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2022-04-22

德育课程标准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并且将其列为了首要的、突出的目标。课程目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应成为德育课程教学的一项首要的、重要的任务。中小学德育课怎样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中小学德育教育课程改革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学德育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篇1: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后续任务及其走向

[摘要]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在这种新的形势下,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推动课改的不断深化,即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修订有关学科教材、强化实践育人、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等。同时,要正确把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两个走向: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要加强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义务教育课改实施十多年来,中小学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硬件到软件,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实践,从教学方式到学习方式,从课程管理到课程建设,从评价制度到评价方式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本土化探索。从整体上看,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已经进入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新阶段。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准确把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后续任务及其走向,是做好今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工作的关键。

一、正确把握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

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的头脑,把立德树人作为深入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和基础工程,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来推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全面、持久地进行。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根据新的时代特点,《意见》不仅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等的培养提出了要求;同时,还强调要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教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底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以此来突出新的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方向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立德树人不只是立德与树人二者之间关系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探索、构建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是一种植根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上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国际视野的育人模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主要工作应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课程和教材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即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建成各阶段衔接、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和教材体系,保证学科知识的体系化,避免内容上的重复。二是进一步确立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即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等方面,相互衔接、配套一致的人才培养机制。三是要逐渐形成多方参与的育人新格局,即学校、家庭、社会都参与配合人才培养的工作,并通过各种方式保证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实践证明,任何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都必须协同多方统筹配合切实推进。在统筹的过程中,各教育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要避免脱节、教育内容的交叉、教育质量的错位;要统筹学科之间的互相配合,如语文、德育、历史等交叉学科之问的内容重复及知识点上的盲区;要统筹每一阶段、每一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课堂教学等环节,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在学科教学评价、考试考核等方面的导向和引领作用,等等。

二、深刻理解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任务

1.研究学生核心素养,制订学业质量标准

国际发达国家都把研究学生核心素养、制订学生学业标准,并建立一定的体系和标准视为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这也是世界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我国在研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生学业质量标准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规律,结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在义务教育各阶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体细化,从而转化成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其二,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提供相对合理的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评价依据,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教育教学考察的重点。

在研制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学业质量标准时,应该在已有课程标准基础上,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在学习不同学科内容后所应达到的目标,提出具体的要求,将对学习内容和学业质量的要求结合在一起。这样,既便于教师把握好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又利于对教学和考试评价进行有效的指导,使考试考核评价方式方法能更准确全面地反映义务教育阶段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

2.教材修订应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是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适时对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订。首先应建立互相沟通、及时反馈的运行机制,确保课程设计者和课程实施者之间经常交流。在这个基础上,对课程改革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订,使其不断完善,切实可行。在修订课程标准方面,应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进一步明确中小学各学段和各个学科在育人目标、育人任务上的具体要求,切实处理好各学科课程标准横向的协调配合和纵向的有效衔接,完善课程教学有关标准。

二是编写、修订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教材编写、修订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等要求,加强各学段教材上下衔接、横向配合。要优化教材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写人德育等相关学科教材中,并渗透到其他学科教材中。进一步提炼和精选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必备的、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做到容量适当、难易适度,避免内容偏多、偏深。要创新呈现形式,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设计教材内容的呈现和编排方式,使之更加生动、新颖、活泼,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从国家层面组织编写、修订中小学德育、语文等学科教材,各地也要结合育人工作实际,开发完善地方课程教材。

3.强化实践育人,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各学科课堂教学实践的整体育人功能。一是要保证每一学科因其在知识内容的特殊育人功能的前提下,适当开展学科之间的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各学科之间的综合f生育人功能,将相关学科的教育内容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此适应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强化教学的实践育人功能,确保实践活动占有一定课时或学分。三是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通过教授和引导,让中小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四是积极探索中小学课堂与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强化教师育人能力的培养。承担教师教育任务的院校应积极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增强育人能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以提升师德修养、育人意识和能力为目的,组织开展教师培训与研修。如研究设计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与研修课程,开发优质资源;加强对艺术、体育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学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切实解决艺术、体育学科师资不足的问题,等等。

实施研究基地建设计划。从国家或省级层面组织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集中优秀的学科教研队伍打造专业的研究团队,进行长久而持续性的研究。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就学习内容遴选、学习程度要求等问题开展基础研究;面向教学一线,就推进学科课程实施及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等开展应用研究;跟踪国外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就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开展中外课程教材比较研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方式方法、有效途径和实施成效等,开展专题研究。研究基地应选择一批中小学作为学科教学研究实验学校。鼓励各地区建立相关的专业研究团队和教育教学实验基地。加强义务教育阶段教科研机构建设,通过吸纳一线教师、专任教研员、社会专家学者等各方面力量参与教科研工作,开展应用性、可操作性、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专业的服务与指导。

整合和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和社会各方资源,支持和鼓励学校聘用社会专业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来校挂职,积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强化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充分运用大数据和云平台进行信息化教学,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打通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渠道。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育人功能,加快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探索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等社会公共资源,高效育人;要充分调动中小学优秀教师、学科教育教学专家、各级教研员和社会专业人士等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性,让大家共同参与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

4.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加快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注重综合考查学生发展情况,引导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科学选拔人才。建立考试命题人员资格制度,命题人员应熟悉中小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实际,以及学校招生要求,充分发挥课程标准研制人员在中考命题中的作用。注重发展性评价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有效评价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改进。鼓励中小学校积极探索、完善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组织实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将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使其逐渐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为。将学生体育课和艺术课学习的状况纳入考试招生和评价体系中,促进学生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审美素养。

三、教育根本任务引领下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走向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最终要落在实处,除了需要教师和课堂的道德构建之外,还需要课程的开发建设、有效整合。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1.课程改革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要明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当前,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一定要明确其改革的核心理念,即在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明晰价值的内涵。对价值的解释有多种,在这些解释中,都提到了理想,理想是和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树立理想并执著地追求,根据自己心中的理想目标去努力尝试、积极探索和主动创造,这就是所谓的价值。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能不能帮助每个学生树立切合实际而又有意义的理想。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实践,不断地去践行自己的价值理想,将个人的价值理想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让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尤其是个人层面,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共同理想。课程是实现理想、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内容、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应该体现这一核心价值观。

第二,要进行课程整合。

从国家层面看,课程整合存在—个两难的选择,即是注重学科知识本身的系统性、逻辑性,还是注重学生学习发展的实用性、可能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所谓的课程整合,不是减少教学科目,而是内容和时间的整合,即将相似的知识内容整合在一起,尽量避免学科之间的内容重复与交叉;此外,同一学科内容在不同阶段要尽量避免重复。

从学校层面看,在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过程中,要尽量开发本校课程,不是校本课程。同时,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个性发展,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意识,力争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具体呈现和实施。

从教师层面看,在实施学科课程中,应深入挖掘课程中隐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素,通过一定的途径使其凸显出来,不被单纯地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所遮掩。同时,还要注重自身所教学科的深度整合,即对学科内容本身进行高质量、特色化的理解,将学科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对学科所有的问题做个彻底的了解。

2.课程改革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日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被称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而这种软实力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优秀的中华文化正是我国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合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学内容中,对于坚定中小学生实现个人的价值理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渗透等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过于注重理论性知识的讲授,忽视其优秀文化背后的内涵阐释。在如今义务教育阶段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过度偏重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点的灌输,让学生机械背诵一些优秀文化知识,没有去深入挖掘和宣传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等。

二是在具体的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由于思想意识等问题,使很多地区和学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在教学中缺乏对各阶段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规划,对在教学环节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渗透等方面缺乏整体设计。现实的情况是,各学科各自为战、教学内容片段化等各种现象,降低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是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实施中的师资问题。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理论体系虽然完整,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经验不足、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从而导致传统文化的课程和校本教材开发缺乏。

四是全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还没有统一。现阶段,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播更多局限于课堂教学和教材,家庭和社会力量的缺失,导致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方面没有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多元化支撑的局面。

总之,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和体现时代精神,以及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有机结合,立足中国实际,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总结十年来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成绩与经验,确立正确的教育改革理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课程改革之路,把中小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爱岗敬业、明礼诚信、敢于创新的中国人。

作者:关松林

中小学德育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篇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的达成策略

德育课程标准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并且将其列为了首要的、突出的目标。课程目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应成为德育课程教学的一项首要的、重要的任务。中小学德育课怎样来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改进教学——有机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虽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学科标准中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列入了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教师都关注它,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像讲解知识要点一样,通过讲解的办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给学生。一般说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能是没法“教”的。这就要求我们寻找途径,有机、有效地去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挖掘载体。德育课教学中要真正有效地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努力挖掘那些有助于“情感”教学的材料,以“情感”为切入口,来引导德育课程的教学,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向“人的发展”转变,强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意识,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德育课程中材料背后的“价值因素”,寻找“启情点”,找准切入口。其实,德育课教材(包括课本与课外)中含有“情感”或“价值”因素的载体是很多的,教师只要从学生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就能在德育课教材中找到合适的“启情点”。如教学《亲子之间》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利用“父母为我们做过什么”这样一个话题展开讨论,通过教者列举典型事例的引发、学生回忆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历程,学生对父母的思想感情就会油然而生,从而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孝敬父母”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参与。在德育课教学中,学生是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建构和应用知识、接受、内化道德、审美观念和价值,掌握思想方法,提高认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自身的发展的。假如没有学生的个体积极参与,没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和内省,那么,道德观念的内化、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将是一句空话。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教师在教学前要精心设计好富有参与气息的课堂教案,教学时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积极营造学生“参与”教学的氛围,指导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探讨、发现、运用的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发地而不是教师强加地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而要学生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不可想象的。

激励体验。《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凯洛夫指出:“感情有着极大的鼓励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情感,他就不具有强烈的志向。”情感体验对思想品德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能给学生以切身的感受,并促使学生情感升华,促进学生品德、性格、情感和认识的发展。激励体验的策略较为普遍的方法有“角色表演法”、“换位思考法”等,即将学生带入情境,使他们进入角色“设身处地”地体验,还可以引导学生跳出自我,进行多角度的换位思考,这样,学生就获得了丰富的角色情感。如在学习《师生之间》这一节内容时,可设置“假如你是老师,会怎么办”的讨论题,从而让学生懂得理解老师,增强他们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又如在学习《关心残疾人》一课时,可组织学生开展“瞎子找东西”、“独臂人穿衣”等“角色表演”,体验残疾人的苦楚生活,这样,学生就能从内心深处明白歧视残疾人的错误所在,从而激发他们关爱残疾人的思想感情。

指导实践。教师要通过组织多种情感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不断丰富,不断升华。教师在组织情感实践活动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情感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情感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升华。德育教材中的“活动设计”内容,具有丰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价值,我们不应该搁置,而应该认真指导学生完成这些活动与实践。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社会的教育中心以及学校教育的主题,有机地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如开展为军属做好事,为社区做卫生,去敬老院慰问等情感实践活动,这样有助于个体形成新的认识和观念,获得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回归生活。生活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课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开发和利用生活的课程资源,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的领悟,获得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和感受,获得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开拓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师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经历、体会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情感教育的基础。教师要从理性或意识上意识到日常现实生活的教育价值,包括时事新闻材料、身边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等,要从这些内容中寻找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契合点。如在“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从报纸和网上查找有关资料,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明确: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每一个人都应该懂得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避免危险行为,加强自我保护;人人都应珍惜生命。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就能形成“相互关爱,共享生命”的情感,提高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的社会责任感。

创设情境。西方学者杜威曾说:“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其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被改变了。”我国古人亦流传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说法,可见情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扮演之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等)外,还有一种场的因素,它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心理影响而升华所成的一种“课魂”:它发生于个体心境,又作用于群体心境,并酵化为课堂生机。老师要自觉地运用、创设、组织富有教育教学意义的情境或活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感情熏陶,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情感教育的效果。情境教育之所以能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因为:首先,情境教育具有移情作用。利用情境教育的移情作用,让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且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其次,情境教育具有暗示作用。教学中可以运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的直观,或运用现实生活中典型的场景,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学生进入这样的情境中,能很快激起强烈的情感,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再次,情境教育能让学生在角色转换中获得身临其境的作用。情境教育既能引起学生再现教材角色或相关角色的活动,又能引起学生进入角色、体验角色、评价角色的心理历程。在新的课程改革下,新教材的内容设置了学生曾经历的熟悉的背景,这种“有我之境”,可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导引效应。总之,情境教育能使学生:进入角色,身临其境,激发情感,领悟道理。

情意交融。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择,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而逐渐习得的。所以,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活动,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用自己健康的情感、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习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回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怎么教”的问题也不难,要点有两个:一是教师真心实意的身教,二是创造机会让学习者尝试从教师身教中体会和认识。

教学活动是“知情意行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传播自己的态度、观点,伴以某种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在传递认知信息过程中也在传递着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不仅会影响学生当时的情感和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而且还会影响学生今后某些态度、观念的形成及个性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做到:具有深入探索和执着追求的精神,保持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营造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

整合资源——科学地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硬性灌输而能完成的。就笔者个人的感受而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只有在反复的熏陶和体验中才能形成和坚定,它需要经历感知──内化──升华──践行这样复杂的过程。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汇聚多种力量,充分整合、利用学校、家庭及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要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开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活动。首先要加强节庆教育。利用“五一”、“五四”、“六一”、“十一”等国家重要的节庆纪念日,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国家意识;利用伟人纪念日进行人格教育;利用“元宵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利用“教师节”、“妇女节”、“母亲节”等特殊日子进行感恩系列教育。其次,积极开展仪式教育。发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等活动的激励作用;通过入团仪式、成人仪式等融入爱国情感和基础道德等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对生命成长的自豪感,培养积极的生命价值观。第三,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引导学生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和谐相处。引导学生懂得在各种社会活动和公众场合中的礼仪,增强礼仪教育的实效性。此外,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要充分发挥其作用。

实施榜样感染策略。模仿,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中,要重视榜样的力量。可充分利用英雄、模范和身边的感人事迹和人格魅力来教育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他们心目中努力追求和效仿的目标,驱使他们努力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形象。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各点校都在教师中开展了“爱岗敬业,树良好形象”的活动,通过在学校中进行宣传优秀教师的事迹和教师职业道德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感染。汶川大地震后,各校开展了向“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和“抗震救灾优秀少年”的学习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架设沟通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人在参与实践过程中对各种经验的体验结果,这种体验,一方面取决于他自己在参与实践过程中直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机体体验;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因教师、父母、同学对自己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产生的积极的经验或体验。因此,家庭、社会的因素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架设起学校与家庭、社会相沟通的桥梁,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是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所不可缺少的。

(责任编辑:黄佑生)

作者:杨学军

中小学德育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篇3:

基于学校核心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摘    要]慈溪市附海初级中学根据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附海初中核心文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学校办学理念和学生培养目标,构建学校课程体系。其中“一点三层四维”金字塔型的课程结构,以学校核心文化的三个价值目标“感恩”“包容”“进取”为三个纬度,把学校课程梳理为感恩课程、包容课程、进取课程三个层面,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提升他们的人文底蕴,最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同时,学校积极推进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和拓展性课程选课走班教学,努力探索自本课堂教学策略,着力探索具有附中特色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文化;核心素养;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在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大背景下,附海初中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学校实际,总结多年以来课程改革的实践经验,征询多方意见,集思广益,精心制定了《附海初中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具体如下:

一、校情简介与分析

(一)学校概况

我校办学已有近60年历史,最初由山海民办中学、附海公社“五七”中学和东海公社“五七”中学发展而来,几经周折、演变,最终于1997年8月由附海镇海晏庙初中和附海镇中心初级中学两校合并而成现在的附海初级中学。现有教学班20个,学生749名,教职工57人。学校占地近70亩,建筑面积4320平方米,是一所视野开阔、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学校。

学校大力弘扬“海纳百川   容则极远”的校风,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打造了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学校专任教师合格学历达标率达100%,有本科学历教师54人,研究生学历教师2人,高级教师12人,一级教师21人,市级以上教坛新秀13名,学科骨干教师10名,宁波市名教师1名。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浙江省健康促进铜牌学校、浙江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学校、宁波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宁波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宁波市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宁波市环保模范(绿色)学校、宁波市数字化校园达标学校、慈溪市文明单位、慈溪市首届“清风校园”、慈溪市师德师风示范学校、慈溪市“平安校园”(5A级)等,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二)学校发展优势分析

1.学校有较为先进的办学理念;学校制度健全,管理规范;领导班子团结,工作合力较强。

2.有一批经验丰富、业务精湛、敬业奉献的教师,他们能吃苦、肯吃苦,是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

3.德育工作扎实、规范,尤其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校风正、学风浓,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4. 学校已逐渐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坿”文化。我校根据教育部“立德树人”的要求,结合我校近60年的办学历史及当地近千年的地域文化(慈孝文化、移民文化、围垦文化)特点,提炼出“感恩、包容、进取”作为学校的核心文化,并以此引领学校的各项工作。

(三)学校发展存在的问题

1.我校是一所偏僻的农村初中,受教育大环境的影响,近十几年来尖子生流失比较严重,现有学生基础薄弱,能力较差。

2.我校目前的生源一部分来自附海中心小学(有一大部分是外地民工子女),另一部分来自东海民工子弟学校,因此现有学生中外地民工子女占比较大,由于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学生的学科基础、生活经验、个性特点等差异很大。

3.教师勤于埋头教学,教科研的意识不强,教学改革的理念相对滞后,措施、方法、手段不多。

(四)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为进一步推动我校课程建设、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社会、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更好地满足社会、家长的需求,是学校在管理方面面临的一大挑战。

3.文化育人的功效如何进一步体现,如何让学校文化来引领德育工作、教学工作、课程改革等,是学校在内涵建设方面面临的一大挑战。

4.在新课程与教学改革方面,教师对新的课程理念还要进一步学习,特別是需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评价方法。

二、办学理念与目标

学校根据教育部“立德树人”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我校办学特点和学校实际,确定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如下:

(一)办学理念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

(二)办学目标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教育质量为根本,创建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优质农村初中。

(三)培养目标

培养知恩明理、善于包容、敢于进取的附中人。

三、课程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宁波市教育局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推进方案的通知》《慈溪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制订本校课程建设推进方案。

2.基本原则

(1)全面均衡原则。切实落实各级文件精神的要求,开齐、开足课程,均衡设置课程,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2)以校为本原则。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立足学校已有的课改经验、师资力量,构建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课程体系。

(3)自主选择原则。尊重学生的兴趣和差异,增强课程的选择性,满足不同发展层次、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特点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4)循序渐进原则。对课程的开发、开设进行三年一个周期的探索,逐步推进,每个学年的具体内容不尽相同,既要长期规划、統筹安排、提前准备,又要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循序渐进。

(5)科研引领原则。注重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推进学校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加强对课程实施效果的监控,形成科学化的课程管理机制。

(6)统筹合作原则。课程改革既关系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又关系到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及时地做好统筹安排,整合校内外资源,并加强合作。

(二)课程理念

学校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校根据教育部“立德树人”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学校核心文化,提出了如下课程理念:

1.培养感恩意识,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通过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责任教育,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学校对自己的栽培之恩、社会对自己的关怀之恩,领悟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激发努力学习、回报父母、回馈社会、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

2.塑造包容情怀,提升学生人文底蕴

通过引导学生接触、理解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文化,在竞技比赛或日常生活中尊重对手、欣赏别人,来加深学生的人文积淀,培育学生的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社会责任感与跨文化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和担当能力。

3.培养进取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通过培养学生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拼搏的精神,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健康生活,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事实上,“懂感恩、善包容、敢进取”首先是一种品德,是“明事理、讲奉献、宽待人、严律己、肯负责、敢担当”的良好品性;其次“善包容、敢进取” 反映了一定的文化水平,其中“善包容”需要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开放的国际视野,而“敢进取”又包含了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最后“敢进取”又是自主发展的前提,是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的必备条件。

(三)课程结构

根据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和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我校学生培养目标和办学实情,确定学校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如下:

1.课程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社会品行、扎实文化基础、能够自主发展的健全的人。

上述课程目标中,“良好品行”是“健全的人”的前提,它的核心是感恩和责任,“文化”是基础,它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自主发展”是最终目的,它包括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同时又促进良好品行的形成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三者相辅相成。

2.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为“一点三层四维”的金字塔结构(如下图)。“一点”是指以“健全的人”为顶点的课程终极目标。“三层”即把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整合为感恩课程、包容课程、进取课程三个层面,每个层面又分别包含两个领域。其中感恩课程包含道德与行为两个领域,具体包括基础性课程中的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和部分拓展性课程,它重在养“德”,即培养以感恩和责任为核心的良好品行,是培养“健全的人”的前提;包容课程从狭义上说,主要包含语言与艺术两个领域,具体包括基础性课程中的语文、英语、音乐、美术和部分拓展性课程,从广义上说又涵盖全部三类课程,它重在育“文”,即培育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底蕴,提高文化水平,是培养“健全的人”的基础;进取课程包含科技与健康两个领域,具体包括基础性课程中的数学、科学、体育与健康和部分拓展性课程,它重在“促发展”,即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同时又促进良好品行的形成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培养“健全的人”的有效途径。“四维”即基础性课程、知识拓展类课程、兴趣拓展类课程和实践活动类拓展课程四个维度,它们涵盖在感恩课程、包容课程和进取课程中,是课程结构的骨架,和以培养“健全的人”为顶点的课程终极目标一起构成附海初中“一点三层四维”的课程结构。

(四)课程内容

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结合课程特点和学校实际,我校着重加强三个层面六个领域的课程群建设。

应该指出的是,上述三类课程中,感恩课程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重在引导学生知恩明理、诚信友善、勇于承担、乐于奉献,培养学生以责任和感恩为核心的良好品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包容课程在提高学生文化水平的同时,一方面培养学生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提升学生的人文底蕴,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进取课程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能力和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发展学生的个性潜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最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我校依托校外培训机构,充分挖掘学校资源,积极开发、实施了极限飞盘学校特色课程。该课程与拓展课、体育与健康课相结合,鼓励师生全员参与。它一方面旨在培养全校师生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尊重对手的包容情怀。同时,它还可发展学生尊重规则、管理自我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课程设置

学校严格遵从国家课程标准和《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2015年修订)要求,设置学校课程,每课时45分钟。具体如下:

2.信息技术、劳动技术7-9年级每周各1课时;

3.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艺节等举办时间机动,包括拓展性实践活动,每学年安排2周;

4.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等实践活动主要安排在双休日和寒暑假。 历史与社会    7-9 3/3/3 包容课程 语文 7-9 5/5/5 经典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

为了有效落實学校课程目标,推动三类课程的建设与发展,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学校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从组织形式、教学方式、评价体系上进行改革,探索研究有效的策略办法,以保障学校课程整体有序推进。

(一)课程实施

1.在组织形式上,实施分层选课走班教学

(1)基础性课程实施分层走班教学

考虑到我校学生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经验上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学校“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从2017年初开始,对七年级部分学科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我校分层走班教改路径是:①由点到面:即部分学科→全部学科;②课程设计:从几门差异较大的学科(数学、科学、英语)和容易产生分化的不同年段(八、九年级)着手;③教学组合:在考虑师资等因素情况下暂定AB型,即在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个人意愿等因素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A、B两个层次。具体实施中,我校将行政班与教学班分离,学生按正常课表上课,遇到分层科目时,自然分成AB两个层次,进两个分层班上课。

我校分层走班教改推进时间表如下:

<F:\已出版刊物备份\2019\中教\中学教学参考第2期(下旬)\内文\2.tif>

在分层走班教改过程中,我校遵循“三到位”原则(宣传到位、指导到位、意愿到位)和“三规范”原则(教学规范、管理规范、评价规范),在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个人意愿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对于A班和B班学生,在教学策略上,具体包括目标制定、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作业布置、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从而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我校建立了分层走班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分层教学评价体系,以保证分层走班教改工作有序、高效地推进。

(2)拓展性课程实施选课走班教学

为充分发展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个性、尊重学生选择,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的要求,从2016学年第一学期开始,我校全面实施拓展性课程选课走班教学,每周6课时。我校结合学生培养目标和实际情况,在拓展性课程中,确定感恩课程主要为感恩教育、规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课程(实践活动类),与日常的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融合;包容课程主要为七、八、九年级的经典歌曲、经典电影、世界文化(均为英语知识拓展类)鉴赏,每周1课时;进取课程主要为七年级的科学探究,八、九年级的数学探索,七、八、九年级的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等课程,每周3课时;同时,融感恩、包容、进取为一体的12门兴趣拓展类课程,每周2课时,统一安排在每周四下午。通过选课走班教学,把课程体系有选择地落实到每一节课上,落实到每一个学习过程和每一个时间点上,给每一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机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另外每学年中的2周机动时间以及双休日和寒暑假,分别安排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和体育节以及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和拓展性实践等活动。

选课走班教学的课程开设流程如下:

①申报。学期末教师申报下学期拟开设课程名称,教研组长协调后填写本组所有课程汇总表,上报教务处。

②初审汇总。教务处初审课程申报资料,汇总制作下学期拟开设课程目录,并确定各门课的课时、人数限定、上课地点、任课教师。

③审核。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讨论确定下学期拟开设课程目录。

④公布。教务处在开学前3天,公布课程目录及课程的详细介绍信息,供学生预选。

⑤指导选课。开学后一周内,由教务处牵头,年级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安排专门时间指导学生选课,学生填写统一的选课单,签名确认,上报教务处。

⑥确认。教务处汇总选课单,符合开课条件的(规定开课人数不低于应报人数的50%)确认开课,并进行相关安排,编制学生花名册,通知任课教师。

⑦开课。一般从每一学期第2周起正式开课。

在选课走班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校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第一,优化课时安排。即根据课程类型与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课程教学时间,从而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深挖课程资源。包括多方整合课程辅导力量,积极拓展课程辅导场地,借助现代网络资源等,从而保障课程改革顺利推进。

第三,做足整合工作。比如把地方课程与历史与社会课相整合,把德育课程同其他课程、活动有机结合,把信息技术、劳动技术和地方课程中的社会实践要求和专题学习内容加以整合等,进一步推动课改工作的高效进行。

2.在教学方式上,探索自本导向课堂教学策略

为切实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我校努力探索自本导向的课堂教学策略。自本课堂,是继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为主的传统的师本课堂向以学为主、关注教学意义的生本课堂转变之后的又一次“华丽转身”或“痛苦蜕变”。因为我们认为,生本课堂中的“生”,大多指的是班级学生这个群体,即生本课堂是以群体学生为本,以假想化、符号化的抽象学生为本,对每一个性格迥异的鲜活生命的关注不够。而自本课堂,是从以教为中心、以学为中心进入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不分彼此的“第三种教学关系”,它是一种能真正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混合式教学关系。这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以每一个学生为本,重心更加明确。目前,我校考虑到学生在学习基础、思维方式、生活经验、学习兴趣等方面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根据学校“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的办学理念,鼓励学校教师积极探索实施差异教学。我校通过差异教学,满足学生的个别学习需要,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我校实施差异教学的步骤如下:

(1)进行差异评估。即根据初中学科的特点,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思维方式、生活经验乃至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等进行考察评估。

(2)实施动态分层。即在差异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同质分层、异质分组、动态管理等方式,使学生充分适应分层分类教学活动。

(3)开展差异教学。即通过制定个性化目标、设置多元化任务、开展合作性学习、进行差异化指导,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4)实施多元评价。即通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与发展功能。

在实施差异教学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1)要转变教学理念,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教育机会,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甚至将学生的差异作为资源利用。

(2)要重视认知基础和情感态度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帮助学生做好必要的课前铺垫。

(3)开放与可选择的学习内容,分层与分类的学习活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教师协作与学生合作,大面积的及时反馈与多元评价,多种学习机会与平等和谐环境,可选择的多种类型的作业,都是差异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课程评价

1.对分层走班教学的课程评价

对分层走班教学的课程评价,我们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教师方面

①教学过程的评价。通过听课评课、查阅资料、学生反馈等方式,评价教师是否按要求制定教學计划、编写教案,其教学准备是否充分,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每一个学生。

②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随堂听课、对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对学生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及家长对教师的满意度。

(2)学生方面

①学习过程评价。主要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是否有所提升,参与度是否有所提高,在学习中是否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

②学习结果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考查、作业观察、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习成绩和相关的核心素养是否得到了提升,是否掌握了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对选课走班教学的课程评价

对选课走班教学的课程评价,我们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课程方面

①课程实施方案的评价。主要通过结合课改领导小组与学生、家长、教师等的反馈进行,评估课程目标是否科学、合理,课程规划是否符合国家课程的要求,课程结构和门类是否合理,课程资源与条件是否充分,课程组织与实施是否合理有效等。

②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主要通过认真检查、随堂听课、巡课记载等方式进行,关注教师是否按要求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巡课记载等方式,关注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课堂参与是否充分,学习效果是否满意等。

(2)学生方面

①学习过程评价。主要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问卷调查、巡课记载等方式,评价学生是否对该课程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课堂参与是否充分,在学习过程中是否表现出坚持不懈的精神、团结合作的意识等。

②学习结果评价。主要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学生作品展示等方式,关注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相关的核心素养是否得到了提升,学生和家长对该课程的学习效果是否满意等。

3.需要说明的情况

(1)对其他课程的评价主要参照国家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浙江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进行。

(2)为与感恩课程、包容课程、进取课程相协配,我校同时建立了“感恩”“包容”“进取”系列评比机制,比如“感恩”系列,在班级层面评比“感恩标兵”,在学校层面评比“感恩之星”,再推荐到市级层面评比“十佳慈孝好少年”等。

(3)学校目前正积极探索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

五、保障机制

(一)组织机构

为适应课程改革的管理工作,学校成立深化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建江

副组长:王仲仪  岑立军  陆孟乔

组    员:徐利波  章建平  蔡炉杰  刘建设  郁燕旦  胡威聪  张  鑫  张赞赞  孙福来  刘煜华  毛国永

课改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由其他校级领导担任副组长。教学副校长任执行组长,负责课改领导小组的具体运作。课改领导小组成员由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教科室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组成。课改领导小组常务工作由教导处负责,包括召集、协调、保障等工作。除共同进行商议、评审、决策外,分工如下:

[成员 分工 组长、副组长 把握方向,负责决策。 执行组长 负责课改领导小组的具体运作。 教导主任 负责课改领导小组的常务工作。主管二类课程的组织及管理工作,包括课程申报、学生选课、教师管理、课程实施过程监督、资料收集等具体事务。 政教主任 负责学校德育类校本课程的申报工作,提供相关课程需求。 教科室主任 负责学生、家长课程需求调查,以及学生课程评价的调查工作,负责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问卷分析情报。 教研组长 负责本组教师的课程开发、实施等的组织和辅导。 年级组长 负责本年级课程实施的管理,包括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参与相关年级的课程评价及审核工作。 ]

(二)制度管理

制定并完善课程改革相关的配套制度,如课程申报审核制度、三类课程的管理办法、课程实施评价制度与奖励制度、学生课程选修管理制度等,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保障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课程保障

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还需要各方条件保障和专业指导。

1.改革学校管理,为课程实施提供组织与管理保障。

2.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课程实施提供后勤保障。

3.重视师资培训,加强智力支持和专业指导,为课程实施提供业务保障。

(责任编辑   农越华)

作者:陈建江

上一篇:基于学生体质的体育教育论文下一篇: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研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