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鲁迅的写作背景

2024-05-04

祝福鲁迅的写作背景(精选6篇)

篇1:祝福鲁迅的写作背景

《药》的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之一

鲁迅先生的《药》写于1919年4月25日,发表于1919年5月《新青年》第6卷第5号。以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对外勾结帝国主义,投降卖国;对内加强反动统治,残酷镇压革命运动,另一方面又在思想上愚弄和麻痹人民,使人民任其宰割,穷苦大众处于极端的悲苦之中。

到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兴起了,1905年前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光复会”、“同盟会”等相继成立。但是由于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使广大民众在思想上麻木、愚昧,民主革命的思想得不到响应,革命总是陷于失败。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秋瑾也因此被告发而入狱,7月15日在绍兴就义。1911年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满清皇帝,中国社会并没有发生任何实际变化。继之而来的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中国仍处于异常黑暗的境地。

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十分关心中国的革命问题。在仙台学医时,他看了日本人杀中国人,而另一大群中国人却来“鉴赏”杀人“壮举”的电影以后,深切感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由此他得出结论:革命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秋瑾烈士的被害,他更感到“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必要。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创作了《药》。

时代背景之二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民国,但由于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软弱性,未能完成民主主义的革命任务,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仍然统治着中国,中国仍停留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广大劳动人民在沉重的剥削和压迫下陷于穷困落后状态,觉悟低,迷信思想浓厚。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不发动、不组织群众,革命事业不为广大群众所理解。作者以一九○七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党人秋瑾被杀的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现实。

时代背景之三

《药》脱稿于五四运动前夕一九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发表于同年五月《新青年》六卷五号。从作品所处理的题材来看,作品中人物所处的时代是在戊戌政变后,辛亥革命前的期间,也就是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先驱者之一秋瑾烈士一九○七年就义那个时候。秋瑾烈士就义后四年,即一九一一年,爆发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自然是一次很重要的革命,因为它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次革命,它是一次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而且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它的历史任务,即民主革命的任务。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仍然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之下,并未实现真正的独立和真正的民主政治,国家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更确切地说,当时中国出现了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等相结合的黑暗统治,人民仍然在严重的剥削和压迫下,处在贫困的愚昧的落后状态。这种情况一直到五四运动后。这就是《药》的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之四

冯雪峰

辛亥革命及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生活,在鲁迅的作品里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最著名的《阿Q正传》,它的人物和题材的时代背景就是辛亥革命时代;同时在《阿Q正传》中对于辛亥革命还有十分深刻和尖锐的批评。在不少篇的杂文和散文中,鲁迅都曾经回忆、谈论和批评到辛亥革命及其前后的时代。这篇《药》,也是描写辛亥革命时代的作品;从它所处理的题材和人物的具体社会环境来说,则作品中人物所处的时代是在戊戌政变后,辛亥革命前的期间,也就是中国民主革命运动的先驱者之一秋瑾烈士被杀害(一九○七年)的那个时候。

但是,辛亥革命前和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并没有在根本上有所改变。辛亥革命,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自然是一次很重要的革命,因为它是在比较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一次革命(请看毛主席的分析,《毛泽东选集》六三七——六三八页)。它是一次全国规模的革命运动,而且推翻了满清皇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但辛亥革命还没有完成它的历史任务,即民主革命的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变成为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辛亥革命以后,统治中国的仍然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势力;就是说,在革命以后,并未实现真正独立和真正民主的政治,而是出现了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等相结合的黑暗统治;国家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社会上,笼罩着的仍然是封建的黑暗势力;劳动人民仍然在严重的剥削和压迫之下,处在穷困的落后的状态里;人民的觉醒程度,自然也还是十分低下的。这样,黑暗的统治既没有根本的改变,则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的落后的状态,在辛亥革命前和辛亥革命后,也不可能有基本上的改变。事实上,社会的封建势力是只有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才能改变和消灭的,人民群众的觉醒程度也只有革命运动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逐步地提高,因此,这种情况就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后才从根本上开始有逐步的改变,即在有共产党深入群众领导彻底的人民民主革命以后,人民的觉醒程度才在一次一次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地和迅速地提高起来,社会也跟着有些进步。例如到了1924—1927年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期间,人民的物质生活自然还是同样的穷苦,但觉醒的程度已经有基本上的改变,社会中民主革命势力和封建反动势力的斗争也空前地尖锐起来了。总之,像上面所说的《药》中所写的社会环境,是辛亥革命前后一直到五四运动初期时的真实情形,而并非只是1907年那一年或那几年的情形。

这就是《药》所写的人物和事情的时代背景。

篇2:祝福鲁迅的写作背景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篇3:“永远的鲁迅”写作教学设计

鲁迅是大家熟悉的著名作家, 对于鲁迅大家都很敬仰他, 对他的作品同学们更是既爱又怕。究其根源是大家对鲁迅还不够了解。阅读了选修课本《中外传记作品选读》萧红写的《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和”的鲁迅, 一个热爱生活、慈祥温和、情感丰富、幽默风趣的鲁迅。再者, 这几年中学课本减少鲁迅的作品大家也是争论不休, 各有说辞, 莫衷一是。因此在教学中就想借助学习传记这个平台, 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鲁迅, 真正感受鲁迅的伟大、深刻与平和, 领悟鲁迅的魅力, 让同学们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多一些清醒, 多一些思考, 对鲁迅所处的时代更多一些了解。

综合学习设计:

一.请为鲁迅写一副对联, 表达对他的纪念

1、赏析鲁迅逝世时纪念他的对联

(1) 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蔡元培

(2) 方悬四月, 叠坠双星, 东亚西欧同殒泪;钦诵二心, 憾无一面, 南天北地遍招魂。

———郭沫若再挽鲁迅 (“双星”:高尔基、鲁迅;“二心”:鲁迅杂文《二心集》)

(3) 踏《莽原》, 刈《野草》, 《热风》《奔流》一生《呐喊》

痛《毁灭》, 叹《而已》, 《十月》《噩耗》万众《彷徨》———孙伏园

(4) 有名作, 有群众, 有青年, 先生未死;不做官, 不爱钱, 不变节, 是我良师。———日本佐藤村夫挽鲁迅

(5) 译著尚未成书, 惊闻殒星, 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 痛忆旧雨, 文坛从此感彷徨。———斯诺 (美国友人) 、姚克同挽鲁迅

(6) 敌乎?友乎?唯余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徐懋庸

(7) 一代高文树新帜;千秋孤痛托遗言。———孔祥熙挽鲁迅

赏析 (略)

2、学生撰写的对联展示并自己介绍对联的妙处

(1) 一双眼看透世态炎凉一支笔写尽人间悲喜———宋亮

(2) 书屋虽小, 书香似海文章绚烂, 句句箴言———殷元喆

(3) 先生振臂呐喊国人不再彷徨——江玲玲

(4) 百年封建文化终结于此, 一篇狂人日记写尽人间悲苦, 先生堪称真勇士

千年华夏精神复兴在斯, 两道犀利目光洞烛世态炎凉, 丈夫无愧民族魂——郭磊

(5) 剑眉冷眼看世界铁笔云霄写人生———林百荟

(6) 以笔为刀砍断国人劣根用心铸剑投向敌人心脏———赵泓

二.请为先生的作品写一句话或一段简洁的书评

1、《祝福》:在众人的祝福声中, 你走完了自己悲苦而短暂的一生, 还落得个“谬种”的骂名, 但你用自己的死向那个罪恶的世界送上了最后的祝福。

2、《社戏》展现了村民深藏在内心深处的朴实与善良。

3、《呐喊》是你用战斗的号角, 唤醒了《彷徨》中的人。你从“医身”到“医心”, 从一个战士到一个思想家, 你用你坚硬的笔谱写犀利的华章, 你用心灵铸就文坛奇葩。

5、《阿Q正传》:阿Q, 一片贫瘠的土壤里长出来的畸形的灵魂。

6、《药》人血馒头不能医治痨病, 华小栓必定走向死亡。夏瑜式的革命者救不了中国。中国要新生, 离不开先生开的这副药。

三.假如鲁迅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请你代表组委会给鲁迅写一段颁奖词

颁奖词:

1、在荒原中振臂高呼, 应者寥寥;在黑暗中用笔战斗, 换来一只只冰冷的毒箭。但你把睿智和犀利锻造成开山的利斧, 劈开路上的荆棘, 勇敢的前行。———林百荟

2、他愁眉紧锁, 哀祖国哀百姓;他瘦小羸弱, 骂封建骂侵略。他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 又是一个有一颗更为坚定赤诚的心, 不怕外界的打压,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的人, 他用铁血文字证明自己是一个真的猛士。———陈珂

4、在反抗黑暗中拯救民族, 你把生命消耗在不停的战斗中。以笔为枪, 用思想作剑, 在漫漫长夜中, 书写华丽的篇章;在混沌的世界中, 揭露病态的社会。你消失了, 但你却以不朽的灵魂, 永远活在人民心中。———万佳丽

5、你用你的一生为社会正义奔走操劳, 一支笔成为最有力的武器。在那个黑暗的时代, 你的思想为众人劈开一条血路, 激励着青年奋勇向前, 你———鲁迅, 中国的民族魂!———杨浩

四、假如鲁迅的作品获奖了, 请你以鲁迅的身份, 写一段获奖感言

1、我手写我心, 我文传我心, 用心写作是我的责任。如果这些文字唤醒了几个昏睡的人, 那就是我最大的欢乐。只要我无愧于我的时代, 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会更好。———江玲玲

2、我写文章不是为了获奖, 我只是把我的思想用文字记载下来, 只是想唤醒麻木的心。我想告诉世人, 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中国人是一头沉睡的狮子, 即使我看不见, 但终有一天, 他的吼叫会让世人胆怯!

3、灵魂的强大是一个民族真正强大的基础。文字是唤醒人灵魂的清醒剂, 作家有责任用自己的文字塑造民族的心灵。文学是滋养心灵的甘泉, 打开一本书就是给心灵输入一泓清泉。我笔下的阿Q在中国有, 在美洲就是欧洲也应该是有的。人类的进步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五、新一轮课改中学教材删减了鲁迅的几篇作品, 对此引发了许多的热议。赞成者有之, 他们认为鲁迅的作品长期在中学课本中占据的篇幅太多, 再说鲁迅的作品有一些已经与当代中学生思想相去甚远, 学生不爱读, 也读不懂, 删减鲁迅的作品增加其他作家的作品, 有利于提倡百花齐放。反对者也很多, 他们认为鲁迅的作品是经典作品, 阅读鲁迅的作品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锤炼中学生的思想都很有帮助, 删减鲁迅的作品, 削弱鲁迅的影响力, 这种做法不可取。对此, 你有何看法?请就一方观点写一篇辩论词。 (原文较长略去, 只录主要观点)

中学教材应适当删减鲁迅的文章

高三 (8) 班付莉

1、鲁迅是我国著名的作家, 思想家。他的作品在其所处时代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如《狂人日记》因此在选取教材时, 他的作品一定不能缺席。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每本教材都必须有他的作品, 甚至一本书中多次出现他的作品。

2、有人说:“我们学习鲁迅的文章, 是为了学习他的精神”。鲁迅是爱国的, 他的作品批判人性的弱点, 他提出反封建, 要提高妇女的地位等, 但他在对待朱安的问题上说明他并非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的人, 而且至少可以说他是朱安悲剧的参与者, 在这一点上他是否也有与《祝福》中的参与迫害祥林嫂的“柳妈”有几分相像呢?

3、在我们的教材中加入了一些国外经典作品和人物传记, 增加的文章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增加了我们的阅读兴趣。丰富了我们中学生的知识, 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郁达夫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可怜的生物之群, 有了伟大的人物, 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鲁迅的确是民族魂, 我们应该尊敬他, 但不能神化他, 更加不能把他当神一样在文坛中供奉着。鲁迅是和蔼的, 低调的。他在遗嘱中写道:赶快收敛, 埋掉, 倒掉, 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过于神化他的形象, 恰恰违背了鲁迅的本意。

4、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 好奇心重, 如果在教材中重复看到鲁迅的文章, 则会令人乏味, 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对于教材, 我们学生才是真正的体验者和受益者, 应该接纳学生的建议, 而不是完全由编书者或部分学者决定。

5、如果有同学对鲁迅的文章感兴趣, 可以在课外时间对他的作品深入研究, 岂不更有乐趣?

因此我方认为中学教材应适量删减鲁迅的文章。

中学教材不应该删减鲁迅的作品

高三 (8) 班方云

我赞同正方观点 (中学教材不该删减鲁迅的作品) 理由如下:

1、鲁迅处在一个到处充满黑暗和斗争的时代, 然而鲁迅并没有被那个时代所湮没, 却一人站在了时代的前列, 在黑暗中成为一束光亮, 照亮着历史发展的道路, 用文字唤醒沉睡的国人。与之处于同一时代的梁实秋和林语堂等人却在做一些风花雪月的空头文章供人消遣娱乐, 相比之下, 如果我们要了解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要了解那个时代的人们生活、生存状况, 我们就应该更多地阅读鲁迅的作品。

2、鲁迅先生的文章可以说每一篇都有历史的厚重感, 删减了鲁迅的文章让教材脱去了历史的厚重责任, 让学生少了了解历史和社会的机会, 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独立的人格不利。

梁启超早就说过,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智则国智。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 承担着民族复兴的重任, 培养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3、鲁迅先生的文章文笔犀利, 思想深刻, 经常是直指社会的弊端, 这对我们深入认识社会, 认识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今天社会矛盾依然凸显, 很多时候要通过舆论监督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社会, 了解事实。我们的舆论、我们的舆论工作者如果能像鲁迅那样笔锋犀利, 透彻地揭露社会矛盾, 引起为政者的注意, 改变工作作风, 改善社会风气, 岂不于社会更有利?

因此, 我方认为中学教材不该删减鲁迅的作品。

篇4:论写作教学的鲁迅化追求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已有不少人使用过“鲁迅化”这一词语或类似的词语;但本文使用这一词语,却只是为了使行文简洁,因此,它只是在字眼上同过去的提法偶合,而不是赋予和过去的提法相同的含义。具体地说,本文所谓“写作教学的鲁迅化追求”,就是要在语文教师自己能够动笔写作的前提下,去做以下四个方面的努力。

一、关爱写作主体鲁迅化

通过《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教学,我们都知道鲁迅有一种“积习”,即长期以来一有感触就要提笔写诗作文的习惯。“我是弄笔的人,总要动笔”(《准风月谈·后记》),这是鲁迅对自己的一生非常明确的定位,他向“对于只想以笔墨问世的青年”所进的“苦口的忠告”,则包括“初初出阵的时候,幼稚和浅薄都不要紧,然而也须不断的生长起来才好”(《三闲集·鲁迅译著书目》)。“我并不觉得你浅薄和无学。这要看地位和年龄。并非青年,或虽青年而以指导者自居,却所知甚少,这才谓之浅薄或无学。若是还在学习途中的青年,是不当受这苛论的。”(1936年10月15日致曹白信)“至于幼稚,尤其没有什么可羞,正如孩子对于老人,毫没有什么可羞一样。幼稚是会生长,会成熟的,只不要衰老,腐败,就好。倘说待到纯熟了才可以动手,那是虽是村妇也不至于这样蠢。她的孩子学走路,即使跌倒了,她决不至于叫孩子从此躺在床上,待到学会了走法再下地面来的。”(《三闲集·无声的中国》)

语文教师手中也有一支笔,但眼下却绝大多数只会用于批改学生的试题或练习题,以至于论及语文教学现状,有的文章干脆就以《语文教师可会写文章?》为题目①,而于漪老师则大声疾呼语文教师“要有一支灵动的笔”,这支笔应发挥多重功能,特别是“写”的功能,因为这“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展示,教师生命活力的展示,是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的有力保障”②。

因此,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写作充满关爱之情,首先要像鲁迅这样能对幼稚、浅薄或无学作辩证地看待;其次,是要勤写“下水”作文,真正体验过写作的甘苦,才会真正懂得评价学生作文:如果一个题目他自己也写不出,他就可以更宽容地看待学生的作品,或者收到教学相长之效益;如果一个题目他自己就能写得很好,那作文讲评就有了切身的依据,学生学习写作也有了贴切的方向。鲁迅自述他出名之后“就添了一门新功课,除陪客之外,投稿,看稿,绍介,写回信,催稿费,编辑,校对。但我毫无不平,有时简直一面吃药,一面做事”(《集外集拾遗补编·新的世故》),真是“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于后起新人”(《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换言之,语文教师关爱学生的写作,你也得有爱的能力!“青出于蓝”固然是正道,但是如果一开始“蓝”就不如“青”,则很难服人。要说语文教师“下水”最现实的意义,可能就在这里。

二、编撰写作教材鲁迅化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材中最有待教学者自主改善的部分,因而也是语文教师自编教材最有可为的地方。如何去编撰写作教材呢?千万别忘了鲁迅是个难得的宝库:既有实践,又有理论;既有观点,又有资料;既有态度,又有方法。

在此,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应有“外脑”意识。既然自己的时间、知识和智慧都不够,就需要利用“外脑”,善于把有关专家的劳动成果转换为自己的讲义。以我自己为例,参加工作第二年,调到浙江省东阳市湖溪第一中学和王湘老师共事,获其所赠专著《鲁迅怎样读书写作》(张志公作序,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内容分为“读写美德”、“读书方法”和“写作经验”三大辑,而后一辑又分“写作过程”和“写作方法”两小辑,这对我从事写作教材编写起到了很好的“外脑”作用。应该说,类似的著述如今已经堪称繁多,语文教师稍加留意即可购得——关键是肯不肯去留意和购买,善不善于将它“转化”为自己的写作教材。

还有一点,鲁迅主张不但要“多看大作家的作品”,还要看“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认为“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且介亭杂文二集·不应该那么写》)。鲁迅手稿被精心保存了下来的就有一万二三千页之多,后来汇编成为《鲁迅名篇手迹》(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等)、《鲁迅手稿选集》(有文物出版社1975年版、广州出版社1995年版等)和《鲁迅手稿全集》(有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和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等)等书出版发行,足够我们研究写作过程之用,即从“苦心删改的痕迹”去揣摩“不应该那么写”。著名鲁迅研究专家朱正先生就有这方面的专著《跟鲁迅学改文章》(岳麓书社2005年版,初版书名《鲁迅手稿管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刘刚和但国干写的《鲁迅语言修改艺术》(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则通过研究鲁迅的手稿、初版、改定版等各种本子的修改实例,介绍了鲁迅的语言修改艺术。

三、选择写作素材鲁迅化

“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二心集·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这是鲁迅提供给我们的写作经验之谈。为此,讲究素材的典型性,我们就不能不注意到:从文化意义上讲,一方面,鲁迅是中国20世纪不可回避的文化思想的遗产,他所负荷的思想总和与文学艺术总和是中国近代以来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无以伦比的;另一方面,鲁迅又具有当下性,也就是说,他还活在现实生活中和我们一起对话。所以,钱理群教授回答《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凡在有思索的地方、凡有思索的人,鲁迅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概括得更简明一些,那就是:“凡有思索就不可忽视鲁迅。”③这其中应该特别关注之点有:

1.重构鲁迅形象。过去的语文教材在鲁迅作品选择上存在过分突出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缺陷,但鲁迅此类作品既经编入教材,我们就无法冒然将其删除;在写作教材编写中,我们可以把《我家的海婴》(鲁迅书信辑录)、《五猖会》、《父亲的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从孩子的照相说起》等文编成一个《父亲与儿子》单元,把《阿长与〈山海经〉》、《社戏》、《我的第一个师父》、《我的种痘》、《风筝》等文编成一个《儿时故乡的蛊惑》单元,又把《兔和猫》、《鸭的喜剧》、《一点比喻》、《狗·猫·鼠》、《秋夜纪游》、《夏三虫》、《战士和苍蝇》等文编成一个《人与动物》单元,如此等等,既能为学生的“生活化写作”提供“范文”,又能够展示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形象,引领学生通过写作教学亲近鲁迅,岂不妙哉!

2.讲究科学归因。在对教材中鲁迅作品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重把鲁迅的真知灼见及其思维方式等等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尤其是写作中。如教授《呐喊·自序》,讲到鲁迅筹办《新生》杂志失败的时候,我总是要启发学生思考这对此后的鲁迅有何影响,如果没有这一失败经历,一切又将如何等问题,进而确立“风物长宜放眼量”的精神气度,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又如《记念刘和珍君》中有句子云“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课本对此的注释是:“人类社会在残酷的流血斗争中发展的历史。”人们通常不加怀疑地就将此表述当成是鲁迅本人的思想。但是,结合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静悄悄的革命”的论述,加上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即使那是鲁迅本人的思想,我们显然也可予以质疑。那么鲁迅本人的思想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让学生去读《空谈》等杂文,从而写出一篇对此注释加以辨正的“研究性学习论文”。

3.重视鉴评介入。教材中鲁迅作品确实不太好懂,但又很重要,解决之道是不妨引入或语文教师亲自撰写一些鉴赏评论文章,如《探究〈药〉的人物命名艺术》(作者许锡强,《语文学习》2002年第4期)、《鲁迅小说色彩对比艺术例谈》(作者张燕萍,《中学语文》2004年第5期)、《定向·寓情·融理——〈灯下漫笔〉表达方法的结合艺术》(作者曹津源,《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4年第12期)和《鲁迅笔下标点符号的修辞效果》(作者王敬业,《语文学习》1997年第6期)等等,这既是阅读教学的辅助材料,实际上也是写作教学讲义的编写,一举两得。

4.关注材料辨别。对于写作中所运用的“鲁迅”素材,要讲究证实或证伪。因为有一个历史时期,曾经一个劲地美化、拔高和独尊鲁迅,把鲁迅当做神而不是人的结果是,许多关于鲁迅的“神话”至今还在坊间流行或在我们脑海中留存。为此,我在写作指导时,总是要提醒学生在行文时注明出处,力戒耳食之言,由此又在学生中助长阅读“原著”之风,即读鲁迅原著,读鲁迅回忆录原著,读鲁迅研究原著。当然,既然真正的鲁迅是人而不是神,那么他的许多话也不妨大胆地当成“人话”来看待。例如,讲授《记念刘和珍君》,在介绍历史背景时我们经常会提到鲁迅把1926年3月18日称之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但其实,这只是一种“表现的真”,而不是“再现的真”,我们不妨让学生去写一篇“研究性学习论文”辨正之。

四、处理写作成果鲁迅化

鲁迅曾在《白莽作〈孩儿塔〉序》中说:“一个人如果还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遗文真如捏着一团火,常要觉得寝食不安,给它企图流布的。”我觉得这种感情也可移用在写作教学的师生关系上:一旦发现学生写出了佳作,就要想方设法使之进入社会流通(发表或获奖),从而使他的优势在远比校园广大的空间范围内被人认同和评价,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进取心。我本人以此理念为指导,再加上用心揣摩鲁迅等人的文学营销策略,所以能在最初工作的十来年时间里,在基本没有电脑打印的条件下,学生经我指导写成的作文就有三百来篇在有关报刊上发表或在教育行政以及其他部门组织的竞赛中获奖,多篇佳作还被收入由余秋雨教授作序的《“太阳风”中学生随笔系列》等书籍中,我本人也曾获得了像全国中学生“走向生活·我有一个金点子”征文比赛“教师评语奖”第二名这样的佳绩④……而这写作教学上的成功,使我的“作文教学的社会循环效应”课题研究获得了坚实的基础,课题报告理论篇《论作文教学的社会循环效应》在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学术指导刊物《学科教育》杂志1999年第10期上发表,并被李海林教授列为近三十年中“写作教学论”部分十几篇重要论文之一(《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理论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语文教学科研十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用他的原话来讲,“是我搜集到的近20多年来最重要的论文,是我认为必读的”⑤!

表现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写作教学的鲁迅化追求”当然重视对“鲁迅”的示现。钱钟书先生有“读书消纳说”,就是读书贵在能够消化吸收。钱钟书还说:“善运不亚善创。”⑥示现学生对鲁迅的“消纳”,除了像钱理群教授那样让学生写“我之鲁迅观”外,我认为还有其他多种形式,兹择其中几项说明如下:

1.摘句。这是我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批评方式。“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从作品中摘得出这“居要”之“片言”,可以见出一个人对一部作品识见之高下。恐怕不是偶然,许多研究鲁迅的著名人物都曾编选过“鲁迅语录”,如我所购得的《鲁迅语录》、《鲁迅语萃》和《鲁迅警语》就分别是由陈漱瑜、钱理群和倪墨炎与人合编的;而读鲁迅研究著作,则发现颇多摘句拟题,如汪晖和王晓明的专著分别叫《反抗绝望》和《无法直面的人生》,华裔美国学者夏济安和李欧梵的著作分别叫《黑暗的闸门》和《铁屋中的呐喊》。陕西一位考生从中得到启发,在2004年高考中写出了佳作《哀痛者·幸福者》!和拟题相对应的,还有用鲁迅名言给作品加题记。《文汇读书周报》曾经发表专访,对陈冠柏“找语录”的本事极力称赞,因为他的报告文学常引名言警句作题记,“那绝不只是文学上的点缀”,而是“寻找理性的归宿,寻找开掘生活的方位,寻找理解原始素材的视角”⑦。如我上《拿来主义》,聪明的同学就想到了这样的题记:“欲扬宗邦之真大,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坟·文化偏至论》)而上《药》,我的学生所加的题记就有:“一个懂得死尸的沉重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华盖集续编·“死地”》)如此等等。

2.剪辑。著名鲁迅研究专家朱正先生上世纪80年代读到刘甲的两本“新基调杂文”论著,“觉得鲁迅的一些话正好就像是回答刘甲一样。我想,鲁迅可以写《起死》,请死去多年的骷髅和庄周对话,我为什么不可以学样,也请死去多年的鲁迅来和刘甲对话呢。于是仿照电影制片的办法加以剪辑,一字不改从原”,就产生了一篇《关于杂文基调的对话》⑧。钱理群教授在北大讲坛上讲授“鲁迅的当下性”时,也提到过相关的实例:“1996年10月16号《光明日报》上登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很有意思,题目叫做《鲁迅‘论九十年代文化》,鲁迅怎么还会活在90年代呢?这篇文章写得很巧,作者把鲁迅当年写的文章照抄一遍,然后加一个小标题,譬如说《鲁迅论某些报刊之增广‘闲文》,下面是鲁迅的原文:‘七日一报,十日一谈,收罗废料,装进读者的脑子里去,看过一年半载,就满脑都是某阔人如何摸牌,某明星如何打嚏的典故。开心自然是开心的。但是人世却也要完结在这些欢迎开心的人们之中的罢。——这是鲁迅30年代写的文章,但是我们读后的感觉却是鲁迅针对的就是90年代某些报刊上的文章。还有一个标题:《论出版社翻印之大量古旧破烂》:‘珍本并不就是‘善本,有些是正因为它无聊,没有人要看,这才日就灭亡,少下去;因为少,所以‘珍起来。——这是鲁迅《杂谈小品文》中的一节,读起来好像也是在针贬当下的现实文化现象。鲁迅当年写的文章可以一字不动地在90年代发表,让你觉得他就是对当代中国思想文化界在发言,这种‘正在进行式的存在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是不多见的,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对鲁迅这么有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⑨

3.连缀。如《中学语文报》曾经发表过一篇小故事,全篇系用鲁迅作品名称连缀而成;宁波中学黄卫琴同学则在褚树荣老师指导下凑合了这么一副对联:“未庄演《社戏》,阿Q哥革命反被革命误;鲁镇起《风波》,祥林嫂丧儿终因丧儿死。”⑩兹链接我的学生所作同类例文一篇如下:

我班的流行语

浙江省东阳中学9810班洪玲玲

当作业太多时:

——这是什么样的世界?!

——在这个似人非人的世界里!

当长久沉寂之后,某次考试突然考得很好时: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当没有圆规时:

——把你的杨二嫂借来用一下。

在考试惨败的晚上: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当800米测试中远远落后而被嘲笑时:

——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当老师无情地布置作业时: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生如何不丈夫!

(原载1999年12月22日《金华日报》第7版“城市笔记”专刊“新新人类”专栏)

4.隐括。亦作“繦括”,本指矫正竹木,使之平直或成形的器具,引申为就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词句,加以剪裁、改写,成为另一种体裁的作品,所以隐括实际上是一种缩写,但通常的缩写不成一种文体,隐括却通常表现为别一种文体,一种更加凝练浓缩的文体。如绍兴柯桥中学那秋生老师指导学生用诗分别隐括了《药》和《祝福》这两篇小说:“天地飘渺英魂舞,身首异处犹气雄。热血难治愚顽症,早盼华夏唱大风。”(魏栋《夏瑜》)“丧夫悲余失子痛,素面寒风称谬种。门槛赎罪难回力,爆竹鸣哀可安魂?”(陈清波《祥林嫂》)11蔡伟老师在东阳中学执教《阿Q正传》,曾和学生一起用对联给人物画像,也颇具情趣:“斗小D,战王胡,欺女尼,阿Q可谓勇乎?遭白眼,挨洋棍,吃枪子,革命何其难矣。”“唱大戏,偷萝卜,欺软怕硬,何其悲也;盘辫子,闹革命,画押受刑,呜呼哀哉。”12

5.戏拟。如2003年秋天,因为我校语文教师紧缺,我突然间被从高三调到高一任教,这使全班学生大为伤感,平时语文成绩并不怎样突出的龚康同学模仿《记念刘和珍君》而写成的《记念许锡强君》一下子脱颖而出,被继任语文教师称赞不已,也让我这个离任语文教师欣慰不已,全班同学对他则刮目相看,传颂很久。在网络上,你则可以看到的《〈记念刘和珍君〉之张靓颖篇》等等,也是模仿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而作的。严格地说,“戏拟”(parody)并不是一种常用的文学表现手法,而是语言学上的一种修辞方式,其基本内涵是指,在新的语境中模仿另一种语境中的话语,从而产生讽刺、嘲弄的效果。在诗学领域中,戏拟并不仅仅指称嘲讽性的模仿这一表层含义,它还指文本与文本之间的深层对话关系。戏拟必然要涉及不同语境中的两个话语形式,尽管这两个形式表面看来是相似的(甚至是相同的),但由于两种话语处于不同语境之中,其含义则发生变异,两者之间自然产生紧张关系。这种紧张关系在巴赫金那里叫做“对话关系”,但不是一般的对话,而是充满笑声和嘲讽的所谓“狂欢化”(carnival)。

6.转换体裁。如陈志平老师在《祝福》教学时,就把小说改写成了《日记·年谱·小传与死亡分析报告》(详见《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9年第8—9期);体裁转换中最常见的当然是故事新编,而故事新编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杂揉”,就是将鲁迅作品和其他作品揉合在一起进行故事新编,如富阳中学毛文老师在1995年3月29日《中学语文报》第1版发表的《鲁四老爷审案记》,《中学生阅读》杂志2002年第3期发表的《祥林嫂传奇》,即是其流风所及之作。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方法,限于篇幅,兹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也许有人会为鲁迅抱屈,因为这可能带有笔墨游戏性质,但请他们不要忘记鲁迅的挚友许寿裳曾经指出:鲁迅本人就喜欢游戏笔墨,“偶尔弄点游戏笔墨,似乎是随便胡诌,其实含义还是一本正经,也足以发人猛省的”13。

————————

注释:

①1998年5月6日《光明日报》第6版。

②2002年12月22日《新民晚报》第23版。

③肖云祥:《凡有思索就不可忽视鲁迅》,《中国青年报》2003年11月12日。

④《语文学习》杂志1999年第6期。

⑤李海林:《语文教学科研十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4、45页。

⑥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册第224页。

⑦丰心:《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访报告文学作家陈冠柏》,《文汇读书周报》1988年1月2日第1版。

⑧朱正:《鲁迅论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4—310页。

⑨钱理群:《与鲁迅相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3页。

⑩褚树荣:《教室的革命》,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21页。

11那秋生:《诗意盎然学语文》,2003年10月《柯中学刊》第6期。

12蔡伟:《试用对联给人物画像》,《读写月报·高中版》2003年第4期。

13许寿裳:《鲁迅的游戏文章》,1947年11月1日《文艺复兴》第4卷第2期。

篇5:鲁迅写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

《朝花夕拾》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1927年7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1928年9月结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于1928年9月由北京未名社出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1929年2月再版。1932年9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新书局重排出版。书的封面为陶元庆所绘。

《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山海经>》;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

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国初期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其中不少作品被纳入初中课本如《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等,可见它对教育事业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啊。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他曾经先后避居山本医院、德国医院等处。尽管生活艰苦,还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它们后来与鲁迅在惨案发生之前,在北京寓所的东壁下创作的《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一起收入了散文集《朝花夕拾》。

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外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篇6:鲁迅生活的时代的社会背景

鲁迅1881—1936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威胁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1、中日关系19世纪末70年代,日本侵犯台湾,后勒索中国白银50万两作为撤兵条件。

2、1894年—1895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战后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3、19日本参加八国联国侵华。

4、19,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中国的《二十一条》。

5、19,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从而揭开侵华序幕。

6、1932年,日本制造“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

7、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州国傀儡政权,使东三省成为其殖民地。

8、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反动派政府同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

9、1935年,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风暴在中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198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成立,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辛亥革命于1910月10日在武昌首先发动,占领了武汉三镇,组织了湖北军政府,定国号为“中华民国”,废除清朝的皇帝年号。12月2日,革命军占领南京。

19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上一篇:小学校本研修共同体研修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一岗双责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