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教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和服务特性

2024-04-10

论电教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和服务特性(通用10篇)

篇1:论电教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和服务特性

论电教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和服务特性

电教设备已成为高等学校重要的教学资源,电教设备管理部门既有管理的职能,又有服务的.特性,加强管理,搞好服务,才能有效发挥电教设备资源的作用,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有序进行.

作 者:司秀云 张云新 刘玉 作者单位:司秀云(山东农业大学东校区,271000)

张云新(泰山医学院放射学院,271016)

刘玉(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71000)

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年,卷(期):”"(24)分类号:G47关键词:电教设备 管理 服务

篇2:论电教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和服务特性

关键词: 电气特性; 信号设备; 安全

中图分类号: u2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4-0218-02

概述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对铁路运输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保证信号设备的电气特性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才能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因此,铁道部对信号设备电气特性管理工作十分重视,每年将其列入电务工作计划重点。

电气特性管理工作中的科学技术,可以体现在工程技术人员的科学技术分析方面,也可以体现在先进的仪器仪表的使用方面,还可以体现在质量管理经验方面。根据设备的不同,各方面有不同的作用,有时相互依靠,有时又各有偏重,互相不可替代。本文针对焦枝线既有设备状况,以《信号维护规则》各项标准为前提,结合现场中一些较为突出的电气特性问题,谈一谈电气特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的看法,以期对电气特性管理这项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产生一些积极作用。

一、信号机电气特性

信号机电气特性,近年来在电源、信号点灯变压器方面都有一定的改进。在电源方面,使用了bg2隔离变压器以后,信号电源对地漏电流问题得到了较好控制。即使出现电气特性超标的情况,由于各个变压器的负载较少,处理起来也比以前简便快捷,减少了对运输的干扰。信号点灯变压器使用了有报警装置的点灯变压器。有利于断丝及时报警,及时更换灯泡,避免红灯断丝时影响开放信号。

经分析发现,以下一些问题应予以注意。

1.考虑电压平衡

在安装bg2隔离变压器之前,最好照顾到一个隔离变压器的负载,各架信号机的距离应尽量近一些,以免因传输距离较远,bg2输出电压不易调整。

2.配线规范

在安装bg2隔离变压器时各种配线要规范。bg2变压器至电源屏信号电源之间要保证至少有一级熔断器进行防护,bg2变压器输出也要保证至少有一级熔断器进行防护。

3.检查防雷地线拆除情况

在安装bg2隔离变压器时,对原来电路中的防雷配线要特别检查,认真处理。原来的信号点灯防雷电路中有一根对地回线,如果这根对地回线不拆除干净,就会造成一个咽喉区甚至全站隔离变压器混线。

二、电动转辙机电气特性

1.道岔表示间断

这里主要以现场常用的zd6系列为例。zd6系列转辙机的道岔位置表示时有时断现象值得我们特别注意。道岔电路中表示二极管地处室外,目前还没有防雷措施。分析发现,较强的雷电会造成二极管临界击穿,二极管临界击穿后,会发生表示时有时无现象。测试电气特性时,可以发现表示继电器直流端电压较低。因此,当道岔表示发生时有时无现象时,不要轻易放过,要对电路进行全面测试,尤其是要对表示继电器端电压进行认真测试,与正常情况下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当发现继电器端电压较低时,要对表示二极管进行重点检查测试,确定是不是二极管临界击穿。

2.阻容元件插接件

前几年为解决设备插接化问题,道岔阻容元件大多都采用了阻容插接件。近些年来,随着中修周期的推移,相当一部分阻容插接件会陆续进入大修期,如果不按期进行更换,就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甚至造成故障。除了插接不牢问题外,阻容元件老化,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如果要点进行抽测,则会发现一些相关问题。

三、轨道电路电气特性

1.轨道电路红光带

轨道电路红光带仍然是轨道电路的一个突出问题。造成轨道电路红光带的原因较多,轨道电路送端变压器性能不良、滑线电阻接触不良、信号电缆断线、轨道电路受电端变压器性能不良、轨道电路绝缘完全破损等等都可能引起红光带。具体在哪一种设备上,一般需要进行电气特性测试,然后作进一步的确定。

道岔区段极性绝缘破损以后,会引起红光带,且处理起来难度较大。一般在判断时,要借助于轨道电路故障测试仪,依靠这一科学手段,效果比较好。这是仅以轨道电路极性绝缘为例。对于轨道电路绝缘引起的红光带,我们不仅要利用先进仪表去进行处理,我们还应当对此类问题进行预防。分析发现,利用测试轨端电压,测试绝缘夹板与轨端间电压的方法,可以判断轨道电路绝缘是否良好。在轨道电路电源电压正常,轨道电路又没有断路,测得这几种电压为零时,就应考虑进一步分析判断轨道电路绝缘完全破损的可能性。电压测试方法对于一般轨道电路绝缘破损具有早期预防作用,且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近年来股道红光带,影响行车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对股道红光带应予以高度重视。除了其它因素之外,车站股道电码化施工中,增加了股道电码化设备专用的熔断器。平时,各站信号值班人员必须对这些熔断器的位置十分熟悉,才能做到快速处理一些突发的股道红光带问题。

2.轨道电路极性交叉

轨道电路极性交叉,对于预防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防止列车冲突事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个站实现了轨道电路极性交叉以后,要特别注意各种施工可能对极性交叉产生的影响。有时虽然只是进行了更换一台轨道变压器配线的施工,但是,如果不注意施工前后的极性交叉测试,就有可能造成这个站的极性交叉错误。因此,我们认为各种施工前后必须对轨道电路极性交叉进行确认。发现有错误时,及时更正。

3.轨道电路分路不良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对行车安全和效率关系十分密切。轨道电路分路不良,会造成列车冲突,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测试中发现分路不良现象,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积极进行处理。包括测试记录,运统17登记,考勤、向段进行汇报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必须有条不纹地进行。通过测试,确认是信号设备原因时,要积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理;确认是其他原因时,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同时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四、报警、测试设备电气特性

1.站内灯丝报警

通常,在发生灯丝报警后,车站值班人员会通知信号值班人员及时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是,在没有接发车、调车作业时,逐架信号机开放。开放到哪一架后,停止报警,则可以判定,这一架信号机的红灯断丝了。对允许信号,也可以采用相应的试验方法进行确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曾经发生过灯丝报警后这样逐架试验的方法无效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也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为如果发生了正线红灯断丝后,不能马上进行处理,会影响开放信号,影响行车。经分析后发现,当有两架以上的灯丝断丝以后,再采用逐架信号机开放试验的方法就无法判断是哪一架信号机的问题了。这是因为,当试验一架信号机时,另一架正在报警。明确这一情况后,在逐架试验失效时,就应当到室外逐架信号机逐个灯泡进行检查,人工判断出断丝的灯泡。这样相应要增加信号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要延长处理故障的时间,有时甚至会对行车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为了避免两个以上灯泡断丝时处理的困难和对行车的不良影响,要采用相应的预防措施。加强控制台巡视和加强询问,去主动发现并及时处理报警问题,争取在只有一处故障时进行处理,既减少对行车设备的不利影响,又相应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另外对灯丝报警电路及其电源,也必须进行定期测试,确保报警电源和电路正常工作。

2.熔丝报警

发生熔丝报警后,一般情况下都会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因此,必须迅速处理。但是近年来,各站都安装了多功能熔丝装置。有一些情况下,主熔丝断丝后,副熔丝仍能工作一段时间,但是,我们不能大意。不能让副丝工作时间太长。发现主熔丝断丝后,则应立即进行更换。同时每一次熔丝断丝,都应当认真检查原因,包括测试相关负载,确认是熔丝正常使用期限到期断丝还是负载有混电现象造成的熔丝断丝。对熔丝报警电路的电源,也要加强测试管理,确保报警电路可靠工作。

3.测试设备

对测试设备也要加强电气特性管理。除了对仪表进行定期计量外,对测试电路本身也要加强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测试设备对主体设备的影响。

篇3:论电教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和服务特性

服务质量是产品生产的服务或服务业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 (或需要) 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特性是用以区分不同类别的产品或服务的概念, 特征则是用以区分同类服务中不同规格、档次、品味的概念。服务质量表层的内涵应包括服务的安全性、适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等一般要求。服务质量的构成要素可以用格鲁诺斯所提的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在格罗鲁斯的概念中, 顾客在衡量服务质量时, 总会将体验到的服务质量与期望的服务质量进行比较, 这也就是顾客总的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期望的服务质量就是指顾客事前对服务的期望值或预期。在现实生活中, 它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具体包括营销传播、口碑、企业形象、价格、顾客需要与价值等。体验到的服务质量是顾客对服务质量的切身体会。顾客体验到的服务质量必须包括技术质量 (或称为结果质量) 和功能质量 (或称为过程质量) , 其中技术质量即顾客在服务过程结束后的“所得”, 而功能质量则是指顾客在接受服务过程中对双方互动的体验。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如果想要提高总的顾客感知服务质量, 可以考虑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要管理好顾客的期望, 另一方面还要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加强对服务过程中服务人员与顾客之间互动关系的管理。此外, 良好的企业形象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亦会有所帮助。

2 特种设备检验行业服务管理模式

特种设备的定义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明确给出了。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 (含气瓶) 、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特种设备检验行业就是指从事对特种设备检验的行业, 包括定期检验、安装检验、监督检验等等。国务院也曾下文明确了特种设备检验行业的所行使的职能。特种设备涉及生命安全, 且危险性较大。这就要求特种设备检验行业把检验质量放在首位。由于部分行使政府职能, 对特种设备进行强制检验, 但服务质量也应该不容忽视。温家宝总理要求, 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 为市场主体服务, 为社会服务, 最终为人民服务。传统的特种设备检验行业服务管理模式可从两个部分分解, 一是全面质量管理;二是服务质量的控制。全面质量管理。对要检验的每一台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检验行业严格按照全面质量管理方式来进行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具有关注质量、全员参与、顾客导向、持之以恒、全过程控制等特点。它缩小了资源与计划需要之间的差距, 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 使管理者能够集中精力来处理组织任务和策略。全面质量管理的感召力就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方法, 可以使一个组织及其工作充满活力, 并能进一步改进它的工作, 帮助组织提高工作效率。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主体, 以绩效考核为保障的整合型管理体系得全面质量管理考核评价体系。该体系由效能评价指标和数控考核指标构成, 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科室, 真正实现了考核到岗、责任到人, 并以此作为各级管理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工具;运用预防为主、过程监控、持续改进的理念和方法, 建立系统和完整的特种设备检验基础管理体系。体系的建立使得内部运行日趋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

服务质量控制的工具比较多, 在特种设备检验行业应用的有以下两种:程序手册和服务流程图。程序手册是一个比较普通的控制工具, 它是检验部门的标准控制文件, 在其上面几乎记录了执行每一种检验工作的具体程序和系统。服务流程图是一个帮助管理层了解服务过程、控制服务过程的工具, 它又可以称为服务图 (在描绘服务过程当前状态时) 或服务蓝图 (在设计一个新的或已修正的程序以及描述服务该如何运作时) 。通常, 服务流程图中不仅描绘出顾客从进入服务营运系统到离开系统所经历的一系列活动, 而且会给出顾客经历的每一项活动中所涉及的企业的支持活动。

特种设备传统模式虽曾取得显著成效, 但在当今形势下, 已经凸现其劣势了。

2.1 不了解顾客的预期。

这个缺口的产生是因为顾客的预期和管理层所感知到的顾客预期之间的差异。导致这个缺口的主要原因是对市场研究不够, 加之有些检验是强制检验, 对顾客的其他需求不予关注, 对研究成果应用不够, 以及管理者与顾客之间的交互活动不够。还有两个原因是直接与顾客打交道的员工与上层管理人员的交流不够, 以及管理层次繁复割裂了直接与顾客打交道的员工与上层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

2.2 错误的服务质量标准。

管理者所认为的顾客预期和他们在服务传递中所表现的实际水准之间的差异所导致的。原因是企业对服务质量做出不适当的保证, 对可行性缺乏了解, 工作的标准化程度不够, 也可能是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服务履行中产生的缺口。这个缺口是服务规范与实际提供的服务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总的来说, 这是因为员工不能或者不愿意按照服务规范提供服务。

2.3 服务承诺与服务传递不相匹配。

对服务所做出的保证和实际提供的服务之间存在差异。小组与小组之间交流不够, 在交流中承诺过度。

3 特种设备检验行业提高服务质量的途径

前文已经对服务质量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阐述, 并分析了特种设备检验行业的服务质量模式。为了提高特种设备检验行业的服务质量, 在特种设备行业引入服务质量的概念。

3.1 重视顾客的需求。

顾客的需求是服务质量管理的出发点。服务质量管理的评价者是顾客而并非单位本身。不仅第一次而且是每次都要满足或超额满足顾客的需求和预期。认真研究服务对象的需求特点, 建立更为灵活的市场反应机制, 更加贴近市场与顾客, 变一般意义上的服务关系为与顾客建立更为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可以为顾客提供诸如找出全部问题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将相应服务扩展到更广领域以更好解决问题等各种增值服务。

3.2 提高检验质量。

功能质量重要性不容忽视, 但是事实上技术质量仍是所有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即使企业在与顾客的互动过程中做得再好, 但是如果它所提供的服务本身质量很低, 这样的企业也是难以获得顾客认可的。企业应该始终确保向顾客提供高水准的基本服务, 这是企业取得成功, 甚至是赖以生存的根本所在。所以, 特种设备检验行业所提供的检验质量是必须要得到保证的。为了追求高质量的服务, 许多服务企业可以把程序手册在使用上进行延伸, 非服务检验人员也配备有程序手册, 而且还对程序手册上的内容不断修正、扩充。如新的典型程序手册具体标明了这样一些因素:允许顾客在得到服务前等待的最长时间;在同顾客交谈中应当使用的关键用语;以及服务人员同顾客进行视觉接触和在必要的时候向顾客微笑的需要等等。

3.3 提升单位形象。

所谓单位形象, 即现有的顾客、潜在的顾客、流失的顾客和其他相关企业对单位的评价, 它是影响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不同的单位之间, 乃至不同的顾客之间, 单位形象都可能不同。良好而广为人知的形象是企业的资产。形象还会影响顾客期望的服务质量。顾客期望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单位形象与顾客期望的服务质量之间呈一种正相关的关系:单位形象好, 顾客的期望就比较高;单位形象差, 顾客的期望相应就会比较低。除了内部行为来改善单位的形象, 也可以采用计划性传播手段来改善单位形象。

3.4 善待服务员工。

组织强有力的, 乐于奉献的领导集体。注重培育和教育, 创建一个学习型的单位。很多质量问题的出现, 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员工的培训解决问题。提升我国特种设备检测服务产业发展管理者与操作者的综合素质;通过举办各类高级研讨班、函授班、短期培训班等形式, 培养相应的特种设备检测服务技术带头人, 以针对多数特种设备使用对象新员工缺乏这些设备操作经验的现实, 为它们培训新员工, 提升员工素质, 增强其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3.5 培育服务质量导向的文化。

在服务质量管理中建设强有力的服务导向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服务本身的特性, 它可能比在传统的产品制造业环境中要重要的多。通常服务的生产无法用生产线那样的方式进行标准化, 服务产品质量控制的难度要远大于有形产品质量的控制, 服务产品质量更多的依靠于员工的行为。服务导向文化可以改善提高服务质量, 优异的服务质量又可以增强企业赢利能力, 而增强的赢利能力可以为维系和增强服务导向文化提供某些基础, 从而使一个良性的循环继续下去。从单位内部看, 服务导向文化可以增强内部氛围, 改善内部服务质量。从单位外部看, 具有服务导向的员工总是力图为顾客提供最符合其愿望的服务, 也就是说, 具有服务导向的员工不仅可以提高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中的功能质量, 还有可能强化其技术质量。服务导向文化和服务质量以及企业的赢利能力会构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摘要: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行使各种职能, 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特种设备检验行业急需提高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的发展, 已经日趋成熟。阐述了目前特种设备行业的服务质量管理情况, 分析了此模式下的利弊, 并针对现状,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根据最新的服务质量管理模型, 提出了应用的建议与意见。

篇4:论机械设备的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

关键词:机械设备;施工管理;安全管理;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2)05-0152-01

机械是公路施工企业的生存之本,公路施工项目90%以上是靠机械来完成的,机械使用费约占工程成本的20%~30%,只有加强设备管理,通过管、用、养、修各个环节的协作与配合才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特别是在施工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这已经成为衡量施工企业施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管理水平,为施工企业创造坚实的物质保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从而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设备安全在设备管理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工程做得再快,一旦出现设备安全事故,往往造成机毁人亡的后果,那么损失将无法估计。因此,我们必须消除或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加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1工程机械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①管理机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在设备配备上时而不足,时而闲置,甚至设备不足与设备闲置同时存在;在安全管理上,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和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往往点多线长,设备、人员调动频繁,而施工企业却普遍存在着管理班子不全,人员力量薄弱等现象。盲目地精简机构、压缩甚至取消设备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或将其工作职能并入其他部门兼管。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仍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台账、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等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

②缺资金,影响先进设备的及时引进,现有落后陈旧。随着企业生产任务的增长,机械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多,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越来越短,有些施工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已显得过于陈旧,整体技术状况已进入老化阶段,大半处于落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安全隐患。而有的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不够时就通过“拼设备”来完成工程任务,这样容易造成人员管理混乱,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施工混乱和易出安全生产事故。

③维修跟不上,设备保养不到位。传统的管理思想仍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现在的施工企业,一些施工企业重事后修理,轻事前预防,或者重效益轻管理、重使用轻维修,往往只考虑眼前利益与完成施工进度,不愿拿出必要的资金保养、维修机械设备。不管机械出现什么问题,只要还能工作,就不维修,直到项目完工,给企业上交机械。这种管理思想与行为往往是造成机械产生更大的故障或责任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④设备超负荷运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期短,施工任务繁重,工作环境恶劣,不少项目部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虽然面临很大的工作任务量,投入的施工机械数量却不多,完全靠少数机械设备的加班作业来完成施工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机械设备的超负荷运转,有些时候甚至在带病作业,造成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⑤人员素质及培训跟不上。由于机构、人员更迭较为频繁,设备管理及维修人员接受专业教育时间短,管理人员对设备管理的整体认识尚较模糊,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在实施管理过程中,还未能规范地开展机管工作。而有些企业只是片面注重眼前利益,宁愿花费大量资金用于购买先进设备,但在管理人才培训等智力投资方面却显得过分吝惜,舍不得花钱。这样,就算有再先进的设备,但管理跟不上、人员素质低劣,也很难适应机械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程度高的设备管理需要。现场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作业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就上岗或者培训工作做得不够及时,无证操作时有发生,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过于形式化,没有针对性和真实性且千篇一律的现象比较严重。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2具体解决措施

①实行全员安全责任制,切实做到三级教育不走形式,要对操作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岗前考核,考核不合格者坚决不予上岗,特别对于临时租赁的设备,一定要从正规的租赁公司租赁,因为这些公司的操作手一般都是持证上岗,管理业比较正规,切不可讲人情,安排亲戚朋友类的私人设备入场。

②实行机械设备的集中管理,就是在公司内部成立机械租赁公司统一集中经营管理。其优点是:有利于对机械操作手统一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管理,通过日常实践随时可以根据操作手的个性和爱好调整岗位;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专业化管理水平,有利于推行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相对小而全的管理方式,减少了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减少了企业支出,减少了设备闲置时间,在满足本单位工程需要的情况下,增加了设备出租的机会;提高了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延长了维修周期和使用寿命,提高了设备综合经济效益;增加了社会各企业问的横向联系,减少了各单位问设备的重复购置,节约了资金,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工程管理组织者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程施工中去,有利于工程的建设管理。

③对机械设备建立电子档案,实现信息化。要建立一机一档,里面要包括机械履历表、操作证、检验记录、维修保养记录、台班登记、交接班记录、机械运行状况等。这些都将详细记录这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表现,为将来对该设备进行维修提供依据。通过对机械设备运作过程中发生的大量复杂的数据进行整理,转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信息,如进行数据处理输出管理报表、提供管理决策、进行合理有效的作业调度管理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可以为强化机械设备管理提供有力手段。因此,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大力推行以微机管理取代人工管理,实现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和规范化.这是通向设备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④做好维修保养工作,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因此,要做好机械设备定期和平时的维修保养工作,作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主要解决各工地重使用轻保养状况。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对维修工要做好闲时的教育培训,想办法去提高他们的维修技术,不能让他们成为一个所谓的“换件工”;在时间安排上,维修保养要配合施工计划尽量不影响工程施工,每天的保养都放在施工任务完成后进行,不让设备带病过夜,保证第二天的正常工作;在人员安排上,做到定人、定岗、定责任、定任务;在配件安排上,对于易损件,一定要提前配置好,防止设备故障时才匆匆忙忙去采购的事,这样容易延误工期和发生安全事故。

3结语

总之,机械设备的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贯穿于公路工程施工的全部过程。因此我们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好的管理办法,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才能从根本上做到设备不窝工,最大化的追求设备的使用效益,消除各种机械设备安全隐患,减少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田秀丽.浅谈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性[J].大众科技报,2008,

(11).

[2] 石海春.浅析项目施工机械安全管理.建筑安全,2007,(3).

[3] 李卫民.建筑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安全管理.陕西建筑,

2007,(7).

篇5:论物业管理中的设备管理

论物业管理中的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是一门发展中的应用学科,它包括系统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物业管理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的目的,必须学习和掌握设备管理的基本原理,树立现代化科学管理的思想,结合物业设备的特征和具体实践,完善科学的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推广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手段,以促进物业管理企业的设备管理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一、           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物业的价值不但取决于坐落位置、建筑结构、空间布局和室内外装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配备设备的品质性能、系统结构和运行状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竞争机制的引入,物业对现代化设备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设备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事实上,设备管理几乎涉及到物业管理企业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归纳其功效与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关系到声誉和生存

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管理的好坏对企业的社会声誉乃至生存有着重要意义。物业设施一直处于良好状态,人们能安心方便地生活和工作,企业被认可,社会地位逐渐提高,竞争力得以加强,企业发展前景广阔。反之,如果一些设备经常处于性能不良或停机待修状态,直接影响整个物业的功能发挥,降低物业的使用价值和社会声誉。甚至无法再取得人们的承认,丢掉市场,丧失生存的根本条件。

(二)关系到服务的成本和企业资金的合理利用

设备管理对服务成本的影响,除了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上外,还有设备的投资效果、停工损失、维修费用、能源和材料消耗等。

加强维护保养,能有效地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节省维修费用

和减少停工损失。

树立经济运行的意识,注意节约运行中的能耗费用、操作费用,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来减少日常机物料的使用量,杜绝“跑、冒、滴、漏”等缺陷,以减少相关费用开支,使设备一直处于最佳、最经济的运行状态。

随着现代化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普遍使用,设备所占资金在固定资产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显然,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设法提高资金的合理利用程度,而设备管理的科学化无疑是关键。具体说,就是取决于设备经济管理的一系列环节是否达到最佳水平。

二、           设备管理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良好的设备管理要做到:

(一)  建立先进的设备管理体制

1、按物业管理企业的规模、考虑用设备的数量、复杂程度和 设备集中程度、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检修人员的技术力量和组织形式,结合企业的特性、功能及工作特点(运行班次、有无假日)等各种因素、实事求是地设置设备管理体制。管理体制力求理顺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体现先进性。

2、设备管理负责人必须熟悉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条例:必须熟悉设备的技术理论知识,必须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

3、加强设备管理体系得人员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及业务水平,对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培训,对操作人员实行使用维护培训,对检修人员实行技能培训,并把各项培训工作列入设备管理工作计划中。

(二)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规章制度

规范的物业管理企业设备管理规章制度应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设备管理岗位责任制度。

2、              设备基础资料管理制度。

3、              设备运行和维护保养制度

4、              设备检修制度。

5、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6、              培训教育制度。

7、              特殊设备管理及应急制度。

8、              各类机房、变配电房的出入登记制度等。

(三)做好设备管理的基础资料工作

基础资料工作是设备管理工作的根本依据,基础资料必须正确齐全。利用现代手段,运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使基础资料电子化、网络化,活化其作用。

设备的基础资料包括:

1、              设备的原始档案:

①基本技术参数和设备价格;②质量合格证书;③使用安装说明书;④验收资料;⑤安装调试及验收记录⑥出厂、安装 、使用的日期。

2、              设备卡片及设备台帐

设备卡片将所有设备按系统或部门、场所编号。一台设备有一张设备卡片,设备卡片上登记设备的编号、名称、规格型号、基本技术参数、设备价格、制造厂商、使用部门、安装场所、使用日期等。

按编号将设备卡片汇集进行统一登记,形成一本企业的设备台帐,从而反映全部设备的基本情况,给设备管理工作提供方便。

3、              设备技术登记簿

设备从一开始到报废的全过程。包括计算、设计、制造、采购、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报废,均应有比较详细的记载。

每台设备建立一本设备技术登记簿,它是设备的档案材料。设备技术登录簿中有:

①设备概况:即设备台帐上的资料;②设计参数和条件、技术标准及简图;③设备运行状况;④备品配件;⑤设备维护保养和检修情况;⑥设备大中修记

录(包括时间、费用、人员);⑦润滑卡;⑧设备事故记录;⑨更新改造及移

装记录;⑩报废记录。

设备技术登录应及时准确齐全,应反映该台设备的真实情况,用于指导实际工作。

4、              设备系统资料

因此,除了设备单机资料的管理之外,对系统得资料管理也必须加以重视。系统得资料包括:

①竣工图: 在施工时原则上应该按施工图施工,但在实际施工时往往会碰到许多具体问题需要变动,把变动的地方在施工图上随时表注或记录下来,尤其是管道及阀门安装的规格、位置、标高及走向等。如果在施工时没有把变动的地方表注或记录下来,容易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施工结束,把施工中变动的地方全部用图重新表示出来,这样的图纸符合实际情况,这就是竣工图。竣工图应由资料室及管理设备部门保管。

②系统图:竣工图是整个物业或整个层面的布置图,在竣工图上各类管线密密麻麻,纵横交错,非常复杂,不熟悉的人员一时也很难查阅清楚,系统图就是把各系统分割成若干子系统(也称分系统),子系统中可以用文字对系统的结构原理、运作过程及一些中药部件的具体位置等作比较详细的说明,表示方法灵活直观、图文并茂、使人一目了然,可以很快解决问题。系统图也是对员工培训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参考教材。

(四)设备管理目标

管好、用好、修好、改造好现有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及完好率,这是设备管理的根本目标。设备的使用维护及检修时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设备技术性能的发挥、使用寿命的长短,固然同设备的先天条件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它的后天条件,即设备管理的好坏。如果一台设备能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保养,定期检查修理,就恩能够保持设备的完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相反,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降低设备的有效利用率,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严

重时还会引起设备事故,造成设备的损坏或报废。

1、              设备的有效利用率:

根据统计,设备事故大多是由于操作使用不当而造成的。由于操作使用不当,没有正确的维护保养,设备必然容易陈旧老化,设备的故障及检修也逐步趋向频繁,花费在排除故障及计划外检修(抢修)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设备有效工作时间越来越少,设备停机或无效工作时间越来越多,势必会大大降低设备的有效利用率。但是不能任意削减必要的维护保养时间来提高有效利用率,也不能任意加大设备的运载能力,使设备长时期超负荷运行,这样“拼设备”势必加剧设备的损坏直至报废。

2、              设备的完好率:

设备的完好与否是通过检查来评定的。行业的不同、企业的不同,评定的标准也不同。一般的完好标准为:

①  零部件完整齐全、符合质量要求及安全要求;

②  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功能达到规定要求;

③  设备技术资料及运转记录齐全;

④  设备整洁,无跑冒滴漏现象;

⑤  防冻、保温、防腐等措施完整有效。

评定为不完好的设备,应针对问题进行整改,经过维护、维修,消除不完好因素,升级为完好设备。

如果经过维修 ,仍无法达到完好的设备,应该加以改造或者报废处理,不能使其长期处于不完好状态。

(五)加强培训教育工作,做到专业管理同安全管理相结合

越是优秀的物业管理企业,越应注意对员工的培训、教育。

专职设备管理人员应成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及管理业务水平的人才。但是

单纯依靠少数专职设备管理人员来管好企业的所有设备是不可能的,还应该发

动企业全体员工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共同用好管好所管辖区域内的所有设备。因此,对操作使用设备的人员要加以培训教育,要求操作使用人员懂设备的用途、结构、原理、技术性能、使用要点、维护方法、故障的排除及报告等基本知识,教育大家正确使用设备、爱护设备。最后应该做到操作人员会检修设备、维修人员会操作设备,并要求只有取得了国家考核颁布的技术资格等级证书的人员才能上岗,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           实现设备管理目标的影响因素

(一)              现代化设备带来的新问题

现代化设备在各类物业管理企业的大量使用,使物业管理企业在服务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给设备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

1、现代化设备的使用可以获得高效率和高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故障损失大、磨损腐蚀加快、严重污染环境和能源资源消耗大等。

2、设备的投资和使用维护费用大量增加,迫切要求注重设备与设备管理的经济效果。

3、              现代化设备技术综合性强,全过程环节多,且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必须进行系统管理,确保服务体系得优化运转。

4、              使用现代化设备,岗位分工较细,经常是单工序操作,设备结构复杂,人的感官能力难以适

应。因此,要求加强人机关系得研究,以保证人与设备的协调。

(二)传统设备管理方式的局限性

面对使用现代化设备所带来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传统的维修型设备管理方式越来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

1、              传统设备的大量工作集中在维修阶段,而较少注意设备全过程的管

理。

2、          设备维修的目的是为保障服务的单一设备修复,本质是静态管理;在科技迅速

发展的情况下,只能是“复制古董”。因此,不能适应对现代化设备进行系统管理的要求。

2、传统设备管理不能保证各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制造与使用分家,前半生管理与后半生管理脱节。因此,不利于有效解决使用现代化设备所带来的新问题。

3、传统设备管理在技术、经济、组织三者关系方面,侧重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同时对组织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4、传统设备管理仍然停留在单纯配角服务的阶段。在企业转变为以经营为中心的情况下,不能为贯彻企业的经营方针目标及时提供技术、经济保证。

5、              传统设备管理只注重设备管理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参加,没有把同设备有关的部门、人员组织协调起来,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由于传统设备管理存在局限性,它已不能适应和满足在科学技术和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形势下,管理好现代化设备的客观要求。

四、设备管理的内容

(一)设备管理的范围

设备在其整个寿命周期中都处于运动状态,分别表现为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两种状态。设备的物质运动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物理的和化学的作用而产生磨损、疲劳、腐蚀和老化等性能劣化,因而需要修复、改造和更换,甚至报废处理。设备的价值运动是指设备在制造产品过程中的.资金转化,即将设备原有价值和维持费用通过提取折旧和记入服务费用,逐步转移到服务的成本中去,从而导致设备净值不断下降的过程。两种形态形成设备的两种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他们分别受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支配。因此设备综合

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技术管理,而且包括经济管理。

物业的设备管理,习惯上又分为设备投产使用前的前期管理和使用后的后期管理两个阶段。前期管理抓从规划到投产这一阶段的全部工作,物业管理企业早期介入前期管理工作,这将为后期管理工作和向业主(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打下良好基础。后期管理工作抓从设备运行到报废这一阶段的全部工作。它是物业管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的重点。

(二)              设备管理的具体内容

设备管理围绕设备的两种运动状态和整个寿命周期,具体开展以下各项工作。

(1)组织管理包括设备管理工作目标的确定和展开,组织机构的建立及人员培训,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贯彻和实施。

(2)设备前期管理包括设备的规划、选型、采购、订货、安装、调试、使用初期管理及信息反馈等。

(3)设别固定资产管理包括设备资产的验收、编号、移装、调拨、租借、封存、报废以及设备档案、资料管理等。

(4)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包括设备使用制度、操作维护规程的制定,日常维护与定期维护、组织维护检查评比及润滑管理等。

(5)设备修理管理包括设备修理计划的编制和实施,修理工艺的设计和新技术的采用,修前技

术、生产准备,修理技术文件、工作定额的制定以及设备品配件管理等。

(6)设备状态管理包括设备技术状态完好准备的制定,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状态检测、

诊断,设备的故障和事故管理等。

(7)设备技术改造与更新管理包括技术改造、更新项目的确定和计划的编制、改造、更新的组织和实施。

(8)动力设备(管网)管理包括安全运行、维护检查和供能管网管理等。

(9)设备经济管理包括设备投资、固定资产折旧、修理费用、改造更新资金管理等。

(10)设备信息系统管理包括信息系统得建立,信息的分类和处理,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等。

五、做好设备管理现代化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目前,物业管理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归根结底是设备管理思想、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成为制约我国物业管理发展的瓶颈。积极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对设备有效地进行综合管理,充分发挥设备效能达到设备管理现代化是物业管理企业解决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领导必须重视,尽快完善本企业的设备管理体制、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为进一步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开辟道路。

(一)              树立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思想

设备管理现代化首先是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即树立设备综合管理的思想,明确设备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地位,使它与企业管理系统的各个方面形成有机的结合。运用系统管理理论,改变过去孤立地看待设备管理的观念,做到与企业管理现代化同步发展。

(二)              完善设备管理组织和管理制度

根据设备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不断调整合改革设备管理与维修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建立与设备综合管理思想相适应得全员设备管理组织机构,强化专群结合的班组设备管理。健全设备前期管理、状态维修、改造更新和奖惩制度,以适应设备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三)              采用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

推广应用设备诊断技术,从状态维修向预知维修发展;应用ABC分类法提高备件管理水平;应用网络技术组织关键设备大修理工作,达到缩短修理工

期和维修费用、资源优化的目的,以提高设备寿命周期各个环节的经济性。

(四)              使用先进的设备管理工具

根据需要积极推广使用先进的设备管理工具,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如应用电子计算机提高设备信息管理水平,采用先进的设备诊断仪器对连续运行的精、大、稀、关设备进行自动检测和控制,在设备修理中采用各种精密检测器具以提高修理精度等。

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明显,各国经济日益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加速了资金、技术、商品和人才的国际流动,世界经济正由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轨,产业结构正向高增值型与知识集约型转变。我国的物管行业要顺应潮流,尽快适应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以现代高科技为基础,知识、技术密集,结合国家和各物管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国外先进的设备管理经验和方法加以消化和吸收,使设备管理工作逐步同国际接轨,以适应市场竞争激烈的要求。大力推行现代设备管理,积极学习和推广应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经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篇6:论电教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和服务特性

你们好!我厂如果承建贵厂的起重机设备,我们将采用国家标准和国内外最新的技术,确保贵厂使用,下面将我厂为贵厂建造的起重机设备特性值提供给你们参考核准。

一、为贵厂设计制造的起重机使用周期为50周年

二、根据《通用桥式起重机》国家标准GB/T14405-93本机设计为QD型32//5T×LK

(25.5~34.5M),H=(12~15M)的双梁桥式起重机

三、特性值:

1、根据冶金行业SCS工厂工况为重级使用情况,建造该机为A6级重级行车

2、建造起重机的载荷量,动载荷为35吨,静载荷为40吨

3、使用场合为可在易燃、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使用

4、整机的安全系数为≥6%

5、整机的防护等级为IP23,绝缘介质强度KV>20,可耐受60倍额定电流

6、整机安装照明装置,桥架底部4组白炽灯功率≥250W7、整机噪音分贝dba≤758、本机的故障率,无故障时间为年/3次

9、整机的环保情况,甲醛含量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10、起重机的运动方式,采用最先进的软起动装置型式,确保吊重无冲击现象发生

篇7:论电教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和服务特性

论公路工程筑路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

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对筑路机械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公路建设高水平、高速度、高标准的要求,机械设备的高效管理是决定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的必要条件.因此,加强筑路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到科学管理、合理使用、保养维修,并能做到经济核算,以更好的为公路工程建设服务,取得设备管理的最佳经济效益.

作 者:陈道成 作者单位:海南公路工程公司刊 名:广东科技英文刊名:GUANGDONG SCIENCE & TECHNOLOGY年,卷(期):“”(16)分类号:U4关键词:公路工程 机械设备 管理

篇8:论电教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和服务特性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性质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对“人事行政管理”的全面更新, 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作为国家人力资源总体结构中的一部分, 毫无疑问, 它具有一般人力资源所具备再生、能动、增值等一切基本性质。因此, 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获取、使用和开发过程中, 对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的要求, 构成其自身性质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它反映了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必须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法律观念、政治品质、道德觉悟、对公众热情的服务态度、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同样,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也具有一般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性质和作为公共部门组织形态的特殊管理性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般性体现了各种组织形态在人事管理上的共同性。另一方面, 公共组织本身具有的特性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特殊性, 使得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有其独特性。第一, 公共部门是一个横向部门分化, 纵向层级节制的庞大的组织结构体系。而这样一个体系又是按照完整统一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 它意味着组织必须目标统一、领导指挥统一、机构设置统一。以此建立起与公共组织体例契合的纵横交错的人力资源主管部门, 在上级机关的统一领导下, 承担着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由此可见, 任何其他形态的组织, 其人事权的划分与人事管理部门的构造, 都无法与公共组织人事行政机构的复杂性相比拟。第二, 国家制定专门的法律和法规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行为和管理行为进行规制, 保证他们依法合理地使行政管理和人事管理的权力。第三, 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具体管理中, 体现出了自身的性质。如针对政府组织的工作性质与公职人员的政治要求, 强化了其德才的测评、考核与培训的方法和技术;而针对公共部门产出的非量化性特征,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必然发展出适用于公共组织的绩效评价指标。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公共部门是相对于私营部门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态。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范围与种类不是由消费者的直接愿望决定的, 而是由政府机构决定的, 在民主社会, 是由公民的代表来决定的。公共部门是建立在权威关系之上的, 所具有的合法强制力也是私部门所没有的。这种核心差异无疑决定了公共部门与私部门所追求的管理目标的差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标主要是追求完善的内在运行机制。在国家公务员制度下,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运行机制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 竞争择优机制

竞争机制是市场主义法则在公务员制度中的体现和应用, 它促成了一个优胜劣汰、竞争发展的环境。竞争机制需要个人可以长期预期的稳定的法制规则, 它有效运行的基础是, 所有的公务员和愿意成为公务员的社会人才, 在公务员管理的法律规定面前人人平等;公务员管理机构以客观、公开的原则与程序从事管理活动。

2. 权利保障机制

政府要保证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连续性, 并能够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就必须充分保障公务员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条件, 满足他们生产, 以及自我发展的不同层次的需求。不能将公务员只看成是完成工作的机器、实现组织绩效的工具或管理控制的对象。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抛弃了传统人事行政管理那种重控制、重监督、重处罚的消极管理, 而转向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质量, 并以些激发公务员的活力。

3. 功绩激励机制

人才的竞争必然要求组织建立相应的功绩激励机制作为配套措施, 因为虽然竞争是功绩激励机制建立的基础, 但是只有组织同时制定了相关的激励政策, 竞争的环境才能得到根本的保证。如果没有激励, 公务员干得好, 得不到奖励、晋升;干得不好得不到惩戒、辞退, 那么竞争的效用就无从谈起。在现代公务员制度中, 激励机制通过以下管理环节的措施保证:人事奖惩、考绩考核、职务升降、在职培训、工资晋级、辞退和奖金等。

4. 流动更新机制

公务员的更新机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促进政府工作人员正常的新老交替和流动, 保持公职人员的稳定性和年龄结构的合理性。二是更新现有公务员知识结构和技能手段, 以及根据适才适用的原则和职业生涯发展的条件, 进行职位交流调配的人才流动。流动更新机制在公务员制度中的应用包括:退休退职、教育培训、交流调配、任职回避、辞职辞退、双向选择和人才市场完善等。

5. 制约监控机制

权力最大的危险是权力腐败或失控, 对公务员而言, 监控包括对公务员的纪律规章、行政惩戒、人事档案等。对公务员管理机构而言, 监控的主要内容是人事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等。值得一提的是, 公务员作为管理机构的被管理者, 也有权对管理机关管理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 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一点体现了现代公务员制度中公务员与管理机关之间监督的双向性。

三、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我国目前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正处在由传统人事行政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过渡期, 纵观西方现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的脉络, 结合我国公共管理环境的变化, 今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来的特点和趋势, 概括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专家治理以及政府管理职业化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 随着政府管理复杂性的增加, 随着政府管理对大量信息的需求, 随着政府管理日趋技术化和专门化, 政府管理对专门性的需要更加强烈, 这一切均导致了知识工作者的兴起。知识和信息工作者, 在政府公务领域内将占主导地位。在未来的公共组织中, 知识和专家的权威将会日益显现。

2. 从消极的控制转为积极的管理

传统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是一种以控制为导向的消极的管理, 这种管理的基本特点在于:强调效率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公务员的工具角色;强调严格的规划和程序;重视监督的控制;强调集中性的管理等。传统的以控制为导向的管理不免使公共部门人力制度僵化、缺乏活力。而新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更具积极性, 主要特征表现在:开放参与决策机会;提供行政人员发展自主性的机会;发展组织共同愿景;发展并维持组织成员之间的依赖、开放的沟通等。

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视和强调

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到来, 面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挑战, 越来越多的组织认识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 即通过持续的学习以改变公务员和公共管理者的态度、行为和技能的重要性。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今天公共组织管理者和公务员面临的是一个快速变迁的社会, 过去被动式的学习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 具备新的学习能力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的核心。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等人亦认为, 未来组织的人力资源发展将强调学习如何学习, 学习如何思考, 学习如何创造, 并向终身学习发展。

4.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化

信息和网络技术在公务员管理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显著的特征, 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 可以增加效率, 节约成本;有利于人力资源战略和政策制定;有利于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有利于实现参与管理。未来主要的发展包括:电子人事政策法规和电子人力资源资料库;电子招聘;电子福利支付;电子动态管理等。

5. 政府人力精简与小而能的政府

政府组织规模的庞大, 乃是过去时代各国政府的一个普遍现象, 究其原因在于政府功能的扩张、社会的发达、政务的增繁以及政府自身的内在扩张。而政府之扩张反过来导致赤字、绩效低下、成本扩张。所以, 从1990年以后, 各国之文官改革, 莫不把人力精简和紧缩管理作为主要措施。中国中央政府亦精简了30%的公务员。随着“小政府”观念的深入人心, 人力精简继续成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趋势。

6. 绩效管理的强调与重视

如果公共组织摆脱不了目的取向色彩, 那么绩效侧身于种种目的当中, 便不免成为最受关注的课题。事实上, 组织的成功与否, 视人力资源有效运用的有效程度而定。如今, 无论公、私组织, 绩效管理成为一个最热门的话题。绩效管理意味着组织管理者为公务员规划责任及目标, 以使他们的能力获得最大的发挥;并通过绩效考评, 以此作为公务员奖惩的依据。

7. 公务伦理责任的强调和重视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公职人员的不道德行为 (如腐败) 导致了政府威信的下降, 导致了公民对政府官员产生“信任赤字”, 严重影响到了政府的合法性问题。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关于公务员伦理的法律法规, 维持公务员的职业伦理还主要停留在靠党纪和说服教育的层面, 但随着“以德治国”观念的逐步深入, 公务员的职业伦理总是会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可以肯定, 如何维持公务员伦理的生活及行为, 是今后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挑战之一。

参考文献

[1]任晓:中国行政改革[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篇9:论水泥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和管理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泥机电设备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各类生产项目中,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作为生产行业中最基础的施工设备,水泥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管理已经成为机电工作人员必须应掌握的技术,文章根据有关技术人员多年的施工经验,将水泥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管理的有关经验的大家分享,希望对水泥机电设备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水泥机电设备;安装;维修;管理

现阶段,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在工作过程中都应用的是水泥机电设备。水泥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管理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有关技术人员一定要对水泥机电设备的安装、维修、管理加大重视力度,对出现的有关问题及时更正、解决、做好防范工作,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做努力。

1.水泥机电设备的安装

水泥机电设备一般体积大、安装技术难度大且技术复杂,因此对水泥机电设备的安装技术人员要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使投入到水泥机电设备安装的物力、人力得到有效利用。

1.1对安装技术人员进行组织培训

在对水泥机电设备进行安装前,提供商要委派专业的安装人员从旁协助、指导、调试。施工企业的有关部门要对所有安装技术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包括对设备的功能、结构、注意事项、操作流程等加强培训,使其牢牢印在安装技术人员的大脑中。在选择安装技术人员时,首先要选择熟练掌握业务、了解机械知识、头脑灵活、反应快速、有上进心、职业道德好的技术人员。另外,要从这些技术人员中选择一位学历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人员做组长,要求组长对手下员工尽职尽责。对安装岗位进行合理分工和培训可以使技术人员明确设备在使用和调试时的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等。

1.2安装和调试阶段

水泥机电设备的安装流程包含:底座安装、安装前准备工作、设备安装。首先,在安装底座前进行放线,设备的布局与安装位置要明确、堆料场、运输车道、机械配套设施都要进行有关调整。根据与有关规定规范操作,这是保证水泥机械设备可以正常工作的前提。其次,在进行安装前准备工作时,要对其外观进行质量检查。如,检查螺栓是否松动、脱落;焊接处是否牢固、有缝隙。并且还要对附属设备的质量可靠性进行检查,配件是否不全等问题。最后,对设备进行整体安装,在安装时要对主设备、附属设备的外观质量进行检查。施工现场要有专业人员负责指挥,进行高空安装作业时一定要有防护措施。在安装现场所有人员要佩戴安全帽。非安装人员要远离施工现场,避免出现意外事故,按顺序进行安装流程。在设备安装技术后,要对设备的完整性、安全性进行整体检查,然后开机调试,主要对设备的工作质量、经济实用性进行检查,并对整个过程进行记录,以便日后查询、作报告时用。

2.水泥机电设备的维修

2.1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水泥机电设备的对施工环境有一定要求。包括湿度、温度、粉尘等。

第一,湿度。倘若施工环境湿度过大,容易使电线受潮,绝缘能力下降影响设备工作。

第二,温度。施工环境的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使设备老化进程加快,进而使设备运行状况不稳定。而温度过低,可能会使设备运行时比较缓慢,预热时间过长影响正常生产。因此要保证施工环境的温度适宜,如有条件可以安装空调或暖气等设备。

第三,粉尘。如果施工环境中含有较多粉尘时,会有不同程度的颗粒物飘进设备内,严重时因水设备内水汽太大,由于粉尘吸水引起导电,使设备电阻变大,引起及其无端烧坏。所以,在施工环境中建立除尘设备是有一定必要的。

2.2设备的维修

当水泥机电设备产生故障时,首先对设备进行看、闻、听、膜,然后再思考准确、迅速的找出事故发生地点及类型。

(1)观察法。也就是查看设备的运转是否正常,注意查看设备的外形是否损坏。和事故产生请作对比,观察设备外形是否变色。变形。损坏、松动、冒烟、破损、漏油、裂缝、腐蚀、松动等;有无异味或杂音,摸一下设备的电线,看看温度是否正常。这样最可以准确、快速的找出事故发生地点。

(2)复位法。将水泥机电设备的整理到原始状态,进行归零复位,设备经过长时间运转难保不会出现故障。有时设备本身没有出现损坏,只需对设备重新开机复位就可以重新正常运行。

在对设备进行维修时需要注意,首先将电源切断,并在电闸处放上告示牌,避免发生危险;其次如果是带电下进行检修工作,需要有专人看护、要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进行、站在绝缘物上、穿长袖衣裳佩戴安全帽等;最后,不能用湿手触摸电源,更不能用湿布擦拭电气。

3.水泥机电设备的管理

在对水泥机电设备进行巡视管理时,要实时安全消防监控,保安进行24小时看守,对设备管理的跟踪状况每天做记录,对产生的问题及时处理。在巡查过程中对设备的报警按钮、供水网、电线等设施进行检查记录,将无法解决的问题上报给有关部门,及时对设备做更换。在对设备进行日常管理时,负责人要将责任分配具体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加强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的维护、设备的编码、设备的清洁、记录是否完整、有没有安全隐患等。

4.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水泥机电设备安全、维护、管理的探讨,使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到要想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基础安装、日常维护、防范管理是是多么重要,它对企业正常生产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深远影响。因此要加强水泥机电设备的安装、维护、管理,努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谭代文,靳玉启.关于加强水泥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之己见[J].中国科技博览,2011,14(22):126-128.

[2]高振国,邰艳洁.徐兆江.孙永刚.水泥机电设备安全管理[J].机械管理开发,2010,25(5):76-79.

[3]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加强设备管理保证设备安全运行[J].中国设备工程,2004,01(12):134-146.

篇10:论医疗设备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1 建立和完善医疗设备的购置制度

1)完善组织,健全规章制度,医院应成立医疗设备委员会,制订《医疗设备委员会工作制度》,对医疗设备及器械的购买、使用、保养、维修以及报废等情况进行监督。同时坚持做好每年的设备购置计划必须经过医院设备委员会的论证,根据医院的发展规划确定购置项目,以减少医疗设备的闲置。

2)在选择购买医疗设备时应注重所选购的医疗设备要兼顾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效用和适用性问题:医疗设备的选择要以满足医院医疗的需要为基础,在注重试应医疗和科研同时,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效率,对一些使用率偏低的设备可以采用借用和协助合作等方法解决,提高医疗设备的合理性、适用性水平;(2)选择技术成熟型的可靠性医疗设备,性能是否可靠,市场占有量,应保证应有的精度、部件耐用,使用安全可靠等;(3)售后:售后影响到该设备维护维修的及时性和费用,以及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是否需使用耗材,如需使用耗材则应注意该耗材是否为封闭式或是否供应及时;(4)配套性:使用设备必须配套,设备装备要结构紧凑,操作灵活;(5)节能原则:医疗设备尽量要使能源利用和耗材消耗处于最少状态;(6)绿色环保:医疗设备要尽量使用环境污染小、噪音小的设备,还应该对设备匹配治理“三废”治理的附属设备。

2 完善医疗设备的验收制度

医疗设备的验收制度是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全过程中重要环节,也是保证引进的设备质量安全使用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设备验收制度,加强设备的现场点验和技术验收,建立起由工程技术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共同参与完成的验收工作制度,确保医疗设备的质量和使用安全,在保证医疗设备购销合同顺利执行的同时,切实维护好医院利益。

3 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使医疗设备发挥它的最大效能

1)建立健全医疗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实落到人、责任到人;

2)做好设备的使用登记备案制度,严格医疗设备操作规程;

3)加强统计设备使用情况整理和监督,特别是一些大型设备,应根据使用情况开展使用效益分析,为医院相关领导和主管部门了解设备情况和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效益分析的方法是:首先确定使用效益分析的内容,然后收集各项数据,进行统计汇总,计算使用率,再将统计数据列表分析,最后根据综合分析写出设备使用情况报告,并提出提高使用率的建议;

4 建立健全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与维修制度

1)建立各种维修制度,完善维修登记制度,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

2)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延长其使用寿命:(1)在设备的日常保养方面,要保持设备表面的清洁和机械部位的紧固和润滑; (2)一级保养方面。要清除机器内部灰尘,做好电路板脚的氧化层清洁工作,光学医疗设备及其相关电位器的清洁也要注意保持;(3)二级保养:应由医疗设备管理人员联系该医疗设备的厂家,请厂家派专业维修工程师定期到场对该医疗设备的性能进行检查,预防设备因小故障而产生的大故障。

3)采用预防性维修和事后维修等多种维修手段,针对不通的医疗设备制订相关的维修方法,努力提高医疗设备的完好程度,做好设备的保养维护,使得医疗设备的技术寿命和物质寿命得以延长,切实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4)加强医疗身边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参加技术培训、对外技术交流、继续教育等各种形式,建立一支业务水平高,技艺精湛的医疗设备技术队伍。

5 建立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有据可依,有理可查,化解因医疗设备而产生纠纷矛盾

1)将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制度纳入医疗档案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并设立相关部门和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员岗位,专人负责。

2)做好设备档案管理的分类,保证设备档案的齐全。将一套完整的设备档案,如设备申购报告、可行性分析论证报告、设备购销合同、设备装箱清单、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相关资质证件等,如设备为进口还应提供相关设备的报关单。

3)做好医疗设备相关数据的统计收集,如设备发展现状、产品动态信息等,为更好的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决策的一手资料信息,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一些高精尖且价格昂贵的新型医疗设备不断增多,使得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这就要求设备管理人员应该对有关医疗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所了解,整理和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存入相应档案。

6 规范医疗设备的报废制度

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结合医疗设备物质寿命和技术寿命程度,正确的对一些工作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维修成本高等负面影响大的医疗设备进行报废处理, 建立设备的报废制度,对符合设备报废条件的,由医院相关使用科室提出报废申请,再由固定资产报废鉴定小组鉴定后报上级单位审批,确定通过后方可报废及残值处理.

7 医疗设备的计量治理

医疗设备的计量治理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积极协助和做好计量检测部门对医疗设备的力学计量、光学计量、声学计量、电子计量、电离辐射计量检定工作。

对那些陈旧老化、超过使用年限、经计量检定不合格的设备应进行报废处理;对超过使用年限,但计量技术指标仍然合格的设备应缩短计量检定周期,确保使用设备的正常运行。

总之,医疗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乏技术管理和效益管理的双重性,只有在坚持医疗设备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原则下,才能有效的促进医院的全面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种银保,王义辉.现代医疗器械管理使用手册.

[2]陈乙尤,陈冠,苟秦渝.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模式 的探讨[J].医疗设备信息,(5):45-46.

上一篇:《雏鹰之歌》教案设计下一篇:方便面二年级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