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祝福》观后感

2024-05-16

鲁迅《祝福》观后感(共8篇)

篇1:鲁迅《祝福》观后感

影片《祝福》主角祥林嫂是一位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她丈夫祥林死后,狠心无情的婆婆要将她卖出,无奈逃到鲁镇四老爷家做佣人。好景不长很快被薄情的婆婆抢走卖到贺家。祸不单行的祥林嫂又遭遇了失夫丧子最后沿街乞讨,惨死在街头。

本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有两处最动心怵目!一是祥林嫂反复讲述儿子阿毛的故事。可怜天下父母心,假如一位母亲失去了视如珍宝的孩子怎么能不伤心?可是祥林嫂的.遭遇却没有同情,反而去嘲笑她。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也是人性的悲哀。

二是人们说祥林嫂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苦的积了一年的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对她的歧视。我觉得那个时代人们都太迷信神,不能用正确的心态去对待社会弱者。反而变本加厉的欺负弱者最后活活的逼迫,这是封建社会最愚昧的表现。

如今我们生活在生活无忧的地方,不愁吃穿。过往贫苦的生活让阶级划分的很厉害。倘若让祥林嫂活在现在这个社会,那她的遭遇就不会这么悲惨。至少有人去关心她,有专门的社会救助站去帮助她,不至于流落街头沦为乞丐!生活的时代不同,命运自然天差地别。旧的东西会被新的事物替代,我们也迎来了新的社会。

当然,现在的幸福是革命军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

篇2:鲁迅《祝福》观后感

《祝福》的故事,在读书人中广为流传。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了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剧中主人公祥林嫂,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她十岁半被婆婆买来做了童养媳。而当时的小“祥林”却还在“摇篮眠”!“白昼间我喂他三餐饭,到晚来我给他把尿布来添!含辛茹苦十余载,成亲半年命归阴!”这便是三十岁刚满、一个连自己的姓名都不知道,只被人唤作“祥林嫂”的人生悲剧的开始。庆幸的是祥林和他弟弟祥根都很善良,祥林死前硬是恳求妻子逃离了家园,因为此刻卫癞子正在设计出卖她!此时的祥林嫂,有的是力气,而且又聪明、又勤快。她经人介绍,初次来到鲁镇的鲁四老爷家去帮佣,鲁四太太说她:“力气大来工钱低!”所以很愿意收留她。而鲁四老爷却从心里嫌弃她是个“寡妇”,但迫于雇人难而不得不暂时留用了她。他还忠告他的太太:“对下人满意,只可喜于心,莫可露于外!”可见,他是一个多么阴险、狡诈的家伙啊!

两年后,卫癞子终于千方百计地打听到了祥林嫂的下落。首先,他明目张胆地以“父债子还,夫债妻填”为理由,索走了祥林嫂靠帮佣攒下的辛苦钱。然后,又和她婆婆串通一气,设计抢走了去河边淘米的祥林嫂,把她卖给了深山密林里的贺老六。起初,祥林嫂死活不从,还想一死了之,并为此碰得头破血流!无奈,在众人的强拉硬扯下,还是“拜了堂”!酒席散后,凑热闹的众乡亲相继离去。从昏迷中醒来的祥林嫂,心中充满了怨愤,她含泪反复哀求贺老六:“放我回去!放我回去!„„”心地善良的他,不忍再伤害眼前这位可怜的人!于是,他答应了祥林嫂的请求。但当他问道:“你是回鲁家帮佣,还是回家”时,一句话却触动了祥林嫂的满腹心事:“回家,我哪里还有家?”是啊,天地如此之大,竟然没有她的落脚之处„„于是,两个苦命人儿又相帮相依,组成了一个“新家”!

秋去冬来,岁月更替。五年后的一个春天,他们夫妻俩生下的“小阿毛”也已长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好孩子了。他是那样听话,那样乖巧,那样讨人喜欢。妈妈让他做什么,他就去做什么。此时的祥林嫂心中充满了幸福感,她是那样满足,那样快乐,那样满怀希望!

一天,阿毛爹上山去打猎,突然被乡亲抬了回来,说是“伤寒”病又犯了。贺老六还挣扎着说:他刚打死了一只狼就犯病了,另一只狼却逃走了!祥林嫂忙于抢救丈夫,就让阿毛去门口剥豆吃。不想,他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此时,卫癞子又闯进贺家逼债,惹恼了本已生病的贺老六要与他拼命。卫癞子乘机将贺老六从胸口猛填一拳,他顿时口吐鲜血,倒地身亡。而此前祥林嫂为了安慰病中的丈夫又出门去找阿毛,却猛然发现踪影皆无!忽听有人高喊:“打狼,打狼„„”待她失魂落魄地和乡亲们一起追去时,孩子已被狼吃了!“五脏都已被挖空了,但手里却还紧紧地抓着那只篮子„„”

此时的祥林嫂又该如何呢?面对丧夫失子的不幸,面临卫癞子“抢房又将穷家端”的悲惨结局,无奈之下,她只得又奔鲁家去帮佣。但鲁家对她的态度,上至老爷、太太,下至佣人柳妈都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人人厌来个个嫌!”——“皆因我两次守寡命运贱!”老爷、太太还吩咐柳妈:“只可让她做些下人的活,祭祀时是千万不能让她插手的!”柳妈又恐吓她:“你如今嫁了两个丈夫,那两个死鬼在阴间都等着你,等你死了要将你锯开来分给他们„„”并送给她一本关于“阴曹地府”的画册!夜幕降临,孤独的祥林嫂拿着它,越看越心惊,越看越害怕!耳边还不时响起柳妈的那些话„„万般无奈之际,她不得不听从柳妈的建议:“现唯一的办法是:去土地庙敬个神,捐个门槛让千人踏,万人踩,那样就赎了你一世的罪名!”于是,祥林嫂又把“多年辛苦”换来的工钱全部交给了“庙祝”,并赊账“捐了门槛还了愿”!

一年一度的“祝福”又到了,鲁家上下,忙碌中透出丝丝喜气。当祥林嫂“高高兴兴到堂前”,为鲁四老爷家端来“祝福”的年饭时,“忽听老爷太太一声喊,”说她“是不祥之物,伤风败俗,除夕之夜赶外边!”„„这下彻底打破了祥林嫂继续生活下去的梦想,使她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绝境!

痛定思痛,绝望、愤怒的祥林嫂终于鼓起勇气,手执利斧走进了那座“土地庙”,她要去“砍门槛”!她要把这象征着封建迷信的神权统统毁掉!她满怀“不怕天,不怕地,不怕天地和神仙!”“到阴间即便是刀劈斧剁也心甘!”的一腔豪气和怨气,砍掉了那个曾被“千人踏、万人踩”的“门槛”!在又一个“祝福”的风雪之夜,倒在了鲁四老爷家的门前„„至此,全剧画上了一个凄凉而悲惨的句号!

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自其问世以来,相继被改编成各种戏曲,我观赏过的有:越剧、黄梅戏等,它们的改编可谓风格各异,各有千秋。剧作家都能吃透鲁迅小说的深刻内涵和思想精髓,着力塑造祥林嫂这个凄惨的悲剧形象。但秦腔的改编却又将这一悲剧人物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即增加了“砍门槛”这一重要情节,还增添了一些必要的次要人物和必要情节,使得这幕悲剧比小说更令人玩味,更令人荡气回肠!尤其是“砍门槛”这一情节,使原本柔弱、卑微的被损害、被侮辱的“小人物”——祥林嫂,具有了坚强不屈、不甘屈辱、与命运做最后抗争的光辉形象,使她的反抗精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使观众从她那如泣如诉的哀怨声中,听到了她痛苦的呻吟,听到了她愤怒的控诉,更听到了她不平的心声!祥林嫂的艺术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令人思考,催人奋进,教人学会生活,学会珍惜。

记得当代著名作家丁玲曾说过:“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都把她往死里赶!”此话的确很精辟。她本是一位勤劳、善良、倔强、坚强的农村劳动妇女,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她却被践踏、被迫害、被摧残,最终被旧社会所吞噬。面对封建礼教对她的种种迫害,她也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然而最后还是被彻底压垮了。

《红楼梦》中妙玉曾说过:“哀莫大于心死!”当绝境中的祥林嫂“抬头问苍天:‘魂灵究竟有没有?魂灵究竟有没有?’”时,“苍天——不开言!”又“低头问人间:

篇3:论鲁迅先生的《祝福》

一.祥林嫂的生命史

祥林嫂生命的第一阶段———出生时期。生为女性, 要承受更多的痛苦和磨难。伦理、道德的强化, 程朱理学, “三从四德”、“贞妇”、“节烈”的绳索桎梏等着她。

祥林嫂生命的第二阶段———生存时期。生命走向成熟的过程是她对自己不可改变的性别身份的尊严、自由、价值的否定的过程。“祥林嫂”, 就成了她永远的身份标志。“从一而终”的女性人生观, 在祥林嫂这里, 具体化为“从祥林而终”。而祥林的突然辞世, 不仅使得祥林嫂失去了生活的依靠, 就是她精神上的“从”, 也没有了一个具体的实在物。但“从一而终”的生命信念不能改变, 于是, “从”变为“守”, 要守住自己曾经有过的, 现在已经没有了的那个“一”。这叫“节”, 是不能失去的, “饿死事小, 失节事大”已经深入进祥林嫂的灵魂深处。正值盛年的女人, 要钳制住自己正常生命的欲望, 忍受住正常生理需要的煎熬, 那得需要一种极其巨大的力量。已经内化为祥林嫂自律力量的封建伦理、道德, 就有这样强大。它就使得祥林嫂甘愿以这种革除自己天理欲望的方式, 来消尽自己生命的时光。当婆婆把她卖给另一个男人, 无疑是对祥林嫂“从一而终”人生信念的轰毁。她拼死反。她逃跑, 她要撞死。“从一而终”是对她身体生理的摧残, 而逼她再嫁, 则是对她心灵精神的毁灭。

依照世俗的标准来衡量, 祥林嫂和贺老六婚后的那段生活, 应该是幸福的。一个女人, 有疼爱自己的丈夫, 有活泼可爱的儿子, 这也是一种美好的人生状态;是祥林嫂在脱离了 (虽然不是自愿的) 那种“从一而终”的礼教生活后, 才能得到的一种美好生活。当然, 悲剧祥林嫂是不会在这种美好中享尽自己天年的。夫丧子亡, 极其沉重地打击她之后, 将她推进了更为深重的精神灾难的深渊, 将她推到了生命的尽头。

祥林嫂生命的第三阶段———死亡时期。死亡之前的祥林嫂在贫困中饥寒交迫。身体之外, 在风雪交加的时节, 她沿街乞讨, “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 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 下端开了裂”。以乞讨活命, 而破碗中却是空空如也。身体之内, 她间着挣扎无果的绝望。她惧怕自己死后被阎王锯开分解的结局, 于是想方设法为自己赎“罪”, 用自己的全部劳动所得“捐门槛”, 但是, 鲁四老爷的态度明白的告诉她:没用!死后也不能得到安宁, 她没有了任何解脱悲惨痛苦的路。最后, 在惊惧、恐怖之中, 在死后的寂寞、冷酷之中, 祥林嫂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最后一步———死亡。

二.悲剧的起源

祥林嫂的悲剧当然首先起源于她的奴隶性格。

鲁迅先生是深刻的洞悉中国传统文化者。他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概括为奴性文化。他说:“中国的文化, 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 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无论中国人, 外国人, 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 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 (《老调子已经唱完》) 鲁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 至多不过是奴隶, 所以, 他在杂文《灯下漫笔》中指出, 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从来只有两种命运: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 二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祥林嫂的一生, 便始终在这两者之间浮沉。作为一个善良、朴实、勤劳的贫苦农村妇女, 祥林嫂平生最大的愿望, 就是用自己诚实、勤恳的劳动, 换取一种最起码的“人”的生活。但她身上的奴隶性格害了她。

《祝福》中, 祥林嫂唯一的一次笑是当柳妈提到改嫁的事时, 她自然地想起了和贺老六短暂的幸福, 更忆起了他们的孩子阿毛, 于是, 她情不自禁地笑了。这是发自心灵深处的会心的笑, 是对过去那段美好生活的深情的怀念。但这笑的背后消解了祥林嫂曾经激烈反抗的意义。奴隶性格再一次占了上风。新丈夫“有的是力气, 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加上有了孩子, 她就又感到满足了。旁人也认为她“交了好运了”。可这种“满足”和“好运”, 其本身就带有悲剧的性质。因为她所感到满足的, 并非是不受压迫的“人”的地位, 而是“安分耐劳”的奴隶式生活。

这极难得的一笑, 又是那样的短暂。当柳妈盯着祥林嫂的眼睛, “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 立刻敛了笑容, 旋转眼光, 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 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地说。“再一强, 或者索性撞一个死, 就好了。现在呢, 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 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 你将来到阴司去, 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 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 分给他们。我想, 这真是……”

于是, 祥林嫂崩溃了。祥林嫂花了极大的代价去捐门槛, 再一次表明她的奴隶性格信服了神权迷信, 要以门槛作为替身, “给千人踏, 万人跨”, 好赎了自己一世的“罪名”, 免得死后到阴间再受酷刑。封建势力的高压与愚弄, 就是这样残害, 扭曲了祥林嫂的灵魂。

三.悲剧的根底

祥林嫂的悲剧应该归罪于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对人的残酷精神虐杀。但在对祥林嫂的悲剧进行解读时, 我们或许会问这样的问题:

祥林嫂的悲剧与鲁四老爷有直接的关系吗?鲁四老爷一家并没有意要欺凌祥林嫂, 他们倒是如数给祥林嫂工钱, 而且最初也不乏同情心, 先是虽然“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但还是收用祥林嫂做女佣;后来祥林嫂再度守寡后, 虽然很是忌讳, “起初还踌躇”, 但听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后, “眼圈就有些红了”, 仍然继续收留了她;对祥林嫂后来迟滞的劳作, “已颇有些不满了”, 但也并没有怎样苛待她, 只是不许她插手祭祀活动。

再看着鲁镇上的一般群众, 你也很难说他们对祥林嫂有什么明显的恶意。但只因为祥林嫂寡妇再嫁, 他们和祥林嫂交往时“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讲话, 但笑容却冷冷的了”。其后她的不幸遭遇虽然一度使人们“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 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但最终“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 也知道是在嘲笑她”, 之所以嘲笑她, 是因为她的“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即便是柳妈, 她与祥林嫂同为女佣, 你也很难说她给祥林嫂讲阴司、阎罗大王的故事是为着折磨祥林嫂。她也许倒是真诚地为祥林嫂担心呢, 还给祥林嫂想了一个捐门槛以赎罪的办法。

丁玲在谈到《祝福》时曾说:“我读这篇作品觉得这是真正的悲剧。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 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一样在把她往死里赶, 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因为并不是这一个人, 或那一个人才造成她的悲哀的命运的。假如是这样, 那就只是人的问题, 换了一个人祥林嫂也会幸福起来的, 但鲁迅就不是写这些, 不是写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 他是写封建吃人, 写旧社会吃人, 只要是封建统治着的地方, 祥林嫂就是没有出路的。……这样的作品, 一句教训人的话都没有, 可是你读了后能够不深深觉得封建可怕吗?” (《跨到新的时代来·“五四”杂谈》)

祥林嫂的悲剧更深刻的来源在于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 “人的精神生活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意识的部分和无意识的部分。意识部分小而不重要, 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 而广阔有力的无意识部分则包含着隐藏的种种力量, 这些力量乃是在人类行为背后的内力”。他还作过一个形象的比喻, 说是人的精神结构恰如一座冰山, 其露出的1/8是意识部分, 而淹没在水面以下的7/8是无意识部分。也就是说, 无意识属于人的心理结构中更深的层次, 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真实最本质的部分。他的得意门生荣格继承了他的学说, 并对他的无意识的构成内容作了全新的修改。荣格认为, 无意识有两个层次“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对此, 他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高出水面的一些小岛代表一些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部分;由于潮汐运动才露出来的水面下的陆地部分代表个体的个人无意识, 所有的岛最终以为基地的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所谓集体无意识, 简单地说, 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 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 正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

祥林嫂在她的生命即将终止之前,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偶然性的革命性的追问。祥林嫂的追问“是在遵循旧的社会规范作了最大的努力但仍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 才对大家认为天经地义的合理存在表示怀疑的。就是说, 封建礼教在其合理性 (不要忘记, 其最初形成时, 是有其必然性、合理性的) 完全丧失殆尽, 在最虔诚相信它的人被它通到绝路上时, 才迫使其不得不怀疑它、反抗它, 在这同时, 也就最终敲响了它的丧钟”。这种对集体无意识的怀疑、质询, 最初并不是从理性上开始的, 而是在个体感性生命被逼到绝路上时, 以一种个体感性的形式出现的。所以, 祥林嫂并没有以一种明确的理性认识来反抗、怀疑封建礼教, 她关心的只是自己是否会进入地狱, 是否会与死掉的一家人见面。但正是通过这种个体无意识与集体无意识的冲突形式, 才真正真实地体现了社会发生的最初的但却是本质的变化与变革, 只是在我们过去的观念中, 总以为最初的社会的变革、革命是在一种清醒的理性指导下进行的, 我们也就因此而忽视了祥林嫂对集体无意识怀疑、质询的革命意义, 也就因此而忽视了阿Q那“如果中国真正发生了革命, 我的阿Q也只能是革命者”的一面。这种对集体无意识的怀疑、质询, 这种社会、时代的最初变革, 是在中国本土上发生的, 有着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与最深厚的社会土壤。我们看这篇小说, 这种质询、怀疑是由祥林嫂发出的, 而不是由从观念层面上接受西方现代文明的知识分子———“我”来发出的, 虽然“我”深知鬼魂、阴司的有无。那也就是说, 中国传统文化质的变革, 不是仅仅在观念层面上就能够从西方移植过来的, 其质上的变革, 正是因为这种文化已经将中国人的感性生命完全窒息, 而不得不在生命窒息前的质询、怀疑中而被迫发生。

篇4:鲁迅小说《祝福》空间叙事研究

关键词:《祝福》;空间叙事;私人空间;典型空间;社会公共空间

小说不仅是一种语言艺术,也是一种时空艺术。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和推进、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的描写,乃至主题的表现,都必须依托某种特定的空间场所。从这种角度来看,空间于小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鲁迅小说《祝福》的空间设置巧妙,转换自然,既顺应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需要,也在环境描写中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传达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一、私人空间

笔者将祥林嫂的个人生活空间命名为“私人空间”,即她婚前婚后的家庭空间,具体分为婚前出生的家庭、第一次结婚后组建的家庭、改嫁后建立的家庭等三个略写的空间。这个“私人空间”是小说叙事场域之一,既规定了叙事内容,也制约了故事内容的家庭伦理性质。伴随着“私人空间”的设置和转换,祥林嫂的生活境遇也每况愈下,渐趋不幸,最终走向毁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亦在这三个“私人空间”的自然切换中呈现出来,她的命运走势愈加明朗,凝聚在她身上的蕴涵也逐步得到挖掘和显现。借由此,作者完成了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吃人”这个主题的表达。下面笔者试细论之。

作者对祥林嫂出生的家庭一笔带过,可谓惜墨如金,但别具用意。这个私人空间是由卫老婆子介绍祥林嫂的基本情况时说出的。小说对于她未嫁前家庭的介绍极其简略,读者无从得知其具体情况,但小说仍露出一些端倪,读者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祥林嫂的社会地位。如祥林嫂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靠打柴为生的男子,二者年龄相差之大,可见当时男女婚配的不合情理,也可想见祥林嫂是如何屈从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家长包办婚姻的。从祥林嫂的婚配对象来看,其嫁给的是一个以打柴为生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人民,由此可知祥林嫂未嫁前的家庭这个“私人空间”暗示的家庭背景,即她很可能也是出生于一个普通劳动人民家庭。她未嫁前的这个家庭“私人空间”承载的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男尊女卑等封建纲常伦理依旧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女性地位之卑微也可想而知。祥林嫂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姓氏和祖籍都不确定,只能推测她姓卫,家在中山卫家,可见其社会地位之卑微。作者对祥林嫂的家庭情况和其人介绍语焉不详,乃是有意为之,是为了暗示祥林嫂出身和家庭地位的低下。

祥林嫂作为她父亲的附属品而嫁了出去,换来的无非是用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的财产彩礼。女性毫无婚姻自主权,亦无人格自尊可言,更遑论其社会地位。作者匠心独运,巧妙设置了这个“私人空间”,正是为了揭示以祥林嫂为代表的社会底层劳动妇女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仍然处于一种被压迫被奴役的境遇,并进而控诉当时的封建礼教的罪恶。这个主题与小说的写作背景具有内在契合性。辛亥革命后,我国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女性依旧处于男尊女卑的不平等地位。

小说第二个“私人空间”是祥林嫂第一次嫁人组建的家庭。小说如此描述这个“私人空间”的家庭成员组成、家庭经济情况和封建家长制度:“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可知,祥林嫂在这个家庭中没有社会地位,只是充当生儿育女的工具,给这个家庭出卖自己的血汗却不能享受劳动成果,家里的一切事情仍然是她的婆婆说了算,她把第一次在鲁四老爷家做工赚取的钱全部交给她的婆婆,被婆家绑架回去卖掉,如此等等,都说明了祥林嫂的卑微地位。按照当时门当户对的婚配原则,祥林嫂嫁给了一个以打柴为生的男子,就暗示了祥林嫂命运的不确定性。她的丈夫既然以打柴为生,依靠自己的体力来维持这个家庭的生活,一旦丈夫有个三长两短,祥林嫂就失去了依附,面临着守寡和改嫁的选择。事实证明,祥林嫂确实没有避免这种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轮回诅咒。按照当时“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封建纲常,丈夫死后,祥林嫂似乎失去依附,但实际上又得到一个新依附,即她的婆婆,所以她成为她婆婆的财产,继而被卖掉。这个“私人空间”演绎着的仍是妇女被压迫被榨取的悲惨故事,揭示的仍是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本质。

小说第三个“私人空间”是祥林嫂改嫁给贺家墺的贺老六组建的家庭。这个“私人空间”仍讲述着祥林嫂个人的悲惨故事。刚开始祥林嫂殊死反抗,后来被迫屈服,继而生了儿子,丈夫有力气,有自家房子,“她真是交了好运了”。按理说,这本是一个女人应有的再普通不过的生活图景罢了,卫老婆子却说她碰上好运,讽刺意味显而易见。这足以说明女性在当时社会里仍然肩负着生育儿子的压力,为丈夫传宗接代服务,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深入骨髓。祥林嫂嫁给贺老六后,可惜好景不长,丈夫死于伤寒,儿子被狼叼走,她又失去依附,被大伯扫地出门,无家可归了,其命运可谓异常悲惨。这个以家庭为中心的“私人空间”述说关于作为家庭妇女的祥林嫂夫死子夭而无家可归的悲伤故事,传达的主题依然是封建礼教思想对劳动妇女的残害压迫。

综上所述,这三个家庭式的“私人空间”讲述的都是关于作为社会底层劳动妇女代表的祥林嫂个人的不幸故事。无论是她奉命出嫁、生育劳动,还是被迫改嫁、夫死子夭,都是普通百姓应有的生活常事和人生变故,属于家庭伦理的叙事性质,表达的都是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压迫欺侮的主题。

二、典型空间

较之描写简略的“私人空间”和“社会公共空间”,鲁四老爷家在小说中叙述篇幅较长,描绘相对详细,是小说着力描写的主要叙事场域。这个“典型空间”的容纳能力强,覆盖面广,能把社会上各色人等都囊括进来,众星拱月般围在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代表的鲁四老爷的周围,展现的是鲁四老爷如何从经济和精神上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恶劣行径,刻画了鲁四老爷冷漠虚伪的本质,揭示了封建礼教思想的吃人本质。鲁四老爷家这个“典型空间” 以祭祀祝福为事件中心,把地主阶级鲁四老爷、四婶和市侩人物卫老婆子以及祥林嫂等佣人凝聚在一起,讲述了鲁四老爷等是如何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死亡境地的。

小说直接描写这个“典型空间”的是对鲁四老爷书房的描绘,突出其沉闷压抑的特点,以暗示鲁四老爷封建习俗和迷信思想的根深蒂固。最能体现鲁四老爷卫道思想的是祭祀大事。古语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作为国家统治阶级的重要代表鲁四老爷,当然要重视年度大事祭祀祝福。为了迎接福神,鲁四老爷认真待之,准备了丰盛的福礼,用很低的价钱雇佣了很多劳动人民。这说明鲁四老爷的生存和统治是建立在剥削劳动人民的基础之上的。而作为社会底层劳动人民代表的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正体现了鲁四老爷的剥削压迫本质。鲁四老爷一方面嫌弃祥林嫂是寡妇,一方面却雇佣她,这充分说明了鲁四老爷和封建礼教的虚伪。更能体现鲁四老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本质的是,他既雇佣祥林嫂,又在她手脚不利索时把她赶出鲁家,让她最终沦为乞丐。这真切地表明了鲁四老爷打着维护封建礼教的幌子行榨取劳动人民血汗之实。此外,鲁四老爷对祥林嫂被绑回去的反应以及对祥林嫂之死的态度,都折射出封建礼教思想的罪恶和鲁四老爷的冷漠无情。

总之,这个“典型空间”如同一面镜子,呈现的是处于当时社会上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鲁四老爷是怎样压迫剥削作为社会底层劳动妇女代表祥林嫂的,揭示的是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尖锐矛盾,说明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改造还不彻底,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仍然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封建纲常思想余毒严重,社会变革依然任重道远。

三、社会公共空间

鲁镇街头是小说的“社会公共空间”,主要演绎社会普通人民如何取乐于祥林嫂悲惨过去的故事,折射出当时鲁镇社会的众生相,刻画了人们愚昧迷信、伪善冷漠的性格。这说明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是由整个社会环境造成的,她的个人悲剧同时也是个社会悲剧,造成她人生悲剧的社会根源在故事的推进中也逐渐得到昭示。

鲁镇虽然经过了辛亥革命的洗礼,但鲁镇街头这个“社会公共空间”依然弥漫着封建礼教思想的黑暗烟雾,生活在这个公共空间的人民依旧愚昧迷信,依然遵循封建传统陋习,举行送灶、祝福等祭祀大事,享受着自我狂欢,似乎要将这种精神盛宴一直进行下去。

按照常理,人们应当对别人的不幸心生怜悯和戚伤之情,但鲁镇人民却对祥林嫂的多次人生重挫漠然待之,不仅全无半点同情心,反而竞相从祥林嫂改嫁是如何屈从的、孩子怎样被狼叼走的以及她额头的伤疤的由来等诸多悲惨经历获取茶余饭后的谈资,从而满足不惜远道而来的好奇心,残忍痛揭他人痛苦以获得快乐。当时鲁镇普通民众人性之冷漠麻木于此可见一斑。幸灾乐祸的鲁镇人民与多灾多难的祥林嫂就构成了看与被看的叙述模式,这个社会公共空间的世情浇薄和人性的劣根性就在作者的冷静观照中呈现出来了。如此一来,作者与鲁镇人民也形成了看与被看的讲述模式,二者的性格特征和情感态度逐一生成,进而,小说的写作意图就完整地表达出来了。

作者设置的祥林嫂的家庭式“私人空间”,诉说的是处于社会底层家庭妇女的悲惨故事,而鲁四老爷家这个“典型空间”里映射出的是社会上层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恶本质,鲁镇街头这个“社会公共空间”呈现的则是鲁镇普通人民愚昧麻木冷漠的人性。这三种叙事场域由一般到典型,最后扩大到整个鲁镇社会,这种巧妙的空间安排都为封建礼教思想戕害人性毁灭生命的主题所统摄,共同说明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普遍性和深广性,这样就使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

篇5:鲁迅祝福读后感

鲁迅祝福读后感1

上中学时,喜欢读鲁迅小说。最近重新看了《祝福》,又有了更深的理解。祥林嫂的悲剧,是对封建势力的控诉。鲁迅的一生,是与千百万劳苦大众站在一道的,这一点,在《祝福》里面反映的很明显。

一般人阅读文学作品,常常是从旁观者的视角来看它。要是作一下角色互换,如果我们是鲁镇村子里的一个人,我们会对祥林嫂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如果我们就是祥林嫂本人,面对那么多的精神苦难和身体苦难会怎样?自己又希望他人如何对待自己?

很多人就是鲁迅笔下的“无聊的看客”,对同一阶层的祥林嫂的死也是那么的无所谓!很多人也不过是把祥林嫂当成是茶余饭后的谈资,鲁镇人对祥林嫂的痛苦是又冷又尖的鄙视与戏笑,这是一种对他人痛苦的麻木冷漠。

经典作品可以穿透时间与空间直达今天,是培育、增加了我们的人文素养,看到愚昧的人的原型下值得尊敬的痛苦,也剖析自己认出我们的原型而涌出悲天悯人的情怀,理解人世间的痛苦。那么这思想的成长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我想人们若都能站在他人的立场去与之交往,不管是同事间朋友间两辈间一定是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纠缠、伤害,而多了人性化的理解关怀,当然我们的理解是在法律与道德的范畴内。

一个人如果不懂爱别人,不去资助受难的人们,不同情弱者,那么这样的人就是低级的人。从鲁迅作品中,要读出人性的根本,读懂自己的为人处世方式,更要认出自己的缺点,看出社会的不公。起码要明白,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不尊重别人就是不尊重自己,因为人都一样。

《祝福》堪称一部经典之作,历经时间的考验,人们仍能常读常新。鲁迅作品的丰富的艺术内涵与思想内涵,的确是博大精深。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仍象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今天的我们身上的劣根性。

鲁迅祝福读后感2

鲁迅的《祝福》这篇文章是我在学校里读的一篇散文。本来我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但读后我倍压抑,心情十分沉重。

我个人认为,《祝福》是鲁迅写得最能反映封建社会的愚昧无知的小说。他用“我”的眼光(“我”并不是鲁迅,而是鲁迅虚构的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把祥林嫂这个人物鲜活地表现出来,把世态的苍凉,封建社会的黑暗暴露无遗。无论是从写事还是写人上看,《祝福》都是一篇非常能反映旧社会丑恶的文章。在我认知鲁迅以前,我一直以为,鲁迅只是一个思想前卫,语言犀利的作家。他的出名只是因为他的杂文和他的思想,但是在看了《祝福》后,我对他的看法渐渐改变,觉得他是一个凭着真本事而屹立在中国文坛上的泰斗。

鲁迅的《祝福》一开始就给人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写那满天飘舞的雪花,让人感到荒凉痛苦。然后鲁迅慢慢地用祥林嫂的死引出她的一生的悲剧。鲁迅的叙述很自然,把祥林嫂由逃走——打工——被绑走——再嫁——失去丈夫和儿子——再打工——遭唾弃这些遭遇很完整地表达出来,全文鲁迅用一个见证人的叙述方法叙述祥林嫂的一生,没有直接在文章中表达出对祥林嫂的同情。但他在叙述中让读者深深被故事吸引,使大家同情祥林嫂,这表现他的深刻的文学造诣是极高的。这一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我觉得文章最费解也最发人深思之处是文章的题目“祝福”,文章为什么不叫“祥林嫂”呢?文章写的是悲剧,但是却用了一个很有希望的题目,这正是鲁迅先生最高明的地方,简单的“祝福”两个字,把悲愤和希望都表现出来,引人深省。

文章是表现生活的。而鲁迅的《祝福》是揭示生活,把当时的社会的黑暗愚昧展示给读者。祥林嫂第二个丈夫死了后,她回到鲁家打工,主人并没有关心她,而是在意她的表现比不上以前了,而且还认为她是个克星,在祭奠的时候不让她碰供品。祥林嫂用自己一年的工资去捐了条门槛,但是却仍然没有法改变大家对她的看法,而她自己也过不了自己一关,迅速衰老,自己首先在精神上把自己杀死了。祥林嫂死在大年夜,但是却没有人把她当人看待,只是说她死的不是时候。

鲁四老爷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表,他所持有的是保守的封建道德观,对祥林嫂是鄙夷的;而小说中的我是小资产阶级,是萌发的新生力量和先进思想的代表,虽说唯唯诺诺,但对祥林嫂的遭遇是抱以同情的。从西汉至清末,儒家思想作为社会的主流文化,深扎在中华民族的.头脑中,男子三纲五常,女子三从四德,是为人的基本准则。两千多年的根深柢固,随着封建制度的瓦解,面临进步思想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封建的道德准则是与社会现实脱轨,无视人权的。思想的因循守旧是当时中国落后而不奋起的根源。鲁迅呐喊着,以慰籍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和前驱者,唤醒麻木的人们,鼓舞进步青年寻求救国之道……

所以,我要说,站起来吧!迷茫中的人们。起来奋斗吧!

鲁迅祝福读后感3

昨天在鲁迅的《彷徨》里又一次读到了《祝福》也就是在不久我又在网上看了一遍同名电影。这已经是我第二遍读和看《祝福》了。书中说的和影视演的是有一些出入的,但是主要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我总感觉影视里祥林嫂要更加的深刻。直到现在我也无法想像为什么在那个社会一个人竟然会那样悲惨的死去,不知道是因为那是的人思想太保守了还是说现在人的思想太开放了。

书里的这样一段让我颇有些印象——以身为乞丐的祥林嫂碰到回鲁镇的鲁迅问鲁迅:人死后到底有没有魂灵,鲁迅也不太确定当时我感觉应该是鲁迅为了给祥林嫂一些精神寄托才说:可能有吧。但是祥林嫂又反问道:那也有地狱了?鲁迅无法回答了就搪瓷的走了。几天后鲁迅从下人的嘴中得知祥林嫂死了,这使得鲁迅很是愧疚总感觉是自己的话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可见鲁迅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一个人,当祥林嫂二次丧夫走投无路又一次回到鲁四爷当下手的时候,同为下人的柳妈竟说祥林嫂到阴间要被那两个死鬼用锯锯成两半,这使得祥林嫂很是恐惧只有去庙里捐门槛让万人踏千人骑才能减轻自己的罪孽。祥林嫂将积攒的一年的工钱去庙里捐了一条门槛,后来总被主人打发了从此变成了乞丐,就这样在死了两次丈夫阿毛又被狼吃了之后祥林嫂终于没有了气力就在那个祝福的晚上祥林嫂死去了。

纵观祥林嫂的一生怎是坎坷二字了得一个那么要强的女人到最后却是那样的命运在过去的社会人太容易死了病源来自思想上,现代的人也太容易死了病源来自身体上,这也许就是常说的横竖都是一死吧。

鲁迅祝福读后感4

今天,我阅读了鲁迅先生的《祝福》,读后我深有感受。

小说采用倒叙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在封建礼法的迫害。蹂躏下牺牲的旧社会劳动妇女的形象——祥林嫂。祥林嫂一生非常悲惨:二十六七岁就成了寡妇,给“四叔”当女工,后来又被强行嫁给贺老六,结果贺老六也死了,孩子阿毛又被狼叼了去。她又被迫给“四叔”当女工。在四叔家,她又受到歧视被逐走,最后饥寒而死。

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充分反映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奴役和歧视。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鬼神迷信和封建道德观念对人民的虐杀。

小说多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特点,例如:“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啊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伤了香案的角,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了几层布还止不住血呢。直到把她捆在床上,和她男人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这一段中“撞”“碰”“流血”“骂”写出了祥林嫂的反抗精神;“捆”“关”等写出了封建道德观对人民的迫害。

而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美好的世界,我们应该好好珍惜。

鲁迅祝福读后感5

一个彷徨又无助的身影,一个单薄又模糊的身躯,无力地向前,最终又无力的倒下,永久的倒下。“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这句话时而盘旋耳边,真切刺骨,时而遥远渺茫,漂浮虚幻……

是谁在黑暗中叹息,是谁在彷徨中挣扎?一个身影的逝去,却带来了无尽的深思。人道是黄河十曲,毕竟东流去,漂浮其间,无奈独流水……

祥林嫂——一个旧社会的典型代表,平凡的人生经历了不平凡的伤痛,弱小的身躯支持着沉重的压力,经历着时代轮回,四季交替,在凛凛寒风中,走向了生命的尽头——死亡,永远沉睡在厚厚的积雪之下。

祥林嫂怀着对世界的渴望来到了人世,却带着无尽的愁苦古都离开了。怜悯之心,固然有志,但更多是对社会的评判。这是我想起了孔乙己,同样是生活在旧社会,同样是受尽煎熬,同样是艰难的朝向远方,满满的逝去,留下一个沉痛的身影。这与祥林嫂惊人的相同。封建社会的腐朽,还有那艰苦挣扎的农民,一声声无奈的叹息,随着一个王朝的灭亡,一同消逝,找不到半点踪迹。

当清晨的风刮起第一粒沙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像电视画面一样,不自然扭动了一下,立即转向原貌,云依旧飞。风依旧吹,但我们都隐隐约约地感到这一不是原来的那个世界了。

朝露昙花,咫尺天涯,祥林乙己,已为虚无,东流水去无从返,倚心惊回往,八千年玉老,一夜枯荣,问苍天此生何必?

怅然若失,仰观前路,人生希望重重在,何必闭塞阻明月。一饮壶觞千滴醉,点滴心头,一语忧伤归空尽,只留一颗晶莹泪,悬在空中,留在感人心。

鲁迅祝福读后感6

沁凉如水的夜风如鬼魅一般划过城市的夜空,悄无声息,却惊醒了我沉睡的梦。迷惑懵懂的心还藏着昨日的忧绪与愁丝。一团一团,剪不断,理还乱。

读完鲁迅先生的《祝福》,我有种压抑是说不出来的。在我这个容易多愁善感的年纪,我常常会不由得读别人的故事哭自己。担这次,我却是压抑得落不下泪来。

只是,突然好想打开窗,让呼吸更顺畅些。

祥林嫂,这个悲剧的化身,历尽了尘世间所有的痛苦,带着满心的屈辱与伤害,终是离开了我们。为什么说是“终”?她的死,是偶然中的一个必然。即便她没有寻死的意愿,即便她还有生存下去的意念,她还是会被社会中那只无情的,黑暗的手所杀害。我不知道祥林嫂最终是死于何种原因,我只能揣测,她在闭上眼的最后一刻应该是没有忘记微笑罢。祥林嫂在生活中受尽苦难,历尽嘲讽,在封建礼教冷血的狞笑中步履艰难地走着。这时候,死亡对她来说,已不再是恐惧。在现实的痛楚里,死对她来说更像是一种解脱。她死了,我想,她是看到了安琪儿美丽的微笑了。当岁月的蹉跎将两鬓白霜吹进她的发,我想,她是看到了解脱的光点……

时光飞转,如今已不再是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黑暗社会了。在当今这个提倡“人人平等”“民主自立”的社会主义下,却还是“隐藏”着许许多多不同概念的“祥林嫂”。

现在这个提倡“计划生育”的时代中,我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个个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父母无不是“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然而,在糖罐中长大的我们,却是有许多悲凉。不可否认,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爱,但在被关爱的过程中,却是既享受又害怕。我们得到的越多,就害怕得越厉害。我们怕自己不够好,给不了、做不到父母所期望的。我们理解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真的理解。我们当然在努力,再努力,努力使自己看不到父母失望的表情。可,沉浮风景。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到处可见“沉浮风景”。有人浮起来,就必有人沉下去;有人在笑,就会有人哭泣。我们也许真的不是很惧怕失败,我们只是害怕失去。失去父母鼓励的微笑,失去爬起来的信心。关爱,期望,学业,考试,升学……太多太多,压迫着我们。我们都承受着应试教育给我们的种种压力。它束缚着我们,就好比束缚着祥林嫂的封建礼教,让我们身不由己,让我们意识到竞争的残酷——你不去踩别人,就要被人踩。但同时,我们却也在拥护着应试制度,认为那是现在最公平的方式,每天每天地用功。达尔文是对的——“适者生存”。我们都在尽力让自己适应,适应充满压力的生活,适应残酷的竞争,适应让自己更强壮与强大。

这里,我们的悲伤没有泪。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鲁迅祝福读后感7

祥林嫂已然已经受不住这个以外得沉重打击,她当时就说“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一个善良的灵魂被彻底摧毁,欲做奴隶而不得的祥林嫂,终于一步一步地被推上了死亡的深渊。

而然,最大的不幸并不在于祥林嫂这一连串悲惨的遭遇,而在于她一再地把自己的不幸当成幸福。这才是祥林嫂不幸中得最大不幸,悲剧中的最大悲剧。

鲁迅用这一支饱蘸了满腔悲愤的笔,入目三分地描写了祥林嫂悲剧的一生,也深刻揭露了国民的愚昧和当时如铁屋子般的黑暗。

鲁迅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让我震撼,而他笔下所流淌的那些深沉而激愤的思想,他所流露救国救民的情绪,深深眷恋祖国,却又憎恨病态社会现实的情感,更是让我掩卷沉思,感慨万千。是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读冰心,你可以在昏黄的灯下,捧一杯香茗,细细品读;读周作人,你可以靠在床头,摆一个最舒服的姿势,饶有兴味地翻开;而读鲁迅,你一定要正襟危坐,让灵魂经受那最睿智最深沉的思想的洗礼!

【鲁迅祝福读后感】相关文章:

1.鲁迅《祝福》教案

2.鲁迅祝福课件

3.鲁迅祝福的教案

4.鲁迅的祝福课件

5.鲁迅的《祝福》教案

6.鲁迅《祝福》课件

7.祝福鲁迅课件

8.祝福鲁迅教案

篇6:鲁迅祝福读后感

曾记得,在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提到封建社会的政权、族权、夫权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大极大的绳索。而祥林嫂就是被四条绳索活活勒死的一个屈死的冤魂!她悲剧的一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制度和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

祥林嫂悲苦的一生,就如鲁迅在《灯下漫笔》一文中,概括的中国人民历史命运的两种表现形式:一“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二“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当女工,可以说是“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她在鲁四老爷家出的是牛马力,吃的是残汤剩饭,工资十分低微,但她却十分满足。不仅卖力干活,而且“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她并不认为鲁四老爷家压迫她,剥削她,反而对鲁家还有一种忠实得感激之情。这就是中国农民忠厚善良却缺乏阶级觉悟的悲哀。然而,连这样的时代也并不能维持太久,随之而来的是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由于封建的“夫权”,她被婆婆绑架回去,而且卖给了深山里得贺老刘。好不容易和贺老刘在一起度过了两年对她来说已经非常幸福得时光。但很快,贺老刘病死,心爱得儿子阿毛也被狼叼去,大伯趁火打劫,前来收屋,她被封建得“族权”赶出深山,不得不再度到鲁家当佣人。而因为她的过去经历,在鲁四老爷心目中,她以成了“不干净”,“败坏风俗”的人,被无情剥夺了参与“祭祀’的权利。正当她困惑不解得时候,又受到封建”神权“的进一步打击。做了封建迷信牺牲品得柳妈得一番话,又向祥林嫂心灵深处狠狠得剜了一刀。当她支取历来积存的全部钱,指了门槛,她内心舒畅,坦然地回来,本以为一切都会好转,得到的却仍是“放着吧,祥林嫂”这样的拒绝。

祥林嫂已然已经受不住这个以外得沉重打击,她当时就说“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一个善良的灵魂被彻底摧毁,欲做奴隶而不得的祥林嫂,终于一步一步地被推上了死亡的深渊。

而然,最大的不幸并不在于祥林嫂这一连串悲惨的遭遇,而在于她一再地把自己的不幸当成幸福。这才是祥林嫂不幸中得最大不幸,悲剧中的最大悲剧。

鲁迅用这一支饱蘸了满腔悲愤的笔,入目三分地描写了祥林嫂悲剧的一生,也深刻揭露了国民的愚昧和当时如铁屋子般的黑暗社会。

鲁迅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让我震撼,而他笔下所流淌的那些深沉而激愤的思想,他所流露救国救民的情绪,深深眷恋祖国,却又憎恨病态社会现实的情感,更是让我掩卷沉思,感慨万千。是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篇7:鲁迅《祝福》读后感

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角度看。祥林嫂的故事其实是“我”的一个回忆,在本文中已经强调过,人物的回忆话语的意义,主要不在其回忆的内容,而在这个回忆对于回忆者的价值与意义。在“我”回忆中,祥林嫂的悲剧的原因是明确的,即她的悲剧概归因于社会。祥林嫂的悲剧归因是如何完成的?我们可以引一段用传统研究方法作的概括来说明。

祥林嫂是病态社会中正常悲剧的典型。悲剧的形成和发展,完全是按照这个社会的正常秩序进行的。小说不是以特地设计的个别好险邪恶的人物,而是以社会关系中的内在矛盾必然性作为推动悲剧情节发展的动力的。讲理学的监生鲁四老爷,俨然是封建势力的道德化身,所谓“事理通达”,表示他是按照最规矩的封建教条办事的;所谓“心气和平”,表明他并非格外奸诈凶残之徒。对于再醮重寡的祥林嫂,他用“伤风败俗”来评价她的生存,用“谬种”来论定她的死亡,均是从程朱理学的“道德心性”演绎而来,完全符合当时中国乡村小镇根深蒂固的占统治地位的伦理观念。连柳妈渲染地狱恐怖,也并非由于她心地歹毒,而是出自她对鬼神的虔信,她的思想和鲁四老爷的“不净观”一脉相通的。因此鲁家把她归入“善女人”,以示跟祥林嫂的区别,“有其主必有其仆”,写柳妈也是为了写鲁四老爷们的社会。即便是鲁镇的人们,对于祥林嫂痴心复述不幸的故事表示冷淡、嘲笑,把它咀嚼赏鉴成渣滓之后,更加以烦厌和唾弃,尽管气氛略嫌阴冷一点,但也是封建宗法制社会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淡漠关系的表现,如鲁迅所指出:“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正是在封建宗法制社会正常的秩序中,一个善良的生命被套上无以洗刷的罪名,带着滴血的人生和滴血的灵魂走进地狱。人们从祥林嫂被劫回并卖进深山,看到夫权与族权的交结;从再醮重寡的祥林嫂被视为不祥之物以至连奴隶也做不成,看到道统与权势的交结;从柳妈宣扬阴司把再婚女人锯成两半的酷刑,又看到夫权与神权的交结。因此,鲁镇社会成了以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为四大支柱的中国封建宗法社会的缩影。祥林嫂受苦难、受宰割、受歧视、受唾弃的命运,成了封建宗法社会中千百万处于奴隶地位的农村劳动妇女的命运写照。

这个概括对于祥林嫂的故事而言,不可谓不全面,但是问题是“我”为什么要讲一个因社会而死的下层劳动妇女的故事呢?

我们首先研究在“我”回忆之前发生的事。

第一是“我”与鲁四老爷的故事。

他是我的本家,……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从“还是康有为”一语可知,“我”是更新的新党类人物,但是时间对于鲁镇只是自然的时间,仿佛一切都已经停止,“我”已经与鲁四老爷一类的人无对话的可能。不仅鲁四老爷如此,鲁镇的人们都如此: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而这故乡与故乡的人们生活得很满足,一至祝福,全镇家家都在预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而他的住的地方也无可心解闷的可看的东西:……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所以,他呆不住了,“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在我与鲁镇社会的关系中,反复叙述的是“我”之新,而在其叙述语调中透出高高在上的新人物对于陈旧落后社会的优越感。

在“我”与祥林嫂的关系中,这种优越感受到了挑战。这个自命不凡的新人物“我”遭遇祥林嫂的连环三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对于魂灵的有无,我自己是向来毫不介意的;但在此刻,怎样回答她好呢?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人何必增添末路的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啊!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吾者,“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躇,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正是祥林嫂的连环三问使“我”精神上有了负担:我乘她不再紧接的问,迈开步便走,匆匆的逃回四叔的家中,心里很觉得不安逸。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在别人的祝福时候,感到自身的寂寞了,然而会不会含有别的什么意思的呢?――或者是有了什么豫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 这个“我”因此不断千方百计地自我开解而又觉得有危机:

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细细推敲,正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而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

……

但是我总觉得不安,过了一夜,也仍然时时记忆起来,仿佛怀着什么不祥的豫感,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

在内心的矛盾中,主人公“我”决计走,也就是逃:

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请墩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但是事与愿违,“我”还没有走,祥林嫂却真的死了。“我”为此惊惶,但是短工的一句话给了他安慰: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然而我的惊惶却不过暂时的事,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已经过去,并不必仰仗我自己的“说不清”和他之所谓“穷死的”的宽慰,心地已经渐渐轻松;不过偶然之间,还似乎有些负疚。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

“渐渐轻松”的心境与已经决定离开(正是逃离)之际,“我”进一步思索了祥林嫂的死:

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被人们弃在尘芥堆中的,看得厌倦了的陈旧的玩物,先前还将形骸露在尘芥里,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于干净净了。魂灵的有无,我不知道;然而在现世,则无聊生者不生,即使厌见者不见,为人为己,也还都不错。

“我”正是在这样自我安慰、辩解之后,“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正是在这自我辩解的舒畅中,祥林嫂半生事迹的断片“连成一片了”。

综上分析,祥林嫂故事的被讲述,正是进一步证明了她的死的责任,在鲁镇社会,而与“我”无关。研究者已经注意到“我”、与“鲁镇”、“祥林嫂”与“鲁镇”、“我”与“祥林嫂”之间的三重复杂关系,但是,小说中还有一重关系,即叙述者与小说中的人物“我”与鲁镇世界的关系。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们已经指出,在第一人称小说中,叙述者与人物“我”并不是同一的:

叙述者――“我”回忆(讲述、叙述)/“我”之往事

话语行为者――故事中的人物

自称“我”――第一人称叙述

篇8:鲁迅小说《祝福》研究综述

一、文化学视域下的《祝福》

1、宗教民俗:被社会学遮蔽的言说

长久以来, 《祝福》被认为是艺术地诠释了阶级斗争的典范之作。我们对祥林嫂的死因也进行了多样的解读:文化吃人说、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说等。这样的观点自然是符合常理的, 但它们的长时间存在遮蔽了这部小说的民俗和宗教意味, 同时, 也遮蔽了鲁迅生命观中某些值得探讨分析的所在。近年来, 一些学者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梳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

魏韶华在其论著《中国现代文学史论》中, 概述了文化人类学与现代文学的关系。他认为文化人类学已构成了现代文学的强大知识背景和理论资源。新文学作家关注到了国民素质的变革之难和历史“遗留物”的负担之重, 从而将斗争的锋芒深入到了国民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这样, 我们就可以以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祥林嫂的死因进行探询, 而不仅仅局限于社会学。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真正造成祥林嫂死亡的是整个鲁镇的民俗习惯与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宗教信仰。这是真正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 所谓“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只有在这种意义上的理解才能落到实处。

肖尚明在《民间信仰文化与鲁迅、周作人的文学书写》一文中, 关注了颇具民间信仰的庸众中缺乏“人”性的众生相——“鬼”的形象, 特别是“女鬼”的形象。他试图探询“女鬼”的形成机制, 即宗教信仰是怎样把一个女性由人变成鬼的。按照旧俗, 寡妇再婚再寡, 是双重不节不烈。所以, 死在当时的祥林嫂在鲁镇人眼中更是不吉利的恶鬼了。死对她来说是唯一彻底的解脱。

2、人物形象新解

(1) 永远“鲜活”的祥林嫂

“眼珠间或一转, 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 (《鲁迅全集·第二卷·<彷徨>》) 的祥林嫂在研究者眼中却是永远“鲜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 我们渐渐摆脱了政治语境的规约和束缚, 对祥林嫂这个人物的解读向着更为深广的文化层面迈进, 而不是局限在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农村妇女这一观点之上。

王冰在《反讽的信仰悖论——<祝福>新解》中, 认为祥林嫂这个最不吉利、最卑微的寡妇才是鲁镇中最真诚的信仰践行者和探索者。宗教只是浮在世俗生活表面的虚饰存在, 祥林嫂才是最谨慎的遵守诫命的那一个人。神圣和卑微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在她的身上聚合。

(2) “我”到底是谁

鲁迅小说中常常出现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者的作品。对于《祝福》中的“我”到底在这个悲剧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 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 李欧梵的观点, 他认为“我”是“与庸众并无区别的, 也是一个消极的‘看客’。”罗刚甚至认为“我”“最后变成了无名杀人团的一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是与鲁镇格格不入的, 是启蒙主义知识分子, 对祥林嫂怀着悲悯之情。从文本细读的角度来说, 后一种观点更符合文本提供的事实。但是笔者认为判断出“我”是一个对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的知识分子是不够的, 我们还应以此为契机, 进一步探询知识分子灵魂深处的弱点和他们的精神困境。

二、叙事学视域下的《祝福》

哈雷特·米尔斯在《鲁迅:文学与革命——从摩罗到马克思》中这样评价鲁迅的小说, 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成熟典范, 它们达到的高度也许至今无人企及。”自新时期以来, 一些学者开始关注鲁迅小说的叙事研究。王富仁在《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一文中认为汪晖的研究是“最成功地运用了叙事学……是通过对鲁迅小说的叙事方式分析研究鲁迅的内在精神结构, 而不是通过分析研究鲁迅的内在精神结构揭示鲁迅小说的叙事模式。”这段话对于运用叙事学研究鲁迅小说具有方法论意义, 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研究者们的研究方式。

吴康在《鲁迅小说叙事方式的存在论视域》中, 对叙述者的分析颇有新意并试图从其中窥探到鲁迅心中的郁结。他认为, 《祝福》标志着鲁迅小说完全的第一人称叙事的深入, 向生存深度的扩展。现身于小说中的“我”不再是一个童年生活的追忆者, 而是直面民族历史生存的沉思者。

时间是叙事学中的一个经典概念。吴翔宇、陈国恩在《论鲁迅小说的时间意识》中探讨了《祝福》中“现在”时间缺席这一现象。由于时间具有了“寓言性”:具体时间的背景就有了抽象性和模糊性, 具体的历史背景被剥离, 命题上升为普遍的抽象层次。祥林嫂问“我”的三个问题也是逃离“现在”的时间, 欲将自己的将来许以鬼神但依然有疑惑的分裂者的表现。

三、考证学视域下的《祝福》

有学者认为在《祝福》中存在着一个被嵌入其叙述结构内部的佛经的故事, 即《贤愚经》。祥林嫂和微妙比尼的人生境遇十分相似。对于这样的说法, 甘智纲做了考证。他在《<祝福>故事考源》一文中, 提到鲁迅于1914年7月4日在北京购买了《贤愚姻缘经》, 后赠与周作人。这就说明鲁迅对这个佛教故事是熟悉的, 可以认定《祝福》与《贤愚经》这两个文本之间存在互文性。

四、结语

上一篇: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下一篇:2011年万圣节房地产营销推广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