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沟小学安全防范长效工作机制

2024-04-26

丁沟小学安全防范长效工作机制(共7篇)

篇1:丁沟小学安全防范长效工作机制

丁沟小学安全防范长效工作机制

根据县综治委《转发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以及县、镇教育部门有关安全文件精神,学校高度重视校园安全长效工作机制建设,从根本上预防学校重大恶性案件以及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校园安定有序。

一、明确学校安全防范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以落实校园安全工作责任制为核心,以强化校园安全防范工作为重点,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为载体,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多管齐下、全体教职工参与,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长效工作机制,为学校教育科学发展,促进学生安全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2、工作目标。学校安全管理制度齐全,人防、物防、技防设施建设完善,自我防范能力全面提高;学校安全隐患全面整治,安全防范措施有效落实,危害学生、儿童人身安全的案件和事故有效遏制;校园安全防范工作的组织网络、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健全,校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化水平全面提升。

二、全面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

1、学校管理机构健全,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落实学校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持在全体教职工中实行一岗双责。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安全措施。

2、调整充实学校保卫力量。设置治安保卫机构,配备两名专职治安保卫人员、两名专职门卫。保安人员全部经岗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并建立保安人员管理制度,装备器械配备齐全,确保保安人员依法有效开展工作。

3、完善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学校建有各种应急预案17个:防盗应急处置预案,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制度,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防洪抗汛应急预案,缙云县第二实验学食物中毒处置预案,消防火灾应急处置预案,流行疾病应急处置预案,雷电暴雨灾害、地质等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校园突发治安 暴力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学生外出活动中交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关于学生群殴、伤害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校园周边治安处置应急预案,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踩踏和坠落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校外集体活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体育活动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收到恐吓电话或信件应急处置预案。学校建立了保安员防护装备器材管理使用规定,学生出勤点名制度,学生请假制度,学生非常规离校通报家长制度,进出校门登记制度,刀具等危险物品管理制度,校园夜巡值班制度,学校领导、教师值周制度,信息员的确定与管理制度,预警工作定期会议交流制度,重大信息提供的奖励制度,每日值班制度,安排年轻力壮的教职员工担任治安员,参与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和治安执勤;严格实行外来人员、车辆登记制度,内部人员、车辆出入证制度,家长接送制度;学校放学教师护送制度,严格按照食品卫生管理的流程和

要求规范食堂管理,非食堂工作人员严禁进入操作间;严格实行每月安全隐患自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学校技防设施建设完善。配齐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和报警设施。校园监控室24小时有人值守,并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并经过公安机关对校园技防系统的检查验收。

5、协调关系,加强周边环境治理。

学校尽全力协调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学校周边的关系,争取他们全方位地支持。加强警校共建工作,学校聘请壶镇派出所楼兆法同志为法制副校长兼法制辅导员,定期参加家长会,听取意见建议,督促家长做好学生的安全防范和安全教育工作。严厉打击破坏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人和事,依法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同时,注重协调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消除误会,增进了解,密切关系,努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家长的配合。要教育学生远离网吧、游戏厅等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远离无证摊贩等。

6、加强教育,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设置要求,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每学期开展一次以上以学生自身防护等为主题的安全防范教育,每学期组织一次学生疏散逃生演练活动。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师生的安全防范知识和卫生常识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防电、防火、防水、防毒及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措施等方面的学习,并注重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

广泛宣传,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电视、黑板报、校刊班刊、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通过讲座、主题班会、学生团队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宣传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要求以及安全防范知识等。积极引导师生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丁沟小学 2011年9月

篇2:丁沟小学安全防范长效工作机制

及责任追究制度

隆胜学校

2009年3月

隆胜学校安全防范长效工作机制及责任追究制度

为了强化领导教师及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加大学校综合治理力度,确保学校师生人身安全,出现事故除校长是学校第一责任人外,为使其它相关人员责任追究有据,特制定隆胜学校安全防范长效工作机制及责任追究制度。

一、值周领导:严格执行《隆胜学校2009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安排意见》,负责一周内教育教学管理检查工作。出现事故负间接责任,要视情节轻重,追究其行政责任,并承担事故费用的10%——15%,各学校、园要按照《隆胜学校带班领导和值周教师安排表》进行工作。

二、每天值班领导:严格执行隆胜学校领导值班制度,负责一天内24小时的教育教学管理检查工作。出现事故负间接责任,要视情节轻重,追究其行政责任,并承担事故费用的10%——15%,各校、园要列出具体的责任人。

三、科任教师:当堂课任课教师是该节课班级安全的直接责任人,要严格执行《隆胜学校综合治理工作实施细则》,科任老师上课前要清点学生人数,问明缺勤原因,并及时与班主任联系,掌握学生去向。出现事故,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并承担事故费用的10%——20%,各学校、园要列出具体责任人,因体罚学生造成的经济损失由直接负责人全部负责。扩招进来的学生作为介绍教师要负责该生在校期间的思想表现,若出现重大违纪行为,介绍教师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和经济赔偿,承担事故费用的7%——12%。各学校要列出具体的责任人。

四、门卫、值勤人员:要严格执行《隆胜学校综合治理责任状考核细则》中门卫、夜勤、值勤人员的岗位职责,特别是值班领导、工勤人员经常查视

校园,规范学生言行,制止学生的违纪行为,按时锁大门,做好来人登记,校外人员到校内寻衅滋事及时制止,工勤人员或门卫要封闭校园,不准外来人员和车辆无事进入学校,工勤人员或门卫、校警要凭老师批准的请假条经登记后才能放学生出门。出现事故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应的责任并承担事故费用的25%——30%,各校、园要列出具体的责任人。

五、生活指导:生活指导老师是住校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履行《隆胜学校综合治理责任状细则》中关于生活指导的职责。加强防火、防盗、防溺水等,杜绝意外事故发生。节假日安排好住校生自我防范意识,严格禁止外来人员住宿,及时了解住校生情况,出现事故,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并承担事故费用的20%——30%,各学校、园要列出具体的责任人。

六、食堂、小卖部:食堂管理员和小卖部承包教师作为学生饮食安全的直接责任人,要严格执行《卫生条例》特别是不准出售变质、腐烂食品和对学生身体有害的食品。出现食物中毒事件,视情节轻重追究食党、小卖部负责人行政和刑事责任,并承担事故的全部费用。

七、幼儿园:严格执行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幼儿园园长是第一责任人。幼儿园出现事故由园长直接负责。住宿、伙食、后勤出现事故由具体责任人负责30%——50%责任。

八、实验管理人员、实验课教师:实验管理人员和实验课教师是实验课直接负责人。要严格履行实验员职责。特别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药品的使用,要让学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验,出现事故,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并承担事故费用的30%——50%。

九、学校把负责安全用电具体落实到人,要定期检查学校内的用电设施,并及时进行维修,排除用电不安全隐患,出现事故,视情节轻重,追究责任,并承担事故费用的10%——20%。(中心校由周耀明负责)

十、体育教师:认真上好室外课,负责检查体育器械是否安全,有不安全隐患要停用,并及时报告学校维修,由于管理不善出现事故负直接责任,并承担事故费用的30%——50%。

十一、饮水:严格执行工勤、锅炉工岗位职责,遵守操作规程,随时检查维修锅炉、水井。水房内不准闲人进入,出现事故视情节轻重,追究直接责任,并承担事故费用的20%——25%。

以上是隆胜学校安全责任长效要求及追究制度,具体责任鉴定和赔偿鉴定由校委会提供事实依据和处理意见,经工会组织教代会成员集体裁决,最后校委会批准执行。凡受处罚的教师在评优晋级、职称评聘,聘任使用时实行一票否决。

附:安全防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李建光

副组长:张再先

成员:许建军王丽任福兴刘治国杨玲耿瑜赵启龙闫进才杨建忠吴建忠边继明周耀明李敏臻牛爱梅刘杰范平张敏高越

2009年3月

主题词: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篇3:构筑甘肃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

一、连续十一年丰收的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甘肃历史上是一个缺粮省份, 粮食生产始终是关系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历届省委、省政府对粮食安全高度重视, 经过全省上下的艰苦努力, 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 长期困扰甘肃的粮食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步入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新阶段。特别是2004年以来, 由于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 粮食生产扶持力度的加大, 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结构调整力度的进一步加大, 全省粮食生产步入了快速增长的阶段, 粮食生产连续11年获得丰收, 连续8年增产并创历史新高, 连续3年产量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 跨越了900万吨、1000万吨、1100万吨三个大的台阶, 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实现了全省粮食生产由总量基本平衡到有部分调出的历史性转变。这11年可以说是甘肃粮食生产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粮食“十一连丰”成为这一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 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期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值得认真总结推广。

(一) 强化组织领导, 营造全社会重农抓粮的良好氛围

甘肃省委从2005年起, 连续10年下发指导“三农”工作的1号文件, 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指明了方向。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省上的决策部署, 把粮食生产摆在突出位置, 做到了思想不放松、力度不减弱、措施不减少。各有关部门积极主动、通力合作、加强协调、创新机制, 制定出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扶持措施, 形成了齐抓共管促进粮食稳定生产的合力, 营造了全社会重农抓粮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成功以后, 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机遇, 加强领导、增加投入、靠实责任, 多次组织召开现场观摩会, 以强有力的行政推动, 确保了这项旱作农业粮食增产技术短时间内在全省适宜地区得以大面积推广应用。省政府出台了全省旱作农业发展意见, 启动实施了10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工程和旱作农业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 明确了全省旱作农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省直有关部门和旱作农业区政府及有关单位密切配合, 整合项目资金、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强化技术培训与示范指导, 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技术和物资保障, 带动了该项技术的快速推广。农业部先后两次在甘肃省召开北方旱作农业现场会议, 总结推广甘肃发展旱作农业与粮食生产的做法与经验。

(二) 加大扶持力度, 切实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06年, 国家在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了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制度, 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 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为甘肃省粮食连续11年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甘肃的“四补贴”资金由2004年的1亿元, 增加到2014年的36亿元。同时中央财政加大了对甘肃省粮食生产大县的奖励补助, 2014年达2.45亿元。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面积推广后, 省财政多方筹措资金, 年年加大投入力度, 资金投入由2007年的1000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4.2亿元, 8年中央和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8亿元, 市州及县区配套17.54亿元, 极大的支持了推广工作, 减轻了农民的投入压力, 调动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促进了该项技术的快速推广。推广面积由2007年的49万亩达到2014年的1529万亩, 8年累计推广7294万亩, 累计增产粮食超过700万吨, 为全省粮食生产“十一连丰”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 顺应自然规律, 积极调整种植结构

全省上下坚持不断深化对省情、农情和灾情的认识, 顺应天时和作物生长规律, 坚持压夏扩秋、压劣扩优, 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 大力发展马铃薯、玉米等高产优势作物, 力求使降水期和作物需水期相吻合, 着力缓解干旱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全省夏秋比例由2004年46∶54调整为2014年的32∶68;夏粮面积由2004年的1734万亩减少到2014年的1364万亩, 减少了21.3%;秋粮面积由2067万亩增加到2900万亩, 增长了40.3%, 其中玉米面积达到1501万亩, 比2004年翻了一番, 马铃薯面积达到1024万亩, 扩大了200万亩。全省秋粮总产达到849万吨, 比2004年增加380万吨, 占全省粮食产量的比例达到73.3%, 比2004年提高了15.1个百分点。同时, 建立适应性种植结构, 大力发展中药材、水果和草畜等特色优势产业, 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2014年,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36元, 比2004年增加3884元, 10年增长了2.1倍。

(四) 集成创新技术, 不断提高生产水平

在与干旱的长期斗争中, 甘肃人民探索总结出了“修梯田、打水窖、铺地膜、调结构、兴科技”的旱作农业发展路子, 为旱作农业区广大农民稳定解决温饱、实现脱贫致富找到了出路。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 旱作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在不断完善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 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和反复试验研究, 使以地膜覆盖为主的抗旱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提升, 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困扰甘肃旱作农业发展的瓶颈逐渐被突破, 终于在2003年研究探索出了集地膜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等技术为一体, 抗旱、保墒、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 实现了旱作农业技术的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又成功总结探索出了抗旱增产效果均十分显著的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和黑膜全膜双垄沟播 (侧播) 马铃薯生产技术, 形成了以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为主体, 以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和黑膜全膜双垄沟播 (侧播) 马铃薯生产技术为补充的旱地粮食生产技术体系, 成为新时期全省旱作农业技术体系的核心。同时, 强化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 创新培训方式和推广模式, 提高了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实行良法良种配套, 坚持农机农艺融合, 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和效益。

(五) 科学防灾抗灾, 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不断完善防灾减灾的工作思路, 创新救灾的方法理念, 切实做到防在灾害前面、救在第一时间、抗在关键点上。强化信息预警发布, 加强行政推动和技术指导服务, 实行分类指导, 落实关键措施, 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恢复生产, 有效推进了科学防灾减灾。在主动避灾上,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灾情特点分类施策。天水、陇南小麦条锈病核心越夏区通过推广抗锈品种、调整种植结构、推行药剂拌种、实施秋苗和早春及时防治等措施, 实施综合治理;中部马铃薯主产区通过推广抗病品种和脱毒种薯、实施切刀消毒和种薯拌种、配方施肥、推行垄作栽培及专业化防治等措施, 提高产量及品质;旱地玉米通过选用抗病品种、适时轮作倒茬、推广全膜覆盖、垄沟种植、种子包衣、双粒播种、适时追肥防病、适期晚收等措施, 确保苗全苗壮、高产优质。在有效防灾上, 加强灾情的监测预报, 突出一个“早”字, 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防治, 前移防控关口, 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提高防治效果。不断完善防灾减灾的预案, 每年都制定下发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 多方争取资金项目, 提前做好防灾救灾物资、资金和技术的准备, 在重大灾害发生时赢得了主动, 减少了损失。在积极救灾上, 灾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迅速组织专家深入一线, 开展灾情调查, 制定生产恢复技术方案, 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救灾、应对有方。

回顾总结近年来甘肃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轨迹,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在甘肃这样一个自然条件严酷、农业基础设施差、干旱多灾的省份, 要实现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除了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外, 最主要的经验有两条:一是顺应天时, 调整结构, 大力发展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大秋作物, 压夏扩秋, 压劣扩优, 提高粮食生产的稳定性。二是立足省情转变思路, 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旱作农业, 全力打造全省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努力提高旱作农业的可控水平。与全国其他省区相比, 这两条经验可以说是具有甘肃特色、最根本、最重要的经验, 也可以说是符合甘肃实际的粮食生产发展道路。近年来, 甘肃正是沿着这条道路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 才取得了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 需要我们倍加珍惜。

二、持续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需要科学研判

尽管近年来甘肃的粮食生产取得了突出的业绩,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甘肃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增产, 既是现有生产能力的集中释放, 也是多种因素同向作用的结果。从长远看, 制约甘肃粮食生产的基础条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靠天吃饭的局面仍然没有彻底摆脱。在目前较大基数、更高起点上, 继续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需要对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进行科学分析和研判。

(一) 耕地面积继续减少, 扩大面积增产已无潜力可挖

甘肃省粮食连续11年丰收, 播种面积增加了515万亩, 对增产的贡献率超过30%, 粮食种植面积的潜力已挖掘的比较充分, 再要靠扩大面积来增加产量, 既不现实, 也不可能。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大背景下, 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形势不可逆转, 加之受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自然灾害损毁和非农占地的影响, 稳定粮食面积的难度已越来越大, 要继续扩大面积更是难上加难。因此, 必须走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集约化、内涵式发展的路子, 实现粮食和经济作物统筹协调发展, 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同步增长。

(二) 口粮缺口加大, 继续压夏扩秋的空间已十分有限

近年来, 甘肃顺应天时, 调整结构, 实施压夏扩秋战略, 大力发展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大秋作物, 压缩小麦等低产夏粮作物, 较大幅度提高了粮食的单产水平。2014年全省粮食单产达到271.7公斤, 比2004年提高了60公斤。但由于夏粮面积调减幅度大, 作为主要口粮的小麦播种面积连年减少, 产量不断下滑。2014年, 全省小麦播种面积已减少到1189万亩, 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84年的2279万亩减少了47.8%;获得大丰收的当年小麦产量271.6万吨, 仍比历史最高水平的1993年的398.6万吨减少了31.9%。由于小麦产量持续减少, 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需求缺口已超过200万吨。继续大幅压减夏粮、扩大秋粮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必须依靠科技, 在保持夏粮特别是小麦面积、产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努力提升生产水平。

(三) 技术储备明显不足, 技术突破的难度越来越大

粮食生产要上大的台阶, 必要有突破性的技术或品种作为支撑。近年来由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马铃薯脱毒种薯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使甘肃玉米、马铃薯单产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粮食生产的稳定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从目前全省的情况看, 短期内有突破性、带动性、全局性的新品种、新技术储备明显不足, 转基因等生物技术的应用又受到诸多的限制, 依靠像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这样的单项技术突破大幅提高粮食单产的难度越来越大。比较可行的途径是走不断完善已有技术, 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集成推广成熟技术的路子。

(四) 资源约束日益趋紧, 成本上升趋势不可逆转

甘肃70%的耕地是山旱地, 人均耕地不足2亩。人均水资源仅1100立方米,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亩均水资源367立方米, 是全国水平的四分之一。一方面,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耕地减少、水资源紧缺和人口增加的趋势短期内无法改变, 甘肃的粮食生产受耕地和水资源的约束日益增强, 资源保障条件越来越严峻。另一方面, 受原材料涨价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的影响, 国内市场化肥、农药、农膜、种子、农机具等生产资料价格不断攀升, 粮食生产的物化成本和人工成本上涨的趋势短期内不可逆转。据甘肃农经管总站调查统计, 2013年全省小麦、全膜玉米、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亩成本分别是545.35元、777.53元、1105.58元, 比2009年上涨了113.87元、354.37元、495.63元, 上涨幅度为26.39%、83.82%、81.25%;同年, 全省小麦、全膜玉米、马铃薯平均亩利润为131.19元、539.54元、744.53元, 比2009年分别上涨了-0.42元、168.97元、345.17元, 上涨幅度为-0.32%、45.60%、86.43%。除马铃薯因鲜薯价格上涨较大, 亩均利润上涨的幅度基本与成本上涨幅度相符外, 玉米的亩均利润的上涨幅度仅为成本上涨幅度的一半, 小麦的亩均利润5年基本没有增加。这些情况表明, 粮食生产已经步入了一个高成本的时代。加之目前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 化肥、农药、灌溉水等资源要素的投入效率低下, 利用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粮食生产成本持续增加的大背景下, 要确保粮食生产稳定持续发展, 必须大力推进节本增效, 加大政策补贴力度, 提高粮食生产的竞争力。

(五) 气象灾害与生物灾害叠加, 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大

甘肃自然条件严酷, 十年九旱, 旱灾、冻害、雹洪、大风、沙尘暴等自然灾害几乎年年有、月月有。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耕作制度的改革和种植结构的调整, 各种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大, 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已成常态, 危害性显著增强, 对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据不完全统计, 2004~2014年, 全省每年农作物受灾面积都在2700万亩以上, 其中旱灾1100多万亩, 病虫灾1300多万亩, 因灾损失粮食达68万吨以上。由此可见, 通过科学的防灾减灾挽回粮食损失的潜力仍然很大。面对日益严峻的防灾减灾形势, 我们必须要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 牢固树立减灾就是增产的思想, 切实加强抗灾能力建设, 推进科学防灾减灾, 努力把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六) 小规模生产的格局短期仍难以改变, 普惠制补贴政策的效应已难以持续

以家庭为单元, 小规模、分散种植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格局。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广大承包农户仍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主体, 小规模经营的格局不会根本改变。甘肃省现有耕地5300万亩, 承包农户487.26万户, 农村人口人均耕地仅2.55亩, 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 整合碎片化、粗放型、分散化、小规模的耕地资源, 构建适合甘肃特色的粮食生产微观基础, 就成为目前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的新问题。同时, 目前国家对粮食生产实行的普惠制、收入性补贴, 对生产发展的激励作用正在逐步减弱, 而最低收购价制度、目标价格制度、产粮大县奖补、防灾减灾关键技术补贴等政策, 针对性强、农民易接受、增产效果好的补贴政策目前面窄量小。因此, 必须要在努力稳定传统种粮队伍的基础上, 尽快培育和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种粮新队伍。进一步优化调整政策扶持的方向和方式, 更加注重直接调动农民、地方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更加注重培育新型种粮主体, 更加注重提升种粮科技水平, 切实发挥政策对粮食生产的激励作用。

三、保障粮食安全必须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保障粮食安全、构建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必须首先要弄清楚甘肃目前实际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找准下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 明确结构布局的重点及主攻的方向, 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一) 关于目前的粮食生产能力

目前, 甘肃粮食播种面积在4250万亩左右, 综合生产能力在1100万吨以上。但据各地典型调查推算, 目前全省粮食实际播种面积在4600万亩以上, 实际产量在1300万吨左右。其中小麦实际播种面积1450万亩, 比年报面积多约250万亩, 实际产量300万吨, 比年报产量多约50万吨;玉米实际面积1570万亩, 比年报面积多约70万亩, 实际产量650万吨, 比年报产量多约90万吨;马铃薯实际播种面积约800万亩, 比年报面积少多约250万亩;实际产量约240万吨, 与年报产量相符;其他杂粮面积780万亩, 比年报面积多约200万亩, 实际产量约120万吨, 比年报产量多约20万吨。另据甘肃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显示, 2009年全省实际耕地面积达8115万亩, 其中1500万亩因生产力比较低下, 已不适宜继续耕种, 目前实际耕种的耕地面积为6615万亩, 比省统计局公布的年报耕地加园地面积多出约620万亩, 说明甘肃的实际耕地面积与年报面积相差约10%。若按此比例推算, 甘肃目前的粮食实际播种面积在4600万~4700万亩。甘肃的实际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比年报数要大,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甘肃粮食生产回旋的余地较大。下一步我们应把着力点放在稳定面积、优化调整结构、保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上, 把精力集中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上。为此, 建议未来6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250万亩以上, 总产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调减350万亩玉米和杂粮用于种植饲用玉米或饲用甜高粱, 实行全株青贮, 用于发展草食畜牧业, 增加农业收入, 其中河东旱作农业区调减300万亩全膜玉米和杂粮, 种植饲用玉米, 可年产优质秸秆1200万吨;河西灌溉区调减制种玉米或商品玉米50万亩, 改种饲用玉米或甜高粱, 可年产秸秆400万吨。这些秸秆全部用于发展草食畜牧业, 每年可饲养肉羊1250万只, 或饲养肉牛220万头, 增加农民收入125亿元, 形成粮食生产与畜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二) 关于粮食安全的指导方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强调要坚持“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那么, 甘肃应该坚持怎样的粮食安全的指导方针或思想呢?我们认为, 确保甘肃的粮食安全, 根本在耕地, 出路在科技, 动力在政策, 基础在农民, 重点在旱区。为此, 必须要紧扣保护耕地、科技兴粮、完善政策、培育农民、抗旱防灾等关键点上, 应该坚持“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依靠科技、确保产能”的粮食安全指导方针或思想。

稳定面积, 就是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的基本稳定, 这是粮食稳定发展的基础。从现在到2020年, 甘肃的粮食面积必须稳定在4250万亩以上。

优化结构, 就是进一步推动和优化全省粮食生产的布局结构, 在稳定小麦面积的同时, 调减部分小杂粮面积, 适当扩大马铃薯面积, 稳定全膜玉米面积。同时调整优化全膜玉米的结构, 发展部分饲用玉米和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 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益。

依靠科技, 就是要在耕地、水资源等要素约束日益加剧、自然灾害日益多发的情况下, 在较高的起点上要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根本的出路在科技, 节约资源绿色增长, 核心是要藏粮于技。必须坚持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路子, 给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

确保产能, 就是要采取强有力地措施, 守住耕地红线, 划定永久保护的基本农田, 确保耕地面积基本稳定且不“非农化”, 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能力有提高, 确保未来我们“有地种”。同时要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三) 关于未来几年粮食生产的目标

甘肃是国家定位的11个粮食产销平衡省份。也就是说, 国家不依靠甘肃提供多少商品粮, 但甘肃必须自己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做到省内粮食产销基本平衡。经过甘肃几代人几十年的不懈努力, 目前甘肃的粮食生产问题已完全得到解决, 实现了省内产销基本平衡、略有盈余的目标。2014年, 甘肃的粮食总产达到1159万吨, 再创历史新高, 连续3年保持在1100万吨以上, 这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期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0.8%,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 说明甘肃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形成了粮食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也说明甘肃目前的粮食生产能力是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是基本适应的, 应予以保持。

那么, 甘肃省到2020年以前每年到底需要多少粮食才能满足需要呢?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既能买得到又能买得起所需要的基本食品”的粮食安全目标,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 绝大多数专家认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最低标准应该是人均占有原粮不低于400公斤。如果按照人均400公斤粮食计算, 到2020年, 甘肃至少需要1100万吨的粮食生产能力, 才能保障粮食生产不出大的问题。另外, 按照《中国食品与营养发展纲要 (2014-2020年) 》提出的2020年全国食物消费量目标是:人均全年口粮消费135公斤、食用植物油12公斤、豆类13公斤、肉类29公斤、蛋类16公斤、奶类36公斤、水产品18公斤、蔬菜140公斤、水果60公斤。据专家测算, 如果把人均消费的肉蛋奶及水产品的量按照转化率折算成粮食, 到2020年, 甘肃省如达到《中国食品与营养发展纲要 (2014-2020年) 》提出的食物消费量目标, 全省人均消费的粮食除口粮外, 每人还需要约220公斤, 再加上种子、工业用粮和救灾备荒, 全省每年人均至少需要粮食400公斤, 粮食的总需求量至少在1100万吨。由此可见, 目前甘肃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基本上是相适应和相互协调的。考虑到未来几年甘肃的人口仍然处于刚性增长阶段, 因此, 从现在到2020年前, 全省粮食生产目标应该每年继续保持在1100万吨以上。

(四) 关于粮食生产的结构布局及主攻方向

在结构布局上, 要继续突出抓好玉米、马铃薯两大高产粮食作物, 突出旱作农业区和旱作农业技术集成推广, 紧紧抓住建设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的机遇, 着力把旱作农业区打造成全省粮食生产的主产区和增长极。把玉米和马铃薯作为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产业来培育, 在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为发展养殖业和加工业打好基础。进一步调整优化全膜玉米种植结构, 大力发展粮饲兼用玉米, 改种部分饲用玉米, 提高玉米的种植效益。适度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 推广专用品种, 努力建设全国种薯繁育基地, 替代小杂粮等低产作物。集中力量扶持玉米、马铃薯种植大县, 使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 形成优势粮食作物产业带。稳定小麦播种面积, 改善品种及品质结构, 主攻单产, 提高产量及效益, 逐步减少小麦口粮调进的数量。

在主攻方向上, 要实行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集成推广成熟配套技术, 不断挖掘粮食增产的科技潜力。2014年甘肃省粮食平均单产仅271.7公斤,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7.3公斤, 在提高单产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因此, 必须要发挥好科技增产的潜力, 这是实现粮食持续增产的根本出路。要着力抓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 加快选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加快国家级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建设, 有效保障良种供应能力。继续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扎实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 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力度, 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特别是玉米、马铃薯收获机械化, 进一步发挥农机在科技增粮中的载体作用。玉米要重点完善全膜双垄沟播为主的旱作农业技术和垄膜沟灌、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 马铃薯突出黑膜全膜垄作侧播和脱毒种薯全覆盖技术, 小麦着力推广全膜覆土穴播和宽幅精播技术。同时配套推广优质专用高产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绿色防控、机械化耕作、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等技术, 实现高产高效、绿色增长。

四、构筑长效机制的关键是强化政策导向

保障粮食安全, 核心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重点是构筑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根本是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关键是明确政策取向, 落实好各项重农抓粮的政策措施。

(一) 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 扶持大县大户

目前甘肃粮食生产的主体功能区已转移到旱作农业区, 这是旱作农业区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在多年的结构调整实践中形成的共识和必然的选择。旱作农业区已成为全省粮食生产新的主产区, 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的重任已责无旁贷的落到了广大旱作农业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身上。2013年, 全省粮食产量在1.5亿公斤以上的37个生产大县中有28个在旱作农业区, 占到75%。这些县区耕地和粮播面积普遍较大, 由于地方财政拮据, 投入跟不上, 基础条件较差, 中低产田面积大, 单产水平低, 但增产潜力巨大。另据省农牧厅种植业处调查, 2012年全省有种植规模5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 (家庭农场) 3.05万户, 当年粮食种植面积271万亩, 占全省的6.4%;年粮食产量136万吨, 占全省的12.3%。这些大户为全省粮食的持续稳定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 必须要高度重视旱作农业区的粮食生产, 继续加大对旱作农业的投入, 积极推进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 突出旱作农业区的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地位, 突出玉米和马铃薯两大高产作物, 突出关键增产技术的集成创新, 突出防灾减灾, 确保粮食稳定增产, 努力把旱作农业区打造成甘肃粮食的新增长极。要根据近几年粮食面积、产量、商品量和增产潜力, 划定全省粮食主产市、县和主产乡镇, 着力打造粮食生产的主体功能区, 使之成为区域平衡的主力军。要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大县和种粮大户的扶持力度, 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实行特殊的支持政策, 将各种项目资金重点向大县、大户 (家庭农场) 倾斜, 将各种试点示范向他们集中, 努力提高大县和大户 (家庭农场) 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使之成为新一轮粮食增长的中坚力量。集中力量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 把目前产量在2.5亿公斤以上的凉州、甘州、通渭、安定、环县、会宁、镇原、永昌、民乐、宁县等10个县区打造成年粮食生产能力5亿公斤左右的粮食生产大县, 把目前产量在2亿公斤左右的临洮、崆峒、秦安、永登、秦州、静宁、靖远、灵台、古浪、甘谷等10个县区打造成年粮食生产能力2.5亿公斤以上的生产大县。

(二) 加强高标准农田和现代装备建设, 夯实增产基础

要坚持不懈的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 加快建设田林路渠配套、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旱作农业区继续实施好10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 在已有3200多万亩梯田的基础上, 力争用3到5年时间, 使全省适宜兴修梯田的坡耕地全部实现梯田化, 为旱作农业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创造条件, 打牢基础。沿黄灌区和河西走廊着力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 改造提升盐碱地的生产能力。要坚持农机、农艺与农业信息的深度融合, 用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 用信息化武装现代农机, 推动农机智能化、农艺精准化, 努力提升粮食生产特别是玉米、马铃薯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要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 构建数字化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平台, 加强突发农业灾害应急防控能力建设, 逐步建成功能完善、反应灵敏、处置有方的区域性、机械化、信息化应急防控体系。

(三) 加快科技成果集成推广, 再造新的增长势

加快种子、肥料、植保等重点领域的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加大种子工程实施力度, 尽快把河西走廊建成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 提高种子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种子的数量、质量和品种安全;着力培育以企业为主体, 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 加大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的扶持, 加大对产学研结合的支持, 提高甘肃种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扶持农作物专业化防治组织, 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 积极扶持配方肥生产和供应, 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使这两大技术尽快实现全省普及, 节本增效、减少污染, 构建绿色增产的长效机制。创新科技推广的平台,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集成推广。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深入推进粮食高产创建, 积极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 形成区域性、标准化、可复制的高产高效模式, 创新创建机制, 鼓励高产创建与科研院所、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 实行整县、整乡整建制、大规模推进高产创建, 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 建立起科技支撑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建设, 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四) 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夯实微观基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稳步推进, 甘肃与全国一样, 粮食生产“兼业化”、“副业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 留守劳动力素质下降, 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弃农化、不种地现象日益严重, 直接影响粮食安全。面对新的形势, 必须要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的基础上, 引导土地有序流转,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扶持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组织, 积极培育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 使他们尽快成为未来粮食生产的主力军。要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农民职业培训, 加快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要鼓励和支持专业化经营性服务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 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因地制宜的制定不同地区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的专项补贴政策, 规范土地流转, 鼓励土地向种粮大户和能手流转集中, 防止出现非农化、非粮化。要积极引导农民组建粮食生产合作社, 并与龙头企业联姻, 实行订单生产, 产销对接, 防范化解市场风险。要建立健全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 以适应目前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和老弱妇幼的生产主体, 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种植效益偏低的问题。

(五) 着力完善扶持政策, 健全补贴政策体系

着眼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逐步形成目标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扩大补贴规模。现有农业补贴主要是“四补贴”, 与粮食生产关系不密切, 良种补贴标准低、范围小, 作为全省第三大粮食的马铃薯仅补贴了29万亩的原种田, 农民大田用种和杂粮等尚未纳入补贴。下一步应扩大补贴品种、提高补贴标准, 逐步实现给种粮农民免费供种的目标, 切实提高良种的覆盖率, 花小钱办大事, 解决目前粮食作物特别是小麦常规种、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难的问题。考虑到国家和省级财政的压力, 可先从小麦开始, 逐步向马铃薯、玉米扩展, 力争到2020年, 全省小麦率先实现免费供种。完善补贴机制。目前实行的种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 主要以农户承包地的面积为依据发放, 种不种粮都给补贴, 而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种了粮却拿不到补贴, 良种补贴实现了全覆盖, 直接发钱, 用不用良种都给补贴, 失去了良种补贴的意义, 急需进行完善。建议对“四补贴”的存量部分, 维持原有的补贴办法不变, 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对增量部分改变补贴办法, 将补贴资金与粮食生产直接挂钩, 重点对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专业合作社进行补贴, 促进规模经营, 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夯实粮食生产的微观基础。充实补贴内容。现有的补贴政策主要是生产资料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 实际上成为农民的收入补贴, 而对重大技术推广直接挂钩的生产性补贴较少。下一步要充实补贴内容, 开辟新的补贴项目, 着力向生产性补贴倾斜, 着力向新的经营主体倾斜, 着力向高产创建、粮食政策性保险、土地流转、防灾减灾技术等方面倾斜, 切实发挥补贴的效应。加大粮食生产大县财政奖补力度,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改变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窘态。同时要完善粮食价格政策, 稳定大户 (农场) 种粮预期, 保障种粮收益, 达到稳定粮食生产的目的。

(六) 健全生产责任制, 强化行政推动力

篇4:丁沟小学安全防范长效工作机制

一、充分认识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意义

校舍安全直接关系师生生命安全,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校舍安全工作,新世纪以来,先后部署实施了一系列校舍建设工程,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特别是从2009年起,部署实施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在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开展校舍抗震加固和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建设,校舍安全隐患大幅减少,安全状况进一步改善。但我国中小学的学生规模大、农村学校多、基础条件差,保障校舍安全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建立长效机制,为提高中小学校舍安全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提供制度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国家防灾减灾总体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把保障校舍安全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覆盖范围和总体要求

(一)覆盖范围。全国城镇和农村、公立和民辦、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系统的所有中小学(含幼儿园)。

(二)总体要求。明确和落实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责任,综合考虑城镇化发展、人口变化等因素,紧密结合教育事业发展、防灾减灾、校园建设等规划和各类教育建设专项工程,统筹实施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坚持建管并重,通过维修、加固、重建、改扩建等多种形式,逐步使所有校舍满足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和国家综合防灾要求,同时加强对校舍的日常管理和定期维护。加强对中小学校舍规划布局、安全排查、施工建设、使用维护、信息公告、责任追究等各环节的管理,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制度体系。

三、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校舍安全年检制度。对城乡各级各类中小学现有校舍每半年要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排查。经排查后需要鉴定的,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及时进行相关鉴定。对未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或达到设计使用年限仍需继续使用的校舍,每年进行一次鉴定;达到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标准的,每5年进行一次鉴定。校舍排查鉴定结果要及时录入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以便查询。

(二)完善校舍安全预警机制。地方各级政府要将校舍安全纳入当地防灾减灾总体规划,对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校舍灾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估,指导学校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师生开展应急演练。地方各级教育、公安、国土资源、水利、地震、气象等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及时向学校发出灾害预警信息,妥善做好师生应急避险和转移安置;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影响安全使用的校舍,要及时发布安全预警。

(三)建立校舍安全信息通报公告制度。教育部会同统计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公安部等部门对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向各省级政府通报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信息,并每年定期向社会发布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信息公告。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信息通报和公告制度。

(四)完善校舍安全隐患排除机制。对经鉴定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安全使用的校舍要及时排除隐患,由省级政府综合考虑行政区域内各市、县面临自然灾害的危险程度以及校舍状况等因素,区分轻重缓急制定相应的年度实施计划;县级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分类分步组织实施。优先考虑将部分有条件的中小学建成应急避难场所。

(五)严格校舍安全项目管理制度。中小学校舍维修、加固、重建、改扩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项目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严格执行国家质量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项目竣工后,应由建设单位按规定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及项目学校进行竣工验收并备案。位于洪泛区、蓄滞洪区、山区高原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的学校,其防险自保设施应通过水利、国土资源等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否则不得交付使用。

(六)健全校舍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因校舍倒塌或其他因防范不力造成安全事故导致师生伤亡的地区,要依法追究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责任。如因校舍选址不当或建筑质量问题导致垮塌的,评估鉴定、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负责人要依法承担责任。对挤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长效机制专项资金、违规乱收费或玩忽职守影响校舍安全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地方政府是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建立长效机制由省级政府统筹组织、市级政府协调指导、县级政府组织实施。教育、发展改革、公安、监察、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水利、审计、安全监管、地震、气象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密切配合。

(二)合理分担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将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各类校舍建设项目,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保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省级政府负责统筹落实地方资金,制定省、市、县三级政府具体分担办法。中央财政通过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东部地区给予适当奖补。其他教育阶段保障校舍安全资金由地方及其他渠道安排。民办、外资和企(事)业办中小学所需资金由投资方和本单位负责落实,当地政府给予支持指导并监管。建立长效机制的资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三)落实扶持鼓励政策。校舍建设项目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应予以免收;涉及的经营服务性收费,在服务双方协商基础上可适当予以减收或免收。鼓励社会各界捐资捐物支持中小学校舍建设。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对中小学校舍建设的捐赠支出,按照相关税收政策规定予以税前扣除。

(四)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是提高校舍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和技术支撑,各地要及时更新数据,加强维护,完善功能,充分发挥信息管理系统在年检、预警、信息发布、隐患排除、责任追究等方面的作用,切实提高校舍安全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五)加强监督检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实行国家重点督查、省市定期巡查、县级经常自查的监督检查机制。地方政府要把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每年向同级人大、政协报告、通报工作情况,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设置监督举报电话和公众意见箱,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篇5:万山镇明德小学安全防范长效机制

“没有安全,就没有教育”。学校安全工作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是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我校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到学校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增强责任感、压力感和紧迫感,将其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确保了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安全意识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校长作为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对学校安全工作负有全面领导责任。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贯彻落实各项法规和政策,及时召集有关人员学习安全管理的文件和材料,制定和修正有关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及时向有关人员和全体教职工通报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情况,定期组织对学校各部位进行安全检查,落实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发现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疏解,确保安全,保持对安全工作的高度敏感性。领导小组下设职能机构,对安全工作进行层层分解,做到时时、处处、事事的安全工作有专人负责,保证安全工作万无一失,杜绝一切意外事故。

2、完善责任目标,提高安全意识。学校实行全员“一岗双责”制,为明确安全工作职责,真正把安全工作抓实抓细,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学校与教职员工签订了《学校安全工作责任状》。明确

班主任、任课教师及职工在学生安全管理和教育方面的职责,使全体教职工都能承担起校园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把履行安全工作职责纳入考核和责任追究的依据,实行全员奖惩制度。定期组织教职员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聘请法制专家来校讲法,教职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明显加强,学生自救自护的能力和教师应变能力不断提高。

二、坚持预防为主,强化防范措施。

安全工作牵涉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必须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全力以赴,齐抓共管,突出预防,将问题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1、重视硬件建设,保障前提条件。安全工作,硬件是前提,没有充分的硬件设施,难以保证学校安全。我们舍得在安全上花钱,花钱买安全。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及时更新各项安全设备设施,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按照规定,配备了充足的消防标志、应急灯、灭火器,有效的保证了学校的安全。

2、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整改隐患。每年春、秋开学前,学校都要对校舍、围墙、大门、厕所、旗杆、门窗玻璃等教育教学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及时排查、消除校内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不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检查,重点对校舍、消防器材、实验室、食堂、图书室、阅览室以及少年宫各室等进行检查,检查人员签名负责,记录详细,对检查的问题和隐患,制定整改措施和期限,定期督查。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筹措资金,对检查出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整改,保证了学校安全,师生平安。

3、举行安全演练,提高救护能力。安全演练是提高学生逃生自救技能的重要措施,我们每学期都要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应急演练,各班级也组织一定规模的演练。组织了多次逃生演练。每次演练结束,我们都要组织学生谈体会、写感受,出黑板报,巩固演练成果。通过组织开展演练,使学生学会了逃生的本领,提高了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了广大师生的逃生技能。

4、加强监控措施,保证措施到位。门卫是校园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本学期配置保卫人员。全天值班,学生在校活动期间,门卫关闭大门,一人值班,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学生在校时间,坚守值班,严格门卫管理,外来人员严格登记。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入内,禁止将非教学用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物品、动物和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带入校园,严禁外来人员进入教室或宿舍,将学生私自带出。

三、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1、提升校园文化,营造安全氛围。学校安全工作是一种文化。安全文化,也是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阵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营造安全教育氛围。学生一进校园,就更感受到安全方面的教育,从环境的布置到设施的添置,无不渗透着安全教育。从用电安全到普及家用电器的正确使用操作方法,从发生火灾险情时的自救到如何应对“不测风云”,从责任的落实到及时的反馈,从有形实体的影响到思想意识的根植„„,无一不围绕学校安全文化建设的进行。

2、借助外部优势,强化安全意识。学校教育只能让学生了解书本知识,只有借助外部优势来巩固安全意识,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学校聘请交通、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的人员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安全碟片,全方位教育学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3、规范细节管理,巩固安全意识。学校充分利用宣传橱窗等阵地,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师生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学期初、期中、放假前以及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月等时机,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同时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日常生活、及大型活动之中,开设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专门教师,落实安全教材,系统学习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

篇6:建立安全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议

学校安全工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要实现学校环境安全,光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依靠全社会的力量。除采取一些临时性措施,更重要的是应该建立校园安全长效机制,为此,我们建议:

一、建议长期建立警察、社区及学校的联防机制,建立“一校一警”联系工作制度,在校内设立警务室,落实一名警察负责安全检查、督促及安全知识宣传等,将学校安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

二、建议中小学、幼儿园要设立专职保卫干部,选聘属地公安机关保安公司的专职保安人员承担校园值班守护巡逻工作。加强对学校保安人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学校防护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让学校保卫组织警察化。

三、建议在学校大门和后门设置电子监控器,以便发生问题尽快得以解决。在学校附近增设治安岗亭,方便老师、学生及家长报警求助。

四、建议校一把手负责制,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必须是校内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同时要确定一名副校长副园长具体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建立专职或兼职的校园内部安全保卫工作队伍,严格实行门卫、值班、巡逻、消防、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内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落实相应的安全防范措-1-

施,定期检查和解决内部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检查、维护、维修中小学和幼儿园基础设施、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在学校考核、评估、评优、评奖等活动中,实行学校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

五、签订学校安全责任书,将学校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逐条细化,分解落实到人,并张贴公布,时刻警醒。除了专职工作人员外,每个任课老师和班主任,都负有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义务,都要组织起来自觉承担起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

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特别是道路安全教育及个人安全防范教育。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应该形式多样,并长抓不懈。校园安全管理的关键是要培养老师、家长、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比如要求班级在每周班会课时,强调学生安全工作,提醒安全注意事项,对发现又无法整改的安全隐患,应及时向学校报告。

七、学校要建立和严格执行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和事故应急处理机制。要根据发生在校园的各种安全事故的性质、类别、伤亡程度、责任大小,制定具体的责任追究的程序和办法。凡应学校管理不善造成重大事故的,要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以儆效尤。学校要对每一处安全隐患进行登记注册,逐级上报,并尽力解决。任何学校安全事故发生后,都不得以任何借口隐瞒不报或误报、漏报。

八、聘请有公安民警担任法制副校长或校外辅导员,并作为长效机制,提高学生法制意识,推进 “依法治校”。

九、严禁师生及外来人员携带管制刀具进入校园,对学生打架斗殴要及时制止并严加管教。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对校园及周边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取缔网吧,拆除违法建筑,清除违法经营摊点。

十、全面审查学校从业人员的资格,凡是不符合条件和岗位要求的人员一律要调离学校。尤其是教职工、聘用人员和临时人员的准入资质审查要全面排查,防范和避免内部人员侵害中小学生、少年儿童事件的发生,清查不符合任职资格的人员,对不符合条件的及时调离或辞退,坚决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学校、幼儿园工作岗位。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制定专门的帮教措施;学校医务室医务人员有无从业资格等。认真清理整顿不合格的办学机构,督查学校和幼儿园“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分解落实情况和领导责任追究制的实施情况。

篇7:丁沟小学安全防范长效工作机制

位奇中心小学强化学校安全工作,从学校安全长效机制建设入手,加强管理,堵死安全漏洞,确保师生平安,促进了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

一是加强制度管理。建立了小学安全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学校安全工作制度汇编》、《学校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安全常规检查、隐患排查、自查整改、工作考核和学生“一日常规”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畅通信息传输渠道,严格信息上报制度,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实现安全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加强安全教育。开展安全宣传活动。设立宣传点,发放宣传材料,悬挂宣传条幅,制作展牌、宣传标语,举办安全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和事故案例图片展等活动。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依法制校、以德治校、以制治校。切实把学生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卫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给予一定的课时保证。通过法制报告会、自救自护应急模拟演练、辅导讲座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使师生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能力、健康保健意识、自我保护和心理调节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自觉维护校园安全。

三是加强日常管理。针对安全工作的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内部保卫。门卫是学校管理的窗口,严把大门关口,维护校舍、用水、用电、防火安全。严格大型活动审批,完善紧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学生在校期间确保有学生在就有老师在,有师生在就有领导在。高度重视对接送学生车辆的监督。对无牌无证、报废车、拼装车、三轮车、超员等存有安全隐患的接送学生车辆,学校负有告知、监督、抵制、举报的责任,在学校附近明显处张贴告示,发现有安全隐患的车辆接送学生,坚决予以抵制,并及时报告公安、交通等相关部门。同时,积极主动的配合有关部门,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四是完善学校安全联动机制。积极争取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的支持,进一步完善警校联动机制,加强校园治安建设,优化校园周边环境。积极争取卫生防疫部门的支持,确保师生饮食安全、身体健康。积极争取财政、建设、安监等部门的支持,联合开展校舍安全大检查,决不让师生在存有安全隐患的环境工作、学习和生活。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覆盖、无缝隙的安全防范体系和联动机制,确保师生平安、学校安定、社会稳定。

上一篇:单摆研究的论文下一篇:局党组会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