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智慧故事

2024-04-30

教师教学智慧故事(共9篇)

篇1:教师教学智慧故事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评价要多元化,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

我在教第8课《坐井观天》时,课文第4小节有这么一句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这时,我发现刘文杰把手举得高高的,连忙叫她朗读: “天——不——不过,井——井口,那——那么大。”她的结巴逗得学生哄堂大笑。这时,旁边的陆佳岑站起来说:“她上课经常做小动作,还总要捣蛋。” 我愣了一下,问刘文杰: “你为什么要这样念?”她说: “我觉得,因为青蛙从小到大一直呆在井底,也没有一个人与它讲话,久而久之,它连话也说不好了,显得有点结结巴巴。” 回答得多么好啊!幸亏我多问了她一句,不然就会毁灭这个独到的新思维,也可能会伤害这位学生的创造之心。

就这个课堂细节,对于教师而言,就是尊敬学生,将学生当作一个个生命个体来看待,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夯实基础。无论在课堂还是生活中,追求永远比拥有更重要!对这点,我觉得我们的课堂里不能有专制色彩,更不能以心中的标准来评价学生。把课上读书的权力交给学生,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理解。我全神贯注地聆听学生的朗读,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说:“同样的语句,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就是同一个人,随着理解的深入,感受也会发生变化,而且可以通过朗读来表达。”继而鼓励学生尝试把自己的感情读出来。学生兴趣盎然,一时间,课堂书声朗朗。片刻之后,一双双小手使劲地往高举着,学生不同的读法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了信心。难道不是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们经过自己的思考,读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一节课下来,我觉得心情特别舒畅,因为,在评价时,我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同时也看到了许多眸子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篇2:教师教学智慧故事

《韩昌黎集师说》中有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千年的谆谆箴言一直哺育着我们的教育观,可是,在教师平常的言传身教中还存在‚只见知识,不见智慧‛的误区。其实,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之外,更应探求此中的智慧,因为‚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一朵花儿就是一朵花儿,智慧却能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里发现一个天堂。‛ 教师竭力追寻教育智慧的理性光芒应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从而实现进行教育活动的至高境界:让所有孩子抬起头来,走在阳光灿烂的校园里;让学校成为孩子们一生中到过的最好的地方

● 赏识教育的智慧

杜鲁门当选总统以后,有记者到其家乡采访杜鲁门的母亲。记者首先称赞道:

‚有哈里这样的儿子,您一定感到十分自豪。‛

‚是这样。‛杜鲁门的母亲赞同道,‚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使我感到自豪。‛

‚他是做什么的呢?‛记者问。‚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在杜鲁门的母亲看来,认真地做事,快乐地生活,不论成就的高低,都值得自己骄傲。教师如果都能拥有杜鲁门母亲这样良好的心态,就等于攥紧了开启一扇扇心扉的钥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更不可能有一无是处的孩子,教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应多采用激励和赏识的方法,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在自我赏识、自我激励中,向着既定的目标迈进,进而获得较高层次的发展。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很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碰弄丢了。

多用‚大拇指‛赞许,不用‚食指‛指责;多用肯定的目光,不用游离的眼神;多与学生打成一片,不和学生‚楚河汉界‛……教师在日常教学或生活中,对学生的一个自然的微笑、一个会意的眼神、一个竖起大拇指的赞许、一个拍拍肩膀的鼓励都是积极的教育力量,也是赏识教育的智慧。当然,教师的激励和赏识需要适度,如果一味地、毫无原则地赏识而忽视适当的挫折与指正,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

● 警戒教育的智慧

日本教授高桥敷在他的名著《丑陋的日本人》中,讲述了一件他亲身经历的事:‚法国人拉纳的儿子十分淘气,他用石头砸我家窗户玻璃,拉纳夫妇并没有因此来道歉,而是小拉纳自己抱着一块玻璃,低着头来到我家。‘爸爸妈妈说,你自己干了坏事,自己去接受别人的训斥吧!’面对着这个小学一年级孩子的可怜模样,我们摸摸他的头,真是不忍心训斥他,结果还给他一些小点心带回家去。事后,拉纳先生对我们十分不满。对此,高桥敷很不解。拉纳先生说:‘您这样对待孩子,使我们很为难,本应受到训斥的孩子,却反而得到您的抚慰,希望您考虑一下这对孩子将来的影响。请您原谅,我想让他再来一次,这次希望您看在朋友的情份上,给他以严厉的管教吧!‛

拉纳夫妇对于儿子做错了事不是简单的包容,而是警戒教育,是一种促使儿子认识自己行为并进行自我反思、获得向善德行的负责态度。

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需要针对学生所发生的相关事例进行教育评价,在新课程倡导的过程性评价中就包括对学生正面或负面的评价。平时教育活动中教师更应注重教育评价背后的‚挖掘‛,既要善于从学生的平凡中挖掘伟大,进行赏识性教育评价,又要善于对学生的‚小恶‛给予警醒和矫正,进行警戒性教育评价。不管是哪一方面,两种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影响,都应当是积极的,催人向上的。● 等待教育的智慧

有人发现已裂开一条缝的茧虫中蝴蝶正在痛苦的挣扎,他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子把茧剪开,帮助蝴蝶脱茧而出。可是这只蝴蝶却因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蝴蝶必先在痛苦中挣扎,直到把翅膀练强壮了,再破茧而出,而后才能飞得起来,省去了过程看似为其免除了痛苦,但结果却适得其反。教育的过程同样如此,它必须遵循人的理性观念所形成的规律,它需要经过多次甚至无数次的从感受、体验、实践到反思、理解、领悟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才能逐步实现。一些教师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也常常急于求成,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总是力求‚立竿见影‛,教师说到,便要求学生做到,这显然往往是不可能的。因为,教育工作具有渐进性,要使学生弄懂一个道理,形成一种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经过反复教育训练;转化学生已形成的错误观点,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更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耐心。看来,教育同样需要滴水穿石般的守望,需要积极的等待,等待教育的智慧同样折射光芒。

● 留白教育的智慧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一直只传授给他们你的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他们没有自己的技术和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成大器!‛

篇3:教师教学智慧故事

一、故事入题

科学知识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建构新知识, 利用科学故事能够构建学习情境, 架设起新知与旧知的桥梁, 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参与意识, 从而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例如, 教师在讲“磁铁”时就可利用中国古代“宫门捉刺客”的故事, 巧设问题情境。

师:秦始皇阴险狡诈, 杀人无数, 每天晚上睡觉时都担心有刺客来刺杀他, 所以他让人修了一个宫殿, 并做了特殊的宫门, 每当刺客来行刺的时候, 一到宫门, 兵器就会自动被宫门缴获, 这就是“宫门捉刺客”的故事。

师:听了这个故事, 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宫门可以捉住刺客?

生:我猜, 宫门内肯定装着什么机关?

师:到底装着什么机关, 你能大胆地猜想一下吗……

教师巧妙地利用古代故事设置悬念, 动人心弦, 发人深思, 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从而顺利导入本课学习的主题“磁铁的性质”。

二、故事激趣

科学小故事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铺陈渲染, 既寓意深刻, 又轻松幽默, 能使学生精神焕发, 求知欲激扬, 大大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在学习“人的性别决定”时, 我首先给学生讲述“超生游击队”的故事, 让学生不自觉地产生了疑问:女主人公一连生了3个女孩, 第4胎一定会是男孩吗?人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通过教师设置的故事情境, 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讲“浮力”时, 教师可结合“曹冲称象”的故事;讲“重力”时, 可结合牛顿“苹果落地”的故事。这些故事会改变课堂上枯燥沉闷的气氛, 使学生兴趣大增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故事启智

科学小故事还能开发学生智力, 帮助他们改进思想方法,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爱迪生做实验, 需要测一个灯泡的体积, 他让身边的一位助手去做, 这位助手左量右量反复计算, 总是得不到灯泡的准确体积。正急得满头大汗, 爱迪生拿过灯泡放进盛水的量杯中, 一下就准确测出灯泡的体积。这是用巧妙办法解决问题的实例。它告诉学生, 遇到问题不要墨守成规, 要学会多角度地分析问题。教师通过讲述科学故事, 让学生认识到, 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是科学家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四、故事质疑

利用科学小故事, 可以引起学生质疑。故事讲完后, 教师可提问“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让学生在质疑中主动探索, 寻找奥秘, 深入思考。

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热空气的性质和特点,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巧妙地利用诸葛亮的故事引起学生的质疑与思考。

师:同学们都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他机智过人、神机妙算, 你们知道他在指挥士兵作战时有什么秘方吗?

生: (互相交流)

师:他不光发明了木牛流马、八卦阵等, 还发明了一种神奇的灯。这种灯点燃后可以自动升上天空, 用它来传递作战信号, 又快捷又方便, 后来人们把这种灯叫做孔明灯。听完这个故事, 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这个灯为什么会自动升上天?

生:它是怎么做成的, 里面是什么样的构造……

教师巧妙地利用古代故事设置悬念, 动人心弦, 发人深思, 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为了揭开这个谜面而始终处于高昂的情绪之中。

五、故事激志

在科学发展中, 贯穿着科学家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忘我工作、勇于探索的事迹。教师汲取引人注目、感人至深的情节, 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从布鲁诺为坚持地心说被宗教势力烧死, 牛顿压制惠更斯光的波动理论, 到前苏联飞船因一个小数点而坠毁等, 教育学生科学道路不是坦途, 要坚持真理, 相信事实, 不盲从于答案, 不屈服于权威, 要有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讲述华罗庚在杂货店里顽强自学、达尔文随“贝格尔”号环球科学考察等等, 激励学生珍惜时间学习, 培养他们追求真理、埋头苦干、勇于创新、献身科学的精神。特别是讲述我国古今科学故事, 如指南车的传说、蔡伦造纸的故事、张衡制造世界上第一架地动仪、徐霞客不畏艰险考察祖国的山水、詹天佑修筑中国自己的第一条铁路、钱学森冲破美国重重阻扰返回祖国等, 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激起他们报效祖国的决心和报负。

六、故事育情

在课堂教学中, 可根据授课内容, 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科学家的轶事、考古发现、动植物趣谈等。教师通过声情并茂、文采飞扬的语言, 讲述教学内容背后的故事, 将庄严神圣的科学知识与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故事创造性地联系起来, 感染学生, 激励学生, 调动学生情感, 达到道德情感教育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我国珍稀的动植物”时, 我首先讲了白鳍豚——“奇奇”的故事。奇奇是一头受伤的小白鳍豚, 被人救起后, 寄养在武汉“白鳍豚康复中心”。成年后, 工作人员想给它找个伴侣, 结果寻了近20年, 也没有找到。几年前, 奇奇孤独地死去了。现在没有人在白鳍豚的栖息地再看见它。3年过去了, 如果有5年再看不见它的踪迹的话, 按国际惯例就可以宣布这一物种的灭绝。让我们好好看看白鳍豚的照片吧, 也许我们再也见不到活着的白鳍豚了。讲到此, 有的同学眼睛湿润了。这一情景的设置唤起同学们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4:论教师的教学智慧

关键词:教学智慧;个人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0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05

一、教学智慧的内涵

《教育大辞典》中对教学智慧的定义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从这个定义来讲,教师的教学智慧就表现为教师教学的一种品质、状态与境界,它是教师苦苦追求的一种理想品质,在实际的教学中表现为自由、开放、和谐、创造等,能真正地做到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因此,教师的教学智慧渗透在教学的各个方面 ,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具体来讲,教学智慧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所生成并表现出来的一种才能与智慧,是教师追求教学成功的一种外在表现。二是教学智慧是教师所形成的一种反映其综合教育教学能力的标志。

二、教学智慧的特征

(一)个体性

个体性意味着教学智慧是在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中逐步形成的,其形成受教师的思维、知识、经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它体现了教师独特的生活史及心理存在,正因为其客观存在性,使得教师的生活史和心理存在体现在教师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并且体现在教师对课堂中所有教学事项的处理上,正是这些独特性,影响着教师教学智慧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对教学的感悟、情感体验、反思和实践等方式逐步形成的,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教师个体的独一无二的教学魅力。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教学智慧集中体现了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

(二)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教学智慧是在教学实践中体现的,因此,其根本属性在于实践性。教育教学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不断的反思与体悟,逐步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智慧,教学智慧反过来又会指导教师后续的教学实践活动。

(三)情境性

教学智慧的情境性是指教学智慧的形成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离不开特定的教学情境,脱离开具体的教学情境,教学智慧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的教学智慧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与具体的教学事件相联系,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相互作用中产生的。

(四)缄默性

缄默性指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通常是以内隐的、不明显的方式存在而起作用的。教学智慧的形成需要教师在常年的教学中逐步积累经验,通过对经验的反思与感悟,在自己的教学中以独特的方式来处理教学实践活动的。它不能用语言、文字、或者其他符号很明确地进行阐述与说明,很多时候就连拥有教学智慧的教师也难很清晰地意识到。因此,教学智慧就正如人们通常所讲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三、教学智慧的生成

(一)重视教师缄默性知识的生成

英国思想家波兰尼在研究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提出了缄默知识的概念,首次将内隐于自身而不能明确意识和表达的知识称为缄默性知识。这样就把人们在生活中通常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规则等表述的知识区分开来。作为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善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而且教师要意识到这种知识的存在,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将内隐的缄默知识显性化,以此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因此,教学智慧的生成,需要重视教师的缄默知识积累与生成。

(二)进行教学反思,开展教学研究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意味着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对教学进行积极的反思,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逐步获得专业发展与成长,而且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教师会逐步生成教学智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教学问题、学生的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通过研究促进自己的教学。目前,在中小学开展的校本教研也能够有效地激发教师的教研活动,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三)培养积极的教学情感

教学智慧源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潜心投入,关键在于教师对自己职业的高度认同。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已不仅仅是一个职业,而是一项专业,教师作为专业人员,要对从事的专业具有高度的认同和具备一定的情感,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智慧的整体水平。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毫无感情的人,是根本不会形成什么所谓的智慧的。因此,有的教育者认为,“教育智慧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不如说是对孩子们的关心”。正如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如果教师都能有这样的情怀和高度的责任感,学生怎么会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呢?所以,教师给予学生的深厚感情,是教师养成教学智慧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直面教学生活,体验到教学的愉悦,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同时,通过借鉴式学习别人的优秀成果,并在自己的工作以他们为学习榜样,在学习中反思领悟教学的魅力,在学习中提高认识,逐步培养教学情感。

(四)注重教师的自我教育与自主学习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教师也需要进行自我教育,来达成学识与品德上的完满,真正实现“学高人之师,身正人之范”。自主学习也是教师教师智慧养成的重要的途径,在目前终身学习已成为趋势的背景下,教师要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教学智慧。 教师养成教学智慧是教师在自我的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而且三者能够相互依赖、和谐动态地发展。

篇5:教师教学智慧故事

教学片断一:

师:今天这堂课先请大家认识一个成语。(出示成语:朝三暮四)

师:“朝三暮四”本来的意思就是早上3个,晚上4个。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多媒体播放故事……)

师:同学们听了这则故事想发表什么意见?

生1:我觉得猴子太傻了,早上吃3个晚上吃4个和早上吃4个晚上吃3个,总数不是一样的吗?

生2:养猴人太狡猾了,他只不过把早上吃的个数和晚上吃的个数调了个儿,猴子就上当了。

师:看来这个有趣的故事里,还藏着一个值得探索的数学问题呢?我们看,早上吃3个桃子晚上吃4个桃子,可以提一个什么问题?

生:一天一共吃多少个桃子?

师:那早上吃4个晚上吃3个,我们也可以知道——

生:一共吃了多少个桃子?

师:比较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调换加数的位置,和是一样的。

师:××同学的这种猜想,我们可以怎样进行验证呢?

教学片断二: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这里有一根竹竿,上面绑了一块糖,请一名同学拿着它的末端把糖放到自己的嘴里。谁愿意的?

(一名学生上来,怎么都吃不到糖。)

师:下面我要请四名同学上来,分成两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先吃到糖。

(学生开始都只顾把糖往自己嘴里放,后来突然领悟到把糖互相送到对方的嘴里,就都能吃到了。)

师:同学们,刚才这个游戏看似轻松,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请大家看屏幕——

(多媒体以打印的方式出示:有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为自己做事,但是可以为别人做事,这样收获的总和还是一样的,这就是生活中的交换律。)

教育,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迪智慧。在谈及知识与智慧二者关系时,有人说:“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会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拥有知识的人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同样,一个概念就是一个概念,一道公式就是一道公式……而拥有智慧的人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光辉,在一个概念里寻觅灵魂,在一道公式里追索真理……因此,我们应基于知识,为奠基智慧的人生而教育。

篇6:教师教学智慧培训总结

1、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学智慧既是教师发展的方向,也是教师发展的目标之一。合作与反思作为教师的教学智慧的特性,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合作对于个人的学习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与人交往,我们能学到的东西就是有局限的。合作的能力不论在小范围内还是在大范围内,它在后现代社会都是一种十分需要的能力”。教师之间的合作,是教师们为了改善自己的教育实践而以自愿的、平等的方式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的方法,从而形成的一种批判性的互动关系。

2、有利于教师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

中小学教师成天在为学生的分数忙碌着,大学教师则常年为论文、为专著所苦。为学生而奉献的“蜡烛观”虽显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但也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困惑与迷茫。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智慧能帮助教师寻找到生活中的最佳平衡点,能使教师逐渐摆脱功利的诱惑、教书匠的困惑以及漂浮无根的惶惑心理因素的困扰,从而使平凡的工作得以升华。

3、在学习中获得自主存在的意义:

知识需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学智慧也绝对是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生命的物质状态走向生命的精神状态的过程。因此,回归教学智慧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学习如何学习,学习创造,学习关心、宽容和尊重,学习与人相处,学习舍弃,学习体验幸福等等,在学习中追求生命的价值,获得存在的意义,焕发生命的光彩。

4、在反思中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

反思是人对思想的思想,是人对认识的认识。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同样也需要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使自己的精神境界逐渐达到较高的层次,最终达到最高层次的天地境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超越纯功利的世俗世界,坦然地面对一切。

5.在实践中实现“自我超越”: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注定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在物质生活方面的清贫者。既然选择了这一角色,教师就得甘于清贫,就得学会舍弃,不仅是将不应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归入自己,有时还应该将属于自己的东西也要舍弃。教师虽然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也希望自己有幸福的人生,然而教师的幸福主要不在于物质上的享受,而应该是精神上的追求。超越性是人的本质特性之一。教学智慧作为人的教学理性的最高形式,它实际上就是要求人要能够超越经验或自我,直面和领悟人的活动和关系中的价值规定和价值必然的“思维着的悟性。

篇7:教师教学智慧培训讲稿

——理解教材的能力

培训时间:2011年11月16日 培训地点:格江小学 授课教师:吴科广

教学目标:解决策略的辨析。教学难点:指导与训练。教学过程:

一、胜任特征说明。

二、评估方法。

三、相关情境。

情景一到情景三的学习。

四、解决策略的辨析。

1、初级的解决方式。

2、进步的解决方法。

3、积极的解决方法。

五、指导与练习。

六、作业布置。

钻研理解教材的五个要点是什么?

《教师教学智慧》

理解教材的能力

培 训 讲 稿

吴科广2011年11月

《教师教学智慧》

——驾驭教材的能力

培训时间:2012年4月9日 培训地点:格江小学 授课教师:吴科广

教学目标:解决策略的辨析。教学难点:指导与训练。教学过程:

一、胜任特征说明。

二、评估方法。

三、相关情境。

情景一到情景三的学习。

五、解决策略的辨析。

1、较差的驾驭教材能力。

2、较好的驾驭教材能力。

3、机智的驾驭教材能力。

五、指导与练习。

六、作业布置。

在驾驭教材的时候要从哪几点着手?

《教师教学智慧》

驾驭教材的能力

培 训 讲 稿

吴科广2012年4月

《教师教学智慧》

——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1、2小节)

培训时间:2012年5月16日 培训地点:格江小学 授课教师:吴科广 教学目标:评估方法。教学难点:评估方法。教学过程:

一、胜任特征说明。

二、评估方法。

1、哪些是教学上的信息?

2、怎样高效地收集和处理信息吗?

3、你的信息素养如何?

4、根据以上3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总结。

与教学有关的文字、实物、事件等都是教学上的信息,把这些信息中繁的地方去掉,取其精华之处,运用到教学中去。

六、作业布置。

你认为你的信息素养有哪些?

《教师教学智慧》

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一)培 训 讲 稿

吴科广2012年5月

《教师教学智慧》

——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3、4、5小节)

培训时间:2012年5月16日 培训地点:格江小学 授课教师:吴科广

教学目标:解决策略的辨析。教学难点:指导与训练。教学过程:

一、相关情境。

情境一到情境三的学习。

二、解决策略的辨析。

1、极少的信息。

2、大量的或不加筛选的信息。

3、适度、适量的信息。

三、指导与训练。

1、信息收集和处理原则。

2、关于收集信息的指导建议。

3、关于大量但不筛选信息的指导建议。

4、关于适度适量信息的指导建议。

四、作业布置。

为了保证信息收集的质量,应坚持哪些原则? 《教师教学智慧》

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二)培 训 讲 稿

吴科广2012年5月

《教师教学智慧》

——计划条理性(教学时间的安排)

培训时间:2012年11月10日 培训地点:格江小学办公室 培训教师:吴科广

培训内容: 计划条理性(教学时间的安排)培训过程:

一、胜任特征说明

教学计划实根据不同的课程培养目标制定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一份比较完整的教学计划,应当包括学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性教学环节、各环节的学时分配与教学程序,以及实现计划的有关措施与改革意见等。按照时间长短来分,教学计划包括三个方面,长期的教学计划、单元的教学计划、短期的教学计划(每周每日的规划)。

二、评估方法

三、相关情境

四、解决策略的辨析

五、指导与训练

《教师教学智慧》

计划条理性(教学时间的安排)

篇8:论教师的教学智慧

《教育大辞典》中对教学智慧的定义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从这个定义来讲, 教师的教学智慧就表现为教师教学的一种品质、状态与境界, 它是教师苦苦追求的一种理想品质, 在实际的教学中表现为自由、开放、和谐、创造等, 能真正地做到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因此, 教师的教学智慧渗透在教学的各个方面, 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具体来讲, 教学智慧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一是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所生成并表现出来的一种才能与智慧, 是教师追求教学成功的一种外在表现。二是教学智慧是教师所形成的一种反映其综合教育教学能力的标志。

二、教学智慧的特征

(一) 个体性

个体性意味着教学智慧是在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中逐步形成的, 其形成受教师的思维、知识、经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它体现了教师独特的生活史及心理存在, 正因为其客观存在性, 使得教师的生活史和心理存在体现在教师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并且体现在教师对课堂中所有教学事项的处理上, 正是这些独特性, 影响着教师教学智慧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教学智慧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自身对教学的感悟、情感体验、反思和实践等方式逐步形成的, 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教师个体的独一无二的教学魅力。因此, 从这一角度来看, 教学智慧集中体现了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

(二) 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教学智慧是在教学实践中体现的, 因此, 其根本属性在于实践性。教育教学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不断的反思与体悟, 逐步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智慧, 教学智慧反过来又会指导教师后续的教学实践活动。

(三) 情境性

教学智慧的情境性是指教学智慧的形成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 离不开特定的教学情境, 脱离开具体的教学情境, 教学智慧就无从谈起。因此, 教师的教学智慧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 与具体的教学事件相联系, 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相互作用中产生的。

(四) 缄默性

缄默性指的是教师的教学智慧通常是以内隐的、不明显的方式存在而起作用的。教学智慧的形成需要教师在常年的教学中逐步积累经验, 通过对经验的反思与感悟, 在自己的教学中以独特的方式来处理教学实践活动的。它不能用语言、文字、或者其他符号很明确地进行阐述与说明, 很多时候就连拥有教学智慧的教师也难很清晰地意识到。因此, 教学智慧就正如人们通常所讲的,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三、教学智慧的生成

(一) 重视教师缄默性知识的生成

英国思想家波兰尼在研究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提出了缄默知识的概念, 首次将内隐于自身而不能明确意识和表达的知识称为缄默性知识。这样就把人们在生活中通常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规则等表述的知识区分开来。作为教师, 必须要在教学中善于积累教学经验, 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 而且教师要意识到这种知识的存在, 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将内隐的缄默知识显性化, 以此来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因此, 教学智慧的生成, 需要重视教师的缄默知识积累与生成。

(二) 进行教学反思, 开展教学研究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意味着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 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并对教学进行积极的反思, 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逐步获得专业发展与成长, 而且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 教师会逐步生成教学智慧。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对教学问题、学生的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 通过研究促进自己的教学。目前, 在中小学开展的校本教研也能够有效地激发教师的教研活动, 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三) 培养积极的教学情感

教学智慧源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潜心投入, 关键在于教师对自己职业的高度认同。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教师已不仅仅是一个职业, 而是一项专业,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 要对从事的专业具有高度的认同和具备一定的情感,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智慧的整体水平。我们无法想象, 一个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毫无感情的人, 是根本不会形成什么所谓的智慧的。因此, 有的教育者认为, “教育智慧与其说是一种知识, 不如说是对孩子们的关心”。正如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如果教师都能有这样的情怀和高度的责任感, 学生怎么会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呢?所以, 教师给予学生的深厚感情, 是教师养成教学智慧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在教学工作中, 教师直面教学生活, 体验到教学的愉悦, 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同时, 通过借鉴式学习别人的优秀成果, 并在自己的工作以他们为学习榜样, 在学习中反思领悟教学的魅力, 在学习中提高认识, 逐步培养教学情感。

(四) 注重教师的自我教育与自主学习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 教师也需要进行自我教育, 来达成学识与品德上的完满, 真正实现“学高人之师, 身正人之范”。自主学习也是教师教师智慧养成的重要的途径, 在目前终身学习已成为趋势的背景下, 教师要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教学智慧。教师养成教学智慧是教师在自我的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而且三者能够相互依赖、和谐动态地发展。

篇9:教师教学深度转型:迈向智慧教学

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和深度不够,还需要全面提升质量和内涵。而课堂教学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理解与

改进课堂教学。作为教师教学转型的目标,智慧教学需求教师在教学内容、过程、方式、评价四方面予以转变。

关键词:教学转型 智慧教学 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智慧

为了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

革,2012年7月16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印发了

《关于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

通知》(渝教基[2012]53号),首次对构建中小学

“卓越课堂”提出了要求,并特别制订扩大至全市的

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计划。计划特别指出课堂

教学亟待由“勤奋型”教学向“智慧型”教学的转变,

并对新型课堂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

习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广大中小

学一线教师的教学转型给予了急切呼唤。

一、转型背景:现行教学改革之需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中小学在课堂教学方

面已发生根本性变化,尤其表现在教学方式、方法

以及师生关系方面,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由“教”

的课堂正在向“学”的课堂迈进,由“知识传授”课堂

向“智慧课堂”转型,但是,在取得显著成效的背后,

依然存在着问题,突出表现于教学改革“质”的达标

性: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和深度不够,还需要全面

提升质量和内涵。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韩立福教

授明确指出,其原因就在于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最有影响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师的观念跟不上,教师

教学转型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

进程与速度,只有实现教师教学转型,才能在真正

意义上深化素质教育,才能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那么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教师教学转

型应该转到哪里?崔允潡教授提出教学改革的最终

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增值”,即让学生更想学,更会

学,学到更多知识技能,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更有意

义。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顾泠沅教授则认为课

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

学,课堂教学总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

设计与改进。透过崔允都教授和顾泠沅教授对改

革最终目的的认识,纵然说法不尽相同,但都不谋

而合透露出一点相同之处:对教师的角色及作用提

出了新的要求。不论是“让学生学习增值”,还是“以

学生学习为中心组织教学”,无一不与教师教学紧

密挂钩。课堂教学改革伴随而来的时新理念,对教

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处在课堂教学改革最前线

的广大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实施者与实践者,其

教学理念的转型与否与课改的成效存在着最基本

的联系。

二、转型准备:基本概念的厘清

现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

了新的要求,呼吁教师由单纯的勤奋型讲授向“懒

惰型”教学转变,那么什么是“懒惰型”教学?笔者认

为,这种教学方式旨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

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教师

把一大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解决。发挥学

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享有课堂教学主

体地位,教师首先就要对自己如何建构一堂课有清

晰的设计。新型课堂的建构,不仅需要教师富裕充

盈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教师正确选择教学方式,而

如何选择便与教师的“智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对于“智慧”的含义理解,《现代汉语词典》把

“智慧”定义为“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辞

海》则解释为“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

发明创造的能力”;《新华字典》第10版解释为“对

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结

合以上定义,尽管小有不同之处,但三者都将“智

慧”最终定格于“能力”,显然,“智慧”是一种能力。

而心理学认为,所谓“能力”,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

的心理条件。从这层意义上讲,“智慧”所体现出的

“能力”又与“活动”相关,是在具体活动中所表现出

来的。

那么,教学作为师生双方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

活动,其对“能力”的要求不言而喻,自然而然也就

落脚到“智慧”,这种贯穿于教学实践中的“智慧”,

我们称之为“教学智慧”。结合教学,所谓教学智慧

便不难理解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

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然而在具体教学

情境中,教学智慧不仅仅是教学能力的表征,因为

教学本身的不确定性,其自身具有复杂性,要在复

杂、千变万化的教学情境中正确引导进行有效教

学,教学智慧除了体现为教学能力之外,也是对教

师优良教学技巧、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追求。事实endprint

也是如此,宋乃庆教授认为:“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

的、人为的和为人的实践活动,‘为人表明教学活

动应具有确定性;‘人为表明教学活动具有不确定

性;‘复杂表明教学活动必须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

定性。而这个过程则意味着教学活动开展必须具有

教学智慧,教学智慧不仅与教学方法相近似,也与

教学艺术相近似。”

教学智慧呼唤智慧教学,什么是智慧教学?韩

立福教授在书中对智慧教学的价值追求进行了这

样的说明:“学生由‘懒惰型学生逐步成长为‘勤奋

型学生,教师由‘勤奋型教师逐步成长为‘懒惰

型教师。”韩教授明显是对教师与学生两大教学主

体进行了角色界定,教师不再像以前依据知识内容

全盘讲授,学生也不像以前无条件接受学习。这种

线性的、固化的教学模式在这里被抹去。智慧教学

是对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迫切召唤,也是对教师主体

主导性的科学追求。

三、转型过程:四大方面的转变

为了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深化课堂改革,有

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

学质量,在制定的“卓越课堂”计划中,重庆市教委

对课堂改革的具体目标做出了诠释,在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

价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目标具体划分。因此,这对中

小学教师而言,教师要实现教学转型,构建符合当

前教学改革的新型教学理念,由之前的“勤奋讲授”

向“智慧教学”的转变呼之欲出。

1.教学内容转型:由“知识讲授”向“问题学习”

转变

古语所言教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

过多地对学生传授知识,所谓“言传身教”亦很好表

达了这层意思。时至今日,于教学改革的浪潮下,广

大中小学教师在更多的时间内还是注重于间接知

识的传授,缺乏让学生主体主动去发现问题,动脑

思考的教学理念。然而,出现这种情况也着实在情

理之中。以前的应试教育太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

绩,学业成绩被抬升为考评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

学情况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死板教条的评价体系

下,教师不得不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传授学生

间接知识,这种以单纯“知识讲授”的教学内容也随

之固定下来而形成定式思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

能力,而“卓越课堂”计划也明确提出课堂教学内容

要注重对育人价值的挖掘。学生是有鲜活生命力的

个体,他们有活力,也有能力去探索无涯学海。那么

教师首先应该想到的或应该做的就是如何让其发

挥得淋漓尽致,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善于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而不是一

味地直接传授。由“知识讲授”向“问题学习”转变,

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一步,也是教师教学转

型的第一步。

2.教学过程转型:由“先教后学”向“以学定教”

转变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小学教师在长期的

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传统的教学思维——“先教后

学”。“先教后学”是指教师带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学

习知识,教师主要起“示范”作用,而学生主要是跟

着“模仿”。“先教后学”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的,既没

有考虑到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也没能顾及到学生

对新知的情绪状态。“这种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潜能、

差异和主体性,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

力,也不利于让学生学会学习。”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

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

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

同了。”这段话则明白清晰地告诉我们,教学应依

据学情而定,也就是“以学定教”。“学情”指当前学

生学习的基本情况,不仅包括学生对已有旧知识的

掌握以及对当前新知识的了解,也包括学生当前的

心理隋绪状态。课堂教学改革倡导课堂教学要体现

学生的主体性,从课堂呈现层面来讲,主体性的体

现说到底还是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问题,而扩大学

生的参与程度最终还得落脚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设计教学,也即是“以学定教”。

3.教学方式转型:由“单干学习”向“合作学习”

转变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课堂教学更多关注于

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拼命地教,学生拼命地学。教

学过程中,教师也通常要求学生单独完成学习任

务,加之平时考试注重对学生排名次,这样便造就

了学生陷入“单干”的怪圈,学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沟

通交流,基础好的学生还勉强能掌握新学知识,而

基础不好的学生却只能“望洋兴叹”。

新课程改革提倡“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卓越

课堂”也提出“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理念,要求endprint

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社会学提出

“课堂是雏形的社会,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

地方”。从此角度来看,课堂应该是学生自我发挥的

舞台,是师生、学生共同交流的场所。反观合作学习

的提出背景,也正是缘于传统教育的弊端。合作学

习倡导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协作,使教学在单位

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功与更高的产出,最重要的

是,它巧妙地化解了传统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尴尬关

系,让死板的课堂走向活跃,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

习潜能。

4.教学评价转型:由“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

转变

教学改革时至今日,我们依旧发现大部分学校

评价学生的标准依然是参考其学习成绩(分数的高

低)。教学评价自身所应包含的反馈、调节、激励功

能完全被抹去,更多体现的是甄别学生、聚焦差距

的作用。依据新课改的要求,科学的教学评价不仅

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重视学生能力的提升,也要

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以及个体差

异性。对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把教学

评价放在重要的位置,针对当前评价单一的情况做

出科学合理调整。

由于学生主体间年龄、背景、心理等因素的不

同,不同学生之间的表现也各有千秋,显然,用单一

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不合理的。学生

的智能是多元的,对此,教学评价也一定要采取面

向全体、多元的评价标准,形成集教师、学生、家长

为一体的评价主体,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从而

发挥教学评价原有的反馈、调节、激励、导向功能。

斯塔费尔比姆提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

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因此,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

的中小学教师,改变当前单一的评价标准,采用多

元化的评价方式便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改进当

前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也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应有

上一篇:走进老师教学反思下一篇: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