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2024-05-13

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通用11篇)

篇1: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上)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利用煤炭的国家之一,有长达六七千年的煤炭开发利用史.古代中国人对煤的`岩石性能、岩石分类以及煤的成因已有明确认识,在勘找煤炭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并且形成了传统的煤炭开采技术.这些技术在许多方面有独特的创造,包括井筒开凿、巷道部署、矿井运输、提升、通风、排水、照明等等,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的先进性.

作 者:吴晓煜 WU Xiao-yu 作者单位:中国煤炭学会史志工作委员会,北京,100013刊 名: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9(4)分类号:N09关键词:中国 古代煤炭科学技术

篇2: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泱泱大国,浩浩五千。腾蛟起凤,紫电清霜。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漫长而迅速,随着历史的沿袭,一点一滴不断壮大。小小方寸内,那金光闪闪的一字一句,折射出了历史洪流里那文学成就的耀眼光芒。

驰骋方寸——诗歌

从伊始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后来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从后来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到再后来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小小方寸内,无数诗人在这里驰骋,留下了令历史都动容的深深浅浅的足迹。

《诗经》的成就不用过多赘述,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它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年的古人思想用“风”“雅”“颂”诠释得恰到好处。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一首一首低吟着,不浮夸,不造作,诠释着属于哪个年代的优雅。乐府看双壁,田园读渊明。秦汉的乐府诗里,双壁之称可谓实至名归。《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用各自的语言叙述了两个不同领域却同样感人的故事,让后世一代一代地膜拜着。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木兰的坚毅与勇敢让我们敬佩。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坚贞爱情让后世动容。双壁的成就让后来之人仰慕。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敢评论,怕评论不周。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情逸,或许真的只有本人才能领略。陶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

诗歌时代的真正到来,怕是要到那恢弘的唐了吧!唐朝的诗人都有那么几分狂妄,这不是坏事,因为唐这个时代,本身就是一个狂妄的时代。从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到后面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从“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到“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高岑的边塞诗雄浑壮阔。从太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到子美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杜诗歌的影响力与震撼力都无需评述,光芒万丈,树立着的是时代的标杆。再加上香山居士的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理念,唐诗歌时代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朵奇葩。“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小李杜的风采也毫不逊色。难怪这个时代出现了如此“诗仙”“诗圣”“诗豪”“诗魔”“诗鬼”,这样的时代,就是属于诗人的!

宋,本不属于诗人,却仍有诗人在这里挥毫泼墨,拼凑出了自己复杂的内心。“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思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又是什么?“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是空有报国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才是坚贞爱国?这一批又一批的爱国诗人,将自己的热血洒在了方寸之中,为后世留下了不屈的灵魂。

许是众位诗人的传承,才让方块如此令人神往。

连句成篇——散文

如果说诗歌体现的是诗人们炼字的智慧,那散文则考验的是作者谋篇布局的敏锐。散文的发展与历史的流淌联系更为紧密,更加直观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时代的特征。

历史散文主要是相对于诸子散文而言的,大致分为“国别”、“编年”、“纪传”。“国别”有《国语》《战国策》,“编年”有《春秋》与《左传》《资治通鉴》,“纪传”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历史散文主要记录了先秦时期的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历史事件,从甲骨文到《春秋》,展示历史散文在各阶段的发展轨迹。以后相继出现了以散文形式写历史的著作,如《左传》《国语》《战国策》,历史散文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了。散文里为我们记录了很多历史事件,并且语言简练值得推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其中,司马迁的《史记》更是历史散文的代表。《史记》作为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以其独特的“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视角,加以其生动的文笔、充沛的感情,为后世的史学研究和写作带来了巨大影响。其文字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容斋随笔·史记简妙处》)鲁迅先生也曾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相对于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按时间顺序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论语》《道德经》《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等。这些文章分别用对话、论述、寓言等形式,表达着诸子百家各自不同的主张。儒家的“仁”,道家的“无为”,法家的法治等等,不同主张体现出当时的思潮。这些散文,或言辞平白、简洁有力,或论证严密、鞭辟入里。有的以寓言、对话为主,语言易懂直白;有的善于雄辩,论证有力;有的行文有条有理,反复设喻,理尽义达;还有的文字犀利峻拔,剖析入微。它们都对我国汉魏以来的哲理散文,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散文走到唐代,就不得不提及有名的“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他的散文主要体现尊儒反佛的思想并且善于嘲讽社会现状。《师说》中“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抨击了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一种从师而学的风气。《祭十二郎文》以其真挚的感情、不拘常格的自由抒情和如行云流水的朴素语言为祭文树立了典范。而与其并称为“韩柳”的柳宗元则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柳宗元永州八记中《小石潭记》最著名。文中偏于浓墨重彩,感情丰富,表达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用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欧阳修的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醉翁亭记》是其代表作。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苏轼的文学成就不可估量,他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都是精湛而值得学习的。苏辙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的这种风格。王安石引领了“熙宁变法”,亲自撰写《周礼义》、《书义》、《诗义》,即所谓的《三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曾巩追随应用文,其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八位大家,各有千秋,实为古代散文之大成!

散文发展到明朝,就不得不说说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该文用散文形式叙述自己的情趣志向,别具风味。文章结构讲究,细节描绘动人,语言质朴清新,文学价值极高。同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还有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与高启、刘基 ;“公安三袁”:袁宏道、袁宗道和袁中道。他们的散文也各具特色,分别强调了不同的方面,为后世提供了不同的参考价值。

至于近代,则应直指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动性。酣畅淋漓,多用比喻、对比,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其“新文体”的“笔锋常带感情”的特点在本文中体现地淋漓尽致。

大者同义古诗,小者辩丽可喜——辞赋

辞赋,也称词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这是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提到的关于诗和赋的区别。简单来说,诗华丽而细腻,赋爽朗而通畅。但也不能机械地理解,晋代以后,辞赋得到了迅速发展,赋得形式也有了很大变化。

辞赋的源头楚辞,其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它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且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楚辞》作为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楚辞的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楚国地方民歌以及楚地文化的影响,是后世研究楚地文化的极佳的资料。而《楚辞》的文献学价值也不容小视。其文风绚丽,情感浓烈,想象奇特。运用多个华丽的比喻与气势磅礴的排比,构建了其傲然的成就。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

词的发展到南唐时期,李后主的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表现出的豪迈思国之感,开创了词亦可抒情的先河。这位词人身份的复杂性,奠定了他词风的忧郁性。他在词作中极力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悲伤,将词的韵律和自己的情感化为一体,由此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难言的忧伤,在词里辗转。

也许,就像唐是诗的时代,宋则是词的天下。宋词在各大词人的追随下不断发展着。宋词按照风格大致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大致有 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陆游等。豪放派词作视野开阔,气势恢宏,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东坡的词便是如此气势非凡。随着时代的变迁,豪放词中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激昂的音调极力抒发着内心无法平静的凌云壮志。

婉约派则是另外一种侧重儿女风情的派别,内容较为狭窄,但语言秀丽隽永,情感细腻真挚,恰恰表现了词的清新韵律。其代表作者有柳永、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秦观、姜夔、吴文英等。词人多用来抒发儿女之思,离恨之愁,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等都是写小情小意的佳作。易安居士的婉约也是无人能及的。“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在易安笔下,愁似已成常态,并且可以触摸,可以衡量。这就是婉约派的魅力。用最独特的字眼,深入内心。

其实还有一个人需要提及,那就是纳兰性德。他的“纳兰词”在词作中也算是独树一帜。“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他的词基本全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饮水词》的影响,从“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里面已然一清二楚。

不拘格式——曲、小说、传奇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文学作品也出现了更多的形式。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将曲作推向了高潮;传奇、小说、戏曲等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一首华丽优美的曲词,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其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得美好祝愿影响了后来的许多创作。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则是中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表现出了激情驰骋、辞采华丽的浪漫主义戏剧风格。其“临川四梦”更是戏曲的代表。清朝孔尚任的传奇剧本《桃花扇》则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小说的发展,到四大名著时期达到高潮,特别是《红楼梦》一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是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代表之一。古代文学的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篇3: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一、考情分析

二、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1】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播放2015年12月7日屠呦呦女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演讲的视频。

教学过程:屠呦呦演讲的主题是什么?(答案: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一改平常复习课的单调乏味,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提问屠呦呦演讲的主题指出,中医药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典范,承载着华夏几千年历史的厚重。但是学生对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可能只有四大发明印象,而教师想从多个角度向大家呈现这段历史。

【步骤2】教科书中的历史:游戏抢答

教学过程:询问学生学案复习情况如何,并通过“大家来找茬”游戏检测基础夯实情况,并提问北宋时期指南针广泛运用于航海的原因,强调一定时期的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

【步骤3】教科书中的历史:归纳特点

教学过程:指导学生看四大发明外传的线路,总结出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一大特点即长期领先于世界。其实四大发明只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冰山一角,指导学生浏览人教版古代科技成就摘录,并总结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其他特点。

过渡:中国古代科技的璀璨成就,确实让华夏子孙倍感骄傲。但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一直长期领先呢?我们说了不算,看看名家如何看?

【步骤4】名家眼中的历史:探究四大发明对中国、欧洲的影响差别

教学过程:小组合作探究古代中国科技是否真的一直领先于世界和四大发明对中国、欧洲的影响差别

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三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药吃。

———鲁迅《电的利弊》

思考:四大发明对中国与欧洲的影响有什么差别?

误区点拨:切不可认为四大发明没有对中国产生任何积极影响。教师举例说明活字印刷术对中国宋代书院发展、宋明理学世俗化的贡献。

【步骤5】名家眼中的历史:对比古代科技前后发展的差距

教学过程:为什么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没有给中国带来像欧洲一样的社会变革呢?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通过表格数据分析拓展思维。

材料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问题:对比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前后差距?

分析思路:通过材料横向、纵向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在1500年之后中国科技发明明显丧失数量优势,1500年前后中国处于明朝,西方正在进行新航路开辟、近代自然科学逐渐兴起。中国明朝科技成就的落后是明清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一个缩影,进而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探究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步骤6】讲练结合提升能力:2014年全国Ⅰ卷40题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6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其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分析思路:1.指导学生结合材料分析得出宋应星和牛顿分别代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和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发展,通过一定时期的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来引导学生答题:科技成果出现的背景是取得不同成果的有利条件,科技不同命运要考虑各自的时代背景。2.指导学生按照“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组织答案。

过渡: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日益落后于西方,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为此我们感到十分痛心。但是学习历史的目的并非苛求或埋怨古人,更应该是以史为鉴,那当下的中国是什么情况呢?

【步骤7】现实生活中的历史:解读新颖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专利制度的建立对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有显著影响。研究统计,《专利法》出台后的200年里,英国进入了发明创造的高峰期。1630年,英国最先获得蒸汽机的专利;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680~1689年,登记了53项发明专利;1690~1699年,登记了102项发明专利;1700~1759年,登记了379项发明专利。

由于有专利制度作保障,很多富人投资各种发明创造,这为新发明的市场化提供制度保证。韦伯说,若无1624年的《专利法》,那么“对18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

———摘自《中国周刊》

问题:新解“李约瑟之谜“,即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

【步骤8】现实生活中的历史:解读新颖材料

未来的历史:复习小结———升华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要点式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课内容,即古代中国科技基本概况,古代科技的特点对比,古代中国科技对中国和欧洲的影响(难点一)。讲练结合突破本课难点之二明清中国科技衰落的原因和明清时期东西方科技区别的比较,新解“李约瑟之谜”。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对中国古代中医药的肯定。正如毛泽东所强调的“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而以古代中医药为代表的中国科技成就能否在未来推动中国崛起,就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奋发有为。最后我们一起诵读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去感受那份责任与担当。

上述教学设计主要从四个板块构建复习框架,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联系屠呦呦获奖,进行情感升华;最后通过屠呦呦错失青蒿素专利和“李约瑟之谜”启发学生思考:中国当下正在迅速崛起,中国又该如何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呢?我们历史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总结反思,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与考查日益凸显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论从史出的能力,这对一线教师和学生是巨大的挑战。文章以高三一轮复习人民版必修三《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一轮复习在坚持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强化教材的整合,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并注重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学以致用。

篇4: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关键词]中国古代 科学技术成就 喜怒哀乐 历史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90105

近年历史高考日益注重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历史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这就要求高三一轮复习时不能仅停留在重夯实基础上,一定要对课本整合,做好课堂拓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强化知识对比,深化对知识的内在理解,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升论从史出的水平。笔者引导学生复习人民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一课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考情分析

二、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1】 新课导入:创设情境

播放2015年12月7日屠呦呦女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演讲的视频。

教学过程:屠呦呦演讲的主题是什么?(答案: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礼物)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一改平常复习课的单调乏味,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提问屠呦呦演讲的主题指出,中医药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典范,承载着华夏几千年历史的厚重。但是学生对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可能只有四大发明印象,而教师想从多个角度向大家呈现这段历史。

【步骤2】教科书中的历史:游戏抢答

教学过程:询问学生学案复习情况如何,并通过“大家来找茬”游戏检测基础夯实情况,并提问北宋时期指南针广泛运用于航海的原因,强调一定时期的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

【步骤3】教科书中的历史:归纳特点

教学过程:指导学生看四大发明外传的线路,总结出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一大特点即长期领先于世界。其实四大发明只是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冰山一角,指导学生浏览人教版古代科技成就摘录,并总结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其他特点。

过渡:中国古代科技的璀璨成就,确实让华夏子孙倍感骄傲。但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一直长期领先呢?我们说了不算,看看名家如何看?

【步骤4】名家眼中的历史:探究四大发明对中国、欧洲的影响差别

教学过程:小组合作探究古代中国科技是否真的一直领先于世界和四大发明对中国、欧洲的影响差别

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三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药吃。

——鲁迅《电的利弊》

思考:四大发明对中国与欧洲的影响有什么差别?

误区点拨:切不可认为四大发明没有对中国产生任何积极影响。教师举例说明活字印刷术对中国宋代书院发展、宋明理学世俗化的贡献。

【步骤5】名家眼中的历史:对比古代科技前后发展的差距

教学过程:为什么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没有给中国带来像欧洲一样的社会变革呢?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通过表格数据分析拓展思维。

分析思路:通过材料横向、纵向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在1500年之后中国科技发明明显丧失数量优势,1500年前后中国处于明朝,西方正在进行新航路开辟、近代自然科学逐渐兴起。中国明朝科技成就的落后是明清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一个缩影,进而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探究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步骤6】讲练结合提升能力:2014年全国Ⅰ卷40题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6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其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分析思路:1. 指导学生结合材料分析得出宋应星和牛顿分别代表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和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发展,通过一定时期的文化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来引导学生答题:科技成果出现的背景是取得不同成果的有利条件,科技不同命运要考虑各自的时代背景。2. 指导学生按照“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组织答案。

过渡: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日益落后于西方,阻碍了中国的发展,为此我们感到十分痛心。但是学习历史的目的并非苛求或埋怨古人,更应该是以史为鉴,那当下的中国是什么情况呢?

【步骤7】现实生活中的历史:解读新颖材料

材料二 专利制度的建立对英国工业革命发生有显著影响。研究统计,《专利法》出台后的200年里,英国进入了发明创造的高峰期。1630年,英国最先获得蒸汽机的专利;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680~1689年,登记了53项发明专利;1690~1699年,登记了102项发明专利;1700~1759年,登记了379项发明专利。

由于有专利制度作保障,很多富人投资各种发明创造,这为新发明的市场化提供制度保证。韦伯说,若无1624年的《专利法》,那么“对18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未必有可能”。

——摘自《中国周刊》

问题:新解“李约瑟之谜“,即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

【步骤8】现实生活中的历史:解读新颖材料

未来的历史:复习小结——升华

教学过程:教师通过要点式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课内容,即古代中国科技基本概况,古代科技的特点对比,古代中国科技对中国和欧洲的影响(难点一)。讲练结合突破本课难点之二明清中国科技衰落的原因和明清时期东西方科技区别的比较,新解“李约瑟之谜”。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对中国古代中医药的肯定。正如毛泽东所强调的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而以古代中医药为代表的中国科技成就能否在未来推动中国崛起,就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奋发有为。最后我们一起诵读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去感受那份责任与担当。

上述教学设计主要从四个板块构建复习框架,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并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联系屠呦呦获奖,进行情感升华;最后通过屠呦呦错失青蒿素专利和“李约瑟之谜”启发学生思考:中国当下正在迅速崛起,中国又该如何以史为鉴、继往开来呢?我们历史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总结反思,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升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着力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篇5: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和处理科学技术以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和训练学生正确的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对科技知识的了解,学习中国古代科学家坚韧刻苦的精神,踏实细致的作风,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追求真理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

难点: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用具 电子白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以美国著名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在《中国—发明的国度》中一句话导入。“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 开放式设问:你觉得我国古代的哪些科技发明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被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对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授新:

一、造纸术

【成语故事】“学富五车”你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吗?

战国时有个思想家叫惠施,人称他博学多才、学富五车。原来,他旅行时也爱学习,随车装着爱看的书。其实这些书是一捆一捆的竹简和木牍,一共装了5辆车,“学富五车”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不过,要用现代的眼光看,这5辆车竹简上的字数加起来,顶多也不过我们现在阅读的这本历史教科书的字数。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纸在文化传播上的重要性。那么你知道在纸发明之前人们还曾经使用过哪些材料来记录信息书写文字?这些材料和纸相比有什么样的缺点? 竹、木、骨、帛,(多媒体展示)缺点:成本高,不易阅览收藏流传 问: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纸是哪一时期的?造纸术后来又由谁进行了重大改进?造纸术的改进有何意义与作用?

(1)西汉时期已经有了纸的应用;(2)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多媒体展示:图片一 西汉考古发现的天水放马滩纸质地图 图片二 蔡伦图像

从考古和正史记载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1、知道纸产生的经过:西汉早期出现,东汉蔡伦进行了改进。

2、传播:公元 751 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国发生冲突,阿拉伯人俘获了懂得造纸技术的中国工匠。没过多久,造纸技术便逐渐在阿拉伯世界各地传开,那里开始广泛使用纸张,后又经阿拉伯诸国传到北美和欧洲。

3、影响

材料:在我国的造纸术没有传到欧洲之前,欧洲人使用“羊皮纸”作为代用品。据说抄一部圣经要用300多只羊的皮,价值昂贵。所以,那时欧洲的图书馆,用铁链子把书锁在桌子上,以免丢失;学生在学校里也买不起书。——钱伟长《我国历史上的科技发明》 ①作用:使得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②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二、印刷术的进步

1、印刷术的演进 在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到隋唐时期,人们从印章和拓石中受到启发,把字雕刻在木板上,使它成为反的凸字。然后刷上墨,铺上纸,一张一张地就印成了,它大大方便了文化地传播。

介绍《金刚经》卷子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它墨色清晰,刀法纯熟。

由此得出(1)唐代——出现雕版印刷术

北宋初年刻印佛教经典《大藏经》,所费雕版达13万块,费时12年,清雍正、乾隆时又刻,经版有79036块,梨木雕成,重约480吨,费时4年。

设问:雕版印刷术存在哪些不足?那么后人是如何解决呢?(引出后面的改进)(2)北宋——毕升泥活字印刷术

(3)元代王祯发明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

(4)明代中期,出现铜活字(最大是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

2、传播:

14、15世纪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15世纪德国就在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影响下制成了金属活字

3、影响:

史料链接: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

印刷术被称为“文明之母”印刷术的发明和进步对于世界文明有什么意义?

对于文化的普及,世界文明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及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三、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目前,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已被广泛运用于世界各国的和平建设事业中。航空、航海、采矿、探险都离不开指南针,就是中小学生外出远足旅游,他们的背包中也常常带着一个小小的指南针。

1、指南针的出现 指南针是古代一系列指南器具的总称。【展览馆】展示战国到宋代各种指南器具 ①战国: “司南”

②北宋: a、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一种指南鱼。它用薄铁叶裁成,用地磁场磁化法使它带有磁性,然后让指南鱼浮于水面,就可以指向南方。

b、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③南宋:《事林广记》中,还介绍了当时民间流行的指南装置——木刻的指南鱼和指南龟。④清代:罗盘

2.指南针的传播: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人欧洲。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史料链接: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 ——[北宋]朱彧 《萍洲可谈》

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南宋]赵汝适《诸藩志》

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洲人就不可能实现在文化上和经济上席卷世界的大部。——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马克思:“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问:从以上史料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1)北宋和南宋的书籍里有中国海船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进行航行的记载。(指南针应用于方向测定)

(2)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技术条件,有利于欧洲殖民势力的海外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3)打破了世界的相互隔绝状态,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四、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从“火药名称”入手揭示火药的来源“着火的药”——炼丹 展示古代的火药武器 学生阅读教材,总结火药发明的简要经过,并形成简明的线索,以提高自己的总结归纳能力。

1、火药的发明历程和应用 商周时期:木炭知识

春秋战国:硫磺、硝石知识

汉代: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

东晋:葛洪的《抱朴子 仙药》中已提到“火药”(最早)唐末至宋:火药箭、火炮、火球 明朝:地雷、水雷、定时炸弹

2、影响:

材料:如果没有火药,采矿业无法发展,现代建筑如河道、运河、铁路、公路将难以施工;很多科技的发展也受到窒息,人类的生活势必改写。没有中国发明的火药,欧洲人还得流淌更多的鲜血才能攻破中世纪的封建城堡。火药和火器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另一方面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美国学者 德克 · 海德

(1)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2)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合作探究】李约瑟难题 据有关资料,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只占0.4%。这就是李约瑟觉得不可思议,久久不得其解的难题。

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而诞生于欧洲呢?”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用如下材料进一步说明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把它拿来当饭吃”。

课堂小结: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整个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但在中国,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四大发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今天的中国人已经吸取这个教训,在科教兴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导下取得了一个个科技成果。板书设计

一、造纸术

1、产生经过

2、外传及影响

二、印刷术

1、演进

2、外传和影响

三、指南针

1、出现

2、外传及意义

四、火药

1、火药发明过程和应用

2、外传和影响 作业布置

篇6:中国古代水利成就和历史意义

摘 要:自古以来,农业的命脉是水利,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业基础设施之一,其对种植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兴修水利是农田基本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古代水利;建设古代水利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重视水利问题,而且深知水利对农业的重要。我国从大禹治水开始,几千年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莫不把兴修水利作为一件兴国兴民的大事来抓,水利兴则国兴,发展农田灌溉排水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据史书记载,从进入农业社会开始,我国就有了农田灌溉事业。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是摆脱农业靠天吃饭的必然选择。“治国先治水,治水即治国,是鲧所以亡,禹所以兴也”。管子说:“除五害之说,以水为始。请为置水官,令习水者为吏„„”,也就是说,要在中央政府内设置专管水利的官员,令熟悉治水业务的人来担当,并且要配备一些技术人员具体组织和指导施工等等。防治水害,兴修水利,由于农业是最主要的经济部门,发展水利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古代水利建设的重要成就

秦汉以来,我国的灌溉事业在其规模和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发展。其中一些已经经历了2 000多年的运用考验,至今仍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2.1 都江堰,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灌县附近的岷江上。这是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李冰任蜀郡守后,领导群众修筑的。将离堆凿开,使岷江变为两股,以分水势,既解除了岷江水害,又可使成都大平原得到灌溉和通航之利。其规模之宏大,治水方法之科学,技术成就之高超,在当时水利技术史上是罕见的。经历代整治维修和解放后大规模改建,至今仍灌溉着数百万亩粮田。成为世界上最古老、发挥效益时间最长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有了都江堰,成都平原“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成为富有的粮仓,享有“天府”的称号。

2.2郑国渠,战国末年,秦用韩国水工郑国,在关中开渠以沟通泾、洛二水,即所谓郑国渠。渠长150多km,灌溉关中平原。渠两岸的“泽卤之地四万余顷”,变成“收皆亩一锺”。从此“关中为沃野,无凶年。”当时关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a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生动描绘了在郑国渠等灌溉渠的淤灌下,关中平原农业发达、经济繁荣的情景。

2.3 芍陂(安丰塘),春秋时期楚国楚庄王在位年间(,楚国劳动人民在今安徽寿县南面兴建了芍陂。这是个大似湖泊的水塘,塘堤四周设有36道门,72道涵。它接引了六安山区流来的水,形成一座周围60多km的蓄水库,可以灌溉万顷农田。现在它成为淠史杭水利综合利用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2.4 圩田是太湖以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农田的主要灌溉排水形式,至唐末已有相当大的规模。据当时人李瀚的记载,苏州、嘉兴屯田最发达。其中,“嘉禾土田二十七屯,广轮曲折,千有余里”。北宋范仲淹曾描述当年圩田的规模和技术:“江南旧有圩田,每一圩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涝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以上只是较为著名的几例,其他诸如河南南阳六门堰、湖北宜城白起渠、安徽芜湖万春圩、政和圩、新疆等地坎儿井、汉武帝时引洛河水灌溉重泉龙首渠、黄河大堤、江浙海塘等都在我国农田水利史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代水利建设的主要特点

3.1 注重科学规律

四千年的水利建设中,我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和在世界水利史上长时间的先进地位。中国不仅形成了不同于其他文明古国的独具一格的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传统,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科学技术体系。“左准绳,右规矩”、“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的大禹治水原始测量技术;鱼嘴分水、飞沙堰溢洪、宝瓶口控制引水的都江堰无坝取水枢纽;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政府大力推行放淤,短短几年间放淤面积达到250km2以上,并有总结性专著出现,此后放淤和淤灌在北方各省民间流传下来。

3.2 尊重自然规律

一是气候条件。受水资源条件的限制,“北方水土之性迥异南方”。由于政治或经济的需要,在今河北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二是借鉴历史,作出相应的改进。例如汉晋时期,淮北地区就曾反复出现丰水和枯水的情况,当地水利工程也曾借鉴历史经验,相应地采取或注重灌溉,或在发展灌溉时注重排水的工程调整。三是地形条件。对各种地形水源条件下的灌溉排水类型古人有系统归纳,元代著名农学家王祯在其所著《农书》中指出:“地上有可兴之雨,其用水有法”,有引江河水的渠道,有蓄水的陂塘。渠道陂塘工程都有闸门、涵洞来调节水量,以利自流灌溉。

3.3 重视制定水利法规

水利建设中,古代也重视制定专门法规。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兴建六辅渠,还同时制定了“水令”,是我国第一个灌溉管理制度。唐代《水部式》是现存最早的全国性水利管理法规。北宋在王安石变法时期对于兴修水利特别重视,熙宁二年(1069年)曾颁布《农田水利约束》,这是中央政府为促进兴修农田水利工程而颁布的政策性法令。古代水利建设的历史意义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没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就会造成人心惶惶,引起社会动荡。2002年下半年的粮价上涨所引起的全国性的物价上涨还令人记忆犹新。农业作为主要靠天吃饭的行业,水利在其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大涝或大旱都会对农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古代如此,现在也如此。无论是各级政府还是农民自己,都应认识到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其高效产出离不开各方面的协同合作,而水利设施的建设尤其如此。政府在重视修建大型水利设施的同时,要兼顾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要加强对基层政府利用水利资金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国家应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通过提供补助鼓励农民自力更生兴修水利。政府要充分发挥政策激励的作用,制定关于个体或组织修建小型水利设施的有关优惠政策,鼓励有修建意愿的单位和个人,并给予一定的补助,本着“谁修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中小型水利设施和节水灌溉工程。宋朝神宗时代的做法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神宗即位,志在富国,故以劝农为先。1068年11月,正式颁布《农田利害条约》,„„,民修水利,工料自筹,若工役浩大,民力不能给者,许贷常平仓钱物给用。此令一行,四方争言水利,古陂废堰,陆续兴复。”这充分说明政策在激励农户修建水利设施方面的巨大作用。农户本身要加强对水利设施在种植业发展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积极自愿地修建一些小型设施,并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节水意识。尽管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较少、水资源污染严重、水利设施老化,已有的水利设施利用效率低下,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进行水利立法是必要的,尽管我国已经颁布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相关法律,但实施的效果非常有限。鉴于我国人均水资源贫乏的现实,有必要制定节约用水的相关措施,并结合经济手段控制水的使用量。采取相应措施引导农民使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同时配以相应的奖励手段,调动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篇7: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天然气、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正逐步对传统的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形成替代。

产业竞争格局报告》

(1)煤炭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存在着瓦斯、水、火、煤尘、顶板等自然灾害及多种安全生产隐患,对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造成一定威胁。国家相关部门对煤炭行业安全管理的力度不断加大,要求各煤炭企业要认真落实国家相关煤炭安全生产政策,着力提升采掘机械化水平,优化生产系统,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旦发生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势必对煤炭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带来重大影响,并带来相应的经济损失。

(2)煤炭运输长期制约行业发展

我国煤炭的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路,或单方式直达运输或多种途径联合运输。由于我国煤炭消费基地主要在东部地区,而煤炭的生产与供应基本在中、西部地区,并且煤炭生产逐步向西北部地区转移,这种错位布局导致我国煤炭运输基本上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因此,我国的煤炭运输主要依靠铁路运输,据中国煤炭资源网统计,我国铁路的煤炭运输量占全国煤炭运输量的70%以上。因此,运输问题成为制约未来中国动力煤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西部地区不断发现新增资源,但是由于西煤远离内地市场,运输成本过高,运能有限等约束西部煤炭业开发利用。虽然我国在增加铁路运力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努力,但铁路运输能力仍不能完全满足煤炭运输的需要,运力短缺的局面在近期内仍然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3)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对煤炭的替代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天然气、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和绿色能源正逐步对传统的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形成替代。2011 年,我国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七个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全面启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种趋势可能导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下降。

(4)煤炭资源开发面临技术和环保瓶颈

篇8: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一、乐学律学方面,以及自唐宋以降对于民间俗乐的极大关注

1. 乐学律学方面

春秋战国时起,古、新两种音阶并存和确立的判断;两晋南北朝时期对何承天“新律”、苟勖笛律的解释;隋代出现八声音阶,以及关于清商调音阶的判断;唐代燕乐二十八调问题的提出,并联系后世乃至现存的古老乐种,如西安鼓乐、福建南音、智化寺管乐等;中国历史上三种律制并存、异律并用的判断,等等。

2. 对民间俗乐的关注

唐宋以降民间俗乐诸多乐种的论述,不仅资料工作扎实,而且常常自先代牵线联系,创见迭出,如唐代的曲子,宋代的词,直到明清的小曲等,不仅将它们看作纵向发展的历程,而且分析它们和说唱、戏曲之间的血肉联系;宋金元明清时期的市民音乐,包括艺术歌曲、说唱、乐器和器乐的论述;宋金元明清时期的戏曲艺术,包括诸多剧种、声腔的发展历程,而且包括自先秦以来逐渐成长的线索 (散乐、百戏、歌舞戏、院本、杂剧、南戏等) ;对元杂剧、南北曲等的曲调与唱词的关系,从语言音乐学的高度具体分析其特点,并指出与西方音乐特点的区别;在中国传统音乐中,阐明同一曲牌经过变化表现不同内容,对“一曲多用”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肯定,等等。此外还有关于《诗经》和楚辞的曲式因素的分析;汉代相和歌、大曲曲式的分析,并和后世乃至现代的有关资料相联系;乐器方面对琵琶沿革的探索;自周代以降贯穿各个历史时期的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关注,等等。

在《史稿》中,杨先生还相当广泛地吸收了近现代学者的学术成果,这是其视野开阔,重视学科交缘的结果,也是其历史观念发生趋向唯物史观的变化、研究范围扩展的结果。其中重要的学者有:李纯一、曹安和、郭沫若、王国维、钱南杨、陈汝衡,以及日本学者林谦三,等等。

二、音乐史的著述中有音乐

以往的很多同类书籍也好,现在的同类书籍也好,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大量的书面材料影响下,片面强调雅乐和其乐律的重要性,陷入没有音乐的历史缺陷中。在没有原始音响资料和流传下来的乐谱资料有限的情况下,《史稿》采用了正确而有效的手段来解决这一僵局,效果十分明显。第一,通过一些有限的文献记载来分析和推断当时的某些音乐品种形式结构的面貌,比如说通过有关汉“相和歌”和“相大曲”中“解”、“艳”、“趋、”“乱”等音乐术语的文献记载来分析、推论“相和歌”和相和大曲中的若干曲体形式、艺术手法,或者通过对有关唐代坐、立部伎和唐代大曲的文献资料及诗歌的记录来分析推论唐代大曲的曲式结构等。第二,通过较晚时期记录下来的乐谱来看较前时期的音乐。如在古琴方面可以通过明朝才出现的乐谱翻译来推知汉代古琴音乐方面的一些情况,琵琶方面可以通过清末琵琶谱来推知元代琵琶音乐方面的若干成就等。第三,通过近现代仍然在民间流传的古老音乐曲种、乐种的挖掘来探索古代音乐的历史变迁,例如对清末“弹词”艺术,就正是通过对近现代仍然流行的一些曲调来进行研究的。这样音乐史便发出了声音。

三、对古代乐器的重要研究

古代乐器是音乐考古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涉及经济、地理、政治、历史、文学、科技等诸多学科,同考古学中的其他分支一样,其研究方法要遵循“历史第一”的观点,科学地运用与之相应的原则、方法。由于古代乐器的研究对象主要为考古所挖掘的实物,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中要注重历史各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演变及文学作品的表现同步的考证原则,使之与生产力相适应,与政治制度相对应,与文学作品相呼应,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古代乐器研究的真实、可靠、科学。

我国古代的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人们只能制作出简单的乐器,材料多为动物的骨头或者是陶、竹、木等。青铜器的出现促进了乐器的改进,原有的打磨更加精细,出现了笙、箫、编钟、编罄等。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水平提高,代表乐器是笛子。秦汉时期出现了排箫、羌笛、琵琶等乐器,表明多孔多弦乐器有很高的工艺要求。唐代长安城是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之一,随着外来音乐的融入,乐器品种多达三百种。引人注目的是两种拉弦乐器。一种是扎筝,有七条弦,一种是奚琴,有两条弦,均用竹片擦弦。后者是今天胡琴的前身。宋代科技更为进步,乐器改制较多。此时的奚琴改为嵇琴。元代承金制,带有明显的元代标志的有马尾胡琴、三弦、唢呐、火不思、云璈(云锣)、兴隆笙(管风琴)等。而明清两代主要是以戏曲伴奏乐器为主,主要有笛子、唢呐、笙、琵琶、阮、锣、鼓,胡琴也细分为京胡、板胡、马头琴、高胡等。

文学作品中留下了大量的古代音乐、古代乐器的痕迹。西周“五声、六律、十二宫、旋相为宫也”,完成了十二律和七声音阶。《诗经》中记载乐器有几十种之多,《论语》中有“鼓瑟希”、“闻弦歌之声”,《墨子》中记有“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为乐也”,屈原的《九歌》,司马迁的《史记》等都留下了古老的余音。曹丕《燕歌行》中有“援琴鸣弦发清商”;阮籍《咏怀》诗中云“起坐弹鸣琴”、“箫管有遗音”;唐诗中更多见“羌笛”、“胡茄”之声,又有白居易的《琵琶行》;《孔雀东南飞》中有“十五弹箜篌”;《宋词》、《元曲》中音乐、乐器散布其间,《马可·波罗游记》则描写了胡琴的美妙之声。文学作品中留下了古代乐器演变的轨迹,也弥补了音乐考古中的空白,同时为考古提供了有利的佐证。

参考文献

[1]冯文慈.《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的历史性成就及其局限——在纪念杨荫浏先生诞辰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人民音乐, 2000.1:15.

[2]宋新.读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史学月刊, 2003.11.22.

[3]吴毓清.《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读后.文艺研究, 1982.1.12.

篇9: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1.造纸术。

西汉早期,有了用麻做的纸。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早期绘有地图的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东汉时期,宦官蔡伦于105年改进造纸术,制造植物纤维纸,后人称“蔡侯纸”。后来,造纸术传到朝鲜、越南和日本,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印刷术。

隋唐时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400年,宋元时期已有套色印刷技术。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欧洲。

3.指南针。

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制成“司南”。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4.火药。

唐朝中期的书籍最早提到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1.天文历法成就。

商朝甲骨文里留下了日食、月食的记录。周朝观察天象更精细:《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了日食,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夏历”相传来源于夏朝。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定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北宋科学家沈括创制了“十二气历”。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成的《授时历》,测定一年为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比现行公历确立早约300年。

2.医学成就。

春秋战国之际,名医扁鹊总结出的望、闻、问、切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的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创编医学体操“五禽戏”;东汉的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世尊他为“医圣”。唐朝杰出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在我国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尊他为“药王”。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00多种,医方10000多个。

3.数学方面成就。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现代初等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的大部分内容。南朝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利用和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即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1000年;他还写了数学专著《缀术》,在唐朝被用作学校的课本,后来传到日本、朝鲜,也被用作教材。

4.地理与地震研究成就。

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出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著有综合性地理学专著《水经注》。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学巨著,书中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早于欧洲约两个世纪。

5.建筑方面成就。

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700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桥。唐朝都城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明成祖时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北京城,城中心的紫禁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明长城更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

6.农业、手工业论著。

北朝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北宋沈括著有《梦溪笔谈》,是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珍贵遗产。明朝徐光启的代表作《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明末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篇10:中国古代煤炭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

1 夏商周三代玉器的种类、工艺特色与艺术特征

1.1 夏代玉器的种类,造型与工艺特色

公元前2070年,大禹的儿子启开创了子承父位的世袭王朝制度,开始了“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转变,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王都河南偃师。这标志着中华大地上的远古人类开始跨进文明的门槛,古老的民族制度被国家所替代。据古代文献记载,夏朝是一个崇尚玉文明的国度。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考古研究人员对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出土的玉器形制庄重,风格独特,超凡脱俗,证实是夏代玉器的典型代表。

1.1.1 玉器种类

礼仪类:有玉圭、玉璋、玉琮、柄形饰等,为王室专用,烘托出贵族气氛。

装饰品类:有玉珠、玉镯、玉管、嵌绿松石兽面纹牌饰。

兵仗类:有玉戈、玉钺、玉刀、玉戚。

生产工具类:有玉铲、玉斧、玉镞。

1.1.2 玉器造型

主要为几何形器物,以直方形为主,如玉圭、玉刀、玉斧,大多数光素,无纹饰。柄形饰为创新玉器,造型为商、周同类玉器开了先规,是夏王朝的重要发明。造型分为二式:一式为长方棒形,光素;二式玉柄,可分上、中、下三组兽形纹,装饰两组浅浮雕似花瓣纹,兽面用双阴线与浅浮雕相结合的技法精心雕成,线条自然流畅,典雅庄重,工艺极为精美,不亚于现代玉雕技术。经文物专家鉴定,夏代的玉柄其作用类似于现代权杖,是夏王朝最高权力的象征。

镶嵌玉器的典型代表为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以青铜饰牌为衬底,其上用数百块各种形状的绿松石薄片(眼球小片为圆形、稍凸起)镶嵌而成饕餮纹图案,饕餮双目挣圆,鼻与身脊相通,两角长而上延,卷曲似尾,所嵌各形绿松石相互接合,工艺精巧,制作精细,美学内涵丰富,是夏朝典型的铜镶玉工艺,开青铜器上镶嵌绿松石工艺之先河(见照片1)。

玉戈造型规范,分为二式:一式为尖锋,双刃,援与内相连处有叙线纹,无中脊,内上一孔,保持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玉戈的造型特点,是龙山文化(黄河流域)玉戈的延续;二式为尖锋,锋前端略起一段中脊,内部窄短,穿一孔。二里头文化出土的玉戈最长可达43厘米,器形之大,应该是典型的兵杖玉器。

玉钺造型分为二式:一式为长方形,两侧边缘出脊齿,刃略作弧形,是龙山文化(距今4500年~4000年)玉钺的延续;二式为创新型,整体近圆形,顶端较圆,两侧直,有数个脊齿,弧刃分成四连刃,从现代力学原理分析,短形四连刃的砍杀力会相对增强,每段为双面直刃,中间有一大孔,重要的考古价值在于为商周同类器型开了先河。

玉刀造型为长条梯形,分为三式:一式为长条梯形;二式两侧出脊齿;三式两端均刻以交叉的直线阴纹组成的细网络纹,平行于刃部的长直线纹,刃宽最长可达65.2厘米,是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石刃的延续(见照片2)。

二里头文化遗址发掘的夏代玉器中,兵杖类玉器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以出土的实物为证据,突出地反映了“以玉为兵”的历史事实和“轩辕之时,神龙氏世衰,诸侯相侵伐”的炎黄之战,黄帝蚩尤之战,共工颛顼之战的氏族社会末期社会战乱的实景。战争的结果是强大部落兼并弱小部落,社会开始向部族融合统一(国家形成)迈进。玉戈、玉钺、玉刀是作为兵器形成出现的三大类型“兵杖玉器”,出土的实物证实,夏王朝是经过腥风血雨的长期战争,才得以建国执政的,象征的是夏朝君王的军权和战争的胜利与凯旋。玉器所反映的是战争与征服特殊的文化形态。

1.1.3 工艺特色

夏代玉器的加工工艺有了很大进步,除了继承新石器时代的石质工具之外,开始使用金属工具,在玉料的切割、钻孔、镂空、纹饰、边饰等工艺上有自己的特色。夏朝在玉器开片加工时使用了金属线,玉器钻孔技术有了很大提高,玉器上的孔是用金属钻,实心钻钻成的,管钻钻出的孔径变化不大,管壁平直。如二里头文化发掘的玉琮、玉箍,孔洞制造得非常工整;在片状器、筒状器上开始出现镂空玉器。边饰在夏代玉器中,表现为对玉器边缘进行加工,形成复杂的凹凸形状,纹饰主要有直线纹、云雷纹、兽面纹、斜格纹。云雷纹主要见于玉圭;兽面纹,橄榄形眼眶是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石家河文化虎形玉环的延续,宽鼻阔口形态是龙山文化玉器兽面纹的蓝本,重要价值是为商周玉器青铜器兽面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夏代玉器工艺规整,表面光滑,在阴线纹的刻法上,根据线纹形式的不同需要,在玉器表面刻画出条条细阴线,称为“勾”法;在阴线沟槽的一个立面,用砣轮向外拓展,形成较宽的斜坡面,称为“彻”法,即“勾彻法”。它使两条平行阴线产生差异,具有层次感与活跃感,是勾彻法的工艺特色。与新石器时代玉器的阴线纹比较,形式美上有了较大进步,并为后世数千年玉器阴线纹工艺技法奠定了基础。

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第一个朝代的夏代玉器,是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历史总结,其造型(柄形饰、玉戈、玉钺、玉刀)与纹饰(兽面纹)成为其后商、周玉器制作的根据,其成果为商周玉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史学家研究夏代玉文化和中华民族文明史的起源提供了实物证据,在历史交替时期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和价值是不容置疑,功不可没的。

1.2 商代玉器的救量,分类,工艺与艺术特征

公元前1600年,商汤(甲骨文称大乙)灭夏,建立了商朝,都于亳(今河南濮阳)。商王朝“不常厥邑”,曾五次迁都,自盘庚迁殷后(273年)便稳定下来,长期安居,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诸方面都有发展,文明的进程大步向前推进,玉器制造呈兴旺发达之势。历史、政治背景是古代玉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商王朝政权的建立与巩固,决定了商代玉器走向国家高度垄断的局面,成为以国家政权为核心的垄断制造业。

1.2.1 商玉数量

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历经近80年系统化、科学化的考石发掘,在殷墟安阳出土和传世的商代玉器数以万计。一座妇好墓出土玉器计有755件。殷商时期王室、诸候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众多礼祭活动中,因对玉器有大量的需求,使殷成为全国各地玉匠集中,玉器生产的集中基地,生产的玉器,品种繁多,数量极大。《逸周书·世俘解》曰:“商王纣取天智玉琰五,环身厚从自焚,凡厥有庶告,焚玉四千,凡武王俘商旧玉亿有百万。”商王朝在统治的五百年间究竟制造了多少玉器,实在是难以估算,没有人说得清,已成为千古之谜。

1.2.2 玉器分类

商代玉器品种繁多,可分为礼玉类、仪仗类、装饰类、工具类、用具类和艺术品类。

(1)礼玉类。商代是礼器系统开始形成时期,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其一,具有鲜明的王权特征,为最高统治者天子和上层集团专用;其二,具有独特的等级特征,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等级制度。品种有玉璧、玉琮、玉璋、玉琥、玉圭、玉璜、玉瑗、玉簋等,是新石器时代祀神玉器的传播和延续(见照片3)。礼用玉器因具有代表神灵的功能,形制一般不会轻易改动,其造型已成为千年不变的定势,其中玉簋为礼器中的新品种,为食器,即大碗,但绝非寻常之物,典章中有明确记载。《礼记·曾子问》曰,“天子赏、衤帝、郊、北、社五大祀之祭, 簋既陈”。得知簋为朝廷重大礼器,乃天子、王侯祭祀宴飨之具,为传世之宝。据史书记载,往往成偶数出现,从殷墟妇好墓发掘的玉簋出土时置于椁顶的东西两侧,证实了这一礼数。出土的玉簋为和田玉琢制,器形规矩,侈口鼓腹,有矮圈足,表面光滑圆润,纹饰(饕餮纹、云纹、月纹、雷纹)明快简练,为前所未见之玉器。艺术特色上表明商代礼玉的琢制水平已达到高超的艺术境界,时代特征上是商玉典型的断代标准之器,属商代当之无愧的国宝。

(2)仪仗类。品种有玉戈、玉钺、玉戚、玉刀、玉矛、玉援等,系三代(夏商周)重器。大多数形体较大,制作精良,打磨光洁,边刃较薄,于实用无缘,为仪仗玉器。其中玉援铜内戈,是铜玉结合的新品种,是青玉与青铜艺术有机结合十分精致完美的艺术品,是商代仪仗玉器的创新,一件商代传世的珍贵文物。

(3)装饰类。玉器从一出现便成为审美文化的开创,最早出现的玉器是人身装饰器,在我国造型艺术中始终是重要门类。商代装饰玉器分为两类:一类为专门用于人身装饰的,有冠饰、头饰、臂饰、挂坠饰、串珠饰、牌饰等,具代表性的是一套编珠鹰鱼组合头饰,由一枚雕鹰玉笄,琢有“大示它”三字的一条大鱼,十七条小鱼和十八颗绿松石组成,颇具特色;另一类是装饰在各种器物上的玉件,有长条形饰、柄形饰、圆箍形饰等。

(4)工具等。商代玉工具有玉斧、玉镰、玉铲、玉锛、玉槌、玉凿、玉纺轮等。大多数并非实用工具,为象征之物。其中妇好墓出土的曲背玉镰,用和田玉琢制,镰身成拱曲形状,中脊外凸,上下有刃,前端犹如镞尖,后部向内弯曲,钻有圆孔,不安装手柄,长为13.8cm,宽1.8cm,厚0.3cm,从规格上分析,仅是一件象征形器具。商代农耕尚处于初级阶段,出土的玉镰刀造型在今日农村随外可见,几千年来,一直延续,令人叹为观止。

(4)用具类。商代玉制用具是最早的日用工艺品;有玉梳、玉弭、玉调色盘、玉扳指、玉马具等。具代表性的实用工艺品为玉梳,其上部为装饰部分,雕刻一对鹦鹉,两只鹦鹉低首私语,相对而立,神态亲昵,显得温和、平静,可见商代玉匠对动物神情把握得非常准确、到位;下部为实用造型,梳背与梳齿,背上有孔,可用于装饰,梳齿有15枚,自梳背处向外稍作放射状排列,是商代玉器用具艺术创造和实用相结合的成功典范,中国玉器的生活化起源于商朝,并为其后秦汉唐玉器大规模走向社会生活打下了基础。

(5)艺术品类。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一,玉雕人像艺术品,是从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大汶口文化,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大溪文化中的玉人继承发展而来。玉人(用圆柱体和田玉)有傲首站立,有踞蹲的,有男有女,有正有侧,服饰、发型各异,有的纹饰华丽,有的简朴稚拙,艺术特征为追求写实、讲究变形。商朝社会出现了帝王,在艺术品上,开始从崇拜神转向崇拜人,这一新的理念在玉雕人像中体现得较为明显(见照片4)。其二,玉雕神怪形象艺术品,主要有玉龙、玉凤、怪兽、怪鸟等。商代玉龙是从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流域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考古发掘的龙胎玉块祖形的演变,在造型和纹样上有较大的变化,多呈圆形卷曲状。商早期玉龙为素身、有纹样,表现为简朴;商中期玉龙开始有蘑菇形耳和鳞,云纹出现;商晚期玉龙有齿牙之形,出现两只龙足,龙形璧,龙形块,龙形佩是代表性玉器。其三,玉雕动物形象艺术品;大致可分为兽类、两栖类、爬行类、禽鸟类、昆虫类、鱼类。总体特征表现为造型逼真,结构合理,形神姿态准确、优美、生动,显示了动物内在的生命力。

(6)工艺特色。商代玉雕工艺有了较全面的发展,表现出独特的工艺特色。在玉器的线条上表现为棱角分明,轮廓清晰,细节突出;在玉器的造型上做到规矩、严格、真切,鲜明地体现出玉器整体的完美。玉器常见的装饰图案,多作二方连续排列,以双阴线为主。有方格纹,呈斜方格形,排列时以角部相接。重环纹,呈“D”形,方折“S”形。双线折线纹、较复杂,表现在一枝主干上向一侧牵出方形折钩。单阴线纹:有联弧纹,将两个弯弧相连;鱼鳞纹,在几条平行长直线间琢出等距弧线,表示鱼鳞;人字形纹,表现为多个“人”字重叠排列;折线纹,表现为单线,双线折线纹在转折处构成很大的角度,较方较硬,特别刚劲有力,近似折直角,即“折铁钱”,是商代独特的工艺特色及断代依据。玉器的边饰分为两种,一种为凹凸形的装饰边带,呈二方连续图案,多用于平面形状的玉礼器和圆雕动物的脊背;另一种为动物形玉器的边缘或表面,随动物造型进行边缘变化。

(7)艺术特征。商化玉器的艺术特征表现为对玉质的追求(和田玉),造型的追求,左右对称的追求,装饰效果的追求,器物象征灵性的追求和创新的追求。将阴阳刻线,浅浮雕和圆雕有机结合起来,制作出的礼玉器端庄、典雅,玉雕饰品雍容华丽,人物、走兽、花鸟惟妙惟肖,总体上具强直古拙的韵味,别具风格,有纹饰图案的玉器成为当朝的时尚,深受人们的喜爱。玉器、玉雕以杰出的成就成为中国古代玉器史上的一面旗帜,三代玉器的艺术高峰。

1.3 西周玉器的种类,分期,工艺创新与艺术特征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发伐纣灭商,建立了西周,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周成王姬诵执政以后,确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军事、经济、礼乐、典章制度,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成、康、昭、穆王统治时期,进入盛世,玉器玉雕业在继承夏商玉器的基础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发掘的2000余座西周墓葬中,已发掘出玉器近万件,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陕西,河南周势力的中心地带及山西曲沃天马曲村,山东济阳刘台子、甘肃灵台白草坡、岷山县东山,四川广汉中心乡,北京昌平琉璃河、白浮、房山,安徽屯溪,江苏句容,金坛等周的势力范围内,加上西周的传世品,其总量相当可观,并且玉质优良,种类齐全。

1.3.1 玉器种类

可分为礼仪类、装饰品类、动物类和生产工具类。

礼仪类:西周是玉器走向礼制化的时代,社会讲究礼仪,宗法制度等级森严,为了适应社会礼仪的需要,在礼器制作方面较为严格;有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玉璜、玉琮、玉钺、玉戚、玉匚也、玉覆面、玉握圭壁组合、玉冶、牙璋等。其中玉匚也、玉覆面、璧琮组合、圭璧组合为创新品种,玉璧、玉圭、玉璋、玉璜雕琢十分精美。

装饰品类:有玉块、玉环、玉珠、玉管、玉璇玑等,以几何型为主,其中结构复杂的组佩是装饰品具代表性的新品种。

动物类:玉佩、玉饰有玉虎、玉牛、玉马、玉熊、玉龙、玉羊、玉鹰、玉鹿、玉兔、玉鸽、玉乌、玉龟、玉蝉、玉凤、玉贝、兽面、龙凤合体等。

生产工具类:数量明显减少,有玉斧、玉刀、玉铲、玉凿、玉匕等。

1.3.2 玉器的分期

大致可分为早期和晚期。

早期玉器(周穆王之前)因受殷商玉器的影响,在种类、造型、纹饰、工艺特色诸方面表现为广泛的相似性,二者有时难以区分。

晚期玉器(周穆王时期)正值甲骨文“潇洒、圆润、飘逸”的时期,正是周穆王车辙马迹遍天下“征伐西戎”并获大胜,明于朝政,治国有方的时代。特殊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玉器的艺术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突出表现在装饰线纹上,玉器的双阴线保持早期繁复的结构,线形变成宽和窄两条线,宽线用“彻”法刻成,窄线由“勾”法雕刻,使线条,线形更为卷曲柔美,别开生面;圆润流畅,颇具特色(见照片5)。

1.3.3 玉材玉器工艺创新

西周玉器在玉材上仍保持商玉用和田玉(透闪石质)的特点,在颜色选择上比商代玉器广泛,和田羊脂玉、白玉、青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只要是和田玉,所有颜色皆用。西周玉器业对和田玉的应用,处于“小高潮期”,当朝特别重视和田玉质色纯净,表里如一,温润坚韧的特性和审美价值,从玉器工艺学角度分析,应该是从西周时期开始的,并为其后历朝历代广泛应用和田玉打下了工艺学基础。

西周在复合材料的工艺创新上有突出贡献,在河南三门峡虢国墓中发掘出土的玉柄铁剑可为实物证据,该剑是在承袭商代玉铜、青铜复合材料工艺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西周玉与铁的结合,在中国玉器史上首开此类复合材料工艺之先声。

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中,西周的创新玉器较为突出,且数量多,造型独特,纹饰优美,最具典型的是人龙合体纹璜,二人首与三龙合体佩,造型新异、奇妙、罕见,其文化内涵与龙神的人形化和周代敬拜龙神活动相关。

1.3.4 工艺艺术特征

主要表现在玉器的纹饰,线纹技法上,流行用双勾阴刻表现纹饰,玉器更细小、时尚。开创了一面坡粗线与细阴线镂刻技术,创造了斜刻新工艺手法,使琢工更精湛。西周玉器纹饰与商代完全不同,向繁复和图案化方面发展。多用双阴线勾撤法,多弧线,勾撒的坡度较大,纹饰弯化转变,如双钩垂直阴线,不再是两侧压地,而是一侧压地,另一侧保持为阴线。一改商朝板状体玉器纹饰的平面化,赋予人层次感,曲线具有韵律。其特色是在直沟外侧有整排的细阴线,表面与斜面磨光,使反光度各异,使人有莹润之感。玉器上常见的纹饰有20多种,以写实的纹饰为主,由单个纹饰构成完整花纹,以鸟纹(为固定的侧面装饰图案),龙纹、人物形纹、动物形纹(兽纹(兽面眼部为“臣”字形、方环形)鹿纹、兔纹、象纹、鱼纹、蝉纹较多见),装饰性纹饰(云纹、雷纹)一般不受器形局限,可随意为之。

西周玉器的线纹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阴线纹、线条简练、刀法刚劲有力;二类是双阴线纹,线条繁复,转弯处呈弧形,刀法刚柔相济。每类线纹可分为二式:单阴线,一式为较细的阴线,二式为较宽的阴线,线形的纵剖面为凹形;双阴线,一式为同宽双阴线,二式为由宽、窄两条阴线组成。

西周玉器重视对纹饰的布局、线条渐趋繁复、弯线条增多,较多地使用长弧线。纹饰线纹采用“外线”(“彻”法的宽阴线)围绕“内线”(“勾”法的窄阴线)的“彻”与“勾”二法同用的造型方法,多使用了勾连线条进行装饰,表现为弧线勾连、环线勾连多种样式,变化出新、畅朗委婉,别出心裁。其纹饰、线纹的形式美,是中国玉器纹饰线形曲线美的真正发端,清丽尔雅,回旋转折,卷曲流美,达到了玉器纹饰曲线美与和田玉温润美的审美品性的统一,在玉器造型与纹饰的处理上既多样变化,又整体统一。多样变化达到了玉器丰富、耐看的视觉效果;整体统一体现了玉器内涵丰富、对称、平衡、和谐、完美的形象。重要的艺术价值为其后春秋、战国玉器造型、纹饰、线纹技法与风格开了先河、达到了三代(夏、商、周)玉器形式美的高峰。

2 夏、商、周三代玉器的主要成就与礼玉文化

2.1 夏、商、周玉器的主要成就

我国夏、商、周三朝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解体后相继出现的三个奴隶制国家,玉器在礼仪、祭祀、装饰、美身、生产工具、艺术等社会生活诸方面占据主流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纵观考古发掘出土的数以万计高品位的三代玉器,令我们惊叹,在夏、商、周三朝的1300年间,我国玉器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达到了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又一个鼎盛期。玉器的造型进一步成熟、精美、玉雕技艺更加高超、精湛;礼仪用玉的强化和人身装饰、器物装饰用玉范围的扩大,创新玉器的出现(玉簋、玉匚也、人龙合体纹璜),是史前时期无法比拟的。国家殿堂上仪仗用玉和玉器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全新开发,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中华玉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表现为:

其一,奴隶制国家的建立,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国家的垄断,政治统治的需要,为玉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玉器创作、创新不受史前时期南北两系的限制,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富于变化;创作方法集南北各地、各代玉器艺术之大成,使造型纹饰的变化与统一取得完美的结合,并逐步加以完善,取得了卓越的玉器、玉雕艺术成就。

其二,在意识形态方面。夏、商、周三代社会已经从原始社会的荒原中走了出来,对鬼神的信仰开始有所松动,理性的因素已欲萌发。史前时期被认为神圣不可亵渎的玉,开始走向了社会生活,多样统一(变化统一)这一对立统一辩证法根本规律在玉器艺术形式美中开始体现,崇尚自然,追求真实,突出神韵的玉器脱颖而出,为三代玉器、玉雕艺术打开了通向无限广阔,建功立业的大门。

其三,在开拓创新、物质、精神文明方面。在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历史中,三代创新型玉器极为突出,表现在对新材料、新工艺、新题材的创新,并且数量多,质量好,造型纹饰(双龙首纹璜、双人首纹璜、人龙合体纹璜、玉匚也、柄形饰、龙首纹、龙鳞纹)标新立异,丰富优美,多彩纷呈。如创新型玉匚也,造型源于青铜匚也,匚也为盛水器,用于盥洗,三代时王公贵族洗手,以匚也盛水,自上而下浇之,谓之“沃”,双手接水洗涤时,污水流入其下的盘中,这一过程称为“沃盥”。用玉匚也和玉盘二器具洗手,可以避免用水的第二次污染(见照片6、照片7)。由此可见,几千年前,在三代王公贵族生活中所体现出的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按现代时尚说法,为节水环保型洗手玉器。充分反映了三代玉匠在继承新石器时代玉器基础上的开拓创新的精神。

2.2 三代玉器格调统一的礼玉文化

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统一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之中,有自己独特内容与独特风格。三代(夏、商、周)玉器在整体上呈现出具有代表性的独特时代风貌,表现为礼制化风格。夏、商、周三代玉器与政治、宗教、道德、文化融为一体。体现血缘制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以礼玉文化为特点,通过用玉,达到维护与巩固夏、商、周三朝统治体系与制度的目的,进入最高的“礼”的境界。表现为以玉作六瑞、六器。《周礼·春官·大宗伯》中云:“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候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道德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玉的“道德楷模说”起源于三代(夏、商、周),以礼用玉,以玉节礼,玉组佩与礼、德、温、润相结合。三代玉文化与“君子比德于玉”的伦理准则和社会习俗密不可分,君子有德,玉亦有德,两者可媲美,佩玉于身便是最好的照应,有力地促进了玉佩的发展。商、周时出现了以璜、珩、环及其它佩玉组成的垂直悬挂佩玉体系,玉佩件由单一变为复杂,由少增多,整套玉佩由短变长,分为上、中、下三部分,长者过膝。君子佩玉于身,形影不离,约束举止,走路珩璜相撞,鸣之从容,和之以步,告之君子按古礼行事。并强调一个“温”字。“温”是关于人的品德最广泛的要求,表现为处理事物时把握适度和符合礼的要求,不要超过限度。《诗·秦凤》云:“言含君子,温如其玉。”要求君子像玉那样内里“缜密以粟”,外表则温润而泽。其玉文化沉淀已超越了玉的自然属性,把德和玉结为一体,使玉成为君子的化身,赋予玉以德行化,人格化的内涵,从神权、王权的控制中解脱出来。

强调佩玉的本质不只是外在美,核心是表现君子的品德,自我修养和精神世界。用玉来表现君子温文尔雅,洁身自好,才识渊博,谦恭有礼。以玉修身示德,物质、社会、精神三合一的独特的玉意识,是夏、商、周三代礼玉文化格调统一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时至当今21世纪,在中国人心目中,玉是温润的,高洁的,有德的潜在意思,就是从夏、商、周君子那里继承下来的玉观念和审美观的玉文化沉淀。几千年来,驱动炎黄子孙全球华人佩玉于身,将历史悠久的中华玉文化,“君子比德于玉”的伦理准则一代复一代的传承下来。

本文为“中国玉文化专题研究”课题成果,得到亚洲珠宝联合会、湖北省宝玉石协会的协助和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中国宝石》、中国地质大学《宝石和宝石学杂志》、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超硬材料工程》、中国矿业报《新财富珠宝周刊》、《全国宝玉石周刊》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爱新觉罗.溥杰,耿刘同.中国皇家文化汇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戴逸,龚书铎.中国通史[M].郑州:海燕出版社,2002.

[3]何松.中国玉文化[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国地质大学,2005,7(3):26-27.

[4]舒晓.中国考古大发现[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篇11:远去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最能代表我国古代科学成就的还是天文学和数学,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的天、算。这两门学科在我国古代联系得十分紧密,因为对日月五星运行规律的认识以及日食、月食的推测,都离不开数学上的计算。举一个例子,汉代已形成的“谈天三家”——也就是当时古人对宇宙的三种认识,分别是盖天说、浑天说与宣夜说。除了宣夜说有点玄奥抽象外,盖天说与浑天说均是由数学模型作为支撑的,尽管两者建构了不同的宇宙模型,但是有一条是共同坚守的,就是“日影千里差一寸”,也即八尺之表的日影在子午线方向上千里会差一寸。而“日影千里差一寸”最早源自《周髀算经》,该书既是一部数学著作,也是一部天文学著作。需要说明的是,千里差一寸的论证是错误的,一直到了唐代一行和尚通过实测才使它寿终正寝。

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深受古代数学的影响,尽管盖天说、浑天说都有数学模型建构,但是这种模型并不与推算日月五星运行的另一套数学模型(算的模型)相融洽,或者说是各行其是。因此我们也不可能像西方那样,从古希腊天体运行的圆周运动中解脱出来,发展出开普勒的椭圆轨道等近代天文学体系。我国古代天文学还把地上的事物都搬到天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垣二十宿”体系。该体系是天上、人间对应比附的产物,是军国星占体系的一种反映,即为战争胜负、王室兴衰、年成丰歉等军国大事服务的,但这已经走出了科学的范畴。

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我国古代数学的基调是由成书于汉代的《九章算术》确立的。那么《九章算术》的基调是什么呢?就是服务于实际生产生活的应用问题集:一题一答一术。“题”就是题目,“答”就是答案,“术”就是算法。那么推理、论证的过程呢?书中是查不到的,因为根本就没写。所谓“九章”,就是9大类应用题目,比如“方田”是计算土地面积的问题集,“商功”是计算各种工程(沟渠、仓窖等)的土方、人工等。

经常有人将《九章算术》与古希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作对比,这两部书的确也代表了东西方不同的思维风格,一个是以“算”为特征的实用化体系,一个是以“证”为特征的演绎逻辑体系。我们的祖先一直缺少“证”的那根筋,直到明末徐光启与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前6卷)时,徐光启被该书的体系所服膺,写道:“此书未译,则他书俱不可得。”

说到我国古代数学,大家都会联想到南朝祖冲之在圆周率上的贡献。不过,祖冲之的《缀术》已经失传,他对圆周率的推算,学界认为是在魏晋时期刘徽“割圆术”的基础上得到的。当时要计算出密率355/113的确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要知道那个年代要用算筹去计算开方在内的大数目运算,难度可想而知。

唐代中叶到元代中叶是我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宋元时期达到了顶峰。发展到高峰的标志有二:首先是数学著作繁兴,宋代前后不到300年竟出了50本之多;其次是水平高,就是在算法的改进与抽象化程度方面前进了许多。无论是高次方程的近似解法、多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高阶等差级数、同余方程组解法等,都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最高水平。

从元中叶到明末,中国古代数学整体江河日下,以至于当时学界竟然连宋元时期的数学著作都读不懂了。到了明末,随着传教士的东来,西方的数学知识开始译介、引入;后来又经过清末第二次“西学东渐”,直到20世纪初我国数学才汇入世界数学发展的洪流。

农业技术的突出成就

农业技术创新方面,我国汉代创制的三件农事器具值得一提。其一是耧车,也叫耧,华北地区称之为耩子。耧车是一种北方用的条播器具,能够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程序,后来又在耧车后面拖上覆盖种子的构件,就更加便于耕种了。耧车的发明,使得单位面积土地上播种量减少,并且有利于之后的田间作业。其次是翻车,也就是后世称之为“龙骨水车”的灌溉(或排涝)农具。到了元代,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翻车,有脚踏翻车、牛转翻车、水转翻车等。明代《天工开物》提到一种轻巧的手摇翻车(也叫拔车)。翻车是我国古代江南地区应用最广泛的提水、排涝农具,也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链传动的技术设施。还有一种是风扇车,也叫扇车,是一种清选农具,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人为产生的风力把粮食籽粒与糠秕分开。

唐代诗人徐来军写有一首《调笑令》:“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这里描述的就是我国唐代时期出现的一种新式提水器具——筒车。大型的筒车远远望去就像现代的摩天轮,只不过轮的外围悬挂的是竹筒,在流水的冲击下,竹筒在低处兜水,转到高处时倾泻到水槽中,水槽通向田地里进行灌溉。到了宋代,筒车得到普遍应用。现在湖南西部、广西北部的溪流边,还能见到筒车的身影。

天文学引领技术高峰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技术发展的高峰。北宋曾公亮1044年完成的《武经总要》是我国古代军事技术全面、系统的反映;北宋李诫于1100年成书的《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木构建筑技术达到纯熟的标志;元代王祯1313年写就的《农器图谱》是我国古代农事器具的集大成之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宋1092年由苏颂、韩公廉制成的水运仪象台,是我国古代最为复杂的天文仪器。该仪器集浑仪、浑象、圭表、计时与报时为一体,实物高12米,宽7米,蔚为大观。这部仪器不像魏晋南北朝那些“奇器”徒有盛名而无法得其传,因为苏颂留下了制造这部仪器的《新仪象法要》,并附有插图66幅,后人根据这本书完全可以进行复原。2012年8月国际天文联合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期间,由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复原的模型(原物的1/3)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展出,轰动一时。

元代天文仪器上的改进最重要的当属郭守敬设计的简仪。简仪是针对浑仪而言,顾名思义,是简化了的浑仪。他改进的方法是把赤道装置与地平装置分开,去掉一些不必要的环,又在刻度上精细化,使得观测精度更加精准。

明末1637年宋应星完成的《天工开物》,系统总结了我国农业、手工业方面的技术成就。但是这就像是快下山的夕阳,在回光返照时眷恋了一下古老的中华帝国,随后在西方世界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大潮下,中国则与主流技术前沿渐行渐远。

结束语

如今,我国已经融入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洪流之中,虽然整体上与世界科技前沿还有不少差距,但也有部分科学成就令人欣慰、振奋。比如2012年,广东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发现了中微子第三种振荡模式,该实验结果入选《科学》杂志评选出的“年度十大科学突破”;2012年8月,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因其在“量子通信和多光子纠缠操纵方面的先驱性卓越贡献”获得2012年度国际量子通信奖……直到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抚古思今,不胜感慨。正如一百年前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喻:一个老朽的中国已经远去,一个崭新的少年中国正在走来。

上一篇:教育教学案例评析材料下一篇:PLC学习心得与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