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除应用题的教学方案

2024-04-14

连除应用题的教学方案(共8篇)

篇1:连除应用题的教学方案

这一小节内容是在前面初步学会比较容易的归一应用题的基础上,教学解答稍复杂的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重难点:掌握双归一应用题的解法,会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教学目的是进一步掌握双归一应用题中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兴趣入手,降低难度。

解答例1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找题里数量间的数量关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我通过课前两道简单的归一应用题入手,帮助学生总结归一应用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做了很多的铺垫。

二、放手思考,选择最佳。

在学生独立思考数量关系有困难的情况下,采用小组交流互助的方法,再加上线段图辅助,学生逐渐弄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展示讲解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这样既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然后,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选取最优方法解答,这样既突出了最佳解题思路,又强化了解题的关键,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教会方法,同比知识。

应用题的教学,关键是理清思路,教给方法,启迪思维,提高解题能力。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敢于大胆放手,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再在练习本上试做,然后指导学生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所以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一句话,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会知识更重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

篇2:连除应用题的教学方案

在课的开始我打破以往复习连乘应用题的常规,而是联系实际以三年级准备组建数学活动小组这一学生身边的事情入手,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方案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充分采撷这些信息,并重新加以选择构建、归纳、处理、抽象出具有典型性与应用性的连除应用题的知识,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迫切希望了解的,更是探究本课应用题的起点。

这种内驱力表现在课堂上就是学生的大胆提问.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主动实践的学习过程。在冷静的思考与激烈的碰撞中,随着这些源于生活、源于学生的问题一一解决,知识脉络也逐渐清晰起来。教师联系实际让学生自已提出问题,拉近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而且还创设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相互争辩的氛围,培养了学生在相互交流与评价的过程中研究和探索的精神,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了发展与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篇3:连除应用题教学反思

导入阶段的三个问题各有训练点。第一个问题:学校组织1600人去科技馆参观,可是展厅最多只能容纳900人,怎么办?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可以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第二个问题:每队800人,大约需要多少辆大客车?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活动体验来进行估算。第三个问题:每车40人,平均分成4组,每组多少人?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回答,锻炼了学生的速算能力。

接着让学生利用这些条件提出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这时出现了两个平行的问题。把选择的自主权交给学生,选择一题进行研究。应用题教学往往是先讲再做,而我在这里做了一个尝试,把重点放在学生算完以后的说理上,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尝试学习的机会,给了他们一个讲述方法的机会。因为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对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而引导和让他们说出自己的发现应该多一些。”连除应用题是在教学完连乘应用题,掌握了两种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只是表达的时候有些困难。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不受教师的束缚而得到充分的发展。

本节课还有一个训练点就是检验。我没有让学生写出检验的过程,只是让学生进行了口头表述,而没有作为重点。因为我认为检验只是培养学生的一种习惯,特别是很多时候学生就是一次完成,真正检验的时候很少,只要学生能够掌握方法就可以了。

篇4:连除应用题的教学方案

一、复习引新

(一)找准单位1,并列式解答。

1.一袋面粉重50千克,吃了 ,吃了多少千克?

2.一条路修了200千米,正好占全长的 ,全长多少千米?

3.白兔有40只,白兔只数是黑兔只数的 .黑兔有多少只?

(二)光明小学美术组有30人,生物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 ,航模组的人数是生物组的 ,航模组有多少人?

二、讲授新课

(一)教学例4(把复习第二题改编成例4)

例4.光明小学航模组人数是生物组的 ,生物组人数是美术组的 ,航模组有8人,美术组有多少人?

1.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说说这道题里有哪几个数量?

2.画图分析

(1)航模组的人数是生物组的 ,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生物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

(2)生物组人数是美术组的 ,应把谁看作单位1?美术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

(3)哪两个组的人数有关系?航模组的人数与生物组的有关,生物组的人数与美术组的有关,

(4)应先画哪个组的人数?应先画出美术组

3.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因为:美术组的人数 =生物组的`人数

生物组的人数 =航模组人数,航模组人数是8人。

所以:

解:设美术组有 人。

答:美术组有30人。

4.练习

商店运来一些水果。梨的筐数是苹果筐数的 ,苹果的筐数是橘子筐数的 .运来梨15筐,运来橘子多少筐?

(二)教学例5

例5.商店运来一些水果,运来苹果20筐,梨的筐数是苹果的 ,同时又是橘子的 ,运来桔子多少筐?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找出分率句,找准单位1 .

3.分析数量关系。

(1)苹果的筐数和哪个量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和梨的筐数有关系。苹果筐数的 是梨的筐数,即:苹果的筐数 =梨的筐数

(2)梨的筐数和哪个量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和橘子的筐数有关。橘子筐数的 是梨的筐数,即:橘子的筐数 =梨的筐数

篇5:连除应用题的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连除应用题)教科书第32页的例题11。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学会有序地分析题意,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学会解答小数连除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学法: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相结合。教学准备:CAI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口算:(课件出示)

0.18÷9=

3.6÷0.4=

1÷0.5=

7.2÷0.72=

0.35÷0.5=

2.4÷0.2 =

2,复习铺垫(课件出示)

张燕家养了3头奶牛,每一天产奶31.5千克,每头奶牛每天产奶多少千克?

二、新授课

1,教学教科书第32页例题11。

课件出示例题11:张燕家养了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提问:“上周”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条件?(上周实际是告诉我们“7天”这个隐藏的条件。)

能一步算出每头奶牛每一天的产奶量吗?(不能。)那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分组讨论:怎样求出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3)解答过程。第一种:(课件出示)先算1头奶牛一周的产奶量: 220.5÷3=73.5(千克)再算1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 73.5÷7=10.5(千克)列出综合算式: 220.5÷3÷7 =73.5÷7 =10.5(千克)

答:每头奶牛一天产奶10.5千克。提问:每一步算式求什么?

连除的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和整数的运算顺序一样,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第二种:(课件出示)先算3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 220.5÷7=31.5(千克)再算1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 31.5÷3=10.5(千克)列出综合算式:220.5÷7÷3 =31.5÷3 =10.5(千克)

答:每头奶牛一天产奶10.5千克。

(4)小结:分析应用题题意时,我们要弄清楚题目的娄量关系,再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解答。解答的每一步是求什么,心中都要很清楚。三,练习(智慧屋): 第一关(课件出示)

1,3台同样的磨粉机2.5小时磨面粉4.8吨,平均一台磨粉机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 请同学上台板演

方法一:先求3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再求1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

4.8÷2.5÷3=0.64(吨)方法二:先求1台2.5小时磨面粉多少吨,再求1台每小时磨面粉多少吨。

4.8÷3÷2.5=0.64(吨)第二关(课件出示)

2,用一部收割机收大豆,5天可以收割20.8公顷,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顷? 20.8 ÷ 5×7=29.12(公顷)答:7天可以收割29.12公顷。第三关(课件出示)

请根据下面的综合算式,编写出应用题。37.5÷2.5÷5 5只小花猫2.5小时跑了37.5千米,求每只花猫平均每小时跑多少千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教材34页第1、2、4题。板书设计

连除应用题 第一种

220.5÷3=73.5(千克)73.5÷7=10.5(千克)220.5÷3÷7 =73.5÷7 =10.5(千克)第二种

220.5÷7=31.5(千克)31.5÷3=10.5(千克)220.5÷7÷3 =31.5÷3 =10.5(千克)答:每头奶牛一天产奶10.5千克。

教学反思:

篇6:《连除应用题》教案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连除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及数量关系,通过不同的分析思路进行解答。同时学习解题的检验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连除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及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通过不同的分析思路进行解答。

教学关键:通过不同数量关系、分析思路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根据条件,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1)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

(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每队有3组,每组有15人,?

(3)三年级90个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

(4)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每队有45人,平均分成3组,?

2、三年级同学去参观农业展览,他们平均分成2队,每队分成3组,每组15人,一共有多少人?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后,把复习中的连乘应用题改变一个条件和问题,使它成为例2导入新课。

二、新授。

l、教学例2。三年级同学参观农业展览。把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1)读题,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

训练学生离开原题目,看线段图复述题意。参观农业展览的三年级同学9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进行思路分析。

①从条件上分析。提问:

(a)题目中哪些条件可以解诀哪些问题?

(b)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应先求什么?

学生回答时,教师引导学生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a)根据已知条件,把90人平均分成2队,可以求出每队有多少人。把求出的每队有(90÷2)人当作条件与已知的每队平均分成3组,就能求出每组有多少人。因此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必须先求出每队有多少人。

(b)根据已知条件,平均分成2队,每队有3组,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组,把求出的一共有(3×2)组当作条件与总人数90人,就能求出每组有多少人。因此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一共分成多少组。

从问题上分析。提问:

(a)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应需要哪两个条件?

(b)要求出问题,应先求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回答,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a)要求每组有多少人?需要每队人数与每队组数这两个条件,而已知每队平均分成3组,所以应先求出每队有多少人。

(b)要求每组有多少人?也可以从总人数与总组数这两个条件出发。已知总人数90人,所以应先求一共分成多少组。

(3)教师小结以上分析方法,与学生共同探讨得出以下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

①解法一:(a)平均每队有多少人?

90÷2=45(人)

(b)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45÷3=15(人)

综合列式:90÷2÷3

=45÷3

=15(人)答:平均每组15人。

②解法二:(a)一共分了多少组?

3×2=6(组)

(b)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90÷6=15(人)

综合列式:90÷(3×2)

=90÷6

=15(人)答:平均每组15入。

2、指导解题的检验方法。

(1)引导想一想:这道题除了用一种解法检验另一种解法以外,还可以怎样检验?

(2)指导学生用问题与条件交换的方法进行检验。如:

想:已经算出每组有15人,又知每队平均分成3组,可能算出每队的人数。(1)15×3=45(人)

已经算出每队有45入,已知平均分成2队,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人、(2)45×2=90(人)

这样算得的结果和题里的已知条件相同,说明解答正确。

三、巩固。完成教科书第103页的做一做题目。

四、作业。做练习二十三的第1-4题。

(3)归一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7页、109页上的内容,练习二十四的第1、2、4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掌握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及解题关键,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正、反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结构特征。

教学难点:用综合算式解答正、反归一应用题。

教学关键: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设问。我校开展读书活动,添置一批书架,要买这样的5个需要多少元?这道题能解答吗?为什么?(要求买5个书架需要多少元,就是求总价,必须知道单价和数量,数量题目已经告诉我们了,单价却没有告诉,所以不能解答。)

2、解答下面各题,并说出题中的数量关系。

(1)书架每个25元,买5个要用多少元?(已知单价和数量求总价,就用单价乘以数量。)

(2)书架每个25元,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已知单价和总价求数量,就用总价除以单价。)

3、求下列问题,需要知道哪两个条件?

(1)3小时行多少千米?(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与行了几小时)

(2)需要几小时完成?(做多少个零件与每小时做多少个)

二、新授。

1、引言。复习题中第1小题书架的单价已经直接告诉我们,现在老师把它改为间接条件,变为两步计算应用题,这就是要学习的新内容例3。

上一阶段,我问学习了连乘,连除应用题,今天学习的例3又不同于这两类应用题的乘、除两步计算应用题。

2、教学例3。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书架要用多少元?

(1)读题,审题。

①摘录条件和问题:

3个书架共用--75元

5个书架--?元

②训练学生根据摘录的条件和问题复述题意。

结合复述题意说明照这样计算的意思是每个书架按照同样的价钱计算。

(2)画线段图示意并分析题意。

3个书架用75元,用线段图表示。

买5个书架用多少元,要用另一条线段表示:

接着,引导学生看线段图进行分析:

①要求买5个书架要用多少元,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要求总价必须知道单价与数量。)

③已知数量买5个,所以应先求什么?(单价)

③怎样求出单价?

议论后,让学生在黑板上的第一条线段图上标出问题。

(3)分步列式解答:

①每个书架多少元?75÷3=25(元)

②5个书架多少元?25×5=125(元)

答:买5个书架要用125元。

分步列式计算后,让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第二条线段图上标出总价。

(4)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并说出每步算式表示的意思。

75÷3×5

=25×5

=125(元)

(5)让学生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3、练习:第107页上做一做题目。

小结:从以上的例题与做一做题目可以看到,今天学习的解题方法是:根据前两个已知条件用平均分方法来出单位数量,即每份数、(具体地说,例题中的1个书架多少元?做一做题目中的1小时行多少千米?)然后以它为标准(照这样计算)再用乘法求出有几个这样的单位数量是多少。

4、教学例4。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1)读题,审题。①摘录条件和问题:

3个书架共用--75元

?个书架--200元

②训练学生根据摘录的条件和问题复述题意。

(2)指导画线段图。

可让学生利用例3的线段图来改画。其中第一条不变,擦去第二条上的分段点;将5个书架的5用?替换,?元的?用200元替换。然后引导学生想,200元买的书架要多一些,所以第二条线段要加长一些,要成为:

(3)引导学生看线段图分析,同时在第一条和第二条的线段图上分别标上所求的问题。

思考:要求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要先算什么?

①每个书架多少元?75÷3=25(元)

③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200÷25=8(个)

答:200元可以买8个书架。

用综合列式:注意为什么要加上小括号?(要改变其运算顺序,必须加上小括号。)

200÷(75÷3)

=200÷25

=8(个)

(4)让学生说说怎样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5、引导比较例

3、例4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两道题的前两个已知条件完全相同。解题的第一步都是除法求出一个单位数量是多少?(一个书架多少元。)

(2)不同点:两个例题中的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同。例3求出一个单位数量是多少后,用乘法来出所求的问题;例4求出一个单位数量是多少后,用除法求出所求的问题。

三、巩固。完成教科书第108页上的做一做题目。

(1)读题,解析照这样计算。

(2)学生独立做题:先分步列式,再列综合算式。

四、总结。今天,学习的例

3、例4及两道做一做题目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第一步用除法求出一个单位数量是多少,(如例

3、例4的求一个书架多少元)然后以这个单位数量为标准,(即题中的照这样计算)根据题目的要求用乘法或除法求出所要求的问题。有这样解题特征的应用题,通常是叫做归一应用题。

篇7:《分数连除应用题》教案-

教学目标

1.巩固分数连除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掌握此类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及解题能力。教学重点

找准单位“1”,巩固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分数连除应用题的结构及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投影)1.找准单位“1”,并列式解答。2.出示准备题。

(1)读题,请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3)老师指导学生画图。老师先画一条线段表示美术组人数后提问:谁和美术组比?怎么画?(生物组和美术组比,可以画在美术组上面。)谁和生物组比?(航模组和生物组比,应画在最上面。)提问:美术组,生物组,航模组三个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4)请一名同学列式解答,然后订正。(二)讲授新课 老师把准备题进行改编。

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1.指导学生画图。

提问:这道题中有哪几个量?需用几条线段来表示?(有三个量,用三条线段表示。)提问:和准备题比,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给了航模组人数,求美术组人数。)老师按学生的回答,把准备题的图示进行修改。2.找出含有分率的句子,进行分析。

(3)这道题中有几个单位“1”?美术组、生物组、航模组三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4)根据三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5)这个式子的等号两边相等吗?为什么? 人。)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提问:根据上面的分析,应设谁为x?(设美术组人数为x。)老师板书:

解设美术组有x人。答:美术组有30人。看方程提问:

(3)为什么要设美术组人数为x?

(因为只有知道美术组的人数,才能求出生物组的人数。航模组又和生物组比,所以设美术组为x人。)师小结:对于含有两个“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样条件的复合应用题,首先要找准单位“1”,在两个单位“1”都是未知的情况下,根据题中条件,准确设定其中一个单位1的量为x。

(三)巩固练习(投影)先讨论以下问题,再动笔做:找出单位“1”,画图并分析数量关系。2.看图,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并列方程解答:(1)说出这个图所反映的等量关系式。

(2)师小结:这道题出现了“小汽车是大汽车的4倍”,而不是几分之几,但它们的数量关系不变,解题思路也一样。

师:这道题和前两题比,前两题是不同数量相比较,这一道题是同一数量相比较,我们可以画单线图分析数量关系。(老师指导画图。)三好生4人。

学生动笔做,老师带领学生订正。的高是多少厘米? 根据题意填空:

是()厘米。设()为x。果树有多棵?(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今天学习的是由过去学过的两道分数除法应用题组成的复合题。)这类题分析解答时应注意什么?(弄清有哪三个量,它们之间什么关系?找出等量关系,确定设哪个量为x,再列方程解答。)(五)布置作业(略)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篇8:连乘应用题和连除应用题

1、超市里有720个月饼,4个装一盒,2盒装一袋,一共可以装几袋?

2、王老师用了100元钱买了5盒钢笔,每盒钢笔有4支,每支钢笔多少元?

3、三年级一班同学为贫困山区小朋友捐款共720元,小丽捐了9元,三年级一班的捐款数是小丽捐的捐款数的多少倍?

4、小明有88张卡片,小明的卡片数是小红的4倍,小明的卡片比小红的多几在张?

5、艾飞高要折180只飞机送给张底同学,他已经折了87只,剩下的要3天折完,接下来艾飞高平均每天要折多少只纸飞机?

6、张美香今年9岁,爸爸29岁,明年爸爸的年龄是张美香的多少倍?

7、小嘎勒小学三年级的4位教师带领92位同学去春游,如果每4个同学租一辆小车,需要租多少辆小车?

8、一个足球56元,一根跳绳4元,买1个足球的钱可以买几根跳绳?

9、5千克鲜蘑菇可以晒成1千克干蘑菇,65千克鲜蘑菇可以晒成多少千克干蘑菇?

10、学校图书馆买来文艺书和科技书共576本,买来的科技 书是文艺书的3倍。学校图书馆买来文艺书和科技书各多少本?

11、今年张勤丰和奶奶的年龄共有72岁,奶奶的年龄是张勤丰的5倍,张勤丰和奶奶今年各有几岁?

12、水果店今天卖出梨和苹果共834千克,其中卖出苹果的重量是卖出梨的重量的2倍,卖出梨和苹果各多少千克?

13、参观消防

14、把804块月饼用包装盒包装起来,如果每盒装6块月饼,装这些月饼需要多少个包装盒?

15、小嘎勒小学有603个同学去参观普者黑,组了9辆车,平均每辆车做多少人?

16、有837盆花,放进8个花坛,平均每个花坛放几盆?还剩几盆?

17、自来水公司要修一条长852米的自来水管道,如果每根自来水管长5米。至少需要多少根水管?

18、参观消防表演的成人人数是儿童人数的4倍,一共有650人参观,那么成人有多少人参观?儿童有多少人参观?

19、一件上衣179元,一双袜子9元,一条裤子117元。(1)、买一件上衣的钱可以买几双袜子?(2)、买几双袜子的钱相当于一条裤子的钱? 20、三年级学生去植树,男生有82人,女生有76人,每8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大约可以分多少组?

21、食品厂生产了242盒饼干,如果每三盒装一箱,需要多少个包装盒?

22、公园大门口有一串彩灯,按照红、黄、蓝、白、紫的顺序排列。请问第218盏灯的颜色是什么?

23、三(2)班学生进行游戏活动,男生有25人,女生有20人,每5人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机组?

24、要把218吨货物运到大嘎勒,货车每次运8吨,这辆货车最少需要多少次才能运完?

25、学校图书馆新进了453本故事书,三年级共有4个班,如果平均分给每个班,每个班可以分到多少本?还剩多少本?

26、有428个零件,每6个装一盒,这些零件能装都是盒?还剩多少盒?

27、小乌龟蔬菜超市运来20箱蔬菜,每箱25千克,每箱可以卖50元钱,一共可以运来多少千克蔬菜?可以卖多少元钱?

28、一件上衣34元,一条裤子36元,商店卖了10套这样的服装,一共卖了多少元?

29、学校木工组做一批书架,每天做33个,做了21天后,还有48个书架没有做,这批书架共有多少个? 30、一本故事书共有300页,我每天看了12页,看了21天后,还有多少页没看?

31、某工厂有男职工32人,女职工的人数是男职工的12倍,一共有多少个职工?

32、每个书包62元,每盒水彩笔20元,张老师要买10个书包,28个盒水彩笔,他一共带了1500元,够吗?

33、小刚每分钟打字19个,小兰每分钟打字41个,小兰1小时打的字比小刚1小时打的字多多少个?

34、学校进行跳绳比赛,每班要挑选16名男生、19名女生。全校共有25个班级,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比赛?

35、学校体育室买了30个足球,25个篮球,每个足球86元,每个篮球90元。(1)买两种球各应付多少钱?(2)一共应付多少钱?

36、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共12本,买了98元,图书馆买了52套,一共花了多少钱?

37、一架飞机每分钟飞行21千米,48分钟大约飞行多少千米?

38、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24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蜂蜜?

二、连乘应用题。

1、水果店新进14箱苹果,每箱25千克,每千克进价是8元,进这批苹果一共花了多少元钱?

2、学校乒乓球馆买回12箱乒乓球,每箱是15盒,每盒装有5个乒乓球,一共买了多少个乒乓球?

3、李伯伯家养了15只下蛋鸡,养的肉鸡是下蛋鸡的5倍,李伯伯把这些鸡以平均每只17元的价格卖给了鸡肉加工厂,可以卖得多少钱?

4、学校图书室有8个书架,每个书架有11层,每次放有32本书,这个图书室一共有多少本书?

5、豆腐店有10袋黄豆,每袋50千克,1千克的黄豆能做4千克豆腐。这些黄豆可以做多少千克豆腐?

三、连除应用题。

1、张老师给三(2)班买了6副羽毛球拍,一共花了264元,每只羽毛球拍多少钱?

2、超市里有720个月饼,4个装一盒,二盒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3、为了迎接“六一”儿童节的到来,小嘎勒小学三年级的120名同学要进行方阵表演。指导老师将他们平均分成3个方阵,每个方阵有4行,每行有几名同学?

4、把一条160厘米的绳子对折两次后是多少厘米?对折三次呢?

5、某工厂三个车间一共有180人,各个车间都是3个小组,评价每个小组都是人?

6、3月12日植树节,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植树,他们一个分成了4个,每组9人,师生共植树360课,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7、三(2)班的同学分5组植树,每组8个人,共植树160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8、库房里有48台冰箱,一辆货车一次运送4台,每天送2次。这些冰箱多少天能运完?

9、2010年世界男篮锦标赛小组赛共分4个组,每组6个队。一共有288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每个队有多少名运动员?

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小明家有一块正方形菜地,一面靠墙,其它三面围上篱笆,篱笆长45厘米,这块菜地面积多少平方米?

2、有一个长方形操场,宽40米,长是宽的2倍,沿这个操场跑一圈要跑多少米?它的面积是多少米?

3、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墙上有一块黑板,长3米,宽1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6米,宽6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5、教室黑板长为30分米,宽为1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6、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5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行驶20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

7、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65米,宽是45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在它的四周围上围栏,围栏长多少米?

8、一个正方形的养鱼池,边长是15米。它的水面是多少平方米?周长是多少米?

9、一个长方形的宽是5厘米,长是宽的2倍,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0、有一块正方形的园地,边长16米,园地中间有一个正方形的花坛,边长4厘米,周围是草坪。那么,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1、一个正方形游泳池的周长是72米,现在用边长是2分米的方砖在游泳池的四周铺一条1米宽的路,共需要多少块这样的方砖?

12、幼儿园计划给浴室铺地砖,浴室地面是一个长方形,长6米,宽4米,若用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铺满整个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13、给一个洗手间的地面铺地砖 选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需要90块,若选用边长为2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14、为一个边长为3米的房间铺地砖,如果每平方米需地砖25块,铺满这个房间需要多少宽地砖?

15、学校给一间教室铺地砖,如果用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地砖,800块正好铺满,这间教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6、小明家的厨房要铺地砖,用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300块正好铺完。你能算出小明家厨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7、王万能家的厨房要铺地砖,选用边长是40厘米的方砖,一共铺了90块,问厨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8、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分米,与它周长相等的长方形的长是12分米,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9、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相等吗?

20、已知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长和宽各增加2厘米厚,面积增加多少平方米?

21、一个长方形的宽是5厘米,长是宽的2倍,它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22、有一块正方形的园地,边长是16米,园地中间有一个正方形的花坛,边长4米,周围是草坪。那么,草坪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3、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100米,洒水的宽度是6米,洒水车行驶5分钟,给多大的地面洒水?

24、妈妈要在客厅铺地砖,用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方砖铺,用600块正好铺满,客厅面积是多少?如果用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砖铺,需要多少块砖?

25、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5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行驶20分钟,给多大的地面洒水?

26、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65米,宽45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在它的四周安上围栏,围栏长多少米?

上一篇:考研备考高分的三大学习技巧下一篇:院系学生会办公室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