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井组向单元由定性向定量将配产配注工作持续推向深入——辛14沙三中2整体定量化配产配注调整

2022-09-10

配产配注是在动态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注采主要矛盾, 通过优化油井产液量和水井注水量, 调整地下注采流场, 弱化强势水线, 强化弱势水线, 促进均衡水驱, 进一步扩大水驱波及体积、减缓井组递减的目的。

2010年8月份以来, 东辛采油厂地质系统根据油藏开发实际, 以均衡水驱为核心, 大力推进配产配注工作, 总结形成了“五种”流线优化模式、“15种”现场操作方法, 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 老井产量保留率同比提高1.27%, 自然递减从17.8%下降到16.8%, 含水上升率从0.5%下降到0.43%。已往配产配注主要有以下特点。

特点一:以定性优化为主, 未形成量化的标准方法。

在动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模式”、“方法”, 为基层技术人员发现问题、实施调整指明了方向, 但未形成定量化调整的技术手段。定性化配产配注, 根据经验实施调整, 简单易学便于掌握, 但是难以做到最优。定量配产配注, 计算准确调整最优, 方法复杂难以掌握。

特点二:以井组优化为主, 整体优化有所欠缺。

面对新的形势, 为进一步推进配产配注更加科学化的向前发展, 必须探索一套技术上可行、便于操作的定量化、整体性配产配注优化方法。今年率先在辛14沙三中2探索实施定量化整体配产配注调整, 初步形成了定量化配产配注方法。

一、定量化配产配注方法研究

配产配注的目的为实现整体均衡水驱, 而影响均衡水驱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地质因素 (孔隙度, 渗透率, 地层倾角) , 开发因素 (井网井距, 注采压差) 。各项参数都会直接影响均衡水驱, 如何通过各项参数的定量调整实现均衡水驱是研究的重点。下面对各项因素进行分析。

1. 地层倾角

地层倾角这里主要指的是注采井之间的地层倾角, 反映了注入流体在油水井间流动时由于重力形成的阻力或者动力。

可以简单的认为地层倾角为正时, 重力对注入流体形成阻力。地层倾角为负时, 重力对注入流体形成动力。

2. 孔隙度

孔隙度:表征了孔隙体积的大小, 各向不均质会导致各向水淹程度存在差异。

注采井间孔隙体积越大, 过水倍数越低, 水淹程度越低, 注采井见孔隙体积越小, 过水倍数越高, 水淹程度越高, 在其他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 孔隙度较低的井见水时间较早。

3. 渗透率

渗透率表征了某相流体在地层中渗流的能力, 对于油水两相流动, 需要用相渗透率表征。

含水越高, 水相渗透率越高, 则水越容易流动, 含水越高, 油相渗透率越低, 则油越难以流动, 这就是形成优势通道的根本原因。

4. 井网井距

在均质情况下注入水为平面镜像流, 因此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 注采井距越小, 注采见效越早, 注采井距越小, 注采见效越明显。

5. 注采压差

流体均由高势区向低势区流动, 因此注采压差越大的地方, 压力梯度越大, 流体运动越快, 注采见效越快。

综上, 多种影响因素如何定量化, 根据达西定律和等效驱替原理, 从固定的井网出发, 通过配产配注, 用非均匀压力场, 来调整非均匀水淹, 最终实现均衡水驱。推导出两井之间合理注采压差的比值和其孔隙度、井距平方成正比, 和水相渗透率、倾角余弦值平方成反比。其中相渗透率随含水改变变化较大。确定某一含水下各个井点的相渗透率为该公式的关键点所在。通过压差关系确定各井点的注入产出参数, 实现定量化调整。

二、定量化配产配注方法应用

今年辛14断块要进行整体堵调, 再此之前需要先通过配产配注协调注采关系, 因此我们以辛14断块为试点, 我们从井组向单元过渡, 由定性向定量, 将配产配注工作持续推向深入深入探索配产配注新模式,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根据单元开发情况, 按照发现问题、制定对策、解决问题的思路, 明确了定量化配产配注的总体操作流程。四比模式找问题→五种模式定方向→四步方法定参数→实现整体均衡水驱。

1. 调整效果

调整后递减趋势明显改变, 开发效果显著好转, 点点对比递减-12%, 按调前递减规律测算日油少递减23t。

2. 几点认识

(1) 资料准确是确保定量化配产配注实施的重要基础保障, 本次调整后发现部分井数据准确性存在问题。如辛14斜20井区调后注采比上升至2, 功图显示良好, 但液量下降, 调参初期液量基本未变化, 含水由大幅度上升。

(2) 对于多向受效井, 人工耦合流线压差关系难度大, 对于面积井网, 两条流线间压差关系容易确定, 但多条流线压差的耦合需要大量数学计算, 人工难以实现。

(3) 注采关系不断变化, 需要不断跟踪调整, 实现注采关系的逐步协调

因为相渗透率随含水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每次调整过后需要及时跟踪, 当流线压差关系出现变化时及时调整。

3. 应用情况

目前, 我们这种定量化配产配注方法, 已经在我们采油厂地质所这个层面进行应用和推广, 所内每旬公布各单位技术人员每人每旬一个配产配注井组分析进展;完善配产配注节点流程, 保证配产配注质量, 未实施井需详细说明原因;建立OA系统配产配注季度公报, 提高整体注采比合理性;完善分注测调井配产配注通知, 精确各层段配注水量。并且逐步进行定量化深化完善, 在单层配产配注方法的基础上, 研究实际多层合采井点的层间液量分配方法;以多层合采油藏配产配注标准为目标, 研究建立多层合采油藏的配产配注方法。使这种技术有更加广阔的推广前景和使用性, 从而在全局有更大推广规模。

摘要:东辛采油厂在动态分析基础上总结出配产配注“模式”、“方法”, 但是以前只以定性为主, 具体定量优化有所欠缺, 为进一步推进配产配注更加科学化的向前发展, 必须探索一套定量配产配注优化方法。以辛14断块为试点, 我们从井组向单元过渡, 由定性向定量, 将配产配注工作持续推向深入深入探索配产配注新模式,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定量化配产配注,四比模式,四步法,均衡水驱,相渗

参考文献

[1] 张厚福、张万选主编, 《石油地质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84.

[2] 洪世, 主编。《油藏物理基础》.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第三版, 1985.

[3] 李云通等编。《中国的第三系》.北京:地质出版社, 1985.

上一篇: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下一篇:浅析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