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价值

2024-04-17

法律价值(精选8篇)

篇1:法律价值

现代民主社会的法律之所以能在社会生活中起作用不仅仅是对强力的屈服,也不仅仅是因为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法律体现了整个社会基本价值评判标准,是因为在法治中法律具有其权威性、普遍性、统一性和完备性。法律因此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地运行,并扮演着秩序的维护者和正义的守护着的角色。

但是,现在的中国社会对法律却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冷漠、不尊重,甚至是蔑视!中国出现了法律信仰危机!这种情况是前所未有的。在专制集权社会中,人们对法律的不信任是因为法律是少数统治者为其利益而制定的统治工具,在那样的社会中向强力屈服,只是一种必要的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志的行为,因此对法律的服从是出于一种畏惧而非自愿。并且至少在强力之下,法律的运行相对而言还是较有效率的。但是,现在所出现的情况与以往不同——人们不仅不相信法律,甚至连对法律最起码的尊重与畏惧都没有了,所有的只是冷漠与蔑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有转形时期社会变革的原因,也有对外开放制度变革的因素,但是最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法律的形式价值(权威性、普遍性、统一性和完备性)的缺失。作为法的一种形式价值,权威性指的是任何个人或团体都必须无条件服从法律的支配,法律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普遍性指的是不因人设法,用一般性规则来调控所有人的同类行为;统一性指的是保持法律制度本身的和谐一致,消除矛盾和混乱;完备性指的是实现有法可依,在应由法律加以调整的行为领域消除法律空白和漏洞。

在中国计划经济的影子尚未消除,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备;经济体制改革迅速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相对落后的社会环境下,法律的权威性、普遍性、统一性和完备性所剩无几。

一、法律权威性的缺失

1、宪法的软弱无力

宪法是一国的根本大法,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是有至高无尚的神圣地位的。如果把法律体系比作一个王国,那么宪法就是一国之君,其神圣的地位是无可争辩的,其权威性不可被否认。但是在我国宪法的形式意义多于实质意义,政治意义多于法律意义。宪法就象是一个被夺了权的君主,有其名而无其实。而追根究底就是因为我们的宪法缺乏可诉性,且没有一套完备的违宪审查制度。法律制定出来就是要被触犯的,是要被实施、被执行的。没有国家强制力保障而不能被实施、执行的法是毫无意义的。这是基本的法律规则,也是常识。但是在中国,其他法律都可以进入诉讼程序,惟独作为国家根本大法和效力最高的宪法却不可以,从1954年宪法至今都是如此。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怪的现象。也正因如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仅成了一种摆设,在平常人心中宪法不过是个空架子摆了,而在权力阶层之中它更是一纸空文而已。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谈,宪法之无可诉性也正是源于其形式性和浓厚的政治性。因为其形式性,宪法的实质内容就被忽视了;因为其政治性,宪法成了一只烫手的山芋、棘手的刺猬没人敢碰,即便有人敢诉,也没人敢受诉,即便有人敢受诉,多数情况下也会被上层否定,且会惹得一身骚。如此宪法的权威性何从谈起?!

2、立法机关的作用被弱化

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但同时也是最高权力机构,监督国家生活的运行。立法本是件十分复杂的工作,具有高度的技术性。但是,作为我国的立法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会时间一年极其之短不说,其代表的组成人员的素质也并不高:甚至曾有不识字的劳动妇女连续担任几届全国人大代表,我们竟以此为骄傲而用为表现我国民主的典型加以大力宣扬。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法制建设队伍的重要生力军的律师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销声匿迹多年。也正因如此,我国立法机关的立法及其对法律的监督审查作用被大大地削弱了。

3、法律的非大众化(诉讼成本高,执行不力)

法律的非大众化是造成法律权威性缺失的又一原因。由于法律的非大众化,法律无法在平民阶层中扎根,以至无法在社会中形成一种法律文化。法律在百姓中的权威也就无从谈起。

法律非大众化的原因有二:诉讼成本高,执行不力;法律服务资源的稀缺

就我国阶段而言,诉讼成本由三部分组成:正常成本、非正常成本和额外成本

a、正常成本:诉讼费用、律师费、车马费、误工费

这些成本是普通诉讼中一般所需付出的。

① 诉讼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人民法院诉讼费用收费办法》的规定,诉讼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申请费和其他诉讼费用三种。受理费用又分为财产案件受理费和非财产案件受理费。其中有关财产的案件是根据财产的价额或金额按规定比例征收诉讼费用,非财产案件则按件收费。若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的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或是申请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等还要交纳一定的申请费。此之外,在实际财产案件的诉讼中当事人还要负担勘验费、鉴定费、公告费、翻译费;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出庭时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补助费以有其它在执行过程中实际支出的费用。

② 律师费:当前,中国的律师收费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限定,而是各地区根据当地的情况自行定价的。拿浙江杭州某律师事务所为例,一般案件的代理费用是1800元起,劳动争议案件50元/件。

③ 车马费、误工费:这是当事人因处理与案件相关事宜的需要所必然要付出的成本。

b、非正常成本:这种成本不是法制建全的国渡所存在的,但却是我国不少地区当事人在打官司时必然要付出的成本,主要表现在司法机关、执法机关及与案件有关的权力人员的吃拿卡要行为。当事人为此所付出的成本可能远远大于打官司所需的正当成本。

c、额外成本:在当前的环境与体制下,诉讼效率低下、案件久拖不决的情况较为普遍。同时,错案率居高不下,当事人因上诉、申诉而不得不承担的误工费用、车马费用也相当可观,而由此给当事人所造成的精神压力更是使当事人畏而怯步。

篇2:法律价值

法律价值论文对对东西方法律价值的主要观点进行概述,其次界定了法律价值的含义,最后提出完善法律价值的基本思路。

法律价值论文【1】

关键字:法律价值;观点;思路

一、概括东西方法律价值的主要观点

(一) 西方法学流派关于法律价值的观点

1.新康德主义法学派。

这一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继承和发展康德法律思想为特征的资产阶级法学派别,主要流行于意大利、德国等国。

他们把法律价值看做是仅凭信仰去把握的领域,界定为法律理想或者是法律理念的境界,其主要内容是要求分配的公平正义性。

在新他们把法律价值界定为法律理念或法律的理想境界, 看成是只能凭信仰把握的领域,其内容就是分配正义原则。

在新康德主义法学看来, 法律价值是相对的。

2.新自然法学派。

这一学派也是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亦可称之为复兴自然法学派。

该学派认为,在自然法的理论体系当中,法律价值既可以指它具有的意义和应发挥的作用;也可以指实在法所赖以生存和得以产生的基础;还可以指对其评价的标准和所用追求的理想境界;而把这三者综合起来就是所谓的自然法。

还指它应追求的理想境界和对其评价的标准; 而这些不同方面的统一, 自然法。

在这一学派法学家眼里,法律价值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是绝对的,但是其最高价值还是正义。

3.社会法学派。

这一学派是19世纪末以来资产阶级法学派别中的一个派别,又可以称之为社会学法学派。

它强调 19世纪末叶以来资产阶级法学中一个派别。

又译社会学法学派。

社会法学派更强调法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他首先承认法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发展决定了法的发展,但同时强调法对社会能动反作用。

认为能够在社会生活中产生作用,即实现立法目的和对人力社会有积极推进作用的法就是真正的法,反之就不是真正的法。

他们认为法律价值是一个社会评价和制定法律的依据和标准,而这个标准只能是从经验所获得,并通过理性来安排行为和调整关系,使得其在浪费和阻碍最小的情况下,使得整体大局利益得到最大的优化和效果。

(二) 东方法学流派主要是我国学者关于法律价值的观点

1.第一种观点认为,法的价值的本质在于满足主体的内在的需要、效益和利益为内容,并且法律的作用、变化和存在于法与主体的统一关系当中。

法与主体的统一是由主体性为主导来决定的。

表现在外在形式上,是指一种法律制度所包含的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和它所包含的价值量的大小。

所以,法的价值指的是法的什么作用和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促进和满足人们所需要的最佳的生活方式。

2.第二种观点认为,法律的价值在于在主体的有用性和满足其需要的积极的作用。

法律不仅仅是只具有服务性和工具性,它本身也具有其自己的价值,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调节器。

法的本身的价值,指的是法的保护机制、调整机制和程序机制,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法律手段所赋予的特殊的文化价值,所以说法律的自身价值是指它能够实现其工具使命所应当具有的素质。

如果离开了其工具性的价值,那么我们讲的法律价值就无从谈起了。

3.第三种观点认为,法律的价值是指法律与社会当中人的关系的一个范畴,而与人的这个关系又是法律对人的效用、意义和作用和人对于这个作用的评价。

他们认为这种说法是一种主客体的关系论。

说的是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机制,是课题的作用、属性和存在等对于社会当中的人的意义和效用,也可以说是这种客体所能满足的主体的需要。

人的关系说,强调价值不能够离开主体也不能够离开客体,而与此同时他们又认为价值不是主体的一种需要和满足,不是客体所具有的属性。

这样一来,对法律价值的概念的解释就模糊化了。

二、法律价值的含义

(一)法律价值概念不能等于法律的效用,不是一个属性的范畴。

法律的本身所包含的法律的强制性、阶级意志性和发挥的何种作用等等都仅仅是法律价值得以形成的条件和基础。

虽然法律的所具有的客观的属性对理解和解释法律的价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相比而言,法律价值的内在的尺度和主体才是其主导因素。

武步云先生认为:法律价值应该指的是这样一种将法律满足主体意志、需求和愿望和其本身的作用、功能相结合所形成的“第三种东西”。

这一说法虽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他在后来的阐述中则认为:法律价值总的来说指的是法律对社会的有序性的增进和维护。

这样一来,就使得法律的价值和法律的有用性相混淆,有点狭隘。

(二)法律价值的概念相比于商品价值等等概念更为特殊和复杂。

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客体是劳动产品。

在这一价值关系当中,主体和客体都是确定的。

而法律价值的客体指的是法律,它不仅仅属于一种精神客体和现象,还是一套价值的规范。

由此,人们可以从了两个不同的层次上来研究法律价值:一是把法律作为评价的工具,即人们自身的社会关系和行为当做是客体而把法律作为价值的规范来研究;一是把法律作为评价的对象,即把法律看作是客体来进行研究法律的价值。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两个不同层次来研究都是数以法律价值的必要内容,但是,法律价值是否仅仅就只是包括上述两个层次呢?很多学者不太赞同,大多数学者认为,法律价值的根本意义在于法律如何来为人们服务,我们所倡导和弘扬的是人的主体性的法律价值。

三、实现法律价值的基本思路

(一)创新法律制度。

一是对现行的法律制度进行大胆地立、改、废。

适时地进行法律的创新和修正工作是不断完善我国法律制度体系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科学合理的立法工作始终是建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认真亚久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之上的,以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精神对现有的法律制度进行反思,并且最找法律制度的规律及其程序,大胆地进行法律制度的创新。

二是用法律制度去完善社会的控制机制。

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的分析我国当前所出现的社会各类的违法和矛盾冲突,健全各种相关法律机制,并在法治的基础之上进行解决和调节,使矛盾和冲突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更新法律理念。

一是,要明确法律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的使命。

法律史适应当前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要求而产生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由于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饿立法的重点就是要在为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良性运行的基础之上,最好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公平公正。

二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法制理念。

法律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解决矛盾,协调关系和促进社会和谐。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落实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法律体系逐步完善和建立的助推器,而完备的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得以进行的首要环节。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当中,依法治国在发挥法律价值的作用和满足人们的需要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方针和策略,致力于法律文化的构建和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逐步提高人们的法律素质,从而实现守法的自觉化。

篇3:法律价值

本书作者立足于西方社会的法律运作情况, 引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学者理论, 以及大量案例, 进而层层剖析法律价值在社会运行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并着重分析了在各种基本价值互相冲突的情况下该如何对之加以权衡的问题。西欧的法律, 部分源自罗马法, 部分源自日耳曼习惯法, 作者把一些基本价值的理论, 从希腊法到罗马法为我们揭开历史的源头, 然后把近几个世纪的西方法学家的理论加以罗列和对比, 从而展现出理论发展的整个历程, 最耐人寻味的是以大量的实例来为我们解释在现代西方社会中法律的地位以及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书中探讨的是西欧法律, 对于东方的法律鲜少涉及, 使得我们无从书中得到关于对比东西法律的信息。读这本书的意义何在?清朝末期, 人们翻译学习西方名著, “师夷长技以制夷, 窥探富强之术, 佐治更张, 揣索法理, 求体用之变。”今天, 我们研读此书的目的则是感受法律的普适价值、学习法律的思维模式。学习与研究法律精神, 并探究其真正的价值所在。

本书开篇即提出西方社会的核心法律价值:秩序, 公平, 个人自由。“这三个基本价值都不可缺少, 而且, 三者之间的平衡十分微妙。人们都希望法律能够保障社会秩序, 但人们同时还希望法律能促进公平。另外人们还希望, 法律保护自己不受过分热心的政府和对政府百依百顺的立法机构的妨碍。”笔者细读第二章《法律与社会价值》后, 结合全书, 对秩序在法律价值中的地位进一步探讨。

二、秩序在法律价值中的地位

所谓秩序, 在一般意义上是指在自然界与社会运转过程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连续性和确定性 (博登海默, 1974) 。和谐的社会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 去化解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冲突和矛盾。

(一) 先有秩序还是先有法律

这个问题看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循环论证, 实则不然。是先有了社会秩序, 这种秩序被人们广泛认可, 于是就产生法律来维护这种秩序;还是有人认为我们的社会需要某种秩序, 于是就通过法律创造了这种秩序?

“某些规则一旦强大到对社会组织产生足够大的影响力, 便被确认为法律, 而其他规则则逐步成为纯粹的社会习俗。”法律的根基在于人民观念的普遍一致, 这种一致即是说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明显, 并且人们有发表自己看法的自由。这种一致性使得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 才能在社会历史的变革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一致性的获得有赖于法律对价值的追求, 理当大多数 (大于三分之二) 的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种大家公认的社会秩序, 这个时候需要制定规则, 来维护秩序, 维护人们的交易安全, 这个规则就成为法律。

然而, 一方面由于法律的滞后性, 另一方面则是立法者的主观性。人们以法律的强制性手段来维护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约束彼此行为的自然秩序, 在社会进步后, 人们会形成新的秩序, 但法律还来不及反应, 不能即使调整, 这个时候的法律就不适合生存。于是, 需要不断改善立法, 面对新的社会秩序, 完善立法。可立法者毕竟只是一部分人, 当这部分人认为社会应该有某个秩序, 于是用法律去创造某个秩序或者立法者认为不存在某种秩序, 没必要立法去维护时就会出现立法不完善的问题。法律价值的产生与发展最根本的是来源于人文社会基础, 不该单纯依赖于立法者的制造和法院案例的实践。

(二) 维护秩序的重要性

“没有冲突, 社会就会呆滞, 就会灭亡。关键在于社会必须对冲突进行适当的调节, 使冲突不以将会毁掉整个社会的暴力方式而进行。”在原始的自然秩序中人们通过道德标准来约束行为, 随着社会的进步, 道德标准远远不能满足维护秩序的需求, 于是, 就运用法律来维护秩序。社会秩序就在法律和道德的两种力量下来维持。秩序在法律价值中占首要地位, 维护社会秩序是实现其他法律价值的先决条件。

法律价值的维护有具体的法律规则, 当规则已不能完美的解决问题时, 还有适用范围更广的法律原则, 最后还可以诉诸事物的本质。“如果无法适用辅助标准, 也无法找到可以适用的有利原则, 那么, 法律专家们将求助于大陆国家所谓的‘事物本质’来适应特定案件的具体情况。”

(三) 发挥秩序作用, 实现利益衡平

秩序、公平、个人自由形成法律制度的三个基本价值, 三者相互制约, 相互平衡, 秩序无疑占到最重要的地位。如何发挥秩序的作用, 实现利益衡平?

为了得到普遍的尊重和遵守, 法律要求社会成员的道德信仰具有最低限度的一致性。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不是仅通过法律来维持, 也不是仅通过道德来约束, 而是二者共同作用下的社会秩序。“没有强制力的法律就如同一封无人收启的死信;而强制力如果被不适当的人所掌握, 那么必将使法律制度所规定的一切预防措施都受到损害”。因此, 依法治国是一个国家的首要选择。贯彻落实依法治国, 发挥秩序的功能, 实现利益衡平。

参考文献

[1]胡钰.<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之书评[J].法制与经济, 2007 (11) .

篇4:宠物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价值探讨

关键词:宠物;法律地位;法律价值

《反虐待动物法(专家建议稿)》(下面简称“《反虐待动物法》”)出台不久,引来许多争议,尤其是禁止吃猫肉狗肉条文,本文就宠物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价值分两部分探讨如下:

一、宠物的法律地位

(一)宠物的法律地位是物

若宠物的法律地位是物[1],那么宠物就是公民的物质财产之一。现实中许多宠物爱好者遇到的难题,在我国现有的法律规定基本可以解决他们的需求——有法可依。

宠物被盗的,则贼人触犯了盗窃罪;出售有毒成分的动物肉制品,则经营者触犯了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虐待他人宠物的,则虐待者触犯了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传播虐待动物影像图片的媒体或个人,冲击了社会的道德底线,则传播者违反了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至于某些地方政府,大规模粗暴杀狗的行为,也可追究卫生防疫等部门的行政责任,其根本原因是当地卫生防疫和兽医防疫部门未能尽职做好狂犬病的科学宣传和动物疫苗注射的行政职责,导致当地政府迫于无奈只好亡羊补牢了来个急招“一刀切”了。

当然不可否认,现有法律的局限性,就如:公开虐待自家或者无主的猫狗,则虐待者只能受到社会公众的道德谴责,虽然他们要面临着社会形象下降的危险,但这样仍然让公众不满意,于是乎就有了《反虐待动物法》出台的背景。

(二)宠物的法律地位是生命

如果把宠物的法律地位当生命看待,那么操作起来就很困难。因为要贯彻一个宗旨:有益动物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好比养宠物猪的人因为对猪的爱很特别,而要求民众不要吃猪肉,相信大部分人不同意,那么把猫狗作宠物养的人要求大家不要吃猫肉、狗肉,别人为何要就范呢?或许有人认为猫狗与猪的法律地位有高低的区别:猫狗为贵、猪为贱。可试想一下,中国人最重视的汉字“家”里头的宝盖头下面可不是“犬”。这里不是要宣扬“豕”贵“犬”贱。其实每种有益动物有其社会功能,但社会功能的差别,并不影响其法律地位的平等。就如环卫工人和大学教授一样,谁贵谁贱呢?

毕竟动物不能以革命者的身份来反抗虐待自己的人类,只能依靠有仁爱慈善之心的人类给动物立这部法律。只可惜我们对动物世界的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研究的不透彻,终究所以是我们人类科技发展未达到能通晓动物的语言,既然不能知晓动物之心思,又谈何尊重动物呢?家中有一母犬,它愿意被你栓着,还是愿意被你关在屋里?到它出嫁之时,你如何尊重它的恋爱自由?笔者认为有一两招可让大家借鉴,第一招是组织公犬来个擂台比武招亲;第二招是让母犬抛绣球自择良缘。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毕竟连人类的择偶也存在局限性啊?在尊重母犬的同时,也要考虑公犬的择偶权。这一切林林总总蜂拥而至荒诞之怪事,若用法律规范之,确是对现有人类法律的儿戏化、娱乐化[2]。

法律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总的来说,科技发展之局限性,也是法律的局限性。因此,现在要求法律面前有益动物一律平等是不现实的。

二、宠物的法律价值

既然《反虐待动物法(专家建议稿)》中禁止吃猫狗肉条文是不能够从生命平等的角度去考量,那么出台该条文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该条文是起草者根据个人喜恶表现出来的法律价值。对“聪明伶俐,通人性”的猫狗的喜好程度比对“愚蠢丑陋、脏乱差”的猪牛羊的要高。但,最大的虐待莫过于杀害[3],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天生就是必然任人屠宰的;最大的尊重就是自由平等,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天生就是必然被限制自由作宠物供人玩弄的。在仿佛是由人类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社会中,“一边吃着猪牛羊肉,一边喊着要反虐待动物的口号。”与“一边把珍贵的宠物紧紧栓牢在手中,一边喊着要爱护动物的口号。”其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非要依靠个人的喜恶把偏爱和藐视写进法律中,那就是大大的伪善。

我们回到《反虐待动物法》中,撇开该法的所有瑕疵,抛开所有反对意见,直面其立法宗旨:“善待动物的同时,也是善待人类自己本身”。不能否认在离不开合理利用动物的现实中,这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要提倡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我国经济科技发展限制下,宠物的法律地位是物;它的法律价值是既用之,则爱之。

篇5:预算的宪政价值和法律控制

[内容摘要]宪政国家从来都是把预算作为宪法的重要内容,财政立宪原则的确立奠定了预算法治化的基础。预算是经议会决议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强制性命令。实现公共财政的目标,进行预算法的修改关键在于预算的法律控制,具体包括预算的国家中心主义理念摒弃,预算法律监督的加强,预算运转程序的健全以及预算责任控制的完善。

[关 键 词]预算,法律,控制,监督

预算作为国家收支计划体现了国家对公共财产的统筹和支配能力,表明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在法律上,预算是政府对于议会的承诺,经过议会的决议就成为具有法律意义的强制性命令。预算从根本上解决的是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关系问题,这是一国重要的宪法关系,宪政国家从来都是将预算纳入宪法之中作为宪法的重要内容,并据此制定专门的预算法。预算调整的对象针对宪政国家的物质基础,通过预算资金的筹集和分配反映了人民与政府之间财产关系,在租税国家则体现为纳税人和政府之间资源的重新配置关系。预算法是现代国家财政制度的核心,财政立宪主义原则在现代法治国家的普遍确立为预算制度的民主化、法治化奠定了基础。现代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是在代议制机构监督国王财政权的过程中产生的,此后,在英国逐渐形成了议会对国家的财政收支统一进行审议和表决的预算议会主义原则。从英国宪政发展史可以得知,民主、法治是公共财政得以建立的前提。近代以来各国宪法规定了预算的基本原则,据此预算制度得以具体化并逐步完善。

现行财政转轨、实现公共财政目标,根本途径是重建预算制度,财政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经济、政治、社会各个方面,但关键是预算的法律控制。《预算法》的颁布至今已有十年,《预算法》的修改已经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正式工作日程。《预算法》颁布初期,其适应了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这一政府主导型的预算模式节约了中国财政收支的制度成本,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改革效益优先的价值追求。然而,这一政府主导型的预算模式自始存在的弊病所隐藏的危机却日益加深,即预算权力的政府实际的掌控造成的预算议会主权的有名无实,以及预算权力的集中形成的预算的长官意志增加了预算的风险。其最终使得《预算法》原来可能带来的效益也丧失殆尽。可以说,中国目前的预算体制与财政法治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值得欣慰的是,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特别是依法治国宪政原则的`确立,财政领域民主理财、依法理财的理念已经成为新时期政府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这是中国实现公共财政目标的重要前提和逻辑起点。适应这一要求,修改后的《预算法》需要在价值理念和法律精神上有所创新,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对预算进行制度设计,并通过完善预算的实体和程序规范,加强对预算的法律监督和责任控制。

一、摒弃预算的国家中心主义理念

预算应以政府为主导,这符合预算的基本规律。但如果过分强调政府对预算的控制而忽略预算的议会主权和民主监督便违背了预算的宪法精神。在历史上,财政作为政府财政收支的基本计划。经历了国王财政、国家财政到公共财政的三个发展阶段,民主政制确立的议会民主主义原则促进了预算从国家预算向公共预算的转化和发展。代议制机构是政府预算的组织制度前提,是制约专制的政治组织。政府预算就是在代议制机构监督国王的财政征收权的过程中产生的,议会最终实现对财政权的控制,完整的、现代意义的政府预算才算确立。[1]预算制度就是社会成员参与和监督国家财政活动的法律规范,立宪政治的历史可以说是现代预算制度的成立史。[2]

我国的《预算法》开宗明义,确立了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原则。《预算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健全国家对预算的管理,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在这一基本原则的指导下,中国《预算法》的制度设计整体上都体现了国家

篇6:中国传统生态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

刘海鸥(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

作者简介:刘海鸥,女,法学博士,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博士后,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法、外国法律史。

摘 要:中国传统生态法律文化内涵丰富,“天人合一”是传统的生态保护法律和实践的思想基础;生态道德教化在民众传统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及生态法律的有效实施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值得今人借鉴。而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二元互动模式为现代环境保护法律渊源的多元化奠定了历史基础。

篇7:醉驾入刑的法律价值和意义

摘要:

今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已经实行,第二十二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这意味着酒驾入刑,醉酒驾驶将面临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那么醉驾入刑的法律价值和法律意义是什么呢,本文将着重分析醉驾入刑的法律价值和法律意义。

关键词:醉酒驾驶;醉驾入刑,法律价值;意义

一. 醉驾入刑实施情况

“醉驾入刑”实施以来,全国各地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消息,“仅就五一”期间,全国道路交通情况平稳,未接到发生严重拥堵和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报告,酒后驾驶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双下降。

这一个多月以来,,因醉驾被诉甚至被宣判的案例开始不断出现和增加,大量的醉驾案件将进入了司法程序。自5月5日下午,河南省舞钢市人民法院公开作出判决,醉驾者侯某因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4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后,这起案件成为“醉驾入刑”实施以来,河南省乃至全国首例涉及醉驾的宣判案例后。全国各地都出现了醉驾被捕的案例,其中不乏高晓松醉驾案,公务员醉驾,白领醉驾等具有示范性的醉驾案例,可以说,醉驾入刑一个多月来,无论是醉驾的减少还是对社会产生的良好反应来说,都取得了巨大的法律成效和社会效果。

态度决定一切,全国各地警方,检方和法院都对醉驾者采取了一些刑事拘留措施,有的进入了审判阶段,这样的执法态势很好。目前的这种多元、严格依法办案的态势应该保持,只有这样才能震慑不法醉驾分子,才能从根本上杜绝酒驾行为,在法律层面解决它,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二. 醉驾入刑的法律意义和价值

经济越来越发展,汽车也越来越多,可人的素质并未与经济同步增长,经济处罚、拘留不足以震慑酒后驾车,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据报道,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351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其中因酒后驾车而导致的死亡人数平均每年以7.3%的速度增长。尽管公安部门不断治理,醉驾和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仍屡禁不止,目前,交通事故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发展的全球公害,立法将醉驾定性为犯罪行为顺应了公众“平安出行”的诉求。

由于中国酒文化盛行,简单的经济处罚或者拘留已经不足以震慑酒后驾车、城市飙车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行为。因此,只有通过立法将醉驾定性为犯罪行为,才能有效打击酒后开车。

(一)醉驾入刑在有关醉驾执法层面的意义和价值

自今年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开始实施。为与其相衔接,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删去了对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人拘留的规定。醉酒驾车将被拘役。更严重的是,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酒后驾车肇事者会被终身禁驾。1.酒驾肇事终身禁驾

自今年5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八)将开始实施。为与其相衔接,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删去了对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人拘留的规定。醉酒驾车将被拘役。更严重的是,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酒后驾车肇事者会被终身禁驾。2.两次酒驾吊销驾照

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将对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罚款从200元以上500元以下提高至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期限从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改为6个月;因饮酒后驾 1

驶机动车被处罚后,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拘留和2000元罚款,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3.醉驾吊销驾照五年

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将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改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还增加了15日拘留的处罚,将罚款从500元提高至5000元;对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将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改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4.醉驾可能被解除合同

“醉驾”正式定为刑事犯罪,可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届时醉酒驾驶要承担刑事责任,最长可处6个月拘役。“醉驾”入刑,醉酒司机就是犯罪,无疑会影响当事人一生。《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17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务员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给予开除处分。”这就意味着,如果公务员醉驾被判拘役,就面临被开除公职。《劳动法》第25条规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据此,凡因醉驾构成刑事犯罪的,可能会被企事业单位开除公职或解除劳动合同。《律师法》第49条规定:“律师因故意犯罪受到刑事处罚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吊销其律师执业证书。” 5.学生醉驾终身禁考公务员

醉驾者若为在校学生,那么他将永久失去报考公务员的资格。在公务员招考中也明确规定,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不得报考。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员纪律处分条例》第30条之规定: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根据刑法修正案(八)规定,醉驾应属故意犯罪,这也意味着,党员如果醉驾被判刑也将被开除党籍。6.公务员醉驾或被开除

刑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时提出,醉酒驾驶机动车,不管情节是否恶劣、是否造成后果,都将按照“危险驾驶”定罪,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驾”是否犯罪?又该如何处罚?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时,围绕这些问题再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委员认为,醉驾即入罪,而国家公职人员在犯罪后一般都会面临开除公职的处分,这样对公务员来说“后果很严重”。也有人认为,公职人员更应模范遵守法律。

(二)醉驾入刑的司法意义和价值

1.设立“危险驾驶罪”提高了肇事者的违法成本。按照当前的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一般最高为3年有期徒刑,只有情节特别恶劣的,才可处最高为7年有期徒刑的刑罚,更不消说“扣车”、“吊照”、“扣分”和“行政拘留15天”等警戒性措施。这样的处罚成本,不足以震慑肇事者和警示旁观者。同时,增设“危险驾驶罪”也显示出我国刑法理念从以“结果犯”为主处罚向以“行为犯”为主处罚的转变,让“危险”的预期时刻提醒着行为人,有利于刑法预防功能的发挥。

2.设立“危险驾驶罪”有利于肇事伤人的处罚公正。2010年的张明宝酒驾案和胡斌飙车案同属“危险驾驶”行为,但前者被法院以“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无期徒刑,后者则以“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由于评判依据不一致,导致“同案不同罪”、“同罪不同刑”的现象发生。

3.设立“危险驾驶罪”既综合平衡了“交通肇事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畸轻畸重的量刑标准,也填补了我国刑法的一项短板,有利于司法部门对肇事伤人处罚的客观公正,从而促进司法公平公正。

(三)醉驾入刑的法治意义和价值

2011年05月17日从公安部公布,自《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施行以来,从法律执行情况看,各地公安机关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经核实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一律刑事立案,目前646件案件已经侦查终结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占案件总数32%。

2011年5月23日,最高检通过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白泉民表示,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至检察机关的醉驾案件,经检察机关查明,案件的醉驾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会一律按照法律程序办理,该批捕的批捕,该起诉的起诉。对于醉驾情节轻微案件,会按照刑法修正案

(八)及相关法律上的条款起诉,不会存在选择性。最高法、公安部、最高检以上就醉驾入刑分别表态,表现出可喜的宪政法治意义。

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社会政治运行的状态或过程.。目前在依法治国方略框架下,中国的宪政在中国特色的健康发展之中。对于“醉驾入刑”命题,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职能性质的履责表态,亦具有了宪政意义的积极层次。经由醉驾入刑议题,导引出此波的发酵式全国大讨论,不仅使人们认知了讨论平台的时代性和对社会普遍性问题的大辩论之理性,而且对于社会危害性的醉驾行为基于被害方的不特定性及与每位公民的咫尺相近性使之此波辩论尤为期望甚深。

难能可贵的是,专司包括危险驾驶罪在内刑案的侦查、公诉、审判的高层职能部门从基本法律规定的职能角度,积极予以辩论意义的表达,使得此波辩论客观上获得了宪政意义导向的评价。在单独议题讨论上,公安部最高检分别就涉嫌危险驾驶罪案的“一律立案侦查”和“不存选择性”的依法公诉的表态,实为正常不过的履行法定职责,而对于最高法的表态关注过甚。其实最高法的表态,也是正常的法定职责履行,但因个案的司法活动的细微复杂性,使得舆论关注更多地包含了对危险驾驶罪等刑案四百多个罪名的司法解释成为普遍性的渴求式期待。

由此而呈现的宪政意义上的大辩论状态,是法治社会下官方表态民间热议公民参与舆论关注多方关切的一副现代“清明上河图”景象,其中的积极法治意义正逐渐走向突出。

(三)醉驾入刑的社会价值

醉驾入刑的另一重意义,在于从法律的角度促进和提升了国民规则意识和法律的提升。恶性交通事故频发,让人们对醉驾等行为深恶痛绝,但“醉驾”该不该入刑,一直存在争议。一些人的观点是法律的归法律,道德的归道德,醉驾入刑似有打击过度之嫌。但事实上,道德与法律彼此绝缘的两种社会规范,当某一种行为上升到足以危害他人生命的时候,就必须要由最严厉的法律——刑法来制裁。更重要的是,首先素养和规则意识的提升,也不能单纯依靠个人的自律,还必须要有外在的法律和制度的倒逼。杭州“胡斌案”,成都“孙伟铭案”、南京“张明宝案”,以及河北的“李刚门”,无数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放任国民规则意识的自我发展,只会走向危险的境地。因此,本次醉驾入刑对于国民的法律意识的培养和规则意识的提升无疑是巨大的,社会价值难以衡量,只有公民的法律意识提升了,道德素质也才会相应的逐步提高,这样才能让立法产生更大的社会价值,从而为法治建设而服务。

醉驾入刑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法制体现,体现了法律对生命的尊重,有利于进一步唤起人们对生命的尊重,是依法治国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体现了法律的规范性和引导性,有利于增强人民的法制观念,有利于实现人车和谐,社会和谐。

三. 醉驾入刑要求贯彻理性司法观念

在法治建设过程中,我们应当根据修正案的立法本意和司法原则,刑事政策走向及社会形势的要求,深入探讨危险驾驶罪的立法动机与目的,去体会和理解司法的价值取向。而无疑地,醉驾入刑促进了理性司法观念的发展,同时也要求严格贯彻理性司法理念。

其一,审理醉驾案件必须坚持贯彻宽严相济原则。要严格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实现刑事审判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职能作用。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减少对抗、促进和谐,最大限度地遏制、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这就表明,要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必须坚持区别对待。醉驾入刑虽然从立法角度实行的是双罚制,即主刑与附加刑并用,但主刑却选择了最短刑的拘役刑种,本身即具备当宽则宽的刑罚要求,如果在这些条件下认真悔过,可以扩展“从宽”的幅度,不一定非选择刑罚方法不可。

其二,审理醉驾案件必须考虑社会生活的现实倾向。一方面,中国人的尚酒习性积淀太深且习酒群体比重过大,纠正这种积习,如滴水穿石,短期很难见放。醉驾入刑仅为制裁手段,彻底扭转生活倾向、教育人们改掉不良习性,才是司法之真谛。另一方面,中国的驾驶人员几乎十人八酒,不单是好酒,其生活压力之大、生活单调之烦及工作疲累之苦,也是嗜酒的重要原因。一个国家面对两亿多驾驶人员,且每个驾驶人员都承担着养家糊口的生活重担,光靠刑罚手段很难奏效。如果凡是醉驾即判刑入狱,至少要在全国增加一倍的关押场所,这不单对醉驾者及其家庭是灾难,对于国家而言更是灾难。因此,司法必须为国家分忧,为社会把脉,坚持理性司法。

其三,审理醉驾案件必须考虑当今刑罚的国际走向。时下国际刑事司法的走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废除死刑的呼声极高。全世界目前已有95个国家从法律上废除了死刑,而且已有46个国家在10中没有执行过死刑。我国刑法修正案

(八)己减少了13个非暴力犯罪的死刑,适应了世界人权保护的总趋势。

二是向非监禁刑方向发展。美国对多数罪犯实行非监督刑,截止2010年9月30日,全美监狱服刑人员只有127324人,尚不足我国一年中判刑入监的1/3。我国目前创造的社区矫正就是解决非监禁刑的矫正问题。

三是国际轻刑化步伐加快。我国刑法修正案

(八)增设的醉驾入刑,即为典型的轻刑化刑罚适用,属自由刑中刑期最短、刑种最轻的犯罪

四是微罪不罚的趋势明显。在美国比较普遍,可判可不判的一般以无罪判决结案。我国刑法第13条明确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该条规定在我国刑罚体系中确立了微罪不罚的原则。这对醉驾入刑坚持理性司法,具有指导意义。

就醉驾情形言,如果行为人偶尔饮酒驾车、他人劝酒后驾车、醉驾时间极短、悔罪态度诚恳,愿意接受处治等,都有可能不施以刑罚方式,由行政执法部门予以处罚,实行刑事责任追究与行政处罚的有机衔接。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2011年4月22日表决通过的修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决

定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将一律吊销驾照,并在五年之内不得重新取得。即使未达醉驾标准,也得拘留15天,罚款5000元。因之,刑事追究与行处罚的衔接,也是理性司法的必然要求。

在醉驾入刑的司法过程中,必须贯彻上述理性司法理念,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司法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服务。

四. 关于醉驾入刑的个人思考

近年来,醉酒驾车导致的交通肇事案件频繁发生,醉酒驾车的行为屡禁不止,据不完全统计,自2002年起,我国每年死于车祸人数平均10万人左右。一场场惨烈车祸的发生,撞击着人们的心灵,这给整个国家的安全稳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格外关注和深刻思考。相关法律的盲点与交通法规的“轻描淡写”,直接降低了酒驾、醉驾的犯罪成本,呼吁设立“危险驾驶罪”的喊声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因此国家立法将醉酒驾车纳入刑法范畴也是合乎国情和现状的,是一种紧扣社会发展需要的立法表现,是一种保护民生的体现,然而,酒驾入刑也伴随一些相关问题,主要体现在:

首先,酒后驾驶入罪,应该对“酒”的内涵外延予以明确,并对入罪饮酒的量进行严格限定,还要有科技的及时跟进,准确判断驾驶人员的饮酒量。我国的醉驾及酒驾的标准还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具体说来,各国对于酒精含量的超标的标准是不同的,资料显示,美国是0.06%,日本是0.05%,德国是0.03%,瑞典是0.02%,而我国是0.2%。将这些数据量化为啤酒容量,则是,“中国为一杯,外国是一口”。西方国家对于酒确实是做到了“零容忍”,而我国还正处在不好意思、扭扭捏捏的状态中。

其次,什么叫“情节恶劣的”,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无疑给肇事方和执法者留下了可“操作”的余地。因为显而易见,一旦给“醉驾和飙车入刑”加上这样一个“情节恶劣”的限定条件,事实上也就是等于承认,单单的“醉驾或飙车”等危险驾驶行为本身,其实并不属于“情节恶劣”,也不构成犯罪。这显然与“醉驾和飙车”行为客观存在的巨大危害性,以及此前舆论民意的普遍认知和期待严重不符。“醉驾”或“飙车”这类驾驶行为,只要一经实施、发生,本身便已构成“情节恶劣”,即将其他车辆和行人的公共安全置于现实和潜在的巨大威胁和恐惧之中,同时也将自身车辆和乘客的财产生命安全置于高危的险境之中。因此,如果无视这种行为本身天然具有的“情节恶劣”,非要给“醉驾和飙车”再加上一个“情节恶劣”的前置条件,那么,不仅显得“画蛇添足”,而且无形中也将消解乃至取消“醉驾入刑”应有的积极司法价值和意义。

再次,酒驾不能只靠一部法。“法律之间要相互衔接,民事法律、行政法律和刑事法律要相互衔接,做到宽严相济,处罚也要有梯度。酒后驾驶需要调整的不仅仅是道路交通安全法,严格的执法对于有效治理酒后驾车意义非凡,交通管理滞后也是造成酒后驾车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只有“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普通路人才有安全感,司乘人员才能享受机动车带来的快乐、便捷。

篇8:法律价值

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的, 一个社会、一个行业或组织, 需要某种共同的价值, 这种共同的价值就是核心价值。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图书馆界对于自己的责任或使命的系统说明, 表达的是图书馆人的基本理念。图书馆事业承载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保障人们基本信息权利的使命, 是一项非常高尚的事业。但是, 现在图书馆应该或能够保存的人类知识、信息、文化遗产的职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方面图书馆经费有限, 另一方面现在的信息资源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变化莫测;同时各类新的信息服务机构大量涌现, 甚至其提供的信息更为便捷和通达, 图书馆面临着边缘化的危机。因此, 国内外图书馆界希望通过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形成和讨论, 为图书馆竞争力的提升找到发展依据。

1.1 国外关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西方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者, 一般将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 (图书是为了使用;每个读者都能读到他所要读的书;每本书都有它的读者;节省读者时间;图书馆应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 作为价值研究的起源, 将谢拉的社会认识论作为新的价值观。美国是最早研究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国家。早在20世纪80代, 美国图书馆协会 (ALA) 主席William Summers在其就职演说中呼吁重视图书馆永恒的价值。1986年,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 (ACRL) 主席Griffin在一次会议中将“信息平等获取、馆藏平衡”等作为学院图书馆的价值标准。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90年代, 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 “信息自由、普遍获取、普遍平等服务”等一直是国际图书馆界的主流价值观。

国际图联 (WLA) 于2003年通过了IFLA核心价值。即:①认可自由获取信息、观点、想象力作品以及自由表达等《世界人权宣言》第19条的内容;②认可所有人、团体和组织需要广泛而平等地获取信息、观点与形象作品, 以提高他们的社会、教育/文化、民主与经济方面的素质;③提供高质量的图书馆和信息服务, 确保公众有效地获取信息;④承诺使所有参与WLA的成员从中获益, 而不论其公民身份、残疾、种族、性别、地区、语言、政治哲学、种族或宗教。

澳大利亚图书馆和信息协会 (Australia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Association, ALIA) 的核心价值2000年起草, 2002年发布。主要内容是:①保证自由开放获取知识的记录、信息和创作;②促进人们的思想交流;③致力于提高人们的信息素质和提供学习资料;④尊重读者的多样性和个性;⑤保存人类的记录;⑥为我们的成员馆提供优秀的专业化服务;⑦推动这些价值观的伙伴。

加拿大图书馆协会 (Canadian Library Association, CLA) 的核心价值是:①图书馆思想自由的原则, 普遍获得信息和自由是一个开放民主社会的组成部分;②多样性;③向成员提供知识是图书馆和信息中心的政策目标;④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的功能是基于认识社会、文化、政治和历史背景的有效的宣传;⑤协会成员都有个人和集体的责任。

挪威奥斯陆大学教授Robe Vaagan分析得出挪威图书馆的职业价值主要有:资源与信息的自由获取、创造阅读文化、知识与能力的传播、职业中立与客观、鼓励终身学习、平等获取、信息素养的传播、鼓励文化多元性、保存记录、保证信息的质量、有效管理与组织、用户隐私的保护和版权保护等。此外, 英国图书馆协会、日本图书馆协会确立的图书馆核心价值, 都在表达与强化这些理念与服务原则, 具体包括:文化权利、平等权利、信息公平、普遍开放等。

许多图书馆也公布自己的核心价值, 如英国、苏格兰国家图书馆, 俄亥俄大学、勒冈大学图书馆, 芝加哥等公共图书馆。

1.2 国内关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1) 我国图书馆的核心价值观,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也经历着不断地变化。在中国, 一般认为河南安阳出土的大量殷商甲骨, 是最早的图书馆藏的雏形。进入西周时期, 周王室以及各诸侯封国均设有专门的图书馆藏机构, 道家的代表老子就曾担任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古代图书馆的建立, 是以保存人类的纪录与文化为主要价值观。

(2) 从光绪三十二年 (公元1906年) 11月1日庞鸿书上书清廷, 奏请设立“图书馆”, 最早创办湖南图书馆的12名忧国爱民、思想解放的青年志士在《创设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募捐启》中提出 “输入文明, 开通知识”为宗旨, “凡有志于学者”都可以按规定“入馆参阅”到近代裘开明等人的“智慧与服务”精神, 又到我国后来提出的“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精神, 都曾激励几辈图书馆人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在这个看似平凡却伟大的事业中。

(3) 在我国对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讨论是近些年才兴起的。

①程亚男在2002年发表的论文《再论图书馆服务》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图书馆核心价值。②中国图书馆界启动核心价值研究的直接推动力源于2006年我国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③2007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新年峰会, 将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列为这次会议五大议题的第一项内容。在这次会议上, 成立了以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学系主任范并思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 专门研究图书馆的核心价值问题。④2008年10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在重庆隆重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图书馆服务:全民共享”, 中国图书馆学会正式发布了《图书馆服务宣言》 (以下简称《宣言》) , 这是中国图书馆界的第一个《宣言》。表达了图书馆行业承诺以及中国图书馆人对图书馆精神、现代图书馆理念所达成的共识和对社会的职业承诺。它的发布, 标志着中国图书馆界步入了行业自觉的时代, 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宣言》明确指出, 图书馆是通向知识之门, 它通过系统收集、保存与组织文献信息, 实现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社会功能。现代图书馆秉承对全社会开放的理念, 承担实现和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缩小社会信息鸿沟的使命。图书馆是一个开放的知识与信息中心;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平等服务;图书馆在服务与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图书馆提供优质、高效、专业的服务;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图书馆努力促进全民阅读;图书馆与一切关心图书馆事业的组织和个人真诚合作。⑤“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作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下的第一分主题出现在了我国201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中, 中国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已拉开序幕, 成为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热点。⑥范并思主持的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研究”学术沙龙于2011年6月29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这个项目要研究出既能符合图书馆的需要同时也能被官方政府所认同的图书馆核心价值观。

国内的专家、学者和图书馆的同人们纷纷就这一议题撰写了不少的论文, 将关注的焦点重新集中在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上来。

(1) 宋显彪认为, 核心价值应包括4个方面:①保存人类文明成果, 提供用户使用;②联结用户与思想——通过服务将用户与图书馆文献信息中的思想成果联系起来, 鼓励、激发用户的智力和思想方面的需求, 指导与帮助用户获得经过精选整序的文献信息, 从而启迪用户的思维, 激发其创造力;③保证用户自由、平等获取信息;④进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图书馆提供教育场所、设备和文献信息资源, 馆员提供知识获取的引导, 即学习技巧与方法。

(2) 蒋永福认为, 维护公民的知识自由权利, 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价值。

(3) 刘月秀认为, 图书馆的价值在于通过促进文献知识的活化与转化, 为全社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由此导致经济效益。图书馆的价值是通过读者利用文献知识而体现出来的。

(4) 詹衍玲认为, 服务是贯穿图书馆发展的主线, 提供更好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5)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李青认为,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为四大功能:独特的资源整合功能;专门的知识挖掘功能;无偿的信息传递功能;有求必应的咨询功能。

(6) 秦晓珠认为,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随着社会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唯一不变的是服务, 由过去为少数人服务, 到目前为大多数人服务。图书馆的功能均可看做实现这一核心价值的手段或要求, 充分发挥它的功能, 为社会服务, 是图书馆核心价值的体现。

(7) 黄晓曼认为, 图书馆核心价值较有共性的是:保存资源和为社会提供服务、知识自由、平等获取、教育和学习、尊重读者个性和隐私。

(8) 范并思认为,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一种图书馆界对于自己的责任或使命的系统说明, 表达的是图书馆人的基本理念。图书馆核心价值需要以科学的语言简洁地表述出来, 并在图书馆界取得某种程度的共识。图书馆核心价值是一个行业或组织的核心价值, 它必然以所在社会的核心价值为基础, 并受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制约。

(9) 黄宗忠认为, 图书馆核心价值是图书馆员通过收集、整理、存储和传播信息知识等劳动, 实现知识自由存取, 公正平等地服务于社会, 满足每个读者的不同需求, 为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10) 盛小平、刘泳洁认为, 图书馆核心价值应当以精致服务、保存知识、取用平等、引领学习、开展教育、竭诚合作、尊重隐私、倡导宽容和合理使用为内容。

总之, 国内外关于图书馆核心价值的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具体应该包括文化权利、平等服务、信息公平、普遍开放等。

2 法律图书馆与法律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内涵

目前, “法律图书馆”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主要包括各综合型大学的法学院或政法院校图书馆、研究院所的法律图书馆、政府部门的法律图书馆、律师事务所的法律图书馆等。法律图书馆作为学校图书馆的分馆与学校图书馆存在着较大区别, 法律图书馆作为学校图书馆的分馆主要为所在院系的读者服务, 担负着所属学院专业教学相关的图书文献资料、信息情报的收集整理、储存保管、组织加工、检索分析以及提供服务的重要任务。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 “北京市法学会法律图书馆与法律信息研究会”是依法成立的组织协调在京高校法律图书馆、在京国家机关、立法司法单位、律师事务所及法律网站的学术性团体。隶属于北京市法学会。秘书处设在清华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全国政法院校图书馆馆际协作委员会”是全国唯一的政法院校馆际协作组织, 该组织在原司法部属政法院校馆际协作委员会基础上, 吸收了全国众多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参加, 中国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主任馆。

法律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与一般公共图书馆和综合图书馆不尽相同。美国法律图书馆协会 (AALL) 2005—2010年战略方向将法律图书馆的核心目的定义为:致力于强化法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支持我们所有会员所做出的个人努力。法律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应体现为:生生不息的学习与知识提升;法律图书馆员在一个民主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公正、永久性的法律信息准入;司法质量的持续提升;社区价值。

笔者认为我国法律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应包括以下方面:①根据需求, 建立科学合理完整的法学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体系。②为读者提供精致、深入的优质的服务, 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③建立良好的馆际协作关系。④加强图书分馆馆员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3 法律图书馆的特色化建设, 演绎法律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推进法律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3.1 根据法学专业的特点, 建立特色馆藏

(1) 在我国, 法律图书馆的馆藏突出专业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收藏并重。法律图书馆以全面收藏法学专业文献为主, 同时收藏的还有政治学、经济学及其他社会科学文献。但由于经费、资源等方面的限制, 大多数法律图书馆只能满足中文图书资料的收藏和服务, 在外文资料方面则相对较弱。丰富专业的法学电子数字资料的馆藏是法学专业图书馆馆藏建设的一个趋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图书馆的前身——法律系资料室是于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成立的同时建立起来的, 1994年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所资料室合并为法学院资料室, 1998年扩大为现在的法学院图书馆。同时还是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的法学分馆。

(2) 作为国内重要的法律图书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图书馆在法律文献的收藏方面独具特色, 中外法律书刊文献30余万册, 我院直接购买本专业的相关全文数据库或与校图书馆共建数据库资源有北大法宝、中经网法律法规知识库、台湾月旦知识库等代表最高水平的中文法律数据库外, 还拥有Westlaw internation、LexisNexis、HeinOnline、backOnline、world trade law等国际著名的外文法律数据库。上述资源为我院的师生提供了良好的专业信息服务。

(3) 特色馆藏建设是法学专业图书馆的重要物质基础, 与普通馆藏建设相比难度较大。因此, 我们要认识到它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工作, 广开渠道, 打造法律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建设。

3.2 法律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法律专业的读者, 这决定了专业信息服务和信息教育的特点

我们面对的是法学院的师生, 这些读者具有法律专业背景和知识面, 对文献资料的要求较高。法律专业服务是对法律图书馆的基本要求, 也是最高要求。

我院图书馆为了充分发挥馆藏资源的价值, 更好地为法学院的教学、科研服务, 于1999年建立了图书资料计算机信息“文津”管理系统。2009年, 法学院图书馆应用更加先进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 (与校图书馆联网使用UNICORN集成系统) , 实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跨越式发展。我们还成立了法学院图书馆日本分馆, 聘请日本成文堂的本乡三好教授为日本分馆馆长, 开设了日本法律专业课程。在服务方式上, 改变以往单一的馆藏文献的内阅服务与外借模式, 利用现代网络平台, 提供相应的数据库服务、知识库服务以及多种在线或离线信息服务, 馆员的服务正在由静态的单线性传递向动态放射性传递逐步过渡。馆员通过与法学院师生建立联系, 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提供法律文献信息服务。

法律图书馆只有通过了解法学院师生的价值追求及其在获取信息活动中的行为和感受, 对其做出必要的引导和规范, 从而将法律图书馆员的真诚服务转化为读者接受和认可的价值, 进而转化为读者的知识创新和研究成果, 才能够充分体现法律图书馆的服务价值。

3.3 开展馆际协作与协调, 扩大对外交流, 实现资源共享

法律专业图书馆仅靠现有的资金及人力来收集相关的法律信息在当今信息时代是做不到的, 资源共享已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共识。就高校法律专业图书馆而言, 法律专业图书馆应以高校图书馆为依托, 建立由学校、图书馆、各院系三方成员的协调组织, 制定出相应的共建共享方案与互借制度, 为教学、科研提供更细致、更深入的服务, 最终提升法律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效果和专业水准。

3.4 法律图书馆馆员人才培养建设是法律图书馆急迫的任务

法律图书馆馆员是指主要从事法律信息资源的收集、存储、交换和传递过程的图书馆员。作为有竞争力的法律图书馆,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是体现其核心价值不可缺少的要素。他们应当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方向, 善于更新自己的知识, 准确把握读者的心理, 真正做到“读者第一, 服务至上”。

美国法律图书馆协会 (简称AALL) 对于法律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制订了一些标准来促进和推动图书馆人员队伍专业素质的提高和推动法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如2001年3月, AALL执委会通过了“法律图书馆职业能力” (Competencies of Law Librarianship) , 试图通过认同、确定和积极提升法律图书馆馆员的业务能力, 对法律图书馆馆员职业的现在和未来对法律领域的价值进行说明。AALL的“法律图书馆馆员职业能力”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核心能力” (Core Competencies) , 这些能力适用于所有法律图书馆员, 而且在其职业初期即获得。还有一个部分是与专门的业务领域相关的能力 (Specialized Competencies) , 适用于某一领域的法律图书馆员。

在美国, 法律图书馆员将被认可和评估为在法律信息、研究和技术领域最前沿的领导者和专家;法律图书馆员将接受他们所需要的教育和培训以应对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带来的挑战;法律图书馆员将影响法律信息的结果, 技术政策以及美国法律图书馆协会会员所关心的图书馆专业议题。

虽然对于法律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资格和素质要求尤为重要。但目前, 我国在这方面的规定还是一个空白。在新的形势下,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 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技术、数字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国际语言化技术的突破, 推动着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全球化和网络化迈进。全面提高法律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建立图书馆员的资格认定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建议法律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专业知识修养、文化信息素质修养等, 肩负起教师和图书馆员的双重责任;对于法律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 从分类管理过渡成为岗位管理。在将要制定的中国图书馆法中规定图书馆员的任职资格。

研究与建立图书馆核心价值给中国当代图书馆学理论提出了极为严峻的挑战。建立代表一个国家图书馆界的核心价值, 需要求得会员的最大认同,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 法律图书馆不仅仅是对法律文献的收藏和利用, 更重要的是, 通过图书馆工作和职能的实现, 促进法学教育和法治建设的发展。图书馆核心价值在我国还需要继续研究探讨,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任重而道远。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图书馆核心价值历史与现状的描述, 指出特色化建设:演绎法律图书馆核心价值, 只有在馆藏建设、服务手段、人才培养建设等方面加强法学特色建设才能使法律图书馆成为真正的文献信息中心、学术交流中心及法学教育的重要中心。

关键词:图书馆核心价值,法律图书馆,特色化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国图书馆学会专业图书馆分会.图书馆品牌建设[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4.

[2]李青.现代图书馆核心价值的定位及其实现[J].图书馆论坛, 2006 (4) .

[3]范并思.迈进研究与建立图书馆核心价值的重要一步[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8 (2) .

[4]梁灿兴.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的性质与结构[J].图书与情报, 2009 (4) .

[5]王东艳, 周威.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综述[J].情报资料工作, 2009 (6) .

[6]展春岚.2002—2008年我国图书馆核心价值研究综述[J].情报探索, 2010 (1) .

[7]彭洁.高校图书馆核心价值观的演变[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 .

上一篇: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下一篇:地震逃生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