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案例评析材料

2024-05-13

教育教学案例评析材料(精选6篇)

篇1:教育教学案例评析材料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同分母分数加法和减法》是2013人教版课程标准数学第十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教材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素材,引入分数加、减法学习。这样的选材能体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本节课也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做好铺垫。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学习内容是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学生对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有一定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活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方法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教学时,注意抓住知识的联系,促进学习迁移。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探讨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推理归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体会分数加、减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教学手段:

教法选择:合作探究,交流总结,发现法。学法指导: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5.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纸一张、课堂练习本

二、案例描述

(一)复习导入

1.提问:哪位同学说一说什么是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2.教师课件出示一组习题。

4(1)5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在添上()个分数单位就是1。

5(2)8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师:“六一”儿童节你们高兴吗?这一天啊,小芳的妈妈给她做了一张饼,并且把它平均分成了八块。爸爸吃了3块,妈妈吃了1块。

设计意图:用现实情境一如学习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索新知。

(二)探究新知。

31.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用分数知识说一句话吗?(爸爸吃了这块饼的8,妈妈吃了这块饼的1)83根据爸爸吃了这块饼的8,妈妈吃了这块饼的1这两句话,你能提出用加法或者是减8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非常好!现在老师就选择这两个问题,看看怎么解答。

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个饼? 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个饼?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探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从中解决一些困惑,提高课堂效率。

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个饼?该怎样列出算式?(指名回答)8+1= 8为什么这样列式?(是求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块饼,也就是把爸爸吃的和妈妈吃的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来计算)

这是应用什么的意义来列的算式? 整数加法的意义。谁还记得整数加法的意义?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引出: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整数加法的意义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个饼?怎么列式(指名回答)

38-1= 83为什么用减法列式?(是求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张饼,就是求8和1的差是多少,8用减法来计算。)

2.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呢?(分母都相同的),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33那怎样计算8+1呢?(请生在圆片上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8和1,并根据图示计算8838+1,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小组讨论。)838和1为什么可以直接相加? 83生(可能):把一张饼平均分成了8份,爸爸吃了8块,就是吃了8份中的3份,妈4妈吃了1块,就是吃了8份中的1份,合起来就吃了8份中的4份就是8。

生(也有可能):分母是一样的,只需要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3.根据学生汇报整理出:

34方法一:用画图的方法直观得出8+1=8 83通过画图,我们可以看到,8里面有几个1,1里面有几个1,合起来是几个1?这888834个1就是8和1的什么呢?(分数单位)板书:3个1加1个1得4个1是8。8888843个1加上1个1等于4个1,也就是8。888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个算式,发现了什么?(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分数单位(计数单位)相同了才能相加减。

引导: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只需要把什么相加就可以了?(生答)师生小结: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3.练习

37()211+7表示()个1加()个,得()个,是。777()34.现在我们看看8-1等于多少?请尝试着做一做。(说说你是怎么想的)823个1减1个1得2个1是8。888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减法时,只需要把什么相减就可以了?(生答)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整数减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减法的含义是什么吗? 分数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只不过一个是整数,一个是分数而已。

5.练习

37()211-7表示()个1加()个,得()个,是。777()33426.观察8+1=8、8-1=8两个算式,你发现什么没有变化?什么变化了,是怎样变88化的?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吗?

归纳总结: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归纳、补充、完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另一方面从学生总结的规律中发现学生思维的漏洞,便于及时补救,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

(三)看书,完成书中填空。

(四)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一题列式并计算。2.做一做第二题计算。

(五)板书设计:

33342 8+1=1=8=1 8-1=8=1 88284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

三、案例反思:

在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我首先复习了:“什么叫分数单位,再说说具体的分数的分数单位。”等练习,这些知识是这节课的教学基础,也是承前启后,引出新的

知识本课我以圆片代替这张大饼,并把它平均分成八份,并请学生在这张圆片上分别表示出八分之一和八分之三。再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在看课件上的动画图示,请生说说怎样想的,该怎样计算,充分表述算理,最后再揭示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同样同分母分数的减法也是一样。在这节课里很好的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更多是让学生在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篇2:教育教学案例评析材料

(一)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亮点来自学生对超重和失重提出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超重与失重是不是惯性?体检时站在台秤上看到指针摆来摆去是不是超重和失重?从过山车上下滑感觉到身体轻飘飘的,是不是失重?也许还会有学生提出:直升机竖直下落人会不会飘起来?如果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提出诸如以上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捕获这些创新思维的火花,并正确引导,不断鼓励,最终总结出要探究的关键性问题。

(二)设计思路 1.概念理解

情景引入:课前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开场白:同学们也看过神舟五号升空的实况,都听说过超重和失重这两个名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究“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引出这节课的主题:超重和失重。

概念提出:引导同学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物体放在静止的台秤上,观察台秤的读数,该读数为物体对台秤的压力值,称为视重,此时的视重等于物体的重量;电梯起动的过程,观察到视重值大于正常测量值,电梯停止的过程中,观察到视重值小于正常测量值;如果是在电梯中用弹簧秤挂一个重物,电梯开始起动的过程,同样观察到视重值大于正常测量值,电梯停止的过程中,也观察到视重值小于正常测量值。就此提出概念“这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重力的情况,称为失重现象。” 2.实验观察

(1)让学生手托自己的词典,上下运动体验词典对手的压力,先缓慢上下运动体验压力再突然上下运动体验压力(2)让学生用自制的弹簧秤挂钩码,手提弹簧秤上下运动,观察弹簧秤的读数或感受手指受到的拉力。交流“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引导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老师在众多问题中,抓住主要问题“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老师肯定学生提出的问题,为了引导探究再把问题具体化“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3.理论探究

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辅导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指导学生把探究结果写在稿纸上。投影学生的探究结果,请学生上台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讲解,规范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假设运动(向上或向下、加速或减速),选取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得出支持力的表达式,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对压力的变化进行判断。探究结果:“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在竖直方向上存在加速度”。思考:“水平方向的加速或减速运动会产生超重和失重吗?”,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向上的运动就一定产生超重,向下的运动就一定产生失重吗?”组织学生交流,同时屏幕打出以下四幅与运动对应的受力图,并指导学生一起分析。

投影归纳出来的规律: 得出结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4.结果外推 演示实验:液体也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吗?演示下方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通过实物投影观察漏水情况。“没有水漏出的原因是什么?”自由下落过程中上面的水对孔口的水没有产生压力的作用,产生了失重现象。强调:固体、液体、气体等一切物体只要满足条件,都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引出概念:如果一个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称为完全失重现象。下落过程考虑到空气的阻力,只是接近完全失重的状态,这种接近完全失重的状态称为微重力状态。

学生体验:弹簧秤挂钩码自由下落,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同时屏幕打出: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的思考问题。瓶子抛出,上升和下落的过程水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知识应用: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 5.方法求新

引言:我们用弹簧秤来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示数变化不定,且瞬间即逝,难于观察,有把瞬时的受力情况都记录下来的测力仪器吗?“力传感器”就是这种仪器,它能够帮助你解决观察瞬间受力这个难题。根据课件讲解:用数字采集器观测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方法。力传感器把受力大小转换成电信号,数据采集器把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画出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力随时间的变化就永久记录下来了。根据 F-t图象看出物体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应用:根据图象,求出电梯加速上升的最大加速度。(取g=10m/s 2)解:受力分析如图: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F=-F′得:最大拉力T m =3.5 N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 合 =ma得:最大加速度为a m =(T m-G)/m=1.4(m/s 2)6.总结提高

课堂小结,让学生以“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为话题进行评价性总结,同时在屏幕上打出“(1)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在竖直方向上存在加速度,加速度方向向上产生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下产生失重,当向下的a=g时,产生完全失重。(2)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重力没有发生变化,而是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3)判断物体是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是根据运动情况用牛顿运动定律来判断的。”

观看神舟五号运行的录像:升空时杨利伟为什么要采用平趟的姿势?杨利伟说:“当飞船升空时,感到有载荷,就是感到胸部受到压力,平时训练时这种压力可达到 8个G”。他说的这段话你现在能理解吗?杨利伟又说:“在船箭分离的时候,感到身体突然被抛了一下,就飘了起来,船里的小尘埃也飘起来了”。也就是说,这时船内的一切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为什么完全失重状态出现在船箭分离的时候?飞船、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状态和地面附近的自由下落完全失重状态是一样的吗?请以“太空飞船中的完全失重状态或设计一种在微重力条件下的实验方案”为课题,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寒假时间去开展研究性学习,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屏幕打出:研究性课题:“有关太空飞船中的完全失重状态的研究”,同时打出作业布置:“作业布置:P78页实践与拓展第1题,练习第1、3两题。”

(三)前期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电梯中的录像;钻了孔的矿泉水瓶; 杨利伟的一段话;弹簧秤挂钩码;投影等。

2、学生准备:收集并观看宇航员有关太空航行的资料

二、教学设计

【对教学目标的设计】

新课标《物理》的课程总目标强调“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因此,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为了着力体现新课标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在教参的教学目标基础上补充了内容。在制定“知识与技能”目标时补充了“能够对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采集到的超重与失重的 F-t图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规律抽象生活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进行总结归纳的能力”等三条。把对超重与失重的F-t图象的分析作为目标,是受到华师出给省实的终结性测评试卷的启发,在该卷中就出了一道根据传感器得到的F-t图象分析物体运动过程并进行有关计算的试题。把抽象生活实际问题的建模能力作为目标,是因为,超重与失重的问题实质上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问题,通过超重与失重现象的研究,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问题再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解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设计分组实验,让学生去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设计多次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并产生掌握物理规律的正确价值观;设计理论探究过程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产生探究的成就感,同时也进一步巩固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处理方法。设计观看有关杨利伟的升空录像片断,根据杨利伟的讲话布置研究性课题,意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热情。【对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方法设计为探究、讨论和讲练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讨论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来获取新的知识并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本节课只有把探究、讨论和讲练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去引导、去启发、去控制、去答疑、去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围绕超重和失重这个知识点,把问题看作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本节课设计一系列问题串,问题的不断深入,形成教学的层次感,问题的最终解决过程就是教学的完成过程。首先设计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作为开始教学的情景,就提出了“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点出了本节课的学习和探究的主题;接着引导学生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提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回答了第 1个问题。在学生进行了两个实验之后提出问题“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在学生回答完以上问题之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这是本节课的一个焦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难以估计,但最终归结到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上来,这就是“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时,再把问题具体化“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当探究结果出来之后,马上让学生思考问题“水平方向的加速或减速运动会产生超重和失重吗?”,学生回答之后就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产生超重的运动一定是向上的运动,产生失重的运动一定是向下的运动吗?”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交流,教学难点就此突破。通过演示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实验,提出问题“没有水漏出的原因是什么?”根据此问题引出了完全失重的概念。在学生通过自己实验观察了完全失重现象之后提出“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此时应用知识解决的问题是:“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一个“是否有把每时每刻的受力情况都记录下来的测力仪器?”的问题,把教学转移到通过力传感器,利用数据采集器观测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教学上来;课堂的小结也是以回答“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的学生评价性总结的形式来进行。最后以杨利伟的一段话设计了三个问题,让学生带回去进行研究性学习。统计下来,一共有11个应该回答或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动,都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都与一项或多项教学目标相对应。【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本节课为学生设计了自主活动(自主探究超重和失重的原因)、师生活动(多次个别提问与交流)、生生活动(讨论与交流,学生上台讲解等)、小组活动(分小组实验,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活动情境。这样做就是要创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的位置上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讨论、去探究、去交流、去体验成功和失败、去产生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拼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最后设计有关飞船的问题,要求学生去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就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整合在一起了。

三、教学活动实录 师生活动

什么是超重和失重现象?引起超重和失重的原因是什么? 引出这节课的课题:超重和失重

师 :课前播放有关航天飞机发射、太空站的录像片,引导学生注意课题。引导同学观看在电梯中的录像,提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 生 :观察、回忆、思考并理解概念

有没有观察到超重和失重现象?什么时候观察到了超重现象、失重现象?” 引导学生就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关超重和失重的问题

师 :指导学生做两个分组实验,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并引导学生就超重和失重现象提出问题,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规范

生 :完成两个分组实验,交流实验的观察结果,就超重和失重现象进行讨论,并交流提出的问题

能否根据我们掌握的运动规律来探究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 把探究的问题具体化,为探究进行铺垫。

师 :辅导学生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分析方法来分析问题,指导学生把探究结果写在稿纸上。投影学生的探究结果,请学生上台进行讲解,针对学生的讲解,规范学生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

生 :从运动和受力两方面去寻求理论的支持,对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进行探究,把探究的结果记录在稿纸上,并进行交流

向上的运动就一定产生超重,向下的运动就一定产生失重吗?

明确: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 师 :组织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向上的运动就一定产生超重,向下的运动就一定产生失重吗?”,同时屏幕打出四幅与运动对应的受力图,并指导学生一起分析。

生 :和教师一起分析问题,独立得出结论: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仅由加速度方向决定,与运动方向无关

液体也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吗?

强调:固体、液体、气体等一切物体只要满足条件,都会产生超重和失重现象,引出完全失重概念

师 :演示下方钻了孔的矿泉水瓶自由下落,通过实物投影观察漏水情况,引出完全失重现象和微重力状态概念。

生 :仔细观察实验,理解完全失重概念

产生完全失重的条件是什么?水瓶向上抛出,孔口的水会流出来吗? 明确完全失重状态的条件

师 :提出问题,演示盛水的水瓶上抛的实验

生 :体验完全失重状态,用弹簧秤挂钩码自由下落,观察弹簧秤的示数。师生:共同得出完全失重状态的条件 在完全失重情况下,弹簧秤还能测量物体的重力吗?天平还能测出质量吗?浸在水中的物体还受到浮力的作用吗?水银气压计还能测出气压吗? 反馈学生掌握完全失重概念的情况 ,巩固所学知识.师 :提出完全失重现象的习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作出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生 :思考与同学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有把瞬时的受力情况都记录下来的测力仪器吗?

引出:用数字采集器观测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方法

师 :根据课件讲解:用数字采集器观测电梯中的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F-t图象看出物体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应用图象求出电梯加速上升的最大加速度 生 :观察、思考,和老师共同解决习题.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归纳整理本节课所学知识.师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概括总结.生 :思考,整理,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小结.教师关注学生的小结,并强调判断物体是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是根据运动情况用牛顿运动定律来判断的。

升空时杨利伟为什么要采用平趟的姿势?为什么完全失重状态出现在船箭分离的时候?飞船、太空站的完全失重状态和地面附近的自由下落完全失重状态是一样的 引出研究性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课后继续关注完全失重的应用。

师:一边播放神舟五号运行的录像,一边根据画面进行讲解,并及时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质疑。

生:观看神舟五号运行的录像,进行思考。

师:最后提出课后的研究性课题、布置作业,教学让学生带着疑问而结果。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用学生在学习第三章时制作的弹簧秤来做实验,很多学生是用橡皮筋来制作弹簧秤,它们的劲度系数不同,会导致有的学生观察超重和失重效果不明显,这个问题可以统一使用实验室配制的弹簧秤或多配几种规格的钩码来解决。

2.学生自主探究时,有的学生根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因此要求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应该提示学生从运动和力这两个方面去进行分析,如果疏于引导就会拖延时间,导致后面教学被动。

3.完全失重的演示实验,在这里采用汽水瓶自由下落,让学生观察漏水的情况,由于下落太快难于观察,本节课采用让染红了的水射向白纸,再用实物投影观察白纸上的水迹的方法。如果能够用摄像机拍下下落的过程,再进行慢动作放映,效果就会更好。

4.让学生体验完全失重,弹簧秤自由下落太快看不清刻度值,但在下落的过程中很多同学的钩码与弹簧脱节,老师要抓住这个微小的环节,及时要学生分析脱开的原因。

5.对于力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观测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教学,本节课仅设计为用课件进行讲解,有成套力传感器的学校应该设计类似下面介绍的用海绵观测超重和失重的装置,现场收集观测数据输入计算机,接着进行图象讲解,这样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

(一)评教学设计

1、执教者经新课程实施前为期一周的岗前培训,系统地学习了新课程的有关理论,加上其本人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全力投入,及时更新了教育理念,在平时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和进行教学反思,对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有比较深刻的见解。

在本节课中执教者能根据教学实际客观地制定教学目标,对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非常重视,目标的设定基本上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2、执教者以目前使用广东的教材为蓝本,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对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大胆的筛选和改进。较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课堂内容容量大,经重组后内容更加符合教学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参与探究。整节课以设计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设计的11个问题有较合理的梯度,能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参与体验和探究。执教者较有效地组织教学,抓住了在超重和失重现象中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这个关键点,突破了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的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3、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探究、讨论和讲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既能有序地独立自主探究,又能合作讨论,充分交流。

个人认为所选用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符合新课程理念,合理实用,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4、执教者在教学前做了较为充分准备,教学资源收集了多个渠道的信息源:有不同版本的教材、录像、教材配套课件、网络资源等。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用了学生自己制作的弹簧秤,是本节课的一个特色。

(二)评教与学的环境与氛围

虽然听课的人比较多,但授课教师镇定自若,以亲切自然的笑容,富有激励性的语言以及熟练的操作技巧,结合丰富的多媒体材料,为课堂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探究氛围,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学生积极参与,师生关系和谐、民主。

(三)评教学信息(教学内容)的呈现与交流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符合本学科课型和教学模式的特征和要求,教学活动中教师注意创设探究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抓住关键点。例如:„.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渠道畅通,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学内容的呈现自然流畅,利用问题的层层深入,逐渐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调控有度。

(四)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式的选择注重教学实际,实用有效,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教学环节合理,课堂内容容量大,思维训练充分。教学手段运用比较恰当有效。五)评教学管理

授课教师能根据课堂中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进程、问题的难度、学生情绪、态度等进行调控,及时有效。

(六)评教学效果

本节课达到了基本的预期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进步,学到了知识和方法,充分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以我的观察,多数学生对本节课留下深刻的印象。

(七)评教学特色、风格和教学创新 执教者带着亲切的笑容进行教学,语言富有激励性,作风沉着稳重。课堂设计以问题为主线,在课堂中有效地展开讨论,逐层解决问题。教学中用到学生自制的弹簧秤进行实验也是一种创新。

(八)给执教者的建议:

1、演示实验可见度较低,实验时物体运动较快,能否想办法解决。

2、讨论问题比较分散,能否集中讨论更有价值的问题。

3、时间的控制问题。

4、师生交流还可改进。

篇3:《长征》教学案例及评析

设计理念:树立大语文观, 综合运用课内外学习资源,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以读为本, 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获得对文本的感悟和情感体验, 从而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教学本组课文, 应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感受毛泽东的风采, 激发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诗句意思, 背诵课文。

2.读懂每一句诗, 大体领会这首诗所描绘的情境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诗意, 感受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课, 引入意境

1.创设情境。请同学们观看电视连续剧《长征》中“突破乌江”的精彩片段, 并谈一谈观后感。

2.学生谈感受。 (长征多艰苦啊!红军战士在长征中历尽千辛万苦。)

3.小结导课。刚才我们看到的就是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突破乌江天险的部分感人镜头。1934年8月, 红军第六军团奉命西征, 拉开了长征的序幕。10月,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在两年时间里, 各路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 粉碎了国民党上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 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 纵横11个省, 跨越万水千山, 终于相继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回首长征岁月, 毛主席感慨万千, 挥笔写下了《长征》一诗。 (板书课题)

[评析:精彩感人的画面和教师满怀激情的语言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 达到了“课伊始, 趣亦生”的目的。]

二、自主阅读, 感知诗意

1.归纳方法, 提出要求。

(1) 回忆方法。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诗歌, 大家来说说应该怎样来学习诗歌《长征》?

生:了解诗的作者及诗歌创作的背景;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大体了解诗意;体会感情;有感情地诵读。

生:知诗人, 解诗题, 抓字眼, 明诗意, 想意境, 悟诗情。

(2) 小结。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学习诗歌的技巧和方法。学习《长征》这首诗, 可采用“读——解——品——疑——诵”的方法。“读”, 读准字音, 把诗句读通、读顺。“解”, 结合查字典、词典, 理解诗句的意思。“品”, 品味语言, 评点诗歌中的佳词妙句, 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再现诗中画面, 体会其中意境。“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 共同探讨。“诵”, 反复诵读, 背诵积累。

[评析:达尔文说过,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师注重学习诗歌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掌握学习诗歌的规律,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自主、合作学诗歌。

(1) 读通课文, 感知内容。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 注意读准字音;借助字典、词语手册、词典自主理解诗歌的意思。

(2)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在小组内汇报各自的学习心得, 讨论自己不懂的问题。

[评析: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学生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前, 学生有了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合作学习的质量高, 讨论的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

(3) 全班交流。

生:我知道了“磅”是一个多音字, 除了文中的读音外, 还有一个读音是“bànɡ”。

生:我读懂了“逶迤”的意思是山势弯弯曲曲、连绵不断。

生:我理解了“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意思是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 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做是平平常常的事。

生:我体会到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精神。

……

[评析:真正的阅读, 是学生和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教师的责任在于引导学生与课文进行对话,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小组合作的基础上,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所得, 反映出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以及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关注。]

3.梳理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同学们学懂了许多问题, 老师真为你们高兴。“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是一句总起句, 它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你能围绕这一总起句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吗?根据学生质疑, 梳理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1) 红军长征会碰到哪些困难?

(2) 红军是怎样对待这些困难的?

三、互动品味, 体悟情感

1.红军在长征途中走过了万水千山, 毛主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山和水来进行描述, 我们先来看看红军翻越了一些什么样的山。

(1) 理解五岭山长, 乌蒙山高。

师:读读“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山高路远。

师:五岭是五个山岭的合称, 它们分别是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它绵延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 山势起伏蜿蜒, 长达数千里。你从“逶迤”、“磅礴”、“腾细浪”、“走泥丸”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红军翻越五岭和乌蒙山的困难。

生:我体会到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师:现在你大体领会这两句诗的意思了吗?请你用上比喻词“像”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生:弯弯曲曲, 连绵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的眼里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那高大雄伟, 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在红军的脚下像滚动的泥丸。

[评析:教师再一次把作者语言通过叙述、简笔画还原成情境, 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信息,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巧妙地融词义理解和情感体验于一炉, 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

师:毛主席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怎样才能读好这两句呢?

生:“逶迤”要读出曲折绵长之意, 语调稍低一些, 语速稍慢一些;“磅礴”要读出高大雄伟之势, 语调要高昂一些, 语速要稍快一些。

生:“腾细浪”和“走泥丸”要读得轻一些。

[评析:文章虽是逐句朗读, 但轻重缓急应有不同。“诗有诗眼, 文有文穴, 读有读点”, 这两句诗的读点应该就是“逶迤”、“腾细浪”, “磅礴”、“走泥丸”, 因为这些词语突出了山的特点, 反映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不怕险阻的精神。教师抓住这一点扎实训练, 培养学生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 理解翻越雪山之难, 体会乐观。

师:除了五岭和乌蒙山外, 作者还写到了哪座山?

生:岷山。

师:这首诗写岷山的两句你觉得哪些字眼含义很深?

生:“更喜”、“千里雪”、“尽开颜”, 因为从千里雪可以看出翻越雪山之难, 从“更喜”、“尽开颜”感受到了红军战胜艰难险阻后一片欢腾的景象。

2.理解感悟红军不怕涉水。

师:翻山, 红军不怕;涉水, 红军也不怕。我们来看看毛主席是怎样写涉水的。诗中有一对反义词, 请大家找一找, 想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这一对反义词是“暖”和“寒”。

生:“金沙水拍云崖暖”, 为什么给人“暖”的感觉?“大渡桥横铁索寒”, 为什么给人“寒”的感觉?

[评析:在语文教学中, 质疑往往过于集中, 本设计解决了这一问题, 抓关系词质疑, 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

(1) 听故事, 感受“暖”。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讲述《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1935年5月, 红军主力在毛主席率领下, 浩浩荡荡向云南进发。到达金沙江的时候, 太阳已经落山。金沙江两岸都是悬崖峭壁, 滚滚的江水飞溅起层层浪花, 撞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 发出轰轰的巨响。敌人为了阻挠红军北上, 封锁了各处渡口, 并且抢去了江面所有的渡船。面对汹涌的江水、狡猾的敌人, 红军战士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 扰乱敌人视线, 同时又俘获了敌人的两只船, 结果我军不费一枪一弹, 俘虏敌人六十多个, 夺取了金沙江的主要渡口。很快, 红军大队人马全部胜利渡过金沙江, 冲出了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 取得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听了这个故事以后, 你的体会是什么?

生:红军太棒了, 不费一枪一弹, 巧渡金沙江。

生:“暖”写出了巧渡金沙江的愉快。

[评析:叶圣陶云:“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本环节抓住词语, 启发想象, 引导学生听故事, 想画面, 进入文本情境, 领悟文本情感。]

(2) 回忆课文, 体会“寒”。

师:金沙江是智取, 大渡河则是一场恶战。回忆学过的课文《飞夺泸定桥》, 你有什么感受?

生:太险了, 心惊胆战。

师:“寒”写出了强渡大渡河的惊心动魄, 进一步突出了难。

3.指导朗读总起句, 以读悟情。

师:学到这里, 我们好像看到了红军大队人马越过万水千山的场景:那五岭山谷, 乌蒙峰顶留下了多少红军战士的足迹;金沙江畔仿佛回荡着红军胜利的欢呼声;大渡河上好像还闪动着红军战士攀着铁索桥奋勇前进的身影;千里岷山好像还映着红军战士的张张笑脸……现在, 你想怎样把一、二句读好呢?

生:要读出豪迈、蔑视的语气。

四、诵读积累, 升华情感

1.指导感情朗读。是啊, 在红军眼里, 险峻、雄伟的高山就像细小的波浪, 就像滚动着的小泥球;泸定桥虽险, 却照样“飞夺”, 你能通过朗诵把红军战士的这种豪迈气概表达出来吗? (学生练习朗读)

2.练习背诵。《长征》一诗短短56个字, 负载着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短短56个字, 饱含着中国工农红军的万般豪情。请同学们把它背下来, 看谁背得最快。

3.媒体播放歌曲, 学唱《长征》。

[评析:朗诵着激扬的文字, 使情感得到喷发。古人云:“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学唱《长征》, 更使如火的豪情, 在歌声中沸腾澎湃。]

五、总结全文, 课外延伸

1.激情总结。最后, 让我们用毛主席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们这节课。 (用多媒体出示, 先自读, 然后师生齐读。)

长征是宣言书, 它向全世界宣告, 红军是英雄好汉, 同时也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失败;长征是宣传队, 它向十一省内两万万人民宣布, 只有红军的道路, 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长征是播种机, 它散布了革命的种子, 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结果。

2.课外延伸。课后, 请大家进一步查阅有关资料, 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长征这一伟大事件。

篇4:教育教学案例评析材料

关键词: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案例评析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中职学校一线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近几年中职生生源质量较差,教学方法不创新,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在教学中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研究创新教学模式。近几年学校也非常重视教学改革与创新,组织教师参加省、国家级培训、参观兄弟学校高效课堂、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模式。笔者对新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开始转变教学模式。结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特点,综合各种教学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改革。下面是笔者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案例中发给学生的学案内容,课题为金属材料的硬度。

一、教学学案

教学学案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学习目标。通过零件工作情况,认识硬度这一重要的力学性能;经过探究,掌握影响布氏硬度值的因素;熟悉布氏硬度表示方法;激情投入,快乐学习。

二是重点难点。影响布氏硬度的因素。

三是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按学案的要求,独立完成“知识链接”题目,并标出疑难问题;小组探究,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展示,结合老师的点评,规范完成学案内容。

四是知识回顾。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____和____的能力,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断裂之前____塑性变形的能力,钢索、连杆、轴需具备一定的____,垫圈、垫片应具备良好的

性。

五是学习流程。第一,知识链接:自主学习课本26-27页。内容包括硬度的概念,布氏硬度的测试原理以及布氏硬度的表示方法。第二,合作探究、交流碰撞。讨论:机械加工中常用的车刀、钻头、千分尺、游标卡尺等为什么应具备足够的硬度。小实验:借助台虎钳判断钢板、铝板、滚珠谁硬谁软。

六是课堂检测。判断题:一般来说,硬度高的材料其强度也較高;做布氏硬度试验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压痕直径越小说明材料的硬度越低。

选择题:金属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A硬度B强度

材料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称为? A强度 B塑性 C硬度

硬度越高,材料的耐磨性越? A好 B中 C差

七是知识拓展。强度与硬度的关系。八是课堂小结。各小组代表概括总结本次课收获。

二、教学实例

本次课是“金属材料的硬度”,教材上有一个小实验“借助台虎钳判断钢板、铝板、滚珠谁硬谁软”。笔者提前准备了导学案,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各小组有组长、组名和口号。提前将学案发给每位学生。小组自主学习完成学案内容,上课时展示成果。小组互评打分,得分高的小组教师给予适当奖励。

学生对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见到台虎钳等试验用具很兴奋,听到还要评比更激发了积极性,在组长带领下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搜集资料,课堂上踊跃发言。实验前发给一、二组和三、四组的滚珠大小不一,但学生并不知情。各小组展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组同时将滚珠放到钢板与铝板中间用台虎钳夹住用力,通过压痕大小判断三者硬度;第二组先将钢板与滚珠用台虎钳夹住测试,然后将铝板与滚珠用台虎钳夹住测试;第三组与第一组方法相同,只不过学生借助坏掉的凳子腿(钢管)套在台虎钳手柄上增大力矩,压痕更明显;第四组讲述在做实验时先将钢板与铝板用台虎钳夹住用力,发现不可行又换用了正确的方法。四个小组得到的结论一致,但方法不同。通过小组展示,学生认识到第二组虽然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但方法不可行,因为分两次不能保证用力大小一致,其他小组最终运用了正确的方法。小组代表讲解展示成果时,学生的仪态、表达方式等各有千秋,大家客观评价之后名次有先有后。通过大家质疑、讨论和笔者的及时点评,绝大多数学生理解到硬度的概念、影响布氏硬度的因素(压头直径、试验力大小、试验力保持时间),很好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三、小结

篇5:《卡罗纳》教学案例评析

彰武县第二小学:王艳

案例(教学片段):

在学生感受到卡罗纳的悲痛、脆弱之后,我顺势引导学生走进“关爱”这一板块,感受大家对他的关爱之情,而这关爱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来表现的,所以,我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品词析句,于文章精要处悟真情。

师:卡罗纳是这样的悲痛,这样的脆弱,这时他最需要什么?(关心、关爱、安慰、同情、爱)

师:和你们一样,卡罗纳身边的人都深切地感受到了他的痛苦。文中的老师、同学甚至同学的家长,都用他们各自不同的方式,默默关爱着卡罗纳。他们的爱隐藏在平凡的一句话中,一个动作中,甚至是一个眼神里。请同学们静静地读读课文,找找在卡罗纳最悲痛的时刻,大家是怎么献出一份份关爱的。有发现的时候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感受。

学生充分阅读后,交流阅读收获,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品词析句,感受这份爱。并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激情朗读,表达这份爱。随着学生的反馈,随机出示课文相关句子。

(1)昨天上午,我们刚走进教室,老师就对大家说:“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这个可怜的孩子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明天要来上课,孩子们,你们要庄重严厉,热情地对待他。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

想一想,老师当时会怀着怎样的心情说这些话呢?

假如不庄重严厉,热情地对待他,假如跟他开玩笑,在他面前放声大笑,那会怎么样呢?

指导朗读。

(2)放学的时候,大家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师:这目光啊,真叫人感动,因为这一缕缕目光,这一个个眼神,都包含着千言万语啊!假如你就是卡罗纳的同学,你就站在这些孩子中,你会用这目光对卡罗纳说什么?

生:„„

篇6:学科心理教育案例评析

案例评析  1、看一名物理老师如何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物理学本身是生动的、有趣的,它来源于实践,生活中到处都有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动机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在讲“凸透镜成像”时,本人拿一个大的玻璃透镜,靠近嘴巴讲话,学生看到了我的“血盆大口”接着拿远了,让学生透过透镜观察,看到是的“倒立缩小的像”,进一步提出,为什么同一个透镜能成这样不同的像呢?什么时候成放大的像,什么时候成缩小的像呢?再如在讲“电功率的计算”时,选两个规格不同的小灯泡,额定功率均为1w,甲的额定电压为3.8v,乙的额定电压为2.5v。问:“这样的两个灯泡接在电路中,哪个较亮”?有些同学说“甲亮”,有些同学则说“乙亮”。然后我把两只灯泡先并联在电路中,发现乙亮;后来又串联起来,发现甲亮。这时我说:“你们都说对了,有时甲灯亮,有时乙灯亮,这是为什么呢”?又如,讲“家庭电路”时。问学生:“为什么人触电会有生命危险,而鸟落在高压线上却安然无恙?”创设问题情境,深深吸引学生探索,有效地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精神动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强烈追求,学生进入了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 2、阅读教学中如何巧妙渗透美育并提高教学效率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以心理情感操练进行审美观的渗透,从审美艺术上提高效率。他认为:“美育是开发人的潜能,完善人格品质最有效的手段。”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未来的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和越来越大的比重。首先,把音乐引入课堂。音乐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如在讲解怎样导入《月光曲》的第九自然段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请班上一组最具表演天赋的三位同学上台表演,然后教师播放《致爱丽丝》,那位扮演盲姑娘的同学听得入了神,当我继续播放《月光曲》时,表演兄妹俩的那两位同学就更加投入其中了。全班鸦雀无声,都专心地看着三位同学动情的表演,听着这么美妙、优美的音乐,所有人都陶醉其中,个个都闭上眼睛,用心灵去倾听贝多芬的心声,去感受那月光如水的夜晚……老师接着提问,听着这么美妙的音乐时,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而盲姑娘和她的哥哥听着这首音乐仿佛看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什么呢?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很自然地投入到当时的情境中。改变了过去那种老师一手包办、从头讲到尾的念经式教学。学生既枯燥无味,老师又很无奈。然而换一种情境,学生的心态、感受就不同。这时的他们既在享受音乐,又在学知识,多么赏心悦目的一件事啊!总之,把音乐引入语文课堂,会使语文课堂变得奇妙而富有魅力,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其次,应该充分发掘语文本身美的因素。如它的起伏感、节奏感、音乐感,以及端正的书写都会给人们以强烈的美感,令人愉悦。尤其是诗歌、童谣故事等文学作品能很好地开启学生的智力,启发他们的想象力,思维的审美力,使他们体验到意境之美,想象之美,文学之美。长期熏陶既增强了他们欣赏文学作品审美能力,又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3、生物教学中如何开展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教育?・  教育目的: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  素材内容:细胞衰老与癌变;中暑、呕吐与水盐平衡;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治疗;低血糖、脂肪肝、肥胖症、营养不良; SARS、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的预防与治疗。・  意义:生命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生命和它类生命的尊重和关爱。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生物学是研究生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只有认识和掌握生命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尊重、关爱生命。 4、如何挖掘思想政治教材内容中的心理健康因素,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我们思想政治课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高一《经济常识》中的`市场经济道德观念、法制意识教育、竞争意识教育、合作意识、开放意识的教育;高二《哲学常识》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科学的思维方式教育;高三《政治常识》中的理想、责任感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都从不同的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特别是高二的《哲学常识》中的许多知识点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相关,这些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这一资源,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例如:在讲授“一切从实际出发”和“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时,我们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估量自我,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挫折,正确对待父母的下岗等问题;讲解到“联系的观点”时,我们要让学生懂得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并学会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学生乐于交往,尊重友谊。事实也证明,深刻、健康的友谊是我们化解心中苦闷和分享生活快乐的良方,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妙药。同时,了解事物的历史联系能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整体和部分的联系能让学生重视集体,关心集体,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往,建立友谊;讲到量变和质变时,我们举例了一位高考生因接到高校录取通知书时过于高兴而导致突然窒息死亡的事例,教育学生要明白“过尤而不及”“乐极生悲”的道理,教育学生要持之以恒,要有坚强的毅力,要善于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要对小毛病防微杜渐;讲授到“前进性和曲折性”时,教育学生要正确等待人生的挫折、坎坷,要有心理准备走曲折路,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总之,不同年级的政治课教学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各有侧重,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合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统一,为培养健全的社会人才奠定基础。 

★ 各个学科如何谈发展

★ 政治学科教育叙事

★ 地理学科?灾害教育?校园文化

★ 教育科研发展演讲稿

★ 现代科技革命与会计学科的发展

★ 法制教育与学科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 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教学反思

★ 小学健康教育发展探究

★ 学科信息共享空间: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新趋势

上一篇:机械设计基础典型试题下一篇: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