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 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所谓实践性是指理论和实践相融合, 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教学目标很好地融合在项目任务中, 使学生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完成学习;职业性是指项目任务应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相关, 适当引入行业企业的规范和标准, 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要求;开放性是指在学生完成基本项目任务的前提下, 设计可以让学生拓展创新的内容, 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计备选方案, 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此外,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应合理把握教育的前瞻性与现实企业需求之间的关系, 在满足企业要求的同时, 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 教学组织有序、高效

在有限的课时内,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节奏, 为每个教学环节或教学活动安排恰当的时间量;加强课堂管理和指导, 对学生在“制定计划”和“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预想;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 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将现代企业的管理手段——6S管理引入实训室管理和实践教学中, 明确6S管理的标准和要求, 制定考核细则并落实;对教学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要提前制定保障措施, 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安全意识。

(六) 教学设计要富有创造性

教案设计是一项发挥教师才智的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创造性工作, 教师要能够针对教学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设计教学, 体现教师在教学经验、教学风格和教学技能等方面的个性化特征。

二、理实一体教案的主要内容

教案的书写有多种形式, 但不管哪种形式的教案通常都要包括本次课的基本信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

(一) 本次课的基本信息

每个教案的封面都要有关于这门课程以及本次课的基本信息, 包括课程名称、项目任务名称、班级、授课时间和地点、授课教师姓名等。虽然授课教师早已知晓这些信息, 但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 读到这份教案的其他人员也很需要这些信息。

(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表达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理实一体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教学目标的描述应该具体、可观测, 例如以期望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或做什么的形式来描述教学目标, 阐明行为的主体 (学生) 、学生完成的行为或任务的条件以及完成的质量标准等。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当前的水平, 分析教学内容, 明确重点和难点, 有利于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提高教学效果。

(四) 材料

教案应包含本次课教学中需要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 在作出最后决策前, 教师应检查这些材料, 确保课堂使用。

(五) 教学内容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项目任务的分析、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新知识及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等。项目任务描述要清楚, 任务完成的标准和成果形式要明确。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新知识是教师本次课的主要讲授内容, 是教师对教科书的内容再编辑、再加工的结果, 在教案中要详略得当, 体现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智慧。

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要明确, 积极引进行业企业的规范、标准和制度, 营造尽可能真实的职业氛围, 缩小“学习性任务”和“岗位工作任务”之间的距离, 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 教学过程设计

理实一体课程通常采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六步法”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统筹考虑各环节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时间安排等, 使教案更具有指导性, 可操作性更强。

(七)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和拓展, 课后作业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 拓展知识面或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八) 课后记事

课后记事是教师对本次课的总结和体会, 可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

三、理实一体教案的评价标准

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案规范和特色四个方面设计了理实一体教案评价标准 (见表) 。

摘要:教案是教师有效组织教学的重要载体, 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课程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实一体课程, 其教案设计不同于传统的理论课程, 从理实一体课程的特点和需要出发, 阐述了教案设计的一般原则、主要内容和评价标准, 力求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案编写有所帮助。

关键词:理实一体,教案,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邓泽民, 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 (第二版) [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

篇3:烹饪理实一体化教案

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烹饪理论的倾向性,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为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寻找突破口,笔者对学生做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81.2%的学生喜欢实验,13.4%的学生表示不讨厌实验,只有5.4%的学生选择不喜欢;而上课可能注意听讲的学生只占到22.6%,这说明传统的课堂教学对学生已经失去吸引力。笔者在此就烹饪教学活动中的一例来说明烹饪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试验对象

烹饪教学创新的试验对象选择某市技师学院商贸分院09级烹饪一班,其中24人作为试验对象,另一部分作为对照。在试验阶段,上课时间参与教改试验的同学在烹饪实验室由笔者组织实施新的教学方法,余下的同学由另外的老师在教室里继续按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上课。因为职业学校不存在统考和升学压力,对学生的考评教师自主性较强,所以试验时外界压力小,有较宽松的环境允许烹饪教学创新试验的实施。

二、试验时间及步骤

本次烹饪教学创新试验的时间为13学年第一学期第三周至第六周,历时四周,每周十课时。这一阶段是《原料知识》课讲到禽类原料这一章,是以实验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试验较适合的内容。教改试验期间试验班《原料知识》、《加工技术》、《烹调技术》、《成本核算》等理论课暂停,但试验班和对照班总授课时数相同,只是授课方式上存在差别。

三、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放在第二周。将该班学生随机分配成两部分,基本上学生成绩分布相同,先由学生自愿分成八组,每组三人,教师再做适当调整(主要是考虑男女生搭配)。上课前向学生讲明本试验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教师在课前布置好实验室和实验用基本器具,准备一些有关烹饪的基本书籍资料(菜谱、杂志等),以便学生随时查阅。

四、实施阶段

在这一阶段,正式将学生带进实验室,将教学创新试验应用于常规教学,并在学生的自主实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等诸方面和环节采取相应措施,全面开展教学创新实践研究。试验用时四周。

本试验主要采取对照试验法和问卷法,同时要求学生写出学习心得,由学生对教改试验做出评价。学生成绩对照:学生的试验前成绩为前测成绩,试验结束后对试验章节测试成绩为后测成绩。调查问卷:前测调查问卷是为了调查学生学习烹饪现状,为全面展开教学创新试验提供指导。后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试验班学生在实施教学创新试验之后在各方面的发展变化情况。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团结合作,再加上领导和烹饪实验员的帮助,我院烹饪教学创新试验顺利进行了四周,完成了“以家禽类原料为主料的菜肴实验单元”的学习,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在学习烹饪理论的兴趣和学习态度方面

(1)学生学习烹饪理论的兴趣明显提高

通过教学创新试验,学生学习烹饪的兴趣有了很大提高,对烹饪理论课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转变。试验期间,完全消除了上课开小差、睡觉等现象,每一位同学都能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对参加试验的24位同学的访谈,他们一致表示对学习烹饪理论有了兴趣和信心,而且在兴趣提高的同时,对烹饪理论的畏难情绪大幅下降。

(2)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加强,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试验,试验班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了较大提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都明显提高了。在试验过程中,碰到问题首先选择独立解决的超过三分之二,而不是基于求助于同学和老师,完成作业方面不再出现抄袭现象,他们己经自觉地把完成作业作为检验自己学习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2.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主要表现在:

(1)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实现了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传统教学认为,在教学中学生不是独立地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的;学生学习的内容不是随意、自发产生的,而是经过选择和加工的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教学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不是日常生活中随机的认识过程;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出明显的“上课”特征,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期望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学生实际扮演的是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

因而传统教学的课堂,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

在创新教育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引起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由探讨,激发学生持续地自我学习,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问题,开发创造力。学生不只是在教室里静态地、被动地接受知识,更多的是在教师提供的机会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本教学创新试验的课堂教学正是这种素质教育的体现。

(2)建立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加强了课堂教学互动

现代教育提倡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自由。在本次试验过程中,教师不再站在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而是出现在学生们中间,师生对话变为面对面的平等关系,打破了严格的师生界限,生生之间的谈话也不再被看成是破坏课堂纪律而被禁止,教师鼓励学生的讨论或争论,甚至会参与学生的讨论,老师成了学生的朋友和参谋。在结束试验之际,试验班的同学们非常留恋这段时光,不断地问老师什么时候再这样上课,体现出学生们对教学创新方法的迫切要求。

(3)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学习转化为需要学习

许多教师片面地认为,学生总是教师教会的,而不是学会的。这样在观念上把学生置于“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教你学”的被动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教师主观愿望主观要求出发,我要学生怎么学,学生就该怎么学。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只能是消极适应教师的教,而丧失了主动积极地学。在教学创新 试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讲授与点拨都是在学生解决问题中觉得迫切需要的时候,因此,他们总是听得特别专注,还能随时提出一些针对性很强的问题,学生对老师讲授的知识是“吸收”而不是“接受”,学生对学习知识是主动需要,而不是被动接受,需要即产生动机,学习便成为主动的。

(4)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现了分层教学、分类提高的目标

篇4:浅析“理实一体化”教学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 能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型人才。但因长期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 许多职业院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虽然也有实训环节的教学, 可仍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界限, 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融为一体, 目前已逐渐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在于理论教学与实训穿插进行, 如何才能将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 尺度并不好把握。下面以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为例谈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方法:

1 做好教学过程设计

1.1 明确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2 选好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及工器具

1.3 安排好教学过程及教学环节

1.4 做好学生分组及设备配置

1.5 明确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1.6 在作业中体现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 组织好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讲授和操作示范、学生分组、操作训练等内容。这一部分是教案的核心内容, 要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里, 就以《电机与变压器》中“变压器”一节为例。将理论教材中“变压器”一节与实训教材中“变压器构造与拆装”一节合并为"变压器构造与拆装"课题。具体教学步骤如下:

2.1 向学生展示变压器实物, 并介绍变压器结构外型, 说明变压器的作用, 让学生从外部初次认识变压器

2.2 现场集中指导学生

(1) 一般五到六名学生共用一台变压器及一整套拆装工具

(2) 按照教师演示的拆卸操作顺序一起拆卸变压器

(3) 拆卸时, 每拆下一个零件, 都要和学生讲清楚所使用的工具、操作方法及零件名称, 并指导学生将所拆零件按拆装顺序排列在桌上, 让学生开始从内部认识变压器。

2.3 利用多媒体大屏幕播放视频 (展示变压器拆卸全过程)

(1) 给学生以系统性拆卸及零件名称的再次回顾

(2) 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和重复性记忆

2.4 由教师借助图片、投影等对照实物, 讲解变压器主要的组成部件构造特点、作用及其工作原理。此时, 类似于课堂的理论教学, 但是学生已经对零件有了认识, 因此, 相对于传统的理论教学, 这种教学方法更容易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2.5 在教师的集中指导下, 学生随教师一起组装所拆的变压器

2.6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反复练习拆和装, 并对照书本, 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2.7 在当堂课上进行课程测评

实践证明, 通过以上方法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成效显著。因为, 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体现出直观性教学的原则。而要评价教学效果, 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基本技能的获得过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 加大了实践的力度, 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所以, 在评价教学效果时, 衡量标准是“会”还是“不会”, 即:通过学习, 学生能不能获得初步的、正确的操作技能, 而不是以技能是否“熟练”作为衡量标准。二是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加大了技能的培养力度, 淡化了理论教学, 但这并不等于是抛弃了基本知识的要求。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是为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与技能培养并不矛盾。

基于上述观点,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考核内容上, 应由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两部分组成, 各占一定比例。操作成绩的比例可稍大些, 但不应高于70%。

虽然“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很大作用, 但让学生掌握和提高操作技能还必须通过教学后期的顶岗实习来实现, 也就是说“理实一体化”教学不能替代顶岗实习, 否则会造成教学思想的偏颇, 使教学环节出现漏洞。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虽然具有许多优越性, 但它主要适用于有一定操作性的课程, 对理论性强的课程是否采用这一教学模式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质就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 通过教师的传授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 使学生从不知道到慢慢熟悉, 从生疏到熟练, 最后到形成技能技巧。

综上所述, 职业教育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改善目前单调的教学方式, 改善课堂教学环境, 改变目前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厌学的现象。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促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对如何实施好“理实一体化”教学, 还需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给予具体运用,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让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 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和质量,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贺应根, 夏金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内涵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13) .

[2]陈怀俊.探索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J].交通职业教育, 2004 (03) .

篇5:烹饪理实一体化教案

关键词:能力目标理实一体评价机制烹饪实训

烹饪实训能力目标是烹饪职业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烹饪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是指学生在实训教学活动过程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准、要求所作的规定或设想,即实训操作过程的动手能力,它包括知觉、模仿、整合、创作、熟练五个层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1.准确确立烹饪实训教学能力目标

中餐烹饪专业教学是以学科划分来开展教学活动的,设有原料知识学科、原料加工学科、食品雕刻学科、烹调工艺学科、面点工艺学科、营养与食品化学学科等。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项目及技能可以作为心智认知或视觉认知即可,不必作专门的实训操作。如原料知识、营养与食品化学、食品美学等知识,只需要常规的理论讲授或简单的实验展示即可实现教学目标。而一些在行业经营活动中产品生产的核心技能应该作为实训教学的主导内容。基于此原则,将中式烹调专业实训能力目标确定如下一级目标:

确定好烹调专业实训能力目标后,按照知识结构循序递进,再划分二级目标、三级目标。以中餐烹调工艺实训能力目标为例作如下分解:

在确定烹饪专业单项实训能力目标时,要注意技能知识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如在盘饰点缀这一项目的实训教学时,可以只按照知识技能的类型来独立地制定实训教学目标,不需与菜肴制作合为一体,独立地制定实训教学目标;在进行挂糊项目的实训教学时,可以考虑到将与之关联的“炸法”教学项目相结合来制定实训教学目标。

总之,实训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注重专业核心技能教学目标;应紧密与岗位技能需求相结合,突出实用性;应该有利于学生综合技能及创新技能的提高;要符合职业教育教学大纲及培养目标的要求。

2.建立职业学校技能比赛制度

“理实一体”化实训课程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在过程中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打造一支高质量实训教师队伍是开展“理实一体”化实训课程的前提保障

教师必须是一支具有服务精神的团队,也是实现教学目标过程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加强学科教研组的建设,有针对性地搞好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通过教学示范课、课题研究、集体备课等方式,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学校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保障,建立实训教学质量监控、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以考核促反思,以激励促动力,合力驱动,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2 “理实一体”把握课堂教学主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刚开始对烹饪实训教学都充满着好奇和兴趣,学生有了对专业学习的兴趣,自然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相反,如果学生没有专业学习的兴趣,那么学习对他来说将是一种负担。通常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地下降,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去调整教学方法,去运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营造更加直观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感受到全新的实训教学模式及学习过程的快乐。

2.3 加强实训教学的硬件建设,更新教学模式,搭建“理实一体”的实训教学平台

传统的烹饪实训教学模式,基本上就是讲台加看台、“传授——接受” 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效果既让学生感觉乏味,更不能反映出烹饪教学的无穷乐趣,与现实职业场景相去甚远。因此,要尽可能地加强实训教学的硬件建设,才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够更好地体现烹饪实训教学的魅力,有效实现烹饪教学目标。

烹饪实训教学要通过“理实一体”的实训教学教学模式,使学生成长为既具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過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合理地把理论知识的教学融入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学可根据学生的应知要求,制订实训课教学模块、教学项目或教学任务,也可以根据学生应会要求,利用模块教学或项目教学落实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巧妙地实现烹饪实训教学目标。

3.烹饪实训教学能力目标的评价模式

实训教学能力目标的评价,是指在实训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使教学活动的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建立在技能标准和操作过程规范基础之上的一种评价。首先,教师在技能培训教学中要规范好技能示范过程的准确性,起着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在示范过程中力求示范动作准确、规范,操作过程严谨有序,操作环节规范合理。

过去的烹饪实训教学,由于多是随堂进行,单独为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因此往往只注重实训的结果,不注重实训的过程,从面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技能成绩评价要一改过去单一的技术评价和达标考试的模式,特别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要做到既要注重技能效果的评价,又要重视技能过程的评价,要将职业规范及标准贯穿于技能成绩评价的全过程。

以“宴席设计与制作”项目教学的成绩评价为例,在教学中,可以采取教师评价和行业专家评价的“双评价”机制。评价的内容既有技能评价又有职业素质(操作过程)方面的评价,即“双百分评价”,评价的项目包括了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创新技能、团队配合、操作姿态、职业规范、临场应变等多方面的技能知识内容。

总之,更新实训教学理念,构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准确确立烹饪实训教学能力目标,革新评价机制,是烹饪教学质量提高、烹饪实训教学目标高质量实现的有效保证,也是烹饪职业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2009苏州市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烹饪技能竞赛方案》.

[2]邓泽民,韩国春.职业教育实训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

篇6: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体系探究

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考核体系包括课堂教学考核体系与学生成绩考核体系两部分。

一、课堂教学考核体系

(一) 课堂教学考核内容

1. 课程的教学准备

以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为基础, 从学生认知规律和能力养成规律出发, 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整合、开发实用的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和教学设施) , 以企业真实的工作过程为基础, 以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为准则, 设置适合能力培养的工作项目, 注重德育和职业素质的渗透和培养。

2. 课程的教学组织

以学生需要获得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出发点和归宿, 采用项目式教学方式, 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同步交替进行。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对某一项目的方案策划、任务实施以及效果评价。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进行引导, 促使学生团队独立完成工作项目。

3. 课程的教学效果

学生对行业、企业的工作流程是否熟悉, 能否利用学到的技能灵活解决新问题, 职业素养如何。

(二) 课堂教学考核指标 (见表1)

二、学生成绩考核体系

高职院校采用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寻求教学目标与职业技能要求之间的交融点,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帮助学生就业后更快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需要, 实现教学与就业的“零距离”。

(一) 考核理念

考核的基本功能是检测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 考核还具备更重要的信息反馈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考核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改进今后的教学。二是激励鞭策功能。学生可以通过考核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从而督促自己更有目的地学习。考核应成为了解学生学习进度、与学生进行学业交流的一种手段。

(二) 考核原则

1. 能力本位考核原则

考核内容和形式必须能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能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点和能力要求的掌握度, 是考查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核的终极目的是考核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2. 过程性考核原则

“一卷定成败”的利弊显而易见。过程性考核是用发展的态度看待学生的学习成效, 考核时间与考核空间的过程化, 更有利于学生在课程的学习全过程中持续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更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

3. 多元化考核原则

职业岗位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总是多元的, 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也提出人的智力是多元化的, 那么我们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也必然是多元的, 不能用统一的考核模式或标准去看待学生的学习成效, 而要建立多元化的考核体系, 以不同的考核手段和方式去衡量不同的学生。

(三) 学生成绩考核指标

理实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 根据具体项目要求, 分析、解决专业方面的实际问题。按照学生成绩考核的三大原则, 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 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有效评价。 (见表2)

学生成绩考核的重心在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平时课堂项目和综合项目的完成情况, 考核项目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全过程, 考核形式、考核内容以及评价人的多元化, 可以保证考核结果的相对公平公正, 这种考核模式可以使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既平稳紧张又能阶段兴奋的波浪形学习状态, 劳逸结合、张弛有道,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效性。

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体系是一个变化着的持续发展的系统, 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学目标在不同的时期, 其具体考核指标也是不尽相同的, 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体系, 深化课程考核改革, 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谭锋.基于能力本位的告知课程考核体系构建[J].管理观察, 2008 (11) :128.

[2]赵学清, 等.数控加工程序编制.课程考核体系的建立[J].机械管理开发, 2010 (6) :138—139.

[3]张伯敏.建构多元评价的高职英语课程考核体系初探[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1) :103—107.

篇7:高职课程理实一体化教案设计探讨

【摘 要】分析理实一体化教案的设计原则,阐述理实一体化教案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方法等,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高职课程 理实一体化 教案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114-03

当前,融“教、学、做”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在以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职业院校中得到了推广。这种教学模式结合实际工作任务,将理论课程的知识点加以分解、重新整合,形成学习任务或项目开展技能训练。在实践训练中辅以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使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一体化的教学内容不是按照传统的章节顺序进行讲授,不强调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因此对教师的组织教学而言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尤其是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专业实际结合较为紧密,而大多数教材为了保证发行量,编写的内容往往具有通用性,不能满足某一特定专业的要求。教案是教师组织教学过程的工作方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在没有合适的一体化教材的情况下,组织好授课内容和教学进程,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理实一体化教案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一、理实一体化教案设计的原则

(一)理论与实践一体原则。理实一体化教案是针对一体化课程的,因此在文本上就应当做到理实一体的整体化设计。理实一体化教案设计由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内容组成,以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展开的实践性职业活动作为教学主线,将理论教材的各个知识点加以分解、整合,作为实践教学的支撑辅以讲解。因此,应将传统教案中的理论型教案和实践型教案进行整合,有机结合在一起,将理论讲解和技能训练内容统一安排,形成理实一体化教案。

(二)工作任务与学习情境一体原则。理实一体化教案并不只是关注构建纯粹的工作任务,还要了解工作任务所包含的职业岗位信息以及工作任务所需要具备的情形和环境,为了避免学生“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这种学校教育与职业岗位脱节的现象,需将实际工作的岗位要求与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要将工作环境与学习环境统一设计,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统一,多种教学资源一体化设计。

(三)教与学一体原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因此,教案要将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结合,统一安排,在教案中既要把教师的教学要求体现出来,着眼点是教师教什么以及怎么教,又要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出来,着眼点是学生学什么以及如何学。教案设计中需考虑教学的探究过程、教学思路,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维方法。学生学习的内容展现了教师的教学的内容,从而体现出教师的引导学习的“导做”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导思”有机结合。

(四)教学过程和考核一体原则。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考核评定方式一般采用过程性考核,特别是在技能实操考核评价方式大多采用项目过程性考核。教案的设计也应将教学过程和过程性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中灵活应用,突出学生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和自我评价。

二、理实一体化教案的组成内容

教案一般由以下基本要素组成:授课题目、授课对象、授课方式、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或步骤、作业练习、评价方式、推荐阅读书目、教学后记等。理实一体化教案的基本组成与传统教案基本相同,但由于要体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因此理实一体化教案的设计与传统教案也有所不同。

(一)明确知识、能力、职业素质教学目的与要求。编写教案首先要确定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与要求是教师选取整合教学内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进行教学评价和总结的重要标准。理实一体化教学包含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教学,因此要有理论知识上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也要有实践能力培养上的教学目的与要求。同时,职业教育除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外,还关注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培养,尤其在具体的实践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协作精神、创新能力、执行力等方面进行培养,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培养职业能力,端正职业态度。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内容是理实一体化教案设计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理实一体化教案的教学内容把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展开的实践性职业活动作为教学主线,有别于传统教案以导入、讲授、练习、小结作为教案编写主线。设计教学活动要结合完成某一个工作任务进行,工作任务由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方面内容组成。传统教案的编写主要是按照课题、章节或单位课时进行,因此是把教材目录中的章节作为教案内容。而理实一体化教案在选取教学内容上,不是按照原有的知识体系和顺序,而是根据实践教学的要求,重新梳理整合知识点,不注重理论的体系化以及深度化,按理论“必需、够用”对关键的知识点进行讲解。

例如,在食品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中,将考取资格证书实验项目“果汁饮料总酸的测定”作为学生从“初学者”到“专家”的实践性职业活动的主线,设计一系列学习任务,把分析化学课程的基本操作技能串接起来,使学生从学会到熟练掌握常用分析仪器的操作和使用,同时把所涉及的必要理论渗透到实验中,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首先,设计“天平的称量练习”学习任务,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天平进行称量的规范操作,理论知识上掌握电子天平的原理和三种基本称量方法。其次,设计“氯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学习任务,实践内容是进一步熟练使用电子天平,同时学习新的内容——容量瓶的使用;理论内容是掌握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直接法配制溶液及了解基准物质的相关知识。再次,设计“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学习任务,实践内容要求是熟练电子天平、容量瓶的操作,同时学习基本分析仪器碱式滴定管和酸式滴定管的使用;理论内容是掌握间接法配制溶液、酸碱指示剂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是设计“酸碱标准溶液的相互滴定”学习任务,实践内容是熟练使用电子天平、容量瓶、碱式滴定管和酸式滴定管,同时学习新的分析仪器——吸量管、移液管的使用;理论内容是理解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曲线的知识。最后以“食醋总酸度的测定”作为学习任务,实践内容要求是熟练使用所有的基本分析仪器;理论内容设计是学习酸碱滴定法的应用以及滴定分析的有关计算。这样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学生学习起来很有成就感,而且对于高职生来说,理论学习也有了兴趣。为了让学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完成以上学习任务后,以“果汁饮料总酸的测定”作为实践设计工作任务,分组查找相关资料,设计实验,然后进行实验,最后进行实验答辩。通过设置实训项目重新整合基本操作,达到强化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多样化运用。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学生不善于抽象思维,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授,所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交替进行,尤其在讲授一些必要的理论时,也不宜时间过长。因此,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语言、思维、动作。如通过传统的讲授教学法让学生听,但应杜绝“满堂灌”;通过演示教学法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通过提问教学法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过示范教学法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每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及缺点,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及学习阶段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所用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从而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互统一,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动画演示、视频音像、示教板、虚拟实验等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发挥其信息量大、生动、直观等特点。必要时也要采用传统的板书等教学手段,如在公式推导、数据分析演算的教学中,发挥其直观性、启发性等特点。在教案的设计中,要灵活运用好教学方法与手段,密切配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其辅助功能作用。

(四)组织教学评价与反思。教学评价不仅是对教师“教”的效果进行评价,而且也是对学生“学”的效果进行评价,是教案设计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地方。通过提问、答辩、作业、测试、讨论、过程考核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获得教学信息,从而全方位地评价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评价的反思,对教案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及时进行调整、补充或更新,使教案能更符合教学对象的要求,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三、对理实一体化教案设计的思考

教案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在对理实一体化教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在改革探索中进行思考和改进。

(一)教师认识观层面。从设计的理念来说,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教案设计是全方位的,科学化地编排教学内容是最关键的一点,同时辅之以适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按照章节顺序进行,理实一体化教案中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按照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来确定。因此,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认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并对之有所理解,其次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较强实际操作技能,对教材的章节安排和结构体系需清楚明了,并结合教师个人教学思想和对该门课程的理解及认识,形成独有见解的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对象的基础及认知特点,设计出适合本专业学生的理实一体化教案。同时,编写好一个教案是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的,教师应在上面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不能将重新编写教案当做一种工作负担。

(二)学生能力层面。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一系列学习任务中,课堂讲授、实验、实训环节均围绕这一个或一系列的任务进行。由于教师授课时不按传统的章节划分,所讲授与本次任务相关的基本内容和知识点、技能点并不一定能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特别是没有适合本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教材的情况下,学生不能仅是模仿学习,更要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相关的理论学习,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学校管理层面。不少学校在教案的编写上有着统一的格式要求,没有将教案编写的标准纳入到教学督导考评体系里,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影响了教师编写教案的积极性,理实一体化教案打破了传统的教案格式,(下转第121页)(上接第115页)以职业教育为立足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任务或项目为主线进行设计,在教案基本要素必备的情况下,应倡导个性化、创新性、开放性和灵活性教案。学校应对教案的编写开展相关的培训,为一体化的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和手段、过程性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提供便利,才能使理实一体化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已经在职业教育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做好理实一体化教案的设计,充分发挥教案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雄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国红.课业设计方案:一种值得推广的一体化课程教案[J].机械职业教育,2013(7)

[3]邱舒,王凤.《分析化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案的建设[J].广州化工,2012(10)

[4]郑峻.高校教师教案质量问题与管理[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5]吕爱华.高职理实一体化课程教案设计[J].科技创业家,2013(3上)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B384)

【作者简介】谢 洁(1972- ),女,广西梧州人,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质量安全教学与研究、就业指导、高等职业教育。

篇8:烹饪“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索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理念,师资,教学环节设计,“产学销一体化”

近年来,随着“一体化教学”理念的提出,技工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各个职校技校等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纷纷尝试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一体化教学”改革。在这个改革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面临着许多困难有待克服。对于烹饪专业而言,“一体化教学”改革同样面临着许多的难题,无论是理念还是硬件软件,都有待明确、整合,如何优化现有的资源配置,合理利用,并且制定出科学有效的“一体化教学课程、教学过程”,事关改革成功与否。

一、“一体化教学”的理念

“一体化教学”还是新生事物,很多技工教育人员要么还没有真正接触到“一体化教学”的理念,要么一知半解,对“一体化教学”有所听闻但不了解其理念目的和要求,尤其目前国内,“一体化教学”还处于理念普及、实施探索阶段,各种关于“一体化教学”的信息鱼龙混杂,很容易造成认识上的混乱。所以首要的事情,是对广大的技工教育者先普及“一体化教学”的理念,统一 “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思想,明确“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核心,这样才能使大家找准方向,有的放矢,使改革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一体化教学”源于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众所周知,德国的职业教育水平在世界上首屈一指,其整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被人们津津乐道,尤其是德国技工与中国技工的对比,更是引发我们对既往的技工教育模式的深思。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摆脱传统课堂的桎梏,让学生从传统课堂中解放出来,将课堂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进行对接,打破以往传统的课程设置,通过创设一个个学习情境,将学生未来的工作任务融入课堂中,抛开繁杂的理论知识,直接将理论知识点融入实际操作任务中,从而提高技工教育的效率,使学生的学习与工作能直接关联起来,使其能直接胜任工作岗位。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发挥的作用也发生很大改变,课堂的主体由教师转向学生,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课堂上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研讨、小组协作去完成任务。因此,“一体化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有着明显的优势。

二、场地和设备

要实施“一体化教学”,首先得有“一体化教学”的场地和设备,首要条件是资金,只要有资金,场地和设备便能依托资金而成。因此,申报立项,争取政策资金的支持,必不可少。资金如果能到位,接下来就是规划设计的问题,关键在于场地设置和设备引进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一体化教室”应该依托“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过程而建,设计好一体化课堂的核心环节,再依此规划好各个“一体化教室”,或者叫“一体化教室”的各个功能区, 以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总体而言,“一体化教室”应该包括几个功能,一是满足理论学习的需要,有传统的标准黑板和多媒体设备。二是要符合实操教学的要求,有相应的烹饪设备。最后,“一体化教室”布局不同于传统教室,为了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教室布局通常是以小组围桌的形式,以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这也是“一体化教学”的突出特点,主要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讨来完成学习任务。

三、师资

相对于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软件的建设。开展“一体化教学”,关键还得有“一体化教师”。理论与实操一体化,这是趋势, 但是在目前的条件下,能完全胜任理论与实操一肩挑的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仍然无法满足“一体化教学”的需要。因此要真正实施 “一体化教学”,还需依靠外部挖掘合适的双师型人才。但又不能完全依赖于外部,学校内部教师的自我提升,才是可持续发展策略。因此,以老带新,加强内部培训,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项目, 让教师积极参与到企业生产活动中,真正掌握企业生产流程,从而尽快从内部培养出一支可胜任“一体化教学”的双师型队伍, 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同时,多向其他地区学习,多多支持教师走出去,到德国、新加坡、香港或国内领先的职校技校,多交流多学习,参考他人的先进模式,吸收更多经验,也开拓自己的眼界,为“一体化教学”改革服务。

四、烹饪一体化教学环节设计

“一体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课堂教学形式的改变。技校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因此“一体化教学”的最大变化,就是要创设学习情境,将工作任务融入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形式,让学生投身到工作情境中,接受任务,再通过自主学习、团队研讨, 让其自主解决任务,通过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尤其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让学生从以往枯燥的课堂中解放出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体化教学”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并鼓励、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引导。有条件的情况下, 应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摸索和团队的配合、研讨来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对于烹饪专业来说,我院目前的“一体化”课堂将其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学习情境及教师解析引导:以菜肴制作课为例,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模拟厨房工作情境,接受餐饮部订单,为学生布置好学习任务,并且对烹调法及制作要领进行提问或提示点拨,解析制作流程的关键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做好准备;

2.学生自主学习及团队研讨、制作:让学生通过已有的学习资料及网络资源,结合教师的引导,通过自身摸索和团队研讨来尝试完成课堂任务。这样一来学生是在完全不依赖教师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完成课堂任务,能获得极大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场地资源及时间的限制,可分组讨论及分组分工制作,这同时也可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3.学生互评及教师点评:在学生完成课题任务后,为了增加课堂趣味性,同时也锻炼学生自己的判断及认知力,可先在小组之间对各自作品进行品尝、互评,最后再由教师作总结性点评;

4.教师示范:教师进行示范,并且针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强调说明,最后成品与学生小组制作的成品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印象;

5.学生二次制作:经过以上一系列过程之后,学生形成了对本次任务的正确认知,对难点及制作的关键点也有了体会,此时再进行二次制作,便能很好地利用教师的指导及第一次制作的经验,结合自己的体会来制作,相对于传统教学,能极大地加深学生对该菜肴的认识,学会总结经验,对菜肴制作的学习不再只是简单的“依葫芦画瓢”,而是有自己的思考摸索的过程,对菜肴制作过程的体会更加深入,这样的学习模式显然更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6.教师评分点评:教师对学生二次制作的作品进行评分并点评,将其作品与第一次的作品作比较,看看是否有所进步,重点考核是否有纠正第一次制作时出现的错误和其在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的体现;指出其不足帮助其在以后的制作中改进。

这样的教学模式也可由此及彼,以菜肴制作这样的主干课程为模板,试行成功之后,可以向食品雕刻、刀工技能训练、面点制作等实操课一一推广,把烹饪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改革推进到更深处。在这一改革过程中,烹饪专业的好些理论课程,可以融合以往的实操课,糅合成一门一体化课程。例如,烹调技术可以跟菜肴制作融合在一起成为一门一体化课程;烹饪原料加工技术可以跟刀工技能训练融合在一起;而单纯的理论课改革则更加任重道远。众所周知,目前技校生源层次不尽如人意,理论教学的“一体化”改革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功夫。首先,理论课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主搜寻学习资料,这个过程比实操课的改革肯定要更加艰辛,以往的课堂根本没有这种氛围, 相对于实操课学生的积极性,理论课要让学生适应这种模式,需要教师做出更多的尝试和努力。最大的可能还是从实操课入手慢慢渗透到理论课,逐步把实操课的自主学习氛围转移到理论课上,可以先部分移植,先从分组讨论学习开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时机成熟再植入整个学习情境,学生已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具备了解决问题完成课堂任务的能力了,再把整个 “一体化教学”过程植入进来,就水到渠成了。当然,还要考虑到理论课与实操课的不同,不能单纯地生搬硬套,在实践中还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理论课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作适当的变化。

五、学生生源

学生的生源素质问题,是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比较严重的障碍,高素质的生源能让课堂上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一下子迎刃而解,但对于技校的生源素质问题,至少在目前是普遍存在的客观问题,这无形中增加了“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难度系数。因此,结合烹饪专业学生素质的现实情况,我院采用高技试行,再行中技推广,比较可取。高技层次的学生相对年长,层次和接受能力比中技生相对高一点,对“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适应应该更快些,先拿高技大专班做试验,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同时也在试行过程中吸收必要的经验,再推广到中技层次,争取全面地实现“一体化教学”;也可在中技层次中先挑一个班级试行,再逐步推广,这样收放自如,对整体的教学影响不会太大。

六、一体化教学资料

深入开展“一体化教学”,靠现有的教材肯定是不适宜的,很难与“一体化教学”的课堂相匹配,还需要有配套的“一体化教学”教材。因此,开发一套能在“一体化课堂”上施行的一体化教材是当务之急。开发成套的教材,不是拍脑袋就开工的事情,需要科学地进行论证,像专家会诊一样,请专业老师、行业专家开会研讨,确定好烹饪专业的教材模式,统一编写思路,统一编写模板,然后再具体分工协作,这样则事半功倍,能系统、科学、全面地形成一整套专业教材,否则就容易出现编写人员各自为政, 教材之间内容重复,或者观点互相打架的情况。

七、产学销一体化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或许不止于实操与理论的一体化,还可进行更多的尝试。结合烹饪专业的特点,不仅可让学生进行生产与学习的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还可以创设更多的工作情境,更立体地尝试“产学销一体化”。就是将学生在厨房进行生产的工作情境继续延伸,在校园内销售制作出来的成品,此举必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及制作菜肴的积极性,并且还能现场得到产品质量反馈。笔者当年在大学进行专业学习之时, 系里和班级里就进行过这样的尝试,对于初入此行的专业学生而言,确实会感觉到十分新颖新奇,同时也是一个极大的激励。 无论是菜肴还是糕点,尤其是糕点,更容易受到人们的欢迎。学生本人作品的销售成绩,还可以做一个统计,一段时间内某人的销售成绩,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作品的效果,反映出其制作水平,可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考量因素。至于收入,可以作为班费进行管理,用于班级活动或者为班中的困难学生进行生活补助, 都很有意义。“产学销一体化”的形式上,可先从一个班级试行, 试验模式成功了再进行推广,范围上可以先面对校内,待一切成熟还可扩大到校外,提高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这一举措,也将在我院接下来的“一体化教学”改革中进行尝试。

八、流于形式的担忧和前景

现如今各职业院校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可谓如火如荼, 但是在改革的道路上,要敢于跌倒,经得起摔跟头,用恒心与毅力去克服困难。笔者曾经有幸观摩过两场省级“一体化教学”示范课,课间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水准高得令人欣喜和惊讶,在几乎完全依靠学生自己的情况下就能完成小组的课题任务,而且完成的效果非常不错。这给在现场观摩的众人都带来了不小的震撼,但也有不少人私下对此提出了质疑,因为对于多年从事技工教育的教师而言,基于以往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认知,这明显是经过多次彩排演练出来的结果。事实上这样的事情很常见,在各种演出之前都会经历彩排来确保演出效果,但教学不同于演出,每一次的教学都是实战,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到“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失误。让学生展示出真实的水平, 最重要的是真正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团队研讨与协作去完成学习任务,避免整个过程流于形式,是“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关键点。

对于改革的前景,应该组织职业教育人员广泛地参与“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培训课程,明确“一体化教学”理念,让更多的职业教育者认识到“一体化教学”的优越性,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学生必然能从新的教学模式中受益,教师也能从这样的模式有所体会,感受到“一体化教学”模式带来的教学效率上的变化。在这个改革过程中,又要有“万事开头难”的心理预期,心态上坚信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对于场地设备、师资、生源素质、一体化教材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一步一个脚印地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行动上又要注意严谨和审慎, 对于“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一定要确保教学资料的科学性,挣脱传统教材的束缚,依据职业岗位需求创设出一整套科学实用的 “工学一体化”资源,那么“一体化教学”模式将会造福整个职业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卢望,王磊.论在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背景下如何开展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17).

[2]杨舰,徐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职教工学结合课程学习情境的开发[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上一篇:厨房设备及操作流程图下一篇:双井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