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品《好的故事》

2024-04-19

鲁迅的作品《好的故事》(通用11篇)

篇1:鲁迅的作品《好的故事》

《好的故事》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的,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炮的反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我在朦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也如此。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迸的红锦带。

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我就要凝视他们……。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抛了书,欠身伸手去取笔,——何尝有一丝碎影,只见昏暗的灯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一九二五年二月二十四日。

篇2:鲁迅的作品《好的故事》

★ 鲁迅《彷徨·孤独者》原文赏读

★ 鲁迅的作品《好的故事》

★ 读《好的故事》有感

★ 鲁迅读书法

★ 读《鲁迅节约时间的故事》有感

★ 赏读苏轼《后赤壁赋》

★ 追忆-散文赏读

★ 鲁迅的故事

★ 梁实秋作品《寂寞》赏读

篇3:浅析谢曼诺夫和竹内好的鲁迅研究

S会馆里有三间屋,相传是往昔曾在院子里的槐树上缢死过一个女人的,现在槐树已经高不可攀了,而这屋还没有人住;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惟一的愿望。夏夜,蚊子多了,便摇着蒲扇坐在槐树下,从密叶缝里看那一点一点的青天,晚出的槐蚕又每每冰冷的落在头颈上。

虽然鲁迅自己一直都感到孤独,但是他成年后的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喧嚣中度过的,像这样在平平静静中度过好几年,真叫人觉得太蹊跷了。鲁迅那个深邃的大脑中到底在想些什么呢?许多研究者都会想知道答案。然而,最早考察鲁迅这几年生涯并试图加以合理解释的却是外国的汉学家。一位是前苏联的弗·伊·谢曼诺夫,他曾经在中国留学,著作《鲁迅及其先驱者》是他的成功的博士论文。另外一位是日本的竹内好,他的《鲁迅》可谓是鲁迅研究的经典著作。

对于鲁迅这段晦暗不明的生涯,他们二人所用的材料大体差不多,主要是《鲁迅日记》、鲁迅回忆这一段时期的文章(如《〈呐喊〉自序》)、还有其他人的回忆鲁迅的文章(如周作人《鲁迅的故家》、《关于鲁迅》)等。不过,他们二人在对材料的选择、把握和处理,以及得出的最后结论都大相庭径。

从材料的选择来看,谢曼诺夫在运用上面提到的材料中,特别重视第三种材料,他引用了钱玄同、胡适、陈独秀的一些文章作为旁证,这是竹内的材料中所没有的。他还综合了许多鲁迅研究的成果,如胡冰的《鲁迅研究札记》。因此,他所掌握的材料显然更加全面繁多。他甚至还注意到不少鲜为人知的细节,比如,他注意到鲁迅在一九一二年加入了共和党,但革命后并未参与任何活动。他注意到鲁迅所读的一些美学著作《露国现代之思潮及文学》、《欧米文学研究手引》。他还注意到鲁迅试图出版托尔斯泰的《劲草》。竹内用的材料只有三篇文章,即《〈呐喊〉自序》、《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和周作人的《关于鲁迅之二》,其他只有笼统提出的“鲁迅的作品”,和谢曼诺夫相比我不得不用寥寥两个字来形容。尽管竹内的研究也是细致入微并且有着独特深度。

然而从把握和处理材料的方式来看,情况就不一样了。

在材料辨析上,谢曼诺夫更加力求准确,他甚至对鲁迅是否加入过光复会也进行了考察,而且还在考察材料同时纠正了其他鲁迅研究者的一些失误。竹内的文章里却没有这些内容。

在材料组织上,他们各有两个相对的特色。第一,谢曼诺夫完全遵循时间线索,有条不紊,他把时间大致相同的材料集中起来让他们互相印证,使我们可以非常清晰详尽地了解鲁迅那时的生活变化。但他同时又受到了时间线索的约束,文字中似乎有种流水账的气味。竹内的材料是呈放射状分布的,他以潜在的鲁迅作品为中心,其他材料(包括鲁迅自己回忆性的文字,周作人的回忆性文字)按照他们与鲁迅思想内核——“回心”的接近程度对它进行环绕印证。这是颇具突破性和创造性的组织方式,但是也容易使读者陷入一种不明晰的“漩涡”中。第二,谢曼诺夫喜欢将包含事实一致的材料聚集在一起,以便它们共同呈现出一个结论;竹内喜欢将包含的事实互相冲突的材料聚集在一起,以便对已经存在的某个结论提出质疑。

材料分析是一个最为重要的部分,比如关于钱玄同和鲁迅交往的材料,谢曼诺夫和竹内都曾有所关注。以下是谢曼诺夫的分析(《鲁迅纵横观》第70页):

帮助鲁迅爱上《新青年》的是钱玄同。在日本,他曾同鲁迅一起听章炳麟的课……

我们格外感兴趣的是他与鲁迅的友谊,他对中国文学发展的观点,也很接近鲁迅后来坚持的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钱玄同在早期的有关作品中,对近期的中国文学(林纾、梁启超、李宝嘉、吴沃尧、曾朴等),态度是相当温和的,但当同胡适、陈独秀辩论的时候,由于他们有时过于夸大了前辈的作用,他对十九至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作家的态度明显的激烈起来。类似的情况,我们在后来的鲁迅那里也能看到。

钱玄同对鲁迅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应当认为,鲁迅对钱玄同的影响更是无可争辩的。既然鲁迅和钱玄同经常见面并长时间地交谈,因而我们便无法排除这种可能性,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某些观点,实际是属于鲁迅的。

关于钱玄同,鲁迅回忆说:“那是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

这篇在果戈理同名小说影响下写成的激动人心的白话小说,集中抨击了传统封建制度,奠定了中国新文学的基础。可以想象,这并不想在关于钱玄同谈话的记述里鲁迅所谦逊地描绘得那样,而是对此早有准备的。

以下是竹内的分析(《鲁迅》第52-53页):

据我看,鲁迅在文章中谈到自己的时候,大多采取追忆的形式,这已在前面谈过;而在“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这样的心情下写出《呐喊》自序,那种感觉尤为深切;只是相应虚构的东西较多。所谓由于金心异的访问产生了《狂人日记》,恐怕这并非完全事实吧。至少他没有以深入事实的方法来对待事实……事实不过是为追忆所利用罢了。不过追忆本身却是真实的。他必然要追忆过去的心情没有虚假。就是说,他大概是想说明自己走向“呐喊”的经过;想说明开始“呐喊”的根源;或者是想诉说那种情况是多么难以说明吧?但是与其说既然他要虚构过去就无法说明现在的心情,毋宁说,我们只能看到他对说明的回避。他说“我自有我的确信”,然而却没有说明那种“确信”。至少没有用语言说明。这与他不是个思想家也有关系。不过,我认为,还有比这稍深一些的意义。就是说者与他的回心之轴有关。可是在考虑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在稍微引用一下《呐喊》自序。这篇文章在他的自传性文章中也是比较概括的,因此常被引用;不过,在我看来,问题也非常多。

谢曼诺夫用的材料有四条(如果能够找到更多的,我想他一个也不会放过,全部都要搬到书里来),对于材料,他几乎不加选择地一网打尽。由于对材料的详尽极为重视,谢曼诺夫就能够从事实出发,得出更加全面的结论,在钱玄同与鲁迅的关系上处理得较为辨证,认为他们是互相影响的,不曾忽略鲁迅对钱玄同的影响。但就分析的方式而言,谢曼诺夫大多采取由材料直接的出结论的简约方式。由于习惯于紧抓时间线索,他将描绘出钱鲁两人交往的来龙去脉的情况作为分析的首要任务。严格地说谢曼诺夫并没有什么分析的言辞,如果说有的话,也仅仅作为材料的依附品,点点滴滴,碎成片断。但是这种分析又不是我国古代文论那种类型。在分析动机上谢曼诺夫有很明显的整合统一的念头,但是他某种程度上没有完全成功,他被细若蛛丝的材料付诸了手脚,行动干涩,难以流畅地表达。所以结果造成他的论据如此充分,却给人一种武断甚至粗暴的感觉。

与此形成对照,竹内只用了一条材料,然而他的分析缜密精巧如同七宝楼台。这一段分析有三个递进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分析鲁迅自传性文字的形式,竹内认为“大多采取追忆的形式”,首先这种分析摒弃了一直以来对其情节内容的关注,采取整体上宏观把握的方式,其次,竹内的分析将追忆认定为一种文体的形式,而不是内容,这样的分析表示竹内有一个先在的观念,就是认为追忆与过往的事实有差别,追忆往往是对过往事实的删减或修改。这样就为第二层分析作了准备。第二层分析在认定追忆是一种形式的前提下,认定鲁迅采取这一形式的行为动机的真实性,即追忆中所包含的情感的真实性,也就是说,竹内将鲁迅的追忆文字与其是看作陈述过去的事实,不如是看作真情告白。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一层分析的话,竹内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的分析也没有多大意义。那么,就必须继之以第三层分析。严格意义上说来,这一层不应该叫做“分析”,而应该叫做“推理”,然而竹内推理的依据并不完全是鲁迅这一小段追忆的文字,首先是他对文本之中情感、形式、潜在内容的个人理解:从内容这方面来说,竹内首先认定它有显在与潜在的分别,在这段分析中,竹内将显在的内容称为形式(和形式主义所说的文本的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情感是形式与潜在内容之间的协调融合剂,又是他们赖以存在的动态因素。潜在内容作为情感与形式的栖身所当然是不可或缺的。由此,竹内为自己的研究找到了使命,即揭示文字的潜在内容。其次,竹内参照了文本以外的事实材料:“金心异从反问他的寓所的日子起,已经经过了近五年的日子”。这一事实和“由于金心异的访问产生了《狂人日记》”在常理上叫竹内难以接受。所以竹内断定“还有比这稍深一些的意义”。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材料分析上,谢曼诺夫和竹内好都很重视细节的辩正和整体的把握相结合,但他们又有更多的不同点。谢曼诺夫的特点是:一、以材料为轴心,分析过程平直显豁。二、明了的决断多于谨慎的推测。三、结论与材料高度一致。竹内好的特点是:一、以某些先在的观念为轴心,分析的过程动态伸展富有立体感。二、谨慎的推测多于明了的决断。三、结论形成了对材料字面意义的否定状态。

关于上面竹内的第三个特点,有更加典型的例子可以证明,以下是竹内分析梁启超对于鲁迅的关系的文段(《鲁迅》第70-71页):

鲁迅也许如周作人所说的收到了梁启超的影响。不过,……在他的本质方面,并没有受到“影响”。……他的接受的方法是为了从中选择自己本质的东西而投身其中的这种方法。他不是用了这种“挣扎”的接受方法吗?

周作人的“只是不看重文学之直接的教训作用,本意还没有什么变更,即仍主张以文学来感化社会,振兴民族精神”这段话,对我来说听得也很糊涂。……我不是说鲁迅不想“振兴民族精神”。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认为是为了“感化社会”才“运用文学”。我认为,他不仅“不看重文学之直接的教训作用”,而且也不重视间接的教训作用。不仅是不重视,而且我觉得,对于他的文学来说,这种情况不是从最初就已经不成问题了吗?

(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更清楚地肯定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但是对于这样的表白,我并不原封不动地加以接受。因为……无法说明他与作品之间的矛盾。

在鲁迅和梁启超之间,有种决定性的对立;那种对立也可以认为把鲁迅本身的内在矛盾对象化了,因此,我认为,与其说鲁迅受到了梁启超的影响,毋宁说鲁迅在梁启超那儿看到了被对象化了的自己的矛盾。

这些文字是竹内在辨析梁启超对于鲁迅的关系。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段文字前面,竹内大段地叙述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的政治小说论和他创办各种报刊的活动,以描绘这一段历史时期文学的主流,但又用了简练的笔墨提到了王国维,来代表主流以外的支流,但是他所强调的是支流的合理性。这是竹内为鲁迅定位的框架。后面的五段文字都是对这框架逐层深入的演绎。然而,问题就出在这里,正如第一段文字所言,竹内从一开始就否认鲁迅受到梁启超的影响,那么,这样长篇累牍地讲述梁启超的意义何在?接下来的内容更加匪夷所思,竹内毫不理会材料中的一切,似乎有意在向周作人,甚至鲁迅本人质疑和挑战,他说:“在鲁迅和梁启超之间,有种决定性的对立”,“他(鲁迅)的接受的方法是为了从中选择自己本质的东西而投身其中”。他的结论是怎么来的?仅仅是对事实的一次次驳诘么?仅仅是一个欲扬先抑的小把戏么?这是令人难以信服的。可他既然这么做了,一定有更内在的原因。

其实想到谢曼诺夫和竹内好,他们一个苏联人,一个日本人,就很容易明白他们之间的差别怎么来的——文化背景完全两样啊。他们不约而同地按照自己民族文学发展的道路来看待鲁迅。那个按图索骥的,眼光辽阔,他相信,一个人的思想就是一匹飞驰的骏马,不断向远方前进;那个剥茧抽丝的,心灵幽微,他相信,一个人的思想就是只柔软的蚕蛹,要竭尽全力将自己裹紧。这就是谢曼诺夫和竹内好。

《鲁迅及其先驱者》,从这个题目我们就可以隐约听见谢曼诺夫思考的脉搏,他在整本书中所表达的就是鲁迅以前的晚清文学尤其是伟大的文学家给予鲁迅多么巨大的影响,他所注重的就是鲁迅身上体现的历史与政治纠葛,种种的外因。所以对于鲁迅这一段晦暗不明的生涯,谢曼诺夫努力找寻细小的证据,证明鲁迅没有“蛰伏”。因为对一个被放置在唯物主义进化论的视野中的对象来说,他是必须在不断地“发展”着。他的内心要好像果戈里、托尔斯泰、高尔基那样充满了对于社会或者“革命”的忧患和深沉的责任感,他至多可以是“冷静”的,但不允许有“冷眼”。

岛国的学者有隔绝一切的习惯,他所信仰的惟有“内心”,所以外界的东西没有用,他所赖以达到内心的惟有“直觉”,所以言辞的东西也没有用,顶多只是反面的牺牲品。竹内好所说的“回心”包含着宗教的皈依与救赎感。他抛弃了谢曼诺夫手中紧握的时间锁链,他相信自己抓住的是“永恒”,即在文学天地里无拘无束的生命,这个永恒不是可以共享的,它只是鲁迅一个人的,也是鲁迅终身不能摆脱的。所以在鲁迅的一生中,越是沉寂的时光里,鲁迅越是接近他自己,这就是竹内特别在意他的“蛰伏期”的理由。

参考文献

[1].[日]竹内好著.李心峰译.李一航、刘瑞芝校.《鲁迅》, 浙江文艺出版社.

篇4:鲁迅作品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 鲁迅 课文 教学 思想意义

中国分类号:G4

引言:在梁启超呼吁小说界革命之后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文化运动,激发了中国无数个接受了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小说创作热情。现代文学史上能称得上文学名家的人很多,被称为文学名著的作品也很多。即使是这样,这么多的作家和文学作品都无法遮蔽鲁迅和他的作品的光芒。鲁迅的《狂人日记》是白话文小说的里程碑,在作品中反应国民性的批判意识和揭露封建思想吃人本质也是几千年中国文学史上的独一无二的。从20世纪20年代到现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作品中数鲁迅的作品最经典,也最有教育价值。鲁迅作品的思想价值、文体的创新尝试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有开创性意义的。近年来总有怀疑鲁迅的文学作品在现在的教育意义,提议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减少鲁迅的文学作品的声音。出现这种声音的原因在于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鲁迅作品的教学重点偏向于工具性作用,即白话文创作实绩和先进思想的传播。鲁迅作品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用白话文创作固然是重要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鲁迅作品的思想意义。

一、鲁迅作品的思想意义

首先,反抗一切的传统和立人的主旋律。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到了尼采的哲学思想之后被尼采反抗传统的思想所吸引,后来鲁迅作品的主流思想就是反抗封建礼教。尼采的一生都在揭露和批判传统,他的一句:“上帝死了”反抗基督教的统治,主张尊重个人的要求和欲望。鲁迅的作品中贯穿着反封建思想、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重新评价人的价值的思想。他在作品中塑造和批评了封建礼教的卫道者、封建礼教的受害者、试图反抗封建礼教却不得的知识分子形象,对于这些被封建礼教毒害的中国人表达了“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绝望。鲁迅的《狂人日记》中就渗透着尼采的反抗传统的思想。故事中的狂人想起自己的兄弟吃了妹妹,又想到這次准备吃自己,觉得阆中也是帮助人们“吃人”的阆中。兄弟告诉狂人“从来都是如此”的时候狂人指出“从来如此,便是正确的么?”,这正是反抗封建传统的“呐喊”。同样属于“狂人”系列的《长明灯》中的“疯子”不顾周围人的反对要灭掉吉光屯的那盏从梁武帝时就在的长明灯,当人们坚决阻挠他的提议时他更是提出“我放火!”,因为“疯子”觉得这盏被奉为神明的长明灯不仅不能保护吉光屯的百姓而是所有灾害的根源,在这里长明灯代表的是人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封建传统思想,《狂人日记》中的“我”和《长明灯》中的“疯子”都是觉醒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于封建传统产生了抗拒心理并且呼吁人们反抗封建传统、重视人的价值。这就反映出了鲁迅的反封建传统礼教和立人这两个主要思想。

其次,作为革命者的鲁迅在其作品中表现了他的革命意识。鲁迅师承章太炎,而这章太炎先生有个外号叫“民国骂圣”,这位饱读诗书的民国大学者骂过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只要是引起他注意的都被他骂过。知道鲁迅的老师是个喜好骂人的学者就不难理解鲁迅走到哪儿骂到哪儿的“怪癖”的根源了。鲁迅拜在章太炎先生门下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鲁迅敬佩章太炎先生的“革命战斗精神”。对于革命者来说革命没有成功的时候,革命者一直走在发现问题再改革问题的道路上,至少对于鲁迅来说他的革命就是这样的。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以后主持或者发起过不少的文学团体,但是每次这些团体刚要成熟一些鲁迅就脱离这个团体而且批评这个团体。鲁迅的行为是一个看似不断的否决他人,其实是自我否决的革命者的行为。鲁迅在1936年病逝之前的那段日子都说出“一个都不饶恕”这种话。鲁迅的革命意识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坛活动上还体现在鲁迅的每一篇作品中。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的时候发生的幻灯片事件让他认识到了中国人的劣根性,这劣根性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隔阂以及封建礼教思想下的奴性。鲁迅不满中国人“沉默”的国民性,因为“沉默”就是人与人之间冷漠和隔阂的变相表现。在封建统治者和外国列强的欺压下国人也没有奋起反抗,而是改变自己而适应不同统治者的欺压。所以他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一直反对国民学习古书,他认为学一点古书有点基础就可以,稍微多学点就会让人学会阿谀奉承、对强者谄媚、对弱者是欺压的本领。个人是国家最小的单位,个人的思想进步才能从根本上除掉国家落后的根源,使国家强盛。鲁迅找到了国家衰弱的原因,那就是封建礼教毒害下形成的国民劣根性。鲁迅一生的创作都是为了革掉国民劣根性的命,尊重个人的要求、欲望,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

二、鲁迅作品的时代意义

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从封建社会转型到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社会。从《南京条约》开始清政府在列强的强迫下不断地签署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忙于应付不平等条约的高额赔款,民不聊生;国土也一点点被列强瓜分。康有为和梁启超呼吁发起的维新变法敌不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在开始变法的103天就被迫结束;维新派提出的新政策被全部废止,唯一保留下来的是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中国急需一场改革推翻封建制度,赶走列强。当时觉醒的知识分子开始反抗封建制度和列强的殖民主义,但是不仅是受到了殖民列强的镇压,还受到了国民政府的残酷镇压。留学海外的爱国青年回到残破不堪的祖国,传扬西方文化、组织发起了一系列学生运动。《新青年》的创刊、新文化运动的发起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的文学创作在揭示国民性、批判封建思想的毒害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鲁迅走上文学道路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是鲁迅的童年阴影外因是当时的国情。鲁迅的祖父因为科场舞弊案受牢狱之灾,鲁迅的父亲又抑郁成疾,年幼的鲁迅作为家里的长子承担了很大的压力。鲁迅在回忆他的童年拿着东西到典当行换钱再去药铺买药的情形,他就发现周围的人异样的眼神和态度,这成为了后来鲁迅作品中反复指责的冷漠的旁观者形象。外因是鲁迅留日期间接触到国外进步思想以及当时中国处在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而国民只知道一味的接受却不知道奋起反抗。鲁迅开始反思和探索民众愚昧、国家落后的根本原因。要想国家富强,必须使国民从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中觉醒,认识到个人的价值,从封建思想的催眠中清醒过来。作为揭示国民劣根性的里程碑,《狂人日记》把中国“吃人”的习俗指出来并予以指责;《祝福》、《故乡》、《无声的中国》等作品揭示国民劣根性、批判封建传统思想对国民的毒害。endprint

中国已经是新中国,而不是半封建半殖民主义的民国。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发达、国家昌盛、人民富裕,那是不是国民劣根性已经被革新,鲁迅等人提出的的国民性改造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呢?其实,国民劣根性是几千年的封建礼教一代代传承下来又慢慢渗进中国人心灵深处的一种性格,绝不会因为国家政体的改变或者经济情况的转变而从中国人的精神中除去。鲁迅的改造国民性的号召停留在揭示和批评国民劣根性,却没能改造国民性。回顾文化大革命就能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人“吃”人的现象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政体的改变而改变。而阿Q式的自欺欺人的心态也一直存在于国人心中,比如近年来流行的选秀节目中每次有被淘汰的選手,在离开选秀舞台之前泪流满面的告诉观众自己没有失败、自己还有机会等等,这些话听起来像是鼓励自己的话,其实细分析的话和阿Q被打了耳光还想着是被儿子打了耳光的那种心态。作为老阿Q的后代,现在的中国人也完整的遗传了精神胜利法。

改造国民性这一问题在上世纪20年代被提出,过了将近一个世纪也没有得到本质性的改善。鲁迅批判讽刺的国民劣根性依然存在,封建礼教的毒害依然影响着国人的思想进而影响国家的发展。如果我们不会尊重个人的要求就不会追求个人的发展,作为国家的最小单位的个人不寻求发展,国家也就止住了发展的步伐;如果我们沉浸在阿Q式的自欺欺人的心态中,就发现不了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而沉浸在往日的繁荣中慢慢落后于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国人的国民性是几千年的沉淀物,绝不是几十年就能根除的。鲁迅的作品指出国人性格中的弊端,也指出这笔断不会轻易改造。改造国民性的任务还需要继续。

参考文献

【1】张梦阳.鲁迅在今天的意义〔J/OL〕.人民网.http://art.people.com.cn/GB/14759/21867/4951799.html

【2】常林.鲁迅文本的时代意义及其解读〔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p48-p50

【3】常纪.鲁迅国民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长春.吉林大学.2006

【4】陶力.鲁迅小说国民性批判主题的建构与发展〔D〕.沈阳.辽宁大学.2012

【5】蒋帅.鲁迅小说人学意蕴浅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6】靳丛林.竹内好的鲁迅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篇5:读鲁迅作品《头发的故事》

2015/12/2 任何一种社会革命都是有一定的形式的,革命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实现的,无论是什么性质的革命都不例外。辛亥革命的基本形式是武装革命的,但是也包括着各种非暴力的革命,文化革命,思想革命以及对旧的传统旧风俗的革命。

头发的革命就是一种习俗的革命,古代唯有“越人断发文身,黑齿雕题”的传统习俗,满族人有留辫子的习俗。汉族人自古以来没有这个习俗,但是信奉者身体发肤授之于父母不可毁伤。头发和服饰在古代是区分民族的标志。1644年清兵入关,开始强迫汉人留辫子的。但是三百年来已经成为传统,千百万人的传统习惯势力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势力。

在《头发的故事》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叙述本篇故事的主题,而是采取了曲折迂回的手法,首先是说在辛亥革命之后的北京满大街挂的五色国旗,其实国旗是区分一个政权与另一个政权的标识,也是一个国家的标识。旗帜,服饰和头发都具有标识性的意义,而旗帜的标识性意义更大一些,更有代表性。从“城头变幻大王旗”说起,作为一种铺垫,而后再切入本篇故事的主题:《头发的故事》。

无论是作者自己还是自己的学生剪辫子,也都受到了阻力。作者剪掉辫子是从留学日本时开始的,同样受到的传统势力的抵制,在剪辫子的问题上也发生过一些摩擦和矛盾,无论在日本还是回到祖国都会受到一样的待遇,简直是被人不齿,可是渐渐地,他的一些学生也开始剪了辫子,再后来就形成现了新的社会风俗了。由此可见一种风俗的形成开始的时候总是要受到各种谴责甚至诽谤的,但是坚持的人多了,阻力就逐渐转变为动力了,一个国家的旗号改变了一开始人们也是同样的不习惯,改变的次数多了,也就没有谁还在意那是什么颜色的了,民国三十八年间就是在不断地改变旗号中渡过的。

无独有偶,改革的一个标识也是从头发开始的。但是这回与以往不同的是往回改,男人改成长毛子,俗称男长毛子,伤风败俗的,倒退的行为,这种改革是有悖于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的。

《头发的故事》说明,改革总是从“头”开始的,辛亥革命一个突出的标识是男人都剪掉了辫子。此外在城乡的亿万群众中也就没有什么是发生了变化的。头发虽然革命了,不等于头脑革命,思想革命,封建主义的思想意识还是根深蒂固的。而对于改革也有相同之处,改革也是从“头”开始的,先是男人留起了长发,梳起了小辫子,穿上花衬衫,害的学校老师三令五申不准男生留长发,穿奇装异服,但也是屡禁不止的,后来社会上流行的,就是从头到脚从外而内都改了,内裤变成外裤,内衣成了外套,内衣外穿成了时尚。不仅是衣着的时尚,就是裸露也早已成了时髦。但是改革与辛亥革命的不同,这一次是思想革命,意思形态的革命,资产阶级革了无产阶级的命。革命成功了,巩固革命的成果并不容易。有时比起革命来还要难的多,复辟与反复的斗争总是有反复性的。

文革一开始也有一些小学生把盲目模仿剪辫子的行为当做革命的。文革中还有有一句话叫做“不动枪不动炮换了旗号”,是指红色政权改变颜色的可能性。改开初期由胡耀邦推行了西装革履,系领带的,领带,老百姓称呼他为勒死狗,还有一项时髦的是不会说中国话而喜欢说驴子语,连语言都时髦了。可是修正主义上台,旗号并没有改变,还是打着原来的旗号,但是实质的东西都早已改变了。

篇6:鲁迅的作品《好的故事》

鲁迅先生是我们大家认为我们最了解的中国作家, 从中学时代起, 教科书就把我们带入他的世界, 在不同程度上给读者心灵中留下了作者的形象, 然而时间使鲁迅先生的形象变得复杂。

随着我们长大,我们开始探索鲁迅先生更多的文章,不再是以前易懂且略带童趣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亦或是《阿长与山海经》,我们开始读更多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鲁迅先生其人其事也开始渐渐为我们所知。于是我想说说,我眼里的鲁迅先生和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如何的。

我觉得提到鲁迅先生不得不提到鲁迅精神,早在1937年,即鲁迅逝世一周年,毛主席在发表题为《论鲁迅》的讲演时就总结过鲁迅先生身上不灭的民族精神有三个,首先是政治的远见,由于中国现代各种思潮本身的政治性,由于中国现代社会阶级分裂的激化,使得斗争的选择自然而然地具有了政治内容,并且没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就必然成为被时代播弄的糊涂虫。鲁迅先生最突出的特点——他现实主义的冷静与清醒,正是他有随着时代发展的进步意识和不断提高的政治觉悟才获得的。其次是斗争精神,并且表现在鲁迅先生看清了政治的方向,就会向着一个目标奋勇地斗争下去,决不中途投降妥协。再次是牺牲精神,鲁迅先生一点也不畏惧敌人对于他的威胁利诱与残害,他一点也不避锋芒,把钢刀一样的笔锋指向他所憎恶的一切。最后把这三点综合起来,就是鲁迅先生一生用他众多的文学作品向世人塑造和展现的他所特有的民族精神。之所以引用毛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是因为主席的评价代表了全民族的意愿,并且我深刻的感受得到主席对鲁迅先生在逆境中所显示的反抗意识和不畏强暴的性格特征,表现出强烈的情感认同和由衷的钦佩。无疑,主席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是很高的,不管现在关于鲁迅先生有多少论争,我始终觉得主席的评价是正确的方向,鲁迅先生为塑造顽强不亢的民族魂做出了一个文人所能做的一切,作为中国新文学创作的开拓和先驱者, 鲁迅先生在小说、散文、诗歌、散文诗、杂文这些领域中都作出了崭新的建树,而且他的文学作品既是深刻理性思维的结晶, 却又包含着烈火燃烧般的情感, 以及鲜明灵动的形象, 璀璨华美的文采, 鲁迅先生写出了整个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被压榨和欺凌中间, 不断挣扎、抗争、追求和探索一条崭新道路的心灵史、性格史和文化史, 从而渗透出异常独特的思想魅力和艺术魅力, 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经典。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能征服那个时代的人们,也能征服这个时代的我们,不正是因为他的精神具有新时代仍能传承的证明么,无论如何,我是很钦佩鲁迅先生的。

因为鲁迅先生涉猎的文学体裁很广泛,而我还未能把鲁迅先生的所有作品都细细品味,所以只能凭借我所读过的来谈谈我眼里鲁迅先生的作品。

鲁迅先生的作品我觉得代表了中国最广大民众(在其文章中被称为奴隶、下等人、卑贱者、被吃者)的根本利益, 反映了他们在“三座大山”压迫下求生存、求温饱、求发展的历史要求。并表现了他本人对假、恶、丑社会现象的绝不调和的批判态度,以及对中国下层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愤。这在其作品《阿Q正传》、《药》、《祝福》中均有体现。例如浑浑噩噩的小混混阿Q鼠目寸光、盲目跟风;孱弱可怜的小栓被封建统治阶级愚弄丧命而不知;善良懦弱的祥林嫂得不到解救竟求助于迷信的无知而悲惨的一生等等。

篇7:鲁迅的作品 呐喊

含义

鲁迅的“呐喊”的含义是想要借由自己的呐喊来鼓舞当时有思想的进步青年。

原因

《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收14篇小说;《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1926年出版,收11篇小说。鲁迅说过,他是抱着启蒙主义的目的来写小说的,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但因写作年代不同,受当时社会环境、时代风潮的影响,鲁迅这两部小说集的创作心境和运用的创作方法、表现手段也不尽相同。

《呐喊》中的作品,大都写于五四运动的高潮时期,要为新文化运动助阵振威,取名《呐喊》,意指作者受新文化运动的鼓舞,“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集子中的作品明显地保留着作者于“五四”高潮时期,在结束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之后,奋起呼喊的特色。在艺术上,吸收和借鉴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因此,《呐喊》集中的作品以其“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令人耳目一新。

鲁迅写小说虽然借鉴了外国小说的艺术经验,但他把外国小说的经验与中国古代小说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民族化的基础。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主要是它在形式上是新的、成熟的,思想内容上是彻底反封建的,揭开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纪元。

写作背景

在《呐喊》序中,鲁迅谈到他弃医从文的经过和目的。他于18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肄业,第二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19毕业后即由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学,19进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19中止学医,回东京准备从事文艺运动。是一次课堂上看画片的经历使他弃医从文的。他回忆道:“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

据解说,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他’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回国后,与几个人创立了《新生》,然在无鼓励甚至没有指责的境地下,先生感到了寂寞,心灰意冷起来。之后有人卷款逃走,也就趁这个时候回到家乡抄起了古碑。专心致志的研究,逃避着现实世界。一天,金心异(钱玄同)来了,看到他们抱着自己以前的希望与抱负,也就慨然奋战了。

鲁迅又谈到他把《狂人日记》等小说投稿到《新青年》的经过。他曾问办《新青年》的朋友:“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那人答道:“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于是他便写了《狂人日记》,此后还陆续推出了另外十余篇。鲁迅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叫醒‘铁屋’中的人,使国人得救。谈到《呐喊》的名称,他说:“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轻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鲁迅的小说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它以无穷的魅力,风行了大半个世纪,至今不衰。这三部小说集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其《呐喊》中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不仅是中国的名著,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

篇8:鲁迅的作品《好的故事》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鲁迅作品,鲁迅精神

鲁迅作品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鲁迅作品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作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鲁迅作品却未能激发学生对鲁迅及其作品的兴趣, 不能在学生离开学校后继续展现其应有的魅力。学校教育让大多数学生对鲁迅都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但语文教学没有能够使鲁迅作品独有的魅力和价值得以实现。

一、走进鲁迅作品, 体会鲁迅精神。

鲁迅生活在一个多灾多难的旧中国, 鲁迅的家庭和个人经历, 直接地促成他从小就产生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接着在辛亥革命的政治社会背景下, 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02年鲁迅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赴日本留学, 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关注社会, 关注民生, 探求人生新路。初中语文课本中《故乡》以“我”回乡的所见见闻及感受为线索, 描写了旧时代农民痛苦的生活遭际及精神上的彷徨, 抒写了作者对当时的国民现状的深沉忧虑, 以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在他作品中有对知识分子自身弱点的批判。《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又一篇白话小说, 小说描写了孔乙己悲惨一生, 无情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反映了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摧残。同时, 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社戏》中, 作者以深情的笔触, 写了“我”在平桥村外婆家居住时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情景, 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生活画卷,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二、擅长用快乐的笔触, 写有趣的童年。

鲁迅写了很多快乐的童年趣事, 给读者印象最深刻的是闰土、阿发等农家少年形象。鲁迅用注满深情的笔调抒写他们的纯朴与善良、活泼与机敏, 以及充满童趣的乡野生活。毫无虚饰地表达了他对这些少年朋友的热爱。《故乡》中的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 头戴一顶小毡帽,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在深蓝色的天空下碧绿的西瓜地, 在这明丽的图景中, 闰土手捏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作者以饱满的热情, 以传奇的手法极其简练而传神地勾画出少年英雄的形象, 流露出对这位活泼勇敢的少年朋友的热爱。他还能捉小鸟雀, 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社戏》中的双喜、阿发和闰土一样热情善良, 对来自书香门第的“我”亲若一家人。来了远客, 农家的孩子就来陪伴游戏, 一起放牛捉虾、摇船摘豆。钓到一大碗虾自己绝不吃, 而是送到客人的嘴里, 但当看到客人不会放牛, 连走近牛身都不敢时, 他们却嘲笑起来。最为迷人的是在朦胧的月色中, 乘着大白鱼似的航船, 嗅着豆麦水草的清香, 去观赏社戏。在归航肚饿摆不动船时, 便打主意偷一点河旁田里的罗汉豆来煮着吃。鲁迅在乡野的田园风光、民间社戏里, 力透纸背地凸显了小伙伴的纯朴、诚挚、善良、机敏, 这是江南水乡少年栩栩如生的独特形象。

三、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 刻画人物形象。

鲁迅善于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 来反映人物形象的巨大变化与不幸遭遇, 从而提出了一系列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所以, 教学中应抓住人物、环境的前后不同的对比描写, 把孔乙己、丁举人等艺术形象联系起来加以比较, 运用质疑的教学方法, 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如:什么原因使人物前后发生巨大的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变化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等等。引导学生挖掘小说内在的社会意义, 从而获得更多的感受和更深的认识。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中, 鲁迅不惜笔墨详细具体地描述了百草园, 他借助于对生物的描写, 以增添作品的情趣, 无论是写颜色、形状, 还是写动作、声音, 都选择有对比作用的景物描写, 如:“碧绿”与“紫红”;“肥胖”与“轻捷”;“高大的树上”与段“断砖的底下”等。这样的对比, 不但给人的印象鲜明、生动, 而且让人感到园中景物各色各样, 丰富多彩, 远远超过实写的十四种, 乐趣无穷。可与之有天壤之别的三味书屋怎样呢?封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腐朽落后的, 严重地压抑着学生:不准提课外问题, 不准玩, 整天泡在之乎者也之中, 死读书, 读死书, 还有先生可怕的戒尺, 书屋罚跪的规矩。作者用清新明快、晓畅自然的笔调刻画了百草园, 而用凝重、冷峻、讥讽的笔调描写了三味书屋,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走进鲁迅的精神世界, 让学生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鲁迅生活的时代与今天学生所处的时代不同, 他站到了思想的制高点, 加之半白话半文言, 与初中学生之间产生了不可能逾越的思想鸿沟。学生往往硬着头皮读鲁迅的作品, 远远谈不上品读、鉴赏, 更无法感受作品的深刻寓意与鲁迅的人格魅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最关键的还是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改变教学策略。鲁迅是伟人也是平凡人, 他严厉、冷峻、刻薄, 但他也慈爱、幽默、热心。他的性格是多面的、丰满的, 那么我们如何去接近鲁迅、亲近鲁迅进而走进他的精神世界里呢?我们就要读他的人间温情, 读他的动人情趣, 因为离开了真情, 也就不能成其伟人了。要从学生感兴趣的作品入手, 引导学生喜欢鲁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闰土》就很有童趣, 学生易于接受。在百草园玩耍、偷豆、雪天捕鸟等情节, 能够让学生亲近作品中那些充满了乡土气息、弥漫着故乡情绪的文字, 勾起学生对自己曾经那些快乐和忧愁的回忆, 从而引起共鸣。要抓住主要语句深刻分析, 如《孔乙己》中“大约的确死了”这句话, 分析作者写作此文揭示的深刻社会意义。要体味作品语言的魅力, 对人物的描画, 善用白描手法。如《故乡》对豆腐西施的描画, 对寿镜吾先生陶醉于读书的描写, 等等, 要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理解鲁迅作品的语言风格, 体味作者批判意味的精妙。

参考文献

[1]寿永明, 曹营群.语文教学视野中的鲁迅.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39.

[2]童秉国.鲁迅及其文学创作简介.鲁迅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3:4.

篇9:怎样才能写出好的新闻作品

采访的功夫要做到位

新闻线索在于发现,新闻价值在于挖掘。要让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变成好的新闻事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做好深入采访工作。一篇新闻作品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记者的采访功夫下了多少。

一.“脚板下出新闻”,只有深入才能化腐朽为神奇

要写出好新闻,仅仅身到现场是不够的,还得深入到新闻事件中去。通讯《让草原雄鹰展翅——白云铁矿2008年创新机制搭建平台锤炼队伍纪实》的采写就是这样一个成功的例子。

在每年年初,报纸上会有大量回顾成绩的通讯。对于这类文章,往往要依据采访单位的年终总结,受到的条条框框限制多,很少能谈上什么生动的人和事。白云铁矿作为包钢重点生产单位,很多同行多年来在采访方法和技巧上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为了把稿件写得准确、生动,笔者在前期采访中花费了很大的心血。先后参加了两个专题座谈会,与党政主要领导进行沟通,并深入到多个采场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职工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为后期写作积累了2万多字的素材。在后期写作中,经过反复思考,写出了一篇2000余字的通讯。文章见报后,受到了老编辑们的一致好评,认为文章没有充斥大量枯燥的措施和做法,而是见人见物见精神,可以成为报纸今后通讯的示范之作。

二.“功夫在诗外”,只有用心才能促成新闻线索向新闻作品的蜕变

“梗概性、片段性和不确定性”是新闻线索的几个特征。这几个特征的存在,对我们能否变片段为具体、化点滴为完整和转不确定性为确定性有着很大的制约。在实现新闻线索向新闻事件的转变中,应该针对新闻线索的特性,多下一些功夫。

新闻线索一般没有过程,没有细节,只是一个片断或一鳞半爪;从新闻要素来看,更是残缺不全。片段性这一特点启示我们,一鳞半爪虽不是全龙,但不能轻易放弃,而是要进一步去发现、了解全部新闻事件。曾在一次采访中,笔者掌握了一些信息:包钢陆续与7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建10个联合实验室。由于时效性已经过去,很遗憾没能撰写成文;“稀土化学与材料联合实验室”揭牌和双方签约项目的启动,使之新闻时效性立刻体现了出来。笔者抓住时机,写出了《包钢11个产学研联合实验室进入实施阶段》这条被大量转载的好新闻。

精心构思才能写出好新闻

对记者来说,最期盼的是抓到好的新闻事件,最可惜的是不能把好的新闻素材写成好的新闻作品。要写出上乘的新闻作品,还需要记者在平时加以注意和训练,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和手法,一旦遇到好线索,就能写出值得骄傲的好作品。

一.突出典型细节,确保新闻有故事吸引人

一篇新闻故事能否打动人,细节是关键。新闻没有细节不行,细节过多过滥也不行,新闻表现的最佳境界应是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里,快速看到想了解的内容,快速明白信息的内容,快速得到因新闻带来的感受。这样,就要求新闻的细节要典型,有代表性,能通过典型的细节,最明白最动人地说明新闻的主题。

以《让草原雄鹰展翅》这个例子来说。作为一篇常规通讯报道,要写出彩,必须抓住这个单位的工作特点,选取典型的事件和人物。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文章选取的典型人物让人读后印象深刻。“80后”的中层干部、自治区人大代表李振华,这个人物非常有代表性,一个人才济济的大型矿山,能够给资历尚浅的“80后”脱颖而出的机会,有力地说明了白云铁矿创新人才机制的成效。文章引用的一些人物语言也非常有说服力,比如引用白云铁矿领导班子中的一句名言:设备设施相对陈旧,但用人机制不能陈旧。讲到2008年有49名大学生扎根矿山时,引用了单身职工陆雪莉的话:“这里是家,这里有家的温馨。”这些语言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可信度,使抽象的工作成绩变得具体真实。

二.化专业为通俗,就能写出生动的作品

作为企业报新闻记者、作为工业企业的宣传工作者,每天接触的是硬邦邦的专业生产线和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把专业术语变成生动的新闻事实,是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基本功。

笔者曾采写的通讯《小发明催生大“革命”——选矿厂赵金刚和他发明的多功能管材放样划线器》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不仅被本地报刊广泛转载,而且被新华社采用。报社领导认为,文章的成功之处就是用通俗化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叙述清了新闻事件本身的价值。文章讲述的发明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如何让读者一下子明白这个发明的特点和意义,对笔者本人也是一个考验。笔者曾经写过《破茧化蝶获新生——稀奥科镍氢动力电池设备改造工程纪实》的通讯。虽然这篇通讯获得了当月的好新闻,也频繁被各大网站转载,但是好新闻点评中的一句话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专业术语多而晦涩难懂。从那以后,笔者就开始有意识地尝试把专业的术语通俗表述。在《小发明催生大“革命”》这篇通讯中,努力用亲身体验、举例、对比等方法,在力求通俗地表达这一发明上下了很大功夫,做到了化专业为通俗。

篇10:鲁迅作品的白描手法

一、白描艺术手法在文学和图像中的贯通

“线是中国画特定的语言符号。”无论是绘画还是文学作品,如果运用了白描,其共同特点是以意传神、轮廓写意、形则简省。赵宪法教授指出,白描必须具有如卜三方面的特征:第一,白描注重轮廓,没有凹凸感;第二,以线条勾图,不重墨;第三,是简化。将这三方面的特点与鲁迅小说中的语象加以勾连,就会发现二者有许多方面的一致表现。

二、鲁迅小说语象中的白描艺术手段

1人物画

(1)人物的眼睛

鲁迅在《南腔北调集·作文秘诀》中曾特别强调画人眼睛的重要性。以其《狂人日记》为例,写赵贵翁的眼色似乎想“害我”,而所食用的鱼的眼睛则“白而且硬……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

这些富有深刻象征意味的超现实主义文字,无疑用具象眼睛的不同白描,入木三分地刻画出那个“吃人”的社会,眼光或眼色的“凶狠”,折射出人吃人的本质。而人的眼睛和死鱼的眼睛的类比,则鲜明突出地显现了“我”对于这个黑暗时代的恶心与排斥。

(2)辫子的语象

辫子的语象,在鲁迅的作品中多处出现,也成为刻画人物性格、内心以及时代背景的点睛之笔,例如,《**》的篇名实则围绕着七斤进城后被截去了辫子的 “**”而起,“辫子”作为民国时期敏感词之一,作为作品的主线,串起了全文。从字面上,它仅仅是人们的一种发型,但是联系到满清统治者“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铁血政策,以及民国时期的剪发之争,无疑,“辫子,,已经被赋予了太多的沉重意蕴。赵七爷作为没落腐朽阶层的代表则见风使舵:没有辫子,该当何罪?

跟刚才的白描“眼睛”的手法不同之处在于,辫子具有可改变性,虽然都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但是写辫子在历史长河中的角色,无疑映射了更多时代和社会、政治的背景。而对辫子的深刻嘲讽,在《阿Q正传》中有极其传神的描写,阿Q作为鲁迅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光滑头皮的旧中国底层男人形象。阿Q路遇流氓无产者小 D,辫子便沦落为二人打架的软肋。作者对其的褒贬态度不点自明。

2风景画

(1)乡土风景白描

鲁迅的作品与乡土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对故乡民俗的描写,则清新隽永,其中的关键词,如“乌篷船”、“罗汉豆”则带来浓浓的乡土气息,而《**》中的开篇,描写太阳用“通黄的光线”,其铺叙用语直接化用劳动人民的言语,最为难得的是,底层民众的各种形象,在他的笔下寥寥数语而栩栩如生,如九斤老太的守旧、七斤嫂的泼辣、七斤的麻木。

作者不动声色地用人物淳朴的言语来表达其水晶一样透彻的心灵,如《社戏》一文中“阿发”说“偷我们的罢”。白描手法不做评述和褒贬,然而文中意味在文字中自然显现,用语简省,传神贴切。

(2)民俗风景白描

鲁迅曾被誉为中国乡土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民俗的描写笔墨简省,然而却能抓住其中的文化底蕴,《故乡》中的文本单用语调平缓的陈述句,铺垫出一种沉重、拖沓而百无聊赖的感觉,整个画面的基调是灰暗色,与本应该欢天喜地的新年气象形成鲜明反衬。而后文中“送灶的爆竹”的“钝响”在死气沉沉的世界,只是平添了缭乱。鲁迅在铺垫这个悲剧故事时,先用大手笔涂上一层浓重的暮色,使得祥林嫂的悲剧在众生狂欢中独自泣血仓皇。祥林嫂的再三努力也未曾取得旧礼教的认可与宽容,实为“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牺牲品。可以看出,鲁迅对于带有吃人本质的旧风俗有着根深蒂固的厌恶和痛斥。

3静物画

鲁迅是讽刺艺术的大师,而在文本中对于特定静物的写生,则会别具意味,例如,小说《幸福的家庭》中描写一位有许多理想然而处境窘迫的作者,竭力想在纷繁复杂的家务和孩子的吵闹中写出具有小资情调的小说,然而“一座白菜堆,卜层三株,中层两株,顶上一株,向他迭成一个很大的A字。”

此处最有意思的是“他”眼中的现实之境和心中构拟的理想之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A”字型的白菜堆把他逼入对于美好未来的幻想,又生生地把他从虚无缥缈中拉回,比喻新奇独特。文末,作者再次凸显了白菜堆的“A”字形象。上文对于白菜堆的描写还属于近景,而在文末,则被夸张为对于静物本身的特写画面。而这特写画面,则附着上了“他”的无可逃离和重重压力。

4动态场景的白描语象

鲁迅的文本被翻拍成动态影像的可操作性极强,作为动态的影像作品,人物所处的时问、地点、身份、动作、神态、语言都得有所交代,从而才能从静态的语词符号,被转化为影像画面。

而鲁迅的文本中,符合上述条件的作品俯拾皆是,甚至一些短篇,都形神兼备,例如,《示众》中动词的运用值得注意:“围满”、“增加”、“补满”、“占了”、“屈”、“伸进”。国民在围观中的猥琐、无聊以及看客心态,在不遗余力地挤进看客圈中的过程中被毫不留情地刻画与揭露。而这一具有劣根性的画面,直至今天,仍然时时上演。这也是鲁迅作品的典型意义之一。

三、浪漫与现实结合的“人神合一”白描语象

鲁迅的`《故事新编》,跟他的其他小说相比,有了更多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少了几分令人忧伤的沉重。但是在文本中,最早的神话或故事传说中那种纯粹的浪漫和传奇,被他消解为在现实基础上的穿越和再阐释,后者则具有了“人神合一”的奇特风格。

1民间化的女神们

鲁迅对于自己在故事新编中的文风,自谦为根据古书故事的速写,但这速写却寄托了他对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们的赞美和毫不夸饰。《补天》中女蜗的人面蛇身形象已完全被一个伟岸的女汉子形象代替,她不言不语,做事而已,在艰苦的补天过程中,无视嘲笑、阻拦,最后为子民耗尽心力,英勇献身。白描手段中,极简省的笔墨却能传达出文字之外的意味,即忧国忧民,而绝不停留在空想和叹息之问。鲁迅笔卜的女蜗形象朴实健壮,为子民耗尽心血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是人化的女神。

2写意式的点染

根据鲁迅小说创作的画作,比较著名的有《鲁迅小说插图》和《鲁迅小说插图集》。画家在以鲁迅的小说为蓝本进行创作的同时,会自觉地将人物放在典型环境中加以塑造,画面的构思既有白描技巧的形式方面,也有传情达意的提炼内容。文学和图像的关系,在鲁迅作品与画家们的阐释中,在白描领域的勾连,获得了完美的统一,而其中的语象,虚实相生。

结语

鲁迅对于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容易被大家关注,而他在《理水》《铸剑》篇中,这种白描式的正面潜在礼赞却不太为人注意。原因可能在于白描重在写意,意味如何,要让读者自行领会,鲁迅讽刺类、批判类的文风使得读者对于他刻画的灰色形象印象深刻,而正面人物描写则突破了传统的歌功颂德式描述,仅以白描手法自行凸显,需要特别引起我们的重视。

篇11:读鲁迅的作品有感

从非遗馆出来,路过图书馆,因略有闲暇,便进去了,读鲁迅之作有感。其实以前多次来过图书馆,都是陪同上级或检查工作,以一个读者的身份光顾,还是头一次。

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上面摆放着各种书籍,人造大理石地板一尘不染,四周墙上悬挂着各种字画,暖气片上还垂挂着绿色的吊兰,临窗安放着阅读座椅,同样纤尘不染,在桌角的即时贴上写着“把书报留下,将真理带走”。

我浏览完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顺手取下一本,坐在阅读座椅上,凭几临窗,忽而低头看书,忽而仰脸沉思,忽而又将脸扭向窗外观看街上的行人和车辆,还真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心中惬意极了。心想,等将来退了休,若能每天来到这里,看着书报,也看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人群,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临走,我想借一本书回去阅读。借本什么书呢?我喜欢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作家的书,但一看,张恨水、钱钟书、曹禺、巴金、郁达夫等名家的书都有,一时竟不知道选谁的。忽然想起近日在网上看到说,鲁迅先生的作品已从中学生语文课本中消失了,不知道这话是真是假。于是,我就从《鲁迅全集》中借了几本回去了。其实,我以前还专门买过10多本鲁迅的书,只是搬家时已将其放在地下室的书架上,多年来也未曾拿出,现在更懒得再去翻找。好在这套全集里有好多是我未曾读过的,真是值得一借。

鲁迅先生的作品真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对封建社教的评击句句中得,刀刀见血,对当时社会丑恶现象讽刺辛辣,揭露无余,对人性的分析深刻淋漓,一针见血,读来使人大感畅快。

有人说,读书就是和另一个自己在对话,就是对自己世界观的求证。能够引起共鸣,心灵得到抚慰——便是好文章。读鲁迅的作品,这样的“共鸣”太多,假如一一记录下来,无疑可成一个大制作,可惜我没有这样的功力,只能将自认为可以成文的感触敷衍出来,以期获得共勉。

鲁迅先生是我一直都挺崇拜,挺欣赏的文学家,他的每一篇作品我都读过,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收获,但我最喜欢看的还是鲁迅的小说,我感觉他的小说很真实,批判了当时旧社会的丑陋面目。

《孔乙已》是我在《呐喊》中比较喜欢的一篇,可能是这篇学生,所以对这篇所有的细节都比较了解。我第一次读这篇是在初中课堂上,那时老师让我们自己先读,当时,我读得很认真,因为我对这篇挺感兴趣的,因为是鲁迅写的。当时读得不太懂,听老师分析后,感觉明白了很多。

孔乙已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里的读书人,在黑暗的社会里,他唯唯喏喏她活着,他一生都在寻求功名,一直考,一直考,可都考不上,在一次又一次的绝望中,他成了一个行尺走肉,一个麻木而不任的.人,正像他所说的“窃”书不为“偷”,因此在一些丑恶的人心中成了一个“小偷”,可在孔乙已的心中,他并不这么想,在与他同龄中,只要是见到他,除了笑,没有话讲,因此只好向孩说话,他也只有在孩子面前,他才会有受到蔑视的笑,后来有人说他又去偷书,结果被打断了腿,当他再一次来到客栈时,讽刺的笑声就没有停过,此时的孔乙已更偈一个行尸走肉,只靠着两只手来行走,终于,在人们的笑声中,消失了,读后感《读鲁迅之作有感》。过了几年,终于没有再见孔乙已,有人说的已经死了。

这就是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结果,给人无尽的思考与想象到底孔乙已这个人物时,运用了大量的手法,在人物外貌,动作,语言上都有很多的描写。作者笔墨越多,所想表达的人物形象越明显。

我觉得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有两点,一对封建社会制度的抨击,作者在每一篇小说里,运用了不同的手法,将现在的人物与过去的形成鲜明的对比,再对周围人物的形象描写,以及周围的环境的描写,有力地反映了当时旧社会的封建统治制度,但在另一方面,我觉得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希望在他文字的激励下,人们能够奋发有前,能够从麻木不仁中清醒过来,使这个社会能振作起来,这是他一种爱国的表现,他并没有去用语言激励人们,而是用文字,在文字的背后是他一颗爱国的心。也许他的文字并没有激励到每一个人,但不可否认,还是有一部分人,还有一些知识文化的人都能在他文字的激励下而清醒觉悟过来。

现在,有许多文章,作品都表达了爱国之情,但我比较情有独钟,只喜欢鲁迅先生的,因为他朴实而强有力的文字中,人们看到了当时丑恶的面目,我觉得孔乙已那篇比较明显,通过对孔乙已人物形象的描写,从颓废,每一个文字,从直接到间接,从明显到不明显,让读者真实地看到了像孔乙已那类生活在封建社会里的知识分子的从善良、爱面子的人转变成颓废,麻木不仁封建的人。

这样的文章没有用华丽的文字,但字字都像利刀像一样直插人心,这就是我喜欢鲁迅先生的原因,他的爱国情怀激励着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作出献,这也就是我爱国的表现。

上一篇:羊的英文是什么下一篇:宛如枣树的人生-读《枣树·人生》有感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