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祝福》优秀的教学设计

2024-04-19

鲁迅《祝福》优秀的教学设计(通用11篇)

篇1:鲁迅《祝福》优秀的教学设计

本课时重点分析祥林嫂形象。

一、回顾小说的三要素:

情节、人物、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二、分析祥林嫂形象:

小说的主题是靠人物形象来体现的。这一课的主人公就是祥林嫂。我们只有弄清楚祥林嫂的性格和命运,才能懂得《祝福》的主题。而作为人物形象又是通过故事情节──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或冲突表现出来的。那么,祥林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就先来分析一下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由此来把握祥林嫂的形象,领会《祝福》的主题。

1.开端:

①祥林嫂为什么要到鲁家做工?

小说的一开始,祥林嫂就是封建的宗法制度的牺牲品。因为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迫使她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丈夫,而丈夫又过早地丧了命。祥林嫂因此陷入了“嫁而守寡”的悲惨的命运之中。按理说,“年纪大约二十六七”的祥林嫂是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劳动在农村生活下去的,可是 “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 于是祥林嫂才被迫逃到鲁四老爷家里。

②祥林嫂是怎样对待使她“嫁而守寡”、“备受虐待”的宗法制度的呢?

作者通过祥林嫂在鲁家生活的情况,写出了她的争扎与反抗。

③祥林嫂在鲁家的生活是极其悲惨的:……为什么说她“反满足”?

她希望凭借辛勤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寻求一条活路。这就鲜明地揭示出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性格,以及在生活道路上的争扎。

然而,勤劳、善良的祥林嫂想通过加倍的劳动来摆脱悲惨的命运的愿望,很快破灭了。她在鲁家做工只三个半月,由于鲁四老爷的支持(P:“既然她的婆婆要她回去……可说呢”),被她婆婆像捆牲口一样,“捆了躺在船板上”,被抢了回去,封建的族权再次向她伸出了魔掌。

2.发展:

祥林嫂被迫改嫁到深山野 是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封建宗法制度对祥林嫂的迫害而显示出了这种迫害是很残酷的呢?(P.)

同一只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手,伸出了两条绳索,捆住了妇女的脖子,朝着相反的方向紧勒,要把劳动妇女置于死地而后快。祥林嫂当时就处在这种极端悲惨的境地中:

族权迫使她寡而再嫁,夫权又视此为奇耻大辱,使她忍辱含冤,永远生活在耻辱之中。祥林嫂以后的悲剧,都是由此而引起的。

那么,祥林嫂是如何对待新迫害的呢?

3.高潮:

①祥林嫂为什么又一次来到鲁四老爷家?

②有人认为,丧夫失子有偶然性,这种看法对不对?

丧夫失子似乎有偶然性,然而隐藏在偶然性背后的,是那起决定作用的必然性。祥林嫂的丈夫死于旧社会中蔓延着的传染病“伤寒”,阿毛死于祥林嫂的贫困、劳碌。(若不是忙着“打柴摘茶养蚕”,能让年仅两三岁的孩子去剥豆吗?)因此,实质上,是罪恶的政权夺走了祥林嫂的丈夫和儿子的生命,使她陷于嫁而再寡的境地。作者开始把批判的笔触由封建夫权、族权扩展到封建政权。

按照封建宗法观念,妇女“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旦丧夫失子,则连在家庭中生存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因此,“大伯来收屋”使祥林嫂走投无路,只好再一次来到鲁家。她到鲁家后,又遭受了更大的打击。

③在鲁四老爷,人们对待祥林嫂这个“嫁而再寡”的不幸女人态度如何?

A.鲁四老爷的态度:

鲁四老爷站在顽固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立场上,从精神上残酷地虐杀她。他暗暗地告诫四婶的那段话,就是置祥林嫂于死地而又不露一丝血痕的软刀子。(通过四婶先后喊出三句“你放着罢”,杀人不见血地葬送了祥林嫂的性命。)

B.人们的态度:

人们叫她的“声调和先前很不同”。

鲁迅用他那犀利的笔锋,从广阔的领域里揭示了封建社会黑暗的程度。

人们对祥林嫂的态度,使她感到痛苦与迷惑。她不时地向人们诉说着自己不幸的遭遇,她的精神却惨遭蹂躏。而柳妈的说鬼又给祥林嫂新的打击。

C.柳妈说鬼:

④祥林嫂是如何对待这如此沉重的打击的?其结果如何?

为了争得做人的权利,为了求得一线生存的希望,她在竭尽全力地反抗着:

她背着沉重的精神包袱,整日劳碌着,以便积够十二元鹰洋,用“捐门槛”的方法去摆脱人们在阳世、阴世间给她设下的“罪名”,她忍受着咬啮人心的嘲笑和侮辱,在无边的寂寞和悲哀中,默默干了一年,这是何等坚韧的反抗精神啊!

而反抗的结果,出乎柳妈、祥林嫂的预想,这血淋淋的事实深刻地说明了:祥林嫂是无法“赎罪”的,祥林嫂陷入了求生不得,欲死不能的境地。

4.结局:

当祥林嫂被折磨得像“木偶人”,丧失了当牛做马的条件后,鲁四老爷就一脚把她踢出门外,使她终于成了“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的僵尸。即使这样,她在临死前,还向我提出了三个问题:

A.“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B.“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C.“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这是对魂灵的有无表示疑惑。

她希望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想看见自己的儿子;她害怕人死后有灵魂,因为她害怕在阴间被锯成两半。这种疑惑是她对自己命运的疑惑,但也正是这种疑惑,这种无法解脱的矛盾,使她在临死前受到了极大的精神折磨,最后,悲惨地死去。

从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封建的宗法制度正是用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这四条绳索把祥林嫂活活地勒死的。

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正是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悲惨遭遇的真实写照。作者正是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一典型人物,对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有力地抨击的。

小结:

祥林嫂是生活在旧中国的一个被践踏、被愚弄、被迫害、被鄙视的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总之,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是封建礼教对中国劳动妇女的摧残和封建思想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根深蒂固的统治。

篇2:鲁迅《祝福》优秀的教学设计

鲁迅《祝福》作品将祥林嫂悲惨的四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结构上起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学目的】

1、鉴赏人物形象,理解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2、鉴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的作用。

3、鉴赏环境描写对人物描写的烘托作用。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3。

【教学方法】

研讨、点拨。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设想】

本文是鲁迅的代表着作之一,背景深,内容多。学生虽然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孔已己》《社戏》《故乡》等,但《祝福》对学生来说,难度仍然很大。因而鉴赏这篇课文应建立在学生熟读文章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的进行鉴赏。教学时不应面面具到,必须突出鉴赏小说中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难点即全文几次“祝福”场景描写与祥林嫂悲剧的关系。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鲁迅努力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在许多文章中还十分深刻地剖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弊病,来加以揭示和批判,“意在复兴,在改善”,因而鲁迅在他的乡土小说的创作中也努力解剖、抨击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心理性格方面形成的种种病态。今天,我们共同研讨鲁迅小说《彷徨》集中《祝福》为我们塑造的一个病态社会下的一个典型的妇女形象──祥林嫂。

二、作者简介

1、学生回忆鲁迅。

2、教师补充。

三、背景资料

1、《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15日《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后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的第一篇。

2、《祝福》写于1924年。鲁迅还是把故事发生的地点放在将年农村的一个小镇,而且唤作“鲁镇”。鲁镇边式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鲁四老爷、四婶、柳妈以及镇上的人们,祥林嫂山村的婆婆、卫老婆子、贺老六,还有作为小说叙述者的“我”,组成了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环境。祥林嫂的命运是为这个环境所决定的。只有具体分析这个社会环境,才能深入认识这个“病态社会”的诸多病症。

3、时代已经是20世纪代了,但是长期停滞不前的农村封建社会依然“没有什么大改变”。祥林嫂的不幸,一言以蔽之,在于这个社会根深蒂固的封建性。人权、贞操观、迷信、人心冷漠等成为祥林嫂在死亡线上遭受残酷的精神折磨。

四、放映电影《祝福》精彩片断

五、整体感知作品,了解情节,把握小说结构

1、小说情节结构采用了倒叙的手法,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

2、作者把这篇小说取名为“祝福”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3、“然而先前所见所闻的她的半生事迹的断片,至此联成一片了。”这一段在全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4、小说中详细的描绘了鲁四老爷书房的陈设,目的是什么?

5、《祝福》中的“我”在结构上起什么样的作用?

6、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教师点拨思路,并对问题加以提示与总结:

1、《祝福》的情节、结构:

情节内容顺序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凄然死去│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倒叙

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

篇3:论鲁迅先生的《祝福》

一.祥林嫂的生命史

祥林嫂生命的第一阶段———出生时期。生为女性, 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和磨难。伦理、道德的强化, 程朱理学, “三从四德”、“贞妇”、“节烈”的绳索桎梏等着她。

祥林嫂生命的第二阶段———生存时期。生命走向成熟的过程是她对自己不可改变的性别身份的尊严、自由、价值的否定的过程。“祥林嫂”, 就成了她永远的身份标志。“从一而终”的女性人生观, 在祥林嫂这里, 具体化为“从祥林而终”。而祥林的突然辞世, 不仅使得祥林嫂失去了生活的依靠, 就是她精神上的“从”, 也没有了一个具体的实在物。但“从一而终”的生命信念不能改变, 于是, “从”变为“守”, 要守住自己曾经有过的, 现在已经没有了的那个“一”。这叫“节”, 是不能失去的,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已经深入进祥林嫂的灵魂深处。正值盛年的女人, 要钳制住自己正常生命的欲望, 忍受住正常生理需要的煎熬, 那得需要一种极其巨大的力量。已经内化为祥林嫂自律力量的封建伦理、道德, 就有这样强大。它就使得祥林嫂甘愿以这种革除自己天理欲望的方式, 来消尽自己生命的时光。当婆婆把她卖给另一个男人, 无疑是对祥林嫂“从一而终”人生信念的轰毁。她拼死反。她逃跑, 她要撞死。“从一而终”是对她身体生理的摧残, 而逼她再嫁, 则是对她心灵精神的毁灭。

依照世俗的标准来衡量, 祥林嫂和贺老六婚后的那段生活, 应该是幸福的。一个女人, 有疼爱自己的丈夫, 有活泼可爱的儿子, 这也是一种美好的人生状态;是祥林嫂在脱离了 (虽然不是自愿的) 那种“从一而终”的礼教生活后, 才能得到的一种美好生活。当然, 悲剧祥林嫂是不会在这种美好中享尽自己天年的。夫丧子亡, 极其沉重地打击她之后, 将她推进了更为深重的精神灾难的深渊, 将她推到了生命的尽头。

祥林嫂生命的第三阶段———死亡时期。死亡之前的祥林嫂在贫困中饥寒交迫。身体之外, 在风雪交加的时节, 她沿街乞讨, “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以乞讨活命, 而破碗中却是空空如也。身体之内, 她间着挣扎无果的绝望。她惧怕自己死后被阎王锯开分解的结局, 于是想方设法为自己赎“罪”, 用自己的全部劳动所得“捐门槛”, 但是, 鲁四老爷的态度明白的告诉她:没用!死后也不能得到安宁, 她没有了任何解脱悲惨痛苦的路。最后, 在惊惧、恐怖之中, 在死后的寂寞、冷酷之中, 祥林嫂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最后一步———死亡。

二.悲剧的起源

祥林嫂的悲剧当然首先起源于她的奴隶性格。

鲁迅先生是深刻的洞悉中国传统文化者。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概括为奴性文化。他说:“中国的文化, 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 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无论中国人, 外国人, 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 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 (《老调子已经唱完》) 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 至多不过是奴隶, 所以, 他在杂文《灯下漫笔》中指出, 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 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祥林嫂的一生, 便始终在这两者之间浮沉。作为一个善良、朴实、勤劳的贫苦农村妇女, 祥林嫂平生最大的愿望, 就是用自己诚实、勤恳的劳动, 换取一种最起码的“人”的生活。但她身上的奴隶性格害了她。

《祝福》中, 祥林嫂唯一的一次笑是当柳妈提到改嫁的事时, 她自然地想起了和贺老六短暂的幸福, 更忆起了他们的孩子阿毛, 于是, 她情不自禁地笑了。这是发自心灵深处的会心的笑, 是对过去那段美好生活的深情的怀念。但这笑的背后消解了祥林嫂曾经激烈反抗的意义。奴隶性格再一次占了上风。新丈夫“有的是力气, 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加上有了孩子, 她就又感到满足了。旁人也认为她“交了好运了”。可这种“满足”和“好运”, 其本身就带有悲剧的性质。因为她所感到满足的, 并非是不受压迫的“人”的地位, 而是“安分耐劳”的奴隶式生活。

这极难得的一笑, 又是那样的短暂。当柳妈盯着祥林嫂的眼睛, “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 立刻敛了笑容, 旋转眼光, 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 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地说。“再一强, 或者索性撞一个死, 就好了。现在呢, 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 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 你将来到阴司去, 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 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 分给他们。我想, 这真是……”

于是, 祥林嫂崩溃了。祥林嫂花了极大的代价去捐门槛, 再一次表明她的奴隶性格信服了神权迷信, 要以门槛作为替身, “给千人踏, 万人跨”, 好赎了自己一世的“罪名”, 免得死后到阴间再受酷刑。封建势力的高压与愚弄, 就是这样残害, 扭曲了祥林嫂的灵魂。

三.悲剧的根底

祥林嫂的悲剧应该归罪于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对人的残酷精神虐杀。但在对祥林嫂的悲剧进行解读时, 我们或许会问这样的问题:

祥林嫂的悲剧与鲁四老爷有直接的关系吗?鲁四老爷一家并没有意要欺凌祥林嫂, 他们倒是如数给祥林嫂工钱, 而且最初也不乏同情心, 先是虽然“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但还是收用祥林嫂做女佣;后来祥林嫂再度守寡后, 虽然很是忌讳, “起初还踌躇”, 但听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后, “眼圈就有些红了”, 仍然继续收留了她;对祥林嫂后来迟滞的劳作, “已颇有些不满了”, 但也并没有怎样苛待她, 只是不许她插手祭祀活动。

再看着鲁镇上的一般群众, 你也很难说他们对祥林嫂有什么明显的恶意。但只因为祥林嫂寡妇再嫁, 他们和祥林嫂交往时“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 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其后她的不幸遭遇虽然一度使人们“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 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但最终“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 也知道是在嘲笑她”, 之所以嘲笑她, 是因为她的“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即便是柳妈, 她与祥林嫂同为女佣, 你也很难说她给祥林嫂讲阴司、阎罗大王的故事是为着折磨祥林嫂。她也许倒是真诚地为祥林嫂担心呢, 还给祥林嫂想了一个捐门槛以赎罪的办法。

丁玲在谈到《祝福》时曾说:“我读这篇作品觉得这是真正的悲剧。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 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样在把她往死里赶, 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因为并不是这一个人, 或那一个人才造成她的悲哀的命运的。假如是这样, 那就只是人的问题, 换了一个人祥林嫂也会幸福起来的, 但鲁迅就不是写这些, 不是写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 他是写封建吃人, 写旧社会吃人, 只要是封建统治着的地方, 祥林嫂就是没有出路的。……这样的作品, 一句教训人的话都没有, 可是你读了后能够不深深觉得封建可怕吗?” (《跨到新的时代来·“五四”杂谈》)

祥林嫂的悲剧更深刻的来源在于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 “人的精神生活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意识的部分和无意识的部分。意识部分小而不重要, 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 而广阔有力的无意识部分则包含着隐藏的种种力量, 这些力量乃是在人类行为背后的内力”。他还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 说是人的精神结构恰如一座冰山, 其露出的1/8是意识部分, 而淹没在水面以下的7/8是无意识部分。也就是说, 无意识属于人的心理结构中更深的层次, 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真实最本质的部分。他的得意门生荣格继承了他的学说, 并对他的无意识的构成内容作了全新的修改。荣格认为, 无意识有两个层次“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对此, 他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高出水面的一些小岛代表一些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部分;由于潮汐运动才露出来的水面下的陆地部分代表个体的个人无意识, 所有的岛最终以为基地的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所谓集体无意识, 简单地说, 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 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 正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

祥林嫂在她的生命即将终止之前,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偶然性的革命性的追问。祥林嫂的追问“是在遵循旧的社会规范作了最大的努力但仍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 才对大家认为天经地义的合理存在表示怀疑的。就是说, 封建礼教在其合理性 (不要忘记, 其最初形成时, 是有其必然性、合理性的) 完全丧失殆尽, 在最虔诚相信它的人被它通到绝路上时, 才迫使其不得不怀疑它、反抗它, 在这同时, 也就最终敲响了它的丧钟”。这种对集体无意识的怀疑、质询, 最初并不是从理性上开始的, 而是在个体感性生命被逼到绝路上时, 以一种个体感性的形式出现的。所以, 祥林嫂并没有以一种明确的理性认识来反抗、怀疑封建礼教, 她关心的只是自己是否会进入地狱, 是否会与死掉的一家人见面。但正是通过这种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冲突形式, 才真正真实地体现了社会发生的最初的但却是本质的变化与变革, 只是在我们过去的观念中, 总以为最初的社会的变革、革命是在一种清醒的理性指导下进行的, 我们也就因此而忽视了祥林嫂对集体无意识怀疑、质询的革命意义, 也就因此而忽视了阿Q那“如果中国真正发生了革命, 我的阿Q也只能是革命者”的一面。这种对集体无意识的怀疑、质询, 这种社会、时代的最初变革, 是在中国本土上发生的, 有着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与最深厚的社会土壤。我们看这篇小说, 这种质询、怀疑是由祥林嫂发出的, 而不是由从观念层面上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知识分子———“我”来发出的, 虽然“我”深知鬼魂、阴司的有无。那也就是说, 中国传统文化质的变革, 不是仅仅在观念层面上就能够从西方移植过来的, 其质上的变革, 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已经将中国人的感性生命完全窒息, 而不得不在生命窒息前的质询、怀疑中而被迫发生。

篇4:试论鲁迅《祝福》中的环境描写

《祝福》是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而祥林嫂是《祝福》中鲁迅先生着意塑造的形象。她善良,本分,朴实,淳厚,又能吃苦,耐劳,是个拼命硬干的农村妇女,最终却精神崩溃,极度消沉,沦为乞丐。这种悲剧性,深刻地反映了封建主义对中国妇女的压迫与残害。在小说中,为了突出这一主题,进一步刻画人物,鲁迅先生运用了倒叙式结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而环境描写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在小说的序幕,作者通过环境展示了故事的特定氛围:“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幽微的火药香。”在这段自然环境中,“时时发出闪光”是视觉,“一声钝响”是听觉,“幽微的火药香”是嗅觉,这是年底鲁镇的景象,鲁镇的人们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完全寄托在对神的祈求上,可见鲁镇弥漫着浓厚的封建气氛。而“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钝”“散满”,给文章增添了一层压抑沉闷的色彩,为祥林嫂的悲剧作了铺垫。

接下来,在说鲁四老爷的书房时写到:“灰白色天色愈阴暗……鲁镇乱成一团糟。”在小说中,鲁迅先生与鲁四老爷,“谈话总是不投机”,一是作者回到故乡,发现鲁镇“并没有什么大改变”,说明鲁镇在封建统治下的封闭和保守;另一方面,作者是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而鲁四老爷则是封建思想的代表者,维护者和捍卫者。从“阴暗”“忙碌”,反映出当时作者内心的焦虑与烦闷。“一团糟”写出了鲁镇在年终“祝福”时封建气氛笼罩下的混乱,封建制度的没落腐朽。

第三处,是在听短工说祥林嫂去逝之后写的:“冬季日短……人更加感得沉寂。”这一段中,雪很厚,天气很冷,加上“夜色”,更使人感到悲凉,正如鲁迅所说的“沉寂”。祥林嫂,一位农村妇女,就这样悲惨的走了,无人在乎,无人过问,无人关心。这表现了当时国民的冷漠,可见封建制度对中国人民的毒害之深。

在小说的第四部分有一句:“微雪点点的下来了。”紧跟着是祥林嫂与柳妈的对话,在谈话中,柳妈给祥林嫂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到阴间会被劈成两半,而下着雪似乎与祥林嫂的内心一致,冰冷。尾声,鲁迅先生再次写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我在蒙……拥抱了全市镇。”

篇5:鲁迅《祝福》教学设计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

2、学习通过肖像描写揭示人物精神面貌的写法,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主题思想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祥林嫂的悲剧,了解旧社会劳动妇女的悲惨遭遇和封建社会礼教吃的人本质。

[教学重点]

着重认识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

[教学难点]

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教学设想]

1、文内容丰富深刻,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点。

2、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整体教学

3、方法上采取老师指导下的学生研读,读、思、议结合

[教学方法]

分析法、欣赏法,体会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有这样一个女人,神情憔悴,衣衫褴褛地从现代名著中向我们走来,她有过年轻、美貌,有过幸福,却一步一步的走向绝望走向死亡……

这个女人就是祥林嫂,这个形象的缔造者就是鲁迅。

二、背景介绍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及多种戏剧。

三、快速阅读课文,理解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结构特点

序幕――写祝福景象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祥林嫂初卖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再写祝福景象

四、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的故事梗概。

五、学生仔细阅读文章,考虑以下问题

1、“祝福”的日子到底在那一天?具体时间呢?

2、祥林嫂在祝福前夜寂寞死去,但她生前曾给世人留下过甜甜的笑容,请你找出来读读,你能在这些笑容背后发现什么吗?

3、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在本文中,鲁迅是怎样实践他的写作主张的?请你找出本文描写祥林嫂眼睛的句子,并品出其中的内蕴。

六、思考问题,下一课时总结

祥林嫂被逼着一步步走向死亡,与哪些人有关?究竟谁是真正的刽子手?

第二课时

一、谁是真正的刽子手呢?

究竟是谁杀害了祥林嫂?祥林嫂是带着疑问、痛苦,也带着希望、幻想死去的,她临死前有什么遗愿呢?是谁弄得祥林嫂欲生不得,欲死不能呢?是什么人把她赶上绝路呢?根源到底是什么呢?

明确:是封建礼教对中国劳动妇女的摧残和封建思想对中国社会根深蒂固的统治。

二、分析肖像描写在本文的作用?找出文中描写肖像的句子进行分析

三、分析环境描写在本文的作用?与社会背景及文章中心有何联系?

四、分析文中各个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明确:祥林嫂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朴实顽强,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以至被旧社会所吞噬。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迂腐、保守、顽固,反对一切改革和革命,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对祥林嫂的迫害大都是他授意或得到他默许的,是导致祥林嫂惨死的人物。

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在小说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五、再次重申主题。

明确:小说起于祝福,结于祝福,情节的发展与祝福有密切联系。同时,祥林嫂是在祝福中死去,题为“祝福”就用祝福的热闹繁忙来反衬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另外,祝福是一种封建习俗。在旧社会,劳动人民无福可祝,无福可言,而祥林嫂正是因为这祝福而逼上绝境的。可见,小说取名为《祝福》具有深刻含义。

六、作业:

篇6:鲁迅《祝福》优秀的教学设计

本篇课文是人教课标本六年级上册第五组第18课,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写的。周晔是鲁迅先生的弟弟周建人的女儿。作者回忆并记叙了她对伯父的印象最深的几件小事。本文将采用讲授法和诱导法。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利用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

积累生字词,了解更多字词的读音以及释义;体会文章内容,并会进行分段总结,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与事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够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过程

1、介绍课文主题,导入新课

(1)导入语我们曾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少年闰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

(2)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认识鲁迅先生。(明确: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3)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周晔,是鲁迅先生的侄女。本文是周晔在鲁迅逝世九周年,也就是1945年写的回忆录,记叙了鲁迅先生晚年的几件事。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被誉为“民族魂”,著有《呐喊》《阿Q正传》《朝花夕拾》《故乡》《坟》《孔乙己》《彷徨》作品,都在《鲁迅全集》中。

(4)解题: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呢?“伯父”点明了作者和鲁迅的特殊亲属关系。“鲁迅先生”是全社会对鲁迅的敬称,这两者并列,使得文章既具亲属怀念之情,又带有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意。

2、初读课文,把握内容

(1)教师出示自读提纲,学生自学课文

认真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试着用简短的语言给课文的每一部分加小标题。

(2)自学反馈,全班交流

识字学词,理解词义;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认读;教师重点指导:“唁、浒、囫、囵、悼”等的读音和“囫囵”一词的字形;理解词语;追悼、吊唁、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说说文中作者同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课文空行为标志写了五件事)

第一部分主要写伯父去世了,人们在万国殡仪馆追悼鲁迅先生的情景。

第二部分写作者与伯父谈《水浒传》和伯父送书给作者的事。

第三部分写伯父讲“碰壁”的事。

第四部分写鲁迅先生救助黄包车夫的事。

第五部分写鲁迅先生关心她家的女佣阿三。

按顺序逐个部分再读课文,用简短的语言给各部分加小标题。教师指导拟定小标题的方法:一是根据每段段意概括出最简短的话和词语作小标题;二是从每段中摘出最能表达中心的句子或词语作小标题。拟定小标题必须抓住每段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3、沉痛悼念,深受爱戴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说说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的崇敬与爱戴。)

(2)交流: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里?来吊唁的人多数量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送来的花圈挽联多;来吊唁的人悲痛失声痛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4)过渡。当时年幼的“我”知道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的原因吗?(不知道、不完全明白。)

出示句子:“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抓住“呆呆地”“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体会“我”失去伯父时的悲痛心情。

了解“我”对伯父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原来以为伯父就是伯父,跟任何人的伯父一样。参加追悼活动后,觉得伯父跟一般人不一样,而是受人民崇敬与爱戴的伯父。)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我”的悲痛之情。

4、课堂小结

(1)谈话:那么,你们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受这么多人爱戴吗?

(2)教师小结: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他得到了这么多人的爱戴。

五、教学评价设计

篇7:鲁迅《祝福》优秀的教学设计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加上恰当的小标题,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3、体会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思想感情。

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上册的后半学期,学生以适应高年级阅读教学,已能够初步养成独立或合作学习课文的阅读能力,对人物描写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鲁迅先生的文章有许多陌生的词语,加之一些词语的表达形式与现代的表达习惯不同,所以,需要老师提前安排查阅资料。

教学重难点:独立阅读,能画出一些不懂得含义深刻的词句,并在小组里讨论。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解读课题

1、板书课题提问:谁知道伯父是什么?你管谁叫伯父?

(设计意图:让学生区别地方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的差异。)

2、这篇课文说的伯父是谁?

3、鲁迅就行了,为什么还要加个先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先生是对有学问、有道德人的一种尊称。)

4、指导读课题。(要求:按老师的提示读课文。)

(1)、谁的伯父是鲁迅先生?

(2)、我的什么人是鲁迅先生?

(3)、我的伯父是谁呀?

(设计意图:利用问题指导读课题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词(运用多种方检查识记情况)。

2、学生相互提醒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3、课文可分为几部分?(让学生明白空行的标记与作用)

4、读了这篇课文,请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评价鲁迅,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作者是怎样评价鲁迅先生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预习课文的能力,捕捉课文信息的能力。)

三、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作者选了生活中的哪些事例来评价伯父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

2、小组合作交流,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概括出课文各部分的大意,并试着加上小标题。

3、全班展示交流,小结板书:

谈水浒论碰壁救车夫劝女佣

4、课文除了写鲁迅先生的这四件事,还写了什么?(受到爱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精炼学生语言。)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第一部分,随机点评,并范读重点语句。

2、出示句子: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身痛哭。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

(1)指导学生理解“追悼”,后边的这些话就是对它的解释,老师读前面的话,你们读后面的话。

(2)“追悼”就是通过我们刚才读的那些形式:送花圈、致敬、痛哭、送挽联,这些活动来纪念他怀念他,这些活动就是追到的内容,指导再次朗读。

3、周晔此时是什么心情?出示句子学生练习自由朗读。

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伯父为什么能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我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泪珠就一滴一滴掉下来。

(1)学生自由朗读,谈体会。

(2)指导比较”吊唁“与”追悼“两个词的异同。

(3)、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拨:”吊唁”和”追悼”两个词相同之处,都有表示对死者怀念的意思,可”吊唁”比”追悼”有多了一层意思。人们到殡仪馆吊唁,除了向死者表示怀念外,还表示对家属的慰问。

4、小结:“吊唁”和“追悼”都是我们通过读书读懂的,通过读书体会出来的。所以,只要我们多读书,联系课文就能把意思读懂。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结合语境学习理解词语,读懂意思,并在读中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五、课堂小结

1、谈话:通过学习你们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受到那么人的爱戴吗?

(1)学生自由发言。

(2)、引读课文最后一段话,初步感知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

2、老师小结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所以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从全文内容来看,第一部分明确提出问题。后面各部分以具体事例作答;以叙述顺序看,全文是倒序,先写结果,后写原因。

六、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受到爱戴(果)谈水浒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论碰壁

救车夫

劝女佣

篇8:鲁迅的《祝福》与祭祀文化

祭, 《说文解字》释为“祭祀也, 从示, 手持肉。”在古代祀与戎并为国之头等大事。在汉字发展过程中, 单音节词逐渐减少, 同义词逐步合并使用, 因此“祭”“祀”二字合用用以指称所有祭祀活动。

《祝福》中一共有四次祭祀, 而祥林嫂的命运也随着这四次祭祀一点点改变, 最终走向死亡。

一、祭灶

灶神是民间常供奉的负责百姓口粮的神仙之一, 可以保佑百姓“五谷丰登, 财源广进”。按照惯例, 灶神每年腊月都要将自己在凡间接受香火的多少向玉帝禀报, 百姓为了来年的风调雨顺、生活幸福, 就会在灶神上天禀报之前给他一些“好处”。在中国很多地区, “送灶神”会做麦芽糖, 一来是麦芽糖甘甜可口, 希望灶王爷喜欢吃, 还有一个原因, 据说是麦芽糖很黏, 灶王爷吃了以后嘴就会被粘上, 无法分开, 这样一开, 他在玉帝面前就没办法说百姓坏话了。

今天民间祭祀与过去相比发生了不少改变, 过去女性是不能参加祭灶的, 但现在却没有了这条约束。祭祀时, 人们把灶前旧的灶神像取下, 另贴一张新的。在灶神像前摆上供品, 有五谷、瓜果、黄羊等。除了灶王爷以外, 人们还要为他的“马”准备饲料, 通常是黑豆、干草。而灶王爷的“马”, 通常由纸剪成, 随旧的灶王像一同焚烧。灶王爷在日夜兼程赶往天庭的过程中还需要一盏清油灯用以照明。之后人们焚香行礼:祈祷来年顺利, 五谷丰登。在烟气袅袅上升之际, 送灶神的大事便算是办完了。

祥林嫂正是在这种送灶神的欢乐背景下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转变, 她首次到鲁镇正是她丈夫刚过世不久的时候, 所以, 这次灶王爷的祭祀并没有给祥林嫂带来所谓的“福气”。

二、祝福

“祝福”俗称“请大菩萨”“请祝福菩萨”, 起源于宋元时期, 至今仍在民间十分盛行。人们送灶王爷上天之后, 会在腊月二十八, 选择农历中“宜祭祀”的日子, 来举行年终最隆重的严肃的祝福大典。按照老年人的说法, 天上的菩萨喜洁净, 不进不洁之家。因此, “祝福”之前, 必须把厅堂, 祭桌, 祭器等掸扫干净。以鸡, 鸭, 鹅等家禽为“牲屠”。以家禽作福礼, 而呼“装扮牲屠”或“化牲屠”以图吉利。

祝福那天, 前半夜或半夜刚过, 人们就起床烧煮福礼。一般人家用“三牲福礼”即肉一方, 鱼一条, 鸡一只。稍富裕一点的用“五牲福礼”, 加上鹅, 羊肉。

上好福礼就拜“菩萨”, 拜的只限男人, 妇女和个别忌生肖的男丁都要回避, 男人按辈分行三跪九叩大礼, 拜毕, 接着斟酒送神。主祭人恭恭敬敬地双手执住竹签, 将神像请下来, 再连同化纸, 太锭, 放在天井里事先预备好的掸尘用的竹梢堆上焚化。最后在火堆四周奠上一盅茶, 一盅酒, 祭祀仪式便告完成。

祥林嫂在每逢祝福的时候最忙, 而忙碌正代表大众对她的认可, 在她被迫改嫁之后, 她再没资格参与祝福仪式, 这正是她被彻底击垮的开始。

三、祭祖

古人认为已故的亲人并不会完全消失, 他们以一种我们无法感知的形式存在, 并具备一种神秘的力量, 可以降祸或赐福于子孙。此外, 他们还相信祖先故去之后会升天担任神仙, 于是祖宗拥有了与神仙相同的崇高地位, 并逐步取代神仙成为接受凡间祭祀的主体。

中国是一个有着长期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 家族、血缘的观念很强, 对祖先的缅怀、敬仰就在各种充满崇敬、亲情、温情的祭祖仪式中表达出来。过去, 民间几乎各家各户都在正厅供奉祖宗的牌位, 无论逢年过节还是喜庆丰收, 都要在祖先牌位前供奉。在祠堂祭祀中, 每年正月初一、立春日、冬至日和每月朔望, 要在祠堂里参祖。遇到节日, 如清明、端午、中元、重阳、腊八、除夕等, 要向祖先祭拜, 表现出“祭祖如祖在”的肃穆情怀。

(一) 日常祭祖

每年的初一、十五, 人们都要在家中祖先遗像或牌位前焚香叩首, 全国祭祀祖先的情况大致相同。除夕之夜, 到祖先坟前放鞭炮、上香、烧纸、供奉。吃团圆饭的时候, 多摆一副碗筷, 以表达自己没有忘记死去的亲人, 让祖先如生前一般与家人团聚, 一起享受节日的欢乐气氛。正月初一更是要把祖先牌位或遗像供在正厅, 摆上供品祭祀祖先。

(二) 清明节祭祖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概始于周代, 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历书》记载:“春分后十五日, 斗指丁, 为清明, 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 盖时当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 因此得名。”

鲁迅在《祝福》中一共提到两次祭祖, 一次是捐门槛之前, 还有一次是在祥林嫂捐门槛之后, 尽管她倾尽所有捐了门槛, 众人对她的看法依然没有改变, 在他们眼里, 祥林嫂依旧是“不洁”之人。

祥林嫂的灵魂这一次被彻底击垮, 她意识到自己永远都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受, 她在人世间永远没办法抬起头做人, 更可怕的是, 死后她也不能安心做鬼。如果人间的痛苦可以用死亡终结, 那么死后的痛苦却只能无限期的承受下去, 祥林嫂至此彻底绝望了。她如同一个木偶人游走在鲁镇, 在一个充满“祝福”的夜晚离开人间。强烈的反讽衬托出祥林嫂的悲惨与鲁镇人的冷漠无情, 是他们的冷血一步步摧毁祥林嫂的精神支柱, 让她对这个世界充满绝望, 并且把她死后能见到儿子的一点点期盼也毫不留情地扼杀掉。祥林嫂的命运是作者对旧社会的批判、呐喊, 也是对广大民众的拷问与启示。

参考文献

[1]刘艳霞.祭祀习俗[M].黄山书社, 2012.

[2]江绍原.民俗与迷信[M].北京出版社, 2015.

[3]王俊.中国古代祭祀[M].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5.

[4]刑海霞.《祝福》与中国祭祀文化[J].评论者说, 2005 (11) .

篇9:鲁迅小说《祝福》英译的审美再现

关键词:小说翻译;审美再现;审美价值;《祝福》英译

中圖分类号: I3/7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9-0074-03

文学翻译是一个艺术审美的过程。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就要求作为审美主体的译者必须具备杰出的审美能力和丰富的审美经验,充分感悟和发掘原作的审美价值,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使译文产生与原文相似的美学功能和审美效果。

鲁迅是一位划时代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但继承了前人优秀的成果,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而且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祝福》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彷徨》中的名篇。小说塑造了祥林嫂这个被封建礼教摧残致死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其审美价值在于生动的人物形象,环境和心理描写以及讽刺手法的运用。小说的英译者杨宪益夫妇在《祝福》这篇小说的翻译中向我们展现的不仅是精湛的翻译技巧更是他们作为审美主体所具有的高超的审美能力。译文基本再现了原作的审美价值,可以使我们获得同读原文相似的审美享受。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人物形象刻画

文学是用文字语言来创造形象的艺术。作家就像画家使用色彩来描绘一样,使用语言材料对人物形象进行细致的雕刻,具体的描绘。小说中这种语言使用得是否成功,对典型形象的塑造以及对整个作品的艺术性都是起关键作用的。鲁迅用中国古典小说擅长的白描手法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长着癞疮疤的阿Q,穿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月光下戴着项圈手拿钢叉的闰土等等都深深刻在了读者的头脑中。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等人物的刻画同样展示了他高超的艺术创造力,而杨宪益在翻译这些人物描写的片段时也表现出了他敏锐的艺术感悟力。试看一例: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消瘦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还高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这段文字描述了祥林嫂在经受了多次打击之后的凄惨无比的形象。语言生动形象而简洁凝练。鲁迅从眼睛,脸色,头发等方面活脱脱的把一个饱受摧残的祥林嫂呈现在了读者面前,拨动了读者同情的心弦。杨宪益在翻译时完全抓住了这些形象方面的细节,用词也保持了原文的风格。鲁迅在描写祥林嫂的头发和脸色时用了多种颜色词, 花白、全白、黄中带黑,分别被译成了streaked with gray, completely white, sallow and dark-tinged 非常准确,而且让读者感到了无情的生活给祥林嫂带来的无情的变化。原文最精彩之处是神色和眼神的描写。“脸上消瘦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被译成 “Her sallow, dark-tinged face that looked as if carved out of wood was fearfully wasted and had lost the grief-stricken expression it had borne before. The only sign about her was the occasional flicker of her eyes.”保持了原文的比喻形象,同时也对句序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英语逻辑严密的特色,读来很流畅,这说明译者在翻译时也考虑到汉语和英语的差别,这在译文的其他之处也有体现。原文所传达的悲惨的意味译文也没有遗失,在选词时译者用了一些能表现祥林嫂的悲惨的词汇以渲染悲剧气氛,如 “fearfully wasted” , “grief stricken” , 特别是将“纯乎”译成 “pure and simple” 并将其置于句末,读来掷地有声,很能勾起读者对祥林嫂地同情。

二、 心理描写

《祝福》的另一个艺术亮点是丰富的心理描写。特别是通过对“我”的心理描写,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见证了封建礼教束缚下的社会对于祥林嫂这样的妇女的摧残。因译者具有很强的艺术鉴赏力和文字功力,在翻译起这些心理描写的片段时也显得得心应手。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盯着我的,背上就像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预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灵魂得有无,我自己向来毫不介意得;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都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添末路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小说中作为知识者的“我”本是有可能去思索生死的意义的,而小说为集中于祥林嫂的痛苦,所以对叙事者采取了否定的态度,反映了他作为知识者的致命弱点,写他不带感情也不愿深思。这段描写的便是当“我”被祥林嫂问到灵魂有无问题时的窘迫境地。“悚然”、“遭了芒刺一般”、“惶急”、“踌躇”等,将“我”的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翻译起来很有难度。杨宪益的译文把“我”的这种心理再现了。例如“悚然”一词被译成 “my flesh crept” 成功的传达了因恐惧而造成的毛骨悚然的心理。此外,译者对比喻的处理也值得借鉴,例如处理“像遭了芒刺一般”时,译者注意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转换了比喻形象,译成 “ a shiver run down my spine”;此外这段文字也夹杂了些许对“祥林嫂”心理的描写,即“……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译成 “she seemed to have her own doubts, or rather hope—she hoped for the life after death and dreaded it at the same time” 将祥林嫂的心理斗争表现出来了。

三、 环境描写

文学是想象艺术,它以文字语言(词汇)为媒介,不像其他艺术那样直接诉诸人的视听感观,无论文字的传达和接受都要通过主体的想象去感受和体验并构造审美意象 (王德胜,2001)。《祝福》中大量的环境描写对于小说的主题的表现无疑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翻译这些片断时,译者不但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去感受小说中的审美意象,还要用另一种语言将其再现。正如黑格尔所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黑格尔,1979)。在下例中杨宪益在译文中展现出的丰富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让人叹服。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这是小说开头的一段环境描写。“灰白色的晚云”、“闪光”、“钝响”、“火药响”,带着读者进入了一个被新年的气氛包围着的鲁镇,视觉、听觉和嗅觉效果一应俱全。译者对其分别进行了恰当的处理。例如“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被译成 “Intermittent flashes from the pallid, lowering cloud are followed by the rumble of crackers bidding farewell to the Heath God and , before the deafening reports of the bigger bangs close at hand have died away, the air is filled with whiffs of gunpowder”。其中 “flashes”, “pallid”, “lowering” 产成了视觉效果, “rumble” , “deafening reports” , “bigger bangs” 也产生了强烈的听觉效果,而 “faint whiffs” 也让我们隐隐约约嗅到了鞭炮的气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译者照顾到了英语读者的审美习惯,对句子在顺序和成分上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将“闪光”译成主语便于与下面描写的“钝响”衔接连贯,而这样的变动没有削弱画面感。

四、 讽刺意味的传达

在鲁迅的作品中讽刺手法的运用是一大特色,正是通过运用讽刺手法才“勾勒出了形形色色的丑恶人物的灵魂和一切丑恶现象的本质,给人们以无情的否定力量,激起愤懑的笑声”(冯庆华,2002)。可见要想把鲁迅的作品翻译好,讽刺意味的传达是决不可忽视的。下例中译者以其敏锐的审美领悟力,捕捉到了原作字里行间透露的信息并将其传达了出来。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地走开来,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这是小说中讽刺意味非常强烈的一段,可以说句句有讽,字字带刺。鲁镇人们的虚伪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他们的眼泪已不具同情的色彩,而是比咸丰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的嘲笑更可怕。在鲁迅的笔下他们可恨,可笑而可怜。这段中译者将讽刺意味传达得更为成功。例如“脸上立刻改换了鄙夷的神气”中“改换”一词并没有被简单地译成 “change” 而是译成 “wiped off”传达出一种虚伪造作之感;“特意寻来”译成 “sought out” 表达出那些女人们的无情与可笑;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她们在听完祥林嫂的故事后还故作姿态的叹息一番,满足而去,犹如看完一出好戏一般还不忘了评论一番,译成 “they sighed and went away satisfied, exchanging eager comments” 讽刺意味得到了很好的传达,特别是“纷纷”译成 “eager” 很传神。

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是审美与创造美的结合。译作的成功在于作为审美客体的译者将其审美体验带入了另一个语言的世界,再现原作的审美价值,给译入语的读者以同样的审美享受。从《祝福》的译文中我们不光要学习译者娴熟的翻译技巧,更应该领略他高度的艺术审美力和创造力,培养自己的美学修养。

【参考文献】

[1]杨宪益,戴乃迭.鲁迅小说选[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

[2]馮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雷达,李建军.百年经典文学评论[M].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4]黄书雄.文学鉴赏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5]王立道.中外文学人物荟萃[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

[6]江培曾.文艺鉴赏大成[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7]王德胜.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篇10:鲁迅《祝福》优秀的教学设计

2、师:关于鲁迅,你们知道多少呢?师简介鲁迅。

(由于在课前要求学生收集相关鲁迅的资料,因此该环节的设计目的:一是再现其预习的内容,对学习本课起到铺垫的作用;二是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一次次的预习中,要学生明白能在众多信息中挑选出和本课学习有关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不泛泛,不空洞,学为所用的道理。)

3、师:带着对课题的理解,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了解葬礼,提出问题:

⑴ 师:1936年的10月19日,鲁迅先生的遗体躺在当时位于上海胶洲路的万国殡仪馆里,前来吊唁的人很多,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十分惊异,她惊异什么呢?

PPT出示,指名读第一节,注意正音。

(在教师的引语中,涉及到了关于鲁迅先生追悼会的时间和地址,作为课外资料的补充,给学生一个感性的认识。大殓出殡图片的出示目的也在此。)

生质疑: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⑵ 师:这么多人是指哪些人?

生:

2、了解事件,概括标题:

⑴ 师:这些职业、年龄、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为何都这么爱戴我的伯父呢?当时我还小不明白,但是作者在回忆往事的点滴中,慢慢找到了答案。请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回忆了伯父生前的哪三件事情?能否试着给每个故事列个小标题。

生:

⑵ 师:引导并概括板书:教我读书,救治车夫,关心女佣。

(首先,在阅读与交流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内容并对文章的结构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在已往的课程中,学生已经对小标题的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又鉴于本文的特点,在此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中的三件事情具有可操作性。)

三、抓住言行,体会品质

1、讲读教我读书,感受伯父的爱抚:

小组读读第一个故事。

师:小时侯的我看书时总是囫囵吞枣,所以常常张冠李戴,伯父因此而批评我。请小组间合作读一读,说一说,试着把它说得更具体些。

PPT出示:

我看书时总是囫囵吞枣________,所以常常张冠李戴 ________,伯父因此而批评我________。最后还送了我两本书________。以此教育我 ________。

生:

(首先,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在自学中运用已学过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其次,教师在引语中对《表》和《小约翰》的补充:告诉学生这两本书都是鲁迅先生翻译的。由此让学生明白先生为了想让更多的少年儿童能够读到更多的书,学到更多的知识,还翻译了其它许多少儿书籍。伯父不仅仅关心我的学习,更关心广大少年儿童,更突现出他的品格,为理解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做铺垫。)

2、讲读救治车夫,感受伯父的善良:

默读第二个故事:

⑴ 师:除了孩子,人力车夫也得到了先生的这份爱,默读课文的4~12小节。把你最感动的语句划出来。

生:

(第八节:爸爸跑到伯父家里,不一会儿,就跟伯父拿了药和纱布出来。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来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注意正音扎:捆绑的意思。)

⑵ 师:说说你的体会。

生:

(可围绕动词来谈,可从地位的悬殊上来谈,体现出伯父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心。)

⑶ 师:这段话直接描写了爸爸和伯父救助车夫的整个过程,值得我们好好品味。一起来读一读。

⑷ 师:瞧,这位面对着我们,身穿白大褂,半跪着的人就是鲁迅先生,请把目光聚焦在他的身上,再读读文字,看看他身上还有哪个动作最能打动你?

(体会半跪着。)

(让学生亲身体会半跪着这个动作,体会用这样的姿势进行包扎是十分不容易的,而鲁迅先生正是始终保持着这个姿势细心地救助人力车夫,没有怨言。面对着这素不相识的社会地位卑微的黄包车夫,半跪着的是当时的大文豪,当时的名流之辈,当时受全国人民敬仰的鲁迅先生,从他们地位的悬殊中,体会先生对人民的关爱、爱护、热心肠、关心劳苦大众的平易近人的品质。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朗读爸爸和伯父救助车夫的整个过程会更有深刻的感悟。从而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指名读。

(要求读出鲁迅先生对贫苦人民的爱的情感。)

⑸ 师接着引读:拉车的感激地说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已经全黑了,路灯发出微弱的光芒我想从伯父口中得到答案,我抬起头来,要求他给我详细地解说

(本课的教学只有一个课时,因而关于鲁迅对不合理的黑暗社会的痛恨这个深层的理解在课上不做讲解与学习。)

⑹ 师:就是这样一位时刻关心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受人爱戴的人,早早得离开了我们,这怎么能不让人伤心落泪呢?因此在前来吊唁的人中出现了一位似曾相识,饱经风霜的面孔,或许他就是这位黄包车夫。巴金先生就这样写道:

PPT出示:

一位拉黄包车的青年人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饱经风霜的脸,茫然地望了望,又底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几颗泪珠从他那干涸的眼角滚落下来。

(课外资料的补充,再次为突现人物品格服务。)

3、讲读关心女佣,感受伯父的爱心:

自己读最后一个故事

师:正是因为先生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关爱,所以像人力车夫这样的群众才会出现在追悼会上,先生家的女佣阿三也不例外。自己读读最后一个故事,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这个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因此在了解了文本的内容后,深情的朗读,读出对鲁迅先生的爱戴和尊敬也是教师希望能有所体现的,这种情感的流露既是对该故事的认同,也是对全文学习的情感升华。)

四、回归主题,提升感悟

(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1、的确,不管是人力车夫也好,还是女佣也好,周晔相信这些人只不过是众多伯父帮助关爱过的人中的一员,只不过是个缩影。因此她十分确信的说

(文中最后一节。)

板书:

为自己想得少 为别人想得多

2、师:因此伯父才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这就是我的伯父

生:鲁迅先生。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正是对课前问题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的回答,全文的学习始终以此为主线贯穿整节课,是本文的核心,通过学习,感悟,体会,回归主题。)

【板书】

篇11:鲁迅《祝福》优秀的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2.了解鲁迅先生为别人想得得多,为自己想得少的高尚品质。

3.学习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来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出示鲁迅像)

二、检查预习。

1.作者是鲁迅先生的什么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这篇课文共有几段?你是怎么知道的?说说这段主要讲什么。

3.在预习中发现了哪些不懂得地方?

三、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要求要读得正确。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文,思考:这一段中,“我”为什么惊异?我对什么事感到惊异?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父受到许多人的爱戴?找出来读一读。

2.汇报:

3.“失声痛哭”是什么意思?伯父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的原因是什么?

4.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

五、布置作业。

自学第二至第五段。想想“思考、练习”1中的三个小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

二、指导学习第二段。

1.朗读第二段,想想这段主要讲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讨论:

(1)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谈《水浒传》。

我是怎么读的?(重点理解“囫囵吞枣”、“张冠李戴”)

伯父是怎么说的?听了伯父的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2)从这件事情,你觉得鲁迅先生怎么样?(关心孩子,善于启发教育孩子。)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三、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自学第三、四、五段。

1.总结学习第二段的方法。

第一步,想想着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第二步,联系具体内容理解比较难懂的重点句子;第三步,透过这件事,体会鲁迅先生怎么样;第四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按此方法自学。

四、讨论第三段。

1.这一段讲了一件什么事?(明确:谈“碰壁”)

2.鲁迅是怎么谈的?把鲁迅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3.“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我恍然大悟”,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起来?

4.鲁迅说的“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5.从谈“碰壁”这件事中,你体会到什么?(鲁迅不怕碰壁的顽强斗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各自练习,再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讨论第四段。

1.这段讲的是什么事?(明确:帮车夫。)

鲁迅是怎样帮助他的?找出相关表示动作的词。

你觉得鲁迅帮助受伤车夫的`态度怎样?(细心、周到、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忧国忧民的深刻思想。)

2.读课文,体会鲁迅帮助车夫后的心情怎样?

3.师问:做了好事,鲁迅的脸上为什么变得严肃起来,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时候鲁迅可能在想什么?生思考后汇报。

师小结: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只救助一两个车夫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推翻旧社会,才能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贫困和痛苦。

4.有感情地朗读四至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朗读第五段,思考:五段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三课时

一、讨论第五段。

1.指名朗读第五段。

2.思考:这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女佣阿三的话讲了有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3.“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与女佣阿三的话有什么联系?(从阿三的话中可以看出鲁迅是这样的一个人。)

4.最后这句话与整篇文章又有什么关系?

二、练习给每个部分加小标题。

1.指导:加小标题,就是用最简短的话说出这一部分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段句,也可以是一个词语。

2.学生试加小标题。

3.讨论交流:深切的怀念、谈《水浒传》、谈“碰壁”、帮车夫、女佣阿三的回忆

三、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从作者写的这几件具体事例中体会文章的中心。

四、抄写本课生字词。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关心、教育孩子

谈“碰壁” 顽强斗争

深切怀念救 帮车夫 忧国忧民

上一篇:村美丽乡村情况汇报下一篇:经典古代名言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