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2024-05-07

县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共6篇)

篇1:县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xx县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做好我县信访工作,根据《信访条例》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结合我县信访工作实际,制定本长效工作机制。

一、工作目标

认真接待上访群众,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积极办理群众的信访事项,加强督查督办力度,规范信访秩序,使群众的信访受理率、限时办结率、定期回复率全部达到100%,确保赴市上访明显减少,实现赴省进京“零”上访目标。

二、责任单位

县信访局、各乡镇、各单位(系统)。

县信访局负责全县群众来信来访登记、接待、转办、督办等工作,充分发挥协调作用,搞好全县信访工作。

各乡镇、单位负责做好本辖区内的各项信访工作。

三、主要任务

(一)县信访局:

1、认真阅批群众来信,热情接待群众来访,对其合法要求按照有关规定事实就是做出处理。

2、承办上级机关和领导交办的信访事项,向同级或下级机关转办、交办信访事项。

3、对承办信访事项的单位,要定期催办、督促和检查。

4、按期报结上级交办转办的信访案件,并认真审阅有 1

关部门和单位报送的结案材料。

5、做好信访安全的复查复核工作。

6、认真分析研究信访情况,及时向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信访信息。

7、认真执行信访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手续完备,程序合法,档案规范。

8、要做好上访人员的思想疏导教育工作,促进依法信访,维护信访秩序。

9、严守信访秘密,遵守信访纪律,维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

(二)各乡镇、各单位(系统)

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处理上级交办、转办、督办的信访案件;认真做好本乡镇、本单位(系统)群众信访接待工作,合理解决群众信访与诉求,做好上访群众的思想疏导教育工作,避免和控制越级上访和集体上访;定期排查本乡镇、单位(系统)的不稳定因素,发现隐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实施流程

层级信访制:通过宣传教育,使上访群众按照《信访条例》做到逐级上访、有序上访、文明上访、依法上访。群众有信访问题先到所在村、乡镇(区)、单位、企业上访,所在村、乡镇(区)、单位、企业上访不予办理或超时不予结案的,再到县信访局上访或向所在乡镇(区)、单位、企业的县级分管领导提出诉求。确需县委、县政府解决的信访问

题,由县级分管领导或县信访局提交县委、县政府专题会议研究解决。

层级负责制:明确党政一把手是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坚持信访问题“谁主管、谁负责”,“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严格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工作制度。

层级问责制:实行层层责任追究,层层问责制度,严格信访工作一票否决制。一方面追究有权处理信访问题责任单位、责任人的不负责任、不解决群众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同时,也要追究包案领导、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一方面追究缠访、闹访、窜联、煽动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等人员的责任。

包案负责制:按照县委四套班子领导工作分工及所分管乡镇(区)、单位、企业、工程、对信访案件,实行县领导包案。包案领导要做到包接待、包调查、包处理、包结案、包稳控。

限时办结制:根据《信访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信访案件全部限时办结,一般不超过两个月。责任单位办结后要出具书面结案报告,并及时回复上访人。上访人不服的,进入复查复核三级终结程序。

领导接待制:县四套班子领导分组轮流每月10日、20日、30日的上午,在信封局定期接待群众来访,面对面听取群众诉求,解决信访问题,如果10日、20日、30日是休息日或节假日的,顺延到上班后的第一日上午。各乡镇、各单位(系统)参照县四套班子领导接待信访制度,制定出本乡

镇、本单位(系统)领导接待信访制度,做到与县领导信访接待步调一致。

五、问责追究

在信访工作中,未按规定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委、县政府和县纪检监察部门视其情节轻重,给予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警告记过、调离岗位、降职降级、责令辞职、免职撤职、开除党籍公职等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按规定组织开展信访工作的,或在监管中作风不务实、行政不作为、排查不到位,导致信访问题应发现未发现、应处理未处理的;

2、对上访案件未按规定及时处理、报告或者瞒报、拖延不报、弄虚作假的;

3、对职责范围内应当办理的事项和上级交办事项拖着不办、顶着不办或推诿扯皮,造成严重后果的;

4、办事效率低,敷衍塞责,久拖不办,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或责任心不强,造成严重工作失误的;

5、对上级决定和指示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对上级明令禁止的行为,不停止、不纠正的;

6、对来访人员作风粗暴,引发热点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

7、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篇2:县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安排部署,为进一步夯实我县xxxx旅游景区安全,营造一流的旅游环境,特制订本长效工作机制。

一、工作目标

全面加强xxxx旅游景区观光设施设备、道路交通、食品卫生等方面的综合治理力度,确保旅游区内特种设备合格率达到100%,食品卫生达标率达到100%,道路交通安全率达到100%,旅游伤亡“零”事故。

二、责任单位

旅游安全监管工作由大峡谷旅游开发管理区牵头,旅游中心、公安局、交警大队、交通局、公路段、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安监局、工商局、质监局等部门参与。其中:

大峡谷旅游开发管理区、旅游中心负责旅游区旅游经营、管理的安全监督工作;组织旅游区突发事件、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调查处理工作;加强对旅行社监督管理。

公安局负责节假日期间,旅游高峰时期的安全保卫工作。

交警队、交通局、公路段负责旅游区沿线道路畅通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负责监督检查旅游区餐饮业卫生工作,同时加强旅游区疾病疫情防控。

安监局负责配合旅游中心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机制,并监督其实施,牵头处理旅游突发事件发生后安全责任调查处置。

质监局负责对旅游区特种设备运行监督管理。

工商局负责对旅游市场管理,规范旅游广告,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合同欺诈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三、主要任务

1、指导旅游行业发展,组织制定全县旅游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旅游安全监督制度,组织旅游行业人员岗位培训。

2、制定旅游景区安全应急救援预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3、加强对旅游景区设施、特种设备等方面的隐患排查力度,及时发现事故隐患,督促制定整改时限、措施。

4、加强旅游景区沿线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加大对超速、超载、超员等严重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实行车辆交叉时间通行管制,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5、加大旅游市场的管理力度,规范旅游广告,严把旅游产品质量准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损害旅游者权益的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6、加强对旅游景区食品卫生和重大疫情的监测和检查,防止食物中毒和重大疫情发生。

四、实施流程

1、成立壶关县旅游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县旅游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旅游工作的领导任组长,大峡谷旅游开发管理区主任任常务副组长,旅游中心主任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负责大峡谷旅游安全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大峡谷旅游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修订和实施;负责指导旅游企业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并督促指导企业演练;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时,负责指挥、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报告情况。

2、成立壶关县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县旅游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大峡谷旅游开发区主任任总指挥,旅游中心主任为副指挥,各有关单位负责人担任指挥部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若干小组,分工负责有关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理工作。

3、建立和完善旅游安全监督检查机制。

建立旅游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各相关单位要定人、定时、定点对旅游景区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并建立安全监督检查制度,落实安全监督检查责任制。

4、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和分级监控治理机制。

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各相关单位要定岗、定人、定时对旅游景区进行隐患排查,根据各自职能对查处的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要求被检单位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限期进行整改,做到及时发现,彻底处理。对隐患严重或不及时整改的,一律停业整顿,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经营。

一般事故隐患,由旅游企业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组织整改;重大事故隐患,由企业负责人制定方案,实施整改,并向县旅游安全工作领导组报告。

5、建立健全重大隐患挂牌督办机制。

对一些危害程度高、整改难度大、整改时间较长,可能导致发生事故隐患的,要实行挂牌督办制。所有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必须明确责任领导、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时限和应急预案,加强监控,确保整改到位。对挂牌督办的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要组织安全部门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要向县旅游安全工作领导组提出恢复生产的书面申请,经县旅游安全工作领导组审查同意后,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并及时核销挂牌。

6、建立联合执法监管机制。

在节假日和旅游高峰时期,旅游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要协

调各相关成员单位抽调专人加强旅游安全工作监管。各成员单位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协调下,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实行联合执法,确保旅游高峰时期旅游安全。

五、问责追究

在旅游安全工作中,未按规定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委、县政府和县纪检监察部门视其情节轻重,给予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警告记过、调离岗位、降职降级、责令辞退、免职撤职、开除党籍公职等党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未按规定组织开展旅游工作的,或在工作中作风不务实、行政不作为、排查不到位,导致旅游安全隐患应发现未发现、应处理未处理的;

2、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设备颁发有关证照,或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设备没有吊销有关证照的;

3、对旅游区内重大安全隐患或违法行为查处不及时的;

4、对旅游区重大安全隐患或伤亡事故未按规定及时报告、或瞒报、少报、不报、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

5、对旅游区发生事故后未及时组织抢救或擅离职守的;

篇3:工会长效工作机制浅析

1. 工会的内涵以及属性。

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 它反映工人之间的一种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 是国际社会公认的社会政治组织。工会作为一种社会政治团体, 具有双重属性, 即政治性和社会性。工会的政治性体现为它是一个阶级的组织, 它的阶级性主要表现在, 首先在组织成分上, 其成员必须属于工人阶级范围之内;其次在代表的利益主体上, 工会不仅要为工人的眼前利益而斗争, 而且还要为工人阶级的长远利益而奋斗;最后在政治方向上, 工会最易于接受工人阶级正确的领导, 以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理论基础, 根据本阶级政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 实现工人阶级的最终奋斗目标。工会的阶级性体现为它是一个群众性组织。工会的这种群众性, 是指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群众性组织的广泛性, 即它几乎包括了工人阶级全体成员, 主要表现在组织的广泛性、工会内部的民主性以及工会组织和参加的自愿性。

2. 工会工作及其主要内容。

在我国,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 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的基本职能主要是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其主要内容包括: (1) 源头参与民主管理, 如召开职代会、签订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提合理化建议、参与涉及职工利益各项政策制度的修订等; (2) 提高职工素质, 如进行岗位培训、开展劳动竞赛、岗位技术练兵等; (3) 关心职工生活, 如监督本单位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改善工作环境, 关心职工疾苦、对困难职工进行帮扶, 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等; (4) 工会自身建设, 如健全工会组织、按时收缴工会经费、提高工作能力等。

二、建立工会长效工作机制的必要性

工会长效工作机制, 顾名思义就是能够保障工会工作长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有效作用的制度体系。工会长效工作机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 它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1. 十八大报告提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落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这是我们党立足于初级阶段国情, 坚持“第一要务”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由原来的“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发展到现在的“五位一体”, 强调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升华之举。这就要求工会组织深刻领会、牢牢把握, 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大局, 充分发挥组织、引导和动员职工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力量。因此, 建立工会长效工作机制, 是大力推进工会制度建设, 围绕各条战线职工主力军作用的发挥, 找准着力点、切入点, 谋划新思路、提出新举措、开辟新途径, 在各自岗位作出新贡献, 从各自领域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2.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变革之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工会作为国家政府的重要社会支柱, 起到的作用愈加繁重, 工会所涉及的工作范围也将愈加繁杂。

这种不断增加的要求需要工会组织以发展的理念来解决人士和分析当前社会工作, 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工会工作, 不断探求和总结工会工作规律, 致力于工会长效工作机制的建立, 努力促使工会工作由短期活动型向长期有效性转变。唯有如此, 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基层工会组织的创造活力。建立工会的长效工作机制, 能够将工会内部循环系统与工会外部社会环境系统实现对接, 进而实现工会工作的良性互动, 促进工会工作与时俱进, 保障基层工会组织的旺盛活力。

三、建立工会长效工作机制的建议

深刻领会和贯彻党的十八根本宗旨, 是做好工会各项工作的基础, 也是实现工会长效工作的基础。党的十八大要求工会组织始终把握好企事业单位发展大局, 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健全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 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因此, 工会组织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目的, 大力加强工会民主管理和改善民生的基础工作,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建立工会长效工作机制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 即要有出于自身利益而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由此可见, 一个健全完善、运作有序、务实高效的工会长效工作机制, 应该包括组织领导机制、代行职能机制、维权保障机制、民主管理机制、载体阵地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等部分。

1. 组织领导机制。

健全完备的组织领导体系是工会决策、执行以及实施政策的前提。工会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建设既是党组织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中国工会保持自身先进性的重要政治条件, 还有着鲜明的群众性的特点。健全工会组织领导机制, 需要各级工会充分发挥“党建带工建, 工建服务党建”工作机制, 认真倾听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充分了解职工群众的愿望和呼声, 做出符合职工群众需要的决定, 减少工作中的片面性。

2. 代行职能机制。

工会是群众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 是党联系群众职工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是广大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和代表者。工会作为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机构, 担负着重要而具体的工作任务;这就需要工会组织根据《工会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在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 尽快明确工会组织代行职能的重点、方式、内容以及责任等等, 为基层工会开展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使工会真正成为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提供强有力支撑。

3. 维权保障机制。

保护职工权益免受侵害, 对企业执行劳动法情况进行监督调查, 是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工会维权保障体系建设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首要手段。职工权益是一个涵盖多个方面的综合体, 既包括经济权益如取得劳动报酬、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益等, 又包括政治、文化权益等。工会维权保障机制建设, 需要从工作队伍建设、工作渠道布局以及工作程序布局三个方面进行: (1) 工作队伍建设。工会工作队伍建设首先应当树立起“万里长征始于足下”的务实精神, 在积极培养和提高现有工会干部队伍理论素质方面下苦功夫, 同时通过具体维权工作实践不断锻炼和提高工会干部主动维权、依法维权和科学维权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其次, 工会组织应该在党组织的领导下, 充分利用一切合理合法的方式手段, 不断地向广大职工宣传新的《工会法》和党中央、全国总工会关于工会领导的维权机制建设的精神, 逐步使广大职工提高社会主义的民主意识, 明确选择工会代表的条件要以维权为核心的标准, 珍视个人的民主权利时, 逐步把那些乐于善于为职工维权的代表推举到工会干部岗位上来。 (2) 工作渠道的布局。应该注意以保证最大覆盖面和全面畅通为标准去布控维权的渠道, 充分发挥基层兼职干部队伍接触实际、熟悉职工生活与工作等优势, 主动发现职工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 并且逐步建立起维权工作信息互通和反馈制度。 (3) 工作程序的布局。应该注意根据职工反映的问题性质和程度的轻重缓急, 以简便、快捷、得体和实效为标准, 逐步建立处理各种不同劳动关系矛盾的程序, 并使之制度化。

4. 民主管理机制。

民主管理长效机制建设问题是工会工作者尤其是基层工会干部的一个热门话题, 也是工会长效工作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重点在于集体合同制度与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1) 在集体合同制度上, 要坚持每两年续签一次, 并加强执行监督管理工作, 对实践中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及时根据《集体合同》规定对劳动标准进行完善修订。 (2) 要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设,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是中国基层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坚持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实实在在的作用而不能使其成为一种形式, 表决方式应该实行票决制, 闭会期间职工代表要通过民主议事会、职工代表视察等形式发挥作用, 企事业单位重大事项决策研究应邀请职工代表列席或旁听。

5. 载体阵地机制。

工会是各项工作有效进行的载体和阵地, 工会工作的落实水平受载体机制建设程度的影响。深入研究大胆探索适应新形势下增强工会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有效载体以及有形阵地, 是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载体建设主要包括维权载体、帮扶载体和宣传教育载体。 (1) 维权载体建设。工会应利用职代会、联席会议、三方协商机制以及再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等, 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2) 帮扶保障载体。帮扶保障工作是工会载体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包括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协助党政做好困难职工群体工作、举办职工互助保障活动以及促进再就业工作, 做好职工劳动工资及职工福利工作等诸多方面。 (3) 宣传教育载体。作为企业的宣传教育载体, 工会不仅要办好自身的宣传报刊, 更要充分利用主流媒体, 大力宣传工会组织劳动关系稳压阀、企业发展助推器以及职工群众代言人的重要作用, 树立职工时代新形象;并且教育职工民主管理意识、维权保障意识等。

6. 考核评价机制。

考核评价机制是提升工会组织运行效率的核心手段, 也一直是工会工作的难点。建立良好的考核评价机制, 首先要建立工作流程标准, 即通过对整个工作活动流程用图表形式描述, 并对关键控制点着重说明的一个方法。在工作流程中, 工作活动的先后次序、工作活动成果以及相应的责权体系都被固定化和标准化, 通过建立工会工作流程标准, 指引工会干部工作, 明确相应职责;其次要对工会考核评价分类, 新的绩效考核体系要在强化企业工会的统一指挥的基础上照顾各区域工会的自身情况, 可将考核评价体系分为基础考核、重点考核、区域考核、抽查考核四个组成部分并规定相应的权重比例;最后要在制定考核评价计划、绩效沟通与辅导、考核评价与反馈等几个方面完善考核评价过程管理;此外, 还要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7. 激励约束机制。

工会组织需要持续的创新和改变以应对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变, 因此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建立动力机制, 具体包括内部动力机制和外部动力机制, 内部动力机制就是树立共同的愿景, 增强工会组织工作的能力和职工参与工会民主管理的能力;外部动力机制主要是激励和竞争机制, 通过考核评价体系运行的结果作为考核、提拔工会干部的必备条件之一, 同时还要有吸引职工参与工会管理的激励措施, 对积极参与工会工作的职工或职工代表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最为重要的是要有有效的投入机制,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从而保证工会工作必要的经费支持。

参考文献

[1].解鲁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实现工会工作创新发展[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09 (3) :7-9

[2].宋文尚.企业工会工作创新发展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J].中国职工教育, 2009 (7) :42-43

[3].袁伯清.完善工会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09 (3) :13-15

篇4:构建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1. 建立好农民培训需求和培训机构的能力衔接。要向社会公示培训机构、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费用等相关培训“菜单”信息,让农民自己来“点菜”。要改变农民想学无处学,培训机构有力无处使的局面。

2. 注意短期培训和中长期培训相衔接。坚持多样化办学,短期培训虽然时间短,但见效快、成效好,能较快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中长期培训却能培养知识更全面、技能更优秀的农村劳动力,是打造劳动力品牌的重要手段。

3. 重视涉农部门和培训机构的衔接。培训机构要在培训质量上下功夫,涉农部门要在政策指导、资金投入、信息公开上下功夫,努力营造良好的培训环境。

4. 搞好县、乡、村培训网络的衔接。由于农民教育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因此就需要优化配置培训机构,建立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同时,在县、乡、村、组确定专门的培训联络员,专人负责农民培训联系工作。

二、有效整合培训资源,拓宽农民培训的主阵地

1. 建立完善农民培训基地。要把职教中心、农广校等职业教育资源纳入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骨干基地,充分发挥骨干基地的培训优势,同时,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作用和农民夜校的作用,拓宽培训面。

2. 整合培训资源,提高培训效果。农民培训项目很多,来自政府的不同部门,但项目培训间的相对独立性,在农村农民培训上出现“撒胡椒面”现象,导致“事倍功半”。

3.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农民培训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的事业,培训的种类繁多,涉及的行业较多。因此,一定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农民教育培训中长期规划,建立配套完善、便于操作的政策措施。这就需要政府来统筹,做到政府统筹领导、统筹规划、统筹管理、统筹经费,建立一个在政府领导下,农业、劳动、教育、科技等相关部门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广泛参与的培训机制。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和技能培训与服务,在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4. 创新培训模式,确保培训效果。农民培训工作应坚持“依照农民意愿培训,依照主导产业办班,依照市场机制授课,依靠社会广泛参与”的思路,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一是进村入户,建立村级教学点,结合产业特点,进村办班,深入田间地头,举办“田间课堂”、“地头课堂”;二是积极组建农民夜校,使农民不出村组、不误农时,利用闲暇时间就能学到科技知识;三是积极发挥广播、网络和手机信息的作用,通过网络信息、手机短信的形式,向农民发送有针对性的农事信息;四是在培训上实行“培训劵制度”,给农民选择培训方式的自由,农民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参加培训。

5. 建立多元化的培训投入机制,确保培训经费。要建立在政府主导下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政府主导,多方筹措”的培训投入机制。建议采取三部分来筹措资金,一是县级财政要每年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二是进一步拓宽农民教育培训的资金来源,通过财政拨一些、部门拿一些、培训机构让一些、社会筹一些等多途径筹措培训经费,建立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项基金;三是积极争取培训项目,整合培训项目资金,以项目为支撑,合理地使用培训资金,使培训资金发挥最佳效应。

篇5:县钢铁行业安全长效工作机制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夯实我县钢铁行业安全生产基础,确保工业经济安全快速发展,促进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结合我县钢铁行业实际,现制定此长效工作机制。

一、工作目标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明确钢铁行业监管责任,加强钢铁行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高钢铁行业安全生产水平,规范钢铁行业安全生产秩序,落后生产设备或工艺淘汰率达到100%,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率达到100%,特种岗位全员培训、持证上岗率达到100%,有毒有害物质排放率达到95%以上,保持我县钢铁行业安全生产良好势头,确保钢铁行业生产“零”事故目标。

二、责任单位

钢铁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由县经贸局、县安监局、县质监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电力公司和各涉钢铁行业乡镇政府负责。其中:

县经贸局是牵头单位,负责对全县钢铁行业安全生产的检查监督管理综合工作。

县安监局负责钢铁行业指导协调和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和专项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县质监局负责钢铁行业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以及特种设备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工作。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钢铁行业劳动用工情况的执法检查以及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县供电公司负责钢铁行业动力用电设施的检查监管工作,重点配合钢铁企业重大安全隐患治理和安全事故处理中的限电、断电和没收供电设施工作。

各涉钢铁企业的乡镇政府负责本区域内钢铁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工作。

三、主要任务

1、指导协调和监督企业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监督检查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工作。

2、组织、指导和协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体系。

3、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4、监督和管理企业劳动用工情况,劳动用工防护用品使用情况,企业执行国家颁布的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标准情况,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5、监督和管理特种设备核准合同书的发放工作;管理锅炉、压力容器、防爆电气等特种设备的质量监督和安全监察工作;组织、指导并监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核、认证工作。

6、监督和管理钢铁行业逐步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和工艺情况。

7、监督和检查钢铁行业落实“五个强化”措施。即强化投入,强化培训、强化管理、强化机制、强化检查。

8、积极构建钢铁行业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拓展安全管理思路,创新安全管理制度。

四、实施流程

1、建立目标责任落实制度。经贸、安监和质监等部门要对钢铁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目标、任务、责任和要求量化明确,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建立联席例会制度。由经贸局牵头组织相关单位,每月至少召开一次钢铁行业安全管理工作例会,定期通报各项工作情况,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研究具体解决办法和措施,加强协调配合,提高监管效率和效果,构建管理有力,监管有效的钢铁行业综合监管网络,确保钢铁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3、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对于在规定期限内制止处理不了、没有实施关闭取缔或问题较重、难度较大、典型较突出的行为,经贸局或所在乡镇政府要报告县政府,由县政府统一组织力量,实行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处理。在整治处理中,要服从大局,加强协作,紧密配合,协调作战,形成合力,确保我县钢铁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

4、建立总结考评制度。经贸、安监、质监、劳动、电

力等部门和各乡镇,按照“一季度一小结、半年一总结、每年一考评”的要求,对本单位任务分解监管工作进行阶段总结和年终考评。

五、问责追究

在钢铁行业安全生产监管中,未按规定履行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委、县政府和县纪检监察部门视其情节轻重,给予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警告记过、调离岗位、降职降级、责令辞职、免职撤职、开除党籍公职等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未按规定组织开展钢铁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或在监管中作风不务实、行政不作为、排查不到位,导致钢铁企业安全生产隐患应发现未发现、应治理未治理的;

2、对辖区发现非法违法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

3、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钢铁企业颁发有关证照的,或对存在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的钢铁企业没有吊销有关证照的;

4、对钢铁企业重大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查处不及时的;

5、对钢铁企业重大安全隐患或伤亡事故未按规定及时报告,或漏报、瞒报、少报、不报、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

6、对钢铁企业重大安全隐患和伤亡事故报告、举报未及时受理、给予明确答复的;

7、对隐患排查中或在安全事故处理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纵容包庇的;

8、为违法、违规生产企业充当保护伞的;

篇6:县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中国共产党**县委组织部

(2007年6月4日)

中央、省委出台六个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以下简称“六个长效机制”)以来,**县各级党组织以实施“五项工程”为载体,全面贯彻落实“六个长效机制”,切实抓好党建,较好的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安仁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现就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六个长效机制文件进行“回头看”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注重经常性教育,实施党员素质提升工程

围绕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积极构筑以县委党校为龙头,以乡镇党校、农校、夜校和村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为主体的县、乡、村三级培训教育网络和48个党员教育基地(其中有县烈士陵园、县博物馆朱德轿顶屋军事会议遗址、唐天际将军故居等18个红色教育基地,坪上食用菌科技示范园、东南阳光公司万亩脐橙基地等20个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8个城镇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采取举办培训班、上党课、举行报告会和印发宣传册子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培训教育活动。截止2007年5月底,全县共举办培训班86期,上党课113次,印发《六个长效机制汇编》小册子2000余本发放到各基层党组织,通过举行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36场,全县10000余名党员通过教育,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增强能力和实用技能。特别是组织编写了《点水成金的人——记共产党员何贵平》、《共产党人风采》等教育读本2万册送发至每一名党员手中,组织全县党员学习何贵平、吕金生、周名发、周文正、周卫平、侯夏生等一批党员先进典型,学习了他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4月12日至22日,县委又分三批对全县1000多名基层干部进行了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六个长效机制文件、《江泽民文选》章节、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人大、计生知识等内容,传达、贯彻落实了中央、省、市精神,更新了基层干部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基层干部的处事能力。同时还举办了勤廉支部书记巡回报告会,在基层干部中反响很大。通过完善学习制度,结合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党员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安排党员教育内容,把党员学习培训和自学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通过有力措施,广大党员干部掌握了六个长效机制文件的精髓,熟悉了基本内容,增强了贯彻落实文件要求的自觉性。

(二)全面落实“三求”,实施党员“三培养”工程

我们在发展党员中,坚持在程序上求规范,在标准上求严格,在结构上求优化,认真实施“党员三个培养工程”,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一是在程序上求规范。大力推行发展党员培训制、票决制、公示制、责任制,切实提高党员发展的透明度,确保党员发展步入规范化轨道。二是在标准上求严格。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细则(试行)》要求,在党员发展中坚持做到了“六不发展”,即培养、考察未达到规定时限的不发展、未经过“政治审查”的不发展,未经培训或培训后考试不及格的不发展,党内外测评推荐票没过半的不发展,未经过公示或公示后有情况反映且属实的不发展,表现一般、特别在农村中不能发挥“帮带”作用的不发展的。三是在结构上求优化。制定《党员发展规划》,对新发展党员的结构、分布、重点和措施作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做到“四个突出”,即在对象上,突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退伍军人和干部;在结构上,突出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在领域上,突出生产一线;在布局上,突出在边远地区、妇女、弱势行业和高危险性岗位。我县党员队伍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2006年,全县共新发展党员296名,其中女党员99名,占34;35岁以下的252名,占85.1;生产一线的274名,占92.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76名,占93.2。特别是在我县11个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中,坚持“三求”,不为求任务的落实而搞突击入党,严格把好关,求质量不求数量。

(三)积极搭建平台,实施党员先锋工程

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们通过创新机制入手,实施“党员先锋工程”,着力激发党员队伍的创业热情。全县党组织普遍建立了结对帮扶制度、办好事实事制度、信访制度、服务承诺制度、首问责任制度等,以自身优势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据统计,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全县共建立党员服务点32个,公开设置意见箱、热线电话等140个,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500人次,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群众结成帮扶对子5600个,帮扶困难群众12000多人,提供扶贫救灾资金380余万元,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3200多个,送发《中央1号文件》等宣传小册子10万余

份,传授实用技术118项,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此外,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自身的能力,为进一步服务群众打好坚实基础。今年4月29日至5月25日,我县各乡镇党委、机关系统分工委(党委)、各单位党组等陆续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严格按照流程,实行公告公示,广泛征求意见,采取谈心交心制、整改责任制等,并派出组织、纪检等部门人员进行指导、监督,不走过场、不图形式,不耍花枪,扎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写好整改方案,进行公示,加强自身班子建设。为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县委在5月27日召开的全县干部作风建设大会宣读了由**县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小组下发的关于对三个单位5名人员纪律散漫作风飘浮的通报,并由县纪委监察局对这5人进行警示谈话,责令写出深刻检讨,扣发5人当日工资、奖金、补助,取消其2007评先评优资格。截至目前,该县共开展作风名查暗访活动12次,查处违纪违规问题18个。此外,还把抓好会风整顿作为切入点,两次通报批评不到会、缺会等缺席会议人员并责成写出书面检讨后。并要求全县干部职工要对照通报开展讨论,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作风,尽职尽责为群众服务。

(四)倾心帮扶解困,实施党员关爱管理工程

一是帮党员建家安家。针对我县部分外出流动党员和非公有制企业没有建立党组织,党员难找组织的情况,加大了在非公有制企业和流动党员集中的地方组建党组织的力度。在县政府驻东莞办事处设立党委1个,下属支部5个,为530多名外出流动党员构筑了一个稳定的“家”。在11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7家已单独建立党组织,还有4家计划在七一前夕全部建立党组织。针对部分村党组织无组织活动场所的情况,争取上级为32个村建立组织活动场所立项。目前,第一批扶建的11个村已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第二批扶建的21个村,主体工程已经完成,6月底将可以交付使用。二是建立党员关爱新机制。先后制定下发了《贫困党员救助实施办法》、《党员互助基金管理办法》、《党员发展经济扶持资金管理暂行规定》和《农村有突出贡献党员津贴发放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和办法,为从党内帮助贫困党员脱贫致富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使贫困党员真切地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同时也进一步激发贫困党员艰苦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党员管理新机制。建立了“一章一牌一证”制度,加强党员管理,要求每一名党员身上佩戴一枚徽章、办公桌上放好一块党员服务公示牌、手持一本党员证;制定了《关于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党员进行帮助教育和组织处理的意见》,畅通党员“出口”机制;制定了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制度、农村无职党员激励机制、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四是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新办法。在对全县党员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为530名流动党员换发了新式《流动党员活动证》,并为他们找到了新的支部。严格按照新的组织关系接转办法,认真做好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并做好接转后续,为流动党员的就业、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方面提供全面服务。截至5月底共接转组织关系30份,均已落实好各项政策。

(五)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党建联点责任工程

成立了党建领导小组和基层党建领导小组,经常召开会议研究党建,并把基层党建纳入地方党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协助抓好联系点党建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办党建联系点制度,规定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确定一个县直单位、一个乡镇、一个企业、一个村(社区),作为党建的联系点,各县直机关单位党员领导干部也要确定一个基层单位的联系点,党员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下属单位或组室,每个乡镇党委领导干部要联系一个村支部,帮助抓好党建。同时,要求每位党员领导干部每年到联系点调查研究不少于3次,并帮助联系点解决实际问题不少于2个。

二、经验与存在问题

我们认为我县贯彻落实“六个长效机制”,促进党建取得成效的基本经验是: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六个长效机制”落到实处的有效措施。只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将“六个长效机制”细化为具体的制度,使党建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才能取得长效性。坚持以人为本是推进党永葆先进性的核心原则。党建是做人的,重点是做人类社会先进分子——党员的。在中,既要明确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又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和正当利益需求,帮扶关心他们;既要注重发挥他们的作用,又要着力提高他们的素质。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永葆先进性。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党建的根本保证。制度再好,要靠人落实;活动要取得实效,要靠各级领导关心支持、精心组织。经常组织开展活动是推进党建的有效载体。组织部门和各级党组织只有经常开展活动,为党员开展教育培训提供了平台,为他们干事兴业提供了舞台,党组织才有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党建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

我县贯彻“六个长效机制”也存在的薄弱环节是:乡村两级党组织活动经费难保障。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明显减少,债务包袱沉重,乡、村两级党组织经费严重短缺,运转困难,部分村支部党员活动室设备老化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农村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不能很好地坚持。农村党支部“有堡无兵”现象突出。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外流,既造成了大量的农村党员流动,又直接造成发展新党员难有对象。部分农村留守党员素质偏低、能力偏弱,不能有效地参与到基层组织建设活动中。青年党员发展、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等的削弱,使得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缺乏生机与活力。

在今后中,我们将保持好的经验做法,克服困难,努力把做得更好。

《县贯彻六个长效机制文件回头看情况汇报》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县贯彻六个长效机制文件回头看情况汇报。jU8

份,传授实用技术118项,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此外,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自身的能力,为进一步服务群众打好坚实基础。今年4月29日至5月25日,我县各乡镇党委、机关系统分工委(党委)、各单位党组等陆续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严格按照流程,实行公告公示,广泛征求意见,采取谈心交心制、整改责任制等,并派出组织、纪检等部门人员进行指导、监督,不走过场、不图形式,不耍花枪,扎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写好整改方案,进行公示,加强自身班子建设。为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县委在5月27日召开的全县干部作风建设大会宣读了由**县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领导小组下发的关于对三个单位5名人员纪律散漫作风飘浮的通报,并由县纪委监察局对这5人进行警示谈话,责令写出深刻检讨,扣发5人当日工资、奖金、补助,取消其2007评先评优资格。截至目前,该县共开展作风名查暗访活动12次,查处违纪违规问题18个。此外,还把抓好会风整顿作为切入点,两次通报批评不到会、缺会等缺席会议人员并责成写出书面检讨后。并要求全县干部职工要对照通报开展讨论,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作风,尽职尽责为群众服务。

(四)倾心帮扶解困,实施党员关爱管理工程

一是帮党员建家安家。针对我县部分外出流动党员和非公有制企业没有建立党组织,党员难找组织的情况,加大了在非公有制企业和流动党员集中的地方组建党组织的力度。在县政府驻东莞办事处设立党委1个,下属支部5个,为530多名外出流动党员构筑了一个稳定的“家”。在11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7家已单独建立党组织,还有4家计划在七一前夕全部建立党组织。针对部分村党组织无组织活动场所的情况,争取上级为32个村建立组织活动场所立项。目前,第一批扶建的11个村已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第二批扶建的21个村,主体工程已经完成,6月底将可以交付使用。二是建立党员关爱新机制。先后制定下发了《贫困党员救助实施办法》、《党员互助基金管理办法》、《党员发展经济扶持资金管理暂行规定》和《农村有突出贡献党员津贴发放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和办法,为从党内帮助贫困党员脱贫致富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使贫困党员真切地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同时也进一步激发贫困党员艰苦创业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党员管理新机制。建立了“一章一牌一证”制度,加强党员管理,要求每一名党员身上佩戴一枚徽章、办公桌上放好一块党员服务公示牌、手持一本党员证;制定了《关于对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党员进行帮助教育和组织处理的意见》,畅通党员“出口”机制;制定了社区党员分类管理制度、农村无职党员激励机制、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四是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新办法。在对全县党员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为530名流动党员换发了新式《流动党员活动证》,并为他们找到了新的支部。严格按照新的组织关系接转办法,认真做好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并做好接转后续,为流动党员的就业、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方面提供全面服务。截至5月底共接转组织关系30份,均已落实好各项政策。

(五)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党建联点责任工程

成立了党建领导小组和基层党建领导小组,经常召开会议研究党建,并把基层党建纳入地方党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把协助抓好联系点党建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和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办党建联系点制度,规定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确定一个县直单位、一个乡镇、一个企业、一个村(社区),作为党建的联系点,各县直机关单

位党员领导干部也要确定一个基层单位的联系点,党员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下属单位或组室,每个乡镇党委领导干部要联系一个村支部,帮助抓好党建。同时,要求每位党员领导干部每年到联系点调查研究不少于3次,并帮助联系点解决实际问题不少于2个。

二、经验与存在问题

我们认为我县贯彻落实“六个长效机制”,促进党建取得成效的基本经验是:加强制度建设是推进“六个长效机制”落到实处的有效措施。只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将“六个长效机制”细化为具体的制度,使党建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才能取得长效性。坚持以人为本是推进党永葆先进性的核心原则。党建是做人的,重点是做人类社会先进分子——党员的。在中,既要明确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又要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和正当利益需求,帮扶关心他们;既要注重发挥他们的作用,又要着力提高他们的素质。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永葆先进性。加强组织领导是推进党建的根本保证。制度再好,要靠人落实;活动要取得实效,要靠各级领导关心支持、精心组织。经常组织开展活动是推进党建的有效载体。组织部门和各级党组织只有经常开展活动,为党员开展教育培训提供了平台,为他们干事兴业提供了舞台,党组织才有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党建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

我县贯彻“六个长效机制”也存在的薄弱环节是:乡村两级党组织活动经费难保障。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收入明显减少,债务包袱沉重,乡、村两级党组织经费严重短缺,运转困难,部分村支部党员活动室设备老化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农村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不能很好地坚持。农村党支部“有堡无兵”现象突出。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外流,既造成了大量的农村党员流动,又直接造成发展新党员难有对象。部分农村留守党员素质偏低、能力偏弱,不能有效地参与到基层组织建设活动中。青年党员发展、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等的削弱,使得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缺乏生机与活力。

在今后中,我们将保持好的经验做法,克服困难,努力把做得更好。

上一篇:培训学习工作月度总结下一篇:素质教育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