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遗传病教学反思

2024-04-15

人类遗传病教学反思(精选6篇)

篇1:人类遗传病教学反思

《人类遗传病》内容是新教材新内容,这节课采用“交流探究——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教师以引导者、组织者、帮助者身份出现,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通过本节课学习,既学会科学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并且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

以下几点作为自己今后教学的借鉴和警示。

一、学会用教材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科学信息、提取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二、注重对学生的生物素养的培养。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所以在本节课教师也要准备一些有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事实:如达尔文悲剧……目的是围绕课中心主题达到对学生进行优生、人口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成为提高中华民族人口素质的宣传者和执行者。

三、立足课内,联系生活。教材生活化,生活教材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篇2:人类遗传病教学反思

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一定要注意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不是老师一言堂,在这里,学生的每一个观点都会受到尊重,每一点努力都会受到赏识;在学生的讨论与辩论中,师生共同获得思想的启迪,并进行反思,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伦理的双重性。在教师精心地组织下,既使学生将课堂学习与课下的学习融为一体,也认识到在课堂学习与社会学习的区别,主动在生活中寻找课本知识的典型事例,并能主动探究,加以创新利用,避免将学习与实践生活脱离开来,成为高分低能的人;通过学习,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之处是时间较紧,收放欠自如。

篇3:《人类的遗传病》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设计以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为指导思想, 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四个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以及必修2模块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价值为理论依据。本节课教学充分运用问题、激活、展示、应用和整合这五个要素, 以问题为中心构成学习循环圈,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问题, 通过分析、讨论总结规律, 通过填充表格形成知识体系, 最终帮助学生完成从对知识的初步认识、理解升华到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 突出本节的重点, 突破难点。

二、教学分析

(一) 教材分析

《人类的遗传病》这一节, 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3节的内容, 本节以遗传病的病理、危害、诊断和预防为线索, 主要讲述人类遗传病的常识性的知识。本节在教材中起到总结和概括的作用:与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本章的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均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人类遗传病类型的介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遗传变异的类型以及变异可能对人类产生的不利影响;对人类的单基因遗传病的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基因、染色体和遗传基本规律之间的关系, 提高学生对遗传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内容设计为2课时, 本节为第1课时《人类遗传病方式的探究 (一) ——单基因遗传病》

(二) 学情分析

(三) 教学条件分析

1.信息技术资源:

制作教学课件。

2.媒体资源: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收集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相关知识。

3.生活中的课程资源:

组织学生到患者家进行调查, 但是患者的家庭不乐意接受调查, 所以联系志愿者协会并请求帮助, 以志愿者服务的方式进行调查, 让学生体会疾病给患者家庭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内容在高考考纲中的要求是Ⅰ级水平, 但是与其相关的运用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分析遗传系谱, 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等确是Ⅱ级水平的要求, 要求通过对图像的识别, 图形、图像与思维的转换, 利用遗传的基本规律对不同遗传病的遗传图谱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下。

重点: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

难点:单基因遗传病的特点及有关遗传系谱图的解题策略。

(五) 教材处理

课前进行“遗传病发病率和性别关系的调查”, 为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做好准备。对于遗传方式的教学则充分运用问题、激活、展示、应用和整合这五个要素, 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通过解决问题构建科学知识, 从而掌握每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其特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学习内容的复杂性 (生物课程标准和考纲) 、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环境的丰富度, 把本节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

1.简述单基因遗传病的概念和种类;

2.阐明单基因遗传病在家族中的遗传特点;

3.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能力与方法:

1.通过图解分析、问题串、讨论等学习方式, 总结各种遗传方式的显著特点;

2.通过策略学习, 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命的价值;

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3.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初步形成敢于合理表达自我观点的态度。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单纯由外向内转移和传递, 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 主要采用抛锚式教学模式, 教师围绕核心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相应图表和问题串, 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 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合作学习, 凭借学生的主动学习, 发现规律, 建构知识体系, 在观察发现与探究中获得情感体验并提高能力。

以学情定学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调查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学法, 让学生从中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以及探究性学习的乐趣, 养成团队合作的意识, 形成敢于合理表达自我观点的态度, 同时提升分析、处理信息以及归纳综合和语言表达能力。

基于考纲对遗传图解的要求, 课堂上采用互助互评的方式, 使学生掌握正确书写遗传图解的方法, 夯实基础, 提升能力。

五、教学前准备

教师:设计学生学案, 制作教学课件, 准备遗传病案例资料。

学生:收集遗传病资料, 进行遗传病调查。

六、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教师活动:引用杨焕明教授的话, 赞美生命。

学生活动:认同生命的美丽在于生命的质量。

设计意图:引用杨焕明教授的话, 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活动:提出相关问题。

1.下列哪些疾病是遗传病?

2.什么是遗传病?

学生活动:结合生活常识和调查回答有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初步了解人类的遗传病, 认同生命的价值, 通过概念辨析, 认识遗传病的实质。

(二) 探究的过程及方法

教师活动:科学探究的过程是什么?

学生活动: (回顾后回答)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探究的方法、探究的内容包括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探究实验和其他生物的有什么不同, 并提示为了便于分析观察要绘制遗传系谱图)

学生活动:讨论得出用调查法, 并明确本节探究内容是基因的显隐性和基因的位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并且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中, 确定本节课主要研究的问题, 引发学生思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探究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

教师活动:以图解、问题串、讨论和辩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问题的发现]资料1:在一次人口普查中, 调查人员发现了某农村一个家庭中, 父母正常, 两个儿子均患病, 表现为智力低下, 头发细黄, 皮肤色浅和虹膜淡黄色, 惊厥, 尿有“发霉”臭味或鼠尿味——苯丙酮尿症。

资料2:2006年大连晚报刊登了金州一个家庭里有个并指的刘奶奶, 这个家庭的儿子、女儿还有外孙、外孙女中共有六人并指。

资料3: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患儿肌肉萎缩无力, 行走困难。患者后期双侧腓肠肌呈假性肥大。一般于4~5岁发病, 寿命较短。

资料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于患者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常表现为X型 (或O型) 腿、骨骼发育畸形 (如鸡胸) 、生长缓慢等症状。

根据上述现象你能提出哪些假设?如何证明你的假设?这些遗传病有何遗传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事例, 分组, 选题。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分析, 培养学生善于从自己身边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大胆作出假设和进行自主性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习惯及团队合作的意识, 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师活动:根据资料你能提出什么假设?

学生活动:[提出假设]分组分析讨论 (每一组对某一资料的内容提出假设)

设计意图:使学生初步养成敢于合理表达自我观点的态度。

教师活动:你如何验证你的假设?

学生活动:[验证假设]讨论后得出验证假设的方法——进一步进行调查。

教师活动: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进一步调查的结果, 引导学生分析, 并要求学生用遗传图解表示出来。

学生活动:[结果分析, 得出结论]分组讨论后写出本组讨论的问题的结果和遗传图解, 并选派代表上讲台进行投影展示和解说。 (由全班学生讨论找出上述遗传图解的不足并改进)

设计意图:写出遗传图解, 旨在检测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由问题入手, 规范不同遗传病基因型和遗传图解的正确书写方式。与学过的分离定律进行整合, 形成有关遗传的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师活动:请依据其病理, 对常见遗传病进行分类, 并利用学案上的表格总结每种类型的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得出结论, 讨论完成以下表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框架的能力。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时空,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在学生自主思考、合作学习的基础上, 作出归纳总结, 形成对单基因遗传病遗传特点的深刻认识。

(四) 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相关思考问题。

问题1:单基因病的遗传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问题2:掌握了遗传病的方式和规律, 如何应用到实践中?

问题3:若你是遗传咨询师, 如何帮助有遗传病史的家庭排忧解难?如何降低非近亲结婚子女发生遗传病的风险?

案例1:维多利亚女王是血友病, 她的女儿正常, 嫁给了一个正常的俄国人, 这对夫妇要生孩子, 你给他什么样的建议?

案例2:有一对夫妇, 已知男性患抗VD佝偻病 (伴X显性) , 女性正常。你如何指导他们生什么样的孩子?

案例3:一对夫妇正常, 男性的父亲是多指, 他们担心自己所生的孩子会出现多指, 怎样才能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呢?

学生活动:[讨论]提出预防遗传病的一般方法和手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高度关注遗传病, 探讨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意识到婚前优生咨询和产前诊断的必要性。

教师活动:所有的家庭在生育后代时都需要做性别鉴定吗?

学生活动:[讨论]选择性生育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危害。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双重作用, 在具体应用时, 要考虑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

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小A的故事。

设计意图:将探讨延伸到课外,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七、作业

1.请探讨下列问题。

(1) 若道尔顿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 除祖父患色盲外, 其他人均正常。你如何帮助道尔顿知道自己的色盲基因的来源?

(2)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 生了一个孩子, 该孩子既是红绿色盲又是克氏综合征患者 (XXY) , 那么病因与其父母中哪一个有关?

2.资料收集和分析:

(教材第92、94页) 收集有关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有关资料。

3.

预习其他人类的遗传病。

八、板书

篇4:人类遗传病教学反思

研究性学习分为“独立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和学科渗透形态的研究性学习”2种类型。随着新课程计划的实施,新教材的使用,作为课程改革主要内容之一的“研究性学习”进入课堂势在必然,因此,教师应该努力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在常规教学中形成研究性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领域的发展。

苏教版“关注人类遗传病”一节以遗传与优生为核心,主要讲述人类遗传病的常识性知识,该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因而是开展活动性研究性学习的好材料。根据教学要求,“关注人类遗传病”一节教学需要2课时完成。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① 举例说出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② 说出人类遗传病的产生原因、监测和预防的方法。

2.2 能力目标

① 搜集和交流人类常见遗传病资料、图片。

② 运用遗传学知识,编写剧本。

③ 尝试角色扮演。

2.3 情感目标

① 通过研究性学习,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

② 通过剧本编写、角色扮演等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③ 认同人类遗传病对家庭、社会带来的影响,增强责任感。

3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资料收集法、角色扮演法、评价法。

4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判断常见遗传病的类型,说出各类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和风险率。

难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实施。

5 教学过程

5.1 教材内容的学习过程(第一课时见表1)

5.2 研究性学习过程

5.2.1 活动时间:4周

每周二、五下午第四节课,高一学生自由活动时间。

5.2.2 活动班级

高一(2)班32人;高一(8)班30人。

5.2.3 活动计划与进程(表2)

5.3 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第二课时见表3)

6 教学反思

6.1 关于“多与少”的反思

本节内容所采用的学习方式具有以下特点:学生付出的时间多,教师花费的时间少;课堂上学生讲得多,教师发言少;师生多向交流多,单向交流少;积极参与的学生多,无所事事的学生少(几乎没有)。本次研究性学习联系了生活实际,将学生从书本中解脱到生活中,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实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角色定位,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6.2 关于“大与小”的反思

现在教师都在谈论研究性学习,但是关于研究性学习,大家的认识并不相同。一些人认为研究性学习课题必须是高层次、可供学生研究几个月的“大”课题,否则就不能称作研究性学习。而事实上,研究性学习不在于课题的大小,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重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从这一角度可以认为研究性学习不仅包括以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性课题”即大课题,还包括以学科知识应用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型课题”或“知识应用型课题”即小课题。小课题花费时间少,活动形式灵活多样,特别是利用教材内容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既能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又能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因此联系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更具有实用价值。

6.3 关于“苦与乐”的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查阅资料,制作幻灯片,反复修改剧本,一遍遍地背台词、一轮又一轮排练,付出了很多劳动,其辛苦程度不言而喻。但是,当他们把海报张贴后,吸引了学校摄影师、录像师前来摄影和录像,吸引了多位教师前来观摩,汇报过程中爆发出的阵阵掌声,又有谁比他们更能享受其中的快乐呢!他们能真正意识到:只有付出辛苦才能享受快乐!

6.4 关于“泪水”的反思

在传统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教育非常匮乏,能让学生感动而流泪的机会少之又少,在本节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中,第二小组展示了X隐性遗传病的有关资料图片,当汇报人深情地介绍“200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黄舸”所患疾病和事迹时,不少学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相信这是对学生一次很好的“感恩教育”。在第二课时角色扮演过程中,无论是出于角色的需要还是出自演出当时的心境,又有几位学生流泪了,在这种情景下,不管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有深刻的情感体验。新课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发展,将情感目标提升到与知识、能力目标并重的位置。在本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欢笑也有泪水,有对遗传病患者的深深同情,也激发了对遗传病控制和预防的责任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情感目标在本节教学中得到真正落实。

附:关注人类遗传病知识问答

一、 判断题

1.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 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

3. 精神分裂症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4. 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5. 黑尿症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6.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7. 残疾人指挥舟舟患有21三体遗综合征()

8. 多指为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二、 选择题

1. 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黄舸所患绝症为()

A. 白化病B. 白血病

C.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 唇裂

2. 猫叫综合征为哪种遗传病?()

A. 单基因遗传病

B. 单基因遗传病

C. 常染色体结构异常

D. X染色体异常

3. 拳击手泰森患有下列哪种遗传病?()

A. 猫叫综合征B. 21三体综合征

C. XXY(染色体异常)D. XYY(染色体异常)

4.. 下图所示的人类遗传病系谱中,可能属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的是()

5. 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理论根据是()

A. 近亲结婚必然使后代患遗传病

B. 近亲结婚使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C. 近亲结婚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

D. 人类遗传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6. 据研究每个人都携带几个不同的隐性致病基因()

A. 3~4B. 5~6

C. 9~10D. 15~16

7. 正常的男性体细胞的所有染色体可以表示为44+XY,则21三体综合征的女患者的体细胞的所有染色体可以表示为()

A. 45+XXB. 43+XXY

C. 45+XYD. 43+XX

8. (多选)遗传咨询的内容包括()

A. 分析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B. 向社会公布咨询对象的遗传病类型

C. 推算后代再发风险

D. 向咨询对象提出防治对策

三、 连线题

(1) 苯丙酮尿症A. 常显

(2) 21三体综合征B. 常隐

(3) 抗维生素D佝偻病C. X显

(4) 软骨发育不全D. X隐

(5) 血友病E. 多基因遗传病

(6) 青少年型糖尿病F. 常染色体异常病

(7) 女性性腺发育不良G. 性染色体异常病

(8) 毛耳H. Y染色体遗传病

(9) 原发性高血压

四、 问答题

1. 有两个家庭,夫妇双方一方患病,一方正常,甲家庭女方患有血友病,乙家庭男方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问:作为遗传咨询师,你给甲乙家庭所生孩子的性别建议是什么?为什么?

篇5: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

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英国的伟大科学家查理达尔文(Charles Darwin),不顾亲朋友好友的劝告反对,感情胜过了理性,跟他舅父的女儿埃玛(ALMA)结了婚,婚后,他们共生育6子4女。数量不少,品种齐全。但他们的子女,有3个早死,3个一直患病,3个则终生不育或不嫁。其所有活下来的子女,没有一位在科学上有成就,都属低能。

曾经创立了“基因”学说的本世纪美国著名遗传学家摩尔根,有一场不该出现的婚姻。表妹结婚 Y染色体遗传病

Y伴性遗传病,这类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基因,所以这些基因只能随Y染色体传递,由父传子,子传孙,如此世代相传。因此,被称为“全男性遗传”。特点:(1)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正常,正常的全为女性。

(2)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具有世代连续性,也称限雄遗传。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鸭蹼病、箭猪病等

软骨发育不全患儿躯干长度相对正常,而手臂和腿较短。上臂和大腿比前臂和小腿更短。通常,头颅较大、前额突出和塌鼻梁也是其特征。有时,大头颅是脑积水的表现,往往需要手术治疗。还有手短,手指粗短,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分离(三叉手)等特征。智力及体力发育良好。

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特征包括低磷酸盐血症,肠道钙吸收功能障碍,对维生素D无反应的佝偻病或骨质疏松。女性患者骨骼疾病较男性为轻,可仅表现为低磷酸盐血症。将近周岁时下肢开始负重,才发现症状,开始发病常以“O”形腿或“X”型腿为最早。

白化病,全身皮肤、毛发、眼睛缺乏黑色素,因此表现为眼睛视网膜五色素,虹膜和瞳孔呈现淡粉色,怕光,看东西时总是眯着眼睛。皮肤、眉毛、头发及其他体毛都呈白色或白里带黄。人们将这类病人俗称为“羊白头”。白化病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发生于近亲结婚的人群中。苯丙酮尿症 由于苯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完全缺乏时亦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因此对婴儿可喂给特制的低苯丙氨酸奶粉,到幼儿期添加辅食时应以淀粉类、蔬菜、水果等低蛋白食物为主。又称“西红柿女孩”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假肥大型)是一种由位于X染色体上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病,特点为骨骼肌进行性萎缩,肌力逐渐减退,最后完全丧失运动能力。主要发生于男孩;女性则为遗传基因携带者,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史。患儿由于肌肉萎缩,无力而导致行走困难,患病后期双侧腓肠肌呈假性肥大(肌组织被结缔组织代替)。

人类外耳道多毛症患者全为男性,初生时外耳道即有绒毛状褐色霭毛,六岁后色泽转黑;青春期外耳道部位出现变长的黑色硬毛,长度约为2毫米至20多毫米。外耳道多毛症全部都表现为双侧性,且有明显的对称性。多毛的部位常常见于外耳道口、耳轮缘和耳屏。仅见发生在耳廓的前面,而未见有长于耳廓背面者。耳毛最长可达到4.5厘米,有的呈卷曲状,还有部分络腮胡与之并存。

篇6:《人类遗传病》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四项课程理念,其中“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就要求生物学教学应该着眼于现实世界,涉及更多对学生有用的、有实际应用的内容和方法。因此在本节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问题、激活、展示、应用和整合五个要素,以探究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观察、比较、发现问题,分析、讨论总结规律,最终帮助学生完成从对知识的初步认识、理解升华到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应用。

二、教材分析

本节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生物 必修2 遗传与进化》第5章第3节的内容。本节以遗传病的病理、危害、诊断和预防为线索,主要讲述人类遗传病常识性知识,与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第5章第1节《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均有联系密切。其中人类遗传病类型的介绍有助于学生理解可遗传变异的三大类型,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分析有助于学生深化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遗传学基本规律;人类遗传病监测和预防的介绍有助于引导学生高度关注遗传病,意识优生咨询和产前诊断的必要性;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基因诊断引发的社会伦理学争议有助于学生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具有双重作用。本节活动较多一个调查,两个资料搜集和分析,一个科学?技术?社会(STS)。本节与人类的生活联系紧密,对于提高个人和家庭生活质量,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能够结合减数分裂过程阐明遗传基本规律及基因的传递方式;掌握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三大可遗传变异的概念;了解常见遗传病的家族传递特点。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活动,通过资料分析、系谱图甄别,归纳总结遗传病的分类及家族传递特点,得出相关规律。

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初步提高全体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述人类遗传病的概念及分类。

2.阐明单基因遗传病的种类及家族遗传特点。

3.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4.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

[能力目标]

1.分析单基因遗传病家族系谱图,总结遗传特点。

2.解释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体现象)的形成原因。

3.归纳优生措施。

4.调查高度近视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关注人类健康。

2.确立科学调查、实践活动的基本步骤。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假设、自主性探究的科学态度和研究精神。

3.密切关注最新科研进展。如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三亲婴儿等。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人类遗传病的分类及实例。

2.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3.人类基因组计划。

[教学难点]

1.利用系谱图分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遗传特点,并总结规律。

六、教法、学法

[教法]实践调查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研究性学习、分组讨论

七、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活动1在前面章节的学习中,大家接触到了哪些遗传病?遗传病具有哪些特点?

学生活动1我们了解的遗传病有白化病、血友病、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人类外耳道多毛症、猫叫综合征、多指、并指、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症、21三体综合征等。遗传病具有“先天性、亲子传递、家族聚集”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遗传病病例的积累回顾,迅速引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尝试让学生对单基因遗传病进行合理归类。

[新授]

知识点1.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

教师活动2以图解、情景问答、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单基因遗传病家族系谱图,总结6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学生活动2分析下列6种遗传系谱图。并对单基因遗传病进行合理归类。

补充资料①苯丙酮尿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代谢图解

补充资料②“维多利亚的遗憾”皇室病――血友病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和进行自主探究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习惯,体验科学研究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师活动3图片展示唇裂、腭裂、无脑儿等多基因遗传病,强调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及特点 较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概率较高。

学生活动3了解多基因遗传病的常见病例,小组探讨单基因遗传病与多基因遗传病在遗传物质控制上的区别。

教师活动4病例分析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愚型)与 性腺发育不良(特纳氏综合征)

学生活动4从染色体数目变异的角度,分析21三体综合征和性染色体三体现象的形成原因。

探究活动(1)请根据减数分裂图像变化,分析异常配子出现的原因。(针对常染色体异常)

探究活动(2)请根据异常配子的来源,分析异常合子形成的原因。(针对性染色体异常,如XO、XXX、XXY、XYY)

设计意图通过两种常见遗传病的示例,引导学生通过“减数分裂”老知识完成新知识“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自主探究和认知总结。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知识点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教师活动5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关于“优生”的4个问题――①和谁生?②能不能生?③什么时候生?④生之前查

什么?

学生活动5小组探究

(1)“和谁生?”分析直系血亲与旁系血亲的概念;②“能不能生?”了解遗传咨询的项目;

(2)“什么时候生?”明确最佳生育年龄; ④“生之前查什么?”产前诊断常用措施。

小组探究总结“优生”的四大措施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适龄生育、产前诊断。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优生”的情景分析题目,学生结合社会学常识与医学专业知识明确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适龄生育的意义,了解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的项目。明确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关注人类健康。进一步提升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探究活动(3)

请推测羊水检测和B超检查主要针对哪些疾病的诊断?

能诊断的疾病包括染色体疾病、先天性畸形、伴性遗传病。

拓展提升产前排畸检测――方兴未艾的医学商业之路!

探究活动(4)通过数学推导,试证明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发病概率。2018年高考理综全国1卷第5题改编已知人群中白化基因携带者概率约为1/50,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分别选择非近亲个体婚配,则生出白化子代的概率?

设计意图加强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辨析能力,有效关联第2章遗传学定律及遗传概率计算的基本考点。强化学生运算及数学模型构建能力。通过数学模型分析,论证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降低隐性遗传病发病概率。体现学科交叉的思维训练目的。

知识点3.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教师活动6

展示人类基因组计划资料。研究核心测定组成人类染色体(指单倍体)中所包含的31.6亿个碱基对所组成的2.5万个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任务展示

必学内容①人类基因组计划;②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

选学内容

①人类基因组计划大事记;

②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众多发现;

③人类基因组计划引发的伦理道德争议

学生活动6

自学课本P92有关内容,梳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①HGP内容绘制人类遗传信息的地图

②HGP目的测定人类单倍体基因组(包括22条常染色体+X染色体+Y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③HGP结果人类基因组大约有31.6亿个碱基对,已发现的基因约为3-3.5万个

④HGP意义认识到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究活动(5)人类基因组计划需要测定的染色体有多少条?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正面效应及负面效应?

探究活动(6)走出课堂、聚焦前沿

视频素材分析第三代试管婴儿、三亲婴儿(细胞质遗传病)、母体血浆基因检测胎儿遗传病

上一篇:关于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心得下一篇:就地过年的标语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