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

2024-04-24

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

篇1: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

第三节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教学目标】

(一)知识要求:

⒈理解性别决定的方法。

⒉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

(二)品德要求:

通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教学重点】

⒈XY型性别决定的方式。

⒉人类红绿色盲的婚配方式和伴性遗传规律。

【教学难点】 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学生推理、归纳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什么同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有的是男性、有的是女性?

后代性别由哪个亲本决定?

(二)引入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三)性别决定

XY型:人类、大多数动物

⒈概念及其分类 雌雄异体的植物

ZW型:鸟类、蛾蝶类

⒉观察图片,比较男、女染色体的不同

男性性染色体:XY 女性性染色体:XX

⒊用遗传图谱分析后代性别

卵细胞只有1种,含X

精子有2种,含X或Y

因此,后代性别由父亲提供的精子类型决定。

(四)伴性遗传

⒈概念及病例

⒉以色盲为例学习伴性遗传的特点

①色盲:伴X隐性遗传病(以图片解释“隐性”、“伴X”)

填表:与色盲有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A 广东人口普查数据 ②实例分析,归纳特点:

结论:患病男性多于女性

B 2种杂交方式,分析后代(写出遗传图解)

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以后只能给女儿

结论:呈现交叉遗传(隔代遗传)

C 分析色盲女性与正常男性后代(写出遗传图解)

结论:母病子必病

D 分析色盲女性的双亲情况(写出遗传图解)

结论:女病父必病

(五)课堂小结生物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以人为例,女性:XX

男性:XY伴X隐性遗传的规律:

(1)男>女

(2)交叉遗传

(3)母病子必病

(4)女病父必病

(六)巩固练习

⒈人的性别是在 时决定的。

(A)形成生殖细胞(B)形成受精卵

(C)胎儿发育(D)胎儿出生

⒉在色盲患者的家系调查中,下列说法中正确吗?

(A)患者大多数是男性

(B)男性患者(其妻正常,非携带者)的子女都正常

(C)男性患者(其妻正常,非携带者)的外孙可能患病

(D)患者的祖父一定是色盲患者

⒊ 判断题:

(1)红绿色盲基因和它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人类的X 和Y 染色体上。()

(2)母亲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由于交叉遗传,儿子一定患红绿色盲。()

(3)人类的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是23+X 或23+Y。()

⒋《优化设计》P42 29

5.(2001年广东高考题)基因检测可以确定胎儿的基因型。有一对夫妇,其中一人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患者,另一方表现型正常,妻子怀孕后,想知道怀的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请回答:

(1)当妻子为患者时,表现型正常胎儿的性别应该是男性还是女性?为什么?

(2)丈夫为患者,胎儿是男性时,需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吗?为什么?

(七)作业布置:1 课本P41 复习题 三

《优化设计》P43 3

4【板书设计】

一 性别决定概念分类 XY型

ZW型染色体的分类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XY型性别决定:50%女性XX ; 50%男性XY

二 伴性遗传概念病例:色盲、血友病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1)男>女

(2)交叉遗传

(3)母病子必病

(4)女病父必病

篇2: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第二章第三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以及基因在染色体的实例后,是对上述两个定律及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扩展、补充和深化。同时遗传规律不同形式传递特点也在对比、分析遗传系谱中得以应用和深化综合运用,显然,抓住这部分的内容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分析思维等能力的良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

运用归纳方法,总结伴X隐性遗传规律及特点。

2、过程能力与方法:

通过对人类红绿色盲病遗传图解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识图、综合 分析能力;

通过介绍伴性遗传的现象,使学生能从现象入手,运用遗传基本定律进行分析,培养分析问题

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伴性遗传规律的学习,关注遗传病的预防,初步形成科学的优生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人类红绿色盲遗传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讨论式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其良好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法分析】

新课程理念之一是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基于这种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表达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思考等能力的培养,能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家族中遗传病出现的原因和指导优生优育。

【教学方法】

问题导学、观察、讨论、比较、分析、综合等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一、色盲的遗传规律 调查班级学生是否有色盲患者 展示几幅图,请同学们自己观察。 如

SHAPE MERGEFORMAT SHAPE MERGEFORMAT SHAPE MERGEFORMAT SHAPE MERGEFORMAT

观察、检验 引导学习、观察、分析。 1、人类红绿色盲谁发现的?

2、讨论:道尔顿的母亲正常,那么道尔顿的患病基因,由谁传给他?

3、展示某家族遗传图,引导初步发现红绿色盲遗传规律

SHAPE MERGEFORMAT

3、展示人类红绿色盲调查结果:女性患者为0.5%左右、男性患者7%左右。

1、阅读教材33-34页小文字 “色盲症的发现史”

2、学生讨论:

3、观察遗传图,初步总结红绿色盲规律

指导学生分别写出人群中有关色觉的几种基因型 1、已知:色盲基因是隐性的(b),它与它的等位基因都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短小的Y染色体上没有。

2、投影表格

性别

基因型

表现型

女正常

女正常

女色盲

男正常

男色盲

3、视查学生填表情况,评价学生有关基因型的规范写法。

填写表格内容,分别写出:

色觉正常男性、女性;色盲男性、女性的基因型。 引导学生分析关于红绿色盲有关婚配方式及基因型 学生讨论婚配方式:六种即:

①男色盲与女正常:XBXB× XbY

②男正常与女携带:XBXb× XBY

篇3:伴性遗传优秀教学设计

关于性别比例和伴性遗传, 学生有一定的感官认识, 但对其原理并不清楚, 虽然学生对遗传的物质基础和遗传两大定律已有一定的认识, 但还不能从分子水平分析性别比例和伴性遗传现象。本节内容是对遗传物质基础和遗传基本规律的应用和提升, 也是今后学习遗传变异相关知识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性别决定的方式 (C:理解) ;2) 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 (C:理解)

2. 能力目标

1)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2) 通过知识竞赛, 培养学生竞争、合作和交流的能力;3) 通过对相似问题的分析, 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的精神;2) 牢固学生崇尚科学, 破除迷信的思想意识,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3) 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4)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XY型性别决定方式; (2) 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四、探究式教学设计

1. 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主动思考

以学生们并不陌生的关于生男生女引发家庭纠纷的影片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生男生女究竟由男方还是女方决定?有何规律和特点?

2.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共索新知

(1) 性别决定

1) XY型性别决定

简单介绍自然界性别决定的方式多样, 但大多数生物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从而进入性染色体的学习:学生观察分析男女性染色体分组图, 数出同源染色体对数, 找出有显著差异的一对染色体, 总结男女性染色体的构成。

学生观察其他染色体形态及对数, 写出男女染色体的组成。

男女随机婚配后生男生女的概率是多少呢?展示对部分国家男女性别比例的调查表。学生根据性染色体构成情况, 结合学过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究一:生男生女的比例为什么接近1:1? (教师可结合减数分裂进行引导)

根据这个图解:

学生讨论生男生女由谁决定?

其实, 在受精作用的时候性别就已经决定了, 我们要相信科学, 破除迷信, 生男生女都一样, 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都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

巩固性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介绍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是XY型性别决定方式。

2) ZW型性别决定学生利用XY型性别决定方式的规律简单推导ZW型性别决定方式。

(2) 伴性遗传

1) XY染色体同源和非同源区段

通过图片形象直观理解同源和非同源区段及基因, 重点学习非同源区段基因的伴性遗传。

2) 红绿色盲

介绍最常见的人类伴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及症状, 学生自学色盲的发现过程, 进行情感教育:科学发现其实并不神秘, 或许它就在你的身边, 就在你做的一点一滴的小事中, 只要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 勤于思考, 善于观察, 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可能成为科学家!

随后学生测视觉, 同时融入感恩教育 (感谢父母给予健康的身体) 。

道尔顿是色盲, 为什么他妈妈却不/是?这种伴性遗传有什么规律和特点?探究二: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学生根据红绿色盲遗传系谱图:

讨论:红绿色盲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是伴X还是伴Y染色体遗传?怎样表示人类正常色觉和色盲的基因及基因型?男女随机婚配, 会有几种婚配方式呢?学生活动:用遗传图解分析每种婚配方式的后代患病情况。随后由学生谈论分析得出红绿色盲遗传的4个特点:男多于女;女病父必病;母病儿必病;交叉遗传。

3. 知识竞赛, 竞争合作, 强化巩固

结合红绿色盲遗传特点开展竞赛活动, 既能提示学生学习激情, 又能巩固所学知识, 提升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竞赛方案一:学生分成A、B两组, A组同学随机抽取教师手上三张纸牌 (一家三口) 并展示, B组同学根据纸牌信息, 推知父母和子女的基因型及其他情况, 随后A组同学对B组的推断作出评价。AB组交换角色。

竞赛方案二:A组派两名同学随机抽取手上的纸牌, 并同时展示, B组同学根据纸牌展示的信息, 推知子女可能的表现型, A组同学对B组的推断作出评价。AB组交换角色。

随后计分评比。

4. 情感升华, 应用巩固, 拓展提升

除了红绿色盲外, 自然界还有很多伴X隐性遗传, 例如血友病等。通过血友病遗传系谱图中致病基因来源的分析及色盲概率的计算进行提示练习, 随后进行课堂小结巩固知识, 同时自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伴性遗传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在人类伴性遗传的患者中, 有不少身残志坚的例子。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选择出生时是否健康, 但来到这个世界的每一个生命都应该有他的空间和尊严, 请尊重每一个生命, 请关爱每一个人。

篇4:伴性遗传家谱习题教学

“伴性遗传”的学习

伴性遗传这部分的知识最难,要考虑遗传性状和性别双重问题。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这里我要介绍一种方法:雄性突破法。

一、雄性突破法(XY型生物)或雌性突破法(ZW型生物)

在伴性遗传解题过程中,XY比较特殊,雄性突破法的内容如下:①XY个体表现型知道就直接可以推导其基因型;②XY个体的X染色体只来自他的母亲,只传给他的女儿; ③Y染色体只来自于他的父亲,只传给他的儿子;④XY个体的配子中X配子组合全是雌性,Y配子组合全是雄性。

例题: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与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

(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的基因型为 ;(2)若后代全为宽叶,且雌雄植株各半时,其亲本的基因型为 ;(3)若后代全为雄株,且宽叶和狭叶各半,其亲本的基因型为 ;(4)若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的基因型为 。

解题:从双亲中XY个体入手,XBY个体可以产生两种(XB和Y)1:1的配子,后代雌雄各半;XbY个体只能产生一种Y配子(b是X精子死亡),后代只有雄性个体。因此可以根据雄性的特点首先判断上题中所有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在根据后代性状比例来推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

二、伴性遗传病和性别相联系的家谱计算

伴性遗传和性别相互联系,伴性遗传和性别放在一起时,不能和常染色体那样简单到乘以二分之一就可以了,见例题:某家谱如图,Ⅱ-7和Ⅱ-8结婚,生出孩子Ⅲ-10,回答下面问题?

①10号为色盲男孩的概率是 .②10号为色盲女孩的概率是 .③10号是男孩,患色盲的概率是 .④10号是女孩,患色盲的概率是 .

解题:首先我们可以根据雄性突破法知道,Ⅱ-8个体没有疾病,所以其基因型为XBY,Ⅱ-7基因型我们可以通过雄性突破法知道,(如图:)Ⅱ-7基因型是XBXB或XBXb各占1/2. 本题的问题基本有这四种。我们把它分为两种:性别不知道和性别知道这两种。这两种在解题中方法也不同。①解性别不知道的题目时,父方X和Y精子都有可能和母方的X卵子结合,所以父方的XB和Y精子结合卵子的概率为1/2。我们可以知道母亲产生的XB占3/4产生的Xb占1/4。精子卵子结合有如下可能:XBXB占3/8,XBXb占1/8,XBY占3/8,XbY占1/8.②解性别知道的题目时,父方的X和Y精子就不是随便和母方的卵子结合了,比如生的是男孩,只有父方的Y精子和母方的X卵子结合;如果生的是女孩,只有父方的X精子和母方的X卵子结合。母方产生的卵子概率还是产生的XB占3/4产生的Xb占1/4,生的是男孩则父方Y精子和母方精子结合,子代概率为:XBY占3/4,XbY占1/4. 生的是女孩则父方XB精子和母方精子结合,子代概率为:XBY占3/4,XbY占1/4.

三、两种遗传病的家谱计算(含伴性遗传)

两种遗传病家谱计算问题比较复杂,很多学生容易弄混淆。对于这种题,我们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如:下图是白化病(a)和色盲(b)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Ⅰ2的基因型是 ;Ⅰ3的基因型是 。

(2)Ⅱ5是纯合子的几率是 。

(3)若7和8再生一个小孩,两病都没有的几率是 。两病都有的男孩几率是 。生个男孩,两种病都有的概率为 。

解题:对于两种遗传病的解题思路是分别求解单个遗传病,再用乘法定理将他们整合到一起,如图所示:

(1)Ⅰ2的基因型是AaXBXb ;Ⅰ3的基因型是AaXBY。

(2)Ⅱ5是纯合子的几率是1/6。

(3)若7和8再生一个小孩,两病都没有的几率是?两病都有的几率是?这题也是分开解题,不得病的概率为b×d,的两种病的概率为a×c,只得一种病的概率a×d+c×b,只得白化病a×d,只得色盲c×b.如果和性别联系在一起的话,计算时不能直接像上面那样解题,应该把问题拆解为:患两种病的男孩=患白化×患色盲的男孩。生个男孩,两种病都有=患白化×(男孩-已知),患色盲。

[ 参 考 文 献 ]

[1] 刘祖洞.遗传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 赵冬生,赵银荣,毛盛贤.等位基因分离定律的计算.首都师范大

学学报,1998.19(4):26-27.

篇5:《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1.说明什么是伴性遗传;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①男性多于女性;②交叉遗传;③一般为隔代遗传;

3.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4.举例说出性别有关的几种遗传病及特点:伴X隐性、显性遗传病及其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课本,划出知识点。掌握基础知识,红笔标出重、难点以及疑点。

2.小组或者组间进行讨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探究合作的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1.XY型性别决定方式;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学习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使用说明】:本节的重点是伴性遗传的特点。学习时应结合实际问题,从事例入手,找出基因在性染色体上,随性染色体遗传的特点,将这些特点迁移到不同的事例中去解决问题。

【知识链接】:与基因在常染色体的遗传进行对比。联系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并应用到实际中去。

【自主学习】

一、基本概念:

性别决定: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二、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有对,与性别决定无关。

性染色体:有对,男性为,女性为,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三、性别决定的方式:

1、XY型:①雄性:常染色体+;雌性:常染色体+。如:人的红绿色盲。

2、ZW型:①雄性:常染色体+;雌性:常染色体+。如:鸡的性别。

3、色盲由隐形致病基因控制,该基因只位于上,在上没有。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具遗传现象。即致病基因由男性患者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女性患者的和一定是患者,如病。

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性遗传,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DXD和XDXd,男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DY。特点: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具有。男患者的和一定是患者。

5、Y染色体上遗传病的特点是:患者全部是;致病基因父传,子传孙。如:外耳道多毛症。

【合作探究】

1、什么是伴性遗传?

2、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用遗传图解表示以下几种情况)

⑴色觉正常女性纯合子与红绿色盲男子结婚,他们的后代儿子和女儿的表现型如何?

⑵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与正常男子结婚,他们的后代儿子和女儿的表现型如何?

⑶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和男性色盲患者结婚,他们的后代儿子和女儿的表现型如何?

⑷色盲女性和正常男子结婚,他们的后代儿子和女儿的表现型如何?

【当堂检测】

(C级)1、一对夫妻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请你预测,他们的儿子是色盲的几率是A.1B.1/2C.1/4D.1/8

(B级)2、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均正常。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

A.外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D.祖母→父亲→男孩

3、在右图所示的人类系谱图中,有关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D.X染色体隐性遗传

(A级)4、决定猫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bb、BB和Bb的猫分别为黄、黑和虎斑色。现有虎斑色的雌猫和黄色雄猫交配,问:

(1)能否生出虎斑色的雄猫?为什么?

(2)假设交配后生下三只虎斑色的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分别是()

A.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B.全为雄猫或三雄一雌

C.全为雌猫或全为雄猫D.雌雄各半

篇6:《伴性遗传》教学设计

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记忆点:

1.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2.性别类型:

XY型:__雌性XY雄性————大多数高等生物:人类、动物、高等植物

ZW型:ZZ雄性ZW雌性————鸟类、蚕、蛾蝶类

二、XY型性别决定方式:

XY型的性别决定方式:雌性体内具有一对同型的性染色体(__),雄性体内具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XY)。减数__形成精子时,产生了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雌性只产生了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作用发生时,X精子和Y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所以后代中出生雄性和雌性的机会均等,比例为1:1。

染色体组成(n对):

雄性:n-1对常染色体+XY雌性:n-1对常染色体+__

性比:一般1:1

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类。

三、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①男>女

②隔代遗传(交叉遗传即外公→女儿→外孙)

③女患,父必患。

母患,子必患。

(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①女>男

②连续发病

③子患,母必患

父患,女必患

(3)伴Y遗传的特点:

传男不传女

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

伴X隐:色盲、血友病、果蝇眼色、女娄菜

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钟摆型眼球震颤

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

常显:多(并)指

Y染色体上遗传(如外耳道多毛症)

(4)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定律之间的关系: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伴性遗传从本质上说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四、遗传病类型的鉴别:

(一)先判断显性、隐性遗传:

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

(二)再判断常、性染色体遗传:

1、父母无病,女儿有病——常、隐性遗传

2、已知隐性遗传,母病儿子正常——常、隐性遗传

3、已知显性遗传,父病女儿正常——常、显性遗传

4、如果家系图中患者全为男性(女全正常),且具有世代连续性,应首先考虑伴Y遗传,无显隐之分。

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

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

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练习题:

1.下列哪项是血友病和佝偻病都具有的特征

A.患病个体男性多于女性

B.患病个体女性多于男性

C.男性和女性患病几率一样

D.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血友病和佝偻病都具有的特征是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在一家庭中,连续很多代都是所有男性都具有某遗传症状而所有女性都没有该遗传症状。由此可以推断控制该遗传性状的是()

A.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

B.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

C.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

D.Y染色体上的基因

[答案]D

篇7:伴性遗传教学反思

如果让我给自己的《伴性遗传》这一节打个分,那应该是及格:如果叫我给自己一个评价,那应该叫“平淡”。上课前和课上,除了紧张还是紧张。现在回头想想,自己就像一台机器,在背诵着自己精心准备的教案。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激情。

首先,从内容上讲,导入环节是我认为完成的最好的,也是老师们比较认可的。但同时,还是有欠缺的,通过道尔顿发现色盲遗传的小故事,应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道尔顿身上的精神和品质,比如:他敢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对生活中小事深入思考及科学的调查方法,不断探究的精神以及孝敬父母的优良美德。

第二,关于男性患者为什么多于女性患者的问题,此内容应点到为止。因为男性患者只要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就是患者,而女患者需两条X染色体上同时存在色盲基因才是患者。所以男性患者要多于女性。在这里不应提到比例问题,同时我认为,即使是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也不应笼统地说3:1或1:2:1,因为在这里存在基因频率问题,只有亲代基因型确定的情况下,才能用概率进行计算。

第三,深度不够,在课堂上,一直讨论的都是人类红绿色盲,而很少提到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应把知识水平提到这一高度上来。

再有,应把课堂教学真正交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地去思考、讨论。从而得出结论,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标,让学生既得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上一篇:对于供用电合同的理解下一篇:黄寨一中德育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