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看企业培训

2024-04-15

从历史看企业培训(共8篇)

篇1:从历史看企业培训

从中国历史看企业导文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文化越来越成为这个社会谈论的主题,而其中的领导文化更是主题中的主题,所以一系列的企业名人成为了当下社会的新宠儿,也成为了一些人心目中成功的代名词。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正如舵手掌舵轮船,也如将军指挥军队,从而决定着企业的命运,现在很多著名企业都有着各自成功的领导。正如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先生所说,“如果一群老虎给一群羊带的话,统统变成羊;而一群羊给一只老虎带的话,统统变成老虎。”而到底如何才能成为百兽之王,到底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领导,翻阅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可能会给你一个答案。

在群雄逐鹿,战乱纷争的东汉末年,各路英雄集结天下人马,纷纷形成自己的政权。董卓、吕布、袁绍等等一时几多豪杰,都有着横扫六合、气吞天下之势,然坚持到最后这不过有三,分别是刘备的蜀汉,曹操的北魏,孙权的东吴。而其中,曹操官拜丞相,孙权继承父兄基业,唯有刘备出身最为卑微,一介草鞋编制个体户,完全凭借着一己之力,不走后门,不托关系的一路杀来,成就蜀汉霸业。而总结玄德公成功之处,也不外有三。

第一,有使命感的团队才是好团队,优秀的领导应该领导使命感,领导社会责任感。刘备创业之初,并不向孙权那样拥有父兄基业,江东鱼肥,资本雄厚,典型的“富二代”;也不像曹操,祖父曹腾官至中常侍,家道中厚,怎么也算是“官二代”。但刘备拥有着匡复汉业的崇高理想,并且将他的价值发挥到极点,在霸业之前早已名声在外,为天下敬仰。更有汉献帝尊称的“刘皇叔”名讳,一时间从一介草鞋编织着成为匡复汉业,拯救天下苍生的大英雄。如此一个高帽,使得刘备信心大增,起兵已成顺势之举。试想一个高举天下大义之旗帜的人,走到哪里能不受百姓爱戴,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天下英雄投奔者不计其数。

此一点证明了一个好的领导,绝不是简单的去领导利润,而是去领导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个人名声与企业品牌相辅相成,正如张瑞敏之于海尔,马云之于阿里巴巴,李彦宏之于百度一样,他们因企业而成功成名,但他们个人魅力也在不断地拓展着企业影响力。

第二,人才是企业的最强竞争,核心竞争,优秀的领导并不是事必躬亲,而是领导人才。

抛开个人感情色彩不谈,刘备的哭功绝对是一番能力,同时也是真正的感情流露。且不谈刘关张的桃园结义之情,其他手下也无不对他竭尽忠诚。“一身是胆”的赵子龙,长坂坡一战扬名,七进七出,枪挑曹营五十四将,杀得曹军溃不成形,身上多处负有剑伤枪伤,终于夺回后来那个“扶不起”阿斗,拜叩主公,而主公第一反应却是怒摔之,可见刘备对爱将的爱惜之情。再有刘备三顾茅庐,诚感天下,所以孔明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刘氏江山立下至伟之功。还有刘备亲自去请素有“凤雏”之称的庞统和后来的“五虎上将”黄忠,都足以见得刘备的重视人才、爱惜人才之心切。当然曹操也是有名的爱才之人,赤脚迎许攸,江岸吊郭嘉已显其诚,更有对关羽的“一生挚爱”,赠锦袍,送宝马,封汉寿亭侯,最后在明知强留不可的情况下放任而走,成就了关羽一生最辉煌的“过五关斩六将”和“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一生忠诚之名。但曹操爱才同时也妒才,怒杀许攸和杨修虽有难隐,却也仍是妒才一方面的体现,而曹操与刘备在招贤纳才方面使用的计略也不同,一个是攻心,一个是收买,而最终的结果显而易见,所以曹操在招贤纳才方面相比刘备真是差远了。

记得,葛大爷在《天下无贼》中有一句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足以见得人才之于社会的重要性。而如今的企业竞争,已远不再是市场竞争,而是人才竞争。联想如今很多著名的职业经理人身价已达极致,杰克 韦尔奇已成传奇,“打工皇帝”唐骏更是以身价十亿元签约新华都,可想当今人才竞争之激烈。永远记住葛大爷的那句经典,要想成为一个好的领导一定要学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

第三,个人素养,个人魅力是企业领导的最高资本。

玄德公的为人几乎无可挑剔,对汉室的忠诚,对关张的义气,对孔明的敬重,对赵云的爱惜,以及对天下苍生的仁爱,使其历史传名,百世流芳。对汉室永远忠诚,国号蜀汉便是最好的说明;桃园结义自古相传,关羽败走麦城,张飞被叛将暗杀,刘备终日以泪洗面,戴孝守灵,只为为兄弟报仇,不顾孔明、子龙的劝阻,倾全国之兵,发猇亭之战,最后被陆逊火烧连营,在战败之时呜呼白帝城。尽管此战是刘备一生的败笔,但从中流露出来的兄弟义气为天下所动容;再则对孔明,黄忠的敬重,以及拜逃之时不忘百姓等足以彰显刘备超凡的个人魅力。孙权当年为擒刘备而假妹妹结婚名义,不料赔了夫人又折兵,流露出其残忍阴险的一面,而曹操的形象也因那句亘古经典“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而一举占据京剧中的白脸一角。假如历史可以重演,关羽没有败走麦城,刘备也无猇亭之战,那么最终统一天下的将极有可能是刘备,因为中国有一句永远不变的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刘备便是其中最得民心之人。可历史终归是历史,但刘备的个人魅力也足以光耀历史。在谈及个人魅力方面,素有“老牛”“老马”之称的牛根生和马云最有发言权。老牛在伊犁时,曾经将一笔可以买轿车的奖金换做了四部面包车分给了四个下属朋友,最终出走伊利时,会有那么多跟随者便不足奇怪,这也就是老牛常说的那句“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道理,而老牛一直信奉着“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的一种思维观,最终蒙牛将伊利赶下神坛成为中国牛奶第一产业。而马云向来都不将钱看作是自己的终极目标,作为阿里巴巴的董事局主席,而自己的控股却不到10%,所以在阿里巴巴的上层,原来的创业50人都已是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这也正是马云价值的最佳体现。有难共渡简单,有福同享才是至诚,马云的创业团队是最好的说明。永远记住老人们常说那句话,“做事先做人”,只要自己将人做好,事情便会水到渠成,做人是一切成功的基石。

读史使人明智,中国的历史用它宝贵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先要做一个优秀的个人,领导使命感,学会识人才,这些与能力无关,与人格有关,做一个好人,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做一个好人,才能取得成功。

篇2:从历史看企业培训

党校培训的第一课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也希望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因为只有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才能不断坚定永远跟党走、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才能释放自己生命的价值。此外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名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中国发展了无产阶级,而且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给灾难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胜利和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长期以来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所取得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的探索新出入,回想中国共产党在过去90多年里带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成绩着实令人感慨并为之感动。

没用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我们现在所过的安定、幸福的生活是多少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所换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敢闯敢试精神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的进程。90年风云变幻,90年潮起潮落,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青春常在,是什么赋予它如此神奇的力量?放眼未来,沧海人流,征途漫漫,中国共产党又靠什么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紧紧把握时代潮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葆党的先进性和青春活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真谛。通过对党的光辉历程的学习,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我们大学生身上肩负的历史重任。青年大学生与党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组织等的准备,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为党的事业注入了新鲜活力,并促进了党的发展。青年大学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因此大学生要深深地记住自己身上的历史任务,不断的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坚定信念,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里面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勇于艰苦创业,开拓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篇章。尽管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以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颓废。青年有希望,国家才会更加强大。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总书记所提出的中国梦也是

我们每个人的梦想,需要我们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从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我们不仅应当看到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可以看进会主义建设道路还很漫长,共产党肩负的责任还很重大,我们坚信:21世纪属于中国,属于优秀的中国共产党。走进新世纪,面对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我们党在瞬息万变中追求着不变,同时也在不变中追求着千变万化。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践证明,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都将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永远是时代的中流砥柱。

通过对党的光辉历程与大学生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使我受益匪浅,我们大学生一定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相信党,热爱党,我们的命运与党密切相连。历史只有一个方向,它永远指向未来,现实是新的起点,也是一道新的门槛。经历了传统的计划经济运作,经济了企业的浮沉起落,再度审视国民经济现状,中国究竟是两脚踩在贫困的土地,还是早已一脚踏在最新趋势的油门上?国人究竟是在不断摸索、探寻,还是已经与国外同行业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究竟是部分企业的发展,还是给国内所有企业都带来了全新的经济观念?顺应世界经济潮流,打破传统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这是严峻的历史课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步伐,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日实现,达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从来就认为中国的经济是发展是一切实现的基础,我也希望通过现在努力学习为将来投入工作做好准备,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一种实现理想的热烈情感,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是生命潜能的充分迸发,是脚踏实地的不懈追求。我愿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太阳底下最美好的事业,怀着这种追求,捧着这颗恒心,带着这股力量,我将不断向着新的目标破浪前进。将自己的热情、激情投入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主义国家而不懈奋斗,并不断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时期,也为我们施展个人才华提供了一个大好的舞台。走好自己的路,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奋斗,这即为我们当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的仅有之力。我们新一代大学生要抓住机会,将个人特长运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推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用我们所学到的技能在社会各个需要我们的地方发挥我们的才能。只有全社会团结起来才能将我国建设的更好。

成功必备的要素,除了智慧,勤奋以外,还应有很强的耐挫能力和不畏困难的精神;在平常的学习工作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应发挥当年我们党在曲折的发展过程中不畏艰辛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曲折中不断提升自己突破困难的能力和耐力,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促进共产主义理想早日实现。

篇3:从历史的角度看李白

李白的青年时代, 正处于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开元盛世”时期。他决心为巩固和发展这一治世局面干一番事业, 实现他“寰区大定, 海县清一”的政治理想。李白二十六岁时, 就开始了他且歌且行的漫游之旅。唐玄宗天宝元年, 李白四十二岁时, 在吴筠的推荐下, 才被唐玄宗招入长安。然而, 这时的唐玄宗已经不再是那位开元时期励精图治的开明皇帝。李白被放到了一个御用文人的位置上, 跟他的政治理想相去甚远, 腐朽的地主特权阶层势力不断膨胀, 开明进步的政治势力受到排斥和打击。于是他开始了对朝廷腐朽统治的抗争, 大胆揭露在唐玄宗的昏庸腐朽统治之下, 诸如高力士、李林甫之流, 权倾朝野, 为所欲为, 使强盛的唐朝陷于黑暗和混乱的现实, 抨击小人得志, 贤才受辱的黑暗局面, 对那些腐朽权贵的鄙视轻蔑, 嬉笑怒骂无不尽显其诗中字里行间。

李白一生在政治上始终处于逆境, 而他也始终没有被逆境所压倒, 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想。在许多诗歌里, 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对黑暗现实的忧愤, 另一方面又以旷达自适, 玩世不恭的态度表示了抗争, 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 诗人感到“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充分体现了对唐王朝统治者的强烈不满和极大的愤怒, 尽情地抒发了政治上不得志的苦闷和对黑暗的忧愤心情以及在苦闷和忧愤中豪迈自信的气概。

李白相信自己的才能, 不甘心“一百四十年, 国容何赫然”的唐王朝葬送在一小撮腐朽势力手中, 所以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出一种嫉恶如仇, 恃才傲物, 鄙视权贵, 笑傲王侯的反抗精神。

二.面对分裂割据, 李白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

面对安史之乱所造成的“流血涂野草”, “白骨相称乱如麻”的悲惨景象, 李白为祖国的四分五裂, 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无限痛心。他对叛乱势力投以极大的憎恨, 在诗中经常以“豺狼”、“鲸鲵”、“巨鳌”称呼叛军, 斥之为“豺狼尽冠缨”。他表示“誓欲清幽燕”, “志在清中原”, 要直捣安禄山发动叛乱的幽燕之地, 收复叛军占据的中原一带, 决心为平定叛乱战斗, 恢复祖国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但用东山谢安石, 为君谈笑静胡沙”, 他相信只要任用自己, 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谋略, 消灭分裂叛乱势力, 统一祖国便指日可待, 对胜利充满着信心, 对分裂叛乱胜利表示了极大的蔑视。就是在他六十一岁的时候, 还老当益壮, 奋然投军, 要去参加讨伐安禄山叛军残余, 结果半道病倒, 次年去世, 未能实现其夙愿。出于对祖国统一的关心, 早在天宝初年, 他就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敏感地看到分裂割据的危险。

三.面对祖国的壮丽河山, 李白寄情于山水

歌以咏志, 诗以寄情。李白的一生, 在南北漫游中, 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 深为祖国壮丽河山所醉倒, 写下了许多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黄河落天走东海, 万里写入胸怀间”等等。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美丽河山, 寄情之于山水的真挚感情, 渗透着李白积极进取, 昂扬向上的精神。

四.面对人民李白报以深深的同情

李白在受到打击和排挤时, 南北漫游, 接触了不少普通百姓, 因而在其创作中出现了部分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诗歌。“我宿五松下, 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 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 月光亮素盘。令人惭漂母, 三谢不能餐”。虽然为数不多, 但却成为李白诗歌较为精彩的部分。特别是“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 歌曲动寒川。”这样直接歌颂工人的诗歌, 在中国文学史上应该是第一次。

篇4:从历史视野看

这种模式意味着什么呢?一般地说,现代化在物质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工业化”(以机器为代表),在精神层面上主要表现为“理性化”(以启蒙相号召),它们相得益彰,十分了得,并通过千丝万缕的技术之网(作为工具论或方法论的手段,即“工具/技术理性”)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全方位的“开发”(即发展)过程(根据不同的时态,可以把完成时理解为发达,进行时理解为发展中),而不能顺应的则难免被边缘化,甚至淘汰出局。因此,现代精神就是科学所代表的思维方式、技术所体现的行为方式(相比较而言,世界某些地域古代的时代精神是哲学,中世纪的时代精神是宗教;而中国的前现代则是纲常名教道德主义的一统天下),因为这种时代精神既来“钱”(创造经济效益),又有“权”(提供权力话语),才逐渐成为众望所归的目标模式。

但在这个过程(现代的“化”)中,工业和科技也将大千世界统统作了“物”化的处理,并且越来越数字化和平面化了,特别是工具理性在进行这种“祛魅”(韦伯语)/“解蔽”(海德格尔语)工作的同时也导致了另一种遮蔽:惟“利”(物质利益)是图,而变得无“趣”(生活的旨趣。饶有意味的是,西语利益、趣味均为interests)。这就使现代人普遍感到压抑,而提出了“解构”这种模式的后现代命题。

其实,马克思早就指出,技术的胜利往往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科学的发现反而使人的生命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大意)。人们把世界理解为一架大机器,并不断增大控制它的力度,与之相伴随的则是全球范围内日益扩张的核危险、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等,就像一个巫师“再也不能支配他自己用符咒呼唤出来的魔鬼了”(马克思语)。所有“现代病”的一个共同症结,就是科技(工具)与人文(价值)关系的紧张:工具理性埋设了“唯科学主义”的陷阱,“技术统治”、“知识霸权”把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旨归系统地掩盖起来了……

从历史视野看,人类文明的所有求知途径和技术手段都具有局限性,科技理性也不例外,对它的过分推崇和滥用就会导致忘乎所以的独断论,表现出某些令人担忧的特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这些特征将越来越突出)——这就是现代人的“命运”,但它并没有,也不可能终结历史(命运、历史在德文中都是Geschi+…)。重要的是,对工具理性的这种批判只有在科技“开发”过了头的情况下才有针对性。而在中国,科学的东西,理性的东西,从来就没有太多过。与西方“文明”(civilization=civil+…)不同,中国的“文化”(culture=to till,文明/文化似有城乡之分)源远流长,自成传统,尽管现在越来越被要求纳入现代化(模式),但迄今为止,还很难说(科技)理性真正深入了国人的心,构成我们的精神状态。

一段时期以来,不时有人模仿后现代秀,参与讨伐现代性的大合唱,而对导致中国社会长期封闭落后的封建残渣余孽却放松了警惕;某种狭隘的民族主义便利用这种形势,打着弘扬传统、重建道德的旗号,要求追求现代化的中国人洗心革面,都去做超凡脱俗的“君子”(相比之下,经济人、理性人倒成了斤斤计较的“小人”)。这些主张表面上冠冕堂皇,但在客观上起了涣散人心的效果,阻滞了中国现代化的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

当今世界,最“宏大的叙事”(利奥塔尔语)莫过于现代化,而科技仍然是这个时代的最强势“话语”。科技理性的充分发展,是现代模式的一个前提,西方如此,东方也未必能例外。在现代化进程中,大张旗鼓地批判一个尚未真正确立起来的前提(现代化不可能越过这个前提)是非常危险的,而且很可能成为因循守旧的借口,与夜郎自大派殊途同归。也就是说,基于眼下中国的“语境”(context),我们的批判应该避免偏激之论。

篇5:从中国历史看疆域面积变迁

中国历代国土面积

秦朝的面积为:960万-608.61万+3.30万平方公里=354.69万平方公里。西汉的面积为:354.69万+311.68万=666.37万平方公里

东汉的面积为:666.37万+33.53万-45.28万=654.62万平方公里 西晋的面积为:654.62万-39.12万=615.5万平方公里

唐(唐高宗时期)的面积:470.57万+809.47万-28.85万=1251.19万平方公里 唐(唐玄宗时期)的面积:1251.19万+184.13万-545.73万=889.59万平方公里 吐蕃:453.88万平方公里 辽:448.54万平方公里

北宋的面积:889.59万-606.03万=283.56万平方公里

元朝的面积:960万+1207.82万-45.08万=2122.74万平方公里 明朝的面积:960万+449.19万-175.81万=1233.38万平方公里 清朝的面积:960万+324.65万=1284.65万平方公里

中国各朝国土的平方公里数如下:

1、夏(210万,包括长江以北的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京津和江苏,陕西的一部分)

2,商(320万,除上述土地外,还包括陕西江苏的剩余土地,辽宁,甘肃,湖南,浙江,重庆和四川的一部分)

3、周(340万,基本与商差不多,在辽宁和重庆四川的范围更大)

4、秦(360万,还包括整个宁夏并包括重庆全部和更大的几乎整个四川的土地,东晋各诸侯国的国土总合与西周基本相同)

5、汉(在两汉最顶盛的时代,由西汉武帝和后人西汉宣帝、东汉光武帝、东汉明帝打下了惊人的国土。现在朝鲜的几乎全部,越南的北方。大半的新疆,包括中亚相当大的土地都在汉的西域都护府范围中,还有全部的四川和云贵的大片土地,辽宁的全部土地也在汉治下,和吉林的一片土地,内蒙也有相当大的土地在汉的治内,估约国土为1040万平方公里。东汉后期出现严重缩水,失去了云贵和内蒙的土地,新疆北部的土地也丧失殆尽,国土应为890万平方公里。

6、三国(魏:530万平方公里,所有的长江以北的汉人地区和在新疆甚至中亚的土地,也包括朝鲜的少量土地和内蒙的土地)

(吴:240万平方公里,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和越南北方。)

(蜀:170万平方公里,湖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和青海的一小部分,缅甸的极北方。)

7、晋(西晋的国土大小为920万平方公里。在云贵两地上略少于蜀的控制,在越南和朝鲜的土地缩小了。但略增加了内蒙的土地)

8、南北朝(国土总合约为935万平方公里,增加了几乎所有剩余的内蒙和部分外蒙的土地)

9、隋、(国土为840万平方公里,突厥占领了甘肃和宁夏相当大的土地,云南和贵州也正走

向独立,丧失了所有在越南和朝鲜的国土)

10、唐、(强盛时的唐国土大的非常惊人,比现在中国少黑龙江和西藏与云南,多了中亚的大片土地,大半个蒙古国和俄贝加尔湖,共1240万平方公里,在数十年后竟缩为1030万平方公里,安史之乱后更是缩为800万平方公里,可谓史上巨大的缩水。)

11、宋、(国土为460万平方公里,与现在中国比没有新疆,甘肃,宁夏,内蒙,整个东北三省,青海和西藏,云贵和台湾。)

12、元、(1680万平方公里,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都视其是中国的朝代,忽必烈也自称是中国之主。国土包括整个中国和蒙古,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大片土地,当是中国古代史上的第一)

13、明(国土最大时,比现在少一小半西藏和大半新疆,内蒙古全部和东三省小半土地,俄罗斯极少土地。共710万平方公里。后来大为缩水,丧失西藏新疆和东北台湾,到灭亡时只剩下350万平方公里。)

14、清、(国土1310万平方公里,整个中国和外蒙和俄罗斯及中亚的一些土地,论大小算是中国各朝代第二)清朝前期面积也超过了1400万平方公里,签定<尼布楚条约>就让给沙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康熙皇帝第一次把蒙古、新疆、西藏、台湾以及雅克萨问题都解决了.但是,近代又被沙俄割占了160多万平方公里.

到了民国麦克马洪线问题和蒙古独立又分去了中国160多万平方公里

有学者初步统计:中国历朝政府与22个国家签定过至少745个不平等条约。这其中清政府从1841年5月—1912年2月共70年,签定不平等条约411个;北洋政府1912年3月—1927年5月,签定243个;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9月—1949年6月,签定91个。

而这7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中,仅在17世纪末之后就导致了中国共计损失领土面积大603.46万平方公里(钓鱼岛、南中国海及其附属岛屿的损失不计算在内)!

一、俄罗斯侵占我国领土444万平方公里,其中: 1、1689年(康熙二十七年),通过《尼布楚条约》侵占外兴安岭及额尔古那河以西约25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国土。

2、1727年(雍正五年),通过逼迫清政府签定《恰克图条约》,无理侵占中国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1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3、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约10万平方公里的库叶岛,被俄帝暗中吞并。

4、1840年(道光二十年),原为我属邦的哈萨克,被俄罗斯无理霸占,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

5、1840年(道光二十年),同样为我属邦的布鲁特,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被俄国吞并。

6、1858年(咸丰八年),俄国逼迫清政府签定瑷珲条约,侵吞我国混同江以西、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

7、1860年(咸丰十年),通过北京条约,侵占我国混同江及乌苏里江以东兴凯湖附近约4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8、1861年(同治三年)后,俄国逼迫清政府订立《塔城界约》等多次界约,霸占中国自沙渍达巴哈起,至葱岭止约4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9、1868年(同治七年),约100万平方公里的我属邦的“布哈尔汗国”,被沙俄侵并。

10、1876年(光绪二年),原为我属邦的“浩罕汗国”,约35万平方公里,被沙俄吞并。

11、1881年(光绪七年),自伊犁西南天山之阴,那抹哈勒克山口起至伊犁西北喀尔达止,约2万平方公里国土,在《伊犁条约》中丧失。

12、1883年(光绪九年),额尔齐思河及斋桑泊附近约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俄帝逼迫的《科布多塔尔巴哈台界约》而丧失。

13、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新疆极西地区帕米尔地方,约1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俄强占。

14、1921年(民国十年),苏俄唆使“唐努乌梁海”独立,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正式侵并,总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

二、被日本占去面积共4,600多平方公里的琉球群岛。

三、被印度侵占藏南9万多平方公里。

四、在沙俄、苏联的操纵下,失去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外蒙古(今天蒙古共和国)。

五、被越南占去南中国海大小鸟屿29个。

六、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到现在中国还未实际控制

中国被占领土一览表

地名............占领方....面积(KM)...现状 薪岛............朝鲜...................签约 长白天池东......朝鲜...................签约

唐努乌梁海......俄罗斯....180000.......放弃 江东64屯........俄罗斯......3000.......签约 图们江口........俄罗斯........20.......签约 孔社令-二连北...蒙古......160000.......签约

阿尔泰山脊东....蒙古...........+.......签约 Karichilida.....哈萨克.................签约 察汗鄂博........哈萨克.................签约

汗腾格里山地区..吉尔吉斯....2100.......签约 帕米尔地区......塔吉克.....27000.......签约 帕米尔地区......阿富汗.................签约 达拉克地区......巴基斯坦...............签约 阿里南..........印度........2000.......被占 藏南(山南)......印度.......90000.......被占 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签约 江心坡地区......缅甸.......70000.......签约 南坎地区........缅甸.........220.......签约 白龙尾岛........越南...................被占 南沙28岛........越南......650000....被占 南沙2岛.........印尼.......50000....被占 南沙9岛.........马来西亚..270000....被占 南沙1岛.........文莱........3000....被占 南沙9岛.........菲律宾....410000....被占 钓鱼岛..........日本......740000....被占 南琉球..........日本........2267.......放弃

 秦汉

秦(公元前211年):347;面积指数:36.2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西汉(始元四年,前83年):381;面积指数:39.7

前110-前82拥有整个海南岛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611;面积指数:63.6

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

东汉(永和五年,140年):579;面积指数:60.3

三国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曹魏(景元三年,262年):291;面积指数:30.3

蜀汉(景耀五年,262年):107(精确);面积指数:11.1

东吴(永安五年,262年):145(精确);面积指数:15.1

两晋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543;面积指数:56.6

东晋(太元二十年,395年):280(精确);面积指数:29.2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395年,北方处于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四国。此时的东晋版图最规则。淝水之战前与前秦对立的版图太难算了。

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302(精确);面积指数:31.5

417年,刘裕北伐灭后秦,这是东晋最大版图。同年刘裕还建康,第二年关中没于赫连夏。

成汉(玉衡十七年,327年):35.3(精确);面积指数:3.68

前凉(建兴十五年,327年):61(精确);面积指数:6.4

后凉(麟嘉七年,395年):217(精确);面积指数:22.6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西秦(太初八年,395年):6.9(精确);面积指数:0.7

西凉(建初五年,409年):185(精确);面积指数:19.3

北凉(永安九年,409年):13.9(精确);面积指数:1.45

南凉(永安九年,409年):14.5(精确);面积指数:1.51

南北朝

刘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277(精确);面积指数:28.9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南齐(建武四年,497年):258(精确);面积指数:26.9

南梁(中大同元年,546年):262(精确);面积指数:27.3

后南梁(陈太建四年,572年):1.7(精确);面积指数:0.18

陈(太建四年,572年):133(精确);面积指数:13.9

吐谷浑(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92(精确);面积指数:9.6

隋唐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隋(大业元年,605年):429;面积指数:44.7

605年用兵占领林邑,置比景,海阴,林邑三郡。数月后还,林邑王复故其地。所以这一年的面积算了林邑三郡,下一年的就没算了。

隋(大业八年,612年):469;面积指数:48.9

609年平定吐谷浑置四郡。而后又有所恢拓增置,612年为隋朝最大版图。

唐(总章二年,669年):1239;面积指数:130.1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933;面积指数: 97.2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吐蕃(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256;面积指数: 26.7

五代十国

前蜀(乾德六年,924年):39.2(精确);面积指数:4.09

杨吴(太和六年,934年):42.5(精确);面积指数:4.43

吴越(唐清泰元年,934年):11.7(精确);面积指数:1.22

吴越(显德元年,954年):14.3(精确);面积指数:1.49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与南唐一起灭闽,分得闽之东北

闽(龙启二年,934年):12.2(精确);面积指数:1.27

闽(永隆五年,943年):9.6(精确);面积指数:1

943年,王延政从闽分出去殷

殷(天德元年,943年):2.6(精确);面积指数:0.27

南平(晋天福八年,943年):4.7(精确);面积指数:0.49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后蜀(广政六年,943年):30.5(精确);面积指数:3.18

后蜀(广政十七年,954年):36.7(精确);面积指数:3.82

南唐(保大元年,943年):42.5(精确);面积指数:4.43

南唐(保大三年,945年):52.3(精确);面积指数:5.45

945年灭闽,除开闽东北入吴越,其他部分归南唐

南唐(保大十二年,954年):49.3(精确);面积指数:5.14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949年,清源节度使留从效独立,丧失泉,漳二州

清源(唐保大十二年,954年):3(精确);0.31

两宋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280;面积指数:29.2

辽(天庆元年,1111年):489;面积指数:50.9

西辽(金皇统二年,1142年):351;面积指数:36.6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西辽(金泰和八年,1208年):261;面积指数:27.2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明

金(皇统二年,1142年):361;面积指数:37.6 金(泰和八年,1208年):315;面积指数:32.8

西夏(金皇统二年,1142年):80(精确);面积指数:8.3 西夏(金泰和八年,1208年):79(精确);面积指数:8.2

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200(精确);面积指数:20.8 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200(精确);面积指数:20.8 大理(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65(精确);面积指数:6.8 大理(宋嘉定元年,1208年):77(精确);面积指数:8 元本部(至元十七年,1280年):2267;面积指数:236.1

元本部(至顺元年,1330年):2239;面积指数:233.2

明(宣德八年,1433年):936;面积指数:97.5 明(万历十年,1582年):747;面积指数:77.8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350;面积指数:36.4

鞑靼土默特部(万历十年,1582年):34.5;面积指数:3.6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997;面积指数:103.9

1683年台湾投降,1688年击并漠北蒙古,1689年兴安岭及额尔古那河以西约25万平方公里国土,于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丧失。所以取1688

清(雍正四年,1726年):1186;面积指数:123.5

1720年西藏入版图。1727年,贝加尔湖之南及西南约10万平方公里国土,被迫签订恰克图条约而丧失。所以取1726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1310;面积指数:136.5

1759年平定准噶尔,完成统一。清朝疆域进入极盛期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1301;面积指数:135.5

1790年,库叶岛被俄帝暗中吞并。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32;面积指数:117.9

鸦片战争后,清朝国力迅速衰退,领土大面积丧失

民国

中华民国(民国十五年,1926年):1131;面积指数:117.8

[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

中华民国(民国二十六年,1947年):961;面积指数:100.1

篇6:从历史看企业培训

从历史语法角度看《国语》的语料价值

从三个方面论述<国语>在历史语法研究中的语料价值:可用作构拟上古汉语语法系统的基本材料;可供开展跟<左传>专书语言的`比较研究;可以从中提取具有独特认识价值的语言事实.

作 者:刘利 LIU Li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刊 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6)分类号:H141关键词:国语 上古 语法 语料

篇7:从先秦的历史看华为的发展轨迹

纵观华为的过往,可以隐然发现,虽然华为如此年轻,其产生的文化却极为早熟且足以让所有对手胆寒,使其在所进入的任何行业中披荆斩棘、无往不利。我时常会想,这种遇神杀神见佛诛佛的气魄和能量究竟从何而来,在这看强大的外表下所包含的内造机制,是否构造出华为一个真实强大的内在,抑或只是色厉内荏的气场?它能为华为这一发动机提供多少能量?华为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仅仅是伴随着信息产业壮大以及人民币长年的低汇率么?

其实,如果拿先秦的历史规律来看华为的发展可以发现,很多的问题,当我们还在拘泥于管理学中细节时,老祖宗那早就有最朴素的理论为我们指明了思考的方向。越过千年时空,将先秦的历史拿来与华为公司的成长历程进行对比分析的话,历史规律是惊人的相似,它在换了外装和阵地后穿越时空跳入现代生活。对比下二者的共性:

1、前者结束了奴隶文明、建立了人类社会第一个君主专制帝国,后者冲破了恶劣市场经济环境,成为中国现代民营企业的头号标兵;二者具有同样的史无前例开拓性,在各自的时代中里没有同行经验可借鉴。

2、二者都具有一个极具英雄主义色彩的创业型统治者,始皇帝凭借皇权机制专一统治,而任正非任总凭借的是其个人领导力。

3、在发展阶段具有相似的的军事化体制管理,秦帝国不必说了,类似于二战时日本和德国的纳粹军国主义循环生产体制,只不过秦的对手要弱小的多;而做为学毛标兵的任总,其生活时代和成长经历使其深得毛主席的哲学、军事、政治思想,并且极好的将它运用到了企业运营中来。如这种崇尚武力,将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全方面服务于对外扩张和积极备战的思想政治制度,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军国主义。

4、在达到前期的战略目标后,二者同样面临这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先秦,在统一天下后对体制的变革、如何治理国家成为首要任务;华为,随着成为世界头号电信设备商的目标趋近,如何维护市场的统治地位、寻求新的利益刺激点、改变以往的文化体制显得迫在眉睫。然而,秦帝国却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能实现军国主义化的顺利转型,最终覆灭于体制的反噬。以史为鉴,希望华为在成长的道路上能走得更好。我警惕自己犯下经验照搬主义错误,尝试以时间轴的线索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方面去分析两个帝国(一个政治帝国、一个企业帝国)各自的建立方式和异同之处。

一、乱世: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七国争雄,战乱时代的的礼乐崩坏使得人们对于的传统的奴隶制文明的不再惟其是从,各国对新的文化思想以及政治体制的渴求诞生了最古老的学术思潮纷争,诸子百家们无不费劲解数试图将自己的治国思想货与帝王家,以求登入庙堂。这也是一个生产力与思想璀璨迸发的时代。

两千年后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科技的春风,信息产业的崛起带来了各大企业争夺通信市场的博弈,在经过春秋时代(21世纪前)的兼并混战后,曾经强大的“巨大”基本被淘汰,阿尔卡特与朗讯合并,诺基亚与西门子合并,21世纪后,世界通信市场剩下数雄:爱立信——楚(老牌帝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实力不可小窥)、华为——秦(最具进攻性的,且在此前的竞争中最具有良性机制)、阿朗——燕赵(有着极佳的战争人才资源、脱离贝尔实验室算是自毁长城之举,而且要受外患的折磨,要打折扣,陆思博会成为阿朗的廉颇李牧么?)、诺西——韩魏(最初较强、随后越打越没脾气,市场额不断缩小)、中兴——齐(老总是个文人,企业文化就讲究儒家、连糟粕也照单全收,巨阴的家伙)。长年的战争竞争已经开始

使秦帝国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日益不可阻挡。

二、变法

商鞅以其极富煽动力的口才和魄力将自己的政治理论成功的兜售给秦孝公,从此由推销员成功转变为职业经理人。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唯有将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均打造成为战争服务的机制,才能使得国家资源得到最大潜能的挖掘和利用。在此基础上,商鞅所实行变法,即将整个国家打造成一部战无不胜的战争机器,凭借诱人的的军功激励制度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和战斗力,并且以农养战,这样,携带良性的体制的秦帝国自然非六国可比。随后,在商鞅时代后形成的国民思维进行洗礼,并在随后的各位秦王的统治中不断得以复制强化。华为基本法的诞生是华为企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的诞生,使得华为在前期发展中养成的“习惯”开始系统化和规章化,并成为规范每一个华为人的行为准则。很多狼性的精神,如“以奋斗者为本”都是从那个时代承传下来,正是靠这种极限的激励方式鼓舞了一代代华为人拼死搏杀,造就今天的神话,但也具有很大的体制惯性,留下未来的隐患。后来基本法又淡出华为人的话题,也许是因为高层也看到了它如核武器般的可怕杀伤力。

三、解构

1.政治组织:郡县制vs矩阵模式

首先提的是二者政治组织方式而非经济,这似乎与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的基础理论——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相悖,但是当考察在特定的历史时间段下,该理论未必可行,因为在君主集权体制下的战国时代的经济基本靠小农经济来给养,而这种生产方式天生的脆弱性和对环境的依赖性决定其不可能作为确立政治体制的因素,相反,一个好的政治组织和治理方式,却能很好的把由原始社会过渡而来尚未被激活的农业生产力挖掘出来,并以此形成良性反馈。因此,在秦帝国的前期(类比于华为创业的初期),统治者对于治国创业所需要确立的政治机制的选择对其帝国后续的历程与文化演变有着经济因素不可比拟的决定性。战国时代,在打破最原始的封土建国的方式后,各国开始采用以郡、县为两级治理机构的层次组织方式,这样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点线状金字塔管理模型,与华为在早期的组织方式较为类似,但随后,由于其集权的嫌疑,随后引入IBM咨询顾问所IPD开发流程产品线,并且与原有的部门进行重叠,创立了矩阵管理体系,通过各部门的交织管理对事物进行这一体系比金字塔模式更加稳定,并且不易出现上下直接对接的专权行为,同时,对各部门间合作作战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外界环境出现变化时,矩阵模式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特点使得其变革极为复杂和艰难。而且,交织管理所带来的责权不清,部门主管与产品线间职责混乱的现象也难所避免。这种现象在基础研发体系尤为明显(其它部门不清楚),一点细微的工作却要经过大量的会议来确定责权,导致闻名业界的胶片文化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设想中层以上管理者有更强的责权认识和职业素养的基础上,矩阵式管理能够非常有效,但是在基层,唯有淡化原有的旧部门墙,断绝胶片文化的上行下效,才能给基层的研发流程带来活力。

2.经济生产方式:“农战”模式

既然是军国主义化的机制,那么就可以用战争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二者的异

同,我们先看秦国是用怎样的方式来产生源源不断的战争动力,并以此所向披靡横扫六国的。战争论告诉我们,人(员工)、武器(技术)、食物(资金)、战场(市场)是任何一场战争的四个基本元素,这四个因素或多或少的都有经济的因素在支撑,从这种逻辑来看,说战争是

另一种经济生产也不过分,并且在实行以战养战的各种策略的前提下,只有整个体制都围绕战争这一终极目的,农战的经济策略将整个帝国的战争潜力完全挖掘出来,使得秦帝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然而,这样的机制不可避免的会最大限度的透支未来潜力,当无战可打或者资源耗尽时,这样的机制会把帝国瞬间毁灭毫不留情,如同二战的纳粹德国和日本,在竭尽全力耗费完本国的资源后终于落败。其次如先秦,则是在征服了诸多对手后,由于体制的自我落空而随着时代大潮迅速走向毁灭。

再看华为,一直所倡导的以奋斗者为本的激励体制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无限制的消耗未来活力,继而以新的生力军来补充机器的能量。与商鞅的农战模式几出一辙。大队培训的期间,看到那一个个不顾生命投入工作的奋斗者们,我感到很困惑和心寒,在未来人本主义越来越受到重视的时代,再强调这样的案例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了?艰苦奋斗精神是不是该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了?微软、IBM、google从来没有强调这样的文化,却能始终走在科技的前沿,未被超越,其经验值得借鉴。

如《华为真相》所言“由于战争式的市场手段屡试不爽,战争意识渗入人心,沉淀下来,就成为华为企业文化的基因”。

3.文化:法家文化vs狼性文化

商鞅的变法将秦帝国打造成一部体制完善的战争机器,随后的另一个天才思想家——韩非,则是对这一体制的经验集大成者和文化建设者,说到文化,不可避免的谈到焚书坑儒,这是个让人心痛的话题,我一直不愿意接受这样为了适应体制需求而大面积破坏思想萌芽的行为,但不得不承认,其对维护先秦的短暂统治稳定起了不小的作用,诸子百家门从战国乱世走向一统,倘若没有统一的思想作为后盾,治理的工作已无从谈起,并且作为意识形态层面的法家思想,将会成为空中楼阁,从这一方面,对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行为无可厚非,当然,始皇帝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死后,他耗尽精血建立起来的秦帝国,瞬间就坍塌了,以法家文化为导向的军国主义制度,这一秦国横扫六国的法宝,在秦国统一之后,却仍然在被统治者津津乐道而泛滥使用。

华为狼性文化的产生背景也正是在严峻的外界市场竞争环境下诞生的,在前期,通过员工得潜力最大化发挥,将整个企业命运也推动起来。如这种文化中,所有的成员都疲忙于分工,断然产生不了新思想的源泉,华为所提倡“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取于州郡”只是经验主义的一种错觉,从这样的环境走上管理层的华为员工,难免会有战略思维的困局。以先秦为例,诸子百家中无一人是秦国出生,秦国的前进,很大程度上要靠从东方六国中进口人才资源,这一情景也和华为的现状极为相似,每年社招的人数比例居高不下,高流动率的人才机制也正说明了文化的强迫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然而,当东方六国的文明环境由于统一的被破坏后,秦国还能从哪里去寻求进一步改革的思想呢?没有了,只能通过强制性地扼杀思想维持统治,却也逃不脱历史前进的大潮。事实上,人类史上从来不缺少野蛮战胜文明的例子,内者如蒙古与宋、外者如斯巴达与雅典,这不得不说是人类文明的悲哀和耻辱。

四、隐患

1、外部经济政治环境的日趋恶劣带来的融资泡沫将会是华为寻求涅槃的最大挑战。华为很有钱,作为500强中唯一不上市的公司,钱从哪来?员工内部的持有股(这种融资方式曾经一度被对手起诉,被认为是搞内部银行)。当企业在高速发展时,员工靠着股票的激励以及

与企业共同的利益而奋斗,获得丰厚的回报。也正如战国时期的秦国,通过丰富的军功封地机制,带来的大量勇猛的生力军。但是一旦统一后,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泡影。仍然还是那句话,过度透支未来的文化不具有可持续性,没有哪个行业能够长达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即使是最具活力的IT产业,通信市场的饱和加之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步伐日益渐进,二个最重要的机遇逐渐不存在,华为还能像以前一样获得丰厚的利润吗?虽然这几年的收益仍在迅猛增长,但利润增长率却在逐渐下降,部分有危机感的老员工已经开始将手中的股票挤兑了。一旦缺乏增长实力,巨大的融资的泡沫将会现形。到那个时候,恐怕由不得华为不上市,上市之后这一切就得另当别论了。

2、在任总退任之前,华为如何能形成合理的接班机制是每个HWer值得思考的问题,以避免出现类似始皇帝在暴卒后秦帝国的政治动荡局面,无数历史案例证明,权力的交替过程是决定一个帝国未来走向的关键,权力过渡越平稳,其交替成本就越低,引起的组织动荡就越小,倘若因为某种统治者个人因素而迟迟不愿建立合理的交替机制,必将使权力交接时充满了诸多的不确定性,其日后带来的权力交替成本将高的无以复加。试看今日华为所处的现代商业社会,各种利益集团的权力寻租以及竞争对手虎视眈眈,外患程度远超当年独霸天下的秦帝国,而内部抗干扰能力较之却远远不足,在此条件下,说华为处于内忧外患的地步绝非危言耸听。尽管关于任总儿子接班的系列传闻都已一一消释,但接班人的具体机制的建立、以及接班人如何带领长期以来沉浸于任总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之中的华为人继续前进,值得深思。

3、走出IBM的影子,主动尝试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没有良好的商业基础,更谈不上扎根于自身文化的企业管理理念,所有的管理体制,都是照搬西方人士的方法,却用来在思维和文化截然不同的中国人身上,有些中学西用的味道。但是常常却是只得其表不得其本,与IBM、埃森哲等咨询公司建立起的各种流程开发代表不了华为的核心竞争力。作为一家优秀的民营企业,华为有着国企所不能比的活力和改良动机,走出对过往的眷恋和固步自封的文化,时刻保持对环境变化的警觉,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有活力的企业文化。华为自成立以来最大的老师是IBM,任总曾说:华为唯一的老师就是IBM。企业前期,向行业巨头学习治理经验必不可少,因为这关乎着企业在行业中立足之本以及凝聚力的迅速集成。任何经验都带有特定的时代痕迹。事实上,毛的思想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学毛的过程中,停留在企业文化和员工思想的内在统一性,不去建设性的更新企业思想,恰如始皇帝的焚书坑儒,在一时有利于维护统治并集中团体力量的阴影下,也扼杀了所有新的变革思想以及延续帝国寿命的可能性,对文化的自我眷恋使其被时代的新浪潮所抛弃。

4、商鞅的农战经济模式在战乱的农业社会有不可复制的可行性。一场战争中,数量上的优势无论在战略或者战术层面都是战争取胜的关键因素,当然,前提条件是建立在具有良性循环的经济激励方式下才可能,否则,数量上的庞大,不但不会成为优势,反而可能成为累赘,秦帝国在统一天下后,原本以战养战的军功制度不再适用,其自我癌变并反噬的作用开始显露,随着统一后土地不再增加而人口大量激增,这时候,对外发动战争成为解决二者矛盾的唯一办法,当走到战无可战的地步时,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很自然的会成为体制的潜在威胁,这一点上,华为靠的是高流动率的员工机制,每年大量的新生涌入来补充流失的员工,这样维持现状潜在的危机便是人力资源成本的高居不下,倘若遇到外界恶劣经济环境的刺激,危机的爆发可能性将大大增加。而先秦帝国,则因不具有如此解决方式最终在底层的不驯化中走向灭亡。

5、在尚无更好的新战略构思的情况下,适度保留市场的竞争面以保存自身在未来新兴领域的潜能和冲击力极为重要。如果说,在此前20年的发展中,华为有着清晰的战略目标,那就是成为世界顶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如秦帝国的目标是统一天下,但随着这个目标逐渐实现,最为关键的实行以人为本二次变革却始终没能赶上市场扩大的步伐,以次循环,若要维持运作,只能靠近乎饮鸩止渴的方式去寻找新的开发点,寻求新的发展点是保持自身战争活力的必要条件,华为的高层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并且已经开始进入热门的新能源及云计算等非传统电信领域,讨论这些新兴领域是否存在泡沫可以另起文章,但是,自古不能谋大局者必不能谋一役,在浮躁的环境下保持冷静分析极为重要,警惕由于外界环境日益恶劣以及长久官僚化的一言堂会议机制所造就的管理层群体性战略思维单一,倘若在战略上一旦失误,无论具备多么精良的战术,多么优秀的军队(奋斗者),都必将是全局失败的命运,甚至可以说,当执行错误战略时,战术层面做的越优秀,走的更远,失败的会越彻底,可能回旋的余地越小,如楚汉之争,项羽六战六胜,却一战彻败。靠随波逐流的大打广告和赞助、大举进入热门领域,日益激烈的投资无法掩盖在核心科技研发竞争力上的趋于瓶颈。

经济转型的时代下,中国经济的希望还是在于民营企业,作为其中中最优秀的代表,华为真的还太年轻,甚至没有经历过任何大的挫折,这对于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或许,在经历过一次痛苦的涅槃之后(这一时间可能并不遥远),华为能走得更加成熟,更加长远。华为的成长,早已不仅是一个企业的故事,它也代表了数无数民间企业的希望,它的经验和发展,也将会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篇8:从历史看云端计算的未来

1752年富兰克林发现闪电和电流的关系, 但一直无法找到除了闪电之外的电流, 到了1800年, 意大利科学家伏特发现用纸浸盐水再加上锌和铜的两极, 可以产生电流, 这是第一次科学家开始可以研究电流, 法拉第发现铜线可以传递电流, 但如何应用电于生活上仍然是个问题。

直到1879年, 爱迪生发明可以长期照明不会马上烧坏的电灯泡, 电力开始有生活上的应用, 但当时的电灯泡是用昂贵的电池, 灯泡的用途有限。为了扩大灯泡的销售, 爱迪生垂直整合, 随后设计能够传递电流的系统, 在1882年9月, 爱迪生设立了纽约曼哈顿珍珠街电厂, 开始将电力传送到曼哈顿85个顾客, 可提供5000个灯泡的照明电力。

当时限于是直流电, 只能将电力传输到方圆一英里的区域, 但已是伟大的成就。当时的电力价格换算到今天的币值是五美元一度。要使用电力的公司要自己设立电厂, 多余的电无法卖给其他顾客。一直到1895年, 西屋 (Westinghouse) 先生发展交流电电力系统, 在尼加拉瓜大瀑布设立第一个交流电的电厂, 电力才可以传输到两百英里外的用户。到1920年全美只有2%的能源是来自于电力, 现在41%的能源来自于电力。目前电力已是唾手可得, 只要插上插头, 就可获得电力。

电力发展的历史和计算器的历史诸多雷同。二次大战时美国陆军就决定发展电子计算器来计算炮兵弹道。战后, 美国国防部和其他政府单位加入发展的行列, 但发展速度缓慢, 当时的计算器操作复杂, 运算缓慢, 体积庞大, 通常特殊制造一台使用。到1950年研制出第一部商用的电子计算器称之为UNIVAC, 售价每台一百万美元 (现今价格约七百万美元) 。指令周期是现有计算机的百万分之一。计算能力和当年的电力公司一样昂贵。

为了减少成本, 各大公司先向IBM租机器 (这和珍珠街发电厂一样) , 随后计算机成本下降, 各公司像当年电厂一样, 自行购买主计算机。发展30年后, IBM推出PC, 小企业也可以使用随处可得的计算力。计算资源和电力资源一样, 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从电力资源的百年发展历史, 可以推出未来计算资源的发展方向:云端计算。

云端计算的概念就是电力公司的概念, 现在要计算资源, 必须自购计算机, 利用本身的计算机进行计算。但因特网发烧以后的15年, 就像交流电在13年后才能应用一样, 使用电力的人不必自购发电厂, 电力可以外购, 云端计算就是电力公司, 透过因特网随时提供唾手可得的计算能力。只要简单可以上网的PC或手机 (插头) , 就可以使用计算能力 (电力) 。使用计算能力的价格会大幅下降。

上一篇:华侨大学机械专业大二认识实习日记下一篇:教育课题报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