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之歌》教案设计

2024-04-10

《雏鹰之歌》教案设计(精选14篇)

篇1:《雏鹰之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用坚定自信的声音演唱歌曲 2 表演等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有表情的演唱、表现歌曲。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刚才同学们的课前一首诗背的非常好,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诗,大家有没有兴趣读一读啊? 出示七绝·雏鹰

--赠别王会革

雏鹰振翅击长空,小试牛刀逞世雄。

失却东隅豪气在,春风化雨架飞虹。

师:读完这首诗你们觉得雏鹰身上有着什么样的精神?

师:20世纪九十年代初,团中央发动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少年教育活动,旨在把全国少年儿童培养成为“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于是创作了《雏鹰之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播放《雏鹰之歌》,聆听感受

师:听完这首歌,你觉得这首歌怎么样?(欢快,好听)

二 寓教于乐

(一)学习歌词 找一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2 再找一位同学根据刚才的意见改善朗读 齐读歌词,并说一说你在读歌词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

(二)学习歌曲第一部分 1 师: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一段。2 学生跟音乐用“lu”模唱 3 小声跟琴唱歌词 4 放开声音跟音乐唱一遍 师:现在,请大家把眼睛闭上,听一听歌曲里有什么特别的 a 学生自由说一说

b 老师指着歌谱范唱一遍,引出下滑音的演唱 c 处理(拍手)处的伴奏

师:现在我们跟音乐加上拍手唱一遍好不好。

师:现在请大家说一说加上拍手伴奏后你有什么感受。(歌曲更加动听)

师:除了拍手,我们还可以加上什么呢?(拍肩、拍腿、弹舌)分组展示

(三)自学歌曲第二部分 师:学了第一段,第二段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跟音乐来学习,你们有没有信心? 师:大家学会了吗?有没有觉得困难的地方? 学生指出,老师指导解决 师:现在我们把歌曲全部学完了,大家一起来完整的唱一遍好吗? a 学生唱完后指导拍手伴奏处的节奏,及反复记号的使用 b 师:那我们再完整的唱一遍吧!

(四)体验歌曲 师:这首歌一共有两个部分,你喜欢哪一部分呢? 师:那你想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呢?(坚定、自信的声音)谁能来展示一下? 指名让学生演唱,其他同学评价 三 创造表现 1 合作表演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歌曲?现在让我们分小组准备节目,我们来举行一场《雏鹰风采》展示会吧!a 小组讨论准备,老师巡视指导。(播放歌曲做背景音乐)b 展示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主持人上台宣布《雏鹰风采》展示会开始。第一组 表演唱《雏鹰之歌》 第二组 诗朗诵

第三组 绘画《保护地球从我们做起》 第四组 图片展示 身边的《雏鹰行动》

宣布结束 四 总结

师:现在让我们全体起立,像勇敢的雏鹰一样再来演唱一遍这首《雏鹰之歌》吧!

祝愿同学们早日成为祖国明天的雏鹰!

篇2:《雏鹰之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不同的音乐实践参与活动,体验歌曲的风格与形式,表现少年活泼、欢乐情绪。

2、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的唱法。

3、在歌唱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情感,培养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高尚品质。教学重点:

1、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完整学唱歌曲,并有感情地演唱。

2、学生能用自信、坚定、雄壮的声音准确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观看图片

雄鹰

雏鹰: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看他是谁?【图—鹰】

生:鹰、老鹰...师:大家说对了,是鹰,你看它在天空飞翔的姿势帅不帅?。。帅,但是它可不是生来就会飞的,为了让他们学习飞行,鹰妈妈会把他们从高高的悬崖上摔下去,经过一次又一次这样的残酷训练,那些胆小的幼鹰最后会被摔死,只有那些勇敢的雏鹰凭着自己不怕困难的信心,最后张开翅膀学会了飞翔。那你们觉得我们是不是该学习它们这种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生:是的。

师:为了让更多人学习这种精神,人们还专门写了一首歌《雏鹰之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首歌的背景这首歌是20世纪90年代初团中央发动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少先队教育活动,旨在把全国少年培养成“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背景下创作的。所以说这首歌专为你们这个阶段的少年写的一首歌,今天那就让我们自豪、自信地来学习这首《雏鹰之歌》吧!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38页。

二、新课教学

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请同学们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说的很棒)

2、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思考两个问题:你觉得这首歌

可以分为几部分?演唱的顺序是怎样的?看看哪个同学听的仔细认真。

(两部分)生:···前两行的歌词读2遍。因为这里有个【反复记号】,那其余的部分读

也是两遍,这里有个D.C.【从头反复】,那这两遍的结束句是一样的吗?...不是....大家观察的很仔细。

三、学习歌曲

1、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师:接下来大家跟我把歌词读一读。我读一句,你们读一句。

生:···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整齐,也很认真。

2、学唱旋律

师:

下面跟着老师的琴分句学唱歌曲旋律,3、用啦轻声演唱歌曲

4、我弹一句旋律,请你们把歌词填进去。准备好了吗?

5、歌曲难点教学

①后半拍起唱6202

越过高山

②一字多音

6.565少年啊

③歌曲重点句的演唱。祖国明天的雄鹰。上行收尾

我们是跨世纪的少年。

④音乐记号:认识下滑音记号。了解下滑音作用:活泼诙谐

(同学们在唱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些音乐记号?)生:....下滑音,上滑音。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同学们看这一句,----(图符1)有下滑音的地方听

起来,有什么感觉呢?你听,-----师范唱【蓝天里...中】谁来说一说? 生:像坐滑梯一样滑下去。师:你的感觉真准,你说的真形象,请坐。师:接下来我们连起来唱一遍

6、跟琴连起来唱一遍。

7、加入节奏(拍手)(合伴奏)

师:刚才在唱歌的时候我还发现第一行中有几个拍手的节奏型。你会吗?(生自由思考。)师:大家拍对了,你看,----师示范。大家一起来试试。。生示范。

师:接下来我想请大家拍拍你的小手,来给演唱加上这两处拍手伴奏。跟着伴奏唱一遍。

8、分男女声演唱。

四、拓展延伸体验音乐

1、观看图片

进入了21世纪不少作曲家谱写了很多少年儿童励志歌曲,其中在512汶川大地震英雄少年表彰晚会上的歌曲《英雄少年》最为激人奋进。

2、聆听《英雄少年》

五、思想教育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雏鹰之歌》,也学习了下滑音记等一些音乐记号,并体会到了音乐记号给我们带来的无限乐趣。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像歌里的雏鹰一样,勇敢坚强、不怕困难,做个坚定自信、勇往直前的好少年。

教学反思:

《雏鹰之歌》是一首比较新的歌,而且好听,很有劲,学生挺喜欢的。这首歌有两个特点,一、是带有新疆地区的音乐风格。

二、是有许多的下滑音。因此,我设计了考核的环节,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解决了教学的难点。

篇3:《雏鹰之歌》教案设计

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高中生由于年龄、心理的特点, 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得不够积极主动, 不乐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 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走进音乐, 获得音乐审美体验, 从而提高音乐素养。湘版高一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喜剧美》重点赏析曲目《跳蚤之歌》, 笔者先后在两个班级分别采用了两个不同的方案进行了教学尝试, 结果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

【案例描述一】

教师:请欣赏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作品《跳蚤之歌》, 思考作品的喜剧效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聆听后回答……

教师:下面我们分段分析这部作品。请听第一部分后思考音乐的旋律、节奏有怎样的特点?钢琴伴奏的间奏部分有怎样的特点?刻画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学生聆听后回答……

教师:演唱者的语气是如何变化的?刻画了怎样的音乐形象?

学生回答……

教师:聆听第二部分并思考跳蚤的形象音乐是如何表现的?

教师提示学生回答……

教师:再欣赏第三部分……并思考……

小组讨论后个别学生回答……

【反思】

从这一环节的设计来看, 笔者采用了教师设问、学生回答、生生讨论的形式, 完整地分析了整首歌曲的音乐风格及特点。由于教学方法单一, 没有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设计, 使得一首幽默诙谐具有讽刺意味的歌曲被教师无休止地提问而变得索然无味。课堂气氛也随着学生的情绪由高涨到低落, 最后出现了难堪的冷场现象。笔者对作品内涵的挖掘上过分强调完整性, 使得这一环节一共用了二十三分钟, 占整节课一半以上的时间。最终导致教学计划无法完成, 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课后笔者通过反思, 对这一环节作出了修改, 并在另一个班级进行了教学尝试。

【案例描述二】

教师:请欣赏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作品《跳蚤之歌》。 (部分学生在聆听全曲的过程中, 轻声模仿演唱者的笑声, 边学边笑。)

教师 (请出一位学生) :告诉大家你为什么哈哈大笑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这首歌曲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内容荒诞、表演者的演绎幽默滑稽、钢琴的伴奏具有幽默感。

教师:好!下面我们就跟随录音来学唱第一部分的前半段。请大家注意聆听伴奏并尽量模仿演唱者的语气。 (教师带领学生跟录音模仿演唱)

教师:同学们模仿得真不错, 谁来告诉我这一部分的音乐有怎样的特点?旋律和节奏有没有让我们感到幽默诙谐的地方?

师生讨论:音乐的旋律像朗诵一样, 间奏部分节奏紧密、顿音的使用更加具有喜剧效果……

教师:歌唱家半朗诵半歌唱的演绎极具表现力。后半段国王的形象也表现得惟妙惟肖, 接下来, 哪位同学愿意把第一部分的后半段“国王命令一个裁缝……”给大家朗诵一遍? (教师邀请一位学生朗诵, 再请全体齐诵, 并提示学生语气的变化。)

教师:下面我们来聆听第二、第三部分, 音乐是如何表现跳蚤的形象的, 两部分在音乐上又有怎样的不同?还刻画了哪些形象? (学生聆听第二、第三部分)

教师:请各小组针对上面的思考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

小组代表回答。 (其他成员补充, 师生评价。)

【反思】

案例一的设计中笔者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动性的发挥, 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让学生在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套路中按部就班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回答。教学方法仅仅采用了单一的问答式, 即使有学生讨论的环节也只是停留在表面, 没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修改之后案例二的设计较前者在教学方法上丰富了许多, 笔者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 鼓励学生参与模唱、朗诵、讨论等音乐实践活动,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篇4:《雨之歌》教学设计

1.赏析课文,揣摩语言。

2.分析雨的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仿写,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习重难点】

仿写,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

活动一:预习、除障(5分钟)

1.初读课文。(自读一遍,互读一遍)

2.圈画字词、查字典、积累。

(把易错字整理到黑板上)

活动二:赏析(有感情地朗读10分钟)。

活动三:探究:雨的形象(独立思考1分钟,对子交流2分钟,班级展示3分钟)

活动四:质疑(7分)。

小组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活动五:仿写并展示(8分)。

活动六:收获。

二、导学

导入:雨的图片,写雨的佳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活动一:

1.朗读课文,试着揣摩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读,对子再尝试。

2.学生整理的易错字可以是生字、同音字、多音字。

活动二:学习散文诗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悟出诗中形象。(浪、雨)

结合背景,把握作者感情。

探究语言及写法。

活动三:雨的形象。

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歌颂雨,在作者的笔下雨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

活动四:质疑主旨,表达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对无私的奉献者的歌颂。

活动五:仿写,要求见课后三。

活动六:围绕学散文诗,写散文诗谈收获。

三、备注

仿写做测试:

一粒沙,;

一棵樹, ;

一株草,;

一片云, 。

四、反思

用第一人称和比喻、拟人、等修辞,选取一物,以“ 之歌”为题写一首散文诗,展现你对人生的思考。

(1)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2)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选一仿写,注意要有中心。)

仿写句式:

我(花)是大地的女儿,是蜜蜂的母亲,是蝴蝶的情侣。

我(雪)是只只寻梦的蝴蝶,漫天飞舞着,以我婀娜的舞姿,装饰美丽的人间。

五、板书设计(略)

六、作业(略)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职教中心)

篇5:《雏鹰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歌表演《雏鹰之歌》 教学目标:

1、提高学生进一步识谱能力及对歌曲学习的兴趣,表现出活泼、快乐的少年。

2、通过学习《雏鹰之歌》让学生努力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争做“明天的雄鹰”。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带有“坚定、自信”的情感演唱歌曲 难点:熟练掌握“下滑音”及节奏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谁会用手势做出一个飞翔的雄鹰?(激起学生兴趣)

2、同学们做的真好,让我们随着这段音乐做一做,这是一只怎样飞翔的鹰?(引出 “雏鹰”)那我就为同学们演唱一首关于雏鹰的歌曲好不好? 叫《雏鹰之歌》

3、歌曲中唱到了什么?(引出 少年——雏鹰 的关系)

同学们回答的真好。这首歌是20世纪90年代初团中央发动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少先队教育活动,旨在把全国少年培养成“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背景下创作的。所以说这首歌专为你们这个阶段写的一首歌,那就让我们用自豪、自信来学习这首《雏鹰之歌》吧!

二、新课教学

1、让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从速度、情绪等的变化分为几部分?看看那个同学听的仔细认真。(两部分)

2、找一找歌曲中都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如果学唱应该注意什么?(||:

:||、(XX)()下滑音,0 休止符、不同的两个结尾)

3、同学们找的真仔细,哪让我们听听它们在歌曲中的作用吧!(重点强调 下滑音)

4、一句句和老师跟唱,处理歌曲中的(XX)、休止符、重点下滑音 强调反复记号

5、完整听赏一边(安静心里默唱)

6、跟随伴奏完整演唱一遍

7、变换演唱方式

三、实践活动

1、以1=G24 111 143| 2.4 3 | 1.1143| 2.4 3 ||:3232 332 | 3432 11 | 224 332 | 15 5 :|| 11 1 引出新疆地区音调特征—— 乐器 铃鼓—“X X X X X|” 节奏风格 {44 X X X X X| X X X X X||

{44 0 0 0 xx|0 0 0 xx|| 分——合——配歌曲

四、扩展延伸

篇6:音乐《雏鹰之歌》教学反思

《雏鹰之歌》时,由于歌曲节奏较复杂: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我重要通过聆听范唱,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增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根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

为了增强其记忆,分为两部分学习。我用找“重复记号”的方法,自然的把歌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由易到难,由读谱到唱谱或用竖笛吹奏。第二部分,教师用听唱法使学生熟悉轮廓后,同样采用范唱宣染的方法,使学生整体感受第二部分,演唱歌曲,注意重复记号的顺序

本节课学生自学为主,教师为导,虽然要消费些时间,但是能为学生终身受益打下基础,还是值得的。

篇7:雏鹰之歌教学反思

嘉峰镇中心学校殷庄小学张梦瑶

这首歌曲是一首比较新的歌,以鲜明的节奏、简约的结构,表达了少年儿童意气风发、勇于进取的坚定信念,好听,很有劲,学生挺喜欢的。这首歌有两个特点,一、是带有新疆地区的音乐风格。

二、是有许多的下滑音。因此,我唱歌之前学习了下滑音,让学生在了解下滑音的状态下里找到唱下滑音的感觉,再来演唱歌曲。

在教授《雏鹰之歌》时,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先让学生自己比一比、唱一唱,更好的了解下滑音的唱法及其作用。其次,这首歌的曲调节奏较复杂: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所以这首歌曲我主要通过聆听范唱,从听觉中加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带动他们,加深歌曲的印象。我还设计了划旋律线,让学生加深歌曲的旋律和更好的掌握歌曲的演唱。再次,我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乐句接唱、拍手唱、打节奏唱、小组唱、个人唱等形式,加深同学们对这首歌曲的理解。最后,大家一起来边唱边跳边打节奏,把整堂课推向高潮。

篇8:《长江之歌》的教案设计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 汁 哺 挽 涤 埃 灌 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人母亲的情怀。

引读。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六、作业设计:

改病句。

1、妈妈买了许多食品、苹果、梨子和水果。

2、体育用品商店摆满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许多体育器具。

3、爱迪生经过努力,发现了电灯。

4、革命烈士十分顽固,誓死不说出党的秘密。

5、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革命事业。

七、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豪迈

篇9:《雷锋之歌》优秀教案设计

过程与方法:读中领悟什么是雷锋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朗读感悟,学习雷锋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忠诚。对学习的执着和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4~6节。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在这里,我想要问问你,一个怎样的人会让你喜欢?一个怎样的人会博得你的赞叹?

2、师生对话。

3、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就是这样的人,一位普通的名人,他1940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不满7岁成了孤儿。在旧社会,他受尽苦难,新中国培育了他。19岁当上汽车兵,二十二岁的年轻生命在人们的心中成为定格。这位解放军中的普通战士,用短暂而平凡的一生为全国人民树立了好榜样,他身上的魅力不仅是无私奉献,不求索取的体现,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好诠释。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诗歌,思考: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

2、再读诗歌,勾划出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里交流。

三、学习诗歌:

1、读了诗歌,这个二十二岁的年轻士兵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2、结合理解诗句中的“一滴水”、“刚展翅的鸟”、“才点亮的灯”、“刚敲响的鼓”来体会。

3、小组交流。

4、集体反馈。

(“一滴水”看出他的无私奉献;“刚展翅的鸟”看出他对党的忠诚;“才点亮的灯”看出他的好学上进,螺丝钉精神;“刚敲响的鼓”看出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点拨拓展:

A 朗读段落

B 补充:你不为自己编歌曲,只为();

你不为自己织罗衣,只为();

你不为自己梳羽毛,只为();

你不为个人留一滴泪,只为()……

C 朗读体会。

D 拓展:你不为(),只为();

你不为(),只为();

你不为(),只为();

你不为(),只为();

6、朗读指导

(1)师生配合读

你,《国际歌》里的(一个音符);

你,红旗上的(一根纤维);

你,花丛中的(红花一瓣);

你,浪花里(最清的一滴)。

(2)启发创作:

你,百花园中的();

你,皇冠上();

你,();

你,()。

7、读完最后一个小节,你们体会到什么是“雷锋精神”了吗?

8、生互动发言。

9、师总结:任何社会都需要美好的情操。雷锋精神穿越时空他有着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他的价值在于他把自己火热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

四、总结课文、1、生自由读《雷锋日记》的精彩片段。

2、谈感受。

3、师导入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渡过:当他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懊悔,这样,当他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

——保尔.柯察金(摘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4、请你写上一句心中的赞歌献给雷峰。

五、作业设计:

1、摘抄《雷锋日记》中的名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

2、请你运用你的灵感和才思,创作小诗《幸福从哪里来》。

篇10:《杨树之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想像能力;能仿写。

3、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了解那些虽然普通,但是默默为人类奉献关爱和欢乐的树。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唱首歌)师; 同学们唱的真好听!你们知道吗,大杨树也会唱歌,它唱什么歌呢?打开课本。

二、预习检测

1.有感情地流利的朗读课文。

2.大杨树怎么唱歌?

三.交流,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和感情。

同学们,“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要想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只要多读书,就可以找出答案。

2. 学习第一节。

(1)同学们捧起书本,认真地朗读第一小节,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把你们的感受讲给我们听听。开始吧!

生1:我知道了杨树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唱歌。

生2:我知道了杨树是哗啦啦地唱歌。

生3:我感受到了杨树唱歌时心情很欢快。

你们体会地真好,有风为大叶杨伴奏,有雨点和大叶杨合唱,有时欢快,有时响亮,有时宁静,歌声中充满了快乐,你能通过读表现出大叶杨的快乐吗?

(2)生朗读、评价:

过渡:白杨树刮风时,唱得欢快;下雨时,唱得响亮;没有风雨时,他们也在唱,唱给谁听呢?我们快来读一读吧。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三节

(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你弄明白了什么问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生1:我弄明白了原来大叶杨把歌唱给老爷爷、老奶奶、小朋友听。

生2:我想知道大叶杨唱的是什么?

(2)对,叶杨成天哗啦啦地歌唱,它会对小宝宝、老奶奶、老爷爷唱些什么呢?

(3)你们想想杨树还会在什么地方把歌唱给谁听呢?模仿第二节说几句。

生1:唱给可爱的小朋友,伴他读书真快乐!

生2:唱给辛苦的清洁工,伴他劳动真轻松。

生3:唱给我们的老师,祝她幸福又美丽!

(4)你们想象真丰富,大叶杨给人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快乐,大叶杨也一定很快乐,你觉得应该怎么读

小结:在它的歌声中,小宝宝快乐地捉迷藏,在它的歌声中,老奶奶快乐地聊家常,在它的歌声中,老爷爷悠闲地度时光。

过渡:大叶杨不但会唱优美的歌儿,而且还有更大的作用呢。让我们来看第三小节

(5)谁带着自己的感受把第三节读给我们听。

生读,质疑:大叶杨怎么也会拉手?怎么也会鼓掌?为什么要鼓掌感谢金色的太阳?生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6)大叶杨越长越大,春天来了,枝繁叶茂,枝连着枝,叶连着叶,就像我们手拉着手,春风吹来,大叶杨在春风中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原来是鼓掌感谢金色的太阳,是太阳让大地有了四季的变化,使大叶杨春天发芽长叶,秋天落叶。

(7)再次朗读体会:感谢大叶杨为我们送来了一片凉爽。

(8)多美的一首诗歌呀,要是想永远把他留在记忆里,你应该怎么做?对,把他背下来,开始吧!

四.拓展训练

大叶杨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环境的保护神,你想对大叶杨说些什么呢?像大叶杨这样的树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树朋友?

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很多的快乐和好处,树能给我们带来新鲜空气,抵挡风沙,减少洪水灾害,保护环境……那你想做些什么呢?

五.总结

让我们一起来保护这些高大挺拔的树木吧,愿我们能精心地呵护身边的每一棵小树,共同保护我们人类最美好的家园。

篇11:《雏鹰之歌》教案设计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感情的背诵课文。

4、了解傣家人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

2、有感情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孩子们,看着你们如花似玉的笑脸,望着你们渴求知识的双眼,老师知道这节语文课我们一定合作的和愉快,是吗?

2、前面我们旅游过风光秀丽的水乡,欣赏过风景迷人的小山村,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西双版纳美丽的竹乡---傣族,去聆听竹乡之歌。(板书课题)

二、复习旧知

孩子们,去旅游前,我们可是有几个关要闯的,只要你认真想想上节课我们所学的,你机会顺利闯关,和老师一起去旅游,有信心吗?

1、挑战第一关:(挑战词语宝宝)

2、挑战第二关:(挑战字宝宝)

3、挑战第三关,(挑战聪明宝宝)

配图欣赏篱笆、箩筐、竹筒饭。

4、挑战第四关:(挑战无敌手)

三,读中悟,悟中读。

1、聪明的孩子人人爱自信的孩子人人夸,你们是一群极聪明有自信的孩子,很快就闯了关口。我们乘上飞机。转眼就来到了美丽的西双版纳,映入眼帘的是已经有1400多年的竹楼,(播放课件,欣赏图片)

2、谁能从文中找出我家居住的位置的诗句呢?

3、孩子闭上眼,此刻我们就站在竹楼里,闻着竹香,听着远方传来傣家姑娘清脆的歌声,我们仿佛来到了仙境,这如诗如画的美景让我们陶醉,此时,作为傣族人是多么的高兴呀,多么的自豪,来耗子们,让我们带着高兴自豪的预期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4、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作为竹乡人,我们的生活是和柱子分不开的,请你用横线画出我们生活中和竹子有关的句子。

5、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家的风筝最漂亮,谁家的箩筐最精美,谁家的笛声让人翩翩起舞,谁家的竹筒饭让人口水直流。(采取不同形式朗读)

6、傣族人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韵味他们居住在竹楼里,吃着竹筒饭,喝着竹筒酒,真是比神仙还逍遥,作为傣族儿女怎吗能不喜爱竹子,不喜爱自己的家乡呢?这正是“傣家儿女最爱竹,竹乡美名传四方。”

7、指导朗读。

8、美的课文,我们应该让它永远留在脑海里。应该怎吗做?(采取各种方式背诵)

四、做写字操,学生字。

1、孩子们,课文读美了,也会背了,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做写字操吧。

2、学习“笛”字。

五、课后作业

孩子们,我们灵宝也是一个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地方,课后请家长帮忙查查资料编写有关我们灵宝的儿歌来邀请傣族的小朋友来我们家乡旅游,好吗?孩子们,远处悠扬的葫芦丝声响起来了,让我们在这优美的乐曲声中结束我们的旅游吧。小朋友再见。

篇12:小学《杨树之歌》课堂的教案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比较喜欢阅读诗歌,因为诗歌音韵兼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学生的阅读方法有限,在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创造等方面欠缺。在教学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巧妙的语言引导渲染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品读,从而体会文章的感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学习乐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这里,有目的检查学生识字的渠道及识字效果的巩固。及时交流方法,使每位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另外,寓趣味于枯燥的练习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所学的生字也得到了巩固。

同学交流合作,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学会反思,正确地认识自己,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同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学会思考。学生积极动脑想象、动口表达。其实,想象是对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锻炼。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地练说,尊重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的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精神。想象画面来朗读,就是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为了对课文进行全面的欣赏,让学生完整地朗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地再现课文,让学生通过“读”有所“思”、有所“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朴实的道理”、“提升阅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

1、练习运用声旁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7个,初步学习写字两个“之、爽”。

2、了解人类与树木之间共生共息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图片 课件 字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曲,请你们欣赏后告诉老师歌曲唱的是什么?播放课件(小白杨)。多么动听的歌呀,快来告诉大家,唱的是什么?(生答)对,歌里唱的就是这些白杨树。今天我们也来学一首小诗《杨树之歌》(板书课题,“之”用绿笔)。齐读课题,谁能说说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答)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识字效果。

过渡:同学们快打开书读一读小诗,找一找答案吧。

1、自由读课文。(教师将带有生字的树叶贴贴在黑板上)

2、课下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小诗,预习了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齐读生字。

4、你们是怎么认识的,谁到前面来说一说?

5、游戏:贴绿叶

请看黑板上的生字,你认识哪个,就来拿哪个,然后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认识它的,读出音节,读对了,请你将树叶贴在大树上,给它增加一片绿意。(同学们上来拿树叶)

6、(生字:杨 之 蝴 蝶 聊 染)摘到后站成一排,读音 组词(可以指名组词当小老师)。

用“陪伴”说话。

大家都认识了吗?小老师来考考吧。

过渡:只要我们是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可以识字。字我们认识了,而且让杨树的叶子更加茂盛了,你们真棒。下面我们再来读读小诗吧。

三、品赏朗读,体会意境。

(一)、初读感知课文。

1、自由读小诗,看看自己读得通顺吗?

2、选一小节读得流利的,读给同桌听,让他评评你。

3、把你读得最流利的小节读给全班同学听,也可以和同桌一起读。指名读。

(二)、默读小诗,想想你喜欢哪小节?为什么?读完以后自己先说一说。

1、喜欢第一小节。

(1)、读一读,评议。

过渡:你听过杨树唱歌吗?它都在什么时间会唱歌呢?怎么唱呢?

(2)、请你边读边想象,自己读一读,同桌交流一下。

回答:刮风时欢快地唱,下雨时响亮地唱,没有风雨时悄悄地唱。

随机板书:歌唱

(3)、再读读,指名读。它们唱的是什么呢?(播放课件A两遍)

(4)、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就怎么读,体会。指导朗读,感受快乐的心情,体会:“成天哗啦啦、欢快、响亮、悄悄地”的语气。

过渡:杨树刮风时唱得欢快,他们在唱;下雨时唱得响亮,他们在唱;没有风雨他们也在唱……他们此时唱给谁呢?

1、你看到了什么?(播放课件:课文的插图)

生答:都唱给谁。随机板书: 唱给 小宝宝 老奶奶 老爷爷。

过渡:看看小诗中是怎么写的?

自读第二小节。

指名读。

2、过渡:我们知道了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在杨树下乘凉。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小结,观察插图(播放音乐)想象你也和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在一起,他们都会说什么?同桌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

①汇报。

②说得真好,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小诗好吗?师生轮读:没有风雨杨树唱给……

③想想他不光是唱给小宝宝、老爷爷、老奶奶,他还会唱给谁听?我们再来读读。在四人小组说一说,编一编。(知了 小鸟 蓝天……)

过渡:是啊,大叶杨成天地哗啦啦地歌唱。(播放课件)

大叶杨是什么样的呢?读一读第三小节。

3、品读第三小节。

自由读。回答。(拉起手来唱的)

指名读。歌中还唱了什么?(唱了感谢太阳之情)

板书:感谢

想象画面朗读,让我们为大叶杨唱出心中的感谢,感谢阳光雨露。(齐读三小节)

朗读体会,大叶杨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们呢?

回答。

(三)、你们想要为大叶杨做这么多的事情,你们真是有爱心、讲环保的好孩子。让我们饱含感情地读读小诗吧,大声的读,读出对大叶杨的感谢之情。(播放音乐)

(四)、我们知道了杨树唱的是什么歌了,有谁能试着背背课文呢?

(老师带大家背诵。播放课件)

作业:

篇13:长江之歌_教学设计_教案

1.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荡涤尘埃”、“磅礴”、“花的国土”的含义;理解“你从雪山走来„„ 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 向未来奔去”的含义。

3.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4.了解诗歌中拟人手法的合理形象性,并学会借鉴运用。

2.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把握诗歌意象,理解歌词中修辞手法的作用。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板书:长江之歌①《话说长江》主题歌词)

2、师:同学们,从课文的副标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呢?

3、生交流。

4、师:对啊,副标题就是针对主标题,对全文内容作补充说明。曾经有一部记录片《话说长江》展现了长江的秀丽风光。有一位青年,名叫胡宏伟,当时在收看的时候,即兴写下了该片的主题歌曲《长江之歌》。本文是《话说长江》这部纪录片的主题歌词,那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歌曲吧!(播放MTV《长江之歌》)

二、读歌品歌,初步感受。

1、师:听了昂扬激越的旋律,看了长江两岸的风光,让我们心中的情感随着朗读释放出来吧!请读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

3、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乳rǔ;哺bǔ;涤dí。

4、师:诗歌有两节是在重复吟唱,找到了吗?

5、学生交流,教师板书:无穷的源泉

母亲的情怀

6、师:诗歌赞美长江是——(学生:无穷的源泉;)诗歌赞美长江有——(学生:母亲的情怀。)你有什么问题吗?

7、学生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由朗读,找出具体语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2、学生交流 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① 指名朗读。② 交流感受。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③说到“丰采”,我们来想一想“丰采”与“风采”能不能换?为什么? ④男生读。

出示: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长江滔滔不绝,永葆青春,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④总结方法:首先抓住重点词句挖掘文章内涵,感悟课文情感,再将情感送入文本做到有感情地朗读。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① 指名朗读。② 交流感受。出示: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③分组赛读。

三、合作探究,学习学法

1、《长江之歌》是一首歌词,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呢?

2、四人小组互相讨论。

3、学生交流。

①全诗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塑造长江伟大的母亲形象,表现出它养育中华儿女,我们从他身上汲取了无穷力量的精神价值,抒发了祖国儿女对长江的深深依恋和无限赞美。

②全诗运用多种形式的反复吟诵,两段的结尾四句完全一样,构成歌词的主旋律,使诗歌富有回旋复沓的美感。

4、《长江之歌》和《黄河颂》有哪些相同之处?(可从写作手法、内容、抒发的情感方面回答)

都是以物喻人,分别赞美了长江,黄河所体现出的伟大精神,情感乐观豪迈。

课堂小结

四、复习巩固。

1、同学们,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师总结:滴滴清泉,甘甜万年,滚滚江水,惊涛拍岸。长江,一条有生命的河流,一条和人们的思想感情相交融的河流,一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充满着无穷活力的河流,她养育了一个民族,书写了无数诗篇。长江永远值得我们去赞美去依恋!

3、练习朗读。

4、根据提示背诵:

你从_________,春潮__________;你向_________,惊涛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哺育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挽起__________。我们_________,你是__________;我们_________,你有__________。

课后习题

五、适时拓展,布置作业。

1、例句:你,哺育了亿万华夏人民,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你,2、试着写两句和长江有关的诗句。

3、出示作业要求。①给带点字注音。

荡涤()

尘埃()哺育(乳汁()

赞美()②解释下列词语

尘埃:

荡涤:

磅礴:

③抄写词语

④积累有关描写长江的美文和古诗词。

篇14:《雏鹰之歌》教案设计

设计思路

根据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二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识字,提高识字能力,体现识字渠道之宽,检查了识字效果,培养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能力。在学习中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互相评价,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及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让他们在感兴趣的、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使他们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

1、练习运用声旁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7个,初步学习写字两个“之、爽”。

2、了解人类与树木之间共生共息的密切关系。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练习运用声旁识字的方法认识生字7个,初步学习写字两个“之、爽”。

2、了解人类与树木之间共生共息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图片 课件 字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曲,请你们欣赏后告诉老师歌曲唱的是什么?播放课件(歌曲《小白杨》)。多么动听的歌呀,快来告诉大家,唱的是什么?(生答)对,歌里唱的就是这些白杨树。今天我们也来学一首小诗《杨树之歌》(板书课题,“之”用绿笔)。齐读课题,谁能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多媒体将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学习乐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学生有了兴趣,才会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识字效果。

过渡:同学们快打开书读一读小诗,看看这首诗写了什么?

1、自由读课文。(教师将带有生字的树叶贴贴在黑板上)

2、课下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小诗,预习了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齐读生字。

4、你们是怎么认识的,谁到前面来说一说?

3、游戏:贴绿叶

请看黑板上的生字,你认识哪个,就来拿哪个,然后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认识它的,读出音节,读对了,请你将树叶贴在大树上,给它增加一片绿意。(同学们上来拿树叶)

2、(生字:杨 之 蝴 蝶 陪 聊 染 ) 摘到后站成一排,读音 组词(可以指名组词当小老师)。

(1) 用“陪伴”说话。

(2) 大家都认识了吗?小老师来考考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里,有目的检查学生识字的渠道及识字效果的巩固。及时交流方法,使每位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另外,寓趣味于枯燥的练习中,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所学的生字也得到了巩固。】

过渡:只要我们是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可以识字。字我们认识了,而且让杨树的叶子更加茂盛了,你们真棒。下面我们再来读读小诗吧。

三、品赏朗读,体会意境。

(一)、初读感知课文。

1、自由读小诗,看看自己读得通顺吗?

2、选一小节读得流利的,读给同桌听,让他评评你。

3、把你读得最流利的小节读给全班同学听,也可以和同桌一起读。指名读。

【同学交流合作,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学会反思,正确地认识自己,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默读小诗,想想你喜欢哪小节?为什么?读完以后自己先说一说。

【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同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学会思考。】

1、喜欢第一小节。

(1)、读一读,评议。

过渡:你听过杨树唱歌吗?它都在什么时间会唱歌呢?怎么唱呢?

(2)、请你边读边想象,自己读一读,同桌交流一下。

回答:刮风时欢快地唱,下雨时响亮地唱,没有风雨时悄悄地唱。

随机板书:歌唱

(3)、再读读,指名读。它们唱的是什么呢?(播放课件A两遍)

(4)、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就怎么读,体会。指导朗读,感受快乐的心情,体会:“成天哗啦啦、欢快、响亮、悄悄地”的语气。

【学生积极动脑想象、动口表达。其实,想象是对学生创造力的一种锻炼。】

过渡:杨树刮风时唱得欢快,他们在唱;下雨时唱得响亮,他们在唱;没有风雨他们也在唱……他们此时唱给谁呢?

1、你看到了什么?(播放课件:课文的插图)

生答:都唱给谁。随机板书:唱给 小宝宝 老奶奶 老爷爷。

过渡:看看小诗中是怎么写的?

(1) 自读第二小节。

(2) 指名读。

2、过渡:我们知道了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在杨树下乘凉。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小结,观察插图(播放音乐)想象你也和老爷爷、老奶奶、小弟弟在一起,他们都会说什么?同桌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

①汇报。

②说得真好,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小诗好吗?师生轮读:没有风雨杨树唱给……

③想想他不光是唱给小宝宝、老爷爷、老奶奶,他还会唱给谁听?我们再来读读。在四人小组说一说,编一编。(知了 小鸟 蓝天……)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充分地练说,尊重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的表达能力,积累了语感;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同时还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和创新精神。】

过渡:是啊,大叶杨成天地哗啦啦地歌唱,(播放课件)

大叶杨是什么样的呢?读一读第三小节。

3、品读第三小节。

(1) 自由读。 回答。(拉起手来唱的)

(2) 指名读。歌中还唱了什么?(唱了感谢太阳之情)

板书:感谢

(3) 想象画面朗读,让我们为大叶杨唱出心中的感谢,感谢阳光雨露。(齐读三小节)

(4) 朗读体会,大叶杨为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他们呢?

(5) 回答。

【想象画面来朗读,就是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

(三)、你们想要为大叶杨做这么多的事情,你们真是有爱心、讲环保的好孩子。让我们饱含感情地读读小是诗吧,大声的读,读出对大叶杨的感谢之情。(播放音乐)

【为了对课文进行全面的欣赏,让学生完整地朗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地再现课文,让学生通过“读”有所“思”、有所“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魅力”、“明白朴实的道理”、“提升阅读的乐趣”。】

(四)、我们知道了杨树唱的是什么歌了,有谁能试着背背课文呢?

(老师带大家背诵。播放课件)

四、指导写字

过渡:我们认识了生字,学习了课文,有些字不但要认识还要会写,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写字。在22页田字格中的字,你觉得哪个字有特点,你想提醒同学什么?

1、重点指导

“之”字虽然笔画少,但是写的时候,你觉得要注意什么?“爽”字呢?

好,同学们都是学习的有心人,下面我们来看看课件。范写。

2、在写字本上描两个,写一个。

五、作业:

将自己喜欢的树唱的歌写下来。读给爸爸妈妈听。

附板书

杨 树 之 歌

小宝宝

歌唱 唱给 老奶奶 感谢

老爷爷

作者邮箱: sunfengxia@163.com

上一篇: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二翻译赏析下一篇:论电教设备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和服务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