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家儿童爱唱歌》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2024-04-24

《瑶家儿童爱唱歌》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通用6篇)

篇1:《瑶家儿童爱唱歌》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瑶家儿童爱唱歌》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星期三下午在一年级班上了一节音乐课,《瑶家儿童爱唱歌》,感觉受很多。 我的这节课是按新课标的要求来做。课设计的有一定的个性与风格,教学环节形式多样,知识点明确指导。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与互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本课中能够科学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用《爱我中华》的`歌曲来做课前音乐就很自然的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民族大家庭中的音乐氛围中去,自然的引入新课《瑶家儿童爱唱歌》,让学生感觉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

这节课还有一个环节,1、3、5、三个音的认识,与学生一起边做手号边唱,老师做手号学生唱do mi sol;听三个音1、3、5学生都能听出来,从小培养学生听音这个环节非常的重要。让学生练耳, 从小培养他们的音高概念。 不足之处:授课的环节过度的不够自然,环节与环节之间分的太明显,相互联系不够。教唱环节简单了一些,有些过于形式。还有就是没有注意到音响开的太大,这个会影响学生的听力。在上课时要给学生多一些热情、激情、这样才能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有时课设计很好,但操作起来就不那么顺意。即兴的东西特别多,如学生的接受能力、感知能力、学习的气氛、情感等诸多要素。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使课堂变得灵活、激动、随时要应负一些突发突想的事情。还要随时提高自己的课堂调控能力。我会在今后教学中多实践,多学习,教学水平将会更上一层楼。

一些基础是靠平时课堂教学积累的,学生不是靠一天半天就能学会的,所以说这个环节非常的重要。

篇2:《瑶家儿童爱唱歌》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能够很好地利用学生们喜欢的游戏《请你跟我学》,学老师的动作、表情,语言力度的变化,节奏的变化,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挖掘快乐的因素。

2、在课堂的每个环节中,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3、歌曲处理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爱、团结,体现了集体合作的精神。不足之处:

1、教学过程中,对有些表现不好的同学鼓励的还不够及时

篇3:《瑶家儿童爱唱歌》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即兴创造性思维发展, 关键在于即兴。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和看重结果, 主要目标应放在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创造意识方面。即兴创造教学涵盖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创编表演动作;创编音乐故事、游戏;创编歌词;创编节奏;创编旋律。

呵护好奇心、想象力, 激发求知欲。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 而低年级学生天生活泼好动, 好奇心强, 想象力丰富, 他们对音乐的理解通常都是空白, 唱歌教学环节中创造性思维初步调查为零。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 如果得不到教师的保护和启发, 就会丧失对知识探究的欲望, 阻碍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观察世界, 展开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为此, 教师要经常提供引起观察和探求知识的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找到答案。在教学中充满愉悦性的“游戏识谱”“趣味练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想学”“我要学”。

下面结合音乐课教学案例, 在教学中初探学生的结果, 与同行分享:

初次进入一年级课堂:学生来自不同的学前教育, 学情分析很重要, 针对教学的八个班, 分别统计, 经过舞蹈、器乐培训的学生数达30%-40%。天生活泼好动, 自控力较差, 集体式的大课堂教学, 进出由前楼到后五楼专用的音乐教室, 必须建立有趣的良好课堂常规。

模唱环节:对于刚上音乐课的小朋友并不陌生。即:临摹着原事物, 把你所听到的声音或唱或哼出来。也可以是老师在钢琴上任意弹奏一段旋律, 学生把他们所听到的旋律哼唱出来, 这就称作“模唱”。在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共四乐句, 一个乐句分成两小乐句进行教学, 前两小乐句采用模唱方式教唱很好, 体现出学前教育单一的模唱教学较多。

创编歌词环节:三四小乐句接唱游戏, 教师弹奏上句唱“小朋友们你好”, 试着让学生尝试创编旋律, 提醒小朋友注意老师唱的节奏, 学生尝试回应上句, 大部分学生会直接模仿老师的节奏唱“老师你好”, 有一小部分会唱“小朋友们你好”, 当时, 我“乐”了!遇到这种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流程, 他们习惯模唱, 没有创编歌词意识, 但有了伴奏就不知怎么办了?我停止琴声伴奏, 和其他老师一样问好, 没有问题。于是我引导他们发现有旋律给我们带来了优美和新颖的问好感觉, 一起合作用歌声来表达对老师对音乐课的喜爱之情。经过引导, 练唱几次才解决这个小小的问题。有此反思, 本环节设计鼓励学生进行直觉思维, 迅速对问题的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

创编律动和节奏:五六小乐句增加律动和节奏训练, 在节奏处, 跟着节奏自己做一个喜欢的动作表演, 此时会出现创编拍手动作较多, 还有的在观看, 无所事事, 节奏拍得太乱。针对即兴创编动作, 对简单旋律进行节拍的变换,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环节, 我采用先表扬大部分动起来的孩子, 然后请刚才表演中没拍手的小朋友展示, 多夸夸他们, 探索让拍手的小朋友开动小脑筋表演出更多不一样的动作。在简单的模仿创造中掌握节奏, 有助于学生尝试音乐旋律的创作实践,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

创作歌词环节:最后一句, 设计让学生倾听老师轻轻地用“啦”唱两遍旋律, 请小朋友想歌词用声势表演唱出来?走过几个班没有人想出歌词, 只有13班一位学生举手说:“老师没有备好课!”后来经了解, 孩子的妈妈是同行, 又“乐”了!这时老师带着学生唱出歌词“我们多快乐, 多快乐!嘿!”然后激发学生用声势如何表现出来呢?这时, 有一部分学生大胆地表现出来, 动作有所不同的在增加。此环节处, 老师及时告诉学生这是音乐课里常用的创作歌词环节, 编词或填词, 在以后的音乐课我们会经常做这个游戏。创编歌词是结合感受鉴赏和表现来进行的, 在聆听和学唱中即兴编词或填词, 用丰富的音乐表现, 增加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潜能。处于儿童阶段的学生, 他们的想象力、感染力及创造力是一生中最旺盛和发达的时候。在这一关键阶段, 老师要正确看待他们的瞎唱、瞎跳, 保护“与众不同”。

在师生完整演唱本曲环节, 老师钢琴伴奏先速度慢些唱, 熟练时调整成快速表演唱, 表演处可自我展示, 从不同的速度, 让学生说出哪种方式能唱出自己开心、快乐的一面。通过分解整合初步培养学生运用音乐要素, 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音乐课上的自由表现, 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地位, 减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限制。

由此案例, 能感受学生学前教育差异大, 模唱形式较多,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需要我们音乐老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具体教学实践, 从而探索出音乐快乐教学的有效方式, 开启心智, 激发创新, 组织学生在群体中相互适应,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和协调能力及专注的学习态度。让40分钟更加有声有色, 使学生对音乐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参考文献

篇4:《瑶家儿童爱唱歌》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记者在调查中同时发现,有些家长认为“玩游戏寓教于乐,开发智力,能让孩子越玩越聪明。”所以默许孩子玩iPhone、iPad的行为。更有一些家长自己就是“苹果控”,他们甚至把陪孩子玩iPad当作教学工具、益智工具。这种现象令人堪忧。

不可否认,把家庭教育“搬”进iPad屏幕,希望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孩子注意力,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其本意是好的。但千万别忘了,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iPad的屏幕较小,对其视力等影响很大。同时网络世界泥沙俱下,很难保证孩子们不会浏览到一些不宜内容,或者上网成瘾。更何况,教育手段的信息化,效果未必就比传统方式好。美国杜克大学研究人员曾连续5年跟踪一批家庭,发现孩子用上电脑后,阅读、计算能力反而下降。日本数字技术高度发达,IT业界也竭力推动教育电子化,教育界人士却坚决反对。因为教育专家认为,过度依赖于一些高科技电子产品,会导致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退化。

篇5:《瑶家儿童爱唱歌》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1.情感目标:感受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不屈不挠、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

2.知识目标:懂得残疾人有自己的人格尊严, 并能从身残志坚的故事中受到感动、激励。

3.过程、方法与能力:通过对残疾人生活的了解与感受, 懂得尊重和关爱残疾人, 并向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学习, 做生活的强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受难处

同学们, 在翻开课本之前, 我们一起来做两个游戏, 好吗?

1.设计两个游戏, 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第一个游戏:老师这儿有一个礼物, 想送给班上一位既勇敢, 又具有爱心的同学。但接受礼物的同学必须蒙上你的眼睛上来拿, 谁愿意上来接受?

第二个游戏:请两个同学上讲台表演, 请听要求:一个同学向另一个同学问路, 问路的同学不能讲话, 但可做手势, 被问路的同学可以讲话。谁愿意上来表演?

2.让学生谈谈游戏的难处, 走进文本。同学们, 做完这几个游戏后你们有什么感受?生谈难处, 引出什么是残疾人 (板书:残疾人) 你们说残疾人的生活难不难?

3.那我们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应不应该多想想他们的难处? (板书课题)

二、联系生活, 身残志坚

1.过渡:他们的生活到底有多难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无臂青年的日常生活 (播放相关课件) 。

2.刚才我们目睹了一个无臂青年日常生活的艰难, 也体验了盲人和聋哑人生活的痛苦, 同学们, 你们现在有什么感受吗? (生谈感受:理解残疾人的困难) (板书:理解)

3.残疾人的生活的确很困难, 但有不少残疾人并没有因为身残而悲观失望, 进而失去理想。他们用自己的残躯实现着人生价值, 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 (播放贝多芬、张海迪、霍金的图片, 向学生讲解他们的事迹, 引导他们学习不怕困难, 身残志坚的精神。)

三、启发思考, 讨论探究

1.师:他们都那么坚强、那么勇敢, 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功。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平凡的残疾人在工作和生活中, 默默无闻地与困难作抗争。那么我们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又应该怎样对待残疾人呢? (板书:关心、帮助、尊重)

2.分小组讨论联系日常生活说说你是怎样对待残疾人的?今后你准备怎么做呢?

四、小结全文, 拓展延伸

1.刚才几个小组说得非常精彩, 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能感受到同学们都非常有爱心。理解、尊重、关爱和帮助残疾人是全社会的责任, 我们每一个人都献出一份爱, 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2.课外作业:

篇6:《瑶家儿童爱唱歌》一年级音乐教学反思

(音乐烘托) 小朋友们, 一天的学习就要结束了, 让我们先轻轻地念一念《整理歌》, 然后静静地照着儿歌的要求去做一做。 (出示《整理歌》)

小朋友, 静下心,

学会整理很重要。

先把桌椅摆摆齐,

再把衣服挂挂好。

合上书本放桌角,

找到本子放书包。

提醒铅笔要回家,

不做粗心马大哈。

1.教师巡视教室四周, 发现表扬整理习惯比较好的孩子。

2.请学生对照整理要求进行自我评价, 然后在笑脸本上画上一个笑脸, 对于整理习惯还没养成好的孩子, 提出继续努力的要求。

[用上内容简短、要求明确的儿歌作为课前引入, 可以给一年级的孩子传送明确的指示, 产生短时间内的稳定效应, 既节省了时间又为下阶段的整理学科知识做好铺垫。同时, 音乐的烘托可放松学生的头脑, 使连续运转一天的大脑得到暂时的舒缓, 是整理课组织充分的“状态变换”。而用画“笑脸”这样一种激励手段促进低年级孩子整理习惯的养成, 比较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蕴涵浓郁的人文情怀。]

二、教师引领, 回顾知识 (2分钟)

1.想一想: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你的心情快乐吗?

[学生闭眼进行10秒钟的心情整理与学科重点的回顾与梳理。]

2.语文学科, 我们应该怎么整理?

生归纳总结:读一读课文和生字。

测一测已学的生字。

问一问不懂的地方。

看一看明天要学什么。

3.数学学科, 我们可以怎么整理?生归纳总结:看一看今天学的例题。

想一想是否已学懂。

测一测相关的题型。

挑战更难的聪明题。

4.英语学科, 我们可以怎么整理?生归纳总结:读一读课文和单词。

找一找记忆单词的好方法。

问一问不懂的地方。

看一看明天要学什么。

三、凭借方法, 自主整理 (8分钟)

[其间, 三门学科教师穿梭其中, 发现问题、以备咨询。孔子说“温故而知新”, 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起步阶段就能养成对当天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温习, 不仅于学习态度上给学生很好的启示, 同时在学习方法上给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整理课关注的不是教师教给学生多少知识, 而是学生在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主实践的过程中默会了哪些知识, 这是一种有自我意识的学习。正如彼得·克莱恩在《每日天才》一书中所说:“当孩子们在帮助下自己去发现那些基本规则时, 他们学得最好。”]

四、同伴互助, 相互共勉 (3分钟)

1.学生互相合作检查生字或者英语单词。

2.遇到同桌不会的生字或者不会的习题则由另一方负责教会为止。

3.请顺利通过检查的孩子在自己的笑脸本上画一个笑脸, 如果通不过则先不画, 待到第二天重新检测。

4.为你的同桌送上一句鼓励的话语。

[整理课到底应该整理出什么样的头绪来?难道仅仅是停留在学习内容、学习策略、学习方法上吗?我认为, 还应在健全的人格、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整理出一个健康向上的儿童形象。通过同伴互助, 相互共勉教会孩子学会欣赏他人, 学会取长补短, 学会乐于助人, 学会团结协作, 这一意义远大于学科知识的传授。]

五、收拾心情反思行为 (2分钟)

整理完今天的学业后, 原本在孩子中穿梭的我们则可以悄悄地站到讲台桌前, 聆听学生的行为反思与自我评价, 并做出及时的肯定与勉励。此时的孩子也会冲你微微一笑或者轻轻点点头, 于是, 彼此心领神会, 默契在此蔓延!

[虽然儿童的大量学习是自我激励、自我指引的, 但是老师在促进儿童学习发展以及品行塑造方面仍充当向导的主角。当我们把更多的耐心、细心和关心给了我们的孩子, 我们的孩子同时也在把信任和能力展示给我们, 相信这“近距离”的和谐便是教师永恒的幸福。]

[成效与反思]

在每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日子里, 我们就这样牵着一年级孩子的小手, 教会他们如何整理书包、整理物品、整理周围的环境, 然后慢慢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业, 就像娃娃学步那样, 整理课是在蹒跚起步中趔趔趄趄、一路搀扶前行的。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尚未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整理的技能与方法”, 所以对他们来说, 让他们掌握整理的习惯和方法尤为重要。因此, 一上的整理课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研讨:期初完全以整理习惯为主, 引导孩子将书包、本子、铅笔、衣帽等物品有序地整理、摆放, 同时, 采取示范、竞赛、经验介绍、值日班长反馈制以及教师表扬激励等多种形式强化良好习惯的养成。期中, 我们将整理学业简单地穿插进来, 旨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孩子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这时我们发现, 仅有20分钟的整理时间 (因为一、二年级放学时间提前20分钟, 因此, 整理课只设置20分钟) 过于仓促, 致使数学、英语这两门学科很难插足, 所以整理课就演变成了语文教师或者数学教师“独霸天下”, 又违背了我们设置整理课的初衷:像整理家务那样整理各门学科的学习。到了期末, 我们尝试让三科教师同时下课堂进行整理, 并引导学生在时间相对紧促的前提下, 学会查找薄弱的学科做重点整理, 其他学科为简要回顾。同时整理时, 强调习惯养成很重要, 物品整齐不拖沓、整理课堂分秒争。于是, 整理课便在茫然无序中渐渐理出一丝头绪, 也收到一些成效。请看2008年6月13日, 星期五, 后两分钟整理小结时学生的精彩发言:

陈宣甸:今天的整理课我收获很大。我先整理了语文学科, 和同桌检查生字, 我都会了;然后, 再动脑筋想出了叶老师早上留给我们的聪明题;最后, 我还当起了小老师, 同桌有一个英语单词不会, 我把他教会了, 真开心!

董宸怡:上课的时候, 我对《火车的故事》这篇课文中“世界屋脊”这个词不懂, 当时来不及问老师, 整理课上我问了老师, 现在我懂了, “世界屋脊”指的就是世界最高的地方———青藏高原。

孙琦:我知道学好语文的本领要多读课文, 还要把学过的生字复习复习, 遇到特别难的生字可以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又快又对地记住它。

周老师:小朋友, 真能干!短短的十几分钟里能对今天所学的学科进行整理, 发现问题, 及时请教, 掌握方法, 收获多多。只要你们能记住:“今日事今日毕。”

今天的学业今天解决, 如有不懂, 大胆提问, 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欣喜地看到了学生对整理课上该做什么, 步骤如何已了然于心, 而且主动整理的意识有所加强, 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整理方法。但是, 溯本正源, 提高整理课的课堂效率必须思考行之有效的课堂策略, 同时, 低、中、高应有它不同的整理目标和方法, 体现螺旋上升的趋势。现阶段, 低段的整理课堂可遵循以下几点策略:

策略一:静心———“整理场”的营造

“定能生慧, 静纳百川。”静心、静气对于渴望获得知识, 拥有智慧的人来说, 多么重要。低年级的孩子非常活泼好动, 想他们静下心来整理, 我们得创设安静柔和的外部环境:如一段舒缓的音乐, 教师轻柔的言语传递以及在群体中不断表扬静心静气的孩子, 以此要求学生整理时悄然有序。环境对一个儿童的学习、品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以静传达静, 以静滋养静的“整理场”的营造, 致使孩子都能静下心来, 集中思绪开始整理, 效果显著。

策略二:帮扶———“整理习惯”的养成

“万事开头难!”对于没有整理习惯和整理意识的一年级孩子来说, 我们所能做的不是光做“指挥家”, 说说就行, 而是要走到学生中去示范, 整理书包要讲究方法:先把书本按大小整理好摆放在大格中;再把本子按顺序整理好摆放在中格中, 铅笔、橡皮送回笔袋, 笔袋放到小格中。旁边的小口摆放小样品。只有实实在在的具体操作, 才让我们的孩子真正地明白整理也是要讲究一定的方法, 从而通过教师帮扶下的行为操练固化为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策略三:程序———“整理步子”的细化

因为低段的学习内容本身比较浅显, 因此, 还无从整理归纳出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现阶段, 我们更多地把整理方法和整理习惯整合在一起, 首先让孩子清楚整理一门学科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 并能进行熟练地操作运用, 直到内化为自觉形态与意识。因为, 幼儿的世界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内外兼容的世界, 对物质现实准确表征的能力发展取决于观察、模仿、聆听以及触摸图式的逐步协调。因此, 将“整理步子”细化, 引导孩子通过默记、反思、订正、质疑等动作操练内化整理方法, 则会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提升, 以便更好地习得自主学习的策略。

上一篇:奥黛丽赫本成功名言下一篇:公输课文之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