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艺术节评分标准

2024-04-28

校园艺术节评分标准(精选14篇)

篇1:校园艺术节评分标准

成村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评分标准

1、节目思想健康、主题鲜明、时效性强且符合学生校园生

成村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评分标准

1、节目思想健康、主题鲜明、时效性强且符合学生校园生

活特点。

2分

2、表演者精神饱满、感情丰富、有感染力。

3分

3、整个表演过程完整、紧凑、无表演事故。

2分

4、服装统一整齐,有得体的道具。

2分

成村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评分标准

1、节目思想健康、主题鲜明、时效性强且符合学生校园生 活特点。

2分

2、表演者精神饱满、感情丰富、有感染力。

3分

3、整个表演过程完整、紧凑、无表演事故。

2分

4、服装统一整齐,有得体的道具。

2分

5、表演与音乐整齐划一。

1分

活特点。

2分

2、表演者精神饱满、感情丰富、有感染力。

3分

3、整个表演过程完整、紧凑、无表演事故。

2分

4、服装统一整齐,有得体的道具。

2分

成村学校校园文化艺术节评分标准

1、节目思想健康、主题鲜明、时效性强且符合学生校园生 活特点。

2分

2、表演者精神饱满、感情丰富、有感染力。

3分

3、整个表演过程完整、紧凑、无表演事故。

2分

4、服装统一整齐,有得体的道具。

2分

5、表演与音乐整齐划一。

1分

篇2:校园艺术节评分标准

文艺节目评分细则

--------共享阳光快乐成长----------

1、节目要求:节目内容要求健康向上,富有生活气息、时代精神或民族特

色,展现当代中小学生热爱学习、立志成才、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2、参赛对象:各班表演团队。

3、评分:评分采用10分制,评委采用当场评分,取小数点后一位数,最高

分不超过9.5分,最低分不低于8.0分。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分到小数点后一位数,以平均分从高到低产生获奖名次。

4、各评委根据评分细则客观、公正进行打分。

5、具体细则:

⑴主题内容(1分)

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富有新时代气息或民族气息。

⑵表演形式(1分)

节目的选择与确定体现与众不同,有新颖性,富有创新和个性。

⑶表演艺术(3分)

表演娴熟自如,吐字清晰,动作规范,队形整齐,与音乐合拍。

⑷仪表仪态(1分)

要求参赛选手着装大方,符合学生的身份;展示出少年儿童的活泼与朝气。⑸服装、化妆(1分)

服饰整齐大方,化妆得体,富有舞台效果。

⑹表情演绎(1分)

表情自然,不矫揉造作。

⑺总体印象(2分)

包括上台退台速度及秩序,节目衔接适当,演出时间适中,道具选择及使用等。

金沟河镇中心学校

篇3:校园艺术节评分标准

关键词:艺考,专业面试,客观评分,量化标准,公平公正

1 背景与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满足, 对精神生活层面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近十五年来, 各综合性院校纷纷建立了艺术类的二级学院, 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科建设也更加齐全和完善。特别是自1999年高校招生扩招以来, 各综合型高校及专业艺术院校的招生数量也不断攀升。由于艺术类考试文化成绩门槛低, 专业考生基本是“一曲定音”, 大量的高考考生报考艺术类专业, 艺术类招生考试出现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改革。2010年教育部修订了新的学科门类大纲, 新增艺术学门 (原属于文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 并包括五个一级学科。这对高等院校的艺术类招生考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随着当代音乐、影视、表演等娱乐行业的不断繁荣, 涌现了大量的社会明星, 他们名利双收, 特别容易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偶像。出于“成名成星”的急功近利思想, 造成了近年来持续不断的“艺考升温”, 并被社会广泛关注。“艺考升温”的背后, 负面事件及影响层出不穷。很多关于面试“黑”“假”“丑”的新闻不断被媒体曝光。甚至在考生中流传“专业考试考的不是真本事, 而是家庭的财富程度”。艺术类专业考试有面试评分环节, 评委主观性、随意性很大, 而且评分标准不一, 很难做到“公平”“公正”。许多考生对面试成绩抱怀疑态度。有些面试的评委在社会上开有培训班或对某些考生进行了收费培训, 为了让自己培训的考生专业考试排名靠前, 因此在面试中给其打“高分”。

自恢复高考以来, 为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 高考的主观题不断降低, 客观题比例大大提升。对于艺术类招生考试面试环节来讲, 主观评分占很大比重, 为了做到面试评分的公平、公正, 最大限度地降低面试评委的主观随意性, 采取较为客观的评分标准及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评分标准的客观化、标准化是发展的趋势。

2 调查研究

为更好地对本课题进行研究, 课题组发放并收回了100份有效调查问卷, 调查对象为相关的教师和学生, 随机调查了50名参加艺术类招生的考生。课题调研的重点是:艺术类考试是否存在面试主观及不公现象, 是否满意现行的面试的标准和方式, 推行面试的量化考核方式是否有必要。

调研结果显示, 有86%的人认为面试考核过于主观, 有67%的人认为存在不公平现象, 有45%的人质疑面试考官的水准及公正性, 有77%的考生参加过考前培训, 有51%的考生认为培训及考试费用过高, 有13%的考生找过相关的考官并进行了相应的培训。在面试的细节方面, 有83%的考生认为面试时间短, 过于匆忙。有22%的考生凭的是兴趣和爱好且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培训, 有56%的考生是迫于高考的压力 (文化课成绩一般) , 培训时实际上只准备了几首曲目 (培训学校指定) 。有54%的考生认为考试曲目与今后的学习内容无关。在考场的实际环节中, 确实存在一定的不公平现象, 其主要因素集中在考官方面。 (以上调研数据仅作为本课题开展研究的支撑依据, 不具备普遍性。)

3 对策分析

在艺术类考试的面试中, 以音乐类、表演类、编导类面试的主观性较大。以采用计算机测量、综合评分、加权评分、特殊才艺加分、最高最低去分、现场议分法等方法看, 主要缺点在于:无法达到量化标准、无法把握给分标准、主观倾向性大、不利于综合分析。

本文把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考试面试评分这一非常关键的环节纳入考察对象, 以“公平、公正”为本研究的宗旨和出发点, 以避免面试评分的主观随意性为目的, 对面试评分的具体环节进行分析, 提出以下面试评分的客观量化标准与措施。以声乐 (民族、美声、流行) 考试面视为例。

(1) 考察范围题库化。如同笔试考试都有题库, 面试考试也应该建立相应的题库。建议首批应该设百首左右, 每年考试选几十首。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增强面试考试的客观性, 减少面试考试的随意性, 提高录取学校的针对性, 避免考生报什么就考什么的现象。当然考官首先应当熟悉这些歌曲。

(2) 考察曲目层次化。每一首曲子都有自身的难度, 在建立题库的前提下, 应规定每一首曲子的难度系数。难度系数的规定, 应该由考试专家组确认。建议的难度系数为:高难度1.0, 较高难度0.9, 中等难度0.8, 低难度0.7。分别对应成绩的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四个档次。

(3) 考察角度多样化。对于高校来说, 录取的是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在确定了曲目的难度系数后, 选择了难度系数高的曲子, 不一定唱的差, 同样, 选择了难度系数低的曲子, 也不一定能够唱好。例Q= (A+B+C) ×系数+D+E, 分析如下。

A表示歌曲演唱的完整度 (3 0分) , 主要考查考生是否能够完整演唱整首曲目。依据演唱的完整度, 分别给分:完整30~26分, 较为完整25~21分, 一般20~16分, 错误较少 (3处以内) 15~11分, 差错较多 (3处以上) 10~6分, 无法完整演唱5~0分。由主考官给出。

B表示歌曲演出的总体表现质量 (4 0分) 。主要考查考生现场演唱的表现水平。优秀40~31分, 良好30~21分, 一般20~11分, 较差10~0分。本成绩可由两名 (或多名) 考官给出 (各20分为满分, 多名类推) , 成绩相加。也可以选取两名或多名考官成绩的平均分 (推荐) 。

C表示歌曲演唱细节的把握 (20分) 。主要考查学生演唱的音准、音质、高低音把握、演唱婉转度等细节。优秀20~16分, 良好15~11分, 一般10~6分, 较差5~0分。本成绩可由两名 (或多名) 考官给出 (各10分为满分, 多名类推) , 成绩相加, 也可以选取两名或多名考官成绩的平均分 (推荐) 。

D表示仪态举止、形体及印象分 (5分) 。就声乐 (民族、美声、流行音乐演唱) 来讲, 良好的形象有助于舞台的演出 (不代表有形体等方面的歧视) , 依据身高、面貌、走姿、有无缺限, 给出1~5分。由一名考官给出或综合评定后给出。

E表示有无违纪情节 (5分) 。主要考生有无携带与考试无关的东西, 如携带手机、未挂牌、考试中报了不该报的信息等细小错误。由一名考官员 (或监督员) 给出或综合评定后给出。

(4) 引入考试监督机制。为了防止考官之间的串通行为, 面试考试应引入监督机制。监督员的职责主要有四:一是监督考官, 避免考官之间的串通打分行为;二是监督考生, 防止冒名顶替或考序错误;三是执行考场纪律, 有权制止与考试无关人员进入考试区域, 认真填写考场记录;四是参与考试评分。

(5) 引入规避机制。考生中难免有考官的学生。考官就难免给高分, 导致低能高分的现象。可采用方式有:考试时由监督员给出序号, 考生考试时只报序号, 防止考官看名字给分;考官与考生之间设一道薄纱帘, 防止考官认人给分;设置手机信号屏蔽器, 防止考官通过手机短信等打“人情分”。

(6) 引入直播机制。在条件和技术成熟的情况下, 可将考场情况向考生及家长直播 (为避免考试泄密等可采用无声方式直播) , 一方面可以让广大考生和家长通过现场直播最直观地解考试过程, 增加考试的透明度, 另一方面也可最大程度地监督考场秩序, 增加考试的公正性。

(7) 引入异地交换考评机制。一般来说, 本地本校的考试, 担任考官的一般都是本地或本校的老师。此种方式“利”的方面很大, 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如部分考生利用与考官关系密切, 容易产生考试作弊行为。可以借鉴“异地”的方式, 两校互换部分水平相当的教师担任本校年度招生考试的考官, 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考官的不规范行为。

4 科技手段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 使用科技手段进行考试的评分已经不是难题。科技手段运用于考试评分, 最直接的成果就是提高了成绩录入的速度, 考试成绩可以即刻录入, 综合成绩即刻排序, 所有成绩理论上可以即刻公布。科技手段的运用还大幅度提高了成绩录入的准确性, 减少了人工二次输入带来的误差, 降低了人员利用成本。招生部门还可以利用这些数据与上一学年进行分析比较, 客观地得出本年度招生考试的总体情况, 进而作出下一年度的考试预测和判断, 为学校的招生及教学管理提供可靠依据。科技手段的运用应具备以下几点。

(1) 考评软件。依据考试的具体情况进行开发, 应基本包含考生信息录入功能、考官评分功能、录入及检索功能、综合分析功能、预测判断功能、成绩分类排序发布功能, 以及授权修正功能。

(2) 终端设备。主要是无线手持式考官打分终端设备。考官在考试环节考试时首先输入考官编号, 以确保评分的有效性。评分方式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考生考完后即刻给出分数, 按“确认”确定所打成绩无误后即录入考评软件系统 (考官无修改权限) , 另外一种是本场 (时段) 考试结束后, 按“确认”键确定所打成绩无误后录入考评软件系统。考试环节结束后按“退出”键退出评分环节。

(3) 数据安全性。考评软件系统应采用加密、内网保护等方式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在数据的传送、综合、发布等环节要严格管理, 防止恶意攻击及泄密事件的发生。

5 结论

综上, 进一步推进艺术类专业考试面试的客观化评分, 是不断满足人们对文化及艺术教育的客观需求, 是社会发展进步对客观公正的要求, 也是高等艺术类教育发展的要求。

对教育主管部门来讲, 应进一部规范考试流程, 净化考试环境, 联合相关部门严厉打击不规范的艺术培训机构, 依法取缔欺骗考生、侵害考生权益的违法“艺术培训”及中介机构, 严格查处在招生考试中的违规行为和违规教师, 还广大考生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对艺术类高校来说, 要不断加强招生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促进现代化技术在招生考试中的广泛应用, 还要从具体的客观量化标准的实际操作入手解决问题。要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 和师德师风的教育, 加强对招生考试的监督管理, 切实避免招生考试存在的诸多“不端”行为。

参考文献

[1]杨小惠, 王芸.网络评分管理系统在艺术类考试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 2011 (7) .

篇4:解读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切合题意

2011年上海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将“切合题意”作为A类作文的要求,B类作文要求“符合题意”,C类作文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全国其他省市也都把“切合题意”作为中考作文的重要评判标准,而且都对“切合”和“符合”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

要做到切合题意,考生须正确筛选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如命题作文《黑板上的记忆》,许多考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过分关注修饰性成分“黑板上”,以致形成思维定式,好像这个命题一定要写关于学习的题材,结果导致千篇一律。实际上这里的“记忆”两字才是关键,“黑板”只不过是记忆的一种载体,而不是“记忆”本身;也就是说,作文题不应被解读为“关于黑板的记忆”,而应被解读为“黑板上留下的记忆”。“黑板”只是一种切入话题的由头,一旦切入进去,学生就可以放手写去,不必处处顾忌“黑板”,只要在内容上与“黑板”这个词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即可。

切合题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形式上的切合题意和内容上的切合题意。形式上的切合题意包括以下几种:

1.开门见山

开篇直接指向题目涵盖的内容。如萧红的《祖父和我》的开篇:“呼兰河这个小城镇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的时候,祖父快七十了。”

2.线索连贯

全文以题目中的中心词为写作的线索,串联起相关内容。如冯骥才的《花脸》,全文用关公的花脸作为串联相关材料的线索,把我热衷花脸、买了关公的花脸、买了花脸之后的相关活动内容和我对关公花脸的喜爱这些材料串联起来。

3.首尾呼应

作文结尾要呼应开篇。朱自清的《绿》可谓该样式的典范。题为“绿”,开篇作者写道:“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文章结尾,作者又写道:“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中考作文的篇幅在600字左右,以上三种形式足以保证作文在形式上切合题意。

作文在形式上做到了切合题意,就为内容上切合题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做到了形式上切合题意,就要看选材是否恰当,因为选材恰当其实是内容上切合题意的具体体现。

选材恰当

选材即选择作文素材。切合题意和选材恰当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互相影响,共同决定了作文分数的高低。选材时考生应注意如下几点:

1.避免使用消极素材

中考作文要求展现学生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因此对消极素材的使用必须格外慎重,一般情况下要避免使用。

2.避免堆积素材

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写作特点,合理地选择一件或几件事情展开写作,几件事情之间必须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应当围绕同一个中心展开,注意详略得当。细节描写、修辞手法等的运用应当具有针对性,应当为表现主旨服务,不能为了描写而描写。

3.避免落入俗套

素材庸俗、陈旧是中考作文的大忌。比如,有的考生一写老师,就写老师每天备课到深夜,病了还坚持为学生上课;有同学病了,老师背着上医院,挂号、取药都花老师的钱,还安慰学生要安心养病,几天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老师来到学生家,给病中的学生补课……诸如此类,千篇一律,不但让人大倒胃口,还给人胡编乱造、不切实际的感觉。还有的考生一写挫折与磨难,就写自己从小失去双亲,生活凄苦。这样的作文看多了,阅卷者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实生活中哪有这么多孤儿?为了作文得高分,也不能咒自己父母啊!这样的作文无论编造得情节多么离奇,结构多么巧妙,感想多么深刻,也获不了高分。而真正获取高分的必须是独辟蹊径、选材新颖的作文。

近几年,一些省市考话题作文、自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为考生的自由选材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有些考生有意避开从众从俗的材料,选别人想写又不敢写的材料,抒发别人想抒发又不敢抒发的感情,获得了很高的分数。例如,2000年海南省中考作文题目《我眼中的 》。写人的考生在横线上填上“老师”“同学”“父母”等,记事的考生在横线上填上“学校”“家庭”或社会上大事小情。有一名考生不落俗套,在横线上大胆地填上“爱情”两字,题目变成了《我眼中的爱情》。乍一看,真是惊世骇俗,令阅卷老师为之一振,迫不及待地看正文。这名考生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小时候看《睡美人》《白雪公主》等动画片,以为美丽的爱情属于王子和公主,自己只是傻傻地替他们担心、为他们高兴;第二,长大以后受爱情小说的影响,开始向往自己的爱情,内心又甜蜜又纠结;第三,再长大一些,看到邻居一对儿退休的老夫妻互敬互爱、相濡以沫,懂得了爱情是一种恒久的和谐美,懂得了早恋的无知,懂得了对恋情的自制和对前途的憧憬。一篇短短600字的作文,居然完整地描绘了少男少女对爱情的认识过程,而且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情调高雅,当然会得高分。

语言生动

一篇作文做到了切合题意和选材恰当,至少是B类作文,如果想进入A类,就要看语言是否生动了。

不少考生害怕写作文,觉得表达不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最后归结为自己词汇量不足,然而,下工夫背了很多成语,发现还是无从下笔,只好东拉西扯地凑字数。实际上,写好作文,关键不是词汇量的大小,小学生认识的字不多,也可以把一篇文章写得很精彩。不会自我表达,实际是缺少写作技巧。当然,丰富的课外阅读、对生活的感受力、对语言的敏感度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根本,但若想短期内改善作文面貌,使作文的语言生动起来,不妨突击掌握以下两个重要技巧。

1.善用比喻

俗话说:“语言不是蜜,却可以黏住读者。”形象地道出了语言的魅力之大。要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

请看一篇作文《让谅解走进心灵》中生动的比喻句:

谅解是二月里的春风,融化了心灵的冰封;谅解是一杯清茶,冲淡了痛苦的记忆;谅解是一剂良药,医治了心灵的创伤;谅解是东方鱼肚白,是击碎黑暗的第一缕阳光;谅解是干涸的大地渴望已久的甘甜的雨露;谅解是流过心田洗涤心灵的汩汩清泉。

谅解原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考生运用比喻手法,用大家都熟悉的春风、清茶、良药、曙光、雨露、清泉等6个事物以及它们的功能唤起同感,把抽象概念化为触手可及的事物,简洁而明确地表达了对谅解的理解,句型整齐,语意流畅,有一泻千里之感,很容易给阅卷者才华横溢的感觉。

善用比喻是考场作文得高分的一条捷径,但考生要注意,运用比喻,喻体一定要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即用熟悉的事物打比方,解释抽象的难懂的概念。比如写读书,写学习,写思想等,可用常见的、清晰的事物来比喻,如春风、明月、太阳、森林、良药、黄昏、曙光、小草、松柏、雨露、高山、清泉、鸿雁等。这样不仅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而且容易操作,只要复习时按类别积累一定的比喻句,考场上运用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调动五官

不少考生写记叙文时语言容易概念化,描写缺乏条理,很难给阅卷者留下深刻印象,得分往往偏低。怎么办呢?调动读者的五官感受是一条改善捷径,而且容易操作,能给作文增色不少。

调动五官就是从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五个角度入手,对写作对象进行描写,唤起读者的感官体验。例如,一位考生这样描写妈妈的一根头发:

我轻轻从妈妈衣襟上捏起一根头发,银白银白的(视觉),似乎还带着妈妈的体温(触觉),拿在手上有一些粗糙的感觉(触觉),放到鼻尖下有一股厨房的味道(嗅觉)。

通过这段逼真、细腻的描写,妈妈的形象跃然纸上,不仅个性鲜明,而且角度新颖。如果采用俗套的“妈妈又多了几根白头发”之类的写法,只能倒人胃口,也缺乏真实感,给人虚假的感觉。

再如,描写一个人上楼梯很艰难,写“他每次上楼梯都很艰难”是毫无价值的,根本留不住阅卷者的目光,因为他无从知道主人公上楼梯与别人上楼梯有什么不同、到底怎样艰难等具体情况。如果调动五官,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一位考生写道:

他上楼梯前,双手抓住扶手站稳后,伸开右手托住右腿放在台阶上,再托起左腿扶上台阶,上一级台阶,重复一次。每挪动一步,他都要咬紧牙关。

考生以旁观者的视角,描写了主人公一连串的触觉动作:“抓”“托”“放”“扶”“咬”,镜头感极强,虽然没有出现“艰难”二字,但读者似乎亲眼看到了这个人上楼梯艰难的情景,随着这五个动作暗暗使劲,替主人公捏着一把汗。虽然没有调动全部五官,只用了隐藏起来的视觉和凸显出来的触觉,但足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编辑:陈彤】

篇5:校园艺术节评分标准

高一年级红歌比赛评分标准

为庆祝建国60周年,欢度元旦,充分展示广大师生热爱祖国、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特举办本次高一年级红歌比赛。各班要将此次歌咏比赛活动作为树立形象、凝聚人心、促进学风的良好契机,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准备,广泛发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确保参赛水平,切实提高活动效果。

为确保本次比赛的公平、公正,特制定本评分标准,具体如下:

一、评分规则:

(1)本次歌咏比赛评委由学校领导担任。

(2)比赛实行百分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剩余分值的均分并保留两位小数作为最后的比赛成绩。

二、评分标准:

(一)演唱水平(50分)

(1)声音洪亮和谐(10)

(2)吐词清晰(10)

(3)演唱音准、节奏准确,声部和谐,声音音色统一,强弱得当,有很好地控制声音的能力。(10分)

(4)演唱学生与指挥配合默契(10)

(5)曲目选取围绕主题,健康、积极向上,所唱歌曲能够完美诠释歌曲的情感意境(10)

(二)整体效果(50分)

(1)进出场迅速有序,演唱时队形整齐。(20分)

(2)仪容、仪表得体,服装统一,整体精神面貌好。(15分)

(3)指挥手势优美、节奏准确、完美诠释乐曲内涵,能很好调动合唱队员的激情,使指挥、伴奏、歌唱配合默契。(15分)

三、奖项设置:

篇6:校园达人秀评分标准

一、选手要求

1、各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比赛规定,服从组织部统一安排。比赛时选手若迟到五分钟即视为弃权。

2、选手次序由选手抽签决定。

二、评分标准:【本次比赛采用100分制】

1、组题与内容【满分20分】

(1)主题鲜明、立意新颖、形式恰当、活泼。(10分)

(2)内容积极向上,能展现开拓创新、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10分)

2、表演技巧(满分50分)

(1)演唱:字正腔圆,吐音清晰,节奏恰当,声音优美动人,能处理好歌曲气息。

(2)舞蹈:动作到位,舒展优美,表情丰富,合乎曲情,与表演的题材相协调。

(3)器乐表演:演奏技法熟练,对作品有较强的理解力,对作品的诠释得当到位,使人产生共鸣。

3、舞台风度(满分15分)(1)精神饱满,朝气蓬勃。(5分)(2)讲文明礼貌,仪表大方得体。(5分)(3)出、退场从容大方,干净利索。(5分)

三、综合评价(满分15分)

(1)节目内容具有一定深度和内涵。(8分)(2)观众反映较好。(7分)

四、记分方法

(1)各评委根据评分标准,客观准确的为节目给出得分。

(2)合分统计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取余数和的平均值作为参赛节目的最后得分。

机电工程系学生会组织部

篇7:校园歌手大赛评分标准

本次大赛选手总分为100分。在每位评委为选手打分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其余分数之和的平均数为这个选手的最终得分。下一选手比赛完后宣布上一选手得分。

一、评分标准

1、参赛者演唱内容积极、健康、向上,以展现当代学生生活为主题的歌曲为最佳。

2、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音色统一,气息自然、流畅,并具备一定的音准。

3、唱歌期间吐字、咬字清晰。

4、节奏感强,能正确把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不脱节,不抢拍。

5、正确理解歌曲内涵,把握对音乐旋律及歌词的理解,情感投入到位,在处理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有感情,能够通过歌声表达歌曲的内涵。

6、演唱中形体动作要舒展、协调、到位、自然。

二、具体评分实施细则

1、本次大赛为百分制,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所得的平均分即为该选手最终得分。

2、评分内容包括5个项目:

(1)歌曲内容满分15分,要求参赛曲目内容健康,积极向上。(2)音色音质满分为30分,要求发音清楚,音色清晰而有质感(3)演唱技巧满分为35分,要求整首歌曲的演唱富有感情,音乐节奏感强,歌曲演唱完整

篇8:关注“三大走向” 紧扣评分标准

一、命题三大走向

1.关注社会生活

近几年各地作文命题继续遵循了“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的原则,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并对其有所悟、有所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与归宿, 高考作文命题对社会生活的关注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课改的要求。某种程度上, 这也是对考生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的积累的检验。

2.崇尚理性思考

写作是思维的艺术, 文章是思维的结晶。写作是思维展开的过程, 文章是思维的载体与表现出。纵观几年来的高考作文, 可以发现, 高考作文在重视考查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 高度重视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考查,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智慧, 走向解放思想和创造创新, 这是对写作活动本质的肯定与回归。

3.呼唤人文个性

新课标指出:鼓励学生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这体现出我国作文教学从教师规定学生写作到学生自主写作的重大变革。

有人把高考作文说成“带着镣铐跳舞”。这是因为考场作文是有严格规矩约束的, 这个“规矩”就是《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对照评分标准, 结合命题趋势, 在写作中以下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二、提高审题能力

审题就是分析话题, 明确范围。针对学生写作中偏题, 甚至离题的现象, 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 要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审题错误, 是方向性错误, 也是致命性错误, 审题不慎, 满盘皆输。”其次要多做审题训练。再次要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仔细阅读, 分析试题中的每一句话、每个词, 包括写作中每一项内容, 确保无一遗漏, 在此基础上理解材料的整体性, 不能只抓枝节, 不及其余。

三、选择恰当角度

对照考纲, 它对“意” (文章中心) 的要求是明确的:一要正确, 能激发人们奋发向上;二要新颖, 能启发人之未见闻;三要深刻, 能接触并提示事物的本质。

考生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在明确话题范围后, 不善于选择恰当的思维角度。所以很有必要在考前进行思维训练。

1.定角度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 往往针对话题, 用提问的方式层层推进, 从而触及并揭示事物的本质, 挖出“深意”。如“诱惑和个人素质”这个话题, 思路也可以围绕问题来展开:“诱惑和个人素质”是什么关系? (要经受住诱惑就要提高个人素质) 要提高哪些素质? (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克制能力) 如何提高素质?这种思维方式尤其适合那些在考场上思路相对混乱的考生。

2.多角度思维

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问题, 这是思维素养高的表现, 而不是“认死理”、“一条道上走到黑”。如“毁树容易种树难”这个话题, 我们既可从“绿化祖国, 爱护树木”的角度立意, 也可以把“培养人才, 爱惜人才”作为文章中心, 然后两相比较, 择其优者。

3.反角度思维

反角度思维也称为逆向思维, 俗称“反弹琵琶”, 就是试着从已有的思维判断去作反面的思考, 这种思考往往会带来新的发现。宋代大文豪王安石, 是“反琵琶”的高手, 他的八十八字的《读孟尝君传》, 因为逆向思考分析, 使他的评价平中见奇、陈中出新, 闪射出智慧的火花, 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古奇文”。

4.类比联想思维

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 对相关生活现象进行思考、判断、评价, 并把这种判断、评价用语言表达出来。如以“做人讲诚信”为话题的作文, 有考生由做人讲诚信联想到为官、治国、经商、创业都要讲诚信, 由此判断:诚信是做人之本、治国、经商、创业都要讲诚信, 由此判断:诚信是做人之本、治国之本、治国之根、经商之要、创业之基, 意蕴深刻, 令人感动。又如:有人从“南郭先生”联想到当今某些官僚, “瞒”和“骗”的典型, 南郭先生最终落得个“逃之夭夭”和“贻笑天下”的下场, 对比当今某些官僚尸位素餐, 自以为是, 从而得出判断:南郭先生尚且有自知自明, 知道一走了之, 而这些官僚却无动于衷, “占着茅坑不拉屎”, 岂非南郭先生都不如, 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总之, 有必要在考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使他们的文章出“新”、出“彩”。

四、突出文体特征

高考作文“文体自选”意味着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 施展写作才能, 但并非以不讲究文体。2004年高考评分标准就非常重视文体要求, 考生一旦选定文体, 阅卷教师就用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和写法来评判作文。一要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特征, 千万不要写“四不象”的文章;二是掌握几种自己感兴趣的文体, 如:寓言、小说、日记等, 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写作个性。

五、设置文章亮点

亮点, 就是文章的精彩之处, 也就是得分点。它有赖于扎实的写作基本功, 主要包括新奇的材料、新巧的构思、跌宕的情节、瑰丽的想象、深邃的意境、美好的感情、精致的标题、精彩的凤头、诗化的结尾等等。

我认为, 只要摸清“走向”, 紧扣“标准”, 注意方法, 讲求效率, 就一定能够做好“考前作文总复习”这篇大文章, 高考作文也会得高分。

摘要:根据《高考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的要求, 结合笔者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 浅谈在高三时间紧, 任务重的情况下, 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循序渐进、有序有效地开展高三作文写作训练。旨在为高考作文写作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高考作文,命题三大走向,审题,角度,文章亮点

参考文献

[1]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篇9:关注“三大走向” 紧扣评分标准

【关键词】高考作文;命题三大走向;审题;角度;文章亮点

作文对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复习阶段,有没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关注高考命题走向,紧扣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一、命题三大走向

1.关注社会生活

近几年各地作文命题继续遵循了“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的原则,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对其有所悟、有所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与归宿,高考作文命题对社会生活的关注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课改的要求。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对考生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的积累的检验。

2.崇尚理性思考

写作是思维的艺术,文章是思维的结晶。写作是思维展开的过程,文章是思维的载体与表现出。纵观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可以发现,高考作文在重视考查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高度重视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能考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智慧,走向解放思想和创造创新,这是对写作活动本质的肯定与回归。

3.呼唤人文个性

新课标指出:鼓励学生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这体现出我国作文教学从教师规定学生写作到学生自主写作的重大变革。

有人把高考作文说成“带着镣铐跳舞”。这是因为考场作文是有严格规矩约束的,这个“规矩”就是《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对照评分标准,结合命题趋势,在写作中以下问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二、提高审题能力

审题就是分析话题,明确范围。针对学生写作中偏题,甚至离题的现象,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要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审题错误,是方向性错误,也是致命性错误,审题不慎,满盘皆输。”其次要多做审题训练。再次要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仔细阅读,分析试题中的每一句话、每个词,包括写作中每一项内容,确保无一遗漏,在此基础上理解材料的整体性,不能只抓枝节,不及其余。

三、选择恰当角度

对照考纲,它对“意”(文章中心)的要求是明确的:一要正确,能激发人们奋发向上;二要新颖,能启发人之未见闻;三要深刻,能接触并提示事物的本质。

考生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在明确话题范围后,不善于选择恰当的思维角度。所以很有必要在考前进行思维训练。

1.定角度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往往针对话题,用提问的方式层层推进,从而触及并揭示事物的本质,挖出“深意”。如“诱惑和个人素质”这个话题,思路也可以围绕问题来展开:“诱惑和个人素质”是什么关系?(要经受住诱惑就要提高个人素质)要提高哪些素质?(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克制能力)如何提高素质?这种思维方式尤其适合那些在考场上思路相对混乱的考生。

2.多角度思维

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问题,这是思维素养高的表现,而不是“认死理”、“一条道上走到黑”。如“毁树容易种树难”这个话题,我们既可从“绿化祖国,爱护树木”的角度立意,也可以把“培养人才,爱惜人才”作为文章中心,然后两相比较,择其优者。

3.反角度思维

反角度思维也称为逆向思维,俗称“反弹琵琶”,就是试着从已有的思维判断去作反面的思考,这种思考往往会带来新的发现。宋代大文豪王安石,是“反琵琶”的高手,他的八十八字的《读孟尝君传》,因为逆向思考分析,使他的评价平中见奇、陈中出新,闪射出智慧的火花,成为名副其实的“千古奇文”。

4.类比联想思维

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对相关生活现象进行思考、判断、评价,并把这种判断、评价用语言表达出来。如以“做人讲诚信” 为话题的作文,有考生由做人讲诚信联想到为官、治国、经商、创业都要讲诚信,由此判断:诚信是做人之本、治国、经商、创业都要讲诚信,由此判断:诚信是做人之本、治国之本、治国之根、经商之要、创业之基,意蕴深刻,令人感动。又如:有人从“南郭先生”联想到当今某些官僚,“瞒”和“骗”的典型,南郭先生最终落得个“逃之夭夭”和“贻笑天下”的下场,对比当今某些官僚尸位素餐,自以为是,从而得出判断:南郭先生尚且有自知自明,知道一走了之,而这些官僚却无动于衷,“占着茅坑不拉屎”,岂非南郭先生都不如,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总之,有必要在考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使他们的文章出“新”、出“彩”。

四、突出文体特征

高考作文“文体自选”意味着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施展写作才能,但并非以不讲究文体。2004年高考评分标准就非常重视文体要求,考生一旦选定文体,阅卷教师就用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和写法来评判作文。一要熟练掌握各种文体的特征,千万不要写“四不象”的文章;二是掌握几种自己感兴趣的文体,如:寓言、小说、日记等,尽可能发挥自己的写作个性。

五、设置文章亮点

亮点,就是文章的精彩之处,也就是得分点。它有赖于扎实的写作基本功,主要包括新奇的材料、新巧的构思、跌宕的情节、瑰丽的想象、深邃的意境、美好的感情、精致的标题、精彩的凤头、诗化的结尾等等。

我认为,只要摸清“走向”,紧扣“标准”,注意方法,讲求效率,就一定能够做好“考前作文总复习”这篇大文章,高考作文也会得高分。

【参考文献】

[1]高考语文《考试大纲》

[2]2011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篇10:艺术节大合唱比赛评分标准

1、进场出场有序,演唱时队形整齐,有特色。(1分)

2、服装统一,整体精神面貌良好。(1分)

3、学生演唱时精神饱满,表情自然大方,保持良好台风,充分显示学生的朝气和热情。(2分)

4、演唱时,声音洪亮协调有气势,音准节奏准确,吐词清晰,主次声部没有走音现象,强弱对比得当。(4分)

5、编排新颖独特,能充分展现我校学生团结向上,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的精神面貌。(2分)

集体舞评分标准及方法:

1.进场:进场时间适宜、方向合理、组织有序。(1分)2.退场:退场迅速、队伍整齐。(1分)

3.精神面貌:服装统一,精神饱满, 体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2分)

4.队列和人数:队列始终保持整齐,秩序井然、认真,集合队列时做到快、静、齐, 参加人数符合比赛要求。(2分)

5.集体舞表演:要求动作优美、整齐,符合音乐节拍,舞伴之间有很好的配合,面部表情丰富,班级充满生机与活力。(4分)

小型节目的评分标准

1、能较好地把握舞蹈风格和节奏,做到舞姿优美,动作流畅。内容要求健康,舞种不限。

2、完整地表现、掌握动态韵味,做到动作和音乐有机的结合。

3、歌曲内容要求健康,适合中学生演唱,具有时代气息。

4、衣着整洁大方,切忌奇装异服。

篇11:校园公益劳动课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包括:劳动态度、出勤情况、劳动任务完成情况、活动题目、活动筹备、活动目的、活动过程、活动意义八个方面。成绩分数为具体成绩。

劳动态度不端正,不服从安排。无故缺勤。

未完成所安排的劳动任务。

有以上其中之一者从最终总得分中扣除5分。

注 :身体有残疾的学生,视情况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活动评分标准: 满分100分,其中

活动筹备总分10分,根据筹备情况的充足与否给予相应的得分,但给分不能超过10分;

活动目的总分20分,根据活动目的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应的得分,但给分不能超过20分;

活动过程总分40分,根据活动过程的表现与进展情况给予相应的得分,但总分不能超过40分;

活动意义总分30分,根据活动的意义的大小给予相应的得分,但给分不能超过30分。

篇12:校园集体舞评分标准及分值

评 分 标 准 及 分 值
班级: 总分: 内容 分值 评 分 标 准 入场 10 分 精神饱满,步伐一致,口号干脆宏亮、齐 退场 校 园 集 体 舞 解散 集合 得分

15 分 动作协调整齐一致,不抢拍,不脱拍,节奏准确。15 分 15 分 15 分 10 分 10 分 10 分 幅度到位,有力感及美感,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充分体现团队配合的意识。具有活泼、动感、充满热情的风格。.组织严密有序,全员参加。整体质量高。总体印象分。静、齐、快,前后、左右成行,间隔,距离均匀,适当。

评 分 标 准 及 分 值
班级: 内容 入场 退场 校 园 集 体 舞 解散 集合 分值 评 分 标 准 总分 得分

10 分 精神饱满,步伐一致,口号干脆宏亮、齐 15 分 动作协调整齐一致,不抢拍,不脱拍,节奏准确。15 分 15 分 15 分 10 分 10 分 10 分 幅度到位,有力感及美感,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充分体现团队配合的意识。具有活泼、动感、充满热情的风格。.组织严密有序,全员参加。整体质量高。总体印象分。静、齐、快,前后、左右成行,间隔,距离均匀,适当。


篇13:回归模型对评分标准的评估

利用回归模型的方法分析这次考试卷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1) 效度是试卷质量指标中最基本的一条, 它是衡量测试能否准确测出学生在某一学科上真实水平的量, 效度的最大值为1, 最小值为-1, 在实际问题中, 试卷的效度通常考虑下列两个方面。

(1) 内容效度:内容效度是指试卷测试内容与所要测试目标的吻合程度。

(2) 预测效度:预测效度是指试卷测试的结果与被测对象未来成绩的相关程度。

2) 信度也是试卷质量指标中重要的—条, 我们把一份试卷对同一对象前后测试结果的相关程度称为试卷的信度。信度的最大值为1, 最小值为-1, 显然一份好的试卷, 应具有较高的信度。

信度按其估计方法可分为再删信度、“等价形式”信度、分平信度。

3) 难度是衡量试卷各题难易程度的质量指标, 是反映试题与学生知识水平适合程度的一个量。

4) 区分度是衡量试卷各题在区别被测对象不同水平程度上的指标, 这是被测对象的水平通常是从试卷内部来考虑的, 即假定被测对象的水平由他的试卷总得分的高低而定, 它的虽大值为1, 最小值为-1, 区分度一般有两种估计方法:相关系数法、高低分组分析法。

2 预备知识

3 数据来源

4 正文

将试卷按奇偶分半, 上表中数据可估计试卷的分半信度为

从上面的计算结果来看, 该试卷的信度一般, 但注意样本容量较小时, r11的计算结果受测试随机误差的影响较大, 因此被分成两个半卷的测试结果是否真正相关, 还需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检验。

系数法:分半法虽然是求试卷信度的常用方法, 但由于分半法的分法多种多样, 因此所得的信度的估计值有差异, 并且分半法也不一定能使两个半卷真正等价, 库德-理查逊以及克

第一题是概念题, 第二、四、五是计算题, 第六、七是应用题。

由上面的计算结果来看, 概念题的效度和信度一般, 难度较低, 区分度明显。计算题的效度和信度可以, 难度中等, 区分度明显。应用题的效度和信度一般, 难度大, 区分度不是很明显。

参考文献

[1]王明慈, 沈恒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西宁市第八中学3月份月考卷, 2009.

[3]盛骤, 谢式干, 潘承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篇14:看评分标准谈解题规范

那么在解答题中,究竟有哪些内容必须书写清楚,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扣分呢?

让我们先从一道解析几何题出发,看看同学们的书写和参考答案有什么差异.

例[ 2011年台州市第一次模拟测试(理科)第21题] (本题满分15分)如图1所示,在y轴右侧的动圆与圆O1:(x-1)2+y2=1外切,并与y轴相切.

(1) 求动圆的圆心P的轨迹Γ的方程;

(2) 过点P作圆O2:(x+1)2+y2=1的两条切线,分别交y轴于A,B两点,设AB中点为M(0,m).求m的取值范围.

【一位同学的解答过程(①②③④系本刊标注)】

(1) y2=4x. ……………………………………………①

(2) P

,t,y-t=kx

-即kx-y+t-=0.

=1,……………………………………②

得t2(t2+8)k2-8t(t2+4)k+16(t2-1)=0,

k1+k2=.……………………………………③

y-t=k1x

-,y-t=k2x

-,

y1=t-k1,y2=t-k2,………………………………④

故m==t-(k1+k2)==,-≤m≤.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 由题意可知,点P到点(1,0)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x=-1的距离,故Γ是抛物线,方程为y2=4x (x≠0).……… 5分

【注:由=x+1化简得到y2=4x同样给分;不写x≠0不扣分】

(2) 设P

,t(t≠0),切线斜率为k, 则切线方程为y-t=kx

-,即kx-y+t-=0.…………………………… 6分

由题意可知,圆O2的圆心(-1,0)到切线的距离=1.……………………………………………… 8分

两边平方,整理得:t2(t2+8)k2-8t(t2+4)k+16(t2-1)=0,

………………………………………………………… 9分

该方程的两根k1,k2就是两条切线的斜率,由韦达定理得:k1+k2=(Ⅰ).…………………………………… 11分

另一方面,在y-t=k1x

-,y-t=k2x

-中,令x=0可得A,B两点的纵坐标y1=t-k1,y2=t-k2,故m==t-(k1+k2) (Ⅱ).…………………………………………… 13分

将(Ⅰ)代入(Ⅱ),得m==, ……………… 14分

故m的取值范围是-≤m≤,m≠0.…… 15分

【对比】

和参考答案进行对照,我们发现同学的解答有以下不规范之处:

(1) ①中没有提供得出轨迹方程的依据,只有结果;

(2) 用到的变量未交待其意义,如k1,k2,y1,y2等;

(3) ②③④这些关键结论得来突然,没有依据(条件、公式、定义、定理等)支撑;

(4) 整个解答前后缺少逻辑关联,只有算式的堆积.

虽然这位同学的解答有过程,答案也是正确的,但是答题不够规范,缺少关键步骤的说明,所以会被扣掉3到4分.

除了解析几何题,同学们在其他大题中同样存在不规范答题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将列举常见的不规范答题行为和容易被忽视的解题细节,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

△三角函数题

(1) 讨论三角函数性质时没有注意周期性.

例如求f(x)=sin2x

--的递增区间时,由-≤2x-≤得到函数的递增区间为-

,只考虑了一个周期.

(2)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或已知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其他三角函数值时,忽视角的范围.

△数列题

(1) 已知Sn求an时,没有考虑初始项a1.

(2) 数列求和时不注意项数.

(3) 在运用数学归纳法求递推数列通项时,只有归纳或猜想,没有证明.

△概率题

(1) 求概率时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用到的符号也没作出交代.

(2) 写分布列时,没有交代变量的取值,每个取值的概率的计算过程也没有,只有表格或结果.

△立体几何题

(1) 随意使用数学符号.如将PB⊂平面PBC错写成PB∈平面PBC.

(2) 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中条件缺失,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3) 利用几何法求角时只有计算,没有必要的作图和证明.

△函数与导数题

(1) 在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时,没有指明函数单调性,直接将极值等同于函数的最值.

(2) 求函数单调性时,最后没有用集合将单调区间表示出来.

数学解答题虽然力求简洁明快,但每一次转化、每一步推理均应提供合理的依据.只有答题过程逻辑思路清晰、详略得当,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不同于选择题和填空题,数学解答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而不少同学重结果、轻证明,更不重视文字说明,因此往往会在解答上丢掉不该丢的分数.

那么在解答题中,究竟有哪些内容必须书写清楚,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扣分呢?

让我们先从一道解析几何题出发,看看同学们的书写和参考答案有什么差异.

例[ 2011年台州市第一次模拟测试(理科)第21题] (本题满分15分)如图1所示,在y轴右侧的动圆与圆O1:(x-1)2+y2=1外切,并与y轴相切.

(1) 求动圆的圆心P的轨迹Γ的方程;

(2) 过点P作圆O2:(x+1)2+y2=1的两条切线,分别交y轴于A,B两点,设AB中点为M(0,m).求m的取值范围.

【一位同学的解答过程(①②③④系本刊标注)】

(1) y2=4x. ……………………………………………①

(2) P

,t,y-t=kx

-即kx-y+t-=0.

=1,……………………………………②

得t2(t2+8)k2-8t(t2+4)k+16(t2-1)=0,

k1+k2=.……………………………………③

y-t=k1x

-,y-t=k2x

-,

y1=t-k1,y2=t-k2,………………………………④

故m==t-(k1+k2)==,-≤m≤.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 由题意可知,点P到点(1,0)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x=-1的距离,故Γ是抛物线,方程为y2=4x (x≠0).……… 5分

【注:由=x+1化简得到y2=4x同样给分;不写x≠0不扣分】

(2) 设P

,t(t≠0),切线斜率为k, 则切线方程为y-t=kx

-,即kx-y+t-=0.…………………………… 6分

由题意可知,圆O2的圆心(-1,0)到切线的距离=1.……………………………………………… 8分

两边平方,整理得:t2(t2+8)k2-8t(t2+4)k+16(t2-1)=0,

………………………………………………………… 9分

该方程的两根k1,k2就是两条切线的斜率,由韦达定理得:k1+k2=(Ⅰ).…………………………………… 11分

另一方面,在y-t=k1x

-,y-t=k2x

-中,令x=0可得A,B两点的纵坐标y1=t-k1,y2=t-k2,故m==t-(k1+k2) (Ⅱ).…………………………………………… 13分

将(Ⅰ)代入(Ⅱ),得m==, ……………… 14分

故m的取值范围是-≤m≤,m≠0.…… 15分

【对比】

和参考答案进行对照,我们发现同学的解答有以下不规范之处:

(1) ①中没有提供得出轨迹方程的依据,只有结果;

(2) 用到的变量未交待其意义,如k1,k2,y1,y2等;

(3) ②③④这些关键结论得来突然,没有依据(条件、公式、定义、定理等)支撑;

(4) 整个解答前后缺少逻辑关联,只有算式的堆积.

虽然这位同学的解答有过程,答案也是正确的,但是答题不够规范,缺少关键步骤的说明,所以会被扣掉3到4分.

除了解析几何题,同学们在其他大题中同样存在不规范答题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将列举常见的不规范答题行为和容易被忽视的解题细节,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

△三角函数题

(1) 讨论三角函数性质时没有注意周期性.

例如求f(x)=sin2x

--的递增区间时,由-≤2x-≤得到函数的递增区间为-

,只考虑了一个周期.

(2)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或已知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其他三角函数值时,忽视角的范围.

△数列题

(1) 已知Sn求an时,没有考虑初始项a1.

(2) 数列求和时不注意项数.

(3) 在运用数学归纳法求递推数列通项时,只有归纳或猜想,没有证明.

△概率题

(1) 求概率时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用到的符号也没作出交代.

(2) 写分布列时,没有交代变量的取值,每个取值的概率的计算过程也没有,只有表格或结果.

△立体几何题

(1) 随意使用数学符号.如将PB⊂平面PBC错写成PB∈平面PBC.

(2) 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中条件缺失,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3) 利用几何法求角时只有计算,没有必要的作图和证明.

△函数与导数题

(1) 在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时,没有指明函数单调性,直接将极值等同于函数的最值.

(2) 求函数单调性时,最后没有用集合将单调区间表示出来.

数学解答题虽然力求简洁明快,但每一次转化、每一步推理均应提供合理的依据.只有答题过程逻辑思路清晰、详略得当,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不同于选择题和填空题,数学解答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而不少同学重结果、轻证明,更不重视文字说明,因此往往会在解答上丢掉不该丢的分数.

那么在解答题中,究竟有哪些内容必须书写清楚,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扣分呢?

让我们先从一道解析几何题出发,看看同学们的书写和参考答案有什么差异.

例[ 2011年台州市第一次模拟测试(理科)第21题] (本题满分15分)如图1所示,在y轴右侧的动圆与圆O1:(x-1)2+y2=1外切,并与y轴相切.

(1) 求动圆的圆心P的轨迹Γ的方程;

(2) 过点P作圆O2:(x+1)2+y2=1的两条切线,分别交y轴于A,B两点,设AB中点为M(0,m).求m的取值范围.

【一位同学的解答过程(①②③④系本刊标注)】

(1) y2=4x. ……………………………………………①

(2) P

,t,y-t=kx

-即kx-y+t-=0.

=1,……………………………………②

得t2(t2+8)k2-8t(t2+4)k+16(t2-1)=0,

k1+k2=.……………………………………③

y-t=k1x

-,y-t=k2x

-,

y1=t-k1,y2=t-k2,………………………………④

故m==t-(k1+k2)==,-≤m≤.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 由题意可知,点P到点(1,0)的距离等于它到直线x=-1的距离,故Γ是抛物线,方程为y2=4x (x≠0).……… 5分

【注:由=x+1化简得到y2=4x同样给分;不写x≠0不扣分】

(2) 设P

,t(t≠0),切线斜率为k, 则切线方程为y-t=kx

-,即kx-y+t-=0.…………………………… 6分

由题意可知,圆O2的圆心(-1,0)到切线的距离=1.……………………………………………… 8分

两边平方,整理得:t2(t2+8)k2-8t(t2+4)k+16(t2-1)=0,

………………………………………………………… 9分

该方程的两根k1,k2就是两条切线的斜率,由韦达定理得:k1+k2=(Ⅰ).…………………………………… 11分

另一方面,在y-t=k1x

-,y-t=k2x

-中,令x=0可得A,B两点的纵坐标y1=t-k1,y2=t-k2,故m==t-(k1+k2) (Ⅱ).…………………………………………… 13分

将(Ⅰ)代入(Ⅱ),得m==, ……………… 14分

故m的取值范围是-≤m≤,m≠0.…… 15分

【对比】

和参考答案进行对照,我们发现同学的解答有以下不规范之处:

(1) ①中没有提供得出轨迹方程的依据,只有结果;

(2) 用到的变量未交待其意义,如k1,k2,y1,y2等;

(3) ②③④这些关键结论得来突然,没有依据(条件、公式、定义、定理等)支撑;

(4) 整个解答前后缺少逻辑关联,只有算式的堆积.

虽然这位同学的解答有过程,答案也是正确的,但是答题不够规范,缺少关键步骤的说明,所以会被扣掉3到4分.

除了解析几何题,同学们在其他大题中同样存在不规范答题的情况.接下来,我们将列举常见的不规范答题行为和容易被忽视的解题细节,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

△三角函数题

(1) 讨论三角函数性质时没有注意周期性.

例如求f(x)=sin2x

--的递增区间时,由-≤2x-≤得到函数的递增区间为-

,只考虑了一个周期.

(2)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或已知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它的其他三角函数值时,忽视角的范围.

△数列题

(1) 已知Sn求an时,没有考虑初始项a1.

(2) 数列求和时不注意项数.

(3) 在运用数学归纳法求递推数列通项时,只有归纳或猜想,没有证明.

△概率题

(1) 求概率时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用到的符号也没作出交代.

(2) 写分布列时,没有交代变量的取值,每个取值的概率的计算过程也没有,只有表格或结果.

△立体几何题

(1) 随意使用数学符号.如将PB⊂平面PBC错写成PB∈平面PBC.

(2) 平行、垂直关系的证明中条件缺失,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

(3) 利用几何法求角时只有计算,没有必要的作图和证明.

△函数与导数题

(1) 在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时,没有指明函数单调性,直接将极值等同于函数的最值.

(2) 求函数单调性时,最后没有用集合将单调区间表示出来.

上一篇:左云县畜牧业发展势头下一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