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课教学反思

2024-04-25

唱歌课教学反思(通用9篇)

篇1:唱歌课教学反思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带来了音乐教育发展的春天,它改变了音乐课无地位、无组织、无核心的局面,正在走向日益完善、系统的道路。

唱歌课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喜欢唱歌可是却不喜欢唱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喜欢唱象周杰伦等一些现代的流行音乐,难道是音乐课本上的歌曲不好听,与学生现在的心灵差距太大了吗?通过我的观察不是这样,以前所谓的“唱歌”,就是老师教会学生唱会旋律就可以了,也不管歌唱的方法和歌唱的状态,以及对歌曲的感情处理,教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做简单的介绍,比如有的歌曲离我们现在的是生活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象一些抗战时期创作的歌曲,如:《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现在的孩子们包括我都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显然对歌曲的感情就很难掌握了,那么学起歌来的兴趣自然就没有那么高涨了,所以就要求教师在教这种题材的歌曲时,应该对歌曲的时代背景做详细的介绍,最好是结合VCD等有关影像资料让学生真正了解歌曲的时代背景,教师以正确的歌唱方法来引导学生来演唱,这样本来单调的课程就会丰富起来。

树立良好的歌唱自信心,也是很重要的一步,大家都知道自信心对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自信心,那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一事无成。而自信心对一个歌唱者来说尤为重要,那要怎样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呢?就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的。比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找出学生的毛病进行纠正,这是每个声乐教师的职责,但是要切忌挖苦嘲讽,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肯定,及时留意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变化,保持和培养学生的细信心。

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良好的导入会使学生从上课之初就被深深吸引。

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学过程,音乐课要生动活泼,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光靠老师能说、会唱、会跳让学生动起来,不能闲着,要说动,那可动的内容可真不少。

节奏模仿,节奏模仿的好处在于能很快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们希望准确地模仿老师的节奏,以便炫耀自己的反应能力,因此他们会很安静地听老师的示范。节奏模仿的好处还在于可以解决歌唱中的节奏难点。教师把歌曲中的复杂节奏拿来拍一拍,学生通过模仿,对节奏进一步熟悉,歌唱中的难度会大大降低。

画旋律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乐谱下画,一种是用手在空中画。在听范唱时,除了让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外,我经常让学生看着谱子画旋律线。在视唱乐谱时,我会学生一起用手描出旋律线。这样,学生“有事做了”,听得就比较专心,而且通过画旋律线,可以感受到旋律的起伏对表达音乐情感作用。

总之,在唱歌教学中,只要我们摒弃长期形成的以技能技巧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唱歌教学的审美功能一定会得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艺术情操也一定能得到发展。

篇2:唱歌课教学反思

《拍手唱歌笑呵呵》是一首短小,精悍易学易唱的儿童歌曲。全曲只有四个乐句,而只有第三句和另几句很不同,本着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的原则,我从听入手,让孩子们听歌曲范唱,听第二遍时,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和我一起做动作,让孩子们看看我们一共做了几种动作,孩子们都瞪大眼睛看,发现了两种动作,再请他们听一遍,看看老师在哪个地方换了动作,他们马上发现是第三句的时候,由此,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第三句的不同。再请孩子们跟着我一起做,整个这个过程下来,孩子们已经不知不觉听了七八遍了。这首歌曲已经基本能唱了。我接下进行范唱,和学生的接口唱,一首歌曲自然而然就学会了,水到渠成。

我发现,歌曲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歌曲进行一定的曲式分析,通过分析,能发现乐句乐段的变化,再进行教学设计,会更合理。孩子们在课堂中始终保持着兴奋地状态,学会后,我们进行了歌表演。美中不足的是,孩子们的表情在演唱时不够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注重演唱表情和方法的教学,让孩子们的歌声更动听。

篇3:试论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关键词: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小学阶段的唱歌课是音乐教学的重要部分,属于“表现与实践”模块的教学内容,是整个音乐活动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音乐唱歌课的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养成良好的音乐习惯,为终身喜爱音乐,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重要性

音乐唱歌课是一种通过表现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能力、综合的艺术表演能力,以及在发展音乐听觉基础上的读谱能力。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

1.有利于促进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实现音乐普及教育,音乐属于每一个孩子。音乐唱歌课更是音乐教学的基础,是每一个孩子体会音乐美、表现音乐美的重要途径,也有利于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2.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因此在音乐唱歌课中,应坚持以审美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提高音乐唱歌课教学质量,使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断提高,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例如,二年级上次《母鸡叫咯咯》这课我运用了开火车的方式导入,“wu”“你们听,什么来接我们了?”学生回答:“火车来了。”课件出示了颜色不同的三列带节奏的火车,问学生喜欢哪一列,并说说红色火车怎么开:老师示范拍节奏,2/4轰隆;蓝色火车怎么开:黄色火车怎么开:。当学生熟悉了这些节奏后,创设情景开火车郊游了,并播放母鸡叫咯咯的伴奏音乐,让学生练习三种不同的节奏,既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又掌握了歌曲的节奏。“火车到站了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来到了苹果园,唱对音符苹果就会掉下来。”通过这样的方法唱旋律中的音符,生动有趣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3.改变了传统音乐唱歌课的教学弊端

过去的唱歌课,主要以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整堂课采用教唱的模式学习歌曲,教学方法枯燥、单一,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审美体验,降低了唱歌课的艺术表现力。现在的唱歌课中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表现、创造力、合作能力的提高。例如,二年级下册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的教学中我身着新疆服装,播放了新疆歌曲《大阪城的姑娘》,跳了一段新疆舞蹈。让学生猜猜是哪个民族,并跟随老师来学学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很容易地就导入了新课。在新课教学时,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引导性,学生来说些象声词模唱旋律,在模唱中要求歌曲速度、力度变化的训练,学生熟悉了旋律又对歌曲情绪进行了处理。在歌曲识谱教学环节运用了柯尔文手势来唱歌谱,让学生感受到旋律的高低。还可运用在节奏中朗读歌词等方法,在歌曲学会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创造力,编创歌词唱唱自己的家乡,编配伴奏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使身心得到了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小学音乐唱歌课的教学原则及方法

在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中,要坚持音乐课的学科本位,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提高学习的音乐课兴趣,促进音乐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方法有很多,比如,运用多媒体课件、游戏、表演等等。

1.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方法

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直观形象地使学生感受音乐及音乐的意境,如,五年级京韵单元的《蝈蝈和蛐蛐》,在这课的教学中我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再来学习新课程。

2.运用游戏的方法

音乐游戏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它有很强的愉悦性和互动性,如,二年级《音乐小屋》这课,我用房子的不同结构做成歌曲旋律的乐句,让学生自己搭建音乐小屋,在游戏中学生熟悉了旋律,既形象又生动有趣,学生在玩中学习了本课,课堂气氛活跃。

3.运用讲故事的方法

这是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的方式,如,《小红帽》这课,学生先讲小红帽的童话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洛列莱》是根据古希腊神话传说所作的曲,可以让学生先了解这个动人的传说,再来学习歌曲。有些歌曲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编故事,帮助学习。

4.运用表演的方法

表演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故事情节的表演、打击乐器的表演、舞蹈表演、演唱表演等等。在这些活动中老师主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大多数学生参与其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如,《小红帽》就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情境;《音乐小屋》可以让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表演。

篇4:改进中学唱歌课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中学音乐课;音乐教育;兴趣;审美;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91-02

一、分析现状

(一)音乐课普遍不被重视。受中考压力,现在许多学校仍然把音乐当成“副科”来对待。由于中学教育科研的落后,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少学校仍然推行的是应试教育。所以,学校为了给学生争取更多的学习时间,往往把音乐教学放在边缘地位,甚至把音乐教学当做纯粹的娱乐活动,以此来缓解其他学科的学习压力。在不受重视的同时,现在新一轮的教材难度偏大。

(二)受当今流行音乐的冲击。在教材难度偏大、课程设置较单一的背景下,我们又受到新一轮的冲击——通俗歌曲和摇滚音乐。很多学生对流行音乐十分喜欢,甚至还要求在课上欣赏这一类的内容。这些外在的因素对当代的中学生影响甚大。同样有些中学生认为音乐课就只是唱唱歌而已,对音乐教育缺乏系统的认识。此外,孩子们在唱歌方法上出现乱喊乱叫的现象,都是大声的唱歌曲,这种现象面对比方说在唱流行歌曲时,有些学生会问我,为什么这个音他能唱上去,而我却唱不上去。面对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现在的学生正处于变声期,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种乱喊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发声,从而保护嗓子。

(三)学生正处于变声期。保护中学生的嗓子、因为他们正处于变声期,所以利用好他们的嗓音是我们中学教师必须要做的事情。初中阶段他们正进入变声期,许多学生的歌声不如童声了,特别是男生很明显。比如:有时我路过走廊、教室门口会听到他们在课余时间哼唱流行歌曲,但是唱着唱着就出现了破音,这种情况已经影响到他们对整首歌曲的演绎质量。再比如:在音乐教唱课堂中,当他们听到别人悦耳的歌声时,不免会产生焦虑、自卑的情绪,因而在课上他们就不大愿意唱,或宁愿大家一起唱,以免显露自己的“不足”。此时学生表现的是:不爱动或不屑做,其实这些举动的背后,是他们的羞怯心理在“作怪”,并且有一定的普遍性。由于这种普遍性又在下一轮的识谱过程中体现出来。

二、制定教学目标

(一)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整学期的目标。在制定整学期目标时应该改变教师的教学态度,虽然音乐课不受重视、难度偏大、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方法得到更好的实施和运用,来改变这种外在的制约因素。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制定一份详细而又清晰的学期总体教学目标。这将对每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要明确地列出本学期的教学内容需几十个课时来完成。如:人音7年级下册整学期教学设计:总计19课时。

(二)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每个单元的目标。在单元教学中,我会让优秀的流行音乐进入课堂。优秀的流行歌曲对学生一样能起到思想教育作用,比起空洞的说教效果反而会更明显。例如《思念》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之间的真挚情感,我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同学间的友谊问题,把握男女同学交往尺度“自然”、“适度”。

(三)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每节课的课堂目标。初中阶段很多孩子已经处于变声期,应该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所以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导向,通过对学生心理特点的分析,然后把这些教学目标行之有效的制定出来,而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又是围绕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展开。如:在学唱歌曲《青藏高原》时,高亢嘹亮的唱腔,“呀啦索”给人们听觉上的美感,仿佛把學生带到纯净、圣洁的雪域高原,看到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长调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情期盼和无限眷恋,希望世界和平,人类安康。我先给学生范唱(考虑孩子处于变声期,所以我通过降调处理),因为熟悉,很快学生就和了进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三、合理设置教学环节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该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设计中要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是学生最讨要的环节,所以在环节设计中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去。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我们要强调情感的处理,根据音乐的艺术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二)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审美为核心,而“以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是新课标中的一个理念。

(三)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的学习,也就没有了学习效率。”所以我认为,要上好一堂唱歌课,应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是非常愿意上音乐课的,原因并不是他们对音乐课本身感兴趣,而是因为音乐课这门学科不用考试,是一门比较轻松的科目。实际上,音乐课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音乐课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音乐课教学是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事。在教学环节中,如果从学生兴趣来设计,那么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有利于唱歌课的有效教学。

(四)孩子正处于变声期,所以要注意嗓子的保护。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但是中学生变声期的问题也是不容忽略的。在挑选和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该合理安排设计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不能让学生过度的演唱歌曲,歌唱时应当慎重,教育孩子们不要大喊大叫,一般要注意轻声唱,适当降低音高,选择好听、上口、短小的歌曲,唱歌时间宜短。同时我们教师要教会孩子们利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说话、歌唱。提倡学生在一般情况下应该用中等或较轻的音量说话与歌唱,但是适当的时候,教师还是要指导学生用较强的音量来演唱,以使学生的发声器官得到合理的锻炼与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在这个时期要给学生讲解变声期及嗓音保护常识,引起学生们学会自己判断,自我调整,自我保护。

(五)运用“卡拉OK”形式,激发学生唱歌热情。由于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上的敏感期,所以在课堂上不可能像小学生一样积极参与,唱歌课是最难激起学生热情的。全班齐唱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单独起来演唱。怎么才能让他们爱唱歌,我想到了“卡拉OK”的形式。卡拉OK在演唱方式中有着突出的优点:可随意升降调,具有优美动听的伴奏音乐,可随时在轻松、自然中体会演唱的感觉。实践证明这种形式学生很喜欢,争先恐后抢话筒要歌唱,到后面是全班跟着“麦霸”一起唱,大家很投入。利用机器本身的打分功能,每唱完一个即时出分数,在对比中,同学们有了进步;在老师、同学的鼓励声中,学生们拥有了演唱所必须的第一步——勇气。

四、灵活运用课堂语言

有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造,我们还应该注重课堂语言的运用。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如我在教唱《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课时中,我的课堂语言运用是“草原的天空很明朗、空气很清鲜、小丘翠色欲流”学生听到这些语言首先对草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而更想学习这首歌曲了。整一堂课教师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自然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作为音乐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诉韵律美、直观美、意境美、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突出教学语言的韵律美。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的是对着人的心灵谈话的艺术”。歌唱中的音准、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等基本要求是应注重的,然而对歌曲的二度创作——挖掘演唱者对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则更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歌词的内容,进入歌词意境。教师采用朗诵的形式,浸润学生的心灵,朗诵歌词要注重情感的投入,语言的韵律、色彩的明暗、声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从而通过阴阳顿挫的韵律美感取悦于人,达到心灵的美化,情感的升华。有了韵律美,还应该注重形象美。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形象美。在歌唱中,许多学生五音不全,节奏不准,音的强弱不分,因而,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而在音乐唱歌課教学中,这往往是薄弱环节,学生也感到抽象难懂,兴趣索然。教师应借助语言的直观性,形象生动的启发引导。如讲音阶时,用板书,画成级高不等的阶梯形,醒目标出半音关系的音级,并说明音的阶梯与普通阶梯的区别,再强调音高的顺序排列及mi、fa、si、do间的半音关系,然后教师在琴上弹奏音阶,用这种直观的教学语言来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易于学生记忆。

(三)讲究教学语言的意境美。韵律美、形象美、意境美这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法国的卢梭曾经说过:“除绝少例外,音乐家的艺术绝不在于对象的直接摹仿,而是在于能够使人们的心灵接近于(被描述的)对象存在本身所造成的意境。”在唱歌课教学中,讲究语言对意境的营造极为重要,从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各种场景,人物情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寻找音乐形象进入意境。通过这四个环节的设置,使我们中学音乐唱歌课教学达到很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郭,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邵淑俊,如何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中小学音乐杂志社,2004年第4期;

[3]狄文红,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搜吧,2009(12)

篇5:唱歌课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观察比较数种常见车辆,发现它们明显的不同。

2、了解特殊车辆各有不同的本领,体会它们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活动准备:

1、幼儿对消防车、洒水车、救护车等特殊车辆有初步的认识。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收集各种特殊车辆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辨听车的声音,引出特殊车辆:

1、听听是什么声音?(喇叭声)

今天开来了许多不同的汽车,你们想认识吗?

2、那我们就做一个听声音猜汽车的游戏。猜对了,汽车会开来的;猜错了就没有汽车,想玩吗?听仔细了……

3、听声音猜汽车。幼儿猜对了,出示车辆。

消防车:1、它有什么特殊本领?。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2、消防车在灭火的时候,水是从哪里来的?(消防车上面有一根管子,把马路上的消防栓门打开以后,水就会流动起来,就可以灭火了。)

3、为什么消防车上有梯子,它有什么用处?(因为楼房太高,人爬上去很危险,用很长的梯子就可以灭火了)

4、为什么消防车的身上涂上红色?(因为红色是很鲜艳的,人家很远就能看见消防车身上的颜色,别的车子就知道是消防车开过来了,赶快让开,让它开过去救火)

救护车:1、救护车有什么本领?

2、为什么救护车上的灯会闪,还发出嘀嘟嘀嘟的声音?(因为救护车里的病人病得很严重,所有发出嘀嘟嘀嘟的声音让人家让开,这样救护车开得快让病人早点去医院看好病)

3、你们知道救护车里面有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用?(因为救护车基本上救的都是生重病的人,所以车上要放一个床,让生病的人可以躺下来)

洒水车:1、为什么马路上需要洒水车?什么时候你们会看到洒水车?(因为天热的时候,马路上的温度很高,洒水可以让马路降温,保护马路)

2、为什么洒水车可以洒水?水藏在哪里?怎样撒水?(因为洒水车有两根像排气管一样的小孔,这里面可以洒水,洒水车的水就藏在车上的桶里)

3、洒水车为什么会有音乐?(如果洒水车没有音乐,人家就不知道了,水喷出来就会洒到人的身上,衣服都湿了,有音乐,别人就不会洒到水了)

二、特殊车辆大换班

1、着火了——迅速赶到的是洒水车。

讨论:洒水车也有水,为什么不能救火?

2、受伤了——迅速赶到的是消防车

讨论:消防车为什么不能救人?

3、天气太热,地面温度升高,谁能来降温?

三、寻找会唱歌的朋友

1、出示三种车,:我们都是特殊的车辆,都有自己特殊的本领,都会“唱歌”,可是我们还想多交一些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会唱歌的车?你们还见过哪些特殊的车呢?

2、幼儿介绍,演示。

教学反思:

当今幼儿每天生活在大千世界对各种事物极其好奇,他们接触到的事物往往会使我们成人始料未及,因此让幼儿从小树立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活动“会唱歌的车”主要通过幼儿教感兴趣的动画形式让幼儿了解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的不同性质和用途,了解它们的不同声音并掌握遇到紧急事情应该拨打什么号码。

篇6:唱歌课教学反思

活动目的:

1、通过操作尝试让瓶子发出声音。

2、探索将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子中摇动后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

4、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重、难点:

探索不同的材料能使“瓶宝宝”唱出不同声音的歌,从而萌发幼儿好奇、好问、乐于尝试、敢于表达等积极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认识矿泉水瓶、黄豆、绿豆、米,能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物质准备:

(1)人手一个空矿泉水瓶子一把勺子一个小塑料碗、黄豆、绿豆、米若干。

(2)不透明的瓶子两个,透明的瓶子两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导幼儿让手中的瓶子发出声音。

①教师带幼儿边做“大雨和小雨”边摇动手中的空矿泉水瓶。

--“请小朋友拿起你们椅子下面的矿泉水瓶跟着纪老师一起做下大雨和下小雨的吧。”

②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手中的瓶子和教师手中的瓶子有什么不同,并思考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手中的瓶子也能“唱歌”。

--师:我们刚才做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游戏时,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你们的瓶子和老师的瓶子有什么不同?“

--小结:老师的瓶子会”唱歌“,有声音,小朋友的瓶子不会”唱歌“,没声音。

(二)幼儿探索、操作。

1、教师用语言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让我们用桌上的米、黄豆、绿豆来”喂“瓶宝宝吧,瓶宝宝吃了东西就会”唱歌“。

2、让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用勺子”喂"瓶宝宝。

交代注意事项:①先把瓶盖打开,再用勺子把米(或黄豆、绿豆,只选一种)

喂到瓶宝宝的肚子里,喂的时候要把矿泉水瓶放在塑料碗里,防止操作材料落在地板上。

喂完瓶宝宝要把盖子拧上。

(三)交流分享:你在瓶子里放了什么?瓶宝宝发出声音了吗?

1、幼儿喂瓶宝宝,师巡回指导并与个别幼儿交流分享。

2、组织幼儿集中交流分享。

(四)幼儿再次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瓶子里发出的声音不同。

1、分组活动:让幼儿尝试换另一种东西放在瓶中,摇一摇、听一听、比较前、后两次操作后,瓶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指导幼儿分辨不同的声音。

(1)引导幼儿感知不同物体在瓶中发出声音的不同:你第一次在瓶子里放了什么?这一次你又在瓶子里放了什么?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2)教师请两名幼儿摇动两个不透明的瓶子,让手中的瓶子发出声音,引导幼儿听听:他俩的瓶子发出声音一样吗?

(3)让幼儿猜猜两个瓶子里装的各是什么。

(4)教师协助幼儿把两个瓶子中的东西分别倒进两个透明瓶子中,让幼儿验证自己猜想是否正确。

(五)结束:

在音乐声中,让幼儿一拍摇动一下瓶娃娃为音乐伴奏。

教学反思:

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其认知规律,活动目标简洁明了,活动准备充分,活动过程清晰,充分体现了选材的生活性;材料的形象性;方法的游戏性;内容的整合性;过程的自主性。整个活动环环紧扣,层次清晰,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篇7:唱歌教学反思(精选)

篇一:唱歌>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年级的一节歌表演课,由于歌曲中出现了乐理知识(强、弱),所以本课的教学内容为: 1.音乐活动: 声音的强弱2.学唱歌曲《小动物唱歌》,并创编歌词进行表演。

本课的教学设计,通过聆听《森林狂想曲》使学生自己发现大自然中各种动物的声音,如知了、蟾蜍、青蛙、猴子等等的叫声。再由两只小猫的叫声进行对比,使学生自己发现声音强弱的对比。老师用准确地语言,将音乐中的强、弱及其字母f、p 的概念出示,再让孩子亲身体验强和弱的对比感受,如:击鼓、说话和拍手。这样,通过聆听,再感受的方法,使一年级的小学生们轻松地理解了强和弱。在歌曲的学唱中,学生也已可以发现强弱,并能准确地在歌曲的演唱中表现。

这节音乐课,让一年级的小学生通过聆听——感受——聆听——新授歌曲——再演唱。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通过本课,牢牢的把握住了声音的强弱。但也是由于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得在歌曲《小动物唱歌》的教学中,时间的安排和演唱的教学没能很好的表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只能说是,会演唱歌曲了,并没有很好的达到表演唱的效果。这个问题,其实一直在困扰着我。我想,问题肯定是出自我本身的教学设计及安排。音乐课应该是活泼、轻松的。歌曲学生大部分能够较快地接受并学会,但乐理这些专业性的知识,是很难理解的。因此,使我总是将注意力过多的放在知识的教学中,没有很好的表现歌曲。所以在我将来的教学中,要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演唱及歌曲的表演唱中。在让学生歌表演的环节中,由于我自身对舞蹈不精通,没法给予学生很好的舞蹈动作提示,学生没办法很好的进行表演,这个环节显得课堂不够活泼。

课堂中对教学的组织,我还是不能很好的把握一年学生的心理状态,无法很好的组织一堂有趣、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堂。课堂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 更多地运用激励性评价,提高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水平。作为音乐学科,要做到生动丰富、机智巧妙,适时适地的评价。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有利于学生表现力创造能力的发展。”在这方面,我只能用 “你真棒”“你唱得真好听”等简单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在今后的常态 教学中,我要不断训练自己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如何通过老师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

篇二:唱歌教学反思

众所周知,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中之重,它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这一学年中,我潜心钻研唱歌教学的方法与途径,积极参加教研员李老师组织的各种音乐活动,从听课、评课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并随时与本组教师一起共同探讨研究音乐教学的体会与心得,来促进、提高自己的唱歌教学工作。反思一学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自己在唱歌教学方面有了一些感悟、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具体谈一谈:

1、注重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良好的音乐基本功是唱好歌曲的前提条件。在本的音乐教学中,我主要从节奏和声音两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在节奏训练方面,我根据教材内容依次给学生出示不同时值的节奏型,并按照时值的长短对其进行归类,做到读、写、听、创相结合,集体练习和个别指导相结合,课前训练和课中的歌曲学习相结合,运用多种手段逐步提高学生的节奏感觉。同时我还深刻地认识到,唱歌教学实际上就是声音的艺术,因此声音训练非常重要。我认为声音训练是贯穿一节课始终的,无论是开始的发声练习,还是在歌曲学习的各个环节,只要听到发扁的、喊唱的等需要纠正的声音,教师就要停下来给予指导,让学生始终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歌唱。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演唱方法,我经常提醒他们要张大嘴、轻咬字,用咬苹果的状态来演唱。通过一学年的不断训练,学生的基本功逐步增强,声音效果越来越好。

2、从音乐要素入手感受、表现、处理歌曲。

在感受歌曲阶段,听唱法是我们在唱歌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那么让学生带着怎样的问题一遍遍的>倾听歌曲呢?这就要从音乐要素着眼,如:歌曲的节拍是怎样的?什么情绪的?速度、力度上有什么特点等等。在表现歌曲阶段我激励学生要唱出歌曲的情绪与情感,而在歌曲的处理环节,我鼓励学生对音乐有不同的理解,突出音乐审美体验,用最美好的声音表现歌曲,形成教学的高潮。在这一环节中,我认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对歌曲演唱的速度、力度、连音与短音等做出处理,以此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独特的理解力、表现力与创造能力。例如四年级歌曲《老师,节日好》的最后一个乐句“飘香的果实甜在老师的心窝”要连续演唱三遍,试想毫无变化的机械重复会是多么单调乏味,于是我提示学生可以对其进行演唱处理,使它更具结束感。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观点:可以在演唱力度上作渐弱处理、可以让我们的演唱速度在最后一遍时逐步慢下来,等等。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尝试演唱,参与的积极性十分强烈。

3、让唱歌教学变得更有情趣。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小学音乐教学的总目标,即“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我在三年级音乐《我的小绵羊》一课的教学设计中重点突出了“情趣”二字,引导学生在歌曲情境中感受、理解、表现、创造,取得了良好效果,尤其对于二声部的指导练习我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

在《我的小绵羊》这首歌曲学会以后,我让学生用轻声高位置模仿小绵羊的叫声,然后问道:“如果把小绵羊的叫声加入到歌曲演唱当中可以吗?你认为加到哪儿比较合适?”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纷纷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有的可行有的不可行,于是按照大家的建议师生一起合作演唱,比较哪种方法或哪些方法效果比较好,哪些方法不可取,然后全班分成两组,一组演唱歌曲,另一组适时加入小绵羊的叫声,进行二声部练习。孩子们学习劲头很高,当然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那么为什么这一教学环节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呢,分析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情境教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自然而亲切。

2、使得单调枯燥的唱歌教学变得有趣味,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体现了学生是主体的理念。在不同的教学班,孩子们提出的设想是不同的,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让他们自己去比较、去选择、去尝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增强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这一别有情趣的教学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于是他们积极思考、主动表现,与众不同的心理锻炼了思维的求异性和发散性。

5、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我的小绵羊》是一首单声部歌曲,教学中我并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灵活地加入了绵羊叫声作为第二声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互相倾听、学会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从而为后面的合唱歌曲的学习做好准备。

篇三:唱歌教学反思

在农村小学,许多音乐课常常成了“唱歌课”,因为农村小学的音乐课往往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的。在兼课老师的心目中,音乐课只要教会学生唱歌就可以了。因此,一节音乐课一唱到底,一节课唱下来,学生唱得累老师教得也累。半学期没过,音乐课本上的歌唱完了,剩下的音乐课时间只能每次翻来覆去唱那些歌,使音乐课变得乏味,又不利于保护学生的嗓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是教师的观念问题,许多老师把“音乐课”就叫成“唱歌课”,总以为教会学生唱歌就完成了音乐课的任务,其他的什么也不用教;也可能与教师自身的水平有关,因为是兼课,本身懂得不多,那又怎么去教学生呢?结果,就可能造成这种结局:几年音乐课下来,学生只学会唱几首歌,别的什么也不懂或似懂非懂。

怎么改变农村音乐课的这种状况呢?

1、转变观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音乐课本上安排了丰富的内容:除了唱歌,还有欣赏、律动、节奏练习、音乐游戏、乐理知识等等。教师首先要转变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观念,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同时结合农村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安排这些内容,学唱歌曲之外,给学生欣赏一些优美的曲子,做一做律动,拍一拍节奏,玩一玩音乐游戏,学一些乐理知识,教给学生一些唱歌的技巧。在一节课里,让学生既动口又动耳手脚并用,又充实脑袋,那学生的积极性还会不高吗?要做到这点的前提是教师自己要懂音乐。

2、降低难度,变视唱为模唱(哼唱)

在学唱歌曲之前,一般来说总要学唱歌谱。许多音乐教师总以为农村学生音乐素质低,不识谱,学唱歌谱就免了。其实,唱好歌谱对于唱好歌曲有很大的帮助。但低年级学生不识谱,怎么办呢?那么就让学生跟着琴来哼唱(或模唱),有时用“呜”的声音、有时用“啊”的声音、有时用“啦”的声音,这样对学生来说就容易多了,而且多变的声音,也不易使学生疲劳。

3、改变形式,按节奏读歌词

在学唱歌曲之前,让学生按节奏读歌词,这种做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比较合适。一可以记住歌词,二可以帮助学生唱准每个字的时值。具体操作时,可以先跟老师分句读,几遍之后再齐读。较长较难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让学生都记住歌词。熟练之后还可以拍手读,更能起到一种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

4、放宽要求,不操之过急

音乐课本上的内容对于教师来说比较简单,但对于学生而言可能较难。这时,老师可能会这样想:这么简单的动作、这么简单的游戏,教了一节课,你们也不会,真笨!以后再也不搞这样的活动了。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城里的孩子也一样,可能农村孩子的这个过程更长些。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可以参加活动或游戏,特别兴奋,往往根本没有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课堂上显得一团糟。这时,可千万不要急,乱它一会又如何呢?比如:一年级第二册第六课有一个音乐游戏―――接龙,刚开始做这个游戏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学生到处乱跑,根本不像是在做游戏。在第三次音乐课时又花了大半节课的时间来练习,临近下课时总算有些像模像样了。在以后的音乐课上做这个游戏时学生总是特别的高兴,也越做也好了。

在课堂上经常做一些游戏、律动,学生上音课的积极性很高,一听要做游戏总是特别兴奋。为了能参加游戏,对于这之前的活动,总能积极地参与,听得也特别认真。

篇8:唱歌课教学反思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思维丰富的文化内涵、个性鲜明的人文特点, 超然洒脱的人文关怀, 都是耐人寻味的。音乐教育不仅是教学生学习唱歌, 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 培养审美情趣, 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追求真、善、美。在音乐教育中, 唱歌课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和对音乐的鉴赏力, 发展想象力, 丰富感情, 陶冶情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唱歌课的教学中应注意采取不同的教法, 针对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应的教材, 探索适应于其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

唱歌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歌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旋律美、音质美、歌词美、意境美、如一首歌曲一遍又一遍地教学生唱歌谱, 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在新的形势下, 是很难使其发挥特有的功能, 与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是不相称的, 以下是我上歌唱课时进行实例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 充分研究教改后的新教法, 做好课前准备, 利用录音软件SOUND FORGE 6.0或MIDI软件CAKE WALK SO-N A R X做好简易的歌曲伴奏带和音乐示范带 (演示) 。

(二) 利用老师多形式的表演, 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可以利用录音软件把前节课唱的比较好的同学录成录音带, 演示给所有的同学, 极力激发学生的表演潜力和学习主动性。

(三) 上课时应先放示范歌曲, 让学生对整首歌曲有个整体的印象, 也可以通过老师的卡拉O K表演给学生示范, 尤其是老师示范, 效果更好。

(四) 利用强节奏的自制伴奏带进行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 这种教法有以下优点:

1、可以使学生远离单调的琴声, 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2、教师能够解放出双手指挥学生, 强化学生的律动教学和使学生学会接受指挥, 让学生掌握好节奏。

3、能为学生提供准确的音准, 强化学生的音准教学。

4、在学生进行歌唱练习的过程中, 要注意点的带唱与面的带唱相结合, 杜绝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训练更具完整性。

5、分析歌曲内涵的最佳时机是在学生对歌曲旋律有一定熟悉的前提下, 这样可以使学生极好地融合歌曲的旋律与内涵, 充分表现歌曲的情感。

6、最后就是在学生掌握旋律的基础上进行识谱教学, 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好音准, 使学生远离以前先识谱后唱歌的老式教学, 使学生不再厌倦识谱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采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一) 现代化辅助教学

在对学生的辅助教学中, 可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其主要设备有多媒体设备、录像片段、微型电脑等。音乐课程中的唱歌课是以歌唱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 陶冶学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课型, 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 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 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教师给提供学生更多的同一作曲家的其他作品, 才能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欣赏口味和水平, 而大多数学校里的这方面资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要, 而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 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 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学生视野, 提高学生兴趣, 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

(二) 示范法辅助教学

示范教学其目的主要是教师通过自身的范唱、范奏, 让学生对所学的歌曲、乐曲育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悦耳动听的范唱, 富有表现力的弹奏, 以及精炼且有趣的讲解, 会使学生得到音乐美的享受和知识的满足。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 好的示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兴趣等方面,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完整示范

通过教师本身的范唱、范奏来揭示音乐作品的主题, 音乐形象, 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以及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表现手法、速度、力度等。采用完整示范, 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耳闻目睹, 让学生对新的歌曲、乐曲有一个全面地完整的印象和概括的了解。

2、重点示范

在教学中, 教师对每次布置的一定数量的歌曲、乐曲、视唱曲等具有代表性的, 或属于同类型的曲目作为重点示范。教学中可针对不同的歌曲, 将一首歌中难唱的旋律, 某些难咬的字词作为重点示范, 除此之外, 还可以将某些歌曲、乐曲的演唱、弹奏风格, 表现力等作为重点示范。

3、难点示范

这是对于新作品中技巧性比较强、难度比较大、学生难以掌握的地方所做出的示范。它主要是防止学生在演唱、弹奏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 教师对难点的示范要做到生动、准确、形象, 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4、教后示范:

教后示范是指学生对教师所布置的歌曲、乐曲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是学生在基本掌握基础上, 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唱、弹奏再一次进行示范, 提出新的要求, 以加强和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表现力和想象力。

(三) 结合性辅助教学

在现有的中学音乐教材和校园歌曲中存在不同性质, 风格, 特点的歌曲, 据此所选用的唱法也是各不相同的。要根据中学音乐教学实际, 联系美声唱法, 民族唱法, 通俗唱法的特点开展唱歌教学。如歌曲《长江之歌》, 《桑塔.露琪亚》等, 大多用美声演唱;《茉莉花》, 《小河淌水》等大多用民族唱法演唱;《歌声与微笑》等大多用通俗唱法演唱, 要重视中学音乐教学三种唱法兼容, 注意在三种唱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歌曲风格上的理解和把握。由于中学生从整体来说, 音域都较窄, 每个学生有着各自的特点, 如有的学生音域较宽, 音色较好, 就培养他们用美声方法演唱, 有的学生嗓音较沙哑, 暗淡, 就培养他们用通俗方法演唱。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 根据每个学生的才能, 音乐素质, 原有基础, 个性以及先天遗传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点, 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 扬长避短, 相得益彰,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声乐水平和表现力。

三、总结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的技能, 技巧, 合唱几首歌曲, 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 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 表现和创造,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一切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美感, 使他们在轻松, 活泼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 表现美, 创造美, 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因此, 在音乐教育中, 教师要善于动脑, 组织好各个环节的教学, 用生动形象的甜美的教学语言和动听的歌声与伴奏打动学生的心扉, 唤起学生的美感。如此, 才能在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兴趣, 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及主体意识的发展。

参考文献

周玲.浅谈中学音乐教育的历史及意义[J]泰安师专学报2002 (2)

范晓虹.浅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 (2)

篇9:试论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关键词: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

小学阶段的唱歌课是音乐教学的重要部分,属于“表现与实践”模块的教学内容,是整个音乐活动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音乐唱歌课的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养成良好的音乐习惯,为终身喜爱音乐,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的重要性

音乐唱歌课是一种通过表现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能力、综合的艺术表演能力,以及在发展音乐听觉基础上的读谱能力。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

1.有利于促进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基础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实现音乐普及教育,音乐属于每一个孩子。音乐唱歌课更是音乐教学的基础,是每一个孩子体会音乐美、表现音乐美的重要途径,也有利于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2.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具有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因此在音乐唱歌课中,应坚持以审美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提高音乐唱歌课教学质量,使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断提高,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例如,二年级上次《母鸡叫咯咯》这课我运用了开火车的方式导入,“wu”“你们听,什么来接我们了?”学生回答:“火车来了。”课件出示了颜色不同的三列带节奏的火车,问学生喜欢哪一列,并说说红色火车怎么开:老师示范拍节奏,2/4轰 隆│,× ×│;蓝色火车怎么开:2/4轰轰 隆│,× × ×│;黄色火车怎么开:2/4 轰轰 隆隆│,×× ××│。当学生熟悉了这些节奏后,创设情景开火车郊游了,并播放母鸡叫咯咯的伴奏音乐,让学生练习三种不同的节奏,既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又掌握了歌曲的节奏。“火车到站了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来到了苹果园,唱对音符苹果就会掉下来。”通过这样的方法唱旋律中的音符,生动有趣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3.改变了传统音乐唱歌课的教学弊端

过去的唱歌课,主要以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主,整堂课采用教唱的模式学习歌曲,教学方法枯燥、单一,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审美体验,降低了唱歌课的艺术表现力。现在的唱歌课中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体验、表现、创造力、合作能力的提高。例如,二年级下册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的教学中我身着新疆服装,播放了新疆歌曲《大阪城的姑娘》,跳了一段新疆舞蹈。让学生猜猜是哪个民族,并跟随老师来学学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很容易地就导入了新课。在新课教学时,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老师的引导性,学生来说些象声词模唱旋律,在模唱中要求歌曲速度、力度变化的训练,学生熟悉了旋律又对歌曲情绪进行了处理。在歌曲识谱教学环节运用了柯尔文手势来唱歌谱,让学生感受到旋律的高低。还可运用在节奏中朗读歌词等方法,在歌曲学会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创造力,编创歌词唱唱自己的家乡,编配伴奏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使身心得到了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小学音乐唱歌课的教学原则及方法

在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中,要坚持音乐课的学科本位,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培养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提高学习的音乐课兴趣,促进音乐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方法有很多,比如,运用多媒体课件、游戏、表演等等。

1.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方法

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直观形象地使学生感受音乐及音乐的意境,如,五年级京韵单元的《蝈蝈和蛐蛐》,在这课的教学中我先运用多媒体播放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再来学习新课程。

2.运用游戏的方法

音乐游戏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它有很强的愉悦性和互动性,如,二年级《音乐小屋》这课,我用房子的不同结构做成歌曲旋律的乐句,让学生自己搭建音乐小屋,在游戏中学生熟悉了旋律,既形象又生动有趣,学生在玩中学习了本课,课堂气氛活跃。

3.运用讲故事的方法

这是每一个孩子都喜欢的方式,如,《小红帽》这课,学生先讲小红帽的童话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洛列莱》是根据古希腊神话传说所作的曲,可以让学生先了解这个动人的传说,再来学习歌曲。有些歌曲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编故事,帮助学习。

4.运用表演的方法

表演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故事情节的表演、打击乐器的表演、舞蹈表演、演唱表演等等。在这些活动中老师主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求大多数学生参与其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如,《小红帽》就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情境;《音乐小屋》可以让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伴奏表演。

总之,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我们小学音乐老师更应该遵循规律,要科学地培养学生的唱歌兴趣,不断地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启迪智慧,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为终身喜爱音乐,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宝宝10个月的祝福语下一篇:我离不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