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国防教育课程汇报

2024-04-17

小学国防教育课程汇报(精选6篇)

篇1:小学国防教育课程汇报

皮山县藏桂乡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汇报材料

皮山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2010年11月7日 皮山县藏桂乡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经验汇报材料

自基础教育改革实施以来,学校高度重视课改工作,加强了课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由校长亲自抓,确保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制度整改,条件保障,舆论宣传,对改革过程指导和调控。我校课改实施的基本指导原则是“立足本校,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全力推进”。

一、大力深化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认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光辉成就,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几年来,我们细心钻研“新课程标准”认真学习、研究各类有关课改的刊物、资料,细心聆听专家讲座,使全体教师对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了初步的认识: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科目本身和缺乏事例的现状,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老师们有了这样的课改理念的基础,为下步课程改革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加大对课堂教学的改革

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重点做了以下几点:

1、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叶圣陶先生说:“一堂课,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教师讲课”,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关注了以下几点:(1)根据学生的“学”设计教师的“教”。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看教师对学生的关注,而不是突出自己的“讲”,要看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而不是看教师如何“表演”。教学定位是学生的“学”,要根据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等,及时调整教师的教学方案。

(2)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材施教。不仅注意培养优生,更关注对学后进生的指导,不仅让他们“学会”而且要让他们“爱学”、“会学”,不仅让优生吃得饱,而且让学困生吃得好,真正做到教学面向主体学生的发展。

(3)关注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问题,从新的可能性、新的角度去看新的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压抑了学生个性发展。

2、改变课堂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学生丧失了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关注了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 2 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质疑创新精神。

三、使学校管理科学化

首先,通过制度化建设,真正实现量化考核,全面评估每一位教师。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的舞台。其次,使管理的重心更多地转向方向引导、发现经验、具体帮助和创造条件上,学校管理更加强调人文关怀,尊重教师,强调合作与交流,为教师提供一些基本的、方向性的、示范性的帮助,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更新了教育理念,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为适应课程改革,按照新课程实施要求,学校不断优化物质教育资源,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并为课改配备了实验设备,这些都带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其社会效益和教育成果将会越来越被广大家长和社会群众所接受和认可。

新课程实验是一个探索、创新的教育实践过程,也是一个持久的、持续的发展过程。自实施以来,我们已经少了些课改实验前的激情与猜想,更多的是对课改实施所进行的冷静分析与理性思考。我们决心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用爱心、用真情,去实践、去思考、去创造,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而今的社会,校与校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师资队伍的竞争。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要建立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因此,近几年来,我校继续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学校为此多次召开专题行政 3 会议,拟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商讨培训措施,力争通过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使我们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能迅速地成长起来,挑起学校教育教学的重任。

1、努力提高教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德在先,行在后,拥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我们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本学年来,我们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努力实现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我们利用大量时间,认真组织学习了师德规范,并要求全校教职工以此为行为准则,规范自己的从教言行,争做师德标兵,收到良好成效,全年无重大不良师德行为出现。同时,我校还结合上级部门有关要求,大力开展了以“奉献在学校,创新在教坛”为题的师德征文活动,全校教职工参加勇跃,成效显著。

2、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努力提高教职工业务素质。本学年,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继续得到顺利开展,我们先后开展了新课程改革培训,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等基本功培训活动。在这些培训活动中,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准备了详实的内容,并指定专人负责。通过这些培训活动,使我校教师专业基本功有了很大的提高。

3、继续大力支持和鼓励教职工参加各级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来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素质。本学年,我校在支持鼓励教职工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中,做到了三个保证:一是保证支持教职工参加有利于提高专业素质的各类学习培训活动;二是保证所有上级安排的学习培训活动都积极派人参加;三是保证为参加教职工报销相应的学习培训经费。通过以上举措,我校教职工参加学校以外的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几乎达到100%。

4、实行全员聘用改革,努力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县教委及人事局的要求,本学年初,我校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实施了全员聘任制,与全校教职工签订了聘任合同,改革健全了相应的考核管理制度。同时,从本学年开始实施量化积分制,打破了以往的平均主义及“吃大锅饭”现象,初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实现了优劳优酬、多劳多得,提高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也改善了教职工的福利待遇。

通过以上措施,近年来,我校师资水平又有了明显提高,本学年共有两人获得县级优质课二等奖,两人获乡优质课一等奖。我校教师辅导的学生参赛中,共获得市级、县级奖近四人次。

五、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教育。

1、强化教育管理,狠抓教学常规。

近年来,我校根据上级工作部署,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各种教学规章制度,层层落实工作职责,使各项检查考核工作有章可循,有理可依。同时,我校对教学常规所涉及的计划拟订、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后进生辅导、课外活动、教研活动、成绩考核、各种总结等各项工作都作了具体的要求,制定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并加大了检查的力度。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

2、实施课程改革,推进教研、科研。

首先,积极组织干部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课改学习、课标培训和新课程观摩等活动,明确课改目标、课程结构、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具体要求。鼓励教师多渠道了解课改信息,争做课改带头人。其次,通过学习和培训,让教师们把所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逐步运用到教学中去,以此来推进我校的教研、科研。

3、增强质量意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质量求生存,质量求发展。本学年,我们在坚持以往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加大了教改的力度,建立了激励机制,使我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好保障。一到六年级绝大部分学科都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指标。

六、解放思想、特色办学、推进双语教学。

以教学过程管理为着力点,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教育过程中加强课后辅导及检查工作,每节课后布置适量的听力及笔试作业,并及时进行检查。对汉语成绩较差的学生采取补救措施,缩短生与生之间的差距;跟踪双语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汉语口语及语法的综合检测;定期抽查双语教师的教学“七认真”工作,深入学生、班级,及时掌握双语教学动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双语教学工作正常、规范、有效进行。各教研组均重视组内双语教师教学工作,并且每学期进行两次双语教师的随堂听课和二次专题教研活动,使双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一个质的提高。结合县教育局提高双语教学的要求,我校为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具体措施如下:

1、选配汉族老师和双语精通的老师专门安排给“双语班”授课。

2、实行严格选配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工作。我校在严重缺教师的困难情况下,通过考试选出知识层次高、经验丰富、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来作为双语班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3、进行新的考试改革。“双语班”学生每学期进行一次面试考试,每月进行一次汉语和数学的考试。

4、大力提高办学条件。认真贯彻教育局的《实行双语教学的文件》精神,每年专门为“双语班”投入1000元左右的资金,配备DVD、电视机、盆子、水壶、水桶等教学辅助工具及班级日常用品,此外还 6 有同步练习册、钢笔字帖、教育图表和教学光碟等教材打造了“双语”教学的物质基础。

5、注重教学规范的完善。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命所在,学校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学工作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我们重视加强并不断规范和完善教学管理。

6、严格教学过程的管理。我们要求从教导处,到教研组、备课组,都必须做到计划在前,打算在先。按照期初定计划,中途落实工作,实行多样检查,期末做好总结的步骤,力求工作条理清楚,目标明确,事事落实。在此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抓好教师的教学“六认真”管理,通过“三个结合”,即自查、互查、抽查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全面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7、领导班子特别关注“双语教学”,实现了及时听课,及时反馈意见和提出建议,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8、为了加强双语学前教育,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双语教学”基础,我们认真做好了开办“学前双语班”的工作。扩大了学前教学的规模,今年招收了175名学生,5岁和6岁两个班。备课教案、教学课时、作息时间、课程安排等关键因素进行了合理安排。特别保证备课教案对学生的适应性。我校高度重视双语学前工作,大力搞好办学条件。在学校财务有巨大的困难下,还是投入20319元资金仍然配备了必备的材料、动员家长,让他们投资16200元的被子、褥子等材料,实现了衣着统一,同时还配套了现价值1万多元的电化教学设备。

在教学试验起步阶段,针对我校双语师资缺少,全无经验的现状,7 我校成立了专门的双语领导小组,走上了一条探索之路。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统筹安排,深入教学一线,参与研讨,亲自抓双语教学工作。为保证双语教学有效实施,我校还经常性地组织双语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双语教学常用方法,使教师逐步从“经验型”向“学习型”、“研究型”转化。为保证教师培训的顺利进行,我校拨专项专款,保证在经费方面满足教师接受培训和购买相关资料的需要,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促进双语教学科学化、实验化。

经努力,去年我校五年级双语班的一名学生参加地区级双语演讲比赛获得第一名,2004年来被区内初中班录取的学生数达到54名。

皮山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2010年11月7日

篇2:小学国防教育课程汇报

紧张而繁忙的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即将全面结束,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们在市教育局及XX镇中心学校指导下,全体教师发扬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各项工作任务。为了扬长避短,依据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及课程改革工作的落实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教育教学方面

(一)、德育工作、我校加强了学习,提高了每个教师的德育素质,教师形成了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表现在所有班主任老师能够做到以校为家,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求回报。所有科任教师能够和班主任老师密切配合,协助管好班级。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团结协作的气氛,保障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本学期班主任老师像温XX老师、毕XX老师、冯XX老师、赵XX老师每天早早的来到教室,深入班级,组织学生上自习,从而保障了早自习秩序。尤其是四年级宋XX老师,我们都知道他爱人有病在家休养,可是宋老师除了陪爱人做手术耽误几天外,其余没耽误一天,并且每天来得都非常早,我想这种精神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会由衷的感到敬佩。正是由于我们老师们有这种奉献精神,我们的班级管理才能够井然有序,我们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才会有明显的效果。现在,我们学生吃完饭后,大部分都能够自觉值日,课间活动文明,能够模范遵守各项纪律,这些,可以说都是我们老师辛勤努力的结果。

2、我校教师加强了自身学习,提升了自身素质。本学期,全体教师能够提高认识,以提升自身素质、打造高品质教师为目的,自学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德育文件,模范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真正做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全体教师能够增强爱生意识,关心学生品行健康发展。例如吴XX老师、姬XX老师平时就能够注意和学生融为一片,注意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教育,甚至和家长取得联系进行沟通,获得家长的帮助,这些,都有益于我们班主任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3、班级管理日渐完善,形成特色。本学期,各班能够立足实际,努力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班级管理井然有序。像各班进行的“优秀小组”评选,不仅促进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激励了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本学期,我校以“小组合作学习合做管理”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逐步使学生“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要这样做”,突出了实效。活动的开展,既促进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又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能力,促进了全面发展。

(二)、抓好常规管理工作,努力提升教学质量

我们知道,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和落脚点。本学期,我校以镇中心校举行“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为契机,落实管理机制,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广大教师质量意识不断提升

我们知道,“坚持一个中心”就是坚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抓教育教学质量,这依然是我们本学期教学工作的重点。现在,应该说我们教师的质量意识也转变的非常快,举个例子:有些时候有个什么活动占用了咱们老师的课节,咱们老师都不愿意,认为耽误了教学时间。其实这是个好现象,说明我们老师的质量意识提升了。的确,你什么做得都很好,就是质量这块上不来,那你在领导、在教师、在学生家长中的威信也会大打折扣。只有我们教师的质量意识上来了,我们教师才会投入更强的责任心,这样学校的整体质量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

2、强化了常规管理,健全了“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考试、评议课”制度,努力做到了工作“常态化”。

3、建立了校本教研制度,积极开展了各项教研活动。本学期,我们分学段间周开展说、讲、评教研活动,开展了两次公开课、三次汇报课活动。在汇报课活动中,张XX主任亲自为全体教师讲课,受到了所有听课教师的好评。,我们全体教师能够认真备课,积极参加研讨,深化反思,互相能够加强教学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提高了教学质量。由于我们老师的不懈努力,积极的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优化教学过程。期中检测我校的成绩较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些成绩的取得,应该说是我们老师一学期来辛勤努力的结果,希望在下学期乃至以后,我们各班的成绩会不断得到飞跃

(三)、加强了安全工作管理,积极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本学期我们各班能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狠抓学生安全管理工作,贯彻好“安全第一”思想,重点抓好以下一些事情:各班主任教师能够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心头,对学生时时讲、处处讲,宣传工作做的细,做的实。在李连明老师的直接管理下,课间学生都能做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不做危险性的游戏,保证了学生课间活动安全。各班能够召开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增强了学生安全意识。正是由于我们老师在安全问题上能够“警钟长鸣”,才使我校在本学期无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发生,确保了校园安全稳定。

二、课程改革方面

(一)成立领导组、全面动员,全员参与

学校利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对所有教师作了全面动员,广泛宣传了课改的目的和课改的意义,以形成课改的良好氛围。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以张慧广校长为组长,以李文忠、李金星、秦永江三位副校长为副组长,以教导主任、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组成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同时推选了一批教育观念新、教学技能强、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成立了课改指导组。各小组为课改提供了组织保障,确保了课改的顺利进展。

(二)加强师资培训,彻底转变旧观念。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课改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我校把抓教师新观念培训、交流学习放在首位。

、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

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每位教师都写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学校同时还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让他们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把握课堂教学新脉搏。每人每学期要自学课改,积极探索新课改中教师角色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还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学习,积极撰写反思。

2、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标。

(1)充分发挥课改年级的带头作用。教导处每月进行一次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即公开示范课、说课活动,教学经验交流,专题讲座,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观看教学实录等通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以课改实验为中心内容的校本培训,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既充实了实验教师的教学理论,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使课改实验得到了纵向发展。

(2)转变教育观念,用新课改理念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各位教师深刻领悟新课改实验的目标和实验任务:通过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和管理体制,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改实验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要用新课改理念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学案导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3)注重过程管理。我校教导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所有教师必须按学案导学模式备课,认真对每节课进行反思,学校每月对教师导学案,学生作业、教师听课笔记,理论学习笔记进行检查登记。并对各位教师完成的质量进行评分,评分结果与教师的年终考核相挂钩。

篇3:小学国防教育课程汇报

义务教育阶段部分学科课程标准修订汇报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听取汇报并讲话。义务教育新课程从2001年秋季进入国家级实验区实验。根据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和总体规划, 教育部继2005年首先启动了义务教育数学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以后, 2007年4月全面启动了义务教育阶段18个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此次汇报会是在修订工作接近尾声时召开的。

陈小娅指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时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政策,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 体现着国家意志, 也是关系到全民族素质提高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工程, 要以对国家和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责任感做好此项工作。她强调, 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此次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 去年4月, 周济部长在课程标准修订启动会上对课程标准的修订提出了要求。为了做好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 此次修订工作完善了工作程序和决策程序, 每个学科修订组都由学科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部分院士、原课程标准组的部分人员、一线教研人员和教师组成, 加强了修订工作的权威性和代表性。为了广泛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对课程标准的意见, 教育部办公厅还分别发出了通知, 要求各地组织开展对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使用情况的调查。同时, 还通过多种方式和网络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她希望各个课程标准修订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继续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认真对待和尊重各方面的意见, 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站在教育发展的新起点上做好修订工作。

篇4:小学数学课程的创新教育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教育

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始从应试教育逐步转型走向了素质教育的道路,小学作为教育环节的重要起始点和启蒙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这一阶段当中,小学数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施创新教育也更容易收到效果。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力求用更加新颖的方式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让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教学氛围的创新

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从教学氛围入手,让小学学生能够在更加自由和睦的教学环境中完成小学数学的学习任务。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转变自己的教学观点,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小学数学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和小学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心理上的信任,将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和教师一起探讨解决,以此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成效。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这一课时,就可以让教师自己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来对比自己的身高,将选好的几个同学的身高长度记录下来,比较哪个学生比较高。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构建出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让课堂教学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学生更加乐意在教学课堂中提出自己对长度单位的见解和问题,这种教学课堂的有效性也会得到更好的提升。

教学氛围的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共同努力,教师要在其中尊重学生的地位,抓住教学时机适当引入新的教学内容,

并让旧的教学内容和新内容产生关联,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当中的联系性,进而创建更加自由的学术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性。

二、情境式教学的创新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由于教学方法的限制,导致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难以达到一定的标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也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情境式教学模式由于其自身良好的教学成效广受教师的喜爱,所以小学数学教师也要学会彻底运用该种教学方法,并在这种教学方法当中进行创新和再创造。

例如,在教学“小数点的性质”这一内容时,就可以设计有趣的情景教学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其中。教师提出问题:“黑板上有三个数字:5、50、500,请在三个数字中加入小数点让三个数字能够画上等号。”学生们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充分进行尝试,使用小数点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还通过在后面加上单位的方式进行解析。最终得出的答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位不同添加小数点画上等号,一种是单位相同添加上小数点画上等号。前者的算式包括5=5.0=5.00,是将小数点添加在数字的最末一位;后者的算式则包括5元=5.0元=5.00元。小数点添加在数字中间表示含义的不同。教师还可在其中进行科普,在某些时间,使用小数点精确到最后几位是必须的,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小数点的作用,并且能够实际应用在算式和生活当中。

三、教学活动的创新

好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数学的创新教学中,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效。小学数学教师要利用好少年儿童的好动行为和好奇心理,针对这种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让少年儿童的好奇心理转化为对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中较难理解的习题内容一般是应用类的习题,在对其初次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使用水果或者玩具作为应用习题的演示物。将这些物品带到课堂当中,让学生利用这些物品展开对应用习题的探讨和解析。在实物的影响之下,小学生的好奇心理会转化为对应用习题的学习心理。教师在其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并指导学生对教学活动进行自行设计,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应用,顺利完成对小学数学应用习题的教学任务。

和上述步骤相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创新中还有很多方法可供小学数学教师选择。让学生自己在教学课堂当中设计相应的教学实验并进行操作和完成都能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学数学的应用习题内容,并让学生找到应用习题和其他数学知识的关联之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研究和学习,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学习性。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创新教育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让小学生真正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完成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教师在其中要将学生的等位视作和自己同等的高度,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共同创造更新更好的教学氛围,并且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根本,改革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让小学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提高自己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篇5:小学国防教育课程汇报

潍南区第一实验小学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牢固树立“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理念,构建 “以新课程实施为立足点,以优化课题过程管理为切入点,以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相结合为生长点”的教科研发展模式,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提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

一、加强管理,构建科研网络

为确保教育科研工作在全处各校踏实有效地开展,我们着力于健全组织,加强管理,形成教育科研网络。成立教科室,配备教科员,具体负责全处的教科研工作,并先后修改完善了《教育科研工作实施方案》、《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和《教育科研工作奖罚条例》。全处以教科室为主导,以科研组为主体,以各校各科研小组为阵地,形成三层组织相辅相成的科研管理体制,做到一层抓一层,层层有人抓。在研究过程中,学校教科室负责决策部署,定期组织学习理论,举办科研沙龙,交流研究情况,举行读书汇报会,指导每位教师把课题研究贯彻到每一堂课,每一项教育活动中,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在实践中得到可持续的提高。教科室人员认真组织和指导全处的教育科研工作,负责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等,切实进行管理、指导、督促,加强对课题实验过程的管理:一是规范课题的立项、论证工作,指导教师善于从教学实际中发现问题确定课题,进行研究;二是组织实验教师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交流会,定时参加下级课题组的研讨会,研究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三是每学期末要求各课题负责人在总结调查的基础上撰写出高质量的阶段总结和原始材料积累整理,并对下学期实验进行计划;四是建立健全课题研究档案,做好课题成果原始材料的积累,包括:课题立项论证,有关文件资料,研究过程中的实践材料和原始数据分类整理;五是及时总结推广实验过程中的阶段成果。使课题研究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

二、专业引领,丰富科研理念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具有较强科研实践能力的教师骨干队伍,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方面。专业引领在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方面优势独特,它可以使教师少走弯路而直奔主题,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效。

1.专题学习。优秀的教育教学专著具有专业引领的作用,以“快乐教育”为轴心,突出专题性学习。时间上,让学习贯穿整个工作;形式上,集中、自学等多种形式并举。让老师们在学习、交流、体会中,在与理论书籍、专家、同事的思想碰击中不断进取。

2.骨干讲座。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实行骨干教师“三个一”活动:一堂示范课、一次专题讲座、一篇教学论文。形成一位骨干影响一片的辐射格局。从教学思想、教学实践上不断地影响、指导其他教师,实现共进,促使教师教科研能力同步提高。

3.专家引领。继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与专家亲密接触。学校先后派出多名教师赴青岛、烟台、济南、威海等地学习,接受教改前沿理论的洗礼。没有机会出去的教师则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拜名师,拉近与名师的距离,学一技之长。

三、拓展路子,增强科研意识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抓好过程管理是搞好教科研活动的中心工作。但如何管理才能出成效?我们的做法是以内需入手,树立“以人为本”的教科研思想,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促进教师自主提高。

1.铺“路子”。我们不回避我们的教师现状,要让教师自觉、自愿地参与教研,唯有在教研安排中,把握教师实际,找准切入点,铺好适合教师发展的路子,有层次、有目标地开展活动。几年来,我们编印了一系列的教科研材料,开展了一系列专题活动,从最基本的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入手,引导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并相应地开展了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小专题讲座:有形式剖析,有精品展示,有自主设计。有了广泛的参与,教师的设计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结“对子”。新课改面前,人人都是生手。如何做?如何提高整体优势?如何加强教师间的沟通?我们倡导了“中青年教师教学合作组”形式,学校牵头组织,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让中老年教师与青年教师结队子,互帮互学;利用青年骨干教师理念新、中老年教师经验足的优势,互动互促,共同提高。具体做法是:(1)相互听课、评课;(2)定期交流、研讨;(3)定期互访交流,相互进行教学检查;(4)经验总结互阅、交流。

3.搭“台子”。青年教师是教科研的生力军。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是摆在面前重大问题,为此,我们制定了青年教师成长计划。几年来,每学期每个教师努力做到“做一次讲座、评一次课、做一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写一篇教学论文、上一堂公开课”,如此循环,教学水平日益提高。为青年教师搭子,我们有如下举措:(1)帮带制度。每一位教师的研究课,论文都要有专人负责指导。(2)分层目标制度。教师依据自身状况,制定一个个短期目标,不好高鹜远,做到切实可行,也易落实到位,让教师感受在不断成功中前进。(3)推新制度,只要有机会,就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参与观摩课、参与论文评比。

四、课题带动,提升科研品位

课题研究是教科研工作的有效载体,是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提出“人人有课题,课题促发展”的口号,号召每位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高充实自己。

1.突出重点抓龙头,深化课题研究

近年来,我们在抓好常规性教科研活动的同时,把立项的《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小学数学生活化研究》 等课题确定为科研“龙头”,通过规范课题研究过程,抓龙头课题的研究,来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用龙头课题的研究来带动其它研究,形成了一种以工作促科研,以科研带工作的良好科研局面。

2.围绕课堂抓课改,突出主体研究

伴随着教育事业向纵深不断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的实验和推广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摆在教科研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我校提出了“以科研促课改”的口号,以教科研工作作为推动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整合各方面力量,以教科研带动课改,为课程改革实验在学校的深入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围绕困惑抓课题,解决疑难研究

为了保证教育科研的广泛性,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在教师中深入了解教学疑难,从教学困惑出发,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小学数学动态生成研究》等以教学困惑为课题的问题化课题研究,充分挖掘了教师中焏待解决的教学问题,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了“主从结合,多元互补”的课题研究群,切实做到了科科有实验,人人有课题。

五、评估促进,建立持久机制

为了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保证教科研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学校制定完善了《教科研成果考核评价方法》、《教科研成果奖惩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分期分层考核评价机制,按课题研究网络分为:学校(教科室)——科研小组(课题组)——个人(实验教师)三个层面。采用逐级自评考核的方法,对课题研究进行学期初认定、期中初评和期末总评,及时对研究中的问题进行调控,使研究工作进入良性循环。教师在学期初制定课题目标计划时,必须自己分析现状,定出切实可行的研究发展目标,在终结性评价时,给自己提供评价的依据(研究成果与第一手资料),由学校核实认定后给予奖励,有效地激励了不同层次的教师。在考核评价过程中,我们不仅以教师的科研成果是否有价值作为标准,而且注重教师与学生是否得到提高和发展。这种动态评价方式的试行,促进了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学校还把科研成果的评价考核结果与奖惩、职称评定等挂钩。学校逐年增加对教科研奖的投入,设立科研成果奖,对在讲课、论文、课题研究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提高教师积极性,有效地保证了教育科研的推进。

我们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的大力开展,激发了广大教干教师投入教育科研的热情。近几年来,已有8项实验课题在省市区级鉴定,给予结题,其中“成长档案袋评价研究”、“小学合作英语研究”等课题已在全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校的小学生成长评价手册已经在全区推广使用。共有100余篇教科研论文在各级评选中获奖或发表。学校先后被评为省、市级“重点课题实验基地”。

篇6:小学创新课程实施汇报

课程背景

诸城市林家村镇小学地处鲁东农村,西接密州古城,东临青岛海湾,自然环境优良,社会资源丰富。多年来,学校一贯坚持素质教育,贯彻新课程理念,整合家校社优质资源,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教师人人乐于指导,学生个个勇于创新。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针对我校实际,我校创新教育课程的实施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有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为主要特征,主要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领域课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整合家校社优势资源,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取得了累累硕果。实施措施

一、加强组织建设保障体系

学校成立了创新教育课程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了创新教育课程实施方案及创新教育考评细则,加大了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近年来,先后投资八十余万元建成了2个微机教室、1个科学探究室、1个科学实验室、1个3D打印室以及多个器乐教室、书法教室、剪纸活动室、泥塑教室、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室,为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场所保障;专门组建了创新教育研究团队,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创新教育专题培训及研讨活动,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研究探索创新教育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为学校创新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科学规划课程实施策略

学校把创新教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建设的必要内容,将课程扎实地、有效地落实于实践。基于对创新教育课程建设目标和学校校情的考虑,主要从以下几点来探索有效推进课程实施的策略。

1、渗透创新教育理念,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继续开展创新教育课堂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改进教和学的方式,优化学科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理整合教材,拓宽新教育课程资源。

教材是服务教学的工具和材料,教师要善于分析不同地区教材的优势,有效整合不同教材,拓宽课程资源,创造性完成教学任务,发展学生的思维。学校以语、数、英三个学科为突破口,开展教材整合的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创新,不断研究,在教学中凸显教师的个性实施。

3、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新教育综合发展。

树立“综合发展教育观”,让教师学会跳出学科来教学,促进学生在每个学习活动中都受到新教育的可能。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整合课外教育资源、能够变单科教学内容为新教育教学内容、能够将知识内容与生活内容融合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三、依托现有资源积极开发创新教育校本课程

1、探索特色创新拓展课程,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科技课是学校特色拓展课程,每个年级每周安排一节课,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科学教育,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培养一批科技专职教师,探索科技教育的途径与策略。开发校本教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围绕环境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知识产权教育、气象知识、能源知识、小创造小发明、七巧板、创新大赛活动项目等,进行分年龄整合知识板块,编写科技教育系列教材。

2、拓宽探究型活动渠道,探索新型教学方式。

进一步将探究型课程与学校科技教育有效整合。通过节能减排系列、小发明系列、环保主题教育系列等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主动探究意识、社会小主人责任意识,体验与人合作、共同研究的愉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完善创新教育课程建设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课程实现学生学习价值的指向标。完善课程设置、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是课程评价的目的。从师生的发展出发,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的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是学校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制定林家村小学《校本课程评价量表》,对开设的校本课程的目标达成度、教材的编写质量、办学理念的体现、学生对课程实施的满意度等方面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通过评价,有效推进学校的课程建设,推进一批优质课程的发展。

创新点以及取得成效

1、每年定期组织开展读书节、诵读比赛、演讲比赛等人文阅读活动,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我校积极组织教师开发校园阅读、传统文化、实验探究等创新课程,先后开发了《书香励志教育》《翰墨书香润年华》、《生活实验》、《剪纸》等校本课程。

2、依托举办科技节、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意识,鼓励学生利用科学课上学到的知识,课下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进行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活动,每年定期组织选拔出一批优秀制作发明类作品,并在科技节上展示交流,不仅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开阔了眼界,使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不再陌生,增强了科学意识。

3、举行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果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校以3D打印、科技探究两门创客教育课程为突破点,带动电脑绘画制作、实验社团课程、器乐、书法、剪纸等社团课程共同发展,已经成为了学校的一个发展特色。我们鼓励学生用图画、泥陶、布头、冰条棒、木材、铁罐、塑料瓶、铝型材等器材制作出自己的创客作品、科学幻想画作品以及优秀青少年科学影像作品等。

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了市实验大赛展示活动,我校参加了实验个人赛、团体赛及创新实验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分别获得诸城市个人赛、创新赛二等奖。

5、积极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包括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活动报告、活动日记、活动记录、调查表、调查报告、实物标本、摄影作品、手抄报等。其中,在诸城市“金盛元”杯首届小学生剪纸作品大赛中,我校共有12名师生获奖,荣获优秀组织奖。

上一篇:30个自我提升技巧下一篇:企业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关键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