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发展纪实材料

2024-05-11

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发展纪实材料(精选8篇)

篇1: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发展纪实材料

文章标题: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发展纪实材料

[找文章到☆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一站在手,写作无忧!]x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现位于xx市XX区xxx路4号、刚刚成立开发中的XX区内,公司以研发、生产和销售化学产品为主营业务,是省市两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全世界第二家实现xxxxXXXX工业化生产的企业、国内最大的该产品制造商。公司占地XX万平方米,资产总额XX亿元,年产值XX亿元,职工XX余人,教授级高工XX名,以及大批青年技术骨干。主要项目包括XXXX、XXXX、XXXX等。公司拥有技术研发中心和标准化实验室,被所在的XX区列为区内重点企业。这样一个充满生机、蓬勃发展的企业,就是从xx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孵化器诞生的,xx公司的创立、成长、壮大,论证了xx市高新区孵化器在高新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以生动的事实证明了孵化器的巨大价值。孵化器在xx公司成立初期,提供管理指导、技术援助和咨询,并提供出租场地、共用的商业服务和设备,为xx公司的后续发展营造了成长的摇篮,造就了今天这样一个初具规模的xx市精细化工行业的领航型企业。

xx公司成立于1998年8月。当年公司的股东之一——xx研究院承担的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xxxx中试成功并通过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认定。该产品问世以来一直由xxxx公司独家生产,为尽快满足市场需求,填补国内空白,打破xxxx公司独家垄断市场的局面,xx研究院决定尽快实现该产品的产业化生产。1997年,xx公司现任总经理xxx博士从xxxx大学毕业回国,回到了原来工作的xx研究院,并作为xx项目攻关小组的负责人,领导完成了产品的中试工作。为了给留学归国人员一个更广阔的施展空间,xxx院决定让xx博士完成产业化工作。凡是对中国高新技术领域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中国目前并不是一个单纯缺少技术的国家,但目前极低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告诉我们:我们很多的技术尽管在研发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心血和钱财,但研发完成就终止生命似乎已成为见怪不怪的现实。但xx公司是幸运的,成为了国家高新产业优惠政策的受益者。经过紧张的筹备,1998年8月27日,xx公司在xx市高新区正式成立了。在xx公司筹备期间,创业者们大都是搞技术出身的专业人员,在技术研究领域是行家里手,但办企业、搞管理,对他们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管理经验缺乏,资金不足、人员稀缺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xx公司创业者的前面,尽管有了优秀的技术成果,但是具体实施到大规模的产业化生产,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克服。经过多方考察、论证,高新区的孵化器在“环境”和“政策”等方面的优势吸引了他们,xx公司的创业者们决定在这里点燃创业的火种。在孵化器的帮助下,公司在xx大厦内以较低的价格租用了写字间,解决了办公场地的问题。孵化器还提供了各种优惠政策,帮助公司办理工商、税务、人事等各项手续。

1998年11月,xx公司年产300吨xxxxxx项目开工,经过9个月紧张施工,项目于1999年8月底试产。在此期间,孵化器给予了积极协助。为项目申报积极争取国家的资金支持,xxxxXXXX项目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并得到了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54万元资金的支持,为项目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很大帮助。由于该项目的负责人,公司总经理xx博士从日本学成归来,在孵化器的帮助下,xx公司被评为海外学子创业企业,享受到了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xx博士也被评为xx市优秀科技工作者。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项目的成功与否不是以产品的面世来衡量的。而是以产品在市场的地位来衡量的。xx公司成立时,就把自己的经营理念定位为:“走科技创新之路,创世界一流产品。”一流的产品有了,就要开发一流的客户。在产品中试成功后,公司就开始了营销的第一步。这时候,孵化器在企业创立初期的优势就显露出来。得知xx公司产品的具体情况后,孵化器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帮助公司打开营销网络,与世界著名的洗涤剂制造企业和代理商联系,把xx公司开发了被瑞士汽巴公司一直垄断的XXXX产品的信息告诉他们,让他们开始关注xx公司的进展情况。xx公司随着项目的进展,主动地向用户提供样品,并邀请他们来工厂参观考察。xx公司在孵化器的帮助下,凭借过硬的技术,优异的产品,诚信的经营理念,让众多采购商由最初的不屑一顾和怀疑,转而开始试用,并最终产生信任成为客户。目前,世界上著名的洗涤剂制造商如xx公司、英国xx公司、日本xx公司、xx公司,以及国内的xx公司、xx公司、xx公司等都是xx公司的客户。xx产品已经销往欧洲、美洲、亚洲的十几个国家

和地区,连续三年被xx公司评选为优秀供应商,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xx。

2000年,xxxxXXXX进入正常生产阶段,并被国家经贸委评为“2000国家级新产品”称号及“辽宁省第四届优秀新产品”称号;xx公司被xx省科技厅和xx市科技局评为高新技术企业。2001年,xxxxXXXX销售实现了重大突破,销售收入达

到xx万元,利润达到xx万元,企业注册资金由成立时的xx万元增加到xx万元。“xxxxXXXX工试”项目被国家经贸委授予“九五”国家技术创新优秀项目奖的荣誉称号;xxxxXXXX荣获xx省第四届优秀新产品一等奖。xx公司在2000年开始筹备质量体系认证,并于2001年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的其他各项管理制度,如生产管理制度、财务制度、人事制度、后勤管理等不断健全和完善。公司还建立了ERP系统和工作流系统,实现了局域网连接,提高了工作效率。

随着产品销售业务的展开,xxxx项目实行扩产,“年产1000吨xxxxXXXX”被国家计委列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为了满足企业发展需要,便于管理,xx公司决定从xx市高新区搬到生产基地的所在地xx市xx区,实施年产1000吨xxxxXXXX项目建设。至此,从1998年公司成立到2002年,在孵化器的精心“孵化”下,xx公司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从一只蹒跚学步的雏鸟逐渐成长为急欲展翅高飞的雄鹰,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现代高新技术企业,从孵化器内顺利毕业了。伴随着公司的成长和成熟,xx市高新区孵化器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以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条件,优惠的创业政策为像xx公司这样的企业提供了创业的天然良港,推动了xx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孵化器内的企业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而后来xx公司的快速发展也确实证明了孵化器当初的远见卓识。

2004年10月,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xxxxxxx”项目顺利竣工并通过验收,生产能力达到年产xx吨,实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xxxx被xx市人民政府评为“xx市名牌产品”。在产品的剂型上,从原有的单一的粉状基础上,开发出粒状、浆状等剂型。公司的注册资金增加至xx万元,年底实现销售收入xx万元。公司总资产比成立时增加了xx倍,超过xx亿元;净资产增加了xx倍,超过xx万元;累计销售收入近xx亿元;累计利润总额近xx万元。xx公司的生产基地由最初的1万多平方米发展为近xx万平方米。公司员工总数由成立时的十几个人达到xx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超过50。

2004年,xx公司还积极与国外企业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实现再创新,扩展了产品结构。xx公司与韩国xx会社合作建设成功“xxxx”项目于年底建成投产,双方成立了合资公司——xx市xx有限公司,其中xx公司占有xx的股权。xx公司的生产基地设在xx公司工厂内,其生产的xx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远销到越南、印尼以及德国、意大利等国家。该该项目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见效,开创了公司新的业务合作方式。欣向公司计划在氰酸钠的基础上开发出染料、农药及医药等产品。此外,xx公司还与德国xxxx研究所合作开发xxxx项目,目前正在实施中。

2005年xx公司销售收入达到xx万元,利润总额达到近xx万元,取得了自成立以来的最好业绩。公司的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负债率下降,减少了经营风险。同年,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实现上市。

2006年xx公司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实施自主创新,成功开发出xxxx。此前其技术被日本的住友化学及明和化成株式会社所垄断。2006年,xx公司的新型xx产业化项目承担了xx市新材料领域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将建设年产xx吨xx和400吨xx生产线。目前项目进展顺利,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并出口到日本。

2006年,xx公司注册资金变更为xx元,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的“三合一”体系认证,向正规化、现代型又迈进了一步,为扩大国际市场提供了条件,现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xx万平方米、资产总额xx亿元、员工总数xx余人的现代型企业。

回首xx公司走过的八年发展历程,xx市高新区孵化器在公司的成长历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没有xx市高新区孵化器的精心“孵化”,xx公司不可能如此顺利、平稳地发展,成为今日xx市精细化工行业的领航企业。饮水思源,感恩图报,今天的xx公司时刻牢记,成功绝对不只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来,如果没有社会提供的环境和机遇,没有像孵化器这样的良好环境,是不能有此作为的。而成功的企业最好的回报方式就是以自己的业绩,为当地的发展带来活力,为员工的生活带来福祉,为国家的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今天的xx公司正在努力践行着这个目标。

《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发展纪实材料》来源于,欢迎阅读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发展纪实材料。

篇2: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发展纪实材料

XX集团是XX市一家颇具规模的民营企业,XX年3月成立集团妇委会。集团共有员工1366人,其中女职工685人,占总人数的50.1%。

一年多时间,江苏XX集团妇委会在市妇联的领导和关怀下,在集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开展工作,注重在提高女职工素质、积极维护妇女权益、鼓励女职工“巾帼”建功等方面下功夫,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发挥半边天作用做出了应有的成绩。

加强自身建设树立女性新形象

为提高广大女职工的业务能力、文化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集团通过组织女职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来促进女职工的思想进步和工作进步;通过组织职业素质拓展活动,来丰富女职工的内涵,提高女职工的知识层次。

组织素质拓展活动。一是共建伟业培训。XX年11月15一18日,由集团领导邀请上海师道书院徐向阳老师主讲的《共建伟业》课程,共有女性职工85人参加,集团品控部陈晓芳、吴爱华等所在11组获团队第二名;二是高效沟通培训。XX年3月17-20日,集团组织人员参加XX二商大红门的《高效沟通》培训。课程从工作礼仪、团队之间上下级、平级之间的沟通等方面做了讲解。办公室的阚彤彤、人力资 源部的钱亚君等所在团队获团队第三名;三是企业魂创造之旅培训。XX年2月24日,集团组织人员参加企业魂创造之旅培训,课程涉及企业利润、工作绩效、家庭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内容,集团财务部部长席和兰等参加培训。

注重女性干部的培养和选拔

为给女职工创造了施展才华的平台,集团注重女性干部的培养和选拔:一是去年3月以来,集团通过领导推荐及个人自荐和组织考察等方式,选拔和培养了张茜等9名青年女性职工,走上了中层干部岗位;二是通过组织职工英语测试,选拔了英语水平较高的钱亚君、刘晓繁等3名女性职工,兼任企业英语培训的老师,并制订了今年去外机构的短期深造计划;三是选拔章桐等3名女性领操员,通过带领全体职工做广播体操及跳企业文化舞《向前冲》《给予舞》等文体活动,来增进团队凝聚力。四是开展国庆趣味文体竞赛活动。共126名女性职工参加,在二人三腿项目比赛中吴爱华、陈如等获一等奖;夹乒乓球比赛中章桐等获二等奖,双人跳绳比赛中张玉培、徐荣荣获女子二等奖。

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奉献爱心活动

一是组织向职工蒋文权捐款活动。原集团下属公司一销售部驾驶员蒋文权,因患肺癌每天需要白蛋白及新特药的输入,大笔的医疗费用让这个普通的家庭一筹莫展。XX年3月3日,由集团党委、工会、妇委会联合发出倡议,共捐得 善款159981.09元。集团职工食堂的洗碗工卡友萍,身为一个残疾儿子的年迈母亲也伸出了援助的手,加入了捐款的行列。为此,XX市电视台《民生零距离》栏目、《新民晚报、新XX》等宣传媒体做了专题报道。二是帮助女职工李庭荣家庭走出困境。集团屠宰厂女职工李庭荣的丈夫陈忠平,因患肝硬化急需住院手术,其女儿在南京上学、年迈的父母老弱多病。为解决李庭荣家里的实际困难,XX年3月12日,集团党委、工会、妇委会发出倡议:号召全厂职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帮助李庭荣家庭走出困境,共捐2.5万元善款用于陈忠平的治疗。

下一步工作目标及举措

集团妇委会将继续团结广大女性职工,积极投入到企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多层次地提高女职工的综合素质,推动“巾帼建功”活动的创新发展,塑造新女性奋发图强、开拓创新、建功成才的崭新形象。

一是让巾帼文明岗变为女性成才的有效平台。鼓励广大女职工发扬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树立终生学习的思想,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鼓励广大女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力争成为集团各项工作的骨干、人才。

二是加强组织建设,不断建立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充分调动广大委会成员的积极性,更多联系和服务广 大女性职工,切实为大家办好事、解难事,提高组织的影响力。

篇3: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发展纪实材料

一、积极实践价值管理理念, 稳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保效增效, 全年增效10.01亿元。2013年财务处组织开展保效增效项目管理, 共设立42个项目, 与23个项目组分级签订责任书, 全年实现增效10.01亿元, 完成年初目标9.31亿元的108%。其中油气超产超销、销售优化、投资优化、各采油气厂优化增效等成效显著, 为分公司超额完成利润奋斗目标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是建立利润倒逼的全口径成本管控机制。建立了分管领导分工负责、以项目组为运行模式的管控模型, 对影响利润的所有环节、费用全口径进行管控。通过优化资源、优化用工、提高勘探成功率、可采储量, 有效化解了勘探费用、折旧、用工、财务费用等指标风险。

三是有效提升了经济活动分析实效。通过引入ABC分类管理法、四象限法则对经营指标以及指标运行差异进行分类, 精确定位“重点指标和重大差异”, 找出影响经营指标各项因素中“关键的少数”, 有效提升了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效率和质量。

四是标准成本三分两全管理稳步推进。在试点成果基础上, 在采油气厂全面推广标准成本系统, 建立了重点成本标准运行体系, 同时启动完成了油气销售、专业化服务、科研等单位的标准成本模型测算, 推进了对标体系建设。

五是区块投入产出分析评价工作有序开展。2013年财务处组织搭建了区块投入产出分析平台, 将投资、成本、产量、储量、工作量等数据归集至开发区块和单元, 开展38个区块的综合效益评价, 有力支撑了“五到区块”工作。

二、加强资金管控, 实现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一是强化资金计划管理, 提升资金安全。资金计划编制从源头抓起, 实行了向生产、工程等业务部门的延伸, 制定符合实际的年、月、日资金计划, 全年资金计划执行率达到97%以上。2013年未出现一笔呆坏账, 资金运行保持良好状态。

二是创新资金管理思路, 促进增收创效。通过优化油品销售货款的回款方式, 以应收票据方式回收货款5.01亿元, 减少资金占用。创新资金管理思路, 对于内部模拟市场单位, 实行“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对于其他单位, 以月度财务预算为依据, 杜绝预算外资金支出。“以收定支”的资金管理模式, 实现了资金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 促进了各单位精细管理增效。

三、推进全过程管理, 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一是搭建资产调拨管理信息平台, 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为提升资产管理工作效率、盘活闲置资产、存量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 财务处搭建了资产调拨管理信息平台, 完成了油井基础信息的收集, 实现了实物转移从源头发起和多系统的数据集成共享。

二是加强备查资产管理, 规范废旧管杆管理流程。财务处通过完善废旧管杆库存、维修、验收、调拨领用等环节的管理流程, 实现了废旧管杆的全过程监控。同时制定了管杆管理系统实施细则, 明确责任分工, 加强了对承修单位的考核, 严把出入口关, 实现了管杆的入库、出库精确到单井, 防止了废旧油管的流失, 提高了修旧管杆的利用率。

四、加强税收研究和筹划, 维护分公司利益

一是积极推动营改增税收政策。营改增工作试点工作在全国推行后, 财务处积极与税务机关沟通, 组织报送材料, 争取到分公司原油管输费增值税税率由17%减至11%, 降低增值税及附加税费近1000万元。

二是争取税收优惠政策。继续争取到了分公司资源税率3.2%的优惠政策;落实并加大安全环保三项设备投资抵免、研究开发费和残疾职工工资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 累计减免企业所得税400万元, 较好地维护了分公司及员工的利益。

五、创建学习型组织, 打造高素质财会队伍建设取得进展

一是实施创新型教育培训工程。2013年财务处聘请国内大专院校专家举办了两期财务管理专题提升培训;业务培训常态化, 共举办各类业务培训13次, 共计90课时;鼓励处室干部职工主动学习, 积极参与职称考试。财务处《利润倒逼机制下的全口径成本管控设计及应用》获得分公司一等奖, 《油气田标准成本管理》获集团公司第二十二届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

二是财会论文学术研究工作取得新进展。通过论文撰写、论文交流、专家点评、写作培训等各种方式, 切实增强了分公司的学术研究氛围, 推动了分公司财会理论与实务研究工作, 2013年各类学术论文66篇, 其中仅在国家级财经杂志发表论文达到29篇。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财务处将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抓住机遇, 积极开拓, 扎实工作, 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为保障分公司各项经营管理指标顺利实现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西北油田分公司“标准成本三分两全”管理法应用及经验介绍

2010年以来, 借助中石化全系统内大力开展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工作的有利契机, 西北油田分公司借鉴国内外有关标准成本管理和作业成本管理实践的最新成果, 着力开展以作业管理为基础的标准成本管理工作, 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 基本建成了具有西北油田特色的“标准成本三分两全”成本管理法, 其主要建设及应用情况如下:

一、制定成本消耗标准

基于油田生产实际, 首先分解企业生产过程, 确定作业链, 选定成本要素与作业过程的切合点, 形成标准成本项目;进而结合生产实际收集影响因素, 明确成本费用项目对应的资源动因和成本动因;然后采用历史数据、技术测定、管理标准、制度规范和经验评价等方法计算标准成本项目的基准成本消耗标准, 同时利用正态分布原理, 确定级差修正系数;基准消耗与极差系数的乘积即为各类作业消耗的每项成本要素消耗量标准和价格标准。

二、构建预算编制模型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 首先利用数据接口, 从各类生产经营系统提取历史设施数据, 并获取新增设施及配备标准, 作为标准测算基础;再从业务量消耗标准库以及价格标准库中查找对应的成本消耗标准, 逐项计算单项成本;通过计算所有设备、井、站、车、人等的标准成本, 并按照开发主线、管理主线进行汇总, 生成采油厂或中心单位的月度、年度预算。

三、建立差异分析机制

在实际生产运行过程中, 密切关注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 利用连环替代法, 分析差异存在的具体原因。首先计算标准成本 (标准作业成本与标准作业数量的乘积) 、弹性成本 (标准作业成本与实际作业数量的乘积) 以及实际成本 (实际作业成本与实际作业数量的乘积) 三类成本, 并根据弹性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额, 确定数量差异;根据实际成本与弹性成本的差额, 确定价格差异, 进而采取优化措施。

四、完善成本考核体系

为构建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长效机制, 西北油田建立了清晰的目标成本责任制, 将成本细化分解落实到基层班组、单台设备和具体岗位人员, 形成了财务处—采油厂—分队—班组—岗位5级成本考核机制。月末根据实际形成与标准的差异, 本着激励与约束并重、以激励为主的原则, 逐级进行考核。各科室与分队之间根据分管成本项目进行交叉考核, 分队负责对岗位进行考核, 财务科进行汇总折算, 财务处则直接对采油厂进行考核。

基于标准成本考核体系的推行, 实现了考核的量化和标准化, 使真实、客观的考核成为可能;同时增强了全员成本控制意识, 激发了广大员工降本增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五、深入开展作业价值分析

篇4:南雄精细化工园区发展纪实

南雄精细化工园位于南雄市区西南郊,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1782亩,以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等领导多次来到园区进行考察并出谋划策指引方向,南雄市借助省“双转移”的契机,提出了“产业集聚”的课题,加快步伐建设广东省产业转移园。目前,精细化工产业转移园被评为省级产业转移园、省市共建循环经济基地、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2007年初,南雄市委、市政府组织考察团到珠三角、清远、河源等地取经,随后提出大力发展工业“绿灯工程”的工作思路。

2008年4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韶关调研时,提出以产业聚集带动经济发展的题目,南雄对于工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了。

2008年11月28日,南雄在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后,确定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东莞大岭山(南雄)产业转移工业园正式挂牌,600多位企业家参加洽谈会。

2009年,南雄市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签定对园区建设和入园企业授信贷款9亿元的合作协议,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入园企业信贷提供金融支持。

2010年1月14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南雄市考察时,高度赞誉南雄干部的改革创新思路和稳抓实干精神。

2010年11月24日,南雄市东莞大岭山(南雄)产业转移工业园在省专业性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竞争性扶持资金“PK”中,成功竞得1亿元扶持资金。

目前,南雄精细化工园一期3880亩土地已全部完成招商,园区共引进企业99家,试投产企业4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5家;去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0.8亿元,同比增长164.1%;工业增加值9.2亿元,同比增长165.1%。

南雄市市委书记许志新表示,在“十二五”期间,该市一是将充分利用精细化工园这一平台,筑巢引凤,着重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提高产业附加值;二是要把精细化工的产业链拉长;三是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精细化工产品和交易集散地、IT交易汇展中心;四是建立化工危化品仓储及铁路专线;五是完善精细化工专业配套设施,如视频安全监控中心、省质量监督站、新产品孵化中试基地等,以实现整个精细化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非公企业党建 助力企业

尽管去年以来化工产业遭遇到了比2008年更加严重的危机,但在南雄精细化工园区内的志一精细化工企业老板程希瑜却并不担心,如今,他的企业员工每天都在加班加点生产。原来,该公司党支部成员解西京带领几名党员连续奋战十几个昼夜,研发了一种新型抗氧化剂代替了原来的5种抗氧化剂,不仅节约了成本,产品利润一下提高了30%,市场还供不应求。程希瑜高兴地说:“党员就是能发挥大作用!”

今年,南雄市把精细化工园区党建覆盖提升工程作为 “书记项目”来抓,狠抓落实,逐步实现园区党建工作“组建实现常态化、开展活动有序化、教育培训经常化、规章制度规范化、阵地建设有形化、目标考核精细化”的“六化”目标,形成了企业发展与党建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不断推进党的工作、组织、信息化、经费保障和创先争优全覆盖。目前,在试投产的45家企业中,有6家建立了党组织,正在筹备成立党组织的有5家。

去年11月,为了将党建工作全覆盖园区,南雄市在精细化工园区成立了党总支。新年伊始,该市组织部门会同市直属工委、外经局、招商办、园区管理处等部门和单位,摸清精细化工园区企业基本情况及党建工作开展情况,为建立党组织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选派园区管理处党员领导干部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对企业实行挂钩联系。并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多种形式,力争今年实现在职员工50人以上园区企业有党员,党员100%纳入组织的有效管理,有党员的“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100%,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党员覆盖率100%等3个“100%”目标,把该市园区经济主战场打造成党建新高地。

围绕“业主满意、员工满意、社会满意”目标,园区党总支还组织园区非公企业党组织在职工、党员中开展以“三争三有”(争当岗位先锋、关键岗位有党员,争当技术标兵、技术攻关有党员,争当员工模范、困难面前有党员)、“我是党员”、“党员示范岗”和“我为企业发展献策”等主题实践活动。抓准了党员发挥作用与企业发展“双赢”的着力点,有效破解了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难组织、党员发挥模范作用不突出等问题,推进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全覆盖。

背景资料

南雄精细化工园介绍

基本情况:南雄精细化工园位于南雄市区西南郊,距市区2.5公里,新国道323线贯穿整个园区,与韶赣高速公路出入口、韶赣铁路规划南雄火车站相邻,40分钟车程可达赣州机场,地理位置优越,有着对接“长三角”,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良好区位优势。

专业配套:园区规划建设了生产区、研发区、产品交易展示区和行政生活服务区,建设了统一集中的工业污水处理厂、消防应急池,筹建了热电冷联供系统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服务站,规划了占地251亩,年吞吐能力散货500万吨,集装箱1万个的韶关铁路口岸南雄装卸点和危化品铁路专线,成立了应急救援中心和专职消防队,配备了视频监控系统和信息互动平台,利用3G移动通讯网络实现24小时信息联动,随时了解企业建设运营、安全生产等情况,并设立精细化工园区警务室,为企业提供专业的配套服务。

技术支撑:南雄市与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协作,为园区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南京林学院还在园区设立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广东省涂料行业协会将南雄市精细化工园区认定为“广东省化工涂料研发中心”,中科院广化所在南雄建立了“两个中心”和“三个基地”。

优化服务:实行外来投资企业市领导和有关责任单位挂点跟踪服务制,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的项目,3天内办好一切审批手续;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的项目,7天内办好一切相关手续。简化了办事程序,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

对外来投资企业实行“一牌一证一卡”重点保护制度,严禁对持证投资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严禁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金融支持:南雄市与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签订了9亿元授信贷款合作协议,设立了全省首个县级企业融资服务机构——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南雄精细化工园区企业融资服务办公室,南雄市还成立了公益性的雄健担保有限公司,形成了政府、银行、企业、社会中介四位一体的融资新机制和模式,为切实解决园区建设资金投入和入园企业“融资难”,提供了优质的金融服务环境和可靠的资金支持。

篇5:曹跃公司发展纪实

曹跃公司自新成立组建以来,各项工作积极开展,矿区一片欣欣向荣之象。作为曹跃的一份子,对此深感自豪和光荣,因为在曹窑矿工作了半辈子啦,在这片土地上洒满了挚爱的汗水,我对曹跃公司充满感情,与她同荣辱共甘苦。一路走来,度过了举步艰难的日子,同样,更迎来了曹跃公司新成立,高规划,大建设的新篇章。新的党政领导班子团结进取,求是务新,开拓进取,科学规划,是带领我们强势起步、强势腾飞的可靠保障。新的公司机制,新的管理模式是我们曹跃公司强劲发展的可靠保障。新的公司蓝图,新的矿区发展规划是我们发展的强大引擎。更有我们不怕吃苦,无私奉献的全体员工是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新公司的宏伟蓝图已经构建,矿区的一期规划工程正在进行,作为企业的一员,我只有参与到企业之中,将自己的灵魂与企业兴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就必须增强超前意识,超前思维,善于预见矛盾、预见困难,才能超前防范、未雨绸缪。又一期棚改政策的落实,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兴奋不已,我已经看到了曹跃公司的明天。还等什么呢,让我们动起手来,团结奋进,开拓进取,紧密的团结新的党政领导班子下,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献言献策,立足本职工作,扎实提高业务技术知识,为曹跃公司的新明天而努力奋斗。为此,我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的我公司的改革发展中去,一是自己要加强学习,学习国家大政方针和集团公司战略目标及我公司的远景目标,二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做到不安全不生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结合我队实际情况,作为井下辅助队,一个服务单位,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关系

着井下车皮、材料、原煤的运输工作。所以我认为如何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如何又好又快的用我们的服务,加快车皮周转,服务好一线单位,才是我们现在最需要考虑的。结合工作实际,我谈两点认识:

第一、一切服务于生产,狠抓安全质量关:。

作为井下服务单位,好的服务,只能体现于细节之中。在此公司强势跨越之际,我认为如何配合我们广大职工,让他们可以安心生产,工作才是最重要的。举例来讲,因为我们煤矿工作的特殊性,我们运输队职工都是三班倒,工作在一线,那么我在工作的时候就要主动了解他们的作息时间,配合他们的时间进行工作,比方说上四点的,一旦发现他们没休息好,喝酒或者带情绪上班,立即让之歇班休息。基本要求是 1 不耽误他们的正常休息 2 要使他安心工作。有些小事情,可能我们的职工们由于繁重的工作没有注意到,那么如果我能够抢先一步洞悉他们的需求并满足他们,最大限度的推出更多的“细节服务”用自己的真诚为我们的职工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我想即便遇到很复杂的问题难以解决,我们也能用自己的态度获取他们的谅解。所以说服务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形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细节问题的处理,往往会让我们的工作得到最好的结果。

第二、服务需要创新

我们作为井下辅助单位,现在运输队和以前的工作所改

变我要在保证井下各单位用车上下功夫。由于企业性质的关系,在服务上我们缺乏竞争,工作干得好,干得坏,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但是这里我要指出的是,虽然在服务质量上,我们没有竞争对手,但是恰恰是这样,我们才更

要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保证各单位的用车,不断地进行服务创新。把自己当做自己的对手,来提升自己的服务。服务创新对于我们服务性单位来说,我认为是服务性单位发展的永久需求,只有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你的服务才有存在下去的价值。

服务创新是我们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的关键所在。在真诚服务的基础上,保证各单位车皮材料的如数及时供应是对自己的最终要求。

我队紧紧围绕公司下达的各项目标,以安全生产为重点,加大职工的安全教育力度,狠抓“三违”治理工作,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加强质量标准化,值班队干要切实监督到位,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达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确保安全工作顺利进行。

值此曹跃公司综采工作面的投产,强力皮带的运转是我公司强势发展的大好时期,就我们运输队而言,我认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是怎样的责任。才能促使自己去认真,负责的工作。虽然我不能和一线工人一样战斗在公司大发展的最前线,但我将在日常工作中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为我们曹跃公司大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曹跃公司灿烂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范再良

篇6: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发展纪实材料

---山西新庄煤业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引言:

太行脚畔,丹水之滨,有一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它连接着历史与未来,它抒写着厚重的三晋大地博大精深与古典情怀,它承载着人们关于气节与情操的记忆。这里矗立着一座继往开来的现代化企业--山西新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庄煤业)。

巍巍井架、滚滚乌金、轰鸣的煤机其美、其俊彰显着新庄煤业风雨不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豪情!

新庄煤业是高平市三大国有煤矿之一,属省、市规划建设的百万吨重点骨干矿井,具有开采百年以上资源优势,现拥有新庄和南阳两座单独保留的生产矿井,现有职工2500余人。2008年以来,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公司坚持把做强做大做优企业作为第一要务,全面实施“做强南阳煤矿、振兴新庄煤矿”的发展战略,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始终奉行“安全、稳定、发展”的理念,以实现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不断增强市场竞争优势,企业的三个文明建设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4.26亿元、实现利润2.10亿元、上缴税金1.73亿元,均名列高平市工业企业前茅,连续两年跨入了高平市纳税亿元单位行列。企业屡获国家“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国标一级矿井”、“安全高效矿井”、“中国诚信万里行活动诚信单位”,山西省“治安模范单位”、“煤炭科技创新双十佳煤矿”、“治超先进单位”,晋城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荣誉称号。接踵而来的荣誉,把新庄煤业打造成了镶嵌在长平大地百里煤海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长效机制固基业本质安全促发展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前提,是煤矿企业的“天字号”工程,从某种程度上讲安全就是企业的命根子。

近年来,新庄煤业在掌舵人明科栋的带领下,以深化“双基”建设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为总抓手,以构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为目标,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制度和文化建设,从思想、基本素质等方面实现大突破、大发展,确保了安全形势的稳定发展。

南阳煤矿连续7年荣获“晋城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评为“国标一级矿井”,并于2007年跨入全国煤炭工业行业安全高效矿井。新庄矿通过了“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国标二级矿井”的初验。南阳、新庄的两矿井已经跨入了全国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以上矿井行列。

树牢“安全第一”思想。新班子坚持把搞好安全生产作为最大的政治,把实现安全生产与落实科学发展观联系在一起,树立了“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提出了安全工作“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压倒一切”的理念,使广大干部职工摆正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发展、安全与建设、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广大干部职工在现场条件好、安全生产顺利时,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高度警觉,做到了不麻痹、不松劲;碰到困难时,做到了措施及时,工作到位,尽职尽责。

安全重担全员挑。围绕责任这个核心,向严格落实要安全。实行“层次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办法,形成了矿委——分管领导——所属科队——班组——职工五级安全目标管理体系,各个部门、各类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分明,把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出了问

题就追究谁的责任落到了实处,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压力”的安全责任格局。

安全教育有长效。该矿把安全教育培训作为抓安全生产的治本之举,把提高职工业务技术素质作为抓安全生产的立足之本。通过开展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办法,落实职工日常教育学习培训,并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等活动,强化培训效果。同时,大力建设安全文化、亲情文化,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标语、安全书画展、井口文化走廊、井下安全文化牌板等宣传载体和“3.18”安全警示教育、“4.21”反思周、“全国安全生产月”等活动载体,逐步培养职工“以矿为家、安全为本”的主人翁意识,营造“以人为本、遵章守纪、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浓厚氛围,使员工时时处处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把安全意识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职工的行为规范和作业过程中。通过对职工的“人性化”思想教育,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企业实际的安全教育长效机制。

科技兴安大投入。科技兴安是煤矿安全生产重要保障。该矿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有效优化矿井安全生产环境,从根本上预防和杜绝事故。随着近几年经济形势的好转,企业效益的提高,该矿不断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为解决9#煤水患问题,该矿从专业院校和国有大型企业请来专家学者进行“现场会诊”;自筹300多万元完善和恢复了3#煤和9#煤的排水设施建设;投资近2000万元用于南阳矿通风系统的升级改造,新增井下自动喷雾装置,进行35KV变电站建设等,确保了通风、供电、提升、运输、顶板治理等方面能够完全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2010年7月份,新庄煤矿还成立了专职的探水队,编制了矿井水害防治规划和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水害事故。通过安全“大投入”,引进先进技术,提升装备水平,为新庄煤业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监督检查不断线。安全检查是煤矿安全治理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该矿始终坚持把创新监督检查方式作为安全治理的有效措施,坚持开展“红五月”、“安全生产月”、“一通三防”和机电大会战、“冬季百日安全无事帮竞赛”、“零点行动”等安全专项治理活动,做到了各类检查不断线,尤其是节假日、夏季高温雨季等特殊时期的安全检查,采取了经常性、突出性、专业性、季节性的检查监督活动,突出了“六查”内容,即:查思想、查领导、查现场、查隐患、查制度、查管理,使干部职工时刻保持安全警觉,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遏制了违章作业,加强了过程控制。同时,加强安监队伍建设,将一批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业务精、肯吃苦的人员充实到安监队伍中来,为搞好安全检查提供了根本保证。

破旧立新存优势细中求盈定乾坤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随着市场的变化和要求,管理的变革在日益求新求精的大格局下,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科学和创新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

近年来,该公司不断探索精细化管理新路子,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管理高效为目标,通过进一步完善制度、创新管理、强化责任、严格落实,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整体水平,构建起科学、安全、有效的管理体系。

完善制度细考核。制度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是企业管理的基石。新庄煤业秉承“破旧立新”的管理理念,以效能监察为切入点,坚持重审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注重发现制度建设的“盲点”,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了学习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工作述职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出台了《新庄煤矿创新管理办法》、《物质供应管理制度》、《销售管理制度》、《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对工作标准、岗位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等内容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按照“人人头上有指标、岗位考核求实效”的原则,从矿级领导到普通职工都实行了“工作日志管理法”,做到了事事有安排、事事有标准、事事有人管、事事有考核,形成了一个职责明晰、绩效提高、持续推进、循环重复的管理流程,使日常管理工作实现了优化和细化。

安全质量“高标准”。坚持在“严、深、细、实”上下功夫,全方位推行以全面质量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细化检查标准,优化工作流程,改善现场作业环境,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实现标准化工作动态全面达标,并通过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竞赛活动,巩固安全质量标准化成果。通过全面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使日常精细化管理延伸到职工工作态度、工作方式、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深层次方面,转变了职工的工作观念,提高了职工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内外兼修”抓经营。围绕内部管理集约化、信息化的目标,新庄煤业把成本指标“分解承包”到科队、班组、岗位和单台设备、单项工程,加大了内部挖潜力度;同时,通过提高软、硬件配置,扩大覆盖范围,完善企业内部互联网建设,建设起了集生产、经营、管理于一体,辐射两矿、四通八达、业务互动、高效、便捷的数字化信息系统,推进了管理升级,使工作效能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双升”。面对煤炭市场的激烈竞争,新庄煤业坚持稳定和开拓市场“两手抓”,创新营销方式,拓宽销售渠道,“舞”好了销售龙头,实现了产销平衡。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实现了良性循环和运行。

管理深处是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该公司通过对矿井管理制度的整合、分类和提升,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构建了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文化、精细管理文化等企业文化体系,使企业文化理念逐步融入规章制度、岗位规范和员工考核之中。

该公司在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过程中进行了有益探索。把学习型组织建设导入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倡导的“理念+规范”和学习型组织倡导的“学习+激励”相互融合。通过“传、帮、带”和“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引导职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使学习成了更新职工的观念,提高职工的境界,提升执行力、创新力、推动生产力的助推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步一个脚印的管理工作,为企业创造了一个本质安全、工作高效的安全生产经营环境,使新庄煤业这艘太行煤海旗舰顺利出海远航装备上了高效能的“发动机”。

绿色环保深挖潜持续发展谋新篇

从“黑色”到“绿色”,企业把生态优先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近年来,新庄煤业领导班子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指导思想,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环境友好型企业。

“绿色”发展,管理先行。制定了《新庄煤业创模和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环保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实施节能降耗目标管理法,将节能降耗指标分解到班组和岗位,做到有考核、有落实、有奖罚、有成效,完善了内部考核机制,明确了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加强了对各环节的能源消耗管理,确实推进全矿节能降耗工作合规、合法、持续发展,有效杜绝了生产、办公、生活中存在的浪费现象。

深挖内潜、变废为利。通过积极引进成熟先进的节能技术,加快生产系统、设备和工艺的革新改造,实现了环境改善和效益增盈的双丰收。该公司先后组织实施了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烟尘、绿化、节能等七项专项“绿色”治理:在废水处理方面,建设、完善了矿井水、生活污水的污、废水处理系统,使全矿生活、工业用水实现了净化处理、循环利用、达标排放;在废气排放方面,通过购安湿式除硫锅炉,有效降低了烟尘和二氧化硫,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在矸石山治理方面,启动了年产6000万标块矸石砖项目,变废为宝,实现煤矸石的有效利用;在节能方面,通过广泛应用变频节能技术,每年节约用电达7万多度。

生态矿区,文明和谐。建设绿色矿山,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该矿先后投入巨资,建成了储煤场挡风抑尘网和喷淋降尘工程,使煤场抑尘效果达到90%。同时,对矿区主要街道、矿山游乐园、街心花园、休闲广场进行了彻底改造,修建了休闲设施,栽种了花草树木,使矿区绿化覆盖率上升到45%以上,矿区形成了“楼在树中、人在绿中、矿在园中”的秀美景观,营造出了风景优美、文明和谐的矿区人居环境。

新庄煤业通过环境友好型建设,发展循环经济,为企业闯出了一条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绿色矿业”发展之路,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展现了企业更加宽广的绿色未来。

特色党建促和谐凝聚人心绘宏图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新庄煤业坚持以人为本,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强化整体功能,探索出一条彰显新庄煤业和谐发展的新理念。

新庄煤业领导班子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字下功夫,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入手,科学整合和谐发展理念,使和谐人文贯穿于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之中,成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之源。

该公司围绕企业发展的中心工作,通过整合资源优势,强化整体功能,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走出了一条具有煤炭企业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连续六年荣获了“晋城市文明和谐单位”称号。

争当职工群众的“贴心人”。新庄煤矿由于3#煤资源枯竭,9#煤资源开采困难,当时生产经营到了举步维艰的状况,职工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十分担忧。为了彻底改变现状,2008年,作为党员的明科栋上任伊始,即深入基层、深入职工进行走访和调研,并东赴山东济宁、北上山西阳泉学习取经,邀请专家进行论证,寻求企业解困的良方。经过认真分析形势,明科栋果断提出了“做强南阳煤矿、振兴新庄煤矿,建设本质安全型、高产高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文明和谐型矿山”的宏伟蓝图。战略贴近了人心,稳定了人心,振奋了人心,让广大职工心中重新点燃了希望。

调动“人”的能动性“管好人”。在观念上引导职工,激发职工为企业改革献计献策。在明科栋的倡议下,公司先后召开了生产系统技术人员座谈会、九九重阳节离退休职工座谈会,“我与企业共奋进”优秀青年座谈会,知识分子座谈会、解放思想讨论会和老干部座谈会。两年多来累计征集意见900余条,涉及到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职工生活等多个方面。积极主动征求职工意见业已成为公司领导班子每年的“必修课”,实现了职工思想观念的大转变,充分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参与企业改革的积极性,增强了发展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加强文化建设“美化人”。公司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两年多来,累计培训1100学时,6630人次;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开展了各种技能大赛,矿区“比、学、赶、帮、超”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广大职工形成了热爱矿山,建设矿山,爱矿如家的思想感情。同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党员干部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引领广大职工群众形成了创新、超越的发展理念,增强了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推行民主管理“取信人”。通过推行企务公开、党务公开、科队务公开,大力推进“阳光工程”建设,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从思想上增强了广大职工对企业管理的认同感,从行动上增强了广大职工企业主人翁的责任感。

发挥群团作用当好“代言人”。注重发挥工会和团委等群团组织的独特主体功能和服务效应,搭建起了和谐发展的“桥梁”。

努力为职工办实事“温暖人”。始终把维护职工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抓惠民工程,为职工谋利益,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两年来,职工人均年收入、五险一金、福利均实现了两位数百分比增长。出台政策鼓励职工脱产学习深造,新建了职工餐厅和公寓楼,对404名接触粉尘职工和918名农民合同工进行了体检,并帮助退休干部职工和生活困难职工解决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好“社会人”。始终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公民”的应尽责任和义务。企业出资500多万元完成了高速路、世纪大道和市区神农路绿化工程;让利491万元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1.40万吨冬季供煤任务;捐款150多万元援助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出资60多万元支援周边村庄的新农村建设;出资3万元为“5.12”地震灾区捐购爱心包裹;并捐资支援了革命老区建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通过这一切润物细无声的点滴努力,一个和谐、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绿色”现代化煤炭企业正在悄然崛起„„

后记:

篇7:公司砥砺奋进改革发展纪实01

——公司砥砺奋进改革发展纪实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时间回溯到2014年。这一年,水口山这艘百年航舰又一次行驶到前进的十点路口:持续的有色市场行情,日趋严苛的安环监管,脆弱的赢利能力,沉重的社会负担„„,严峻形势迫使水口山必须做出生存发展的重大抉择。是因循守旧,还是改革创新?两种思潮在广大干群中激烈交锋与碰撞。然而,市场没有给水口山太多的选择,时间也不允许水口山人犹豫。搞调研,做访谈、定方案、统一意见,面对重压,公司领导班子果断发出绝地反击最强音——“只有改革创新才是唯一出路!”一场砥砺奋进改革发展的攻坚战就此打响。

转眼来到2017年。三年多过去了,如果说此前身披“世界铅都”“中国铅锌工业的摇篮”盛誉的水口山实有几分尴尬,而改革后的水口山则确确实实在在多了几分底气与自豪:

机构精减取得明显成效:先后精减合并销售分公司、矿山资源部、资产管理部等10余家内设机构,压缩常宁山水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武汉水口山有色化工有限公司等5家法人单位。内设机构更为科学、精干、高效。

三项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2012年初公司有在册员工10848人、在岗员工9896人,降至2017年在册员工7804人、在岗员工4625人;降幅分别28.06%与53.26%,水口山员工降至历史低位。中层干部全体竞聘上岗,改革后公司中层干部职数减少39个,减幅31.45%,平均年龄由48岁下降至45岁,极大促进了干部队伍结构优化和整体素质提升。收入分配改革全面深化,收入与业绩浮动,能增能减,严格按业绩考核结算工资,任何单位不再允许借支工资,保证按劳分配的严肃性。

辅业改制取得重大进展:机电总厂成功改制为衡阳铅都机电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成为直面市场的独立主体;生活服务部实体业务成功撤并移交;职工医院、建分公司改制前期准备工作就绪,公司初步实现轻装参与市场竞争的目标。

成功转换经营机制,实施板块运作;社会职能移交进展加快,水电物业移交顺利;盘活了存量资产,仙人岩公司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淘汰氧化锌、粗铜生产线,置换了发展空间。2013年至3016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85.79亿元;销售收入由2013年的61.39亿元增至2016年的82.32亿元,增幅34.1%。净利润由2013年-1.29亿增至2016年350万元。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改善。

三年踏石有印,三年抓铁有痕。改革理念深入人心,改革“红利”得到充分释放,时间见证了水口山人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拼搏,全面深化改革则赢得未来发展良好根基„„

深入宣传发动,首先从改变观念开始

健全组织机构,加大工作力度。公司于2014年1月成立了改革改制领导小组,由董事长、总经理任组长,党委书记任常务副组长,一名副总经理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在领导小组之下,根据各项改革工作的需要,成立了专项工作组。

明确改革脱困思路。2014年1月6日,公司召开了中层正职以上管理人员改革改制座谈会,充分讨论了改革改制思路,之后又反复调研论证,形成了《2014-2016年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根据该方案,每年都制定实施计划。2016年2月,又向上级公司提交了《关于为企业解困,请求湖南省、中国五矿集团支持事项的报告》,2016年8月,形成了公司《分立重组改革脱困实施方案》,并上报中国五矿审批。水口山改革脱困总的思路,就是瘦身减负,优化运营。所谓瘦身减负,就是精简组织机构,分流富余人员,移交社会职能,分离辅业单位,盘活存量资产,放下历史包袱。所谓优化运营,就是转变经营管控模式,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生产经营运作,控制成本费用,提升业务管理水平,建设灵敏高效的市场化运营体系,提高产、供、销效率和效益。

加强宣传动员,营造改革氛围。2015年4月27日、28日晚上,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吴世忠分二次为公司全体管理人员做了《光荣的荆棘路——水口山的困境与出路》专题报告,分析当前的形势,提出了深化改革、扭亏脱困的思路。随后各单位负责人召开39场干部大会,车间、班组召开职工大会层层宣讲形势任务报告。公司领导班子、各单位经营班子成员分块负责改革宣传动员,深入车间、班组,与员工面对面讲解公司形势,积极宣传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动员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并推动减员瘦身改革,争取早日扭亏脱困。公司还分别召开历年模范人物座谈会、青工座谈会、职工思想状况调研座谈会,宣传形势、听取意见,收集建议。公司宣传部门编发改革改制形势任务教育宣传材料,通过内部报纸、网站、电视台、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广泛宣传。通过一系列的形势宣讲,广大职工群众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形成了良好的改革氛围,为各项改革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广开渠道听取员工意见,汲取群众智慧。为了给各项改革工作打好群众基础,公司在全体员工中开展了“我为企业献一计”活动,发动全体员就公司改革改制、管理创新、技术进步献计献策。2015年共收到了员工建议15203条,为各项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

围绕核心工作,着力做好三项制度改革

深化劳动用工改革,优化人力资源结构。

针对公司人力资源结构总量大、不合理、人工成本高的现状,公司通过实施休养性离岗、退休、特退、调出、解除劳动合同、清理外协用工等分流措施,努力降低人员总量,优化队伍结构。通过上述措施,2012年初,水口山公司有在册员工10848人,在岗员工9896人,至2017年4月末,通过解除劳动合同、退休、提前退休、病退、转岗等共减员2798人(如含历年新增人员则为3474人),在册员工降至8050人,通过内退、待岗、劳务输出等安置1891人,在岗员工6159人。

稳妥实施休养性离岗。从2015年5月开始,启动了精简二三线人员工作。经过3个月的调查研究、宣传动员,出台了指导意见,确保被分流的员工思想上能接受、生活上有托底,病、残人员有保障。2015年9月,公司26个二级单位制定并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讨论通过了本单位《优化人员结构,精简二三线人员实施方案》,并正式实施。根据方案,从2015开始,在全公司暂实施三年的休养性离岗政策,距法定退休年龄4年的二三线人员休养性离岗,发放生活费。计划从2017年7月开始至2018年12月止,所有人员距退休提前5年实施内退,跟退休提前10年经组织批准实施内退。同时,清退二三线返聘的退休人员,暂停基层管理人员提拔,严禁一线人员向二三线流动。

加大退休、特退审批办理力度。加快正常退休员工审批速度,努力加大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动员力度,一对一与员工讲清政策,测算效益,鼓励符合条件的员工提前退休,经过艰苦的工作,符合条件的员工都有了主动特退的意识,都有了为企业分忧解难的担当。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依法争取特殊工种提前退休政策,请来湖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工作人员现场办公,有十余个工种纳入特退范围,拓宽了特退渠道。

清理不规范用工。加强劳动纪律管理,全面推行人脸(指纹)信息化考勤,废止不规范长病长休制度,全面清理了因身体、精神及不拒不执行劳动纪律的违规离岗人员,分别进行了解除劳动合同、待岗放假、停薪留职处理。加强三定管理,2015年年上半年,全面梳理现有机构和人员,比较差异,查找问题,列出超编超配清单,下发整改通知单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整改。通过回头看,各单位超编的管理人员按照“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原则精简到位。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清退不规范的用工395人。

精简外协用工。对公司临时性用工、劳务派遣用工全面摸底调查,并将降费用任务分解到各二级单位,逐步减少临时性用工和劳务派遣用工,将这些人员的工作以内部员工替代。2015年底,公司组建了内部矿山井下作业队伍,目前运营效果良好,为全面清退现有矿山外包队伍奠定了基础。

2.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队伍活力。

加大中层管理人员业绩评价和考核管理,实施中层管理人员末位淘汰制度,2015年淘汰3名中层人员。实施中层管理人员自愿退出制度,2016年自愿退出2名中层管理人员。

在机电总厂、营销总公司、第四冶炼厂实行三项制度改革试点。营销系统精简了30%的人员,机电总厂精简了50%的机构,第四冶炼厂内设机构由23个精减为12个,基层管理人员由135人精简为95人。试点单位改革时,基层管理人员全部重新聘用,数量同步精简,并取消一聘终身制度,实施由单位按业绩考核结果每年聘用、淘汰。

全体中层重新竞聘。为彻底打破干部职务终身制,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激活“一池春水”,2017年9月5日,水口山全面启动干部制度改革,集体解聘原有中层管理干部,所有中层职位全部公开竞聘。9月29日,竞聘录用工作全部结束,83个中层职位各有归属。这次干部制度改革实施后,中层干部职数减少39个,减幅达31.45%,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激发工作效能。

转变业绩管理与考核机制。公司原来对各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内部利润核算与考核,与市场严重脱节。自2015年开始,生产经营单位全部市场化运行,收入分配严格与市场业绩接轨,同时加大市场利润目标考核力度,收入与业绩浮动,能增能减。出台硬性规定,严格按业绩考核结算工资,任何单位不再允许借支工资,保证按劳分配的严肃性。为了确保各项预算目标完成,2016年,总经理与各主要生产单位签订了业绩目标军令状,这在水口山的历史上尚属首次,既凸显了形势的严峻,也是为了维护预算的严肃性,目的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背水一战,务求此战必胜。

拉开收入差距。保障一线收入,严格控制二三线员工收入水平,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实施分级降薪措施,主要在二三线进行。

聚力辅业改制 助力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

因历史原因,公司承担了职工家属及周边居民转供水电、物业管理、医院、交通、幼儿园、消防等多项社会职能,仅“三供一业”,服务对象达到16000余户(单项),每年亏损达3000余万元。机电、储运、建安等社会职能单位及非主业单位靠主业“输血”养活,处于亏损状态。

为了止住“出血点”,公司及时抓住国家相关政策最后“窗口期”,抓紧移交社会职能,大力实施旅辅业改制。

在公司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下,水口山机电总厂改革改制逐步深化并取得重大进展。2017年5月24日,水口山集团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党委会审议通过《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机电总厂改制分离实施方案》,6月3日,该方案获原水口山机电总厂二届七次职代会表决通过,机加工业务最终转换机制成立为今天的机电公司。改制后,机电总厂正式脱离母体,独立运营。机电公司的揭牌运营,标志着水口山集团公司深化改革改制迈出实质性步伐,意味着水口山机电总厂由此脱离母体(水口山集团公司),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实体。

2017年9月30日上午,副总经理何从行在公司一楼会议室主持召开生活服务部业务移交专题会议,根据生活服务改制移交方案,液化气站、纯净水站及业务,划入物业部管理。招待所(含附属门面)、机关食堂移交公司办管理。其它业务划入资产公司综合部管理。人员按“人随资产走、人随业务走”的原则进行移交。移交、接收双方在移交前将各项资产分类盘点造册,帐物相符后再移交。目前,各项移交工作全部完成。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篇8: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发展纪实材料

主动出击, 掌握原料主动权

原盐是氯碱企业的重要原料, 山东沿海的海盐一直是德州实华的主要货源, 但近年来沿海开发区建设大发展挤占了大量盐田, 导致工业盐价格不断攀升, 企业发展受到限制。2010年底, 在了解到泰安市有丰富的卤盐资源的信息后, 公司领导立即通过技术调研和实地参观, 与泰安市岱岳区政府就合作建设原盐生产基地进行磋商。在总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指导下, 借助德州实华被规划为昊华总公司的大型盐化工基地的强大影响力, 于年初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取得3.25亿吨岩盐采矿权, 现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计划今年年底实现近期目标——建成年产100万吨工业盐基地。当地政府已表示其余10亿吨岩盐储量也将优先与实华公司合作, 实华远期将实现年产300万吨工业盐能力。泰安距德州里程短、交通方便、运费低廉, 矿盐工艺相对简单, 而且纯度高, 不像海盐容易受天气影响。作为日益珍贵的资源性产品, 实华工业盐基地将使昊华总公司氯碱板块迅速掌握烧碱生产中的原料主动权, 成为其发展盐化工的战略资本和有力武器。

勇于担当, 借力破解行业难题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传统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 (PVC) 树脂的工艺, 不仅受原料电石影响严重, 且能耗高、利润低、供应无保证, 其工艺中必须的含汞触媒也成为PVC行业发展的瓶颈和最急需变革的难题。对于这一世界难题, 德州实华通过科学调研和不断努力, 于2010年底与中科院上海分院控股的中科易工签订合作协议, 决定对PVC生产线路进行优化改进, 计划采用二氯乙烷与乙炔直接一步法反应工艺代替目前普遍采用的氯化氢与乙炔通过氯化汞触媒反应的电石法工艺。近日, 该项目传来喜讯, 已被纳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计划) , 获得国家全力支持。项目成功后, 吨PVC电石耗量下降50%, 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少对原料电石的依赖;大幅降低产品成本, 提高产品品质;减少了汞污染, 解决了电石法PVC产生汞污染这一世界难题, 创新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氯乙烯生产工艺线路。该技术成功运用后, 由德州实华和中科工贸共同享有, 标志着中国PVC树脂行业变革在德州实华正式启动, 使行业持续发展有了更加科学有力的支撑。

技改不间断, 硕果累累

实华采取多项措施激发职工搞小改小革, 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动力。仅2010年度实华就评选出116项职工小改小革优胜项目, 在今年3月受到公司大力表彰, 其中评出二等奖12项、三等奖50项、鼓励奖54项。比如, 电解车间的次氯酸钠技改, 利用公司的废氯气生产次氯酸钠, 在保证了清净每月300多吨次氯酸钠使用量的同时, 也扩大了漂液的应急处理能力, 更好地稳定了乙炔气的生产。PVC车间的压缩机冷却水闭路循环系统改造, 完成后能够独立控制水压、水量, 提高了冷却效率, 节约了一次水。热电车间的3#主变停运电气高压一次配电改造工程, 仅增容费每月就节省170多万元, 而且电气接线简单明了, 便于生产协调……小改小革每年为企业节能降耗过千万元。

在昊华总公司的指导下, 2010年德州实华开展了精益六西格玛持续改进项目。其中黑带项目一个, 课题是提高PVC树脂一等品率;绿带项目五个, 课题是降低合成转化器出口乙炔含量、提高PVC生产中的乙炔收率、降低二次盐水钙、镁、铁离子含量、降低循环流化锅炉粉煤灰残炭量、降低塑料产品的材料成本。所有项目进展顺利, 均已达到了预期目标, 并通过了集团公司及总公司的终期关闭评审, 预期可实现财务收益990万元左右。

近些年来, 实华不断追求技术进步, 工艺、设备不断更新换代, 企业生产系统很早就实现分散控制系统 (DCS) 自动控制, 不仅提高了操作精度, 降低了产品消耗和成本, 也极大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信息化建设方面, 也投资上百万元先后完成公司网站、办公局域网、监控网络、供销网络系统、财务电算化建设等工作, 促进了企业办公自动化建设, 提高了管理水平, 为最终实现企业资源计划 (ERP) 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新园区建设中, 公司技术人员根据当地地质报告情况, 结合实际, 优化设计方案, 和天辰工程设计院交流, 提出用经济合理的碎砖紧密桩替代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CFG) 桩基方案, 这个方案得到了专家认可和天辰院的同意, 获得了权威部门质检合格报告, 节省资金2000多万元。公司不间断开展的技改活动, 不仅充分展示了员工的聪明才智, 调动了员工学习创新的积极性, 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 也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竞争实力。公司技术力量强劲、技改成果丰硕, 被市政府评为“德州市技术改造先进单位”。

为鼓励职工学技术、强素质, 在年度表彰会上, 公司除按惯例表彰了2010年度33名“优秀员工”、10名“标兵员工”和116项“小改小革”外, 还专门对2010年参加山东省和全国行业技能大赛的8名技术能手进行表彰和重奖。目前公司内已形成重视技能、比学赶超、勇当能手的良好氛围。

节能减排, 打造循环发展模式

德州实华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节能减排措施, 打造循环经济模式。针对隔膜碱生产工艺和设备耗能大、污染重的情况, 德州实华2008年起对隔膜烧碱装置进行节能替代改造, 建设了6万吨离子膜替代工程, 由于节能效果明显, 获得中央节能财政资金483万元。2010年实华新园区一期工程中的16万吨离子膜替代项目又获中央财政支持资金2487万元。目前离子膜烧碱产品的盈利能力进一步加大, 更加显现出当初淘汰落后产能决策的及时性和正确性。在实华新园区建设中, 更是以实现产品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降低能耗为目标。一期项目年产24万吨离子膜烧碱、30万吨PVC树脂及配套工程全部采用世界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其中, 烧碱产品生产采用离子膜膜极距电解槽、德国西门子透平压缩机、凯膜过滤、降膜三效蒸发等先进设备技术;PVC树脂产品生产引进日本智索全套工艺包和国际先进的108立方聚合釜及成套流程。先进的技术、设备, 将使实华生产不同规格、不同特性的产品, 满足市场个性需求,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打造国内科学、先进的化工园区, 最大程度地节能降耗。

在搬迁建设中, 实华借助工业园区优势, 力图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目前实华所在的工业园内已有永兴碳素、欧莱恩碳素、天宇化工、虹桥染料、林通煤化工等众多企业集聚。结合企业自身需要和工业园区内其他企业需要热源的客观需求, 德州实华在一期项目中建设生物质能热电联产项目, 以当地得的秸秆做燃料, 发电送热, 不仅满足企业自身和周边企业的双向需求, 还降低了生产成本、节能了能源。

对于PVC树脂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电石渣, 德州实华与晶华大坝集团签合作, 利用电石渣生产水泥。生产水泥是电石渣资源化最成熟、最经济的方法, 既可节约水泥生产所用的天然石灰石资源, 降低水泥成本, 又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废物堆存造成的污染,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实华和晶华集团还制定了实华30万吨/年聚氯乙烯、24万吨/年离子膜烧碱搬迁项目电石渣综合利用方案。经过物料衡算, 德州晶华集团现有生产线可以全部消化实华产生的电石渣, 实现循环利用。

化工企业的另一难题是工业废水的问题。公司下大力气落实节水措施, 挖掘节水潜力, 投入巨资采购节水设施和进行技术改造。现在, 公司用水已形成五大系统, 即一次水系统、炉水循环系统、热电循环系统、一类用水冷却系统、二类用水冷却系统。从深井新鲜水到最终分为四级闭路循环、重复使用, 全部回收, 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8%以上, 公司已基本实现污水零排放的管理目标, 成为节水典范, 被授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节水先进单位”称号。

公司针对目前产品单一、产业链短小的缺点, 在新园区二期项目上将采用先进节能的氧阴极电解技术着重发展下游耗氯产品, 利用氯甲烷为原料生产氟化工, 通过精细化工产品、特色产品以拉长产业链, 增强循环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我国已将氟化工产业列为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将含氟材料定位为不可缺少的高新技术材料及实现传统产业节能减排、降低消耗必不可少的支撑材料。公司拟定的氟化工项目其主要生产原料是公司生产的氯气、烧碱, 有利于延伸产品链, 调整产品结构, 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同时又减少了主要原料的采购、运输环节, 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优质高效, 建设新园区

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在中国化工集团及昊华总公司的正确领导下, 德州实华列入搬迁改造计划。公司新园区位于德城区天衢工业园内, 占地面积1320亩, 交通条件极为便利。在新园区工作人员通过科学管理、共同努力, 克服种种不利因素, 按着既定目标快速推进, 实现了园区又好又快的建设发展。

实华新园区一期项目, 年产24万吨离子膜烧碱、30万吨PVC树脂工程现场已展现出紧张忙碌的建设景象。截止目前, 设备招标采购已全部完成, 大宗设备已陆续进厂, 盐水、冷冻、整流、乙炔发生、氯乙烯 (VCM) 、机电仪、氯氢处理、食堂浴室楼等主要土建工程已封顶。3万米地下管网基本完成, 厂区内道路 (硬化路面) 完成约70%;排水工程管道完成约90%, 机电仪办公楼、地中衡、设备库、辅料库等五项工程已投入使用, 很多厂房已经盖到20多米。一期项目计划于2011年9月建成投产。新园区二期项目将通过搬迁在氯碱适度规模的基础上, 发展精细高附加值的下游氯产品、氟化学品, 延长产业链, 完成由粗放型向精细化、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过渡。

根据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昊华总公司把实华建成大型盐化工基地的总体规划, 德州实华新园区规划和建设一开始就定位以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科学、严谨为原则, 招标选用了国内权威、资质优良的设计施工及管理合作单位, 采用严格而先进的项目管理理念和制度, 并与驻地检察院联合出台项目防腐制度和措施, 使项目建设既阳光高效又经济实惠。例如, 大额设备的购买委托中国化工集团装备总公司公开招标, 截止2010年底, 参加了集团和总公司金额超过100万元的工程、物资招投标78次, 不仅使实华节约了人力、财力、精力, 还比预算节省招标资金近5000万元。

上一篇:关于淘宝村的调研报告下一篇:电视散文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