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论鲁迅的文章

2024-04-14

杂论鲁迅的文章(精选8篇)

篇1:杂论鲁迅的文章

(一)小说家与判断力:高手的败笔

周作人和鲁迅的文章都读过几篇,两人的共同点是深有国学渊源。从小说来看,鲁迅远比周作人更令我心折。鲁迅的小说通常立意深刻,布局严谨而笔墨凝练。两年前因为跟同事办读书会,将《阿q正传》又读了一遍,感觉是他老的水平远远超过同代的任何人。就是在今天,中国作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之后,仍然没有能写出跟正传比肩作品的。我认为它的成功不在常说的刻划了“国民性”,而在成功地刻划了一种人类共同的心理现象。这篇小说不仅有思想力度,而且在写作技巧上相当成熟。我认为鲁迅以后的小说也没有超过这篇的。

相比之下,我读过的周作人的小说?则多无足观。不在语言或情节,而在立意过于平庸。

周作人大约是玩学问的,他的文章多考证,少激情,老兄似乎应该去读一下周作人早期的作品。功力见于平淡之中。而鲁迅是神情生动的人物,他把激情和国学功力结合起来,造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观。几年前六·四发生后,和几位朋友杯酒相聚,一时兴起,把那篇“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翻出来,读一句,叹一句,这样的文字,揭示统治者残忍的一面,过去,现在,将来,大约是永远不须改动的。

学鲁迅的作家不在少数,不是没有他的国学,就是没有他的激情,最主要的是没有他思维的力度。我看过几篇胡风和聂绀弩,跟鲁迅多少有点形似,可以明白地看出在学,但是相去何以道里计。李白、苏东坡、鲁迅这样的才致,大约是永远学不来的。至于周家兄弟在历史上的高下,各人喜好不同,我得投鲁迅一票。

鲁迅的自信力很强,我唯一读到他落败的文字是《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一文。那篇文章中他的对手是梁实秋,梁说他译的苏联文学是“硬译”,确实很客观。我也曾读过鲁迅译的那篇小说,水平之低可说是惨不忍睹。梁讥笑说读那翻译,必须跟看地图似的,用手指加以指点,大概算是很厚道的了。鲁则大怒,说真正会看地图的人,并不须用手指点的。话说到此,胜负已分。我推想若不是鲁迅那时身体不好,梁是占不了这个上风去的。

一作品如一华厦,翻译了或者从洋房变成中式瓦房,但总是一房子。如果成了一片残砖断瓦,则不免凄凉之慨。鲁迅先生译的苏联革命文学,读之便有此意。以先生文笔,本应多写几篇传世的杂文,我不解先生何苦为他人作嫁,去弄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翻译。

我说鲁迅先生如果身体好,梁占不了便宜去。并不是说先生在理,只是觉得先生那篇文章精神有不足的样子,仿佛生了病。假如没病,则或推枰认负,或继续收官,至少不会输了风度。先生是场面上的人,这种初段的判断力不是没有,不过因病而临场发挥不好罢了。

我这可是个人感觉,有很多人也认为鲁迅的那篇是上乘佳作的。

(二)生物能与征服力:巧妙的文化

把鲁迅放在中西方文化的背景中看。

我这么想,鲁迅是不是思想家没关系,体系和主张是不是周延,或者矛盾不矛盾也不要紧,他的《狂人日记》从文字上看甚至歇斯底里,但是这些接触了国外思想的人,似乎都有点狂劲,都愿意指点一下:外国如何如何,咱们也得这么练!这里头偏激幼稚都是免不了的。但他的思想走向很明确:世界弱肉强食,我们得走进化之路。在许多的时髦青年的呐喊声中,不免有嗓音特嘹亮的几位,以高亢的调子领导新潮流,鲁迅便是其中一位思想上的吾尔开希。要干扰稳定的系统,这样的分子是十分必要的。写得非常有趣,而且中肯。但这一类比却相差未免悬殊。

东西文化交手一个回合,西方在中国找到了最合适的代理人毛泽东。表面上看,此役以西方的胜利而告终。但是中国文化的巨大质量使得它几乎是不可动摇的,所以实质上,毛泽东还是典型的皇帝。这一回合干到现在仍不知鹿死谁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文化交锋可以导致进步。比如鲁迅,在为西人打前锋的同时,又写出许多具有纯粹中国文化价值的东西,同时丰富和巩固了中国文化。这也体现中国文化的魔术般的包容力,不能被形式逻辑所解释的。

从上面的例子看出西方文化富于侵略性,是阳性的文化。中国文化富于包容性,是阴性的文化。

中国文化有一种生物能,使它表现出巧妙的行为。

小平、恩来、中正、泽东,当年都是鲁迅一样的偏激分子,跟吾尔、柴玲他们差不多的。他们老了,走向反面,从革命党变成西太后,他们实际上都是强大而有魔力的中国文化的祭品。做为东方的叛逆,他们来自西方的阵营,却被东方巧妙地化解而收为己用。这个结果令西方瞠目结舌。也应当令我们深思一回吧。

做为题外话,再提汉奸问题。帮助外人征服国人叫汉奸,帮助外来思想征服中国思想的人又叫个甚么呢?比如毛泽东,老说要破四旧,用德人和俄人的思想来侵略咱们的思想,许多人却说他是民族英雄。也许窃钩者诛窃国者侯,那么鲁迅、毛泽东这些窃火窃思想的自然得王了。这是一种无可再巧妙的策略或是带有机性的做法:想想吧:你征服了我,我却使你成为我的一部分!上帝不造自己举不动的石头,你总不能自己再灭自己吧?毛泽东试过这么做,以惨败而告终了。

中国文化啊,多么包容,多么奇妙,多么有力量的逻辑啊。鲁 迅 和 思 想 家·散宜生·

(一)中国近代,思想上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鲁爷的解决办法是读外国书、做欧洲人,被人骂“卖国贼”而不悔。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学人都是以体用、本末这些中国哲学的传统范畴来分析中西文化的关系的。洋务派认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方文化只是博大精深的帝国文化的一个讲究奇技淫巧的末端;鲁爷则走到了与他们对立的另一极。想到鲁爷多次抨击过的洋务派论调的变种棗“我们有精神文明,西方只有物质文明”棗至今仍是北京政府的爱国基调,怎不令人对鲁爷陡生敬意。但是,鲁爷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有偏颇之嫌。

愚意以为,称得上思想家的、对这问题作出合理回应的只有一个棗0.7冯友兰、0.3毛泽东。冯友兰以西方哲学的概念和方法,批判分析中国的传统思想,从共相和殊相的关系入手,在全面的比较中,指出中西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不同“殊相”,中国文化自有它本身的价值,并进而构建他的“新理学”。毛泽东虽说学的不是西方自由主义而是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但是他也达到了相当的结论:老毛把定义上就带有普遍性的本质划分为“特殊的本质”和“普遍的本质”,以此证明老大哥的苏维埃和他的井岗山道路,都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的“殊相”,具有同等的合理性。更妙的是,这两人几乎在同时达到他们的结论。老毛的《矛盾论》完成于1937年8月,冯友兰的为他的“新理学”勾勒提纲的《哲学与逻辑》,则发表于1937年3月,只早五个月。不过老毛写书是为了党内斗王明,斗完了就不想这个问题,而且据说还有版权之争。看在他当代影响大的份上,马马虎虎,给三分功劳。后世的人,大概还不会像我这样慷慨。

鲁爷与思想家的关系,大约就相当于他的老乡陆游与南宋道学家的关系。谁的书有人读?当然是陆游的,他的“王师底定台湾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至今还令很多大陆人一读一眶泪。但是要说思想,您老回绍兴老家歇着去。

(二)上次我说中国近代思想上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是否能对这问题作出合理的回应,可以作为界定思想家的一个标准。这和是否建立了一个哲学体系没有关系,这里要考查的是思想的深度。对这个大问题,自鸦片战争以来,舞文弄墨的人几乎都会说到几句,关键就看谁说得深刻。

鲁迅在这问题上说过不少话,影响也大,可惜在大陆常常被人曲解。“四人帮”倒台后,为了给对外开放作舆论准备,大陆报纸上很登过一阵鲁爷的“拿来主义”,把鲁爷说得像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学国外新异科技的洋务派。其实,鲁爷的“拿来主义”,结合他早年的用西方文化彻底改造中国的国民性的议论,应该属于胡适的“全盘西化”一路。好在“拿来主义”广为人知,且不管它代表的到底是什么“主义”,我们还是来重温鲁爷的原文。

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收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性’,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罗卜青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这一段自然是很好的文章,但是细细一想,问题就来了。

第一个问题是拿什么?先生自己,似乎并没有一贯的标准。早年为振奋懦弱的国民,鲁迅译过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为此还给汉语增添了一个新词棗“末人”(与“超人”相对,der letzte mensch,直译是“最后的人”)。但在三十年代成为“党的同路人”后,先生致力介绍的却是《铁流》、《毁灭》之类的苏俄革命文学。现在的人,未必会恭维先生的眼光。有人会说,鲁迅在上面的引文里讲的是什么都可以拿,贵到鱼翅毒到鸦片。但是这么一来,立即引出了另一个问题:除非你像毛泽东那样相信“群众运动是天然合理的”,否则,大家(其中也包括许多“末人”)纷纷乱拿之下,你怎么知道他们能够消化?

鲁迅曾经把中国的国民性归纳为“演戏”两字。鲁爷成名后亲见三次反日高潮:东北九一八事变(1931),凇沪一二八抗战(1932),“何梅协定”和一二九学生运动(1935);但是先生从未在高潮时写过什么慷慨激昂的爱国文章。相反,倒是毫不客气地讽刺时人的浅薄的爱国热情。什么“当代花木兰”“女子救国”;什么哎呀呀拿起西瓜吃不下,想想前线将士多辛苦;先生鼻子一哂:你们还是多向敌人学学吧,人家打得赢,“因为日本人是做事是做事,做戏是做戏,决不混合起来的缘故。

篇2:杂论鲁迅的文章

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鲁迅对古典文学中只选取“勇将策士,侠盗赃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鲁迅在处理这些题材时又具有极其独特的眼光。在观察和表现自己的主人公时,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即始终关注着“病态社会”里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因此,在《故乡》中,最震动人心的不是闰土后来的贫苦,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麻木。对知识分子题材的开掘,又着眼于他们的精神创伤和危机,如《在酒楼上》老辣的眼光看到了辛亥革命中独战多数的英雄摆脱不了孤独的命运,在强大的封建传统压力下又回到原点,在颓唐中消耗着自己的生命。鲁迅的这些改革在《呐喊》和《彷徨》中就演化为“看/与被看”与“归乡”两大小说情节、结构模式。小说《示众》中所有人的动作只有“看”,关系也只有“看”与“被看”,由此形成了“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这种对立在《狂人日记》、《孔乙己》、《祝福》等小说中都有展现。而在“归乡”模式中鲁迅不仅讲述他人的故事也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互相渗透,影响,构成一个复调,如在《祝福》中,讲“我”、“祥林嫂”与“鲁镇”的三重关系,这个关系中既包含“我”与“鲁镇”的故事,又包含祥林嫂与鲁镇的故事,然而读者往往忽视前者,前者讲一个“永远漂泊者”的故事,后者讲一个封建社会吃人的故事。两个故事相串联,以祥林嫂的问题拷问“我”的灵魂,从而揭示“我”与鲁镇传统精神的内在联系。类似这种模式的小说还有《故乡》、《孤独者》和《在酒楼上》。

[除此之外,一方面,鲁迅一直在探索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在酒楼上》和《孤独者》中,小说的叙述者“我”与小说人物是“自我”的两个不同侧面或内心矛盾的两个侧面的外化,于是全篇便具有了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互驳难的性质。另一方面,鲁迅也在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他曾说“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求能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肯什么陪衬也没有。”对此他在介绍写小说经验时也说“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这也说明鲁迅在描写人物时着重人物的精神风貌,在描写中非常注重农民的艺术趣味。鲁迅研究了农民喜欢的旧戏和年画的艺术特点,并运用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使他的小说显示了浓重的民族特色。而他又广泛借鉴了诗歌、散文、音乐、美术,以至戏剧的艺术经验从事小说创作,并且试图融为一炉,于是出现了“诗化小说”(《伤逝》、《社戏》等)、散文体小说(《兔和猫》、《鸭的喜剧》等),以至“戏剧体小说”(《起死》等),等等。[ 30年代的鲁迅的创作精力主要放在杂文上,然而他并未忘记小说的创作,并贡献了他最后的创新之作《故事新编》。这部小说集依旧展现了鲁迅不羁的想象力与强大的创造力:对在《呐喊》和《彷徨》中创建的中国现代小说的创作规范进行新的冲击,寻找新的突破。在《故事新编》中,鲁迅有意识的打破了时空界限,采取“古今杂糅”的手法:小说中除主要人物大都有历史记载外,还创造了一些次要的戏剧性的穿插人物,在他们的言行中加入大量的现代语言,情节和细节。用现代语言自由发挥,以“油滑”的姿态对对现实进行嘲讽和揭露。同时在许多篇什中都存在着“庄严”和“荒诞”两种色彩与语调旋律,相互补充,渗透于消解。例如《补天》中,女娲造人时的宏大与瑰丽令人向往,而结尾,后人打着“造人、补天”的旗帜在死尸的肚皮上安营扎寨又显得极其荒诞,这种荒诞将前文的伟大感消失殆尽,并转化为一种历史的悲凉。[

杂文特色 鲁迅在他的一生中,特别是后期思想最成熟的年月里,倾注了他的大部分生命与心血于杂文创作中。他的杂文极具批判性,鲁迅曾把杂文分为“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所强调的正是杂文的“批评(批判)”内涵与功能。顺次翻开鲁迅生前出版的14本杂文集,就可以看到一部不停息地批判,论战,反击……的思想文化斗争的编年史:从《热风》开始的对封建礼教、旧传统的批判,与复古派的论争,一直延续到《且介亭杂文末编》对国民党政府的法西斯专政的抗议,对中国共产党内的“左倾”路线的反击。鲁迅杂文所显示的这种“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不屈精神,从根本上有违于中国文化与中国士大夫文化知识分子的“恕道”、“中庸”传统,集中的体现了鲁迅其人其文的反叛性、异质性

鲁迅的批判不同于一般的思想评论,他把自己的批判锋芒始终对准人,人的心理与灵魂:这是一种文学家的关照。正如鲁迅自己说:“我的习性不太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常有“疑心”。因此,他最为关注的正是人们隐蔽的,甚至自身无法自觉意识的心理状态。如杂文《论“他妈的”》,鲁迅在国人习以为常的“国骂”背后看出了封建等级、门第制度所造成的扭曲的而不免卑劣的反抗心理。鲁迅还提出了“推背式”的思考方式,即“正面文章反面看”,据此而写出的一些杂文,例如《小杂感》:“自称盗贼的无须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称正人君子的必须防,得其反则是盗贼”:这都是深刻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自然也是“刻毒”。鲁迅的杂文思维也是非规范化的,他常在常规思维路线之外,另辟蹊径,别出心裁,就打开了全新的思路,例如其在著名的学术随笔《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中就以这种思路就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嵇、阮对礼教的破坏只是表面现象,事实上却是爱之过深的表现。鲁迅杂文的犀利、刻毒,令人难以接受,还在于他的同样违反“常规”的(联想力)想象力,鲁迅一方面将外观形式上离异最远似乎不可能联系在一起的人和事连接在一起:在“形”的巨大反差中发现“神”的相通;另一方面又能够发现和感受到历史与现实的独特联系。在《小品文的危机》中“烟花女子,已经不能在弄堂里拉扯她的生意,只好涂脂抹粉,在夜里到马路上来”。这样一端是高贵者及其殿堂,一端全是地上“最不干净的地方”,在经过鲁迅的牵连下就达到了“神圣”的“戏谑化”,“高雅”的“恶俗化”。[ “将具体的、个别的人与事排除个别性、具体性、特殊性,做出普遍意义懂得整体概括,并加以简括的名称,经„这一个‟提升为„这一类‟的„标本‟,同时保留着形象、具体的特征,成为„个‟与„类‟的统一”这是鲁迅在进行论战时所采取的基本方法。在鲁迅生前的14本杂文集中塑造了许多精彩而典型的形象,如“叭儿狗”、“西崽”、“洋场恶少”、“革命工头”等等。这些形象常是对某人一时一地的言行作为一种典型现象来加以解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从而提炼出的一种社会类型,这些形象具有超时空的意义,这也使得这种类型的“共名”与鲁迅小说里的阿Q、祥林嫂一样,具有长远的艺术生命力。[ 与思想的天马行空相适应,鲁迅杂文的语言也是无拘无束而极富创造力的。鲁迅的杂文可以说是把汉语的表意、抒情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在他的杂文中:或口语与文言句式夹杂;或排比、重复局势的交叉运用;或长句与短句、陈述句与反问句的相互交错,混合着散文的朴实与骈文的华美与气势,可谓“深情并茂”。如《记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酣畅淋漓,气势可观。而在另一方面,鲁迅杂文的语言又是反规范的,他故意地破坏语法规则,违反常规用法,制造一种不和谐的“拗体”,以打破语言对思想的束缚,同时取得荒诞、奇峻的美学效果。比如他有时将含义相反的或不相容的词组织在一起,于不合逻辑中显深刻:“有理的压迫”、“跪着造反”、“在嫩苗上驰骋”等等。[

散文特色 鲁迅所创作的散文不多但却可说篇篇精品,这些篇章收录于《朝花夕拾》和《野草》。《朝花夕拾》是鲁迅对于童年、青少年时期的回顾,是对作者青少年时期生活断片的回忆,包含少年时代的绍兴印象、南京求学、留学日本、回国后在绍兴任教等基本的成长经历,尤以记述故乡生活者为最多。相比他的杂文这些文章多了明朗、纯真、亲切的情味。《朝花夕拾》侧重于世态人情的描画,既侧重于生机盎然的自然情境(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满含生趣的少年行动(如《社戏》)的真切忆述,又侧重于带着宽厚的亲情刻画活生生的人物、比如藤野先生、范爱农、“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作者没有生硬地用道德家的视角写他们,而是以情感带动团忆的笔。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长妈妈。在《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中,鲁迅尽量以客观的述说,不随意加以褒贬,在朴实的文字和故事中使读者深深地为长妈妈的善良、单纯、热诚、美丽的心灵所感动。相形之下,在《朝花夕拾》中、对旧日生活中枯燥、荒谬、愚妄的世相的不满,则显得并不突出。旧日的美与爱.既可看作是鲁迅思想苦闷时的精神避难所,也可视为他“为现在抗争”的疲累身心的憩园。[125]

篇3:鲁迅文章“病句”多

第一类, 互相矛盾型。

1.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獉獉獉獉

(《孔乙己》)

2.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 相传叫做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从

獉獉獉獉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以上两句话, 每句中加点的两对词是相互矛盾的, 如果现在人们这样写, 肯定会被指为病句。但就鲁迅先生该篇文章前后内容来看, 其实, 这些“病句”大有其用途, 病句非“病”。从第一句来看, 这一句话的核心意思是“孔乙己的确死了”。“的确”是对“孔乙己死了”的肯定, 而“大约”又是对“孔乙己的确死了”的揣测。从语法上分析, “的确”是对“死了”的修饰, 作“死了”的状语, 而“大约”是对“孔乙己的确死了”的修饰, 是全句的状语。孔乙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 以他的做事原则是必死的, 因此说“的确”, 而作者又并不确实肯定这一点, 所以说“大约”。也可以这样分析:说孔乙己“的确”死了, 是因为在当时封建的社会背景下, 他的身份和地位肯定会被社会淘汰与淹没, 他不劳动, 无法养活自己, 而且还被打断了腿, 肯定会死。而说他“大约”死了, 是因为事隔多年, 无从考证, 也没人真正知道他的真实情况, 所以鲁迅说“大约”。所以说, 不矛盾。第二句中, “似乎”和“确凿”两个词用在一起, 好像是矛盾的, 实际上精确地表达了作者特殊的心情———对百草园怀恋的深情。百草园确实只有一些野草, 因此用“确凿”, 但这个百草园只是童年留下的美好的印象, 也许还不那么确实, 因此“确凿”前面又用了“似乎”。“只有一些野草”尽管可能有不确凿的地方, 那是“我的乐园”倒是确凿的, 故而, “似乎”和“确凿”这一对看是矛盾的词语用在这里其实也不显得矛盾。

第二类, 重复啰嗦型。

1.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 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 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雪》)

2.“在我的后园, 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 一株是枣树, 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秋夜》)

第一句“许多”与“们”显得重复, 第二句后两个分句有重复之嫌。但第一句的重复并不显得啰嗦, 这里有意识的重复, 正表达了蜜蜂之多之意。第二句的后两个短句虽也有重复之嫌, 但结合全文看, 鲁迅在开篇第一句里就已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因素和状况, 没有直说“我的后园有两株枣树”, 在语调上, 这是鲁迅沉重心态的反映。他出门来到后园, 第一眼看到了一株枣树, 接着扫视, 又看到了一株枣树———这也是作家的视野所及, 录为文字的一种客观表现。另外, 鲁迅的语气和文字, 在这里显示为一个徐缓的情态, 为后文设下了伏笔。仿佛表示:作家心中愁闷, 需要到后园来静一静, 寻找一份暂时的安宁!

第三类, 前后不搭配型。

例句:“阿呀, 我的太太, 你真是大户人家的太太的话。我们山里人, 小户人家, 这算得什么?” (《祝福》)

这句话的主干就是“你真是大户人家的太太的话”, 句中中心词是“你真是话”, 这明显令人费解。当时, 卫老婆子正和鲁四奶奶聊天, 不用讲究语法, 她本意是说“你说的话真是大户人家的太太的话”, 但如果作者这样写就显得啰嗦了。卫老婆子不是什么“文化人”, 她的语言絮絮叨叨, 颠三倒四正符合她的身份。 (小结:人物的话要让人物自己去说, 要符合环境和身份)

第四类, 关联词误用型。

例句:鲁迅给颜黎明的回信中:“我的信如果要发表, 只要有发表的地方, 我可以同意。”

从现代汉语语法角度看, 这句话中, 关联词“只要”用错, 应该用表示递进的关联词“且有”才对, 所以原句应该是:“我的信如果要发表, 且有发表的地方, 我可以同意。”诚然, 毕竟鲁迅先生的创作时期正处于从文言文向白话文转型阶段, 白话文到现代文要有一个形成阶段, 只要能理解得通就行了。

第五类, 句子成分残缺型。

例句:“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 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句中, “缺不了”的宾语是“速成班”, 这显然跟当时的情形不相符, 应该在“速成班”之后补上“的学生”来作为“缺不了”的宾语, 句子才不产生歧义。但鲁迅先生在这里有意这样说, 正是对不学无术、附庸风雅的清国留学生之众多的现象的揭露。

篇4:在诵读中欣赏鲁迅的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诵读    作用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鲁迅文章对职高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在课堂上,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一脸茫然。那么,怎样让学生领会鲁迅作品中的深刻含义呢?我认为,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多读,多念,让学生从读中体会、领悟。因此,职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重视诵读的作用。

一、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语感敏锐的人对语言直觉感知的能力特别强,对语言文字的正误、含义、形象、情味能够立即判断,用词中的细微差别顷刻之间也能辨别。听读的过程是言语的感受、认识、领会的过程,引导学生经常地、大量地接触和使用语言材料,从外部刺激学生的言语器官,使他们大脑皮层细胞之间形成较牢固的联系、反复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文字就能直觉感知、迅速领悟。鲁迅杂文《拿来主义》,语言讽刺、幽默、思想深刻,寥寥几字便道破事物本质,尽显敌人之可憎可鄙。如文章中有这么几句:“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学生开始对这几句中的深刻含义理解不透,后来通过对一些词的重音朗读后,学生才深刻领悟出“活人替代了古董”,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快到没什么可送的地步了,这就隐隐照应了下文的“丰富”、“大度”。“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有力地讽刺了当局的媚外求荣、欺世惑众。“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把“来”换成“给”,一字之变,击中了帝国主义的险恶用心。“‘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把“送”换成“拿”,明确了二者的区别,揭示了两种现象本质的不同。因此,经过朗读训练,学生大脑对语言的反映更快,更准确,而省略了过多的分析、推断。

二、诵读可以揣摩文中形象

鲁迅作品为读者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学生在诵读时,通过有声语言,可以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如亲耳所闻,如亲眼所见,如身临其境,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字句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起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作用。如读鲁迅小说《药》,当读到康大叔递人血馒头给华老栓时,从康大叔的“抢”、“扯”、“裹”、“塞”“抓”、“捏”等一系列动作中,学生仿佛看到一个以杀人为职业,以卖人血馒头为“专利”,贪婪无耻、蛮横凶残的杀人魔形象,深刻领悟到康大叔是一个对群众蛮横凶恶、对革命极端仇视的刽子手,是封建统治阶级镇压群众的工具。读鲁迅的叙事抒情散文《记念刘和珍君》,当读到“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时,刘和珍等烈士们在枪林弹雨中,不顾个人安危,互相求助的情景如在眼前。学生不仅被烈士们殒身不恤的大无畏精神感动,而且在读中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诵读可以激发学生情感

文章是作者心声的流露、情感的结晶,读的关键在一个“情”字。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情感丰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体验作者的情感,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完全沉浸在作者营造的意境中。如读《记念刘和珍君》,当程君建议鲁迅先生写文章纪念烈士时,作者写道:“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在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好像自己就是作者,与作者一起感受“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一起感受“长歌当哭,是必定在痛定之后的”。学生有了这种感受后,在诵读中,就能把作者怀念死难烈士的悲痛之情和抨击反动政府及其走狗文人的愤怒之情充分表达出来。学生在读中理解了课文,在读中激发了情感,学习兴趣自然得到了提高。

四、诵读可以培养学生文学欣赏能力

阅读欣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构成中,通过感知、体悟和理解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而形成的认识、体味、欣赏的审美活动。如《拿来主义》在列举“送去主义”的现象时,写道:“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读到这里,有两种不同的“读”,有的学生读着禁不住露出会心的微笑,为什么呢?因为太形象了。这一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唤起了他们对影视作品的回忆和联想,他们仿佛看到“大师”们“捧着”时珍而重之、小心翼翼、媚态可掬的滑稽形象,仿佛看到“大师”们“一路挂过去”的卖力寒碜可笑样。有的学生在朗读中始终没有产生情绪的激动,没有能够产生想象、联想、回忆、感知等心理活动,没有美的享受,这仅是一般的阅读。要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就要激发学生去探求、想象、回忆,这样才能变一般阅读为阅读欣赏。

篇5:关于离婚鲁迅离婚的文章

确立我国登记离婚限制性条件之探讨

陈本虚离婚记

离婚的后果:离婚女性的定量分析及思考

离婚容易了,谁保障我不离婚的自由? 我国登记离婚制度研究

对“冲动离婚”引起的离婚程序问题的理...德国法律中关于离婚后的扶养制度及其...从离婚权的演变透视中世纪欧洲犹太妇...试离婚:游走在法律边缘

关于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若干思考

对于鲁迅最后一篇现代题材小说《离婚》历来似乎多有误读,例如有一种曾经流行的意见说:这篇小说通过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婚后被欺凌、起来反抗夫权压迫又遭到失败的故事,表现了旧中国妇女在婚姻问题和家庭中的无权地位。主人公有与封建势力进行斗争的勇气和泼辣性格,但是她对地主官僚存有天真幻想,终于在这些狼狈为奸、专横乡里的反动势力的沉重压力下被迫屈服。

篇6:鲁迅的经典文章段落

2)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那一面,但又属于无论那一面。

3) 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

4) 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5) 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可惜的是往往暂时没有谁能定。

6) 举其大者,则如五胡十六国的时候,黄巢时候,五代时候,宋末元末时候,除了老例的服役纳粮以外,都还要受意外的灾殃。

7) 张献忠的脾气更古怪了,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较为顾及他们的奴隶规则的,无论仍旧,或者新颁,总之是有一种规则,使他们可上奴隶的轨道。

8)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愤言而已,决心实行的不多见。实际上大概是群盗如麻,纷乱至极之后,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

9) 或较狡滑,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于是便“万姓胪欢”了;用成语来说,就叫作“天下太平”。

10) 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听说连一向执迷于现银的乡下人,也知道这既便当,又可靠,很乐意收受,行使了。

11) 至于稍明事理的人,则不必是“特殊知识阶级”,也早不将沉重累坠的银元装在怀中,来自讨无谓的苦吃。想来,除了多少对于银子有特别嗜好和爱情的人物之外,所有的怕大都是钞票了罢,而且多是本国的。但可惜后来忽然受了一个不小的打击。

12) 就是袁世凯想做皇帝的那一年,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到云南去起义。这边所受的影响之一,是中国和交通银行的停止兑现。

13) 虽然停止兑现,政府勒令商民照旧行用的威力却还有的;商民也自有商民的老本领,不说不要,却道找不出零钱。

14) 假如拿几十几百的钞票去买东西,我不知道怎样,但倘使只要买一枝笔,一盒烟卷呢,难道就付给一元钞票么?不但不甘心,也没有这许多票。那么,换铜元,少换几个罢,又都说没有铜元。

15) 那么,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怎么会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但外国银行的钞票这时就等于现银,他如果借给你这钞票,也就借给你真的银元了。

16) 我还记得那时我怀中还有三四十元的中交票,可是忽而变了一个穷人,几乎要绝食,很有些恐慌。

17) 俄国革命以后的藏着纸卢布的富翁的心情,恐怕也就这样的罢;至多,不过更深更大罢了。

18) 我只得探听,钞票可能折价换到现银呢?说是没有行市。幸而终于,暗暗地有了行市了:六折几。我非常高兴,赶紧去卖了一半。后来又涨到七折了,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沉垫垫地坠在怀中,似乎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两。倘在平时,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决不答应的。

19) 但我当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篇7:鲁迅文章大撤退的看法

鲁迅的文章被大撤退一事使我一时间感到很费解。因他的文章深刻、有趣,正适合用来教导中学生如何从现象看本质。我不知道那些想将鲁迅文章撤了的人是出于何种目的,我只知道,鲁迅的文章是一种思想的表达,是值得我们中学生学习的。

当我读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才明白那个时代的儿童在书斋中的.有趣经历;当我读完他的《风筝》,才明白被封建宗教束缚下麻木的孩子是如何的悲哀;当我读完他的《聪明人、傻子和奴才》,才明白“傻子”的聪明。

可是,这些文章都要从课本中删除了,这不免有些不应该。对于中学生的教育,重在启迪,而不是在于一味的逃避“深刻”。逃避的代价是时代的退步。几十年之后,这些没有读到过深刻文章的年轻人,这些没有从小被深刻的思想精华熏陶过的年轻人,又怎能承担起社会的责任?如果一个时代的顶梁柱连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都没有,国家的教育恐怕太失败了!难道这就是教育的目的吗?我想,教育的目的本不在此。所以,我认为鲁迅文章大撤退并非明智之举。

通过鲁迅的文章,我从一个思想幼稚的孩童渐渐成为有着自己思想的青少年。我会从一件新闻,亦或一件身边的小事中,主动探究其中的本质。当我迷惘于当世之时,我总会提醒自己不要做鲁迅笔下的“被关在铁屋子里的人”。我总会从鲁迅的文章中找到生活的前进方向,我想,是鲁迅,让我走到了今天,是他,让我明白了许多人情事理背后的人性的本质。

篇8:杂论鲁迅的文章

21世纪, 鲁迅和90后的中学生之间似乎如此格格不入, 学生们可以兴高采烈的看一天的漫画, 可以跟着郭敬明的小说起伏跌宕, 甚至也可以读读世界名著, 看看余秋雨、周国平等当代学者的大作, 但对鲁迅仍然敬而远之。有的只是迫于无奈硬着头皮的“苦读”, 换来的往往只是厌倦, 品读、鉴赏, 感受作品的深刻寓意与鲁迅的人格魅力更无从谈起。鲁迅的作品在新时代还有没有教的必要, 这也因发过激烈的争论。正因为鲁迅的伟大, 正因为思想的高远, 使他与普通民众产生了距离, 但这也恰恰是鲁迅作品存在的必要。

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进行鲁迅作品的教学, 的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下面我就结合《孔乙己》的教学, 谈谈我对鲁迅作品教学的一点粗浅的认识。

第一、挖掘共性, 寻找恰当的切入点。时代不同, 喜怒哀乐的人之情感却是共通的, 从挖掘思想情感的共性入手, 即能拉进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如在学习《孔乙己》时, 以孟郊中举后“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引入, 引导学生畅想中举后如此春风得意, 没有中举又会是怎样的落魄?结合当前的高考中考升学和落榜的看法, 学生们思维活跃发言踊跃, 可见时代的隔阂并不能抹杀思想的共鸣。另外从看似矛盾的句子“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入手, 通过对“大约”和“的确”的分析, 也可引领学生丛自己的情感体验自然进入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第二、贴近生活, 设计精当而有深度的问题。如在分析孔乙己的形象时, 设计的问题应贴近生活, 引领学生抽丝剥茧步步深入。初读时提出“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孔乙己”, 引导学生思考:孔乙己有没有能力养活自己?孔乙己用他那双写一手好字, 孔乙己又用他那双手去偷东西, 假如你要劝劝他, 你会怎么说?你估计他会不会听?这一切都是基于学生自己的真实阅读体验, 恰当的问题引领学生走进孔乙己的生活。

深入分析也应贴近生活精心设计, 如将教室变为百年前的咸亨酒店, 师生演读咸亨酒店中的笑声, 演读孔乙己的表情动作, 看看那个可怜可悲的可笑的人, 洞穿他复杂痛楚的心灵。再次浏览课文, 说说孔乙己都受到过哪些伤害?谁又能说90后的学生不能走进深邃的鲁迅世界?贴近生活的问题, 贴近生活的互动演绎就能使90后的学生做到。

“孔乙己是他的真实姓名吗?”“假如同学们也要去咸亨酒店休闲一下, 恰巧孔乙己也在那儿, 在不认识孔乙己的情况下, 你能不能一眼将他认出来?”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既发散开去, 又精准的指向问题的核心。

第三、关注细节, 挖掘内涵。鲁迅是语言的大师, 一个词往往就能折射出很多深意, 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读细节, 挖掘内涵。如品读“竟偷到丁举人家去了”一句中的“竟”和“谁晓得, 许是死了”一句, 体会酒客与掌柜对话的漫不经心及人们对权势者的惧怕。品读“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体会这不仅仅是外貌描写, 更是孔乙己的命运反映, 挨打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引导学生重读“又添上新伤疤”中的“又”和“新”, 让学生总结出“旧伤未愈, 又添新伤”。品析孔乙己“排”的动作隐含着孔乙己怎样的心理……让学生就文章中的某一个细节、片段、句子、词、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上细致理解, 这些地方或许是他印象最深刻、最令他感动、引发他思考的东西, 对他的人生体验、语文素养的积淀也很有帮助。

总之, 我们的教学要贴近生活, 帮助学生消除对作品的生疏感距离感, 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 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感受鲁迅的博大精神内涵, 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鲁迅的作品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精神熠熠生辉, 时光的流逝不能磨灭鲁迅作品的魅力, 对于当前的中学生语来说, 学习鲁迅作品有利于学生阅读、反思, 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艺术品位的涵养;对未来的发展来说, 学生能通过鲁迅作品了解历史、社会和人生, 感受社会的变化和语言的声音。

谁说90后学生遇到鲁迅就是不幸?高山能翻过, 鸿沟会逾越, 90后的中学生读了鲁迅, 理解了鲁迅, 会是我们民族的大幸。

摘要:鲁迅的作品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精神熠熠生辉, 时光的流逝不能磨灭鲁迅作品的魅力, 对于当前的中学生语来说, 学习鲁迅作品有利于学生阅读、反思, 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和艺术品位的涵养;对未来的发展来说, 学生能通过鲁迅作品了解历史、社会和人生, 感受社会的变化和语言的声音。

上一篇:口才家长会下一篇:省电力公司关于规范新建住宅配套供电设施建设及管理意见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