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鲁迅的句子

2024-05-09

描写鲁迅的句子(精选11篇)

篇1:描写鲁迅的句子

关于描写鲁迅的句子

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但精神很好;再写头发,精神抖擞地直竖着;最后写隶体一字似的胡须,这也是先生的特征。这一次的描写是形神兼备的。第三次,作者已经意识到站在眼前的是鲁迅先生,由于意外,所以惊异,满怀感情地注视他,仔细看了先生的面孔、头发、长衫和烟嘴,这一次的描写犹如特写镜头。这三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连同另外三处写“瘦”,突出了鲁迅置健康于不顾,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作者写自己的感受,侧面表现鲁迅品格之高尚、精神之伟大,比如,写先生看了“我”一眼,“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又如,当“我”摸出银元交到鲁迅先生手里又看到那只瘦骨嶙峋的手时,“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这些都烘托出鲁迅伟大人格的感人之深。对内山的描写也是对鲁迅先生的一种衬托,内山的“殷勤”,目的还主要在于推销,同鲁迅赠书的真诚形成对比,从而突出了鲁迅满腔热情地关怀青年工人的.成长。本文的环境描写也是一种衬托,店堂内外的阴冷正是反衬着鲁迅赠书的温暖。

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但精神很好;再写头发,精神抖擞地直竖着鲁迅之相貌:这张脸有点不买账,有点无所谓,有点酷,有点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他拍照基本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意思是说:“怎么样,我就这样!”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的五四,非常的中国,又非常的摩登,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配他的,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脸:黄里带白,很瘦很瘦。头发:寸把长,直竖着。长衫:牙黄色,羽纱做的。胡须:隶书“一”字形个性:正直、严肃、倔强

篇2:描写鲁迅的句子

于是,他拿起手中的笔,在昏暗的灯光下奋笔疾书。那手中的笔犹如一支利剑一把钢枪,直刺敌人的心脏。震撼着世人的心灵,呼唤着人们的良知,是他们清醒,是他们奋进。

他永远也不会向黑暗低头,尽管自己四处“碰壁”,仍然愿意成为战士。用手中的一张方纸,一支钢笔战斗到最后一刻。他的一声声呐喊,像春日惊雷,撕破了黑暗的天幕。为广大革命人士、苦痛不堪的人民带来一片光明。他有铮铮不屈的傲骨,百磨不屈的精神。

但是,天妒英才,他最终在新一轮的革命中倒下,永远沉睡下去。

篇3:试论鲁迅笔下的细节描写

一.“摸”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老舍是塑造人物的高手, 他有一个描写的秘诀:只有描写动作, 人物才能立起来。莱辛也说:“主要的东西是让人行动起来, 通过动作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性格, 无一不是靠准确的动作细节描写来塑造的。如《社戏》中的“阿发一面跳, 一面说道, ‘且慢, 让我来看一看罢, ’他于是往来地摸了一回, 直起身来说道, ‘偷我们家的罢, 我们家的大得多呢。’”在这段描写中, 最出彩的动作细节莫过于“摸”。“摸”什么呢?“摸”的是豆。在“黑暗只是浓”的深夜, 判断豆的大小, 豆的饱满与否, 只能靠“摸”, 摸来摸去, 捏来攥去, 精心地挑选判断后决定“偷我们家的罢, 我们家的大得多呢。”一个朴实的动作, 一句简短的话语, 农村少年阿发的无私大方, 仗义厚道, 热情好客的形象特征, 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再如《孔乙己》中的“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放在我的手里, 见他满手是泥, 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此处的“摸”与站着喝酒时的“排”形成鲜明的对比:“排出九文大钱”的“排”字带着爽快炫耀, 带着自赏自傲;而“摸出四文大钱”的“摸”字则显得缓慢猥琐, 显得沮丧悲苦, 穷愁潦倒。在数目上, 前次是“九文”, 这次只是“四文”, 还是乞求酒店给温一碗酒。这两个动作细节围绕着一个“钱”字, 不仅写出孔乙己经济地位每况日下, 而且突出了他的穷酸迂腐, 好逸恶劳, 麻木不仁的个性形象。简洁的动作细节, 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了人物形象。

二.“摸”出了真实典型的环境氛围

典型的动作细节, 不仅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还为我们烘托出真实感人的环境气氛。在“黑暗只是浓”的深夜, “在含着豆麦和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在“淡黑的起伏的连山”的护卫下, 在潺潺的水声的伴奏下, 阿发悄然地“摸”着自己家的豆。鲁迅先生用白描的手法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月夜偷豆图”。透过这样一个“摸”豆的动作细节, 透过这样一幅“偷豆”的画面, 我们看到无私的阿发, 善解人意的双喜, 我们看到一群善良又淳朴的乡村少年, 感受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感受到轻松宁静, 清新悠远的环境氛围, 使人如临其境。“一天凉比一天”的“秋风”, 肢体残疾的惨状, 断断续续的语言, 众人揶揄的笑声, 缓慢猥琐的“摸”, 都为我们渲染了一种难以言传的悲凉的环境氛围, 预示着孔乙己在冷酷麻木、肆意践踏弱者的社会环境中必然死亡的悲惨结局。两个动作细节“对事件及对时代产生一个直觉的、正确的概念”,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摸”出了深沉厚重的思想内涵

塑造人物、渲染环境、都是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的。“摸”豆的动作细节, “月夜偷豆图”, 展现的不仅是淳朴乡村少年的善良, 更寄托了鲁迅的理想。这里所描绘的, “实在是作者心中的理想”的故乡图景。“摸”豆偷豆的少年天真淳朴, 活泼热情, 几乎没有受到世俗的沾染, 保持了“童心”, 鲁迅赞扬不失童心的真正的人, 恰恰与那令人窒息的市侩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孔乙己在众人的笑声中, 在“摸”出四文钱的窘境中惨然谢幕。凄惨的图画, 悲酸的故事, 让我们感受到孔乙己是一个时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穷困潦倒而又清高迂腐, 善良无能而又可怜可气。放弃与命运抗争, 逆来顺受, 自甘堕落。鲁迅“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尽管如此, 对社会黑暗和冷酷的揭露, 以及对群众麻木的批判还是相当深刻的。

篇4:浅析鲁迅小说的肖像描写

鲁迅先生的这一段话,清楚地说明了人物的外貌与人物性格的关系,说明了肖像描写与典型塑造的关系。人物的肖像,是人物性格的外部表现。人物的肖像描写,必须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不可或缺的手段。肖像描写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人物的性格,影响到人物的典型性。只要在阿Q的头上“戴上一顶瓜皮小帽,就失去了阿Q”,由此可见,肖像描写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不容忽视的。

鲁迅先生不仅十分重视人物的肖像描写,而且也是最擅长于肖像描写的作家。成功的肖像描写,是鲁迅在短短的篇幅中创造出个性鲜明的典型的原因之一。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善于选取最能表现人物精神、性格的外部形象的某些特征来进行肖像描写

鲁迅小说的肖像描写的确具有自己的特点。鲁迅先生根据现实主义文学创造典型人物的要求,适应着短篇小说形式的特点,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和民间文学艺术形神结合、写形服从于写神的表现方法。在肖像描写上,他不求过分逼真的形似,而要求在大体形似的基础上的高度的神似。因此,他不去“细画须眉”,而是选取和突出那最能表现人物精神、性格的外部形象的某些特征。鲁迅把这种手法叫做“画眼睛”。他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又说:“传神的写意画,并不细画须眉,并不写上名字,不过寥寥几笔,而神情毕肖。”(《五论“文人相轻——明术》)鲁迅所主张的这种画眼睛的手法,正是用极俭省的笔墨概括、突现人物特点的“传神的写意画”的手法。这不仅适合短篇小说要求精炼的特点,同时也容易使形象更加鲜明,更能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著名的典型阿Q,鲁迅对他的肖像并没有细致地描绘,他所告诉我们的,是这么几个突出的特点:懒洋洋的瘦伶仃、癞疮疤、黄辫子、厚嘴唇、旧毡帽。但这一切都是阿Q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地位的产物。因此,阿Q外貌上的这些特征,对表现阿Q这个人物的阶级本质和性格内容,就成为不可缺少的、富有表现出力的东西了。《故乡》中成年闰土的外貌是:脸灰黄,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毡帽,极薄的棉衣,混身瑟缩着;手又粗又笨,而且开了裂;皱纹全然不动,仿佛石象一般。生活劳顿、精神摧残的痕迹,在这几个特征中充分显示出来了。鲁迅只抓住几个突出特征来加以强调地描写,当然不如照像那样“如实”,但那又有什么必要呢?文艺创作不同于照像、绘画与雕塑,它不直接展示形象,而是通过语言的描写,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再现人物的形象。鲁迅先生充分相信读者的想象力,他相信读者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补充形象。因此,在肖像描写上,他不过于求全,而是留有余地。虽然只用寥寥几笔来描写人物外貌,但由于真正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给读者创造了进一步补充形象的依据,留下了充分想象的余地,所以,他所创造的人物形象,无一不是血肉丰满。

鲁迅先生说:“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第二次全国木刻联合流动展览会上的谈话》)有了深入的观察与深刻的认识,才能真正提示足以表现人物内在精神性格的外部形象的特征,达到传神的目的。鲁迅先生正是做到了这了点。例如写孔乙己的肖像:“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青白脸色”,是不事劳动,又营养不足的结果;“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是被压迫,被侮辱的标记;衣服脏破,花白胡子乱蓬蓬的,这又是孔乙己贫穷而又懒散的证明。特别是那件长衫,鲁迅先生是着重地写了的。这件又脏又破的长衫,深刻地揭示示了孔乙己这个旧社会穷读书人的精神状态:他在经济上已经和“上等人”一样了,但在精神上,却始终放不下知识分子的架子。鲁迅先生通过孔乙己外部形象的这几个特征,深刻地揭示了这个科举制度下的牺牲者的身份、教养、现实的经济地位和精神状态。这和鲁迅先生对辛亥革命前的旧知识分子的精细的观察和深刻的认识是分不开的。又如写《故乡》中的杨二嫂:“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在这里,“薄嘴唇”很容易使我们想起那种尖嘴薄舌会说话的妇女;张着两脚,“两手搭在髀间”的姿势 ,和闰土恭敬的态度形成对比,表现出了一种泼辣的样子。没有更多的笔墨,但形象已鲜明地印在我们脑子里了。很显然,鲁迅在这里是舍弃了人物外形的一些细节,一些不能揭示内容的东西,而突出或强调了某些能够表现人物精神性格的东西。因此,尽管写得很少,使我们联想到的却很多。但如果离开了对于描写对象的深入把握,这一点却是根本做不到的。

二、善于把人物外貌的特征与内在精神世界结合起来进行肖像描写

鲁迅在描写人物肖像时,不细画须眉,而能神情毕肖,这不仅由于善于选取特征,而且还由于鲁迅在突出人物肖像特征的时候,总是和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联系起来。人物肖像,是典型形象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物的精神性格的外部表现,而不是孤立的存在。结合人物的心理写肖像,不仅可以使人物的外貌更能鲜明清晰,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也能够更好地通过人物外形的特征,展示人物内在的美与丑。作为现实主义的艺术大师,鲁迅没有忘记他所写的是思想着行动着的活人,是现实的活的典型。因此,鲁迅总是把人物的肖像描写和人物一定的心理表情结合起来。

在《故乡》中写二十多年后的闰土:“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象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这一心理状态,通过他的皱纹“全然不动”的外部形象,更具体深刻地表现出来了;而他的满脸皱纹,由于和他内心的痛苦那么密切地联系着,也就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了更深的印象。这里虽然写的是“全然不动”,但实在是从“动”的观点来写的,是结合着人物的姿态表情来写的。在鲁迅小说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如阿Q的癞疮疤,就是在介绍阿Q的自尊的心理状态时交代出来的:

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可惜他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这虽然也在他身上,而看阿Q的意思,倒也似乎以为不足贵的,因为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癞”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

这里分不清是写心理还是写肖像。特别是别人一犯讳,“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更是把肖像描写与心理描写合而为一,既突出了肖像的特征,又通过这外部形象的变化,表现了人物特定的心理状态。而人物的肖像特征——阿Q的癞疮疤,也就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高老夫子》中,高老夫子的长分头和额上的瘢痕,是结合着去女学堂上课前梳洗打扮时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这就不仅使读者牢牢地记住了高老夫子的尊容,而且还会由他的长分头和额上的瘢痕联想到更多的东西。

鲁迅在描写人物肖像时,所以能把人物的特征与内在的精神性格紧密结合起来,这是鲁迅对所描写的对象达到了高度熟悉的结果。通过“静默观察”把握了人物的全部性格特征和本质,掌握了人物活动的规律,使人物形象“烂熟于心”,(鲁迅:《〈出关〉的“关”》)在自己的心目中成为活生生的存在,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描写人物肖像时,做到形神结合,写形服从于写神,使肖像描写真正成为现实主义典型塑造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三、善于在行动中描写人物的肖像

鲁迅先生在肖像描写上的另一个突出特点,便是在行动中表现人物的肖像。他很少对人物的肖像特征做静止的呆板的介绍。他总是从人物的行动中,从人物之间的关系中,选择最适当的时机,通过特定的场合来突出人物肖像中的某些特征,从而给读者以极其深刻的印象,并一次一次地加强这种印象。

例如写阿Q的肖像时,鲁迅不是象背书似的向读者述说阿Q的黄辫子、厚嘴唇等等,而是在阿Q赤着胳臂得意洋洋地舂米时,写他瘦伶仃懒洋洋的样子;在阿Q捉了虱子放在嘴里咬时写他的厚嘴唇;在阿Q和小D打架时写他的黄辫子。这样写,就不仅使读者牢牢记住了阿Q的黄辫子和厚嘴唇,而且一提到黄辫子、厚嘴唇,就会想到阿Q被人揪住辫子在墙上碰头的情景和咬虱子的神气。

在《药》里,刽子手康大叔的肖像描写是两次完成的。第一次是老栓到刑场买人血馒头时,随着“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喊声,“一个混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第二次是在老栓的茶馆里,茶客们正谈论得起劲时,“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在这里,鲁迅先生让人物突然出现,先引起读者注意,然后再为人物画像。第一幅像,出现在老栓慌慌张张接人血馒头的时候,因此不做细致描绘,只强调了人物最突出的特征——混身黑色,眼光像两把刀。在这特定的场合,人物的鲜明突出的肖像特征已经给了读者以深刻的印象。接着,鲁迅先生在另一个场合又为人物画了第二幅像,进一步描绘了这个“混身黑色”的人的穿着打扮,这样层层加深,不仅使读者对人物的肖像更加清晰,而且也带领读者深入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特别是伴随着毫无顾忌的喊嚷和“突然闯进来”的动作,这个刽子手的混身黑衣,一脸横肉,满眼凶光,也就在读者心目中留下了更深的印象,引起了更多的联想。这比孤立地静止地一次交代清楚的写法,真是既简炼又能概括丰富的内容。

四、善于运用确切的比喻和适当的夸张来描写人物的肖像

现实主义的艺术是不排斥夸张的,“夸张了这人的特长——不论优点或弱点,却更知道这是谁。”(恩格斯:《致敏•考茨基》)而鲁迅先生在肖像描写上的适当的夸张,又往往是通过比喻来达到的。张着两只小脚站着的杨二嫂,好像“细脚伶仃的圆规”;在饭桌上独据一面的胖园脸的四铭,“很像庙里的财神”;刽子手康大叔的眼光“正像两把刀”;高老夫子肩膀一扇一扇地走路的姿势,“像木匠牵着的钻子似的”。这都是恰当的比喻,同时又都含有夸张的成分,使人物肖像的某些特征表现更加鲜明突出。

篇5:鲁迅生活的句子

2. 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3. 正如逆水行舟,无论怎样看风看水,目的只有一个---向前。

4. 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帮助他所爱的人,最好不要随便谈什么爱与不爱。当然,帮助不等于爱情,但爱情不能不包括帮助。

5. 有些人必生所追求的东西往往是另一些人与生就俱来的东西。而当人生将走到尽头时, 也许必生追求的人得到了所渴望的,而与生俱来的人却失去了他们仅有的。

6. 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7. 人最苦的是梦醒了却无路可走。

8. 常常昼夜颠倒的我,每到凌晨都会有一种感觉:自己是这座城市里唯一还醒着的人,那种心情堪比猫头鹰倒挂在深夜的森林里,孤独地盯着外面的一片漆黑,想着大家都已经各自在床上做梦。那些梦里拒绝我的参与,而醒着的世界也都没为我亮着灯。

9. 有时也觉得宽恕是美德,但立刻也疑心这话是怯汉所发明,因为他没有报复的勇气;或者倒是卑怯的坏人所创造,因为他贻害于人而怕人来报复,便骗以宽恕的美名。

10.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11. 其实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12.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很充实,当我开口说话,就感到了空虚。

13. 猛兽总是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

14. 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够将空言打得粉碎

15.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的心中,那就真的死掉了.

16. 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的怒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烧掉什么呢?

17. 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18.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19. 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

20.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21. 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

22.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23.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24. 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

25. 从来如此,便对吗?

26.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篇6:论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

提要:本文试图突破前人从表现方式、艺术特色、结构功能等方面对鲁迅小说心理描写进行分析的局限,从一个新的角度——心理叙述的视角来进行研究分析,力图对鲁迅小说中的心理描写作更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文章的主体可分为四部分:意识的流动、内心的自剖、第三人称的透视和全方位的推测与想象。关键词:鲁迅 小说 心理描写 心理叙述视角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祖,他的小说向来以“表现的深切和形式的特别”[1]而著称。对于其小说中的人物描写,过去曾有人说:“鲁迅的小说里缺乏描写”,“甚至连人物的血肉也缺乏”;[2]有人则认为:“鲁迅创作小说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粗枝大叶的手法——无论人物和景物都是这样”。[3]至于说鲁迅小说缺乏心理描写,更是一个普遍的说法。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其实,《呐喊》、《彷徨》中的人物描写,特别是个性描写,是非常成功、很有特色的。鲁迅就非常善于抓住人物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心理状态的特征,塑造了一系列具有独特性格和命运的人物形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它的小说正如他自己在论述清讽刺小说时所说,“现身纸上,声态并作,使彼世相,如在眼前”[4]。历来的鲁迅研究者,对鲁迅的小说都颇多研究,对其心理描写的特点与卓越之处也有所涉及,如王瑶的《鲁迅作品论集》,王富仁的《〈呐喊〉〈彷徨〉综论》,李欧梵的《铁屋中的呐喊》,钱理群的《心灵的探寻》等。当前,专门研究鲁迅小说心理描写的文章有王黎的《谈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5],刘家鸣的《鲁迅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6]和刘增人、冯光廉的《〈呐喊〉〈彷徨〉心理描写特点》[7]等。王黎先生分别从鲁迅小说心理描写的思想性、时代社会性、表现方法的灵活多样性及内容的丰富多彩性来进行论述,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但过多地写了心理描写对文章思想性的作用,且第一、二部分有重复《狂人日记》之嫌;刘百鸣先生以心理描写的表现方式为基点分四部分进行论述,并提出了“鲁迅善于以朴素的笔调,白描的手法,图貌传神,不但描绘了人物的外部形态,而且刻划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精辟论断。刘增人、冯光廉两位先生的文章概括了鲁迅小说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动作、语言、表情、幻觉等),功能(推动情节、突出人物、深化主题),风貌(悠长哀曲、肺腑短歌、悲剧基调、喜剧讽刺),对后来学者的研究很有启发。

本文试图从心理叙述视角方面对鲁迅小说进行研究,分为意识的流动、内心的自剖、第三人称的透视、全方位的推测和想象四部分。一

对待人物的心理描写,鲁迅没有停留在表现人物的表层意识上,而是深入开掘人物内心深层的东西,表现人物潜意识中隐藏的思想与奥秘。这种意识与心理的流动,随着作者笔触的展开,层层深入而清晰地展现于读者面前。《狂人日记》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另外,《阿Q正传》中也有一些精彩的描述。《狂人日记》给读者的最鲜明的印象就是在创作方法上与传统的小说不同,它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紧张复杂的矛盾冲突,有的是断断续续片段的意识流露,以日记中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心理。杨江柱(1981年)提出“《狂人日记》是中国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陶福登也说,对《狂人日记》要“寻求一种不同常规的阅读方法”,那就是“按照意识流的路子去阅读鉴赏”[8]。

鲁迅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多面地不仅描写了一个狂人的外在行为特征,还深入刻画了狂人的内在的心理特征:从狂人的视觉、思维、推理以及错觉和幻觉,来表现这个处于被迫害的感觉之中,仍然奋起反抗斗争的反封建的灵魂。

在鲁迅笔下的这个狂人看来,不管自家的还是外面的人,个人还是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无不体现着吃人的动机:出门时赵贵翁“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出门后更感到了“从头直冷到脚跟,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这两句简洁、鲜明的语句,就是狂人当时似狂非狂、诚惶诚恐的真实心理写照。

在狂人想来,所有认识或不认识的人,甚至当时还没有出生的男女,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想害他;狂人更认为世人要设下圈套,立下名目,想出理由来吃他:“古家的簿子”(2次)、“疯子有什么好看”形象鲜明地写出了狂人那混乱的逻辑与推理。按照这个狂人的逻辑,夜晚的月亮或者书本上的海乙那,甚至那“赵家的狗”,最终都可以推至吃人,而且别人说的任何话语都可以看作是吃人的暗号,如路上一个女人打孩子时的“咬你几口”;所有的人都怀有吃人的目的,因此狂人感到恐惧。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为“狂人”设置了一个“圈子”。“圈子”以外的人都是被狂人怀疑为可能吃人的对象;圈中的狂人终日神思恍惚,恐惧无限,虽然这不过是他自己的想象而已。但是,圈外环境的存在又使他不得不产生恐惧之心,即使圈中也并非安全之久地。在这里,鲁迅留给了读者以充分的想象与思维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狂人的一切思维活动,看来好像十分杂乱,但却是合乎精神病人因心理紊乱而出现的思维活动的:兴奋多动、惶惑多疑,又离不开“迫害狂”的恐怖心理。其特点是“从‘内心独白’中所体现出来的非理性的主观性、随意性和直观性”。[9] 在小说中,鲁迅更运用了主人公的幻觉、错觉等表现手段来揭示他的被压制的潜意识心理。按照精神病人常有的心态,他会迷失自我,在生活中分不清现实与非现实,甚至会经常出现幻想的虚无,产生错误的想象和荒谬的结果。“狂人”可以将鱼幻化成人的形象,“张着嘴,同那一伙想吃人的人一样”,甚至会凭空幻化出自己与人对话的情景,还会将“仁义道德”转换成“吃人”这一符号。而重压之下的他又不得不发出了“吃人的事,对么?”这一连串进攻性的质问。这些幻觉、错觉的描写,在小说的心理描写中是司空见惯的手法,但鲁迅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将这些手段置于与外界事物的感应之中,包括对象征手法的巧妙运用:如古家的簿子象征封建传统;赵贵翁和其狗象征封建势力。陶福登曾说:“意识流小说往往喜欢用意象、比喻、联想等方式来象征抽象的潜意识流动。《狂人日记》的深切主题也正是在大量的象征手法中表现出来的”。[10] 鲁迅运用了多种奇特的艺术手段,使狂人的心理在合理与悖理的矛盾、现实与非现实的知觉中得到统一,从而将他的全部思想、符号、思维都凝聚到“吃人”这一点上,形成了一个总体的象征。

《阿Q正传》中阿Q的意识是通过绘制心理图画,传达心理信息的。

阿Q“恋爱悲剧”的形成是由于他内心对异性的那种天然渴求及封建礼教下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训条造成的。连孔老夫子都说“食色,性也”,更何况是在小尼姑那句“这断子绝孙的阿Q”的导火线的引燃下,阿Q心里自然会天马行空:

阿Q的耳朵里又听到了这句话。他想:不错,应该有一个女人,断子绝孙便没有人供一碗饭„„应该有一个女人。

篇7:鲁迅描写雪的文章美文

鲁迅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象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赏析】

《雪》散文是鲁迅先生在《野草》中的一篇文章。鲁迅先生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冬天初像意境的唯美画面,这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是难得的。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幅山水画:在白雪皑皑的冬天,一个稍嫌破旧的老房子独座旷野,黑褐色的墙上朝上推开了一扇木质窗户。朝窗户内看去,沿窗台摆放了一张四方桌,桌前搁置的是一方端砚、一架毛笔,在桌子的另一边摊放着一叠毛边稿纸。桌旁坐着一中年留须男子,身着蓝布棉袄,一手扶在桌上,一手却搭在窗台上,正扭头朝窗外注视。如果你能看清他的表情了,则会发现他时而木然,时而眉头紧躇,似乎在思索什么事情。窗外雪花纷纷飞扬,甚至有一两片飘落在中年男子的手上,但丝毫不见他动弹一下,仿若他就是一尊雕像般。他在思索什么?他仿佛看到在不远处有一群永远也不怕冻着的孩子们正在嘻闹,他们正在推着一个雪人。然而,这孩童的嘻闹声却并没让他感到半点生趣,反而让那个世界更显得安静。

鲁迅先生在文章开头是以南方的雨开头,来衬托北方的冰雪之坚硬。谈的是雪,却用雨作铺垫,用雨绵软、单调来衬托冰雪坚硬、冰冷与有力。作者对雨的温软无力表示出哀伤之情,“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随后,他在文章中却勾画出南方下雪的视觉美。雪中有花、有蜜蜂嗡嗡、有画得美人一般的雪人。而雪人却独自坐在晴天与寒夜中变得面目全非。然后作者笔锋一转,描述北方的雪,如粉、如沙、如精灵般漫天奋飞,寥寥数语,读者看到的只是满天飞舞的絮雪,除此之外,没有更多的描写。在文章结尾,作者将雪比为死掉的雨,化为雨的精魂。

篇8:浅析鲁迅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一、择取动作细节突出个性特点

小说《社戏》中,作者对“我”和小伙伴们准备开船前往赵庄去看戏时,开船的动作描写,不仅写出了小伙伴们的愉悦之情,同时也突出了他们熟练的驾船技艺和干脆利落的特点。如“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文中作者通过“跳、拔、点、磕、退后、上前、出、飞”等一系列的动作,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孩子们欢悦而利落的特点,表现了“我”去看戏时的兴奋心情。

《孔乙己》里“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句中的“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等细节准确地描写出了孔乙己在自己不多的茴香豆中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而孩子们吃完豆后,不肯离开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和无奈的动作,表现出他心地的善良,也反映出他迂腐可笑,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之深,深化了文章,增强了文章的讽刺意味。还有孔乙己断腿前的“便排出九文大钱”和断腿后“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两句,前者用“排”字表现出孔乙己生活拮据穷酸的本相,同时,他想让酒店老板明白,酒钱他会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又对短衣帮的耻笑表现出若无其事来,恰如其分地显示了他的虚荣心理;后者用“摸”字,有从袋里往外挖出的意思。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了腿,人矮了半截,生活更苦,只能“摸出四文大钱”,神情沮丧,与前者对比,表现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悲惨境地。

二、摄取外貌细节塑造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也常在外貌描写中使用。在进行细节描写时,只需抓住人物身上的某一特征,并对其加以描绘就能达到“借一斑观全豹”的目的。《藤野先生》中这样写藤野先生:“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便用了缓慢而 很有顿挫 的声调 ,……”,“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地,……”。这段外貌描写中,作者重点抓住了服饰的描写,一方面写出了藤野先生的生活俭朴,另一方面展示出了他随和、不拘小节、不讲究而马马虎虎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表现出一位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又如文中写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作者抓住“盘辫子”这个细节,刻画了清国留学生的丑陋神态,揭示了他们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质,反映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之情。

《孔乙己》中对孔乙己外貌的描写“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作者描写长衫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又说明他很懒。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惟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这段外貌描写,作者也是抓住服饰这一细节,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要面子的特点,把一个穷困潦倒,而又自命清高、迂腐不堪的封建知识分子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选取环境细节烘托人物情感

环境描写是为了烘托人物形象的。要向读者表达某种思想情感,文中的环境描写必须与这些情感相一致。不同的人物或同一人物的不同心情下对环境的感受不同,只有赋予环境以一定的感情基调,才能具有同悲同喜的感染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中通过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到鸣蝉的长吟,黄蜂的采蜜,油蛉的低唱,蟋蟀的弹琴,以及捉蜈蚣、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等生动的细节,作者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百草园的美,表现了童年生活盎然的乐趣,烘托出作者对童年生活深切的眷恋之情。

《故乡》开头:“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第二日清早晨我到了我家的门口了。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些对家乡的沉寂、荒凉的气氛和萧条破败景象的描写,烘托出了“我”的悲凉心情,增强了作者的忧愤之情,表现出以闰土为代表的一代农民痛苦的命运。

四、运用语言细节表现人物心理

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就是要求符合人物的身份、教养、经历、习惯,能透露出人物的社会地位、思想观点、职业特点、心理状态,使读者听其言如见其人。《故乡》中对杨二嫂刚出场的语言描写:“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通过这些语言,生动准确地刻画出她尖刻势利,爱搬弄是非的小市民嘴脸。

《孔乙己》中作者描写孔乙己跟酒客们辩解时这样写道:“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在这些对白中,孔乙己想把“窃书”与“偷”、“读书人的事”与别人的行为区别开来,在字面上作辩解,其实是无力的,只是玩弄概念。他想清白做人但事实上清白不了,不清白又偏要争面子,竭力掩饰自己的劣迹,表现了他可笑可悲的矛盾性格。

篇9:试论鲁迅《祝福》中的环境描写

《祝福》是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而祥林嫂是《祝福》中鲁迅先生着意塑造的形象。她善良,本分,朴实,淳厚,又能吃苦,耐劳,是个拼命硬干的农村妇女,最终却精神崩溃,极度消沉,沦为乞丐。这种悲剧性,深刻地反映了封建主义对中国妇女的压迫与残害。在小说中,为了突出这一主题,进一步刻画人物,鲁迅先生运用了倒叙式结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而环境描写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在小说的序幕,作者通过环境展示了故事的特定氛围:“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幽微的火药香。”在这段自然环境中,“时时发出闪光”是视觉,“一声钝响”是听觉,“幽微的火药香”是嗅觉,这是年底鲁镇的景象,鲁镇的人们将自己美好的愿望完全寄托在对神的祈求上,可见鲁镇弥漫着浓厚的封建气氛。而“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钝”“散满”,给文章增添了一层压抑沉闷的色彩,为祥林嫂的悲剧作了铺垫。

接下来,在说鲁四老爷的书房时写到:“灰白色天色愈阴暗……鲁镇乱成一团糟。”在小说中,鲁迅先生与鲁四老爷,“谈话总是不投机”,一是作者回到故乡,发现鲁镇“并没有什么大改变”,说明鲁镇在封建统治下的封闭和保守;另一方面,作者是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而鲁四老爷则是封建思想的代表者,维护者和捍卫者。从“阴暗”“忙碌”,反映出当时作者内心的焦虑与烦闷。“一团糟”写出了鲁镇在年终“祝福”时封建气氛笼罩下的混乱,封建制度的没落腐朽。

第三处,是在听短工说祥林嫂去逝之后写的:“冬季日短……人更加感得沉寂。”这一段中,雪很厚,天气很冷,加上“夜色”,更使人感到悲凉,正如鲁迅所说的“沉寂”。祥林嫂,一位农村妇女,就这样悲惨的走了,无人在乎,无人过问,无人关心。这表现了当时国民的冷漠,可见封建制度对中国人民的毒害之深。

在小说的第四部分有一句:“微雪点点的下来了。”紧跟着是祥林嫂与柳妈的对话,在谈话中,柳妈给祥林嫂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到阴间会被劈成两半,而下着雪似乎与祥林嫂的内心一致,冰冷。尾声,鲁迅先生再次写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我在蒙……拥抱了全市镇。”

篇10:鲁迅描写人物段落

《孔乙己》 孔乙己:“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故乡》 闰土:“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篇11:描写鲁迅的句子

中国很早就关注民俗,并把它作为国家治乱的表征。近现代以来,不少作家重视作品的乡土气息,有意识地在写作中作较为细致的民俗描写。鲁迅那些以绍兴为背景的小说就很注意对江南民俗的描写,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鲁迅不是民俗学专家,其作品中细致的民俗描写只是出于追求写作的真实性,并非有意识从民俗视角来挖掘记载,但这些描写却是研究绍兴乃至江南民俗特色的重要资料。《祝福》和《故乡》描写的绍兴人民的生活文化,既有历史传承下来的“祝福”民俗的描写,又有闰土“看瓜刺猹”的当代气息的民俗图景。综观其作品,不难发现鲁迅笔下的各种民俗世象完全符合现代意义下民俗的各种特征:社会性集体性,地域性民族性,稳定性和变异性。如祝福就反映的是绍兴人民一种集体性的社会活动;《祝福》《故乡》主要就是以绍兴为背景展开情节,反映的是当地汉族社会的民间生活文化;《祝福》把若干年前的祥林嫂与行将故去的祥林嫂对照着展开,《故乡》则以追忆的方式展开,把“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和现在进行对照,空间变化不大,时间跨度较大,其间所发生的民俗事象如年复一年的祝福仪式,两代人闰土、水生的取名风习,都表现出民俗的稳定性和传承性。当然,时过境迁,鲁迅笔下的绍兴民俗也有些变异,如《故乡》里搬家时许多人想过来沾点小便宜的民风或者就是二十年所不曾有过的。

现代民俗学按民俗的内容进行分类,包括经济民俗、社会民俗、游艺民俗四大类,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描写内容丰富,各个方面多有涉及。如经济民俗方面有:《故乡》中对绍兴地方给人做工的长年、短工、忙月的介绍,对海边瓜地“看瓜刺猹”的诗意场景的描绘,便是农业生产民俗知识;对祥林嫂服饰的多次白描、对闰土小毡帽、银项圈的看似不经意的点染都反映出其时其地的服饰特色;《祝福》中白篷船、《故乡》中“我”来去时坐的船,联系《社戏》中的航船、乌篷船、白篷船,不难推测出绍兴地方的交通民俗。鲁迅小说展示的是国民性的问题,往往以小见大,其中许多反映的是其时其地的社会民俗。如那个社会里的劳动用工制度、地主老爷与雇佣农民的关系状况、邻里乡亲之间的不和谐成分、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低下诸问题在《祝福》和《故乡》中都有反映,而闰土的被雇、祥林嫂的被强迫改嫁等等绝非个别现象,而是当时整个社会生活民俗的.缩影。鲁迅隆重的岁末祝福活动更是岁时节日民俗中的典型事例,对祝福活动过程简洁明了的描述更是这一民俗活动重要的资料。请看鲁迅的描述:“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卖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整个祝福活动从准备到进行都说得很清楚,加上行文中多次提到祝福时的劳动过程,好多细节都显示出来了。在信仰民俗方面,《祝福》《故乡》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说明了绍兴地方的民间信仰、禁忌。如“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饿隐语”。像祥林嫂那样二婚女人可能会败坏风俗,“祭祀时候可用不着她沾手”;祥林嫂为了来生不得不到土地庙捐一条门槛做自己的替身;闰土五行缺土就取了这样的名字;父亲怕闰土死去就在神佛面前许下心愿而用圈子将闰土套住:都是绍兴地方的信仰民俗。像闰土玩的许多有趣的游戏如装捉小鸟雀,赵庄每年例行上演社戏,则属于游艺方面的民俗。

上一篇:公开课活动方案下一篇:护理实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