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2024-05-04

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精选9篇)

篇1: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所谓税费改革,就是将可以改为税收形式的收费改为规范化的税收,对应当保留的收费加以规范并加强管理,坚决取缔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农村税费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农村分配体制,即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要求,从根本大法上治理对农村的各种乱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并长期保持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建立规范的农村分配制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理清了农民和农村教育的关系,减轻了农民负担。“取消乡统筹费,取消现行按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定比例征收的乡村两级力、学经费(即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涉及农民的集资项目。”“两调整”是指调整农业税政策;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一改革”是指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与农村税费改革同步。

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带来的显著效益有: 1.有力地治理了学校乱收费。收费管理工作原本是学校管理的一大难点,也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过去学校迫于“ 普九”负债和教师工资拖欠的压力,屡屡违规操作乱收费,以缓解巨大的经济压力,导致群众意见很大。综合预算的实施,缓解了学校面临的工资及负债的压力,使学校乱收费的动机不复存在,同时,会计中心的成立也对乱收费实施了良好的控制。2.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历史沿革可以看出,我国在完善原有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高度分散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将义务教育投入重心适度上移,实行适度集中“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即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由县统筹。鉴于国家财力所限,我国的义务教育不可能完全由国家财政统包,因此,中央决定将义务教育投入从“以乡镇为主”转向“以县为主”,尽管只是往前走了一小步,但其触及面和和影响面却不可小视,不管怎么说,县级政府的管理水平与责任意识毕竟要远高于乡镇政府,其财源也要大大优于乡镇一级。3.积极调整了学校布局,提高了办学效益当前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和县乡体制调整,为全面推进“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提供了历史机遇。从“以县为主”的新体制来看,它实际上加大了县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使县级政府与义务教育的发展有了更直接的关系,义务教育的发展成为县级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县级政府也就实际上在统筹教师工资发放的同时也上收了人事管理权,这在“积极调整学校布局,提高办学效益”方向表现明显。

4.稳定了教师队伍,提高了师资素质在教育经费由县统筹,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教育经费紧张状况的同时,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的工资收到县集中管理,由县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项目和标准,统一发放,从而保证了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税费改革后,作为农村义务教育重要收入来源的农村教育附加费的取消和普遍存在的县乡财政困难,使得农村义务教育财政面临诸多现实困境。特别是在一些国家贫困县、省贫困县,由于县(市)级财力的匮乏、可调财政余地的缩小,致使 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1.农村进行教育管理体制已经调整为“以县为主”,这的确减轻了农民负担和乡镇政府的经费压力,有利于县级政府统筹规划教育发展,统一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各乡镇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差距。但是,由于农村大部分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县级政府同样财力薄弱,县级财政压力也非常之大。在县级财政预算的过程中,往往连人头费都难以维持,根本无法安排公用经费拨款,无法安排学校基本建设经费。实际上,很多县(区)迫于政策的压力,只是勉强对教师工资实行全县统筹,而公用经费、基本经费仍按原来的体制运作。

2.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在地区间和城乡间不平衡在现行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文化差异很大,因而导致了教育投入不平衡的格局,使农民根本无法在真正意义上享受。

3.政府责任重心偏低导致财政投入失衡。目前在基础教育管理方面我国实行国务院领导下,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体制,而实际上在基础教育管理和投入方面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以县为主”。从国际上看,中央和地方对教育的财政投资分担比例一般为60:40,而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对教育的财政投资分担比例平均为55:45。所以,中央政府以及省级政府掌握了主要财力,但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资例却一直偏低。省、市级财政薄弱,却承担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主要责任。这种全国大部分省、市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所负的事权责任与财权责任不对称,财政收入能力与支出能力不对称的问题。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的另一体制性原因。因此有必要从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角度考虑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问题。

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考虑到改革所面临的压力和困难,为了巩固改革成果,进一步支持和推进乡村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在宏观决策上进行调整和充实。1.在宏观决策上进行调整和充实。建立符合不同类型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分担体制。现阶段,实行分税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后,原先的农村多渠道投入体制已不能适应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相应建立新的农村教育公共财政体制,义务教育的责任在各级政府,主要由政府财政来承担,并建立各级财政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体制,县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人权,事权和财权统筹管理,但不是指财政投入只由县投入,是由中央,省,市,县共同分担,那么如何分担呢,在东部发达省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按生均成本进行分担东部发达地区各省,市,其农村义务教育完全可以以省,市,为单位,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城乡一视同仁,按照生均教育成本分担教育经费,具体操作可以在保持现有体制框架下,测算义务教育生均成本和核算县级财政实际水平,在此基础上,明确县,地,省,中央四级财政的分担比例以利于在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鼓励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在当前条件下,一是大力发展各种民办教育或鼓励民办教育的发展,教育部门给予政策上的引导和扶持;二是将部分公办学校改为公有民办,其基本建设投资由政府承担,而经常性的费用由承办者负担;三是通过产权改革,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将现有部分学校由公有转为民有,产权改革后,原属公办的学校其产权归属关系发生变化,政府只是股东之一,或者政府因产权已让渡而不再是产权主体,学校的性质也就是公办转为民办,教育部门定期对其办学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教育支出,而且也可以盘活存量资产,弥补教育经费得不足。

3.以法律形式明确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职责。目前我国还没有哪部法律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的负担比例,立法的缺失也使得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方面有推诿责任的现象,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短缺。为此,我国必须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法,打破主管者负担的原则,明确界定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具体责任,明确规定义务教育资金投入应由中央和省级政府负主要责任。、省级财政做好中小学危房改造等校舍建设资金的配套和管理工作。县级财政要按照“尽量让利于乡镇”的原则,做好县乡财政体制的调整工作。乡镇应当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因地制宜,帮助和扶持农村中小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各级财政要积极支持和发展社会力量办学,鼓励团体与个人捐资助学。

4.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增强地方财政实力,不能仅仅依靠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从根本上说还是应该通过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来保障目前“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各地要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号召,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打下坚实基础。各地也要从实际出发,在准确把握县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建设县域特色经济区。农业资源丰富的县可以采用农业主导型发展模式,立足本县实际,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格局。

篇2: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集中教学

摘要:任何教育形式的改变,教育体制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都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的,农村综合教育改革为农村教育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为农村孩子学到更广泛的知识造就了环境,它既可以培养孩子们自立自强的能力,又为教师发挥各自专业创造了机会,所以,农村综合教育集中教学,能全面提高农村孩子的综合能力,是农村教育的一个新起点,是提高农村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教育

网络教学

教师

知识

学生

教育是关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作为国家的主人和国家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应关注教育。特别是在我们农村,学校是农村孩子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国家也在寻求一种有效的农村教育教学模式,在经过各级领导研究、探索、深思熟虑后,实行了农村综合教育改革,近二十年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取得较大成果,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其成功方略包括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宗旨,观念更新作先导,加强政府领导作保证,突出“综合性”与“实验性”,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特别是在我乡试行的“两集中”教育,即并校。以前在每村,每寨都有学校,学生少,教师更少,教师的负担很重,一个人要上所有的课,而且上的不只一个班,现在,国家出资,新建了校舍,实行每一个村民委只有一所学校,小村小寨的都并到村民委来,进行集中教学,教师集中了,学生也集中了,我认为这是农村综合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积极为当地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努力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教育体系,为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好基础。

综合教育要求我们坚持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的观念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有效地促进农村教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它与其他所有社会改革一样也是一种手段。因此,各地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时,都认真调查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寻找出在数量、结构、质量等诸方面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方,制定具体方案,组织实施,从而加快本地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乡试行的集中教学方案能将新课改教学做得更好:

首先,教师素质得到提高。新课程内容的变革对我们教师就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

1、教师必须更新知识结构。新的课程内容的出现迫使教师更新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一方面准确把握任教学科中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储蓄。

2、教师必须发展课程开发的能力。教学内容从过去的以教材为中心的单一书本知识转变为以教材为轴线,以活动为纽带,与显示生活紧密联系的多元化教学内容。教师必须善于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校本资源,充实教材内容。

3、教师必须发展整和课程内容的能力。新课程强调综合,因此教师不能局限于原有的学科界限,必须学会将不同的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将学科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将课程内容与学生先前经验联系起来,尤其重要的是要学会将学科知识情境化。

4、教师必须形成高度的评价素养,有效的评价不是单靠正确理念或者口号所能解决的,评价需要理论,也需要实践;需要理念,也需要技术。有效的评价需要教师高度评价素养,这对在传统课程环境中评价素养严重缺失的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必须将评价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长远的发展,教师的价值不在于对学生发展的判断,而在于对学生发展的促进。评价不是简单地判断学生,对学生的发展下一个终结性的结论。与教育一样,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的评价的适当应用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教育智慧。

新课程对教师的这些要求,如果没有集中教学,教师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没有那样的条件让教师去做到这些,集中教学,让教师集中在一起,各自发挥特长,对比发现,进行有必要的培训与学习,知识技能得到提高。教师多了,学习的机会也更广了,“三人行,必有我师”,在相互交往中,不知不觉学习到了彼此的好方法,好技能,在发现自己的不足时,也会不干落后,自己学习。不但如此,集中教学也为教师提供了好的学习环境---网络。在以前的村寨是不可能有的。教师素质提高了,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在这样的环境里,教师才真正实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

其次,学生得到全面发展。集中教学,教学资源全面,在以前,除了黑板、粉笔就没有其他教学用具,有的甚至连一个好的操场都没有,每天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厌学,知识面狭窄。集中教学,因为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分科教学,每一学科都有专业的教师,教学质量就有保障。对于小学生来说什么科目都应该认真教学,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起,因此,集中教学就为他们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一般的教师是无法做到专业的:

1、音乐教学,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具有驾权语言的高超技能:亲切舒缓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张驰相间的语速、强弱适当的音量。使教学语言给人以一种强烈的流利动听、富有磁力的语感美的刺激,为教学增辉添彩。音乐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声情并茂的范唱范奏,有如小河之水、江河浪花的教学语言,棱角分明、高潮迭起的教学活动,无一不是教学艺术的创造。具有精湛、高超教学艺术的音乐课,能成为学生审美和欣赏的对象,引起学生的音乐美感,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净化学生的审美趣味,给学生以熏陶感染的教育作用。专业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能善于学习和运用音乐教学中已揭示的教学规律去指导教学实践,还能用科学的方法去开展教学艺术的研究,从而达到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提高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质量的目的。

2、美术教学。儿童是爱美的,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 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 实施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 冶情操等。如果在小村小校,是没有那个条件的,集中教学有专业的教师就可以让他们的审美能力得到培养。

3、体育教学。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但也要有相应的硬件设施,即各种体育教学用具,集中教学既有专业的教师为学生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又有相应的教学设施,更利于学生们学习各种体育技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4、自然教学。以前学校教育长期受观念、师资、设备等因素影响,自然课不很受重视,而自然教学一直沿袭“注入式的教学方法”的传统模式,学生越学越呆,学非所用,学校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越离越远。集中教学,教师就能学以至用,根据自然学科的特点,结合农村自然条件、教学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大胆改革,摸索出了一条适合山区农村自然教学改革发展的新路子,使得学校的自然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5、科学教学。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全球信息化的实现,作为未来人才培养基地的教育系统首先受到巨大的冲击,当代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系统的不仅是手段与方法的变革,而且也包括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教育系统受到信息革命的冲击,最突出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这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格局和新的气象。特别是它对课程改革中新兴的课程——小学科学课,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以前的学校是没有条件上好科学课的,现在集中教学,有好的教师,好的资源,特别是网络,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全球信息化的实现,作为未来人才培养基地的教育系统首先受到巨大的冲击,当代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系统的不仅是手段与方法的变革,而且也包括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教育系统受到信息革命的冲击,最突出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这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格局和新的气象。

网络它不但影响自然,任何学科都会因它的应用而更上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语文和数学,可能谁都觉得上好语文和数学很简单,但要上得有质有量,可没那么简单,集中教学有了网络,有了远程教育,就会让教学质量有一定的提高。(1)巧用电教,化难为易,一些抽象的知识,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不限于课堂上,实现学习时空的拓展。(2)提高兴趣,增强感知。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学生兴趣不大,而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3)丰富资源,深化探究。传统教学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几乎成了除课本外的唯一信息来源。这时候在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就能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其拥有的大量信息成为新的知识来源,成了源源不绝的学习财富。(4)虚实互补,优势互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胜任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网络技术和网络环境则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显示了更大程度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将学生带入无比辽阔的世界。

网络环境下的 教学是现代教学技术发展催生的结果,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重视网络环境下小学 教学的研究,把握网络和教育相结合的切入点,不断探索网络教学与各学科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我乡试行的集中教学让农村孩子也实现了有网络的教学,我相信,教学质量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篇3: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一、对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的影响

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国家加大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的倾斜度, 目前农村学校随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各方面的设施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 不再是只着眼于学校硬件条件的改善, 作为农村教育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更要多练内功, 多思考在常态下如何发展农村教育, 如何促进农村学校的发展, 主要体现在农村学校的发展规划、师资建设、学生管理三方面。

学校发展规划是围绕学校发展目标而设计制订的学校综合发展方案, 同时还包括规划实施和规划评估。由于农村学校在推进教育公平之前, 一直是处于不稳定的发展状态, 包括生源不稳定、教师不稳定、政策不稳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 许多农村学校的校长和教师都无法确保自己的学校是否能够长期生存下去, 因而无心规划发展自己的学校。教育公平的推进逐渐消除了学校对不稳定因素的顾虑, 逐渐开始关注学校的发展规划。

师资建设和学生管理也是农村学校教育管理的两个重点, 因为农村教育要发展, 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农村学校要发展必须有一支稳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在推进教育公平之前, 农村学校教师福利待遇水平低, 生存问题都难以得到保障, 更重要的是教师自身能力很难获得提升, 从而影响了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农村学校硬件设施水平的提高, 学生艰苦的学习条件有所改善, 学生的管理工作不容忽视, 在无法保证学习条件的当时, 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自然是将重点放在学习条件的改善方面, 而当前学校的管理工作随着教育公平的推进, 逐渐转向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心理方面, 因为农村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关爱, 性格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所以, 学生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对农村学校教学改革的影响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所在, 是学校发展最有力的保障, 而教学质量的提高, 离不开教学管理的加强。根据对Y市农村学校教学情况的调查与了解, 之前该市的农村学校的教学受到场所、设施、资金的限制, 无法开展正常的教学, 与此同时, 也因部分教师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学生基础差, 知识面较窄, 农村教学工作成了农村学校发展的软肋。

推进教育公平加快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速度, 过去一段时间内, 政府通过增加投入和对口支援, 让许多农村学校都新增了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 同时,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和经常使用这些先进设备, 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多使用多媒体和实验器材进行教学, 并且要制定监督管理条例进行考核, 督促老师改进教学手段。与此同时, 农村学校教学改革还包括教学内容的改进, 体现在课程设置更丰富了, 如原本很多农村学校并未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随着各种多媒体和电脑的配备, 目前Y市的大多数农村学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

三、对农村学校文化建设的影响

学校文化是学校中长期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它体现一所学校在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精神、核心价值观念和师生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等教育内涵, 它是农村学校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所必需的。推进教育公平, 要求在校园文化中体现教育公平的理念, 促进学校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构建, 从而在学校内部逐渐实现教育公平。

通过对Y市所抽取的农村学校调研结果分析发现, 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 有些农村学校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强化。农村学校在推进教育公平的影响下, 逐步确立和贯彻学校的办学理念, 环境文化建设得到了改善。与精神文化相对应的, 学校环境文化是属于显性文化, 是以物质形态为表现形式的一种表层的学校文化。当前的农村学校不仅仅是校园变美丽了, 更重要的是学校文化氛围的营造。Y市多所农村学校结合当地的本土风俗文化, 营造属于自己的校园环境与文化氛围, Y市下面的滨海县盛出书法家, 因而该县区的多所农村学校将书法融入校园环境建设当中, 营造一种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文化。

关键词:教育公平,农村学校,教育管理,教学改革,学校文化,影响

参考文献

[1]邬志辉.西部农村小学发展规划:现实可能、主体选择与实施策略[J].教育研究, 2011 (6) :18-24.

篇4: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 税费改革 财政

1、乡镇财政的规范化

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乡镇财政收入基本上由国家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和自筹资金三部分组成。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国家政策内的收费并入农业税收之中合并征收,将乡镇的非预算收入、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这一制度设计的好处主要有三点:一是简便征收,二是遏止农民的税外负担,三是进一步规范了乡镇财政的收支及其管理。这样一来,乡镇财政收入和支出就只有预算一块,不再存在预算外和自筹资金部分。其中,乡镇财政的收入范围调整为:乡镇范围内组织征收的增值税(1/4留存乡镇财政)、地方工商各税、企业所得税、农业四税、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专项收入和其他收入等;支出范围包括:乡镇组织正常运转的支出和乡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支出,公共设施维护建设支出和其他支出等。

2、乡村公共品、农民负担与乡镇政权的合法性问题

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乡镇制度外财政在乡村公共品产出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甚至直接参与到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去(如发展乡镇企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具有鲜明的建设性特征(这一点不应忽视)。在乡村公共品的供给上,最突出的莫过于乡村中小学校的改造和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一般地,乡村教育支出约占乡镇公共支出的50-70%。乡村教育不仅对受教育者个人、家庭、社区有好处,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裨益。乡镇道路、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具有溢出效益,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这些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生产投资应该按其实际的受益情况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别承担。然而,在过去这些投资几乎完全或绝大部分由乡镇政府承担。从整体上而言,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现象,还与我国的“二元财政结构”不无关系。国家不但包揽了城市的所有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生产(和供给),甚至还将城市居民的个人福利(如住房、养老和失业等)囊括其内;但是,对农村的公共品生产却较少投资,即便是属于全国性的公共品,也由农民负担(除了直接的税费负担外,还有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形成的间接负担),从而形成了不平等的城乡二元的财政结构。在这种二元财政结构下,农村基层政府为了生产和供给乡村的公共品,就不得不在体制外寻找途径。

3、依附性、官僚化与乡村社会发展

农村税费改革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后果,将是进一步加重乡镇政府对县级政权乃至国家(state)的依附性。事实上,乡镇政府几乎从来都不是一级完备(或完全)的政权组织:一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严重削弱了乡镇政府的权能。诚如一些人所指出的那样,“乡镇政府名为一级政权,实际上是一个空架子,根本无法领导和管理本区域内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缺乏应有的权威、效能和社会凝聚力。二是自主性阙如的乡镇财政制约了乡镇政府的实际“作为”。如前所述,在偏重的财政承包体制中,乡镇财政实际上依附于县财政,它并非责权统一的一级实体财政。而且,乡镇财政一般都是实行双重领导制,乡镇财政组织名义上属于乡镇政府,但其人事权和主要业务则由县级财政部门掌握。三是乡镇政府缺乏应有的人事权和行政执法权。乡镇政府的人事考核、政绩评定、职务升迁等基本上掌握在上级组织部门手中。而乡镇政府的行政执法权(如公安、司法、计划生育执法权等)大多也是直接或间接掌控在上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手中。通过这些体制性设计,使乡镇政府沦为县政府的附庸或事实上的派出机构。

“官僚化”是国家基层政权建设的一部分。近代以来,各种国家政权都试图在县以下设立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政权组织,加强对乡村社会的渗透和控制,但是,其中不少尝试和努力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没有取得预想的成效。即使在高度集权的人民公社体制中,乡镇政权也未完全实现“官僚化”,以至国家不得不通过诸如“三反”、“四清”等经常性政治运动来清除“异己”分子,确保国家意志在农村基层的顺畅贯彻。这种没有任何政治自由和公民权的基层政治制度最后终于被历史所抛弃。随之而来的是,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基层政治民主的扩大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通过规范乡镇财政的预算管理,以及国家对乡镇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加强,乡镇财政将被完全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体系之中,乡镇政府势必因此而整合到国家的政治体系之中,成为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元件”。或许有人会说:乡镇政府本身就是一级国家政权组织,理所当然是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实际的情形却不尽然:首先,乡镇政府的干部绝大部分都出身农村,他们的父辈、亲人都是农民,其中还有不少干部是土生土长的,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在实际的交往中,他们都与农民结成了纷繁复杂的关系,因而他们与其上的各级政府的“官僚”并不相同——他们往往会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或保留、或变通、或阻挠执行国家的某些政策、法令。更为重要的是,乡镇政府与其上的任何政权组织都不同,他直接面对乡村人民而治。这种面对面的治理形式,决定了乡镇政府必须摆脱衙门式的官僚作风(以及正式而严格的等级制度),保持较高的亲民性。

篇5: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根据省水利厅《关于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对农业水价改革影响专题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局组织有关人员对我市税费改革整体情况及三道河灌区近三年的农业水费征收、农业水价改革等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农村税费改革总体情况

2004年是农村税费改革的规范年。为了确保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全面落实,今年以来,襄樊市委市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减、三规范、三确保”的要求,坚持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为核心,以规范农民负担监管体系、扎实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为重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强化措施,克难奋进,确保了农村义务教育、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从2002年开始,我省全面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经过上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税费改革在我市全面铺开。农民负担大幅减轻,涉农乱收费得到遏制,配套改革逐步推进,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幅回升,干群关系明显好转,新的农村分配关系基本确立,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加快并步入良性循环。在这项建国以来的农村第三次重大改革中,各级各部门坚持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大局出发,团结一致,密切配合,以人为本,克难奋进,取得显著成效。2004年全省农业税税率由原来的7%下降为4%,附加随之下调。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定,我市严格按照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并取消农业特产税的要求,组织各县(市)区核实核准全市2004年应征农业税及附加。全市2004年应征收农业税及附加23331万元,比上年落实数40828万元减少17498万元,下降42.85%。人平减少44.2元,亩平减少29.3元。同时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全市减少农业特产税收入328万元。全市农民可得实惠1.78亿元,人平48.25元,亩平29.23元。并做到了村村减负,户户减负,确保每个农民都得到了实惠。截止年底,全市2004年农业税任务23331万元已全部完成。为使水利事业更好的服务于民、造福于民,我市水利系统响应市委市政府和省水利厅的号召、扎实稳妥的开展农业水价改革。此项改革涉及“三农”,全市各级政府对此均高度重视,2003年我市对全市水费征收进行了统一改革,2004年全市各县市区均开展了贯彻落实省政府249号令的水价改革试点工作,广大农村用户农业用水水费虚高的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用水户、乡村群众组织、各级政府反映良好,2004年无一起针对水管单位水费计收问题的上访。

二、近三年农业水价改革的进展情况和经验 下面结合我市三道河灌区的实际数据,汇报近三年我市农业水价改革工作。

(一)水价执行情况

襄樊市地处鄂西北,气候特征为降雨量偏少且分布不均、气温偏高、日照偏长、蒸发量偏大,是全省有名的旱包子。我市水利工程以水库为主,泵站众多且部分为高扬程多级提水,全市水利系统共有大小水库845座,大小泵站2224个。水利工程供水以农业灌溉为主(77%),发电为辅,同时也提供少量工业、生活、多种经营用水。

2002年,农业水费按照鄂政发[1990]13号令及襄政发[1991]3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征收,农业水费实行乡镇代收,截留、挪用水费现象突出,当年全市水利工程农业供水量119350万方,应收农业供水水费3219万元,实收1481万元,当年收取率46%。

2003年,襄樊市推行了农业水费改革,我市严格执行襄樊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农业水费改革政策,取消收费中间环节,当年农业供水量54020万方,水费应收1708万元,实收1165万元,收取率68.2%,收取率有了大幅提高。

2004年,在执行2003水价改革标准和基础上,我市各县市区均大力兴办试行省259号令的试点,在试点推行计量收费和两部制水价,当年农业供水量103181万方,水费应收2038万元,实收1688万元,当年收取率82.8%。

(二)三道河水费计收情况 2002年,农业水费按照鄂政发[1990]13号令及襄政发[1991]31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征收,即自流水费按每亩19.5公斤稻谷价计收,提水按自流灌溉的70%计收,稻谷价按省物价局下发的文件执行。年初三道河分别与灌区受益乡镇签定农业灌溉供用水合同,农业水费实行乡镇代收,截留、挪用水费现象十分严重,当年水费应收359万元,实收212万元,到位率59%,收取率低。

2003年,襄樊市推行了农业水费改革,三道河灌区严格执行襄樊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农业水费改革政策,按自流21.00元/亩、提水16.00元/亩的标准计收水费。根据襄樊市农业水费改革精神,水管单位在向灌区让利100余万元的基础上,对灌区实行灌溉经营权卖断,由宜城市个体户郭晓林以250万元买断,当年水费应收257万元,实收220万元,收取率85%。

2004年,三道河灌区被列为省、市灌区水价改革试点单位,在灌区二支渠推行了“两部制水价、一价到户的终端水价”和 “计量供水、计量收费”,即基本水价5.70元/亩,计量水价0.04元/方,末级渠系群管费6.20元/亩。二支渠以外,农业水费仍按2003年襄樊市农业水费改革政策计收。当年,水管单位将灌区分为六大经营区,面向内部职工卖断灌溉经营权,签订水费合同263万元。内部职工买断后,直接与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签定农业灌溉合同、结算农业水费。当年长渠灌区五大经营区水费已到位95%。北干渠经营区应收6万元,到位4万元。

(三)全市改革取得的成效

1、降低了水价,减轻了农民负担。针对农业水费征收过程中层层加码、搭车收费问题严重的现实,2003年,我市出台了《全市农业水费改革实施意见》,各地、各水管单位严格执行实施意见,通过四个途径,真正把水费降了下来。一是水管单位降低水价,让利于民,减少收入1850万元;二是砍掉乡镇村组中间环节不合理收费800万元;三是提水泵站从电费、维修费、管理费等“三项费用”中挤出虚高部分900万元;四是精简管水人员,减少工资支出450万元。农民实际水费负担比上年大幅度下降,亩平水费由55.9元降至30.9元,净减25元,减幅达45%。全市农民水费负担减轻近4000万元。

2、规范了收费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水费改革后,截止2004年底,全市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1792个,直接参与水费计收、灌溉管理,改变了过去由乡镇、村组征收,容易发生层层加码、搭车收费的现象,实现了供需直接见面。

3、加强了监督,形成了公开透明的水费监管机制。全市自2003年以来累计发放《农民水费收缴明白卡》100多万份、村、组两级还建立了水费公开墙,公开用水面积、公开水价、公开水费,禁止超范围、超面积、超标准计征水费的“三公开、三禁止”局面已经形成。改革使农民用上了“明白水”、交上了“明白钱”,杜绝了计收过程中的“暗箱操作”。

4、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各地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村组泵站和以村组为单元的灌溉系统,积极推行租赁承包经营或卖断经营。在改制过程中,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规范程序,公开竞标,缴纳保证金,签订规范合同。全市共有37800余处小泵站、小机井、小水库实行了租赁、承包或卖断,占全市小型水利工程设施总量的70%。通过小型水利工程设施改革,增强了经营管理者责任,提高了灌溉服务质量,减少了水资源浪费,降低了供水成本,同时也促进了水利工程维护和管理。如老河口市竹林桥镇小陈营泵站(扬程17米)通过公开竞价卖断后,每亩实收水费仅19元(不含水源费),比水费改革规定的上限还低17元。

5、推动了水管单位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多数水管单位在水费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利经济,积极推行内部改革,精简分流富余人员,扩大服务范围,加强成本核算,减人减事减支,努力实现农民负担减轻、自身正常运转的目标。如市三道河水电工程管理局2003年分流富余人员78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20%;襄城区迴龙河水库采取多种措施,先后分流人员近30人,占单位总人数的75%,在水费减收的情况下,实现了无工资拖欠、无水事纠纷、无人员上访的“三无”目标。

(四)改革经验

1、政策宣传是基础。在灌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涉水政策及水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让灌区干群明白水价改革的方向、核心和目的,使灌区广大干群支持改革、拥护改革、参与改革,抵制乱加价、乱收费。

2、领导重视是前提。我们本着“依靠不依赖”的原则,加强同灌区各级政府的沟通联系,取得理解和支持,扫清水价改革和水费计收工作中的障碍。

3、合同管理是关键。严格实行农业灌溉合同管理制度,在灌前由供用水双方签订供用水合同,明确供需双方责权利关系,严格按合同供水和收费。

4、机制创新是保障。积极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模式,鼓励农民用水户以承包、租赁等形式参与灌溉管理,使用水户参与意识增强、参与范围增大、参与程度提高,减少了水费计收中间环节,减轻了农民负担, 提高了用水管理和水费计收的透明度,提高了水费收取率。

三、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

(一)困难和问题

1、农业水价偏低,改革步履维艰

灌区目前执行的是2003年襄樊市自定的水费改革政策,未完全执行省物价局、水利厅联合颁布的农业供水价格。2004年在长渠二支渠的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经验,但推广相当困难。

2、水费计收难,到位率低

一是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会长大多数由村两委干部兼任,协会实际是“一个班子”“两块牌子”,仍然摆脱不了乡镇 “暗箱操作”,出现了强行挪用水费上缴农业税的现象。二是水费中提取的用水者协会日常经费、渠道维护等费用普遍反映不够开支,缺口部分均挪用上交水管单位水费。三是建立用水者协会后,村组水费由农民选举的协会理事负责收取,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措施,个别理事擅自挪用水费。

3、渠系老化失修严重,工程配套程度低,计量收费无法落实

三道河灌区是建国初期建设的水利工程,受当时资金、建材等条件的限制,建设标准低、配套率低,加之经过多年运行,日常维护资金投入不足,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尚不具备“计量收费”的条件,多年来一直实行按亩收费,农民用“大锅水”和用水粗放问题严重,造成水资源浪费。近年来,随着“两工”的取消,支渠以下渠系的维护问题日益突出。

4、灌溉用水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灌区水源为三道河水库,灌溉引水在由蛮河流经南漳县城时,因南漳县造纸厂、化肥厂、黄磷厂等排放工业废水,致使水质严重污染,不仅降低了土壤质量,对农作物生长极为不利,而且使灌区人畜饮水受到严重威胁。

(二)对策及建议

1、加大投入,继续搞好工程建设改造

围绕病险整治、节水灌溉、续建配套等项目建设,加快水源工程病险整治和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步伐,夯实灌区工程硬件基础。

2、加快农业水价改革步伐

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259号令,推行以“两部制”水价和“一价到户、一票到户”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水价改革,逐步取消按亩收费,不断探索新的水价形成机制、水费计收方式和经营管理体制,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建立有效地灌区投资渠道

积极探索实践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扶持、灌区水费匹配、受益群众投资投劳、社会资金为重要补充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工程维修资金投入机制,重点扶持和解决支渠以下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严重不足问题。

4、探索多元化管理模式,积极建立和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

积极建立和完善以支渠为单位的农民用水者协会,理顺水管单位、灌区地方政府、用水者协会、农民用水户四方关系,充分调动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和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实行专管与群管有机结合,有效地促进节约用水。

襄樊市水利局

篇6: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一)农村基层政权运转困难。税费改革往往导致乡村可用财力进一步减少,乡村组织的运转困难明显增大。

乡村债务负担沉重,缺乏有效的化解途径。目前乡村欠债问题突出,乡村债务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是长期积累下来的,但是税费改革后这个问题突显出来。一些乡村逐年积累起来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原本指望通过统筹和提留来维持周转并逐步得以消化,但农村税费改革后,统筹提留以及集资摊派全部取消,化解债务便成为了头等难事。据调查,清水乡累计负债额达230万元,比全乡10年的农业税及附加总和还要多;村一级也是如此,该乡7个村,村村都负债,负债额超过60万元。税费改革导致农业附加税也相应减少,使得一些全靠附加税来维持正常运转的村级基层组织感到了困难,更不用说去偿还那些陈年旧帐。

(二)农村基层干部存在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税费改革后,村级财务的缺口最终将大部分落到现任干部的工资上,村干部一年忙到头,有的只能拿到部分工资,有的甚至拿不到工资,严重挫伤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同时,在现有条件下,基层干部年老后的后顾之忧没有相应政策解决。村干部认为经济上没有“盼头”,政治上没有“奔头”。许多村没有积累只有债务,使乡村基层组织失去了经济基础,其职能相应萎缩,多数村找不到像样的人当村主任、村支书,乡村干部“含金量”大大降低,村干部一般人都不愿干。面对农村的这种情况,一些有水平、有头脑、有能力的乡村干部纷纷外出打工,谋求出路。

(三)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遇到新挑战。税费改革政策规定,村内兴办集体生产和公益事业所需资金,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办理,“一事一议”的实际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村内集体事业和公益事业的发展,这就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在具体实践中,“一事一议”制度在一定时间内难实施,目前很多村是“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一是缺乏群众基础。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偏远的山区乡镇,群众认为“一事一议”制度名义上是给自己民主权利,实际上不是要群众出劳,就是让群众出资。因此,对“一事一议”制度不热心不认可,导致有的村召开村民大会,商议集体生产公益事业,村民代表不参加会议,或者到会人数太少,会议开不成。农民群众不愿参加“一事一议”的村民大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开会没有误工补贴。税费改革前召开村民大会给予误工补贴,改革后村级收入减少,取消了误工补贴。二是缺乏经济基础。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减缓,生活较为困难,对集体生产公益事业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出劳出资超出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比如,修村组道路等等,贫困乡镇农民群众确无钱出资,导致公益事业办不成。三是任何事务村民受益的程度很难一致,不受益或受益少的农户不会交钱。特别我县农民外出打工的较多,举家外出现象十分突出,对这些外出没在家的根本就收不到钱。如水口乡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民有5000人,占了全乡总人口的34%,有的组走了只剩十来个人。

(四)农村公益事业兴办难。农村税费改革后,一方面村级财力下降,“无钱办事”的问题日显突出。另一方面村级负债面大,还债与办实事之间产生矛盾,在村级现有的财力下,既要保“吃饭”,又要还债务,还要办实事,村组干部感到很为难。尤其今年夏天,遭受了历史罕见的洪灾,一些道路、桥涵、堰渠等基础设施被破坏,这些仅靠有关部门的投入是有限的,多数要靠农民自行解决。

二、几点建议

(一)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积极化解农村债务。现阶段可用一些开拓性的办法化解乡村债务。让基层尽快渡过税费改革的“磨合期”,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一是应在全国农村开展债务清理整顿工作,用条例形式规范农村债务管理,严厉打击农村债务中的违规高息、应付款生息和利滚利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二是降息止息。严格执行各项金融政策,把各种不合理的利息降下来,同时把乡村欠款所列利息停下来,按先本后息的顺序进行偿还。三是拍卖资产。对乡村集体所属资产和资源进行拍卖,所得收入用于还债。四是债务重组。清理三角债,实行债权与债务挂钩,消除乡村作为中间方的债权债务责任;实行以物抵债,用乡村所属集体资产和实用意义不大的物资产权抵偿、减轻债务,减少资产管理费用。五是应准许省、市、县人民政府发行定期债券,偿还农村债务。六是中央财政应向农村倾斜,控制国家重点重复建设项目,节约资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偿还农村债务。

(二)合乡并村,减少财政和农民供养的干部人数。在交通、通讯、网络和计算机管理日益完善的今天,合乡并村的条件已基本成熟,更有效率和更为经济。压缩村干部数量,可以通过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等办法,进一步精减村干部数量,特别要压缩拿误工补贴的人员数量。提倡村组干部交叉兼职。另外,许多同志认为实行村干部退休制加重了农民负担,建议取消这一制度,改用更加科学、更符合农村实际的办法调动农村干部的积极性。

(三)提高干部待遇,规范干部工作职责。将村干部待遇定为每月为300-350元,由财政统一支付。为了减轻财政压力,可将乡镇事业单位富余人员下放到村任职,仍享受原工资待遇,并加强村干部的教育管理,让他们有钱办事,有能力干事。

(四)完善“一事一议”及“两工”的筹资、筹劳政策。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的有关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以利于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对于一些外出打工户的筹资筹劳,在自愿的原则下可以实行以资代劳。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继续保留“两工”,加强对“两工”使用的规范和管理,保证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一个稳定的投入渠道。在取消“两工”后,为了保证农村的水利建设,国家要加大资金投入,国家对农业的补贴,要逐步转到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大型水利工程要继续坚持以政府组织引导为主。跨地区工程要由受益范围内的单位与个人共同出资、统一兴办。鉴于目前农村存在的“一事一议”难议、难决、难实施的实际,建议国家将“一事一议”筹资纳入国家财政,主要由国家投入。

篇7: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今年,我市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全面铺开,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扎实、稳妥地推进这项工作,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这次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三取消”是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两调整”是,调整农业税政策和农业特产税政策。“一改革”是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农村税费改革是国家对农村经济利益的一次重大调整,涉及面大,影响深远。乡村两级作为农机化事业的前沿阵地,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机化事业必将产生较大影响。下面结合去县市区督导农村税费改革了解的一些情况,就农村税费改革给农机化事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影响以及如何进一步做好工作谈些粗浅的看法。

第一,改革给农机投入带来了新的问题。农村税费改革,有效地减轻了农民负担,重新理顺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有利于提高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据测算,我市平均每个农民每年减负额为35元左右。并且这次农村税费改革同时规范了面向农村的各项收费行为,从根本上解决了乱收费问题。农民负担的减轻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为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是,在农村税费改革初期,很多地方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收入明显减少,原本有限的用于扶持农机化事业的资金将更难保证,乡村两级购机补贴等政策短期内将难以继续实施。

第二,改革对农机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将更加优化,广大农民依法生产经营,照章纳税,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将不断增强,为依法管机、依法兴机带来了机遇。与此同时,随着广大农民懂法、用法水平的提高,要求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必须进一步增强执法工作的透明度,要求执法程序更加科学、规范、严谨,这对农机执法工作将是有力的促进。

第三,改革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按照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规定,承包占用土地资源成为缴纳农业税赋的基本依据,过去农民承包不承包土地都要按人头缴费,现在不承包土地就可以不缴纳农业税赋或者只缴纳少量的乡村事业公益金。这一政策变化,使一些基本脱离农业生产转而从事工商业的农民不再承包土地,为土地使用权流转奠定了基础。土地使用权流转加上这次农村税费改革对“种粮大户”的优惠政策,给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带来了机遇,会出现更多的种植大户和农场。土地规模经营是农机化发展的本质要求。

这次农村税费改革还规定,3年内逐步取消统一规定的“两工”(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这从根本上结束了传统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方式,继而结束了农民无偿出工的“人海战术”作业方式。今后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主要靠国家、集体投入和农民自愿投入,新的投入机制,为更广泛地采用机械化作业提供了保障。第四,改革使基层农机管理机构建设及其职能的发挥面临新的考验。在农村税费改革中,对乡镇所属事业单位要进行结构调整和现有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把原财政拨款事业单位转为经济实体或自收自支单位。按照这一政策,乡镇农机管理组织面临着精减或转为自收自支单位的压力,直接影响到基层农机管理组织及其人员的稳定甚至留存。

再是,随着乡镇政府发展经济的着力点由直接参与微观经济决策,转变到为生产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上来。乡镇政府将逐步放弃原来对农业催收催种的管理模式,改由市场调节。这样,一些地方对农机在关键农时季节发挥作用的重视程度势必会逐步下降,进而使农机化工作在基层政府中的地位受到削弱。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基层农机管理组织必须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加强监督,彻底消除以权谋私,乱收费、乱罚款和吃拿卡要等行为,使农机管理、执法工作相应地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是,要大力宣传农机化工作在农业产业化、国际化、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主动地阐明乡镇农机管理组织所从事的农机管理、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等是社会公益性事业,产生的是巨大的社会效益,应当纳入乡镇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保证人员工资发放和工作正常运转。

三是,乡镇农机管理组织既要履行好以农机安全生产为重点的管理职责,又要在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中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真正使农业机械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生产手段。有了作为就会有地位。

四是,基层农机管理工作要主动适应乡镇政府职能调整,改革原有的管理服务方式,转到抓农机发展环境和综合服务上来。针对目前农机经营者大多为农户或联户的实际,围绕提高农机大户的组织化程度,因地制宜地建立各类农机股份合作组织和农机协会,把农机经营户吸引到股份合作组织和农机协会中来,充分发挥协会作用,不断提高当地农机化水平和农机经营业户的经济效益,形成规范有序的农机运营机制。

篇8: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税费改革,规范乡镇财政,社会影响

试从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开始切入, 就农村税费改革对乡村政治、社会的发展的影响作用, 做一初步探讨。

1乡镇财政的规范化

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国家政策内的收费并入农业税收之中合并征收, 将乡镇的非预算收入、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这一制度设计的好处主要有三点:一是简便征收, 二是遏止农民的税外负担, 三是进一步规范了乡镇财政的收支及其管理。

在乡镇财政收支规范化的同时, 乡镇的收支结构也被模式化了。改革以后, 乡镇财政将面临巨大的收支平衡压力。

2乡镇财政的收支不平

乡镇财政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就难保收支平衡, 其收支缺口主要依赖“非规范收入” (制度外收入) 弥补。现在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了“非规范收入”, 再加上政策内的减收, 乡镇财政势必留下较大的资金缺口。另外, 还有乡镇财政的负债问题。乡镇举债的绝大部分是前几年农村基础教育达标和发展乡镇企业引起的。尽管这些债务是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就已发生, 并非农村税费改革造成的, 但是, 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形成的乡镇财政政策性缺口、收支结构及其预算管理的规范化的刚性约束, 这些改革前留下的乡镇债务问题就没有消解的希望, 原本失衡的乡镇财政, 又背负一定的债务重担,

3乡村公共用品、农民负担与乡镇政权

农村税费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乡镇政府在农民负担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 如果进一步从财税体制、县乡政权的结构关系等制度层面进行分析, 实际的情形并非如此, 乡镇政府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首先, 从财政上而言, 县乡之间始终是一种事实上的“财政承包体制”。这种承包制由于“游戏规则”的制定权掌握在上级政府手中, 下级政府始终处在被动、服从的不平等地位, 因此, 它始终是有利于上级政府, 以保证上级政府收支为基本前提。其结果是“乡镇财政高比例的收入上解和返还补贴”, 缺乏财政自主权的乡镇政府在巨大的支出压力下, 不得不在制度外“另辟蹊径”谋求资金收入。在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或地处城市郊区的乡镇, 这些制度外收入可以从乡镇企业剩余或土地收益中获得;而在广大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村地区, 乡镇的这些收入就只能在农民头上直接征收, 这样就必然形成“一税轻, 二税重, 三税四税无底洞”的现象。

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 所谓“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 事无巨细最终都会落在乡镇政府身上。由此不难理解, 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民负担问题愈演愈烈, 乡村干群冲突几乎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而且, 这种偏重的财税体制是与县乡之间既存的政治结构、人事制度等耦合在一起的, 从而在体制上进一步削弱了乡镇对县的谈判能力, 以至上级政府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地位和绝对的政治权力随意平调乡镇的财政资源。结果往往是乡镇超收不能多得, 减收却依然保持较高的上缴基数不变。由于体制内的乡镇财政自主性 (或独立性) 阙如, 严重束缚了乡镇财政的正常建设和健康发展, 迫使乡镇政府摆脱制度内财政的规范 (和非规范) 的束缚而另辟财源, 从而激励并加剧了他对制度外财政的倚赖, 最终形成乡镇制度内财政与制度外财政畸轻畸重的异常结构关系。乡镇政府对制度外财政的倚赖, 必然转化为农民负担问题。

但是, 也应当客观地看到, 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 乡镇制度外财政在乡村公共品产出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甚至直接参与到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去 (如发展乡镇企业,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 , 具有鲜明的建设性特征 (这一点不应忽视) 。在乡村公共品的供给上, 最突出的莫过于乡村中小学校的改造和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一般地, 乡村教育支出约占乡镇公共支出的50~70%。乡村教育不仅对受教育者个人、家庭、社区有好处, 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裨益。乡镇道路、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具有溢出效益, 按照“谁受益, 谁负担”的原则, 这些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生产投资应该按其实际的受益情况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别承担。然而, 在过去这些投资几乎完全或绝大部分由乡镇政府承担。除此以外, 乡镇政府还承担了许多本该由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承担的部分事务, 如民兵训练、优抚、计划生育和部分农业生产支出等。民兵训练和优抚是为了增强国防, 属于全国性公共物品, 而计划生育也是国家的根本国策, 并不反映农民的偏好。然而, 实际的情形往往却是“上级政府请客, 乡镇政府出钱”。从整体上而言,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现象, 还与我国的“二元财政结构”不无关系。国家不但包揽了城市的所有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生产 (和供给) , 甚至还将城市居民的个人福利 (如住房、养老和失业等) 囊括其内;但是, 对农村的公共品生产却较少投资, 即便是属于全国性的公共品, 也由农民负担 (除了直接的税费负担外, 还有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形成的间接负担) , 从而形成了不平等的城乡二元的财政结构。在这种二元财政结构下, 农村基层政府为了生产和供给乡村的公共品, 就不得不在体制外寻找途径。

这样一来, 乡镇政府实际上处在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为了生产和供给乡村公共品, 就不得不加重农民负担;如果不加重农民负担, 就不能生产、供给基本的乡村公共品, 满足广大乡村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在两难之中, 乡镇政府面临着双重的合法性挑战:一方面, 如果不能满足乡村人民基本的公共需求, 生产和供给最起码的乡村公共品, 乡镇政府的存在价值就被置疑;另一方面, 如果为了生产和供给基本的乡村公共品而加重农民负担超出了农民接受的界限, 乡镇政府的合法性同样会大打折扣。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减轻了农民负担, 但是同时却又将乡镇政府推向了另一种合法性危机之中, 由于他受财力所限和规范化财政的刚性束缚, 他不可能有效生产和供给乡村公共品而满足乡村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要。

乡镇财政一般都是实行双重领导制, 乡镇财政组织名义上属于乡镇政府, 但其人事权和主要业务则由县级财政部门掌握。三是乡镇政府缺乏应有的人事权和行政执法权。乡镇政府的人事考核、政绩评定、职务升迁等基本上掌握在上级组织部门手中。而乡镇政府的行政执法权 (如公安、司法、计划生育执法权等) 大多也是直接或间接掌控在上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手中。通过这些体制性设计, 使乡镇政府沦为县政府的附庸或事实上的派出机构。

农村税费改革则会进一步剥夺乡镇政府的自主性。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 乡镇政府由于存在制度外财政, 至少具有体制外的部分自主性。乡镇制度外财政的存在及其扩张, 实际上是乡镇政府自主性要求的一种异态反映。农村税费改革的一项基本内容就是取消乡镇的制度外财政, 将乡镇财政纳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之中, 这就意味着乡镇政府体制外的部分自主性也将完全丧失。

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政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是乡镇财政的规范化, 另一方面则是乡镇财政面临严重的收支缺口和债务压力。在规范化财政的约束下, 乡镇政府为了缓解自身的财政压力, 就只能仰赖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和上级财政的资金支持, 从而加重了他对上级政府乃至国家的依赖性。乡镇政府对国家依附性的累积, 将对整个乡村政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篇9: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税费改革 公共产品 财政

1、乡村公共产品、农民负担与乡镇政权的合法性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的直接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乡镇政府在农民负担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如果进一步从财税体制、县乡政权的结构关系等制度层面进行分析,实际的情形并非如此,乡镇政府也有不得已的苦衷。首先,从财政上而言,县乡之间始终是一种事实上的“财政承包体制”。这种承包制由于“游戏规则”的制定权掌握在上级政府手中,下级政府始终处在被动、服从的不平等地位,因此,它始终是有利于上级政府,以保证上级政府收支为基本前提。其结果是“乡镇财政高比例的收入上解和返还补贴”,缺乏财政自主权的乡镇政府在巨大的支出压力下,不得不在制度外“另辟蹊径”谋求资金收入。

但是,也应当客观地看到,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乡镇制度外财政在乡村公共品产出(public output)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甚至直接参与到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去(如发展乡镇企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具有鲜明的建设性特征(这一点不应忽视)。在乡村公共品的供给上,最突出的莫过于乡村中小学校的改造和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一般地,乡村教育支出约占乡镇公共支出的50-70%。乡村教育不仅对受教育者个人、家庭、社区有好处,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裨益。乡镇道路、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具有溢出效益,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这些公共品和准公共品(quasi-public good)生产投资应该按其实际的受益情况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别承担。除此以外,乡镇政府还承担了许多本该由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承担的部分事务,如民兵训练、优抚、计划生育和部分农业生产支出等。从整体上而言,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现象,还与我国的“二元财政结构”不无关系。国家不但包揽了城市的所有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生产(和供给),甚至还将城市居民的个人福利(如住房、养老和失业等)囊括其内;但是,对农村的公共品生产却较少投资,即便是属于全国性的公共品,也由农民负担(除了直接的税费负担外,还有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形成的间接负担),从而形成了不平等的城乡二元的财政结构。在这种二元财政结构下,农村基层政府为了生产和供给乡村的公共品,就不得不在体制外寻找途径。这样一来,乡镇政府为了生产和供给乡村公共品,就不得不加重农民负担;如果不加重农民负担,就不能生产、供给基本的乡村公共品,满足广大乡村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

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同时却又将乡镇政府推向了另一种合法性危机之中,由于他受财力所限和规范化财政的刚性束缚,他不可能有效生产和供给乡村公共品而满足乡村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共需要。

2、改革建议

项改革都会产生一些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农村税费改革亦不例外,而且许多负面影响并非农村税费改革本身所致,而是由于相关的配套改革没有及时跟上造成的。很显然,单纯的农村税费改革很难取得成效。在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同时,还必须进行乡镇公共财政改革、乡镇自治式政治改革和政府间的分权式体制改革。

2.1、乡镇公共财政改革,就是要消除县乡之间偏重的财政承包体制,将乡镇财政建设成为一级自主性公共财政,使乡镇财政真正担负起本社区内公共品生产、服务的职能

然而,目前的乡镇财政却承担了大量本应由上级政府和国家负责的事务,结果导致乡镇财政支出不断增长,乡村人民必需的公共品和公共服务得不到满足,农民负担加重,乡镇机构大肆膨胀等一系列问题。如果各级政府都能自觉担负起属于自己相应层次的公共品生产和服务的职能,一些不必要的乡镇机构、组织(过去有不少乡镇机构、组织是上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基于自身利益要求而设立的)也可随之撤销,乡镇政府就会因此减少大量的(外部)财政支出。另外,还必须保证乡镇财政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从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来看,农业四税很难满足乡镇财政的基本公共开支需要。市场化改革以来,农村社会也出现了较大的贫富差距,国家可以因时开征所得税、财产税和遗产税等调节性税收,将乡镇范围内的这些税收全部作为乡镇的财政收入。或者,增加国税收入的乡镇分成比重。同时,还要建立和健全转移支付制度,支持地方进行公共建设。

2.2、要想消除县乡之间偏重的财政承包体制,建立乡镇自主性公共财政,就必须同步进行乡镇自治式政治改革

乡镇自治式改革,并不是撤销乡镇政权,实行完全的“乡镇自治”。而是建立和扩大有效的乡镇人民直接参与乡镇政治的机制,增强乡镇政府的自主性和自我治理能力。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民主参与机制,乡镇财政就容易偏离乡村公共品生产和服务的职能,而成为少数人腐败的温床。“要使乡镇财政提供的服务满足辖区内农民的需求,就必须在农村进行民主制度建设,让农民有表达偏好、监督公共品生产和服务的机制,使乡镇政府受社区农民约束,执行农民的意愿”,诚如有学者所分析的,乡镇财政之所以偏离公共财政职能,其主要原因是“乡镇政府以服从上级政府而不是辖区内农民的意愿为主,社区农民缺乏显示偏好、监督和评价公共品生产的可操作程序,缺乏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实际权利”。而乡镇政府之所以会“听命”(服从、依附)于上级政府,是因为他们的权力直接来源于上级而非乡村人民,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首先改变他的权力来源问题,即乡镇政府应该由乡镇人民直接授权建立。

上一篇:百货商店的目标市场下一篇:周工作计划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