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安县职教中心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2024-04-30

台安县职教中心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精选6篇)

篇1:台安县职教中心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省、市、县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职教法,坚持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办学方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专业实用型人才为重点,改革办学思想、办学模式、教学方法。逐渐建立一整套具有农村职业学校特色的管理体系和课程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高素质的建设者。

二、教育教学工作改革的必要性

(一)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职校生源情况

通过调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职校招收的学员大致分为下面几种类型。①待业的大龄青年,按个人就业需求来学习专业技能,为下一步就业作准备;②初三应、往届毕业生,没有升入上一级学校,家长希望孩子学会一技之长,将来自谋出路;③初中一、二年级的辍学生,家长这样安排孩子读书,其一怕孩子过早步入社会不学好,其二让孩子或多或少接受两年的学校教育;几种类型当中,有一部分学生目标明确,学习认真刻苦,能够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大部分学生没有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缺乏兴趣,不思进取,有少数学员身上存在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缺乏一定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如何把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个性差异较大的学生们教育好、培养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以往延习普教的办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学生们的特点,所以要下一番功夫研究教师的教法和学 1

生们的学法。

2、现有教学现状

学校现有6个专业、16个教学班,开设课程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验实习课。由于学员基础不一,教学上出现几个突出问题。

①课程安排上偏全偏深,学生很难学透学懂。

②师生脱节,教师素质水平高,但缺乏手把手传授与帮带,老师很累,但学生动手机会少。

③课堂组织教学存在困难:由于学生听不进去,老师严格要求,他们也是坐着没事干,有的干脆与老师顶牛,扰乱正常教学秩序。

④学生毕业后专业实际能力不过关,与岗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⑤少数学生违规现象严重。

3、社会用工需求特点:

职校毕业生除少数学习成绩突出升入上一级高职院校深造,绝大部分毕业生将走上就业之路,自谋职业。而社会从大中型企业单位到个体私营企业、工厂需要的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具有熟练专业实践技能的操作工人。用工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强,招收来你能顶用,不用费力培训就能上岗,用人单位最基本的要求:这个人要能吃苦、善钻研、肯于学习新知识,适合不同岗位需求,在以往毕业生就业求职中往往中途被解聘,这样要求我们育人的标准必须与岗位需求相吻合,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

综合上述三方面情况,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进行实质性改革,才能使教学、育人、指导、就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教育教学工作改革面临的几大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德育方面的改革

德育居五育之首,全员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党、政、工、青齐抓共管,由学校党总支负责德育工作,具体措施:

① 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计划。

②注重学科渗透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③广泛开设心理健康课、法制讲座、青春期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

④开展文明健康向上的集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⑤组织各专业学员广泛参加社会实践,为学生步入社会创造条件。

(二)管理方面的改革: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教会学生先做人,后成才。

1、班主任狠抓班级管理,定期召开班会、采取家访电访、记录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关心爱护每个学生的成长,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2、任课教师:教书育人,做好上课、考勤、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及时反馈给班主任。

3、管理及服务人员: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要做到及时、高效为师生服好务,检查到位。

4、值班带班领导:继续实行包专业包班级进行深入,管理要到位,每周认真做好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原则:

实事求是,按专业学科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以培养改培训;

以课堂转为实训;

以产教结合、工学兼顾,采取以师代徒方式进行专业实践指导; 以实训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以校内与校外紧密结合,形成以必要文化课为基础,以专业理论为主导,以专业课为支撑的课程体系,认真确定教学计划与大纲,制定培养目标,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与社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为重点的科学体系,采取多层次多元化的培养与培训。

1、教育观念上的改革

集中时间要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观念、新理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强校本培训,有条件选派相关人员去省外、市外学习考察,借鉴外地先进办学经验,不断开拓视野,指导我们的实际办学。

2、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改革

教学模式上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训紧密结合,以产带教、以师带徒、工学交替;

教学内容上,以实用性为标准,文化课以够用为准,确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开设的课程,删掉偏难偏深的内容,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与实训内容相结合,具体确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比例分别为20%、25%、30%、25%。

教学方法上,按照开设的科目教学内容,由任课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计划。除文化课外,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都要采取直观教学法,以实物模型、挂图、教学软件及实际动手演练为主,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手把手教,学生要动手去学,直到达到掌握技能标准为止,有实用较强的专业要按生产规律安排专业课,增强系统性、科学性,有的专业班可适当开设一些选修课,扩大学生知识面,保证开足实训课。

3、教学人员配备:学校根据师资队伍情况,确定出专业一名负责人,各专业一名带头人,参与制定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制定出具体方案和计划。

4、课时上改革:

①文化课:课堂教学为主;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与实习场所教学比例为5:5。鼓励广大教师制作课件,使用软件进行教学,鼓励老师自编教材。

②课时:由原来2节专业课改为4大节专业课连上,由两名教师负责,采取愉快教学,轻松上课,其中专业课教师负责专业指导,文化课教师协助专业指导和课堂组织,任课教师每节要签字,由带头人进行检查督导。

③考试及成绩考核:取消原来期中考试制度,期末考试从四个方面考核,采取学分制进行量化统计,凡达到满分60分以上的方可毕业,达不到标准的发结业证书。

a专业理论占25学分

b实践技能考核占30学分

c操行评定占25学分

d毕业论文占20学分

篇2:台安县职教中心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10年的耕耘,10年的拼搏,10年的辉煌,10年的收获,10年的求实创新,10年的建设发展,职教中心学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在此,为追忆学校十年发展之艰难历程,展望学校美好未来,经校庆筹备委员会研究,特组建《纪念册》编写专班负责纪念册编制工作,现提出以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校庆纪念册》是10年职教中心发展足迹的缩影,也是职教人奋斗不息的写照,编写工作要在广泛征集、细致走访、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回顾历史,展示成就;求实创新,突出特色”的原则,集中反映职教中心10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要以校庆为锲机,加强学校形象和文化宣传,以增强师生爱校建校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主要内容

《校庆纪念册》主要内容包括前言、后序、学校简介、学校荣誉、领导和社会、部门关怀支持、学校办学成果、学校风采、教师风采、毕业生、重大活动、校庆活动照片等综合性的素材。

三、时间安排

《校庆纪念册》编写于6月份开始广泛征集、走访、调研,收集各类素材。7月上旬开始撰写,7月下旬完成初稿。8月份完成第一次修改补充,9月上旬完成第二次修改补充,9月中旬完成第三次修改补充,9月下旬定稿完成交学校终审通过,10月上旬完成印刷。

四、《校庆纪念册》编写工作专班及工作职责

组长:吕小杰(总体负责纪念册的编写、协调、审查)副组长:罗成林(负责纪念册文字、图片资料的总编辑与审核)

陈勇(负责纪念册各类图片资料收集、整理)

张世忠(负责纪念册图片资料的编辑、排版)

成员:邹富贵(负责纪念册各类文字资料编写、初审)

严文香(负责政工、人事等文件资料的收集、整

理)

朱丽红(负责学校荣誉等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

学校十周年校庆纪念册编写委员会

篇3:台安县职教中心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关键词:课例研究,追踪式,语文教学

所谓追踪式课例研究, 就是在课例研究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选择典型课例, 用追踪分析的方式开展研究, 整体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例追踪, 自我完善。

每位教师, 教学经验和发展背景不同, 都有各自独特的认知方式、认知强项和对应的认知风格。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具体的, 需要钻研的方向各不相同。建设高效的教师团队, 需要以教师为本, 尊重教师的情感、愿望、个性和特长, 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学校起到导航助推作用, 为教师提供理想的平台,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内因决定外因, 才能够将研究做下去。课例研究首先是激发教师个体的努力和自我完善的愿望。

1.认识自我, 规划自我。

好的发扬, 缺陷弥补, 利用并创造机遇, 谋求自身专业发展。课例追踪研究倡导教师听自己的课, 改变平时只听他人课、只评价其他科任教师的做法。自己的课如何听?具体做法是选择有代表性的课例进行录音或录影, 把自己的课真实地还原。鼓励学生说实话, 从学生的角度审视这堂课的成效。“只缘身在此山中”, 教学细节容易被忽视, 不能小看, 更不容忽视。有了录音和录像, 自己就可以反复揣摩推敲, 寻找瑕疵, 进行整改。“识得庐山真面目”, 了解自己, 查漏补缺, 对症下药, 课堂上能主动抓住良好的教育契机, 课堂因细腻而深远。

2.课后反思, 长期积累。

观摩自己的教学影像, 只是初步工作, 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书面评价自己课例的得失, 形成文字的东西往往是经过反复咀嚼得来的, 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这就是积累和反思。教师通过观摩自己的课例, 及时整理, 以记促思, 以思促教, 达到“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目的, 这样做更能提升教学品质。

笔者在看自己的课堂实录时发现, 自己经常用一个手指指着别人, 学生回答之后缺少一种鼓励, 转身向黑板的一刹那有很不屑的表情。语文组的另一位老师在听了自己上课的录音, 觉得很难堪, 有一个鼻音很重的“嗯”在每一句话后都出现, 有一节课竟然高达108次。这些瑕疵学生不敢指出, 公开课时听课的同事不好意思指出, 就像一块显眼的膏药, 滑稽地贴了很久, 自己却没有感觉。在课例追踪活动过程中, 这位同事做了很多努力改掉这一毛病, 他的课堂教学语言显得干净利落, 整节课清晰明朗, 增色不少。成熟的课例不仅要备内容, 还要备学生, 将学生的感受放在重要位置。

二、课例追踪, 助推校本教研。

个人的反思有局限性。没有比较, 就不知道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就无法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就不会取长补短。“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的话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同伴对个人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力。我校语文组通过“视频观摩”、“教研组磨课”、“同课异构”等集体活动, 加强了语文组成员之间互通有无的沟通交流, 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起到了优势互补的作用, 也增强了团队协作意识。教师个人进步了, 团队的战斗力增强了。这些改变对学校语文教研环境的创设和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课例研究, 互补互惠。

课例研究的举措主要分两头:一是新教师的汇报课, 二是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对新教师的课例, 也不是专找漏洞, 实行“批判主义”, 他们的课青涩中又有创新, 少一些经验主义, 多一些灵气和灵动。在与学生的互动中, 新教师不拘一格, 往往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不足之处也很明显, 课堂上捉襟见肘, 格局狭窄, 不够大气, 一堂课不能做到圆润酣畅。对新教师来说, 主要还是引导他们如何走向成熟。

骨干教师起示范作用, 这些课例的优点很明显, 底蕴深厚, 新教师的不足就是这些成熟型课例的长处。但骨干教师课例就像老于世故的中年人, 中规中矩, 缺少一种不可预测的随时可能出点“意外”的新鲜感与刺激。

2.集体备课, 完善课例。

教研组集体备课算是语文教研组的常态化活动, 当然不是所有课都集体参与, 那样在调剂时间上有些困难。一个学期的教材, 往往选四分之一左右、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章准备。例如选文言文1, 小说1, 散文1, 说明文1, 诗歌1, 写作指导课一。当然, 这样的安排只是一个大概。在教研时间里, 组里教师进行集体讨论, 执教者阐述观点, 具体目标、教学构想等, 其他教师质疑并提出修改建议。课上教师整合相关建议, 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调整。

备好课后, 执教者选择班级试教, 教研组成员听课后评课, 执教者再上提高课。在活动中, 一些教师评课尖锐, 见解独到, 对上课的老师有很大启发。学校老师一句话总结:评课时针锋相对, 私下友好结对, 也许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研讨氛围。教研气氛浓厚, 人心也很温暖。

课例追踪, 经历了“备课—听课—评课—改进—追踪课—反思”等环节。课例研究成了校本研修的一种主要形式,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关注、思考、分析、研究, 直至问题得到改进和解决。相比一般的教研, 专题性更强, 目标更明确, 内容更充实。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保障, 助推了校本教研的发展。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 更关注学习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

3.同课异构, 精彩纷呈。

“同课异构, 精彩纷呈”, 这是磐安县职教中心语文组自实行同课异构以来许多教师由衷的评价。

同一课内容, 不同的体验。由于个体差异和课堂教学的复杂性, 不同的教师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的着重点也是不同的, “同课”却“异构”, 教出了新意, 教出了自己的风采。“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在评别人的课时, 有时会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观战”思路清晰, “实战”却一片混沌。自己上了课, 对问题的解决更有记忆, 更有利于改进提高。

三、课例追踪, 优秀课例的脱颖而出。

课例追踪, 是“立其课、催其熟”的有效途径。不断的议课评课, 集体智慧催生了教师顿悟、生成、发展, 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了锻炼, 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 优秀课例脱颖而出。在经典案例比赛中, 一些语文教师在以往教学过程中暴露出来“多、杂、乱、无序”等毛病得以改观, 能够从容处理主题与问题的关系, 整理、筛选、归纳, 将日常的经验性问题提炼为课例研究的专题, 提炼出精华的课例主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去繁就简, 去粗存精, 抓住重点和关键去突破。优秀课例的形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课例追踪, 还一个清明的研究氛围。

1.实实在在的研究让教师有了“论道”的勇气。

扎实的课例研究, 老师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 不再忍受“无米之炊”的无奈, 不再需要闭门造车。上课的心得, 同事犀利的评语, 成功的喜悦, 课堂上尴尬的一瞬间, 等等, 都可以成为教师研究的话题。许多教师拓宽了交流的渠道, 不限于同校同组, 把触角伸得更远。通过博客、QQ群等平台, 与专家、校外教师的交流中分享独特的见解, 同时展示了理论层次和实践能力。据不完全统计, 磐安职校的语文老师都加入多个教师群, 在群里有许多关于语文的话题。

2.课例追踪, 还校园一个清明的研究氛围。

课例追踪研究, 是一个扎扎实实校本教研的过程。空假的“为科研而科研”的行为是非常有害的, 对提升教师素养无益, 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无益,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无益。课例研究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 是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行为持续改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 是理论和实践互为印证的过程。理论为人们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一线教师“理论欠缺”是常态, 要弥补这个短板, 只能用教师提炼出的规律性的朴素的带有明显实践意义的理论。教师创造出的“理论”, 是对实践过程的理解和升华。在当今教研风气受人诟病的时候, 我校语文教师通过校本教研积累经验并上升到理论的行为, 是值得肯定的。这才是校园应有的清明健康的教研氛围, 才是教师研究的朴素本性。

伽达默尔说:“一切实践的最终含义就是超越实践本身。”只有踏踏实实地践行, 才能让实践超越实践本身。

五、课例研究, 最赢是学生。

课例追踪研究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平台, 为学生的快乐自主的学习创造了优良环境。课例追踪研究, 说到底, 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 教师任何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行为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在课例研究过程中, 教师精心备课, 也精心备学生。每一个完整成熟的课例, 检验者首先是学生, 关注学生的反映,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力求做到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满足学生求知和质疑的需要。同时, 学生在教师的教研风格影响下, 产生了一些研究意识, 能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 培养良好的合作、协助品质。教师的课精彩与否, 直接关系学生情绪的好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

课例追踪研究活动中, 语文教研组总结了一些适合职校学生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说话能力为例, 我校所有班级都开展课前5分钟情境会话, 学生每主动上台会话一次得0.5学分的奖励, 认真倾听, 对同学会话能进行准确概括、恰当评论者得0.5学分等。这些教学行为的改变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说”的机会, 每个学生、每堂课都积极参与, 逐步培养他们说话与倾听的习惯和能力。

课例研究早没了神秘感和距离感, 许多教师都认为这是一条处理教学问题与教研问题和谐统一的途径。笔者聆听了一些从一线教师行列中脱颖而出的专家在介绍自己所走过的路时, 发现专家就是比一般人更懂得思考和坚持。我们的课例追踪活动证明, 课例研究对教师自身的成长是一条好途径, 对校本教研是一个很好的促动, 对学生来说是幸事, 为解决语文教学的一些困惑提供了佐证。这种贴近教师生活、淳朴归真的研究达到了多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伽达默尔.真理和方法.

[2]主编齐渝华.怎样做课例研修.中小学教师培训教材.

篇4:职教课程改革中心理学的渗透

一、课程改革的心理目标和支撑心理理论

在课程改革中,每位教师首先要明确有待解决的三个问题:①改革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帮助学生主动将新知识努力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网中;②在教学中注意为每个学生创设成功体验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迁移能力和归纳能力。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真正理解和掌握实施课程改革的两个支撑性理论。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二是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建构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是通过教师的期望来给予影响的,因此教师的行为和表现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概念;教师不能强制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学生的学习不仅应学到知识,更应体会到知识对个人产生的新意义。因此,教师的教学不只是限于给学生多少知识,更主要的是针对学生的需要,能在他们的知、情、意等几个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从而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教师的教学应该在教学设计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发展的空间。

认知建构理论则关注如何应用原有的知识结构与信息来建构新的知识。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认知建构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的理解。学习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建构:一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二是对原有知识经验结构的改造与重组。由于每个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的不同,他们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建构结果,但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使这种理解更丰富、更全面。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程改革,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认知水平,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程改革的心理措施和方法

1.明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在知识链中的地位,帮助学生激活旧知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力求通过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以及过去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去引导学生激活旧知,探究新知。当我们将知识看成一条知识链时,学生面对任何一个知识,都必须激活整个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我建构新知识,才能将新知识真正地纳入到学生自己的头脑中。而教师的作用就是辅导,就是帮助他们激活旧知,延伸知识链。以这样的理念来设计课程计划,学生一定能学得牢、学得活、学得轻松、学得自信。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就一定会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一定能悦纳自我、尊重自我、尊重教师。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人格也必然会获得健康的发展。

2.建设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协助学生制定课堂学习规则

做好课程改革工作是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但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而课堂教学是以师生交往而存在的。民主的课堂教学情景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多向的平等师生交往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传递教学信息、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改善师生问人际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社会化等功能。现代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仅在于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和交流着人格态度、价值观念,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课堂学习规则,并让师生共同接受和共同遵守。如,在学科学习开始,师生可一起制定如下规则:课堂中人人平等;教师善待每一位学生,特别要厚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每个学生都要尽自己所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课堂活动中要求人人参与,积极发言;认真做好预习、复习工作,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实习中严格按照实习步骤仔细、安全操作,认真体验实习过程,等等。各科、各专业实习课可根据学科、班级、学生实际,制定适当的学习规则。

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笔者认为,可从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1)构建以活动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从活动人手,借助活动展开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体验、主动实践,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这种模式可采取这样的具体流程:提出问题——设计实习(或示范操作)——进行实习——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2)构建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为前提,以学生自己组织学习过程为核心,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结构。这种模式可采取这样的具体流程:提出学习目标——自学教材——相互讨论——疑难解析——归纳总结——新知反馈——评价学生。

(3)构建以小组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谓小组讨论法,就是把一个班学生分成若干人一组的小组,向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实习)任务或问题,要求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解决学习问题。这种模式可采取这样的具体流程:小组编排——布置任务——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得出结论。在这个教学模式下,笔者认为其关键是:学生讨论时教师可参与讨论,也可在各组之间巡视,起到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尤其要多倾听,多互动交谈,多抓住学生讨论的转折点,将讨论引向深入。

4.强化课堂教学互动,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课堂上积极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形式由统一的全班教学为主转向全班教学、小组教学和个人自学三种形式的合理组合。在这里,尤其要重视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因为,学生学习群体若能建立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既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又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合作式的学习实际上包含了合作、竞争、自主三种学习成分。个体通过小组成员问的合作、互助、单干,完成指派给自己的一部分工作(学会掌握一定的内容或技能),每个成员的工作都是整个小组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后,以小组的活动(成绩)与其他小组进行竞争。强化学生群体之问的互动,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可采用以下方法:①采用讨论、竞赛等形式,达到协作学习的目的;②采用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③组织学习互助组,达到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④采用项目式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等等。

职教课程改革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此,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应作为两条主线,贯穿于职业学校所有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之中,而且应该体现在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模式诸要素之中,并作为评价课程模式、课程方案的重要指标。

篇5:台安县职教中心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全区教学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教学中心地位,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逐步构建起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在学习借鉴其他学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学生和教学工作实际,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两课型三段五步”学案导学模式(简称“二三五”模式)实验,以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

一、“二三五”模式含义

两课型: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三段:课前、课中和课后。

五步:课堂教学中的五个步骤,即①有效导入→②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或讨论)→③学习成果展示→④梳理和归纳(学生整理笔记,教师画龙点睛)→⑤巩固、作业和课后预习学案。

二、“二三五”模式概要

(一)两课型

1.文化基础课。基本要求:教师要突出情境导入、组织学生自

主学习、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合作探究并课堂展示、学生达标训练和师生新课链接。

2.专业理论课。基本要求:要求教师要交待学习目标、师生共同进行合作探究,教师进行复习点拨指导、师生进行知识巩固,教师布置作业并新课链接。

(二)三段 1.课前

教师层面,以“引导和帮助学生实现高效和兴趣的学习前置”为目标,以学生自主、主动、高效预习为出发点,对教材进行梳理整合和二度创作,编写出高质量的“导学案”。

任课教师通过课代表让学生将导学案抄写在作业本上,并定期检查。抄写主要集中在晚自习时间,自习教师负责监督检查。通校学生主动与任课教师协商,确保导学案的及时获得。

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和导学案自学,初步完成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中档知识,形成问题,待课上合作探究。

2.课内

篇6:台安县职教中心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三思三省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讨论稿)

三思三省教育是培养教育者自律、自理、自立、自强精神,促进其德、智(技)、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人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促进其主动发展的自主教育。而所谓三思三省,就是要求学生做到事前三思,事后三省,通过有目的长期的行为训练,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达到其良好习惯的养成。对职中学生而言,良好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就业教育的关键。为了能够扎实有效的实施三思三省教育,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三思三省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有关规范为基本内容,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办学理念,以班主任管理为主渠道,以自我教育为核心,以管理监督和评价为保障,扎实细致、持之以恒地开展三思三省教育活动,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促进学生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就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主题

高一年级:常规养成教育

高二年级:自信自立教育

高三年级:职业理想教育

三、活动目标

从2011年10月,通过高中三年的三思三省教育,使学生在生活、守纪、学习、文明、尊重、感恩、节俭、爱校等方面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当地经济建设和国家培养德、智(技)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四、组织机构

组 长:李海涛、吕蔚霞

副组长:崔德和、朱安源

成员:秦杉皓、李继军、聂鲁菊、赵学印、田昌安、曹珂、庞承璋

五、指导原则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三思三省教育要注重以下原则:

(一)规范化原则。加强行为习惯三思三省教育以教育部颁布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守则》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础,结合学校的实际来进行开展。

(二)具体化原则。加强学生行为习惯,三思三省教育本着“小、细、实”的要求,根据

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易于理解、掌握和践行。

(三)序列化原则。遵循青少年的发育规律和认知、心理特点,研究制定出行为规范和要求。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体现学段和年级的层次性,保持教育的连续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

(四)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重视课堂教育,更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注重自觉实践、三思三省参与,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必要的行为训练,引导广大学生在行为实践中逐渐加深思想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主要内容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三思三省教育涉及到学生行为的各个方面,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高一年级:高一年级,是初中向高中的过渡期。这个时期学生在各方面的转变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以后的学习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做好这个时期学生的转变工作,对其一生都有重要作用。高一上学期,三思三省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努力抓好高一学生的卫生习惯、上课习惯、饮食习惯,到高一下学期,在已有基础上抓好自习习惯、课间习惯、健身习惯。

高二年级:在巩固以往养成的基本习惯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两极分化和培优工作,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着重开展以“自信自立”为主题的三思三省教育。

高三年级:着重开展以“职业理想”为主题的三思三省教育。高三年级是高中生活的最后阶段,通过高中两年的三思三省教育,绝大部分同学都会明白一个人要履行责任,就必须从眼前做起,只有顺利完成学业,养成良好的思想素质才可以更好的履行责任。学校以“志”励学,引导学生树立自信,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帮助学生向理想冲刺。

七、实施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学校把学生的三思三省教育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三思三省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求全体教职工积极行动,密切配合。开学出,学校召开了三思三省教育专题动员会,让每位师生都明白开展三思三省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确了行为习惯养成的目标,进一步加强了教师科研意识,让教师在科研过程中探索三思三省教育的规律,要求教师撰写有一定质量的三思三省教育论文及案例,用科学的态度深化学生行为规范训练。政教处、学校团委、教务处联合行动,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贯串着三思三省管理这根红线,形成培养三思三省教育的浓重氛围。

2、加强培训,认真研讨。

班主任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班主任队伍是学校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一支中坚力量。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骨干队伍。一个好的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高质量的班集体建设取决于高素质的班主任,提高班主任素质的关键是加强班主任专业化建设。

坚持两周一次班主任例会制度,定期分析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相互切磋、共同探讨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措施。

加强班主任管理经验交流与总结,加强班主任的德育理论学习。“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使班主任多学习一些教育科学理论,捕捉现代德育发展的新动态、新途径,拓宽自己的视野,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提高工作艺术水平。

3、强化诵读,落实反思。

学校编写了便于学生记忆和背诵的“成长教育二十省”,三个年级、不同时段有重点的进行

背诵,以达到强化的目的。每周例会时先背诵集会三省,上课前背诵上课、作业三省,课间活动时背诵课间活动、课间操三省,去餐厅时有饮食、文明三省,晚自习时写成长日记。这样从课堂行为到课间活动让三思三省教育的主旋律不绝于耳,萦绕于心,使三思三省管理的意识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

4、文化引领,环境熏陶。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三思三省教育工作的一面旗帜,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是学生的精神家园,学校力求让校园的每一堵墙会说话,每一处景点都有意义,校园走廊、墙壁上挂名人画像、名人名言,用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潜移物化中促进文明素养的提高。在楼梯间贴挂“轻声慢步靠右行”的教育宣传标语,提醒学生按规则要求上下楼梯,相互礼让,保持楼梯通畅。实训室内贴有“今天当好学生,明天当好工人后天当好老板”的警句,提醒学生平时苦练技术掌握过硬本领。餐厅内贴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标语,警示引导学生勤俭节约,不能随意浪费粮食。每年学校举行的田径运动会,征文活动、拔河比赛、元旦活动,成为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的阵地。每一次的活动,要求形式新颖,手段活泼,贴近学生,使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深入人心。

5、树立典型,勤于矫正。

在三思三省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学校将大力进行表彰,并将优秀学生的事迹及照片张贴至宣传栏全校表扬。每月进行一次三思三省教育演讲比赛,号召其他同学向优秀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6、重点监督,落实评价,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在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学校将学生的三思三省管理内容作为日常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长期进行下去,小组每天自评,班级每周通报,学校每月评比,坚持以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把工作做细做实。坚持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坚持学校已有且有效的检查评比制度,如三餐值班、卫生检查、广播操检查、晚自习检查,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使学生的良好习惯在全程监督中得到强化。

7、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为配合三思三省教育,做到三思三省教育与教学同步发展,学校要重视教师师德建设,让教师成为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的楷模,以儒雅之师引导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各任课教师要做到:上课有教案,课堂有创新,课后有作业,教学有评价,言行有反思,养成有效果,教务处每天不定时抽查,每周一公示,每月一普查,将教师践行三思三省教育的情况与考核挂钩。实现德育目标和知识目标相统一,能力培养与习惯养成相并重。

8、家校联合,拓展渠道。

学校是三思三省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三思三省教育的第一课堂。在三思三省教育工作中,学校注重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使家校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家庭是人的第一个社会生活环境,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任何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非常重视 “家校合作”,提倡父母和学校主动配合,要求教师主动家访,通过多方面、多渠道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使教育形成合力。

9、加强领导,科学规划。

学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商讨我校学生的行为习惯三思三省教育具体方案,并成立了由校长李海涛同志为任组长,副校长崔德和、朱安源为副组长,政教处主任为副组长,政教处室同志为成员的三思三省教育管理领导小组,进行了明确分工,形成了一套以政教处为龙头,校团委予以协助,班主任为纽带,科任教师密切配合的齐抓共管的格局。从而强化了对行为习惯三思三省教育的领导,为开展三思三省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10、健全机制,提供保障。

学校要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联系,通过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调查问卷、行为习惯养成测试等途径,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纠正工作偏差,使三思三省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学校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各班级定期向学校反馈本班级三思三省教育工作的进展情况。学校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校评价融为一体,纳入班级量化考核。

八、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十月份:注重基础

十一月份:突出重点

十二月份:强化巩固

元月份:总结表彰九、三思三省教育细则及推进计划:

(一)学会生活第1、2周负责:政教处

细化目标:(1)遵守学校作息时间,按时起床,按时就寝,文明就寝。(2)衣被整理要整齐规范,寝室用具摆放要“一条线”。讲究集体和个人卫生。(3)饭前便后洗手。(4)着装要得体,不烫发染发(男生不留长发),不佩戴挂件,不戴首饰。(5)定期整理课桌抽屉。

(6)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见到废纸等垃圾物要主动捡起放到果皮箱里。热爱劳动,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7)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8)不吃变质食物,不喝生水。(9)按时就餐,排队就餐,文明就餐,不挑食,不暴饮暴食。(10)锻炼身体。在老师的指导和安排下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体育活动和课内外文娱活动,认真做好“两操”。(11)注意安全,防疾病、防摔伤、防触电、防火灾、防溺水、防中毒、防欺诈等。

(二)学会守纪第3、4周负责:政教处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准则。没有秩序任何集体活动都无法开展。

细化目标:(1)课间文明活动,不打闹,不喧哗。(2)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边行走。(3)食堂吃饭时自觉排队,不加塞,集会时按指定位置就座。在公共场合遵守纪律,不大声喧哗。(4)爱护学校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不随手折花枝,不乱涂乱划。(5)不旷课、不打架、不吸烟、不喝酒、不上网、不恋爱、不赌博。

(三)学会学习第5、6、7周负责:教务处

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使学生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养成守时惜时、渴望求知、注重方法、努力学习的良好习惯。

细化目标:

(1)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有病有事要请假。(2)预备铃响后,有秩序进入教室,准备上课用的课本和相关的文具,静侯老师上课。(3)上课坐姿端正,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回答问题要先举手,待老师允许后方可发言,发言时要直立,要目视老师,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要使用普通话。(4)认真独立完成课内外作业,书写工整规范。(5)老师宣布下课,班长喊起立,待老师离开后才坐下。(6)按老师的要求进行预习和复习。(7)上实验课要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按规定的操作步骤精心操作,仔细观察,认真纪录和分析实验结果,在整个过程中要团结互助。(8)晚自习讨论问题要小声,做到安静。(9)早上起床洗漱完毕后自觉开始晨读,积极参加阅读活动,养成喜爱读书的好习惯。(10)测验考试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四)学会文明第8、9周负责:班主任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

细化目标:(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齐唱国歌。(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4)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7)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8)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9)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比赛、讲话和演出要文明鼓掌。参加集体活动不吃零食,不乱扔废物,结束后要集体收拾处理垃圾,保护好环境卫生。

(五)学会尊重第10、11周负责:班主任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

细化目标:(1)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2)用心听对方说话,不要一边听一边考虑自己的事。(3)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4)不打扰别人的学习、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碍了他人要及时道歉。(5)未经允许,别人的东西不乱动。(6)要尊重他人的劳动。

(六)学会感恩第12、13周负责:班主任

学会感恩是人性的体现,懂得感恩是责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只有懂得感恩,才会懂得付出,才会懂得回报。

细化目标:(1)听从父母、老师的教诲,不顶撞父母、老师。(2)体会父母、长辈的艰辛,主动给老人洗脚、捶背、夹菜等。(3)主动替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4)孝敬父母,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老师的教育之恩。

(七)学会节俭第14、15周负责:班主任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

细化目标:(1)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2)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等。(3)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4)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开关。(5)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桌子上凳子上乱写乱划乱贴。

(八)学会爱校 第16、17周负责:班主任

热爱班级热爱学校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它不仅能培养中职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而且长时间的熏陶还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形成爱岗敬业精神,这是中职生将来就业发展的基础。

细化目标:(1)热爱班组,团结友爱,多说与班组有利的话,多做与班组有利的事。

(2)热爱学校,尊敬师长,爱护公物,自觉维护学校荣誉,自觉维护学校利益(3)尊规守纪,文明向上,不忘学生身份;勤奋学习,拼搏进取,不忘学生本分

定陶职教中心。

上一篇:合众人寿事业说明会主持搞下一篇:新课程改革与三维目标