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艺术校园 展艺术魅力

2024-04-24

创艺术校园 展艺术魅力(精选4篇)

篇1:创艺术校园 展艺术魅力

创艺术校园 展艺术魅力

五山镇小学创建艺术校园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谷城县五山镇小学是一所具有59年办学历史的镇直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1228平方米,校舍面积3565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幽雅宜人,教学设施较为齐全,育人氛围厚重浓郁。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626人。在职教职工43人,其中高级教师1人,中级职称教师28人。本科学历8人,大专以上学历32人,占专任教师74%,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县级骨干教师16人。

学校以“办学校特色,育学生特长”为办学目标,以创建艺术校园为契机,加强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学生快乐健康成长。以杜权成书画收藏馆为基地,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规程》,以艺术教育为特色来引领学校的发展,通过创办艺术教育特色示范学校的工作使古老的书香校园添上了绚丽的色彩。我校“艺术之花”开遍校园,“艺术之星”不断涌现;“艺术之花”硕果累累。

二、创建艺术校园的具体做法

(一)用先进的理念引领艺术教育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教学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坚持面向全体学生,艺术课与文化课并重,树立“全面+特长”的育人观,以艺术教育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规程》、《义务教育法》,充分认识小学艺术教育在人生成长中的地位和作用。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找到自信的支点,让每一位学生拥有成功的希望,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张扬,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让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得到引导,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全面、和谐、快乐、发展的空间。

(二)、用科学的管理保证艺术教育

学校坚持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成立了校长任组长,一名副校长具体负责艺术教育的领导小组,教务处、总务处、少先队大队部紧密配合,分工协作,音、体、美教研组具体实施。

学校确定了艺术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把艺术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进入学校管理目标考核内容,要求上好艺术课,带好艺术队,开展好艺术教育活动,严格按照计划,开齐音、美课程,开足课时。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观摩课堂教学,了解艺术教育情况,掌握艺术教育动态,分析存在问题,确立奋斗目标,指导艺术教育发展方向。

学校坚持艺术教育“课内与课外结合、普及与提高并举”的方针,制定了《五山镇小学艺术教育管理制度》、《学校活动课管理规定》、《音乐、美术教学常规》、《音、美教室文明守则》、《艺术教师考核奖励办法》。从教育教学到管理、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管理都建立了完善、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形成了有效的运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了艺术教育教学朝气蓬勃、健康有序的运行。

(三)、用优秀的队伍指导艺术教育

领导班子的团结协调、率先垂范是我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保证。我校的领导班子是一个有凝聚力、战斗力的阳光团队,在工作中讲务实求真,讲短时高效,讲清正廉洁,讲开拓进取。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团结,有事共商量,和睦来共事。我们认识到:要把艺术教育落到实处,关键要依靠广大教师。因此,学校注重强化教师的基本功训练,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在艺术方面掌握一门特长。学校领导也非常关心教师们的工作与生活,注意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设身处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学校逐渐向人人都是艺术教育的传播者的目标健康发展。我校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以确保艺术教育的质量。我校不仅配足了教师,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教师的素质。现在学校艺术组4位专任教师,年龄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其中,市级学科带头人一名,老师们不但善于上好每节课,还善于传播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思想,讲课多次在县级获一等奖,撰写的论文,制作的课件多次获省、市级一等奖。学校为提高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坚持扎扎实实抓好艺术学科教研活动,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讲观摩课,优质课,开展专题研究,还要求教师练好基本功,加强艺术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和考核,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比赛等。

(四)、用良好的设施保障艺术教育

1、墙壁文化教育人。步入校园,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大门口墙壁上学生可爱的图片,雪白的墙壁上大幅的长城图、祖国版图,顿时让你感到“胸怀祖国放眼天下”的开阔。教学楼上“求实创新,和谐发展”几个鲜红的美术字,异常醒目,向社会、向家长、向师生昭示着我们的办学宗旨。办公楼等处高悬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激励性名言提醒学生要及早努力。在每层学生上下楼梯拐角的墙面处设置了“慢步轻声”等温馨提示,成为师生共勉的行为准则,办公楼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使师生在美的准则规范下,克服自身或纠正他人与此相悖的思想或言行,积极养成与美的校园协调一致的行为习惯。

2、走廊文化陶冶人。我们一二层楼的走廊开辟了美术长廊,让孩子们步入美的世界,从一幅幅作品中欣赏美、发现美。在这里学生通过欣赏优秀、高雅的艺术作品,来陶冶情操。学生们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在那里凝望,这些无声的语言,无不对具有个性的学生是一种激励和鼓舞,每当孩子们漫步于这些长廊,扑面而来的浓郁的艺术与文化气息。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润物细而无声。走廊上还有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的教育,从小教育学生要诚信、礼让等。

3、板报文化培养人。每月学校板报更换一次内容,结合节日、纪念日确定不同的主题,针对主题布置班级及学校板报,对学生进行教育。

4、班级文化感染人。教室的正前方悬挂着国旗及班训,后面墙壁上布置了竞赛园地、学生日常行为准则、文明班级标准等,教室四周墙壁挂有名人画像及名言,还设有读书角、艺术角等,“艺术角”是展示学生艺术才能,张扬各班艺术特点的天地。各班根据本班特色,以自己对美独特的领悟力,精心装饰。一张张精美的剪纸画,一个个精致的小花边,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件件独巨匠心的手工制品,无不展示了学生奋发向上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创造。

5、橱窗文化激励人。学校橱窗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教师风采,学生获奖情况,还定期展出学生优秀作品,用身边的实实在在的榜样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6、办公环境影响人。走进洁净的办公室,看到整齐的作业,学生赠送的花朵,这种温馨的环境,和谐的氛围,一定会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

7、寝室文化温暖人。每个学生寝室温馨的布置,整洁的环境,细心的呵护,点滴的关心,给住宿生家的温暖。

8、餐厅文化启迪人。走进学生餐厅,清爽整洁,“饭菜穿肠过,礼让心中留”“ 丢掉一个饭团,浪费父母血汗”“谁知盘种餐,粒粒皆辛苦”等友情提示,让学生在用餐的同时受到美的行为教育。整个校园让人感到:景景能说话,处处皆育人。

(五)、用多彩的活动促进艺术教育

学校在要求上好艺术类课程的基础上还要求教师带好艺术课外活动。充分协调好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关系,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使艺教活动丰富多彩,扎实有效。

1、组织教师开展好兴趣小组活动。为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学校开展了全员参与的兴趣活动小组,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利用周二、三、五下午一个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以及每周四下午第三节特长课的时间,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开展了书法、基础绘画、器乐、舞蹈、国画、歌咏、剪纸、小记者、鼓号队、腰鼓队、秧歌队等艺术特长活动。为保证活动的成效,学校做到“六落实”,即落实教师、落实学生、落实器材、落实场地、落实时间、落实内容等,每学期举办一次兴趣小组活动展示。

2、举办各类竞赛活动。我校努力创造条件,创造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能有一技之长,每年举办手工制作比赛、美术比赛、书法比赛、艺术之星、艺术班级的评比等,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才华的机会,在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增强自信心,激发动力,培养兴趣。

3、为使全校学生能歌善舞,达到艺术育人的目的,学校还不定期的开展一些大型的集体舞,团体操表演、歌咏会、大家唱、大家跳等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美的教育。

4、学校还把教育的各个层面,各个部位融进艺术教育,让学生置身于一个浓厚的艺术气息的大环境之中,如红领巾广播、文化走廊、队报编写、班队活动等等。

5、充分利用本地资源进行艺术教育,如定期组织学生到杜权成书画收藏馆进行参观,受到艺术熏陶;邀请书画家到学校采风,现场进行指导;参与茶文化旅游节,与艺术家同台交流;带领学生到新农村写生,提高艺术水准,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特长得到展示,学校特色得以彰显。

(六)、用丰硕的成果体现艺术教育

近几年来,我校先后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县级比赛达28次,获奖人次达162人次。其中学生杨书慧的作品《凌宵》获第九届世纪之星全国少年儿童艺术教育成果展金奖,胡思琪的古筝演奏获2008“超能杯”音乐舞蹈才艺大赛金奖,杨德馨的书法获全国金奖,并邀请进行现场展示,杜天骄的《畅游正此时》获全国中小学美术作品绘画类特等奖,刘天宇的《葫芦》获全国中小学美术作品绘画类金奖,杨林、黄璠、范丽君、兰鑫、吕依洋等同学获银奖,杜天娇的《虾趣

图》和《鱼水情》两件作品获省教育厅、省文化厅主办的中小学生美术书法大赛金奖,季超的《乐》获省教育厅、省妇联举办的第十六届小星星金奖,黄小玉的美术作品获全国第五届“艺术之星”二等奖,在谷城县举办的“谷城杯”书画比赛中,曾金辉、熊义豪、陈露萍、杜天骄等十五人都获得了可喜的成绩。在艺术类考级上,范思维的葫芦丝、王远航的小提琴、杨德鑫的琵琶等都过了十级以上。在“李宁杯”作文比赛中,杜天娇获一等奖,龚明慧等五名同学获三等奖。学生的书画作品、优秀习作经常在谷城教育信息网好谷城网上发表,2009年暑假杜天娇在《襄樊晚报》发表习作两篇。学生在读书活动、演讲比赛、唱响襄樊等活动中均有出色表现。学校先后被授予襄樊市快乐校园示范学校,襄樊市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先进单位,襄樊市少先队工作示范学校,襄樊市示范家长学校;县级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县级教研工作先进单位,县级群众最满意学校,县级美术教育先进单位,县级电教工作先进单位,县级少先队红旗大队、县级共青团五四红旗团支部,谷城县第二届中小学艺术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09全国中小学生美术作品大赛组织类三等奖,腰鼓比赛县级二等奖等。教师在艺术类讲课、论文、指导学生等方面共获奖65人次,其中教师刘娟的音乐课获县优质课一等奖,苏文娟的美术课获县级优质课二等奖,苏文娟指导学生的剪纸作品获全国金奖,黄云指导学生绘画、书法作品获全国金奖省级金奖,黄云的绘画作品《幽兰》参加襄樊市建国六十周年展览并获奖„„学校在创建艺术校园方面所取得的经验材料被《襄樊教育》2009年第四期刊登。学校所举办时艺术教育活动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开发出艺术类培训教材《齐白石画虾》《历代名家小楷》《颜体书法》《五山茶文化》等四本,美术教学光盘四张,“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光盘二张。

三、创建艺术校园的体会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美育,美育的根本是引导学生学会用美的眼光去欣赏人生,用美的方法去创造人生,用美的情操去丰富人生。让校园多一些美的氛围、美的行动、美的熏陶,让儿童的每一天多一些美的体验、美的享受、美的情感,也是我们不懈的追求!我们开展“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为学校的德育、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途径,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艺术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特殊效能,同时也看到艺术教育蓬勃的生命力。

我们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因为学校所处山区,环境、设施等方面无法玉城市学校相比,因此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俗话说得好:“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了让我们的校园草更绿,花更红,人更美,我们将以创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为契机,为新的起点,不断努力和进取,推动我校艺术教育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开创出农村学校自己特色的艺术新天地

篇2:创艺术校园 展艺术魅力

促学生全面发展

——民勤职专创建艺术教育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民勤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成立于1986年,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特色学校。学校占地面积200亩,总建筑面积5191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71人,其中专任教师22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258人,学历合格率达到95.2%,在校学生4320人。学校现开设现代农艺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6个三年制长线专业。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武威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武威市平安单位”“全省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先进集体”“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甘肃省五四红旗团委”“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特色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成功理念,积极探索特色办学之路,成绩显著。尤其在艺术教育方面,能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依照“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标准,通过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潜能得到挖掘,特长得到施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学校现有专职音乐教师3名,专职美术教师4名,兼职艺术教师3名,均是本科学历,平均年龄35岁,艺术教师均具有良好的师德,专一的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工作热情高,业务能力强。为了提升艺术教育老师的专业水平,学校一是要求这些教师除上好专业知识课外,每人必须有一技之长,要具有培养学生艺术特长的意识和能力。二是组织老教师与青年教师拜师结队,互帮互助。三是学校领导经常组织听课评课,引导青年教师尽快在教学上入行、升格,让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四是通过业务自修、专业培训,与兄弟学校交流研讨,取人之长,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五是制定艺术教师考核条例,把指导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和取得成绩作为重要的评定依据,有力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近年来,我校艺术教师1人获武威市“教育园丁”奖,4人获县委、县政府“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6人在各级课堂评优中获奖,7人在各级学生艺术作品展和省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获优秀指导奖。

四、搭建多元平台,促进全面发展

为了使艺术教育工作真正达到“立德励志”目标,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机会,给学生搭建施展才能的平台,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

(一)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学校严格执行《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计划》,开齐、开足音乐、美术、书法课程,学前教育专业开设声乐、器乐、舞蹈、素描等课程。针对普通学生普及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面对专业学生教授专业理论,进行强化训练和专业培养。要求艺术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坚持“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听课评课、教学反思、反复实践”,注重指导过程,以探索、实践生成式课堂教学为主要研究方向,撰写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效率。

(二)学生社团多元发展。

学校先后创立了“春之声”合唱团、“踏歌”军乐团、“舞动青春”舞蹈团、“东韵西风”器乐团、“喜洋洋”腰鼓团、“阳光动力”课本剧团、“模拟法庭”巡演团、美术兴趣小组等学生艺术团队,由艺术教师担任辅导员,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固定时间进行活动。学校要求各社团定期扩充招募成员、定期开展活动、定期展示活动成果、定期进行评价考核。现每个社团已初步成形并有活动成果。

(三)特色活动丰富多彩。

篇3:艺术传承舞神韵魅力校园闪灵光

一、未雨绸缪,规划实现多元战略目标

“一三五七”战略目标模式,即:一个理念、三个创新、五个结合、七个品牌。在艺术特色创建过程中,坚持“一个”艺术教育理念:让传统艺术和高雅艺术与学生成长相伴。实现“三个”创新:一是以艺术课堂为中心,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分组联动、信息增效”教学模式和“五曲联奏 (前奏曲、协奏曲、进行曲、交响曲、圆舞曲)”课堂教学模式;二是创新课外艺术教育实践活动方式,拓宽艺术教育渠道;三是创新活动时间,采取课堂时间固定,指导时间灵活的模式。坚持“五个”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家庭相结合;学校与社区相结合;家庭与社区相结合;普及艺术素养与培养专业特长相结合。打造“七个”活动节品牌:雀之魂舞蹈节;乐之声合唱节;小奥运体育节;彩绘笔美术节;朗朗读书节;奇奇科技节;哈哈英语节。

二、独具匠心,打造多元校园艺术化工程

1. 打造主题鲜明的厅廊文化。

学校一楼大厅主题是爱与责任,悬挂“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挂件以及学校的办学理念、方略、教风、学风,迎面立柱上国歌、国徽和校歌、校徽设计,把爱国与爱校相结合,由小及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熏陶。二楼走廊把古典名著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让学生在欣赏美图、扩充视野、增进知识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2. 打造风格独特的楼道文化。

楼道文化以成语为主,教学楼每个楼道和楼层都悬挂了不同的励志成语、名人名言和国学经典著作,充满人性化、个性化的提示语随处可见。学生在诗句中感受爱国情怀,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学会关爱他人,在美感的艺术氛围中,接受教育。

3. 打造色彩斑斓的艺术墙。

我校每班教室外都开设自己班级学生的艺术涂鸦墙。每班的学生艺术涂鸦墙是学生自由创作、展示个性的平台,从心理上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实现了学生对艺术的实践和追求。

三、高瞻远瞩,整合多元师资队伍

建设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艺术特色工作的关键,是整个艺术教育工作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工程。

1. 借力社会办学资源,融入校园艺术教育教学。

学校有众多学生,仅仅依靠学校现有教师教授和指导艺术特长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从社会中精选艺术老师以及聘请有艺术专长的老艺人 (如剪纸、腰鼓、国画、跆拳道、架子鼓、快板等) 来校任教,成为我们办艺术特色学校的重要举措。

2. 发挥家长艺术才能,选聘业余艺术教师。

大部分家长都有一技之长,他们能力的发挥是学生特长水平提高的又一关键。我们采取集中召开家长会和发放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宣传动员,号召家长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孩子的特长。我们采取集中培训和个别谈话的方式,让家长积极参与其中,有的家长还被学校聘为艺术指导教师。

3. 着眼培养专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定期对分管教师、指导教师和任课教师进行校内外培训和学习,提高其自身的教学、指导水平,极大限度提升了学校的艺术水准和品位。

4. 着力提升班主任艺术专长,指导班级艺术组队。

班主任是我们艺术工作的有力后盾。学校通过调查研究,让班主任自己申报班级艺术项目,指导本班艺术特长。85%的班主任,指导学生书法、朗诵、合唱有板有眼,堪比专业老师。

5. 挖掘教研组传统资源优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研组是学科课程实施和研究的最基层组织,教研组良好的环境氛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土壤。我校十分重视教研组的制度建设,重视人际的和谐、良好作风的传承、敬业精业精神的培养,保持和发扬教研组的优良传统,使之成为全组教师的行为规范和追求目标。

四、不遗余力,开发多元校本教材

1. 设置多元课程,形成“学科课程+ 校本课程+ 活动课程”三级课程体系。

开发校本课程是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为了创建特色艺术文化校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结合自身的教育特色、优势教育资源,开发适合学校发展的校本课程。学校要办出的特色,必须要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

2. 把控自身特点,将艺术教育融入各科课程之中,开展个性化的课程实施。

一是对国家课程的实施过程进行重新规划,对学科课程教学模块间的教学顺序和某些模块内容进行调整,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二是根据教师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如《我的成语空间》等课程;三是艺术活动课程化,建立乐之声合唱队、民族舞蹈队等10余个学生组队,并将组队活动课程化;四是学生活动自由化,我们设立了体艺精品屋、体艺超市、荟萃广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五、千方百计,拓展多元艺术教育方法

课外艺术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校艺术师资源和艺术教育设施条件,建立艺术兴趣小组、兴趣班、艺术团,举办学校艺术节,文艺会演等。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让他们从小受训,终身受用,得法于学校,受益于社会。因此,我校确立了“课堂强化、课外拓展、社区延伸”的实践策略。

1. 课堂强化,培根固本。

课堂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对艺术教师提出严格要求: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音美教研组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有计划地举行校、县、市级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以激发学生艺术兴趣为前提,加强对学生健康情趣地引导,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富有创造性地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参与音乐活动并获得感染。教师相互交流切磋,取长补短,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模式和策略,并在实践中总结反思,积累资料,进行个案研究,撰写论文。

2. 课外拓展,温故知新。

在加强音美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艺术兴趣小组活动。在课内外活动中,既突出艺术学科的独特性,又重视艺术学科之间、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补性,将艺术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中。有些班级根据行为规范,编成文艺演唱材料,排成小品节目,充分发挥学生自我宣传、自我教育的作用;英语教研组把艺术手段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以强化教学艺术为杠杆来推动学生个性成长与智能开发,不但解决了学生厌学、怕学的难题,而且在促智、益智、长能方面,也很有成效。学校的文化节、艺术节和文艺演唱会、体育节等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3. 社区延伸,猝火实践。

篇4:创艺术校园 展艺术魅力

一场视觉盛宴

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值百岁诞辰,一场面向艺术史研究者及社会广大艺术爱好者的视觉盛宴于今夏拉开帷幕。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意大利文化遗产活动部文物管理与开发司共同推出“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展期到2013年4月30日结束,近10个月之久。此次展览展出了来自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佛罗伦萨圣马可博物馆、佛罗伦萨美术学院美术馆等20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的67件艺术精品,以15-16世纪作品为主,包括绘画、雕塑和工艺品,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艺术辉煌、城市面貌及其风土人情。保罗·乌切洛、菲利波·利比、桑德罗·波提切利、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30多位意大利艺术家的艺术精品及杰作都在这次展览集中呈现,可谓名家荟萃、名作纷呈,令观众大饱眼福。

这次展览由佛罗伦萨历史、艺术、民族人类遗产及博物馆联盟特署署长克里斯蒂娜·阿齐蒂尼(Cristina Acidini)担任总策划,设计师法比奥·罗泰拉(Sergio Fabio Rotella)及其团队提供了展陈设计。位于中前部的环形展厅为“观史厅”,以视频与多媒体介绍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政治历史背景,通过历史地图导航带领观众欣赏城市中的建筑瑰宝。作品按照“文艺复兴肇始至豪华者洛伦佐的辞世”(1492年)、“文艺复兴盛期和艺术名家”、“大师杰作”三个主题分为三大板块进行展出。第一、二部分作品位列整个展厅两侧,分别衬以绿色、红色展板,有如两条观画长廊;第三部分“大师杰作”方厅位于整个展厅中后部,衬以白色展板,与另两部分以拱门相连。如此匠心巧思,伴随着古典庄严的背景音乐,带给观众宛如乐曲之前奏、高潮、尾声一般的观展体验。

展览充分体现了艺术史发展的线索,从择选作品中可以看到形式风格的师承与变化,赞助人个性趣味的作用,文艺复兴时期政治历史大环境的影响。可以看出策展人重视艺术史发展内在理路的同时还强调外在影响。内外线索透过艺术作品本身的形式语言,以及其中描绘的内容,渐渐铺开向观众娓娓道来。展览以不同时期的执政者为主线进行叙述,通过观展后的分析,我换种方式,以题材为线来介绍几幅重要作品。

从神性到人性的宗教绘画

展览以一批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画家的宗教题材作品开始,其中有著名僧侣画家菲利波·利比 (Fra Filippo Lippi,1406-1469年)的木版画《天使报喜》,创作年代为1450-1460年,现藏普拉托市立美术馆。画家早年即成孤儿,自8岁起寄养于佛罗伦萨市圣衣会修道院,15岁时成为该院的圣衣会修士,10年后得到画师称号,并接受科西莫·德·美第奇的保护。利比的生活富有传奇色彩,他曾爱上一位为他做模特的修女卢克雷齐娅·布蒂,私下育有一子,后来还俗并正式成婚。利比的儿子后来也成为一名画家,便是以利比学生波提切利为师的菲莉皮诺·利比(Filippino Lippi)。菲利波·利比早期的创作风格以马萨乔为基础,后来逐渐向带有浓郁装饰风格的绘画发展,代表作是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和皮蒂美术陈列馆中的圣母子题材绘画。在这幅《天使报喜》中,画家富有成效地发展了宗教题材,加入了对抒情、自然景观和透视元素的描绘。色彩鲜艳的天使与年轻腼腆的圣母正在对话,三个人物用线条勾勒出正侧面轮廓,他们的面容相似,似是画家内心寻找的美的典型,显示了文艺复兴美术将现实生活导入宗教绘画的努力。

由观画长廊进入 “大师杰作”厅时,一幅占据整面展墙的巨大壁画把我震住了,这是由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大师——桑德罗·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创作的《天使报喜》。波提切利原名亚历山德罗·菲利佩皮,出生于佛罗伦萨。1459-1460年至菲利波·利比的画坊学艺,当时利比是佛罗伦萨最受人欣赏的画家之一。从他那里,波提切利学会了用线条、一些脸部类型及柔和亮丽的色彩来构造人物形象。这幅壁画来自斯卡拉圣马丁医院。医院始建于1313年,主要收容弃童、流浪者和病人,由于庞凯的圣马丁修道院在1529-1530年法军围城期间沦为灰烬,医院的部分建筑于1532年赠予修道院。据史料记载,1481年4-5月期间,作为画家和医院当局的中介人,弗朗切斯科的儿子多纳托向波提切利支付了壁画酬金。17世纪时,因为修道院需要翻修,这幅壁画被部分遮盖,1920年剥离后予以修复,壁画现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天使报喜》的场景是一座贵族别墅,天使加百列手持百合花张开双翼由左侧拱门飞入前厅,玛丽亚出现在右侧的候客厅内,跪在一片东方风格的地毯上,双目下视,谦卑地接受神的旨意。他们的后面是私密的卧室和堞墙内的花园,墙外是一片山岭。美丽精致的古风柱子使整个场景曲径通幽,把空间分开又合而为一。这幅作品展现出波提切利风格中的一些主要特征:构图的平衡匀称、用线条硬朗的地板来强调明确的透视结构、富有动感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形体,又使他们显得轻盈。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1452-1519),此次展出的《别号“乱发”的少女头像》吸引了所有观众的目光,大家都凝神屏息地细细品味。达·芬奇1469年定居佛罗伦萨,在安德烈亚·德尔·韦罗基奥的画坊当学徒。这幅极耐人寻味的小画作于1506年前后,约20厘米见方,用翁布里亚土、发绿琥珀和铅白颜料绘于木板上。作品来自帕尔马画家加埃塔诺·卡拉尼的私人收藏,由他的儿子在1839年卖给帕尔马的美术学院,后更名国立美术馆。这是一幅未完成的木板画。画中,头部倾斜、脸上带着神秘微笑的少女云发蓬松(“乱发”),发丝清晰简约,缠绕成一条条的卷发,逸出隐约可见的束发丝带的捆绑,披散到肩上。有关画中人物,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她表现了圣母或希腊神话中的勒达,或是为现藏伦敦国立美术馆的第二幅“岩石圣母”创作的草图。但是,评论家几乎一致公认这是列奥纳多的作品。根据他们的鉴定,这幅作品来自极其仰慕大师盛名的曼托瓦侯爵夫人伊萨贝拉·德斯特的丰富收藏,它也许就是1627年编辑的贡扎伽家族财产清单中提到的“一个乱发女性的头部绘画……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草稿作品”,作品名称也由此而来。因为它的画技和材料与其他绘画不同,并且虽然单色,但也与作为草图的素描或底稿不同,因此构成了大师绘画素描全部作品中独一无二的特例。这幅小素描反映了画家独特的技法,头像较少用线勾勒轮廓,精准的脸部结构和五官的微妙神情主要用明暗来表现,呈现出与前述作品重视线条表现和亮丽色彩不同的面貌。

“异教”神话再度流行

此次展览中波提切利的作品不仅涵盖传统宗教题材,也有对古罗马神话中爱与美之神维纳斯(即古希腊神话之阿芙洛狄忒)的精彩描绘。木板油画《维纳斯》,创作于1482年,今藏都灵的萨伏依美术馆。当时的许多记载都称波提切利是“美丽裸体女性”画家,佛罗伦萨的富家大族都非常欣赏这些作品,把它们挂在家中,或作为家居装饰用在木质家具面板上。这些源自古代神话、或受到及时行乐及世俗精神影响的女性形象成为修士萨沃纳罗拉叱骂的对象。波提切利只是在萨沃纳罗拉死后及16世纪初的那些年中才深感修士思想的影响,但在创作这幅画时,他还不受其干扰和左右。画中描绘一位金发女性处于深色背景中,身体比例拉长变形,头向一侧倾斜扭动,身着薄纱极为透明,参照了今藏乌菲齐《维纳斯的诞生》的原型,而后者与著名的《春》一起,是为皮埃弗朗切斯科·德·美第奇的儿子洛伦佐和乔万尼创作的。

另一位文艺复兴三杰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的大理石雕塑《大卫·阿波罗》,表现的是并非为我们熟知的圣经题材《大卫》—那座体量巨大的著名雕塑高5.5米,现藏于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此次展出的雕塑题材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光明之神,高约一米五,作于1525-1530年,今藏国立巴尔杰洛博物馆。米开朗基罗生于卡普莱塞镇,师从佛罗伦萨最大的湿壁画画坊主多梅尼科·基尔兰达约,并与豪华者洛伦佐交好,常到圣马可花园中欣赏美第奇家族收藏的古代雕塑。他的作品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得肌肉健壮。《大卫·阿波罗》这件雕像来自美第奇家族的收藏,根据1553年的财产清单记录,它是“博纳罗蒂的未完成的大卫”,置于韦基奥宫中科西莫一世的房间内。清单中的雕像人物与乔治·瓦萨里《艺苑名人传》的描写相左,据记载,雕像表现了阿波罗拔箭出鞘的那一瞬间,瓦萨里还提到,它是米开朗琪罗接受拥护美第奇的佛罗伦萨城市总督巴乔·瓦罗里的委托,在佛罗伦萨第二共和国垮台(1530年)后,为克力门七世创作的。 米开朗琪罗曾接受共和政府的公民和道德理想,承担了监督防卫工程的任务。这件雕像的创作表明,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也许试图寻求与教皇及美第奇家族讲和。为了解释1553年的财产记录和瓦萨里的传记中对雕像人物的不同描写,评论界作出了这样的假设:米开朗琪罗也许在收到巴乔·瓦罗里的的委托之前就开始创作这件作品了,他最初想到的也许是大卫,但是作为共和体制的象征,这个《圣经》中的英雄不适合进入美第奇家人的收藏范围,为此他把大卫改成了阿波罗,因为这个神话人物肯定能得到熟知和热爱古代文化的教宗克力门七世的首肯。这件作品的表面没有刻完,轮廓不明,在一些已经基本完成的块面旁边,艺术家随意地留下了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这件未完成的雕像对我们理解以后米开朗琪罗的艺术给予了重要提示,反向扭曲的身体、受古代雕塑的启发而精心设计的重力制衡的游戏与人物的脸相映成趣,这种造型特征成为以后样式主义雕塑家仰慕和模仿的榜样。

从“幕后”到“台前”的肖像画

15世纪,肖像画逐渐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艺术类型,多用来描绘王公贵族,以流传被画者的形象、身份和地位。肖像画中还有一类为自画像,展览中可以见到拉斐尔·桑齐奥(Raffaello Sanzio,1483-1520)的《自画像》,至此“三杰”齐聚一堂,激动人心。这幅木版画作于1506年前后,现藏于乌菲齐美术馆。与大公夫人维多利亚·德拉·罗维莱的收藏一起,这幅画于1631年从乌尔比诺到达佛罗伦萨,以后,它又进入红衣主教利奥波德·德·美第奇的收藏,他在1663-1667年的财产清单中把它登记为“画家亲自创作的肖像”。当时红衣主教开始收藏如今陈列在乌菲齐瓦萨里长廊中的艺术家自画像,而这幅画很有可能就是大公夫人赠送给小叔子的礼物。画中的年轻人一身黑衫,脸和上半身呈四分之三侧,眼光目视观众,这是自画像典型的构图。他带着一顶帽檐上翻的黑毛呢沿帽,帽子盖住了他蓬松的栗色长发。因为在为梵蒂冈签字厅创作壁画《雅典学院》时,拉斐尔加入了自己的自画像,这件作品中的人物自始至终都被明白无误地确认为是画家本人。19世纪初叶,这件作品就倍受评论家的高度评价,其主要原因在于,画中艺术家忧郁、阴柔和优雅之美与他的艺术表现和英年早逝的天才神话是如此吻合,此外,他也折射了瓦萨里在《艺苑名人传》拉斐尔章节中对他的心理描写。

对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美第奇家族,有两位重要成员的肖像也见于展览,分别为《别号国父的老科西莫·德·美第奇》(Cosimo il Vecchio de’ Medici detto Pater)和《豪华者洛伦佐》(Lorenzo il Magnifico)。美第奇家族的显赫得归功于老科西莫(1389-1464),在世时,他富甲一方,其财产不仅来自他掌管的钱庄行会,也来自平民的支持和拥护,这使他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权力,并由此诞生了共和体制下真正意义的僭主统治,这种统治非常关心城市和其无可争议的权贵的利益,而正是这些权贵委托创作的艺术品揭开了文艺复兴的篇章。豪华者洛伦佐(1449-1492)是文艺复兴时期创造力极其旺盛的一个阶段的主要人物,在这阶段中,受古代题材的影响,并因为涌现了许多重要的哲学家、政治家、宗教人物、甚至道德学家,造型艺术的语言变得富有涵养和精致细腻。这组作品是美第奇家族成员系列肖像画中的两张,为了荣耀先主和整个家族,科西莫一世委托克里斯多法诺·德尔·阿尔蒂西莫(Cristofano dell’Altissimo,1530-1605)在1562-1565年期间创作了这些肖像,它们被复制成好几张,放在最重要的权力中心,即韦基奥宫和科西莫一世迁居后用作寝宫的皮蒂宫,现藏于乌菲齐美术馆库房。

中意文化的亲密接触

中国和意大利两国拥有深厚的文化交流传统,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曾多次漂洋过海来华展出。作为“98中国国际美术年”的第一个展览,“意大利美第奇家族藏品展”于1997-1998年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大殿展出。时隔8年,“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展”于2006年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举办。而后是2011年“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开幕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仅仅相隔一年,国家博物馆斥巨资引进了“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保险总额高达3亿多欧元。由此足可以看出中意文化交流的升温和意大利艺术作品的魅力。

尽管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展多次来华举办,然而作品年代较为分散,作者也分属不同地区画派,像此次作品时代如此集中,并具有专题性的展览实属首次,且展览中有些重要作品还是第一次离开意大利。能做出这样好的展览都应归功于中意文化交流的态度。2010年10月,在中意两国总理的共同见证下,两国文化部部长在罗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与意大利共和国文化遗产与活动部关于促进文化遗产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设立为期五年的意大利展厅,在罗马的威尼斯宫博物馆设立为期五年的中国展厅,分别展出来自对方国家反映文明发展和艺术创造的文物精品。这不仅是中意博物馆界,也是世界博物馆界交流与合作历史上的一个创举,为国际博物馆界的合作树立了典范。“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即为设在国博的意大利展厅的首展,此后还将推出“罗马与巴洛克艺术”等展览,让观众尽品意大利文化之美。

参考书目:

苏珊·伍德福特、安尼·谢弗—克兰德尔、罗莎·玛丽亚·莱茨著, 罗通秀、钱乘旦译,《剑桥美术史(一)》,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

雅各布·布克哈特著,何新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97年

上一篇:我的服务社历程下一篇:雅思小作文冲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