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模式

2024-04-25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模式(通用14篇)

篇1: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模式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模式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是指以唱歌教学为主,以其他教学内容为辅并将其他教学内容适当地融于唱歌教学的综合课。“一首歌曲,一首乐曲”是当下倡导的综合课的形式,“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目前多是歌唱教学与欣赏教学的综合。此模式的一般程序为: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二、关注音乐 有效聆听----

三、巧解难点 完整学唱----

四、巩固学习表现创造----

五、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导入就象歌剧中的序曲、乐曲中的前奏一样,能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特定的氛围中,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他们迫切学习的欲望,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来导入新课:故事导入法、图画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游戏导入法、表演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启发谈话法、音乐导入法等。

(二)关注音乐 有效聆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音乐课堂中学生获得学习信息的主要途径,“听”也是学习体验音乐最直接的方式。因此,音乐教学要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让学生关注音乐要素(速度、力度、节拍等),带着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多遍完整地聆听音乐,从而感受音乐、认识音乐、理解音乐,为学唱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巧解难点 完整学唱

以唱歌教学来说,常见的教学难点主要有以下情况:1.曲谱方面。切分音、附点音符、装饰音、休止符、变换拍子和变化曲调等。2.唱歌方面。合唱、轮唱部分,弱拍唱起,咬字吐字,一字多音,变化速度、力度,气息运用及情感表现等。有效解决教学难点对于学唱歌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运用“重复讲解,反复示范”的方法,有时未必能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多动脑、多思考,创造一种巧妙的、学生感兴趣并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来解决教学难点。难点解决之后,完整学唱歌曲。教师要重视学唱的过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唱、这样处理,教给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提出明确的演唱要求,达成“唱会歌”的目标。

(四)巩固学习表现创造

仅仅“唱会歌”不是目的,还要进一步把歌唱好,即“唱好歌。”每节课教师都要给学生巩固练习的时间,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演唱形式,如独唱、齐唱、表演唱、领唱、男女生分组唱、提问抢答式演唱等来巩固歌曲,做到自然、自信、有表情、有感情地唱歌。歌曲巩固之后,启发引导学生编创歌词、旋律、节奏;根据歌曲内容编创表演动作、音乐故事或游戏,让学生在创编中培养创造能力,分享与同学合作的快乐。

(五)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 教学内容的拓展是指在歌曲教学的基础上,选取本单元其中一首欣赏曲,来充实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对音乐内涵的进一步理解与感悟。拓展欣赏的内容也可以是教材以外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作品,包括:同体裁作品音乐欣赏、同作曲家音乐作品欣赏、同种乐器音乐作品欣赏、同民族或地域音乐作品欣赏等。

“教无定法、教学有法,贵在得法”。无论哪种方法,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希望老师们能在此模式的启发下,寻求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深化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为其终身喜爱音乐奠定基础。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二)关注音乐 有效聆听

(三)巧解难点 完整学唱

(四)巩固学习表现创造

(五)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

篇2: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模式

一天下午,我畅快地写完作业,就马上把房门给关上了,用书本卷成话筒的样子,学着电视上的歌星一样,站在床上,高声地唱着歌,时而欢快如同小鸟,时而低吟浅唱陶醉其中。忽然,爸爸在厨房里对我大声地叫喊:“快来吃饭啦!”我正为爸爸的喊声打断而生气时,只好冷冰冰地说:“再等一会儿吧!”

接着,我又继续唱起歌来,我早就唱到忘乎所以啦!忽然,爸爸气乎乎地打开了我的房门,看见我正站在床上,立马惊叫着把我拽下床,这时我才知道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可肚子也好像要唱歌似的发出“悦耳”的“咕咕”声,一阵阵的,我和爸爸听后都忍不住笑了!

唱歌是在我的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就因为这样,它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我总会梦见我被选上了学校的歌唱比赛,在梦里我高兴极了!为了赢得歌唱比赛,为班级争光,我竟练习了一个晚上。比赛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有点儿紧张,可我仿佛听见歌声对我说:“小主人,没关系,我会陪着你的!”于是那之后,我唱得越来越大声,越来越动听。裁判宣布比赛结果的时候,我忽然被惊醒了,原来是爷爷正在叫我起床呢!哎!我可还想知道比赛的结果呢!真是的,想着想着我竟甜甜的笑了。

篇3: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应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应用故事来向学生说明一定的道理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加以巩固,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这更是教学乐于应用的教学素材。英语故事不但是小学生喜爱的阅读资料,更是教师搜集教学资料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授故事或者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故事的情节不但可以有利于课堂授课的顺利开展,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更重要的丰富课堂的知识与教师的教学方法。

一、以故事为主题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优点

故事教学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其优点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 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论述:

( 一) 加强小学生语言表达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和使用知识,在我们的概念里很容易扭曲“学”与“用”的真正意义,认为只有学会了知识, 才能够对其进行应用。但是, 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与“用”是结合在一起的 ,小学生正处于对各种事物的初级认识阶段,会将所学的语言应用到日常的表达上。故事教学法培养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教小学生学会认识方位词in/on/behind/near的时候, 小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掌握其读音,但是要学会应用却不容易,这是教师可以采用狼来了的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在小孩第一次欺骗的情节中采用“There is a wolf in the cave.”,在第二次可以把句子适当改成“There is a wolf behind the tree.”,使小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区分方位词之间的差别。教师在教学的在过程中采用表演故事的形式来进行对话使小学生融入到故事的角色当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方位词的意思及表达形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 二) 渗透文化意识

语言与文化知识是互为统一的有机体,丰富的文化知识与文化素养通过语言来表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在于了解本国文化的精粹, 领略外国文化的意义,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文化意识的培养高度重视,让小学生明白中外文化意识的差异,掌握正确的交际方法,培养自身文明的好习惯。故事当中所涉及的文化可能会涉及日常生活常识、地理人文等各个方面,所以在故事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教育。

二、以故事为主题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实施条件

故事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应用需要根据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与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息息相关,下面根据以下两个方面来对故事教学法的实施条件进行说明:

( 一) 对教师的要求

评价故事教学法取得成绩的好坏的关键在于教师选取的故事类型与教师的表达。在对故事的设定与引用方面看教师本身对故事的理解以及课堂的讲授的氛围。如果教师在情节设定过程中以学生理解的角度为主,那么其设定的故事情节必定是受学生喜爱,在表达方式上对情节加以生动形象的描述其课堂效果必定是成功的,所以,教师的想象力与童趣是故事教学法在课堂上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 二) 课堂的氛围与渲染力

故事教学法的主要是靠教师对故事故事的展示,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故事的氛围中。比如在动物单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用“Who iscoming”来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的氛围中 ,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将食指放到嘴边神秘的“嘘”一声,这时学生便会竖起耳朵仔细听并且思考到底是谁来了, 老师的情感感染着孩子,在这时教师带领学生讲目光聚集在屏幕上,这是孩子便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说出各种各样动物的名称来,教师在学生的热烈反响中公布答案,在公布答案的那一瞬间小学生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肢体语言及表情。肢体语言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之一, 这时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灵活的示范,如对“run/jump”的展示时,教师可以在讲台上跑一跑,跳一跳来使学生融入课堂氛围[3]。再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瞪大眼睛,张开嘴巴来向学生诠释“strange”, 皱着眉毛以示“no”,微笑的点点头表示自己的“agree”。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将故事情节展现的淋漓尽致, 也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

三、小结

篇4: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应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应用故事来向学生说明一定的道理来帮助学生对知识点加以巩固,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这更是教学乐于应用的教学素材。英语故事不但是小学生喜爱的阅读资料,更是教师搜集教学资料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授故事或者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故事的情节不但可以有利于课堂授课的顺利开展,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更重要的丰富课堂的知识与教师的教学方法。

一、以故事为主题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优点

故事教学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其优点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论述:

(一)加强小学生语言表达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和使用知识,在我们的概念里很容易扭曲“学”与“用”的真正意义,认为只有学会了知识,才能够对其进行应用。但是,在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与“用”是结合在一起的,小学生正处于对各种事物的初级认识阶段,会将所学的语言应用到日常的表达上。故事教学法培养了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教小学生学会认识方位词in/on/behind/near的时候,小学生很容易就可以掌握其读音,但是要学会应用却不容易,这是教师可以采用狼来了的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在小孩第一次欺骗的情节中采用“There is a wolf in the cave.”,在第二次可以把句子适当改成“There is a wolf behind the tree.”,使小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区分方位词之间的差别。教师在教学的在过程中采用表演故事的形式来进行对话使小学生融入到故事的角色当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方位词的意思及表达形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渗透文化意识

语言与文化知识是互为统一的有机体,丰富的文化知识与文化素养通过语言来表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对文化意识培养的意义在于了解本国文化的精粹,领略外国文化的意义,培养小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所以,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文化意识的培养高度重视,让小学生明白中外文化意识的差异,掌握正确的交际方法,培养自身文明的好习惯。故事当中所涉及的文化可能会涉及日常生活常识、地理人文等各个方面,所以在故事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教育。

二、以故事为主题的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实施条件

故事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应用需要根据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与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息息相关,下面根据以下两个方面来对故事教学法的实施条件进行说明:

(一)对教师的要求

评价故事教学法取得成绩的好坏的关键在于教师选取的故事类型与教师的表达。在对故事的设定与引用方面看教师本身对故事的理解以及课堂的讲授的氛围。如果教师在情节设定过程中以学生理解的角度为主,那么其设定的故事情节必定是受学生喜爱,在表达方式上对情节加以生动形象的描述其课堂效果必定是成功的,所以,教师的想象力与童趣是故事教学法在课堂上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课堂的氛围与渲染力

故事教学法的主要是靠教师对故事故事的展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故事的氛围中。比如在动物单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用“Who is coming”来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的氛围中,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将食指放到嘴边神秘的“嘘”一声,这时学生便会竖起耳朵仔细听并且思考到底是谁来了,老师的情感感染着孩子,在这时教师带领学生讲目光聚集在屏幕上,这是孩子便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说出各种各样动物的名称来,教师在学生的热烈反响中公布答案,在公布答案的那一瞬间小学生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肢体语言及表情。肢体语言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之一,这时教师便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灵活的示范,如对“run/jump”的展示时,教师可以在讲台上跑一跑,跳一跳来使学生融入课堂氛围[3]。再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瞪大眼睛,张开嘴巴来向学生诠释“strange”,皱着眉毛以示“no”,微笑的点点头表示自己的“agree”。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将故事情节展现的淋漓尽致,也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状态。

三、小结

故事教学法的作用在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故事人物的情感,使学生不知不觉中体会到情感的感染效果,将兴趣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最重要的教学不是完成给定的教学任务,而是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想要使学生感到英语好学(easy to learn),让学生体会学习中的乐趣(enjoy oneself),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秦大俊,李丽雪,常丽颖.浅谈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江苏师范学院研究教育学院学报,2013,

121(13):1324-1331

[2]黄梅英,荔萍萍,宫小宇.探究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的作用[J].河北石家庄英语培训机构,2013,10(16):2446-2447

[3]史丽媛,邹义明.关颖.应用故事教学法,优化小学英语词汇教学[J].湖南长沙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杂志,2013,18(125):

1304-1310

篇5:以唱歌为主题的小学生作文

从小,我就伴着爸爸的歌声长大,受到爸爸的影响,对唱歌十分感兴趣,渐渐地爱上了唱歌。爸爸就把我送到声乐班学唱歌。我高高兴兴地来到声乐班,声乐老师让我自选一首歌唱,唱完了,老师对我说:“你的声音太小了,还跑调。”我吓坏了,以为老师不收我,老师却笑着对爸爸说:“只要肯学,她会改正的。”我连忙说:“我一定会学好的。”老师说:“那我就收下你了。”就这样,我开始学唱歌。

现在,小伙伴都叫我小歌唱家,我也梦想当个歌唱家。平时我每天起床都要唱一遍歌,唱着唱着,我唱歌不跑调了,声音也大了,小伙伴一听到我唱歌就高兴。最让我难忘的事是今年六一儿童节我参加唱歌比赛,我唱的是《火苗》,我刚开始唱的时候有点紧张,再唱的时候就大声了,等唱到“你的爱就像火苗……”我特别投入,引来台下观众阵阵掌声,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比吃了蜜还甜。

每个周末我都要唱几遍歌曲,家里来了客人我也唱给他们听,客人总是啧啧称赞,这时,我的心情就像浪花一样欢腾,我更爱唱歌了。

篇6:以唱歌为主题的小学生作文

可四年级时,我听到李乾坤唱的歌很动听,而且他的声音也很好听,哪像我,唱歌唱得五音不全,正因为这个,我变开始学起唱歌来。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在家里用电脑下了几首歌曲,听到了一首打动我的歌曲——听妈妈的话,于是,我决定先把这首歌学会。

我便把歌从头放了一遍:“小朋友,你是否有许多问号,为什么,别人在……”“啊!怎么这么快呀!”我大吃一惊。再加上我的五音不全,那不就是等于火上交油一般吗?

“哎,还是不学吧。”

“不行,已经决定了的事,为什么要改呢?改了的话,不就是半途而废了吗?”

……

这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子里乱窜。弄得我心烦意乱。已经决定了的事,我一定要做好,不然就不是男子汉了。音乐开始了,我静静的听着,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小朋友和一位妈妈在对话,妈妈轻轻地摸了摸小孩的头,开心地笑着,一边抚摸着,一边说:“以后你长大了,妈妈就老了,不能在帮助你了。你就要自己独立去找工作,挣钱……”

音乐停了,这时,我才清醒过来。这是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画面,但是为什么我会看到呢?为什么我的心突然变好了?

篇7: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模式

【内容提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崭新的课程资源观引领下开发、设计、实施的一门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课程,它以丰富广泛的课程资源为内容源泉,以“主题”为内容呈现形式,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和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在新课程资源观的指导下进行主题的开发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开发具有生命力的主题内容,开展活动。

【主题词】综合实践活动气象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崭新的课程资源观引领下开发、设计、实施的一门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课程,它以丰富广泛的课程资源为内容源泉,以“主题”为内容呈现形式,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和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如何在新课程资源观的指导下进行主题的开发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主题内容,开展活动。

一、从学生兴趣入手确定主题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愿望是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最基本的依据和关键因素之一。主题只有符合学生的愿望与兴趣,学生才会有不断探究、参与的内在动力。行动上才会更主动,责任感才会更强;反之,如果学生对主题不感兴趣,漠然视之,就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不会在活动中倾注全部心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应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我校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周边环境的有利条件等设计了“研究气象知识”等有趣的主题活动,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调查研究气象的民间谚语”是个小主题,它广泛地反映了群众的智慧,展示了群众的想像力。谚语中所包含的思想、知识、经验以及情感,对他人和后人都有长久的莫大的教益。

和我校所在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而且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但他们并不了解每句谚语中蕴含的科学道理,以及以前人们是怎样观看天气的等等很有探究的必要。针对这些现象设计了四项活动: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搜集谚语,探寻内涵;小组合作,创新设计;展示评价,总结延伸。第一个活动是提出问题。由学生爱看的动画片引出问题,明确本课研究主题,让每个学生都充满了学习的期待。第二个活动是搜集谚语,探寻秘密。在第一个活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调查,可以上网搜集材料也可以回家询问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并在搜集的过程中思考谚语的含义。第三个活动是小组合作,创新设计。在学生搜集完材料,了解自己所搜集材料的含义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新设计。

这是一个由理论延伸到实践的过程。最后的活动是展示评价,总结延伸。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小作品,并且告诉大家自己搜集的是什么谚语,谚语中所包含的人民群众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积聚下来的宝贵经验。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仔细观察风、云、雷电,雨、雾、冰、霜,日、月、星、雪,不停地思索它们活动的规律,以简明概括的语言,准确生动的形象,描绘它们的千变万化,预测它们的来龙去脉的小故事等等,同学们对最有创意的研究进行了评价。最后,为学生介绍了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气象日记,终于创立了物候学,为我国气象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物候学,我们对民间口耳相传的物象谚语、天象谚语、雷雾露霜谚语有了科学的了解。激发了学生更大的热情,使活动得到了延伸。这个主题活动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们在一种欢快、愉悦、充满期待的活动氛围中自觉自愿的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信心。

二、以农业问题入手确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最直接动力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问题。俗话说:生活中不是缺少问题而是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因此,教师不仅要具备这样一双慧眼,而且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造就学生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并从这些一直在学生身边或身上发生、演变的问题入手,选择那些有意义、学生感兴趣而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来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

比如在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教师多媒体展示了几张农民在农忙时的几张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看了照片立刻发现了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不同?为什么在不同的季节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农作物的种植与24节气有什么关系?以前人们是根据什么来种植农作物的?农业与天气有什么样的联系等等?之后,有的小组提出应该上网查找一些资料,把有关农业与气候的知识介绍给大家,同时把我们国家不同地区种植的不同农作物查一下,展示给大家,这样让大家一方面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另一方面也知道了不同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等等。有的小组说,我们大部分来自农村,还可以回家问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看看他们平时根据什么来种植农作物的,我们县城的主要农作物都有哪些?有的小组说,我们还可以去附近的气象局了解一下有关气候与农业的关系,以及我县是什么样的气候等等。学生对这个自己设计的主题充满了责任感。通过搜集、调查、研究、分析、询问等,三、结合周围环境及资源确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处处有题材,关键在于挖掘。只要善于挖掘,生活处处是课程。因此,活动主题可以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从班级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逐步展开,抓住眼前的、身边的活动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我班开展了“我是小小气象员”系列综合实践活动。

由于我校离县气象局很近,而且我校确立了以气象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因此,我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班开展了“我是小小气象员”的实践活动。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和社会实际生活出发,普及气象知识,倡导学生的亲身经历,通过观看天气预报,以及去气象局询问调查,让学生积极参与考察、实践、反思等一系

列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增长社会经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和我县的天气预报,了解各种气象符号,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进行统计和对比,画出折线统计图,并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在班里预报天气预报,适时提醒学生带雨具或者添衣等,通过活动,学生走出了班级,走出了校园,接触了社会,在活动中得到了全面的锻炼,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

四、从传统节日入手确定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突出学生主体、联系学生生活,注重实践以及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这是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主题内容。中国的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寄托了很多美好的故事和愿望。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在我国每一个古老节日的背后,都蕴涵着无比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一份份美好动人的情感,一段段动人心弦的传奇,一个个亘古未变的情结,一种种支撑民族脊背的精神,被一代代人不断吸收、补充,进而又揉进了千年的文化脉搏中。这些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的许多优良传统,都深深地浸透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融化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诵,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但是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的感受和记忆少之甚少,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也越来越淡漠。为了增进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情感,设计了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这些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主动地去探寻、感受、传递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既满足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增长许多丰富的课外知识,还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如《走进中秋》这个小主题活动,是以中华传统节日——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为核心。学生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关于中秋节习俗的研究课题,通过合作、调查、采访、访问、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宣传与展示等活动,拉近学生与传统节日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特征,发掘一些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热爱和认同感,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在第一阶段,学生通过调查、采访、访问、信息搜集等活动对中秋节的时间、由来,还有它的各种习俗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做了深入的专题研究,比如:中秋节为什么是八月十五?为什么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可以说,在第一阶段,学生对中秋节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研究。

在第二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学校里其它年级的同学关于中秋节的三个基本问题,即时间、由来和习俗,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和

分析得出了数据,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些数据说明了继续开展活动的必要性。在课堂上,通过调查数据的汇报,引发学生的思考,产生让更多人了解端午节的愿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以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做一期手抄报,培养学生利用资料进行宣传的能力。通过宣传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积极参与、乐于表现的意识和乐于与他人分享的态度。

第三阶段,是课堂的延伸阶段。学生将第二阶段的设计制作逐步完善,使作品精美,富有创意。并在中秋节来临前一个星期,将所有的制作进行汇总,制作成展板,在校园中展出,吸引同学们来观看、学习,并通过交流对好的作品进行投票,选出最佳作品。继而对整个主题活动进行全面而公平的总结与评价。

篇8: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该社区登记 并确诊的糖 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数字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34~66岁,平均年龄(51±3.62)岁 ;病程在1~11年 ,平均病程为(6±1.35)年 ;其中,1型糖尿病13例,2型糖尿病1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社区干预。研究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33~68岁,平均年龄(34±2.54)岁 ;病程在2~12年 ,平均病程为(7±1.31)年 ;其中,1型糖尿病12例,2型糖尿病19例;研究组则采取以群组管理为主的社区糖尿病综合干预模式。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一定可比性。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该次所选患者均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拟定的相关糖尿病诊断标准进行确诊,均在该社区卫生院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且资料齐全;该次研究均与患者和家属协商同意,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该次所选患者均排除糖尿病合并急性并发症患者,排除有心脑血管及其他内分泌系统疾病者。

1.3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社区干预,如:降压、降脂及降糖处理,并严密监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指标;研究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以群组管理为主的社区糖尿病综合干预模式,具体方法如下:建立群组管理:选取社区医院两名经验丰富的全科医师和三名护理人员组成群组管理小组,并配合其他社区责任医师及其护理人员,对糖尿病患者和家属进行每月一次的集体教育;利用1个小时的时间来向患者讲解相关糖尿病的知识,并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激发患者和家属的主动性,积极接受社区综合干预。

1.4 评定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体质量(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b Alc、TC及LDL-C等;同时,对两组患者相关糖尿病疾病的知识知晓率进行调查,具体内容包括:疾病的机理、临床症状、用药时应注意的事项及饮食合理性等;实行满分值:分数在84分以上为基本知晓;分数在60~84分之间为知晓;分数低于60分不知晓;知晓率=(基本知晓+知晓)/总例数×100%。

1.5 统 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s),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 预后两组各项指标情况对照

干预后,研究组BMI、SBP、DBP、Hb Alc、TC及LDL-C等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干 预后两组疾病知晓率情况对照

治疗后,研究组疾病知晓率为96.77%,对照组疾病知晓率为80.64%,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s)

3 讨论

糖尿病的治疗过程较为漫长且复杂,因此,需全方位评估和干预患者血糖,并及时控制和稳定患者血压及血脂。以群组管理为主的社区综合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知晓度,而且还能有效改善患者体重、血糖、血压及血脂等[2]。该次研究中,研究组干预后BMI、SBP、DBP、Hb Alc、TC及LDL-C改善情况及疾病知晓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以群组管理为主的社区糖尿病综合干预效果较为显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采取以群组管理为主的社区糖尿病综合干预模式的效果分析。方法 从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该社区登记并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社区干预,研究组则采取以群组管理为主的社区糖尿病综合干预模式,对比分析两组干预的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BMI、SBP、DBP、Hb Alc、TC及LDL-C改善情况及疾病知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以群组管理为主的社区糖尿病综合干预模式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篇9: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模式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l例患者是从2007年5月至2008年11月来本院治疗的肩周炎病人。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的42岁;最大者6l岁,平均年龄53.7岁:急性期病人9例,慢性期病人22例。

2治疗方法

2.1推拿疗法患者俯卧位,医者以广泛而深透的滚法、推法和揉法施术于患侧肩胛上区、肩胛间区、肩胛区及肩关节后外侧,多指拿揉肩胛上区、肩胛骨外侧缘及肩关节后外侧约5min,拇指按揉肩中俞、肩外俞、大杼、肩井、巨骨、曲垣、秉风、天宗、肩贞、肩髑、臂臑及阿是穴各30s;患者健侧卧位,患肩朝上,医者对掌揉肩关节,滚肩外侧及上臂,多指拿揉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大圆肌和小圆肌约3min,医者用食中指或拇指按揉、弹拨肩关节周围各肌肉起止点3~5min,同时可配合做肩关节各方向的被动活动;患者仰卧位,医者用掌推、揉、擦、滚和拿法施术于肩前部和上臂内侧,点按抬肩穴、肩髑、曲池、外关、后溪、合谷、阳陵泉约5min;患者坐位,医者一手食中指或拇指按压住患肩痛点,另一手握住患侧肘部,做肩关节的被动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内旋外旋及环转运动数十次,幅度由小到大,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最后牵抖、搓揉、拍打肩关节,拿捏肩井结束手法治疗。推拿治疗早期肩周炎时手法操作宜轻柔和缓,多滚揉,少弹拨,适量轻微活动:中后期患者,手法刺激量可稍大,多弹拨,积极活动。1潮,10dl个疗程,每疗程间歇2d。

2.2封闭疗法适用于早期肩周炎。药物: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1ml,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ml。方法:先在患肩的前、外、后侧找到明显的压痛区或明显的条索状区,用5ml消毒注射器接6号消毒针头,将上药吸入,局部常规消毒,在最痛点刺入至骨稍向后退,回吸无血时缓缓将上药注入,每个痛点注lml,出针时用消毒棉签加压以免出血。3d饮,3次1个疗程,最多注射两个疗程。

2.3针刺疗法适用于中后期肩周炎。取穴:抬肩、巨骨、肩髑、肩髎、膈俞、肩贞、天宗、臂腧、阳陵泉。方法:每次选3~5个穴位,取30号2寸毫针,局部常规消毒,各穴刺入1~2寸,得气后行泻法,留针30rain,每10min行针1次。1次/d,10dl个疗程,每疗程间歇2d。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显效:肩部疼痛消失,但劳累或气候变化时仍有酸沉感,会自动消失,除后伸摸脊仅能达第10胸椎外,其他功能均已恢复正常;好转: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善。

4治疗结果

经1~3个疗程治疗后,痊愈15例,占48%;显效12例,占39%;有效4例,占13%。其总有效率为100%。

5典型病例

陈某,女,52岁,教师,2007年8月6日就诊,主诉:右肩部疼痛,活动受限1个月。1个月前因夜卧露肩始觉右肩部酸痛,日后逐渐加重,昼轻夜重,影响睡眠,穿衣梳头等日常活动受限,就诊时发现右侧喙突、结节间沟、三角肌后缘等处有明显压痛。右肩关节上举、外展、后伸、外旋和内旋功能严重受限,且活动时疼痛剧烈,诊断为右肩周炎。按上法进行治疗,共经3次局封,20次推拿针灸治疗而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6讨论

肩周炎在中医属痹证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一方面腠理空虚,卫外功能不足。风寒湿邪易于侵袭,另一方面肌肉筋骨失养,久则脆弱无力,不耐外伤和劳损,皆可引起肩周炎;反之风寒湿邪侵袭,外伤、劳损日久,痹阻筋脉,瘀血内停。就整体而言耗伤气血,引起一系列气血不足、肾精亏虚之候,就局部来说筋脉痹阻,新血则不达,供血不足,致气血亏虚,肩部筋肉失于滋润、濡养,则拘急、痉挛、关节活动不利而形成肩周炎。

本病急性期肩关节滑膜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关节周围血管增生,组织液渗出,引起肩周软组织的紧张、痉挛而致疼痛剧烈,昼轻夜重,影响睡眠;粘连期由于关节囊滑膜及周围软组织纤维性粘连增厚,缺乏弹性、肌肉萎缩、韧带挛缩硬化等导致肩关节功能活动严重受限。

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大都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给予有效地镇痛;二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肩部的活动功能。推拿疗法是治疗肩周炎最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急性期采用较轻柔的手法,如滚、揉、推、拿等以舒筋活血、通络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性水肿、渗出物的吸收,促进病变肌腱、韧带的修复,防止粘连的形成。对于粘连期采用较重的手法,如拨、扳、摇、拔伸等并配合肩关节各功能位的主动活动,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促进恢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笔者在急性期配合使用封闭疗法,其目的不是为了中断疾病的病理发展,而是为了有效地镇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局麻药使局部疼痛消失,改变或阻断疼痛病因病理的恶性循环,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甚至消除无菌性炎症、肿胀、渗出和粘连的病理过程。由于原发病灶的刺激被消除,进而缓解反射性的肌紧张、肌痉挛等继发因素,加强了肩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取得更为显著快捷的疗效。粘连期及恢复期配合使用针刺疗法,以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益气补血、祛瘀止痛,可加速粘连的松解和萎缩肌肉的恢复,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康复。诸法合用,相辅相成,故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5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多是由于腰椎以及腰椎间盘被外部的压应力和各个方向的剪切应力反复或突然地刺激,致使腰椎间盘的正常生理机制遭到破坏,产生物理和化学结构变化,使神经根和脊髓受到机械压迫和炎性变化的刺激,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本组病例的治疗方法正是根据腰椎间盘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制,利用物理学的杠杆作用原理,以持续牵引松弛患者腰部肌肉,逐步使腰椎间隙变大,突出的椎间盘在拉应力的作用下内部产生回吸的负压;同时踩跷所产生的横向强大压:应力,一方面通过传导使拉应力增加、椎间盘内的负压更高,使突出往回吸;另一方面通过增大椎管内压推挤突出的椎间盘,使其回纳。而踩跷的弹性颠簸作用又可大大地松解由于炎性刺激而水肿粘连的神经根,并使其轻度移位。另外,有些病人的腰椎顺位不良以及小关节的紊乱也同时得到有效的纠正,使腰椎恢复正常的解剖序列。

通过药物的合理搭配使用,能够加快神经根损伤的修复过程,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使炎性介质的吸收,降低神经根的敏感性。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和痛苦。

6体会

篇10: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模式

加快建立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体制机制

郭德林 陈晖

白河地处安康东部,南依巴山,北临汉水,素有“秦头楚尾”之称。全县总面积1450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27个村(社区),总人口20.89万,有育龄妇女4.0万,其中已婚育龄妇女3.1万。近年来,该县人口计生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深层次挖掘、剖析当前制约人口计生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重大问题,加快建立以县为主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体制机制,消除障碍,大胆革新,相继获得了省级计划生育综合服务县、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省级信息化项目县等荣誉称号。“十一五”期间,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稳定在8‰、1‰以内,政策符合率稳定在95%以上,2010年顺利实现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目标,并在全省人口计生工作考核中位列前10名,持续保持了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综合治理 建立和完善统筹协调机制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人口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通盘考虑、综合决策、统筹安排。更名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增强党政主要领导统筹协调力度,调整充实成员单位,明确细化工作职责。实行人口计生专题会议、制度。开展经常性“两非”专项整治行动,发现苗头及时处理。落实定点分娩、定点终止妊娠及出生实名制,努力把新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正常范围。四是大力开展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修订和完善计划生育《村规民约》和《章程》,进一步落实“三查”约束措施和政策外怀孕举报制度,强化村(居)“两委”成员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积极探索政策内生育落实节育手术联保制度,由1名乡镇干部和1名村干部担保及签订协议书。以村为单位全面落实流动人口“1245”服务管理模式,着力推行挂牌式管理和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双向交流服务。

以人为本 建立和完善优质服务机制

切实转变服务理念,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计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安全、优质的服务。一是改革基层服务体系。新组建茅坪、仓上、构扒三个区域中心服务站,各编制4人,隶属县服务站管理,分别负责茅坪、仓上、构扒三大片计生技术服务工作。在全县形成了以县站为龙头,区域中心服务站为辐射,乡镇普通站为依托,村服务室为基础的基层服务体系。二是加强服务阵地建设。新建县级婚前检查室和优生监测室,为县服务站新配置彩色B超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设施。先后投入500多万元,新建、改建、扩建和改造乡镇服务站,超前水平、超高水平配置了检查治疗设备。三是扎实推进“三大工程”。全面实施母亲健康工程。抽调县乡技术骨干,组建医学检查组和专家服务组,深入乡、村、组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活动,落实政策 建立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

把落实兑现计生优惠政策作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切入点,强化利益导向作用。在全面落实中、省市计生优惠政策的同时,集中形成一系列具有白河特色的计生奖扶补免政策。在全市率先将独生子女保健费提高到20元/月,对农村“两户”(独生子女领证户、双女结扎户)子女考入本科院校的每生一次性资助2000元,“两户”父母及子女住院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实行农村双女户结扎奖励制度,按期主动落实绝育措施的每户一次性奖励1000元,奖励资金纳入财政预算。落实计生干部奖励待遇,对连续在人口计生工作岗位上工作年限满10年、20年、30年分别奖励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标准工资。把农村普惠政策与计生优惠政策有效衔接,在实施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林权改革、征地补偿等项目时,对农村“两户”分别提高1个人、半个人的分配份额。每年从当年全县征收的社会抚养费中统筹10%作为生育关怀基金,用于困难计划生育家庭关怀、育龄群众生殖健康关怀、独生子女关怀、女孩健康成长关怀、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关怀“五关怀”行动。

创先争优 建立和完善机构队伍机制

篇11:以训练为主的数学教学模式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从教学方面入手就是要彻底改革多年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实践意识。在实施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对‘训’和‘练’的关系,以及对训练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 方面,产生了一些片面的认识,出现了一些“放任自流式”的做法,致使课堂训练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数学能力得不到提高。下面,就“训”和“练”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两个方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训”和“练”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训”和“练”的关系,需先从认识什么是“训练”入手。所谓训练,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应该说,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获取知识的训练过程更重要。这个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我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过程,是提高学习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过程。再者,训练过程不是无目的、无计划的练习,应该包括教师的训和学生的练两个方面。教师的`“训”就是按照大纲的要求,根据训练内容重点安排好训练程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释疑,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练”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学生的“练”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各方面的 练习,通过练习,掌握方法,提高致使水平,形成技能。

要正确处理好“训”和“练”的关系,教师必须深入吃透大纲精神,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实际。对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师要清楚每一个教学环节是为了训练大纲规定的哪种能力要求、如何完成这些要求,在练习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启发诱导、逐步解决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练”有目的,“练”有兴趣,“练”有提高。

二、在课堂训练中,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以“训练”为主,教师的提示、指导和讲解即教师的

主导作用显得至关重要。课堂上教师必须发挥“导”的作用。在“导”字上作文章。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

“导”是一个过程,是教师多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 思维特点,把需要掌握的知识设计成若干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把问题的答案直接传授给学生,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能力。

导“思”的过程是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的过程。这里主要探讨教师在课堂上用提问与讲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问是每一个教师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最直接的手段。但是,教师问什么,怎样问是应特别重视的问题,课堂上问题的设置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讲授一个定理可设计若干不同的问题,可有若干不同的问法,但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准确掌握大纲所要求的尺度,明确所学知识在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恰切地把握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水平,才能问有所思,问有所答,学生思维积极活跃,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的提问,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问题必须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紧密相连。

2、 问题必须明确、集中、有层次、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有效思考。

3、 几个问题之间有密切的逻辑关系。

4、 问题必须难易适中,让学生“跳着摘到果子”。

篇12:以教学快乐为主题的作文

当我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就梦想当一名教师,如今已经做一名英语教师十多年了,如何能快乐的工作就成为我一直以来的追求。

我对工作的理解是:只有做到享受工作,才能从工作中获得快乐。自己常常告诫自己,每天能去正常工作是一种幸福。也由此告诫学生去享受学习,去从知识中获得快乐,引导学生快乐的学习,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学习。

有人说教师的工作很轻松,生活很单调、每天无非就是备课、上课、批作业。可就是这简单的过程让我们这些教师们一天天,一月月的津津乐道的生活充实的直到头发斑白。

如何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掌握知识是我所追求的目标。

英语是语言学习课,这需要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对于我来说,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是令人快乐的。我喜欢上课,而且总是努力营造一个愉快又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知识,让学生喜欢英语课堂。那么对其所教的学科自然也不会有学习热情。营造快乐的英语课堂是学生快乐掌握知识的前提。记得我在讲解冀教版高一英语必修I Unit7 What does fitness mean?时,课文里涉及到有关心脏的知识:我问学生,“Do you have a heart?”学生们充满迷惑大声回答说“Sure.” “ Let me show you your heart?” 他们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我通过投影给他们看得是我自己画的一颗放大的形状和拳头相似的心,学生们笑了。我的下一个问题是:What are the things looking like grass? (这些像草一样的东西是什么?)他们回答说是“动脉和静脉”。接着我说:find all information about your heart in our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in the picture. 最后,我问:“谁能来生动地介绍你的心脏?”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复述,其中有一个叫李泽章的学生把心脏的知识介绍的`非常成功,他发音标准,语言流畅,获得同学们的热烈的掌声。相信学生们可能会记住这有趣的一节课和有关心脏的常识。

我喜欢把课堂上发生的事揉进教学中来。在讲解把祈使句变成间接引语时,我走进教室时,学生刚好在做眼保健操,有的人就不做而到处看看,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下几个句子:Protect your eyes. Do eye exercises, please.这时有人听见我用粉笔写字,就睁开眼睛看看,我又写:Close your eyes, please. Don’t let me see your open eyes now.同学们看到这些句子,笑了。眼操结束后,我便问:What did the teacher ask you to do just now?于是我们就用这些黑板上的例子开始了我们的语法教学。

在这样融洽的氛围中,师生之间有交流的平台,上课时学生会很珍惜发言的机会,课后也很愿意和教师说说话。一个教师能在快快乐乐的氛围中把知识传递给自己的学生不是一种快乐吗?

把自己当成学习者,和学生一同学习,更应当是愉快的。由于物理和化学知识的欠缺,在教高三年级时,有两次遇到关于加速度和光纤实验的阅读理解题,由于自己知识的欠缺,备课时发现自己要想把涉及加速度和光纤实验的阅读理解题讲清楚有困难。尽管请教了身边高手,可自己还是没有把握能把知识讲到位,于是我找来两个层次比较好的学生,事先和他们商定,由他们来上这节课。在我的辅导下,两个学生联手上了这节课,一个主讲,一个板演。下课后了解了一下,大部分的学生弄明白了,如果是我自己在讲,估计不会有这么好的结果。我不愿意让学生看到一个不懂装懂的教师,于是偶尔就快乐地做我学生的学生吧。

作为一个教师,没有比在课上犯错误更令人难堪了。有时晚上发现自己白天上课犯了错误,恨不得立刻到班上去,纠正自己的错误。所以备课时,就得尽量考虑方方面面,以免疏漏。我告诉学生,只要是人都会犯错误,重要的是同样的错误不要犯第二次。去年高三新学期开始,我和学生之间有个约定,只要是老师犯了知识性的错误,或者学生一个错误重犯,老师和学生都会被罚唱一首英语或汉语歌曲,师生互相监督。学生犯错的时候,我不是声色俱厉的指责他们,而是让他们在快乐中记住自己的错误,掌握知识。令我惊讶得是:他们每人都会唱歌而且唱得很好,于是师生就又会在犯错误的时候得到愉悦。开始时,我很担心孩子们会不会耽误学习时间?我能不能控制住课堂?很快,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学生们控制得很好。很不好意思的告诉大家,我也犯过错误,唱过歌。

尽量去喜欢所有的学生,当然这很难。因为可能大多数老师都喜欢爱学习的学生。可能相对于好学生来说,成绩较差的学生更需要关心。记得四年前毕业的学生中有个叫栾少晖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高一高二英语学的很糟糕,多次谈心都没有效果。高三时知道150分卷的英语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了,来求我说:

“老师,我知道我错了,你就大人大量教教我吧!”我说,“只要你愿意学习,我又怎么会不愿意帮你呢?”经过一年的努力,高考英语他考了128分,拿到通知书后见到我时,首先给我一个拥抱,说"老师,谢谢你,我英语考了128分,被青岛海洋大学录取!”应该说对于教师来说自己的学生取得了成就是最令人快乐的事情,我当然也不例外。每当学生成绩进步或到学生高考成绩放榜时或收到录取通知书时,学生掩饰不住的笑容、开怀地畅谈还不足够使一个老师快乐吗?

教学的愉快,还不仅仅在于自己的学生取得了成就,更在于教师自己能在教学过程中体会到教学的意义和价值。一轮高中三年,学生要上将近700多节英语课。在这700多节英语课堂上教师能做些什么?实际上,学生会把“英语”和你这个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今生今世,只要有人对他说道“中学英语”,他头脑了出现的就是你的形象。也许我们给学生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所以当十年前毕业的学生回来对我说:“老师,当年没有你教英语,就没有我的今天,是你改写了我的人生!”,我感觉到我的工作是很有价值的,和我的付出相比,很“合算”。

在英语教学中,我逐渐认识了自己的工作,也逐渐认识了自己。教师的能力是有限的,适合自己的教学法是从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方法,让他们通过感悟积累而形成英语素养和学习能力。想明白这一点,也是一种愉快。

篇13: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模式

一、以私人汽车为主的城市交通体系分析

美国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进入了汽车时代,汽车时代的到来减轻了出行劳动强度,提高了出行速度,扩大了出行范围,带来更多的工作机会和生活乐趣。但无限制地使用小汽车却使出行时间因交通拥堵而变得越来越长,费用也越来越高。有人认为,小汽车的无限制使用是当今气候和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更是城市交通拥挤,滥用土地资源,使人们承受交通延误乃至交通死伤事故的罪魁祸首。

以私人汽车为主的城市交通体系与实现国家能源战略思想是不一致的。每百公里的人均能耗,公共汽车是小汽车的8.4%,电车为3.4%—4%,地铁为5%。可见,小汽车是几种交通方式中能源消耗最大的,在能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显然这种模式是不合适的。私人小汽车模式造成污染严重。机动车排出的CO、NOX、CO2以及颗粒物占城市大气污染物的40%以上,机动车尾气和噪声成为大中城市的主要污染源。这种模式不利于集约节省用地。2006年,我国城市人均道路用地只有10.6㎡。如果采用以小汽车为主的交通发展模式,相对国外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5㎡—20㎡,还需要大量占地修路,靠不断占地修建城市道路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是不可行的。城市交通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满足城市居民出行便捷的要求,我国城镇低收入家庭约有3000万人,进城农民工约1.5亿人,这些群体收入更低,住房支付能力有限,主要分布于城市边缘地区,费用高、运量小的小汽车是无法满足这些人的出行需求的。

综上所述,虽然私人小汽车有着诸多优点,但是,这种方式也有着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费用高、安全性较低等缺点,以私人汽车为主的城市交通体系不是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

二、以公交为主的城市交通体系分析

1.当前城市公交体系存在的问题。

(1)公共交通能力相对退化。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全国公交车辆数量和线路长度分别增长了2.5倍和2.8倍,但相对交通能力反而逐年下降。例如,70年代大城市公共汽车平均行驶速度为30km/h, 80年代为20km/h, 90年代降到10~13km/h,导致新投入车辆的效果被运输速度下降所抵消,居民日常出行变得越来越困难。(2)公交体系自身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公共汽车在原有的道路和配套设施水平下,扩大运载能力只能通过进一步增加车辆投入,而这又进一步造成道路阻塞,车辆行驶速度下降,产生了一种恶性循环。除了增加车辆之外,各大城市也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拓宽道路、改善交通设施,但始终跟不上城市公交需求的增长。(3)城市中心与边缘地区间、城市带内部交通薄弱。各地区城市化的步伐在加速,但城市公交体系却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由于缺乏大容量、快速的交通方式,大城市中心区与郊区间、郊区与郊区间、城市中心区与卫星城镇间、大城市与大城市之间交通不便。

2.现有公交体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

(1)城市功能分区的混乱,土地资源配置扭曲。由于缺乏高效、便捷的公交体系,城市中心区与边缘区之间交通不便,大城市的功能分区无法合理实现。大量的工业企业聚集在中心区,工厂、住宅与办公楼混杂在一起,严重浪费了中心区的土地资源,忽视了大城市作为物流与人流的交汇点,在实现各种市场交易机会方面的服务功能。尽管远郊区土地资源丰富,但城区的扩张更多地以中心区为圆心,机械地向四面铺开的方式进行。(2)城市辐射功能受到限制。城市中心区在行政、医疗、文化、商业等方面具有综合功能。这种功能向城市边缘地区扩散,是实现郊区城市化发展的前提。但由于受到公交能力的限制,目前中心区功能的辐射还只能局限于城市近郊区,交通不便严重影响着人流、物流向远郊区有秩序地扩散。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还是以公共汽车为主,随着城市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增长,公共汽车的弊端已逐渐显现。以这种方式为主的公共交通体系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城市公交体系不应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形式。

三、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体系分析

1.快速轨道交通和其他交通方式比较的优势。

城市轨道交通(URRT)是指城市中有轨的大运量的公共交通。目前国际上已上线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有市郊铁路、轻轨、地铁、有轨电车等7种类型。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其他常规公共交通所无法媲美的特性与优点。快速轨道交通相对于公共汽车、私人汽车、自行车等传统交通工具而言,具有运量大、低污染、低噪音、低能耗、高速度、低成本、占地少、舒适、全天候等得天独厚的优势。轨道交通不仅提供高效、优质的公交出行服务,而且是一种集约化的交通方式,节约能源和土地资源;地铁、轻轨和市郊铁路等轨道交通方式在单通道宽度、容量、运送速度、单位动态占地面积等指标上,都较一般交通工具有明显优势;环境是现代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一般采用电力牵引和大运量、集中化运输,因此,每运送一位乘客所产生的污染大大低于其他交通方式。

2.轨道交通系统对于一个城市或地区所带来的利益。

(1)改善城市环境。用轨道交通替代公共电汽车成为大众通勤工具的首选,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城区汽车尾气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2)缓解交通拥挤。轨道交通还是一种运量大的交通工具,国外许多大城市轨道交通承担的客运量占全部客运量的—半甚至80%以上。地铁每小时单向运送能力为3~6万人次,轻轨为2~2.5万人次,而公共电汽车为2000~5000人次;(3)提高了交通的安全性,轨道交通的安全性要比轿车和公交汽车的安全性高出若干倍;(4)方便快捷的轨道交通系统,将提高市民的流动性和机动性;(5)交通可达性的改善必然使沿线城市地价上涨,提高沿线物业及房地产开发价值;(6)带动轨道交通沿线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区的开发。由于轨道交通可以为中长距离的通勤提供快速和低成本的工具,因而,城区居民将沿轨道线向城郊扩散;(7)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运营与维护,将拉动内需,创造新的就业岗位;(8)轨道交通的发展轴作用有助于实现商贸的聚集效应,使城市形态发生变化,资源分配更加趋向合理化,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篇14: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教学模式

【关键词】社团活动;主题活动;以生为主;以学定教

我们学校地处绍兴的“城乡结合部”,在一个全新的工业开发区。这一地区既保留了农村的文化特征,也体现了新城市建设的缩影。这里有山、有水、有花、有草;这里有一幢幢高楼大厦,一个个高档小区,一条条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这里有广袤的实践基地;这里有丰富的家长资源。这些恰恰就是我们农村学校开学综合实践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既是一门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注重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同时它还是一门发展性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回归学生本性,解放学生个性。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精神所在——以生为主,以学定教。体现学生活动时的自主性,体现学生为活动的主人,体现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体现学生对开展活动有自己的主意,体现学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有主见。这充分说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学生本位的课程。因此课程中,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选题立项、拟订方案、查阅资料、调查研究、撰写报告、成果交流、小组合作、评价反馈等,都要让学生唱主角,学生说了算,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就是新时代所要求的学生的学习文化,这种文化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知識教育模式。而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之所以开展得有声有色,主要是依托社团活动,在各个领域找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一、关注现象,从学生的个人生活中发现主题

每天在学校门口,我们只要留心观察,都会发现学生们早点的种类大多数是包子、煎饼、面包、饼干,少数喝奶的同学喝的也都是乳酸饮料,更有甚者拿着一些油炸、麻辣小食品当作早点。我们的学生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每天上午的学习任务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这样的早餐状况实在令人担忧,可见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学生自己甚至他们的父母都还没有把早餐重视起来。于是学生就围绕“早餐的学问”为主题来开展活动。我们成立早早乐亲子社团,引导学生开展了《不吃早餐害处多》《“我们的早餐”现状的调查》等综合实践活动,通过采访、问卷调查等活动形式,使学生了解吃早餐的必要性。调查组的同学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书,提出了建议,实践组的同学还学会了自己亲手制作营养美味早餐呢!天天吃早餐,健康更快乐。这是每一个学生活动后的最大收获,这些收获对学生来说会长久地留存在他的记忆之中。此外,我们还根据学生中“小胖墩”日渐增多的现象,引导学生生成“营养”主题,我校的“小可爱”社团就是通过让学生根据这一主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营养与健康”“营养过剩的研究”“营养从哪里来”等小课题进行研究,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二、探索童真,从学生的个人喜好中提炼主题

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兴趣爱好,他们有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有自己喜欢的儿童食品,也有自己喜欢的游戏。这些兴趣爱好对每个孩子来说虽有一定的个性,但对于整个少年儿童群体来说也存在与成人不同的共性。抓住这些共同的兴趣爱好,也就找到了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活动资源。

爱玩游戏是孩子们最大的一个共同点。但其实,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课余游戏项目非常单一,缺少创新与变化,有些还存在着不安全的隐患。“如何玩得开心?玩得安全?”于是学校开设“抖空竹”“足球小将”“花样跳绳”“踢毽子”等社团,我们综合实践老师就可以以“抖空竹”为主题,引领学生进行“空竹相关知识调查”“空竹基本动作的设计”“空竹花样动作的创编与展示”等探究与实践。于是我们欣喜地看到:课间孩子的玩中多了一份探究和创新,更增添自信与快乐。

除去玩,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可能就是吃了,特别是那些对他们胃口的儿童食品,我们首先展开调查,罗列出孩子们普遍感兴趣的儿童食品,成立了“趣味童字号”系列社团。这些社团中,有喜欢糖果的孩子组成的“开心糖果社”,有喜欢吃水果布丁的孩子组成的“水果布丁社”,有喜欢吃坚果的孩子组成的“坚果贝贝社”,有喜欢鸡蛋的孩子组成“乐蛋园社”等。这些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孩子们聚在一起,研究并开展了许多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

三、亲近自然,从学生的课余生活中生成主题

花花草草、鸟兽虫鱼向来是儿童的另一类玩伴,大自然为学生的学习探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广阔的空间。于是我们学校成立了小石年生态园,指导老师带领他们在里面种种蔬菜,养养花草,探究种植的本领。也曾经因为他们喜欢小动物,在生态园里安置一个小羊的家,专门成立社团照顾他们一家三口的“饮食起居”。于是孩子们就研究生成了一个个“羊儿最适宜的居住环境”“羊儿的饮食特点和喜好食物”的主题活动,并成立了羊羊保护协会。

除此之外,他们还成立了“番茄与鸟”“芥菜飘香”“小鱼儿社团”“虫宝宝社团”孩子们在自然生活中寻找活动主题,自主自信快乐实践和收获着。

四、立足校园,从精彩的校园生活中创新主题

学校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块必经之地,是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立足校园生,从活动中寻找出主题并加以创新,设置学生熟悉、资源多、研究坡度小、可操作性强的主题内容。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组织一些活动,如学博会、教博会、读书节、科普节、安全教育周、亲子运动会等等,这些传统的活动植根于学校,我们可以从这些活动内容上挖掘,还可以从学校的重大事件中选取,引导学生拓展成能让人“心动”的课程资源。

我校是一所以饮食教育特色的农村小学,学校在健康饮食教育方面有很多先进的做法。学校开展的班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学博会等,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定领域和目标基本是一致的,它们可以共同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制订活动方案、有效实施活动计划;他们还主动去采访、调查、实践、体验,从中获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合理分工的意识和能力。

五、发扬传统,从特色节日活动中挖掘主题

中华民族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在今天这些传统节日越来越被重视的时代背景下,依托这些节日资源,可开展一些以传承节日文化活动为主题的研讨。

如依托端午节文化,成立探究“五黄食品”和“端午习俗”文化,开展主题为“粽情飘香话端午”的实践活动。在依托元宵节文化,开展主题为“包出颗颗炙热心,品尝同学暖暖情”的主题活动,另外,挖掘清明节、三月三、中秋节等节日文化活动,这些以传统节日为依托的主题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还让学生度过了一个個快乐而有意义的传统节日。

六、融入家庭,从温馨的家庭生活中寻找主题

家庭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迈进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生活是五彩缤纷的,饮食起居、休闲娱乐、消费与理财、家庭劳作、老人赡养等都是家庭生活的内容,以充满情感的家庭生活为着眼点,可以不断生成有特色的活动主题。每个家庭每天都要消费,我们可引导学生生成“消费”这一主题。学生通过“小鬼当家”“一月消费知多少”“家庭消费类型研究”“如何合理消费”“家庭开支记录”等小课题的研究,体验如何当家理财及家务劳动的艰辛与乐趣。

七、走向社会,从七彩的实践体验中形成主题

绍兴是千年石城,古街、古桥等乡土资源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得天独厚的活动资源。我们学校附近也有一条千年老街,依托老街文化,我们成立了“小脚丫走老街”小社团,社员们到老台门、老弄堂、青石板上走一走、看一看、拍一拍、画一画忙得不亦乐乎,老台门、老弄堂这些深厚的古迹文化底蕴的发掘与欣赏,成了社团的主要活动目的。

绍兴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不乏绍兴独有的传统技艺文化。诸膨米胖、扯白糖、弹棉花、辟竹筅帚等技艺都是孩子们颇感陌生又充满向往的技艺。挖掘这些资源开展社团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们在老作坊中过足了“学徒”瘾,还能让他们经历了一次精神上的寻根之旅。

立足生活而高于生活,源于生活更创新生活,亲近生活然后指导生活,生活化的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享受,它实践活动于真实,实践活动于愉悦,实践活动于发展。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自然生活、社会生活等生活领域入手,提炼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从事研究的道路,这种研究是一种全新的研究,是没有本本和框框限制的研究,是一种思想解放与文化创新的研究,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思想有多远,我们的教师所带领的学生就能走多远”。

【参与文献】

[1]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上一篇:童眼看元宵作文下一篇:压电陶瓷的制备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